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2024-12-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精选10篇)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篇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3-16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解决问题的预防措施,用以全面系统地搞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关键词:中小企业 安全生产 预防措施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

全面系统地抓好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极大地提高中小企业的安全绩效,减少和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面系统地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将减少安全事故,减少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把钱用在新产品和市场开发上,增强中小企业的活力;全面系统地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系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培训,灌输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练好内功,提高企业包括安全在内的整个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全面系统地加强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可以提高企业文明生产水平,增强企业社会信誉和公众形象,赢得政府和金融部门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增强企业发展前景和综合竞争能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振兴民族经济做出贡献。2 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 参与和努力下,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了较大改观,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相比,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发生安全事故频率高,伤亡大,财产损失严重。安全问题依然严峻,我国煤矿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多倍,是印度的10多倍。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损失报告制度,研究显示,每年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大概是2000多亿元,占我国GDP 总量的近2%。发生严重伤亡事故的中小企业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的甚至导致企业倒闭。二是少数企业决策者存在短期行为,特别是乡镇企业和未改制的少数国有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愿在安全生产方面作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该落实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落实,该配置的安全设施不配置,该维修的设备不维修,造成人为的安全隐患。三是缺乏对员工特别是特殊岗位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和能力的培训,导致员工缺乏安全意识,带来大量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安全归属技术系统,技术系统都是人操作的,如井喷、矿难、毒气泄漏等,都是人祸而非天灾。四是中小企业设计标准低,抗风险能力差,乡镇企业中的小煤矿、小水泥、小化肥、小矿山、小钢铁“五小”企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五是中小企业陈旧落后设备带来大量物的不安全因素,引发事故的原因增多。六是没有建立完整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危害辨识不全,风险评价不准,安全工作漏洞多。七是缺乏科学可行的应急计划和预案,即使有应急预案,也没有进行有效演练,灾难一旦发生,预案不能发挥作用。2003年重庆市开县“12•23”井喷事故发生后,求援迟迟不到位;2004年“4•10”黑龙江省鸡西矿难发生17小时后还没有组织救援,都是预案不落实。八是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相互配套的政策规定,政策不明,责任不清,对安全生产监督指导不力。九是在安全生产投入方面缺乏税收政策上的支持,没有明确规定,股份制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很难处理,这也是造成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不足的原因之一。3 预防措施

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第一,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安全工作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安全发展观。在二者关系问题上既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也不能以放慢经济增长速度来保安全。长期以来,在中小企业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是只要安全而忽视经济增长,在安全生产上搞一刀切,一旦发生事故,便采取“一人得病全体吃药”停产整顿的措施。看似重视安全,实则与发展经济相左,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简单方法,对经济增长和安全工作都是有害的。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放低安全标准,要经济增长不要安全,小厂、小矿一哄而上,结果不是下大力治理整顿,就是关闭取缔。“低标准入市,高标准关闭”,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不利于保护人民群众持续的安全发展观。经济和安全生产工作协调发展,必须搞好安全生产,优化经济增长环境,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经济和文化建设总体计划,同时安排、同步实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生产的隐患意识。对企业决策层进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培训,增强决策人员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领导意识;对管理层进行法律法规、安全方针、目标以及职责权限教育,明确安全职责,增强“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对执行层进行法规、安全方针、目标和行为规范的系统培训和教育,对新岗、转岗职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对特殊岗位职工进行专门的安全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人患”,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增强安全绩效。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篇2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

要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首先必须准确、及时地识辨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的识辨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阿尔曼”模型建立预警系统。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多元判别模型的财务预警系统。他利用逐步多元鉴别分析逐步提取五种最具共同预测能力的财务比率,建立起了一个类似回归方程的Z计分法模型: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 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销售收入/总资产。

该模型实际上是通过五个变量(五种财务比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指标、获利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用一个多元的线性函数公式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可能性。阿尔曼认为:若Z值小于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若Z值在1.81-2.99灰色区域,企业财务状况不明朗;若Z值大于3,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很小。阿尔曼还提出Z值等于1.81是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

2、利用单个财务风险指标趋势的恶化来进行预测和监控。

通常,按照财务比率指标的性质及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能力的大小,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比率主要有:(1)现金债务总额比。它等于经营现金净流量除以负债总额。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2)流动比率。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该在2以上,但最低不低于1.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有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3)资产净利率。它等于净利润除以资产总额。它是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好,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4)资产负债率。它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应以低为好,但当企业经营前景较为乐观时,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以获取负债经营带来的收益;若企业前景不佳,则应减小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财务风险。

3、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特别重要的一环。由于企业理财的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就短期而言,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用于各种支出。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增强抗险能力

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1)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比如参加社会保险)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2)可以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3)可以在选择理财方案时,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建立健全风险回避机制。(4)可以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基金和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的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三、建设财务风险制度文化,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财务风险的高效管理得益于企业上下一心的全员参与和制度支撑。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加强企业员工的财务风险意识,打破传统的风险自我无关和自我分割管理的思想,建立起全面整体的风险观,在工作中处处时时评估和发现风险,自发的协调和实现团队化风险控制,把风险管理的观念和行动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同时,管理层应致力于调查和规划本企业的风险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控制和文化引导双管齐下,努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完善风险管理机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对风险实施及时有效的管理,只有把企业的财务风险实现组织化运作,才能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真正的规模运行。企业可以单独设立一个财务风险管理处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及化解风险,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另外,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弱化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表现,因此,首先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形成完整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次要建立监督控制机制,特别要加强授权批准、会计监督、预算管理和内部审计。再次是财务和会计应该分设,单位分管领导分开,分别设置管理中心,各行其责。最后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作用,搞好内部控制的评审和风险估计。

五、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还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各部门要明确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职责及被赋予的相应权力,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企业应兼顾各方利益,以调动各部门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摘要: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应建立企业财务风险识辨系统和有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完善风险管理机构, 进一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分析

参考文献

[1]、钟言:财务风险防“四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5-11-29。

[2]、朱然: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济师》2005。

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之我见 篇3

关键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状;措施

一、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现状

1.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没有可以有效依托的规章制度。很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大、业务量多,但是却在内部管理上没有严谨的态度,这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漏洞百出,会计人员权责不明,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财产物资管理上账实不符。会计基础工作的不规范直接给了企业内部的投机分子贪污腐败之机,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秩序受到干扰和波及。

2.企业会计人员缺乏负责人的工作态度。会计基础工作繁琐艰涩,不少会计人员不愿意拿出精力和时间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以发票的审查和核实为例,企业往来客户繁多、经济业务量大,每天的发票不计其数,会计工作人员如果一张一张审查下来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在核查发票的真实性的时候可能还会得罪很多人,一些会计人员对会计工作的严谨性认识不够,认为既然如此,还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将所有的发票都入账了,会计人员这样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使会计工作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反而会损害企业的效益。

3.针对会计基础工作的会计监管力度不够。很多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不到位,会计人员不能实施监管职能,不少企业的会计人员还会为企业“献计献策”,帮助企业把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行为进行变通,帮助企业进行遮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在于监督和审查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会计工作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制度,但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在工作中走个过场了事,内审部门的工作完全流于形式。

4.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层的不重视。很多企业的领导层认为企业是我的,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自己知道就好,会计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工商、税务和银行的检查,因此,对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监管职能非常不看重,这就导致了企业内部会计基础工作非常不规范,财务管理的观念在企业内部没有树立起来。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划化采取的措施

1.企业的领导力度必须加强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要在根本上取得规范化就必须加强企业的组织领导。企业本身的行业性质决定了领导层对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领导力量,领导层应该对加强对会计准则和会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树立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会计基础工作具备规范化的组织保障。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会计工作方面进行改革和改进,企业领导层应该与时俱进、抓住形势,加大企业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力度,培养一批素质优秀的会计人员,让优秀的会计人员组成一支良好的会计队伍,企业领导层还应该调动其他部门工作的积极性,让整个企业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努力。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针对会计基础工作开展评展活动,激励会计人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

2.企业内部应该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修养和法律意识

企业财会人员要认真学习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和法律要求,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有效认识,企业的领导层应该积极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养成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给财会人员灌输这样的意识:会计人员的工作是独立和中立的,他们要做到的是按照原则和规矩办事。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那么会计基础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就可以得到保证。针对石油企业特殊的经营特色,石油企业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和掌握,比如说将公允价值或者重置价值引入到石油企业资产的计价方案中去,在期末可以对存货采取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进行存货计价核算,保证石油企业的存货成本得到准确计量,让会计核算的价值能够配合石油企业财务管理。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所以,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不能将眼光局限在本职工作之中,他们应该不断加强对会计业务系统、规范的学习,了解到岗位中每一个业务知识蕴含的深刻含义,将会计核算和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联系在一起,让会计基础工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提供有力的支持。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还应该主张审计工作的质量

企业内部应该建立起财务审计制度和专项审计制度,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发挥出来,将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大胆地指正出来,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设性意见。通过审计工作,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被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将内部管理和控制中无序和混乱问题加以修正。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不畏权势、不惧威胁,将企业内部违法违纪的现象勇敢地揭发出来,这样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才有规范化的前提和条件。就石油企业来说,中石油企业在这方面给石油企业的审计带来了榜样的作用,中石油加大了外部监督力度,由社会和公众共同监督其财会行为,并且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监察体系,有理有力的进行奖惩,给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和及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得中石油的会计基础工作在石油企业中成为佼佼者。

总而言之,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有很大地推动作用,企业应该重视起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改变以往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将会计基础工作导入规范的正轨。

参考文献:

[1]峰 梅 于建华: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问题探讨[J].农场经济管理,2007.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篇4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石油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使用最多的能源,因此油田企业只有努力提高政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油田企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实现我国油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油田企业;政工工作;新时期;有效策略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国际间和国家内部对石油的需求量都与日俱增,因此油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发展自身,提高企业政工工作效率和水平,从而调动企业政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员工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实现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油田企业政工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油田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油田企业发展而言,有很多油田企业政工工作人员都是高中技校生或者是专科毕业生,由于他们年龄较小,直接毕业后就直接参与工作,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对油田企业政工工作掌握不够熟练,知识结构、自身素质、专业化水平程度都较低,自身没有具备能够胜任油田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能力,这不仅会影响我国油田企业政工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还会从一定程度上制约油田企业的稳定发展[1]。

(二)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由于油田企业政工工作不能为油田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导致很多油田企业管理者忽视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很多油田企业职工文化程度都不高,因此企业政工工作很难开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比较有难度。由于没有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油田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热情和信心较少,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没有认识到自己才是企业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较差。

(三)油田企业政工工作内部机制不健全

很多油田企业政工工作都缺乏正确合理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对于权力滥用的现象视而不见,企业员工干好干坏都一个样、多干少干都一个样,因此经常会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落后的企业政工工作内部机制阻碍了油田企业的自身发展,降低了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导致油田企业发展滞后。

二、做好当今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政工工作的方法,树立全局思想

油田企业只有创新政工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树立全局思想,才能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紧张的局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中,石油资源占有很大的份额,因此只有努力提高油田企业政工工作的水平,才能处理好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几方面的关系,从而激发油田企业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确保我国油田企业能够朝着一个更健康的方向发展[2]。

(二)提高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油田企业要想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就必须要努力提高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例如:油田企业可以在总多政工工作人员中选出能力较强、思想觉悟较高的优秀工作者,充分让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其他的政工工作人员进行二次培训,提高其工作的责任感,在互相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弥补自身在政工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油田企业政工工作队伍。与此同时,企业政工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努力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努力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运用科学主义发展观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二者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是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方法,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还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反之,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阻碍企业的前进步伐。由此可见,油田企业可以将企业政工工作与先进的企业文化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将科学、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给企业政工工作人员,使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育理念,构建和谐的企业员工关系。与此同时,油田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企业内外部监督机制和激励制度,一方面,通过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约束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自身行为,避免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激励制度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过效率和工作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政工工作是油田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油田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政工工作的方法,树立全局思想、提高企业政工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二者有机结合等方法,才能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如何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之我见 篇5

(一)干部作风建设做到“破十疾、兴十风”。

1、破因循守旧之疾,兴创新思变之风。坚决纠正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一些干部墨守成规、不思变通的问题。大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增强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做到勤学好思、善于操作。

2、破庸碌无为之疾,兴锐意进取之风。坚决纠正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庸碌作风,着力改变一些干部能力不足、业务不精的状况。大兴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作风,不断增强胜任本职工作、破难题促发展的能力。

3、破萎靡颓废之疾,兴勤勉敬业之风。坚决纠正怕担责任、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不作为慢作为现象和懒惰习气,着力解决精神不振、消极怠慢,缺乏干事创业热情的问题。大兴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敬业精神,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4、破自由散漫之疾,兴令行禁止之风。坚决纠正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和谋人不谋事甚至阳奉阴违、言行不一的不良现象,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大兴遵章守纪、言行规范的作风,始终做到纪律严明、政令畅通。

5、破弄虚作假之疾,兴实事求是之风。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的不良作风,切实纠正做表面文章、搞虚假政绩的错误做法。大兴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信得过、发展可持续的政绩。

6、破漂浮急躁之疾,兴务实苦干之风。坚决克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态,切实纠正调查研究不彻底、下基层不深入、作决策想当然的漂浮作风。大兴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始终立足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7、破脱离群众之疾,兴为民服务之风。坚决反对群众观念淡薄、不顾群众意愿和利益的错误倾向,切实纠正态度蛮横、办事卡壳等不良现象。大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切实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做到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8、破私心严重之疾,兴事业至上之风。坚决纠正少数干部私心杂念严重、遇事计较个人得失的错误倾向,坚决制止少数领导干部热衷于谋取部门利益、变通手法搞公共利益部门化和部门利益个人化的错误做法。大兴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9、破铺张奢侈之疾,兴艰苦奋斗之风。坚决反对贪图享受、生活奢侈的错误倾向,认真治理公款消费公务接待大手大脚、超标准配备工作用车、豪华装修办公和居住场所等问题。大兴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保持勤俭创业、朴素节约的公仆本色。

10、破吃拿卡要之疾,兴清正廉洁之风。坚决刹住吃拿卡要占、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歪风,严肃查处收受礼金红包、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违法乱纪行为。大兴为民务实清廉之风,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二)优化发展环境做到“十推行、十严禁”。

1、推行松绑放权,严禁滥用审批。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工作流程再造,给乡镇经济发展松绑放权。区级审批事项,依法可以下放的一律下放乡镇;依法可以委托的一律委托乡镇。两镇政府应扎实落实好行政审批事项(含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清理,以及景区管委会下放、委托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并依法向社会公示。景区各单位不准对已取消的审批项目进行审批或变相审批;不准擅自越权行使已经下放给乡镇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准滥用职权,擅自设立行政审批事项或提高审批门槛。

2、推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严禁中心外循环。乡镇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严格禁止乡镇各办公室中心外循环审批,实行“六个一律”:凡是经过核准应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而不进中心的,以及进中心后仍在中心外受理、审批、出件和收费的,或进中心后擅自撤出的,一律由景区纪委和组织部门对乡镇分管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凡是有审批职能的乡镇办公室必须按足额人数整体进驻中心,对应进中心而未进中心的缺额人数,一律收回相应人数的编制;凡是办公室没有给其在中心窗口人员充分授权、导致出现受理审批“两头跑”的,一律由乡镇分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进驻中心;凡是已经核准取消的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仍在审批和收费的,一律以违规违纪查处;凡是按规定应进中心收费的项目在中心外收费的,一律以乱收费论处;凡是不按规定时限或承诺时间完成审批事项的,一律限期整改,并在全区通报批评。

3、推行特事特办,严禁推诿扯皮。对重大项目推行无偿代办制、服务承诺制、并联审批制、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缺席默认制等服务措施。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联席审批制,实行特事特办。凡是涉及一个部门的事项,必须限时办结,不符合办理条件的,要及时一次性全面告知;凡是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一律实行“首办负责制”,不准相互推诿扯皮。

4、推行政务公开,严禁暗箱操作。推行行政决策公开,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加以规范;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明确行使权力的主体、依据、运行程序和监督措施,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推行行政审批公开,公开审批项目、办理程序、办理结果。

5、推行最低收费,严禁自立标准。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凡列入已取消的行政审批许可和非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的所有证、照、牌等制作工本费,坚决不能收取;必须严格实行《收费许可证》制度,亮证收费,禁止在《收费许可证》之外擅自设立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6、推行备案制度,严禁擅自检查。实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除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涉嫌犯罪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检查外,其他部门一律不得擅自进企业检查。上级统一布臵的专项检查,必须由相关对口部门事先报告招商部门同意。除司法部门依法执法之外,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对企业或投资者的住所、车辆、证照、财务账册、银行存款等实施检查、吊销、扣押、封存、冻结。

7、推行文明执法,严禁以罚代管。严格整顿执法检查过多过滥、趋利执法、以罚代管等执法不规范行为,坚决杜绝工作方法简单粗暴、野蛮征地拆迁等现象发生。健全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流程,依法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推行和完善首错帮助、改过免罚、重大行政处罚审查备案制度,体现人性化执法和人文关怀。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考评制。

8、推行无偿服务,严禁索拿卡要。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举办向企业收取费用的各种评比、表彰、达标、排序、授牌等活动;不得向企业拉赞助、拉捐赠和向企业摊派各种培训接待、广告公示等费用;不得强行要求企业征订报纸杂志;坚决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到企业报销任何费用,或强行要求企业提供无偿、廉价劳务和财物。

9、推行中介市场化,严禁强迫代理。推行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市场化运行机制,所有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与所属中介代理机构(行业协会)彻底脱钩,其工作人员不准在行业协会、市场中介组织中兼职、领取报酬。严格禁止任何中介代理机构(行业协会)未经政府依法授权而行使政府职能及代办相关事务;严格禁止利用职权和影响,要求或变相强迫企业接受中介代理服务;严禁任何部门和国家工作人员向企业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揽工程、强行插手企业经营管理。

加强乡镇人大工作之我见 篇6

毋庸置疑,从人大理论和人大制度建设上讲必须要加强,可实际上多年来呈削弱之势,因而,提出这个问题并不为怪。

1、工作现状堪忧。第一,目前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大多是“光杆司令”。由于乡镇人大主席团只能在人代会期间行使职权,多数乡镇人大没有内设机构和人员,闭会期间乡镇人大成了“空架子”,所谓的履行乡镇人大职责,很多时候就是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一个人在履行职责,使本来应该由一个机构去行使的职权,成了个人行为,这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集体行使职权、按法定程序行使职权的原则。四川省多数县市乡镇人大主席由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加之不少县市又未设专职副主席,严重点说,乡镇人大工作在个别地方已无人问津。第二,乡镇人大主席大多“不务主业”。即使有专职副主席的乡镇,专职副主席也普遍分管了大量的党委或政府工作,有的分管农业,有的分管政法,有的分管维稳,有的分管国土,有的分管计划生育,等等,至少用7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党委、政府分管工作,无暇顾及主业——人大工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严重违背法律规定,极为不妥。第三,乡镇人大主席团履职大多“形同虚设”。由于是“空架子”,加上“不务主业”,乡镇人大履职很难到位,不说决定权,仅是对政府的监督权就很难行使,除一年一次的代表大会外,政府几乎不会向人大报告工作,不少乡镇人大已经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2、发展趋势不符。主要指乡镇人大与根本政治制度要求和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包括乡镇人大在内的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既然是根本的制度,就要体现根本的地位、根本的权威和根本的作用,以回击那些别有用心的攻击,以冰释那些不必要的疑惑和猜疑。尤其是在乡镇,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发展基层民主,加强乡镇政权建设,才能适应任务的需要。前不久,中央又作出了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部署,再次把农村基层的政治民主推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值得深思。目前农村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够,少数乡镇、村组干部独断专行,继续当“土皇帝”,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要逐步解决这一重要问题,一条重要的路径是加强和完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充分发挥其决策、监督方面的法定职能和职责,尤其是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决定权和监督权。这里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提高执行力与防止主观武断的关系问题,不言而喻,党和政府执行力是要加强的,但是目前农村实际的情况还是侵害农民利益,“土皇帝”的问题更为严重。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构、监督程序、监督机制,换句话说,假如能够认真落实好法律和有关法规赋予乡镇人大的各项职能、职责,乡镇的民主气氛就会好得多,决策或许就能尊重农民的意愿。由此可见,加强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

二、乡镇人大工作应当如何加强?

不客气地说,乡镇人大已经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多年了,继续不客气地说,这给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也有关系。当前如何加强?建议如下:

1、县(区)委要进一步认清乡镇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当前乡镇人大工作总体呈一种虚、软、弱的态势,工作的“位”与“为”严重脱节。许多乡镇人大业务工作仅限于每年召开一次人代会,其余时间则从事政府具体行政工作;乡镇人大专职副主席被分派去管理具体的行政事务,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政府行政工作人员;党委考核人大不是考核人大业务工作的完成情况,而是考核人大专职副主席分管的具体行政工作的完成情况。这种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错位倒置的现象,显然与人大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岗位职责不符,更不利于人大工作的开展。表面上看,这是人大制度在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缺位,是法律和制度在执行层面的缺失。更深层次的原因,却在于我们认识上的距离和偏差,既有我们基层干部对人大制度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也有基层党委、人大、政府工作者不能正确处理领导、监督与行政之间的关系。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基层的权力机关,从全国来讲,它具有基础性、基层性、群众性、边沿性的特点,在普及宣传法律、监督法律实施、深化依法治理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党要实现对农村工作的有效领导,就应该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通过乡镇人大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并履行监督职责,保障党的决策的落实。这也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上级人大要加大对乡镇人大的指导力度,并尽快修订有关法律、法规。目前乡镇人大行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组织法几条原则性的表述和各省市制定的相关条列,缺乏统一而具体的规定和实际的操作性。全国人大应适应新时期人大工作需要,及时总结地方创新、探索的实践经验,及早修改地方组织法,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的常设性质和法律地位。与此同时,上级人大尤其是区县人大,要主动积极、敢于、善于加大对乡镇人大的指导和帮助。宪法和法律把上下级人大之间确立为法律上的监督关系、工作上的联系关系、业务上的指导关系,但在实际工作中下级人大普遍希望上级人大加强联系和指导。人大工作应与时俱进,人大的工作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因此,人大常委会绝不能由于指导关系而放弃对乡镇人大工作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利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把人大工作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推进乡镇人大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调动乡镇人大干部的积极性和稳定乡镇人大干部队伍,人大常委会就不能墨守陈规,而要敢于探索,大胆地对乡镇人大工作实施指导和帮助。一些区县人大对乡镇人大实行工作考核,坚持定期召开人大主席联席会议,主动帮助完善乡镇人大主席团机构和人员配备,就受到乡镇人大普遍欢迎,收到了加好效果。

3、乡镇党委都要全力推进,热情帮助乡镇人大加强自身建设。首先是班子建设,目前班子建设的关键是要保证人大主席的专职化,以尽快解决部分乡镇人大主席团没有专职主席或副主席的问题,并逐步做到乡镇党委书记不再兼任人大主席,以保证乡镇人大工作有专人负责,这应该是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其次是队伍建设,乡镇人大作为乡镇的权力机关有法律赋予的13项职责,配备和明确一至二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应该是合符情理的要求。问题是这样的最低线的配置在许多乡镇也没有落实,应该给予解决。第三是制度建设,自贡市大安区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届坚持召开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定期例会,使人大主席经常有“回家”的温暖的感觉,同时狠抓乡镇人大的制度建设:主要突出了会议制度;主席团成员联系代表制度;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向党委和上级人大定期汇报工作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批评、意见和建议制度;组织代表视察,执法检查制度等等。实践证明,这些都对规范乡镇人大工作,加强乡镇人大自身建设,促其履职行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乡镇人大自身要提高素质,敢于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地开展乡镇人大工作,已成为人大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乡镇人大的探索创新应该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下,突出乡镇人大履职行权“更有作为”这个主题。根据这几年一些乡镇的工作实践,感到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建立并落实好主席团定期会议制度。乡镇人大主席团虽不是常设机构,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规定,“主席团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乡镇政府定期汇报专题工作,主席团决定问题半数通过,这就弥补了“非常设机构”的不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具有保证宪法、法律、上级人大决议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的监督职能。这种监督,不同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执政党的监督,而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应该说,定期召开主席团会议听取和审议乡镇政府的专项汇报,决定本乡镇涉及经济和民生的重大问题是实现这种监督的必要形式。

第二,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侵权行为和村委会工作的监督。一是加强对乡规民约和与村民自治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的审查。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民主制度是法定的,乡镇人大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确保村委会组织法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实施。针对目前村委会换届选举不规范,甚至不符合法定程序问题屡屡发生的现象,乡镇人大在村委会选举的监督方面义不容辞,也大有作为。此外,农村那些侵犯村民自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破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从法律设置的约束机制的角度分析,只有乡镇人大拥有对乡镇政府监督的职权。乡镇人大应该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积极采取执法检查等形式加强监督,促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

加强企业人本管理之我见 篇7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如果我的公司在一夜之间被大火烧光, 只要我的组织人员还在, 三年后, 我还是一个钢铁大王”。可见, 只要有了人,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能办得成。因此, 企业的管理, 必须以人为中心。同时要力求做到知人善任, 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加强人本管理, 必须着力突出人的地位

现代人本管理认为,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管理者不能将员工仅仅当作生产要素或资源, 当作谋求利益的工具和获得利益的手段, 而应将他们视为人本身, 管理者应首先尊重劳动者的个性与人格, 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必须重视人文管理手段的运用, 把重视人、关心人、塑造人作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把人的崇高信念、人的价值、理想作为企业最大的目标。

首先, 要给员工进步的机会。现代企业间的竞争, 最关键的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要建立培养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机制, 使人力资源的潜能释放出来, 企业才能有动力和活力。其次, 要信任尊重员工。信任是发挥员工潜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信任可以增加员工的安全感, 是员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企业信任员工, 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去发挥个人的能力, 他们就会有激情、有动力, 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企业越信任他们, 他们就越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再其次, 让员工参与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可以鼓励员工对工作中的情况主动提供意见, 不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还可使员工更加配合工作, 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使每个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 促成了整个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人本管理, 必须善于处理利益问题

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 必须注重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就是通过构建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良好机制, 良好地处理企业职工的各种利益关系, 有效凝聚企业持续发展的各方力量。

加强人本管理还要实行“惠民”政策, 就是要保障员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 能够维持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需要, 使员工生有所依, 老有所终, 然后他们才会安于并且乐于工作, 并能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较融洽的关系。可以说, 物质生活的满足, 利益分配上的平均、工整, 是人际和谐的经济基础。如果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就必然会产生企业或社会内部的对抗, 人际之间的和谐就会受到破坏。

三、加强人本管理, 必须注意协调人际关系

实施人本管理就是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人都遵纪守法, 每个人都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按自己的分工去办事。大家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为了企业的集体利益, 和谐一致地努力工作, 最终达到企业内部系统、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整体和谐。

儒家的“忠恕之道”是协调各种内部矛盾的重要方法。“忠”的管理意义是, 不论管理者还是员工, 都要忠于职守、忠于企业理想、忠于职业道德, 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恕”的管理意义就在于, 通过将心比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使人与人之间达成相互的理解和谅解,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企业的向心力就会增强, 企业的竞争力就会得到提升, 企业的目标就容易实现。

四、加强人本管理, 必须合理优化管理方式

靠制度管人, 按程序办事是企业运作最基本的方式。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 规定了企业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所应承担的任务、责任及享有的权利, 通过制度的实行, 可以把企业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 从领导到基层, 专人专岗, 专人专责, 通过规范员工的言行, 确保企业内部团结协作, 使企业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

管理者在制定规章制度和纪律规范时, 既要合理, 又要合情, 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处境和利益, 使员工易于遵守、乐于执行。现代社会强调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企业要发挥员工的能动性, 发展员工多方面的才能, 实现人、职、权相互匹配, 使每个人各安其位, 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以实现企业全面、整体的和谐秩序。

对现代管理而言, 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念的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工作中的是非观念灌输到员工心中, 成为他们自觉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只有建立在员工的道德自律和内在自觉基础上的管理, 才是最有效的管理。

人性化管理还要求企业为职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让每个职工心情愉悦、舒畅, 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尽情地发挥,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工作的开展。企业要适应现代人文管理的发展趋势, 就要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 打造企业的核心文化, 通过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和凝聚员工, 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企业、认同企业、维护企业。

五、加强人本管理, 必须注重开发人力资源

在现代管理中, 人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各种财和物的资源, 只有通过人的运用才能创造价值、产生利润。因此,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现代企业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 并通过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 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 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 把以人为本作为企业管理的内核,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 必须依照德才兼备的标准, 对员工在企业服务期间的全过程、全方位开发, 就是要求企业建立系统的选人、用人、育人的机制, 以人才战略促进企业的发展, 又以企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和进步。只有这样, 企业的发展才能具有不竭的动力源泉。

建立严格的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就是要通过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科学定岗定编、培养复合型人才等途径, 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创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用人制度, 改善和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

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估制度。绩效评估是企业人力资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客观、公平、公开的原则, 按照绩效计划的确定, 绩效标准的制定, 绩效评估者的确立, 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 绩效评估的实施, 绩效改进等程序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工作, 这样即有利于绩效工作的展开又可以确保绩效工作的效率。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制度, 激发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全体职工向企业期望的方向努力。要针对不同的群体和个体,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如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兴趣激励和关怀激励等方法,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潜能的目的, 努力实现企业愿景。

建立有效的职工培训机制。及时、有计划地培训和开发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 是保持和增进企业活力可行、有效的途径, 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建立岗前培训制度, 使新职工尽快融入企业;通过建立在职培训制度, 提升职工技能和适应能力;通过建立干部轮岗制度, 增强企业活力, 从根本上保证人才资源的再生产。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篇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44-02

摘要:

在新时期加强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宽广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和大胆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关键词:石化企业; 廉洁文化; 建设

廉洁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新时期石化企业从严治企、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加强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以宽广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和大胆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现结合石化企业职工队伍廉洁文化建设实际,浅谈以下六点认识和思考: 

1明确廉洁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 

道德性是石化企业廉洁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加强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是提高领导干部的从业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我国传统文化把自律、自省视为做人、做事与帮助教育别人的基础和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更是语重心长地号召大家“要学习伦理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领导干部自身来讲,崇高的道德理想信念给人以鼓舞,纯洁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理智,正确的道德规范给人以准绳,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做到谨慎用权;领导干部的从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 

因此,要把惩治与预防、自律与他律、制度与石化企业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积极探索预防腐败的途径和领域。而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框架,就是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统一和相互支撑,使党员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和“不敢腐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率。石化企业文化看起来是个无形的东西,但是一旦深深地根植于干部职工的心中,它将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只有发挥石化企业廉洁文化潜在的熏陶、引导、渗透、影响力量,来感化、优化党员干部的从业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树立“不愿腐败”的思想观念,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从而使反腐倡廉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

2发挥廉洁文化建设的正确导向作用 

关于石化企业廉洁文化的定义,现在有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即石化企业廉洁文化是干部职工关于廉洁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企业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业行为在石化企业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从这个定义来看,石化企业廉洁文化既体现在廉洁理念的树立上,也体现在廉洁从业行为的规范上。其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丰富的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实践,在企业中形成尊廉崇洁的价值判断和社会风尚,推动干部职工廉洁从业。 

无论是树立廉洁理念,还是规范廉洁从业行为,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无疑是企业的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强弱,抵御腐朽思想侵蚀能力的大小,影响甚至决定着石化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重视并切实加强企业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修德律己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管住自己”的能力,始终是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另外,由于腐败问题的产生与社会风气、民众的道德价值观密切相关。民风、社会风气与党风、政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互相影响、互为作用,共同决定着反腐败斗争的走势。因而,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在面向党员领导干部的同时,也必须面向全体干部职工,这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一条规律性要求。  

3丰富新时期廉洁文化内涵 

新时期的石化企业廉洁文化,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廉洁文化中“务实、清廉”等积极因素,还体现了石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要求。其内涵大致包含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廉洁的石化企业政治文化,要求廉洁自律,淡泊名利;二是廉洁的石化企业文化,要求在基层内部营造廉洁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洁文化充实干部职工的精神世界,使优秀的传统石化廉洁文化和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发扬光大;三是廉洁的石化企业职责文化,要求各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四是廉洁的石化企业组织文化,要求石化企业领导干部公道正派,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廉洁高效。五是要向党员干部的家庭延伸。充分发挥家庭助廉的作用,增强党员干部家属“思廉、说廉、督廉”的意识,构建家庭助廉的“防护网”,强化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六是要向职工群众延伸。把廉洁文化建设与创建文明窗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职能和参与积极性。

4不断创新廉洁文化建设的方法 

推进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以满足干部职工的文化需求,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石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干部职工,寓教育于有益的石化企业文化活动之中,做到以德感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开展石化企业廉洁文化,要着力在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性、增强渗透力上下功夫,创新为先,特色为重,通过加强基层基础,推进石化企业廉洁文化进一步面向全体干部职工。 

5建立健全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工作机制 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依靠广大干部职工支持和参与”的工作格局,是巩固和推进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文化元素秉承于古今中外传统历史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来源于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其传播渠道需借助于各类阵地和手段;其活动的开展需以有序的组织、明确的责任、必要的人力和资金为保证。因此,建立健全以上工作格局,有利于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优化各种要素,达到最佳目的。

此外,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巩固和推进,还必须建立长效的良性运行机制,包括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激励等机制,以推进石化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走上正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切实在促进企业制度化建设、加强和推进石化工作方面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

6 营造廉洁氛围,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稳步发展 

营造良好的廉潔文化氛围,不单单是组织几场教育活动的问题,也不单单是针对领导干部,重要的是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丰富载体,从文化建设上下功夫,营造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一是要全员参与。我们在抓基层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时,一定要旗帜鲜明地指出: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不是针对谁、简单抓一抓的问题,基层领导干部固然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人群,但普通干部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廉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廉洁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因为,廉洁文化只有根植于广大干部职工之中,才有生命力,只有广大干部职工全员参与,才有鲜活力。所以,在建设廉洁文化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教育深度,拓宽文化广度,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扩大覆盖面。二是建设廉洁文化,一定要有长期规划,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育人力度相融合,积极培育与企业实际密切适应、与企业建设发展相配套、具有石化特色的廉洁理念和意识;要有短期部署,结合基层企业中心工作和其他任务的完成,适时组织一定活动,使廉洁文化建设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努力通过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基层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加强,干部职工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违法违纪问题显著减少,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三是加强基层廉洁文化建设要在培育干部职工廉洁从企理念和勤政廉洁意识上下功夫,进一步促进基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素质。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之我见 篇9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各级人民法院改进工作思路,增进人大代表理解与支持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专门颁布了《关于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决定》,对加强代表联络工作提出了总体

工作思路、目标和具体方法、要求。新的形势下,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和创新代表联络工作,自觉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通过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对代表联络工作谈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主要是指通过与人大代表建立日常的、多渠道的工作联系,为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提供便利条件,使人大代表更好地了解、理解、支持和监督人民法院工作,进而推进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实现“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因此,代表联络工作的基本功能和作用应定位在:它是一项政务性很强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即为接受人大代表的监督提供服务和保障。代表联络工作就其属性而言,它虽然不是审判工作,却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密切相关,与审判业务工作密切相关,与法院的建设与改革密切相关;同时,它也不仅仅是法院内部一般性的事务性工作,而是事关全局的、具有其他工作所不能替代的工作,是特定条件下的特殊政务性工作。代表联络工作不是“中心”但涉及“中心”;不是大局,但关系大局。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人民法院工作包括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都必须贯彻始终,落实在行动上。人大代表直接来自于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他们代表了人民的意愿,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是广大人民意志的代表和体现。因此,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批评,切实加强和改进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就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人民法院执法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所要求的。

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政体的框架结构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法院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其负责,受其监督。人大代表依法享有建议批评权、询问权、质询权、视察权、罢免权等一系列权力。这都是宪法和《代表法》等有关重要法律所规定的,人民法院必须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切实做好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听取和办理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提出的建议意见和批评,认真回答代表的询问和质询,认真接待安排好代表的视察、评议活动,使人大代表的各项法定职权在法院系统真正落到实处。要做好这一系列工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民法院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

加强代表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做好审判工作,推进各项改革和法院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加强和改进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我们做好法院各项工作的重要途径,可以说,加强代表联络工作对法院建设大有裨益。其一,人大代表通过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对法院工作提出议案和建议,从多层面、多角度为人民法院工作献计献策,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其二,人大代表通过视察、评议等各种方式,深入了解法院工作的具体情况,为人民法院解决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向党委,政府及社会进行呼吁,充分支持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其三,人大代表通过其广泛接触群众,接触社会的优势,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对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人和事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督促我们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改进各项工作。从近几年的情况看,确有人大代表所提案件是作了改判的,也确有人大代表所提出的个别法官存在违法违纪问题而被追究的。可以说,代表联络工作做好了,体现的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尊重人民意愿,尊重人大代表的务实作风;联络工作越实,法院与代表之间的距离就越近,越有利于代表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同时也使代表看到了人民法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诚意。由此可见,要做好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就必须广开渠道,广纳良言,切实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络工作。

二、当前代表联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法院系统的代表联络工作,在两级法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法官及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要求以及人大代表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就整体而言,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这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深化。具体表现为:

一是认识不到位,开展代表联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有的同志也曾在思想认识上陷入误区,认为人大代表联络工作是法院系统的一种边缘性工作,是附属的职能,甚至是一项

游离于审判工作之外的、与审判无关的“份外活”,把代表联络工作当成额外负担;具体工作措施不力,处于一种被动或应付状态,有的表面上重视,但实际上存在形式主义现象,使联络工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是办理代表建议和代表来信不及时。从近年来两级法院办理工作的情况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尽管多数单位对此

引起高度重视,但仍有少数单位和承办人员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持消极态度,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有的不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结,或者回复不及时,在一些中间环节上表现拖拉,造成上级督办函件和代表信件积压。三是代表联络工作制度不够完备。有的单位由于受“重审判轻联络”观念的影响,导致代表联络工作还没有形成具体的工作制度。有的单位是说的多、做的少,务虚的多,抓实的少。另一方面,代表联络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一直还是一个空白点,虽然有单项的如办理代表建议考核评比,但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融于法院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的联络工作考核办法,这也许是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代表联络工作渠道狭窄,活动单一,缺少生气,在创新和发展联络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比如在联络的方式方法上,如何使“请进来、走出去”更好地有机结合?在征求代表意见、认真落实并加以反馈上,如何体现出法院的诚意和信用度?在多方位、多渠道深化代表联络工作方面,如何达到在“双向中沟通、互动中共赢”的最佳效果?在这些方面,我们还缺少认真的研究。

三、加强代表联络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在思想认识上,要确实把联络工作摆上位置,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不断强化三个观念:一是增强法律观念。二是增强服务观念。三是增强整体观念。

(二)建立工作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专门机构,是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的有效形式和基本保障。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建议各基层法院设立相应机构,但对于有的基层法院人数有限、不具备成立专门机构条件的,应配备专人负责。由于代表联络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政务性较强的工作,所以,联络机构应统一放在督查室,以便与市法院形成对口相接。同时,一定要选调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高、有综合协调能力、有严谨细致工作作风的人员从事代表联络工作。在此基础上,两级法院应就代表联络工作的内容、工作程序等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而且要便于操作可行,使联络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就目前我市的情况而言,应在今后一、二年内建立起全市法院代表联络工作的网络工作平台。可以借鉴外地法院的经验,结合本地的实际,开发研制代表联络工作管理软件,使全系统的联络工作形成网络化和规范化管理,以便更充分地发挥联络工作的职能作用。

(三)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负责地办理好代表建议和代表来信。代表联络工作的内容比较宽泛,其中要做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很多,如果不抓住重点,就可能影响全局。所以根据以重点带全面的原则,应把联络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办好每一件代表建议上,并使一般性的联络工作都要紧扣这个重点,为这个重点的突破开辟“绿色通道”。对所有代表的建议或来信,都要逐件登记、规范办理程序、列入督办事项,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及个人。在办理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和坚持最高法院确定的实事求是、依法公正、及时高效的办理原则,既依法办事,做到对法律负责,又注重多做耐心细致的说明解释工作,让人大机关和代表满意。要加强督办制度,保证按期办结、按时回复,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并力争使代表建议的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达到100%的目标。

(四)不断开拓新思路,拓展新途径,使代表联络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笔者认为,代表联络工作要始终以尊重代表、服务代表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标,因此,在所采取的联络工作载体上,应尽可能达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因此,今后在开展代表联络工作中,要深入进行探索,使其思路清晰,符合实际;要尽量多组织一些必要的活动,以加强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理解,不断扩大代表联络工作的层面和效果。而无论采取何种联系方式,都要做到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丰富与代表联系的内容,更要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五)切实加强对代表联络工作的领导。代表联络工作是沟通人民法院与人大代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一个很重要的连接点。作为法院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各单位和部门的一把手,要对代表联络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每年的“两会”召开前后和会议期间开展好联络工作,更要注重贯穿于平时的、经常化的法院中心工作之中。一是应做到统揽全局,统筹安排,既有总体设计,又有短线衔接;既有任务下达,又有具体指导;既有工作框架,又要注意细节的操作;既要求专门机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又要促使全体人员树立人大代表主体意识和接受监督意识,共同参与联络工作的开展,使联络工作紧贴并保障法院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对联络机构的工作要敢于撑腰,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联络工作人员的聪明才干,使他们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联络工作。三是应建立科学的联络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工作考核办法和相应的措施,对开展联络工作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宣传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不断推动代表联络工作向新的目标迈进,为实现法院工作的新进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之我见 篇10

医院改革发展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为我们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当前,铁道部作出了实施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而加快铁路主辅分离、主业减员的改革则是实现铁路跨

越式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项改革将涉及铁路主业之外的所有辅业,医院则是其中之一。主辅分离这项改革实施过程中的产权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等问题,都直接关系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实现和上百万铁路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引发各种现实问题和职工群众的各种思想问题。因此,医院作为即将分离的部门,就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深化改革,转换机制,谋求发展,加快发展。而在这一特殊时期,要使医院的各项改革能顺利开展,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同样,也是决定医院各项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医院的改革其政策性强,牵涉面广,关系到每一位医院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大,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改革的成功。否则,改革就难以顺利实施和平稳推进,更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那么,医院在各项改革中应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

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对改革形势的正确认识,是医院改革顺利开展的重要思想保证。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医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编制过大、人浮于事、人员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和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弊端。这些弊端,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受卫生医疗单位属“福利性”单位思想的影响,许多职工对医疗市场的竞争形势认识不足,认为改革的冲击不会太大,改与不改没关系,因此,对改革抱着无所谓或等待观望的态度。针对旧体制的弊端和职工的模糊认识,应认真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改革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作专题形势报告、印发各种资料、组织学习讨论、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把当前改革的形势、改革的方针和政策向职工讲清楚,把医院当前的状况和困难、改革和发展的前景向职工讲透。通过抓政治理论学习和改革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认清改革形势,审时度势,吃透改革政策精神,真正认识到,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实施,病人选择就医的自由度增大,医院面临着剧烈的冲击和强大的压力。医院如果不进行改革,搞活内部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打开新的局面,就会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市场,赢得病人,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转变作风,冲破传统观念的影响,自觉地投入改革和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在竞争中得生存,获发展。

二、积极发动职工参与改革,献计献策

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企业谋求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医院各项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因此,医院的改革要立足于尊重、依靠、相信广大职工这个根本,努力让职工树立参与和监督的意识,主动为医院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医院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认识到改革思路来自于群众、改革方案来自于群众、改革主体是群众、改革方案的正确与否要靠群众来验证,坚持广开言路,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善于把职工的建议放在改革、发展的大局中考虑。改革方案草案出台后,要印发到全院各科室,让职工反复地学习和讨论,并召开院内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将讨论修改后的草案提交医院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这样,经过民主集中、民主决策制定出来的改革方案,才能体现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三、以人为本,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

上一篇:防治大气污染宣传标语下一篇:菲律宾教育——菲律宾大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