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书籍读后感(精选8篇)
《管人的真理》是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所撰写的关于人力资源guǎn lǐ方面的作品。斯蒂芬·P·罗宾斯博士,是guǎn lǐ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的世界顶极guǎn lǐ畅销书作者。他的书销量已经突破200万册,在美国的100多所大学和世界数百所大学及许多企业中被广泛采用,读者遍及全球。除本书以外,罗宾斯博士的《guǎn lǐ学》和《组织行为学》中文版在中国guǎn lǐ学界教师、MBA和企业guǎn lǐ者及公司白领中也是有口皆碑,且多年畅销不衰。罗宾斯博士的实践经验丰富,学识渊博,并非一般象牙塔中研究guǎn lǐ学的教授可以比拟。他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他先后在布拉斯加大学、协和大学、巴尔的摩大学、南伊利诺伊大学和圣迭戈大学任教,并在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中担任咨询顾问。
罗宾斯博士酷爱体育运动,自1993年以来,他曾4次获全美室内同龄组50米短跑冠军,并创造了360米和200米两项世界纪录。他被选为1993年和1994同龄组田径先生。这样一位经历丰富的作者写出的这样一部著作,我在拜读后立即感觉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人力资源guǎn lǐ上的一些真理,而且选用的都是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对工作实践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
从结构上讲,本书基本上是围绕人力资源guǎn lǐ的几大模块阐述的,从招聘开始,到激励、领导能力、绩效guǎn lǐ、沟通方式等,一一进行了说明,特别是对组织的过程、行为、意义进行了超越一般见解的论述。而且,本书还纠正了一些在在许多流行的guǎn lǐ书籍中未经证实的观点,以实践证据他们做了反驳。
我认为,本书的特点就是从行为而不是从guǎn lǐ理论上讨论人力资源guǎn lǐ,就像本书一开头汤姆斯.G.卡明斯(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guǎn lǐ与组织系主任、教授)所评论的那样,“guǎn lǐ实践和行为研究之间的鸿沟终于被跨越了”。
所以,我对本书的观点就是,本书更多的从实践操作层面对我的工作产生指导作用,和已经学习的人力资源guǎn lǐ相关教材的理论向配合,能在理论和实践双重范围发挥更好的作用。就招聘而言,本书所介绍的是如何在实际面试中寻找到符合组织需求的合适人才。按照教材上的说法,主要是招聘的概念和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外部招聘和内部招聘,并介绍可能从外部获得人才信息的渠道,以及相关优缺点的比较,但并没有介绍面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往往造成实践中收集到人才资料,却不知道如何通过面试这段短短的时间了解他除了技能以外的其他情况。而实际上就像本书真理1所说的那样“忘掉人格特质,行为才算数”,只有从面试人员以前的行为出发,才能考量他今后在新的组织里面可能会发生的行为,及对新组织的适应性。
此外,本书也对传统招聘理论做了验证。如传统招聘理论也提到面试时要做好“工作真实情况介绍(Realistic Job Preview)”,应当向应聘人员介绍本组织不利的一面外,否则易使求职者产生过高的期望。本书就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详细举例说明,他列举了电信科技公司首席运营官特意说明加班很多的情况,从而保留下忠心耿耿、愿意做工作中任何事情的员工。而且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对我更有启发的是,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面试提问的方法,关键是使用一系列标准化的问题,避免引导性问题,并对应聘统一职位的人提出相同的问题,这样可以有一个公平的考量。而在现实工作中,面试有时往往有点随心所欲,面试人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应试人的第一印象等,提出不同的、不系统的问题,这样往往不能真正选择适合的人才。
有了合格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就足够了么?事实上远远不是这样,对员工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是人力资源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没有绩效考评和激励措施,员工就不可能高效工作,也不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绩效和激励是人力资源guǎn lǐ教材中经常提到的,在本书中
也作为一个重点进行了阐述。教材上对绩效和激励讲述,重点在于绩效考评的内容、指标体系、考核方法、结果运用等理论问题,本书则是对绩效考评与反馈的手段、其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做了具体说明。作者首先论证“为什么当今许多员工没有被激励起来”(真理12),对此提出了三个浅显的现象,关键还是员工对绩效考评的信任度,和员工报酬是否可以在绩效考评中得到切实反映。因此,作者提出,只有加强努力和绩效的关系、绩效与报酬的关系和报酬与实际想要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绩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作者还提出了他对员工满意度对提高员工绩效的看法,他推翻了传统观念上所认为的快乐的员工就有好的业绩的看法,反而从自己写作体验的角度提出提供员工工作效率、增加员工工作成就感才能提高员工绩效的观点。这也是一般教材所罕见的经验。
就我的实践而言,上述论述对调整绩效考核体系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意义。在一般的企业里,往往根据人力资源guǎn lǐ理论的阐述或者领导的要求,为考核而考核,甚至干脆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评,即使有也往往是走过场,并没有使用公开公平的标准对员工的努力程度进行表彰;即使有表彰,也不一定是员工内心所期望的。因此,真正要让绩效评估要起到实际效果,一是要制定统一考评标准,二是进行多级、跨级别考核,三是探究不同年龄、资历层次员工的不同需求,将考评结果与其需求向结合。如此可以较好的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此外,作者提出的真理17“专业工作者追求流畅的生活体验”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也为激励体制提出一个很好的设计方向。作者认为,guǎn lǐ者应将流畅看成一种激励专业员工的有效方式,因为工作本身有许多特性可以激发“流畅”的状态,工作可以带来挑战,让人精力集中,所以guǎn lǐ者可以把工作设计的更富有挑战性、创造性,让人全神贯注,员工能充分施展才能。
这条真理对我的另一个实践意义在于,将能帮助我更加理性、深入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我在实践中常常看到,员工并非仅仅以金钱就可以达到激励效果的,除了金钱、升职、精神奖励等激励手段外,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在工作环境中感到人际关系的友好也是挽留员工和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身边经常有朋友表示不愿意离开现有单位,即使新单位的收入更高,他也不愿意去,重要原因就是现有工作富挑战性、从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以及与同时交往的愉悦。作者的上述论述从理论高度总结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也给我指出理论结合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道路。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以浅白的方式说明了“领导的真理”,而这是书本、教材上几乎不会提到的。一般教材上都是对人力资源guǎn lǐ进行理论介绍,对领导的艺术是不会做正面阐述的;而领导能力在到达一定职位级别后,又是必须的。经常有例子,说是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工作的非常好,一旦提拔到领导岗位就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承担guǎn lǐ多人的职责、与下属、上级、平级之间的关系紧张等等。因此,领导能力是必须的。很多人认为,领导能力是天生的,我以前也经常由此想法,但拜读了本书后,我改变了这种观点。作者认为,领导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连一般人认为最难获得的“领导人格魅力”也是可以通过训练获得的。就像真理31所描述的“魅力是可以学会的”,作者描绘出有魅力的气质与行为,并针对魅力行为设计培养方法与步骤。而一个有魅力的领导是能让下属心甘情愿追随的。就如毛泽东主席,他的个人魅力使无数人愿意追随,即使他晚年返了错误,感受到他个人魅力的人仍然对他无怨无悔。当然,我们个人是不可能达到毛主席这样的高度的,不过还是说明魅力在领导力中的影响与作用。
一、伪“满汉一家”执政理念下的史学图书编撰和管理工作
“满汉一家”的执政理念在顺治帝入关之时初步提出,康熙时有重大发展,而至乾隆时期得以登峰造极。史载乾隆帝酷爱汉学并深有造诣,“弘历袭法世祖,笼络汉仕。治世元年既仿而行博学鸿词试”。又在六次南巡时利用时机接见汉人知识分子,提拔汉家人才。“帝幸江南十又二,每召试士子,以诗赋,或论策,分质以赐爵位。”且其本身汉文化水平很高,“能诗善画,歌咏皆长”。可以说,乾隆是清朝皇帝中对汉文化事业最重视而相关功绩也最大的皇帝。
1. 大量编撰故明乃至明之前的史学书籍。
每一个朝代成立之后,有两件事情都是他们必要做的:一是为前朝撰写历史,以揭示他们为什么败亡,同时给自己乃至自己的接班人以警戒;二是为自家编撰历史,这就类似于树功德碑,一方面表明自己为什么胜利,另一个则是,自己的胜利是“历史的必然”,是“上天和人民共同的选择”,以使得自身统治合法性得到神化。这一点,以“异族”身份侵占汉室江山的满族人自然更加不能免俗。清朝早在顺治帝甫一入关,就命令史官开始编撰“故明”历史即《明史》,“以彰教化之功,足为后代戒尔”;而康熙帝经半个多世纪的苦心经营,在终于稳固满清人在中原大地的统治根基之后,遂急不可耐地命人撰写《大清一统志》。但这两部史学巨典,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都不曾看见其付梓即已驾鹤归西,而经过近三代帝王(顺治、康熙、雍正)的努力,清朝国家经济实力大为提升;加之自顺治以来就已经提倡“满汉一家”的执政理念,使得很大一部分汉人文臣逐步臣服并实际接受了满清的统治。此刻,乾隆帝倡导对史书以及史学图书进行大规模的编撰和修订也便因为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基础而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如果我们单纯地认为乾隆皇帝诏令仆从大力编撰史书的目的仅是单一地贬斥故明而褒扬满清,则就完全沦落进了狭隘的学术视角了。明末战争使得珍贵史料大量丢弃,使得重修编撰前朝史书极为必要。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个朝代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更迭而来的,战争始终是推陈出新的主旋律。战争的最大益处在于可以让一切重新来过,其对于摧毁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效用极大;然而,战争摧枯拉朽的破坏力同样会导致人类辛苦创造的诸多文明瞬间毁于一旦!毫无疑问,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的战争,都会给前一朝代人们已经创建的文化造成不可估量也几乎不能挽回的损失。由于稍具史学价值的图书大都篇幅巨大,搬迁不易,一般藏于封建国家“史馆”等重要的图书保管和存储中心,因此,战争一到,人们多数情况下只会想到携带金银细软,以求安身立命,各种珍贵的书籍和史料也就只有在残酷的战争中化为灰烬了。据统计,明末战争导致的珍贵图书的毁损,至少在七十万册左右。而大型史书的编撰向来被视为封建国家国力强盛,统治者治国有方的标志之一。乾隆帝向来好大喜功,自然不会放过在各个方面都要留名青史的机会。历史记载,在乾隆帝统治中国期间,大型官修书籍达一百余种,并最终完成了顺治时期开始编撰的《明史》以及圣祖康熙时期开始编写的《大清一统志》,他又令臣下编成《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大清会典》等重要的历史和制度类图书。除此之外,乾隆帝一生还主持编撰和修订了其他种类的书籍七十多种,这其中包括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四库全书》,该书共收录有价值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大量古典文献,被认为是“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
2. 大量毁弃前代史书。
乾隆帝之所以要焚毁书籍尤其是史书的原因,正在于那些书籍中或多或少地都有类似于这样的记载:满清向来被视为蛮夷之邦,是“少数民族”,或者异邦人士,是不能够入主中原的。汉文化的内质里其实有着异乎寻常的浓厚的“排外”倾向,这一点,自“五胡乱华”唐朝建立之后更加明显。虽然唐太宗一再倡言:“自古皆贵中华,而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但首先他本人就是鲜卑人,并非汉人血统。并不能够代替汉人说话。因此,作为“外来者”和“入侵者”的满清人必须要消除满汉痕迹,让汉人认为满清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烧掉原来的史书以及与之相关的史学类书籍,并重修编撰之!史载乾隆帝为了彻底斩断汉人反清复明的念头,毁掉了约十五万册明王朝时期汉人的图书。这直接禁锢了当时人们的思想,从而使得中国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逐步落后于欧洲。乾隆帝在位时期,多次以编撰图书之名,向民间或是社会各方征集旧本图书,明面上说是为图书编撰提供参考蓝本,实际上进行无耻的文化湮灭行径。据考证,在编撰丛书《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乾隆帝借机焚烧、换页、删改的史书不少于四万册,这其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私家孤本。而对于民间私人撰写史书的行为,乾隆帝通常情况是“不大欢迎”的。这一点,从他在位期间几乎垄断了整个国家史书编撰这一行业就可以知道。乾隆帝深知,在他的那个时代,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纸张尤其是书本。书籍尤其是史书是思想的载体,汉人当中总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喜好从历史的角度警戒今人些什么,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止此种书本流布世间。为此,乾隆毫不犹豫地沿用了他祖宗的办法:大兴文字狱。实际上,虽说文字狱使一些人家破人亡,如王锡侯《字贯》案、胡中藻《坚磨生诗抄》案、徐述夔《一柱楼诗》案等都是死人上百的大型的文字狱,但是相较而言,文字狱的威力还是在于其文化高压政策给社会各阶层造成了极端恐怖的气氛,使得之后多数知识分子养成了草木皆兵心理,从此人们张口不言政事,国家言路实际封闭,人们主人翁意识慢慢凋零,最终造成了整个民族的愚昧和无知。
二、排斥外洋经典,为维护统治不惜故步自封的图书采购思路
史学评论家郭沫若曾经指出,“‘康乾盛世’,其实盛在康熙朝,至乾隆特别是乾隆中晚期,中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一个原因之一,在于康熙之时,皇帝还能够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有向外界观望和学习的勇气,不自欺欺人。然而,封建国家发展到乾隆皇帝尤其是其执政当国的中后期之中,整个国家实际全面走向闭关锁国。西学东渐的进程被乾隆帝人为地粗暴打断,终于使得这个国家失去了最后一次浴火重生的大好机会。正如上文所言,在政治权利主导一切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脱离得了权力的控制,图书的采访和管理作为封建国家普及文化思想,教化万民的重要工作自然更得要受到来自政治领域的干涉。乾隆帝生于1711年,在位的时间是1736—1795年,死于1799年,即是说,他所生活的年代,几乎贯穿了整个18世纪。而对历史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18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结束,启蒙运动影响正在扩张的时期,是西方国家正由专制主义的封建王朝向民族开化之资本主义国家过渡的时期。
我们认为,乾隆帝对于外部世界的惧怕是没有十足的理由的。对于外国经典,为了维护统治,对于有资产阶级革命倾向的书籍完全可以不必采访,但是那些“奇技淫巧”类的、载录世界其他各国历史人文等的书籍却是完全可以大力引进的啊。但是没有,甚至连宗教信仰的传播最后也因为乾隆帝个人专断而搁浅,这给当时西方基督徒留下了一个较为恶劣的印象:这个国家没有上帝,只有依靠武力才能让他们臣服于主的脚下,这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史上西方宗教与军事侵略联盟的恶果。从日本明治维新的视角来看,乾隆帝完全可以推行中体西用的办法,利用西方国家的优势技艺强大自身国家军事和科技力量,真正维护自身统治根基,而不是借助闭关锁国令,让整个国家和民族缓慢地变成羔羊。即是说,当时乾隆帝乃至其仆从所走的史学类图书采购的路子,主要是依靠国家编撰。这使得整个学术研究暗无天日,单一乏味,毫无新鲜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古代图书管理人员创新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乾隆皇帝执政中国的时期,我国史学类图书的编撰工作主要由封建国家一力完成,民间非经许可不得参与;而对该类图书采购,则眼光过于短视,并未放眼世界,引介那些具备极大思想火花的世界性历史名著;同时,乾隆帝时期,对于史学图书的控制和管理过于严密,进而制约了我国读书人思考和判断能力,这是使得我国最终落后于欧洲的原因之一。
摘要:乾隆时代对于史学类图书的管理集中表现为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一是对于纯史学研究和有利于维护本朝统治的史学书籍大加编撰和推崇;二是严格限制甚至大量焚毁那些载录不利于满清统治之言论和思想倾向的史学书籍。
关键词:书籍管理,史学类,乾隆皇帝
参考文献
[1]王荣荣.清代书院藏书管理制度研究[J].兰台世界, 2012 (6) .
[2]周郁, 蔡建国.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述论[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8 (2) .
【关键词】书籍设计;五感;纪实类书籍;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纸质书籍通过它自身设计中的“五感”美,依然展示着它自身存在的独特魅力,书籍设计的“五感”,是将人的各个感官所表达出来的感受考虑在书籍设计与审美范畴之内,纪实类书籍对书籍设计的“五感”要求也十分特殊,怎样将书籍设计五感融入到纪实类书籍的设计中也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书籍设计五感与纪实类书籍的基本内容
(一)书籍设计五感的含义
一本好的书必定会考虑到读者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各方面的需求,读者在阅读一本书籍之时,需要用手触摸书籍的材质,用手看书籍的内容,用鼻子闻书籍散发出来的香气,用耳朵听书頁翻动的声音,用心去感受书籍传达的思想,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读者与书籍融合的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怎样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则需要书籍设计过程中对于“五感”精准的把握。
1、书籍设计中的视觉美
视觉是人们接触到意见东西时最直接的感觉,读者在拿到一本书时,首先会观察书的封面,封面就像一个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代表着该产品的形象与该企业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封面通过独特的色彩与文字设计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好的封面往往能够准确捕捉到读者的视觉需求,完美的呈现整本书籍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书籍正文内容的视觉感主要是通过文字的编排、字体类型、字号大小、文字行距以及图片的选取、编排来体现的。视觉贯穿整个阅读的始终,为书籍阅读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打下了铺垫。
1、书籍设计中的触觉美
触觉是读者用手接触到书之后的感受,不同材质的书籍,读者所获取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材质粗糙的页面会让读者获得原始自然之感,而细腻光滑的页面则会让读者获取轻盈顺畅之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对书籍的材质进行设计,有些将书籍表面设计得凹凸不平,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手的触摸获取不一样的触觉感受,从而更好更快更直接的抓住读者眼球。总而言之,书籍材质与工艺对书籍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恰到好处的设计能更快吸引读者注意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书籍设计中的听觉美
听觉是读者听到书页翻动声之后的感受,不同材质的书籍翻动声音是不同的,从而带给读者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厚重的书籍材质会给读者带来沉稳之感,而轻盈的纸张则能该读者带来轻松愉悦之感。读者通过不同的感受获取不同的阅读心理,从而影响到自身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情绪,有的读者将书页翻动的声音理解为音乐交响曲,而有点读者喜欢安静的享受阅读的快乐。故书籍的听觉效果也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一大主要因素。
3、书籍设计中的嗅觉美
嗅觉是读者闻到书籍散发出来的气味之后所产生的感受,书籍的嗅觉美主要通过书籍纸张与油墨的选取表达出来,中国人喜爱用“书香味”这一个词来形容书籍散发出来的气味,“书香”能够更好的促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气味不仅停留在读者的鼻尖,更深刻的则会长久驻足于读者的心间。一本具有良好嗅觉的书籍往往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读者的阅读世界能够产生较为长久的影响。而书籍的嗅觉设计往往是被大众所忽略的,因为它具有无形的特点,不够具体化,而它却是书籍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4、书籍设计中的味觉美
味觉是读书阅读完书籍以后所获得的心灵感受。书籍味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味觉,我们平常所说的味觉主要是通过通过舌尖的味蕾细胞去感受实物的味道,而书籍设计中所说的味觉则是读者通过阅读书籍从而对书籍的设计产生的整体印象。通过阅读书籍,读者从内容、材质、功能、色彩、图片等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味觉反应:单纯羞涩的情感内容让人产生酸甜之感,冲动炽热的情感内容让人产生火辣之感,色彩简约明亮让人产生清凉之感,而色彩鲜艳亮丽让人产生麻辣之感,不同的色彩、版式、内容,给读者带来的味觉感受是不同的,而味觉感受往往是较高层次的感受,是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而产生的。
书籍设计的“五感”是书籍设计的基础,它推动着书籍设计的进步与发展,书籍设计的“五感”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将它们完整的融合到书籍的设计中,才能让读者在书籍阅读中获得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从而更加吸引读者。
(二)纪实类书籍设计的理念
将事情或事件的现场文字或图片整理成书的书籍我们称之为纪实类书籍。它具有高度的现实性、陈述性、精准性等特点,这类书籍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解力与领悟力。日记、历史文献、新闻报道、采访内容、现场报道的文字与图片等是该类书籍的基础内容,用真实的方式来表达或描述现实的人物或事件。由此可知,纪实类书籍设计是对纪实类书籍的设计,其内容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文字编排、插图、色彩、封面、材质等,纪实类书籍设计也将融合书籍设计的“五感”,从而设计出更具品味与吸引力的书籍。
二、书籍设计五感在纪实类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书籍设计是一门信息传达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传达,将想传达的信息用更轻松简单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一本书如果只有好的材质,而缺乏独特的设计,则会让人丢失阅读的美感,感受不到阅读的魅力,一本缺乏设计感的书只是材料与内容的简单拼接,不能够给予读者美的体验与感受。endprint
(一)确定选题方向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应用
纪实类书籍设计讲究无形变有形,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书籍内容,它将无形的思想转换为有形的设计,从而将书籍思想更好的表达出来,赋予书籍无限的生命力,增强读者的阅读热情,使书籍通过自身的材质、版式、色彩等明确书籍的整体走向,表达书籍的中心思想,从而给书籍形成一个具体的定位,避免书籍设计呈现空洞、摇摆不定的现象,通过书籍五感的传达,让书籍不再依靠内容来呈现主体与定向。
(二)选取书籍材质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应用
书籍设计中不同材质的选取、不同的立体造型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在书籍设计中根据书籍的类型、主题及内容选用不同的材质,能够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书籍材质的选取通过书籍设计“五感”中的触觉引出味觉,带给读者品味的空间,让其将获取的心灵感受更加舒畅的表达出来。
(三)设计书籍工艺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的应用
书籍设计五感与书籍设计工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书籍在设计过程中工艺选取不同,书体现出来的品质与品味也不同,一本设计工艺完美的書籍,能够给人带来高品质的享受,不同的工艺给读者带来的五感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读者通过书的工艺体会到五感,又通过五感来促进自身的阅读兴趣,理解与领悟书籍的精神与内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图书工艺存在的价值。
(四)进行设计时应注意读者心理感受
书籍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最终服务的是读者,书籍设计五感从读者的心理出发,探索读者在书籍阅读中可能产生的感受,并通过书籍设计的五感,最终服务于读者,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在阅读时,读者的感知、记忆、联想、想象等因素也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纪实类书籍内容一般而言较为现实,需要通过分析、理解、推理等方式来慢慢领悟,故在书籍设计五感运用之时,应充分考虑这一书籍阅读群体的心理需求与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这一阅读群体的书籍。
【结束语】
一本好书的特质在于书籍设计五感的完美表达,书籍能够唤醒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一本好书必定是一本设计完美的书,而不是内容与材料的简单拼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而黄金屋与颜如玉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指引才能让人们寻得,而好的设计则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极具吸引力的五感设计,充分体现出书籍独特的思想与内涵,让读者从中获取美的体验,抓住读者的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书籍设计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不同领域都有所应用,纪实类书籍设计与书籍设计五感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宋雪梅.书籍设计的“五感”[J].视觉经验,2013(01):167.
[2]隋莹莹.“五感”对传统书籍设计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187.
[3]李莉.电子书设计中的“五感”之美[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103.
[4]曹巧一.《顺棋自然》书籍结构与开本设计新探[J].视觉传达,2013(02):90.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广泛而全面:从教育理念到治学理念,从治学原则到教学目的,从教学态度到教学方法,从教师修养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独创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我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应该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取其精华融于现代教育的实践中,这是保证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二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如何成为最好的教师?引用编者的话就是:“我们教师应努力提升自我,修炼教师之贤,做最好的自己,成为最好的教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我想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者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教员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师”呢?编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师》一书中将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分别进行了阐述,对于我们教师具有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作为老师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从教十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得失,并将其与读完本书后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种体会,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最基础、最根本的是要做到两点:(1)时刻保持对学生的爱;(2)始终坚持将这种爱付之实施的心态与行动。
本书中提到狄德罗提出:“教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漠视学生的情感,因为教师的漠视就是一种摧残,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爱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种对学生的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所以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只喜欢那些自己认为“可爱”的孩子,而应该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和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包括“差生”。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爱,并不是迁就学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而是要给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我们要给与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种带有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必然带有“强制性”,离开了严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爱。同时,这种爱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内容,如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怀着一颗爱才之心;对淘气、不守纪律的学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怀着一颗关怀之心……这些爱是成为最好老师的基础。作为班主任的我,要从“喜欢学生”向“爱学生”发展!要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一生负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于怀着“做最好的自己”心愿的老师们,为达成所愿“做最好的教师”,还应该把这些爱化作“润物细无声”的“爱心之雨”通过教学实践“洒向”所教授的所有学生。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书中所提到的教育家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因此,只有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始终如一地把对学生的爱进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当,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当上,这是为什么?难道说做最好的老师、成为名师真的就这么难吗?我想不是这样的,只是我们缺少了勇气与自信,更缺少了作为纯粹教育人的那种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师,那就要带着“爱”这个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爱教育事业,把教育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爱学生,用真正的爱——师爱,去对待学生,为学生的的未来服务!
由此我也感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还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学会适时适度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快乐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面对你的学生和家长,只有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你就会感动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实幸福的。
教育类书籍读后感三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不论是父母和孩子围坐在餐桌上共进晚餐,还是老师和学生相聚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促膝谈心,这将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卷。然而,我们并不常这样表达,我们几乎没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许久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温馨了。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要学习的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分为十个章节,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如何实现与孩子真正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不论是教师还是父母,都希望每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争辩、战争。可是尽管如此,生活中还是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教师亦或是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因为语言像刀能够带来痛苦,即使不是身体上的痛苦,在感情上也会留下很多痛苦的伤痕。在沟通中发生的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与孩子沟通应该学会把孩子像客人一样对待。
第一章分多个方面解释了和孩子对话的这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首先,孩子在交谈时很少是无知的,他们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解读的密码。孩子们看似没有完结的十万个为什么并不是单纯的想获得大量的知识,他们想要得到的是这个问题会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同孩子沟通应该理解到孩子提出的简单问题背后的真正用意。其次,与孩子沟通应做到换位思考,因为只有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
由此,我想到我的中学时代老师通常对有情绪怒气的学生的做法是:冷处理或者是立刻严厉的批评他。如果我作为老师不妨换一种方式,说一些理解他的话。我想这样立即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心和他在一起,你是理解他的。这样学生心情得到理解,情绪也会缓和,师生的情感关系自然会提升很多。给孩子一定地理解,他们的孤独和伤痛就会减少,诚恳地承认孩子的困境,承认他们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们的失望。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
除此之外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的是父母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这本书提出了这样的命题:爱是需要技巧的。只拥有爱是不够的,掌握大量的育儿常识也是不够的,自以为有了爱和知识就可以教育孩子的父母其实并不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甚至不足以与孩子切实地交流。技巧与知识是两回事。就如同一位外科医生,仅有对患者的无限爱心和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不能拿起手术刀为患者做手术的,谁都知道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这个医生缺少专业的技能训练。父母就应该像一位受过技能训练的外科医生那样,小心地、恰当地使用语言,用特别的方式与孩子相处,交谈。要知道语言就像刀,使用得当是去除病痛的利器,使用不得法,就会带来精神上的极大痛苦,其破坏力甚至是致命的。遗憾的是,有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无所顾忌地使用着这把刀,伤害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埋怨孩子无可救药。
这本书虽然是介绍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但我觉得它同样适用与教师和学生间的沟通。书中说到对于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们应该给与指导而不是批评。因为或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学生。所以,不论是自己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学生,当他们表现出行为不当时,他们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指导性的帮助。
总之,老师与家长的语言具有培养、激发,或者威胁、毁坏的力量。当注意到孩子的努力,并且表示感激时,我们就帮助了他们培养希望和信心。与此相反,会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反抗,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影响他一生。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蔡家坡第一小学
《我的教育理想》读后感
读完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尤其使我感触很深,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且使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书中朱教授把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相结合,他认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与提升,理想不能脱离现实,要使理想最终变为现实,就要洞察现实、把握现实。《理想》一书的指导思想,是作者在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教育现状的剖析和对中国教育现实深入考察后提取出自己的教育理想观,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譬如:作者对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理想教师、理想校长、理想学生、理想父母的描述,就是作者通过共性与个性交融、优点与缺弊共存的教育现实,来揭示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应具有的基本规范、精神或素质,从而将作者的学校观、教师观、学生观、父母观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切近实际教育又不失前景指向的研究思路,既能使人感悟到目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流弊与矛盾,又能使人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或方法,读后使人油然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定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
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着激情、诗意,也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为了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笔者所带的学段一直是五六年级,学校的“书香校园”有一个传统项目:“师生共读一本书”,即每个年级推荐1-3本必读书目,教师和学生利用每天的午读课(20分钟)有计划地阅读,每年五年级都必选一《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根据调查了解,学生对这类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1. 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如不是老师在午读课要求读,课外在有其他书籍的情况下,很少能主动阅读。
2. 过程缺乏思考。部分较喜欢读的学生阅读时基本都是走马观花,跳着捡自己感兴趣的看看。
3. 效果很不理想。阅读后留在学生心底的基本是一些最简单的文史知识,除此之外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基本没有思考,没有独特见解。
二、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书籍所写内容离学生生活太远,无法唤起他们的阅读热情;二是大多数学生历史知识的积淀很薄弱,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障碍,遏制了他们继续阅读的信心。
三、解决策略
(一)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1. 发掘身边的历史,触摸历史的温度。学生的祖辈们就是最鲜活的历史教材,可以结合语文课引导他们针对一些历史问题和祖辈交流,从自己亲人那里获得最直观、具体的历史资料,自然就会让学生觉得历史原来并不陌生遥远,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
2. 在教学中渗透历史书籍阅读兴趣的培养。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很多语文课文都涉及背景资料的补充,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阵地,充分调动学生搜集历史资料的积极性,激发其对历史的兴趣。
3. 将影视作品作为培养历史书籍阅读兴趣的诱饵。历史题材类的影视作品十分普遍,而且也是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而这类影视作品大多是对历史进行了改编,与正史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出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影视作品进行比照,发现其矛盾之处。
4. 综合实践活动渗透历史书籍阅读兴趣的培养。学校日常会有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而这些活动就是渗透历史书籍阅读兴趣培养的很好平台。如笔者的学校曾在春游时组织学生去参观淮扬菜博物馆,作为淮安人要深刻地了解淮扬菜的文化,就很有必要了解淮安隋唐时代的历史,了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淮扬菜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一系列相关历史知识的铺垫,学生在参观时仿佛走进那段历史,在一道道菜里解读淮安的历史。
5. 让学生成为历史人物的粉丝。现在的孩子几乎都有自己的偶像,很多还是一些明显的铁杆粉丝。而据调查,他们大多喜欢的偶像,除了关注偶像们的外在,也关注偶像的内在,即精神层面的内容。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1. 巧记历史知识。学生读历史,往往被众多的时间、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弄的晕头转向,最后很难形成一种整体的认知,进而影响其对历史的宏观理解。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识记历史知识的小窍门。
2. 横向阅读与纵向阅读相结合。比如读《上下五千年》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某一历史人物,笔者指导学生就某一段历史充分阅读,横向全面了解该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在阅读同类历史人物时,纵向比较分析该历史人物的鲜明特色,完成对这一历史人物的精准定位。
3. 分专题精读与略读结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专题的进行阅读。如《中华上下五千年》,笔者根据人物的身份大致划分为:帝王、臣子、文人、医生、科学家等几大主题,并且学生可以根据喜好精读某一主题,这样便于从纵向上了解这一领域的历史变迁。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 积累性读书活动。如“慧眼蜜蜂”比赛,激发学生对历史书籍积累的兴趣;“文史知识小达人”比赛,激发学记忆历史知识的兴趣;
2. 理解性读书活动。选择“最爱国”的这一类,去查询、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里的所有爱国的历史人物的相关篇目,如:屈原、陆游、白居易等,有了一番横向比较后,选出“最爱国”的历史人物是屈原,接着再仔细阅读这本书里的所有屈原的篇目,整理归纳,准备上擂台赛。而其他一样选择“最爱国”的同学将和张磊同学分在一组进行PK,由他们轮番上台演讲,台下同学观赛投票,最后决定谁守擂成功,随着阅读的深入,下一次可以再由这一组的同学攻擂。随着擂台赛的不断深入,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达到由“读一个人到读整本书”的效果。
3. 思考性读书活动。如:历史人物功过是非辩论赛。历史上有很多人物的功过是非并不是能够单一的从某一方面将其说全面的,很多历史人物很有争议,且一直相持不下。笔者认为这些历史人物正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很好的切入点,也是打通他们阅读各类历史书籍的通道,点燃他们的通读历史书籍的火花,达到由“一本历史书籍到通读各类历史书籍”的效果。
4. 实践性读书活动。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现在也有很多人说读史的人做事更理性,观察更通透,判断更精准,思考更深邃,思想更成熟。的确,读历史书籍的最高境界是“以史鉴今”,让历史的精髓溶于我们的当下生活。
摘要:本文以《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例,从现象描述、原因分析、解决策略三个方面,调查当前小学生历史书籍的阅读现状,剖析现状背后的原因,探究激发小学生历史类书籍的阅读兴趣的策略。
管理类书籍读书笔记
西蒙是管理学界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他的理论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石之一。现代企业经济学和管理研究大部分基于西蒙的思想。
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系统理论同心理学、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结合起来考察人们在决策中的思维过程,并分析了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及其使用的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提出了目标-手段分析法等决策的辅助工具,被人们认为对经理人员的决策有帮助,并为今后对人工智能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管理行为》是其最重要的着作之一。
主要内容:
(1)决策制定和管理型组织;(2)决策的事实要素与价值要素;(3)管理行为中的理性;(4)组织的均衡;(5)权威的角色;(6)沟通;(7)效率准则忠诚与组织认同;(8)组织的剖析
初读此书,觉得内容很多而且有些理论不是很好理解,但是作者都能用很生动的例子解释其中的道理,所以读完此书让我大概知道了其中的道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对于决策的分析,那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决策是本书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在前言中西蒙就有说“决策与管理几乎是同义的”“决策行为是管理的核心;管理理论的词汇必须从人类抉择的逻辑学和心理学中导出”可见一开始西蒙就定下了全书的基调即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在管理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其实很好理解,管理者的一个决策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例如:60年代福特汽车的经理爱奥酷卡认为公司新车的发展方向要进军青年人市场,因此设计符合美国年轻人的风格,从而使公司大获成功。而与之相反的是最近的日本丰田公司大量召回问题汽车严重亏损的案例,是因为之前其经理过度的成本控制决策,虽然前期使公司获利,但是为车子质量问题埋下了严重隐患,导致现在问题爆发。因此可见决策的重要性。
那么究竟如何作决策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呢?书中提到了很多,我对于其中三个方面很认同而且很受启发。
首先是作者提到了有限理性这个观点,对此,西蒙的研究中有一个着名的“蚂蚁”比喻:一只蚂蚁在海边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块的沙滩上爬行,蚂蚁爬行所留下的曲曲折折的轨迹,绝不表示蚂蚁认知能力的复杂性,而只表示着海岸的复杂性。蚂蚁因为其视野的有限因此遇到石头障碍物只能绕行。与之类似的,人们的认知也是带有局限性的,而且人们永远无法达到毫无错误,十全十美的认知真理的程度,就连获得多个博士学位的西蒙自己也承认还有很多东西不了解,因此人们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完美。所以我认为人们在做决策时就不要认为能完美无瑕,而要会取舍选择最优的方案。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知识结构水平越高,所作出的决策就越合理,因此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有助于人们作出合理决策。
其次,第二个方面是提到了作决策时的两个重要的要素,即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事实要素是对环境及环境的作用方式的某种描述。价值要素是关于管理者对某种事物喜好的表示,表明对该事物的某种判断。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要素是决策要达到的目标,事实要素是决策的手段。西蒙对这两要素提出了很新颖的方法论,他多次强调:“不应把决策本身看成不可分解的单位”,就是认为决策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该是有联系的,即当一个决策的目标达成了可以转化成下一个决策手段从而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服务。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俗话说的好,“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当我们遇到很复杂难以决策的问题的时候,不妨划分为若干小决策,循序渐进一个个逐层攻破。
第三个方面作者提到了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所谓程序性决策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决策,经过多次实践对应于相应的问题形成的解决方法,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经验。作者认为决策者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程序性决策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思考的时间而且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作者自己也举了亲身的例子,他小时候很喜欢下象棋可是之前一直下的不好,后来他有意识的去研究和记了第20步象的几种不同走法并应用自如屡试不爽,击败了众多高手。像他一样其实象棋大师脑子里存有数以万计的棋谱,对手的每一步棋都有相应的对策,让他们才能在比赛中游刃有余。然而非程序性决策同样重要,这主要是指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句话说的好,“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能在没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随机应变做出创造性决策同样也是对管理者的考验。因此这两种决策能力都是平时应注意培养的。
本书对于管理的理论真的非常丰富,我只是选了其中的一些来谈了自己微薄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继续去学习和研究。不过真的很感谢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知道了“管理就是决策”的意义,让我受益匪浅。
【管理类书籍读后感】推荐阅读:
经管类书籍11-21
经商人必读的十本管理书籍07-25
中高层管理者阅读书籍07-23
励志书籍读后感_励志书籍06-27
护理书籍读后感10-06
书籍《傅雷家书》读后感收获06-03
爱国书籍读后感500字09-08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09-14
幼儿教师书籍读后感09-24
幼儿教育书籍读后感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