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精选8篇)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篇1

《唯才是举,以利天下》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唯才是举,以利天下》。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非常感人,尤其是管鲍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两人曾经各为其主,在战场上生死相搏,但后来内战结束,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了齐国的共同利益,成为知己,共同辅佐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齐桓晋文之事”于是成为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其中,鲍叔知人善荐,主动让贤,管仲当仁不让,敢担重责,无疑都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让我最心折的还是齐桓公。

在春秋时期,君与臣的关系虽然还不像战国之后那么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为而强势的君主在大臣面前无疑有着绝对主导权。齐桓公即位后,面对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兴兵讨伐并将其擒杀几乎易如反掌,但他却不计前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给予绝对信任,将治国之权悉数赋予,这不但体现出他胸怀广阔,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以天下苍生为念,加上知人善用,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这样一个“明君”,后来能成为“五霸”之首,并非偶然。

同样的故事,在春秋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晋平公时,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南阳令,这一义举被孔子称赞为“公”。不过解狐只与祁黄羊有仇,并非与晋平公存在宿怨,因此虽然都是听从属下对仇人的举荐,齐桓公要比晋文公更为难得。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的年代,也是一个统治者普遍重视人才、真正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年代。这一用人传统在后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例如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正式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他的竞争对手孙权和刘备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蜀国的五虎将里,马超和黄忠原来都是刘备的敌人,因为刘备不计前嫌,先后归顺,为了蜀国江山浴血奋战。刘备虽是一位“仁君”,但倘若他没有“光复汉室”的伟大志向,恐怕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凡是胸怀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时也需公私分明,大公无私,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传统的君臣关系不复存在。不过,古人在用人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其中的合理成分并没有过时,仍须传承。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来自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科技兴国的实质是人才兴国。希望我们的各级用人单位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多向齐桓公学习,以对民族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这样我们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高考语文作文(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希望大家能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因为劳动不仅是财富的源泉,也是追求一切幸福生活、美好理想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劳动的民族,劳动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个人追求的实现,离不开不懈奋斗劳动;家国复兴的使命,也只有靠劳动来成就。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乃至不尊重劳动,对劳动者冷嘲热讽、冷眼相待。有人将劳动视作负担,认为劳动是在消耗时间;有人把劳动视作任务,不妨请人“代劳”……凡此种.种,看似理由充分,实则正是没有真正领略劳动背后的价值,没有明白劳动的意义。

诚然,当今的生活条件好了,科技进步了,一些危险而繁重的工作由机器代工也无可厚非。但是,劳动所给人带来的精神与意志上的锤炼一点也不能少,热爱劳动的良好传统一点也不能丢。不劳动,怎能理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艰辛过程?不劳动,如何培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思想境界?不劳动,怎能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热爱劳动,以劳动书写人生风采。首先,我们应坚定理想信念。信念是帆,劳动是桨,理想信念缺失,青春就会像无舵之舟般漂泊不定,终至南辕北辙,徒劳无功。其次,要注重方式方法,切忌打“勤奋球”,踩油门挂空档,而应找对方法,力求事半功倍。最后,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热爱劳动”的响亮口号落到实处,从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应对每一次困难中见精神。

同学们!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诞生英雄、创造奇迹的时代。我们虽是中学生,但在平凡的生活中同样有不平凡的坚守。无论是每天的值日,还是书籍的搬运;无论是帮助同学,还是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这些都是提升我们劳动意识的最好机会。没有那么多“高大上”“高精尖”,哪个劳动者不是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当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需要我们发扬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劳动精神。只要我们青年人人都热爱劳动,以劳动书写自己的人生风采,其汇聚而成的磅礴伟力,必将助力青春向前,中国向前,时代向前!

我的演讲完毕。最后祝大家热爱劳动,成就人生梦想。谢谢大家!

高考语文作文(三)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此发表我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众所周知,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国之富强,始于劳动。祖辈们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肥沃的农田,在落后的土地上浇铸出坚硬的钢铁,在贫瘠的土地上建设出高耸的大楼。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双手,用劳动奉献创造出一个个奇迹,描绘出一幅幅画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劳动的错误认识。有的同学不理解、不愿意劳动,认为劳动辛苦且耗时,甚至轻视劳动,对劳动人民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

我认为,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一些高校毕业生恃才傲物、眼高手低,不愿放下所谓“身段”去踏实劳动,多年寒窗苦读不过换来一纸文凭。要知道,劳动不仅是为自身提供生活保障,也是以一己之力回报社会。还道路以清洁,赠瀚海以蔚蓝,赋土地以富饶。那些通过劳动用心播撒的成果,不是和在办公桌前敲击键盘得来的同样有意义、有价值吗?

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更能涵养精神、塑造人格。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精神,无不在劳动过程中得到体现。“铁人”王进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学生村官”秦玥飞,他们的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却有着同样一颗炽热的、鲜活跳动着的热爱劳动的心。他们的精神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地不懈奋斗。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么能不为劳动之伟大而动容?人工智能或许能代替劳动,但代替不了精益求精的态度;书本或许能教会我们知识,但教授不了亲身经验与实际操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一室之整洁,也就没有一国之安定,没有世界之繁荣。这其中,修的是心,养的是性,体现的是能力,更是态度。

同学们,劳动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重视劳动、尊重劳动、积极投身劳动,哪怕只是对劳动人民的一句问好、一个微笑,也是对劳动的肯定与礼赞。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你我同出发。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高考语文作文(四)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和大家一样,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重拾劳动热情,共享劳动意义》。正如古语所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的传统已融入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劳动,培养劳动自觉与热情。

或许在有些同学心中,劳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操劳,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艰辛,它似乎只有汗水与苦辛。更有甚者对劳动不屑一顾,或大力吹捧“坐享其成”的态度,或对劳动者的付出嗤之以鼻。但是,这样的认识正确吗?事实上,劳动可分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流水线上认真作业的工人、大街小巷中辛劳穿行的快递员、大山深处坚持勘测的工人,与实验室默默耕耘的科技研发者、案前兢兢业业的艺术创作者一样,都是新时代可爱的劳动者,都是值得敬重的追梦人。正是他们不断奋斗,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才让各行各业焕发生机,让祖国发展繁荣昌盛。因此,我们更需要明确劳动的意义,端正劳动的态度。

我们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背后的精神态度,在劳动中获得人生成长财富。如果说认识劳动是我们脚踏的土地,那对劳动的热爱就犹如地上的梯子,让我们收获别样的风景。现实语境中,不少同学认为劳动占学习时间,智能时代劳动没必要。其实劳动与科技、学业从来不是有你无我的关系,相反美美与共,意义非凡。袁隆平扎根农田数十载,奔波于田垄与实验室,方能研发“中国稻”,创造世界粮食奇迹;农业播种新科技一分钟可以撒种8公顷,为农业生产带来便捷,但粮食的成长仍离不开农民的辛苦培育。而回想我们参加的学农活动,辛勤种下了一片地、煮好了一顿饭后,我们也获得了不少对自然生活的体悟,我们的品格也获得了磨砺,这对学习也有更好的促进。劳动,可以让我们在耕耘中点燃智慧,收获内心的充盈,热爱劳动的火光应在我们心中点燃。

然而,空有热爱不够,真正将劳动用于实践才是硬道理。因此我在此衷心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希望大家投入劳动的热潮。多帮助课室打扫卫生吧!劳动不分大小而重在实践行动。多投入到学农等社会实践中去吧!劳动需切身参与更需锤炼精神。多给挥洒汗水的普通劳动者尊敬吧!劳动者需被敬佩更需被效仿。当劳动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崇尚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准则,我们这代青年定能以扫一屋之小行,实现扫天下之大志,绘制新时代的蓝图!

同学们,“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是道路。”希望在无尽的前程中,我们都有劳动作伴!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高考语文作文(五)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根本,是国家繁荣的基石。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劳则生欢,劳则生慧”,并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热爱劳动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从“夙兴夜寐、打扫庭内”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我们的祖先未尝停止劳动,以使生活富裕。而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也应当理解、愿意、热爱劳动。

劳则生欢,劳动使我们享受生活的乐趣。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抽时间劳动并不意味着苦和累,而是一种泼洒汗水、收获快乐的过程。通过劳动,我们可以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获取帮助别人的满足感,体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劳动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学习虽然忙碌,劳动虽然也有劳累,但劳动更多的是让我们享受生活,享受生活细小而平凡的乐趣,让我们的生活不至于单调,而是繁花似锦、热烈充盈。

劳则生慧,从劳动中我们可以汲取经验。科技进步之快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失去劳动这项生存技能,失去从劳动中获得智慧的机会,人工智能的出现绝不能带来人类手脚退化的悲惨结果。通过劳动,我们可以汲取从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打扫灰尘我们可以认识到细小的地方容易藏污纳垢、隐藏错误;通过打扫教室我们可以领略安排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劳动我们可以提升智慧,发现科技的增长点。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提升需要人类通过劳动获取智慧来进行,劳动使我们头脑聪慧。

然而,如今却出现许多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身受知识教育的我们,还缺一场思想上的教育。面对环卫工人打扫街道,我们将其斥之为“不认真学习”的后果;面对建筑工人黝黑的双手,有的人视之为肮脏。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人,是否应当改正这种错误认识,亦投身到劳动的火热之中?

此处彼处,都应当是我们青年人劳动之处。我们应当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投身劳动。哪里有劳动,哪里就应当有我们的身影。在家里,我们应帮助父母做家务;在学校中,我们应当积极搞卫生;在社会上,我们应当投身到公益卫生事业,为美化城市出一份力。此处与彼处,都需要我们青年人热爱劳动,从自身做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劳动帮助你我心生快乐、闪耀智慧的光芒!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高考语文作文(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古人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既是指引人们迈向幸福的光亮灯塔,亦是延续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传统。但揆诸当下,“劳动无用论”却甚嚣尘上。因此,我希望借此次演讲,让同学们对劳动二字有更深刻的理解。

劳动究竟是什么?也许你我都难以精准概括。但请大家环视四周:那堆砌整齐的一砖一瓦,是工人们的劳动;那干净整洁的一道一路,是清洁工的劳动;那骄傲成长的一草一木,是园丁们的劳动……甚至连我们写下的一笔一划,也是各自的劳动。你我都在以劳动丈量时间,用劳动编织生活,无需刻意找寻,在校园里随手定格,你都可目见汗水,劳动的汗水在熠熠发光。劳动,它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劳动,是为了向个人与国家的福祉更进一步。有人指责,何不交给人工智能?斯言谬矣!人工智能仅是科技的红利,却非国家的专利,更何况这红利也是多少代科技精英们劳动的结晶!而你我劳动,是为了对得起家中那温软可口的饭菜,对得起家人那饱含期许的眼神,对得起心中那破土发芽的梦想;你我劳动,是为了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呐喊,是为了在贸易战中不被他人掐脖要挟,更是为了身上肩负着的民族复兴的荣光。因此你我才会用劳动写就壮丽诗篇,用劳动谱成华美乐章。你我都在劳动,尽管疲累,但却义无反顾,是因为我们都深知,松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却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存在的痕迹;你我更知道,所有挥洒过的那些汗水,都有苦尽甘来的一天。

心中燃起劳动之火,谁说星星之火就不能燎原?同学们!劳动并非肮脏疲惫的代名词,它更像是以汗水执笔而成的青春画卷。所以,在清扫教室时,请仔细一些;在整理书籍时,请用心一些;在布置考场时,请积极一些;路遇环卫工人清洁时,请不要捏着鼻子走开;看见工人修理机器时,请不要心生厌恶;遇到园丁修剪花草时,请保持善意的微笑。唯有你我都增添一点对劳动的主动与尊重,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碧波荡漾,晴空万里。

诚然,劳动需要你我的辛勤付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头苍蝇式的庸碌,那样只会陷入疲累而一无所得的深渊中。应将你劳动的汗水,铺成一步步通向梦想与目标的道路。唯此,我们才会越发热爱劳动,收获成果那一刻的欢呼雀跃也会更加甘甜!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篇2

实用类阅读选的是温源宁先生所写的《梁宗岱先生》一文,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一书。从选文来看, 有两个特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一, 选文地域色彩浓厚。作者温源宁先生生于1899年, 系广东陆丰人。梁宗岱先生是广东新会人, 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作者和所写人物均为广东籍, 充分彰显了地方特色, 也可见命题人在选材上煞费苦心。同时, 我们注意到文学类阅读选文的作者陈秉汉先生亦是广东普宁市人。本土化的作家和材料, 能让考生读来倍感亲切, 同时也会使广东考生更加关注本土文化及其优良传统。彰显地方特色, 这是一个亮点, 也给了我们一个暗示。预计来年还会继续在试卷中强化这一特点, 所以有必要在复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关注本土文化, 了解岭南文化。其二, 命题人有意淡化文体意识。温源宁《一知半解及其他》一书原本是英文的, 后来由南星翻译成中文, 此书以素描的方式, “春秋”的笔法写下作者对胡适、辜鸿铭、吴宓、周作人、徐志摩、梁宗岱等十七位文化名人的印象记, 辛辣别致、活泼高雅、新颖风趣。本书的文体在学术界界定不一, 有人说是散文 (张中行) , 有人说是人物传记 (钱锺书、香港书话家黄俊东) , 亦有人称为人物随笔 (陈子善) 。可以说, 《梁宗岱先生》一文界于传记和散文之间, 既有人物传记的写实性和文学性, 又有散文的灵活性。

评卷过程中, 笔者最深的感受之一是不少考生因为对一些基础知识、概念理解不准确到位, 导致该得的分数白白丢掉。例如实用类的19题考的是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两小题的参考答案分别是夸张和比喻, 但在评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考生对修辞手法这一概念及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理解似是而非:要么是误解修辞格, 将其外延无限放大, 如说明、白描、细节描写、举例子、打比方等, 要么误答其他修辞格, 张冠李戴, 如拟人、排比、借代、比拟、对比等, 要么是芝麻胡子一把抓, 一个小题写上两种或以上的修辞手法。这样看似简单的4分就变成0分了。其实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明确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九种。

我的感受之二是不少考生缺少回到文本、具体作答的意识, 导致失分严重。我以为结合文本、具体作答这在做作用题、语句含义理解题、探究题时尤为必要和重要。19题的后半部分即是考查修辞手法的作用。说到夸张手法, 一些考生只知道是为了突出强调, 说到比喻手法, 只知道是为了生动形象, 而不能联系文本, 分析其在刻画表现人物或事物等方面的作用, 这样势必流于空泛, 不能得分。像这种题目, 仅有“模式化”的机械回答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的句意, 作出简要的分析。同样, 21题考查的是语句的含义理解, 要准确作答, 必须回到文本, 联系上下文, 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具体分析梁宗岱先生的具体表现。否则至少三分之一的分数就没有了。

2009年广东高考语文仿真试题 篇3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荡心旷神到百战不

B.会贯通峥马倥偬

C.起挖精神逐茕茕

D.盆天地煞山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1)本诗刻划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划人物形象的?(5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4)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中国哲学的原创时代何以来临

何中华

①晚清以降,西方的坚船利炮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文化的底气不足,中国哲学长期以来处于失语状态。随着后现代的来临,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启示价值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国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自我迷失,也迫切需要重建文化认同的根基。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使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升,从而为恢复文化自信奠定了基础。在某种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首先要求一种哲学的复兴。

②笔者认为,同科学的情形相比,哲学创新有一个特点,即它不是积累性的。这不太像经验科学那样,可以通过积少成多,最后孕育着总体上的质的突破。哲学创新归根结底是元哲学层面上的重建,可谓“一是皆是,一非皆非”。所以,元哲学层面上的突破就具有前提的意义,需要先行地着手。解决了元哲学的问题,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将最为集中地体现在“问题”“话语”“范式”等不同层面。在一定意义上,这三者也是元哲学预设的展开了的表现形式。“中国问题”的自觉提出,“中国话语”的自觉建构,“中国范式”的自觉生成,既是中国哲学原创性发展的前提,也将构成这种发展的本身。

③马克思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于中国和中国哲学来说,事情的复杂性在于,“问题”不仅仅有一个时代性的维度,还有一个民族性的维度。在哲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给出一种答案不过是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之一种,而提出问题却意味着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哲学境界在极致之处当然有超越中外古今之隔膜从而达到会通的可能性,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哲学又总是需要立足于哲学家的现实处境并以此处境作为问题提出来予以追问并回答,所以,哲学的原创不可能逃避时空坐标对哲学家的约束。再者,哲学之研究只有返回到当下现实的原点,才能真正完成自身,也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要紧的在于,当今中国在哲学意义上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就此而言,强调哲学的问题意识,乃是中国哲学原创性发展的必要准备。

④在哲学上,只有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独特话语系统,才能够在言说层面上真正拥有话语权。我们受西方的影响至深,这不仅表现在观念和价值偏好上,也表现在言说方式上,以至于中国哲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很大程度上被格式化为西方哲学的复制品。西方哲学来到中国后“水土不服”,甚至连“中国哲学”的称谓能否成立都成为问题,这意味着中西文化在运思方式上的确存在着某种异质性。因此,那种东施效颦式的模仿,靠批贩西方哲学来支撑门面的做法,只能阻碍哲学的自主性。

⑤哲学研究范式是哲学学派得以形成的标志,是哲学学派得以整合和认同的原型,也是哲学学派孕育成熟的标准。不同范式、不同学派之间的和平竞争、平等对话、相互辩难,是哲学创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恰当而健全的学术格局和学术生态的形成,有赖于哲学研究范式的自觉建构。当然,从根本上说,哲学学派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人为的塑造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消极后果。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学者们可以无所作为、袖手旁观、消极等待,而只是说不应急于立山头、挂旗号、划圈子。只有在适宜的氛围中形成的学派及其内核——研究范式,才可能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

(选自2008年9月3日《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按正确选项给分,选对一项或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在后现代时期来临之际,中国哲学的原创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伟大复兴。

B. 哲学创新不同于科学创新的一点是它不会走从量变到质变的途径,而是通过元哲学的重建实现总体上的质的突破。

C. 不能建构属于中国自己的哲学话语系统,中国哲学就不能在世界上真正拥有话语权。

D. 尽快推进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建构,将有利于中国哲学学派的早日形成。

E. 近代以来,强势的西方哲学来到中国后,传统的中国哲学就失去了影响力。

13.下列关于“中国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问题”必须集中反映当今中国的时代要求、时代呼声。

B. “中国问题”的时代性维度意味着中国哲学只有提出并解决当今中国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完成自身,也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

C. “中国问题”的民族性维度意味着原创的中国哲学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的中国哲学。

D. 准确提出当今中国在哲学意义上的“问题”意味着开辟一种全新的哲学视野,比解决这个问题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和价值。

14. 本文作者为什么呼唤原创的中国哲学?(4分)

15.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时代怎样才能来临?(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定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到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些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它独一无二、光明湛然,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亮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指月”,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心中之月”的境界,例如王阳明的《蔽月出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了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有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让自己光明吧!

16. 文章开头写“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 有哪些作用?(4分)

17. “‘心中之月的境界”是怎样的境界?(5分)

18.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月到天心”的理解。(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警察与歹徒搏斗身中3刀后追出44米遇害

田文生

这是一个普通的生命: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但穿上警服,就虎虎生风。

这个名叫周鑫的民警,用生命铸就了“人民卫士”的光辉形象。他“上路”那天,重庆市涪陵区10万余人夹道相送,送葬车队用了1个多小时,才走完短短的7公里路程。

44米血路见证当代警察的担当

2009年2月20日,30岁的重庆市涪陵区敦仁派出所内勤民警周鑫加完班后,换上便装准备回家。他刚拉开出租车门,突然听见有人高喊:“逮到!逮到杀人犯!”

一名男子慌不择路地跑过来,右手提着的长长猎刀在路灯照射下闪着寒光。

有情况!“站住!我是警察,把刀放下!”赤手空拳的周鑫冲上前用力拉住已跑到前面去的高个子。

路边监控录像记录下这一切,此刻是20时01分。

持刀人用力摔开了身高比他矮13厘米、体重比他轻10公斤的周鑫,但周鑫再次死死抓住对方的双臂,一分钟、两分钟……僵持中,持刀人猛地挣脱右臂,举起猎刀狠狠地刺向周鑫!

周鑫闪开了第一刀,却被第二刀深深扎进左大腿,鲜血汹涌,疼痛让周鑫松开左手,右手却依然死死抓住对方:“我是警察,放下刀!跟我去派出所!”

又一刀深深扎进了周鑫的右大腿!持刀人再度挣脱,双腿受伤的周鑫依然奋力追赶!

此刻,周鑫身上的鲜血不断向外涌,不断向外涌!

周鑫再次扭住行凶者,对方转过身来,一声狂叫,将尖刀直接刺进周鑫的胸膛!这一刀刺进胸腔8厘米,切断了周鑫的主动脉。

歹徒夺路而逃。血流如注、生命垂危的周鑫拖着两条鲜红的腿,捂着胸口,坚持追出44米,最终倒在血泊之中。

这44米遍洒鲜血的血路,是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的直接见证。

此刻,监控录像显示,时针指向20时09分。

民警很快赶来,周鑫被送进了涪陵区中心医院,20时33分,各种抢救的努力没能创造奇迹,周鑫永远地走了。

半小时后,民警将藏匿家中正清洗血迹的嫌疑人邵骜杰抓捕归案。邵骜杰,19岁,无业,吸毒人员。当天16时至被周鑫发现前,他已先后无故提刀刺伤四人。

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周鑫的出现,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他是个好人!有情有义”

周鑫英勇牺牲前不到两小时,与家人通过一次电话,家人把电话放在周鑫女儿的耳边,“幺儿!”听到周鑫的声音,孩子咯咯笑了。没想到,这一声“幺儿”,竟是周鑫给7个月大的女儿最后的呼唤,此时,孩子还不会叫“爸爸”。

周鑫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庭,对群众同样怀有深厚的感情。

社区贫困户禹华国,妻子已故,家里有生病的女儿和年幼的儿子,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非常困难。周鑫了解情况后,多方协调,帮助禹华国申领了低保,还替他联系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儿干,让他走出困境。

“他是个好人,有情有义,对我的好,说不完。”54岁的冯树生说,“我办户口、身份证这些事,都是周户籍掏的钱,过年过节,他都会给我糖啊、肉啊这些东西。看到娃儿头发长了,他就带去理个发。”

2006年8月,周鑫在查处“8·20”故意伤害案中,运用良好的群众基础,深入居民当中,与目击群众拉家常,获取了至关重要的旁证材料,终于使犯罪嫌疑人承认了犯罪行为。

周鑫常说做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身上的警服”。从警10年来,周鑫以高度敬业的精神参与查破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百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近百人。

“取义成仁今日事,彪炳千古吊涪陵”

周鑫牺牲后的第三天,涪陵万人空巷,10万余名群众自发从易家坝广场排到涪陵殡仪馆长达7公里的街道两旁,为周鑫做最后的送别,不少市民甚至追到了殡仪馆内。

送行队伍中,有举着“周叔叔,你是我们的榜样”纸条的小学生;有手捧“周户籍”遗像,为英雄买来祭品的低保户老人;大批出租车司机自发地把车停在路边,只为等待为英雄送行的那一刻……

在周鑫事迹报告上,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批示说:“周鑫同志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事迹十分感人,他以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他是全国民警的好榜样……”

2月25日,重庆市政府追授周鑫“重庆市人民卫士”荣誉称号;4月2日,周鑫烈士被追授一级英模荣誉称号。

周鑫宁死也不放过罪恶的英雄事迹,引发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在不少人看来,这位民警身上散发的光辉让自己经受了灵魂的洗礼。

许多网友发帖表达对英雄的敬意和追思。网友“凤城风云”写道:我们为重庆有这样一个英雄儿女而骄傲。真可谓:草长莺飞杨柳青,十里长街送周鑫;取义成仁今日事,彪炳千古吊涪陵。

(选自2009年4月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 文中画线处两次提到监控录像显示的时间,有什么作用?(4分)

20. 文章在写完“44米血路见证当代警察的担当”后,为什么还要再写“他是个好人!有情有义”和 “取义成仁今日事,彪炳千古吊涪陵”这两部分?(5分)

21. 对于周鑫的事迹,《人民日报》4月5日也刊发了一篇报道,题材与本文基本相同,题目是《壮烈·敬业·为民(时代先锋)——追记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敦仁派出所民警周鑫》。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请为下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和导语。标题不超过20个字,导语部分不超过60个字。(6分)

据台湾媒体报道,3月27日当天,有台湾本地游客在台岛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看到大批大陆游客,随后就在一处岩石上发现刻有简体字样“中国常州赵根大”,还有一个常州同乡“卢建中”也有刻字。该台湾游客又听到园区广播“来自常州的旅客,请尽速集合”,直觉“赵根大”真有其人,因此向有关部门投诉。

报道称,依岛内规定,若是逮到现行,可开罚3000到1.5万元新台币。此外,也有人投诉游客随手乱丢垃圾、任意抽烟。尽管并未查证何人所为,但这仍让大陆游客有些尴尬,现场的台湾导游也顺便给旅游团上了一堂文明旅游课。台媒认为,这些缺乏公德心的行为实在该好好改进。岩壁上的刻字无法人工消除,只能随风化慢慢消失,所以管理人员也只能严加提防下一个“赵根大”和“卢建中”。

23. 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有代表在热议全民参与推选“国花”议案,理由非常充分:为共和国60华诞添喜庆。一曰:梅花,傲霜雪而开,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二曰:牡丹,雍容华贵,有倾城倾国之艳。你也试着推选一种吧,并陈述理由,不少于70个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档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

那些嘉宾纷纷回答:

“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

“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

“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

……

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肢残人摇着轮椅进来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嘉宾们都显得有些尴尬,其中一位抱怨说:“我们怎能想到这一点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B(Bróng;A骀、迨读dài, 其它读 yí;C孑音jíe,其余音jué ;D豇音jiāng, 岗音gǎng,其余音gāng)

2. D(A“一饭千金”《史记·准阴侯列传》载:西汉的韩信年轻时贫寒,有一位漂洗衣物的老年妇女曾给他饭吃。后来韩信成了楚王,以千金报答这位老妇人。后用“一饭千金”指受恩厚报。B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含贬义。 C项“寸量铢称”意思是点点滴滴地计量,比喻繁琐而不切实用;D“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3. C( A“点燃……好奇心和求知”欲搭配不当;B“围绕”后面缺中心词;D“要求”和“鼓励”重复,“吸纳稳定毕业生就业”语序混乱,且搭配不当)

4. C(解题思路:根据行文的逻辑思路)

5. B(迁: 提拔;升迁)

6. D (D而:连词,表转折; A介词,把/介词,以……身份;B连词,并且/副词,将要; C代词,代指前文害民的官校/结构助词)

7. D(A奇:意动用法,认为奇;B廷:名词做状语,在朝廷上;C前:名词做动词,上前)

8. B(A文章引用和尚的话是为了表现于谦从小就不一般;C于谦推辞封号,但朝廷并未同意;D杀于谦及后悔的是复位后的“上皇”,不是景帝)

9.(1)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①顾佐担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②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

10.(1)刻画了一个身手矫健,箭技高超(1分)的狩猎英雄(1分)形象。(2)一至三句,以“晓出”“分围浅草”“红旗向日”点明了狩猎的时间、地点,营造出壮丽的场景,(1分)为人物出场作铺垫;(1分)后两联正侧结合。(1分)颈联以“抽”“控”“背手”“翻身”来突出人物的身手矫健,(1分)尾联以围观人群的表情和“雁落寒空”的特写镜头侧面描写了狩猎者百步穿杨的惊人绝技。(1分)

11.(1)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4)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2. A、 D(A属于张冠李戴,从下文可以看出,原创的中国哲学需要元哲学的重建,与传统的中国哲学以及西方哲学都有着总体上的质的不同;D项似是而非,与原文意思相反,原文第5段里强调指出“从根本上说,哲学学派的形成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人为的塑造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消极后果……”,“尽快推进”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13. B(原文第3段说,“在哲学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也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给出一种答案不过是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之一种,而提出问题却意味着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视野”。这里“中国问题”的时代性维度主要指提出问题,并不要求同时解决问题)

14. 本题着重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①从晚清以来,中国哲学长期处于失语状态。②随着后现代的来临,中国传统哲学的启示价值越来越明显。③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重建中国哲学作为文化认同的根基。④中国哲学的复兴将有力地促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每点1分)

15. 本题着重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案:中国哲学的原创首先要解决元哲学的重建问题,元哲学层面上的突破具有前提性的意义;(2分)解决了元哲学的问题,要着力解决的是“中国问题”的自觉提出,“中国话语”的自觉建构,“中国范式”的自觉生成。(2分)按照这种途径展开,中国哲学的原创时代就能来临。

16. 本题着重考查对作品结构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答案: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在黑暗中行路,人的心中会充满了恐惧,而有了月光的时候,心整个沉淀下来,心里也有了月亮的光明。(2分)为下面写心中有月,心中有光明作铺垫。(2分)

17. 本题着重考查发掘文学作品内涵意蕴的能力。答案:“心中之月”的境界是光明湛然:心中之月带给人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射着光明,照亮着人的心灵;拥有心中之月的人具有博大的胸襟和宽广的心怀清凉明净;拥有心中之月的人具有澄澈清明的心灵魅力永恒;心中之月具有永恒之美,散发着弥久的魅力。(答出2点3分,答出3点5分)

18. 本题着重考查对新闻要素和特点的理解把握能力。答案:在文本中,“月”即“光明”的象征,“天心”既指天中又指心灵,“月到天心” 是说月亮不只是悬挂在天上,更埋藏在每个人的心里。(2分)天上的月亮可以驱散黑夜的恐惧,给万事万物带来光明,是一种亲切的生命(1分);心中的月亮会让人心里永远光明湛然,使人心灵宽阔、清明,散发着永恒之美的魅力(1分);而天边之月与人心之月是相应相容的,所以作者给本文拟题为“月到天心”。(2分)(要求答出题目四个字的具体所指,天中之月和心中之月的特点,以及两者的相容相应)

19. 本题着重考查对新闻要素和特点的理解把握能力。答案:(1)时间是新闻的重要要素之一,有必要交代清楚。第一次交代了英雄开始与歹徒搏斗的具体时间,第二次交代了英雄倒在血泊中的具体时间(1分);(2)说明周鑫徒手与歹徒搏斗长达8分钟,凸现了英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形象;(1分)(3)表明材料来源真实可靠,增强了真实感,现场感。(2分)

20. 本题着重考查对选材意图和写作目的的理解分析能力。答案:因为“他是个好人!有情有义”这一部分用具体事实写出了他平时的爱民与敬业,表明他时刻不忘警察的使命,因而在突发的偶然事件中才有必然的英雄行为。(或:交待了人物的背景材料,全面刻画了人物形象,彰显人物的精神品质);(3分)而“取义成仁……”这一部分与开头照应,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用具体事实进一步写出了周鑫的英雄事迹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或:用具体事实写他身上散发的光辉对人们的灵魂的洗礼)。(2分)

21. 探究题,结合文本内容,涉及文体特征与拟题艺术。答案:《人民日报》的题目更好。(1分)因为它的正标题既高度概括了全文的基本事实,(1分)又对英雄进行评赞,(1分)副标题则明确交代了报道对象;(1分)正副标题结合,传达了丰富的信息,(1分)而本文的题目未能涵盖全文。(1分)

本文的题目更好。(1分)因为它概括了周鑫坚毅顽强英勇无畏地与歹徒搏斗这个最主要的事实,(2分)有震撼力,(1分)引人注意,(1分)而《人民日报》的题目则显得平淡,缺乏吸引力(1分)(或:正标题中使用括号在表达上不符合规范。

22. 标题:公园岩壁刻字,部分大陆游客在台不文明(2分)

导语:台湾游客指控,在岛内北海岸知名的野柳地质公园的岩壁上,被大陆观光团成员刻上歪歪扭扭的简体字留念。对此,管理人员呼吁游客要有公德心。(4分)

23. 示例:我推选兰花。(1分)外观漂亮:叶态绰约多姿,叶色终年常青,花朵高洁幽香,香味清逸高雅。(1分)分布广泛: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兰,一兰在屋,满室生香,闻之去烦荡浊,给人有安神舒心的感觉。(1分)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1分)以兰取名的人不计其数,可见兰花早已成了我国人民生活中寄予美好理想和殷切期望的图腾。(1分)(要求答出花名1分,理由中应阐述清楚该花的特征,特征应包括外形、内质、分布,各1分,结论1分,语言通顺1分)

24.(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本试题由深圳市宝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拟制)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题 篇4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 开始推动。

网民规模达7. 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 “世纪宝宝” 一代长大成人。

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

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0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科技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20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广东高考语文优秀作文 篇5

唐光雨有一幅漫画,向我们细细描绘了如何去用一撇一捺书写“人”字。在写这一撇一捺的时候,也让我们从中领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人”字第一步是一撇,这一撇不单单只是随便一画,它是有许多小细节的,这第一步应该逆锋起笔,藏而不露。这里虽说的是“人”字的起势,其实也在告诉我们,在事情开始的时候也许会遇到困难,处于逆境之中,但要不畏困难,逆风而上。所谓藏而不露,其实是厚积而薄发,在关键时刻,一次爆发出来;要低调做人,高调行事;适时地隐藏实力,不大肆宣扬。这也是做人的关键之一,字要写得好,人更要做得好。

“人”字第二步在那一捺之中,即中锋用笔,要不偏不倚。这提示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刚正不阿,公平公正。宋朝的包拯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样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包拯的大公无私和不偏不倚,也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人”字第三步则是停滞迂回,缓缓出头。这提示我们要不断地去充实提升自己,利用适当的时机、合适的机会缓缓出头。秦汉之际,著名军事家韩信曾经受过胯下之辱,但是他没有意气用事,而是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去展现自己,最终出人头地。我们要从写字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将写字与做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该要不断地丰富自己,让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有更高的水平,不要总是想着如何去表现自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

“人”字最后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写字的时候都有一个框,避免字写出格。这从另一个方面教育我们,做人要中规中矩,做事要有规矩,依法行事。

在学会了“人”字的写法以后,我们还应该明白,写字与做人一样,我们要用一撇一捺书写自己的人生!

佳作点评

内容点评:本文对材料的把握准确,由“人”字的写法,指出“从你写的字可以看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的道理。主体部分摆事实讲道理,对材料的引入非常恰当,围绕观点议论周全。

表达点评:本文在议论的过程中,还多方举例,很好地佐证了自己的观点。在阐述“我们在为人处事方面要刚正不阿,公平公正”时,做到了叙述和议论相结合,观点令人信服。

广东高考语文作文名人名言素材 篇6

2. 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皮埃尔·顾拜旦

3. 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德

4. 大量的友谊使生命坚强。爱与被爱是生活中最大的幸福。——西德尼·史密斯

5. 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富兰克林

6. 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7. 要想得到别人的友谊,自己就得先向别人表示友好。——爱默生

8. 我们想的是如何养生,如何聚财,如何加固屋顶,如何备齐衣衫;而聪明人考虑的却是怎样选择最宝贵的东西——朋友。——爱默生

9. 起居之不时,饮食之无节,侈于嗜欲,而吝于运动,此数者,致病之大源也。——王国维

10. 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朱德

11. 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情之果的土壤。——威尔逊

12. 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的力量,而要靠个人花每个人%的力量。——比尔·盖茨

13.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卢梭

14. 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泰戈尔

15. 真正的友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植物,必须经历并顶得住逆境的冲击,才无愧友谊这个称号。——华盛顿

16. 真正的友谊从来不会平静无波。——赛维涅夫人

17.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

18. 散步促进我的思想。我的身体必须不断运动,脑筋才会开动起来。——卢梭

19. 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爱因斯坦

聚焦广东高考化学有机合成题 篇7

一、教学和学习的焦点

近四年广东高考化学卷第30题的有机物合成题, 占15~16分, 此类题分值所占比例大且稳定。主要考点经归纳如下:

不难看出, 这几年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有机物分子式、结构简式的确定和书写, 反应类型 (如消去反应) 的判断,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有关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主要官能团 (如醛基) 的特征反应 (如银镜反应) 、转移及其知识迁移, 由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来判断分子, 以及相关反应的量、反应摩尔数的计算。

应对有机合成题, 教学和学习的焦点是:有机物的组成及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物理性质 (状态、熔沸点、密度、气味、溶解性) 、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性、酸碱性) 、官能团性质 (特征反应) 、化学反应 (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反应方程式、反应物质的量) 以及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和分离提纯、体现有机物间的联系转化等。

二、教学和学习的六个方向

方向一:立足命题出发点

以新课标《化学5 (选修)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 第3版) ———《有机化学基础》为基础, 以重要有机物的转换为主线, 考查在有机物的性质及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官能团反应、有机转化, 或者在已知合成的基础上进行效仿, 利用已学化学反应、官能团性质进行类比, 找到有机物的合成方法, 从而合成TM的能力;提供信息, 融合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延伸、迁移的能力。

方向二:精确解读考纲

通行证———“掌握解答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考查分析原料和目标物的区别和联系, 从正向、反向或由中间体向两边分析的能力, 注意分析提供的合成例子或合成信息;桥梁1———“构建目标物分子骨架, 引入或转化官能团”, 分子结构决定性质, 考查拆分结构、抓住官能团的变化的能力;桥梁2———“运用各种化学反应及其联系”, 考查对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各种化学反应的了解程度, 找出联系并运用的能力;最终目的———“巩固并加深理解各类化学反应以及各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转化条件”,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运用知识、延伸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方向三:把握合成主角———官能团

有机物的性质主要由官能团决定, 官能团是合成的主角。常见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卤素原子、苯环、羟基、碳氧双键、醛基、羧基、酯基、氨基、硝基、磺酸基等。要想正确地完成考题, 在教学和学习中必须掌握: (1) 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酸性 (醇、苯酚和羧酸都有酸性, 均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酸性大小是羧酸>碳酸>苯酚;强酸生成弱酸) 、碱性 (乙酸钠等) ;酚羟基和醇羟基的不同;酮和醚的不同;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 各种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聚合反应和可逆反应。 (3) 官能团反应条件不同, 则反应类型不同, 产物不同: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 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烯烃低温易发生加成反应, 高温或光照易发生取代反应;二烯烃的1, 2加成和1, 4加成等。 (4) 官能团的特征反应:例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可使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苯的同系物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醛基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 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苯酚使浓溴水褪色并产生白色沉淀, 使氯化铁溶液变为紫色。 (5) 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存在种类、数目、位置的异构。 (6) 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例如烷被卤代为卤代烃, 卤代烃被水解为醇, 醇被氧化为醛。 (7) 催化剂对官能团的影响, 官能团间活度的相互影响。

方向五:熟悉合成方法

合成路线离不开原料、中间体和目标物, 重点在“变”。在教学和学习中要清楚合成的关键在于抓住原料和目标物的变化, 可进行分子组成对比, 看两者间分子式有何区别, 有哪些不同的元素、官能团、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结合中间体, 运用所学知识, 找出可产生相应改变的化学反应。

方向六:教与学的思考

(1)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思考

讲授课内知识时强调基础性知识、强化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应用;关注有机合成发展, 联系课内知识, 进行知识延伸;对学生进行专题训练, 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对典型例题进行具体分析, 讲解常考热点, 讲清思路方法;鼓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学生学习的角度思考

掌握整个基础知识构架, 如各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特征反应及相互衍生关系, 把握重难点, 注意易错点, 总结规律, 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学会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拓宽解题思路, 可从正反向思维来判断合成路线;关注生活、社会问题, 关注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 关注热点, 学会迁移知识。

(3) 总的来说, 在教学和学习中, 应做到:抓关键点, 对出现的有机物官能团做标记, 找出转化关系;看清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钠醇溶液”、有无催化剂等;书写同分异构体时, 考虑其具体特征:有无支链、结构是否对称、“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含甲基”等;抓字眼:“银镜反应”“足量”“少量”等;从特殊入手:例如甲酸, 既有醛的性质, 也有酸的性质;利用规律:强酸生成弱酸;书写反应方程式时, 注意反应条件是否书写;计算有机物消耗的物质的量, 可通过官能团来计算:例如, 1mol酚羟基、羧基、酯基发生取代反应都消耗1mol氢氧化钠, 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 有几个卤原子就消耗几摩尔氢氧化钠。

2015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选评 篇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彩,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

带您去看花海

◎广东考生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那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上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正是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

荷花淡淡地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她怀里,糯糯的声音问:“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哎哟,可问倒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这些,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她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高更远了,你自嘲地说:“唉!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认识自然,不留遗憾。

我们,去看花海成片,细数花名。

【点评】大道至简。本文的“至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题简。题好文一半。题目“带您去看花海”是全文一以贯之的线索,富有诗意,很吸引人。二是结构简。全文绝无枝蔓,浑然一体。今年作文的关键词“感受自然”,感受自然的途径、感受自然的结果,作者用不长的篇幅将其掰开揉碎,扣题充分。三是题材简。作者选择的环境、事件、人物简单却富有表现力。此外,本文文体特征突出,情理并茂,详略处理得当。

【佳作展示】

走进香山之中

◎广东考生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美,如同一处火的海洋。走进其中,走进自然。

走在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带着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火的小径,待秋天一过,它们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这些鸟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带着希望向天边飞去,也让我知道了自然的神奇,鸟带我更加走近香山的自然。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这里的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美丽的景象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在香山中为你驻足!

天气不似预期,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堆叠。雨,毫无预兆地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中。人们似乎在雨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当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时间给予我领略自然的机会太少了,匆匆忙忙踩着混合着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去。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自始至终紧扣材料,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秋雨,同时又写出了香山丛林的气息,突出了对自然的亲近。文章从头至尾都在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心灵去感知香山,情文并茂,抒情散文特征明显。“霜叶红于二月花”“停车坐爱枫林晚”等诗句的引用,自然妥帖。文中的联想、想象非常优美、丰富而自然,富有诗情画意,值得点赞。

上一篇: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下一篇:十九大期间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