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2024-08-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通用10篇)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1

摘 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一个发展的国家体育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本文针对篮球课程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对影响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主要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深入到体育教学中。并且通过本文的阐述,为我国高职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尽微薄之力。

关键词:教学课改;篮球;改革措施

篮球运动是伴随篮球技巧与规则产生的,它们之间相互存在相互依存。篮球运动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道德文明、积极进取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篮球基本规则与合作战术,并且进行长期的训练让学生把战术与专项技能同步结合。篮球的精髓是队员对篮球的意识,行动则属于灵魂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在高职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团结精神意识、互相合作,有效的发挥篮球课程的能动力。

一、培养篮球战术意思的重要性

篮球战术的培养直接影响比赛的胜负,在比赛中要按照战术进行技术上的合理运用提高比赛的成功率,主要包括下面几个特点:1.对战术的准确性的判断。比赛的成败源于战术的准确断定,在比赛的时候要正确发挥篮球技术上的战术,要对比赛进行细致准确的判断。

2.对比赛的行动做出预见性的判断。在学生出去打比赛的时候由于双方激烈对抗,为了让学生在比赛中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要对比赛中的进攻防守之间的配合性进行训练,防止在比赛中出现漏人错位的现象,在平时训练的时候要培养学生对比赛出现的情况进行洞察,对学生即将出现的进攻防守情况做好对应的方法提高比赛的获胜率。

3.对篮球的灵活性进行锻炼。由于在比赛的时候战术上多样,篮球场上变换莫测,在平时课上训练的时候纠正学生自我意识的错误,学会场上战术变化莫测的适应,因此高校篮球队伍的培养必须针对灵活性与应变力进行训练。

4.篮球比赛学生之间的协同性的培养。篮球运动属于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一项运动,这就要求学生在认识上进行统一。

战术意识不能参差不齐要协调一致,一个篮球团队的培养不仅战术上进行培养,还要培养他们的协同一致的团队意识。

二、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战术培养的必要性在比赛中战术采用的正确与否决定了比赛的成败,在比赛中如何采用正确的.战术,则依赖于学生战术水平的好坏,因此在篮球锻炼中要长期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战术比篮球技术更重要,我们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进行全面系统的进行战术上的训练,大学生篮球运动训练内容需要日益完善,培养抽象思维的运用到篮球训练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基础。

三、篮球的战术构成要素与大学生篮球战术培养之间的决定性因素1.篮球战术的要素主要是技术、形式、方法组成。开始主要是有组织的攻守运用战术形成一个系统的队形;在配合阶段主要是有组织的攻击对方阵势的缺口,进而投篮争夺场上的控球率展开对抗;最后阶段采用协同配合迅速进行下一回合的攻守阵势,继续不停的攻守对抗,这时候属于技术与战术的配合,队员之间掌握适应技术的运用能力,提高战术的运用从而刺激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必然促进战术的变化,两者之间需要相互作用相辅相成。

2.对大学生战术培养的影响因素。第一,智力因素的影响,篮球比赛需要具有高智商,高知识作为基础,这样有利于篮球文化与运动本质的不断发展,快速准确的理解老师的意图,现在的教学中学校比较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知识的培养这样才能使队伍具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最佳篮球队伍。在充分理解利用篮球规则,准确断定场上的战术,才能有效的避免比赛中的战术错误。第二,培养动作的熟练性。实践证明篮球运动员掌握的技术越多越高越熟练,篮球意识的活动力就越强全队的能力就越强。第三,培养技术战术水平。进行长期的技术训练与对抗训练,有利于篮球意识的提高使技术战术水平得到不断进步与提高。

四、高职学校学生篮球战术培养的有效途径高职学校的一个篮球团队要注重团队意识,在学生参加比赛的时候必须有效利用战术,这样才能发挥团队优势提高全队的水平。

1.现今体育向综合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对体育的学习不断渗透,加快了体育专项训练的发展,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专项知识的理解,在训练中要重点培养队员的文化素质与理论知识水平,加强篮球理论学习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相互结合的培养训练模式。

2.战术的培养与作风的培养相互依存,要想加快战术的形成必须抓好大学生作风培养。篮球属于一项集体运动需要团队协同作战,提倡集体精神与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品质与作风是整个团队精神面貌与战斗力的提现,也是战术形成的关键。

3.战术的培养决定于大学生心理特征,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逐步完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处于增强思维能力的最好时候。这个时期技术与战术属于接触阶段,教师必须在这个阶段抓住时机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教会学生多种战术举一反三,通过实践加以运用。在大学生的球感上进行无球时候场上的培养,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自我心态的调节从而发挥个人战术由于全队战术相互配合。

4.加强平时篮球教学中战术的渗透,教学中战术的培养是大学生战术意识养成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比赛的时候战术的实践、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的。运动技巧是有意识的活动,熟练掌握运用技术达到自动的程度能够减轻体力与脑力的消耗。有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运用最基础的技术培养战术是通过运动员场上的表现看出来,在战术训练中要培养学生的系统的掌握技术与战术之间的配合,从而逐步提高战术。第二,通过教学训练培养快速反应力,由于篮球场上变化无常要求在场的队员必须具有观察与判断的能力做出快速的反应抓住最好的时机反败为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信号采取对抗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场上的反应力。第三,通过训练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篮球意识,有些学生在临场的时候头脑不清使全队技术战术遭到限制。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观摩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力,对两个动作进行组合连接培养学生用余光观察身边的情况。

综上所述,大学生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是长期复杂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进行战术意识的培养。

由于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战术培养要技术与战术进行贯穿形式的训练才能在实践中提现其意义。训练中采取渗透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战术,平时加强学生心理与作风训练,使战术意识不断深入学生内心。

参考文献:

[1]武洛生.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8(09):1282-1283.

[2]刘丽.关于对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培养的研究[J].魅力中国,(01).

[3]陈杰.高校篮球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战术意识培养的效率[J].

科技资讯,(22).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2

1 培养篮球战术具备的关键意义

篮球战术的有效培养可以直接影响着比赛的胜负,在进行比赛的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从而让战术可以获得合理的利用,从而提升比赛的成功率,主要包含了下面的一些特征。

第一,判断篮球战术在运用过程中的准确性。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判断战术的准确性,在比赛时要使篮球技术中的战术得到充分的发挥,还需要细致准确的来对比赛进行判断。

第二,对比赛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做出预见性的判断。在学生外出进行比赛时,由于比赛的双方经常会出现较为激烈的对抗,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比赛中获取胜利,教师应该对篮球比赛过程中的进攻与防守之间的紧密配合开展专业的训练,从而避免在进行比赛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漏人的状况。在平时开展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洞察比赛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的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面临的篮板场上即将出现的防守进攻情况技术的做好应对措施,从而让比赛的获胜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三,培养篮球的灵活性。因为在比赛的过程中战术具有多样性,篮球场上的情况也是变幻莫测,在平时上课中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应该对学生具有的错误的篮球意识给予改正,使他们能够完全的对篮球场上出现的变幻莫测相适应,因此在培养高职篮球团队的过程中,必须要大力的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灵活性。

第四,对学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的协同性进行培养。篮球运动作为通过集体的团结合作以及完美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运动,就要求必须把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统一。战术意识一定要协调统一,而不是参差不齐,在篮球团队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还需要对他们协调统一的团队意识进行培养。

2 在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对篮球战术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在进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正确的篮球战术对比赛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如何在比赛的过程中对篮球的战术进行正确的运用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对篮球战术的运用,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拥有的篮球战术水平,因此在对篮球进行训练时,应该长期的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篮球比赛中的篮球战术远远要比篮球技术更加重要,所以,就需要高职学校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还需要对篮球战术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高职学生在对篮球运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训练的基本内容也需要逐渐的得到改善,并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并把其合理的运用到篮球锻炼的过程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的篮球意识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3 篮球战术的重要组成要素和培养篮球战术的关键因素

3 . 1篮球战术的重要组成要素

篮球战术的要素主要是通过技术、形式和方法等方面组成的。在起初的时候,主要利用有组织的攻守以及篮球战术来使系统的队形得以形成;在进行配合的阶段,需要有组织的攻击对方的阵势缺口,进而通过篮球场上出现的控球率开展对抗;在最终阶段,球队需要运用完美的配合及时的开展下一回合的攻守阵势,并持续不断的开展攻守对抗,这就是篮球技术和篮球战术的完美配合。需要队员间足够的掌握篮球技术运用的能力,提高篮球战术的运用,以此让篮球技术能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除此以外,篮球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也不断的促进着篮球战术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以及相互作用的紧密联系。

3 . 2培养篮球战术的关键因素

第一,智力因素。篮球比赛的基础是具备高智商和高知识水平,这样有助于篮球运动的实质和篮球文化的日趋发展,及时有效的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都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格外的重视,这样才可以使篮球队伍成为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最佳篮球团队。对篮球规则进行充分的理解利用,对篮球场上的战术进行准确的判定,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错误的篮球战术进行避免。

第二,篮球动作的熟练性。通过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可以知道,篮球队员对篮球技术的掌握越熟练,他们具有的篮球意识以及活动力就越强,从而使篮球队伍具备的能力越强。

第三,篮球技术战术水平。对篮球技术和篮球对抗战术长期的进行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篮球意识,并让学生具有的篮球技术水平和篮球战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进步。

3 . 3培养高职学生篮球战术的关键途径

高职学校的篮球队伍必须要特别重视团队意识,在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对篮球战术进行有效的运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团队具有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使全队的水平得到提升。

第一,在现阶段,随着体育不断综合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也不断的渗透出了体育的学习,使体育专项训练在发展过程中的步伐得到加快,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项知识进行理解的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对队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文化素质进行重点的培养,使学生对篮球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篮球战术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进行有机的结合的训练有所强化。

第二,培养战术以及培养作风是相互依存,且相辅相成的。如果想要让形成战术的过程得到加快,一定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作风。篮球作为集体的运动,是需要篮球团队之间进行协同作战的,并大力的对自我控制能力和集体精神进行提倡,优良的作风和良好的品质也是篮球的全部战斗力和精神面貌的最好体现,这也是形成篮球战术的关键。

第三,培养篮球战术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着重要的决定的作用,因为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完善,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日趋加强,这个时候更有利于学生对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时期的篮球技术与篮球战术还停留在接触的环节,教师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把握机会,并通过系统的训练以及学习,使学生在对战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应用。在篮球场上要不断的对学生的球感进行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坚强意志进行磨练,学会自我调节心态,以此来使个人战术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四,高职体育对篮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篮球战术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篮球战术是大学生战术意识得到培养的重要途径,在比赛的过程中,篮球战术和篮球技术的发展以及实践具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运动技巧是一项有意识的活动,对篮球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以及运用,可以使体力消耗以及脑力消耗得到减轻。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运用基础的篮球技术对篮球战术进行有效的培养是通过球员在球场上的表现体现出来的,在对战术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对篮球技术与篮球战术两者之间的配合进行足够的掌握,以此来使战术得到提升。其次,通过教学训练来对快速攻防意识进行培养,因为在篮球比赛中通常会出现变幻莫测的情况,这就要求篮球场上的全部人员一定具有快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从而抓住时机来获得比赛的胜利。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信号采用对抗的手段来对学生在球场上的反应能力进行训练。在高职学校的体育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篮球战术以及团结意识进行培养,让篮球课程自身所具备的能动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4 结语

如上所说,对高职学生的篮球队员所具备的的篮球战术意识进行有效的培养可谓是复杂和长期的训练过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以及有手段的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由于在对高职学生的战术进行培养时是需要把篮球战术技术成功的进行贯穿来开展训练,这样才能够在实际训练中把自身所具备的关键作用体现出来。在进行训练时,把渗透的教学方式运用其中对学生的战术进行培养,还需要不断的使学生的作风训练得到强化,以此让学生的篮球战术意识可以深入学生内心。

摘要:中国文化有着五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不断在发展和进步的国家,体育也散发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篮球课程教学来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培养,并通过教学来使学生篮球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以此来使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得以顺利的实现,从而为我国高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3

摘 要 篮球是高职体育的传统教学科目,极受高职学生的青睐和喜爱,其在教育体系架构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发展地位。伴随着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现代高职篮球教学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以教改要求为基点,积极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基于此,文章就高职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 高职篮球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的地方综合类高校,其所要求的实践应用能力很高。相比于其他的综合类地方高校,高职院校把重点落实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上,它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和特征决定了在开展篮球体育课程时,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體素质,更要围绕着职业特色开展教学,从而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相应的服务。鉴于此,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边,高职院校有关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当前篮球教学现状,从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方面进行探讨,探寻篮球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优化教学流程,提高篮球教学成效。

一、高职篮球教学现状

篮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比赛项目,极受运动爱好者的青睐和喜爱。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智,让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然而,立足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实际,学生虽然喜爱篮球运动,但是对篮球课程却缺乏积极参与性。归根究底,主要是由于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按照基本模式进行,即基本姿势-步伐-控球-运球-传接球-投球。整个学习过程基本是師生之间的单向传递,学习气氛沉闷、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被严重挫伤,部分篮球爱好者也逐渐丧失了学习篮球的信心。再加上,教师在授课时实施“一刀切”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取最为适宜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跟随教师的步伐,机械系地进行重复学习,毫无个性可言,对于各方的信息也越来越闭塞,思想也日渐狭隘。长期以外,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活动与实际开始出现严重偏差,最终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并不明显。

二、新形势下高职篮球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一)革新教学理念,满足学生就业发展需求

就当前的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体育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为了顺应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在进行篮球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形成专题化的篮球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需要。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面以及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的专题篮球课程,使自己能够在专题化的篮球课程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达到增强身体素质、锻炼意志的目的。

(二)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对篮球课的情感

由于受到学生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学生的性格、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同时也导致他们在进行篮球学习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面对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难题,教师有责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优化,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计课堂活动,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能在体育学习中获益。譬如说: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尽量将篮球运动形式情境化,使学生在体验情节、游戏情节中得到锻炼。根据高职教师的篮球训练活动实践经验总结:教师在采用“饶千运球接力赛”、“分组打老虎”等篮球游戏,并结合篮球中的传球项目、接球项目、脚步移动项目进行融合教学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竞技性,还可以让学生专注于篮球训练中,取得了突出的篮球教学效果。再如:在进行“一人运两球”、“活动篮筐”、“投篮晋级”等篮球游戏教学时,不仅能够把篮球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游戏化,丰富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还可以增加篮球项目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达到目标。

(三)优化评价体系,综合考查学生的体育素养

就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来看,学校普遍把评价重心落实在篮球技能的考核上。就某高校的篮球评价分值来看,他们是如此进行分配的:篮球技能(75%)、考勤(15%)、课堂表现(10%)。虽然说这种评价标准对优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部分体能一般的学生,很容易挫伤他们对篮球的学习积极性。显而易见,高职篮球教学评价体系应实现变革,积极引用“阶梯式”的评价手段,实现教学评价的多样性、综合性发展,着力于学生全面体育素养的考查。而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要脱离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束缚,实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向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转型;评价单纯的理论知识与简单技能向评价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转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作为高职体育教育体系的重点教育科目,能否跟上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已成了有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当前篮球课程开展现状,根据高职院校的职业发展需要,不断实践与探索,全面推进教学思路的革新,以找出有效的开展对策,聚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郝佳.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06期.

[2] 王润生,杨杨,刘抗英.新形势下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发展探究[J].才智.2014年05期.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教学改革

1高职院校对于篮球教学的认识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教育组织都在不断的改革中谋求发展。这些年来,不同阶段都会有一类的教育领先进入改革,而现在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已是教育改革的领先者,它与一般的高等教育是附属关系,但它却与高等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教学的理念不受以往传统教育的束缚,坚持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坚定培养的目标,对办学、教学之间的一系列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和发展,如今所有人都更加关注健康问题。而篮球更是有益于公民身体健康的一项体育项目,因此,篮球教学的改革备受人们的关注。以往的高职院校,相关篮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的要求,因此对高职院校篮球教育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应对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质的提高,让学生在篮球学习活动中不仅得到基本的体育技能,更让学生们身心得到锻炼,确保学生们的身心健康,这是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2高职院校目前篮球教育形势

2.1高职院校篮球教师力量较弱

现在的高职院校老师年龄分布有些不合理,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不太高,而且职称级别有些低,更没有一些科研能力。但是,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优秀程度,不同层次的老师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认识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因此老师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是因为老师的个人基本素质有限所以不能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资源,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篮球教学停滞不前。

2.2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学习内容不全面

现在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大多没有创新能力,因为篮球作为一种户外教学,所以基本很少使用多媒体等高科技技术。不仅如此,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也有一些问题,学生只能通过老师讲述来感受,并不能自己独立地在篮球场上去发现问题,改变自己的缺点,这是典型的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考核方式也有一些欠缺,一些老师仅仅通过学生理论成绩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成果,但是篮球更应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这种教学内容不全面、审核方式不科学的问题,一定会使教育变得更加刻板,使得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这门课程。

2.3高职院校对篮球教学的重视度低

因为我国的有关教育部门对篮球教学的不足够重视。因此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距离,使得应试教育的现象越来越明显,教育内容重理论而轻实践。少了对篮球这样的体育竞技项目的关注度,就相应地减少了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的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热情,这是目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重要的问题。

3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改变方式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我们结合相关知识,对高职院校篮球的教育方面改革提出以下对应的方案,希望可以使篮球改革更加深入地进行下去。

3.1篮球教师的专业素质应提高

教师在平常工作中呈现出来的良好态度以及对相应教学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成长。尤其是老师的语言动作,更会使学生模仿学习,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老师也要学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模范,给学生们更多地传递正能量,教师不仅需要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更应该去学会创新,确定好自己的教学目标,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学习。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让教学到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篮球的相关技能,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3.2篮球教学方式的改革

高职院校应有特色的教育方式,所以篮球教学也应该以有特色的教育方式为目标进行改革。应该综合考虑学生所喜欢的东西,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应对学生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地用相同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不断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亮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寻求新的策略,适当减少平常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多地注重加强实用技术理论方面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一些先进的如多媒体等教学工具,也应更多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使得知识传授更加直接、更加形象。除此之外,校方也应设立相关的对比政策,提高教师改革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上升,使学生真正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3高职院校应重视并提高篮球教学的地位

学校方面以及各级领导应提高对篮球教学的重视度,改善教学方面的环境,推动发展篮球运动,更加努力发展学校相应的篮球活动,使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篮球知识。同时学校也应该举办更多有关篮球的比赛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不仅同学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篮球技巧,而且更加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篮球不仅仅是一种体育休闲项目,它应该让更多的人重视起来,因为在篮球训练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更加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和品质的形成,所以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相应的硬件软件设施,不断地引进社会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外来人员来赞助学生,不断宣传有关内容,举办更加有意义的篮球比赛,校方同时也应保障篮球学习的相关设施,真正地重视起篮球教育。

3.4转变教师角色

以往来说,老师一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只负责按照教学要求对篮球进行知识传授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缺乏教学的自主性,新时期的篮球教学改革应该变改教师在以往教学中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每个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同时老师不应只仅仅是作为一个传授者更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篮球,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总体来说篮球教师应设立适当的教学方法,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应仅仅是用分数来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应多元化地评价学生。

4结语

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不是短时间就能发挥作用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怎样让大学生更有激情地学习篮球这一体育项目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角色的改变、各项硬件软件的不断齐全,这些方面都要全面深入地改革。与此同时,为了让改革更加顺利地进行,有关部门更应给予高度重视,给予一定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让改革成功,让篮球这一体育项目发挥应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森.长春市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龙游,曹燕.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思路深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84-86.

[3]曹忠旺.浅议高职院校篮球教学现状及其改革[J].大众科技,2014,16(12):149-151.

[4]黄晓红,周华军.以培养高校技能人才为出发点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0,29(2):155-156.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5

摘 要:学习初中体育课程, 让学生强身健体,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初中体育课教师要秉承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理念, 来做好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 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上的参与程度。让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 提高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 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

我们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要促进学生健康身体素质的发展, 同时在体育课堂上还要实现更多的综合教育功能。例如, 在课堂之上, 学生之间会出现各种竞争合作的关系, 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外, 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得以塑造, 因此, 初中体育课程要认识到自身的多种教育功能, 发挥其重要的素质教育途径的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只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却忽视了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只注重体育尖子生, 而忽视了体育的普遍性, 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扬。所以, 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真正实行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就要按照素质教育的精神积极进行改革。所以, 关于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相关工作,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

一、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之下, 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要塑造学生优秀的人格魅力。初中体育课堂中, 学生有很多互相帮助的机会, 在体育课堂上, 大家参与一些体育活动, 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 而学生之间如果能够融洽相处, 就能够表现出更多的互助行为, 这些都是值得鼓励的。所以, 在体育赛场上我们也提出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 要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以及助人为乐的精神才是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精神内涵。而且具备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 才能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走得更好, 走得更远。

在体育课上应培养学生爱护弱者、尊师重道的行为作风, 教育学生为人和善、言行一致、做事公正、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等良好的行为, 使其不做损人利己和投机取巧之事, 培养学生敢做接班人的精神。教师要给学生更多互助合作的机会,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群组, 通过竞赛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 提高他们对于竞争与合作的认识和体会。

而且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强的能力, 人类需要合作, 需要竞争, 也需要独立自强, 提高自身的实力。在体育教学中, 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提升学生主动性,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 使学生掌握身体训练的手段、方法和技巧, 大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培育能力, 使学生在自我培育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素质发展的方法, 逐渐进行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提升成绩的目的。所以当学生的成绩提高了, 而且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了之后, 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也会获得相应的提升, 这些对于初中学生健康成长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让学生相信勤奋的力量, 相信自我有无限的潜能, 他们的未来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二、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

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实现综合的教育目的., 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理念, 同时也要认识到体育课堂最为核心的任务还是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提升, 体育技能的掌握, 是初中体育课程的核心任务。所以, 在掌握住了这一核心任务的过程中, 同时实现其他综合的教育目标, 自然地穿插各种教育任务, 这样的体育课堂就会变得更加饱满。例如, 在教授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的时候, 充分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之后, 适时地举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而且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所以, 只有牢牢把握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这一核心的目标,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重点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各种教育教学工作, 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调动学生在体育课堂训练中的积极性, 让每一位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青春活力, 让学生们都能够从体育课堂上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

三、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 建立宽松的教学评价氛围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非常重要, 这样, 学生会感到更加放松, 而且他们对自我的自信程度也会提升, 从而增强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力, 所以, 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反馈, 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锻炼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错误, 及时纠正提高他们练习的精准度, 这样, 学生才能够在过程性评价的促进之下, 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评价中要考虑学生为今后的体育学习和终身体育发展奠定了什么基础, 评价学生成绩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充分肯定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努力和提高。所以, 过程性评价是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评价的途径来提高各自的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经过一个阶段就能做一次自我总结, 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提高, 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

四、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落实好思想道德教育

初中体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自然地融入道德教育, 可以让道德教育自然渗透进去, 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在课堂之上, 教师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 发现学生当中所集中出现的一些非道德现象, 从而对于这些现象进行及时干预, 通过语言教导或者是行为规范等方式, 让学生受到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引导。另一方面, 教师要深入挖掘各体育活动项目中深刻的内涵,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受益匪浅, 使每位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肩负起建设美好强盛祖国的重担。所以, 这样的一些思想道德教育都是自然穿插进去的。这样的教育形式丰富了传统的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单一方式, 使得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发挥全面渗透的作用。

总之,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深刻领会并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 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综合的教育。提高健康身体素质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石兴.完善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J].新课程 (中学) , (8) .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6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分解教学法是最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中运用分解教学法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有效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有规可循,进而能较快地掌握新学的体育动作,逐步形成熟练的动作技能。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在校生活、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及掌握一―二项运动技能等目的。在诸多的体育课程中篮球课程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当前,分解教学法在日常的篮球教学使用面较广,不过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强调分解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准确运用。文章针对篮球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对分解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期望为分解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课程;分解教学法;运用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的体育技能时存在明显差异性,分解教学法是教师对要传授的运动技能进行合理编排、组合,甚至是形成简单明了的运动口诀,进而使学生加深了技术动作的构成印象,并在大脑中构建整套技术动作。教学表明,在篮球教学中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能促进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篮球基础较差的学生提高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对分解教学法在日常篮球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对如何在篮球教学中更好地运用分解教学法做一个浅析,为分解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规范运用做初步的探索。

一、分解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一)分解教学法的概念

分解教学法是体育技术教学中将整套体育动作合理编排、分成几个部分或者几个单动作,逐步进行教学与学习,最后完整地掌握整套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法。篮球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是篮球技术动作教学,篮球技术动作的可分解性为篮球教学中采用分解教学法提供了客观依据。在篮球教学中正确运用分解教学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新技术动作的难度,对学生后期篮球技术水平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分解教学法的分类

分解教学法是篮球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根据篮球技术动作分解的不同性质,分解教学法可以划分为:分部分解教学法、分段分解教学法及分化分解教学法。

任何动作技术,都是以人类身体部位为物质基础实现的。在篮球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身体结构特点,对技术动作做局部分解的教学方法,称为分部分解法;根据身体重心的位移变化规律与环节构相的演变特点,对技术动作做阶段性分解的教学法,称为分段分解法;对技术动作特定的外在规定与要求进行弱化处理,从而降低教学难度的分解教学法,称为分化分解法。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使用分解教学法

(一)根据身体部位的不同

在篮球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技术动作难度也逐渐加大,很多篮球技术是由身体各个部位共同完成的,如在篮球技术―接球快速跳起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中,根据完成该技术动作身体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接球快速跳起单手肩上投篮分解为两脚左右开立、同时微屈;两手成抱球状在胸前、并准备接球;双手接球后迅速两脚向上跳起;跳起最高点完成单手肩上投篮;两脚同时落地、屈膝缓冲。将完成技术动作的身体部位进行分部细化练习,这样就可以把完成复杂技术动作的身体部位分解开来,完成动作的身体部位就?@得清晰明了,掌握了分解开的技术动作再把完成这些技术动作的身体部位连贯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就会显得更加轻松,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二)根据动作先后的顺序

篮球技术中,有的技术动作相当复杂,不采用分解教学法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如在篮球技术―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使同学们很难把握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细节,甚至会出现同学们在学习该动作只学会了外形,而掌握不了该技术动作的精髓。在单手肩上投篮(右手为例)教学中,根据动作先后的顺序可以将该技术分解为:五指分开,右手持球于右肩前上方;右手手心空出,指腹触球,后屈;左手放在球的一侧,不用力,保持球的稳定性;投篮时,用大拇指小拇指控制出球的方向,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球向后旋转;投篮后,右手及小臂自然前伸,自然完成动作。当然在具体使用分解教学法进行篮球技术教学中要注意不要过于分解动作细节,这样会加大动作难度,不便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在复杂篮球技术动作教学时教师要按照该技术动作一定的先后顺序,分解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才能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果。

(三)根据学生之间的配合

在篮球教学中,随着教学的深入,会逐渐增加学生技战术的配合,通过实战演练来增强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及领悟能力,如在挡拆掩护配合中会利用分化分解法,将挡拆掩护化繁为简,由最简单的二对二战术配合开始,等同学们熟悉、理解二对二挡拆掩护配合后再过度到三对三、四对

四、半场五对五战术配合,最后在全场五对五实战演练中准确运用挡拆掩护技战术。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在日常的篮球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个人技术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加强学生间的配合,提高团队意识。

三、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使用分解教学法应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对技术动作的完整教学

在篮球教学中使用分解教学法之前教师要先完成几次完整的技术动作演练,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之后再按照所授技术动作的不同性质选择使用针对性的分解教学方法,同时,做分解动作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了分解动作后要及时进入完整技术动作练习,这样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便于学生真正掌握技术动作。

(二)要注意对完成技术动作不同身体部位分解的顺序

篮球技术动作很少是由某个身体部位孤立完成的,在对某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教学时要注意对不同身体部位分解的顺序,合理的身体部位分解顺序能加快学生学习的进度,特别是在复杂的技术动作中表现更为明显。教学实效表明,身体部分分解顺序一般由下到上,即在对某项篮球技术动作进行分部分解教学时一般由下肢(脚、腿)开始、然后过度到躯干(腰腹)再到上肢(手臂、手腕、手指)、最后由头部(目光)结束。

(三)要注意技术动作分解时的难易程度

实验证明机体很难长时间维持注意力的稳定,研究表明成人注意力仅仅能高度集中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对篮球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教学时要注意技术动作的难易程度,一般要将动作的重点及难点放在学习的前半部分,将难度较小的动作放在学习的后半部分,在这样的好处是便于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完成重、难点的学习,同样也为常规教学时间的后半部分更好地对重、难点的复习和改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教学

由于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篮球教学中运用分解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篮球教学中分解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以学生的不同身体素质及具备不同技术能力来作为标准,教学实践表明当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并区别对待,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要注意动作分解的合理及科学性,注重不同教学方法的配合使用

在篮球技术动作进行分解教学时,教师要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分解,并要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使分解教学法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掌握篮球技术动作。篮球教学实践表明:在篮球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效果不能仅仅只是使用分解教学法,而是要将分解教学法和其他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好的促进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语

分解教学法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篮球教学中正确、科学地使用分解教学法能充分调动、维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但同时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使用分解教学法时也应该注意几项事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董立.体育教学中分解教学法及其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1999.6

[2]马书爽.分解教学法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

[3]穆水强.层次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读书文摘.2016年第17期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7

街头篮球起源于美国,在第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中国体育市场。街头篮球以其花哨的运球、传球和投篮动作,吸引了大多数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正因街头篮球自身主要是以学生的自由发挥、强调自我,极具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为主体,使其主体在整体的篮球运动中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而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往往更加善于去接受外来的一些新鲜事物,这个年龄阶段也喜欢在运动中积极地去表现自己的特点和想法,从而在主观意识上能够快速提高自己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顽强毅力。

1 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较为保守和传统,其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主体需求和兴趣,对新课改的教学计划和新《纲要》的指导思想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在整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只考虑以篮球运动中的竞技性标准作为教学依托,全然忽视了对学生们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导致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普遍性和实用性。目前的篮球教学往往只注重使学生在篮球技术和战术生搬硬套式的灌输,过分强调学生的固态思维和套路的形成,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多样化需求和体验式认同。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抑制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热情,并改变其在学习过程中以“终身体育”为教学目标的初衷。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早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篮球技术概念,对于篮球基本技能的重复性学习往往会感到没有新的驱动力,显得过于枯燥乏味,对传统的篮球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学生往往期待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比赛,在实战中体验篮球所带来的乐趣。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教学课程仍然是以模仿模式为主导,教师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多地要求学生的技术动作无比规范,框架式地去学习篮球的竞技战术、动作技术精度等,势必将会导致学生在整体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示自身的个性、能力、特点,其自身想法受到了诸多限制,不能满足其“终身体育”的需求。兴趣是学生完成篮球课程任务的前提条件,但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手段使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整体考评体系不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在传统教学思维模式下,其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理念一直受到竞技性体育的深刻影响和约束,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篮球教学考核手段和数据较为偏重于学生的个人竞技指数。传统的篮球课程评和评价体系更局限于设施环境的标准和充分遵守竞赛规则之中,大多数篮球教学考核往往都是普通的竞技性性指标数据的测量,以及相对固态的统计指标来体现学生对篮球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但是,传统的篮球竞技性考核手段及指标所体现出来的考试成绩无法立体、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位学生所掌握的实际熟练程度和具体情况,一味地通过分项目的测量参赛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体育分数”的现象,迫使许多体质较差的学生,最终选择放弃参与篮球运动的意愿。

2 街头篮球教学的特点

2.1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街头篮球是在遵循参与者共同意愿和遵守共同自我商议尺度的情况下,彻底打破了传统篮球比赛的规则和场地约束。在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地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能够实时地根据自己的特点、能力和想象来进行运球、传球、跑位及投篮等动作,街头篮球元素将能够充分展示学生在运动中的自我意愿。在篮球课程的授课方式上加强教学手段的随意性和开放性,在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学氛围中促使学生自发地提高其身体素质和对篮球运动的理解。

2.2 满足学生的需求性

街头篮球实际上是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学生通过自主理解和认知,通过夸张花哨的运球、突破、传接、跑位、投篮来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我喜好,进行分组实战演练,这种手段既弥补了高职院校篮球教学在纯理论和竞技性指标和参数作为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体的不足,又弱化了纯竞争战术训练的概念,提高学生的自我需求和自主运动的积极性。

2.3 促进学生的参与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认定形式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位学生对其具体的掌握状况,往往容易造成“身体素质最终决定考核分数”的现象。在整体考核过程中,许多体质素质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面对课程考核时会持续产生恐惧和厌烦的情绪,容易选择出现放弃篮球运动的意愿。在整体考核形式和组成部分中,摄入部分街头篮球的内容,将使学生对篮球的参与形态、身体素质和运动功能带来更多的自由选择,能够大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街头篮球在高职院校篮球课程教学中开展的措施

3.1 革新教学方法,分层实施教学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仍然以传统的“模仿”教学模式为主体,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将在教师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学生往往一味地以模仿为学习目标,将难以主动、积极地自主进行课程的学习,缺乏互动性的教学氛围,局限了学生的自我思考,导致学生不能得到全面、深刻地认识到篮球运动的优势。同时,由于部分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掌握的篮球运动基础水平也会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遂高职院校的篮球整体教学形式要根据科学的教育原则和动态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建立客观、全面、完整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框架。

通过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将使学生在整体的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真正地从自我出发,能够根据不同的自我需求,针对学生的篮球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并结合篮球技战术特点和实时效果进行分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在传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适度摄入街头篮球的教学手段并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下进行全程观测和引导,使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掌握其篮球技术,并将其所需求的篮球运动战术理念有机地融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3.2 拓宽组织形式,改变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方法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时机、目标范围、课时分配和场地规模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布局。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对学生在篮球课程学习过程中,其对学生在持球、运球、传球、投篮等基本动作是否规范,跑位、战术分配是否按照教大纲要求过于侧重,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篮球运动本身自由和随机性的运动特点,这势必会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只注重规范的动作,却忽略了学生自发的灵活运用这些技术动作,其所传递的信息量无法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从而整体教学最终无法达到课程的目标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篮球动作的精髓,无法充分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动作。因此,如何合理选择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快速提高学生的技能和战术水平,是我们在整体教学改革中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过于依赖通过大量的重复性、机械性和定点式的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动作,又寄希望学生在整体的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势必需要我们在篮球课程环节上进行切合时宜的调整。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主体、以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为辅助的教学原则来安排技战术练习和教学。在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的手段和内容,通过学习夸张的运球,花哨的突破,灵活的跑位、巧妙的投篮等练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3 建全考核评价内容与制度

课程考核方法及评价方式是对学生掌握某种课程知识及能力的一种认定手段,高职院校传统的篮球课程考核和评价,往往只注重学生跑步、跳跃、投掷等环节的竞技性指数,通过精度、高度、时间等一些简单和刚性的指数来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约束了学生的自我全面发展。

改革现阶段传统的篮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首先就要改革篮球教学的考核认定体系和机制,在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竞技性数据指标的最终评价,还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和综合战术、灵活运用和考勤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量化评价指标。正确运用“一体化”教学及考核方式,将对学生有着非常深远的促进性作用。

摘要:新课改后的高职院校篮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快乐体育”为培养目标。本文以篮球课程在高职院校中教学过程中摄入街头篮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在整体学习过程中能更容易掌握篮球基本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

关键词:高职院校,街头篮球,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凯飞.街头篮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7).

[2]胡安义.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吴建春.论街头篮球的特征与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

[4]尹青山.浅析街头篮球文化在我国的流行与延伸[J].辽宁体育科技,2004(5).

[5]李定.我国街头篮球运动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6).

[6]孟凡钧.高校体育教学中对“街头篮球”的引入[J].内江科技,2011(3).

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篇8

一、引言

2013年3月,新任全国政协委员姚明提交了一份1400字的提案,名为《改革管理体制,开放人才选拔,促进中国篮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改革中国篮球管理体制、建立开放的人才选拔平台、体教结合、开展全新概念的中学生篮球联赛。这其实是建议中国篮球摆脱政府主导下体育发展举国体制的桎梏,走向竞技体育的本质,从系统上走向职业化、市场化,这也让处在职业化、市场化前列的中国篮球面临全面市场化改革的冲击

二、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一)当前中国体育举国体制的弊大于利

举国体制有弊有利。好处在于让原本处于竞技体育弱势国家实现较快崛起。然而,当中国抵达当今历史阶段,举国体制的优势逐步减弱,弊端越发明显。举国体制的弊端在于,加剧体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以所谓的精英竞技替代所有人都能参与的大众体育活动,忽视青少年的教育,追求精英竞技的经济和政治等效益。

(二)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997年11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形成了在国家体育总局宏观指导下,以篮管中心为核心、以篮球协会为组织网络的新的管理体制[4]。篮管中心是具有篮球项目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又是中国篮球协会的办事机构。目前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制约这一新的目标实现的重要障碍,必须通过管理创新、锐意改革才能改变现状。

2.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假设篮球管理体制改革成功,中国篮球的后备人才会越来越多,反过来中国职业篮球的整体水平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进入一个健康、科学的正循环。

(三)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运用市场经济原则,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机制;从下至上建立民选民治的协会组织,培育发展并发挥协会作用;改革竞赛体制,形成实体化经营的职业俱乐部,并迅速发展壮大;以人为本发展篮球运动,做好体教结合工作,让每一个想参与篮球运动的青少年都能实现梦想。

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意义在于:篮管中心将定位于市场的裁判员,提高了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重新争取到了民意人心的支持,制定的法律法规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执行。篮管中心将手中不该管的放出去,放给市场,交给社会后,给予了整个篮球市场参与者以信心和希望,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中国篮球开创大局面创造了条件。

(四)中国篮球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建议

1.转换篮管中心职能,全面引入市场机制。篮管中心转型发展根本上要靠改革创新,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转变政府职能,核心是处理好篮管中心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首先,篮管中心加大力气完善法制法规建设。其次,篮管中心仅保留一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第三,篮管中心制定《中国篮球竞赛裁判管理条例》,建立职业裁判队伍和注册、考核评价体系,并以此引领业余裁判体系的建设完善。第四,篮管中心、篮球协会共同联合教育部等相关政府机构研究制定《中国篮球中小学运动员培养规划》。

2.民选实体化篮球协会,形成行业自治机制。首先,将中国篮球协会实体化,全面协调中国篮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其次,篮球协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要坚决防止篮球协会充当二政府角色。第三,要建立与篮管中心良好互动的关系。

3.转变建设模式,打造自负盈亏的职业俱乐部。转变建设模式,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依据公司法,打造真正的职业俱乐部。首先,俱乐部应建立并完善经济运行实体,在管理模式上完全按照公司进行运作。其次,俱乐部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深入参与到篮球市场的各种商品交易活动中去。第三,俱乐部要扩大收入种类,提高商业开发能力。第四,俱乐部要注重品牌塑造和履行社会责任。

4.建立中小学业余篮球运动员新型培养机制。逐步建立中小学业余篮球运动员的新型培养机制。核心是做好体教结合工作,培养可以良好适应社会的职业运动员。首先,采取合理的模式开展体教结合工作,逐步转变成体育为教育服务的一条龙模式。其次,开展全国青少年业余篮球俱乐部联赛,以赛促练。第三,广泛开展青少年篮球活动,让每一个青少年都可以参加不以运动成绩为目标的篮球锻炼和文化活动。

三、结论

探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改革措施教育论文 篇9

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发挥学生的探究思维,使学生能够有效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当前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不能准确认识教学的目的,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较低,在择就业时出现困境。主要是以下教育教学活动导致:第一,高职院校缺少对教学目标的认识。高职院校要能够根据本校的办学特点,所处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形成一个校企双向的教学目标,如某地红茶、旅游业发展,该地所在的高职院校则可以将教育教学目标同当地的企业联合,由企业向学校提出怎样的人才需求,而高职院校由此为目标之一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质量则是学生是否符合企业运作的要求为基准。但事实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原封不动照搬素质教学理念,缺少特殊性针对性,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第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缺少科学评价。科学的评价能够为教学质量发展提供一个方向,而评价体系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知识,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成为教学活动的难题。第三,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队伍力量不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队伍包括教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校领导等。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队伍中呈现出专业性不足、缺少全面性人才的特点。如高职院校中有的教师不仅要能够带学生的专业课学习还要求能够成为学生的辅导员。这一类教师就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心理学等其他方面知识。而事实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队伍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整个学校缺少良好的教学氛围,致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求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横向中依赖素质教育新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等。在纵向中通过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三方面的系统来保证质量监控体系的可行性。

(一)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证,全面、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能够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该系统主要的职能是学校根据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社会发展新趋势,进行新学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从而为每一届、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制定符合其自身专业特点的教学目标,并能够展开教学课程规划设计,统一开展教学工作,通过组织、指导、督促、协调等方式来带动教学活动发展。如制定学生学期课程,学校考试时间等等。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保证,只有通过监控系统才能掌握教学活动的进展,从而得出教学质量情况。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需要依靠两个方面支持。一方面是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走向。如高职院校通过设定自习近平台,要求学生和教师自行登录平台学习一定的时间,完成作业方能得到该课程的成绩。

(三)组建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动力所在,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能够得到教学活动的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方式提高指标分数。而构建教学评价系统还要求依靠教学监督系统的行为过程,即在教学监督中收集教学信息,根据一定的指标权重的设定,得出最终的评价分数。另外还要求学生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通过无记名的方式让学生对某课程、某教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因而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还要依靠各项信息的收集,通过计算机建立一个算法模型,得出科学、人性化的评价指标。

三、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总体上具有多样性特点。如要求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第三方人员等的参与;第二该实践活动具有长期性特点,只有长期展开同一实践活动才能达到质量监控的目标。通过调查分析可知,高职院校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的方式主要如下所示:

(一)采用激励措施,推动各个主体主动参与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当前高职院校也实现了市场化管理。学校活动因此带上了一些竞争色彩,大大改善了传统中责任推诿的管理现象。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展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需要拥有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其积极性。如某高职院校通过制定奖励制度,让没有课的教师组成监督队伍,对上课中的教师展开听课、评课,并要求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采取一些有奖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展开对课程、教师科学的评价,某高职院校在每个学期末展开课程评价,学生可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如该课程需要在大二期间学习。这些意见条将用来抽奖,学生可凭此得到讲座门票之类的小礼物。总之,激励机制是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高职院校人员会因此激发参与到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导入专业队伍,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的专业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评价系统的构建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制定。另一方面专业能力不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将会大大降低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从而使教学质量监控实践失去意义。实现教育教育质量监控的实践的专业性还能提高监控效率和监控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在学校导入专业队伍的方式来达到这一实践目的。导入专业队伍要求学校能够优化当前的招聘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如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在试讲时能够面对学生,由学生进行评价.

(三)引入质量管理标准,指导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活动的科学性。结语综上所述,在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数量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学生数量的激增,使高职教育教学各项问题不断尖锐化,因此,加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实践,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准,又能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实际的高职院校实践活动可知,加强教育教学监控的实践要求从完善制度入手,构建教学队伍、展开多方位的教学评价活动等渠道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赵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15-18.

[2]周磊.高职院校二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1):124-125.

[3]陈蕾,周晓康,杜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38-40

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篇10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受“学科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都在沿用大学本科的“压缩型”或中等专业学校的“扩充型”教育方式,不能很好的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悖,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过分强调了理论教学,不适应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角度看,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与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一定差距,也缺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的意识,在知识体系上求全、求广、求深,在技能训练上缺少适宜的目标。造成了知识传授因目的不明而把握失度,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忽视了专业内各课程间知识总体的作用,使专业基础课程不能很好的成为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专业课程服务。从这些方面看,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 教学改革的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这就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职业性”,在强调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将实践性教学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以培养学生面向未来岗位工作的能力为核心,大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培养真正成为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改革应符合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的科学规律,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经过高中阶段学习的高职学生,一般来说应该具有学习目的明确、自制力较强、理解能力较快等特点,但同时长期的基础教育学习,使他们在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弱势,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应当是改变学科型教育教学内容,构建职业型教育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解决学习与应用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内容新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过去是按照学科体系,一种专业知识内容就开设一门专业课程,为了这门课程又要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整个课程的设置不是按照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置,每门课程都比较强调自己的完整体系,学生学习的内容抽象、重复、庞杂,学时过多,无法压缩。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应按照培养目标确定的人才规格入手,分析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束缚,构建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重新整合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突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使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都得到全面落实。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时,必须根据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设置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教学全过程呈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共进的主线,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坚持以工作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参照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任职条件和职业资格标准,重新构建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注意解决好理论教学够用为度的问题,强化了实践教学,制定出适合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需要的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将学科型课程调整为职业型课程,删减与人才培养规格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联系不大的课程,加强专业课程的针对性,把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从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看,人才培养规格中的职业技能结构的要求,不是靠学习几门专业课就能达到的,而是由各门课程共同作用而完成。所以理论教学仍然不能忽视,但内容又不能追求大而全,要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必须、够用”为度。

4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改变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模式单一的状况,广泛采取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教学模式为主体,大量运用案例教学、分组教学、讨论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等方式方法,加大在教学上进行模拟操作的训练。针对不同专业,在学制上可采取“2+1”或“2+0.5+0.5”等模式,使校内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习与企业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传统的学科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填鸭式,绝不是职业教育有效的方式。高职财经类专业教学,一种有效的方式为采用“双轨同步”教学法。我们已经认识到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应当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体教改的全过程。高职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改革应突出两条并重共进的主线,一条是理论教学,一条是实践教学,可称之为“双轨”,应考虑二者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是改革的依据,教学内容是改革的重点,实践教学是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轨同步”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模拟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技能训练、社会实践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实习内容,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工作的技能和方法,学会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运用资料,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意思的熏陶。

5 教学改革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问答下一篇:初二关于朋友的作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