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研究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城研究(共8篇)

长城研究 篇1

长城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自身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在其保护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促使长城保护进入了一个更加积极的阶段。在对其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旅游开发的再利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北京地域内的长城为例,对其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引言

万里长城是世界上耗时最久、工程量最大的一项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这项工程集结了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汗水,使其成为世界上令人惊叹的奇迹。长城的修筑在历史上可追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列国争霸,彼此之间因防守需要而使长城的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历经各朝各代的不断修建,现存最完整的长城为明朝所修建。在现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已经消失,其包涵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自东向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门头沟几个区县,目前保存较好的仅有54.3公里,保存一般的约有110.7公里,保存较差的约有95.6公里,保存状况差(仅能勉强分辨遗迹)的约有103.4公里,已经毁灭消失的达到162.7公里。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已经成为万里长城的代表,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和对外交流基地。

一、保护和开发现状

(一)旅游类型单一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资源较为丰富,每段长城都独具特色。例如八达岭长城以雄伟著称,居庸关长城以险峻著称,慕田峪长城以风景秀丽而出名,依山傍水是黄花城水长城和水关长城的独特之处。虽然北京地域内的长城资源呈多元化,但是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并没有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还是以观光型的旅游为主,旅游产品也较为单一。在“不到长城非好汉”口号的号召影响下,旅游者以攀爬长城和欣赏景色为主要活动。对于长城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没有进行挖掘和开发,并且目前北京地区只有八达岭一处有长城博物馆,因此长城本身所蕴含的军事文化、边塞文化并没有得到全面完整的展示,游客也没有得到相应的体验。

(二)游客过度集中超出承载力

北京市为中国首都,其交通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在旅游旺季,游客过于集中在北京段长城的几个重要区段,其游客量远远超出了景区的承载力。据统计,2015年八达岭长城最大日承载量10.8万人次,瞬时承载量2.7万人次,2016年1月至10月底,八达岭长城景区接待中外游客已经超过800万人次。高峰期的参观强度对长城景区来说无异于对长城的破坏,同时也损害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不合理开发破坏原始风貌,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因其保存较为完整,大部分都被创建为长城旅游景区。随着长城旅游景区的创建使得经营者在景区周边修建酒店等现代建筑,这些现代建筑与长城格格不入,其周边私搭乱建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都破坏了长城周边的历史文化气息。另外,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乱写乱画的行为也严重破坏了长城风貌。并且在一些未开放的区域,有很多野游的驴友随意攀爬野长城,并在长城上露营,也对长城造成了损坏。

(四)开发管理主体混乱,缺乏整体保护与统一规划

长城的长度使其闻名世界,其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北京地域内的长城也不例外。因其线性的分布特点,长城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县,彼此之间只有纵向的联系,而没有横向的联络。所以,北京地域内长城采取的开发管理模式一般都是北京市政府委托各区县或者成立专门的旅游公司进行经营。各区县对本区域内长城的规划开发也不尽相同,只将本区域的长城进行规划开发,没有考虑长城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规划和开发,导致长城的开发利用十分混乱,破坏其完整性。

二、开发治理策略

(一)旅游类型多元化

当今,长城旅游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即“露天博物馆”模式,并且现有的长城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门票收入。长城每年的游客接待量都非常庞大,但旅游却在低层次、低品质、低水平徘徊。因此要实现长城旅游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就需要对旅游产业链及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长城所蕴含的文化不仅包括军事文化,还包括边塞文化和建筑文化等,深入挖掘与其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诗词歌赋等文化资源,加强长城文化与电影、游戏的结合,并且开发长城的演艺市场,给游客带来多维的体验。长城的开发不应仅局限于城墙,而是定位于区域的开发,涵盖长城周边的边塞古镇以及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观光型旅游向体验性旅游转型。

(二)合理开发,提升公众参与

首先,因为开发条件的限制造成长城旅游开发强度的不均,对于北京地域内的长城应该在参考长城整体走向的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意义并具备地方特色的长城,将其开发为能够展示长城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游线。其次,像八达岭长城这种开发较早,名气较大的区段游客量很大,高峰期远远超出其承载力,而名气较小的长城却无人问津。这就需要对长城名气较大的区段的游客量进行限流和分流,开发具有差异化的长城区段,形成新的旅游吸引物。在?_发的过程中要提升其交通的可达性;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升其知名度;建立多主题、多途径的解说系统,完善自我导向体系,提高旅游产品品质。最后,在信息化与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借助当代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手段对长城景区进行数字化的开发,通过建设数字展示中心将长城文化充分进行展示,一方面可以让游客体验长城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景区压力,减轻游客过量对长城的威胁。

长城除了观光游览的功能,还具备文化教育的功能。它见证了中国文化的演进发展,是中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中国公众的遗产保护和参与意识还很薄弱,积极的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其遗产保护意识。首先,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对自发的社区参与给予政策和管理上的直接支持,从而促使当地社区居民主动而广泛地参与当地的旅游活动。其次,通过增加参与性设计使公众积极参与到遗产地的建设发展中,增进其自身对遗产地的了解;将遗产地的保护和开发情况定期通过公示的方式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定期组织一些参与性公益活动,对遗产地进行更好的宣传推广。

(三)整体保护,统一管理

长城因其线状分布的特点使其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单位,从而被分割为不同的区段。但长城是典型的线性的历史文化资源,被分割的长城风貌丧失了它的原始风貌,它更应该是以完整的风貌向世人展现。“遗产廊道”是隶属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国际先进的遗产保护方式。遗产廊道采用的是一种对线性的遗产区域进行较大范围的保护措施,在选择标准上,不仅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还包括建筑工程、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重要性。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遗产廊道主要包括绿色廊道、游步道、遗产、解说系统这四个构成要素,它强调综合保护,注重其完整性,对于在空间上呈线性分布的遗产地来说是一种较新的保护方法。长城作为典型的线性遗产,其本身就是遗产廊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但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极高的。通过借助遗产廊道的保护方法恢复长城及其周边环境的延续性,向世人展现完整的长城。

北京地域内的长城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县,在某些区段的长城无人管理,受损严重。为了避免人类活动和自然侵蚀对长城的破坏,建立专门的长城管理机构对长城进行统一管理,对北京段长城的资源保护与开发负责,包括旅游路线和旅游产品,从而促进北京段长城的旅游发展。除了建立管理机构,还需要监督机构来监管相关工作的进行。以文物局、旅游局等政府职能部门为代表,为负责为长城遗产廊道的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机构和监督机构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长城的保护与发展。

很多学者对长城所面临的问题都做了一些论述,就目前而言,对于解决长城所面临的问题仍任重道远。在对其整体保护的基础上,重视对长城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帮助促使其旅游开发良性发展。

长城研究 篇2

一、楚长城的称谓

之所以会产生称谓这个问题, 源于楚长城与楚“方城”两个名词的纠葛。“方城”一词在文献记载中出现较早。《左传》僖公四年:“楚使屈完语齐桓公曰:楚国方城以为城, 汉水以为池。”《左传》文公三年:“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 门于方城, 遇息公子朱而还。”《国语·吴语》:“昔楚灵王不君, ……不修方城之内, 逾诸夏而图东国”。《国语·齐语》:“ (齐桓公) 即位数年, 东南多有淫乱者, 莱、莒、徐夷、吴、越, 一战帅服三十一国。遂南征楚, 济汝, 逾方城, 望汉山, 使贡丝于周而反。”因此一些学者就以此认为楚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修筑长城[1]。明确将两词联系起来的是《汉书·地理志》南阳郡下:“叶, 楚叶公邑, 有长城号曰方城”这样的一条记载。自此, 楚长城又名方城的观点在学界广为流传。

“方城”一词在楚国地理中多次出现, 并非单指长城, 对此学者们进行过精辟的论述[2]。概括起来还有以下主要认识: (1) 方城是山。《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下:“叶有长山, 曰方城。”《括地志》:“方城, 房州竹山县东南四十一里。其山顶上平, 四面险山峻。山南有城, 长十余里, 名为方城, 即此山也。” (2) 方城是塞。《淮南子·地形篇》曰:“何谓九塞?曰:太汾、渑池、荆阮、方城、殽阪、井陉、令疵、句注、居庸。”高诱作注说:“方城, 楚北塞也, 在南阳叶。” (3) 方城是城。《水经注·潕水》:“苦菜于山东之间, 有小城名方城, 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 当因山以表名也。”《水经注·汝水》:“醴水又屈而东南流, 迳叶县故城北。昭公十五年, 许迁于叶者也。楚盛周衰, 控霸南土, 欲争强中国, 多筑列城于北方, 以逼华夏, 故号此城为万城, 或作方字。”

对此, 一些学者认为“方城原指方城山, 后因其在楚国与中原诸国间的特殊地理位置, 而设塞筑城, 规模扩大逐成长城, 所以后来就称楚长城为楚方城, ‘方城’的称谓, 应因方城山而得。楚长城的修筑不但其北境竖起了一道军事防御屏障, 而且方城山一带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长城上的一处边关要塞。进而又发展成为对方城山、方城塞周围一带地域的通称”[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种看法体现了词语的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不管“方城”的本义是山、塞还是城, 都不能抹杀引申为长城意义上的“楚方城”与本义上的“方城”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楚长城的分布

关于楚长城的分布, 文献中记载的颇为详细, 《水经注·潕水注》引南北朝宋人盛宏之所著《荆州记》云:“叶东界有故城, 始犨县, 之瀙水, 达沘阳界, 南北联络数百里, 号为方城, 一为长城云。”《水经注·潕水注》又曰:“郦县有故城一面, 未详里数, 号为长城, 即此城之西隅, 其间相去六 (百) 里, 若南北虽无筑基, 皆连山相接, 而汉水流其南”。另外, 《括地志辑校》卷四曰:“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西七十五里, 南入穰县, 北连翼望山”。张维华先生根据上述记载, 曾经做出如下判断:“综论楚之方城其缘附之地, 大抵西南自邓县之东北境起, 沿今镇平县西境北行, 入内乡县东北境。自此折向西北, 逾湍河经郦县故城北达翼望山。复折向东行, 沿伏牛山脉经嵩山, 内乡及鲁山、南召等县交会之地, 而东至鲁山县之东南境。自此转向东南, 入叶与方城交界之地, 先经黄城, 后达于东。复自于东沿舞阳、方城交会之地而南, 入泌阳中部之中阳山。即瀙水发源地。自此又转向西南, 约经今泌阳治之西北境, 入唐河县。”[4]这样, 大致将楚长城分成了西线、北线和东线三个部分, 学术界多主此说, 并对其中的具体细节进行过论证[5]。

近年来, 通过一些学者的调查与研究, 认为楚长城不仅是简单的一条线路, 东线与西线还存在内外之分, “ (楚长城) 西线, 大致自湖北竹山县起, 向西北交于淅川县、邓州相毗邻的杏山, 入邓州市东北的稚县故城, 再转向西北, 逾湍河, 经内乡县哪故城, 连西峡、内乡两县间的冀望山, 复折向东行, 沿伏牛山脉人与南召县;西内线循镇平、内乡交界北行到南召板山坪镇周家寨 (金斗关) , 再向北抵达乔端镇野牛岭关。其北线, 自南召县乔端镇沿崇峻的伏牛山脉迤逦向东, 经马市坪、崔庄、留山、小店、云阳、皇后几个乡镇人鲁阳关, 东进到鲁山、叶县。其东线, 东内线由鲁阳关南下, 沿三鸦路经云阳关和楚王行宫处, 至第一鸦所在的白花寨;东外线, 自南召县东北部入鲁山县, 转向东南, 经叶县与方城二县交界的方城山 (一作黄城山, 又作黄石山) , 再向东沿舞阳、方城两县间而南人泌阳, 即瀙水发源地。楚长城的相对长度约一千六百余里, 绝对长度难以数计。”[6]

三、楚长城的修筑年代

楚长城规模之大, 实非短时期内修筑而成, 至于何时开始修建, 学界有不同的意见, 笼统而言, 主要有春秋说和战国说两种看法。

春秋说主张者认为, 楚长城始建于楚文王时期。尚景熙明确指出, “楚方城的建筑时间应是楚文王时期”、“时间应在楚文王囊括南阳盆地之后”, 是“为了防御中原诸侯入侵建筑的”[7]。杨晓宇也认为, “春秋楚长城的最早构建时间, 应以建立楚方城塞为起点, 大概在楚文王灭申置县之后。也即公元前688年之后;初具规模时间应该到楚成王十六年, 也即公元前656年, 楚齐会盟于召陵之前;而确实成为楚国重要军事布防, 达到固若金汤的系统御敌屏障, 是到楚成王41年居申, 即公元前631年。前后达57年之久。”[8]

战国说主张者则认为, 春秋时期楚国势力正值发展契机, 对外扩张, 至于防御性的长城的修建应该在战国时代。王彦芬认为“故终春秋之世, 楚在其北部依山筑塞, 扩充基地, 以为进退之据, 是与其扩张意图相适应的。不可能是沿边筑城, 划界自缚……故其扩展方城之上限, 当在魏据鲁阳、秦占商於之时, 即楚肃王至宣王之间;其下限当在顷襄王七年司马错‘攻楚取宛’之前。”[9]张维华在《中国长城建置考》中指出, “余考春秋战国时史事, 酌量情势, 以建于楚怀王之末年, 或顷襄王之初年, 最为切合。”[4]张卓远更明确提出“楚长城的西线北线、东线的修筑大致为同一时间, 即为楚怀王中后期。”[3]

四、楚长城的建筑形式

楚长城作为长城的早期形式, 与以后的秦、汉、明长城相比, 显得原始而古朴。由于后期防御功能的丧失而大多遭到废弃, 其地上建筑多已不存, 对其形式的探讨仅能从文献记载和有限的资料中去发现线索。

1. 因地制宜, 用险制塞。

楚长城作为一项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 如何能够充分利用险要的地理环境, 发挥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对于当时的楚人的智慧是一种考验。正如《中国军事史·兵垒》中所说:“楚长城分为三段, 其结构有两种类型:南北走向的西段和东段, 与齐长城同, 以土、石为主,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 就地取材。有土之处, 夯土筑墙, ‘无土之处, 垒石为固’。沿伏牛山脉东西走向的中段, 则依山据险, 利用峭壁悬崖, 深谷大堑等自然障碍, 稍加人工修理, 再加以木栅塞堡等, 构筑防线。”

2. 关城与山体的联合体。

楚长城往往利用自然形成的山间孔道建筑关城, 再与两侧的山体联结而构成线性防御体系。“关城不能拦截过宽的平台地, 因而用城墙联结关城与两边的山峦, 构筑防御工程, 使这个‘孔道’或说‘夏路’有了能开关的门。”[10]关城应该是楚长城的主体设施, 而且根据地势的差别, 规模也有区别。根据目前的情况, 楚长城的联结工程是比较薄弱的, 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认识能力所决定的。方城县独树镇大关口是楚长城沿线上的重要关隘, 两侧群山耸峙, 形成天然的隘口, 东西两侧的山坡上已发现筑有土石城垣等关塞设施。城垣的修筑, 基本上是利用当地地形, 就地取材, 堆砌土石结构的城垣, 以达到“用险制塞”的目的。

从以上对楚长城研究的简单回顾来看, 以往的研究工作, 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载来进行相关探讨, 而深度往往不够, 楚长城的面貌还是不够清晰, 有必要进行探究。一要进行实地的全面调查和适当的考古发掘工作。楚长城的总长度、结构和保存状况等还不太清楚, 有必要组织相关专业力量, 对楚长城作一全面的调查, 为后续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 对有条件的地段报请有关部门进行科学的试掘或发掘工作, 获取相关的实物证据和地层依据, 借以解决长城年代、性质、结构等问题。二要加强信息沟通, 注意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不仅要注意观察同时期如赵长城、齐长城等的特点, 来指导楚长城的调查与研究, 更要辨别后期对楚长城的利用与改扩建等情况, 以还原楚长城的真实面目。三要加大宣传, 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研究和保护。要在搞清分布与走向的前提下, 广泛宣传, 加大保护力度, 让楚长城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继续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罗哲文.长城[M].北京出版社, 1982.

[2]成一农.楚方城研究[J].燕园史学, 1996 (3) .

[3]张卓远.浅论楚方城[A].楚文化研究论集 (第四集) [C].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4]张维华.中国长城建制考[M].中华书局, 1979.

[5]柴中庆.楚长城西段考[A].楚文化研究论集 (第四集) [C].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6]河南省南召县人民政府.楚长城的新发现与其宝贵价值[A].中国青山关长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7]尚景熙.楚方城及其与楚国的军事关系[J].中原文物, 1992 (2) .

[8]杨晓宇.春秋楚长城:中国最早的长城[J].许昌学院学报, 2003 (6) .

[9]王彦芬.楚方城考[A].楚文化研究文集[C].中州书画社, 1983.

长城研究 篇3

内容摘要:降雨对陕北地区明长城单体建筑的破坏方式主要有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两种。研究表明,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降雨强度的增加不仅使两种破坏发生的时间提前,还大幅增加了破坏的程度。只有降雨量大于12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水力侵蚀破坏,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水力侵蚀破坏越严重;遗址模型D2-2和D2-4在降雨中水力侵蚀破坏最严重。重力侵蚀多发生于降雨一段时间之后,具有突发性,通常降雨量大于25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重力侵蚀破坏;遗址模型D2-1和D1-1在降雨中侵蚀破坏最严重。

关键词: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累计产沙量;降雨历时

中图分类号: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5)04-0127-09

A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Destruction Caused by Rain to the Ming Dynasty Great Wall in Yuyang Borough

YAO Xue1 ZHAO Fan2 SUN Manli1

(1. College of Cultural Heritage,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8;

2. Sichuan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e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 The destruction of rainfall to the Ming dynasty Great Wall in Yuyang district is mainly caused by water and gravitational erosion. As our research shows, this erosion will be intensified with by increases in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rainfall, which will cause earlier and heavier destruction of wall structures. Generally, only rainfalls larger than 12mm or 25mm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sites, the damage sustained increasing as rain prolongs. Gravitational erosion usually occurs suddenly after sustained rainfall, and rainfall larger than 25mm with heavy precipitation will naturally lead to gravitational erosion.

Keywords: water erosion; gravitational erosion; cumulative sediment yield; rainfall duration

1  前  言

榆阳区明长城单体建筑位于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区年降雨集中,呈集中暴发式的特点[1-6],这种降雨特征对该地区土遗址的保存非常不利。作者已详细论证了降雨对明长城单体建筑破坏的影响因素和破坏方式,并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验证了明长城单体建筑的两种破坏方式和具体的破坏过程[7-9]。但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明长城单体建筑破坏的定性研究方面,缺少对破坏过程的量化描述。本文借鉴水土保持学理论,以土体产沙量作为模型破坏的量化指标,定量研究了五种不同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不同类型降雨下的破坏规律,为后期研究该地区降雨风险分级奠定基础。

2  试验简介

本次试验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装置对陕北明长城单体建筑的比尺模型进行侵蚀性降雨[1-5]试验,模拟单体建筑的雨蚀过程。

2.1 模拟降雨器

模型试验中采用喷头式模拟降雨器,主要包括增压泵、调压阀、水压表、喷头控制阀、喷头、水管、接头等,见图1。通过对模拟降雨器进行降雨强度和均匀度率定可以得出,模拟降雨器在有效降雨面积内,单喷头模式下降雨强度调节范围为0.75—1.45mm/min,均匀系数在0.8以上;双喷头模式下降雨强度调节范围为1.75—2.40mm/min,均匀系数在0.75以上,满足试验降雨强度和均匀度的需求。

图1附注:

(1)模拟降雨发生装置:1-1增压泵、1-2调压阀、1-3水压表(量程0.6MPa)、1-4喷头控制阀、1-5喷头;

(2)含沙水流接收装置:2-1小型有机玻璃

水槽(带排水口)、2-2集流盆;

(3)室内排水挡水装置:3-1大型有机玻璃

水槽(带排水口)、3-2雨水收集盆、3-3雨帘;

(4)支架;

(5)雨量筒。

2.2 遗址模型的选择

本次试验采用遗址土制作重塑样,采用分层夯筑法,控制夯层厚度(8—10cm)、夯筑密实程度(1.65g/cm3)与遗址接近。选择保存状态好和较差的五类遗址(D1-1、D2-1、D2-2、D2-3、D2-4)作为遗址原型,拟定为原型的1:20,见表1。通过控制底面面积,使其受雨面积相同,即可使每种遗址模型的降雨条件相同。

2.3 降雨方案设计

根据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的要求,模拟降雨需要能够反映出遗址区的降雨特点。通过分析遗址区的降雨特点可知,单次暴雨中的高强度降雨时段对遗址破坏最为严重。因而在降雨方案的设计中,依据遗址区A型和B型暴雨[1,6]高强度降雨时段的雨强与历时参数,同时参考模拟降雨器的雨强调节范围,设定了Ⅰ、Ⅱ、Ⅲ三种雨型。其中Ⅰ型降雨代表了A型暴雨高强度降雨时段的特点,Ⅱ型和Ⅲ型降雨代表了B型暴雨高强度降雨时段的特点。三种雨型的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不同,降雨量基本相同。试验中分别对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依次进行Ⅰ、Ⅱ、Ⅲ三种雨型的降雨各一场,共15场,见表2。其中降雨时间间隔设计为5天左右。

3  降雨对遗址模型破坏过程的研究

前期研究表明,遗址模型的总侵蚀量由水力侵蚀的产沙量和重力侵蚀的侵蚀量两部分组成[10-15]。下面分别对两种破坏模式进行量化研究。

3.1 水力侵蚀的产沙过程

3.1.1 试验结果

累积产沙量是指降雨过程中从降雨开始到某一时间内的总产沙量,整体上反映了降雨对遗址模型水力侵蚀产沙的水平。产沙速率是指降雨过程中某一降雨历时单位时间内的产沙量,直接反映了降雨对遗址模型水力侵蚀产沙的动态变化。试验中,通过测定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雨型的降雨中的累积产沙量和产沙速率的变化过程,得出的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3.1.2结果分析

从降雨特征和遗址形态对水力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等两方面,分析累积产沙量和产沙速率变化过程的试验结果。

(1)降雨特征对产沙过程的影响

降雨特征主要反映在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三个参数上,下文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对产沙过程的规律进行分析,研究降雨特征对遗址模型水力侵蚀破坏过程的影响。

1)降雨历时

由图2可以看出,在每场降雨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累积产沙量不断增大。降雨初期累积产沙量保持在一低水平内缓慢增长,经过一定时间后开始较为快速地增长,之后随着降雨的继续直至结束,累积产沙量都维持着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速度。同时,通过曲线拟合得出,每场降雨中累积产沙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axb表示(y为累积产沙量,x为降雨历时,a、b为系数),其中R2均在0.97以上。结合回归方程y=axb的函数关系特点和水力侵蚀产沙过程的物理意义分析(见表3)可见,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累积产沙量的增长速度不断增大,其中系数a可用来表示产沙基数,反映了本次降雨过程中累积产沙量的整体水平[16]。

由图3可以明显看出,在每场降雨中,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产沙速率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降雨初期产沙速率增长缓慢,一定时间后开始快速增长并很快达到一较高水平,之后随着降雨的继续产沙速率大致维持此水平直至降雨结束,同时表现出很大的波动性(图4)。这主要是因为,降雨初期遗址模型土体较为干燥,土体快速吸收雨水并不断下渗,产生的径流量很小,因而径流的冲刷侵蚀微弱;但随着降雨的继续,遗址模型表层土体逐渐吸水饱和,雨水下渗速度减慢,径流开始大量产生,加之表层土体在雨滴溅蚀作用下常被分散成小土粒,径流的冲刷侵蚀破坏加剧,水力侵蚀的产沙量也就显著增大。

在每场降雨的中后期,产沙速率的变化都表现出了很大的波动性。在降雨过程中发现,一般在重力侵蚀结束后一定时间内收集的径流中含沙量明显偏高,这说明高含沙水流与重力侵蚀关系密切。本文以遗址模型D1-1和D2-2为例,对降雨过程中产沙速率与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由图5、6可以看出,一般在重力侵蚀发生后的4—6min内,产沙速率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至峰值后迅速回落的波动过程。通常单次重力侵蚀量越大,产沙速率峰值也越大。根据重力侵蚀的破坏方式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土块在脱离母体的过程中常与母体相互碰撞、摩擦,使母体表土变得破碎、松散而加剧了水力侵蚀的产沙,或者土块在下落过程崩散形成一些小块土,从而增加了水力侵蚀的沙源,这些都会造成产沙速率的波动。此外,试验过程中对一些坍塌土收集不及时或不完全,也会使产沙速率发生一定的波动。

2)降雨强度

同一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雨型的降雨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累积产沙量在降雨初期保持低水平增长的时间明显缩短,产沙速率开始快速增长的时间提前、增长期缩短。由图2、3可以明显看出,按照Ⅰ、Ⅱ、Ⅲ型降雨的顺序,整体上累积产沙量在降雨开始后保持低水平增长的时间依次为12—16min、6—8min、4—6min,产沙速率快速增长期依次为12—22min、6—12min、4—8min。同时,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同一降雨历时的累积产沙量和产沙速率都有大幅提高,水力侵蚀产沙的整体水平和平均产沙速率增长显著。由图7、8可以看出,按照Ⅰ、Ⅱ、Ⅲ型降雨的顺序,产沙基数a依次提高数倍,平均产沙速率依次提高近一倍。这主要因为,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增大了雨滴动能和遗址模型上的受雨量,不仅使表层土体在短时间内吸水饱和而降低了雨水的下渗速度,使遗址模型表面很快产生大量径流,加速水力侵蚀产沙的发生,而且表层土体的雨滴溅蚀和径流冲刷破坏都很严重,也加剧了水力侵蚀产沙的破坏。

3)降雨量

降雨量是降雨历时与降雨强度的函数,降雨量对遗址模型水力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反映了降雨历时与降雨强度的综合作用。本文以遗址模型D1-1和D2-2为例,对降雨过程中降雨量与累积产沙量、产沙速率的关系(图9、10)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了降雨量对遗址模型产沙过程的影响。

由图9、10可以看出,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累积产沙量和产沙速率的变化过程与其随降雨历时的变化过程在整体趋势上一致。当降雨量在12mm以下时,遗址模型的累积产沙量一直保持在一低水平内,产沙速率也刚开始快速增长,因而降雨对遗址模型的水力侵蚀破坏轻微。当降雨量在12mm以上时,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累积产沙量开始快速增长,产沙速率也很快到达一较高水平,降雨对遗址模型的水力侵蚀破坏不断增大。同时,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每场降雨中累积产沙量和产沙速率随降雨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降雨量与遗址模型水力侵蚀产沙破坏程度的关系密切。由此可见,通常只有降雨量大于12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水力侵蚀破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水力侵蚀破坏程度加重。降雨量是衡量遗址模型水力侵蚀破坏的最主要的指标。

(2)遗址形态对产沙过程的影响

产沙基数a反映了遗址模型侵蚀产沙的整体水平,平均产沙速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遗址模型侵蚀产沙量的高低。本文通过对五种遗址模型在每场降雨中,产沙基数a和平均产沙速率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遗址形态对产沙过程的影响。

由图11、12可以看出,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在同一雨型的降雨中,产沙基数a和平均产沙速率差异较大,但是在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按产沙基数a和平均产沙速率的大小依次均为D2-2、D2-4>D1-1、D2-1、D2-3,反映了遗址模型D2-2和D2-4在降雨中水力侵蚀破坏最为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此两种遗址模型顶面均为中凸型,在降雨过程中,顶面产生的径流基本都沿四周呈片流状分散下泄,使得片流面蚀发生的范围较大。片流面蚀是降雨过程中持续不断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因而整体上侵蚀产沙量也较大。

3.2 重力侵蚀的发生过程

3.2.1 试验结果

单次重力侵蚀量是指降雨过程中每次重力侵蚀事件收集到的坍塌土的干重,反映了此次重力侵蚀发生规模的大小。试验中,对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雨型的降雨,每次重力侵蚀事件发生时间的记录和坍塌土干重的测定,得出如图13所示的试验结果。

3.2.2结果分析

从降雨特征和遗址形态对重力侵蚀发生过程的影响两方面,对重力侵蚀发生过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1)降雨特征对重力侵蚀过程的影响

本文分别从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降雨量三方面对重力侵蚀过程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降雨特征对重力侵蚀破坏过程的影响。

1)降雨历时

由图13可以看出,在每场降雨中重力侵蚀均发生于降雨开始后一定时间内,发生次数为1—6次不等,两次重力侵蚀的时间间隔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降雨中,前期重力侵蚀的规模普遍较小,单次重力侵蚀量大多在500g以下,降雨后期多发生大规模的重力侵蚀,单次重力侵蚀量高达2000g以上。这主要是因为,遗址模型上重力侵蚀的发生需要经历一个土体强度逐渐降低并不断变形失稳的过程,只有当降雨发生一段时间,使局部土体不断吸收的雨水力学强度降低到不足以满足其变形时,重力侵蚀才会发生。随着降雨的继续,遗址模型土体吸收的雨水逐渐增多,整体力学强度不断下降,因而重力侵蚀的规模也就不断增大。

2)降雨强度

同一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雨型的降雨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重力侵蚀发生的时间明显提前。由图14可以明显看出,除遗址模型D1-1外,按照Ⅰ、Ⅱ、Ⅲ型降雨的顺序,整体上其他四种遗址模型重力侵蚀首次发生的时间大致依次为40min、20min、10min。同时,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重力侵蚀的发生频率增加趋势明显,尤其是大规模重力侵蚀所占的比例增加。由图15、16可以看出,按照Ⅰ、Ⅱ、Ⅲ型降雨的顺序,除D1-1外,其他四种遗址模型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大致依次增加了1次/h,整体上平均单次重力侵蚀量也明显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遗址模型上单位时间内的受雨量增大,使局部土体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雨水而力学强度很快大幅降低,不仅缩短了其变形失稳过程的周期,加速了重力侵蚀的发生,还增加了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和规模。由此说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遗址模型重力侵蚀发生的时间提前,重力侵蚀破坏的程度加剧。

3)降雨量

通过对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在三种雨型的降雨中,单次重力侵蚀量与降雨量关系的分析,研究了降雨量对遗址模型重力侵蚀过程的影响。

由图17可见,在每场降雨中只有当降雨量到达一定值后重力侵蚀才会发生,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不断增大。整体上,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当降雨量到达13mm时,重力侵蚀开始发生,当降雨量增加到25mm时,重力侵蚀发生的次数和规模开始快速增长,之后随着降雨量继续增加,大规模的重力侵蚀开始集中发生。由此可见,一般降雨量大于25mm的降雨才能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重力侵蚀破坏,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重力侵蚀的破坏加剧,尤其是大雨量的降雨往往会产生大规模的重力侵蚀。

(2)遗址形态对重力侵蚀过程的影响

重力侵蚀的发生频率和单位时间内重力侵蚀量的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遗址模型上重力侵蚀破坏的严重程度。通过对五种遗址模型在每场降雨中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和单位时间内重力侵蚀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遗址形态对重力侵蚀过程的影响。

由图18、19可以看出,五种形态的遗址模型在同一雨型的降雨中,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和单位时间内的重力侵蚀量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重力侵蚀发生的频率依次为D1-1>D2-1>D2-2、D2-3、D2-4,单位时间内重力侵蚀量依次为D2-1>D2-2、D1-1、D2-4>D2-3,由此可以初步推断降雨对五种形态遗址模型重力侵蚀的破坏程度依次为D2-1、D1-1>D2-2、D2-4>D2-3。这主要是因为,遗址模型D2-1和D1-1顶面为平整型,顶面面积较大,降雨过程中遗址模型顶面产生大量径流沿顶部边缘缓慢下泄,使顶部边缘土体吸收大量雨水后强度降低,加之墙面上部坡度较大,此处土体自身稳定性较差,易受降雨影响而变形失稳,发生重力侵蚀。遗址模型D2-2和D2-4墙面上部坡度较小,墙面中下部坡度相对较大,重力侵蚀都发生于墙体中下部,主要为墙体下部崩塌和悬空区上方崩塌,由于发生次数较少,重力侵蚀破坏相对较轻。遗址模型D2-3墙面坡度较缓、高度较小,自身稳定性较好,因而在降雨中重力侵蚀破坏也最轻。

4  结  论

通过对模拟降雨过程中模型土体产沙量和降雨历时、降雨强度、遗址形态之间量化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水力侵蚀导致的累积产沙量与降雨历时的关系可用回归方程y=axb表示;重力侵蚀发生于降雨开始后的一定时间内,其规模增大趋势明显。降雨强度增加两种破坏发生的时间提前,破坏程度也有明显增加。

(2)降雨量大于12mm时会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水力侵蚀;降雨量大于25mm会对遗址模型产生明显的重力侵蚀。两种破坏随着降雨量的增加破坏程度加剧。在降雨过程中,遗址模型D2-2和D2-4水力侵蚀破坏最为严重,遗址模型D2-1和D1-1重力侵蚀破坏最为严重。

(3)以产沙量作为遗址破坏的单一指标,该指标的选取借鉴了水土保持学和土壤侵蚀学等相关学科标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降雨与遗址破坏之间的关系,但对文物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汉雄,王万忠.黄土高原的暴雨特性及分布规律[J].水土保持通报.1982(1):35-44.

[2]王万忠.黄土地区降雨特性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83(4):7-13,65.

[3]孙泉忠,王朝军,赵佳,等.中国降雨侵蚀力R指标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1-5.

[4]谢云,刘宝元,章文波.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0(4):6-11.

[5]章文波,付金生.不同类型雨量资料估算降雨侵蚀力[J].资源科学,2003,25(1):35-41.

[6]郑书彦.重力侵蚀分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46-48.

[7]徐路.陕西明长城病害特征及保护加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8]赵凡,姚雪,孙满利.降雨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明长城破坏的初步分析[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1):1-7.

[9]姚雪,赵凡,孙满利.降雨对榆阳区明长城单体建筑破坏模式的试验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待刊.

[10]吴发启,张洪江.土壤侵蚀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80.

[11]李占斌,朱冰冰,李鹏.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08,45(5):802-809.

[12]郑粉莉,高学田.坡面土壤侵蚀过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3,23(2):230-235.

[13]李勉,李占斌,刘普灵.中国土壤侵蚀定量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2,9(3):243-248.

[14]史培军,刘宝元,张科利,等.土壤侵蚀过程与模型研究[J].资源科学,1999,21(5):9-18.

[15]蔡国强,刘纪根.关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242-250.

长城研究 篇4

我们乘着大巴车在去长城的路上悠闲自在地走着。在路上,都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山峦,山上一片翠绿,时不时还能听见几声鸟叫,好想再告诉我长城快要到了,快点拿着相机照相吧。没过多久,我就看到了那雄伟壮观的长城。它就像一条巨龙,躺在那崎岖不平的山峦上,云朵在长城两边飘着,人们站在“巨龙”上好像要驾驶着它在云间穿梭。长城时而宽,时而窄,时而陡,时而平。火峰台站立在山的最高峰,那么雄伟,那么壮观。不久,我们就来到了长城的入口。那里真是人山人海,如果把所有的人合起来,肯定跟一座山一样大。我们先坐缆车,在缆车上向下看,有翠绿的山,有鲜红的花,还有清澈的水,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啊。下了缆车,一股悉息而又陌生的风向我们袭来,好像在迎接五湖四海的客人。我们的目标是爬上曾经毛主席上过的好汉坡。可是我没走几步,就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真不想放弃。我想:“毛主席都能上去,而我为什么上不去。”于是,我用了猴子爬山法,手脚并用,像箭一样冲上去,我的衣服都湿透了,很快好汉坡到了。我迎着风,趾高气扬地喊着:我爬上来了,我是好汉!”这,就像一个美丽的仙境,我在这仙境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一天。

登长城2 “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今天我就当当好汉。没错,我来到了长城,一睹长城的雄伟壮观。

早晨三点,我睁开朦胧的睡眼就出发了。那时,天还没亮,我有点烦困,在车上睡着了。就这样迷迷糊糊地到了八达岭长城山脚下。果然,来得早就是好,不用排队买票,我们并没有爬山登城,而是坐长城新的登山工具————“滑车”登山的,比爬山快的太多了,不一会儿就登上了长城。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长城外部的景色,我们来到第六个烽火台时往南看,远处的长城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旋在绵延的山顶。进了烽火台内部,发现修长城的大石比想象中大很多,我一直在想,古时候没有吊车,没有大型交通工具,只能靠劳动人民的双手将这些巨石抬上这陡峭的山峰,我们的先人该有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呀!

今天的万里长城是一个闻名中外的景区,而古代的长城则是防御匈奴的军事建筑,相当于一辆超大号坦克虎视眈眈地盯着外来的敌人。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有了飞机、大炮,长城也已经“退伍”,现在成了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

长城研究 篇5

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王翰朝代:唐体裁:乐府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长城研究 篇6

日前, 从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获悉, 经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审核批准, 由长城电工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申报的项目“TSPV-500K系列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系统”和由长城电工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变频调速系统及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制申报的项目“SS70H-40A海洋钻井平台石油钻采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研制”等两项目均荣获“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两个项目是天水电传所公司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能源发展规划, 并结合公司具体实际和长远发展而适时提出的科研开发项目, 公司对这两个项目的研发高度重视, 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力促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并取得圆满成功。项目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获得了多项专利, 为天水电传所公司“十二五”期间进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项目研发期间, 高新研发成果及时应用到公司实际生产任务, 已为天水电传所公司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替代进口, 为提升我国高端海洋钻井平台石油钻采电传动控制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两项目的获奖和荣誉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长城电工天水电传人的科研斗志和研发热情, 并将激励长城电工天水电传所公司在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奋力拼搏、不断发展, 为我国机械工业和电器工业的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城研究 篇7

黄崖关的关城东西两侧崖壁如削,山势陡峭雄伟,水陆关隘、寨堡城墙、墩台、敌楼、敌台、烟墩等多种类型的防御共事十分齐全,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著名的雄关险隘,而每当夕阳映照,山崖上的黄褐色岩石就会变得金碧辉煌,有“晚照黄崖”之美誉,故曰“黄崖关”。随着年岁增长、岁月流逝,黄崖关长城也因为年久失修而变得不再明媚动人,幸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了响应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黄崖关长城得以被用三年的时候进行了修复和修缮。今年的黄崖关长城越野跑,除了会经过修复过的完整的长城赛道,还经过了一段陡峭的残长城。

说起黄崖关长城跑,缘起2012年秋天。在当时,国内只有2个长城跑步赛,都在金山岭长城。但报名费都是按照美元计,其中一个还必须要买套餐,价格不菲,参赛者绝大多数都是外国人。我跟许多跑友一样,因为高昂的参赛费用,只好舍弃在长城上跑步的愿望。峰回路转,在2012年夏天,户外探险杂志的朋友忽然告诉我他们要举办一个中国人自己的长城马拉松,还邀请北京和周边的跑步大咖们一起测试赛道。

再之后,国内第三个长城跑赛事就诞生了。那一年的赛道也依然是跟今年一样,分为50公里组和25公里组,选手们需要正、反共两次穿越10公里的长城赛道,还会经过乡间小路、溪流、盘山公路等。在2014年,由于某些原因没有继续举办比赛,所以2015年是第三届黄崖关长城越野跑。不过呢,好事多磨,原定8月29日的比赛,由于众所周知的某个不可抗的因素,被迫延期到10月17日才举办,而这个延期的通知是比赛前几天才下发文件的,所以今年完成比赛的选手领到的奖牌上刻的日期是8月29日,不是10月17。

由于比赛延期举办,而且10~11月是比赛季,由于10月比赛安排已满,所以许多原来已经报名的跑友不得不选择退赛,但是组委会还是很给力,退赛处理也很人情味,对于非中国地区报名的退赛选手,除了全额退报名费,还予以保留明年的参赛名额。从准备报名到参赛前,组委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和邮件沟通一直很顺畅,还主动积极跟选手确认参赛组别和赛事大巴的出发时间(赛前一天和比赛当天凌晨都有赛事大巴从北京出发,报名费包含大巴往返费用)。

新增项目,更显乐趣

比赛当天的参赛体验也是十分感人。现场所有工作人员、赛道志愿者、补给站志愿者、摄影师的态度都非常友好、热情。早上出发前天气有点凉,组委会便请专业的跑步教练带领大家热身,一套完整的热身动作做完,果真暖和多了,身体也舒服多了。主持人也是骑车圈和跑步圈里小有名气的,所以现场和选手们互动起来非常好玩。7点50发枪,随后开始了盘山公路的小爬升。补给站的设置也很合理·全程无缺水和断粮现象。而不得不赞的是补给站的志愿者,不论男生女生,颜值都很高!一群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人,却在赛事做义工,主动帮选手在水袋包、水壶里灌水,新鲜的西瓜切好摆好、榨菜、松软可口的面包、能量棒、红牛饮料等应有尽有,保证绝对充足。我是抱着秋游的节奏去玩的-最后跟组委会收尾工作人员一起收路标来着,每到一个补给站,食物和水都是绝对充足的。吃饱喝足再恋恋不舍地跟大家88继续走。

不得不说,今年的赛道除了最后2公里是在修路不好走,其他的赛段都非常好。登长城,站在最高的城关上远眺漫山的秋色,红黄绿不同的色块很融洽拥抱在一起,登高望远,心情很是愉悦。而在长城上遇到的天津人民们,都主动让比赛选手先通过,还给我们加油,满满的感动啊!虽然参赛人数比预期的少一些,但是赛事的竞技水平并没有下降。赛事的贴心服务以及赛道美景也成功吸引了北京地区最知名的越野跑团队“全山地全越野”的核心队员组成男队和女队分别参赛。而男队更是一口气拿下了50公里组的第一1、3、5、6名!女队在比赛中边跑边玩的照片更是羡煞了一堆跑友,直感叹“还是女队会玩”!

今年新增加了天梯这部分的赛段,天梯真是不负盛名,本以为爬长城就够高够累的,没想到到了天梯赛段,一抬头,瞬间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天梯什么时候到头啊”!不光是近乎垂直的陡,而且真的是看不到头,天梯两旁都是茂密的树枝和藤类植物,简直可模拟跟《杰克与仙豆》里的场景,爬上天梯,就能到达巨人王国……25公里组和50公里组的赛道设计差异很大,50公里组先是正爬天梯,下来之后绕圈回来,需要再反爬天梯,而25公里组就相对轻松得多,下了天梯走个几百米村庄路出来就是一马平川的柏油路,对面就是大补给站!之后的路风景也很美,道路两边都是挂满了山楂果和柿子的树木,抬头就是山景或者崖壁,车少人少,幽静,一边走一边收路标,路上经过的乡村人家还有办喜事的,热热闹闹,真是个好日子!

《长城》说课 篇8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长城》,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长城》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长城》一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这是远观长城;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是第一课时。教学前,学生已经搜集了大量关于长城的故事、历史、图片等资料,对长城有了初步的了解。预习时,学生已经掌握理解了本课生字生词,对整篇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依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在阅读中感受长城的气势以及劳动人民的艰辛,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分析

在教法上采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笔品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引导学生品读、讨论、领悟,让学生眼前出现画面,心中读出感情,嘴里读出感受,用语言去表达体现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勾画、批注,在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文字的训练、表达方法的渗透,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形成自己读懂课

文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从观看长城风光、预习检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这三个环节详细介绍本课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

首先检查预习词语,要求学生开火车读。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是对学习预习时所学内容的检查,同时也为这节课品读课文做好了铺垫。其次,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思考,通过预习课文,你对长城有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长城。这个问题的抛出会使学生在头脑中浮现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使学生很会进入的课文情境。此时,我便因势利导。的确,长城就像是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都会令人胸襟开阔、思绪万千。难怪,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这气魄雄伟的景象,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既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也是整篇课文的中心句。因此,我也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理解这个中心句上。以下教学环节也几乎是围绕“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怎样理解这句话展开的。

二、品读感悟。

首先,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思考体会“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本节课学生的第一次读,而且是带着问题去读。这样读会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想,边读边划作批注,更是要求学生要读有所感,读有所悟。接着学生依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逐段品读感悟“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长城远景图感受长城之长,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前一句描写了长城长,后一句具体写出了长城的具体长度。先让学生读一读用一个字概括出远观长城给你的印象,那就是长;再为学生展示一张长城图,使他们更直观的感受到长城蜿蜒盘旋,横向贯穿全国的气势。找一找作者是怎样描写长城长的,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犹如一条巨龙。接着追问,长城的确犹如一条巨龙,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遇到陡峭的山岭就直冲云天,遇到低矮的峡谷就俯冲直下,它时而盘旋时而笔挺,作者用了一个词描写它的这一姿态,是什么?继而带领学生理解蜿蜒盘旋,并指导学生读出蜿蜒盘旋的姿态,气魄雄伟的气势。板书,远看 蜿蜒盘旋。在学习第二句话,了解长城具体长度时。我先列举一个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万三千多里”,我们的操场一圈有200米,要走完长城相当于围着我们的操场走3500圈。这样学生也会由衷的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体会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长城有怎样的结构,能够起到防御外敌侵略的作用。首先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长城特点的一个词语,那就是高大坚固并板书。长城的高大坚固表现在哪些设施上,让学生结合文中插图去找找,并把它画下来。请学生指图说,总体感知长城的各种设施。在小组合作学习后,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长城的结构。最后总结,近看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之巧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因此当世人当上长城后都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通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理解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第三自然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这一部分我将通过默读、有感情朗读、想象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读,感情充沛地读,淋漓尽致地读,在读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万里长城时的艰辛。首先要求学生自由的读这一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个字或哪个词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新课标指出,各个阶段都要重视默读。默读是用眼看,用心想,让学生在课堂中安安静静的去思考、揣摩、品味。这样,学生在思考中才会变得自信而睿智,浮躁的心境由此才能变得安静,思维也将由肤浅逐步走向深入。在这一段中,几乎每字、每词,字里行间都写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从沉重的山石、陡峭的山峰中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步履艰难。从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时代背景中可以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时的艰辛。从数不清、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可以想象到修筑长城的时间之长,克服的困难之多。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只有通过默读这种方式才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二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把刚才所体会到的情感都带回到这段话中,看看谁能读出劳动人民的艰辛。三想象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场景,思考透过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领学生在一段段遐想后再去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通过一遍遍读,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切身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为他们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感到自豪,最终从心底里发出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板书

4、至此,学生就分别通过远看长城蜿蜒盘旋,近看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以及作者的联想这三个方面深刻的体会到长城的伟大,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同时总结板书,总结奇迹。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也就讲授完毕。

三、拓展延伸。

课堂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情感还在延续。我引导学生朗读对联《长城赞》,并指导学生给对联加上横批,伟大奇迹。

• 作业我设计了三道选做题:

1、这篇课文的语言很美,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课下继续搜集有关长城的古诗词、对联、歌曲、图片,下周开展“我爱长城”专题活动。

上一篇:付出范文下一篇:渐行渐远的荷花现代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