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精选6篇)

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 篇1

为切实保护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施工单位人员身体健康,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能力,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公司暴发和传播,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共阿拉善盟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甲型hini流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阿开党办发[2011]69号)精神,经2011年11月1日总经理办公扩大会议决定,特制定我公司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

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 担任,负责落实公司甲型h1ni流感防治的信息收集整理及报告工作,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根据上级要求部署制订甲型流感防治工作的预案及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加强员工晨午检,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增强员工防护知识等途径,采取个人预防,公司预防相结合的办法,沉着、科学、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甲型h1n1疫情,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

三、落实防范措施

1、坚持晨午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各部门负责人要坚持对部门员工每日晨午检,对出勤员工进行询问,对生病请假的员工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及主要症状,为发烧及咽痛、咳嗽等疑似流感症状的员工,应休息至体温正常,并由医务室开具证明方可上班。

医务室做好因病缺勤员工情况统计分析工作,如发现有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应由公司疫情报告人按要求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公司医务室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传染病监控信息册,对在公司生病有发烧、咽痛、咳嗽、头痛、发冷和乏力等症状的员工,实行就地隔离,并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综合管理部安排专人每日2次对办公楼、公寓、单身楼、餐厅等员工工作、生活场所进行空气消毒。

3、做好健康教育,消除恐慌心理。

公司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趋势,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加强宣传力度,有效利用公司广播、报纸、员工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4、建立资金保障制度

根据需要,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各种防控措施的落实,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及器械、必要的抗病毒药物等防护用品的储备。

四、紧急疫情应急处理

1、当公司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包括疑似疫情)时,立即向公司医务室报告,第一时间为患者戴上口罩,进行隔离,并由医务室负责送至正规医院进行诊治,确诊后及时上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管理部负责对患者所在装置或办公室、宿舍进行消毒、隔离,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相关调查工作。

2、对与甲型h1n1流感病人有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就地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1周以上,待未发现流感样症状并经指定医院医生检查确认后方可上班。

3、对甲型h1n1流感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由综合管理部联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严密、彻底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五、疫情防控值班电话

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 篇2

1 业主与编制单位有机结合充分沟通

《应急预案》编制主体是企 (事) 业单位本身, 要求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别,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明确预案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应急预案》是企业在遇到突发环境事件时, 企业以自身能力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降低损失的作业指导书。对于风险源辨别、程序格式、信息传递等《应急预案》专业性范畴, 需请相关专家编制, 两者应有机结合, 及时充分沟通。

而实际操作过程中, 业主单位往往认为既然委托给编制单位, 就由编制单位全权负责, 只提供项目基本情况、环评、安评等基本资料, 其他工作不主动配合, 编制单位调查不充分, 赶进度求形式, 模式化进行, 同一编制单位编制不同企业应急预案类似, 使得《应急预案》与实际出现偏差, 具体到操作层面, 指导性不强, 对《应急预案》应起到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 业主单位要与编制单位充分沟通, 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

1.1 风险评估与客观事实相吻合

风险物质环境影响的测算是环境事件影响范围和程度、预判环境事件等级理论依据, 但多数编制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时, 风险物质环境影响评价真接引用环评报告书中环境风险评价内容;而企业生产、储存、运输等实际情况往往与理论上存在差异;周边环境与环评时相比也可能发生了变化。因此, 编制应急预案时, 应按生产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物质统计和风险影响测算, 结合气象、地形和区域分布, 对敏感目标的影响进行评估, 确保计算结果相对客观准确。环境事件与安全事件要分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往往由安全生产事故所引起, 但并不是所有的安全事件都会引起环境事件, 要考虑到发生事故后, 对企业周边区域水、气、土壤、生态以及敏感目标是否产生影响。

有的报告根据重点风险源和风险物质最大可信事件选取重点分析, 多数选前两三个, 实际应先预算, 要针对最大可能的情况下, 出现事故时的影响范围来确定, 只要能引起区域污染事件的, 都要进行专门重点分析, 否则会误导企业, 认为此类事件不重要或不可能发生, 而一但此类源和物质发生事故, 企业在《应急预案》中找不到指导依据, 失去应急储备功能, 就会影响事故救援和处理效果。

1.2 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一致

现场防护设施是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必要设施, 而救援设施是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预案中现场防护和救援设施与清单, 往往需要根据风险物质、事故特点、环境风险、现场应急成员来确定, 而企业在实际配置中经常会存在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不全, 物资过期, 摆放位置不符要求等情况, 因此编制单位应配合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 核清防护和救援设施配备情况, 并在应急预案中明确防护和救援设施使用规程, 明确物资核查与更换周期, 确保防护和救援设施常备有效, 随时取用。

1.3 现场处置制度措施细化具体

目前应急预案多数现场应急救援措施模式化程度较重, 针对现场具体防护、防火、防爆、防漏办法, 以及救助、救火、堵漏、防渗、防污染扩散待措施, 基本能够描述, 但均泛泛而谈, 缺乏针对性。现场应急制度措施是企业的作业指导书, 防护救援应具体到人, 应急处置应具体到工段。工作规程明确所有应急救援办法, 明确现场应急组人员职责。危险源位置应细化到点, 必要时竖立警示牌, 防护处置工作责任到人, 重点岗位职责上墙。要针对相应情况编制现场处置预案, 强化演练, 确保警钟长鸣, 任务熟练, 一有应急任务不急不慌, 应急救援按要求进行, 最大程度减少污染和损失。

1.4 企业环境应急能力评估到位

多数《应急预案》对企业自身环境应急能力没有分析, 直接按导则要求制定相应的救援组织、救援队伍、物资储备和保障制度等内容, 实际上企业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 从安全角度出发, 自身是有一定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的, 只是现有的应急能力, 能否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相结合, 应急制度是否满足环境事件应急要求, 应该认真分析与评估, 根据评估的情况, 结合企业原有的应急能力, 优化、合并、扩展和完善, 确保在强化原有应急能力的情况下, 补充完善与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组织、制度、技术、物资、方案, 要将企业所有的应急能力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并从环境事件应急的角度, 对企业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 预案分类清晰, 内容贯通一致

应急预案讲究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可根据企业大小、环境风险种类, 区别对待。因此, 为体现应急预案针对性、目的性和简洁性, 预案分类要清晰。企 (事) 业单位的环境应急预案应当由综合环境应急预案、专项环境应急预案、现场处置预案和附件组成。

2.1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况全面

综合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件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内容。综合环境应急预案概括性强, 针对环境风险种类较多, 适合于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突发事件的企事业单位。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 《应急预案》有总则、基本情况、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信息报告与通报、应急响应与措施、后期处置、应急培训和演练、奖惩、保障措施、预案的评审、备案、发布和更新、预案的实施和生效时间、附件16项内容。《应急预案》编制一般章节都不会少, 但其中内容繁简不一, 多数预案一点不拉的将每一个内容与小章节都列入《应急预案》中, 没有实质性内容就将导致原则性原话生搬硬套, 指导性不强, 失去可操作性。企业与编制单位要根据相应企业的类型、生产工艺、风险源和风险物质特性, 对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最大可信事件, 如何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和降低污染, 制定相应措施, 对导则规定每一部分要求, 涉及到的详细描述, 对不相关的可少写或省略, 以免画蛇添足。因此, 综合应急预案要求内容全面是指按导则要求将与企业相关的所有求描述完整, 不是将导则上的要求全部照搬,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才能保证《应急预案》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详实具体

专项环境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主要污染物种类、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专项环境应急预案主要针对某一种类的环境风险, 因此, 应当针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 注重风险评价和环境影响事件的判断。

对一些大型企业, 风险评估确定有两类以上的风险物质或风险源, 为了突出重点, 强化指导, 需要有针对性的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应急物资等。另外, 对一些存在一类风险源或风险物质的小企业, 可不编制综合预案, 只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2.3 现场处置预案责任到人

现场处置预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主要针对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 注重预防应急措施, 指导性强。

如果说《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处置救援的作业指导书, 具体体现就落实在现场处置预案, 应急现场应急预案制定一定要详细、明确、简洁, 对于企业来说, 一线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相对薄弱, 一但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 可能手足无措, 不仅不会应急救援和处置, 有时还会干扰和影响救援和处置, 情况突出时还可能受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伤害。因此, 在现场应急预案编制, 责任应该具体到工种和岗位 (考虑到工人有到班和换岗) , 防护和操作规程用流程图形式, 个人防护、救援和处置操作要求应该直接和命令式, 确保现场人员简单培训就能参与《应急预案》的演习与实施。

2.4 附件材料完整有效

附件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批复、文件、环境风险评价、制度、清单、合同、图件等资料, 应注重收集应急救援行动、应急人员培训、演练和救援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和参考的相关资料, 同时还要考虑在风险评价等相关计算分析时需要的资料, 这些资料是预案的辅助与补充, 因此, 在《应急预案》实施期间, 应规定对这些资料的查新计划和对救援物资的更新计划。

在《应急预案》中, 现场处置预案是必须要有的内容, 而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则视环境风险种类和企业大小而定。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 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附件内容和特点要分清, 各预案环境风险分析、应急分组、信息上报、救援责任要一致, 附件收集信息尽可能完善。

3 事件考虑周全, 应急措施到位

《应急预案》往往涉及到安全事件,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 特别是一些从事过安全评价的人员, 过多重视安全问题而忽略环境事件。对于企业, 环境应急预案是对上级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补充, 也是本单位安全评价的延伸。

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 以及由于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 生态系统受到干扰, 人体健康受到危害, 社会财富受到损失, 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1]。安全事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 (包括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 中突然发生的, 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 或者损坏设备设施, 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 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 (包括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活动) 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两者定义表明, 环境事件考虑的影响因素多于安全事件, 安全事件主要指造成人身安全和健康, 或者损坏设备设施, 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环境事件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环境功能影响、生态破坏、社会不良影响。从管理的社会分工角度, 公司内部因安全问题人员、设施等受到的影响, 由安全部门管理。公司外部 (区域级安全事故) 影响由环保部门管理。因此, 在环境应急预案中, 重点要分析对外部影响的风险物质、风险源、影响方式、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影响对象。并重点规划一但此类事故发生后的内部应急救援、应急防护、应急储备;外部救援说清敏感目标、责任部门、疏散路线、联系清单和降低外部影响的配合方式。

4 危害方式说清, 保护目标说全

环境事件的产生有安全事件引发的, 也有其他情况引发的, 不仅对风险源可能产生爆炸、火灾、泄漏、环保设施故障等直接危害方式分析, 还要对可能衍生的环境危害进行分析, 特别对事故处置时可能产生的次生环境危害, 事故处理后产生废水、危险固废的处理, 保证这些物质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应急预案》要关注环境次生事件, 要求企业做好与周边敏感人群沟通, 做好宣传, 以免一但出现突发生事故时出现群体性事件。

5 环境应急预案应当承上启下, 注重衔接和联动

企 (事) 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区域环境应急预案的基础, 要注意与周边企业联动, 预案编制过程中, 不仅要参照预案编制导则和相关文件, 还要注意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或园区管理部门等相关环境应急预案衔接, 特别涉及到的救援物资和技术人员的应急储备, 要在企业预案中作出说明, 还要进行培训与演习。预案风险评价中影响范围涉及周边企业的要将可能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告知对方, 同时要针对附近企业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 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

6 应急监测方案要规范

多数报告编制人不清楚如何制定环境监测方案, 要么与排污口环境监测混淆, 要么超企业范围与能力。实际上, 根据导则要求和环境监测责职范围, 《应急预案》中环境监测应该分两部分, 一是针对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进行的监测, 二是在环境应急情况下, 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监测。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重点危险源监测监控是企业自主行为, 应急监测方案应建议定点监测点位, 仪器设备, 报警限值, 流动监测方式, 监测频次;应急监测记录;核查要求;数据上报和信息传递规定等内容。

事故发生后, 区域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监测, 由环保部门监测机构负责, 但在《应急预案》也要规定企业配合方式, 要求企业结合风险源监测监控情况, 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事故位置、污染因子、大致排放量等基础信息, 同时按《应急预案》模式, 根据事故情况和气象条件, 初步计算可能影响范围和污染程度, 供环境监测相关部门参考, 并由专人配合监测部门的后勤、联络和服务等工作。

7 结束语

经过近两年的评价审核, 进行环境应急预的编制单位和人员, 在业务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偶尔也会见到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值得称道的报告。本文中探讨的问题只是一家之言, 希望与大家进行业务交流, 共同提高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能力与水平。

摘要:根据《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要求, 本文就企业如何与编制单位配合、环境风险能力评估、预案分类与编制、信息传递等方面, 结合现有预案存在的问题, 进行中肯合理的分析, 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探讨

参考文献

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 篇3

一、工作原则

猪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负责、分级控制、快速反应。

二、组织管理

新城子乡各小学要建立人感染猪流感防控相应机构,中心小学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全乡小学猪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校体卫艺处,具体负责监督、协调和联络、控制疫情的措施、落实猪流感防控的各项具体工作。各村小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校的防控工作。

三、疫情监控

1.全乡各学校要坚持晨检制度和报告制度,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出勤和身体健康情况,对因病缺席的学生,要确定掌握病因,学校要掌握全体师生的身体状况,对体温超过37.5℃或身体异常及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实行疫情快报制度,及时上报中心小学,再由中心小学报告教育局。对缓报、瞒报、漏报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2.密切关注与国外来访人员(回归人员)有密切交往的师生。学校要掌握相关相关师生情况,做好登记调查。对国外(特别是疫区)邮寄物要认真消毒和监控。

四、应急处理措施

1.中心小学成立以两位校医为主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如有疑似病例,立即到达现场处理及协助教育局保健所、卫生部门进行有关工作。

2.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教育局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疫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等有关内容。

3.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

4.在上级各部门未达到前,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病患人员隔离。

5.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五、其他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学校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健康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及猪流感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员工卫生防疫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对学校校医进行人感染猪流感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监控与报告等方面的培训。

2.改善环境卫生和做好应急准备。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免疫能力;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教室、图书馆、厕所等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的通风与清洁卫生,消除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条件,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保证消毒药品与消毒器具的够用有效。

3.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消除疾病发生与传播的隐患。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卫生制度和措施。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水源的管理,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加强对各村小卫生防疫工作的督导检查。中心小学将成立监督指导组,对各村小落实防控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关于防控流感工作的应急预案 篇4

1、教室内的课桌椅排列整齐,无严重破损,无灰尘,无泥土,墙壁洁白,无污损,天棚无蜘蛛网,门窗无纸屑,玻璃完好,干净明亮,室内设有卫生箱,痰盂,且干净。扫除用具齐全,排列整齐,饮水用具每天消毒一次,室内各园地无灰尘,应有花草美化环境,地面平坦,每天要清洗,无纸屑,痰迹,保持一定的湿度,照明用具完好,无灰尘。

2、各班卫生分担区保持无纸屑、无杂草、无砖头、无瓦砾、无杂物等,做到每天小扫,每周一大扫。

3、厕所内应保持天天清扫,各蹲位上应有盖子,每周应坚持撒石灰粉一次,进行消毒处理。

校医岗位职责

一、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政策,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及相关工作制度,并努力实施。

二、建立和健全学校体质健康卡片,按上级要求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体测和教学统计分析,开展体质研究,按时保质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表格数字的填写统计和逐级上报。

三、开展对学校环境卫生、体育卫生、教学卫生等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并建立资料档案。

四、对学生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预防和矫正。定期对师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组织培训指导学生卫生员工作。

五、积极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对学生进行各种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制定卫生保健及防治措施,认真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

六、做好卫生室药品、器械配备及管理工作。

七、实施简易治疗,做好急救及转诊工作,并能与附近医院进行联系。

八、认真做好晨检工作,掌握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发病情况,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报告。

食堂卫生制度

1、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预防食物中毒。2、食堂要防止蚊蝇孳生,防鼠防毒,定期清扫,做到空气新鲜,地面、桌面清洁。

3、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无健康许可证不得上岗,要接受必要的预防接种(如乙肝疫苗),凡是有肠道传染病、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病、麻风病等立即停止工作。

4、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五四制》提出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对腐烂变质的原料采购员不买;保管员不收;炊事员不用;服务员不卖。

(2)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物、药品;食品与天然水隔离。

(3)食具实行“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4)环境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5)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宿舍卫生制度

1、宿舍内门窗无纸屑,玻璃保持完好,清洁明亮,门窗无破损。

2、室内设有卫生箱、痰盂,且要干净,扫除用具排列整齐。

3、洗漱用具放置规整,清洁。

4、床上用品叠放整齐,勤洗勤晒,室内禁止悬挂衣物,个人用品摆放规整,干净,做到一人一杯一盆一巾。

5、地面平坦,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通风良好,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室内要设有照明设备,且完好无灰尘。

个人卫生制度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坚持做到“五要”、“六不”、“三个一”。

五 要:要定时休息

要睡前刷牙

要勤洗衣服、勤洗澡

要勤剪指(趾)甲

要勤理发

六 不:不公用毛巾、脸盆、水杯

不吸烟、喝酒

不乱扔果皮、纸屑

不随地吐痰

不喝生水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远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书桌一拳远

校医室卫生器材管理制度

1、卫生室应设专职人员主持日常工作,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2、室内应保持清洁,肃静,不准在室内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在室内吃任何食品,室内不准乱放杂物和校医室无关的物品,校医在室内必须身着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

3、室内必须做到每日消毒一次,诊治传染病后,室内要彻底消毒。

4、卫生器材购到后,及时上账登记,每学期出对账目清点一次,如有破损器材及时填写报单,经主管领导核对后,报损销账。

5、器材要分类入柜保管,摆放整齐,经常消毒,注意防火、防盗、防潮、防尘。

6、器械不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准外借,外借器械做好登记,借用到期及时追回。

7、器械非正常损坏,经领导查看后,根据情节赔偿丢失或外借的器械,都按器械原价赔偿。

8、药品必须按药品性质分类,妥善保管,外用药与内服药要分层或分柜保管,消毒药品或有毒药品要设专人保管。药品摆放必须有标签,内服药要注意药物配方和失效期,要慎重投药,以防事故发生。

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

为提高全体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预防食物中毒安全意识,维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此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人: 赵仁刚 学校安全工作具体责任人: 林跃臣 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具体责任人:张士林 尹广海

1、学生参加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时由负责教师承担第一责任人之责任。

2、对出现事故后责任人为逃避责任迟报,隐报、瞒报者将从重追究其责任。

3、学校具体负责安全工作同志应作好全体师生的教育和检查督促工作,学校任何部门出现食物中毒情况都将追究其连带责任。

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我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制度。

一、学校成立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工作由校长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上至校长,下至班主任老师,形成学校常见病、传染病预防网络。

二、针对常见病、传染病季节性流行特点,在不同季节进行不同内容宣传教育和预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三、定期对校舍进行消毒。校医负责技术指导与检查,教师负责具体实施。

四、强化食堂管理工作。从业人员定期体检持证上岗;严格操作程序;餐具、容器彻底消毒。

五、随时注意做好传染病监视控制工作,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流行。

六、加强常见病、传染病患者管理,坚持做好隔离、治疗和对传染源接触者的预防、监控工作。对传染病患者要严格执行休学、复学的管理工作。

七、学校教导处招生或转入学生,必须先行体检,确定无传染病后,方可入学。

八、建立工作汇报制度,校医和班主任老师要加强责任心,密切注视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向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机关汇报。及时为学校和疾病防控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知情不报造成延误治疗、病情蔓延后果的要追究行政责任。

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发挥服务育人的目的,加强学校食堂饮食卫生的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使《食品卫生法》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得到全面落实,切实搞好饮食卫生,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堂必须承担《食品卫生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和标准的义务。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2、食堂的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身体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取得相应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卫生设施达标并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开灶,否则,不可营业。

3、认真落实饮食卫生标准,搞好环境卫生、设施卫生、炊事人员个人卫生和食物卫生。

4、按卫生“五四制度”和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严格进行食物检验,使生熟分开,荤素分开,防止交叉污染。食品烧熟煮透,做好炊具和餐具的消毒工作。

5、不采购、不存放、不加工、不销售、不供应腐败变质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料和食物,自觉遵守各项卫生制度和法规,在食品中参杂使假,加工销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行为,是违背食品行业的道德准则,将受到法律制裁和道德谴责。

6、炊事人员要做到“三白”(白工作服、白工作帽、白口罩)、“四勤”(勤洗澡、勤洗头、勤换衣、勤剪指甲)、五不(不随地吐痰、操作时不抽烟、不用手抓食品、不随地倒垃圾和脏水、不对着食品和就餐者咳嗽和打喷嚏)。

7、原料加工时要严格执行双墩、双刀制度,生熟分开,杜绝交叉污染,加工原料时必须要摘洗干净,坚持先洗后切的原则,减少营养成分的损耗,水池荤素分开。

8、切勿用手接触入口食品,包装材料清洁卫生,掉在地上的食品不得直接出售,运输食品要有防蝇防尘设备。

9、制作间、出售间分开,达到“五专”:即专人、专食、专用具、专消毒、专冰箱;冰箱、冰柜、食品原料码放整齐,生熟分开且有标记,主副食原料分库,不宜着地存放。

⒑厨房卫生,每日专人负责打扫。餐厅每日三次打扫,物放整齐,坚决做到工完场净,环境卫生无脏、无臭、无垃圾,污水要及时处理清运

⒒食堂工作人员要虚心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查,密切配合其工作,防检并重,以防为主;服从和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听从就餐人员对食堂卫生工作的要求意见,及时改正工作。

⒓绝不允许向师生出售腐败、变质、过期、劣质及被污染的食物,否则,所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⒔三餐开饭的时间均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执行,其余时间餐厅要关闭。

学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特制定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

1、入学所查验的接种证中必须接种疫苗范围包括: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七种。

2、手续时进行《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在校期间不再开展查验工作,但仍需对新转入的学生开展查验工作。

3、接种证工作程序

⑴学生在办理入学手续时,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接种证》。

⑵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放入学籍档案或健康档案,《接种证》还交儿童家长保存。

⑶对无《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学生免疫状况登记表》中,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⑷学生完成补种和补证后,学校在《学生免疫状况登记表》中备注栏中予以说明。

⒋《接种证》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在新生招收通知或报名须知上应告知凭《接种证》入学的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

⑴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进行全面检查,每年不低于一次。

⑵体检应请当地专业卫生部门主检,学校、卫生室协助工作。

⑶体检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延误、推脱。⑷填写学生体质健康卡,及时汇总各种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学校卫生督察制度

1、环境卫生督察以政教处领导值周老师全面检查,不得走过场、做形式。

2、教学卫生由教导处领导,卫生室随时抽察或督察,发现问题及时登记指正,就地解决。

3、卫生室作为学校卫生督察第一关,必须严肃对待,认真负责,查出问题及时上报。

卫生宣传制度

1、配合学校领导,大力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广播、小报、板报等宣传工具,深入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3、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青春期知识专题讲座。

4、努力做好学生卫生报出版发行工作,做到定期定时,人手一份。

5、各种讲座、竞赛每学期不低于六次。

卫生室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卫生工作班子,包括校领导、老师、学生。

2、每星期进行一次卫生评比活动,主要检查范围为教室、卫生区、学生宿舍、食堂、厕所等。

3、经常开展卫生宣传活动,通过广播、板报、卫生小报等途径大力宣传卫生常识及各种常见多发病的预防。

4、及时整理材料上报。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

一、凡从事餐饮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工作。

二、餐饮业加工经营场所要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老鼠、蟑螂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食品加工储存、销售、陈列和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 工具,应当定期维护、清洗消毒。冷藏冷冻设备应当定期清洗除臭,温度指示设置应当定期效验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有毒、有害、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的食品不能食用应及时销毁。

三、超过保持期及其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不能食用。

四、储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毒斑、鼠迹、苍蝇、蟑螂;仓库应通风良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五、食品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离地离开墙标准为20公分),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教学卫生制度

(l)注意观察学生健康状况,敏锐发观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发现病情及时报告校医室。如传染病,病后复学应交健康诊断书。

(2)培养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兴奋性持久,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内容、方法要适合学生心理发育水平和年龄特点。多采用直观教具和形象教法,语言简捷、清晰,层次分明,教态和蔼。

(4)教师板书工整、大方、清晰、规范,大标题为10-15平方厘米,不得密字、草字,尽量不用或减少色粉笔,演示图象要大而清楚,要左右兼顾。

(5)合理安排学生每日学习时间,上课不压堂,下课不留学生,要精心选择作业。课外作业要适量。

(6)注意学生用眼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培养学生做到写字的“三个一”(手离笔一寸,胸部离桌-拳,头部离桌一尺);阅读的“三不看”(萤光、弱光不看,躺着、歪着不看,坐车、走路不看)。任课教师要深入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预防近视和脊柱弯曲。

(7)做好眼保健操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指导学生做到穴位准,动作齐,手法对,姿势正确,认真按摩,防止流于形式。

(8)注意左侧采光,室内照明要达到规定的标准,保持气温适度,课间通风换气,保证学生户外活动。

(9)黑板保持漆黑,无裂缝,不反光,第一排课桌椅前缘距黑板不少于两米,每周轮换一次座位。

(10)注意考试卫生,不突然袭击,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考试期间要保证学生正常体育活动及睡眠时间。

体育卫生监督制度

1、对专业体育队所有学生的身体要做系统的检查。2、学生安排的运动量要适宜,参加长跑等大运动量活动时,运动前要进行体检,运动中和运动后要进行观察。

3、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前,教师要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

4、要做好场地卫生,清除杂草、砖头、石块、碎玻璃等。

5.饭前、饭后不宜做剧烈活动,活动后不宜大量喝水或大量饮用冰镇冷饮。锻炼后体温较高的时侯,不宜马上用凉水冲洗,要预防感冒。

6.冬季锻炼要注意保暖,以防冻伤手、脚,要及时擦干汗水,课后要把衣服穿好,以免着凉。夏季不宜在烈日下爆晒时间过长,以防中暑。

7.学生在生病、月经期间遇到体育课时,医生要开证明信。要根据病情及月经反映情况,注明:“见习,可轻微活动,停止活动”三种情况,学生在课前应持证明信请假,教师可根据情况,对其提出要求。

8.做好体育活动的体检工作。特别对从事激烈活动和耐力活动的学生,活动前要进行体检,对不适于剧烈活动的学生,应禁止其参加活动。

近视眼防治制度

1、由学校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会,负责制订防近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等工作。

2、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关心、重视保护学生视力,卫生保健教师或任课教师要掌握学生视力的变化情况,发现近视学生及时进行矫治,以控制新发病率。

3、教师板书工整、大方、清晰、规范,尽量不用或少用带色粉笔,演示图象要大而清楚,要左右兼顾。

4、合理安排每日作息时间,课堂教学注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不占用。

5、注意学生用眼卫生,培养学生良好坐姿,坚持培养学生做到写字的“三个一”,阅读的“三不看”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以防近视。

6、注意左侧采光,聚光系数以1:6为宜,人工照明平均照度不低于100米烛光,要求50平方米教室安装6盏40瓦日光灯管,白炽灯100瓦应6盏,以达到人工照明标准。

7、黑板保证漆黑,无裂缝,不反光,定期漆黑黑板和粉刷墙壁,第一排课桌距黑板应不少于2米。

8、坚持开展防近宣传周活动,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教育,并及时做好近视学生的矫正工作,月末向主管领导汇报近视眼学生的患病率及近视眼的新发率和恢复率。

学生健康教育制度

(l)学校卫生保健室在教导处的领导下,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

(2)要通过黑板报、广播、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讲预防常见病、营养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及自我防卫、环境卫生、人体解剖等知识。

(3)建立有主管副校长、主管教导主住为首的学生视力保护委员会,定期向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及时组织近视的学生进行矫治工作。

(4)定期分学年举行青春期教育讲座,并与各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密切配合,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因人而异地进行心理疏导。

(5)与学校教育科研室密切配合,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开展心理门诊咨询,给咨询学生提供心理上的引导,适当地介绍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帮助他们排忧解惑,或消除心理疾病。

(6)组织卫生监督岗,班级设置卫生宣传专栏,广泛宣传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知识,对校园环境卫生实行有效的监督,教育全校师生员工都要争做保护环境卫生的模范。

晨检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监测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我校晨检制度。

1、学校负责组织开展晨检工作,校医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各班级具体实施。

2.我校规定学生每天早晨7:20晨检。

3、各班晨检由班主任负责,政教处协助进行。

4、晨检内容有:

①统计本班缺勤学生的姓名,查问缺勤原因等,发现情况,要立即报告校医室。

②检查、督促学生做好个人卫生。

③观察学生的身体及精神状况,发现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的患者,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

4、各班主任晨检后,认真做好记录。

5、校医室负责收集、整理、分析每天的晨检资料,将结果及时报疾控中心。

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制度

1、健康教育

初中以健康教育课的形式,按照健康教育大纲的要求,系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每学年两课时。⒉宣传教育

健康报。按季节的变化,每月一期健康报,每期都有“传染病之窗”专栏,介绍一种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广播稿。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广播传染病预防知识,每篇广播一周左右。

宣传册。自编“传染病预防知识手册”,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人手一份。

⒊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

每学期对校领导、学年组长、宿舍和食堂的管理人员、班主任、各班级的卫生员举办一次预防传染病卫生知识培训。

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学校内的发生与流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为严防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内传播流行,学校设置学校传染病疫情情报人。

二、学校疫情报告人要依法履行职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要按照前郭县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三、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如因疫情报告人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内传染病传播流行,将依法追究责任。

四、对传染病的学生情况进行登记,密切关注传染病学生,嘱其完全康复后方可返校上课

五、对发生疫情的班级进行反复多次消毒,对全校各班进行消毒及宣传教育。

额如乡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及措施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伤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范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发生及在校园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检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严格执法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在市卫生局、市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落实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仁刚 副组长:沈焕文

组员:尹广海 徐柏春 薛立国 纪振峰 林跃臣 张士林 张玉芬 将臣 赵玉才 唐玉霞 各班班主任

(二)各部门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

平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掌握学校突发公共卫生的信息及态势,制定具体的处理预案;一般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力量对报告的突发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类别和性质,根据需要采取紧急控制措施,提出处理方案,及时向卫生部门、教育局报告调查情况,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进入应急状态。如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迅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机动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等,判定事件的性质、类别和严重程度,同时分析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区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有关情况。

2、卫生行政部门

一是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二是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级别;三是组织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四是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医疗机构

一是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二是协助疾控机构人员开展标本的采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三是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对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引起身体伤害的病人,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接诊;四是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造成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和新发传染病做好病例分析与总结,积累诊断治疗的经验。重大中毒事件,按照现场救援、病人转运、后续治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处置。

4、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是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二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疾控机构人员到达现场后,尽快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计划和方案,开展对学校突发事件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相关地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情况。三是负责各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5、卫生监督机构

一是开展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二是围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开展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的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三是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违法行为。

(二)学校职责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红色

学校发生的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消灭传染病等达到卫生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橙色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区以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

8、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类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50人以上,或死亡5人及以上。

9、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黄色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区域内的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一个区域内的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7、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8、发生在学校的,经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蓝色

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99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县级 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因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一次中毒师生人数在9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5、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五、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一)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责任报告单位:额如乡中学 责任报告人:校长

(二)突发事件报告

1、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报告程序,学校一旦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暴发、以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相关知情教师或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医务室报告,学校医务室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在2小时内用书面传真形式(或电话)向教育局报告,并同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3、在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并确保信息畅通。

六、应急处置措施

(一)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

1、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报告人及学校领导。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将有关情况报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播打急救电话,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追回已出售的可疑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2、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3、与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4、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察工作。

5、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在学校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6、严格执行进出入校门的管理制度。

(二)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告。

(四)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外,信息报告人每天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程报告。

七、应急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用于增添相关设备,配备所需药品,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尤其是改善学生食堂、厕所、宿舍卫生条件,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和洗漱设施,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确保学校公共卫生防控措施的落实。

八、善后与恢复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九、责任追究

学校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额如乡中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2、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3、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5、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加工、运输、存储、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及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额如乡中学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特制定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管理工作制度。

一、学生因病缺课,要有诊断书,向班主任请假。

二、班级卫生员每月填好本班因病缺课报告单,并及时交送医务室备案存档。

三、各班班主任把好晨检关,每天上课前开展晨检活动。一旦发现学生因病缺课或不来校,班主任和班级卫生员必须做好仔细的工作,对缺勤学生进行电话追踪,了解其缺勤原因、诊治情况。班级卫生员按要求做好登记,按时(下午2节课后)向校医汇报。做到早发现疾病,早隔离、早治疗,采取消毒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

四、校医(2节课后)检查每个班级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情况,要确保上报资料如实准确,要及时汇总。

五、学生病愈后上课要有诊断书,并销假。

六、校医(每月统计学生缺课日数、病因进行登记造册。

七、每月校医或保健教师向学校主管领导上报一次因病缺课汇总表

额如乡中学因病缺课追查登记制度

学校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而造成的。为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了解学生患病的缺课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学校的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及时了解学生患病的缺课的缺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二、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对因病缺课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情况报告学校保健教师,并做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三、告知学生因病缺课时要向班主任请假,说明病因。

四、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上学的同学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校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家就医的要将就医结论报告学校,并实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制度

额如乡中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国家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传染病控制,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按照省疾控中心《关于开展全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定于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秋季托幼儿童和新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查验对象:

全校新入学学生,包括外地儿童在本校借托借读或转入学生。

二、组织实施:

为保证工作顺利实施,县卫生局和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周密安排,要求各级把学校及幼儿园接种证查验作为控制学校传染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按时按要求完成,并纳入常规常年开展,市疾控中心下文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各县(市、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按照通知要求专题安排了接种证查验及补证补种工作。利用学校开学之际对家长开展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宣传,对各托幼机构和学校负责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工作人员及各乡镇计划免疫专干进行了以《预防接种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甘肃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实施方案》为主的培训。教育局将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儿童入托、入学报名程序,保证查验接种证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查验接种证实施方案,确保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查验结果:

我校查验接种证工作从9月1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对我校七年级开展了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覆盖率为100%。应查验儿童127人,实查验儿童 人;持接种证人数 人,应补证人数 人,漏种儿童人数 人,应补种人数 人,实际补种人数 人。额如乡中学卫生工作计划

学校卫生工作的对象是正处在迅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一代,而学生是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劳动、体育锻炼、生活等卫生问题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关系到他们成年后的体质,甚至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兴衰。为了搞好学校卫生工作,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本校的工作指导思想及工作实际,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综合管理:期初制订出工作计划及各项制度,划分好各班卫生分担区,要求各班做到一日二小扫(早晨、放晚学后),一月一大扫,节日突击扫,订出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由各班卫生委员配合校医室做到天天检查、打分,一周小汇总,一月大汇总,并公布卫生检查结果。

二、做好各班卫生干部的培训:期初召开各班卫生委员会议,重点布置本学期学校卫生工作任务,要求卫生干部在环境卫生、疾病防治、驱虫普治、季节性传染病防治、学生营养等方面,与校医室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并做好眼保健操培训。

三、健康体检:于3月底或4月初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率达98%以上,对检出阳性体征做好进一步查治工作。

四、近视眼防治:第3周为“防近宣传周”,通过卫生专栏(印刷)、广播宣传等形式进行防近知识宣传,对视力为4.6—4.9假性近视采用“增视明、珍珠明目液”进行治疗,控制近视率上升。

五、牙病防治:根据市防疫站要求,本学期学生使用保健牙及防龋牙膏,结合“9.20爱牙日”,做好爱牙宣传及正确刷牙方法宣传。

六、学生营养:人类生命首先在于营养,为了向学生介绍营养知识,及“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于10月份搞一次营养知识专题讲座,一期营养知识专题板报,一节营养知识健康教育课。

七、传染病防治:通过卫生专栏及广播形式,对学生进行夏秋季传染病、食物中毒以及流行性感冒等防治知识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八、健康教育:结合学生爱眼、爱牙、营养、传染病以及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实际,每学期刊出卫生专栏与广播宣传(3次),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九、食品卫生:本学期学生用餐由配餐中心提供,餐具专人专用。

十、疾病防治: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常见病的治疗监测工作。

十一、及时上报各类工作报表,将本学期工作归档于“学校卫生档案”中。

额如乡中学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唐玉霞

为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本年度,我校健康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健康教育目标任务,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

一、切实上好健康教育课

1、学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做到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课表、有考核,确保开课率达到100%,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认真进行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要在各学科中有意识渗透健康教育知识,确保100%的学生健康教育。

3、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力争各项指标达标。

4、积极组织健康教育任课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制定好教学计划,进行教研活动,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大队部是健康教育宣传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宣讲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利用红领巾板报办好健康教育专栏。

2、利用校园宣传栏开展专题卫生教育,宣传卫生和健康知识。

3、进行健康知识竞赛和健康实际操作能力竞赛。

4、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习惯教育。

三、加强对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

1、教导处要加强健康教育计划制定、备课、教研活动、考核等方面的检查,并计入量化考核和奖惩。

2、总务处督导、检查教工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德育办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搞好健康教育宣传、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确保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四、做好学生的身体健康监测和疾病预防工作。

1、本学期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学生体质监测工作。

2、按照“六病”防治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近视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椎弯曲等常见疾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治。

3、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学生严密关注,认真执行信息报告制度。

五、继续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建档工作。

健康教育是学校创卫工作的重点,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文件、材料、照片等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健康教育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额如中学传染病预防工作方案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有关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订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努力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兼职卫生保健教师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健教课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同时要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校长室及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

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区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要注意做好学校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和换气,保持空气新鲜;食堂不得购买无证食品;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励学生有病及时就医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卫生与防病意识

学校要充分利用时间及各种形式,对学生集中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强化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还应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相关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措施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力较差,容易感染某些传染病的具体情况,为了促进学生发育,保护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拟定以下防治措施。

二、主导措施

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1、经常性预防措施:

1)提高学生身体的抵抗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平衡膳食营养)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室内外卫生、灭“四害”、加强通风换气)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4)加强体检。

2、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

1)执行五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2)消毒和检疫:A、物理消毒法(燃烧、洗刷等 B、化学消毒法(化学药品)

3)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药物预防(板兰根、SMZco等);接种生物制剂等。

三、具体防治 流行感冒的预防措施

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病急、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中毒症状,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一)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直至退热后2天。

2、切断传播途径:患者的分泌物应以漂白粉等消毒,教室、宿舍、办公室要注意通风,及时进行空气消毒。停止大型集体文娱活动,去公共场所应戴口罩。

3、保护易感人群:可适当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每次100毫克,每日二次,连用5~10天。或用野菊花、桑叶、贯众煎服。

二、治疗:

1、对症治疗:及早隔离,注意休息,高热病人多喝开水或服用APCco。有继发感染时应适当选用抗生素。

2、药物治疗:关于感冒的治疗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效果确切而理想的药物。但是中草药比西药退热快、病程短、疗效高,有显著差异。

3、常用药物:1)病毒唑 2)吗啉双胍 3)金刚烷胺 4)中药 流行性脑膜炎的防治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一)预防

1、发现病人或怀疑者隔离一周或症状消失、血培养阴性为止。密切接触者检疫隔离七日或口服磺胺类药物数日有预防效果。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行期间减少集会或避免到公共场所。

3、预防感冒,加强体育活动,搞好个人卫生,咳嗽、喷嚏时捂住口鼻。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学校人群中经常发生。

(一)预防

1、预防病毒性肝炎。要搞好学校的食堂、宿舍、饮水卫生,切实做到炊具、食具、饮水、厕所的消毒。

2、经常举办肝病的卫生讲座,教育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发现患病学生应休学隔离最少30天,临床症状消失的肝功检查正常才能上学。

4、切断经血传播途径,注意对注射器、医疗器械、针头、针刺针的消毒。

5、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预防甲型肝炎。

二、治疗

防控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篇5

为了确保在发生h1n1甲型流感疫情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最大限度地减轻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汛桥镇中心校范围内所涉及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控制

应急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组织管理防控h1n1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控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按照“学校牵头、专班负责、班级落实”的原则,实行领导督办制、班主任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h1n1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学校成立疫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校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治工作。

(二)、领导小组和各班级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等

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内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完小各班级落实h1n1甲型流感的防治应急方案。做好教职工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校内疫情调查,紧急免疫接种,环境消毒工作。

2、各班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落实晨检制度,落实在校内、班内调查疫情上报,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

五、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开展h1n1甲型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向学校防控流行疾病办公室预警预报疫情。

(二)、疫情的报告

(1)h1n1甲型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2)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h1n1甲型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学校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各小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观察病例时,应立即送医,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同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应在2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6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学校、幼儿园发现疑似病例时,学校、幼儿园应在1小时内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1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4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1、各年级各班电话或书面向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直至疫情解除。

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六、控制措施

(一)、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动物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监测程序。

1、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情况,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

2、建立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防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3、加强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做好人感染h1n1甲型水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师生和家长广泛了解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在主管部门和卫生机关的指导下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宣传教育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方式、各种场合和各种手段普及h1n1甲型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对h1n1甲型流感的了解程度,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配合,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准确把握宣传导向,在疫情的宣传上做到不抢先、不猎奇、不炒作,以免加剧公众恐慌心理,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三)、处理记录

关于煤矿应急预案的讨论 篇6

关键词:煤矿生产,应急预案,突发事故

应急预案是对安全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事故,包括外界因素引起的(如自然灾害、生产设备等)和人为因素引发的特大重大事故,所进行的应急管理工作,救援措施,指挥计划等,它是连接突发事件的风险管理、风险预测和防治、应急响应和恢复等几项工作所必需的工具。一般将应急预案建在综合防灾规划里。

1煤矿应急预案的几个主要子系统

1.1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

应急管理体制在实践中效果明显,方式较为固定。其他组织或个人不能随意更改或变革;其本身就带有制度因素,且所有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守;应急管理体制比其他普通的制度更具刚性。普通制度对执行对象有一定的宽松性,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弹性。应急管理体制则带有一种强制性;它对各种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再加入一些针对性特色,使之在实施过程中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并且其在运行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普通方法能够起单一作用。

1.2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

煤矿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保障以预防为主,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统一指挥、企业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为指导原则,对煤矿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类事故进行科学救援。预防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准备是应急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它针对尽可能多的突发事件,为快速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而所做的必要准备,以达到实现应急救援的最终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互相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保障供应体系以及应急队伍等。

2应急管理领域的几个基础性的理论

2.1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理论是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实践中,一方面管理风险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因素,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控制;另一方面,必须要认识到风险不可能完全被清除,在实际中风险总是存在的,一旦条件合适,那么风险就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响应恢复工作对应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应急预案则将应急准备、应急响应恢复和风险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2.2综合应急管理理论

导致突发事件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影响因素的类型不同,所造成的灾害也不同(如火引发的燃烧或爆炸,水引发的透水事故等),不同的致灾因素对所发生事故的可预测性、可控性以及持续时间、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等会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对此所实施的救援处理措施也会具有针对性。但从以往的总结中可以了解到,应对此类情况所采取的行动,实施的计划等大都较为相似,如将人员进行疏散,佩戴防护设备等。

综合应急预案就是在此基础上所有类型的危险或灾害事故而编制的综合性预案,主要包括基本预案、支持功能附件、机构支持附件和特定灾害附件等。

2.3分级响应理论

分级响应理论在企业安全生产,尤其是煤矿生产等高危行业领域的应急工作中尤为重要,在生产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大小不一,类型不同,有些突发事件可以不用上报上级再进行解决,每个层级都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责,所以当发生的事故响应发生变化时,事故的处理权也可能发生变化。但在具体实施分级响应工作时,应先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是预案,再进行实施。总之,分级响应理论强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应该由有能力处理的最低行政层级进行处置,以免反应过度和造成资源浪费。

如今我国对突发事件是以发生事故的严重度(如人员或财产损失)来进行分级的,此外,不同层级在应急预案上对事故分级也是以事故等级而划分的。所以,要使应急预案工作做得更加完善,应确定事件分级标准以及各企业层级的权限和职责,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其不同级别,使各层级在应急预案工作的实施中配合得更加完美。

2.4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

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时间顺序为依据,将应急管理划分为预防、监测、响应、恢复、重建五阶段和减灾与准备两个基本功能。

应急准备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应急规划、组织到培训评估,各个环节同步发展。

对于应急准备,我国这几年来着重发展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其问题所在是这些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得到持续的改进,在顶层设计文件以及相关工作的指南和标准规范上,应急准备工作还有上升空间。

2.5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

科学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不断地归纳和总结得到的,管理理论也不例外。管理主要包括四种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智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管理者必须要有明确的行动指示以及所要实现的目标,做出科学可行的生产管理决策,此项工作还要求其他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资源的积极配合,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过程及相关事宜。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要适当激励员工,肯定他们的工作,另外完成工作后要积极检查,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规程等。

参考文献

[1]张欢.应急预案:理论认知与机制改进[J].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5,5:22-35.

[2]李红臣,等.应急预案的形式化描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29-34.

[3]李湖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探讨及其启示[J].中国应急管理,2012,05:20-24.

上一篇:无盘工作站缺点下一篇:申报六好区队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