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精选8篇)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萌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年第09期
[摘要]文章介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况,阐述人口过多会导致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原因;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城市就业形势恶化,造成了城市居民与“外来户”矛盾加剧。根据这一线索推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作者简介]李萌,河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河南郑州,451191
[中图分类号] F30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1)09-0041-0003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占总人口的64%,农村劳动力近5亿,进入乡镇企业的1亿,进城打工的约0.8亿。农村劳动力约3.2亿,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1.5~2亿。而按笔者的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因为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条件,比如说,按全村有1000人左右,有1000多亩农田,而5~10人就能管理一个村庄的农耕田,那么劳动力剩余率达到
99%。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离不开土地,于是均摊在土地上做着效率低、甚至无用的劳动,本来少数人就可以耕作的农田,却要均摊到很多人身上,相应的收入也均摊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到工业大国,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村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农村劳动力就要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从事农业人口过多。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
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
另外,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不仅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影响农村就业,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是农业效益低下,提高农业生产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其实质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必须把人口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也就是说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地方其他产业,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分摊,降低农业成本,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是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例如,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2000年为0.32,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的城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而农村经济经过土地改革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虽然有所发展,但其速度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农村收入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造成贫富分化严重,收入的不均导致教育机会、医疗保险机会等诸多条件不平等。使城市与农村加大分裂,城乡矛盾进一步演化,在局部甚至锐化,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社会治安,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就要缓解这些不平等问题,从根本上还需要政府这只宏观的大手,把资金等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国家多年来把资金投到城市使得城市发展迅速,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资金和、设备、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想办法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经济也能赶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就能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但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使城市就业形势加剧,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就要在政策上约束农村劳动力进城。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样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更大。
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城乡在基础教育投入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2003年,在每10万人口中,城镇拥有中学7.16所(其中高中2.16所),农村拥有中学5.11所(其中高中0.13所);每万人中,城镇拥有中学教师54.13人,而农村仅为2.21人。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列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的相关资金;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农村教育集资。在教育领域,尽管教育水平对收入提高有帮助,例如小学毕业人均工资约每月815元,而高中毕业的人均工资有1268元,但是教育机会在农村和城市的分布极为不平等。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表明,目前全国高校的学费约5000元,但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936元,农民家庭无法负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就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
200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25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5%。但从长期来看,劳动力回流严重,相关调查表明回流劳动力仅平均外出过2.9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仍然起着制约作用,城市结构二元化使得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而且很多制度都是当地政府制订的,带有歧视性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而且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转移到城镇有一定困难等现状,提出以下几条参考对策:
(一)加大农业技术含量,国家扶植农业技术免费下乡并运用到农业中去,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农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二)城乡劳务机构、技校、用人单位三方合作,让农民免费学到技术,给农民介绍工作,签订劳务合同,保障他们的权益,使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重视和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我国人口过多,在国际上,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劳动力短缺,政府不妨大批培训和向国际输出劳动力,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对于想出国为我国外汇做贡献的人,政府负责检查身体、培训考试等,把劳动力大批输出国外,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外汇做贡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压力。
(四)继续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限制,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设立这样的机构:免费接待、培训、安置外来人员,并且对“外来户”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也就是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讨公道。另外,长期在当地工作的,要积极办理相关证件使其成为当地居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使得外来人员得到保障,也便于外来人员的管理,从而既解决了外来人员难管理的问题,又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五)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利用政策给农村招商,政府需要制订这样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乡村规划合格的企业,在农村投资的要为他们一路开绿灯,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比如减税免税,等等。另外,国家给农村的教育事业,医疗保险事业等投资,使农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机会与城市平等。农村经济建设好,就彻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人口流动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众多。据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 占总人口的64%, 农村劳动力近5亿, 进入乡镇企业的1亿, 进城打工的约0.8亿。农村劳动力约3.2亿,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1.5~2亿。而按笔者的理解, 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因为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条件, 比如说, 按全村有1000人左右, 有1000多亩农田, 而5~10人就能管理一个村庄的农耕田, 那么劳动力剩余率达到99%。实际上, 由于种种原因, 农民离不开土地, 于是均摊在土地上做着效率低、甚至无用的劳动, 本来少数人就可以耕作的农田, 却要均摊到很多人身上, 相应的收入也均摊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说, 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到工业大国,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
(二)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村收入水平低, 生活质量差, 农村劳动力就要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从事农业人口过多。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 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 劳动生产率很低, 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 农民的报酬极低。
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造成农民就业不足。
另外, 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 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 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 不仅影响农民收入, 而且影响农村就业,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是农业效益低下, 提高农业生产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其实质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必须把人口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也就是说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地方其他产业,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减少分摊, 降低农业成本, 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是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 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 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例如, 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 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 2000年为0.32, 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 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 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的城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 而农村经济经过土地改革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虽然有所发展, 但其速度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 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 农村收入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 造成贫富分化严重, 收入的不均导致教育机会、医疗保险机会等诸多条件不平等。使城市与农村加大分裂, 城乡矛盾进一步演化, 在局部甚至锐化,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社会治安, 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就要缓解这些不平等问题, 从根本上还需要政府这只宏观的大手, 把资金等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国家多年来把资金投到城市使得城市发展迅速,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资金和、设备、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想办法转移到农村, 使得农村经济也能赶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就能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但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 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 使城市就业形势加剧, 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 就要在政策上约束农村劳动力进城。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 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样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更大。
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 轻农村”的倾向。城乡在基础教育投入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2003年, 在每10万人口中, 城镇拥有中学7.16所 (其中高中2.16所) , 农村拥有中学5.11所 (其中高中0.13所) ;每万人中, 城镇拥有中学教师54.13人, 而农村仅为2.21人。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列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的相关资金;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农村教育集资。在教育领域, 尽管教育水平对收入提高有帮助, 例如小学毕业人均工资约每月815元, 而高中毕业的人均工资有1268元, 但是教育机会在农村和城市的分布极为不平等。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高校的学费约5000元, 但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936元, 农民家庭无法负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 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 就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
200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25亿人,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5%。但从长期来看, 劳动力回流严重, 相关调查表明回流劳动力仅平均外出过2.9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仍然起着制约作用, 城市结构二元化使得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 而且很多制度都是当地政府制订的, 带有歧视性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 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而且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 转移到城镇有一定困难等现状, 提出以下几条参考对策:
(一) 加大农业技术含量, 国家扶植农业技术
免费下乡并运用到农业中去, 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农业,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二) 城乡劳务机构、技校、用人单位三方合
作, 让农民免费学到技术, 给农民介绍工作, 签订劳务合同, 保障他们的权益, 使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重视和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 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我国人口过多, 在国
际上, 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劳动力短缺, 政府不妨大批培训和向国际输出劳动力, 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对于想出国为我国外汇做贡献的人, 政府负责检查身体、培训考试等, 把劳动力大批输出国外, 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外汇做贡献, 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压力。
(四) 继续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限
制, 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设立这样的机构:免费接待、培训、安置外来人员, 并且对“外来户”受到不平等待遇时, 也就是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讨公道。另外, 长期在当地工作的, 要积极办理相关证件使其成为当地居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也使得外来人员得到保障, 也便于外来人员的管理, 从而既解决了外来人员难管理的问题, 又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五)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必
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利用政策给农村招商, 政府需要制订这样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 乡村规划合格的企业, 在农村投资的要为他们一路开绿灯, 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比如减税免税, 等等。另外, 国家给农村的教育事业, 医疗保险事业等投资, 使农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机会与城市平等。农村经济建设好, 就彻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 人口流动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唐茂华.代际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 2006-12-29.
[2]刘克崮, 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 2003, (5) .
吴婷婷(1989—),女,汉族,江西赣州人,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政府规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数千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为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积累了难以估量的财富。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也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劳动力所需转移的规模和面临的压力是很大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受全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政策、体制的制约,所以其所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也十分鲜明。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1.波动性较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方式因受政策和体制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呈现了较大的波动性。上世纪80年代,飞速发展的乡镇企业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而到90年代,受扩张财政政策和内需增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了新的发展,转移的渠道实现了多元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服务于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镇化建设以及治理生态环境等行业。近年来因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导致下岗工人不断增加,且企业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较差、普遍缺乏技能,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就业,更多的劳动力选择了回到农村,从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影响。
2.兼业性明显
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有农业产业间转移、产业中地域性转移、跨地区跨产业转移等多种多样的转移形式。陆学艺(1990)把这些形式形象地总结为三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离乡不离土,离乡不进厂”、“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土”是个产业概念,指土地和农业,“乡”是个地域概念,指农村。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农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得以通过“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的方式实现非农就业。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得益于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以声势浩大的“民工潮”为标志。
现阶段,尽管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多样化,转移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绝大部分的转移者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具有明显的兼业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实现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13.6℅完全放弃或部分放弃承包地,其余并没有推出承包地的经营。一部分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下班之余兼顾农业生产;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农忙时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的季节性转移。农民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他们不愿意也不舍脱离土地,与农业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特点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程名望(2007)认为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劳动力难以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也阻碍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的城镇化。
3.自发的短期流动
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信息匮乏、体制不完善,大部分农民是自发地外出打工。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大约90℅的劳动力是在外地工作的亲戚朋友的介绍下或者别人的示范下外出打工实现就业,其中并没有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参与。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基本都是家庭部分成员个人的转移行为,而不是全家的永久性转移;且大部分劳动力都不在城市长期停留,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就业,主要是为了获得比农业经营更高的货币收入。因此,农村劳动力回流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和流畅的市场信息来支撑。对于一个成熟的城乡劳动力市场而言,流畅的信息、较低的交易成本以及良好的规则和秩序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现阶段,虽然政府在加强组织协调与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有一些中介服务组织在参与,但是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城乡分割导致信息不灵,农村劳动力都是自发地、盲目地进城。同时现有的劳动力市场缺乏组织和规范,无法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提供有效的实质帮助。现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靠社会网络关系,受市场机制的调控作用较小。
2.制度制约问题
相对于我国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还比较小,而且绝大部分在非农领域实现就业的转移劳动力仍在城市中“漂泊”,像“候鸟”式地来往于农村与城市之间。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拥有城镇户口且在城市居住,还需要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的范围,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时,农村劳动力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转移。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没有完全脱离农业而迁移,因此不能算是真正的迁移。制度性制约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彻底的根本原因,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约束。传统的户籍制度壁垒使农民难以获得城镇户籍,产生了一系列诸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另外,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21世纪已经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在制度上滞后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此外,我国的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城镇中的弱势群体,拖欠工资,劳动安全缺乏保障等现象经常发生,所以他们的权益要得到法律的保护。
3.农民文化素质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朱农(2005)在《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一书中经过实证分析发现,大部分农村勞动力并不是在城镇的正规工业部门就业,而是迫不得已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低水平、低层次地就业,做的是城市人不愿做的苦、脏、累、险的工作。他认为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是主要原因。但从农村劳动力自身角度看,文化素质较低是主要的原因。长期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劳动力素质的差异,加上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水平,所以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只能局限于劳动强度大的简单劳动。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面临转型,逐步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农村劳动力在缺乏技术和文化知识的情况下,随着就业空间的缩小和竞争力的减弱,面临着就业的困境。这种结构性失衡也是出现“民工荒”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劳动力的供给,而是所需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在条件上不匹配,现有的农民工不能胜任这些岗位。(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 陆学艺.三农续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3,5.
[3] 程名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机理、动因与障碍[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
[4] 徐菊梅.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2003,5.
[5] 张安良,金彦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0,(12):30.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及农民增收难的因素分析
自1978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广大农民得到了许多实惠,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改革开放。农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了2000年的2253元,增长近16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5亿
人减少到3000多万人;恩格尔系数由0.681下降到0.491。但巨大成就的背后还存在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农民苦”的突出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农民苦”,从总体上看,并不是苦在原来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是体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慢,农民经济负担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广大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日益丰富的现代文明生活。从近年的数据看,1998—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5458元、5888元和6316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162元、2210元和2253元。2000年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只相当于1990年城镇居民的水平,整整落后十年。从改革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轨迹看,1979—199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增长9.9%,高于城镇居民增长5.9%的水平,城乡差距有所缩小;1991—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年均增长4.5%,低于城镇居民年均增长6.8%的水平,城乡差距再次拉大。尤其是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减缓,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加悬殊。1998—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52倍、2.66倍和2.79倍。如果按货币收入比较,再考虑城镇居民事实上存在的“隐性收入”因素,则城乡收入比至少在5:1(邱小华,200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中国就是其中之一①。①外国学者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8月16日按国际一般情况,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的1.7倍,而我国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且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我国农民增收难,是由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结果:(1)近一时期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走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等市场供求和价格因素的影响;(2)受资源配置中长期形成的农业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不突出和产品结构不合理限制;(3)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4)农民家庭的非生产性和非生活性负担支出超出其承受能力;(5)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收入再分配政策惠及不到农民,农民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在众多的因素中,我认为农民增收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均耕地面积锐减,农村剩余劳动力激增,农业劳动力就业不充分,从而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达32797万多人,占总量的68.4%,占全国从业人员的46.1%。而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所占份额仅15.9%。整个“九五”期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共增加了2920万人,年均增加约584万人。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这是农民单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根源所在。如果不开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促使农村劳动力更充分就业,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依据和推动转移的思路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其依据主要是:(1)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力。(2)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3)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动力。(4)科技进步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推动力。(5)保持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力量。
从我国现实出发,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思路是:
(一)寻找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契机,增加就业机会当前,由于乡镇企业发展中面临了许多问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受到了制约。在新的环境下,尤其是面临加入WTO的挑战,如何对乡镇企业进行准确的定位,以便寻找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对策,进而保证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呢?
1.理念定位。(1)市场主体观念。即乡镇企业只有树立市场主体观念,依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善于经营,才能赢得市场,获得发展。(2)“农”字为本观念。即乡镇企业脱胎于乡村集体企业,虽然我们不能过于强调它的出身,但是,必须承认
它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天然的“血缘”、“地缘”、“人缘”关系,乡镇企业的发展必须主要体现“农”字特色,如果离开了“农”字,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创新观念。当前乡镇企业要战胜诸多挑战,再创辉煌,必须进行二次创业,而二次创业的关键就是创新,即要进行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所谓精神创新就是要建立起有胆有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认识自我、战胜和超越自我,要善于以自己的新产品打败自己的老产品,以企业的新机制淘汰原有的老机制。知识是创新的源泉,知识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基础,知识创新者是永远的学习者。进行知识创新就是要求企业及其成员要从企业实际和经营竞争的需要出发,有方向、有目标、创造性地不断学习。
2.制度定位。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朝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前进。任何想要发展壮大的企业都绕不过现代企业制度这道门坎。只有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才能在产权主体多元化、责任权力有限化和公司治理法人化的基础上迅速成长、发展壮大。从我国目前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乡镇企业产权制度的现实选择应该是股份合作制。即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信息、劳力等生产要素作为股份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这种企业形式既不同于股份制企业,也不同于合作制企业。它是界于这两者之间,在我国农村新产生的一种公有制的重要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在改造原有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吸收了股份制的优点,构造出一种更加有利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混合所有制形式,是一种制度创新。
3.市场定位。包括:(1)产品市场定位。乡镇企业的产品市场定位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农”字为本。乡镇企业的产品定位应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主要在“农”字上做文章。第二,高起点。乡镇企业的产品必须高起点定位,这主要包括观念高起点,要么不干,要干就争创一流。(2)生产要素市场定位。指乡镇企业要树立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的资产经营观念,进行高效资产经营。资产=有效资产+无效资产=(高效资产+低效资产)+(闲置资产+流失资产),所谓资产经营就是指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市场,通过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使资产流向最需要、最适合、最能发挥增值作用的位置,即变无效资产为有效资产,变低效资产为高效资产,尽可能消除闲置资产,避免流失资产。(3)产权市场定位。要求乡镇企业树立资本经营的观念,通过改制、转让、合并、兼并、参股、控股、联盟、上市、拍卖、租赁等产权流动组合形式,实现企业资本的优化、扩张和增值。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或者具有某种核心优势的乡镇企业要勇于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其他企业,实行优势扩散和规模扩张,从而迅速发展壮大自己。规模较小、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乡镇企业更要敢于让别人参股、控股、兼并和联合。
4.企业家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造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经营者的定位问题。乡镇企业起步晚、规模小、底子薄、人才匮乏、职工素质较低,更应该选择优秀人才从事企业经营工作,以领导和带动企业员工更快、更好地创业图强。因此,乡镇企业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岗位,无论董事长、董事,还是厂长、经理,它们都是一种职业,都要求德才兼备的经营专家来担任,这些经营专家就是极富创造素质的企业家。
(二)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
1.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路子,抓紧搞好城市规划,着力促进小城镇建设。我国农村城市化,应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和发展城镇的道路,中小城市要发展,大城市也要发展。要通过吸纳农村人口,使更多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2.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城乡隔绝的一项基本制度,必须彻底改革。1997年国务院已批准公安部提出的一份户籍管理改革方案,允许已经在小城镇就业、居住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人口在小城镇办理长住户口。这一改革是个良好的开端。但是,目前的改革只是在县及县以下的小城镇层次,农村人口要迁入大中城市仍受限制,将来还应逐步放开大中城市户口限制,允许有条件的居民移居大中城市。大中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容纳能力相应规定一些移入条件,但从长远看,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制度最终要取消。
目前,农村居民移居大中城市的唯一道路就是通过升学来摆脱农民身份,在毕业分配时留在大中小城市。将来,除这种“精英移民”外,还应有“财富移民”和“劳工移民”两条路子。所谓“财富移民”,即指凡是在城市有能力购买住房,并有稳定职业的农村居民,应该给予长期居住权利和市民待遇。这样可以给农村居民一个只要发家致富就可以进城的机会,给农村居民一个导向。所谓“劳工移民”,即指凡是长期在城市打工,有了固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以及已经嫁给城市居民的打工妹,也应给予长期居住权利和市民待遇,包括在就业、上学、医疗、养老、住房分配等方面,不能再歧视。
3.改革农村的产权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的进城成本。农民进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的经营权,保持自己土地资产的收益权,同时为将来在城市遇到就业、养老等困难时留一条后路。此外,农村集体所有的乡镇企业,应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将财产量化到职工个人。在乡镇企业职工迁入城市时,可以出售和转让自己的股份,取得收益。这样一种产权安排,可以使农民带着价值化的财产进城,从而降低了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的成本。同时,在城市,也要为新移民创造良好的入住条件,要把他们作为新的纳税人而不是争夺城市人饭碗的人来对待,新移民将购买城市住房,进行新的创业,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城市在商品房价、建设费用收取等方面应对新移民采取优惠措施,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4.吸引乡镇企业向城市和中心城镇集中,办好工业园区。吸引乡镇企业向城市和中心城镇集中,是形成产业和人口集中,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有效途径。为此,一是要搞好城镇规划,在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工业园区,搞好基础配套设施,为乡镇企业进城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乡镇企业,鼓励其向城市和中心城镇的工业园区搬迁,降低搬迁费用,聚集产业和人口,提高规模效益。搬迁的乡镇企业占地要尽快复耕。三是今后凡上一定规模的乡镇企业,一律不再建在村里,而是集中到工业园区。凡建在城市和工业园区的乡镇企业,今后不再称之为乡镇企业,而是同城市企业一样看待。四是鼓励乡镇企业兼并村庄。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村企合一的地方,要通过民政部门批准,取消行政村的建制,保留企业建制。实力强大的乡镇企业,也可以直接兼并村庄。通过这种兼并,使农村居民变为企业职工和城市居民。
(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应纳入国家统一的劳动就业规划
1.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统筹就业管理,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要求,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外来劳动力,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代理等一条龙服务。特别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在乡镇设立终端系统,建立与省、县(市)实时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系统,拓展网络覆盖面,建立健全纵向到乡镇、社区,横向到国内主要大中城市,本市各主管部门、企业的、全方位覆盖的劳动力信息网络系统。
2.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在目前劳动力需求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培训调整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以适应劳动力需求结构的要求。要制定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总体规划,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对口培训。全面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并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将“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受益面延伸覆盖到农村劳动力,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3.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务输出,降低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率。建立地区间劳务协作交流机制,开展多种劳务交流活动,特别要定期交流地区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在做好国内劳务输出的同时,要抓好发达国家劳务需求量大、国际经济合作一体化发展和我国已经“入世”的机遇,积极开展境外劳务输出,拓展输出行业。推进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模式,通过建立以培训机构为输入系统,职业介绍机构为输出系统的联合运作方式,扩大劳务输出的规模,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
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近年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但是,过量的农民工进城,也给城市管理和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已成为当前政府最为关注的难题之一。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论述。
正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多年的实践看,呈现出如下重要特征:
(一)转移的地域特征
农村劳动力转移从转移的地域角度分析,有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之分。所谓就地转移,其实质就是鼓励农村劳动力在非农部门从事经济活动,并由此促进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异地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这两种模式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
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看,逐步由区域内就地转移向跨区域转移发展。
(二)产业特征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分布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90年代则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从1980~1989年,农
村劳动力增量中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分布是45.1%、27.8%和27.0%。90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的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以农村非农产业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特征,导致其相关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流动性。季节性转移的劳动力是农闲务工,经商跑运输,农忙务农,这就导致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流动性较大。
另外,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兼业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显著特点。兼业是指一种既从事农业又从事非农业活动的双重就业方式。从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看以兼业型转移为主,分离型转移较少。农村劳动力的普遍兼业式转移,其结果是农户的普遍兼业化。
(三)转移的效益特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从个人的收益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迅速增长;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看,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实际上也是劳动力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进程上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从客观上讲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改革前的转移阶段,叫做模糊转移阶段;改革以后的转移阶段,这是真正的转移阶段。从改革以前同时期的情况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经历了1949~1957年转移的自发阶段,1958~1963年转移的大起大落阶段和1964~1978年转移的受控萎缩阶段。改革以后,经历了1978~1983年的转移准备阶段、1984~1988年转移的高速阶段、1988~1991年转移的趋缓阶段、1991~1996年快速转移和1997年至今的低潮期五个阶段。
从改革前后两个大阶段转移的抽象概括看,改革以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属于集中转移,主要表现是:在转移方向上,目标集中,“城门”打开;在转移速度上,时间短暂,转频强劲;在转移规模上,聚众量大,“一哄而转”,给国民经济发展留下了后遗症。改革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分散转移,走到是以乡镇企业为主要载体的劳动力分散道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逐步由分散变为相对集中转移。相对集中转移的特征是,以就业效益增长为目标,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小城镇为主载体,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分散转移、相对集中转移,这将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道路,也是劳动力转移的客观规律。
(五)外出方式特征
1.以亲缘、地缘为联系纽带的迁移链效应明显
2.自发迁移比重较大
3.组织化程度低
(六)速度和规模上的不平衡特征
由于我国经济是典型的非均衡经济,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是不平衡发展的,因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上在时间上还
是在空间上都具有不平衡性,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表现出区域的差异性。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趋势
(一)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新的供求状况分析
1.未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仍呈严重过剩状态
2.农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3.乡村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
4.城市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难以令人乐观
(二)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思路
1.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乡镇企业由于资本密集度较低,其就业生成能力比城市国有企业要高得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2.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思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应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①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②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
3.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其次,要完善
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再次,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
参考文献
[1]:《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柯兰君、李汉林编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李嘉图编著。1817年伦敦出版社,1819年和1821年分别出了第2版和第3版。
[3]:《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刘易斯发表于《曼彻特学报》1954年5月。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刘怀廉编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兼业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培训
我国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占很大比例的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基本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八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大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三农”工作的核心就是农民问题,本质则是实现农民的合理就业和收入的稳定增加。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的收入难以得到本质提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转移农民,它的解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新跨越的重要任务。
1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从1980—2009年大概转移了8277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而使农业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80.61%减少到2009年的53.41%[1]。但是转移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和不彻底性
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没有完全脱离农业,属于“兼业型”转移,有的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或经商,形成所谓“钟摆式”的转移;有的虽常年在外务工,但身份仍然是“农民”,成为城市群体,不能转为“市民”,形成春节后离家,春节前回家的“候鸟型”转移。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以“兼业型”为主,所以他们始终是劳动力转移中的“游击队”,无法成为城市就业大军中的“正规军”。同时,这种兼业型转移也给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造成了障碍,给户籍管理和社会劳动力的宏观调控增加了难度,也加剧了交通运输的进展状况,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自身的转移成本。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亟需改善
近些年,尽管各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农民就业环境有所改善,但仍然不够宽松。部分大中城市为了保护本地劳动力就业,出台了带有明显地方保护色彩的用过制度,通过户籍的差别排斥和限制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只能限制在一些苦、累、脏、险、差的工作。由于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常会遇到同工不同酬,合法权益没有保障,甚至不予签订劳动合同,超负荷劳动,乃至恶意拖欠工资以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无法解决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这明显违背了我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规定。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中,与雇主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2.8%。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2]。由于农民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其维权成本高、风险大,造成农民工维权难度大,影响了其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渐减缓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多方位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措施,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保持着较快的速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部分企业不适应市场而倒闭,就业增长率成阶段性递减趋势。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用工条件也趋向文化素质高、技工工种为主。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造成转移速度逐渐减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两个高潮期:一是1984-1988年,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平均每年达到1100万人,年均增长23%;二是1992-1996年,平均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800万人,年均增长8%。1997年以来,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的增长速度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2003年年均转移5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约4%,但2003年仅增加490万人,增长3%[3]。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比上年增加492万人,增长3.5%[4]。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15335万人,比上年增长5.5%[5]。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为16382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606万人,增长3.8%[6]。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由于自由、开放、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无序流动造成颇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病”。众多人口拥挤在空间有限的城市,造成住房紧张、交通紧张、就业压力大大增加,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分化加剧,贫富悬殊扩大,在一些地方形成“贫民区”,社会治安状况十分混乱。此外,还有个别进城农民犯罪等问题,加重了城市社会管理的负担。同时,一些农村由于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致使土地撂荒,老人赡养不足、少年儿童无人照看等问题出现。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过度向外地转移,导致留在当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家庭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的建设。
2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突出问题的成因分析
农村人口在我国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成必然趋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2.1 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依然是障碍
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于我国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起到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二元户籍制度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把城市和农村分隔开来,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一个强大的阻碍壁垒。一方面它致使城市、乡村两个系统相互独立,割断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村的发展处于从属地位,使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另一方面,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市民身份,无法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大中城市尝试放宽了农民进城的政策,但仍附有许多苛刻的限制条件,使许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不能转移成为非农业户口城市居民,所有这些都严重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土地制度创新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其赋予承包地的成员禀赋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则表现出制度上严重的滞后性。目前,全国约有1.3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随着农业经营条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这些农民工承包地的流转问题也开始凸显。农民工由于户籍仍然在农村,而土地是他们生存保障的最重要支柱。一方面,农民工无暇耕种土地,大量耕地荒芜。另一方面,又因在外打工没有保障,而不愿意放弃承包的土地。承包地成了转移农民“欲耕不划算,欲弃不舍得”的“鸡肋”,这就是农村比较普遍的存在土地资源被掠夺性经营和撂荒的本质原因所在,也是农民工不改变城乡“两栖”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社会保障不到位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高、风险大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顽强地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性,阻碍着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脚步。农民工作为当今特殊的产业工人主体,由于他们从事的大多是苦、累、脏、险的职业或工种。按理说,再没有那个社会群体能比他们更需要社会保障(救助)。但是,在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下,作为新生社会群体的农民工恰恰处在城乡二元社会保障的夹心层,因而是社会保障最差的群体。原因来自三个方面:(1)农民工自身原因。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其社会保障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自己应有的社会保障权利的缺失。(2)雇主原因。大部分的企业雇主对农民工缺乏自觉保护意识,认为支付农民工社会保险基金加大了企业成本,这就导致他们对农民工参保采取消极应付的行为。(3)地方政府原因。因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历史欠账,加之人口老龄化、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原因,财政支出的新旧“窟窿”不少,如果将日益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再纳入“体制内”保障系统,势必增加财政负担。所以,在传统“偏向于城市”的社保思维惯性下,政府部门或以当前财力有限无法将农民工纳入社会障体系,或以农民工拥有土地为由而认为不必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2.3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力资源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农业生产发展既取决于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取决于农业劳动者自身的素质。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公共政策“城市偏好”的影响,我国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在城乡间公平的分配,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城市所有,城乡义务教育严重失衡,在办学条件和适龄儿童入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就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就业谋生技能,适应市场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限制了就业领域的拓展,只能在建筑等体力劳动和餐饮、家政等简单服务方面寻找机会,收入不高且不稳定。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中18万多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情况是:初中及以下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1.1%,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9.3%,高中文化程度的为9.7%,中专文化程度的为2.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为0.5%。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7]。劳动者素质偏低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瓶颈”。由于文化素质低,又不具备专业技能,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只能选择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造成这些岗位就业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低下。
2.4 乡镇企业发展受阻,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乡镇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容纳劳动力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自1995年以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另外,乡镇企业自身矛盾日益凸显,资源消耗高,效益低,就业扩张能力低,难以适应资本、技术有机构成的提高;布局分散,集聚效应差,二、三产业结构失调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资源整合能力低;政企不分,不能真正成为承担责任的经济实体,权利实现不够,管理方式粗放等制约了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再加上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土地制度制约,使其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1998年到2007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增2553万人,10年间增长20.37%,平均年增长仅2.04%,比乡镇企业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39.02%和8.12%的年均就业增长量分别减少了36.98%和6.08%[8]。尤其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也使乡镇企业受到很大影响,乡镇企业纷纷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倒闭,造成失业人员增加,形成新的剩余劳动力。
3 新时期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为了进一步有效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以下途径和对策措施。
3.1 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
(1)要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对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要全盘考虑、系统规划。为此,一方面要拆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的门槛,放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统一城乡居民身份,统一就业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大开方便之门;另一方面要尽快取消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制度安排,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在全国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即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籍与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
(2)要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农民可以在自愿基础上,通过转包、转让、联合服务等方式,允许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偿转让,允许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而交回集体,由集体再发包。也可以把土地使用权、经营权同种田能手合作,取得合理补偿。这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经营和土地资源浪费,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也可以解决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土地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使农民能够安心进城打工。
3.2 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外出打工农民更多地将土地作为生活最后保障,而不是将土地作为生产农产品和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在浙江海宁市的调查分析,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效用和就业效用分别达到农村土地总效用的51.32%和17.74%,远远高于直接收益效用即经济功能(28.70%)、财产继承效用(1.25%)、地产增值效用(0.77%)和让渡土地后重新取得的交易成本(0.22%)[9]。如果能为这些农民提供相当于土地保障功能的生活保障,这些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在自己生活无忧的前提下,将自己无力经营的土地转让,离开农村,扎根城市。因此,根据我国实际,建议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行分类分层分阶段逐步推进的策略。即将稳定就业(从事正规就业,建立劳动关系,以及事实劳动关系5年以上)的农民工纳入现行制度,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同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使稳定就业的农民工能够享受其待遇;对不稳定就业(签订短期合同,频繁流动以及从事各种灵活就业的)的农民工引入过渡性的办法,除工伤、失业保险按现行规定执行外,养老保险先建个人账户、不建社会统筹,实行过渡性的个人账户制度,将本人的社会保障权益直接记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先建社会统筹、不建个人账户,实行低门槛、保大病、管当期。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基础养老金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再考虑如何将农民工逐步纳入统一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3.3 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的农民,择业门路宽,收入来源广,生存能力强,更容易摒弃传统农民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对市场交易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应付能力,融入城市生活的速度更快,因此转移也更容易、更彻底和更持久。为此,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1)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在师资等教育资源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提高我国农村普教工作水平,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百年大计,需要常抓不懈。(2)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扩大各级职业学校的招生权力,自行设置专业,探索出适合市场经济的办学教学新路子,使大部分农村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充分发挥各级职业学校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3)大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依托各地“阳光工程”、“绿证教育”、职业技能等专业农民培训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开展“订单式”、“合同式”的中短期培训,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基础。
3.4 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因此,今后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优化乡镇企业布局,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相结合。据测算,乡镇企业适当集中比分散办厂,能扩张就业能力(包括连带效应)50%以上[10]。因此,如果引导乡镇企业向是小城镇适当集中,无疑将为乡镇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今后乡镇企业要走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路子,以提高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这既是顺应产业转移的需要,也是就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需要。而乡镇企业向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适度集中,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布局。这一方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规模发展,更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另外,要适度扩大小城镇规模,发挥其聚集效应。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小城镇要优于大中城市。一是因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所需就业费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比大中城市低得多;二是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就近离土不离乡转入小城镇就业,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涌入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所以各类小城镇要为进镇农民广开就业门路,一方面应重点扶持县城、区中心或片中心城镇,特别是处于城乡交汇点的县城处,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以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等为主的小城镇,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在过去30多年中,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已经促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但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事实依然存在。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而且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方面的建设还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因素。因此,如何立足于现实,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翠萍,蒋智华.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与政策建议[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6).
[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http://www.stats.gov.cn.2011-05-13.
[3]农业部信息中心.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EB/OL].http://www.aweb.com.cn.2011-05-10.
[4]王浩军.农民非农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3):281-284.
[5]兰景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影响分析[J].学术交流,2011(4):139-143.
[6]彭丽荃.2011年三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382万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11-02.
[7]甘戈.我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18.
[8]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466.
[9]黄锟.农村土地制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与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196-199.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困境;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但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国民收入已经有了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较大、农业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城乡差异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使得目前还有大量农业剩余人口滞留于广大农村地区,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对于维护农村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
1.1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农村教育投资结构失调和教育结构不合理是密切相关的。在教育投资方面,主要表现为:城市教育投资不断加强和农村教育投资不足矛盾。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而农村教育由于缺乏国家财政的有力支持而困难重重。在教育体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有两个途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农村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摆在第一位,而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没有被较多提及,但在技术水平提升需要懂知识、懂技术的农民和农民工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却具有重要意义。
1.2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长期处于停滞或发展较为缓慢状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一部分转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农村农业剩余人口基数庞大,城市只能吸收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而很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农村经济的凋敝一方面使得滞留于农村的劳动力只能束缚于土地,不仅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而且也阻碍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较慢,阻碍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的空间,进而导致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转移更加困难。
(2)城乡社会制度的差异损害农业剩余人口进城就业积极性。长期以来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差别的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阻碍着农村剩余人口在城乡间、产业间的顺利转移。从就业制度方面看,由于户籍的差异,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就业上呈现很大的不平等,比如农民工进城就业常常面临着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规定,而且在待遇方面也呈现较大差别;从教育制度上看,城市户籍人口无疑在接受教育方面更有优势,而“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由于户籍限制,“农民工”子女往往出现就学困难问题。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农民工由于非城市户籍而被排除在城市社保制度外。以上反映的由于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等的差异,导致目前农村剩余人口进城就业激情受到很大影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1.3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1)结构调整带来的用工标准变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在加强。但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得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倾向于专业型、技术型劳动力,而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无法适应产业素质提升所带来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企业用工困难,而另一方面是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就出现了企业“用工荒”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的局面。
(2)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能力不足。第一,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上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内部企业发展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一些原来靠大量劳动力投入的企业也由于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地运用先进机械设备作业,而单纯的靠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却由于无法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面临减产甚至倒闭危机。运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显然不能适应这一新要求。第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也存在明显不足。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一般认为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获得很大提升,但是目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却呈现相对不足状况。
2.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2.1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
针对目前农业剩余人口就业难问题,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在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多途径、多形式的差异化的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配置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剩余人口的职业技能教育。
2.1.1发展技能培训
培育适应于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是目前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点,只有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企业要求,同时这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该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应该为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环境,保证其能够自由的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行业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民工给的切身利益,在税收贷款政策,给予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较大支持,而在培训费用方面,坚持政府与个人分摊形式,即政府为参与培训的农民工支付一定的费用与农民工自费培训相结合。
2.1.2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
由于缺乏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得农民工在创业时面临较多问题,而把创业培训推向市场显然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此政府必须在创业培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对有意愿创业的农民工,进行免费培训或提供免费咨询和信息服务。其次,建立农民工创业档案,对其创业过程和情况进行登记和跟踪,以便于了解其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对其提供咨询帮助。
2.2深化经济制度改革
2.2.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由于身份问题而面临就业的不公平待遇,农业剩余劳动人口进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由于户籍问题使其面临不公平待遇,权益受到侵犯,所以深化户籍改革势在必行。
2.2.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也应该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制度。保障进城农民工也能平等享受到与城市市民一样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切实减轻农民工城市生存成本,保障农民工就业权益。
2.3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宽农民工就业渠道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推荐阅读: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07-19
浅析我国农村基层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9
我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07-0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06-0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07-08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10-06
论我国私营企业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05-26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06-1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