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及规章名称(共6篇)
法律法规及
规章名称
特种作业人员安
全技术培训考核
管理规定 发布机关及法规性质 特种作业人员范围 取得证书名称 复审 时间 每3年复审1次 有效期 国家安监总局行政规章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从业人员 《特种作业操作证》 有效期为
6年
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
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国家质量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员监督管理办法 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行政规章 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发布。复审期满3个月每4年复审前,提出一次。复审
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建筑起重信号司索期满前3
国家住房和城工;建筑起重机械司机;建筑起重机械安装个月内建筑施工特种作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资格证书有乡建设部行政拆卸工;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工;经省级申请办业人员管理规定 作资格证书》 效期为两年 规章 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定的其他特理延期
关键词:刑事法律援助;援助对象;涉案名称;判决结果
[中图分类号]D9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74-02
一、刑事法律援助的定义
所谓刑事法律援助,又称刑事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制度,“就是在刑事诉讼领域中保持控诉平衡、保障社会弱者平等诉讼机会的一种实现司法正义的制度设计。简言之,就是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具体的说,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贫穷的、无法支付法律费用或其他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免费提供辩护或代理的制度。”
二、我国现行法律等关于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相关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相关规定
第四十二条: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援助条例》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十二条: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根据以上规定,简单概括,刑事法律援助的对象有以下7类(限未自行委托辩护人或代理人):
1、经济困难且公诉人出庭公诉的被告;
2、盲、聋、哑的被告;
3、未成年人为被告;
4、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未委托辩护人的被告;
5、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侦查阶段);
6、经济困难的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
7、经济困难的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三、以实际数据对刑事法律援助对象、涉案名称、援助效果进行分析
为了加深对刑事法律援助的认识和了解,笔者特地走访了成都市成华区一家律师事务所,对其自2011年1月份至目前--2011年9月所有刑事法律援助卷宗进行查阅、统计,汇总如下:
(一)刑事法律援助对象
在该所2011年1月-9月援助案件对象均为聋哑人或未成年人,其中聋哑13人,未成年14人,比例基本一致,且均为案件被告,仅涉及该文归纳的刑事法律援助对象的2种,尚有5种未有涉及,且5种中有4种援助对象涉及到经济条件的审查。
(二)涉案名称
在该所2011年1月-9月27件援助案件中,有13件是涉嫌盗窃罪,有8件涉嫌抢劫罪,1件涉嫌强奸罪,1件涉嫌抢夺罪,5件涉嫌故意伤害罪(其中一案涉及两个罪名),其中涉嫌盗窃罪比例最大,占49.93%。
(三)援助效果
在已经结案的18件案件中,有10件盗窃案,其中法院判决有期徒刑的有6件,其中3件适用的缓刑,有3件被判处拘役,1件单处罚金,其余8件并处罚金;有6件抢劫案,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其中3件适用缓刑,共有4件并处罚金;有1件故意伤害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有1件抢夺案,被判处拘役6月缓刑1年;有一件强奸案(同时涉嫌抢劫),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2000。根据我国法律对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抢夺罪、强奸罪的刑期规定,结合判决结果可以看出,判决比照规定刑从轻处罚,并基本适用并处罚金,以教育为主。
四、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一)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不足
1、刑事法律援助在实践操作中的覆盖面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等的规定,目前刑事法律援助适用于两类人群,一类以经济困难为前提条件,另一类是不以经济困难为前提条件,但仅限于被告人是盲、聋、哑或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覆盖面除了自诉案件的被诉人外都覆盖了,范围不可谓窄。但结合调查结果,仅涉及被告是聋哑人、未成年人的案件,因经济困难被援助的无一件,这应该和经济审查标准的严苛性有关,对非指定辩护的受援人的经济困难审查是较为苛刻的,一般规定都在居民生活保障线之上的20%左右。
2、法律援助服务水平和办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介入时间较晚,时间比较仓促,大多数律师在接到援助案件后还是能够按照规定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仔细研究卷宗,但也有一部分律师,因为时间仓促,根本不去会见嫌疑人,甚至不去查阅卷宗,开庭的时候当庭才知道公诉机关究竟提供了哪些证据。
(二)完善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议
1、扩大强制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除目前的盲、聋、哑、未成年人、可能判处死刑的刑事被告人外,对可能判处五年以上刑罚的被告人,其没有委托律师的,应给予法律援助,为其免费提供律师服务,五年以上属于重罪,这些案件往往较为复杂,如果被告无律师帮助,有可能不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找出对其有利的证据或作有利的辩护。
2、对经济困难的刑事法律援助受援人而言,其经济审查标准不宜过严。
3、国家协调财政部门,加强对援助金费的保障。
有些律师对待援助案件不甚上心的一个因素是,援助案件补贴较低,区级援助一般就500元钱,甚至有时连车费、阅卷费等合理花费都不够,这也导致很多律师不愿做援助案件,通常交由刚入律师行业的年轻律师承办,经验不足,也是援助案件质量不太高的一个原因。
五、结语
刑事法律援助涉及到社会大众对国家司法的一个切身感受与评价,对真正实现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缓解社会矛盾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重视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当然,这需要很多部门的联动和配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1]田文昌主编.《刑事辩护学》群众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4]《法律援助条例》
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1-1-13
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 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作者:王旭东
作者简介:王旭东律师,广西大学毕业,2002年考取法律资格,2003年从事律师工作至今。现任广西远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西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律师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论文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因企业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潜在法律风险和形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促使企业重视和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规章制度
法律风险
应对措施
和谐劳动关系
目录
引言………………………………………………………………………(3)
一、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涵义…………………………………………(3)
二、新旧法对规章制度的规定的对比分析……………………………(3)
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5)
四、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6)
五、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7)金融危机下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 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企业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的“法律”,在调整和规范企业内部行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用工过程,是企业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法律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对企业规章制度以大篇幅进行规定,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趋严格,企业潜在的用工风险也越来越多。实践中,部分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内容不合法、制订程序有瑕疵,往往被仲裁或法院认定为无效而不被采纳,其结果就意味着一场诉讼的败诉,还可能引发无穷的后续影响,使企业处于非常被动和尴尬的地位。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为广大企业介绍规章制度、特别是员工管理制度制订过程中的具体法律要求,重点分析企业已有的规章制度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法律风险的主要原因何在,应如何规避或防范这些风险,促进企业建立合法规范、程序正当的规章制度,防范和化解相关法律风险,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制度规范下良性、有序运作。
一、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涵义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自身情况依法制定的组织生产和进行经营管理的规则,俗称“厂规厂纪”。有的国家称之为雇佣规则、工作规则等。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为企业,只在企业内部适用,一般表现为公开和正式的单位行政文件。企业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等。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律”,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用工过程,是企业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的重要依据。同时,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对于提高劳动效率、保护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制定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法定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行为规范化,不合理的违法的规章制度则会大面积侵犯职工权益,最终受损失的还是企业。规章制度赋予职工在特定的职位上以权利和义务,职工可以预测自己的行为对企业产生的后果,从而产生激励。
二、新旧法对规章制度的规定对比分析
企业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来自于法律的授权。为了规范企业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行为,我国在不同时期分别制定发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一)、1982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和1986年10月1日国务院发布《国营企业辞退违纪职工暂行规定》
在当时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这两个关于劳动纪律的法规出台,对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及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用工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或与国有企业相关的其他行业。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改革开放后,我国实现市场经济以来,这两个法规的的部分内容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两个条例的废止对我国今天的市场用工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条例的废止,国家规定的处罚员工的方式与情形已经失去了其法律支持,因此需要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的需要制订合适的奖惩办法。
(二)、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二十五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随时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第八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三条规定明确了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对企业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劳动者违反内部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违法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1997年原劳动部颁发《关于对新开办用人单位实行劳动规章制度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7]338号文件)
通知第二条规定,新开办用人单位应依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规定制定劳动规章制度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它劳动管理共计七项内容。并在正式开业后半年内将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对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不按规定期限报送备案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条规定,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对新开办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备案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是:
1、劳动规章制度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2、制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经审查,发现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内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要求劳动行政部门应同时从内容和程序两方面进行审查,只有都符合规定的才予以备案。
这些规定使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向具体化迈进了一步,虽然这个规范性法律文件本身的效力有限。
(四)、2001年3月22日公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这里提到了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和向劳动者公示。还有就是企业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才具有法律效力。
(五)、2006年7月10日发布实行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6〕6号)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就依法赋予了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优先效力。
(六)、2006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新公司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这里规定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程序合法。程序不合法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七)、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这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制定程序,赋予了劳动者在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过程中的话语权,加强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制定的程序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具体的制定程序要求包括以下两个:
一、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制定;
二、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律师观点:通过对上述法律条文的比照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形式和程序上对用人单位要求愈加严格。从用人单位“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到“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认为只要“实体合法”即可。原来在我国实践中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单方决定的权利,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企业自己制定并公布给员工,员工只有接受、遵守的义务,没有参与的权利,而《劳动合同法》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的程序最后定格在“平等协商”上,这就意味着企业规章制度制定权由原来的企业“单决权”变为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决权”。《劳动合同法》对规章制度具体的制定程序要求包括以下两个:
一、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制定;
二、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第二,增加了规章制度违法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不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还要承担赔偿责任。
三、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法律风险
虽然新《劳动合同法》赋予了企业有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权利,但如果企业不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就会失去法律效力,存在严重的法律风险,企业也将为此承担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等法律责任。
(一)、规章制度或某些条款因无法律效力而失去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依据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民主程序制定,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且不与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相冲突,才可以在劳动仲裁和司法审判中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否则,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将会不予适用。
(二)、企业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企业可能承担行政责任
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无效,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四)、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新《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五)、企业失去了抵御劳动争议风险强有力的手段。作为调解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的企业规章制度,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效,企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将陷于被动局面,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也失去了企业抵御劳动争议风险强有力的手段。
四、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限制更趋严格。那么,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潜在着哪些风险?笔者认为,其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制定主体不适格
劳动规章制度制定主体应是用人单位,并以用人单位名义颁布实施。用人单位其他管理机构,不具有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资格,只能参与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活动。如劳动规章制度由企业某个部门制定并以部门名义发布,则存在因制定主体不适格,导致劳动规章制度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员工不具有约束力。
(二)、内容不合法、不合理
1.企业规章制度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明确规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实践中,一些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不同程度存在着违法内容,如有的在工时、休假、加班等方面违反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有的规定员工在上下班时要搜身检查,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的规定员工入职要交一笔保证金;有的随意延长员工工作时间而不发加班工资等等,这些规章制度都是不合法的。
2.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不合理
对法律没有详细规定的内容,需要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明确、具体规定。如《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是何谓“严重违章”、“严重失职”、“重大损害”,法律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企业应根据所处的行业、员工从事的岗位、担任的职务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员工行为严重与否,把握员工违章和损失的“度”。一般来说,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正常的常规判断标准,应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如果这个规章制度被一个企业的大多数职工认同了,那么就是合理的,如果大多数人认为不合理,那么这个规定就有问题,也就失去了“合理性”。
(三)、企业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解决了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与企业规章制度法律优先权问题。实践中,企业总是通过单方面制定规章制度,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设定,以增加劳动者的义务。由于劳动合同的效力高于规章制度,即使规章制度由职代会通过,如果与劳动合同冲突或者不一致,除非劳动者认可,否则无效。
(四)、企业的规章制度违反公序良俗
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新《劳动合同法》也贯穿着“公序良俗”这一民法基本原则。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决定了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和领导。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某些基本权利,如会客权、出入权等,必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但是,用人单位不应以此为由无限扩大自身对劳动者的组织权,从而使企业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如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在劳动期间不得结婚生育,上下班要搜身检查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界定在为工作性质和实现工作目标所证明是的必要的和必需的范围,而且必须是适当的。如果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公序良俗,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主张该规章制度无效。
(五)、程序不合法
新《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该条款较《劳动法》第四条,最大的发展就在于加强了法律对制定、修改或者决定劳动规章制度的程序规定。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程序要件。只有经过平等协商、公示或告知劳动者法定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否则,企业规章制度会因制定程序缺失而无效。
五、企业规章制度法律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防止不合法的规章制度给企业带来的用工风险,企业在制定、修改规章制度时可采用以下应对措施:
(一)、制定的内容要合法有效
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做到制定主体适格、内容合法、合理且程序完善,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不得与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相冲突。
(二)、制定过程要符合法定程序
《劳动合同法》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履行相应的法定程序,即平等协商 +公告(告知)程序。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
第一、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要履行民主程序,并保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协商的书面证据,履行公示程序。
第二、依法进行公示方法。
《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4款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也明确规定只有向劳动者公示的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公示可采用的方式有:①企业网站公布法;②电子邮件通知法;③公告栏张贴法;④员工手册发放法(保留签收记录);⑤规章制度培训法(保留培训签到记录);⑥规章制度考试法(保留试卷)。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方式是将企业规章制度写入企业的员工手册内,并让员工签收;或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培训,并签收阅读等。
当然,并非所有的企业规章制度都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需经职工等讨论通过是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如薪酬福利制度、违纪处罚制度等。对于那些非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的制定,目前法律并未规定具体程序,应当理解为非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事项的制定程序由用人单位自行规定。
(三)、规章制度内容要量化、程式化、系统化
这是用人单位最容易忽视而恰恰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尽可能地量化具体的要求或者适用的情形。如对经常旷工的人员辞退问题,不要使用含糊的“经常”这两个字,而是要确定的文字表述,应当尽量避免此类语言的歧义。如可表述为旷工三次以上,企业可以辞退。等等
对于一些无法量化的要求和适用情形,则可以选择程式化的方式。一些轻微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因为尚不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难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屡屡违反,用人单位觉得不知如何处理。比如劳动者在上班期间从事一些与工作无关事务,打私人电话、上网娱乐、看小说等等,这些行为在规章制度中难以穷尽,且情节一般比较轻微,但对于劳动者屡屡触犯的情况,则可以在规章制度中设定,用人单位一经查实,给予书面警告,三次书面警告以上的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这种程式化的设定,使得规章制度全面而具有操作性,便于用人单位在行使劳动管理时,真正地有“章” 可依。
规章制度的系统化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规章制度规定“劳动者不符合工作要求,或考核不达标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在具体的规章制度中又没有规定劳动者的工作要求或者岗位职责的内容,因此,此种情形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只是一纸空文。
(四)、规章制度中不能规定本应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 虽然新《劳动合同法》从程序上加大了企业制定规章制度的限制,但企业仍然享有比较大的自主权。而劳动合同中的事项却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的事项。因此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中,仲裁机构和法院在衡量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时,往往会认为,凡是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的事项,如果没有经过协商而由单位单方面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五)、明确规章制度的效力范围
规章制度制定时应明确其效力范围,即对哪些人有效,在哪些场合有效,适用于哪些事情,什么时候生效,有无溯及力等。
(六)、清理现有规章制度,及时修改、重建与新《劳动合同法》不一致的内容,完善法定程序 主要包括:
1.企业要随时关注现行法律的修改及新法律的出台,修改不合法的内容;
2.企业要尊重法律赋予工会或职工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建议修改权,协商修改相应内容;
3.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及内外环境的变化,依法修改、补充不适合的相关内容; 4.依法对现有规章制度重新修改后,采取适合的方式公示或告知劳动者,完善法定程序。
(七)、注重保全证据
企业在制定和依据规章制度行使工作管理权时必须具备证据意识,以防发生纠纷时企业举证不能的风险发生。在规章制度制定方面,需要保留已经履行好法定程序的证据,如会议记录、讨论的经过等等。在履行告知程序方面,需要保留已告知的证据,如上墙张贴公告、用工录用表确认、员工手册签收等等。在依据规章制度处理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方面,需要保留违规调查方面的证据。
一、规范共同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2004年3月14日第四次修正】1982.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11年2月25日第八次修正】198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6年3月17日修订】198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主席令(1986)第27号】198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主席令(1987)第58号,1996年7月5日修正】198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主席令(1989)第16号】199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主席令(1996)第63号】1996.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1999)第15号】199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主席令(1999)第16号】199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1999)第24号】200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主席令(2000)第31号】200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2003)第7号】200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主席令(2004)第30号】2004.10.2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2005.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主席令(2005)第35号】2006.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06.4.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主席令(2006)第53号】200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席令(2006)第60号】200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主席令(2007)第62号】2007.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主席令(2007)第75号】2008.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主席令(2007)第76号】2008.6.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主席令(2009)第18号】2009.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主席令(2009)第15号】201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主席令(2009)第21号】2010.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主席令(2010)第29号】2010.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主席令(2010)第31号】2010.10.1
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国务院令(1997)第235号】1998.1.1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1999.11.8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2000.2.12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2001.1.1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2001.4.21
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10号】2001.7.9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令(2001)第321号】2002.1.1
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令(2001)第322号】2002.1.1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国务院令(2001)第337号】2002.1.1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国发(2004)10号】2004.3.22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2004)第412号】2004.7.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419号】2004.10.1
信访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31号】2005.5.1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国务院令(2006)第481号】2007.4.1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5号】200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99号】2007.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2008.5.1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2008.5.12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2010.5.7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2010.10.10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89号】2011.1.1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5)37号】2005.7.9
浙江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条例【浙江省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公告(1994)第20号】1994.9.8
浙江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条例【浙江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公告(2000)第33号】2001.3.1
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7号】2004.1.16
浙江省信访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号】2004.3.1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议【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2006.5.24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议案处理办法【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07.1.1
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2007)第73号】2007.10.1
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83号】2008.1.1
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号】2009.1.1
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9.1.1
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9.10.1
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10.6.1
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2010.10.1
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组发[2007]2号】2007.1.4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批准,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令第16号】2008.6.30 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1991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号】1991.4.2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赔偿实施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4号】1995.8.1
工商行政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3号】1996.12.17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92号】1999.12.8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8号】2007.10.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9号】2007.10.1工商行政管理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4号】2008.10.1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证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6号】2008.12.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1号】2009.7.1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42号】2009.7.1
浙江省行政赔偿程序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1996)第74号】1996.9.15
浙江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1997)第83号】1997.7.1
浙江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1997)第85号】1997.10.1
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0)第119号】2000.7.1
浙江省行政审批暂行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1)第133号】2001.11.1
浙江省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4)第177号】2004.9.1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06‟34号】2006.6.9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6)第228号】2007.4.1
浙江省人民政府立法工作计划编制和实施规定【浙政发„2009‟30号】2009.5.8
浙江省人民政府规章解释工作规则【浙政发(2009)30号】2009.5.8
浙江省加强县级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职能若干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261号】2009.8.1
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10)第275号】2010.9.1
五、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对学习的自觉性不强,重视不够,究其思想根源:一是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学习存在片面性,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研究和深刻理解;二是理论与实践隔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辩唯物关系,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满足于记住几条重要论断和几句讲话,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深入学习。
2、改造主观世界不够自觉主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来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口头上也讲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但世界上存在着重前者轻后者,光忙事物工作,对自己要求放松了。在忙完上级交办的工作任务后,有时产生松吃,想歇歇的念头,使有时工作有时不够深入,满足于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满足于面上不出问题,创新意识淡化,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公仆意识有所淡化。
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缺乏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思想。
六、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1、努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自己带头学习,自觉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不断创新,创新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发挥特别注重好,更加突出快,关键立足干,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根本的创新意识,努力创建四有班子,一流业绩。
3、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的修养
保持清正廉洁,抵制歪风邪气,提高歪风邪气和拒腐防变能力。要筑起拒腐防变的牢固思想防线。努力做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在生活上,坚持勤俭节约,不讲排圪。工作中,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在作风上,做到按原则办事,不以权谋私,严格要求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做到防微杜淅,廉洁从政。
七部与财经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银监法》大量吸收和借鉴了 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先进理念和其它国家或地区银行业的法律制度,既明确了监管机构职责, 强化了监管手段和措施,也对监管权力的运作进行了规范和约束。这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 次立法创新。关于监督管理职责,《银监法》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未 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 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年修改)》。该法对中国人民 银行的主要职责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管、提供金融服 务”调整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提供金融服务”。这种调整变化表现在 三个方面,其一,强化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有关的职责;其二,转换职能,由过去主要通 过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审批、业务审批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和日常监督管理等 直接监管的职能,转换为履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其三,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职能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03年修改)》。新《商业银行法》将 个别与入世承诺不相适应的规则做了修改。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增加了办理票据承兑、买卖 金融债券、从事银行卡等业务种类,以及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 汇业务等内容。考虑到商业银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政府不再强制其 发放政策性贷款。在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则方面,新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参照巴塞尔银行监 管委员会制定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此外 ,新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中国证监会《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 表人的责任并建立了责任追究机制。《办法》规定,中国证监会建立保荐信用监管系统,对保 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进行持续动态的注册登记管理,将其执业情况、违法违规行为、其它不 良行为以及对其采取的监管措施等记录予以公布,对可从事保荐工作的证券公司和个人提出 了比目前的主承销商和一般证券从业人员更高的条件。除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违法违 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和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办法》还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保荐机构和保 荐代表人采取“冷淡对待”措施,即根据情节轻重,在一定时间内不受理或不再受理其提出 的推荐发行上市申请,严重的还要取消其从事保荐业务的资格。
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该办法以防范风险为中心,对证 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证券公司的业务创新,以满足投资者多 样化投资需求。办法规定,经证监会批准,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从事定向资产管理、集 合资产管理和专项资产管理三种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增加了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的内容 ,突出了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明确了持续监管措施和外部审计制度。
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旨在促进企业国有资 产的合理流动,防止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办法》明确要求,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要在产权交 易机构中公开进行。关于国有产权转让价格,《办法》指出,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 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 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此外,办法 明确规定了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程序,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 业和受让方的八大违规行为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该办法的实施,标志着企业国有产权交易 制度的建设正在形成和完善。
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2003年修订)》。与旧办法相比,新办法在税务登 记的对象、地点、程序、证件的管理方面作了较大修改。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 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不再是税务登记对象。纳税人只有在开立银行帐户和领购发票两 种情形下才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地点将“注册地”排除在外;登记程 序由原来的“先检查后登记”改为“先登记后检查”。新办法按照简化、规范和方便纳税人 的原则,明确规定纳税人登记代码只有一个,有条件的城市,税务登记可以按“各区分散受 理、全市集中处理”的原则办理,对一些具有临时性、流动性特点的纳税人增加了临时税务 登记。
两部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规章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该办法规定,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 全额”、“半额”两种情况。(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 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 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纸币呈正十字形 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办法规定,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 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 ,应退回原持有人。
建设部《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是指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 线。根据该办法,在城市紫线范围内进行新建或者改建,除需要辦理相关手续进行规划审查 ,还需要组织专家论证并进行公示。同时,在紫线范围内,将禁止违反保护规划的大面积拆 除、开发;禁止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构成影响的大面积改建;禁止损坏或者拆毁 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禁止修建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建 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等。
三部重要的行政法规规章
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行政 法规,它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条例》针 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确立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制度,明确参与建设活 动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增强依法监管能力,严格安全准入条件,强化责任追究,加大 对隐患严重、事故多发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确保参与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利益及建 筑工人安全与健康的合法权益。该《条例》的调整范围涵盖了各类专业建设工程,涉及建设 、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供应、设备机具租赁等单位,以及参与建设过程的单 位和部门。为了维护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条例》对施工单位在提供安全防护设施、安全 教育培训、为施工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业与生活环境标准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海关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仓库及所存货物的管理规定(2003年修改)》。 《规定》最大的亮点是明确审批权限与期限,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对保税仓库海关行政审批 制度作出了新的规定,明确了海关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的权限和审批的期限、程序, 管理相对人可以据此判断投资和经营行为的预期,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保税仓库审 批权限由总署下放到直属海关,隶属海关负责对申请材料的齐全有效性进行审查,直属海关 负责审批,由海关总署备案。提出分类管理和年审制度,引入动态管理理念,海关定期审核 设库条件、经营状况和守法纪录,以全面掌握保税仓库的动态信息,化解海关监管风险。
海关总署《海关关于当事人查阅行政处罚案件材料的暂行规定》。《规定》指出海关送 达《海关行政处罚告知单》至海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对告知事项有异议,可以向 海关申请查阅案件材料。海关收到查阅申请后,决定同意申请人查阅案件材料的,应当在作 出同意决定后3日内安排申请人查阅案件材料。
【法律法规及规章名称】推荐阅读:
天然气法律法规及案例06-24
教育法律法规及师德规范讲稿07-01
教育学法律法规测试题及答案06-02
第四章 重要法律法规解读 试题及答案11-27
统计法律法规网络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07-16
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考试题10-11
法律法规07-10
法律法规总结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