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的诗句鉴赏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夜宿山寺》的诗句鉴赏(精选7篇)

《夜宿山寺》赏析 篇1

《夜宿山寺》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⑶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⑷语:说话。

⑸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白话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作者介绍】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 篇2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等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在设计课程时,我用两首李白的诗句导入,引导孩子认识李白,接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引导孩子根据节奏读好古诗,中间指导孩子用一个主问题来探讨,“你从哪感受到山寺的高呢?”在学生的回答中讲解古诗,最后诵读古诗。

但是整节课下来,老师说的太多,课堂更像是引导孩子学习,并不是孩子自主探究学习。

在课堂上,应该抓住寺庙之高,逐步引导学生找句子或词语,看插图,说真实的感受,哪怕小孩儿说的语言不连贯,只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就鼓励。再鼓励小孩儿把这种体会送到诗句中,读一读。

整节课应该在在找词句,看插图,谈体会,读诗文中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一定要利用好课文插图来学习。

《夜宿山寺》优质教案设计 篇3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人对寺院里高楼的描写。

二、教材说明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2?教学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的生字中,宿、寺是平舌音,摘、辰是翘舌音,敢是前鼻音,惊、恐是后鼻音。

宿、寺、惊,可借助学过的偏旁、部件和熟字识记字形。

2?写字教学。

重点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和笔顺。

危:第三笔是横,不要写成横钩。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辰:笔顺是辰。

敢:第一笔是横折,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三)词句教学

可采用一边读诗,一边看图,一边思考提问的方法了解诗句的大意,在读诗理解的过程中把诗背熟。教学时可分五步进行。

1?学生读诗题,结合图画理解夜宿与山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围绕山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3?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筛选出山上寺院的楼是怎样的,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诗句,结合图感悟全诗主要讲寺院楼很高。

5?让学生继续读诗句,找出哪些诗句是讲楼有多高的。

(四)朗读指导

这首诗想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山寺夜景的喜爱、赞赏。朗读时要读出惊讶、赞叹和神秘的语气。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五)扩展活动

根据诗意画一幅想象图,比一比谁画得与众不同,并说说自己的画。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由原有认知导入 新课。

1回忆一下,你们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哪些诗?能试着背一两首吗?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投宿在山上寺院内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诗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投影片(课文插图),找出寺院。提问:假如你站在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会有什么感觉?

2讨论:你从诗中哪儿可以看出楼很高?作者是怎样讲楼高的?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停顿与节奏。

2自由朗读,指名读。

3学生提问题,教师筛选出重点问题,先由学生解答,后由教师讲解。

4参照插图试背古诗。

5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达到人人会背。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六)完成课后练习。

五、参考资料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课件 篇4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课件

1教学目标

1.会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2.借助拼音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感受到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中间有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

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二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课堂课件

2一、使用教材人教语文第五册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诗中的生字、生词。

2、理解诗句,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感受。

3、背诵、默写全诗。

三、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背诵李白的诗(板书:李白)请学生背一背李白的诗。如《静夜思》《赠汪伦》等。

2、创设情境,理解诗题

李白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有一天,李白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这座山太高了,等他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板书:山)来不及下山了。可这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为难,他发现眼前有一座寺庙。(板书:寺)他就住在了这山顶的寺庙里。(板书:夜宿)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的星斗,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请你说说:“夜宿山寺”的意思。

理解“宿”的意思。

3、朗读、背诵全诗

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读。学生练习背诵,教师指名背,全班背诵。

4、理解诗句,感受诗境

(1)学生听教师背诵全诗,说说能感受到什么,再说说有哪些疑问。

(2)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第一联)李白在这首诗中写了楼很高,你看这楼有多高?理解“危”字的意思。这里说楼有“百尺”高,不见得真有一百尺,但李白为什么要这么说?“手可摘星辰”,真的是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吗?但如果你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四周的山都比较低,星星在你的头顶上,还在你的周围,这时你就不会觉得星星是够不着的,“手可摘星辰”写的就是诗人当时的这种感受。你想象一下,星星在你的周围闪烁的情景,再读一读,体会当时李白的感受。

(板书第二联)说一说:“惊”和“恐”字的意思。

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讲了天上住着仙人。李白不敢大声讲话,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说明李白跟这些仙人的距离近了。近到什么程度,请你想象一下。

(3)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不但能感受到山寺的楼很高,还可以感受到这山寺的夜晚很静。在这样的夜里,你可以一个人面对星空,尽情的想象。

现在你闭上眼睛,自己默读这首诗,你好像也站在山寺的高楼上望着周围的星星。(范读全诗)现在你自己慢慢读,体会体会。

(4)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5、布置作业

《夜宿山寺》优秀教学设计 篇5

1、认识四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

2朗读古诗,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教学准备:

1、看课件。

2、写字卡片。

教学过程:

1、看看、说说。

(1)故事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意。

(2)观察交流,你觉得山寺怎么样?

(3)揭示课题,学生读题,说题意。

(4)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拼拼、读读。

(1)自由的拼读音节,试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提出不认识的字请同桌想办法帮你解决。

(3)指名试读古诗。

(4)互帮互学,同桌拼读。

(5)请一组同桌读,读后评价。

(6)齐读古诗,要求读准确。

3、认认、写写。

(1)课件出示生字。

(2)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这些生字宝宝的?

(3)生字去掉音节后,怎指名读。

(4)指名带读。

(5)齐读生字。

(6)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样子?

(7)同桌先说,后指名汇报。

(8)游戏――《猜字谜》。

(9)齐读古诗。要求读流利。

(10)学习生词,学生读生词,用生词组词。

(11)利用课件指导书写“危”、“尺”。

4、读读、议议。

(1)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讨论后汇报。

(3)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楼吗?

(4)指导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5)学生自由体会读。

(6)学生个人比赛读,小组比赛读。

(7)齐声朗读古诗,要求读出感情。

5、背背、赛赛。

(1)创设情境。

(2)指名试背古诗。

(3)自由背。

(4)比赛背――看谁记性好。

(5)除了这首诗,你还能背哪些诗?

(6)比赛背――看谁能当小诗人。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李白】

楼高

教学反思:

1、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的景象,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自主读和互动听读相结合,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使学生逐步达到读得准确,读得流利,读得有感情。在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学生通过开火车、抢读、猜谜语等形式巩固了生字。使学生注意力感高度集中,活跃了课堂气氛。

4、读读背背,重在培养语感。二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因此,在指导朗读时,采用教师带表情范,学生听后直观感悟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然后让学生模仿表情与语气朗读来体会文感,培养语感。

5、在学生背诵课外学会的古诗时,把课堂上学到的朗读方法运用到其它古诗的朗诵上,进一步巩固了古诗的朗读方法,也使学生感觉到朗读古诗与别的文章是不一样的。

《夜宿山寺》的诗句鉴赏 篇6

背景分析:

在《夜宿山寺》中,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的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如亲临其境,亲感其情。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古诗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二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宿危摘辰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寺院的藏经楼之高。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挂图。教学过程: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要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是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教师:要读出楼的高。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更高些,更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释义为“日、月、星的总群”,那么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

教学说明:

古诗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内涵丰富,是启导学习兴趣、发展智能、陶冶情操、训练语文能力的好材料。

朗读是学习古诗的重要环节。朗读应先读通、读懂,进而表情达意地吟诵,也就是用声音来诉说自己对诗句的感悟。这是诗歌学习所应达到的境界。

古诗教学宜把观看图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图像如选用得当,使用适时,将对理解诗意、想象情景起到有益的作用。

设计解读

老师常常告诫学生:要走语文教学的正道!所谓“正道”,就是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方法与途径。面对异彩纷呈而又五花八门的语文教学现象,我们必须要有“主心骨”,不人云亦云,更不随风摇摆,要用一双慧眼透视种种课堂教学的现象,发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真谛。

看完这份教学设计,尽管没有标明是哪个年级,但你一定能确认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而且是一份中年段的语文教学设计。我们不妨从教学的内容、目标、方式以及教师的指导用语等方面来仔细地解读一番。

就教学的内容来看是“语文的”。首先,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都是“语文”的,从仅有的两个教学程序“研究题意,自读自学”;“交流切磋,诵读求悟”来看,设计的每一项学习内容都是语文课程所规定的,即使是“板画”,“用手势表示”等教学活动,都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基础上,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诗意。这样的设计就避免了教师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的尴尬,也避免了语文课陷入“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的误区。其次,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在这首古诗诗意的理解、体会和朗读上,没有无限的拓展、延伸,更没有引入相关的史料、类似的古诗等,干净明了。教什么、学什么,以文本为核心,精当!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深入地研究教材课文本身的内涵,没有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而过度地引用相关的课外资源,使原本精当的教学内容变得复杂而臃肿,冲淡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静心学习。语文教学该围绕文本这个“内核”,进行“瘦身运动”了。再者,这份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并不深奥:研究题意;字字思考,理解诗意;处处想象,体会诗意;行行朗读,表现诗意。教学内容是明确的,也是适度的。如:“危”字怎么解释?“危楼”是什么样的楼?站在“危楼”之上,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又适合学生的学习程度,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思考,自然学得明明白白,感觉踏踏实实。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自学感悟,难免会让学生学得模模糊糊,似懂非懂。

就教学的目标来看是“小学的”。这份教学设计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三个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诗文的相关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也符合中年段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水平,因而是科学的,也是恰当的。

什么年龄段的学生读什么样的诗文,读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依据,而不能想当然,这个科学的依据之一就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为鲜明的是提出了“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学习目标,切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准确而可操作。学生既有了简便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又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高度凝练的目标表述体现了庄老师对古诗教学的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好记、好用、好评价。同时,也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在这一方面有深刻的体验,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而且,我们还发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这三个目标展开。如围绕“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这一目标,设计了“按照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的方法自学这首诗;交流切磋,逐行研究”两项教学活动,确保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都应该将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对应起来,使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有相应的教学活动来落实。从而避免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的脱节,改变实际教学活动偏离教学目标、游离教材内容的现状。

就教学的方法来看是“有效的”。这份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有:板画、据文想象、自学、交流切磋、表演体验、对比朗读等,生动形象,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小学生好新奇、好变化的学习心理,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只有真正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才可能提高效率。而这种情趣,又惟有从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才能持久,才具有学习的内驱力。那种依赖多媒体课件的感官刺激,恐怕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内在情趣。当然,方法无所谓好坏,而只有切合语文学习内容与语文学科特性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好方法。庄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还清晰地看到了“训练”的过程,如出示课题后,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即在黑板上板画这首诗所描绘的事物,特别是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的设计,更是精妙之举。再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行诗句,教师先是启发学生体会怎样朗读,鼓励学生“高昂地读、响亮地读”;而后引导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读,体会诗人的心情;最后让学生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比朗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这些教学过程,鲜明地体现了教师的“训”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练”。从这个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想见课堂教学的情景,可以预测到学生在教师的训练下所得所获。假如没有这样的训练,没有教师顶真的指导和要求,而一味地让学生自行感悟,会有这样的教学效果吗?我们反对机械、呆板的训练,但我们的确需要生动、有效的语文训练。惟有这样朴素、务实的语文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实在的发展。从教学设计中,我们还看到教师对学生理解字词的要求是很严格,力求精确。如对“危楼”,“星辰”等词语的理解,真的是字字推敲,丝毫不马虎。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下,必然会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思考字词、诗句的意思。教学,就是要这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和不教,学和不学,应该是有明显差异的。否则,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何以体现呢?当“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简单地否定“有意义的讲授”。评判好课的唯一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获得了最大的进步、获得了最优的发展,即课堂的有效程度。

《夜宿山寺》的诗句鉴赏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宿(住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笼(笼罩)(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

1、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哦,我明白了,太好了。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真高呀,还有谁读?高不高?还有想读的吗?有点矮了。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个别读,再评。

过渡: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教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教师:咱们也来摘摘。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个别再读,再评。要求读得高兴。)教师:启发读得高兴。(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这次高兴了。)

学生自由读。

过渡: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然后齐读。过渡: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教师: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过渡: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真是好极了。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小声读。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

个别读:

⑴ 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⑵ 想表演这首古诗

⑶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画好后播乐,介绍中国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相信大家的表现会更出色。

五、背诵古诗。(1)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高百尺,手可()()()。()()高声语,()()天上人。(2)指名背诵

好老师好童学 原创设计,免费更新课件教案教学实录视频,请加微信:haolaoshihaotongxue8

六、指导书写生字:辰 寺 诗 尺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教师范写。独立写一个。展示、评议。再独立写一个。

教学反思:

上一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语下一篇: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