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学习笔记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学习笔记(共14篇)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学习笔记 篇1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决定成败。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有责任感的人一定能够成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一个人本领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努力,也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出色的完成企业交付的任务。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而是意在强调在能力相同或大致略同的情况下,责任心对工作的结果往往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而业绩则是靠能力去创造的。责任能令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工作中,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成功源于责任,责任胜于能力。

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在工作中竭尽全力来求得更大的进步,这不但是工作的原则,更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如果能以尽职尽责的态度工作的话,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将事情做得完美无缺。

从古至尽,具有勇于负责精神的人都是人们所喜欢的对象。任何一位平凡的员工,只要具备了勇于负责的精神,他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潜力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因而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与此同时,他本人的事业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说,勇于负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果一个人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与人生境遇,首先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思想与认识。只有学会从责任的角度着手,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精神,才会取得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伟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砖一瓦的堆积,每个耀眼的成功也都是从一点一滴中积累的。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成功以前,你所做的所有琐碎工作,都极为容易使人厌倦。不过,这一砖一瓦的积累,都需要你用勇于负责的精神去一点一滴地将它完成。

即使一个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的人,如果他做事马马虎虎,不能时刻把责任牢记于心,也就无法避免犯错误。而在很多工作岗位上,那怕是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的小错误,也会对当事者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道路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追求尽善尽美,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用来做为自己一生的格言。如果每个人都能信奉这一格言,实行这一格言,决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以求得尽善尽美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福利不知要增进多少。

许多人自恃资格老,就下意识地做了一些不负责任的粗劣工作,而且还借口是时间不够,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做事务求完美、善始善终的习惯,一生都会感到无穷的满足,并将最终享受到自己努力工作的回报。老的资历是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的见证,不应该成为放纵自己的资本。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命长久的支撑点。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凡是触及企业灵魂底线的人,哪怕只是一些细微的触动,都应当果断地让他离开,无论是昔日的功臣还是当前的精英。

第三章 责任保证绩效

在很多企业中,有很多员工常常要等领导吩咐做什么事、怎么做之后,才开始自己的工作。这种做事不主动的员工,通常是很难做好工作的,即使他能够把工作完成,也很难获得领导的赏识。优秀者和平凡者之间的差异,往往就在于做事是否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员工,通常能把任何事都做得圆圆满满,这样的人才是领导所信任和看重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中,有两种人永远无法出人头地:一种人是只做老总交待的事情,另一种人是做不好老总交待的事情。这两种员工都是公司的裁员对象,市场一旦转入低潮,他们将面临失业的厄运。所以,积极主动地去做领导没有交待的事情,并把这些事做好,你就能提升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位置,就会被调升到更重要的职位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如果你愿意在完成本职工作之外,主动地去做自己职责以外的事情的话,将来一定会获得应有的回报,比如更高的职位或更高的薪水。这之中你不只表现了愿意接受工作磨练的品质,也因此培养了一种非同一般的技巧和活力,它会让你尽快地从工作中成长起来,得到担负重大项目的机会。多做一些职责以外的工作,会让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对你而言这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会在你的职业生涯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当你的老板将你与其他不具备这种习惯、不提供这种服务的人相对比时,你们之间的差别将十分明显。

对员工而言,工作好像有分内分外之别,但在老板看来,工作从来没这种差别。出色的员工在高效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以后,总是能主动地帮助同事与老板做好属于集体以及企业的工作。他们总是能与老板或同事形成同一个思想,抱定同一个目标,坚守同一个信念。所以他们认为,一切工作都是自己的或者自己相关的。正是这种意识和行动,成就了他们努力拼搏的进取心与积极高涨的工作热情。

即使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员工努力就会有结果,但团队成员如果普遍缺乏责任感,就不会对可以促进团队发展的一些改变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计划得不到切实的执行,自然就不会获得想要的效果。可以说,责任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的。当一边提升时,另一边也随着提升;相反,当一边降低时,另一边也会随着降低。一个团队不但要有明确的责任体系,还应当建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团队精神。人们时常会听到“责任”这两个字,许多公司的管理人员觉得,这是每个人都烂熟于心的概念,谁会不了解自己应当负担的责任呢。但实际上,有些人对这两个字只是烂熟于耳,而没有真正铭记于心并且切实做到。一个人在工作时所具有的负责精神,不仅对工作的效率而且对于他自己的品格,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工作不只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也体现了他的兴趣和理想,只要看到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犹如见到了他本人一样。不管现在做什么工作,每天都为自己找一个机会,让自己能够在日常的工作范围以外,为别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服务。一个人付出的比预期的多时,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便会有可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出色的人才总是为社会所需要。你展示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以正确的心态做出最出色的工作。要是你能够找出更有效率、更好的行事方法,你就能够提升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老板会邀请你参加企业决策会议,你将会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因为你已经成为一位不可替代的关键人物了。

第四章 责任激发潜能

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惊人的潜能。在工作中,所有人都应当积极主动负责地做事。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任何一个人都肩负着自己的责任,对工作、家庭以及亲朋好友,自己都有特定的责任,绝对不要自以为是而忘了自己的责任。

经典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他说,笨人有笨人的作为。当珍妮叫他快跑的时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来,跑散了他记忆中第一双神奇的鞋子,也发掘出了他的第一项潜质:跑。他一直在跑,开始是逃跑,后来他跑进了橄榄球队,再后来跑进了大学,跑得了学位。在越战战场上,他仍是牢记妈妈和珍妮的话,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荣誉和友情。

不得不承认,其实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并不会因你的处心积虑而更接近终点,却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的努力以一个最恰当的褒赏。作为阿甘,他忠诚,所以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他守信,他答应了战友要共买一艘捕虾船,但战友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他执着,所以他会在珍妮离开后一跑三年,穿越了整个美国,一直不停,他告诉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东西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恼怒,因为中尉是这样一种人:他视荣誉高于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

虽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守信,执着,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阿甘可能没有很明确的想法,但他的行动却可以告诉我们,只要心存责任,心存信念,无论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即使在工作中,在一件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艰难任务摆在你面前时,不要抱着“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更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去假想最糟糕的结局,一直重复“根本不能完成”的念头,这等于时在预演失败。要让身边的人与老板都知道,自己是一个意志坚定、富有挑战力、行事迅速利落的好员工。相信自己,用信心支撑自己完成这个在他人看来无法完成的工作。

第五章 责任成就卓越

一项计划是由许多细小的工作具体组成的,而任何一项细小的工作又都是由很多细节共同组成的。执行一项计划时,只有做好那些细小的工作,做好每一处细节,才能获得好的绩效。不重视细节,不注重做好每一项细小的工作,就很容易出现漏洞,从而影响到整个计划。1%的错误常常会带来100%的失败。在一次探月行动中,美国的飞船已到达月球却着不了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之后,科学家在查找原因时发现,原来时一节价值30美元的电池出现了问题。在起飞之前,工程人员在检查时着重检查了每一个“关键部位”,却忽略了这个小细节。结果,就是因为一节30美元的电池,数十亿美元的投资都打了水漂,科学家们的心血也都白白浪费了。

实际上,无视细节或不将小事当回事的人,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每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都会将小事看得与大事同等重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努力将小事做好,因而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一个重视细节,将小事做细、做好的员工,无论到哪家公司工作,都会得到老板的赏识。因为具有了这种责任感,一项计划的执行才会落到实处,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差不多任何一家公司都将它做为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学习笔记 篇2

老师说要写随笔, 那就写。实在无聊, 没什么可写的事。尽管如此, 我还是要写, 真是无聊至极。

本来就没事, 干吗非要说有事, 这分明是无聊的教条思想, 真是吃饱了撑的。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 另一半时间在家里, 吃饭、睡觉、写作业, 哪来那么多时间来找这破事, 还要两三天一篇随笔, 真是无聊。我们又没什么经历。我至今很佩服自己, 没事找事能写了半个学期的随笔。老师说同学们写随笔大部分都发牢骚什么的。我说不发那写什么?有什么写啊?我们又不是一个个徐志摩, 没工夫一天到晚思量着爱情诗, 只有废话加废话了。

比如我就靠这些废话充了篇随笔。

一篇随笔里面有四个“无聊”, 三个“废话”, 通篇是牢骚。这样的随笔虽是特例, 然而它所反映的学生倦于写作的心态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学生对写作有如此的厌倦情绪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近几年, 陆续有人在写作教学方面倡导新理念、新措施———自由作文、智慧作文、绿色作文、童化作文等。这些新观点、新措施确实给作文教学带来了缕缕清风, 使人们在迷惘之际忽然有了方向, 我也尝试着将这些方法措施用于课堂。在写作教学某一阶段、某一侧面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 产生积极的效应。比如智慧作文提倡学生以“幽默”为文, 我就锻炼并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写作技能和兴趣;童化作文提倡以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依托, 我就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感受活动, 描述活动。可是, 当依此方略践行一段时间后, 我们又会逐渐陷入技穷的尴尬境地。起初, 学生对这些形式别样的作文技巧颇感兴趣, 可时间一长, 他们便习惯成自然, 毫不领情了。兴趣固然是最好的老师, 它可以激发人们主动去做事。但是通过技巧的“新”、“奇”而激发起来的写作兴趣犹如夏天的水果一般, 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极易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质量。

在这样的状况下, 我们无法否认写作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现实, 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瓶颈也就成了必然。写作教学成效不大, 以至于现在的写作课堂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完全迎合考试, 大讲特讲应考技法, 书店里这样的书也不少, 教师“大有可为”, 甚至像“嫁接法”、“改头换面法”等有悖写作规律的所谓技法也成了某些教师的应试法宝。这种课堂热热闹闹, 一切围绕应试。教师虽有“作为”, 但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 扼杀了学生的写作灵性, 无异于竭泽而渔。

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我们必须清楚写作的目的。写作即表达, 就是主体向客观世界敞开和传达自己的意志、思想与情感。我们对当下学生写作状况审视一番, 不难发现, 学生对自我的本真生活采取了屏蔽的态度, 他们的笔触很少触及到主体的灵魂深处。他们呈现出来的往往是对自我贫乏的解读, 对生命的存在及价值肤浅的思考。他们对自然的情感是苍白的, 他们对家的概念是模糊的, 他们认为父母的辛劳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很少再读到学生对父母“早生华发”而有所感慨了……这一切都表明, 现在大多数学生, 对自己, 对他人, 对社会, 显得是那么漠然。简言之, 他们对这一切缺乏责任意识。

《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的解释言简意赅:“分内应做的事。”一个人, 包括逐渐走向成年的中学生, 应该积极审视自己存在的价值,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关爱亲人, 帮助他人, 在得到爱的同时, 学会付出;应保护自然, 关注社会, 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学生的分内事, 也应该是写作的根基。

前几年出现的高考零分作文同样也反映了学生因缺乏责任意识而散漫、随意为文的现象。细读这些所谓的零分作文, 除了少数属于言辞偏激、观点偏颇外, 大多属于“责任意识”淡漠之类, 因而品位不高, 甚至格调低下。2005年湖北卷的高考零分作文这样写道:“我们就是要做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女人, 回到几十年以前的老路。而我心目中的夫君, 不要求什么出将入相———那只怕忽然短命或祸事来临———只要出有宝马、奔驰靓车, 入有别墅、豪宅, 就心满意足了……”这篇文章单从语言角度去考量, 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其思想之轻浮、格调之低下, 以致宣传错误的观念, 都是文章的“硬伤”。

学生责任意识的淡薄或缺失, 常使他们失去发现生活中美与丑的慧眼, 产生“生活平淡、无味”的错觉, 造成写作时“无米下锅”的困境。面对缺乏责任意识的学生, 作为教师, 我们似乎无所觉察, 抑或觉得这是我们的题外之事。殊不知, 忽略了根基, 也就忽略了对人的公民意识教育, 再多的技法都不过是摆设罢了。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心怀责任”去写作。心怀责任, 就会对生命多几分思考, 对自我有更多的认识, 知道写作实际上是“生命在歌唱”。心怀责任, 就会对自然多几分虔敬, 对它的感触会更加亲切, 甚至会物我交融。心怀责任, 就会对社会多几分关注, 对不同人物的命运会有自己的解读, 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会多几分怜悯。心怀责任, 会对亲人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情愫, 对家乡会产生浓郁的乡土情结。心怀责任, 会对历史和文学经典多几分痴迷, 会在历史的凝重感和文学经典的丰富营养中悟出人生之道。

学习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篇3

刚刚你说“我很累”,挂了电话,妈妈一时茫然无措,只觉得很心疼。

我那阳光般热情、友善、让人一看就感觉很温暖的儿子,在学业的压力之下,在考试的挫折之下,变得有点冰冷、阴郁,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不敢多说多问,怕给你雪上加霜。

但是,亲爱的儿子,要怎样才能让你知道,妈妈关心你是否开心快乐、是否健康阳光,要远远甚于关注你成绩好坏?

小时候,我们管你叫航航,HH,在我心目中,就是Healthy & Happy(健康和快乐)。

一直没有仔细跟你讲过,你的名字来自三国时期著名诗人嵇康的一句诗:“谁谓河广?一苇可航。”这句诗,又是从《诗经·卫风·河广》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转化而来。其中“杭”就是“航”的意思,是所谓“通假字”(因读音相同而借来用一下的字)。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谁说河水很宽?用一束芦苇扎成筏子即可渡过。不管它的原意是什么,读起来,显得很有气势,是不是?——人生如河,前方总会有你想不到的风浪、激流、险滩、暗礁……但,只要你够健康,够强大、够自信,就没有渡不过的河,没有迈不过的坎儿,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你现在是学生,头等大事当然是学业;学习遇到了困难,当然会很苦恼。

好吧,就让咱们来聊聊学习的事儿。

你可能又要说:人和人不同,你不要拿你那一套来说我;时代不同了,我们现在学的比你们当时难得多;陈谷子烂芝麻,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但是,亲爱的儿子,好像咱们还真没好好聊过这个事情。

首先,学习好重要吗?

我要说,真的很重要。也不是非要上北大清华,哈佛牛津,但是一个相对好的大学,会让你一生中最宝贵的青年时光挥洒在一个更美好的环境里,让你有机会遇到更优秀的人(不管是求知还是恋爱);会让你开阔眼界,拓展心胸;会让你将来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会让你有能力为自己、为你未来的家人、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做更多的事,也因而让你的人生更充实、更愉快、更有成就感。

其次,学习好和能力强是一回事吗?

我要说,即使不是一回事,至少也是正相关的。你看,学习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一件事,能够把这件事做得得心应手,怎么不是一种能力?

如今,面对这个知识迭代更新如此之快、充满变数的世界,学习能力的高低更成了能否獲得成功的关键。

那么,成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不见得是做高官、挣大钱,但是一定要有让自己和家人免于饥寒、困顿的起码物质基础,要有健康的身体,要有平和满足的心态,要有充盈的精神世界,要有在浮躁沉沦的时代仍然保有良知的道德水准。这一切,离不开持续学习的能力。

最后,怎么才算是学习好?

我觉得,能够突破当下中国应试教育的局限,才真算是学习好。

中西教育的不同,概括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教育求同—— 教给学生的是有标准答案的知识,学生需要千方百计得出正确答案,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而缺乏创见;而西方教育求异——画一个圆,老师说是太阳,让学生说是什么,说什么都行,唯一的要求是不能跟老师和其他同学说得一样,这样培养的学生自然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二,中国教育补短——哪科不行就在哪科上下功夫,结果学生各科成绩都尚可但是没有哪一种能力特别突出;而西方教育取长——对什么有兴趣、擅长什么,就在什么上下功夫,所以能够培养出乔布斯那样的偏才、天才。

你的“状元”妈妈,就是中国应试教育结出的果实:一个成绩不错,但缺乏创新精神和突出才能的凡夫俗子。

如果能通过课外的自我学习,让自己的能力超出课本和应试教育的局限——那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好。好比考试需要你有一杯水的知识,但你的能力已经有一缸水,你自然可以应付自如。所以有人说,聪明的人不会被考试愚弄。

比如当初你爸爸妈妈的那些老师,如果也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高考,他们不见得能比你爸爸妈妈考得好。因为通过比较广泛的课外阅读,我们获得的领悟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其实已经比那些教我们的老师强了。所以,即便不过是凡夫俗子,但我们已经超越了自己当时环境的局限,也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感到骄傲了。

读万卷书,才是真的会学习。

那么,如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简单说,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已知的是有限的一个圆,未知的是圆外无限的世界。”可见,已知的越多(圆越大),你就会发现圆外未知的也越多。你见得越多,见识也会越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

“将军赶路,不追小兔”,你专注、认真、不被眼前的诱惑和享乐俘获,才能在自我提升与修炼的路上走得更远。

最后又回到开头说的那句话,“妈妈关心你是否开心快乐、是否健康阳光,要远远甚于关注你成绩好坏”,或者说,比起一两次考试成绩的高低,妈妈更关心你是否能获得真正的学习能力,是否能拥有美满快乐的人生。

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身上集合了我们两个的优点——我们一直以你为荣。

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今天像山一样横在你面前的困难,只要你肯努力,总会跨过去;而且,来日回头再望,它也不过是远处地平线上微微隆起的一个包包而已。

我们相信,你能做到。

永远爱你的妈妈

读《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篇4

雨露

我非常看重责任,因为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品格,是人性的升华;是人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如果说智慧和勤奋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种东西则更为珍贵,那就是勇于负责的精神。

读完《责任胜于能力》一书,更坚定了我的观点,有一位伟人曾说:“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驱使下,我们常常会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因为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所以成功源于责任,责任胜于能力。

记得看过一则故事:有一个老木匠年近退休,老板叫他再建最后一座房子,由于老木匠归心似箭,心思全不在工作上,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也没了往日的水准,老板看在眼里但却什么也没说,等房子盖好后,老板把房子的钥匙交给了老木匠,老板说:“这房子是送给你退休的礼物”,老木匠当时愣住了,悔恨与羞愧溢于满面,他一生筑造了那么多豪庭住宅,最后却给自己盖了这样一座粗制滥造的房子。

这个故事值得深思:同样一个人,可以盖出华亭豪宅,也可以盖出粗制滥造的房子,不是因为技艺减退,而仅仅是失去了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一直有杰出的表现,就必须在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它需要对自我岗位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个人的自觉意识去维护,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责任行为。书中说到“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假如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工作做得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

一个人的能力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不愿付出努力,也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能力稍逊个一筹,也能出色完成任务,因此,责任心是出色工作的源动力,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基础。有了责任心,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就能关注细节,就能想千方设百计地克服困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如果责任心缺失,就会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待工作就会敷衍、应付。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是,许多的工作之所以没有做好,不是人们能力不够,而是责任心的缺乏。比如三鹿奶粉事件中,掺杂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为什么能通过生产、销售等层层检验程序而堂而皇之地走向市场,并不能说是技术的原因,是没能力检验出来,而是相关人员缺少了一颗“为民”的责任心所致。认真分析乳近年发来发生的各种种安全事事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岗位责任制不落实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准时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不负责,更是对自己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小到一项具体工作的出色完成,大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做精宏伟蓝图?如何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更需要我们负起责任,以出色的成绩回应时代的召唤。

“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企业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

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臵!”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的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而只有能力没有责任的人却往往对工作糊涂应付,彰显不了他的实力。人可以不伟大,人也可以不富有,但人不可以没有责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肩上的责任,扛着它,就是扛着自己生命的信念,只有那些能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勇敢地扛起它,才能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问心无愧。

当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渴望承担责任,认识到责任不仅

是对事业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时,并在承担这份责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及自己所获得尊重和认同时,才能从中获得满足。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对自己而言,更多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当然,强调责任心的重要性并不是说能力就不重要了,其实,光有责任心还是远远不够的,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有可能空有一腔热情,结果却是眼高手低,贻误工作。

责任是人生的基石,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应当

把责任心融入自己的生活态度中,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提醒自己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对于一名责任心强的人来说,责任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有能力干好本职工作,才能干出成绩。只有把责任心,融入到本职工作中,才能更加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因此面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应时刻记住:这就是我的工作,不要忘记我的责任。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不要随意放弃完成工作的机会,虽然不做可以得到暂时的“清闲”,但是清闲的同时也等于放弃了自己能力发挥和展现的机会,其实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社会学家戴维斯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机会,工作意味着责任”

只要有责任心,只要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就会得到与承担的责任相适应的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自尊和自信,努力工作就是对自己负责,责任可以使我们战胜胆怯,变得更加勇敢,责任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完成不可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心,因为只有责任能带来勇气和动力,也只有责任能让我们迈步向前,永不停歇。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最终版) 篇5

4月4日,财务部组织学习《三分能力七分责任》第二章第一节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

企业用人,不仅重视员工的知识与技能,也同样重视员工的责任

感与使命感。有责任感才是企业首要真正需要的人才。只有那些勇于

承担责任的人,才会得到公司与老板的认可,才会受到上司的赏识与

重用,才会为同事所接纳与尊敬,同时对工作态度让我们思想开阔,工作积极,自信提升,得到生存资本,培养生存的能力。

通过这章节学习让我们了解日常工作表面看来很平凡很一般,但

如果你深入其中,你就会认识小事情蕴涵大责任。责任就是对工作的完成,就是对职位的坚守,就是对人性的升华;责任意味着付出,意

味着奉献。会上大家阅读讨论此书,对我们在责任与能力的认识上有

所裨益。

我们共同工作在这里,必须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充分发挥我们的个人能力,积极付出自己的贡献。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精神,成为工作与生活的赢家!

财务部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篇6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想说,这本书围绕“责任”这一主题,秉持“为企业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全方位、深层次地阐述了“责任高于一切,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一理念。

再者,我觉得光是阅读还不够,要对立面说讲的内容反复思考,方能有所感悟,从而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去。

书中一则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在某家大医院里,一位年轻的护士首次担任手术室的责任护士,在即将缝合伤口时,她对外科大夫说:“您只取出了11块纱布,但我们一共用了12块,还有一块留在了病人的身体里。”外科大夫非常肯定地说:“不可能,我已经全部取出来了,马上开始缝合伤口!”“不能这样!”年轻护士急忙阻止说,“我们一定要检查一下。”大夫很严厉地说:“我会负责任的,缝合!”此时,这位护士激烈地抗议道:“你不能这么做,我们要对病人负责!”听到护士这么说,大夫微微一笑,伸开自己的手,让她看了看第12块纱布在他的手心里攥着,接着称赞道:“你是一位合格的护士。”很明显,他是在考验这位护士是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不正是我们公司所要树立的吗?

很多人认为:“责任是领导的事,我只不过是一名普通员工而已,责任和我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个故事向我们挑明了:在责任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是团队,团队是我”,在团队中,无论你是一线员工还是高层领导,如果某个人没有责任心,都会影响我们的企业!具体地说就会影响整体的形象!

书中多次提到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我们以前总以为是为别人工作,为公司做事,不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我们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多想办法,少找借口,敢于承担责任,把公司的一切事情都当自己的事情看待,这样才能赢得尊重。要学会吃亏,不要为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对待工作要抱着只是举手之劳,顺便做做。不要认为工作积极主动,多做事的人是傻瓜,其实这是对自已、对别人、对公司负责的一种精神。

最后,我想说,通过深刻剖析,生动的阐述了“工作就是责任”、“责任胜于能力”的价值观念,指导读者培养自己的责任心,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成就更辉煌的自我。能深刻理会到此书的精髓,并有效应用之。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颇有感触。以前在部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多,责任、忠诚等作为主题内容,已渗透进血液里,融入到生命中。转业地方后,受教育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基本一致。“责任”成为为人、处事、从业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

“责任”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职业道德的升华,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即将工作当做事业来做的态度。也许,我们大多数人所做的工作都不轰轰烈烈,甚至平凡而又枯燥,可能有时我们会厌倦,会在工作中得过且过。

殊不知,正是这种态度会离目标越来越远,与成功背道而驰。一个人再有能力,如果缺乏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精神,肯定不会有多大作为。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是啊,没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在任何岗位都难以生存,更谈不上有所发展了。

我校优秀校友聂淑娟的事迹告诉我们,无论岗位多么平凡,只要尽心尽力,就会得到人们的尊敬,社会的认可。也许有人会说,先进人物的成功只是个例,并不是每个认真负责的人都会得到像他们一样的殊荣,事实的确如此。现实中,那些认真负责的人绝大多数没有像他们一样风光,但至少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靠、勇于担当、可以信任的人。

责任,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书中讲到美海军陆战队“为荣誉而战”,还有大庆人“责任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的宏伟抱负,均是这些团队内在精神的体现。同样,我校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取得评估优秀,申硕成功这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不正是校领导心装使命,肩负责任,率领全校师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的结果吗?而这种团结拼搏的力量源泉不正是来自于沈医人对事业的那种责任心吗?

一本好书可以启迪人们的心智,激励人们的斗志。《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以责任、忠诚、能力为重点,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辩证关系等。读过之后,感触很深。年初我从生产运营部调到安全质量部管安全工作的这段时间,经常有人问我,管安全是不是比管生产轻松,我说:工作岗位没有轻重之分,只有责任心强弱之分。安全工作重点是事前管理,以预防为主,如果责任心不强的人,只要未发生事故,他的工作就很轻松;反之,责任心强的安监人员,每天进入生产现场,都会多多少少发现一些违章现象或不安全隐患,只有用心长治才能放心久安。

在管安全的这个职位上,使我深深的意识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觉得要做好安监人员,必须做到“三勤”即勤走现场、勤敲警钟、勤学知识。

勤走现场。

由于生产现场是员工作业的场所,而现场环境变化大,最容易出现违章,因此现场最需要安监人员监督。我觉得爱坐办公室的人,是做不好安监人员。如果一个安监人员去现场回来后,一无所获,只有两种结果:要么现场非常好,无违章、违规现象;要么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但是能做到前者的几乎不可能,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后者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因此一个称职的安监人员应该是走出办公室,走进现场,走到管理一线。

勤敲警钟。

从事安监工作,除了多唱黑脸以外,还需要婆婆嘴,不论大会小会,还是现场角落,都必须把安全工作当做晨钟暮鼓时时敲响。同时,从本质型安全出发,更该从技术措施层面敲安全警钟,也就是采用“二票三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注意事项交待、安全学习培训等手段,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勤学知识。

从事安监工作既要安全知识,还要专业技能,无论是法律法规、制度规章,还是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你都要一清二楚。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反过来管安全更要懂得管生产,要做到常了解、善总结、勤琢磨,才能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陪伴比学习更重要 篇7

在中国,很多明星专门去香港生孩子,不少媒体一窝蜂报道,而且商家也追着捧着吹嘘香港教育环境和社会制度,于是,一些算不得高收入家庭的“中产阶级”也开始抬头看着这块“馅饼”,想要通过上学来改变孩子的人生命运。许多太太们连“回乡证”都搞不清,就已经生下了香港籍孩子。

记者联系了一位香港本地的母亲,同她们一起探讨内地的“双非”儿童到底和香港本地儿童有何不同。

入学不收礼但要面试

Babytree(宝宝树)网站的博主吴女士是一位小学一年级女孩的母亲,武汉人,在香港读大学,之后留在香港做了一名教师。吴女士的丈夫是香港人,在政府部门工作。一家三口在香港算是中等偏上的家庭,一直有请菲佣的习惯,一方面是帮助女儿学英语,另一方面也是减少自己和丈夫的压力。

吴女士看上去非常年轻,身材高挑,不施粉黛,一身淡蓝色职业装,在论坛里经常被叫“辣妈”,因为经常和大家分享香港的教育内容和培养女儿的教育方式方法,所以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在内地长大的吴女士深知近年来内地上学的一些不良风气,比如送礼才能进名校,或者一些地方要私下里给老师好处以防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等等。她说,在香港完全不是这样。

比如凤溪幼儿园,也就是很多家长心目中的名校,不少家长早早就去排队领入院申请表,香港本地只放一天假,搞得本地家长也忧心忡忡。

家长主动去心仪的学校为子女争取面试机会,香港人把这叫做“叩门”。叩门的家长很多,所以要排队。每次排队都要好几小时,不能去厕所。2013年10月,本港台爆料说有内地家长让孩子在幼儿园附近公共场所便溺,一时间反对内地儿童来港上学的呼声又起。

教育署长吴克俭说:“今年香港幼儿园有241,000个入园名额,实际需要入园的儿童有168,000个,名额是足够的。”但是吴女士说,虽然本身幼儿园的名额是够的,但是好的幼儿园肯定有所限制。吴女士之前在迪士尼乐园也看到有母亲在排队等着坐旋转木马的时候,也让四五岁的女儿在花坛里小解。她可以理解一个母亲爱孩子的心,可是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给内地人脸上抹黑,也难怪很多香港家长不喜欢内地的“双非儿童”。

据了解,有些学校为了暗中拒绝内地儿童,故意用很多的粤语和英语单词夹杂在问题中进行面试,比如在纸上写出英语名、中文名,看电视做中文(粤语),继续做3个英语选择题。还有的是,老师说,请帮老师拿一个红色的Ball,两个黄色的Lego,和一个红色的Car,放进篮子里,再找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最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要求孩子听话,听指令,不可以到处玩到处看等等,老师考察面试儿童的耐性、是否会不耐烦等等。

想想那些在内地的地铁里横冲直撞的“野孩子”,记者听到这里不禁汗颜。

课业一样繁重还有补习班

有的家长以为,香港的教学质量好,课业不那么“泰山压顶”,老师微笑教学,孩子学得开心……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吴女士的孩子4岁开始学钢琴,那时候还无法坐着弹,只能站着才能够摸到钢琴键,几年来钢琴课的钱就花了好几万。

英语方面,从小就和菲佣聊天,而家里的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英语,她很喜欢Disney Junior台的《Sofia the first》,有中文配音的时候也会自己用遥控器换声道。在学校更是如此,除了中文、法文以外所有的科目都用英语上课,教科书也是英语。

从幼稚园开始,吴女士就已经给女儿报了补习班。在香港,补习班的名老师是和大明星一样地位的,而且有网站有包装有宣传,每个老师都收入不菲,当然这也是有必要的,因为每次去名校的面试都是一场战役。

说起课程,跟内地的上课45分钟休息10分钟不同,香港小学每天只有上午有一次小息。吴女士的女儿每次小息都跑去“读书角”读一本书或一篇故事给老师听,然后换取一个印章。累计五个印章可以换取小礼品,其实礼物只是普通铅笔橡皮之类,但努力换取的就是不一样,有的学生积极性很高,恨不得一天读两本。

班里一般只有30多个学生,其中有七八个外籍学生,所以和外国家庭接触的机会也很多,大家完全用英语交流。

在不少港人看来,上水、粉岭的幼稚园已经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香港的幼稚园,因为那里有大量的内地“双非”儿童。

身在香港,却无法“靠近”香港,不知道内地的“双非”父母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同样是忙碌劳累,但是“双非”儿童与香港儿童之间仿佛隔着什么东西而难以逾越。

基本教育是相通的

吴女士和一些家长讨论过“双非”儿童的问题,他们觉得,诚然,香港教育有很多独特的地方,比如起步很早的英文教学,比如学校选餐制度,比如考虑全面的“绅士淑女教育”,教会一个孩子先做人再做成功的人,但是如果家长肯多花时间和精力做好孩子的基础教育,把根基打好,那么在哪里上学,可能并不重要。何况在香港上学的成本实在太大,同样身为父母,看着很多平时光鲜亮丽的内地家长狼狈地奔波在陪孩子读英语、念粤语的路上,实在于心不忍。

记者在和不少老师聊到这个问题时,也得到一些反馈。现在某些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归结于学校、社会甚至是整个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些道理,但是全部推给别人显然是不负责的。要知道孩子的教育贯穿其一生,父母如果沉湎于麻将、朋友唱K或者所谓的生意场,忽略了与孩子的相处机会,这才是孩子出现问题的“原罪”。

吴女士和丈夫总是轮流陪着女儿做功课,英语的书籍是吴女士一本本挑选过的,甚至家里的iPad平板电脑里的程序也是经过筛选,电视节目更不必说,就连菲佣也是几经周折才选定下来,对于女儿的成长,吴女士了解每一个环节,知道女儿喜欢什么书籍,擅长什么项目,每一步都陪着女儿一同进行。

反观自己,不少家长仅仅是把孩子扔在学校、丢在书店就不闻不问,对于孩子的细微变化一概不知,这样就算是让孩子成长就读在在世界级名校也未必有用,香港走读又能如何。

当然,吴女士也表示,希望香港教育界人士尽快在深圳口岸地区开设港式教育学校,免除很多家长舟车劳顿之苦。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篇8

读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此书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书中选用了一系列的案例和寓言故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里“责任”的有无将直接决定一个人做事的成与败的道理,也让我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个人而言,“责任”从大道理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工作的如何,当然与其自身能力和水平有很直接的关系,但是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有没有“责任”心,是否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责任。否则,即使是能力再强、水平再高,而对工作不能尽职尽责,他的工作也是做不好的.。也就不能够取得什么成就。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事情并不需要我们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够完成的,做与不做,甚至作的好与坏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责任的问题。简单讲,我们是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次检查都在考核我们的内心的责任感,我们每一年年初为什么要签《安全环保责任书》,很简单就是我们还有管理人员不能够自觉履行自己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对安全工作自己那份责任不放在心上,各类事故的发生,无一例外的都是我们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履行职责不到位所造成的。因此、需要通过一种方式来进一步强化这种“责任|”进行约束。

我们只有人人都对安全生产这项工作负起责任来,就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减少或者杜绝事故的发生。

在企业里,每个员工有不同的岗位,也有着不同的责任,如果你是一位加油员,就有责任做好加油服务工作,不论是对顾客的态度还是对加油机的使用你都应该做到一丝不苟。如果你是一位从事安全管理的员工,你就有责任有能力做到洞察你所从事的每一个细节,只要你敢于担负责任,认真做好份内工作,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就会成功,就会获得尊敬。所以说煤油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能够让人战胜懦弱和恐惧,战胜死亡的威胁,责任能够是人勤奋,能够弥补人在知识、水平、能力上的不足,因为在责任面前,人们会变得勇敢而坚强,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是做人的准则。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读后感 篇9

职责是指一个人对工作、对群体、对社会应尽义务的一种自觉状态。“职责胜于能力,职责提升能力”。

能力或许能够让一个人胜任工作,可是职责却能够叫人创造奇迹。就拿我所负责的起诉工作来说,如果每个案件只要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就算大功告成,那这只能算是称职。一个真正有职责心的人会用心做好经手的每一件事情。不仅仅要调取笔录并且还要仔细核查每一份证据,确保结论的排他性和唯一性;不仅仅要出庭并且还要出好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展现我们和检人的精神风貌,创立我们和检公诉人的品牌。

“工作无小事,职责体此刻细节中,负责人就要从细节做起。”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往往能反映专业水准,突出内在的素质。所以,要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

其实用心工作,自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用心才能做到优秀。工作上,要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

职责比能力更重要,并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说能力永远承载于职责。一个人承担的职责和展现的能力是成正比的:有职责心,能力不足,能够经过进取主动的工作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可是有能力,缺乏职责意识,能力则失去了用武之地。一个原本很有能力的人,如果不明白自我该对谁负责,负什么责,心思用在别处,工作抓不住要害,问题找不到关键,能力水平只会束之高阁。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学习笔记 篇10

HR总监:“对你影响最深的一本书是什么,什么书名,作者是谁?”

他回答说了书中的几个观点,然后又说作者确实想不起来了。

HR总监:“平时看科幻电影吗?”

他回答:平时工作比较忙,很少看电影。—多么冠冕堂皇的回答啊。

HR总监又问:“你对什么痴迷?痴迷到什么程度?”

他回答:除了工作、看些书确实没对什么事物痴迷过。

面完试他就觉得这些问题回答的很糟糕,心里有些隐忧。在返程的路上,他收到了HR总监的回复,说“通过和同事的综合测评,你的经历不合适这份工作。”

他有点不甘心,问HR总监“为什么面试没通过呢?”,HR总监回答:“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缺乏远见。”

这一句话刺醒了他,多么痛的领悟啊。

深度,广度,远见不仅刺醒了他也深深刺醒了我,他如此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再仔细分析那几个问题,其实针对性很强的。问什么书对你影响最深,意在考察你对这本书理解深度,做天使投资理解深度深度思考是基本素质。问看不看科幻电影意在考察对未来的关注程度。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发现对很多问题思考程度都很肤浅,想到一、两层之后就很难再深入下去了。

平时也喜欢看书,也买了不少书,但基本等于白看,仅仅记住几个观点没深刻理解书中的体系结构,知识不成体系是没多大价值的。看了没真正消化,不试图深入思考、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本质上跟没看是一样的。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当时看完后也只记住这句话,没什么切身体会,但经过朋友讲述他的痛苦遭遇后发现这句话太有分量了。于是又在网上搜索这篇文章认真的看了几遍,这其实是篇演讲稿,是晨兴资本刘芹写的。

雷军给刘芹打了一个电话跟他说:“我一直认为你做投资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能告诉我,到底怎么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为什么投资能做得非常不错呢?”

他当时给了雷军一个答案,“我相信我极其的勤奋。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能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他本来以为这个答案至少能得到雷军的部分认同,结果他没想到,雷军给了他一个让人惊讶的反馈。这个答案就是天道并非一定酬勤。这个观点当时给了他非常大的刺激。

后来慢慢明白了,可能勤奋是必要的,但是勤奋是远远不够的。

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但我认为深度思考决定人生。理解这句话需要明确几个概念,什么是深度?深度是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深入理解事物本质是深,只了解事物表面是浅。

决定意思是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绝对作用。人生不是完全由深度思考决定,但起到决定性作用。有些人不需要太深刻照样可以过的舒服自在,比如富二代、官二代,买张彩票中了500万,什么深刻不深刻对他们来说都是扯淡。

细细研究各个领域成绩斐然的大咖所做的演讲、写的文章无不是对某个领域深刻思考的结晶,思考的深度及远见一般人望尘莫及。

马云对电商的深刻理解及远见成就了阿里,周鸿祎对流量的深刻理解使入主奇虎前后发生天壤之别的变化,中航502所对离子发动机技术的深度研究和理解造出了世界最先进的离子发动机,使地球去火星的飞行时间缩短到39天左右。

但深度思考并不是深不可及的,我们通过努力,不断练习是可以获得的一项技能,一旦深度思考成为习惯人生将大不同。

深度思考需要的几个前提

1内心意愿

再好的事自己不想做也无济于事,内心想有这个意愿才能开启思考之门。

2深度思考是自己的事

上学的时候有这个感觉,觉得学习是给别人学习的。在学校老师逼着学,到家家长逼着学,写完作业了吗?不写完作业不准睡觉,考试不好回到家还得挨揍。

长大后才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人和人的差距也是在毕业之后发生的。那些把读书当成自己事的人,毕业后更懂得自学的人通常混的都不会太差。深度思考始终是自己的事,虽一开始很难深入时间久了有了自己的方法论也就不难了。

3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星际穿越》,没有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对亲人的爱,库珀是回不到地球的,同样也谈不上拯救人类了。你选择的领域直接影响你日后成就的大小。

4决心

光想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决心就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我没时间,工作都累个半死还有心思想这个,今天不下定决心深入思考、研究明天迟早是要还的。

更重要的是想成事一定要早,时间不等人啊。不要自欺欺人,不深刻思考也能成就人生,成为人生赢家,真的是白日梦啊。上帝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创造环境,二是建立竞争,羚羊时时刻刻想着怎么跑过狮子,必须有这种决心,否则只会成为狮子的盘中餐。

找到自己深度思考的土壤,还得拥有一套开垦土壤的工具,即有一套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深度思考的方法论

1可繁殖的知识量

可繁殖的知识这个概念来源于李笑来,李笑来把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可繁殖的,一种是可繁殖的,比如秦始皇是哪年统一六国的,这种知识是不可繁殖的,但像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就是可繁殖的,它可以让你提高、进步,让你变得更深刻。

不能深刻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产生大量信息,但并不是每条信息都是有价值的,对充斥的信息首先要做的就是甄别信息有无价值,无价值可以不看,重点是看有价值的。

nlc202309090607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下苦功夫的,曾国藩读书的原则是一本不读完决不读下一本书,真正的好书不能求快,快即是慢,快即是无,理解最重要。

2思考频次

针对问题多思、多想,思、想,思、想不动脑哪来的思想。李小龙曾经也说明过这个问题,他说不怕一个人会100种功夫,只怕一个人把一个招式练100遍。

好功夫需要速度、力量、技巧,练100种功夫每种都是浅尝辄止,不能实战,把一招练100遍往往可以一招致命。对一个问题若想深刻想个一两遍想不明白了,通常都是很痴迷的状态,除了睡觉不想其他时间都在思索。

3多维度思考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但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思考过程就像是盲人摸象的过程,努力从多层次,多角度看待问题。要想多层次思考的跟自己较劲,不能想到一两层就饶了自己,想到一两层以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所有的问题都想全了。认识大象的过程其实是人类拥有的三种逻辑思维之一的结构思考逻辑,按照结构思考逻辑把各个部分找全。

4细节

笑傲江湖第二季有个表演者叫沈小龙,他把打喷嚏分解开来演,很好玩。有时候我们对问题认识不深,一定程度上是对细节不掌握,仅仅了解个笼统的概念不往深里追求,追的越深认识越深刻。事物的本质都是被一层一层表象包裹着,不追问到底还以为表象呈现的东西是事物本质呢,这就误导自己了。

深刻是一种态度,事事不求细节,很难想象他能优秀到哪儿去。

5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美国作者芭芭拉·明托写的一本关于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逻辑的书,有时间大家可以看看。

金字塔原理是很好的思考和表达方法,在思考、表达的时候为什么要构建金字塔结构呢?

因为研究表明人类能够记住、理解最多的项目是7个,比如:你写了一遍文章或做个演讲,把下图的论据A、B、C、A1、A2、A3……一股脑的讲出来、写出来恐怕别人很难理解的,所以需要把多于7个的项目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组合成几组,同组内的内容按照因果逻辑、结构逻辑、程度逻辑展开,然后以此类推。

人的思考过程都是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观点先行,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归纳和演绎思考论据,把论据找充分。

上层思想是下层思想的总结,下层是上层的解释,这种结构就是疑问\回答式,下层其实是对上层的回答。通过疑问\回答不断深入构成整个金字塔结构,写出一遍文章。

6概念清晰

以前看过一本幼儿教育的书,在婴儿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说话往往都是把馒头说成馒馒、把虫子说成虫虫、把的凳子说成凳凳,这本书建议别用这种语言和孩子交流,是馒头就说馒头,是虫子就说虫子,是凳子就说凳子,语言基础是文字,文字是思想和逻辑的基础,概念清楚思想才能清晰、深刻。

7写作

写东西是整理思路最好的方法,把所思所想讲出来、写出来与他人分享才能变成自己的。

在写东西的时候刚坐下来一点思路都没有,写着写着思路就打开了,写东西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它会把存储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零散的知识点调取出来组合成有深度的思想体系。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__读后感 篇11

《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书中作者说到“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能力!”短短一句话概括中心,引人深思。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不仅是书名也是本书的首要观点,该书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企业案例和寓言故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负责任,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而且是其他所有能力的核心。书中讲明了一个道理,就是说,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主要看你对工作、对事情,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负责任,如果你的能力再大,很能办事,但由于你骄傲自满,不负责任,很容易办的事情,也会办不好,这就说明,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了社会对自己的基本认可,其次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所以讲,这责任是一种俱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是人生的一种追求,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守信,责任就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和使命”。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工作在单位的特定岗位上,是现实的人,虽然每一个人都在不同的工作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单位的每个人都有“规定”,有“任务”,有“使命”,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有责任。责任心是以自己应该做、必须做、怎样做好的态度来对待事务的心态和品格。责任不是停留在口头,而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体现。然而,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让我们感到万分遗憾的是,责任经常被人们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用能力来衡量人、评价人。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

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的世界。责任是一个人的工作宣言。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敷衍应付或轻视责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树立对事业追求的标杆,用自己的特长和学到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不管你做的是什么样的工作,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只要你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等于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要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工作热情,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克服困难完成工作,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才能作到“精业、兢业、敬业、乐业”,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光有知识或能力,而没有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没有团结、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只会是原地踏步,就谈不上敬业。为此,对工作的热情、创新意识、团结、协作、配合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讲来自于责任,有了责任,才能有工作热情和工作创新,才能有团结、协作、配合意识,才能有廉洁奉公意识。当然,责任比能力更重要,这并不是对能力和知识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心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真正的责任心,是行动而不是语言,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谈论,而业绩又是要靠能力去创造

和完成的,缺了责任心,谁也看不上你的才华,所以责任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那么责任心如何培养呢?

首先,就是端正工作态度,激发工作热情从而激发潜能。一个人在某一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就会慢慢褪掉,这时就需要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每天都是新鲜的,甚至需要反复多次完成同一项任务。这个时候就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因为这就是工作。特殊情况还需要模糊“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之间的清晰界限。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把意识全部集中在“上班不迟到”和“下班准时回家”上,那么他也很有可能对工作的态度慢慢变得消极起来。“模糊上下班时间”可以让人更专注的完成任务,工作的热情可以激发潜能,使人真正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可以始终保持在“今日事今日毕”的状态中。我认为,树立对工作的正确态度,是具备责任心的一个重要前提。态度越积极、决心越大,对工作投入的心血越多,从工作中所获得的回报也就相应的更为理想。

第二,就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责任面前无小事,关注细节更重要”。工作中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没有哪一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整个工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有形成整体才是最完美的体系。成功者都是从小事做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就如一句名言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三,就是绝对没有借口,勇于承担责任。“只有责任,没有借口”。一个人开始在为自己的种种失误寻找借口时,那么,就可以怀疑他是否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因为,一个负责的人绝不会找借口来为自己开脱的。抛弃找借口的习惯,要勇于承认错误,分析错误,并为此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我认为,为自己寻找借口是一件相当不划算的事。当找到借口后,也许会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是从长远看,可能将付出更多的代价。所以,与其想方设法寻找借口,不如把时间花在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上面,寻找借口就会缺乏行动。

《智慧比漂亮更重要》读书笔记 篇12

这本书是乐多多写的。书的内容是这样的:乐多多学校的四二班里有一个“钢牙妹”——袁媛,是男生最讨厌的女生,总被人冷落。在小樱桃思悦和黄蓉的帮助下,她变得漂亮起来,男生们也不讨厌她了。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漂亮的脸蛋不是真正的美,只有智慧的人是真正的美。

在我们班,也有一个男生,他的境遇和书中的袁媛一样,他就是王金磊。其实,王金磊也没什么的,学习很不错,为人也很好。不过,就是他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害了他。这家伙整天不是吃橡皮就是吃铅笔。经常将橡皮在嘴里咬几下再拿出来,上面沾满了口水,看着就恶心。他脸上的肉微微向下垂,大家都不喜欢他,有人还远远的.躲着他。直到有一次,奥数比赛他得了第一名,全班人都羡慕他。从此以后,大家也都渐渐喜欢他了,不再冷落他了。

责任比黄金更重要读后感 篇13

什么是“责任”?《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责任”的:分内应做的事,责任比黄金更重要读后感。寥寥数字,大有乾坤:“分”是自己的角色和岗位,“内”表示界限和范围,“应”即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做”就是要尽心尽力去完成,“事”就是自己的工作和职责。

认清责任,承担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只有学会认清责任,才能更好的承担责任,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然后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再去想怎样做才能够做的更好,明确个人的责任,可以减少对责任的推诿,反之,如果权责不明,不仅会出现责任真空,还容易导致部门间或工作人员间相互推诿责任,把自己置于责任之外,使工作受到影响,读后感《责任比黄金更重要读后感》。

认清责任,强化责任意识,第一要向上级负责,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来自上级的安排,因此,要敢于承担责任,事业心第一,责任意识第一,全方位做好工作,认真及时准确的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才能对得起上级的信任。第二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所从事分管的工作,必须给自己树立责任第一的意识,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我们要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当成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在自然不过的事。

读完此书,让我想起保尔柯擦金的一句名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让我们牢记该书的精髓,勇敢的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满身心充满激情的投入的工作中去。

常 玲

角色比能力更重要 篇14

又到年关,跳槽再一次成为职场主题词。有的人自信满满地希望用自己超强的能力,去扮演新的角色换取更多的薪酬;有的人则黯然销魂,不得不离开自己原来的位置,寻找未知的角色。

角色,总是让我们在生命中不断挣扎、彷徨。因为我们总是以为可以扮演所有的角色,希望具备超越所有人甚至超越自然的能力,却忽略了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忽略了角色其实远比能力重要。我们一方面认为我应该是更有价值更有能力的我,更有未来更有希望的我;另一方面,又最不愿做好现在的我。

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能力向来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要素。

你是中层,具备超强的执行能力和上下的协调能力是核心;你是决策者,能采纳各种信息进行有魄力的决断就是能力的核心。认清自己的位置,看懂自己的角色,才是我们的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其础。

葛优是一个优秀的演员,但他很明白,自己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化身,正是这个准确的角色定位,使葛优成为今天影视界绝对的明星。我们努力做好一个领导者,就不要希望在你下属眼里同样成为一个和霭可亲的父亲;不要相信每个人的职业之路都很宽,正如不要相信每一家企业都可以成为不同行业的变形金刚。

能力的大小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角色的演绎效果却可以实实在在地衡量。

组织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足点,每个人都是一个关键的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才能准确发掘自己优势,努力包装出自己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独一无

二、无可替代的竞争力——对于个人,这是一种精神,对于企业,这是一种责任。

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是一种能力。角色与理想的角色间永远存在偏差,与其艳羡别人的角色更光彩、别人的行业更暴利,不如让自己与角色更完美的契合。被动的角色永远不可能来迎和主动的演员。

进行角色的转换,是一种能力。角色并非一成不变,当行业进行调整,当明天就在眼前,当企业自身经历了成长与发展,原来正确的角色也许已经不再适合现在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重新定位,重新想象。

一条颠扑不破的组织法则是,选择对的人,比选择聪明的人更重要。诸葛亮智计绝天下,却只能在刘备羽下轻摇羽扇。

找准自己的角色,是实现能力最大化输出的捷径;演绎好自己的角色,是实现能力最高溢价的秘笈。抛开角色的需求与定位,单纯以能力论英雄,或以能力定成败,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借口与推托。

上一篇:考研政治基本知识点下一篇:区司法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