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课件(通用8篇)
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称“蔡侯纸”。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蔡伦在已有的造纸术上改进了造纸术(原来的造纸术太麻烦不好而且成本太高。有一次他去河边看到一堆破鱼网和树叶等东西在水里,水上有一层薄薄的像纸一样的东西,于是受到了启发改进了造纸术)
印刷术
隋唐时出现了雕版印刷。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纪初,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早四个多世纪。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欧洲,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保存,是一个重大贡献。
毕升在原来雕版印刷术上改进成活字印刷术(原因:原来的雕版印刷术又费时又费力,刻错了一个字整版就费了还要从新刻,后来毕升把字刻到一个一个的小泥块上,再一烧制还可以反复使用,刻错一个字也不用全扔掉。只用扔一个小泥块及省时,又省材料)
火药
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唐中期书籍记载了制成火药的方法。炼丹家们无意练出火药无意中把硫磺,硝,木炭对到一起
唐末运用于军事。南宋时发明“突火枪”,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的发明和传播,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是军事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指南针
战国时人们制作出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用磁石指南原理制成指南针。北宋指南针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为欧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关键词: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集体失语,男性社会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指的是春秋时期越国西施, 汉代王昭君, 三国时期貂蝉, 唐代杨玉环。这四个女子之所以史书留名, 除了外貌倾国倾城之外, 还因其各有特殊的经历。
一、“四大美女”何以“鹤立鸡群”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 中华大地并不缺美女。苏妲己“酒池肉林”使商纣失去江山, 褒姒烽火戏诸侯让周幽王孤立无援, 陈圆圆令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祸水”成为男性失去江山的借口。在男尊女卑的时代, 男人对于那些参与政治并攀上权力顶峰的女性并不欣赏, 如吕后、武则天, 因为她们曾一度凌驾于男性之上, 令男性颜面无光。男性喜欢的是那种参与了政治, 却又受男性所主宰、支配的美女。
西施, 是越王勾践将吴王夫差拉向堕落深渊的工具;王昭君, 是自愿和亲后, 使胡汉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使者;貂蝉, 成功地挑拨了董卓、吕布的父子关系, 诱使吕布杀死董卓, 为汉室铲除祸害, 立了大功;相比之下, 杨玉环似乎没有参与什么政治活动。但有一点不能忽视, 杨玉环是在唐玄宗失去宠爱的武惠妃后出现的。她因为姿容出众、聪颖、善解人意, 又通晓音律, 而给予唐玄宗极大的慰藉。“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个为之作出贡献的女人”, 这句现代人的话语放在唐玄宗和杨贵妃身上未必不可。再加上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缠绵悱恻的呕歌, 更引得男人们为之倾注更多的怜惜之情。
四大美女都能恪尽职守, 完成历史赋予她们的使命, 她们自然也就在众多美女中得到男性的欣赏和尊重。
二、“四大美女”何以“悄无声息”
美人计, 古已有之。江山一统, 只能有一个主人;美女如云, 却不妨相互转赠。在这种思想观念的支配下, 女性展示自己个性的言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她们只能听从男人的支配, 服务于男人的行为和事业, 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个性人格的充分展现自然就无从谈起了。[1]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也没有逃脱“礼物”的命运。
西施是范蠡亲自从越国找来的美女, 为了行使美人计, 将她训练了三年, 然后献给了夫差。大难当前, 范蠡动员西施用美色去迷惑吴王。去还是不去?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因为她有美色, 而这美色又可抵千军万马, 尽管为此她付出的代价是正常心灵的毁灭。到了吴国, 对夫差她要尽展魅力, 而她内心又是极力拒绝这个敌人的 (“颠鸾倒风, 随蜂趁蝶, 怎生拦挡。”明代梁辰渔, 《浣纱记》) 。回国后, 范蠡又将之带走泛舟五湖去了。从受训、入吴到泛舟五湖, 在这三个人生阶段中, 西施的个性很少表现, 与她同去的郑旦名不见经传而她却名闻天下,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 西施除貌美外个性也一定独特、不凡, 但到底怎么个独特与不凡, 却少有文人着墨。
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 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演绎了一出人生的终悲剧。她所选择的是一桩毫无爱情的政治婚姻, 正如恩格斯所说, 这种联姻“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 而不是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 关于婚姻问题的最后决定权怎能属于爱情呢?”昭君说到底不过是汉家天子给匈奴单于的性贿赂罢了, 她的牺牲与委曲始终摆脱不了这一抹难堪的色彩, 令人唏嘘不已。传说昭君出塞时为纾解去国离乡的抑郁之情, 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曲声缠绵徘恻, 就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 不忍继续前行。典故“落雁”由此而来。也许只有杜甫才是她的知音, 听出了她心中的无奈与不平———“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貂蝉, 出现在汉代末年腥风血雨的军阀混战时代, 被王允利用, 充当了连环计的工具。王允以貂蝉的青春与幸福, 换取了除恶的成功。当貂蝉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时, 他“喝曰:‘贱人将有私情耶?’”他以家主的身份, 试图泯灭青春女子的个人情愫。他后来面对貂蝉时的“叩头便拜”、“泪如涌泉”与前面的喝问恰成对比。有用与无用、用之急与用之缓竟是如此不同。王允不是坏人, 甚至是封建时代的英雄, 但他又是一个以等级观念、以男权意识奴役女性的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他将女子物化为迷惑敌人的诱饵、离间敌人的利器, 利用她们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 这是值得批判、令人警诫的。貂蝉在《三国演义》中唯一的个性展现就是, 为报答王允而做好他要她做的一切。她恨谁爱谁, 一切都是问号, 因为貂蝉的行动都是由别人的思想所左右, 她自己的主动行为太少了。
虽然杨玉环已经遭受了“末日审判”, 但后来的人们并没有停止对她的口诛笔伐。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 及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玄宗聪明有计谋, 老年荒政是因为力不从心, 所以他不需要武则天式的女人做妻子, 杨贵妃的能歌善舞和性情上的“清纯”可掬正好与玄宗的需求合拍。唐朝盛衰、安禄山反叛与她何干?杨玉环只不过与唐玄宗发生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爱情而已。可怜杨玉环死前还能说出“妾负君恩, 只有一死以报之”。她的“长恨歌”不是因为自己被当作礼物送给了父皇, 而是被这个父皇当作礼物“送给”了护驾将士。
“四大美女”在男性社会中是难以驾驭自己命运的。一方面, 美女是花, 将男权社会妆点的缤纷艳丽, 另一方面, 美女又成为男权社会的争夺目标, 以致留下众多传奇任后人评说。
三、“美女影视”何以惟“美”而已
当代法国女作家波伏娃 (Simonede Beauvior)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2]这无疑道出了女人之为女人的真相。当我们将女人与“柔”、“弱”、“从”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时, 应该意识到, 决定这种女性气质的是整个文明。
西施已经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老派人物喜欢把她看作为国献身的圣女贞德, 新派人物则把她看作打入敌人内部的邦德女郎。[3]总之, 他们都把西施看作人体炸弹式的美女武器。如果不是范蠡因为政治需要培养她, 那她终其一生, 不过是历史上碌碌无名的村妇一名。
王昭君天生丽质却摆脱不了命运的捉弄, 因为不肯贿赂画师, 被贬入冷宫3年, 无缘面君。直至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王昭君挺身而出, 慷慨应诏。婚礼上昭君丰容靓饰, 元帝大惊, 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 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 只好抱憾放弃。她摆脱了后宫囚牢般的生活, 走向了民风古朴的草原。
貂蝉身上有那么强烈的自觉意识, 她主动参与政治斗争, 为捍卫“大义”而赴汤蹈火;她工于谋划, 巧于应对, 她所表现的胆略、智慧不不亚于男子, 然而这只是前期的貂蝉。她的自觉既不是绝对的, 又不是长久的。董卓死后, 作为董卓的家眷, 她既无人救助, 又无力自救, 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这是貂蝉人生的一个转折, 自觉、自强的貂蝉从此消失。这便是貂蝉的无奈与悲剧之所在。[4]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 她已经嫁给了寿王李瑁。儿媳得幸于公公, 民间对此常用“扒灰”两字形容。唐时宫廷“胡风”盛行, 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谏“人伦之理”。但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唐玄宗做了一些工作。譬如先是打着孝顺的旗号, 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为自己的母亲荐福, 之后又为寿王李瑁娶了新妃, 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27岁的少妇面对61岁的皇帝, 一个肤如凝脂、一个满脸皱纹, 情何以堪。
近年历史剧大行其道, 《大唐芙蓉园》、《西施》陆续被搬上荧屏。与古代四大美女有关的故事以不同面貌, 引起一波又一波的PK。焦点多在于“哪个版本的美女最美?”尽管现代连续剧以姿态华丽登场, 但是传统秩序仍然是女人的魔镜。综观所有的女主角, 拨开她们身上闪耀的各色现代意识光芒, 几乎她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向传统女性价值回归。在传统的社会, 男性眼中的女性就是被观赏的对象。“美丽加苦难是掳走一个男人的心的法宝”, 男性对女性的爱源自于他们的“英雄救美”情结, 只有这样, 他们的男性社会地位才能得到肯定。即使女性形象出现了反传统的新因素, 很多时候也只是在暗合男性新的审美标准。离开男性的赞美, 一切便毫无意义。
而传承历史文明的大众传媒对男权中心、男女不平等的文化规范一直进行着复制。在建构女性形象的过程中, 媒介会不同程度地回顾和重现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诸多历史戏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往往是男性主导的文化理念和性别差异的刻板陈见的延续, 它们赋予女性年轻、漂亮、温柔等固定的性别特征, 强化女性传统的家庭角色, 宣传女人为家庭、为男人而活的价值取向。如流水线一般生产出诸多这样的连续剧, 就是为了迎合现实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父权制意识形态。
荣格心理学里, 有个关键词为阿尼玛 (anima) , 它是男性心目中的一个集体的女性形象。阿尼玛有四个层次, 恰好与四大美女一一对应。以胖为美的杨贵妃是原始夏娃型;令无数英雄止干戈的貂蝉是浪漫海伦型;化干戈为玉帛的王昭君是牺牲奉献玛利亚型;全身而退、泛舟湖上的西施是智慧成熟蒙娜丽莎型。四大美女是中国男性送给自己的礼物。在现代连续剧中她们新鲜的面孔被反复呈现, 她们疼痛的心脏却始终被遮蔽。[5]她们的无奈、自觉、彷徨与沉沦折射出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冯丽虹.古代四大美女个性模糊之因初探.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VOL8, (1) (总第34期) :54.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3]王晓渔.作为礼物的美女.文化麦当劳:31.
[4]李会转.亦歌亦叹话貂蝉.电影文学, 2008, (22) :150.
大约公元前2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独轮车。这种只有一个轮子的车,与从前的车完全不一样,它是一种高重心单一支点的滚动装置。这种车转向灵活,对道路几乎没有宽度要求,可在运动中保持平衡,能够在崎岖的小路上轻松地搬运重物。独轮车的发明需要极为丰富的想象力,人们至今还不清楚它的发明过程。有人猜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诸葛亮运粮用的“木牛流马”,可能就是独轮车。1700年之后,欧洲人为独轮车添加了一个轮子,变成了今天的自行车。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国人发明了机械传动装置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齿轮。齿轮是一种带齿的轮子,大小不同的齿轮相互啮合能够改变机器旋转的速度和力量。齿轮的出现,表明当时中国人已经有能力把简单的手工工具变成庞大而且复杂的机器。
大约与此同时,古代中国人先后完成了船舶推进与控制技术方面的两项重大发明——橹和舵。
从石器时代使用独木舟开始,人们一直使用桨划船。划船人手中的桨周而复始地在空气和水中运动,桨划过空气时不产生推力,无谓地消耗体能;划桨时拍击水面还会引起船舶震动;在船的一侧划桨还会改变船前进的方向。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橹。橹在水中运动,像鱼儿尾部摆动,利用水的轴向反作用力,为船舶提供连续稳定的动力。橹减轻了划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航行速度,使船的航行更加平衡。今天人们到浙江绍兴,还能看到头戴毡帽的船工双手插在袖筒里,悠闲地用脚摇橹的情景。
18世纪,蒸汽机诞生后,桨演变成安装在船体两侧的、由蒸汽机带动旋转的桨轮,橹则演变成深藏水下的螺旋桨。螺旋桨成为一切机动船舶的动力来源,后来又成为早年飞机最主要的部件。
大约公元1世纪,中国人又发明了舵。船在水中航行,由于巨大的惯性,控制船的运动方向既需要很大的力,亦需要很高的技巧。中国人发明的舵,巧妙地利用不对称水流的侧向推力,使水流自身产生改变船体运动方向的力矩,实现了船舶动力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分离,为船舶制造与驾驶技术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利用舵控制方向,已经成为今天一切船舶和飞行器的基本工作模式。
公元132年,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78-139),发明了测报远方地震的科学仪器。这项发明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超越感觉器官的局限,用科学仪器获取重要的大地运动信息。
张衡注意到,在地震发生时,远离震中的大地会发生两种运动:一种是来自震中方向的水平振动,另一种是垂直于地表的振动。在远离震中的地方,地震时第一次发生的水平振动,总是使地面背向震中朝外移动。在这一科学发现的基础上,张衡利用惯性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张衡在水平地基上竖起一根高重心直杆,用它作为探测地震的传感器。在没有地震的时候,竖立的直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地震波引起直杆的支点瞬间位移,直杆立即倒向发生地震的方向,敲击相应的器皿发出声响或拨动一个开关,使一个小球从器皿里掉出来,记录发生地震的方位。有一次,张衡用地动仪观测到距京城洛阳644千米的甘肃陇西发生了地震,而京城的人当时都未感觉到,直到数天后,信使才从陇西带来地震的消息。从此,朝廷官员开始用这种办法记录地震。
继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城的科学家埃拉托西尼精确测量地球半径,希帕恰斯推算出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之后,张衡发明地动仪,标志着人类在了解地球的艰难历程中又迈出重要的一步。直到公元1880年,英国人米尔恩才发明了现代记录地震的仪器。
公元189年,中国工匠丁缓发明了三维运动系统惯性平衡机构。在这种精巧的装置里,无论支架怎样转动,放置其中的物体都保持其空间位置不变。这种装置是一件由三个大小不同的金属环依次叠套在一起的组合环,每个环都可绕自身的两个支点自由转动,三个环的旋转轴相互垂直。如果在内环中固定一个小杯,无论组合环怎样旋转滚动,小杯总能保持水平位置。当时人们用小杯装香料带在身上,香料不会洒出来。后来,人们把烧红的炭放在小杯里,带在身上或放在被褥里取暖,无论坐卧俯仰,左右翻身,炭都不会掉出来。
三维运动系统惯性平衡机构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在机械制造方面,已经由静力学设计步入动平衡和惯性分析领域。它后来成为制导系统陀螺仪的基础和机械传动系统万向节的原型,而后两者是现代汽车、飞机、火箭、鱼雷、巡航导弹和远洋轮船不可或缺的部件。
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金属马镫。马镫的发明使古代战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驾驭马的历史可追溯到7000年前。早年,由于没有马镫,骑士只能坐在马背上以臀部为支点保持身体平衡,可人类习惯以双脚为支点保持高重心姿态的平衡,难以适应这种改变,当马快速奔跑时,很容易从马背上摔下来,格斗时亦不能自如地劈杀闪躲。有了马镫,士兵可以迅速地把在地面上练就的本领移植到马背上,以双脚为左右支点自如地应对各种挑战,使步兵的技艺和马匹的速度完美结合。公元13世纪,蒙古人席卷欧洲,马镫起了巨大作用。有了马镫,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才能演绎出那许多叱咤风云的故事。
经过近千年的摸索,大约在公元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瓷器。从此,瓷器替代人们餐桌上粗陋的陶器,使人类不仅有了清洁的餐具,提高了健康水平,还增添了审美乐趣,使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同时成为艺术品。
瓷器抹去了石器时代留下的最后一道痕迹,有学者把人类使用瓷器看作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1万年前,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先后发明了烧制陶器的技术。人们利用岩石风化形成的黏土,经过成型和焙烧做成器物。焙烧时,高温使黏土中的某些物质熔化,填充黏土颗粒空隙并把它们紧紧固结在一起,类似大自然造就岩石的过程。然而,窑炉的温度无法与地下岩浆的高温相比,烧制的器皿密实度不够。为了保证必需的强度,器皿往往粗大笨重,使用不方便;加之器壁吸水率高,陶制器皿表面粗糙,容易残留食物,霉变滋生病菌。在数千年里,陶器烧制技术的进展十分缓慢。
从商代开始,古代中国人不断改进制陶技术,到东汉末年,中国已出现技术成熟的瓷器。通过艰难摸索产生的这项发明,其关键技术主要是以下三点:
第一,选用瓷土作原料,不再使用普通黏土。瓷土是长石充分分解风化的产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硅,同时含有钾、钠和钙的氧化物,而铁和钛的氧化物含量很少,烧成的器皿洁白细密。
第二,烧结温度高。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使炉温达到1300℃以上的燃烧控制技术。在1200℃以上的瓷窑里,瓷土中的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和二氧化硅,能够形成大量熔化的玻璃状透明物质,填满坯料中瓷土颗粒间隙,形成半透明的牢固烧结体。瓷器的吸水率极低,比陶器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薄壁瓷器可以达到厚壁陶器的承载强度与承受撞击的能力,大大减轻了器皿的重量。
第三,为瓷坯穿上一件透明的外衣——瓷釉。瓷釉是一种像玻璃一样透明的物质,薄薄的釉紧紧地附着在瓷坯表面,几乎不改变器物的结构和造型,却使本来已经十分致密的瓷质变得更加光滑美丽,具有极好的手感和视觉效果,而且使器皿便于洗涤保持清洁。那些具有极高化学稳定性的瓷釉不会与食物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控制窑炉的燃烧气氛,古代中国发明家还能够让同一种釉料在烧成之后呈现不同的色彩。例如,釉料含有铜的氧化物,在窑炉缺氧环境中燃烧,大量一氧化碳会使它变成氧化亚铜,一价铜离子呈红色,烧出的是穿红“衣服”的瓷器;当氧气供应充分的时候,铜的氧化物不会被还原,二价铜离子呈美丽的蓝绿色;如果交替变化炉中的气氛,瓷器表面就会出现红蓝相间的梦幻色彩。由于这种气氛变化的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重复,在炉窑中烧出来的瓷器每件都不一样。鉴赏家把这种奇妙的工艺过程称为“窑变”,一些“窑变”瓷器成为稀世珍品。
技术和艺术共同造就了神奇的瓷器。随着时代的变迁,从前人们使用的器物今天大多已不见踪影,唯有瓷器例外。中国独占这项发明持续1500年,直到公元18世纪,欧洲人才开始制造瓷器。
公元7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源于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期盼。早在汉代,道家就开始了炼丹活动。他们笃信,如果能在自然界找到某些神秘的物质,把它们调配在一起,或者让它们在高温中融合,就能变成黄金或令人青春永驻的仙丹。与西方古代炼金家不同,古代中国的炼丹家更关注后者。
炼丹家采选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各种原料进行试验。硝石具有能熔化多种矿石的特性,而且在温度不高的状态下能由结晶体变为液体,有时还能治疗某些疾病。硫磺在自然界中能以元素状态存在,加热时会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冷却后又在另外的地方以固体状态重新出现(这种现象今天称之为“升华”)。炼丹家认为硫磺具有神秘的“游走”习性。木炭则被古代中国人认为是火与木相遇留下的精华,色泽和形状可历千年不变。炼丹的道士把这三者调配在一起,希望在炉里加热时出现奇迹。奇迹果然出现了,但只是不如炼丹道士预想的那样美妙:常温条件下它们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而当炉温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突然火光冲天,炼丹道士闪躲不及之下被烧掉胡须和眉毛。从此,这种特殊的丹药被称为火药。
硝石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大量的氧;硫磺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250℃时可以燃烧释放热量,使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木炭的燃点;木炭与硝酸钾分解产生的氧一旦发生化学反应,就会释放更多热量,使更多的硝酸钾分解,氧化反应更加剧烈。这种化学反应在狭小的空间进行,无需从空气中补给燃烧所需要的氧。星星之火一旦点燃火药,瞬间产生极高的温度,释放大量气体产生巨大压力。这种力量可以顶替千万人的体力劳动,可以推动山岳填平沟壑,也可以成为新式杀伤武器。
如果火药产生的爆炸力只能在一个预定的方向释放,可以推动物体高速运动,这便是子弹;如果火药在一个坚实的密封壳体中燃烧而无释放压力的途径,当压力增大到超过壳体极限强度时,就会发生爆炸,发出令人恐怖的巨响,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同时把壳体炸成碎片,在空中成为无数飞刀,令敌方猝不及防,这便是今天所说的炸弹;如果把火药装填在后端开口的圆筒里,点火燃烧之后产生的高温气体向后面喷射,在反作用力推进下,圆筒壳体会高速飞向前方攻击敌人,这种喷火自动飞行的箭体被称为火箭,它为1000年之后人类飞向太空准备了最重要的推进技术。
火药的发明对人类来说忧甚至大于喜——它迅速导致了战争武器的变革。用火药做成的兵器可以远距离杀伤敌人,具有人体感官难以察觉的攻击速度,具有普通建筑物难以抗御的破坏力。在战场上,交战双方从此拉开空间距离,呼啸的炸弹从天而降发生爆炸,取代了冷兵器时代的刀光剑影,坚固的城堡也不再能阻挡敌方进攻。在古代战场上,使用火药兵器的一方往往具有绝对优势,这种胜利的诱惑,促使人们探寻更加猛烈的爆炸物,其结果是使人类的安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公元13世纪,火药随蒙古人西征传到阿拉伯世界,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与西方的机械制造技术结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攻陷城堡战胜封建贵族、征服海外殖民地的强大武器。中国人的这件阴差阳错的发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公元7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雕版印刷始于隋代,当时的人们在致密坚硬的枣木板上镌刻凸起的反字,将墨汁刷在上面,用纸覆盖并轻轻平压,植物纤维的亲水性使文字上的墨迹迅速渗入纸中,揭下纸晾干,雕版印刷即告完成。雕版印刷的效率是用手抄写的数百倍。欧洲直到公元1423年才出现雕版印刷品。
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类文化知识传播的速度,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人类的智慧与经验。公元1041年,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他用分离的汉字字模,拼装组合成印版来印刷文卷。北宋学者沈括(1031-1095)在其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毕昇用胶泥做成薄薄的字模,经火烧硬后可反复使用。在用活字模拼装印版时,先在一块铁板上放一个铁制的边框,里面放些松香、石蜡和纸灰,加热调匀,平铺在框内的铁板上,然后放上活字模并压平。冷却之后,活字模紧紧固结在铁板上,遇水也不会松散脱落。需要重新排版时,加热铁板,使松香、石蜡软化,取下活字模重新排列组合。
由于汉字多达数万,活字印刷技术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来说,活字印刷技术使图书文献的印刷过程变得十分简单。公元15世纪,活字印刷技术在辗转传播到欧洲以后,使欧洲人迅速跨越雕版印刷阶段,开始大量印刷书籍,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条件。
公元1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桥梁史上最早的生物固基技术,利用海洋生物独有的生态特征,建造了许多跨江、跨海的大桥。其中,包括建造在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江入海口的跨海石梁大桥,人们至今还在这座宽5米、长1000米,已有950年历史的大桥上行走。在江海交汇处,海涛汹涌,水深流急,桥基和桥墩很容易被冲垮,建桥面临巨大的困难。古代中国人想出了一个极聪明的办法:在建造这座桥时,人们首先沿设计中的大桥中心线,向水中抛掷巨大的石块,垫成一道宽25米的水下筏形台基。然后,人们在石块缝隙中投入大量牡蛎。牡蛎是一种生长迅速的带壳的软体动物,其石灰质外壳没有固定的形状,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充满石块之间的空隙,牡蛎分泌的黏液则将石块紧紧地黏结在一起,形成稳固的刚性基础。采用同样的办法,人们用巨大的石条在筏形台基上砌成128个分离的桥墩。世界上所有的大桥都会随时光流逝而不堪重负,只有这种特殊的桥随着牡蛎生生不息的繁殖,其桥基和桥墩变得越来越牢固。
至迟不晚于公元13世纪,中国人发明了保障远洋船舶行驶安全和减少颠簸的技术,创造出水密隔舱和低重心流体减震装置。采用这种技术建造的船舶,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能够保持船体平稳,不会随风波剧烈摆动,即使不幸触礁或被鲸撞出大洞也不会沉没。这两项发明已经成为现代大型船舶设计的经典技术。
从唐代后期到元代,逐渐形成了一条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到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海上贸易通道,被历史学家誉为“海上丝绸之路”。众多的中国古代发明保障了这条通道的安全,到公元15世纪初,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这些发明还起着重要作用。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蔡文姬
蔡文姬名琰,既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
东汉末曹魏初,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诗人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了一曲憎恨悲凉的时代悲歌。曹操、曹丕、王粲……都是这个时代里产生的优秀男歌唱家,就在这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合唱队伍里,一个激情澎湃的女高音格外地引人注目,她便是一生饱尝战乱别离之苦的女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文姬一生三嫁,命运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文姬博学多才,音乐天赋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长大后她更是琴艺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汉后参考胡人声调,结合自己的悲惨经历,创作了哀怨惆怅,令人断肠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伤乱离,作《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幼时过目不忘,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
婚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朝大军铁蹄南下,南宋王朝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空怀满爱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国破家亡,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朝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巾帼首相第一人,继承了祖父的全部才华,擅长诗文,天分极高。上官仪获罪后被没入宫中,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母亲郑氏是太常少卿郑休远之姊,在郑氏培养下,上官婉儿熟读诗书,明达吏事。仪凤二年(677年),以聪慧得幸于武则天,颇能诗,武后称帝时,诏敕多出其手者,时称“内舍人”。
上官婉儿是(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女皇连连惊呼:“此女绝非凡!”。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仍得中宗、韦后宠信,专掌起草诏令。与太平公主亦多往来,与武三思私通。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又与韦后、安乐公主等人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拥立其父唐睿宗。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执意杀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年,唐玄宗广征上官婉儿的作品,编成文集20卷,张说作序。《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婉儿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左冲右突,成为盛唐时期的“无冕女皇”。智慧、肉体、灵气、才华……婉儿凭借这些法宝,穿梭于朝中重臣之间,谱写了一篇美丽、凄婉的人生华章。
当时的少女婉儿即使情窦初开,这时的太子是时年二十四岁的李贤,上官婉儿见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恐怕就得数李贤了。因此又有了这样的传说:婉儿是李贤的侍读,与“容止端雅”的李贤之间产生了爱情。然[1]而传说中的爱情即使存在过,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岁的李贤被废去太子位。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废黜诏书,正是十七岁的上官婉儿替武则天草拟的。宫廷中没有爱情,事实再一次证明,婉儿已经坚定了自己紧跟武则天的决心。而这样的决心将跟随她的一生。
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关于婉儿的伤疤另有一说,因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而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明堂因报复被毁,武曌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改变主意,赐给了婉儿生存的机会,却在她额头上刻了忤旨二字。自此,婉儿一为纪念李贤,二是因为无欲无求,整日素衣打扮,再不梳妆照镜。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中宗复位。中宗即位后政权掌握在韦皇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养成了一副柔弱性格。而韦后则一心学武则天,勾结女儿安乐公主,把持了朝纲。后来中宗被废,幽囚在房州地方,只有韦氏伴着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吃尽苦楚。中宗到了复位以后,大权在握,便接着把婉儿召幸,合成一个鸾凤交,册为昭容,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上官婉儿曾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让她满意。为了保住武家日渐衰微的地位,为了武家和李家可以像武曌所想世世代代交好下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把武三思荐给了韦后。韦后平日在宫中爱赌双陆游戏,她和武三思对坐着赌双陆,韦后故意撒痴撒娇,逗着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着一把牙签儿,还替他二人算着输赢的筹码。
由于有武三思的加入,韦后势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权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为保情人地位,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御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皇帝旨意,发左御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在半夜时分,分两路军马直扑武三思、武崇训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统兵300余,直趋肃章门,斩关直入,搜索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中宗下诏将太子首级献上太庙。这时,韦皇后见死了武三思,心中万分凄凉,听说太子首级到京,便下懿旨:“将太子首级,在三思、崇训父子柩前致祭。”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亲自到灵前吊奠。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婉儿趁此机会,将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从来佳人才子,没有不相怜相惜的!当初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尚结一份私情,见了崔湜,神情之间,若接若离。如今武三思被韦皇后管住,丢下婉儿一个人孤凄凄的,一缕痴情,便全寄在崔湜身上。崔湜年少多才,与婉儿堪为一对佳偶,如今结成露水缘,婉儿才得如愿以偿,但尚有不满意处,崔湜在宫外,婉儿在宫内,宫闱虽然弛禁,究竟有个中宗在上面,终究不方便。婉儿又想出一法,请营外第,以便游赏。中宗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为沼,叠石为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此地亭台阁宇,园榭廊庑,风雅为洛阳第一家,上官婉儿与崔湜从此日日鸳鸯戏浴。崔湜的弟兄崔莅、崔液、崔涤弟兄四人个个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湜一个一个地引他们进宫来,和上官婉儿见面。婉儿见了这许多美貌少年,一时里爱也爱不过来。从此,上官婉儿行走坐卧,无时无刻都有这崔家弟兄四人追随陪伴在一旁。上官婉儿常常在宫中设宴,一个美人儿中间,坐着四个少年儿郎,在两旁陪着饮酒说笑,行令赋诗。后来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为了保护情人崔湜,他又被婉儿介绍给了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势力日盛,上官婉儿一直交好的太平公主便派上了用场。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三天后即位是为唐殇帝。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而李隆基正是婉儿曾经保护过也曾预言过有帝王之相的当时的被囚禁的皇孙。因偶然看见武三思与婉儿在院内私通,便狠下决心,“我日后定要杀了这女人。”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知是李隆基领军,婉儿自知命不久矣,秉烛出迎,各位官兵在整日的劳顿奔波后竟见到如此这般美妙恬静之景,竟都愣了,尤其还是从一个被诛杀的女子这里得到的温暖。刘幽求心软下来,对婉儿说,请让我代为求情。婉儿不置可否的应允了。听此信,李隆基由指挥所急驰而来,马蹄声在那天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奔入院内,却只见一把剑在婉儿身体内。一幕幕小时候这个如若天仙如若母亲般散发着母爱光辉的女子给自己讲故事、关心关爱自己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我不想要你死啊。你给我活过来。我还要听你讲故事……”之后便大吼“谁杀了她?我不是说要我亲自结果的吗?”一位士兵统领站了出来。“是娘娘自己抢了我们的剑,她说临淄王来了,听着他急切的要索我命的马蹄声,我也该去了。”(此段来源于赵枚小说)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颇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为她写道:“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此集今佚,《全唐诗》仅收其遗诗三十二首。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卓文君
西汉临邛人,汉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
卓文君天生丽质,容貌姣好,自幼聪明信任,博闻雅识,诗歌词赋,无一不精,更兼擅长音律,琴技无双。
她是卓王孙之女,丧夫后家居。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天下。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后来司马相如终于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则流行民间,并为后世小说、戏曲所取材。
司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著名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和凄怨的《诀别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呤》,“……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卓文君,一个有思想,有勇气,敢爱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应该是值得的。比如充满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见钟情,比如与爱的人携手终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复何求?后来人们根据这个事还有一首诗:《望江亭》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约,卿须怜我尚无家。
传说古时候,天空曾有十个太阳,他们都是东方天帝的儿子。这十个太阳跟他们的母亲、天帝的妻子共同住在东海边上。她经常把十个孩子放在世界最东边的东海洗澡。洗完澡后,让他们像小鸟那样栖息在一棵大树上。因为每个太阳的形象中心都是只鸟,所以大树就成了他们的家,九个太阳栖息在长得较矮的树枝上,另一个太阳则栖息在树梢上。当黎明需要晨光来临时,栖息在树梢的太阳便坐着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和热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人们在大地上生活得非常幸福和睦。人和人像邻居、朋友那样,生活在一起,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过得既美满又幸福。人和动物也能和睦相处。那时候人们感恩于太阳给他们带来了时辰、光明和欢乐,经常面向天空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一、造纸术与印刷术在西方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纸的发明是人类文字载体的一次革命。我国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05年,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后世因此公认蔡伦是纸的发明者。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科技的一项重大成就, 为人类的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递手段。
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中, 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西方国家的。公元751年,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会战于中亚重镇怛逻斯 (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 , 结果唐军战败, 许多唐兵被俘, 其中一些士兵是熟练的造纸工人。于是阿拉伯人利用这些战俘在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地开设了造纸工场, 所造的纸大批向欧洲输出, 中国造纸术随着阿拉伯人迅速传到欧洲。到十六世纪时, 造纸术流行全欧洲, 从此结束了欧洲人用羊皮作书写工具的历史。过去西欧抄写一部《圣经》需要三百张羊皮, 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信息的传播, 而纸张的流行使西方有了普及知识的优良载体,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
有了纸, 就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书籍, 印刷术的发明开创了书籍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埃及。欧洲人则是从埃及人那里知道和掌握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 根本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1458年, 德国人谷腾堡受我国印刷术的影响发明了铅活字, 用来印刷书籍。
印刷术和纸的结合, 促使书籍大量增加, 改变了僧侣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 书籍不再是一种装饰华丽的玩物和学者的秘藏, 而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欧洲的学术中心由修道院转到各地大学, 欧洲的科技也从中世纪漫漫长夜中走出来, 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纸和印刷术为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巨大作用。十六世纪初, 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反教会论纲, 能在四个星期内传编欧洲, 首次显示了纸和印刷术结合起来的威力, 纸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内部、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
二、指南针与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的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公元三世纪前后, 中国人发现了磁石能够吸铁的特性, 同时还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并依此特性制造了“司南”。北宋时期, 中国人已将指南针用于海上导航。宋代与阿拉伯的海上贸易十分频繁, 中国开往阿拉伯的大型船队有指南针导航, 阿拉伯人从中国商船上学到指南针的用法, 并传到欧洲。没有指南针之前, 航海只能使用观星的方法推算大概方位。指南针出现后, 各国的远洋船队可以依据海图和罗盘测算出航线、航向和里程, 安全地行走于茫茫海天之间。可见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 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南针用于航海, 给航海事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欧洲人十分重视指南针的作用, 并在中国人罗盘的基础上研制成功旱罗盘。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初, 欧洲人哥仑布和麦哲伦等几位航海家利用它开辟了新航路,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打开了世界市场, 刺激了欧洲的工业生产, 在亚、非、美洲建立起了殖民地, 获得了巨额利润, 为欧洲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大量原始资本, 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
三、火药和火器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
火药是我国唐代炼丹家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发明的。火药发明后, 首先被用于军事上, 中国火器扬威于蒙古西征。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之后, 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 蒙古大军发动了第二次西征, 新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也随军远征。蒙古人在西征中亚、波斯等地时连连取胜, 火器发挥了很大的威力。
阿拉伯人很早就从中国了解到火药知识, 宋、元时期来华的阿拉伯水手在中国人节庆之时施放的焰火和中国船舶装备的火器中, 最早接触到了火药。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由于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 (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 的提炼技术, 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间接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硝石。但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1258年2月15日, 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 建立起了伊利汗国, 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中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
火器的出现, 是武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火器在传到欧洲以后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 最终成为了欧洲人征服世界的利器。恩格斯曾说, 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 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 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在各国的革命和斗争中, 火器迅速发展, 并在战争中决定胜负。正因为如此, 资产阶级使骑士组织的封建军事力量土崩瓦解了。
中国的四大发明一向以其深远意义而在世界科技史上享受着殊荣。早在100多年以前, 马克思就曾经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 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杠杆。”诚然如此,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催命符, 是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助产妇, 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启明星。
今天, 我们高度评价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 并不是要我们躺在伟大的历史丰碑下, 沾沾自喜, 盲目自大, 停滞不前, 而是要求我们应该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 充分弘扬中华先民的创造、创新精神, 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贡献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 1979年版.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水稻栽培
水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作为世界栽培稻起源地的观点已获得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的支持,如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水稻实物标本,距今约1万年;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1.2万年的稻作遗存,而且在其不远的东乡县至今仍有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分布;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江苏、湖南等地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田与灌溉的水沟。
2.猪的驯化
此前普遍观点认为,野猪的驯化最早始于中东地区,后来传播到整个欧亚大陆。随着中国已知最早的可靠的家猪化石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这一观点可能被改写。这些化石经鉴定被确认为家猪,经过长时间的驯养,形体已发生变化。碳14年代测定为9100年左右。此外,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这一南一北的考古证据,可以认为中国是家猪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3.粟的栽培
粟是一类小籽粒谷物的总称,包括谷子、黍等,俗称小米。中国北方是粟的起源中心,其野生种狗尾草在中国广泛分布。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炭化粟出土的近20处,其中最早的是距今7000多年的河南裴李岗和河北磁山遗址。
4.养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这已成定论。相传公元前3000年,黄帝的元妃——嫘祖发明了“育蚕治丝”的方法,把蚕丝作为纺织的原料。殷代甲骨文中不仅有蚕、桑、丝、帛等字,而且还有一些和蚕丝生产有关的完整卜辞。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世界上迄今最早的绸片,经鉴定已有4200~4400年历史。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纺织工具组件和饰有蚕纹和编织纹的牙雕小盅(距今6000多年)。这说明,中国长达5000年以上的养蚕、缫丝历史并不是传说。
5.大豆栽培
大豆原产中国,大豆的祖先野生大豆在中国遍布南北各地,某些地方至今还有采集以供食用和饲用。中国的大豆栽培历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2000多年前传入亚洲邻国,18和19世纪引种于欧洲和美国。因大豆不易保存,考古发掘中发现极少。迄今仅有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时期10粒尚未炭化的大豆,以及黑龙江宁安县大牡丹屯出土的炭化大豆,都是距今2000多年的实物。此外在河南洛阳烧沟的汉墓中发掘出距今约2000年的陶仓,上有朱砂写的“大豆万石”字样。
6.竹子栽培
中国竹子栽培有悠久的历史,早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内就发现了竹子的实物;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距今5300~4200年的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了200多件竹编日常器物。中国人用竹筷、食竹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
7.茶树栽培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茶叶和人工种植茶树的国家。世界其他产茶国都是直接或间接引种于中国。在我国古代,茶叶最初是用于食用或药用,后又发展为一种祭祀品,关于饮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王褒的《僮约》。但茶树栽培则可追溯到商周时代——在甲骨文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有关采茶的记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
8.柑橘栽培
中国是柑橘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栽培柑橘历史最早的国家,可能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尚书·禹贡》中的“厥包橘柚锡贡”是关于柑橘栽培的最早记载。公元前300多年前,诗人屈原写下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橘颂》。宋代韩彦直所著的《橘录》是世界上有关柑橘的最早著作。
9.温室栽培
中国是温室栽培起源最早的国家。据《汉书·循吏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说明我国至少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年间已能利用保护设施(温室的雏形)栽培“反季节”蔬菜了。而且在西汉末期,温室不仅用于蔬菜种植,还用于养育珍稀动物和花木。
【责任编辑】庞 云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课件】推荐阅读:
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的思考05-28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11-23
中国古代枕头06-25
中国古代军事制度05-26
中国古代诗歌探究06-01
中国古代感恩故事06-05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06-07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07-06
关于中国古代哲学07-19
中国古代小说目录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