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评改作文(精选8篇)
很多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不高,提起作文就头痛。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就此,我从小学生作文评改方面来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小学生作文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内化的过程,即使是表达生活中平淡的事情,也是对学生一次极好的思维训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都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激发,建立一个发展性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要改变以往评改作文时间过长,教师单方面参与的状况。
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改变作文评改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然而在以往作文评改中只注重教师的单向评价,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评价,学生才是习作的主人在学习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①自主评改和②交互评改。
1、自主评改: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
2、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年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的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
二、教师方面:当前作文教学“费力多,收效少”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价上。
1、评价的随意性大,不够客观公正。许多老师在批阅作文时并没有客观的作出评价,只是凭借对学生的大体印象确定作文的好坏。因此有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使偶尔写了一篇好文章也往往会被老师所忽略,难得好评。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片段,写出眉批、段批和总批,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教师给学生的作文评语太老套无激励性和新意。“什么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缺乏指导性和启发性,失去了批改的意义。还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支配,写出尖刻,过于偏激的评语,如“乱七八糟”“话都说不清”来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同学看到这些评语时,当然随便把作文本扔到书桌上,因为学生看够了这些话,有的甚至厌恶这些话。如果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优等生,首先要肯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使文章谴词造句更加准确、生动,布局谋篇更加严谨的高标准的指导意见。对于中等生要着重在其文章的各个方面能否达到习作要求上加以批改指导并多用商量讨论式的评语。如,一位学生在写春天的景色时,写了这样一句话,“春天是万物蓬松的季节,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在这句话中,“蓬松”一词用得不恰当,我先在旁边给他写出了“蓬松”的意思是:形容草、叶子、头发、绒毛等松散开。然后写出了评语,“你推敲一下,„蓬松‟在这里用得合适吗?换一个什么词更恰当呢?”当这个学生看到评语时,拿着作文本找到我,告诉我他知道了“蓬松”这个词用的不当,应改为“复苏”,我给予了肯定。商量式的评语能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
一、当前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
(1)耗时低效。字斟句酌的传统评改方式,作文批改由教师包办,教师付出大量的心血,但收效甚微。学生接到经老师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时,往往只急于看一下分数,扫一眼评语,甚至什么都不看,就丢在一边,对于老师的修改,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学生认为,批改作文只是老师的任务,与自己无关。老师认为,改与不改一个样,改好改坏一个样,热情没有了, 甚至连评语也不写了。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教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无所事事,是作文评改收效不高的根本原因。
(2)粗糙无效。粗枝大叶的混搭评改方式,作文批改由学生参与,看似热闹非常,其实存在着粗糙的问题。教师没有评改提示,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怎么批改,最后只有改几个错别字,画几个好词好句应付了事。教师提出批改要求,学生大多按部就班, 批改情况千篇一律,诸如“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等随处可见。应付了事与程式批改,不仅属于粗糙无效的,而且不利于学生评改习惯的养成。
针对当前作文评改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实现学生作文的“因人而改,因文施评”呢?怎样通过创新作文评改方式,提高评改效率呢?如何让作文评改成为人文关怀的着力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认为特级教师张化万关于“小学生作文批改与评价”的教研交流,可以给予我们启示。他说:“小学生的习作批改要从学生写作能力的客观实际出发,顾及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水平,不能用教师的批改水准或习作优秀生的水平去要求他们;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差异和个别差异。由易而难,注意教师示范。学生批改不要搞得很复杂。把学生的乱批乱改,作为教育引导的一个自然的切入口,不是更好吗?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孩子们的‘错误’‘批改差异’当作教学的资源,借题发挥,借事说理,借错教学。”
二、我的作文评改实验之路
“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培养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段话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要还给学生自我评改的权利与机会,通过评改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精批细改”的能力。在作文评改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创新作文评改方式,从细处着手,融入人文关怀,改革评价角度,丰富评改内涵,开通作文评改的绿色通道,实现学生作文的高效评改。
(1)精批示范,略改导法。叶圣陶先生自言从不给孩子教授作文入门、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叶老评改孩子作文的方法简简单单,却实实在在。他只是让孩子把当天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如若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其子女就得调遣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尽力让父亲听得明白。直至说“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时再继续读下去。我从叶老的做法中受益匪浅,就采取“精批示范,略改导法”的作文评改方式。每学期开学,学生的第一篇习作由老师精批细改。目的是让老师的评改作好范例。首先是一字一句、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其次,是使用统一规范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准确认真地写好评语,以便学生模仿借鉴。同时精心准备评改示范,从学生习作中精选普遍存在的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辩析,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提出评改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现场评改,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整个评改过程,以使他们在自主修改和互相评改时有样可依,有章可循。最后以信的形式给学生写评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用激情的语言表扬学生,用委婉的语言告诉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篇作文的评改,不仅有老师浓浓的真情,而且有规范的评改实例,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对作文评改的高度关注和真情参与。到第二篇作文时,我一般安排略批。也就是老师只进行符号批、眉批即可,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写出本次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梳理归纳,成长提高的过程。例如,我班李笑玺同学的《小燕子》这篇作文,刘沛栩的评语是这样的:“李笑玺同学,你的作文运用许多四字词语,而且出现大量的优美语句,这说明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积累好词好句,而且活学活用,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田野里捉虫子,还有一两只燕子在辛苦、勤劳地筑巢。这篇作文的中心句很突出, 拟人句很有趣。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你的文章写得太短了,其实我还想看呢。我希望你继续加油,那样你的作文就有更大的进步了。”从学生的评语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自行评改中已然具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而老师的略改就为学生的自评留足空间,让学生也在充满人文关注的评改中不断习得方法和技能。第三篇作文就放手让学生写眉批段批,老师写总批,然后写后记,让认识升华。到第四篇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批改作文的基本方法,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全批全改,最后老师把关。以后的习作,可以根据习作要求、习作的难易程度决定使用某种方法评改。
“删繁就简三秋树,创异标新二月花”,是习作教学的永恒追求。让学生参与“评”,仅仅是让学生知道习作的成败得失,而让学生学会“改”则是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完善美、加工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完成作文评改后,让学生放声朗读习作,自写后记,逐步使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和步骤,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不断提高自改作文的能力。
(2)创新评价,成功激励。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首先应当摆正心态,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没有哪一个学生会因为被老师不断地批评而喜欢习作的。①创新评分机制。我的作文评分从三个方面累计加分:作文内容50分,文采和真情50分,格式和书写10分。积分时用连加的形式写在作文的后面,学生可以很明白地看到自己的习作在哪一方面进步大。我的作文评分原则一是不打不合格分。二是实施一文两分,分别是作文总水平分和作文单项得分。三是改后加分,肯定和鼓励自我积极的修改。四是多种形式记分。有百分制,有五星制,有红旗谱,有笑脸图等。②改革评语方式。作文评语要动真情,要有启发性,要以鼓励的口吻和积极的心态去批改学生作文。学生写作能力有待提高,并不仅仅取决于他们的语言基础、表达能力,关键还在于他们对写作的兴趣。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我着重把提高学生作文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基本战略。因此,我就作文批改提出评价方案:将写作有困难的学生作文挑出来,不去精修细改,而是找文中的闪光点,不论是一个词语,还是一个句子,我都做上符号,然后在讲评课上让学生亲口朗读,适时表扬。热情洋溢的口头表扬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给学生作文写批语,可以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帮助学生修改作文。例如, 在教《家乡的柿子》一课后,我要求学生仿写一篇作文。其中一位学生写了他家乡的柿子,特别是写到柿子花落后,小青柿子长到手指肚那么大时,下大雨了,一些小柿子掉落下来,小朋友就去捡拾来玩。他写得很笼统,因为我小时候也玩过小柿子,就觉得他写得挺真实,但总觉得不够具体生动。我就写下这样的眉批:“你的这段话很有趣,勾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你们当时是怎样玩的呢?能不能详细写下来告诉同学们呢?那样的话,作文也会更加生动具体哦!”这个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写出了玩法:“捡拾起柿子后,扭掉柿子盖,然后用一截小棍棍插在上面,当陀螺玩,玩得不亦乐乎。”经过修改后的作文,后来发表在《河南省作文指导报》上。③树立发表意识。我对作文情有独钟,得益于我的语文老师。记得小学时的闫老师经常拿着我的作文在班里读,还说:“咱们这儿条件不好,如果有条件就能发到作文书上了。”我对老师的这句话印象深刻。初中时的吕老师, 他在班里朗读我写的《我爱雪》那篇散文,还亲自把作文抄写在校园的板报上。批语中有两句话我记忆犹新:“你就是作文界的梅兰芳!”我知道我的作文并没有他说得那么好,但那时我是多么高兴啊!现在我一直心存感激。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
(3)家长参与,丰富内涵。其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生的习作批改已经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教师是小学生习作批改的第一责任人,而不再是唯一实施者。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作用,同时要尽可能挖掘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环境的教育影响。在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有位老师的话触动了我。他说,城区的老师有着最好的家庭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评改中, 我就大胆尝试让家长参与到我的作文批改中来。那是一次写人的作文,我有意让学生写《我的妈妈》。我要求学生星期天把作文拿回家,让妈妈进行批阅。周一到教室收作文,翻开一本本作文, 随之而来的是开心,兴奋!家长们精彩的评语,认真的批改让我心动不已。
关键词:作文评改;方法示范;批语;互评;展示;提升
小学生写作文困难,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积累的生活素材很少,写作文的兴趣没有提起来,也与教师评改小学生作文的策略有很大的关系。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耗费了大量时间批改作文,但效果不明显。教师在有计划地评改学生作文的教学中,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进来。笔者就如何优化评改小学生作文的策略,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一、方法示范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的示范性批改给学生修改作文提供了引导和指点,是优化作文评改策略的重要环节。教师评改学生作文,每次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批改,从标点、字、词、句到段落、篇章,从标题到主题、立意、谋篇布局都详批详改,眉批、尾批完整,精彩语句有圈点和标示。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水平的逐渐提高,与教师准确、全面、公正的评语密切相关。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笔上交谈的有力工具,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好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将修改底稿发给学生重点讲评,学生评改作文就有章可循,能有效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学生在讲评中掌握方法,学会修改,在修改中学会作文。
二、讨论互评
作文评改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起学生“为师”的欲望,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学生评改分组进行,一般以5~6人为单位,按语文成绩优劣、学生性别、书写情况等进行合理搭配分组,每组确定一个组长,负责督促修改进度、整合评改意见等。
学生批改作文之前要引导学生认真批改,培养学生认真赏识的批改态度,以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同学的作品,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学生作文,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不容易。在他们看来,是经过努力写出来的,让老师批改,是期待老师的肯定或指正,以便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批改时要以肯定为主,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批语,看到成绩与进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作文批改按自改—互评—总评的程序进行。学生先自查是否有错别字、病句等,自己修改;然后组内互评,讨论作文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集中、详略和结构是否合理,在批改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综合多人的意见,也可以与教师一起讨论进行批改;对文章的构思、立意、内容、修辞手法、开头结尾等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批改者写好总结评语,要求评价中肯、书写工整,这既是对习作者的尊重,也是批改者最基本的素质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文评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写作文批语时要注重对同学的鼓励,让同学明白自己的不足。整个过程教师不能撒手不管,而应在教室巡回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修改个性化和多样化。
小组讨论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便于发挥个性,施展才能,增强责任感。要求学生评改时反复思考,仔细斟酌,提出的评改意见更客观、全面。学生认真阅读别人的作文,还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反馈展示
作文互評结束之后,每组推选1~2名代表谈谈作文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展示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主导作用,宏观调控,适当参与;要求学生评价客观,以欣赏和肯定为主,切忌走入互相指责的误区;引导学生认真评点,要求批阅者在班上展示自己的评价意见;教师对学生的评改也应给予充分肯定。“一个人总期望别人从最好的方面来看他,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从而做出最好的表现。”这样,学生在以后的评改中才会更主动。评改时鼓励学生捕捉习作中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好的词句、段落、立意、修辞、标题等,课后成立专栏张贴或印发,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积极的心态发现和张扬富有个性的亮点。学生在交流中也会倾听意见、尊重他人、分享快乐、积极合作,求得发展与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作文不一定是教师教出来的,但可能是教师鼓励出来的。人常说,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一种鼓励的艺术,写作文评语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评语中贯彻鼓励性原则,敢于鼓励,善于鼓励。
四、修改提升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的价值在于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主动追求。教师批改作文不是法官判案,不必那么拘泥、过于传统,可让学生参与评改,可坚持鼓励优点但不纵容缺点的做法。让学生修改作文是为了提升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作文互评、反馈展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再加工,实现真正的提高。修改后的优秀作品公开展示,学生的创作欲望再次被激发,不拒绝写作文的学生越来越多。
学生在批改中主动探究,培养了发散性思维,善于发现别人作文的优劣,为自己作文提供了借鉴。经常评阅作文,能逐渐培养检查修改作文的习惯;写作中反复思考、斟词酌句,写作思维更严密,作文质量会不断提高,审美能力、阅读能力、纠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同步提高。这些对写作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习作中的先进事例又教育了学生积极进取、远离自私和虚荣、诚实守信、学会尊重和宽容,实现了写作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共同提升。
总之,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优化作文教学,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既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又能让学生获益匪浅。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乡东和小学李霞
小学生习作的作前指导、教师批改、习作讲评、讲评后自改是作文训练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关联的,缺一不可。然而,我们发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往往重视了作前指导、教师批改和习作讲评,却忽视了讲评后自改,使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评改习作是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提高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步。学生评改能力的强弱,是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会评改习作,不能算真正学会了写作。那么如何做好评改作文呢?
一﹑以鼓励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修改能力培养的内驱力。学生修改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也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兴趣和自信方面,让学生愿意修改、热爱修改。因此教师要有耐心,讲究训练的坡度、主要策略,必须采取正面鼓励。尤其对那些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一定要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指出不足,不挫伤学生的上进心,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要像沙里淘金那样,多方面、多角度地挖掘文章中的闪光点,如“这个词改得准确极了”、“这句话评得真好”等等,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激发习作的兴趣。
二、明确目标,掌握标准
修改作文首先要明确修改的目标和掌握修改的标准。目标不明确,标准不掌握,那就会像“盲人过桥——乱打棍”,修改作文也就无从入手。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把握好作文修改的基本标准:一看是否“跑题”;二看有无中心,中心是否正确、清楚、突出,感情是否真实、健康;三看内容是否具体,详略是否得当;四看结构是否完整,过渡照应如何,层次是否清晰;五看语句是否通顺流畅,字词是否恰当;六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七看书写格式是否规范;8.看是否达到了本次要求。
三、教给符号,规范要求
教师除了在批改作文时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外,还应将这些修改符号教给 1
学生,以形成学生自改作文的规范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从第七册开始要求学生认识使用删、换、调等三种常用的修改符号,第八册又学习了增添符号。教师要以这些修改符号来规范学生,不断强化,熟练运用,统一要求。训练时应先易后难,先在课内训练,教师随机给予个别指导,重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修改符号的运用后,再放手让他们在课后修改。
要引导学生不断掌握自我批改的方法,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四、改变模式,强化训练
将传统的“作文讲评课”改变为“习作评改课”,是为了在讲评中实现引导学生“自我修改”的教学目的。在总结长期以来教师们在习作评改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之上,我的经验是“改”在“评”的基础上进行,主要采用“多批略改”、“面批导改”和“学生互改”三种方式。面对优秀生习作采用“多批略改”,应多作针对性、引导性强的眉批点评,使之按“批”修改。面对后进生的习作,宜采用“面批导改”,当面指出习作中的问题,听取学生意见,师生共同探讨,然后让其自改。而我采用更多的是“学生互改”。我的观点是:要相信学生,要引导合作。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习作自我评价能力不强,但对别人的习作却有着“旁观者清”的能力,他们比较容易发现别人的毛病。根据这一特点,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修改,可以克服“一言堂”、教师越俎代庖带来的局限性、片面性,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关习作方面的直接交流。这样,可以启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从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何培养评改作文的能力呢?方法如下:
一是示范修改。教师可选出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逐句逐段作具体分析,引导学生集体修改,在具体的修改过程中教给学生修改方法,进一步提高其修改能力。在范例修改中,学生往往众说纷纭,教师要引导他们各抒己见,最好在意见基本统一时决定怎么改,不要摆架子、走过场、总是老师说了算。主要是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是自查自改。即学生写完作文草稿以后,教师安排专门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的文章,边读边感受,边查边改。这种修改方法最容易发现语言表达上的问
2题。
三是交换修改。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有句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站在庐山之中,眼界受到局限。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让别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交换修改的形式有多种:可以同桌的两人互看互读,用铅笔画出修改符号或是写上意见;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几个人共同讨论。这样通过交换讨论,学生可以互找优劣,及时查漏补缺,相互研究,共同提高。在相互修改讨论中,学生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认真,有时会为一个错别字、标点而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评改作文习惯的养成。
四是教师复改。老师复改,是指学生自改作文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轮流抽改,让学生体会自己的批改与老师批改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启发学生多思多想,引起修改作文的兴趣,提高修改技巧。
作者:孙永明
自主评改习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对习作进行自我点评、修改、鉴赏活动,从而提高习作评改水平和学习语文的能力。
综观小学习作评改的现状,概言之:从教师角度看。(1)习作只重视指导,而忽视评批。(2)习作批改,作后评讲落得不实。批改时,或认真仔细地写了不少眉批、总批;或马虎草率,眉批、总批写得很少,但二者殊途同归,使用率不高。评讲时,随意性大,或无针对性,或简单评一评,或根本不评。从学生角度看。习作批语无作用,对眉批、总批的学习不实,对自己习作只重视分数、等第,而自己习作中,真正好在哪,差在哪一概不知,更不去进行修改,于是,教师辛苦的劳动等于付诸东流。
这些均阻碍着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长此以往,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正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探讨并研究、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策略。
一、自主评改策略具体操作
1、展示目标。即展示本次评批所要解决什么,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定向,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效益观念,进取精神。
2、自主定标。即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制定评批标准,一般含“一般要求”(即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多指标点、字、词、句方面的要求)和“特殊要求”(即本次习作训练的规定性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评批尺度与标准是什么,知道用什么来衡量习作;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懂得审题对于每一次习作的重要性,懂得昨天按什么要求写,今天就按什么尺度评和批。
3、自主评批。这是整个评批策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评批的成败。在这一环,集中地体现了本策略的四个特性,并为组内自主交流做准备。同时,这一环也是对学生自我阅读方面的点评、修改、鉴赏能力的检验和培养。一般应完成:点评——评语(眉批、总批等);修改——推敲(遣词造句、段落修正等);鉴赏——选赏(佳词佳句、优美段落篇章等)。一般可采用以下形式:①全班随意抽取式。习作置于讲台,全班同学不看作文本上的姓名,随意抽取一本作为评批对象。②组内推磨评批式。一组内四位同学,A评B,B评C,C评D,D评A。③组内一对一评批式。组内同学,A与B,C与D一对一互评。④全班推磨评批式。⑤班内一对一评批式。班内你任意选定一位同学,与之对调评批。⑥组内随意抽取评批式。组内四本作文本,每人随意抽取一本,作为评批对象。⑦小组对调评批式。以组为单位交换评批,即A组评B组,B组评A组。操作时要注意:①要认真的指导学生写好眉批和总批。②要认真指导学生规范习作批改。③要有明确的可供操作的量化细则,便于评批习作的等第。④留给时间要充足。⑤教师巡视点辅,增加信息的深度和宽度。⑥要注意写上评批者姓名。
4、自主交流。这是可开拓学生思路,将个人独立评批所得,转化成集体成员的共同认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锻炼,表现机会,激发其表现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提供较充足的课堂参与机会的过程。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沟通,培养他们听取别人意见,以及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别人的评批来启发自己的评批的过程。一般采用的形式有:①宣读汇报式。各人将自己的评批结果在小组内宣读交流。②宣读补充式。在个人宣读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有不同观点的,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③中心辩论式。围绕评批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在讨论交流时提出来,让大家各抒己见,不苛求统一,而注重这一过程中见解的合理性。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要注意在交流时的巡视。②要重视小组长的训练和培养工作。③要把握好讨论的几个要素:目标指向、时间保证、师生反馈、讨论常规、师生情趣、优劣势互补。
5、师生点评。即教师点名宣读习作及评批结果,再进行点拨、评价。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尤其是评批知识体系,建立各自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加强思维的深广度、准确度;有利于肯定评批成绩,纠正评批错误,指出不足,保证评批的科学性、准确性。一般采用的形式有:①串讲式;②茶话式;③探讨式;④质疑式。操作时要注意:①教师的点评语言要简介明确。②点评时要注意考虑到不同层面的学生习作及评批,以反映习作全貌及评批概况。③要紧紧地围绕习作的要求,特别是“特殊要求”或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要有意识地将重点、难点渗透在点评之中。④教师要深入钻研,精于调控,讲究留白。
6、自主修改。即学生自主评批后,根据评批结果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这样,有利于发挥评批的作用,特别是对眉批、总批的功能发挥,能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在吸收评批信息后进行第二次习作,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并逐步认识好习作是改出来的这一写作规律。操作时要注意:①要注意修改后的第二次评批。(一般对照评批进行第二次简批)。②要引导学生认真自觉地学习评批语,认识到习作中的优缺点,养成自觉,快速修改的习惯。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评批中的不足(含自己习作的不足及评批者不恰当的评价),养成他们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7、评改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评批情况,评批所得等一一总结,有利于学生及时提炼并形成知识结构,理明知识体系,建立自己的评批方法序列;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作文的评批热情;有利于学生知道不足,明确改进方法。操作时要注意:①要以生为主,教师作相机点辅引导。②要注意围绕目标及评批要求。③要顾及不同层面的学生。④要注意帮助学生理顺知识体系,学习序列,以帮助提高能力。⑤教师要注意对评批的评批,并签上自己对评批的意见。(此环节一般在课后)。
二、自主评改策略特点简析
本操作策略的流程,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自主性。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是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这些,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就是一句空话。整个评批流程,它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充分地体现了在教师的主导下“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习作评批。在实践中去点评、修改、鉴赏等,从而提高学生主体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在全程学习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训练性。在评改的过程中,从定标——评批——交流——点评——修改——总结,体现了全程式的训练。学生要综合地运用平时在阅读中的知识、能力,即自己在学习中形成的具有自我特性的种种有效的认知结构,认知策略,调动自己的知识、能力储备,来处理自己在评批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在评批过程中,可以自主的选择方式:或阅读或思考,或质疑或讨论;可以自己调整学习速度:或快或慢;或停顿或重复,可以自己处理评批的方式:或记忆或理解,或分析或综合,或比较或联想„„
3、全面性。在进行自主评改习作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了这一特性。一方面班级学生全面参与评批过程,机会均等,都是习作的评批者,都在一定的要求、目标之下进行自主的评批活动。另一方面,学生个性也得到了全面发展。(1)通过这样的评批活动,在意识倾向方面,对他们对待习作的动机、兴趣,乃至理想均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调控作用。(2)通过这样的评批活动,在个性心理特征方面,对一个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其中的习作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发面的发展和形成,均有着良好的促进和养成作用。
下都中心小学 邱干涛
许多作者都会深有感触说:“好的文章是改出来”。传统那精批细改全批全改的作文评改法在三十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了多少次,心头总有那种事倍功半之感。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老师批改得红线满身的作文毫无兴趣,大多数学生看看分数和浏览一下评语,甚至连评语也不浏览就往书包里一塞。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因老师的勤奋而明显的提高。课标第二学段的要求习作做到:(1)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笔者认为要达到课标要求作文评改重点必须向培养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转移,在下谨叙本人浅见。
一、读写结合,交给方法。
习作评改对于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交给他们评改习作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读写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习得习作评改的方法。学生每次作文交上来后,教师应将所有的作文浏览一遍,使学生习作的情况了然于胸。提出修改建议,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已经习得的评改方法自主评改习作。让学生用阅读教学中习得的习作评改方法,评改自己习作的文序,文情,充实文之重点,摒弃文中累赘之言。这样学生的习作就会朝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情靠拢,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也会与日俱增。
二、创新形式,勇于实践。
传统的习作评改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习作评改的要求,教师应让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参与自己的习作评改实践,因为学生各自的语言积累不一样,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也不同,只有让学生自己参与习作评改,才能把自己的语言积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充分展示出来。教师要大胆创新习作评改方式,有学生的自主评改,有同学的互评互改,有教师的精彩评改。用自主评改获取再习作的实践,在评改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享受习作长进的喜悦,提升习作的信心。在同学互评互改中,吸收评改的精华,为自己习作评改水平的提升起取长补短的作用。教师在习作评改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发挥主导作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有的学生侧重字词的正确使用,有的侧重语句的通顺,有的侧重文序,有的侧重文情„„做到因材施教。在评语中不但要指出学生习作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指出习作的优点,评语要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让学生在评语中学到更多的评改方法,获取更大的评改信心,为学生提高评改能力注入活力。
三、勤于积累,提升能力。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评改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热爱生活,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习作评改中字写正确,词用准确,句子通顺,表达流畅,句含真情,妙句丛生。否则,学生掌握了习作评改方法也是枉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得好,是呀,只有“读书破万卷”习作评改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去积累语言、情感诸多的习作评改知识,才能在习作评改中得心应手,方能提高习作评改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所以我想作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要培养学生习作文评改能力,就要阅读教学做到读写结合掌握评改方法调动学生勤于积累,积极参与习作评改实践,提升习作评改能力,取得习作评改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小学,作文评改能力
语文教学一直都为人们所重视, 而作文又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写作等能力。根据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新课标的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为语文教育需要, 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通过学生的写作水平及生活环境和经验, 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通过作文评改方式中的自评、互评等方式, 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 把学生培养成自主学习者, 从小就有美感, 有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与同学团结友爱的情怀;把孩子培养具有爱说爱笑、能说会道的开朗性格;与此同时写作水平又无形中得到提高, 这是每位语文老师的愿望。因此, 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 提高农村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已成为农村基层学校各位高年级语文教师当前必须分析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三分作文七分改”, 加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一) 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 亟待我们加强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培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学生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1) 由此可见,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改要求小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本文通过对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了解他们的写作情况。由于南康中心小学位于南康镇镇区较中心位置, 学生有40%来自镇街上做生意的家庭, 5%来自铁山港区机关单位子女, 极少数孩子来自渔村, 55%来自周边农村。除来自机关单位及极少数镇街上的孩子的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外, 大多数学生觉得写作是件“苦差事”, 存在“一怕、二难、三过关”的畏惧心理。特别是来自农村的男孩子, 使许多老师觉得批改这些学生的作文耗尽心血, 用时多, 收效差。由于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 大约有23.4%的学生对作文“望纸兴叹”, 无所适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对写作草率成篇, 敷衍了事;大约有13.7%的学生对作文一拖再拖, 不愿完稿, 直到第二天要交作文才草草写一段文字或抄袭一篇文章, 甚至有一些学生不能完成写作任务。 (见下表1)
(二) 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现状
由于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周边农村, 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如城市繁华, 不如城市里的学生见多识广, 获得信息的渠道狭窄, 父母指导孩子的写作时间也较少, 所以这些孩子的写作水平相对较低, 对他们来说, 能完成作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当学生完成作文后, 几乎不再看第二回, 也不懂得怎么去修改自己的作文。在互评环节也是“沉默是金”, 依赖别的同学, 几乎不发言, 学习很被动。往往发言的只是那些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的孩子。因此, 评改还是以教师评改为主, 作文评改时机仅限于学校的习作课堂, 教师“一堂言”, 对于生生间的互相交流、家长与学生间的交流评阅没有适时有效开展, 作文评改形式简单单一、指导性不高, 对于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提升作用不大, 作文评改教学效果不好。
二、提高教师业务素养是有效培养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能力的重要前提
“教学相长”, 但重在教, 教师是第一主体。教师会不会引导, 有没有能力引, 直接决定学生的培养是否顺利。所以,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的提高是非常迫切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必须从教师这个第一主体着手, 尽快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效。
(一) 强化新课改意识, 提高业务素养
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的, 要以“我为教育做奉献, 就是为党做贡献”的饱满政治热情和良好精神状态, 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各项工作之中。深刻理解到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 对整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以及新课程理论本身发展的意义等, 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从而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新课程意识, 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新课改的实践中去。 (1) 而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思想政治素质, 这是站好讲台的前提条件, 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 要成为德艺双馨的良师, 为人师表的典范。
(二) 强化教师创新意识, 提高业务素质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 必须进一步总结和继承我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总结是为了创新, 继承不是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而是遵循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农村小学学生作文教学中, 应探索自主合作的作文评改方式。通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 老师除了课前辅导, 在对作文的评改以学生为主, 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外, 还应该让学生全程参与, 评改过程采用学生自改、互改、师生共同批改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从而达到学生“自能作文, 不待教师改”的境界, 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新阶段对学生素质和作文评改工作的新要求, 创新教学内容, 准确把握教学需求, 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 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现场教学等方法, 开展个性化、差别化的教育, 真正使作文评改工作“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这就要求农村小学必须进一步地加大作文评改创新的力度,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1.抓好有效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上级教育部门的师资培训或到大专院校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2.投身社会实践。采取调研、承担科研课题、教学观摩等方式, 了解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不断丰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教学水平。3.搞活用人机制。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制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考核办法, 保证师资队伍质量。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有效培养作文评改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和学中, 老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其能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必须转变观念, 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 促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 形成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良好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共创的美好体验,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1)
(一) 相互合作, 自主批改
在学生进行作文互评过程中, 可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和随机分配的方式, 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采用相邻的两位同学优带差进行交叉评改这一方式, 对于学困生来说, 可以促使他开动脑筋, 对所批改的作文进行评议、批改、下结论。对于优等生来讲, 他面对的是问题较多的作文, 从字词句段篇各个方面做精批细改, 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2)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往往对别人的缺点看得较清楚, 对自己的缺点则认识不足, 是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但往往自己写得不清楚, 造成自己明白, 别人却不明白的情况。因此, 在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教学过程中, 还可以采用随机分配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批改的方式,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新鲜感。在分配之前, 对各组成员的各种能力进行分析, 对来自机关单位及镇街上作文水平、语言表达能力相对高些的少数学生, 让他们在生生互评、分组互评环节中起领头羊作用。通过分析各组员的学习情况, 适当地进行调整, 力求使各小组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合作快乐、完善, 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对于推推搡搡, 持有抵触情绪的差生作文, 随即对他们进行字迹工整、写作态度的指导, 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在交流各小组修改成果时, 让学生各抒己见, 充分展示才华, 体验评改的喜悦。学生评改时老师要巡查互批结果, 对互批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 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做法, 给予鼓励、肯定, 或是给一个笑脸, 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等, 从而激发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培养了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 自评和自我反思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 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 才能把文章写好。”学生自评自改习作很关键, 对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后, 都应建议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 鼓励学生将自己情感渗透其中, 入情入境, 细细品味修改。这样,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在南康中心小学的教学实践中, 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习作反思本》, 每次批改自已的作文时除了要修改作文本身的不足与问题外, 还要在《作文反思本》上谈一谈写作目的及修改感受, 促使学生从总结、反思中摸索规律, 在“一步一回头”中收到“步步高”的效果。在作文互改结束后, 各小组推荐优秀文章参加全班的作文评奖活动, 参赛中, 由该生上台诵读文章, 其他同学既当观众欣赏, 又做评委品评, 最后师生评选出最佳修改稿。这样, 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更加用心评改。 (3)
(三) 家长评改
在教育的因素中, 家长是较重要的一环,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合格的父母应当是既有事业心, 同时也有责任感的人。由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性格和学习生活比较了解, 尤其对于个性化的习作内容有真实的见证, 家长辅导孩子的成效远比教师的集体辅导或者短时的个别辅导效果好。因此, 教师要善于借助家长的有利因素, 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习作评改过程中。 (4) 由于南康中心小学高年级每个班大约有50%的学生家长是务农的, 约40%的家长是做生意的, 所以对孩子的家庭辅导较少, 几乎都是让孩子自己做作业, 不懂的, 孩子再去问;也有少数做生意的家庭送孩子到当老师的亲戚朋友家帮忙辅导, 基本就没能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作为家长要正确处理生产、创业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 应多与老师沟通, 尽量地挤出一些时间对孩子的功课进行辅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可先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了解本阶段孩子的习作要求, 交流习作的方法, 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习作作一些辅导与及时的反馈。其次, 对同一习作进行多元化的修改, 组织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参与评价, 教师批改等运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标注, 文末的评语实行多元化的评价, 让学生综合各方评改意见, 汲取有效建议, 提升习作能力。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让孩子觉得自己父母很关注自己的学习, 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 实现有效教育, 促进家长评阅的兴趣, 促进亲子共评共进的良好氛围。
(四) 老师评价
在学生互为评改、自我修改的过程中, 教师以“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 逐步引领学生学会评改, 习得规范, 提升水平。但同时教师还应该是整个评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尤其是在学生互改、自改后, 教师更是一位“资深”的参与者。 (1) 老师评价包括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口头评价即面批, 它体现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作文自改、交流中, 这是评价学生自改作文水平的重要渠道。面批相对于书面评价, 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为此, 教师要有意识提高面批的比例与次数。南康中心小学在教学实践中, 原先的讲评总是总结学生作文中的的优缺点, 然后让学生对照修改, 这就形成了填压之势。后来老师改变了策略, 先让学生尝试, 针对同学作文中发现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如果同学们的问题没有说全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另行补充, 然后让学生对照提出的建议去修改。一来二去,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变消极为积极;另外在交流中,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如此写作文的缘由和直观感受老师的指导意图。
农村孩子素质教育问题是事关国家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大问题。凡事都有方法可循, 有捷径可走, 加强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评改的素质能力培养, 是对农村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捷径。南康中心小学的实践为这样的方法和捷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程艳.改进小学作文评改方法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4) .
关键词:作文;自主评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28-01
一、习作教学现状的全面调查分析
我们通过谈话、问卷等形式对习作教学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学生自我评改的教学环节上存在很大问题,比如:许多教师、学生对待学生自我评改作文若有若无;即使有自我评改大多学生自改作文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只停留在错字、病句的框架内;也有的学生之间缺少合作,甚至是羞于以自己的文章示人;很多教师对作文自我评改缺乏有效地指导和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分析,归因:一是教师对自改作文教学的轻视和忽视;二是学生自改作文的动机缺乏;三是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单一,学生修改的方法没有很好掌握,导致修改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四是学生中存在着较强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缺乏,不愿与同学交流作文,生怕自己落人之后。
二、改革作文教学方法,走出习作评改教学误区
基于以上现状,要真正解决农村中小学作文批改的问题,我们课题主对小学生作文的评改方法及实效进行了研究,尝试有步骤、多层次作文批改方式,从而改进作文
1、讲清意义,明确内容
修改能力是作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强弱是其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学生修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让其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到:只要反复认真修改,就能把作文“改好”,树立起修改自己作文的信心。
2、授予学生自改的方法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因此,在学生对自改作文产生修改了一定的兴趣,会发现作文中的问题,要及时授予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
(1)修改的一般过程;修改的一般过程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引导学生先从文章的立意、事例的选择,再到间架结构、详略安排,最后到语句的连贯通畅,词语的适当运用。这要求教师努力去引导,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原因,进而形成自觉的行为。外也要教给学生自改习作的一般步骤:如中年级的“三读三改法”:一读,通读,改正错别字和用得不当的词语及不正确的标点。二读,逐段逐句轻声细读,改正不通顺的句子。三读,默读习作,对照习作要求,发现成功精彩之处,补充不具体的内容,删去多余的内容。进行自主修改。
3、示范引路,由扶到放
(1)欣赏。讲评课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子”。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朗读,朗读句子和作者的名字。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好,也感受到了写作带给自己的荣耀。诸如学生作文中“神说:世界要有光。于是光芒普照大地。比尔•盖茨说:我要有钱。于是微软垄断全球。老妈说:我要更漂亮。于是她就把大冬瓜做成了面膜”之类的话,不仅本身精彩,还能使课堂上产生欢快的笑声,笑声里大家知道了什么叫有魅力的语言、有情趣的语言。
(2)挑刺。讲评课不能光说好话,要能指出真切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学生写作中普遍出现的。挑刺,我主要着力于句病,有时也抓段病。句病如“我”病、“我想”病、“在”病、“今天”病等。如:“我跑到了一个墙角,眼泪不争气地掉下来,一滴,两滴……我想:我也想为班级增光……”句中的“我想”完全不需要,有了,反而阻碍语言的流畅。
(3)训练。讲评课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写好对话,写好场面,写好心理活动,写好人物外貌等。不管哪个内容,都要从学生的作文实际出发:①从学生作文的“亮点”出发。如,某个学生的外貌描写特别好,大家一起来学一学,练一练。②从学生作文的“败笔”出发。如,好几个同学的场面写得很简单,不细致,大家一起来学一学、写一写场面描写。这样的“练.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就是走“无序之序”的训练路——从学生的写作实际所指引出的“序”,就是最好的“序”。③教师可结合课文教学,渗透自改意识,加强训练,比如,有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不善于细节描写,因此文章显得空洞。在讲读课文中老师就应注意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凡卡》“在定第一个字以前……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这段话时,让学生知道这段话是通过凡卡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他学徒生活的悲惨。我们应有意识地把其中枝节删掉,换成“在写第一个字之前,他看了看四周”。请学生 做比较。学生通过具体课文的分析、比较,对课文中的长处十分明了,对自己习作中的毛病也就有所察觉,如教师能坚持这方面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自改能力将会日益长进。这样,学生清楚整个评改过程,使得他们在今后自己修改和互相评改时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