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通用8篇)

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篇1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这次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可能需要5--8分钟,请在您所选的答案处做好标记。谢谢!首先,请填写一下您的大学:

1、在你眼中,奢侈品的概念是什么呢?(多选)

A.有悠久文化,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百年品牌B.设计无与伦比、限量发行的商品

C.比同类物品价格贵出几倍的物品D.超出人们普通生活需要的消费品

2.您对奢侈品的消费态度是什么

A.不值得提倡B、合理购买即可C.坚决不买D、无所谓

3.对于您自己,您更看重-

A、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B、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觉C.同等看重

4.您进行奢侈品消费的次数? *

A、从未消费过B、有,但次数比较少C、形成生活习惯,但频率低

D.形成习惯且高频购买

5.在未来,你认为奢侈品消费在中国-

A、毫无发展B、有小幅度发展观念有所改变,但不会很大

C、巨大发展: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人群会迅速扩大D、很难预计

6.如果有各方面的条件(资金、时间等),你会进行奢侈品消费吗?标准进行选择。A-一定不会B--可能不会 D--可能会 E--一定会 *

7.如果周围突然有人拥有某样奢侈品,会不会对您造成影响(嫉妒、压力等)?

A.会,但只是一时的情绪,自己可以很快调节B.会,且影响长久C.不会

8.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请根据以下选项选择(最多选择3项)

A、炫耀:展示财富、地位等

B、保持领先:不能输给其他人

C、从众:别人都有,自己也必须有,这样才能不被圈子排斥

D、社交:作为礼物送人

E、追求品质:个人、家人都可以享受产品的卓越品质

F、自我享乐:自己使用,自己开心

G、自我赠礼:送给自己那一刻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H、表现内在自我:产品可以表达自己的品位和个性

I、其他(请说明):

9.您怎么看待现在网上曝光的类似郭美美等人的炫富现象?

感谢您回答问卷中的问题!最后请填写一些关于您的基本信息。

10、您的性别:A,男B,女

11.您是大几学生?

12.您每月生活费用有多少?

13.您现在有想要早点挣钱,经济独立的想法么?

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篇2

关键词:SPSS,消费者购买场所,潜在客户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挖掘客户需求迫在眉睫, 如何挖掘潜在客户成为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消费者的购买场所不仅能反映消费者消费的倾向性﹑消费需求﹑购买动机, 而且还与消费者的自然状况 (年龄、收入等) 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分析消费者购买场所对企业挖掘潜在客户, 提高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SPSS (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 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统计分析软件, 是一种集成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形报表、编程扩展为一身的功能强大的应用统计软件包。本文应用SPSS中的多重反应分析方法对消费者购买场所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对挖掘潜在客户, 如何成功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借鉴作用。

二、数据与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企业设计了一份关于消费者购买场所的调查问卷, 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一共10道题目, 内容涉及消费者年龄、消费者收入、消费场所的选择等;如调查对象包括青年人和中老年人, 收入水平为3000元以上和3000元以下, 购买场所包括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批发市场、网上购物和不固定5种情况。

(二) 定义变量

对数据的定义我们采用多项选择的二分法 (Multiple dichotomy method) , 即将所有因素都设成一个变量, 每个变量只有“1”和“0”两个水平值, 代表“是”和“否”。例如在本文中, 年龄1表示中老年人, 0表示年轻人;收入水平1表示低于3000元, 0表示高于3000元;购买场所1表示“经常”, 0表示“不经常”。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 收回700份。

(三) 定义多重数据集

选择“Analyze”→“Multiple Response”→“Define Sets”命令, 打开“Define Multiple Response Sets” (定义多重反应数据集) 对话框, 本文中选择“超市”、“大型商场”、“专卖店”、“批发市场”、“网上购物”、“不固定”6个变量作为进入变量集的选择变量, 定义为“$购物”。

(四) 多重反应频数分析

依次点击“Analyze”→“Multiple Response”→“Frequencies”, 得到多项选择题的频数分布“Multiple Response Frequencies” (多重反应频数分析) 对话框, 将“Multiple Response Sets:”框中的备选变量, 选入“Table (s) for:”进行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

超市占16.3%, 大型商场占12.9%, 专卖店占17.7%, 批发市场占16.3%, 网上购物占21.1%, 不固定占15.6%。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在收回的700份调查问卷中, 选择经常在网上购物的人数比例最高, 达到21.1%, 可见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主流, 因此经营者应重点发展网络市场, 从而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而选择经常在专卖店购物的人数也很多, 这是因为最近几年专卖店市场在我国发展迅速, 消费者对其认可度较高, 因此可以推断专卖店市场前景也比较广阔, 经营者可在这一市场领域维持已有客户。

(五) 多重反应列联表分析

1、将年龄与消费者购买场所进行列联表分析。

选择“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得到“Crosstabs”对话表, 本文中选择“$购物”作为列联表的列变量, 选择“年龄”作为列联表的行变量, 得到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 不同年龄层次的被访问者在消费场所的选择上是不同, 其中中老年人在超市﹑批发市场购物的人数相对较多, 消费场所的选择比较集中;而年轻人追赶时尚, 热衷于在大型商场和网上购物, 消费场所的选择相对分散。因此, 经营者可以优先在超市、批发市场﹑专卖店购物场所侧重开辟中老年人市场;而在大型商场和网上侧重开辟年轻人市场。

2、将收入水平与消费者购买场所进行列联表分析。

选择“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Crosstabs”得到“Crosstabs”对话表, 本文中选择“$购物”作为列联表的列变量, 选择“收入水平”作为列联表的行变量, 得到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收入低于3000元的群体的购物场所往往集中在超市﹑专卖店、批发市场, 而收入高于3000元的群体往往集中在大型商场和网上购物。经营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经营策略, 在超市﹑专卖店﹑批发市场主要经营价格低廉的产品, 实行会员制, 产品促销等经营方式;而在大型商场经营高档商品的同时还可增设其他服务, 如增设停车库﹑休闲娱乐场所等。

三、总结

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消费者购物场所调查问卷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虽然问卷数目较少, 但对企业分析消费者消费需求、挖掘潜在客户﹑提高企业竞争力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余世维.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红兵, 贾来喜.SPSS宝典[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篇3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倾向;品牌店

据统计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约1.6亿人,占总人口的13%。这一数目还在迅速增长。估计到2010年,中国的這个消费群将增至在2.5亿人。未来10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1]新疆乌鲁木齐市消费中心集中于红山友好一带,其中有多家高档消费商场,例如美美友好购物中心、世纪金花时代广场购物中心、丹璐购物中心等,更有多家国际品牌入驻各大商场,例如Louis Vuitton、Calvin Klein、Giorgio Armani等品牌。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在乌市开拓市场,更多的乌市居民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一员。为了解乌市居民具体的消费情况,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350份问卷,完成了33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150名,女性180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

1.乌市不同年龄段居民奢侈品消费情况

据了解,在奢侈品步入乌市初期,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左右的高收入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高收入消费人群已经成长起来,那些25岁~30岁左右的高级白领开始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新的一员,他们甚至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汇总,在有效问卷330份中有210份是21—30岁之间的人群填写的,由此不难看出,新的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80后。

2.乌市居民奢侈品消费的目的及影响因素

刑唯在《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研究》中明确提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动机可分为社会性动机和个人性动机,第一种以炫耀、社交等为目的,第二种以享受、体验为目的;中国的消费者通常以第一种动机为主,其奢侈品消费心理主要包括:做生意讲排场、满足虚荣心、炫耀、跟随流行的从众心理、模仿性消费心理、情绪性消费心理。[2]

通过调查问卷相关问题的回答情况显示,有64%的人群购买奢侈品供自己使用,仅有3%的人购买奢侈品用于收藏,而有21%的人选择送礼,在对影响消费人群消费的调查中有30%的人注重于奢侈品的质量才选择购买,21%的人群则认为购买奢侈品能够带来身份及品味的象征,另外6%的人是因为明星效应选择购买奢侈品,除此之外,调查结果显示,33%的人会在心情愉悦时进行奢侈品消费,27%的人群会在发工资时进行奢侈品消费。

由此可以看出,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众多,奢侈品消费者的心态和收入成为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而且在乌市奢侈品消费的群体中,大多数人还是属于较为理性的消费心理状态,但还是存在有少数的人由于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存在攀比、炫耀和从众等消费心理。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大部分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供自己使用,他们注重个人品味、奢侈品牌文化以及设计理念,而少数消费者用于送礼,极少数消费者是出于收藏目的购买的,可以看出乌市居民奢侈品消费比较理性。

3.乌市消费者对奢侈品类型的需求差异

奢侈品行业包括高级服装,配件,手袋,箱包,毛巾和皮带,珠宝和手表等商品,主要消费者首选品牌相对稳定,变化不大。根据贝恩公司的调查,2011年腕表类奢侈品的前三名名为OMEGA、Cartier、ROLEX,其中OMEGA和Cartier的排名有所上升,但是2010年和2011年两年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没有变化。化妆品、香水和个护类产品类奢侈品排名也没有变化,箱包类奢侈品的前三名分别为LOUIS VUITTON、GUCCI和HERMES,其中仅HERMES为新进入前三的品牌。男士服装、珠宝、鞋类、女士服装等奢侈品也都有新品牌进入前三名,但是排名前二名的品牌基本没有变化。[3]

通过调查问卷显示,45%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以化妆品消费为主,30%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以手表和服装消费为主,27%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以珠宝首饰消费为主,24%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主要以箱包消费为主,15%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以家居消费为主,仅有3%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以名车或豪宅消费为主。通过具体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高档化妆品、手表、服装和珠宝首饰,仅有很少数的人能都负担起购买名车或豪宅。

4.对合理消费奢侈品的建议

4.1树立合理的消费心理

奢侈品消费的增加,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起作用的结果,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心理动机。[4]我们建议消费者在消费前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有属于自己的基本审美趣味,培养基本的审美观,加强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需要,理性客观的选择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产品,克服消费的盲目性,杜绝攀比浪费从众的消费心理。除了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之外,对从众和求异心理都应作辩证分析,不能简单否定。我们不提倡盲目从众,以及为显示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我们要远离不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

4.2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消费

面对众多的产品,我们建议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首先要保证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消费者要综合考虑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做出合乎自身状况的消费计划,了解适度消费与超前消费、滞后消费的主要区别在于消费是否与自己的承受能力刚适应。杜绝透支消费,避免自己的收入无法承担自己的消费需求,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状态是当今消费人群必须具有的,根据自己所需进行合理的消费,避免浪费,过度消费。

4.3提倡绿色积极的消费理念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全球绿色消费运动开始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成为公众广泛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观也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面对现实国情我们提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可持续消费,这需要消费者从自身做起,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态文明观念。可以说,绿色消费更新了传统消费观只关心个人消费,很少关心社会生活环境利益的倾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它必将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接受,所以我们在这里提倡乌市居民可以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4.4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

勤俭简约艰苦奋斗是一个永远值得倡导的精神,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说抑制消费,今天我们的生活还不富裕,我们在消费中不能浪费,就是将来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因为,对于人类的需求与发展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仍要发扬光大,我们要在新的时期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与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微微.关于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思考[J].中国物价,2008(9):5.

[2] 刑唯.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研究[J].市场论坛,2009(12):57.

[3] 沈慧.我国奢侈品消费需求分析[C].2014(4).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篇4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以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陈玉珍

所属院部: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0级电子商务1班

指导教师: 刘 抗

定稿时间:2013年4月

目 录

摘要..................................................1

一、前言.................................................1

二、调查目的.............................................1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1

四、调查结果.............................................5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5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6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6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6

(一)社会方面........................................6

(二)学校方面........................................6

(三)家庭方面........................................6

(四)个人方面........................................7

七、结束语:.............................................7 摘要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奢侈品观念、奢侈品消费心理和看法等方面展开,并且针对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面对奢侈品。

关键词: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

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一、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统计图:

图二 在校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统计图: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图三在校大学生生活费支配情况、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分析图: 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篇二: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 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篇三: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兰州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兰州工业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通过调查,800元以下的有12人;8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800-1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

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

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大约在8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体育消费调查问卷 篇5

同学们,你们好!

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生,已成为广大同学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课题通过对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和掌握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为合理开发我校体育消费市场,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参考。调查工作需要你们的支持和配合。

请在填写每个问题之前,先看清楚每个问题的内容和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所在年级:A大一B 大二C大三D 大四

3.您攻读的专业类别:

4.您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吗?

A 非常愿意B愿意C 无所谓D 不愿意

5.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吗?

A 几乎没有B 偶尔C 一般D 较多 E非常频繁

6.您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是什么?[多选题]

A 对体育运动感兴趣 B 受同学影响 C 消遣娱乐D强身健体 E 交际和学习需要 F 其他

7.您的月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大概是多少?

A 500元以下B500~800元C800~1000元D 1000~1500元E 1500以上

8.您每月体育消费支出费用?A50元以下B 50-100元 C100-300 D 300元以上

9.您的体育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

A 体育服装鞋帽B运动器材C 场地器械租用费D比赛表演门票E体育书刊音像F 体育彩票G 参加俱乐部H 伴随运动的饮料费用

10.您每年用于体育服装鞋帽的消费大概是多少?

A 200元以下B200~400元C 400~600D 600~800元E 800~1500元F1500元以上

11.您每年用于购买体育器材的消费大概是多少?

A 100元以下B100~200元C 200~300 D300~400元 E400~500元F 500元以上

12.您每年用于观看比赛、体育书报方面的消费大概是?

A50元以下B 50元~100元C100元~150元D 150元~200元E 200元以上

13.您进行体育消费的主要场所是?A免费场所B 收费低的场地C价格适中,环境好D 高级俱乐部

14.你认为阻碍您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是?[多选题]

A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 B周围的人体育锻炼氛围不浓C学校体育设施缺乏D 经济原因 E空闲时间不多F其他

15.在花钱买健康方面您支持哪类观点?

学生手机消费调查问卷 篇6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消费观,我们调查小组诚邀你参加此次调查,本调查不记名,严格保密个人隐私,感谢你的参与。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目前使用的是那种品牌的手机 :

4你选择的运营商是

A联通B移动C电信D其他

5你购买手机的价位

A1000以下B1000-2000C 2000-3000D3000以上

6你购买手机最看中的是

A待机时间长B信号灵敏C功能齐全D持久耐用E超大屏幕F

7你购买手机的主要目的A与家人联系B学习C娱乐D受周围的认得影响您会选择在什么地方购买手机

A品牌专卖店B大型手机卖场C营业厅或普通零售店D网上购买

9您使用手机最多的是做什么

A打电话B发短信C上网D玩游戏E其他.您每月手机消费总额大概为多少

A50元以下B50-100元C100-200元D200元以上

11你每月上网流量费用为多少

A10元以下B10-20C20-30D30以上

12您使用手机最多的是做什么

A打电话B发短信C上网D玩游戏E其他

13对于手机广告您比较关注的因素是什么

A品牌代言人B 功能的推介C整体概念的诠释D 广告创意

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篇7

近年来, 国内学者在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与购买意愿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研究。王慧敏等[2]根据北京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 实证分析影响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证猪肉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刘超等[3]根据对北京市猪肉消费市场的调查结果, 指出一线城市居民的猪肉消费理念向猪肉质量方面发展。宁芳蓓等[4]根据山东省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数据, 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王怀明等[5]基于南京市各大超市实地调研数据, 使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标签标识的支付意愿。王军等[6]基于吉林省消费者调查数据, 实证分析了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支付意愿及其购买行为。刘军弟等[7]根据上海和南京的调查数据分析指出消费者对有机猪肉的实际认知与消费意愿都处于较低水平。朱启荣[8]根据济南市的调查数据分析指出消费者选择购买安全生鲜猪肉的意愿受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左雪峰[9]通过对全国40多个县市的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 指出我国居民的消费偏好及消费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优质猪肉将成为市场的主导。

可见, 国内学者对猪肉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超市购买意愿进行了较多研究。但是, 现有研究仅限于对猪肉消费者质量安全认知与购买意愿的分析, 未能从促进猪肉供应链高效持续运行的角度, 考虑消费者认知与购买意愿对供应链上游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影响。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市的767份城镇消费者调查问卷, 运用描述性分析法, 研究猪肉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超市购买意愿, 旨在为猪肉供应链上游企业改善质量安全行为, 提高猪肉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调查方法与数据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13年1—3月寒假期间对山东省17地市城镇居民的问卷调查。被调查对象包括不同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口、家庭人均月纯收入和职业的城镇猪肉购买者。受访者的地域分布和基本情况详见表1和表2。

份, %

份, %

具体调查方法为:首先, 设计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意愿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猪肉质量安全认知情况和超市猪肉购买意愿三部分共计45个问题。其次, 选择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 100份, 并就调查的目的、方法、指标含义、统计口径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培训;然后, 调查人员利用寒假直接与受访者面谈, 现场填写调查问卷;最后, 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认真审核, 得到有效问卷767份, 有效回收率为69.73%。

由表1可见, 各地市受访者比例与当地猪肉产量占全省猪肉总产量比例高度正相关。由表2可见, 767名受访者中, 女性占48.24%, 男性占51.76%, 与山东省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年龄主要集中在26~60岁之间;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3.36%;家庭人口在2~5口的占91.66%, 与山东省家庭人口结构基本一致;家庭人均月纯收入在在2 000~4 000元之间的占73.66%, 代表了山东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职业涵盖了行政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工人、农民、个体经营者、家庭主妇、下岗职工和其他社会各阶层。因此, 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2 猪肉消费者质量安全认知状况分析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超市猪肉的理解和价值判断, 决定了消费者对超市猪肉的消费态度与购买意愿, 同时对猪肉供应链上游养猪场户、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超市的质量安全行为产生影响。消费者猪肉质量安全认知主要包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认知、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 以及对超市猪肉质量安全与超市作用的认知。

2.1 猪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认知状况

2.1.1 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状况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 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日趋关注。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 表示非常关注、关注、比较关注和不关注的受访者分别占到35.72%、41.33%、21.38%和1.56%;九成以上的受访者关注“瘦肉精”及其危害;92.57%的受访者关注甚至非常关注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猪肉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可见, 现实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他们渴望得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安全食品。

2.1.2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状况

尽管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但他们对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状况并不看好。调查数据显示, 受访者中, 33.90%的认为目前食品“不安全”, 46.41%的认为“比较安全”, 17.86%的认为“安全”, 仅有1.83%的认为“很安全”。近年来, 频频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日益严重的质量隐患和对政府监管的不信任增加了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担忧, 给政府和猪肉供应链上游企业敲响了警钟。

2.2 猪肉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状况

尽管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比较关注, 但由于猪肉消费具有隐秘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消费者对猪肉质量安全状况的认知程度往往较低, 影响了消费者辨别猪肉质量安全的能力。

2.2.1 对猪肉质量安全指标与认证猪肉的认知

1) 对猪肉质量安全指标的认知状况。猪肉质量安全指标规定了猪肉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一般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调查结果表明, 对猪肉质量安全指标, 仅有6.65%的消费者表示“很清楚”, 七成以上停留在“不知道”或“听说过”的水平上。对猪肉质量安全指标的低认知水平将影响消费者猪肉辨识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2) 对认证猪肉的认知状况。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和有机猪肉是目前安全食用猪肉认证的三种基本形式, 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和有机猪肉, 767名受访者中仅有7%~8%的表示“很清楚”;30%~40%的表示“一般了解”或“听说过”;15%~30%表示“不知道”。对于三种认证猪肉, 受访者认为质量安全状况最好的是无公害猪肉 (44.85%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择) , 其次是绿色猪肉 (35.72%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 和有机猪肉 (仅有7.56%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 ;还有11.86%的未做明确判断。显然这一结果有悖常理。对此, 本文给出如下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受访者确实不了解三种认证猪肉真实的质量安全状况, 易产生逆向选择,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普及猪肉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二是受利益驱动和市场监管不力等因素的影响, 猪肉市场上时常出现以次充好、真假难辨的现象, 造成消费者对认证猪肉质量认知的扭曲, 这需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整顿市场秩序。

3) 对品牌猪肉的认知状况。品牌 (包括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认知度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当前购买行为[10]。调查结果表明, 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同品牌猪肉的质量安全状况。当问及“双汇、雨润、得利斯等品牌猪肉的质量更可靠, 您是否同意?”时, 受访者中13.43%的表示“完全同意”, 70.14%的表示“基本同意”, 14.60%的表示“勉强同意”, 还有1.83%的表示“不同意”。

4) 对优质猪肉的认知状况。优质猪肉是由核心产品 (卫生、安全、营养和风味) 、形式产品 (品质、品种、品牌、包装和商标) 和延伸产品 (质量承诺、食用说明、信息传递和物流配送) 构成的整体概念[11]。图1反映了受访者对优质猪肉17种特征的认识状况。数据显示: (1) 核心产品最受关注, 这与消费者超市购买猪肉时最关注猪肉质量安全相吻合。 (2) 形式产品由于不能从根本上反映优质猪肉优于普通猪肉的特性而关注度普遍较低。 (3) 延伸产品比形式产品更能体现优质猪肉的特性, 但与核心产品相比, 消费者对其并不熟悉, 仅作为核心产品的补充。

2.2.2 对问题猪肉的认知

问题猪肉, 指未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猪肉。对问题猪肉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有效避免给消费者造成的身心伤害。调查结果 (详见表3) 显示, 对于“垃圾猪肉”及其危害, 不足10%的受访者表示“很清楚”, 超过70%的表示“一般了解”或“听说过”, 近20%的表示“不知道”;对于“DFD”和“PSE”猪肉 (1) 及危害, 仅有4.82%的表示“很清楚”, 33.51%的表示“一般了解”或“听说过”, 高达60%以上的表示“不知道”。这表明, 现实中消费者对问题猪肉的了解还很少, 反映出消费者对于猪肉质量安全基本知识的欠缺。

%

2.3 猪肉消费者对超市猪肉与超市作用的认知状况

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商业形态, 已成为优质猪肉供应链的主流销售终端[12]。本次调查发现, 超市在猪肉质量、服务水平、质量追溯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得到了受访者的认可。

2.3.1 对超市猪肉质量安全的认知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 总体而言, 受访者中62.58%的认为超市猪肉“很安全”或“安全”, 31.55%的认为“比较安全”, 仅有5.87%的认为超市猪肉“不安全”。具体而言, 受访者对超市购买猪肉的看法 (可多选) , 最重要的是“质量有保证”, 被选比例为77.31%;其次是“价格合适”、“购物环境好”、“品种齐全”和“若发现问题可得到赔偿”, 被选比例在35%~45%之间;最后是“服务质量高”和“分割包装合适”, 被选比例在25%左右。这一结果为猪肉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改进指明了方向。

2.3.2 对超市猪肉标识信息的认知状况

调查中发现, 对于超市猪肉标识信息的若干选项 (可多选) 中, 受访者最关注“价格”, 被选比例占70.93%;其次是“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被选比例分别占61.02%和60.76%;“品牌”和“生产厂家”的关注度最低, 被选比例不足30%。究其原因, 第一, 价格与消费者收入关系密切, 在收入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 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高;第二, 保质期和生产日期是消费者判断猪肉是否变质的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依据;第三, 由于中国市场诚信体系和追溯体系尚不完善, 消费者普遍对猪肉品牌、信誉和生产者名称缺乏信任, 因而关注度较低。

2.3.3 对超市在保障猪肉质量安全中作用的认知状况

作为优质猪肉供应链的主流销售终端, 超市对于维护和提高猪肉质量安全状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3]。本次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 767名受访者中557人认为超市猪肉的进入门槛高, 只有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优质猪肉才能进入超市;442人认为超市有较好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一旦发生猪肉质量安全事故, 既能维护消费者利益又能追查事故根源及其责任人, 有利于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状况;429人认为超市能够向消费者传递猪肉生产的基本过程, 消除或减少猪肉生产过程的信息不对称, 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384人认为超市能将消费者的要求与建议传递给供应链上游的生猪屠宰加工和养猪场户, 使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3 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猪肉消费者超市意愿分析

猪肉消费者购买意愿, 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去超市购买猪肉, 包括三层含义:是否愿意按现有超市猪肉价格购买, 超市猪肉价格变动后的购买意愿和超市猪肉质量变化后的购买意愿。调查结果表明:767名受访者中98.44%的表示“不同程度地同意”接受有质量保障但价格适当高于农贸市场的超市猪肉, 其中17.99%的完全同意, 60.50%的基本同意, 19.95%的勉强同意, 99.22%的愿意购买高出农贸市场价格30%以下的超市猪肉。表4给出了受访者对于“超市猪肉价格明显上涨和猪肉质量明显改善时, 家庭猪肉消费量如何变化”的选择结果。当超市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时, 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不同程度地减少猪肉购买量;当超市猪肉质量明显改善时, 只有1/3的受访者表示增加猪肉购买量。因此, 在现有家庭收入条件下, 受访者的猪肉价格需求弹性较高、质量需求弹性较低, 价格仍是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可见, 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降低猪肉生产成本进而降低猪肉销售价格是猪肉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之一。

3.2 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

根据消费者认知理论, 消费者的超市购买意愿是超市购买行为的基础。准确把握消费者选择超市与超市猪肉的影响因素, 可以预测猪肉消费者的超市购买行为, 进而使猪肉供应链上游企业改进质量安全行为, 促进猪肉供应链的高效持续运行。

%

为了解消费者选择超市的影响因素, 问卷要求受访者从若干“愿意到什么样的超市购买猪肉”选项中选择2~3个主要影响。根据调查数据, 可以得知消费者对“社会信誉 (被选比例75.36%) ”、“经营规模 (被选比例47.85%) ”、“间隔距离 (被选比例45.24%) ”、“超市购物环境 (被选比例40.29%) ”和“交通条件 (被选比例34.03%) ”等因素的选择比例较高。这表明消费者偏爱到信誉较好、规模较大的周边超市购买猪肉。

为了解消费者选择超市猪肉的影响因素, 设计问题“到超市选择购买猪肉时, 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受访者选择最多的是“新鲜程度 (被选比例75.75%) ”和“价格 (被选比例74.32%) ”;其次是“生产日期 (被选比例67.14%) ”和“品牌 (被选比例53.06%) ”;最后是“生产厂家 (被选比例38.98%) ”。可见, “新鲜程度”、“生产日期”、“品牌”和“生产厂家”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猪肉的质量信息, 又是猪肉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实施冷链物流与品牌培育是猪肉供应链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

4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4.1 结论

本文利用来自于山东省17地市767名受访者的问卷调查资料, 分析了猪肉消费者的质量安全认知与超市购买意愿, 结论如下。 (1) 九成以上的受访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渴望得到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安全食品, 但对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状况的认可度较低, 仅有不足两成的认为“安全”或“很安全”。 (2) 总体而言, 受访者明显缺乏猪肉质量安全的基本知识, 难免产生猪肉购买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受访者中, 九成以上的“不很清楚”猪肉质量指标的基本构成, “不很清楚”无公害猪肉、绿色猪肉和有机猪肉及其质量标准, 也“不很清楚”垃圾猪肉、PSE猪肉和DFD猪肉。 (3) 受访者中, 近八成的认为超市猪肉质量“很安全”、“安全”或“有保障”, 近七成的为超市猪肉进入门槛值高, 肯定猪肉供应链中的超市对改善猪肉质量安全的促进作用。因此几乎所有受访者愿意购买质量有保障、价格高于农贸市场30%以下的超市猪肉。但在现有家庭收入水平下, 受访者的猪肉价格需求弹性较高、质量需求弹性较低, 价格仍是猪肉消费者超市购买量的首要影响因素。 (4) 在选择超市的若干因素中, 3/4以上的受访者考虑“社会信誉”, 近一半的考虑“经营规模”和“距离”;在挑选超市猪肉时, 3/4左右的受访者主要关注“质量”和“价格”。

4.2 政策性建议

奢侈品消费外流 篇8

72亿美元,这是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海外购买奢侈品的总额。在经济增长放缓、拉动内需乏力的背景下,这一数字刺激着国人的神经。“一定要把这样的购买力留在国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祁京梅研究员发出这样的呼吁。

成群结队的购物者专程飞去伦敦、巴黎、纽约,奢侈品店铺和柜台前挤挤挨挨抢货,像买萝卜白菜般爽气的中国消费者,向世界实实在在地演示了一把“中国式富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消费在我国已渐成趋势。”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系主任洪涛指出。

流失黑洞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报告,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到107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样的发展速度着实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根据贝恩战略咨询公司发布《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201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增幅达25%—30%,市场规模首度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报告还指出,中国有望在2012年,在奢侈品贸易和消费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在庞大的总额数字下,却存在着一个黑洞,将本应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拉动作用的消费,引流到了海外市场。贝恩公司的《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同时还指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中,大约60%为境外消费。“国内消费和境外消费的价差依然存在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消费者的境外出游增加,并且在境外购买大量奢侈品。”某奢侈品腕表经销商副总裁指出。

如果说境外旅游同时购买奢侈品的途径是“显性”的黑洞,那么,海外代购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隐性”黑洞。“这实际上导致对中国的进口被低估了数百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2011年3月份的例行发布会上指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国内代购网站数量已飙升到480家,而且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底,国内代购网站数量达到约千家。而帮助这些代购网站进行“蚂蚁搬家”的主要是常有机会出国的外贸从业人员、导游、空姐、海员、留学生,或者在国外有朋友的大学生,他们在国外知名品牌店或百货公司大量购买,再由本人携带回国交给委托人,代购人收取代购费。这种“民间进口贸易”增长迅猛,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2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涨幅达140%;预计2011年这一规模仍将翻倍增长,达到241亿元。

一定意义上,淘宝奢侈品海外代购商家可以说开创中国奢侈品电商先河。从奢侈品电子商务B2C行业发展情况来看,2009年中国奢侈品电商市场悄然兴起。此后,在秀团网、第五大道、乐士网、尚品网、佳品网、唯品会、魅力惠、聚尚网、呼哈网等时尚网上商城大举上线的同时,京东商城等综合类网站也纷纷开设奢侈品频道,就连和奢侈品八竿子打不着的搜索引擎谷歌也来凑热闹。一时间群雄逐鹿,准备在奢侈品这块华贵的蛋糕上,分到属于自己的一份。佳品网首席执行官杨培锋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中国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销售规模将达到200亿元人民币。

而投资奢侈品网站的风潮,其实很早就开始了。2009年12月,魅力惠融资1300万美元。2010年年初成立的佳品网,已手握泰山天使投资基金,几个月后又获得了来自松禾资本、嘉丰资本的第二轮投资,随后又获得金沙江创投的第三轮融资。在任何业绩都还没有的情况下,天使投资人雷军及迪斯尼旗下VC机构思伟投资和晨兴创投千万美元已投入号称国内最大奢侈品私卖网站的尚品网。而DCM及红杉资本2000万美元风险投资则注入奢侈品运营网站唯品会。粗略估算,奢侈品代购网站获得的私募基金的投资总额度已经超过5亿元人民币。

差价之谜

国际一线大牌在内地价格高,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在被忽略多年以后,终于被商务部注意到。在2011年3月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开始公开表示,我国将解决部分奢侈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高于海外的问题。

“我国将大力培育市场竞争的主体,包括培育中国的高档、优秀的消费品品牌。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但目前世界上最有名的100个品牌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在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方面,我国正在制定‘十二五’商贸物流规划,将使第三方物流和大型连锁配送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降低商品流通交易成本。”陈德铭部长还指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造成部分国际品牌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偏高的主因有三:一是跨国公司的分销体系、定价体系有所差异;二是国内品牌商品的种类相对较少,消费者的选择比较少;三是部分品牌商品的综合进口税率比较高,包括关税、消费税。

奢侈品品牌的分销大多采用的是选择性零售,即产品只能在经授权认可的可控渠道中销售。由于奢侈品的批发价、代理商利润以及广告预算的比例在不同市场各有不同,奢侈品针对各国的出口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奢侈品行业,有多少客户就有多少种出口价格,结果也就导致奢侈品品牌在各个市场的毛利率各不相同。奢侈品代购网BUYFINE有好网负责人指出,“比如COACH的一款手提包,在美国官网的折扣价约合2100元人民币,在中国香港的价格约合2400元人民币,在上海门店的价格则为4100元人民币,即使打7折价格也将近2900元人民币。从区域上来看,一件高端时尚商品往往在欧洲价格比美国的低5%,欧美价格要比日本低10%—15%,而中国香港则要比内地低20%-30%。”

对奢侈品征税到底有多少?通过对Coach手包、保时捷911、劳力士手表、兰蔻香水为例,在中国、美国、法国三个地域之间的对比(见表一),可以一叶知秋。

当下,大多数人认为解决奢侈品海内外差价的最直接方法是给进口奢侈品减税。在去年的“两会”上,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建议降低奢侈品进口税。“奢侈品的概念是动态变化的。比如,十几年前我们觉得小轿车是奢侈品,但现在车已经成为我们的代步工具,成为普通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的生活必需品。”祁京梅研究员说,“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没必要按照1980年代素面朝天的标准定义奢侈品,用个化妆品就奢侈了吗?买汽车只能买QQ,为什么不能是宝马、奥迪呢?与其国内征收高税,导致消费外流,不如降低国内的税率,将购买力留在国内。”

不过,在奢侈品减税成为最热门话题的现在,另一种反对声音并未放弃。“只要国内对国外奢侈品的追逐热情不减,即使是降税,甚至取消了,国内奢侈品价格也难以降下来,倒是奢侈品经营者的利润空间由此扩大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说。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梅新育也认为,“奢侈品不会因降税而降价。”

尝试回流

“虽然商务部等已经认识到奢侈品消费外流的严重性,但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差强人意。”祁京梅指出。

2010年9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的公告》,规定邮递物品进口税费免征额度由此前的500元统一降至50元,这一政策在代购商家中引起不小的震动,被戏称为“九一税改”。

然而,这项政策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网络代购行业的发展却更加风生水起,因为在经历一轮代购价格的上涨之后,代购的奢侈品价格仍然远远低于国内价格。并且,该政策这对部分高端奢侈品的影响并不大,数百元差额对于价格数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奢侈品来讲,买家比较容易接受。

2011年4月20日,海南实施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试点,三亚、海口两家免税店分别于2011年4月、12月开业,旨在吸引奢侈品消费的回流。虽然开店以来,免税店里不改“买东西靠抢”的盛况,但是5000元的免税限额太低,无法满足购买需求;店面有限,货源不足;奢侈品关税下调声浪高涨,免税店优势受到冲击,甚至有人称三亚免税店已成“鸡肋”。

但业界专家还是对海南离岛免税充满期望。“海南离岛免税对稳定奢侈品消费市场具有一定得意义,将有可能使外流的奢侈品消费逐步回流。并且,此次三亚政府对欺客、宰客的惩处力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祁京梅研究员指出。

“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的免税渠道依然比较薄弱,在奢侈品市场占比还非常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离岛免税的意义不在于增加销售金额,而在于它给政策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比如说能否开放入境免税店?这是需要多个部委共同关注、协同解决的问题。”中国免税集团副总裁、三亚免税店董事长王轩指出。

上一篇:幼师指南培训心得下一篇:大学生择业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