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小学减负工作制度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金川小学减负工作制度(精选8篇)

金川小学减负工作制度 篇1

我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在办好令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道路上昂首阔步。现就我校的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校创建于1902年,是一所历史悠久、富有朝气的全日制完全小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1436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5.1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595平方米(生均占建筑面积3.39平方米)。在职教师106人。其中本科学历22人、大专学历59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县名师3人。在校学生223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学校以“求真 崇文 立德 勤奋 踏实 明礼”为校训,以“与人为善、勇于争先、和谐向上”为校风,以棋类、书画、兵乓球、舞蹈、“最美学生”评比为办学特色。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县教体局“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综合奖”、“全县教学设备管理与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单位”;2013年先后被吉安市教育局、江西省教育厅评为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省家长函授学校先进教学点;学校少先队连续三年被团市委、市少工委、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少先队集体”; 2013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少先队活

动课试点学校;2012至2014学校连续三年在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2012年学校工会被县教体局授予“先进学校工会”;2013年学校被县总工会授予“县级模范职工之家”;2014年学校荣获全县教职工乒乓球比赛第一名。

二、工作措施

(一)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我校制订了《教工综合考核方案》等系列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行阳光政务、财务公开,在校园内设立了公示栏,学校和教师对一些重大事项进行阳光操作,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日常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保证了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强化安全,打造平安校园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大对安全工作管理力度,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校会、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意外事故报告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制度,每学期初,校长与分管校长、分管校长与班主任及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开展“我是安全小卫士”系列活动,利用“学校安全月”,对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系列安全教育活动。请专业人员到校为师生进行安

全消防知识讲座,每学期都进行安全逃生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举,进一步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营造了安全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科学管理,打造和谐校园

我校通过“一个宗旨、两个和谐、三个引领和四项管理”的方式,提升管理质量。

一个宗旨:即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现代学校管理不再只是对学生与教师的考核或控制,而更趋向于精细化的服务。为此,我们做到了两点:一方面班子成员正确定位自己的岗位角色,以主动、平等、谦虚、诚恳的方式与师生沟通,真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学校做师生发展的“服务器”,千方百计为师生搭建成长的舞台。

两个和谐:即内部和谐和外部和谐。一是内部关系的和谐。通过集体谈话、个别交流等方式,引导大家认识到,每个教职工都是学校平等的一员,充分地尊重、关心、团结每一个人。在工作上当战友,生活上做朋友,共同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二是外部环境的和谐。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协调处理好与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关系,主动沟通交流,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三个引领:即理念引领、目标引领和文化引领。我校领导班子对自己的要求是手里不拿鞭子,而是举着旗帜,走在前面。一是理念引领。通过组织学习、开辟教育大讲堂、深入课堂听课、积极参与教研、亲自上课等方式,充分发挥自

身的引领作用。二是目标引领。通过全体老师的反复讨论,制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师生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抬头仰望星空;三是文化引领。通过绿化美化校园,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教师承诺、行为规范等悬挂在校园,引领师生奋发向上;抓好走廊文化布置。在教学楼内,每楼层设立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主题,形成一条条文化长廊;在办公楼内,突出了“为师之德、为师之学、为师之艺”三大主题。班级和特色中队文化布置,各班本着“育人、美观、实效”的原则,建设了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办公室内,老师们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艺与个性,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办公室和教研组文化。通过全方位文化建设,使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项管理:一是加强制度管理。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学校《教职工综合考核方案》。二是重视人文管理。学校每年都及时召开了教代会,对教师们的提案经认真研究,逐条答复。三是坚持常态管理。逐步把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卫生管理等各项工作常态化;四是坚持精细化管理。用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使工作的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让每一项工作都成精品。

(四)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我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实现了教室电风扇、办公室空调化、班班有多媒体,所有教师每人一台电脑,为所有办公室配备了个人物品橱,为所有教室配

齐了书橱、窗帘等物品。拆除D类危房2361平方米,新建综合楼2672.85平方米。通过这些措施,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五)突出重点,抓实教育质量

1、抓实常规管理

抓好“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综合评价”等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抽查作业、听课询问、检查单元练习、分析学习状态、集体备课、问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对各年级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并加强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教案、作业、理论笔记进行全面评价。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讨交流活动。如名师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能手观摩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带动作用。

3、加强校本培训。大力开展了电教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六)德育为首,建设优良校风

我校着力抓好德育工作建设,紧扣“四条主线”,抓住“三个载体”,密切“三个结合”,切实加强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四条主线:一是爱国教育。开展“热爱祖国,做有志队员”、“中国梦.我的梦”等主题教育,让队员从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二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让学

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文明礼貌等习惯。三是感恩教育。结合“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开展“学会感恩,做快乐队员”等系列活动。四是法制教育。开展法律进校园、进课堂系列活动,提高了全校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聘请司法、公安部门干警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

三个载体:一是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融入班队会、品德与生活(社会)、语文等学科教学之中。二是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融德育于活动之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 开展了“争当文明小卫士”活动;每年“六一”都要表彰百名“优秀少先队员”,举办全校文艺演出;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将读书贯穿于各年级、各学科之中,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让书香浸染学生心灵。组织学生参加了县市读书征文比赛等。

三个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等活动,赢得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邀请省教育专家给家长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沟通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教育发展合力。

(七)勇于创新,突出办学特色

我校整合学校的优势,形成了“三育齐飞”的办学特色,即阳光体育强身体,养成教育促习惯,艺术教育展特长。开

展了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除上好“两操一课”外,我校体育队常年进行训练;全校学生每天利用大课间和体育课开展兵乓球、跳绳等阳光体育活动;定期召开以田径为主的校运动会。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也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深入开展养成教育。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的上学、放学、上下楼梯、课间活动、课堂常规等进行严格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纪律、卫生、生活和学习等良好的习惯。组建了器乐、舞蹈、书法、美术、棋类、鼓号队、乒乓球等特长班。在历届市中小学生艺术节上,我校的舞蹈节目《红星闪烁》、《亲圪蛋》、《阳光下的孩子》分别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器乐合奏《茉莉花》获县一奖、市一等奖;《威风好汉》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有9人次获全县小学组美术一等奖和市二、三等奖、12人次获全县小学组书法二等奖。

金川小学减负工作制度 篇2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规范的小升初招生制度作支撑。今天的小学生课业负担为何如此之重?升学压力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升入一所好学校, 学校和家长都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十条规定》中的“阳光入学”、“均衡编班”, 直指当前小学招生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毕竟违背政策规定的暗箱操作有损教育公平。但笔者所要强调的是, “阳光入学”、“均衡编班”不只局限于小学招生, 从制度保障的视角看, 在小升初招生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阳光入学”、“均衡编班”, 更会直接关乎小学生减负的成败。

小升初招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这是《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但现实中的种种做法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在小升初的招生过程中, 各种考试、测试和面试花样繁多, 不同的考级证书大显神威, 初中入学的分班考试大行其道, 重点班、实验班见怪不怪。如果这样的情形继续存在, 即便是学校减轻了负担, 家长自然还会去增加负担, 这其中不只是简单的思想观念问题, 还有更重要的利益诉求问题。因此,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规范的小升初招生制度作支撑。在“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下, 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 合理调整片区, 确保每个片区内都有家长认可的优质初中学校, 使孩子在就近入学的原则下拥有更加公平的机会。同时, 要严格禁止小升初招生中的各种考试及其变相考试, 招生录取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 取缔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 切实规范小升初的招生秩序。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中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支撑。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与小学生减负之间的关系, 看似不那么紧密, 其实不然。学校和家长都会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 他们瞄准的是让孩子上好高中、上好大学。如果小学阶段减轻了负担, 而今后的中考和高考重又回归到激烈的分数竞争当中, 他们对今天的减负存有顾虑也就不足为怪了。《十条规定》中的“不留作业”、“规范考试”、“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等级评价”等举措, 主要针对的是目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复训练、应试备战、分分计较的实际状态。但这些具体的减负举措如果不能与今后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思路相衔接, 减负恐怕难以落到实处。

应当说, 中考和高考的改革走向, 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学校和家长减负的决心, 也会影响某一项具体减负举措的执行力度, 因此, 小学生减负必须以中考和高考制度的改革作支撑。在今后的中考改革中, 要推进招生录取标准的多元化, 改变单纯以分数录取学生的做法;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与招生录取的“硬挂钩”,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要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等级呈现”, 切实解决招生录取中分分计较的问题。同样,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今后高考改革的基本方向, 要逐步建立以学生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校招生制度, 切实改变用单一标准评价和选拔学生。这样的改革思路, 将会有助于消除学校和家长对减负的种种担心和顾虑, 也唯有如此, 减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尽管减负需要制度改革作保障, 需要标本兼治, 需要有一个持续的过程, 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就此等待, 事实上相关改革的制度设计已启动。减负工作不妨从容易做的先行做起, 相关改革同步跟进。从这个意义上说, 《十条规定》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

略谈中小学“减负” 篇3

一、“减负”的紧迫性

学生学业负担一度是我们教育所忽视的问题,很多中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为追求所谓的升学率,无端地加重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小学减负势在必行。

1.过重的学业负担没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1991年第二次国际教育成就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在参评的20个国家中,除数学平均正确率居第一外,地理、生物、物理和化学均居第15位。题目分知识、理解、应用,其中理解第3名,知识第11名,应用第17名。远低于学业负担比我们轻得多的美国学生。从事实来分析,我国学生一方面学业负担重,另一方面综合素质不尽人意,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在高耗低效地工作;学生是勤奋向上的,教师是尽心尽力的,学生学得辛苦,教师也教得辛苦,却在很大程度上做了无用功。

2.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厌倦学习

许多走出中考与高考考场的学生“高呼万岁”,很多学生“谈书色变”,有的将书束之高阁,有的作废品卖出。由于长期承担过重的学业负担,有些学生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影响下,由厌倦学习,到厌倦生活,进而厌倦人生。这正是错误教育的真正悲剧——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不愿看到的,它给人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3.过重的学业负担束缚学生的创造性

不难看出,现在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工作重心仍在知识教育上,所谓的“素质教育”无非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开发创造潜能的工作还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现行学校教育统一的教学内容、标准的答案、“满堂灌”的教育方法、过重的学业负担、追求优秀率和升学率的教育目标考核等,均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被动接受知识。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力的发展和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二、“减负”的目的原则

“减负”指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繁重、机械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以达到全面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具体减什么呢?至少要做到“三减”:减时、减量、减重。即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作业数量,减轻书包的重量。(书包的重量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确实减了不少,但是具体到各学校操作层面的学习时间和作业数量要引起关注。)“减负”还要注意“三不减”的原则:不减质、不减效、不减责。即不能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标准为代价,而是学校、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发展,体现个性化教学,以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

三、“减负”的多种途径

在“减负”的实际操作中,广大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备课要精,讲课要细,作业要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使“减负”达到更好的效果,具体来说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1.强化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进修学校和各学校应该组织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减负”实际操作的能力培训,教研室(教科所)等职能部门可以组织研讨交流活动或各种形式的评优课活动,还应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使教师“一专多能”,培养骨干教师素质,并带动其他教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情况下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2.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在“减负”的原则指引下,教师应在课前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明确目标,注重学法指导;分析学情,分层备课,面向全体;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有所提高。各校应该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与本校具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以设计并完善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有限的时间用足、用活、用好。坚持“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思维,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作业合理,巩固学生能力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课堂、学情的不同,安排布置一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梯度的“分层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的设计要努力避免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作业,力求活泼、新颖、精炼,尽量减少作业的时间,以便学生自己支配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

4.培养特长,提供展示平台

学校、教师、家长,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帮助他们确定一两个兴趣小组项目,安排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活动。学校要统筹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定期检查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了兴趣,就容易使学生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特长。

学校要定期组织相关教师开展与兴趣小组学习有关的活动,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一个平台。如:艺术园中结“奇葩”,我是小歌手,主持我也行,巧手迎奥运,科技进军时等。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他们不断努力,更上新台阶。

此外,各校的“阳光体育60分钟”如何安排,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也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重要内容,校园交际舞占用60分钟很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其余的时间做些什么,怎么利用得更好呢?还学生60分钟容易,但是最好不要被无序的嘈杂纷闹占据了大部分时间。

作者简介

小学减负工作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云南教育厅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和“减负提质”为准绳,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减负”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切实抓好“减负”的各项事宜,为营造和创建尊重、和美、砺行、求真的“尊重教育”校园文化而不懈努力!

二、具体实施

“减负”工作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各项工作必须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教学、常规和活动等方面制定如下内容:

(一)、常规入手、抓出实效。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仍坚持“月查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将检查情况和改进意见及时反馈给本人。本学期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①抓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②抓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③抓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要求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确保“减负”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规定如下: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参加健康有意的活动。

2、禁止学校和教师利用学生早晚自修和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上课和补课。

3、开足开好体育、音乐、美术、品德等课程和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严禁利用这些课补习其他文化课。

4、不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学生的好差、不公布、排列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不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判定教师。

5、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科目。每学期只在期末举行一次语文、数学考试,并按等级制评定。

6、改革课堂教学、严格控制作业量。课堂内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做作业。

一、二年级一律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把时间留给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体育锻炼。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进一步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把“讲堂”变“学堂”,把“教室” 变“学室”,“追求高效,减少低效,杜绝无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努力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到: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倡简务本、求实有度。钻研文本、精心预设。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深刻变化。

(三)、丰富活动、给孩子读书的时间

1、打造环境,充溢书香。为了让儿童能更好地走进“阅读”中去,我们提出:“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在课间都能走进

书中。”营造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具体有班主任布置教室环境,负责班级图书角的建设、进行读书指导活动。

2、课程渗透,形成系列。我们除了在“环境课程”上,体现出“阅读的影响与力量”,更要将“阅读”纳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整体改革与建设之中。

在课程安排上做文章。我们在校本课程里设置阅读课(语文课中拿出),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⑵在闲散时间上做文章,有诗文诵读,有经典赏析,有自由阅读;⑶在双休日、节假日上做文章。推荐学生阅读一定量的书目,引导大部分学生阅读,吸引少部分学生阅读,让那少数学生在集体力量的召唤下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3、建立制度,开展活动。建设系列制度:书香班级表彰制度、星级荣誉榜等。少先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通过读书手抄报比赛,读书知多少竞赛,读书征文赛的一系列活动强烈刺激学生读书的欲望,使校园读书不断掀起高潮,努力使阅读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减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高小五

副组长:段勇进

组员:张朴会

施爱玲

王燕琼

高红仙

罗文云

方远贵

郭雄军

小学“减负”工作自查报告 篇5

时间稍纵即逝,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首这段时间的工作,存在的问题非常值得总结,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自查报告了。大家知道自查报告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减负”工作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减负”工作自查报告1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护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认真贯彻《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实行科学减负,做到“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质量”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校对“减负”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自检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组织宣传

1、成立以校长王鹏为组长的“减负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控,确保“减负”工作的实效性。

2、召开全体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学校强化教学工作管理,落实“减负增效”措施,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3、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减负的宣传工作,取得社会、家长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减负工作。

4、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利用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时间,讨论学生有哪些过重的负担必须减掉,教学中有哪些效能可以增加或合理运用,为减负做好保障。

二、组织实施

1、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不准随意增减课程,不得增加周活动总量。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不准搞突击教学、擅自提前结束新课,不准随意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艺术、品社、品生、劳技等课程,严禁利用这些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

2、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教导处要科学制定“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学生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1小时以内。作业量当精,不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

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学科检测。不得公布学生的检测成绩,不得以检测成绩排列学生的名次,不得以学科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判定学生的好差。

5、严格控制教辅资料。学校或教师不向学生发放未经上级审定和批准的任何书籍、教辅。教导处不定期组织检查学生书包,找个别学生谈话,一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问卷调查,向家长了解相关情况。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搞好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搞课外延伸,确保“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实行资源共享,精备每一堂课。加强班班通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强大优势,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

7、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课业负担的减少,给学生腾出了大片大片的发展时空。在属于学生自己的时空里,学生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求知,在伙伴的交流中完善自我。

a、规范活动课的教学,实行“五定”(定时间、定场地、定教师、定内容、定学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

b、通过举办运动会、学生广播操比赛、抖空竹比赛、六一汇演、经典诵读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风采、施展才华的舞台。

c、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做到活动育人。每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对学生进行“爱”的渗透。

总之,减负不仅是一种梦想,更应当是一种真实的`现实;减负不仅是一种呼吁,更应当是一种风气。我校的管理始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校园,成为学生想学、要学并能在这里健康成长的乐土。

小学“减负”工作自查报告2

根据宁河县教育局下发的《20xx年宁河县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精神,我校认真开展了“学生减负”自查自纠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1、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提前到校,不延长在校时间。

2、控制学生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日作业总量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日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我们加强了作业管理,提高训练质效,作业做到了“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编、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同时我校本学期实行作业监督员制度,有效的控制了各班家庭作业总量。

3、控制考试次数。学校每学年组织考试1次(期末考试)。通过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察,结合期末考试,正确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4、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科课程,规范课程设置,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不定规定以外的一切教辅材料。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和课时,不增加周活动总量。

5、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改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做好备、讲、批、辅、研工作,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处理好“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轻负担,搞质量。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把提高质量的重点放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效果好起来。真正做到了“高效轻负”。

6、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不占用学生的课间、午间、休息时间、节假日。开放学校的图书阅览室、电脑室、美术室、音乐室等,让学生从大量、繁琐、重复的学习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时间和空间,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7、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教师不得参与推荐学生参加各类培训班。经查,我校没有组织违规补课行为,教师无有偿家教现象。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并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学生减负工作责任书。

8、加大宣传,形成合力。学校就减负工作先后两次对学生家长和学生开展调查问卷,为进一步减负提供依据。同时,以致家长公开信的形式向家长宣传减负工作,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学校网站设减负专栏。

小学减负工作计划 篇6

1、教育教学知识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率。

“学生犹如一颗刚刚生长的幼苗,教师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经常学习教育理论,不断充实自己;其次要经常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进行学术与知识的的交流,汲取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

2、精心准备的教案是向课堂教学高效率的基本保证。

进行精心的备课。高质量的教案是向40分钟要效率的基本保证。优秀的教案设计要达到重点要让学生牢牢掌握,难点要能使学生彻底解决。

3、适宜的教学教法是向课堂教学要效率的关键。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与教师紧密配合,学生既学得轻松,又学得快乐,这难道不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吗?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自己教学特点,设计出新颖、富有活力的教学过程

(二)巧妙布置作业

学生作业安排的精、巧、细、量,关乎孩子学习负担重、轻与

学习兴趣浓、淡。我们数学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业的有效设计、安排与实施的有效教法,统筹安排科学搭配,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达到减负增效。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增效减负” 篇7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 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增效减负”, 在语文教学中, 我对作业的布置也动了一番心思, 做了一点尝试, 从而让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最好的体现。

首先, 作业的设计要多样化, 有趣味, 有想象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 感兴趣的事物,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丰富的, 要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 把作者没有写出的内容写出来。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想象力, 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才能发挥其学习潜能。所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我在作业形式上力求多样化, 使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 听、说、读、写全面升华, 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 让作业富有趣味性, 具有吸引力及想象力。

其次, 作业要有实践性及拓展性。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让作业贴近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 让作业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陶行知说:“生活即语文。”因此, 我们可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 把学生作业引向家庭、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引向大自然。比如让学生回家后将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给家长听听, 把新学期的故事给家长说说, 与家长一起阅读等。学了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后, 布置寻找春天的作业, 让学生到大自然里去观察、体验、感受。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决定了它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 如:路牌、商店名、物品名称、公园里动植物的名称等都可作为学习的资源。这种作业贴近生活, 学生感兴趣, 既拓展了识字渠道, 又培养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从各种课外读物中广泛寻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潜移默化中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奠定了基础。

谁来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篇8

□教师的压力来自哪里?教师面对的挑战、困惑又有哪些?我们该如何给期待与重压之下的教师“减负”?

“近年来上海每年都会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行调研,令我们没想到的是,调研中,我们听到许多老师呼吁,他们迫切希望对教师的压力和负担给予同样的关注和研究。”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研究员汤林春告诉记者。

教师也需“减负”?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师们的生存状况,2008年上海市教科院开始了《城市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的现状与对策》调研,调查涉及上海市60所中小学校,1 304名教师,覆盖所有学科和中小学阶段的1至12年级。

新近公布的调研结果令人忧心:50.8%和26.7%的中小学教师分别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和“很大”,认为压力重的教师近八成;如果能重新选择职业,37.3%的教师表示自己不会选择当教师,部分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

教师也需“减负”!

过重的压力不仅影响着教师职业生涯的质量,还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然而教师的压力到底来自哪里?他们的挑战、矛盾和困惑又有哪些?

在社会与教改的期待下忙碌

常态课抽查、各种考评、无偿补课辅导……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多重角色让教师的工作时间越拉越长。

“在学校的时间除了给学生上课还要应对学校里的各种工作,备课及批改作业只能留到放学后回家。”刘老师是小学班主任,带两个班的主课。“每个学期常态课抽查、汇报课展示、班主任工作考评、开放班会等各种要求、任务越来越多。”刘老师说,整天生活在忙碌中,却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和刘老师有同感的教师不在少数,调查发现,以每周5天计算,中小学教师每天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时间平均为8.57小时,其中校内时间为6.35小时,校外时间为2.22小时。这些时间一般包括上课时间、备课时间、批改作业时间、无偿补课辅导的时间、处理班级事情的时间以及与家长联系的时间等。

汤林春认为,教师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加与社会对教育发展的空前关注密不可分。近几年,教育大发展带动的改革浪潮也令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教改的高强度,使教师职业的内涵发生深刻的改变,其复杂性更加凸显,与以往相比,今天的教师面临着更加多重的角色。”上海市教科院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吴增强说。

对于这种变化,经常对中小学进行调研的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张文周有着切身的感受:“以往都是学生向教师请教,但现在教师有时也需要向学生学习,或者和学生一样从头学起,比如网络学习,不少学生就比教师更胜一筹;以往一些老教师的备课笔记一本可用好多年,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样的做法早已成了‘老黄历,不少老师甚至一门课的备课方案都会准备好几个。”

“教师职业内涵的创造性延伸,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资源和空间来适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指导,不然就会令老师们感到角色模糊、无所适从。”吴增强说。

在分数与素质的博弈中疲惫

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一直存在,全面发展的需求有增无减,非教学的各种任务接踵而至,让尽心尽力的教师身心俱疲。

“对于新课程的要求,老师们已经逐步开始适应。”令上海市华灵学校教师杨靖珏感到矛盾的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各种非教学“任务”开始不断增多,“各个部门名目繁多的项目接踵而来,就拿国庆前来说,我们就接到了社区发来的‘啄木鸟纠错别字和‘清洁活动的要求,组织学生忙活了大半天,其实这些内容每个周五学生都会做,但是没办法,还得另抽半天”。

与此同时,一方面,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在许多学校仍然盛行。

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科看,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等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依然是最大的。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同时交织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博弈,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非教学任务越来越多,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90.3%的教师反映“除了教学工作外,不得不在管理学生等非教学工作上花费许多精力,感到很累”;80.8%的教师赞同“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写科研论文的任务,感到很难”;89.5%的教师赞同“除教学工作外,还要花大量精力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评估,感到很苦”。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拉锯战”,让教师疲于应付,而来自社会和家长的自相矛盾甚至是过度无理的要求,也使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和力不从心。

“这与考试评价的指挥棒密切相关,也与社会舆论的导向不可分割。”汤林春分析,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为了孩子有个“好前途”,家长们一边希望孩子考试优秀,能“鲤鱼跃龙门”;另一边又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最好还能有个性特长。

而家长对学生过度的宠爱、呵护,有时也让老师感到无奈。“以往学生在课间的游戏、奔跑中磕破或者碰伤点,家长不会当回事,更很少来找老师,但现在学生只要是蹭破点皮,就会有家长来找老师和班主任质问。”杨靖珏说,“许多家长希望老师能给予孩子在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稍有疏忽家长就会不满,这些琐碎的事情常令我们感到很疲惫。”

这种情绪在小学教师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最大,厌倦教育工作的人最多。这也是因为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最强,小学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也更多、更直接。有88.9%的小学教师赞同“教师已尽心尽力了,但家长和社会还常有非议,感到心里委屈。”这一比例比初中、高中教师分别多6.9个百分点和6.0个百分点。

在红烛精神与自我价值间平衡

人们歌颂着教师的奉献精神,却很少关注教师自身价值的创造,高要求低回报,高标准低认同,让不少教师因为失落而倍感压力。

调查中不少教师的压力都与“失落感”有关,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虽然教师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在实践中作出了很大奉献后,并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与客观的评价。有82.5%的教师赞同“教师的报酬与付出有差距,感到不值”;84.9%的教师赞同“教师已尽心尽力了,但家长和社会还常有非议,感到心里委屈”;83.9%的教师赞同“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又为自己的工作成效担忧”。

“这种心理的落差,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有关。”汤林春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的国家人才紧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被认为是精英阶层,普遍受到尊敬、甚至是仰视。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学历层次的提高,今天许多家长本身就是博士、硕士,对教师职业的这份仰视便大打折扣。

“尽管社会赞美教师,但人们大多歌颂的只是‘红烛‘园丁‘春蚕一样的奉献精神,很少关注教师自身价值的创造;而同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又非常高,希望教师是知识、道德、能力等各方面的楷模。”吴增强认为,高要求和低回报,高标准和低认同是教师们心理产生落差的另一个原因。

“增强教师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还需要关注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张文周说,“今天的教师自我意识比过去强,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这些与‘红烛精神并不矛盾。”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认为,要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舒缓他们的压力,就要关注教师各个阶段的成长,帮助其找准定位,实现价值。

沈之菲说,从学段上看,小学阶段,学生依赖性强,喜欢像妈妈一样的老师,所以缺少亲和力的教师会感到明显的压力;初中阶段,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会产生逆反情绪,所以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班级管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不断提升,对教师能力、水平的高下一目了然,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会对教师产生直接的压力。“关注到教师各个阶段的特点,就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帮助,并指导教师学会自我减压。”沈之菲说。

“让老师感到幸福其实也不难。”杨靖珏说。她清楚地记得同校的苏老师向她描述的幸福一刻。那年苏老师生日,已经毕业的初三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从各地赶来为老师庆贺。当苏老师听见门铃声打开房门时,她看见了学生们在地上为她摆的心形蜡烛,在学生们齐声唱起的生日歌中,苏老师幸福地哭了,“每个老师都渴望着那一刻,对老师来说获得学生与社会的认可比得到什么都要满足。”杨靖珏说。

对此,上海市凉城四小的黎婧弢老师深有同感。在这所有着七成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老师们付出了比一般学校教师更多的汗水与爱心,然而黎婧弢却说,大家觉得工作很愉快。

“为了让老师感受幸福,学校想了好多办法,校领导经常走进课堂了解老师的工作状态,抓住老师闪光的细节就在各种场合进行表扬;对于各种额外的任务,学校先帮助教师进行梳理、整合,减轻教师负担;学校还建立了校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并给予待遇倾斜,让老师们发展有台阶。”黎婧弢说,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文关怀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我们教研组,一个老师开课,所有老师都会一同帮忙,不会感觉是在孤军奋战,对我们来说压力更像一种动力”。(计琳/文)

链接

教师也需要社会减压

●许多时候,社会希望教师是“完人”甚至是“圣人”、“超人”,但事实上教师是食五谷杂粮的“常人”。在评价教师时,如果只片面强调高、大、全的标准,而容不得半点差错,就会给教师形成巨大的压力。

●面对教育改革这样的变化,我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计量方式与标准却没有变,这使得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往往超出了我们对其工作量的考评。为此,建议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工作量标准和计量方式。

今天,教师工作压力过重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有压力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就是动力。但是如果工作压力过重,身心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沮丧、焦虑、压抑、忧郁等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排解,教师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损害。在过重的压力下,部分教师不能自信而创造性地工作,既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会阻碍需要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如果教师把这些不良情绪流露给学生,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热情,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拥有一支状态良好且充满智慧与活力的师资队伍是全社会的期盼,而这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我们应该如何为教师减压、“减负”呢?

首先是合理安排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大是造成工作压力过重的重要原因。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教材,在原有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许多额外的工作量。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还要组织更多的学生活动,并参加更多的各类培训、进修、研讨与比赛等。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核心,教师有义务与责任全力参与,但关键是,面对教育改革这样的变化,我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计量方式与标准却没有变,这使得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往往超出了我们对其工作量的考评。为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研究,并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工作量标准和计量方式,以供中小学校参考执行。

同时,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未消除,部分学校还在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以致无视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随意增加课时、任意拔高教学难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此看来,要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的工作压力,学校也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教师工作量,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落实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督导与检查,防止不规范行为导致教师工作压力增加的现象。

其次应激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我们不能只要求教师在改革中讲奉献,还要让教师在改革中看到希望、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所以,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发动工作,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育改革的价值,体验教育事业对社会、祖国、民族发展和个人幸福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要通过改革切实提升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使教育工作真正成为受人尊敬的行业,让教师将教育改革与自身的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相结合,从中收获幸福并实现自身价值。而学校则要充分发扬民主,放手让教师参与改革的设计、实施与评估,使他们真正成为改革的主体,共同品尝改革过程的酸甜苦辣,这样既可以促进有特色的学校教育改革,也可以锻炼一支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

再次,我们需要为中小学教师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教师是什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既然是“灵魂的工程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低不了,许多时候,社会希望教师是“完人”甚至是“圣人”、“超人”,但事实上教师是食五谷杂粮的“常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在评价教师时,如果只看到其“完人”的一面,片面强调高、大、全的标准,而忽视其“常人”的一面,容不得半点差错,就会给教师形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学生家长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切忌以挑剔的心态去苛求教师;而社会媒体则要加强正面宣传,提倡表扬激励,坚持善意批评,千万不要为了获得新闻效应而随意放大教育中的失误与不足。

另外,也要避免“窄化”教师工作的趋势。如今社会上甚至是政府部门还存在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现象,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令教师无所适从。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促成评价观念的改变,而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应加强合作,尽快研制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标准和制度,让教师少一份茫然,多一份自信。(汤林春/文)

(本组稿件据《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8日第3版)

上一篇:职业安全健康建设方案下一篇:透析室护士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