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2025-04-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精选8篇)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1

校体育改革三十年

摘 要:关于全国“十二五”规划体育类教材编撰工作已经开始。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时着重强调了重大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及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此本文借着“十二五”的春风,对福建学校体育改革30年的大事件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展示福建学校体育三十年的变化,进一步深刻认识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为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再做贡献。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十二五”规划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间,福建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能取得这些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相伴而行的学校体育科研的重要支撑。福建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建的整体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逐步步入正轨。福建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全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浪潮是一致的,因此研究福建学校体育建设工作,必须以国家大环境的文化变迁为基础,为此可以将改革开放后的学校体育背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9);繁荣发展阶段(1990-2000);新世纪课程改革(2001-今)。下面就按此时间顺序对福建学校体育发展状况做一概述,希望能对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提供一个历史借鉴。

一、福建学校体育发展背景综述 1、1978-1989年的学校体育起步阶段

在文化大革命**之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也进行了全面的拨乱反正。这一时期是学校体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学校改革的大事件。中学体育课程在经过了文革的浩劫后,体育教学开始重新重视,各种措施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1979年扬州会议的召开,为学校体育步入正规和日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会后,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大纲》。大纲比较具体的规定了教学组织的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基本教学方法,强调课堂教学,重在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技术)的掌握。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在评价体系上严格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操作。

1988年11月14日经国家教育委员会审定批准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正式颁发,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1989年4月下旬以后两个月时间,福建大中专学生在北京学生潮**和反革命**的情况下,福州、厦门等一些城市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同样体育教学也受到严重的冲击。

1989年11月8日国家教委印发关于《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各省市教育厅下设学校体育教研部,部分省市教育教研院下设体育教研室,学校中也沿袭这一制度,设定教研室,管理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体育教师在承担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之外,也承担学校体育的研究工作。2、1990-2000年:学校课程改革繁荣发展阶段

1990年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强调学校体育与卫生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992年,原国家教委正式制定、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试用稿的颁布,更是将第六次体育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教育部组织各地班学习班,认真学习体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

1990年1月6日国家体委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2月21日国家体委公布《国际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规则》和《国际体育锻炼标准评分表》。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发布的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最权威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走向正规,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中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9月1日国家教委颁布《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意见》》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县政府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领导和协作作用。这些条例的颁布一直影响了福建学校体育发展工作20年。各县市地区都积极围绕《条例》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1994年,全国积极推行“一纲二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广泛开展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部署落实学校体卫工作,重点抓体育课程教学和两操一活动。在一纲二法的指导下,福建各地学校科研教学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南平地区的204所中小学的14万学生分别进行身体检查,并都建立了健康档案。

1996 年 1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下发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将体育课程由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同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实验)》提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理念。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重视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十分活跃,体育成绩明显提高。到年底,福建各中小学校学生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试达标率达92.8%。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实施,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小学授课计划》,将健康卫生内容明确写入体育课的内容中。同时,选修课的量也在逐次增加。截止到2000年,福建省各中小学选修教学内容的教学时数,小学1年级-2年级增至总学时的30%、3-6年级增至总学时数的40%。这一时期的课改中增加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完成了第二阶段课改和第三阶段新课标的过渡,为第三阶段新课标改革做好了基础。3、2001-今新世纪课程改革

新世纪,中学开始可以算是第三阶段课改,即新课标。2001年新课标开始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将小学6年分为三个水平,1-2年级是水平

一、3-4年级是水平

二、5-6年级是水平三。按水平教学,大纲没有明确规定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师上课的机动性,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要求。促进了教师类型的转变。将初中7-9年级作为水平四,高中阶段为水平五。这样根据各个不同的水平的要求标准,由教师自由编制教学内容。增加了课程灵活性与吸引力。新课改的范围普及到农村,12月23-25日“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在永春中学举行,并圆满结束。福建省委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具有福建特色体育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分类推进我省学校体卫工作的今后工作意见。

2002年根据教育部和省政府的集体布署,省教育厅专门组织人员制订了《福建省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2004年11月下发了《关于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的通知》,要求大幅度增加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课课时:1-2年级由每周2节增至4节,3-6年级和7-9年级由每周2节增加为每周3节。福建省下属各县市都依照规定,将中小学的体育课做了调整。

2006年2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组下发《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指导意见》。11月省委发布了《关于推荐评选福建省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并附带评定考核标准。各市县积极落实。26日-29日福建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在龙岩市召开,会议认真总结近五年来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并部署“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村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

2007年7月9日—12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福建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承办的“200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体育学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在福建省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如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体育学科带头人20人和高中骨干教师近100人聆听了季浏教授等三位专家的报告,同时还有厦门禾山中学陈文斌老师、宁德一中陈春老师等11名高中体育学科带头人的主题发言。

2007年11月21日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福建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为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依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并根据中发[2007]7号文件的精神,决定从2008年开始,全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全面实施。2007年11月5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通知,通知指出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性;

二、认真做好五项学校体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四、努力加大经费投入;

五、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2008年12月29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体育局下发了《关于公布福建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2008年12月30日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体育局颁布关于做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试点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场馆的功能、特点向社会开放,同时将学校体育场馆的名称、地址、服务项目等报所在县(市、区)教育、财政、体育行政部门备案等。充分显示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工作的结合。

二、福建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校体育科研的基本经验

1、学校体育科研与学校体育发展相依相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90年代以后,更是突飞猛进,教育改革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不断更新自我。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福建省地处华南海岸,一直是中国先进思想的一线。学校体育科研正是在学校体育发展的前提下如雨后春笋般萌发出来。对全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学校体育科研的中心是课程与教学改革

课程与教学作为学校科研的中心,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体育的出发点,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母版,指明了学校体育运行的轨迹。从建国至今,中国共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大小课程改革共八次,改革开放以后就进行了5次。最近的一次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新课标,距今已经过去十年。回顾往昔,我们都能得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始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重心,这不仅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挑战,而且还将学校体育扩大到其他领域。

3、中学青少年学校体育的重任不能仅仅依靠体育教师,但又不能脱离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推行者与实施者,对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健康问题是教育与社会共同的问题,不能将健康简单的归结到体育课中。纵观福建乃至全国体育科研,学生健康由体育教师全权负责的现象正在逐渐退去。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只有处理好体育课与健康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健康谋发展。体育教师与体育课只是这一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4、研究领域的拓展与体育宏观作用的加大 三十年的风风雨雨,致使体育教学的研究已经泛及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中的体育和人文科学中的体育,而且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在福建体育科研成果统计中,有九成以上的研究手段来源于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跨学科借鉴也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看出科学的划分越来越细,新的学科不断涌现,但这都不能抹去学科界限的模糊化。在今后的科研中,学科借鉴注定会成为体育科研的主流。

5、结论

总之,学校体育科研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通过不断地借鉴、引进和吸收,再经过实践的扬弃,福建学校体育科研正百花齐放,大步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学校体育工作会在“十二五”中出现又一个春天。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2

1.1 基础设施

福建省各地区进一步完善了体育场馆设施水平, 通过承办残奥会、马拉松、羽毛球锦标赛、省大运会、省农运会、县市联赛等, 较大的完善了福建省体育场馆设施水平, 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体育设施网络。

1.2 体育制造业

体育制造业是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支柱, 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做出来重要贡献, 至2009年, 福建省体育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76.32亿元, 增长27.4%, 占全省体育产业总增加值的93.2%, 就业人员56.77万人, 比上年增长10.2%。但福建省体育制造业经过了“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后, 仿制、贴牌等代工型企业已丧失发展优势, 本土知名运动品牌在发展转型过程中比较滞后。有调查统计在港上市的6支体育用品股市值, 从2011年8月的700亿港元跌到2012年9月的300亿港元, 关闭了近3000家门店 (安踏、361度、匹克、特步等福建本土知名体育品牌) , 一时间, 福建省体育产业中体育制造业品牌遭受重挫。

1.3 体育休闲和体育竞赛表演

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群众越来越多, 从事体育运动的项目也越来越广泛, 体育休闲及竞赛表演业发展越来越快, 至2009年, 福建省体育休闲产业总产值增长26.6%, 从业人员就业率增长1.5%。第一, 健身运动方面。健身俱乐部生意火爆, 会员人数比往期明显增多, 导致各健身俱乐部对健身教练的需求增加, 一些高校结合此市场状况, 申请并开办“体育产业”或“休闲体育”等专业;第二, 游泳运动方面。游泳项目已经成为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 市场需求旺盛, 目前, 全省各地区较为高档的社区基本都配备游泳池, 各中小学和高校的游泳池数量也在明显增加;第三, 篮球、足球方面。福建省举办篮球、足球联赛的水准越来越高, 由此带动的各地区选拔赛、联赛、热身赛、友谊赛或者邀请赛等赛事丰富多彩, 例如:2015年8月, 由泉州市石狮市由塘后村主办的“塘后·金羊杯”2015国际男篮邀请赛是进几年来石狮市篮坛的一大盛事, 堪称石狮市篮球历史上最高规格的联赛, 主要参赛阵容主要邀请贾森·威廉姆斯、丹尼尔·吉普森、约翰尼·摩尔、拜伦·拉塞尔等美职篮球员和NBA拉拉队。此项邀请赛的成功举办, 极大地推动了本就很成熟闽南篮球市场的发展。

1.4 体育彩票业

为响应国家体育产业政策, 大力发展经济水平, 福建省于1994年率先在全国发行体育彩票。目前体育彩票已实现覆盖全省80多个市县, 发行站点2000多个, 实现近4亿的产值, 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 福建省体育产业特征

2.1 体育产业时间发展特征

福建省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以体育制造业为主、体育服务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阶段。

(1) 2009年前。体育制造业增加值及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均超过90%, 且呈现为强劲的增长阶段, 2004—2008年,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0.24%;体育服务业表现为稳定的增长阶段, 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3.1%, 但在强劲的体育制造业发展势头下, 约为7.4%~4.97%, 所占比重较低且略有下降。

(2“) 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体育制造业由于管理理念较为保守, 企业转型较慢, 导致很多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遭受业绩和市值下滑、大量门店关闭等重挫。在国家对服务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的基础上, 福建省体育产业管理制度和政策逐步完善, 通过举办各种省市级的比赛、邀请赛等活动带动, 福建省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较猛, 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2.2 体育产业空间格局特征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比较明显, 主要表现为:以泉州、福州、厦门为首的东部沿海发展快, 中、西、北部发展较为缓慢。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地势较为平缓, 交通便利, 海上交通更为发达, 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就位于福建东部沿海的泉州, 而中、西、北部地区属于山区, 信息、交通较为闭塞, 主要以种植业、林业为主, 因此, 造就了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中、西、北部地区。受各地区政策导向、经济基础和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地域性差异比较明显, 主要表现为福厦泉等沿海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各地区。

2.3 体育产业结构特征

福建省体育产业是以体育制造业为绝对主导、体育服务业为辅的产业构成模式。

体育制造业是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 至2013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出2455.83亿元, 实现增加值800.37亿元, 占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的22.3%, 占福建省体育产业的比例高达95%, 无论从实现“增加值”还是从业人员的数量上, 都为福建省体育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体育服务业作为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 在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彩票等方面发展都较为滞后,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构成,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

3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政策和管理因素

福建省省政府和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实施意见、管理条例和通知”类条文, 并于2007年开展福建省大范围的体育产业调研工作, 通过“摸清现状、查找问题、寻求办法”等措施, 有效推动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但在摸索发展的过程中, 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 产业政策的发展较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次, 体育产业政策的配套实施 (优惠政策、融资等) 上还有不足;最后, 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不强。

3.2 环境因素

福建省特殊的地理环境, 使得福建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区域有着明显的地缘差异。东、南部地区, 地处于沿海, 地势较为平缓, 水、陆、空交通便利, 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 从原材料的运输存储、产品的集群化生产、体育产品的宣传销售等方面获得极大的地域优势。而中、西、北部地区, 地处山区, 交通不便, 地区发展主要以种植业、林业及矿业为主, 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滞后, 导致体育产业的发展较为单一和缓慢。

3.3 人文历史因素

闽东南人民具有“爱拼才会赢”的吃苦、实干、竞争的精神,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时期, 远赴重洋打拼, 传播了中华文明的同时又积累了大量的经济财富, 福建人致富后不忘本, 热衷于回馈社会和家乡, 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福建省经济 (包括体育产业) 的发展。福建人民能够充分利用临海的地理优势和众多海外侨胞投资的人文优势等优越条件, 充分发展体育产业, 培养出了安踏、特步、匹克、361度、鸿星尔克、德尔惠等一批知名体育运动品牌, 并带动了相关地区体育休闲健身业、体育竞赛表演业和体育彩票业的发展。

4 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福建省体育产业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优化体育产业机构

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的产业机构和优质的服务产品, 同时还要完善体育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体育产业规章制度, 形成管理有序、责权清晰的体育产业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对体育企业的监控和监督, 通过政策和行政手段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 不断创新场馆服务业, 逐步实现体育制造业的转型和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

4.2 尽快完成体育制造业转型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 结合传统市场营销策略, 鼓励体育用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等渠道开拓市场, 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开发。建议政府在体育产业政策上, 运用税收、物质奖励、相关发展补助等政策优惠措施鼓励体育用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和引导体育用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加大科技创新、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从管理、研发、销售到品牌建设, 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努力推动行业间互动与合作, 通过“强强联合、以强扶弱”等模式, 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通过梯次扶持发展, 阶段性的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

4.3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育健身休闲业

建立覆盖各类体育健身休闲项目的组织体系和竞赛体系, 广泛开展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运动项目, 通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服务人员队伍的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完善服务机制, 针对不同人群, 结合现有的场地场馆设施条件, 实施有效地组织和指导, 保障全民健身有效的开展。

4.4 大力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业

首先, 结合福建省本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由各类企业或社会组织组办或承办国内外知名赛事, 政府提供交通、安保、宣传等保障服务类资源, 通过组办法管理和服务水平 (赛事推广、场馆的经营管理、广告赞助、电视转播权等经验和水平) 不断地提高, 实现地区的赛事品牌效应。

其次, 推动职业体育发展。鼓励具备省级竞技运动队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职业化运动队, 实现福建省的优势体育项目的产业化发展。通过不断地提高体育经纪人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 推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职业化、市场化发展。

4.5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健全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新动向, 及时调整各体育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 发展特色体育、职业体育和休闲体育, 积极促进校企合作, 鼓励体育院校师生与校外体育人士的交流学习。加强体育产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鼓励多方投入和校企合作, 重点培养体育经营管理、创意设计、科研、中介等专业人才, 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摘要:该文通过对当前福建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总结出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并提出发展对策:建立福建省体育产业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 优化体育产业机构;尽快完成体育制造业转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体育健身休闲业;大力支持体育竞赛表演业;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黄筱雯.新经济环境视域下福建省体育产品制造业价值优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 2014 (6) :12-13.

[2]郑懿.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浅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11 (4) :7-9.

[3]陈真.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战略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9 (4) :64-66.

[4]福建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Z].2015-08-07.

[5]席玉宝, 刘应.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2 (6) :22-25.

福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篇3

[关键词] 体育旅游福建发展战略

进入21 世纪,旅游在全球正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更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西方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经超过了石油、汽车、烟草等传统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体育产业中体育旅游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全世界的体育旅游业正在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瑞士仅滑雪旅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意大利的体育旅游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发展到目前的500亿美元,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和烟草业的产值。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差距,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及众多的人口都蕴藏着发展体育产业,包括体育旅游业的巨大潜力。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旅游业将有空前的发展。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福建省,利用区位优势促进福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一、体育旅游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都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体育旅游是从体育活动和旅游活动分离出来的一种体育与旅游交叉结合的人类活动。体育旅游的概念和旅游的概念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旅游是“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和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而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这个概念是从体育和旅游行业或产业的角度进行阐述,主体是体育和旅游产业经营系统和支持系统,客体是体育旅游者。主体供给体育旅游产品,客体需求并购买体育旅游产品,供需过程中引起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就是广义的体育旅游;狭义的体育旅游是“是人们因为以旅游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某地旅行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 这个概念是从体育旅游活动本身进行阐述,体育旅游活动只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其主体是体育旅游者,客体是旅游者的消费对象——体育旅游产品。狭义的体育旅游的内容包括以旅游活动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和以体育活动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积极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具体可分为:休闲体育旅游、健身体育旅游、观战体育旅游、刺激性体育旅游,竞技性体育旅游和其他类型体育旅游。明确体育旅游的范围、内容,这样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福建省发展体育旅游业的优势

1.经济发展是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系统

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柱产业,但其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体育和相关事业的发展状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2006年福建省GDP达到 750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4%,据福建省 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农民人均纯收入4833.35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3.28元,增长10.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9.3%。居民收入逐年增长,不仅使人们生活消费支出连年增加 ,而且有了一定剩余 ,为人们体育旅游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

2.旅游业稳步增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在经济连续增长的同时,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的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6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6778.6萬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3.5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9.3%和20%,接待国内游客增加了1094.68万人次,旅游收入增加了115.5亿元。入境旅游人数229.6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4.7亿美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6.36%和12.7%。

3.观战和竞技性体育旅游条件优越

观战是体育旅游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奥运会、世界杯、赛车、网球等世界大赛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无数观光者,同时也给举办国带来大量商机。地理优势和文化背景,使福建拥有观战和竞技性体育旅游有利条件了包括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女排联赛、中国足球俱乐部甲、乙级联赛等为重点的一批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已在国内、外形成不小影响。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群在闽南形成,以厦门为核心,半径100公里的闽南地区目前已建有漳州国家女排训练基地、晋江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长泰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东山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中国乒乓球队2002年底在厦门冬训、2004年全国帆船冠军赛落户泉州石狮市、国家乒乓球队和国家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已考虑在厦门市和石狮市分别兴建乒乓球和帆船训练基地。举办一系列大赛,不仅提升福建体育的层次,而且对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经济、旅游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体育特色旅游自然资源丰富

福建省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分布大小岛屿1202个,是适合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省份,可以开展包括游泳、帆船、赛艇等夏季水上运动项目,闽南地区的厦门和东山有良好的沙滩和水域环境,适合开展游泳、游泳、潜水、帆船、帆板、冲浪、摩托艇、滑翔伞、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体育旅游项目。其次,福建内陆水系发达,溪流、湖泊众多,可以开展赛艇、竹排、划船漂流体育旅游项目,也可以开展福建传统的龙舟竟渡体育旅游。再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树木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7.3%,境内山峦起伏,河流密布,可以开展探险性特色体育旅游活动,包括漂流、溯溪、登山、徒步旅行、自驾车旅行等,其中以登山、漂流和徒步最为盛行,而自驾车旅行则是近年来新兴的运动。

5.体育场馆、设施发展初具规模

健身、休闲性体育旅游离不开完备的体育运动设施,根据福建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的结果,2003年末,全省共有体育场地3000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16304个,占总数的54.35%;非标准体育场地13696个,占总数的45.65%;总占地面积54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总场地面积4117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1.18平方米;总投资金额66.08亿元,人均投资金额189元;每万人平均拥有8.6个体育场地,每个场地面积平均为1372平方米,四平方公里拥有一个体育场地,每平方公里拥有场地面积336平方米。这些健身、休闲性体育场馆、设施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福建体育旅游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1.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加大对旅游业投入

2007年福建提出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新战略目标:“有效整合福建旅游资源,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影响力大的旅游品牌,打造海峡西岸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原因,它决定旅游业的综合配套能力的大小,从而决定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并且决定对游客吸引力的大小。只有进一步增强福建省的综合经济实力,才能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只要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旅游消费能力。

2.利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契机,大力发展福建体育旅游业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将极大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很好地带动福建体育旅游的发展。一是通过奥运会在福建举办的国际、国内预选和选拔赛,如排球、帆船,皮划艇、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社会各界对体育旅游的巨大商机和影响力的认识。福建省体育旅游宣传促销活不应局限在旅游行政部门和旅游企业的范围内,应加强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合作,展开全方位的促销攻势,塑造福建体育旅游的整体形象。二是加强体育旅游资源的基础建设,福建在体育旅游设施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与体育旅游发展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借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机,必须大力建设用于特色体育旅游的设施,在建设中可以吸引各方面的投资,实行国家、集体、个人齐动员,内资、外资一起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福建省的体育旅游设施尽快达到一个新水平。

3.加强宏观管理和行业合作,整合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一是要加强宏观管理。发展体育旅游业不但涉及到体育部门,也涉及到旅游部门,同时,还涉及到其他相关的管理部门。因此省有关部门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对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其快速、有序地发展。省体育局、旅游局、财政厅、工商局、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必须进行合理地协调,制定体育旅游业发展的规范管理政策。二是要加强行业合作。在业务上体育部门与旅游部门要紧密合作,体育部门组织的大型的国内外的体育比赛可以与旅游部门联合,让旅游部门在赛事宣传、组织观众、住宿餐饮等方面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门票发售上给予优惠,使比赛成为体育、旅游双方合作的结合点。同样,旅游部门在组织体育旅游项目时,可以聘请体育部门的技术人员、教练员给予指导和合作,提高项目的体育专业技术含量,打造体育旅游的精品。

4.加强区域合作,发挥联动效应

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未来的发展趋势。国际上东盟五国协作区、欧盟都是旅游区域合作的典范。“无界限旅游圈”早已在欧盟确立,这种旅游区域合作极大地促进欧共体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一是加强与邻省的合作。建立海峡西岸旅游经济区,提升福建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共同开发体育旅游市场;二是加强闽台区域旅游合作。利用两地的地缘、文化、人缘,结合两岸的长期体育文化交流的优势,打造海峡体育特色品排,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岸体育旅游。三是加强与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利用福建在东南亚华侨分布范围广,华侨数量多的优势,开展同种同源,华侨喜闻乐见的特殊体育旅游。

5.积极培养人才,增强体育旅游发展后劲

体育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人员一方面需要是精明的旅游管理人才,一方面还需要对体育有深入的了解和爱好。目前,这种人才在我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這也是制约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福建省的体育旅游经营人才可以从挖潜和开发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努力提高现有的人员的水平,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体育运动知识的培训,对体育人才进行旅游管理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成为体育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在福建省的大专院校的旅游专业和体育专业中大力培养体育旅游人才,为福建省的体育旅游业输送高等级的后备人员。

6.发掘民族传统项目,扩大体育旅游市场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如闽南地区的舞龙、舞狮、龙舟赛等传统体育活动总是伴随着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的中国心永在搏动。以福建南少林寺为背景形成的传统武术,通过几代武学大师和研究者的挖掘、整理、改进,福建少林拳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经典体育项目之一 ,享誉国内、外。目前,福建省以“武术”为主题的各类学校遍及全省各地,吸引着省内、外及东南亚国家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在有关方面和媒体的共同作用下,武术已走进体育旅游业市场,成为健身娱乐和竞赛表演的重要内容“南少林武坛争霸赛”一类的武术比赛已形成届次和规模成为福建省体育旅游竞赛表演业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杨宏:2008年奥运会与我国体育旅游业经济的发展[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3(9):122 - 124

[2]于敏吴尤敏:福建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可行性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20-21

[3]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统计信息网,2006

[4]王德平任保莲: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及发展[J].体育科学,2005,25(10)19-21

[5]张晓明史蔓蓉:福建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 推动闽台旅游合作[N].中国旅游报,2007.02.11

[6]陈少坚谢军林晓英:闽台两地体育文化及其交流现状和发展前瞻[J].体育科学,2006(7)25-32

[7]李久德:福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3)28-29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4

专家论证意见

2011年4月6日,福建省林业厅邀请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福建农林大学、省林科院、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对《福建省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论证。与会专家听取了福建省林木种苗总站关于《规划》编制情况汇报,审议了相关资料,经质疑和讨论,形成论证意见如下:

一、《规划》基础工作扎实,数据资料准确,结构完整,依据充分,规划编制科学合理。

二、《规划》根据福建经济社会和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省建设和海西现代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符合全国林木种苗发展宏观布局和福建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对科学指导2011-2020年福建林木种苗工作,积极推动福建林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三、《规划》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布局合理,措施有力,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四、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论证;建议《规划》编制单位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并组织实施。

论证组组长: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5

闽招委〔2008〕7号

各市、县(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各高等学校: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工作部署,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考高招为目标,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深化招生改革,推进规范管理,扎实做好服务,加强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保证招生考试的安全和公平、公正,努力为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为此,现就做好今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管理,切实保证考试安全

切实抓好考试安全工作始终是高考的第一要务。各级招生委员会、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要坚持把考试安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严密制度、严肃纪律、严格管理、规范操作,切实加强试(答)卷的运输、保管、考试实施、评卷等各个环节的组织管理,杜绝失泄密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试(答)卷安全保密高招办主任负责制,逐级抓好落实,做到责任到人,确保试(答)卷运输、保管等环节的绝对安全。考前,要组织安全保密专项检查,由当地国家保密部门牵头,公安部门及招生考试机构参与对每一个试答卷保密、保管室进行检查验收,并颁发允许使用的文函证书,确保所有试(答)卷保密室建设符合规范要求,监控设备运转正常。对于没有通过验收,又未能在存放试卷前整改合格的,由设区市招委会指定邻近县(市、区)的保密室作为保密材料存放点。要积极协同公安、信息产业、保密等部门加强对有组织、有预谋的团伙舞弊、雇人代考或替考,以及利用手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手段传播涉嫌泄密、诈骗有害信息等各类危害考试安全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效防范和打击,依法对涉嫌人员从快从严查处。要完善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确保应急时工作预案能立即启动并有效运转。要建立并落实有效的值班报告制度,保证信息畅通。

二、精心组织,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高考涉及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历来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各级招生委员会和招生考试机构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精心布置,认真组织,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联动,切实加强管理,确保高考顺利进行。要按照国家规范化考点标准和省里统一要求建设好今年新增加的考点。要重视对考点网上巡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加强对高考外语听力测试系统的检测和维护,确保考试期间网上巡视和外语听力测试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要协调公安、信息、卫生、宣传、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各部门,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保障机制,加大国家教育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加强考点周边环境治理,为考生参加高考创造良好的综合环境。各地特别是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要根据本地区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提早着手,研究制订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预防暴风雨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确保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确保高考正常进行。

三、严肃纪律,努力维护良好的考风考纪

加强考风考纪建设,维护高考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是当前面对高考环境日益复杂、不正之风干扰增多的新形势下,各级招委会和招生考试机构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和必须努力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措施。各地要充分认识考风考纪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真落实考风考纪考区主任负责制,认真组织考生签订诚信应考承诺书并进行考前的诚信考试专题教育和纪律教育,认真做好有关考试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高考违纪舞弊行为,积极营造诚信、公平、公正的良好考试氛围。要加大考试期间巡考、督考工作力度,尽早发现和严肃查处替考、雇人代考及大面积舞弊等行为。要进一步加强考试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高考网上巡视系统的作用,鼓励各地配备无线电信号屏蔽设备,重点防范和打击有组织、有预谋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团伙作弊等严重舞弊行为。要加强对监考人员和招生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坚决杜绝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参与、组织、纵容考试作弊等恶劣行为。

四、规范管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考高招

各级招生委员会、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等学校要加强招生管理工作,完善公开透明的招生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提高考生和社会对高考高招工作的满意度。要全面推进高招阳光工程制度化建设,自觉按照阳光工程的精神和要求做好高校招生的各项工作。要积极运用教育部开通的“阳光高考”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高校招生报名、考试、录取各个阶段信息和学校的办学资格、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规则、录取过程、录取结果和学费标准,以及其他考生须知、应知的事项等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进一步做好保送生、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考生资格及录取名单的规范化公示和监督管理工作。要加强招生环境的综合治理,切实采取措施解决高校违规招生问题,制止和有效打击各种非法招生和招生录取欺诈行为,积极协调公安机关开展打击非法招生中介专项整治行动,坚决维护招生的正常秩序和考生的切身利益。对于高校由于欺诈性招生、损害学生利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视情节严重程度削减其下一招生计划或责令高校停止招生。对游离于招生录取体制外自行招收的未经省高招办办理录取手续的学生,将一律不予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和今后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

为了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今年我省将改进考生志愿填报管理办法,即由原来一次性填报本、专科志愿,调整为本、专科分开,先填报本科志愿,在本科层次录取结束后再填报专科层次的志愿。同时,为了确保高职高专院校能够较好地完成招生计划,将于9月中旬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的补充录取工作。各地和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这一调整,提早做好工作安排和社会宣传工作。

五、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高校招生工作健康发展

各单位要注意加强内部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重点加强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的监督和管理,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落实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各类违规行为和渎职行为,努力维护高校招生工作的良好声誉。同时,各级招生委员会应高度重视招生考试队伍的建设,为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安心地尽职尽责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要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法纪教育、诚信教育、服务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注意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工作认真的招生考试队伍,为我省高校招生工作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保障。

福建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6

【发布文号】闽委办[2005]70号 【发布日期】2005-10-12 【生效日期】2005-10-1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闽委办[2005]70号)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单位:

《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10月12日

2005――2010年福建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4〕35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纲要。

一、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福建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红色旅游,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有利于带动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尤其是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构筑特色品牌,培育我省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加强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将发展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古田会议丰碑,万里长征起点”的主题,开发以古田会议旧址为龙头,以闽西苏区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产品,并辐射闽北、闽东等地,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促进我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原则

(一)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发展红色旅游要与弘扬革命传统、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与有效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相结合,与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推动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人民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坚持因地制宜,实现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条件,实事求是地确定重点建设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把握好建设规模和标准,避免过度开发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造成损坏,保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红色旅游与蓝色滨海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相关部门的积极性,理顺红色旅游区管理体制。注意红色旅游区规划与相关区域的城乡规划,以及交通建设、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的衔接。

(四)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建设重点项目,集中力量打造红色旅游精品,以点带面,注重实效,逐步扩展推进。

四、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目标

――重点培育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我省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争取达到国家3A级旅游区以上标准,使其成为主题鲜明、交通便利、服务配套、吸引力强,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建设20个省级红色旅游重点景区(点),争取50%达到国家3A级旅游区(点)以上标准。

到2007年,争取有5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年接待规模达到30万人次以上;到2010年,争取有10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年接待规模达到30万人次以上。

――配套完善省内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产品比较成熟、红色旅游与其它旅游项目密切结合、交通便利、吸引力强的热点旅游线。

――重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展示和宣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在规划期内普遍得到修缮。

――参加我省红色旅游人数的年增长速度2005至2007年达到15%左右,2008至2010年达到18%左右。

――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5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

五、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布局

(一)做好列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我省“一区两线五景”的建设、宣传和对接工作。

1.一个重点红色旅游区: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2.二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1)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

(2)黄山―婺源―上饶―弋阳―武夷山线

3.五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龙岩市红色旅游系列景点(含上杭、长汀县,包括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福音医院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福建省职工联合总工会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2)三明市红色旅游系列景点(含宁化、泰宁、建宁县,包括宁化县红军医院旧址,长征集结出发地,北山革命纪念园,泰宁县红军街,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

(3)武夷山赤石、大安红色景区

(4)福州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5)漳州市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陈列馆

(二)根据我省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围绕“一区两线五景”,培育“三区五线二十景”。

1.三个红色旅游区

(1)闽西红色旅游区:包括10个中央苏区县。以古田会议旧址为中心,使其成为我省红色旅游的龙头。加强与赣南红色旅游线路的对接。

(2)闽北红色旅游区:以武夷山为中心,注重与绿色生态旅游产品的结合。加强与黄山、弋阳红色旅游线路的对接。

(3)闽东红色旅游区:以宁德为重点,注重与蓝色生态旅游产品的结合。加强与浙南红色旅游线路的对接。

2.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景区景点附后)

(1)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漳州―厦门线

(2)武夷山―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三明线

(3)福州―宁德―福安―(周宁―屏南―古田)霞浦―福鼎线

(4)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平和―云霄―东山线

(5)福州―南平―三明―永安―连城―长汀―上杭―龙岩线

3.二十个红色旅游重点景区

龙岩:(1)新罗区红色旅游系列景点(毛泽东故居、朱德故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后田暴动纪念馆、闽西革命纪念馆);(2)连城红色旅游系列景点(新泉整训旧址―望云草室、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3)永定红色旅游系列景点(金砂农民暴动旧址、邹公庙,张鼎丞故居、纪念馆,红四军旧址、毛泽东革命活动旧址)。

三明:(1)清流红色旅游系列景点(毛泽东旧居,红军标语、红军了望台及长校将军庙,清流烈士纪念碑);(2)明溪红色旅游系列景点(红军战地医院、铜铁岭战斗遗址、夏坊玉皇楼苏维埃政府楼)。

漳州:(1)平和暴动纪念馆;(2)乌山革命纪念馆。

宁德:(1)福安柏柱洋红色旅游区;(2)蕉城蔡威故居、百克医院、霍童暴动―支提寺;(3)古田齐云寺地下交通站。

莆田:(1)闽中革命史纪念馆;(2)红军207团旧址。

福州:(1)林祥谦烈士陵园;(2)长乐南阳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

厦门:(1)厦门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2)福建第一个党支部旧址囊萤楼。

泉州:(1)德化中共福建省委旧址;(2)惠安解放军烈士庙。

南平:(1)闽北革命历史纪念馆、武夷山上梅暴动史迹;(2)延平八角楼旧址、上溪整编旧址。

六、发展红色旅游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对发展红色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全省红色旅游发展协调机制,由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牵头,省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交通厅、文化厅、物价局、工商局、质监局,省委党史研究室,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民航福建监管办参加,负责研究解决发展红色旅游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纲要的实施。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密切合作。省委宣传部负责审定重大宣传报道和陈列内容,指导广播、影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搞好宣传推介工作。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协调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省旅游局负责红色旅游发展中旅游工作的组织协调及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省财政厅负责统筹安排红色旅游相关区域规划编制、宣传推介、教育培训和革命文物保护、展示经费。省民政厅负责组织落实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烈士陵园、纪念馆建设改造的有关项目计划,加强与改进烈士陵园和纪念馆的管理。省交通厅负责做好与发展红色旅游相配套的交通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民航福建监管办配合红色旅游做好有关车次、航班的组织调度工作。省建设厅负责做好红色旅游区(点)规划与当地城乡建设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审定和衔接,做好相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省文化厅负责革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和文物征集、展览陈列和维修等方案的制定落实。省委党史研究室负责红色旅游开发和宣传的专业指导。

各设区的市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做好红色旅游发展的各项工作。

(二)筹集建设资金,完善配套功能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产品建设,将有关项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的建设资金。省有关部门要安排相应引导性资金,支持红色旅游重点景区以及相关设施的建设。特别要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期实施、有效推进的原则,认真抓好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以期早见成效。根据国家等级旅游区(点)标准,完善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与高速公路网络配套的干线公路,改善旅游景区公路和游道,提高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性。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安排与红色旅游发展配套的住宿和饮食设施。开发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商品,完善旅游购物服务配套功能。挖掘和推出能够反映红色文化的地方特色餐饮。

(三)做好宣传促销,开拓客源市场

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红色旅游的整体宣传,着力打造我省红色旅游的总体形象,不断扩大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宣传部门要为发展红色旅游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旅游部门要组织红色旅游宣传资料的编写,制作红色旅游的光盘、宣传册,策划红色旅游的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教育部门要将红色旅游作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共青团、工会和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将红色旅游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加强省内、省际旅游区域合作,建立稳定的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网络。

(四)加快队伍建设,培养旅游人才

利用现有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分级分类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工作。省委宣传部、省旅游局、省文化厅和省委党史研究室要组织编写红色旅游培训教材。省旅游局、文化厅要加强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导游、讲解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红色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五)优化旅游环境,营造旅游氛围

旅游、宣传、公安、文化、交通、工商、物价、质监部门要明确职责,加强协作配合,搞好红色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净化红色旅游区(点)的游览环境,打击旅游购物欺诈行为,规范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行为,整治旅游客运市场,规范旅游饭店服务质量,营造红色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附件:福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景区景点

(一)长汀―连城―上杭―龙岩―漳州―厦门线

主要红色旅游点有: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福音医院旧址、红四军司令部与政治部旧址、瞿秋白烈士陵园(纪念碑、纪念馆)、何叔衡牺牲地,连城县新泉整训旧址―望云草室、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新罗区毛泽东故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闽西革命纪念馆,芗城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陈列馆,厦门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相关的旅游区(点)有:冠豸山、梅花山、龙崆洞,大嶝战地观光园、陈嘉庚纪念园、鼓浪屿。

(二)武夷山―泰宁―建宁―宁化―清流―明溪―三明线

主要红色旅游点有:武夷山市赤石、大安红色景区,泰宁县红军街,建宁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旧址,宁化县红军医院旧址、长征集结出发地、北山革命纪念园,清流县毛泽东旧居、红军标语、红军了望台及长校将军庙、烈士纪念碑,明溪县红军战地医院、铜铁岭战斗遗址、夏坊玉皇楼苏维埃政府楼。

相关的旅游区(点)有: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天鹅洞、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瑞云山。

(三)福州―宁德―福安―(周宁―屏南―古田)霞浦―福鼎线

主要红色旅游点有: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长乐市南阳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蕉城区蔡威故居、百克医院、霍童暴动――支提寺,福安市柏柱洋闽东苏维埃政府遗址、畲族革命纪念馆,周宁县凌福顺纪念馆,屏南县双溪古县城北上抗日遗址,古田县齐云寺。

相关的旅游区(点)有:鼓山、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区,三都澳、张高谦烈士陵园、鲤鱼溪、九龙氵祭、白水洋、翠屏湖、杨家溪、太姥山。

(四)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平和―云霄―东山线

主要红色旅游点有: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长乐市南阳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闽侯县林祥谦烈士陵园,莆田闽中革命史纪念馆,红军207团旧址,惠安县解放军烈士庙,德化县省委旧址,厦门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芗城区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陈列馆,平和县平和暴动纪念馆,云霄县乌山革命纪念馆。

相关的旅游区(点)有:鼓山、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区,湄洲岛,南日岛烈士陵园,崇武古城,大嶝战地观光园、陈嘉庚纪念园、鼓浪屿,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天福茶博院、东山风动石风景区、东山保卫战烈士陵园。

(五)福州―南平―三明―永安―连城―长汀―上杭―龙岩线

主要红色旅游点有: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闽侯县林祥谦烈士陵园,长乐市南阳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永泰县青云山红军洞,延平区八角楼旧址、上溪整编旧址,连城县新泉整训旧址―望云草室、连南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张氏家庙,长汀县福建省苏维埃旧址、福音医院旧址、红四军司令部与政治部旧址、瞿秋白烈士纪念碑、何叔衡牺牲地,上杭县古田会议会址、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新罗区闽西革命纪念馆、毛泽东故居、红四军司令部旧址。

相关的旅游区(点)有:鼓山、马尾船政文化旅游区、青云山,三元国家森林公园、瑞云山、永安吉山村、桃源洞,冠豸山、梅花山、龙崆洞。

福建福建学校体育发展30年 篇7

一、体育服务业与服务质量的内涵

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局于1995年7月17日公布服务贸易分类表,表中将“体育及其它娱乐服务”列为第10类, 即110项的“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从此,体育产业在产业整体上作为第三产业, 服务业的本质属性被明确界定了。按照社会对体育的不同需求和提供体育需求的部门性质, 我国体育产业包含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教育培训业、体育无形资产经营业、体育咨询服务业、体育彩票业等。按类别归类, 这些内容又可被划分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 (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筑业等) 和第三产业的服务业 (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培训咨询业等) 。

改革开放后, 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为其积累了相当雄厚的物资基础, 全省的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持续增长。据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2年福建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7%;城镇居民消费支出6631.74元, 增长10.3%,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83.16元, 增长3.2%。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国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据不完全统计, 2002年福建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3.4%和45.9%, 分别比上年降低0.7%和1.6%。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长, 不仅使人们生活消费支出连年增加, 而且有了一定剩余, 为人们体育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福建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福建省群众体育消费年人均支出总额为292.39元, 占全省城乡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娱乐、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514.36元的56.85%。与之相比, 人均体育消费总额占人均文娱教育消费总支出的半数以上。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体育消费意识和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体育消费产品的多样化, 使人们在满足基本教育消费支出之后, 更多地将可支配收入投向以强身健体、愉悦心理、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消费之中。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整个福建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也为福建省体育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改进服务质量的提高是市场经济竞争的需要

随着服务经济社会的到来,“现代服务业”正在迅猛的以不可阻挡的洪流冲击着当今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全民奥运序幕的拉开使得体育服务业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日俱增。福建省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起步, 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 体育产业作为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形象已经树立。但福建省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从福建省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 以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为支撑点而形成的体育服务业, 作为福建体育产业的基础和支柱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发展滞后, 就产业整体而言, 竞争力尚显得势单力薄。主要表现为, 体育市场中各类体育服务业实体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管理水平不高, 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后, 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 目前福建省的体育服务业市场已经有一定的规模, 省内现有各类从事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的经营机构上千家, 但大部分集中在福州、厦门、泉州发展相对好的城市,且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数量很少,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和运作的则更少。绝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小本经营、原始资本积累阶段。面对全球化、市场化竞争机制, 体育服务市场的国际性竞争必将进一步加剧。而竞争的关键取决于企业服务质量的高低,企业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切实的改进服务质量、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这也是体育服务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企业正或即将面临全球性竞争的新时代,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愈是成熟,一个体育服务企业的成功愈是要依靠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企业只有更多的关注服务质量,在经营中不断改进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关注体育服务业的服务质量,提升体育服务业的整体、协调发展水平迫在眉睫。

三、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福建体育服务企业需要早些意识到,服务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良好的服务和服务质量。企业只有更多的关注服务质量,才有可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这是现代社会赋予体育服务业的内在表现形式。体育服务企业若想在竞争中求发展,自身服务质量必须不断提高。因此,关注并改进服务质量是福建体育服务企业的必经之路。

摘要:福建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同时也带动了全省人民体育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 然而, 福建体育服务业的经营理念、关注角度与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还相去甚远。

关键词:福建,体育服务业,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省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统计信息网, 2003

[2]、卢元镇, 郭云鹏, 费琪, 等.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体育学刊, 2001 (1)

[3]、王德平, 任保莲.福建省群众体育消费需求调查及对体育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J].体育科学, 2002

[4]、[美]克里斯蒂.格鲁诺斯著, 吴晓云, 冯伟雄译.服务市场营销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点评 篇8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的听力部分继续沿用新课标卷I的听力试题,平均语速为每分钟150词,与2013年相差不大;但是语速分布不均,尤其是Text 10独白部分,语速较快。话题较为常见,短对话的话题涉及计划安排、购物以及求职面试等,独白谈论的是城市生活。听力部分整体难度不大,最大的特点是涉及的数字多,主要为时间与价格。听力题多以what、how等设问,设问面广,其中以what提问的最多(共10题)。

解题方法

1. 快速浏览试题,做出听前预测。考生拿到试题后应充分利用开考前的几分钟,快速浏览一遍听力试题及选项,对录音内容进行预判,初步确定听录音时的重点,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听。浏览选项时可以采取纵向观察法,分析对比三个选项的相同/相似点和不同点。相同/相似点可以忽略,集中注意力去听不同点。例如第14题:

What does John do now?

A. He's a trainer.

B. He's a tour guide.

C. He's a college student.

【解析】对比三个选项,其主语和系动词都相同,区别就在于表语部分,分别是trainer、tour guide、college student,考生在听录音时就可重点注意这些不一样的内容,然后做出判断。录音中John说:“I'll graduate from college the coming June. My major is Chinese.”考生由此可推断出John现在是一名大学生,正确答案为C。后文John又补充说:“I used to be a tour guide for Chinese travelers.”说明他过去是一名导游,B项为干扰选项。

2. 抓准关键词语,迅速推理判断。很多时候,听力录音不但不会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而且还会给出许多与正确答案“貌合神离”的干扰信息,故考生在听的过程中应准确地捕捉到关键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并在此基础上对答案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对于短对话,考生应根据问题的类型来捕捉关键词。例如第2题:

What will the man do for the woman?

A. Repair her car.

B. Give her a ride.

C. Pick up her aunt.

【解析】题干问的是“男士会为女士做什么”,那么考生在听录音的时候就应该重点注意男士的回答。录音中女士说的是:“Oh my! My car broke down, and I have to meet my aunt at the railway station before noon.”男士的回应是:“You're lucky. I can drop you off on my way.”关键词就在于后半句的drop you off,男士可以让女士搭便车,所以正确答案是B。

3. 用好缩写速记,重视第一印象。听力不同于阅读,考生不能停下来仔细推敲,因此考生在听的过程中要集中精力,绝不能停下来思考,以免错过后边的内容。能放则放,不能放的以第一印象为准。同时,还应注意积累一套适合自己的速记法。比如可以使用符号、图画,如↑ (up)、↓ (down)、← (left)、→ (right)、= (equal)等,还可以用缩写形式,如ex (expensive)、lg (large)、ys (yesterday)、std (study)等。

备考方法

选对听力训练材料,多听多练。选择听力材料时,应注意各种日常话题、各方面的题材都要有所涉及,并选择信息点丰富、题目设置灵活、选项干扰性强且话题与长度都符合高考要求的材料,注重精听和泛听相结合,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整体点评

单项填空题的难度适中,考点覆盖面广,涉及从句(31、34)、非谓语动词(27、30)、时态(23)、虚拟语气(32)、特殊句式(28、29)、代词(21)、名词(26)、形容词(24)、介词短语(22)、动词及短语辨析(25、33)、情境交际(35)等,这些都是中学阶段的重点语法项目和核心知识。试题情景设置合理,选项设置科学,突出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考题难点

1. 考生的思维定势影响解题。在英语中有一些固定的用法和答题思路,这容易使考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大多数情况下,根据这种思维定势可以快速得到正确答案。但是,有时出题者会“反思维定势而行”,增加了试题难度。例如第23题: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Where have you been?

—I went to Ningxia and there for one year, teaching as a volunteer.

A. stayed B. stay

C. had stayed D. am staying

【解析】题干句意为:——很久没有看见你了!你到哪里去了?——我去了宁夏,并在那里待了一年,做志愿者教书。好多考生一看到for one year马上就联想到完成时,选了C。但是根据句意,本句既没有强调过去发生的事情(待在宁夏)对现在的影响,也没有说明过去的动作持续到现在,因为“我”已经回来了,只是叙述过去的动作“我过去在宁夏待了一年”。所以不需要使用完成时,使用一般过去时陈述过去的事实即可,故A项正确。

nlc202309051103

2. 强调句中的强调成分过长(常见情况是附加了其他成分),影响考生解题。强调句的基本结构是“It is/was +被强调成分+ that …”。在题干中,有时强调句中的强调成分很长,甚至附加了其他的修饰或说明性成分,这就增加了考生理解分析强调句的难度。在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该仔细分析句子结构,找出强调句的基本结构。例如第29题:

It was the culture, rather than the language, ____ made it hard for him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broad.

A. where B. why C. that D. what

【解析】本题考查强调句。句子强调的是主语“the culture, rather than the language”,主语附加了rather than短语。句意为:是文化而不是语言让他很难适应国外的新环境。根据句意并分析句子结构可知,句中只是缺少强调句结构中的that,故C项正确。

3. 考生不能正确把握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影响解题。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用于引导定语从句,连接主句和从句。在定语从句中,关系词必在从句中作某种成分。但是,考生有时并不能正确把握先行词和从句的关系,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度。在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该准确把握关系词的用法。例如第31题:

Students should involve themselves in community activities ____ they can gain experience for growth.

A. who B. when C. which D. where

【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句意为:学生应该参与社区活动,从中他们能够获得成长的经验。分析句子结构,community activities是定语从句的先行词,后面的定语从句they can gain experience for growth结构完整,所以使用关系副词来引导。Where在句中相当于in which,充当地点状语。故D项正确。

备考建议

1. 对于语法,考生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在备考时,要认真分析每一个句子的结构,理解句中的逻辑关系,增强语感,而不能死记硬背语法知识点。

2. 词汇板块重在平时积累,对平时易错的知识点要加强分析、进行对比、找出解决方法,并进行强化训练。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的完形填空一改2013年的散文体裁,采用记叙文体裁,文章整体难度相对有所降低。文章共300多词,讲述作者的父亲退休后学习钢琴、实现儿时梦想的故事,父亲以自己的行动说明了“只要有恒心与毅力,一切事情皆可成功”以及“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文章字里行间也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情。

完形填空考点覆盖面广,从下表可以看出,考点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单词为主,短语为辅。同时考查了2014年考试说明中新增的词汇(如casually、predict等),分别出现在第52题和第55题。

解题方法

1. 略读全文,把握大意。先跳过空格通读短文,获得整体印象,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主旨。要在理解短文大意的基础上开始做选择,切忌仓促下笔。

2. 瞻前顾后,谨慎选择。文章大意知道后就可以着手选择了,选择时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①辨析词汇,抓住情节线索做出合理推理。词汇辨析主要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上,选项往往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或拼写相近且容易混淆的形式出现。做这类题目时,考生应把词语辨析与情节推理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例如第47题:

For a moment after my father sat down at the keyboard, he ____ stared down at his fingers.

A. roughly B. simply

C. merrily D. curiously

【解析】A项roughly表示“粗略地”,C项merrily表示“开心地”,D项curiously表示“好奇地”。三个副词代入文中都不符合逻辑。B项simply表示“只是”,由下文可知作者怀疑父亲忘了音符,由此可以推出“我”父亲坐在钢琴前的那一刻他只是向下注视着手指,显示出他的紧张,故B项正确。

②联系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再现相关情景。完形填空题所选的文章多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和教育意义的记叙文或叙议结合、富有哲理的文章,有时渗透着生活常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知识。在做题时,考生若能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巧妙地加以运用,必能轻松解题。例如第48题:

Has he forgotten the ?

A. words B. videos

C. notes D. lessons

【解析】本题考查背景常识题。演奏音乐当然是与音符有关,notes表示“音符”,故C项正确。

③通晓上下文的意思,注意习惯搭配。完形填空的题目有时会涉及对各种短语、固定词组和惯用语的考查。这类词组主要是习惯性用法和固定搭配,考生不能主观臆测,也不能随意创造,只能靠多读、多记。例如第53题:

And I realized he had been doing what music teachers always stresses: the music and pretend the others aren't there.

A. pass over B. turn up

nlc202309051103

C. bring in D. concentrate on

【解析】A项pass over表示“忽略,回避”,B项turn up表示“发生”,C项bring in表示“引进;生产”,D项concentrate on表示“专注于”。根据后文中“假装其他人不存在”可以判断应该是“专注于音乐”,故D项正确。

④根据上下文,寻找连接通篇的同义复现词语。例如第49题:

I worried, remembering those split seconds ago when my mind would go blank and my fingers would freeze.

A. decades B. weeks

C. hours D. moments

【解析】本题答案是A,decades是对下文30-plus years的同义复现。

3. 复读全文,弥补疏漏。完成各道题后,建议考生把所选的答案代入原文,通读全文,逐空认真复查。分析选定的答案能否使前后文意思连贯,语法结构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习惯表达法。如发现错误答案或有疑问的,应再次推敲,反复斟酌,做出修正。

备考建议

1. 平时多阅读,扩大阅读量,这不但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词感和语感,还有助于拓宽视野,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2. 善于总结规律。建议考生把历年真题看熟、做透,然后把类似的题目归纳到一起,找出抽象的、宏观的共同现象。纵观历年各地高考英语完形填空题,不难发现有些词汇和语法点是历年考题所特别偏爱的,对其多加练习,有助于提高备考效率。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的阅读理解难度适中,编排人性化,篇章难度呈逐级上升趋势。A、B、C三篇难度适中,难度较大的题目集中于D、E两篇。尤其是E篇,谈论欧洲风能的开发政策,问题设置面广,全面考查考生阅读理解的各种技能,且文章生词量大,题干设计灵活,因而难度最大。

解题方法

阅读理解题常见的解题思路为: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速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题;详读细节,理顺文章的思路与脉络;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针对高考阅读理解设题思路,考生可根据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 主旨大意题或目的意图题(常位于尾段),可用篇章首尾兼顾、词语复现或归纳概括法解答。通过阅读文章首段的第一句或段落的首尾句找到文章主旨大意的关键词语,或者通过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把握主旨大意。有时在记叙文中文章的主旨句不明显,需要自己归纳。例如第71题: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House of Life

B. Secret of Wealth

C. Rest and Refreshment

D. Internet and Enthusiasm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大意的理解。根据文章中多次出现的“your house of life”以及在“your house of life”中加上“art, literature, music and sports”等“房间”可知,本文把我们的人生比作房子,得出的结论是“Whatever rooms you might add to your house of life, the secret of enjoying life is to keep adding”。故文章标题应为House of Life,A项正确。

2. 细节理解题用语义类似定位法解答。做细节理解题时,考生不必细读文章,而应带着问题找答案,划定关键句。因细节题多运用同义解释或反义转换的形式,故解题时宜搜寻相关同义或反义表述来确定关键词。例如第72题:

We can learn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

A. energy policy catches much attention of the public

B. the residents are in favor of the expansion of wind farms

C. many village communitie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subsidies

D. the planning laws offer great benefits to the residents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根据题干可知,答案可在第一段寻找。该段第一句的few issues cause greater concern than energy policy为关键句,通过运用同义解释和反义转换关键词few、greater、than可知,能源政策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故A项正确。

3. 推理判断题应尊重原文来进行解答。解答该类型题时,考生应站在作者或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的立场体会句子的弦外之音,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或喜好来判定。例如第64题: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the Disney version?

A. Excellent. B. Ordinary. C. Dull. D. Ridiculous.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推理判断。根据文章最后一段“The original Cinderella is so different from the Disney version. Thank goodness Disney made such changes; it indeed was a wise move.”中的thank goodness和a wise move可知,作者对迪士尼版的《灰姑娘》是非常欣赏的。A项excellent表示“棒极了”,故选A项。

nlc202309051103

4. 词义猜测题用上下文暗示法解答,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根据下文的同位语、定语从句或由that is (to say)、namely、in other words等表达形式猜测词义。②根据for example、such as等过渡词引出的具体例子猜测词义。③根据对原因或结果进行逻辑推理,猜出结果或原因句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④根据某种对照、转折、比较或递进等关系猜测生词的意思。⑤构词分析法。根据生词词形构成的规律推测其含义。例如第58题:

The underlined word "intimidated"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 ".

A. astonished B. struck

C. frightened D. excite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中出现的生词的词义猜测。根据生词出处“As we walked up to her, my son became intimidated by all the blood and medical equipment. He said he was just too scared to go up to her.”可知,后面句子中的scared与intimidated意思相呼应,故C项正确。

备考建议

多做题,分析出题角度。通过练习历年真题,考生可以把不同年份的题目联系起来,对出题角度进行分析。这能让考生比较精准地把握考试走向和出题规律,有助于考生取得好成绩。

第一节 短文填词

整体点评

本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拼写的能力。2014年该题全文共200多词,信息量增大,给考生提供了更详细的上下文语境,短文达意更完整,使考生更容易结合文章上下文填词,且需要填写的词汇几乎是初中词汇,涉及的高中词汇不多,因此难度不大。题中所设考点分布合理,侧重考查实词,以短语固定搭配为主,涵盖语法知识。

解题方法

1. 略读全文,跳过空格,把握短文大意。在做题之前要快速阅读全文,把握语篇行文逻辑和主旨大意。

2. 复读短文,结合语境,确定词义。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填空,使短文意思完整。由于考点不仅涉及词法,也与语境有关,所以答题时应该以句子、段落甚至整体语篇为依托,准确确定词义。

3. 前后兼顾,遵循语法,确定词性。答题时不仅要考虑单词词义还要兼顾单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通过把握句子细节确定所填词的词形,如名词的单复数、动词形式的变化以及词性之间的变换。

4. 全面考虑,仔细检查,注意大小写。一篇短文填词完成之后,再复读一遍,检查句子是否正确,大小写是否有误。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整体点评

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的书面表达部分开放性有所增加,考题一改前两年看图评社会现象的话题,用一则丘吉尔的格言命题,要求学生在文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话题为“成功由失败而来”,考生对此话题较为熟悉,容易联系自己过往的学习生活经历,能够言之有物。

写作思路

1. 审题立意。名言往往言简意赅,既深刻又抽象,所以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抓住关键词,准确把握名言所蕴含的意义。在本考题中,考生在把握丘吉尔的名言时要理解两个关键词:能力(ability)与激情(enthusiasm)。本文属于议论文的一种,主要使用第一人称和一般现在时,在讲述个人经历时可以使用过去时。

2. 谋篇布局。这样的题目一般使用三段式写法。第一段:引出名言并用通俗的语言简要解释其蕴含的意义,提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第二段:用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加以论证。第三段:照应开头,进行总结。在本题中,考生应首先提出自己对丘吉尔这句名言的感悟;接着以自身经历为例,印证自己的感悟;最后照应开头,提出“面对失败,我们应永不言败”。

3. 选用较高级词汇、短语结构和句型,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文章精彩纷呈。

4. 连词成句、连句成篇。注意时态的一致和连接词句的运用,使文章浑然一体。

备考建议

1. 利用英语中的连接词以及各种高级句型进行造句训练,造句本可和同学交换检查或请老师看看,一则监督促进,二则修改错误。

2. 增加单词储备量,尽量使用地道、较高级词汇。

总体来讲,对多数考生来说,2014年高考英语福建卷是一份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的试卷。希望本文对同学们备战2015年的高考有所帮助。258182.png

上一篇:统计管理下一篇:悔恨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