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调查及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精选8篇)
一、教育教学调查
教育教学调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教育实际以及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力与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完成毕业作业积累材料,提供选题思路和立题角度。
(一)调查范围
1.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情况(如基础教育改革现状、接受新课程标准培训的情况、新教材实验情况等);
2.所任职的学校或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如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体现、素质教育与教师等);
3.所任职的幼儿园学校或地区幼儿园课程情况(如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教材评价、活动课的开展、校本课程等);
4.学前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如学科教法改革与创新、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复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参与式教学等);
5.学前德育情况(如小学班主任工作、主题班会工作、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等);
6.小学美育情况(如艺术课程或艺术活动、热爱和亲近自然的教育活动、师法英雄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等);
7.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生学习障碍、小学生学习动机、小学生学习策略、小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案分析等);
8.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如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情况、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师德状况、学历进修情况、教学及科研能力等);
9.教育技术手段与小学教育教学(如教育技术手段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及效能、教育技术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对教育技术手段的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与教师等);
10.其他情况(如一个先进班集体、一名优秀教师或班主任的事迹调查、当地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儿童辍学情况及原因等)。
(二)调查重点与方法建议
1.调查重点
本学校或本地区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方法情况(尤其是课堂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情况;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育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
2.调查方法建议
教育教学调查可以采用实际考察、召开座谈会、个别访问、问卷调查或资料调查等方法,也可以是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进行。
(三)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要求
教育教学调查的成果形式是调查报告并附调查方案以及调查相关资料(包括座谈会纪要、访谈记录、原始数据、采访名单、采访录音等)。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低于2000字,并由调查单位加盖公章。
二、毕业作业
毕业作业是对本专业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后的总结性作业,是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理论,通过分析研究以反映自身所具备的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完成毕业作业的过程,也是学生整合所学课程知识和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构建新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过程。
(一)毕业作业主要内容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毕业作业分两大类:教育研究论文;教学研究论文。学生在其中任选一类完成。
第一类教育研究论文
1.作业目标:整合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掌握教育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实践论文写作,增强论文写作能力。
2.选题范围:基础教育改革;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3.写作过程:教育理论研读和本专业主干课程相关内容整合; 论文写作相关资料介绍及分析;范例介绍及分析;论题的确立;论文提纲的拟定;论文写作与修改。
4.规范与要求:论文格式规范;论文写作要求。
第二类教学研究论文
1.作业目标:整合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掌握教学论文写作方法和规范,实践论文写作,增强论文写作能力。
2.选题范围:小学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方法;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小学活动课教学;教学艺术;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学;小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3.写作过程: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研读,本专业课程相关内容整合;论文写作相关资料介绍及分析;范例介绍及分析;论题的确立;论文提纲的拟定;论文写作与修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07年本院网络教育护理专业学生104名均为女生, 86名为应届五年制专科毕业生, 18名为工作4~10年的临床护士。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4名护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 从中发现其选题、资料收集、构思及书写格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2 问题分析
2.1 选题困难
这是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 如何选择合适的题材, 常常把医生的诊断、治疗加以详细描述, 或者选题体现不出创新性而直接从教科书上抄标题。
2.2 论文写作思路和方法不到位
有些学生选题可取, 但论文的内容未经过资料收集、观察、护理这一个过程, 文章只是由一些参考文献、网络资料东拼西凑而成, 文章缺乏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
2.3 论文写作任务观点
学生把撰写论文当作是任务, 缺乏主动性, 以致有个别学生不是抄袭杂志上的原文, 就是抄教科书上的内容交差。
2.4 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
未按要求去写, 如参考的文献未体现在正文中, 层次标题不用阿拉伯数字编写, 或是中文、阿拉伯数字混用。
3 原因分析
3.1 客观原因
因大多数学生为应届专科生, 在临床上实习也只有9~10个月, 科室轮转快, 直接接触临床机会少, 不利于选题和收集资料。另外学院布置论文撰写计划也晚, 在短时间内收集资料缺乏经验。
3.2 主观原因
思想上不重视论文的写作, 部分学生毕业后忙于找工作, 并以此为借口;写作过程中依赖性强, 认为反正会有教师帮助修改, 不重视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质量。
4 对策
4.1 根据学生情况寻找最合适的指导方法
在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就布置论文写作任务, 并将论文的书写格式及各部分写作要求编写成材料, 重点讲解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及对今后工作的重要影响, 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的重视程度。
4.2 指导学生多看杂志, 提供与选题有关的文章
帮助学生选题, 选题应突出3个字小、新、实, 即题宜小不宜大;选题有新意;题材要有实用性[3]。多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法、思路选题。以问题为中心选题, 从反思中选题。有人认为, 选准、选好研究课题, 在一定意义上等于研究工作成功了一半[4]。选题后, 指导学生从不同方法去总结并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帮助文献检索和收集资料, 对语言反复推敲, 反复修改。
4.3 了解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心理
在第二年度开学一个月内就要求学生将论文计划任务书上交, 避免学生拖拉、依赖、不重视等, 针对这些情况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联络。
4.4 在论文撰写方面对学生期望值不能过高
应届毕业生临床经验少, 应同这些学生召开座谈会, 按照论文撰写的标准,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选题、检索、查资料、写文章、提炼语言等这样一个过程, 养成广泛阅读文献、及时获取信息的好习惯。
总之, 对于网络教育护理专科生的论文撰写如果采取早布置→多指导→常修改→严要求的方法, 就会逐渐提高其撰写论文的质量, 并树立其科研意识。
摘要:目的探讨网络教育护理专科生撰写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3年网络教育班毕业的104名护理专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其在选题、构思、资料收集等方面存在问题, 现提出相应对策, 为今后的网络教育护理毕业生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帮助。结论撰写论文的过程, 既是一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脑力创作实践, 又是一种由生疏到入门再到熟练的写作实践[1]。
关键词:网络教育,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李旭, 于小雪.克服护理论文写作困难的方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10:1117~1120.
[2]肖顺贞.护理研究[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3]曾佩珍, 黄芳梅, 钟晓珊, 等.培养临床护士科研选题的方向与思路[J].现代护理, 2004, 10 (5) :450~451.
[摘 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照认证标准,介绍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情况。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5-0020-02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高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培养目标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不断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和拓宽学科和专业基础,加强素质教育。
此外要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要有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参与[2]。
二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电气应用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企业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在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3]。(4)研究: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科学分析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电气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电气类专业相关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评价专业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环境保护问题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在电气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8)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重视生命和健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0)沟通:能够就复杂电气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12)终身学习:对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能够通过不断学习而适应发展。
三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本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可以用矩阵图的形式说明。
目标1: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
目标2: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
目标3: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
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
四 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为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教学以培养工程应用创新能力为主线,注重工程思维、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依据专业认证标准,按照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模块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本专业对各门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情况,按照高、中、低三档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总结形成反馈信息,用于教学计划的修订和各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中,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五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1 评价方法
直接评价:通过直接观察或检查成效来评价毕业要求及分解指标点的达成情况,包括学习成果、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等,测出学生能力达成程度。采取以下方式:(1)考试(口试或面试)/测验成绩分析法;(2)实验或实践表现评价法;(3)第三方专业证书考试成绩测量法;(4)专题报告审查;(5)实习单位的考核评价。
间接评价:通过不定期进行的各类型毕业生问卷调查进行间接评价。主要由用人单位、校友会、辅导员、专业教师及二级学院领导参与完成。例如(1)毕业校友的跟踪与调查;(2)雇主对毕业校友的工作满意度调查;(3)校友毕业后的成长自评;(4)学生学习经验问卷调查;(5)学生访谈、模拟测验。
2 数据来源
(1)任课教师提交的正式考核成绩;(2)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在管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给出的综合表现数据;(3)学生管理部门每学期的综合成绩排名数据;(4)企业实习鉴定数据,用人单位给出的评定数据等;(5)问卷调查;(6)第三方技能水平鉴定结果。
3 评价机构
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督导组及第三方。
4 评价周期
课程评价每学期完成,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每年完成。
5 结果反馈
根据制定标准与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评价,综合分析,通过学院和专业教学主管部门通知相应教师,针对性改进相应的教学环节。
6 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其次,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评价内容制定专人、用人单位,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等,根据毕业要求设定支撑每条指标点的3-4门课程,根据支撑强度设置权重值(达成度评价目标值),权重值之和等于1。
六 结论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毕业要求指标的细化分解,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相互支撑及毕业要求达成度,这些是关键。专业认证不是质量水平评估,而是合格求证,要求最差生达到要求即为合格。培养学生具有相当的工程实践能力师工程认证的根本,也是出发点,是毕业生具有国际水准的关键。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建立了培养电气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并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分别从直接和间接的角度做出了评价。完善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支撑了毕业要求的达成。
参考文献
[1]贾阳,周小乐.基于市场需要的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能
力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4(3):93-94.
[2]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3]熊怡.承百年电气学科积淀,育时代优秀专业人才[J].
汉语言文学、广告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要求
毕业论文资料包括:①任务书;②开题报告;③文献综述;④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封面、目录、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文本主体、注释、参考文献等,若提供软件则须有软件及相关资料;⑤成绩评定表及其他附件;⑥答辩意见(评语)及其他附件。
1.任务书
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开始前按照瓯江学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瓯江学院教务部网站下载)要求填写,并下发给学生。任务书要明确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后的工作成果、主要参考资料、调研计划等。任务书的内容一律采用电脑打印,字体、行距与模版一致,以美观为宜。但指导教师签名必须用手写。教学承担单位审核意见由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大致就任务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明确具体性、计划进度的合理性、提供的参考文献数量是否适度、是否同意下达任务书等方面签署意见,落款签名由系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统一填写。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学生(论文作者)按照瓯江学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瓯江学院教务部网站下载)要求格式填写清楚,字数总计不少于2000字。开题报告一律采用电脑打印,字体、行距与模版的文字格式一致,段落开头右缩两个字符,视美观为宜。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阐述所选论题的研究现状,有何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说明论作的研究范围、主要观点和逻辑思路,尤其要说明论作的创新之处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着重阐述研究过程中准备使用哪些方法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分阶段(起止日期)分行列出所要进行的工作,并与系规定的进度大体保持一致;“
五、主要参考文献”:开列论题研究中所要阅读的各种文献资料,一般以著作和重要的研究资料为主,注意文献的权威性和学术性,且数量不宜过于单薄,分行([1]、[2]、[3]……)按作者(译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的顺序一一注明。
开题报告必须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意见”应就论题的意义价值、研究的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度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做出评价。
3.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反映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阅读各种文献的整体情况,也是衡量论作的学术含量的重要标志。作者一般应阐述清楚所阅读的文献的基本内容,以及与自己论作的关系。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应与《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所列出的篇目相对应。单倍行距排版。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写作基本规范要求见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相关规定”之附件3《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写作基本规范(参考)》(对于“学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2篇。”中有关外文文献内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暂时不作硬性要求)。
文献综述只列出标题名,不写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要分别列出标题,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4.文本
(1)封面
封面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所填内容的字体、打印封面要求与瓯江学院印制的《毕业设计(论文)》封面的格式一致(可从瓯江学院教务部网站下载)。“完成日期”应大体与系规定的时间相一致。
(2)目录
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主要包括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前言、层次标题(按三级标题编写)、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件等。
前言和结论:如果正文中并未列出,“目录”中也不必列出;致谢:确有必要的,可在正文后写“致谢”(主要指校外专家指导,其它单位合作等),一般情况没有必要写,目录中也不体现;附件:如原文中没有,不要生搬硬套。
目录需单独一页。“目录”二字用小三宋体加粗居中,之间空2个汉字;下空1行为目录内容及页码,两侧排齐,用四号宋体字,1.25倍行距排版。
(3)题目
题目应该简短、明确,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有特殊要求的,如为了给题目加以补充说明,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一个侧面等,则可加注副题。
题目用小二号宋体居中,副题前加破折号,用小三号仿宋体字,亦居中排布。
(4)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之中的主要信息(基本观点),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且用第三人称陈述。摘要分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在前,一般不超过300字,外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要求1200字符左右)。
“摘要”二字,中间空一字符,在题目之下空1行输入,左空2字,后加全角冒号,用五号黑体字;其内容在冒号后接排,回行顶格,用五号宋体字。
(5)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和中心内容的语言词汇,尽可能从题名、摘要、层次标题和正文的重要段落中抽出与主题概念一致的词和词组作为关键词,以便他人在用关键词检索时能找到论文。分中文关键词和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在摘要之下输入,左空2字,后加全角冒号,用五号黑体字;关键词词目之间加全角分号,最后一个词目之后不加标点符号,用五号宋体字。关键词要求3-6个。英文关键词要和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之下空1行依次为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之下空1行为文本主体。英文题目、作者、导师、摘要和关键词的字号分别与中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相同,字体用Times New Roman体,加粗。注意,英文中涉及的书名、刊物名、文章名等用斜体表示,不用书名号和引号。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虚词所有字母均小写。“Abstract”和“Keywords”二词加粗。
(6)文本主体
①文本主体的内容
文本主体部分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
前言作为文本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要求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前言应作为单独一部分书写,不加章节或序号。前言如果文字不多,可不必标示标题。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归纳论文的核心观点,亦可补述论文主体还未说明的问题,有待深入开掘的问题等。结论应作为单独一部分书写,不加章节或序号。文字较多的,可标示小标题;文字较少的,可不加小标题,采取上空一行排版。
②对论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
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或调查报告。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的堆砌。一篇合格的论文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论据要充分支持论点;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调查报告必须有实际单位,有真实数据。本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要求在10000字以上(含摘要、参考文献)。
③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
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序次为:
一、(一)
1.(1)
前言(或引言、导论等)和结论(或结语、余论等)不编序号,“前言”两字之间空一字符,“结论”亦然。
第一级题序和题名用三号黑体字,缩进2字符;第二级题序和题名用小三号黑体字,缩进2字符;第三级题序和题名用四号黑体字,缩进2字符。若还需分层,则用(1)编序,题序和题名用小四号黑体字,缩进2字符。正文各层次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
④图表
论文中的选图及制图力求精炼。适于文字说明的,就不要用图。所有图表均应精心设计并用绘图笔绘制,不得徒手勾画。各类图表的绘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
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表的设计应简单明了。图表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一律不加括号,用“,”与量值隔开。图表均应有标题,并按章(层次)编号(如图1-
1、表2-2等)。
图表标题均居中书写,字号比正文小一号。
(5)注释
注释是对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有关问题的说明等,简称“说明注”,采用“脚注”形式。序号为①②③……,每页独立编号,可用计算机自动生成。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凡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第1版可不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报纸:[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别).[5]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6]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8]电子文献:[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同一种文献被多次引用时,只用同一个序号,若引用文献的起止页码不同,则在后面逐一列出,中间用逗号隔开。
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序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为清晰起见,上标的括弧和序号用Times New Roman体,如[5]而不是[5]。
“参考文献”四字,在正文主体(或致谢)之下空1行,居中排布,用四号宋体字加粗;其内容另起1行,左空2字,依次排列,五号宋体字。
5.行距
论文从题目到参考文献全部内容统一用1.25倍行距。
6.页码
文本各页均需按顺序编页码,页码用小五号字,页码的统一格式为“-1-”底端居中样式。
7.附件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对毕业论文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或以他人阅读方便的工具性资料,如调查问卷、原始数据等,可编入附件中。
8.版面
文本版面采用A4纸竖排(个别图表视需要可横排)。页面边距为: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cm,左侧装订,1.25倍行距(英文用1.5倍行距)。
9.装订
参见《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装订顺序及示例(参考)》
一、教育科研调查报告
1、题目:通过简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方法、内容等,或提出社会、师生关注和迫切要发解的问题。
4、正文:主体部分。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报告的内容重点视调查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而定。最后写清楚调查结果。
5、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对结果做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6、结论: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教育科研实验报告
1、题目: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为避免冗长,可加副标题,使主标题简炼。
2、署名:写明研究者的单位和真实姓名。非个人的要求署集体名,并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人。
3、引言:(研究工作概述):简要说明课题的来源、背景,别人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实验目的、对象、时间、方法、规模、该实验达到什么结果和实验进展情况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4、实验方法(正文):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和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述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正文部分常常利用若干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
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6、结论: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7、分析与讨论: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提出的问题;第二,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第三,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第四,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实验存在的问题。
8、参考文献和附录:参考文献应写明著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出版地点。附录,指的是能反映该实验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研究价值的主要材料,论文、证书、照片、录像带等资料。
(实验报告也可以按照:
1、题目;
2、署名;
3、前言;
4、正文;
5、结论;
6、参考文献和附录几个部分来撰写。)
三、教育科研论文
1、题目:要求既能表达论文的基本精神,又要简洁、精炼。
2、署名:作者所在单位和姓名。非个人完成的要署集体名,附研究人员名单,但可写上执笔者。
3、内容提要(摘要):较长的论文需要有摘要,以便读者了解全文的概貌,写作时要注意:第一,文字简练,二三百字为宜;第二,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读者对论文的结构、主要论点一目了然。
4、绪论:即引论,要求概述三个方面:第一,提出课题,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第二,交待研究背景,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第三,说明作者论证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提出需要论证的问题是绪论的核心部分,体现着全文的基本价值。
5、本论:即正文,是展开论题,表达作者个人研究成果的部分。该部分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写好这部分关键在于论证,即证明作者提出的论题。包括论题的提出,对解决问题的设想,论据的选用,理论上的逻辑推理及得出的结论等。要特别详细地阐明作者提出的新的独创的东西,这是论文的学术水平高低,有无学术价值的具体表现。如果论文较短,这部分可以一气呵成。如果文字较长,为了概括内容和阅读方便,这部分可分章、节或冠以大小标题,或使用不同的序号加以显示。
6、结论:这部分要对正文中分析论证的问题加以综合,概括出基本点。结论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课题解决的答案,是全篇论文的归宿。
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排版规范
(1)页面设置:Word排版
纸型:A4标准纸;页边距:上 3 cm,下 2 cm,左 3 cm,右 2 cm;
操作方法:文件→页面设置
(2)全文宋体,一级标题3号字,加粗,居中。正文小4号字。行距22磅:操作方式格式→段落→行距-固定值-设置值22磅
(3)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单独一页(摘要正文及关键词都应该首行空两个字符)
(4)目录:
只采用两个层次,即“一”与“
(一)”,并标注对应页码,单独一页。“目录”两个字用宋体3号字、粗体、居中,其它用宋体4号字。
(5)标题及正文:
一级标题要另起一页,正文与标题要空一行。
一级标题一、二、三„„宋体、3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内容论述,二级标题:
(一),三级标题:
1、,四级标题:(1)宋体、小4号字
(6)图、表标注格式:
图标注由图号及图名组成,置于图的正下方,用宋体小4号字。例如:图2-1 污染物变化曲线表示第二部分第一幅图表标注格式:表标注由表号及表名组成,置于表的正上方,用宋体小4号字。
例如:表2-1 污染物浓度测定值表示第二部分第一张表
(7)结论:
“结论”单独一页,作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和正文一起编号
(例如:
四、结论)。
“结论”两字用宋体3号字、粗体、居中,叙述的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
(8)致谢:
“致谢”单独一页
“致谢”两个字用宋体3号字、粗体、居中;叙述内容用宋体小4号字。
(9)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单独一页,两端对齐
“参考文献”四个字用宋体3号字、粗体、居中;其它用宋体小4号字。
其格式如下:
书籍类: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次。杂志类:序号作者姓名,论文题目,杂志名,年,卷(期)。例如:
[1]彭文晋,新技术革命与人才开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2]余逸群,国内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国际观察,1993年,第三期
(10)附录:
“附录”两字用宋体3号字、粗体、居中;清单内容用宋体小四字。
论文附录如设计图纸、程序清单等,可附在最后。若有多个附录应编号,例如:附录A设计程序清单
附录 B设计图纸清单
二、论文撰写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应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要作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应用足够的文字叙述,正文不得低于8000字。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工程设计实践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或工程设计实践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推论及设计方案特点。
2、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的内容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要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选取若干个词作为关键词,涉及的内容领域从大到小排列,便于文献检索与查阅。
3、正文中图、表、公式、计量单位等的要求
(1)图应具有“自明性”,即仅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图中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如用放大缩小的复制品,必须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2)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不宜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
(3)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注意区别各种字符,如:拉丁文、希腊文、俄文、德文花体、草体;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字符的正斜体、黑白体、大小写、上下角标、上下偏差等。
(4)论文必须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使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一律采用国际通用符号。
(5)符号和缩略词应遵照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如无标准可循,可采纳本学科或本专业的权威性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的规定,也可以采用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印的各学科词汇的用词。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号、记号、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等时,均应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给以明确的定义。
4.结论
结论或结束语一般控制在300字左右。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应对整个研究或设计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或实践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
步开展工作的见解和建议。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采用结束语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结束语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5.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的致谢词中向下列各方面致谢:
指导教师;
资助研究工作的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6.参考文献
科学有继承性。研究成果绝大部分是前人工作的发展和继续,所以毕业论文(设计)多引用参考文献。作者列出参考文献,反映出严肃的科学态度,真实的科学依据,也体现尊重前人成果。参考文献应尽量选择近5年来的文献含[专著、教材、论文]不少于8篇。
7.后置部分
附录是作为论文(设计)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编于论文后,如果附录内容较多,也可以另编成册:
(1)为了整篇论文材料的完整,但编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的条理和逻辑性,这一类材料包括比正文更为详尽的信息、研究方法和对技术更深入的叙述等;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
(3)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罕见珍贵资料;
(4)对一般读者并非必要阅读,但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5)某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设计图、结构图、注释、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8.论文撰写要求必须按我院统一规定的电子文档标准模版(模版可从我院平台上下载)。
三、专科毕业实习、实践报告撰写要求及工作规范
撰写专科毕业实习、实践报告是一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对专科生所学知识的全面检验。为规范专科毕业过程管理,特制定本撰写要求及工作规范。
1.各学习中心应在专科生的第四学期末下达毕业实习、实践任务。
2.学生应在第五学期中期把实习、实践报告(报告字数不得低于两千字)及毕业实习、实践鉴定表交到所在学习中心。各学习中心通过远程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平台上传专科毕业实习、实践成绩(上传平台成绩的方式和考查课相同,所有模版可在平台上下载)。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人才培养
来自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1~2014年体育教育专业连续4年都是就业红牌专业之一。所谓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1,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其原因并非单纯由高校扩招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1年以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经历了“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再到现在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三种就业形式。就业制度的三级跳,使得一些开设体育教育专业时间不长的综合性大学难以适应,加之来自体育院校的强势竞争压力,综合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性不强、就业范围局限性较大、社会需求量较小等特点逐渐显露出来。如何通过强化专业建设,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准确掌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特点,把社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形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机制?等问题成为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基于此,该文对云南农业大学2012—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体育教育专业改革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对制约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优构,以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注:数据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2014年12月就业工作 考 核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云南农业大学2012—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232人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法
通过电话和网络交流,对2012—2014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同时就专业改革的趋势等相关问题对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4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负责人及部分专业课教师进行访谈,并将访谈结果归纳整理,作为本课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1.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对云南农业大学2012—2014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个人发展趋势,以及对专业培养工作评价等问题等进行了调查。为确保问卷的质量和可靠性,在发放问卷前请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3所高校的8名同行专家对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最终确定问卷。发放问卷232份,回收232份,其中有效问卷232份,问卷回收率、问卷有效率均为100%。对调查问卷采用复本信度检验法进行检验,经检验学生问卷的相关系数r=0.898,教师问卷的相关系数r=0.967,调查问卷的信度值较高,表明问卷的调查内容真实、可信。
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分析
2.1 就业率
对近3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毕业率逐年提高(见表1)。
从表1数据显示: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9%,高出2013届3.7%,高出2012届6.8%,创造了历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新高,在2014年云南农业大学34个毕业专业中排名第8。
2.2 就业去向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反映出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以及就业去向的多样化(见表2)。
从表2数据显示:3届毕业生呈现出多渠道就业现象,就业人数相对较集中的是学校、企业以及自主创业。2014届毕业生中有28.0%的选择自主创业,该比例远远高于2012届、2013届毕业生在该方向的就业率。2014届毕业生选择企业、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大,均超过前两届。就业去向调查结果反映出,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结构正在发生改变,专业对口就业率正逐年下降(见表3),专业不对口“错位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出来。
从表3数据显示:近3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2012届的39.39%,2013届的34.85%,2014届的25.0%。在对口就业去向方面,中、小学依然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这一调查结果符合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方向一致,但过低的对口就业率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初衷有较大出入。
3 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思考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提高,就业去向宽泛且相对稳定,但就业结构正发生变化,专业不对口“错位就业”问题已凸显。虽然就业率的提高与专业不对口“错位就业”现象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但学校片面追求就业率的做法,势必弱化了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气质培养,尤其是,随着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结构的改变,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薄弱、学科建设滞后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逐渐显露出来。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建议与思考。
3 .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应通过科学而完善的学校内部评价尺度[3],来细化工作,实现专业化、特色化培养;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有效推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即,学校首先要立足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强化专业建设,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掌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特点,把社会需求与学生的就业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为此,学校对一段时间以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重竞技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明确了现阶段的工作应围绕“通才教育”和“本科精英教育”,按照特色专业和名牌专业建设标准,以“全面发展人才观”和《质量工程》为指导,严格遵循社会及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努力培养出运动技术规范、运动能力强、专业技能过硬、基本技能全面、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以外工作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3 . 2 优化课程体系, 突出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拓展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载体,优化的课程体系能突显教育教学的核心。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优构工作实行三步走:第一步,开展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不同职业和岗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第二步,分析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结构,了解不同就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以及对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形成明细的岗位任务分析表,整合形成具有职业特征、体现任务综合性、具有教学价值的系列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完成课程优构初案;第三步,从实用型人才和特色人才培养的角度将知识进行优构,开发行动导向,以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来引领学习领域,形成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进而构建以岗位要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压缩必修课程学时,增加选修课程学时(包括公共选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增加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增加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学时,拓宽课程领域,调整了课程结构和学时分配。
3 . 3 深化“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数年不变,且与社会需求脱节,以及培养方式呆板、实践环节薄弱、学生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等突出问题,提出了“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衡发展,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强调教学互动、师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学—思—用’相结合”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4],将教育教学全程设置为专业认知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综合能力培养教育4个专业人才培养阶段[5]。结合学校实行的“三学期制”,构建并实施了“分段—集中”实习模式,将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全程设置为熟悉性实习、陪伴实习、合作体验实习、责任实习四个“分段而不断,小集中与大集中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阶段[6]。
3 . 4 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配套改革
关键词 医学检验 成人教育 课程设置 调查
中图分类号:G7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91
Survey and Analysis of Graduates' Opinions of Medical
Laboratory Adult Education to the Curriculum
LI Jiangbin[1], CHEN Folan[1], JIAN Runzi[2]
([1] School of Medical Laboratory,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Dongguan, Guangdong, 523808)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graduates’ opinions of medical laboratory adult education to the curriculum during the period of university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mong 225 medical laboratory adult education graduate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dical laboratory adult education graduates generally thought professional course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while the cours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hould be reduced.
Key words medical laboratory; adult education; curriculum; survey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依据专业培养方案,由相关院系讨论确定。这种培养方案在设置过程中较少参考学生的实际工作需求。然而,毕业生已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更加了解本专业开设课程情况的不足之处。调查分析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毕业生对目前课程设置的需求情况,收集学生意见,可为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使其课程结构更为合理,内容更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工作的特点,更好的学以致用。
1 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2011- 2014年毕业生225名。(2)调查方法:自编《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成人教育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查问卷,问卷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3)统计分析:将调查结果录入“问卷星”网络,由“问卷星”系统自动统计。
2 结果
本调查发出问卷225份,回收225份,有效问卷225份。按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社科课程五个课程群进行学时调整意见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别见表1-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毕业生认为最不应该删减学时的是专业课程,这凸显了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重要性。而认为删减力度最大的应该是人文社科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对于临床医学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则持少量减少学时的态度。随着医学分科日益细化、医学检验专业的学习课程不断增加,传统的课程设置存在专业课程学时少、与临床实践脱节、部分学科内容重叠、人文社科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过多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暇了解相关专业学科的最新进展,导致学生知识陈旧老化与实践脱节,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医学检验毕业生已经完成全部课程的学习,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课程设置的实用性有更深的了解。本研究通过自编《广东医学院医学检验成人教育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调查问卷,调查毕业生对相关课程学时调整的态度,可反映毕业生对课程设置的实际需求。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时,适度地参考毕业生的意见,能使其更适用于临床、更加突出医学检验专业的特色、所培养的学生更符合对医学检验工作岗位的需求。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应精选主干课程,强调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如分子诊断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的开设。对于临床医学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内科学、妇产科、诊断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可以适当地减少课时及降低课程难度。人文社科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有许多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求的必修课程,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删减学时,更为重要的是此两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少、精、全”相结合,尤其要注意课堂效果,避免课堂出现“学生睡倒一片”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有参与感,不应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空洞感。另外,新时期下的医学检验专业成人教育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应加强计算机应用和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力度,并注重医学检验前沿技术知识扩展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合理的课程设置将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使学生将有限的课程学习时间真正做到“听得懂、学得好,用得上”。
表1 毕业生对专业课程学时调整意见结果(%)
表2 毕业生对临床医学课程学时调整意见结果(%)
表3 毕业生对专业基础课程学时调整意见结果(%)
表4 毕业生对公共基础课程学时调整意见结果(%)
表5 毕业生对人文社科课程学时调整意见结果(%)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GDJG201 42239);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3-029Y);广东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1130)
参考文献
[1] 张继瑜,王前,郑磊,等.突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2(10):1330-1333.
[2] 李莉,倪培华,樊绮诗.医学检验专业学制“五改四”的实践与体会[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9.8(5):567-568.
[3] 邬晓薇,王云贵,王振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J].重庆医学,2008.37(3):273-274.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调查及毕业论文撰写要求】推荐阅读:
教育实习报告撰写要求12-16
教育部关于规范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1-16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论文10-09
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分析及启示论文07-24
地理专业教育实习调查报告09-12
学前教育本科论文格式要求06-27
小学五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要求11-22
小学英语教学要求及学习建议06-18
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