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需求分析调查报告(共8篇)

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篇1

初中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的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班级:外11.5姓名:刘术兰

学号:1104020506

二0一四年5月25日

目录

一、调查概况

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时间

六、调查内容

七、调查结果

八、问卷调查表

一、调查概况:

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了关于英语教学法的理论课程,使我对任务型教学法也很感兴趣,与以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法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学生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有愉快的体验而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信心。我选择在达州市南坝中学初中阶段进行关于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的需求分析的调查。以下就是我在五一期间抽空回家做的调查报告学习内容。

二、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是否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一定的认识和对其喜欢的程度。

2、探索任务型教学的实际实施情况及效果。

3、关于南坝中学初中英语课堂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需求分析。

三、调查对象:

绵阳市绵阳中学初中生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五、调查时间:

2014年4月20日 —— 5月23日

六、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绵阳市绵阳中学初中生对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需求以及实际实施情况和效果。问卷共向调查对象提出了12个问题。(见附表)

七、调查结果:

1、了解学生是否对任务型教学法有一定的认识和对其喜欢的程度。

经过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模式跟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没什么两样,都是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偶尔叫学生回答几个问题。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还会作作笔记,其他学生根本就不注意听讲都在做自己的事情,这样不符合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另外,我私下与几个小时交流了关于他们对老师传统的教学法的看法时,他们大多承认“上英语课没意思”,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让他们感觉很枯燥。

我观察的班级是我的初中英语老师高老师所在的班级—初二,我就将这一现象反馈给她,她也承认在上课时看到学生昏昏沉沉、兴趣低落。后来我建议她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观察学生是否认可和喜欢这种方法。

在之后的几节英语课上,高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小组合作活动,比如情景表演、由学生讲解单词等,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明显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后,学生反响较好,大多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寓教于乐,使英语课堂变的有趣了,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是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

2、探索任务型教学的实际实施情况及效果

初三年级另一位年轻的李老师在她所任教的班级就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法,但她说实施的具体情况并不是很乐观。经过观察以及与师生沟通交流,我发现了一些任务型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不积极主动的现象。又一次李老师设计的任务是“谈谈你喜欢的乐队”,目的是通过这一任务使学生掌握关系从句的用法。可是在进行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没有以前那么活跃。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词汇量太少。

(2)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内容,把活动目标定得太高,以至于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3)我还发现: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课堂有点乱,有些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只是在充当观众,听别人说。我也问了几个不太主动的学生,他们反映说有的组员说的太多,自己就插不上嘴。还有的比较内向,不善言辞。

3、关于南坝中学初中英语课堂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表的分析,相对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有很大的需求,不仅是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使英语课堂轻松起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4、探究怎样的任务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针对上面所提到的问题,还有对英语课堂的任务型教学法的需求分析,我和几位老师讨论了怎么改进任务型教学,并且和学生交流。我认为在设计任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需要,把内容和情感结合起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以此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2)还要注意设计的任务是否在学生有限的知识内,要是设计的任务太难,也会让他们失去信心,达不到教学目标。

(3)任务设计还要有明确的目标,老师设计的任务要求应清晰易懂。

附表

关于南坝中学初中英语课堂

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需求分析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改善初中英语课堂传统而枯燥的教学方法,我们做了关于南坝中学初中英语课堂对任务型教学法的需求分析问卷调查,非常感谢您抽空配合我们的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本问卷不对外公开,请您如实填写!

再次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请选择你认为符合你情况的选项

1、你认为自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高吗?()

A、很高B、一般C、不高

2、你认为下列哪些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你学习英语的热情?()

A、语法翻译法B、交际法C、情景教学法D、任务型教学法E、听说法

3、下列哪些活动有助于提高你的英语成绩?()

A、情景对话B、完成任务C、课堂竞赛D、唱英语歌曲

4、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氛围?()

A、十分活跃B、比较活跃C、比较安静D、十分安静

5、你最感兴趣的课堂环节是:()

A、听听力B、口语交际C、读课文D、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6、你认为课本剧表演是否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

A、是B、否

7、如果课堂上有有趣的小组讨论或老师布置的任务,你会积极参与吗?()

A、是B、否

8、你觉得课堂上哪种方式让你收获最大?()

A、老师讲B、师生互动问答C、同学之间讨论D、通过完成任务

9、你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积极性高吗?()

A、很高B、一般C、不高

10、你的英语老师课堂上经常给你们布置任务吗?()

A、经常B、偶尔C、几乎不

11、你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课堂任务会机房你学习英语的兴趣吗?()

A、会B、不会C、看心情

12、你希望你的英语老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A、任务型教学方法B、传统的教学方法

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篇2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以下简称“光伏”) 技术发展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得到了广泛应用,美、日、欧和发展中国家都制订出庞大的光伏技术发展计划,开发方向是大幅度提高光电池转换效率和稳定性,降低成本,不断扩大产业。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商业化、半商业化生产能力,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达16% ,市场开拓从空间转向地面系统应用,甚至用于驱动交通工具。据报道,2007年全球发展、建造太阳能住宅 ( 光电池作屋顶、墙、窗户等建材) 投资规模为1200亿美元,而到2019年还会再 翻两倍达2400亿美元,光伏技术制作的光电池有望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在能源危机日益加剧、环保要求日益高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导向型的光伏产业更需要高素质技能型的员工。因而培养掌握光伏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一线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素质显得尤为迫切,这就为光伏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平台和发展机遇,专业前景非常广阔。

1. 明确光伏技术专业发展方向

通过本次面向办学所属区域开展的社会调研,掌握市场对光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明确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 明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调研总结,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培养方向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提出建议。

2. 确定光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新特点,光伏技术专业培养适应光伏产业需要、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牢固、职业道德规范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线工程基础人员。掌握必备的光伏发电技术基础理论,光伏组件生产现场工艺和技术,胜任光伏发电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及光伏发电系统工程的现场施工、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作。

3. 改革和完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以光伏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制订课程标准,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 围绕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大力推进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 改革各类课程考核办法,突出应用能力考核,打造企业需要、学生满意的精品课程。

4. 培育优秀教学团队

加强教科研力度,向科研要质量。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 的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形成“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最终形成一个教育理念先进、工程经历丰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

5. 建立特色实训基地

努力建设完善的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技能鉴定和新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开放性、实用性、先进性的高水平实训基地。

二、调研对象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制中专,光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参与此次专业调研活动,涉及光伏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类型企业,并根据江苏省苏州市光伏产业链的特点,重点对光伏中、下游企业进行专业调研。

我们主要从吴中经济开发区、苏州高新区等10家光伏类企业和5家事业机关单位进行了专业调研。机关事业单位包括高新区管委会、吴中区科技局等,从宏观角度了解光伏企业的发展状况。

三、调研方法

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1. 文献调研法

没有继承和借鉴,科学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本次调研通过网络搜索相关信息,登录中国知网查询“光伏技术”关键字,共有51753条。登录国家能源局网、工信部网、中国职业教育信息网、江苏职业教育等网站,了解行业政策文件及未来发展趋势、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及苏州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光伏技术人才需求的影响提供政策依据。

2. 访问调研法

对本专业教师和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访谈、通讯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了解长三角地区、苏州及吴中区域企业基本情况、中等职业学校光伏或电子专业人才在企业的就业岗位情况、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趋势、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企业对光伏或电子专业毕业生持证上岗的要求与证书的种类要求情况。

3. 问卷调研法

通过与本专业已经毕业或正在实习的学生所在企业联系,以书面形式,围绕光伏技术专业而设计的关于企业岗位需求、学生技能达标情况、学生职业素养、企业对本专业工作人员的要求及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展开调研,通过对答案的整理分析获取了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汇总。同时对在校学生的学习意愿、课程设置、对专业教师的满意度等方面展开的专业设想调查,以此统计在校学生的专业需求。

四、调研内容

调研的思路是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要求,根据“调研、归 纳、排序、重组”的方法,确定调研的内容包括:

( 1) 企业基本情况。

( 2) 光伏技术专业毕业生所需专业技能基本情况。

( 3) 企业对光伏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要求。

( 4) 光伏企业岗位说明书。

( 5) 光伏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技能发展基本情况。

( 6) 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 7) 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五、调研分析

( 一) 光伏产业分析

1. 国家光伏产业分析

从光伏专业 ( 职业) 发展趋势看,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能源,开发新能源的光伏技术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课题。每年都有大型国际性会议研讨光伏技术,5MW级大中型光伏电站正在全球建设和发展,10MW级的光伏电站也已建成投产。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利用太阳光发电系统的住宅将会逐渐普及,21世纪20年代有望在太空建造太阳能电站,用微波或激光等电能传输将电能送到地面供电。有专家建议在各大洲建立大型光伏发电站,用超导电缆连接成全球性太阳能发电厂超导联网系统,使供电不受昼夜变化影响,迎来一个光伏技术的新时代。光伏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生活、生产中渗透。

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下,光伏发电将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942万k W,其中光伏电站达1632万k W,分布式光伏达310万k W,全年累计发电量达90亿( k W·h) 。2013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292万k W,其中光伏电站达1212万kW ,分布式光伏达80万k W。作为朝阳产业的光伏产业在我国成长迅速,仅用短短10年时间,就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光伏电池与组件产量都占据世界产量的半壁江山。

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分布在电力负荷比较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华东和华北地区累计并网容量分别为145万k W和49万k W,占全国分布式光伏的60% 。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为浙江、广东和河北,并网容量分别达到16万k W、11万kW和7万k W,三省之和占全国分布式光伏并网总容量的40% 以上。

2. 苏州地区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吴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光伏产业,制订了《吴中区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培育提升计划》。2009年3月14日苏州市吴中区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认定为“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全区光伏项目32个,注册资本超过45亿元。因而培养掌握光伏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生产一线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素质显得尤为迫切,这就为光伏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平台和发展机遇,专业前景非常广阔。

3. 教学改革背景分析

光伏产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的朝阳产业,为了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我们需要把学校的光伏技术专业组做优做强,是适应光伏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光伏行业要迅速发展、繁荣昌盛,对于光伏产品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关注的要点。生产第一线是从设计到产品的最后一道程序,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都将在这里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对于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根据目前光伏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而言,现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不能适应一线生产需要,这种现状致使待我们迫切地需要改变目前教的学方式,也是本专业要稳定发展的行业背景。

( 二) 苏州地区职业岗位群分析

根据苏州光伏中游企业较多的特点,此次调研我们重点对中下游光伏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具体工作岗位的调研分析,现主要岗位群有:

1.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

池片生产主要是从硅棒经过线切割机、抛光等工艺流程得到电池片的生产过程。

2. 光伏电池生产

光伏电池生产主要是从电池片正反电极印刷、烧结等工作流程得到太阳能电池。

要求学生熟悉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 具有一定的光伏材料检测能力; 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 具有较强的电子线路知识和电子装备能力。

3. 光伏组件加工

光伏组件加工主要是经电池层压封装、高压测试等流程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工作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CAD技术; 熟悉太阳能组件加工设备使用; 熟悉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流程及工作原理; 具有一定电子电路、电气控制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电子装备能力。

4. 光伏发电系统施工

苏州还没有单纯的光伏发电应用企业,现主要存在示范项目应用。光伏发电系统施工主要通过电池组件经过电气连接,结合供用电技术实现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和应 用。2016年预计能 达到250MW总装机容量,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0MW,也就是说在今后的10年里,每年的新装机容量将是1989年到2009年前的总装机容量的总和。可见此类光伏发电技术施工人才需求非常的急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线路基础知识,具有分析电路的能力; 具备PLC、单片机等控制器件基础知识,能够进行操作; 具备逆变器控制原理知识; 熟悉蓄电池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电气控制技术知识; 掌握供用技术专业的核心内容。

六、调研结论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优质光伏人才

以服务吴中区乃至苏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调研分析周边的光伏组件制造、光伏发电行业对光伏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确定和建立本专业技能型人。

按照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通过与行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按照岗位群技能需求,形成基于工作过程,融素养、技能于一体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建立“三化四结合” ( 教学内容岗位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模式情境化; 教学文件的制定与企业的生产文件相结合,教学步骤的设计与企业的工艺流程相结合,教学项目的形成与企业的生产任务相结合,教学对象的培养与企业员工的要求相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图1)

2.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精品课程

通过教师顶岗实践等方式深入阿特斯等企业,开展对光伏行业的调研,与企业共同制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及核心能力,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要求的对接。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系统化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学习情境。根据岗位群技能需求在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坚持“以行业需求设课程,以岗位需求练技能”的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做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光伏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修光伏发电设备的能力,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 如图2)

3. 培育学科名师队伍,建设优质教学群体

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加大名师专业引领; 加强教科研力度,向科研要质量; 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到2014年形成一个教育理念先进、工程经历丰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强、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专业师资队伍。

以建设优秀青年教学团队为目标,确立“培训、教研、科研”三结合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结对。通过教学指导、技能辅导和学术探讨,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

4. 谋划特色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水平

在完善原有的两个省级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政府扶持、行业参与、校企共建等途径,在校内逐步酝酿、推行光伏技术创新的工作机制,改建光伏组件安装调试实训室,新建光伏技术创新工作室、光伏技术应用中心、光伏技术教学生产一体化实训室,建成融实验实训教学、专业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课程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反映光伏材料处理和生产、光伏组件测试、光伏设备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电厂发电等光伏与沼气企业生产特点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带动品牌专业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在现有合作企业的基础上,再增加6家校企合作企业,包括至少一家西藏地区的光伏企业,以满足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训的需要。努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深化与企业的产学合作,采取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制定能力标准、开发教材、案例教学、实训教学、指导生产和顶岗实习、成绩考核评价等方式使企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加强工学交替实习的管理制度建设,保障工学交替实习的效果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专业学习与在企业顶岗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际运作人才。这样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参与对方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应用性技术研发工作,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使学校与企业做到了水乳交融。

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需求分析;行业英语;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24-01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000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培养的主要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就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本来就是面向国内涉外卫生机构和国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但是从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院的这个专业输送到国内涉外卫生机构和国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学生并不多,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专业。难怪有些教师会就此提出异议。但是据调查,近年来,发达国家已经逐步迈入老年化阶段,护士短缺已经超过数十年的时间。在未来,欧美发达国家对护士的需求量会达到数百万计。在这么好的形势下,我院涉外护理专业却把学生送不出去。而出现的这种状况直接体现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英语技能的严重缺失。究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需求之间脱节了。课程是出现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课程设置是判断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标尺。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中的集中完整展现。那么涉外护理行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优化英语课程设置?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所在。

二、研究现状

在网络上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可以较为容易地获得相关研究的信息。笔者以”高职+英语课程设置”为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章共有176篇,其中核心只有16篇,数量并不多。但是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大家越来越关心这领域的研究。通过进一步的审读发现,对高职英语课程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某一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祁景蓉(2011)研究的是会计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问题,通过对企业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进行调查,提出了改革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毛亮清(2011)从旅游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和用人单位的人才要求进行调查,阐释了旅游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二是对某一区域内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李响,向前进(2009)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广东省各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在学时、教材和英语应用能力评估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指出课程设置要适合区域社会需求。三是以某一理论和理念为基础的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研究。刘佳真(2008)从语言经济学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高职生语言消费状况,提出应该改革高职课程设置,促进形成人力资本,实现人力资本最大化。龚芳芳(2012)以个体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对课程设置的反馈,对社会需求的潜意识等方面的调查,对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提出了建议。

以“高职+英语课程设置+需求”为关键词,检索出的文章仅有65篇,主要集中在2011、2112、2013这3年。进一步阅读文献发现,大多数文章都是侧重于介绍需求分析理论,需求分析需要用到的方法以及通过这个理论来评论某些英语课程的设置(李红2013,朱婷2013)。2013这一年出现了少数对社会、学生、企业等需求的调查研究(巫但;曾亚2013,谢艳红2013,李淑苹2013,吾雅平2013),但这些研究都主要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研究的是对英语需求的主观感受,并不具有客观性。完全基于具体行业对英语能力的客观需求的实证研究是凤毛麟角,基于对涉外护理行业英语需求的调研来指导课程设置的研究更是没有。

三、相关理论综述

需求分析指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进行调查,从而确定学生应该学什么和怎么学。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是语言课程设计和实施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它“至少有4大重要作用: 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 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3)为外语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束定芳2004: 19) 。

国内外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需求”进行了研究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Richard 1984);二是“目标情景需求和学习需求”(Huntchinson & Water 2004);三是“ 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束定芳2004)。综合上述几种分类,余樟亚(2012)认为,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其中社会需求包括一般社会需求和特定社会需求,即行业需求。

四、研究设计

本课题选择涉外护理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其原因有二:一是笔者从事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多年,具有调查资源优势;二是随着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强,外国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以及我国护理涉外机构对英语好的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研究涉外护理行业需求也是为研究其他行业需求提供参考。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涉外护理行业对英语的需求状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研究,一是护理行业岗位招聘对英语的需求,二是护理行业岗位工作对英语的需求,三是护理行业岗位培训对英语的需求。通过调研,这些方面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涉外护理行业对英语的需求,能以此为据,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2):125-130

需求分析报告 篇4

目录

1.引言....................................................................2 1.1 目的...................................................................2 1.2 术语...................................................................2 1.3 参照标准...............................................................2 2.测试日期安排............................................................3 3.测试小组及成员..........................................................3 4.测试具体内容............................................................3 4.1 合法性检查.............................................................3 4.2 软件文档检查...........................................................3 4.2.1 必须提供检查的文档...................................................3 4.2.2 其他可能需要检查的文档...............................................4 4.2.3 由业主确定必须检查的其他文档.........................................4 4.2.4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4 4.3 软件代码测试...........................................................4 4.3.1 源代码一般性检查.....................................................4 4.3.2 软件一致性检查.......................................................5 4.4 软件系统测试...........................................................5 4.4.1 界面(外观)测试.......................................................6 4.4.2 可用性测试...........................................................6 4.4.3 功能测试.............................................................6 4.4.4 稳定性(强度)测试.....................................................6 4.4.5 性能测试.............................................................6 4.4.6 强壮性(恢复)测试.....................................................6 4.4.7 逻辑性测试...........................................................6 4.4.8 破坏性测试...........................................................6 4.4.9 安全性测试...........................................................7 5.测试结果交付方式........................................................7

1.引言

1.1 目的

为了尽可能的找出软件的不足,提高软件的质量,促进软件的成功验收,专门制定了本大纲。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所要进行的测试工作制定各种必要的准则和规范,以及在有关方面协议的基础上对测试工作进行合理组织与管理。

1.2 术语

本大纲所提及的术语,其定义遵照GB/T 11457标准。

1.3 参照标准

● 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 GB 8566—1995;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 ● OGB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 GB 9385*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 GB 9386—198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 ● 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 O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 OGB/T 14079—1993 软件维护指南

● OGB/T 14394—1993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 GB/T 16680一1996 软件文档管理指南 ● 开发者企业规范

软件开发者有关软件工程的规范 ● 其它文件

例如:合同书等,法律文件中的有关规定。

说明:(1)应该遵循自顶而下、就严不就宽的原则,除非合同书等法律文件中另有规定。

(2)标记(*)号的标准为推荐标准。

2.测试日期安排

开发方如期交付软件的基础上,由业主审核确定具体日期安排。

3.测试小组及成员

由业主聘请具有一定的分析、设计、编程和软件测试经验的测试组长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测试组设组长一名(可设有副组长),负责整个测试的计划、组织工作。

或委托具有国家认可测试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测试。

4.测试具体内容

测试内容应该包括:合法性检查、文档检查、软件一致性检查、软件系统测试与测试结果评审等几项工作。

4.1 合法性检查

检查开发者在开发本软件时,使用的开发工具是否合法。对在编程中使用的一些非本单位自己开发的,也不是由开发工具提供的控件、组件、函数库等,检查其是否有合法的发布许可。

4.2 软件文档检查

4.2.1 必须提供检查的文档

● 项目实施计划; ● 详细技术方案;

●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STP)(含数据字典); ● 概要设计说明书(PDD);

● 详细设计说明书(DDD)(含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 软件测试计划(STP)(含测试用例); ● 软件测试报告(STR);

● 用户手册(SUM)(含操作、使用、维护、应急处理手册); ● 源程序(SCL)(不可修改的电子文档); ● 项目实施计划(PIP); ● 项目开发总结(PDS);

● 软件质量保证计划(SQAP);

4.2.2 其他可能需要检查的文档

● 软件配置计划(SCMPP); ● 项目进展报表(PPR); ● 阶段评审报表(PRR); 4.2.3 由建设方确定必须检查的其他文档

说明:如果建设方认为4.1.1节和4.1.2节所列文档之外,还需要检查其它文档,则在此列出文档名称;如果业主认为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文档检查,则本部分无内容。4.2.4 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

文档是软件的重要组成都分,是软件生存周期各个不同阶段的产品描述。文档质量的度量准则就是要评审各阶段文档的合适性。主要有以下六条:

● 完备性

开发方必须按照GB 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的规定编制相应的 文档,以保证在开发阶段结束时其文档是齐全的。● 正确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文档的内容,必须真实的反映阶段的工作且与该阶 段的需求相一致。● 简明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的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简练,适合各 种文档的特定读者。● 可追踪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追踪性。文档的可追踪 性包括横向可追踪性和纵向可追踪性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在不同的文档的相关内 容之间相互检索的难易程序;后者是指确定同一文档某一内容在本文档范围中检 索的难易程度。● 自说明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较好的自说明性。文档的自说明 性是指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不同文档能够独立表达,该软件在其相应阶段的 阶段成果的能力。● 规范性

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所编写的各种文档应该具有良好的规范性。文档的规范性是 指文档的封面、大纲、术语的含义以及图示符号等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4.3 软件代码测试

4.3.1 源代码一般性检查

仅对系统关键模块的源代码进行抽查,检查模块代码编写的规范性,批注的准确性,是否存在潜在性错误,以及代码的可维护性。

● 命名规范检查

检查源代码中的变量、函数、对象、过程等的命名是否符合约定规范,该规范可 以由开发方在软件工程文档规范中单方面约定。

● 注释检查

检查程序中的注释是否规范,注释量是否达到约定要求,例如:要求注释量达到 30%左右。● 接口检查

检查数据库接口等外部接口是否符合要求,各程序模块使用的接口方式是否一 致,特定的外部接口协议是否符合。● 数据类型检查

源代码中涉及的金额的常量、变量及数据集和数据库中涉及金额的数据类型是否 采用货币类型,以防止在特定条件下产生较大的误差而影响统计结果。● 限制性检查

对一些程序中使用到的、具有使用限制的命令、事件、方法、过程、函数、对象、控件等进行检查。检查在长时间运行时,有无可能接近或者达到限制条件,这里考虑的系统运行时间可能长达数年。

4.3.2 软件一致性检查

● 编译检查

要求提交的源代码在其规定的编译环境中,能够重新编译无错误,并且能够完成 相应的功能,从而确定移交的确实是正确的源代码。● 安装/卸载检查

在新系统上用交付的软件安装盘重新安装各个模块,并且通过运行这些软件模 块,能否完成相应的功能,从而确定移交的确实是正确的软件安装盘。在安装后立即卸载所安装的模块,并且检查是否能够做到彻底卸载。● 运行模块检查

将新安装的软件模块与现场运行模块用软件工具抽样比较,确认交付的软件安装 盘与现场运行软件一致。

抽查数处现场运行模块用软件工具比较,确认现场运行软件一致。

4.4 软件系统测试

软件系统测试不仅是检测软件的整体行为表现,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是对软件开发设计的再确认。

进行软件系统测试工作时,具体的测试用例是由开发方提供,并由测试方和用户共同补充制定的。在开发方做完功能演示后,可以进行下列测试:

● 界面(外观)测试; ● 可用性测试; ● 功能测试;

● 稳定性(强度)测试; ● 性能测试;

● 强壮性(恢复)测试; ● 逻辑性测试; ● 破坏性测试; ● 安全性测试。说明:实际进行的测试内容有测试方法和业主根据具体情况共同确定,并非文中所列测试内容都必须进行测试。

4.4.1 界面(外观)测试

对照界面规范(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或者由软件工程规范中给出)和界面表(在概要设计中给出),检查各界面设计是否规范,包括:界面风格、表现形式、组件用法、字体选择、字号选择、色彩搭配、日期表现、计时方法、时间格式、对齐方式等等,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协调一致、是否便于操作。4.4.2 可用性测试

测试操作是否方便,用户界面是否友好等。测试系统是否有影响操作流程的界面Bug和功能Bug,纪录具体Bug的数量、出现频率和严重程度。4.4.3 功能测试

检查数据在流程中各个阶段的准确性。对系统中每一模块利用实际数据运行,将其结果与同样数据环境下应该得出的结果相比较,或与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要求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有偏差,则功能测试不能通过。

检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的需求是否都得到满足;系统是否缺乏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重要功能;以及系统实际使用中不可缺少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没有规定的功能。

如果存在遗产数据,应该检查遗产数据转换是否正确。4.4.4 稳定性(强度)测试

测试系统的能力最高实际限度,即检查软件在一些超负荷情况下,功能实现的情况。例如:要求软件进行某一行为的大量重复、输入大量的数据或大数值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大量复杂的查询等。

利用边界测试(最大值、最小值、N次循环)对系统进行模拟运行测试,观察其是否处于稳定状态。4.4.5 性能测试

根据系统设计指标,或者对被测软件提出的性能指标,测试软件的运行性能,例如:传输连接最长时限、传输错误率、计算精度、记录精度、响应时限和恢复时限等。4.4.6 强壮性(恢复)测试

采用人工的干扰使应用软件、平台软件或者系统硬件出错,中断正常使用,检测系统的恢复能力。进行强壮性测试时,应该参考性能测试相关的测试指标。4.4.7 逻辑性测试

根据系统的功能逻辑图,测试软件是否按规定的逻辑路径运行,选择一些极限数据判断软件运行是否存在错误或非法路径,从而发现系统的逻辑错误或非法后门。4.4.8 破坏性测试

输入错误的或非法的数据(类型),检查系统的报错纠错的能力及稳定性。并测试可连续使用多长时间而系统不崩溃。

4.4.9 安全性测试

验证安装在系统内的保护机构确实能够对系统进行保护,使之不受各种非常的干扰,安全测试时需要设计一些测试用例试图突破系统的安全保密措施,检验系统是否有安全保密的漏洞。

说明:进行安全测试时,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并且有业主派员参加。

5.测试结果交付方式

测试结束后,由测试组填写软件测试报告,并将测试报告与全部测试材料一并交给业主。具体交付方式,由业主和测试方双方协商确定。测试报告包括下列内容:

● 软件测试计划 ● 软件测试日志 ● 软件文档检查报告 ● 软件代码测试报告 ●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 测试总结报告

需求分析调查报告 篇5

一、档案网站用户需求分析

1、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职业是影响用户需求的主要因素,知识结构和素质相同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对信息的种类和内容有着类似的需求;

2、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内容和质量由用户的知识结构和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决定的,想要提高用户需求水平,就必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培训和交流,提高用户的信息能力;

3、用户利用档案网站多是为了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不是休闲而用,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档案意识的淡薄;

4、用户感兴趣的仅是关注档案信息中所记载的事实和数据,并不关注编研类成果;

5、档案网站的交流互动较少,大大影响了用户对档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用户信息需求,互动欠佳;

6、大多数的用户对档案网站的检索要求较高,但当前的检索功能却不能满足其需求,直接影响用户的利用效果,降低利用网站的需求性;

二、档案网站用户需求建议

1、大多数档案网站的用户认为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不够丰富,因此应丰富网站的资源总量,并优化所存信息,提高档案网站的文化底蕴;

2、大多数档案网站的用户人所网站检索功能的途径较为单一且过于专业,实用性不强,没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用户没法进行检索,随着网站检索的深入,越来越多格式的信息会给检索带来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对的用户对个性化搜索功能要求提高,因此,完善检索系统功能,提供检索的丰富和多样性;

3、大多数用户对于网站的互动性并不满意,有的从未使用过,档案网站仍停留在单向传递信息的阶段中,因此,应重视用户的反馈,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和服务,并解决,还应人性化地为用户进行信息的推送,最终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增强用户体验,培养忠诚用户;

4、档案网站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对用户的教育,提升用户信息素质,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平台;

随着用户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其对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对档案网站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就必须完善档案网站的各项功能,更好地完善用户满意度。

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篇6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

自从金融危机风靡全球后,各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因此,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各国面临和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也出现困难的现象,就这一困难本文分析引起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以及创业观。人才交流市场人头攒动,2010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再创造新纪录,报考公务员的超过百万的数字,北大学子卖猪肉。这些现象与数字互相阐释,共同指向一个话题——大学生就业是越来越难了。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大学生到处都有,即使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海外留学归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也并非易事。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

(一)、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三)、由于美国的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四)、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教学质量下降,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脱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为了更好的化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式,提出以下的方针:

1、要转变社会观念现在中国关心的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全球性问题。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不是减少教育而是需要国家给大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国家不能因为我们大学生一时的就业难,就忘记考虑实际的能力,读书越多不一定代表能力越高,但就业机会至少给了我们大学生提高能力的必要基础。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学习掌握技能才是硬道理。社会要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所以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能以为就业难就减少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有知识的人才,才能够更快的改变现状,较快经济发张,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国力。

2、个人要调整好心态。由于“精英情结”的淡化速度没有赶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速度,使人们的就业方向变得狭隘,而择业的自主性和多样化也就会大受限制。故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理性的选择就业。转变自己的一些观念:(1).大学生普遍薪资期望过高,使的一些企业和单位不敢大规模的招人,而且培育新人也将会浪费不少资源,从而抑制了企业对大学生等劳动力的需求,因此我们大学生的薪资期望不能过高,毕竟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应当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再慢慢发展,提高自己的薪资值。(2).局部行业和局部地区人才过剩,从行业来看,大家都希望到一些国家机关、科研单位和三资企业中去,而不愿意到民营企业、小型的企业就业。从地域来看,大部分大学生都愿意到大城市就业如北京、上海、深圳等,而不愿到西部等边远地区、基层发展,使的东西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故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到中、小城市发展,把学到的只是用到需要的地方去。从而即解决城镇等一些中小城市缺少人才的问题,又可以解决就业难的现状。(3).“一次就业,一生职业”的观念仍然存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我们应该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积极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时,大学生目前最重要做的是面对现实,既然现实不能骤变,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先融入现实,再试图改变。再说,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3、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促进就业的力度

面对年年攀高的大学生就业数量,我认为,政府的“一只手”要努力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各种人才就业的公平性;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强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开始抓起,不要认为快毕业了才建立学生的就业观,要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指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目标,让学生们明白将来要做什么,要事先准备什么,提供新的行业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而政府的“另一只手”恐怕还得多做一些综合治理的事。譬如,不要急于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忽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发展;不要忽视社会结构复杂化和职业岗位技能化的发展趋势,固守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老观念,要把学习书本的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等等。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加大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力度,进一步疏通与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4、高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脉络,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很多大学毕业生反映,现在很多企业单位都要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有动手的能力。中国的经济、社会都在快速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高等院校,在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切实做到与社会需求衔接。同时,要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等。实事求是地说,大学生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作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没有必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也没有必要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要有长远的眼光,多积累社会经验,客观地看待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迎难而上,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抉择。

二、英语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近几年的高考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外语专业或外语院校的报考热度不减。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特别是作为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英语。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计算机、通讯工程、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握-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四、英语专业优势

近年来,我国又掀起了一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外语人才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视线。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中,只有外语人才还是职场宠儿。

外语人才被热捧,就业形势大好。外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显然比其他专业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但由于受长期以来重文史、轻科技的外语教育的影响,外语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经济科技等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在每年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中,英语类人才都处于就业率的榜首位置,是需求量很大的专业。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面前,外语类人才仍然是各类人才中被看好的专业。特别是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对外联系越来越紧密,外语的需求量很大。而其中最通用的就是英语。目前对外交流的主要语种就是英语。各种对外和外事活动都需要英语。

英语高端人才严重缺乏。我国仍然缺乏高端英语专业人才。其中,同声传译人才和书面翻译人才等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全国各地人才市场频频告急,即使是北京上海这些高级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也难以幸免。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的专业人员就更少。另外,同声传译员也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长期以来,国内的翻译人才,特别是高端翻译人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和扩大,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所有翻译当中,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仍然是目前需求大热门。据了解,同声传译一天8小时收费为6000~8000元,超出这个时间,还要额外付费。所以,称同声传译为金饭碗并不为过。

专家们预测,我国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必将大大刺激市场对高端外语人才的需求,在未来几年,高端外语翻译人才将大显身手.五、不同学历之间的就业情况

大学生就业形势好于本科,本科就业形势好于专科,这是过去几年人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现象。学历高了路高走,于是,专科毕业升本科,本科毕业升硕士,成为很多学子的选择。

就业市场上的学历效应,究竟如何?据新华网报道,人事部的统计表明,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2003年一季度进入人才市场求职的个人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1.49,具有本科学历的占33.13,具有大专以下(含大专)学历的占58.91。但在用人单位发布的用人需求中,需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占3.67,需要本科以下学历(含本科)的占96.33,显示出高学历人才在求职中仍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但拥有高学历是不是就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呢?统计数据显示,不同专业之间的求职形势差异明显。就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的人才求职者而言,机械、市场营销、建筑、通信工程等专业供不应求,供需比分别为0.37:

1、0.55:

1、0.57:

1、0.64:1计算机、财会专业供需基本持平。而文艺体育、医药、文秘、管理等专业的职位的供需比分别为8.25:

1、3.17:

1、2.83:

1、2.54:1,人才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现象。

另外,市场营销、建筑、财会、文秘、中介服务和外语专业中,目前对大专学历人员的需求量很大,占本专业需求总数的60以上。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管理专业、经济专业、医药卫生等专业,对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需求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通信工程、经济专业本科及本科以上人员的求职形势较好,医药卫生和管理专业是硕士和硕士以上学历人员供不应求,本科学历人员求职则相对困难。据上海市教委统计,有的专业,学历不同,需求相差也很大,比如,计算机和外语专业,本科生抢得厉害,但专科生就业就比较困难。

六、总结语

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一体化经济,外国企业将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中国企业也将昂首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国际商业竞争中,除高新技术竞争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因此既懂英语又懂商务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骤增。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对国内企业的全面开放,广大的国内企业,包括中小型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将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冲击国际市场。这类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占有主导地位。从广东省各大人才市场和各大报刊的招聘广告中发现,这类复合型人才正以每年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速度递增。这些企业提供的岗位群包括外销业务人员及其辅助人员如跟单、质检人员、保险人员、报关人员等,此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北京专项旅游需求调查分析 篇7

一、北京旅游需求面临的挑战

1.旅游消费体现出大众化、刚性和前瞻性:旅游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 涉及到交通运输、商贸服务、文化产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是游客的旅游行为把不同的产业和行业串联起来, 游客的消费行为是综合的、集中的、较大规模的, 虽然旅游业是第三产业, 由于旅游消费是综合性消费, 它将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多点发展, 推动旅游供给方提供更多创新性、融合性旅游产品。人们是旅游消费主体, 旅游消费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 旅游是人们的刚性需求, 旅游的体验是不可替代的;人们总是趋向于获得新的体验, 要求旅游消费不断升级, 需要市场不断提供新颖的旅游产品、综合旅游产品。

2.文化旅游需求满足消费者复杂的消费需求和社会心理。为了推动整个北京社会化大生产, 需要综合考验北京的整个消费环境。北京的区域优势非常独特, 其未来旅游发展定位已确定为“文化旅游”, 在未来的发展中, 专项文化旅游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3.北京专项旅游资源短缺。因为北京急速膨胀的常住人口和日益拥堵的交通, 并没有把发展旅游业真正放在第一位, 北京在产业、居住和旅游方面的发展顺序是先宜业、后宜居、再宜游。北京在高端专项旅游的投入还不够, 主要还是靠传统的故宫、天堂、长城等景点来吸引游客, 目前和上海等其他一线城市比, 旅游资源还是比较缺乏。

二、开展北京专项旅游需求调查的意义:

专项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 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 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 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旅游需求, 包含了需求结构、市场规模和需求的增长率。一个地区的需求对于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某种旅游产品的需求较大, 就会促进竞争, 产生规模经济。而且, 如果消费者善于挑剔、品位较高, 就会促使企业不断地努力提高质量、档次和服务水平, 使之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 对于旅游需求的调查及研究, 对于提高竞争力有实践意义。

北京旅游资源虽然丰富、新门类也越来越庞杂, 旅游产业业态混杂、财富集中度低、产业特色不明显, 过多地强调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作用, 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严重, 旅游景区同质化趋向加重, 旅游项目雷同且功能单一, 旅游者一窝蜂地奔向长城、故宫等, 造成许多旅游景点过度拥挤。旅游的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 大大降低了旅游消费体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分析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对旅游资源分类管理, 做好旅游资源的策划, 尽快实现其品牌效应。比如可以划分著名旅游点、一般旅游点、专项旅游点、市级旅游点、区域旅游点、区县旅游点等, 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三、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全部在网络上进行, 共收回755份有效问卷, 在所有调查结果汇总后运用EXCEL软件的相关统计功能加以分析, 从而得出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情况。

我们收取的调查者多来自正在就读的大学生, 旅行社的前台, 销售,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人员, 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有基层基础工作的优秀员工, 他们最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且他们现在所处的管理岗位又都是面向企业核心工作, 组织大量一线员工开展工作的重要岗位, 因此, 他们既是企业员工的集中代表, 又是最了解企业员工需求的群体, 也最能反映真实可靠的需求信息。

1.通过走势图分析, 在50岁到60岁的人对专项旅游需求度要求不高, 20-30岁的人群对专项旅游需求非常的高, 占到42%, 这说明年轻的人更重视文化旅游、特色旅游资源对自己旅游出行决定的影响。

2.从北京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看, 长城、八达岭、故宫等旅游资源占的比重都非常高, 这说明, 北京专项旅游还是以这些常规旅游资源为主, 由于广东省的经济条件优越其他各省, 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同时受港台地区影响较大, 精神消费层次较高。

3.从旅游次数上看, 受访者中一年旅游2到3次的人比较多 (分别占49%和22%) , 这一数字虽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有差距, 但跟十年前相比已有了明显的增长。

4.从旅游消费方面, 大部分人在年人均2000到5000元之间 (合计占93%) , 这一数字与十年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增长, 其原因为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中愿意将可自由支配收入花在旅游方面的居民越来越多。

5.从选择的旅游项目的根据来看, 人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具有好奇心 (占31%) 。

6.21世纪已经成为了网络世纪, 人们会在闲暇的时候浏览网页, 从中了解关于旅游的知识 (占44%, 可多选) , 现在大部分上班的都坐地铁, 然而在地铁上看到旅游的广告多之又多 (占43%) 。亲戚介绍和推荐也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占42%) , 然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现在通过报纸了解旅游信息的受访者不是很多 (占27%) 。

8.在选择的旅游时间方面, 受访者大多选址夏季 (39%) , 是因为夏季的天气、假期和习惯等因素对受访者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9.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高居世界第一, 但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 资金是一个影响旅游的制约因素, 所以价格仍是出门旅游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占31%) 。

10.本次受访者的大部分人都是学生或者上班族, 因此没有过多的上网时间, 上网时间不太高 (选择每天上网时间为1至4小时的比例最高, 达40%) 。

11.在当今的网络时代, 网络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东西, 搜狐、腾讯、淘宝、京东等网站是受访者最喜欢登陆的网站。

12.受访者是否有出国 (境) 旅游的经历, 曾经去过哪些国家或地区, 占比最高的是没出过国 (境) 旅游 (占近70%) , 17%到过港澳台, 12%去过日韩。可以看到, 目前国人出国 (境) 范围还是比较近的地区, 美洲及非洲等地区还不太有吸引力。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年龄以20至30岁比例为最高, 这个年龄段的人精力充沛, 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网络的迅猛发展, 使得人们了解旅游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旅游企业扩大影响和打造品牌的途径正在向完成从传统媒介向网络的转变。

四、提高北京专项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整合旅游资源, 合理规划, 有序开发。北京作为首都, 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其特点一是历史久远, 可谓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发展之缩影, 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二是遗存丰富, 品位居首, 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 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代表性。三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千秋各异, 交相辉映, 具有旅游内涵构成的完美性。四是北京古都, 保存完整, 城墙内外古建筑成群, 且高楼大厦林立, 现代设施完备, 具有古都风韵和现代城市气息的协调性。在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上, 提高北京旅游竞争力, 这不仅涉及到基础设施、旅游投资能力、开发规模和方向、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的方方面面, 还要对经济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 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成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综合性旅游产业城市。

2.提高北京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与国内外的其他大城市相比, 北京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是旅游竞争力的劣势因素。北京应进一步加强区内的环境治理, 减少水体、空气、土壤等的污染, 提高环境质量。要适应未来旅游生态环保、健康绿色的发展态势。开展低碳环保的旅游开发及旅游模式, 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建立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旅游导向性的发展战略, 与现代产业的最新发展结合, 加速旅游行业的升级改造。

3.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现代科技和文化创意、创意产业的崛起整改变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北京旅游产业需要在生态、环保、科技、文化的发展和融合方面大力提升, 旅游企业要实现信息化改造, 加快景区的信息化改造、旅行社的网络化建设、政府部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化建设。北京要加强旅游休闲度假项目, 重点是金海湖风景旅游区、红螺山、青龙湖和潮白河休闲旅游区、小汤山温泉疗养度假区、云蒙山森林公园、灵山风景旅游等区域的规划和建设, 建设大型的、高品位的、高标准、充分体现现代科技、主题突出、吸引力强、参与性强、面向海内外客源市场的主题公园。

摘要:北京是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丰富的独特的旅游资源, 后发优势明显, 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旅游业与北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休戚与共, 离开了旅游, 城市就缺乏活力和灵魂。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北京专项旅游需求的调查, 分析北京旅游需求的特点, 探讨北京旅游业目前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旅游需求,调查分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增贤, 保继刚主题公园黄金周游客流季节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12 (01) ;

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调查与分析 篇8

【摘 要】介绍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焊接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 目标需求 分析 焊接行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43-02

高职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较低,以某高职院校2012级学生为例,高考英语平均分仅为72.3238分,即仅占总分(150分)的48.2158%;90分以上的学生仅占20.9816%。换言之,全年级只有20.9816%的学生高考英语科成绩达到及格线。学生入学后多数专业的英语课时仅为96学时,少数专业能达到124学时。在这种情况下,鼓励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显然不实际。但尽管如此,学生并非不想学习英语。研究表明,大部分高职学生虽然在英语学习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目的很明确,即用于今后的工作;他们的学习主要是以工作为导向的。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当与他们的专业相结合,即引入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或进一步明确为职业英语(EOP)教学(职业英语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为了给编写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提供依据,本文依照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专门用途英语(焊接专业)目标需求进行分析。

一、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分析方法

哈钦森和沃特斯对专门用途英语和普通英语(GE)的性质的论述,笔者在《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一文已有介绍,为节省篇幅,本文不再赘述。哈钦森和沃特斯认为,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目标情境分析应回答一系列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这门语言——是为了上学、接受培训,还是为了工作、晋升、考试。二是如何使用这门语言——说、写、读情况如何;是电话交谈还是面谈;文章与语篇类型是学术文章、讲座、非正式对话、技术手册还是目录。三是内容领域是什么——医学、生物、建筑等等;水平如何,是工程师还是技术员。四是学习者将用语言与谁交流——语言母语者或非母语者;是专家、新手,或是学生等;关系是同事还客户,上司还是下属。五是语言使用的场所——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车间,是单独交谈还是参加会议等等;在国内还是国外。六是何时使用语言——是随学随用还是以后才用;是经常还是很少使用;是少量使用还是大量使用。

二、采用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分析方法对焊接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目标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

2012年4月至7月,笔者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就焊接专业的英语教学对焊接行业的从业人员中经常使用英语的部分人员进行定向调查,共访谈了20人,问卷调查10人。其中接受访谈的20人中有15人是焊接设备及用品的销售人员,5人为焊接企业管理人员;15人专科毕业,5人本科毕业;15人来自外资企业,5人来自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接受问卷调查的10人中工艺员2人,管理人员2人,无损检测员1人,销售人员3人,售后服务1人,其他1人;3人来自私营企业,2人来自港澳台资企业,5人来自外资企业;9人专科毕业,1人本科毕业。为了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否有学习英语的必要,访谈的内容主要是了解高职毕业生在工作中是有机会使用到英语、掌握英语各种或某种技能是否会给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增加筹码。调查问卷的内容根据哈钦森和沃特斯的目标需求分析框架制作而成,同时根据需要增删一些内容,由“基本信息”、“对英语在工作岗位上的使用情况的描述”、“对英语语言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应用的描述”和“请就以下问题发表您的看法”及自由发挥等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从业人员对高职生是否有必要学习英语发表看法,从业者如何使用这门语言、从业者用语言与谁交流、语言使用的场所以及调查对象对自身在校时英语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调查问卷的变量赋值采用“权重”的方法,如“设用英语与您交流的人士的知识背景为100%,则A.专家/学者占( %)B.工人占( %) C.外行占( %)D.其他情况(%)”。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主要通过网络进行。

以下是调查结果。

一是关于高职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掌握英语技能。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来自国有控股企业的管理人员表示英语技能不是他们在录用高职毕业生时的必要条件,原因是公司里有英语本科毕业的专门翻译。而来自外资企业的15名受访者则表示高职生很有必要学习掌握英语技能。一位受访者表示,“不要以为毕业后出国的机会少,不想学好英语。其实现在发达地区使用英语的也非常之多,特别是合资和外资企业。”他进一步表示,“目前社会上只会英语的人很多,只会技术的人也很多,但是两者兼有比较少,而且这样的人才,社会上是急缺的。如果技术很好,再学好英文,毕业几年有工作经验后会前途无量”。另一位受访者则表示如果他能用英语直接与外籍专家交流,他的薪水就会高很多,原因是公司就不必从他的薪水中抽一部分来供养翻译。显然,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因其人才齐全,高职毕业生很难有机会直接与外籍人士用英语交流;而在外资企业中,高职毕业生也可以借助英语大显身手。

二是从业人员如何与外籍人士有效交流。“在能力还没很强的时候配合关键词和手语画图来表达”,还可以“用手机来翻译关键词”。这种“关键词和手语图画”结合的方式能否实现有效沟通?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沟通则交流无法进行。一名受访者的观点支持这种观点:“首先还是建立自信,不要怕读音不准和语法不正确。其实外国人只要你会英语就很喜欢和你交流,哪怕读音和语法不准确,能听得懂就行。毕竟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 另一名受访者表示,“只要多练习在初中时所学的短句就足够日常所用。不要记高中和大学时学的那些很复杂的句式,很难懂,老外也从来不用。因为在工作中,说得直截了当是最有效率也是最简单的交流方式。”此访谈结果也许会出乎部分英语教师的意料:说出来的东西要语法没语法、要句子不成句子的,竟然也能实现有效沟通。另外,课堂上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来分析和训练的长句、复合句之类的,在工作交流中也竟然“从来不用”。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确实应该有所改变了。

三是如何使用这门语言。该部分是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共有10个问题,分别调查各种语言技能的使用情况、交流途径、文章与篇章类型、句子使用情况等。在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的使用上,调查对象认为,在实际工作交流中,68%是“口头交流”,29%是“书面交流”,另外10%是其他形式的交流(如绘图)。其中“说”的比重最大,占51%,其次是“听”34%,“中译英”11%,“英译中”23%,“读”和“写”几乎不用,仅分别为6%、3%。在交流途径上,涉及“听”的交流途径时,现场交流权重最大,占69%,听会议发言23%,电话沟通13%。“说”的交流途径与“听”相差无几:67%为现场交流,23%为会议发言,12.5%是电话沟通。在文章与语篇类型上,所阅读的资料60%为手册及说明书等技术文献,43%为工作往来邮件,23%为工作文件(如工艺卡等)。所写的资料63%是工作往来邮件,47%是工作文件(如工艺卡等),20%是工作报告。在翻译技能的使用方面,翻译最多的文档是说明书,占73%,其次是焊接工艺文件和规程,占40%,另外27.5%为手册;所翻译的材料中80%是英译中,26.7%是中译英。第四,关于句子长短的问题。在回答“关于语句使用情况的权重”时,调查对象认为40%属于“仅使用关键词或关键词组”,40%属于“使用短句”,仅有 15%属于“使用长句及复杂句”的情况。

四是学习者将用语言与谁交流。调查对象认为,与他们用英语交流的人当中,母语为英语的人仅占30.5%,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多达69.5%;在人关系中,领导交流56.67%,同事40%,下属10%(只有一人表示与下属用英语交流),客户30%;专家/学者40% ,工人80%,外行28%,其他情况(外籍工程师、公司产品培训老师)25%。

五是关于内容领域和语言使用的场所。因本调查是针对焊接行业,故只设两个问题,用以了解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是否与工作有关,是在工作现场的交流还是通过电子邮件等。调查结果是用英语进行的交流中73.75%“与工作有关”,52.5%“与工作无关”;15%“出现于现场工作交流”,53%“出现于工作往来邮件”,47.5%“出现于业余交流”,5%“出现于其他情况”。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专门用途英语(焊接专业)目标情景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掌握英语技能对高职学生来说是必要的。第二,现实工作中的有效交流并非建立在语法和发音都正确的基础上,也很少用到复杂的句子和长句;肢体语言、实物等都可以帮助实现有效交流,关键是有自信,敢于开口说,能说出要表达的关键的东西如关键词即可以让对方理解。第三,在工作现场的交流中以口头交流为主,即主要使用的是听和说技能,读写译技能使用得不多,且内容主要与工作有关。第四,交流对象主要有领导、同事和客户;工人和专家(学者)。为此,笔者建议:第一,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强化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甚至可以取代普通英语教学。第二,高职英语教材的难度不宜太大,多用高频词和简短句,少用复杂句、长句等。第三,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羞怯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说,不要太注重学生口语表达中的语法错误,更不发在学生表达过程中纠正学生不影响听者理解的“不标准”的发音。第四,在编写专门用途英语教材中应合理设置人物,使之最大限度包含现实工作交流中可能存在的人物关系。

【参考文献】

[1]郑瑾璇,宁春燕,叶克力.高职职业英语学习需求分析[J].广西教育,2013(6)

[2]张雪红.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一对上海三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M/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09-23

[3]Hutchinson &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特殊用途英语[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项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院级科研立项(教研教改类)项目(【2012】JG006)

【作者简介】郑瑾璇(1966- ),女,壮族,广西凭祥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文明校申报条件下一篇:会务培训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