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精选9篇)
教学反思高中生物篇一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
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
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
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
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
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教学反思高中生物篇二
我在本学年担任高一年级6个班的生物教学工作。在工作当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反思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素质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即亲其师,学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殷切地希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赖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关键所在。
反思二: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案
一学年我对照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地完善着教案的设计。教案的模式经历了三次调整、充实,形成了现在的学习目标、提示与拓展、学习与思考、章节知识要点与要求、巩固练习等五个版块的内容。力求教案能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蓝本。其优势在于方便学生自学、利于学生思考、记录少量笔记,得到大量信息,方便预习、方便听讲,给了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对强化班,我采用的是指导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普通班我鼓励学生读书自学,留较多的时间让他们提问,我把重点放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上,热情鼓励自觉学习的行为与同学,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表达能力方面对他们进行训练,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每一个想学习的同学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努力作到让每一个学生从我的生物课上受到终生的收益。
反思三: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单元知识以读书与思考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比较零乱。《单元知识要点》板块则使学生学完每一单元后对知识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利于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利于他们的学习建构过程。
反思四:教师的角色也应改变
即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是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放下尊严的架子,应从讲台上走下来,应与学生成为朋友,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与合作中学习,要使学生在学生与学生间的研讨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感到学习过程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过程,这种变化的实现其实是很难的。
(2)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3)教师是生物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生物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转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才会真正成为生物课堂的主人。
教学反思高中生物篇三
高一第一学期结束之后就让学生进行文理选科,而这学期,我承担的是理科班高一10班、14班、15班的生物教学工作。这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着务实的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带着对生物学科教学的热爱和追求,向每一节课要质量,让每一个同学学有所得。一学期过去了,我想付出的总该会有收获,即便是我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上有所改变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现我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课前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作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而在第一个班的第一个新课时上完之后,我会总结不足之处加以完善,并且根据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同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重点班10班期中考后实习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所以针对他们班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将课堂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发表评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所提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锻炼。
三、向老师们请教、观察、模仿。
作为新教师,经验缺乏是我最大的缺陷。为了让自己早日成熟,特别是学期开始时,我很多时候会向各位老师们请教经验,也通过听课、观摩课堂活动等方式去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科组内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我经常请教他们关于生物教学的问题,从题目到教学方式等等,老教师的经验大大地充实了我的教学经验,让我在教学上逐渐懂得如何应付各种场景问题。例如课堂上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在学生学习状态下滑时可以应用提问,在某些重点问题上也可以用抽问来提高学习专注度。
四、课堂做了一些尝试
我校学生的基础不算好,而且往往都有一些学习障碍,可能是初中长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纠正,导致课堂上不自觉地就会开小差、发呆、睡觉等,降低学习效率。对此,我尝试在课前或者学生状态不好的时候,给其讲一些生物类的新闻,比如“塑化剂”事件、一对黑人夫妇因基因突变生了一个白人小孩等等。或者讲一些笑话,上课时穿插一两句精典网络用语等等。学生很有兴趣听这些,效果很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上课的压力。由于文理分科之后,每个理科班一周有4节生物科,基本上不仅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进度,而且与上学期相比,还多了一些课时来跟学生评讲练习,对他们知识中的错漏点进行改正补缺。
希望以后还是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除了课堂气氛的调节外,课堂手段的改进等也能做一些新的尝试,从而寻找最好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研讨,提问,分组竞赛,黑板画图、比如头脑风暴等等。
五、充电
充电指教师要自我增值。现实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学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学生也不一定就问老师关于某个学科的问题。要当一个好教师,不能要求样样全能,起码对于一些其他科目的基础内容,你也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充分地综合各种因素来进行教学。生物学科涉及的范围原来就较广,数学、物理、化学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比如本学期学习到遗传定律时,有很多关于数学中概率计算的问题,要讲好这块内容,少不了老师应对数学知识的透彻讲解。实际上,每当我上课是从生物课内容引用一些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来说明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也乐于接受这种综合性的解法。可能因为学生对于科目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少,如果老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加强学科之间联系的教学,学生容易联系起各个学科学习过的内容,然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简单地讲,教师懂得越多,学生也就懂得越多。
六、不足之处
1、上课的随意性较大,前一两个班的新课总会出现课备得不熟这种情况。功夫下的不够。
2、知识体系不够建全,老师若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在对学生的教学上引导上就容易出现偏差,这要归结于我只掌握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而未能提前将整个高中阶段的所有生物知识提前完整熟悉。对高考题做的量较少,导致对考点的把握不够好。
3、课程结构还要多做尝试,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还要有时间做一些题目的练习。学生的基础差,所以知识点我总会尽量讲详细。另一方面就是课程结构上还是思考的不够多,详略不得当。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将“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还强调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与时俱进, 通过对教学观念、过程、方法、效果等的不断反思, 发现新问题, 改进教学过程, 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 教师的一切改变和努力都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为目标, 达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使教师“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 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现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根据多年生物教学的实践经验, 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 我谈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
一、倡导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懂得激励和指导学生探索知识, 而不是在课堂上传达知识和解释知识。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教学内容“包办代替”,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样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学生只是“记”住了知识, “背”会了知识, 一旦涉及生物知识的灵活运用, 便茫然不知所措。为了改变生物教学中这种学习现状,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改认为,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应该将“重教师教”转变为“重学生学”,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一内容时, 让学生参与总结本节重点内容DNA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章节学习了DNA的复制过程, 对基因的结构非常了解, 因此我尝试让学生观看DNA转录视频,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过程, 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 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1) 转录条件:主要场所:_____模板:_____原料:_____产物:_____酶:_____能量:_____
(2) 简述转录的过程:_____
(3) 转录过程 中怎样确 保遗传信 息从DNA稳定传递 给RNA?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 通过努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不但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二、注重课堂教学互动, 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无定法, 学无定论。只要能帮助学生有所进步和提高, 课堂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形式。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 教师一本正经, 学生正襟危坐, 教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地讲解, 学生则在课下“被动接受”, 课堂氛围沉闷, 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感到上生物课就是一种煎熬。被动地、强制地接受生物知识, 容易使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失去兴趣, 大大降低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 而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反应,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从而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学生也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 我在讲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无机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以此更好地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学生甲:我认为铁能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状。
学生乙:我认为缺铁会导致贫血是因为缺铁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当铁缺乏时, 血红蛋白的合成受到阻碍, 从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问题二:为什么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学生甲:我认为是因为植物缺镁不能合成叶绿素。
同学乙:我认为植物叶绿素的分子中含有镁元素。
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很正确, 光合作用不能缺少叶绿素, 而叶绿素的分子结构中不能缺少的元素之一就是镁, 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 从而影响光合作用。
问题提出后, 我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思考、探究, 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我的鼓励下, 同学们纷纷对问题进行了讨论, 课堂教学氛围极其活跃。在我的引导下, 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灵活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拘束于教材内容, 而应该主动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 借助网上学科教学资源、电子图书等工具, 整合教学内容, 化繁为简, 解决学生由于知识储备缺乏和学习资料不足而产生的学习障碍。对于抽象的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教师要借助直观教具和课件等辅助手段进行讲解。生物教师要熟悉生物模型、标本、图片、幻灯片、录像等直观教具的教学功能、适用范围和运用方法,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教学目的和要求、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通过生物教具的演示, 让学生在观察实物, 观看挂图、模型、视频中学习。恰当地设计生物教学过程, 选择生物直观教具, 熟练运用教具帮助教学。此外生物教师还要能制作常见的生物模型、标本, 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 能进行常规的操作, 并能独立设计、制作课件。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和形象化可以让学生在案例中、在直观的图像中、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加深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生物知识。
例如:我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时,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在讲完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之后, 设计了一个课堂小游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掌握程度:
步骤一:请六位同学上来模拟磷脂双分子层站好 (身体的前面代表磷脂头部, 后背代表尾部) 。
步骤二:请两位同学上来模拟葡萄糖和K+载体蛋白站好。
步骤三:另请六位同学参与活动, 上台随机领取纸片, 上面写有O2、K+、葡萄糖 ( 进红细胞 、进小肠 上皮细胞 ) 、病菌、ATP。拿到纸片的同学报出自己代表的物质, 说出自己通过细胞膜的方式、特点, 边说边通过细胞膜。班上其他学生观看进入细胞膜方式正确与否。
利用这样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不但能使得枯燥的生物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还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高中生物教师应该趁着改革之风, 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与改进, 寻找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从而在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含金量的同时, 实现学生知识储量的增加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敏.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几点反思[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7) .
一、先了解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预测,也可能是在以往教学中的遇到的。)并且能找出这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深入思考。
(一)对学生的思考
学生是教学的基本对象,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广度、以及层次,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修正、强化来达到教学要求。
(二)对教材的思考
首先要通读教材,把握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找准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有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
(三)对组织教学的思考,包括问题如何设计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四)总体评价
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与改进方案。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一)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反思
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可以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分为几个阶段?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二)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时,实验材料的选择要求含糖量高,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课本选定是苹果,可提问:“选用西瓜可以吗?如何鉴定人体血液是否有还原性糖?”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
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相应的审美能力。如:由“三鹿奶粉事件”讲食品安全,通过北极的冰山融化,联想气候变暖。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
(四)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解决办法。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面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1、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既是一个进化单位,也是一个繁殖单位。
2、记课堂的成功之举
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达到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3、记学生见解
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在讲述《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中,材料选择,要求白色或近白色水果组织。教材选择苹果、梨。有些学生提出用西瓜作材料,因为西瓜甜。最后,经过讨论,西瓜不可以直接用于实验。红色会相互干扰。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4、记再教设计
通过梳理与反思,特别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内容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一名今年刚刚分配到章丘中学的新老师,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专业知识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但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教学体会。下面我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得失以及今后的计划。
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作为一名新老师,在知识上无疑与老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教材挖掘还不够深,在教学中,不能做到,把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前后 联系,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到位,教学计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2、学情上,还不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还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易错的地方,和较难懂的地方。
3、课堂学生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还有老教师的威严,还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教育教学机智能力较弱。
4、对于前面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所教班级的高分人数很少。
二、针对本身的一些不足,我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1、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是否理想和备课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一名新教师,备好课是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初来乍到的我生怕自己的课备不好,上的去讲台却下不来。所以我都提前进行备课,并把课件仔细的看两遍,并慢慢学会,按着自己的思路来修改课件。
2、多听老教师的课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知道必须要多听一下老教师的课,所以我坚持听课,有时自己每课时,晚上也去听老教师的课,在听课过程中,我看清了个老师授课的思路,并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授课思路。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教师们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在每次讲完课以后,我都要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进行思考,然后找到更合理、更能让学生接受的教法和学法,对教案进行改进。并认真填写导学案上教学反思。
4、了解学情
每次上完课,我都会找几个同学询问一下他们对这节课的认识,哪些地方不懂,哪些地方听懂了,这样可以根据他们的意见,即时改进讲课的思路和方法,探究能让他们听懂的更好的思路。
三、今后教学计划和改进措施
1、按照课程标准准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巩固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严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尽量做到学生人人参与,杜绝学生出现上课睡觉,开小差的现象。在备课中要全面,注重知识连贯,章节联系,学科联系。
2、多听老教师的课,多研究课标,同时多做历年高考题,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常考点。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计划。
3、学情上,要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学生易错的地方,和较难懂的地方。
4、课堂对学生管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提高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提高教育机智。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务必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善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2、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潜力,及时反思自我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2。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资料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资料就更进一层。
2。2对学生潜力培养的反思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潜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潜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问:“你能找到替换毛细吸管的更适宜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它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潜力。
2。3对学生情感构成的反思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在生物知识构建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简单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完美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之后情绪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那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我教学的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教师不仅仅要对课堂的事件进行客观的描述,对事件的发生进行细致的分析,还要对相关问题提出研究方案。这样才能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善以后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以前推荐:“每一个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下方谈谈对课后日记的反思:
3。1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多积累“病因”、“病例”,同时有的放矢寻找“办法”,使之成为以后应汲取的教训,教学就会逐渐趋于“完善”。例如讲授“种群”这个概念时,看起来学生都掌握了,但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组成一个种群”。这说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同种生物”既包括幼体还包括成体的所有集合。
3。2记课堂的成功之举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到达预设目标的做法和措施,教学思想、原理及方法的渗透、迁移和应用的过程,感触与创新等。如在复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状况,一向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把复杂、繁琐的知识用简明的字组成口诀:“有丝同源不配对,减Ⅱ无源难成对;联会构成四分体,同源分离是减Ι”。这就有助于学生记忆,深受学生欢迎。这些做法显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3。3记学生见解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思路和好的方法。如讲授“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时,学生经常混淆“S区和H区”,课堂上有一位学生说“Stop”的意思是“运动”,可与“运动性失语症”联系,即S区受损伤,造成的疾病为“运动性失语症”。这使学生记得深刻,不易混淆,对于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独到见解加以反思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教学视野,督促我们更加认真备课,实现教学相长,这也可做为教学材料的养分及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得以补充和完善。
3。4记再教设计透过梳理与反思,个性要反思学生的意见,因学生意见是自我教学效果的反映,这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渠道。对课堂的教与学和得与失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对如何再教这部分资料做些思考,写出“再教设计”。这样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我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1、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其学习信心
二、长处:
1、倡导自主性学习,变教堂为学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能提供恰当的学习材料,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构建网络结构图;“教中学”;有丝、减数分裂图像的辨析原则;遗传图谱的判断及相关概率的计算策略;用系统论方法学习能量流动、稳态等知识
三、不足之处:
1、模式僵化(形式主义)
2、有点“放羊式”的走极端
四、改进措施:
1、对模式灵活组合:教学程序不应固定不变,应随学段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文理不同而有所侧重与改变。
2、精讲点拨要到位:注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
3、注重启发式教学(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循循善诱,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任何一个实验的开展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依照课本的要求完成实验, 依照课本因循守旧完成的实验也无法很好地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任何一个实验的开展都有预期的实验目标, 具有一定的实验步骤地设计和需要设定出实验可能达到的效果。而这样的一个步骤其实也就是对实验进行设计。对实验进 行设计是学生进入到实验之中要学会的第一课, 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中的第一个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 自己去安排实验的开展,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自主性以及在实验设计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进行。
例如,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部分的实验之中, 实验的开展是依据“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以及不同的色素在不用的溶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实现不 同色素的分离”这两大原理来开展实验的。所以, 在该部分的学习完成之后, 教师引出这两大依据的原理要求学生自己对实验的步骤和相关内容进行设计。这样学生就会设计出这样的实验步骤: 提取色素, 准备绿色树叶、无水乙醇、氧化钙等试剂;制作过滤纸条, 根据试管的大小制作过滤纸条;画出滤液线条; 色素分离并观察结果。
这是学生在实验开展之前依据教师提出的两大原理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设计步骤, 大体上是符合基本的实验实施步骤的。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对实验有一个统筹性的把握, 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实验, 也将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认识该实验。
二、完善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的实施还应该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所以在教学之中, 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多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在动手的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实验的步骤, 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使得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的步骤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并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还存在着的不足。
例如,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之中, 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参与到实验之中, 才会对以下几个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1.在实验之中有一个步骤是要裁取过滤纸, 因为这个步骤需要学生非常小心、仔细地进行实验, 但是很多学生就会不小心地将手上的一些杂物带到过滤纸上, 这样就容易引起实验的误差。而通过实验, 学生分析后发现这一问题, 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一点引起注意, 从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实验做好准备。
2.在实验之中, 有一个步骤是要画出滤液线条, 而画出滤液线条是为了更好地将色素分离出来。所以, 为了更好地将色素均匀地分离出来, 那么在画滤液线条的时候学生就要保证要对毛细吸管均匀地用力, 并且要保证尽可能地匀速行进, 这样才可以更准确地提炼出色素。
当然,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之中, 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 而这些注意事项都和实验的准确实施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直观的体验必须要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获得, 所以, 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动手实验, 并且引导学生把握在实验中的感受。
三、提升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施,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统筹能力, 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例如, 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个实验之中,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改变滤纸的形状, 将其换为“圆形滤纸”, 而这一转变使得在实验步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将改变。但是这样一个小的细节的变化, 却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取得一个近似同心圆的四色素环形的滤纸结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生物课程有利于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使得其以科学视角去审视现实生活,了解生物制品与人类的关系,从而规范其生活习惯,是促进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在参与生物实践课程的过程中,其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思维视角将会得到锻炼,有利于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由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
1.1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教师访谈为辅
1.2调查对象:本校四个生物课程开展班级的230名学生,分别为高二4班,6班,18班,9班四个班级
1.3调查有效性: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人数为230名,收回的调查问卷数量为230份,问卷的回收效率为100%
1.4調查内容: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从学生是否对于生物学有兴趣;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机是什么,学生生物学习的态度如何,生物课程的有效性这四个方面来设置。
1.5调查流程:明确调查内容,制定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四个生物课程开展班级-开展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收集问卷,总结访谈内容-得出调查结果-开展教学反思-查缺补漏,制定对应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二.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结合上述调查结果现实,本校高中生物教学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详细来讲:其一,教学理念守旧,传授式教学现象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填鸭式的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兴趣越来越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越来越差,严重制约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其二,教师基础知识薄弱,课堂趣味性丧失,学生兴趣越来越低。教师基础知识不夯实,在知识讲解,技巧阐释时出现错误,课堂氛围死气沉沉,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三,教学目标不清晰,重难点不明,教学整合性不强。教师往往在课堂内容安排随意性大,多数处于混乱的状态,不利于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界定,给予学生带来困惑;其四,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教师一味的以教材为主线,很少开展现实的结合,使得学生在理解抽象问题时出现困难;其五,教学考核方式不科学,一味强调应试教育,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师都片面的追求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在此阶段中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反思
综上调查结果显示,我校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学现状不同乐观,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开展改善,保证各项措施都能够有效的改善高中生物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化
切实的依据目前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保证对于每一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做到深刻的理解,积极探析生物知识之间的联系,制定符合实际的生物教学目标。
3.2保证教学策略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生物教学内容的不同,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其教学效果的实现。对于教学策略来说,应该从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提高生物知识的思考能力出发,不断尝试全新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任务。
3.3尊重教学主体的能动性
积极改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实践操作等形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发散其生物思考神经,保证其在课堂上的积极活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4保证教学内容的优化
重组教学内容,规避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思维,积极引进先进的生物知识,开展生物教学内容的优化,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不断延伸生物知识的领域,实现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
3.5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
开展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好教材的小栏目,课后习题,以此为依据开展改编,实现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其次,积极收集生物感性材料,使得学生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去理解生物知识;再者,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保证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机会,使得其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最后,积极利用类比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去比较生物知识点的异同,从而加深其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
3.6调整生物知识考核制度
生物作为高中的辅助课程,其本身就容易被人忽视,再加上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开始丧失生物学习的兴趣。由此应该积极改善生物课程的考核机制,建立其以考试和考核双向的机制,使得学生开始重视生物实践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的学生其实对于生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往往会因为考试制度,课堂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不合理,使得其慢慢丧失了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对于此现象,我们应该开展全面的反思,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策略,从而保证高中生物教学效果的发挥。尤其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教学工具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我们应该积极利用这样的先进技术和工具,开展集娱乐,教育为一体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锐.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网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2] 曲波.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整合模式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 张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元化评价学生学习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石河子第一中学 魏思燕
【摘 要】要想上好一堂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师必须要进行精心设计,并事先使学生在小组操作实验之前就能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验课上教师作为实验的直接组织者,既要对实验进行必要和有效的组织和调控,还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实验中,实验后教师还必须对实验课进行反思,这样有助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本文通过对高中生物实验课中如何落实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如何上好一堂实验课,展开了自己的一点想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反思
我国生物课程改革实施到今天,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已经是每一位教育者耳熟能详的,但在真正的课堂中是否能体现呢?下面我以在实验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如何上好实验课浅谈几点教学反思。
一、分好实验小组
实验小组是实验课中的活动单位和评价单位,因此,科学划分这小组是成功的生物实验课的关键。分组前应向班主任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情况、性格特点、操作能力等因素,然后再进行划分。本校实验室一共有28张实验桌,分为四大组,一般前后桌4人构成1小组。每个小组中有小组长(主要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预习,组织成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共同研究拿出具体方案并监控整个实验进程)、监督员2人(监督实验过程中的纪律、动手、合作情况,并负责对成员的活动作出评价)、记录员1人(记录共同研究方案过程中的奇思妙想并最后形成方案以便交流)。每个实验中要明确各个成员的责任,轮流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这样,学生不再只是面视教师,也可以面视同伴,保证了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从而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既有师——生交流、生——师交流也有生——生交流。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二、以学生的兴趣来做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错,没有兴趣,学生是被动的参与,或是不愿意参与,而如果有了兴趣,他将能主动参与其中。所以,实验课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兴趣。
正巧高中学生学习生物的第一个实验是必修1中——使用高倍物镜观察几种细胞,我就利用此实验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验前的一个星期,我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带生物材料来做实验,想观察什么就带什么来,学生高兴极了,都在积极的准备着。终于到了上实验课的时间,只见学生手中拿的时应有尽有,有的是蔬菜类的,有的是水果类的,有的是家里鱼缸里捞来的水草,有的是外面的树叶、野花、小草,有的是发面的酵母粉,甚至还有的是自己的头发等等。我用了简短的15分钟对实验做了要求和解析,并告知学生桌面上还有老师准备的永久装片,可以对比观察各类细胞。学生开始动手操作,他们都在争先恐后的制作临时装片,积极的在显微镜下观察,明白了不透光的物体无法直接利用显微镜观察,掌握了不同生物细胞的相似和不同。
三、加强实验课前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每节实验课的前一周我便布置学生进行预习,此时我会及时提出该实验的特点及往届学生在完成实验时可能出现困难的地方,使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步骤的同时,提出本小组的相应的探究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后写出相应的方案,并相互进行评价,力图有所创新,提高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实验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独立操作
在学生独立操作阶段,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五个方面:一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操作能力;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操作机会,例如可以课后开放实验室让操作未熟练的同学能有机会单独操作;三是实验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解决,而是要注意启发点拨,让学生自己处理解决。四是要对学生某些错误的操作动及时指出,保证练习动作的准确性;五是评价学生的操作水平不单针对某个学生而且也要对整个小组的水平进行评价,促进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合作。
五、引导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和实验现象
学生实验,不单是通过实验结果来证实课堂知识,也不单单是为了学会某种仪器、器具的使用方法,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物学的方法、培养研究生物学的能力。一个较复杂的实验程序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要经过几十次以至上百次的反复探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完事大吉。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个处理的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因此,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方法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引导学生思考:①在洋葱根尖培养时为什么要把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经常换水?②解离的目的是什么?③为什么漂洗后才染色?④染色时间为什么不能过长?⑤用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时能否看到动态分裂,为什么?⑥所看到的装片中是分裂期的细胞多还是分裂间期的细胞多,为什么?让学生边动脑边动手,做到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反思07-04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反思07-19
高中学生物考试反思07-08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06-28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11-01
高中生物优秀教学案例09-18
高中生物教学工作计划20207-19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10-18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研究09-27
浅谈多媒体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优势的体现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