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精选12篇)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1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一: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78字)

XX人事处:

本人为公司员工,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职工应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本人愿意参加公司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特提出申请,请批准。

申请人:XXX

年月日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二: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188字)

社会劳动保险局:

本人XXX,性别X,生于XXXX年XX月XX日。属XX城镇居民,由于年老体弱、无固定经济收入,养老问题一直没有保障,虽然目前已超过参保年龄,但我参保缴费的愿望很迫切,仍想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依照相关政策规定,本个自愿申请延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退休)时间,从XXXX年XX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待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后办理相关手续,望贵局领导批准为盼。

申请人:

年月日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三:养老保险申请书>>(172字)

尊敬的公司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公司领导对我的栽培和帮助。我是一名XXXX,XXX年X月进于入公司工作,至今已有X年。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个人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和进步。由于珍惜并且热爱这份工作,因此在自己的岗位上,我一直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在此,特向公司申请给予我购买社保的请求,希望公司能够批准为盼,谢谢!此致敬礼!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2

2013年11月, 国际和社会保障协会 (ISSA) 秘书长:汉斯·霍斯特·康克勒伍斯基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社会保障论坛中指出“当前扩大覆盖面, 仍然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 (ISSA) 会上也做了题为“中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增加公平性, 适应流动性, 保持可持续性”的演讲, 他提到社会保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并强调中国把不断增强公平性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理念和工作重点, 努力实现对各类人群的全覆盖。

1 养老保险的分类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最重要险种之一。所谓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 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的界限,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而建立的一种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目前, 我国的养老保险分为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1.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 基本养老金主要用于保障广大退休职工的晚年基本生活, 在我国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以前, 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 是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1991年《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 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制度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为20%, 其中, 8%计入个人账户。达到退休年龄后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待遇。

1.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 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的。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 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强制的储蓄模式, 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 有三条筹资渠道。“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部按时确保支付, 个人账户养老金充分体现个人缴费积累的程度 (也就是多缴多得) 。这意味着中国广大农村居民在年龄达到60周岁后都将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1.3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2011年7月1日, 我国启动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是覆盖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逐步解决城镇无养老保障居民的老有所养问题, 其实施的操作规程、缴费档次与新农保一致。至此, 我国实现了各类人群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然而, 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呈自我封闭并缺乏协调性的残缺体系。这样城乡断裂的保障状况, 一方面损害了城乡居民的利益, 侵蚀了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影响了城乡居民缴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特别是跨区域的灵活就业群体的流动, 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因此, 寻求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各险种之间关系转移、接续的模式和途径,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当务之急。

2 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体险系接续的障碍因素

利益冲突是影响社会养老保障关系转移、衔接的重要矛盾。现行的制度之下, 缺乏一个统一的利益协调机制, 从而导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使各地市财政“分灶吃饭”, 独立核算基本养老保险的发放数额, 并由各地方政府最终承担养老金的发放义务。一方面, 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 以及统筹账户的基金不能“自由流动”, 导致各地对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设置户籍等种种门槛, 并引发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的问题;另一方面,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所需支付的养老保险金额相对要高, 为了避免支付较高水平的养老金, 部分地方出于“地方利益保护”动机, 设置了种种限制以减少甚至禁止养老保险关系的转入。如此种种, 急需决策层设计出最佳的可行方案。

3 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方案及路径的探寻

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业内专家指出:三大养老保险相互转移符合目前人口流动的社会趋势, 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提出了不少见解。

1) 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认为, 我国未来人口流动是双向的, 如农民进入城镇打工, 城镇居民到乡下养老等等, 养老保险制度双向衔接是对应社会发展趋势的, 当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被保险人的信息要全国互通, 换算指标也要科学。2)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寅苏说, 让人口自由流动起来是重大的社会进步, 三大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 可使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养老的后顾之忧得到缓解, 对于打破城乡社会福利壁垒, 促进劳动力资源整合有很大意义。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陆铭教授认为, 养老保险城乡转移使得保障能够异地携带, 对促进人口跨地区流动, 提高劳动力水平和推进城镇化进程都有促进作用。4) 平安养老保险董事长杜永茂表示, 国家各项养老保险制度互不打通, 是一种碎片化的状态, 实施三大保险制度之间的顺畅流通, 无疑能够打通各项制度之间的壁垒, 堵塞部分人群同时参加各种保险, 多领国家养老补助的漏洞。

2014年2月21日,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和2月24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暂行办法》, 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 新办法表明我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 政策在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它将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之间架起桥梁, 让更多的参保人能够便捷流动。

《暂行办法》规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即可自由衔接转换, 且无论如何转换, 都将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累计计算权益。两个文件的出台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的重要措施,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社会保障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的实际行动, 也是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的重要任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衔接转换的实施, 必将使养老保险相关制度内的融合度更高, 制度之间的衔接性更好, 使亿万参保群众从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中获益更多。

4 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主体及实施办法

4.1 设计理念

主体是指在不同养老保险制度间流动的农民工, 以及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当一个人参加了多种养老保险制度时, 尽可能引导到能够领取到较高待遇的制度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都参加, 尽可能引导其向职工养老保险转接) 。

4.2 何时办理接续

由于就业不稳定, 大量农民工经历“进城—返乡—再进城”, 有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经历“就业—失业—再就业”, 如果没有政策安排, 养老保险的累积就会有问题, 权益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暂行办法》规定在参保者达到领取养老金年龄时, 办理接续, 以避免频繁接续带来的成本。

4.3 具体实施办法

累加起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时间超过15年的可以在职工养老保险领取相应的待遇。同时, 把新农保或是城居保的权益累加过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不满15年的,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里结算。同时, 把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里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及利息全部转移进来, 合并计算个人账户权益。

4.4 归集关系

首先, 参保人员必须达到现有的法定退休年龄 (例如:男, 现在退休年龄为60周岁) ;其次, 由参保人自己确定。1) 是领取城镇职工的待遇, 还是城乡居民的待遇, 并且确定领取地社保机构。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职工养老保险, 参保者要向领取地的社会保险机构提出申请, 并填写《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 然后出示社保卡和居民身份证, 按规定办理。3) 职工养老保险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同样要填写《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申请表》, 出示社保卡和居民身份证, 同时还要出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参保缴费凭证。

4.5 待遇的领取

参保者在办理待遇领取时, 社保机构除了结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本身应该领取的待遇外, 还要凭灵活就业人员开具的参保凭证把职工养老保险的权益加进去, 待遇领取地的社保机构应与凭证对应的社保机构进行联系, 获得参保者更加具体的参保资料, 把所有的权益累加起来, 进行退休待遇的测算。

4.6 重复缴费要清退, 重复领取待遇要归还

对重复参保缴费时段, 保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因为重复缴费信息只有在办理制度衔接手续时才能发现, 所以要先转后清, 由转入地社保机构清退, 无论哪个制度领取待遇, 只退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本金, 政府补贴、利息部分和个人账户金额合并计算待遇。核定重复领取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金额, 通知参保人退还, 参保人退还后, 再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 (扣除政府补贴) 退还本人。

5 结语

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过去条块分割、城乡断裂、碎片化的状况, 确保了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权益, 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 但是, 仍有为数不少的人游离在这个保障体系之外, 统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相互转换的政策出台, 对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增强各类人群的参保积极性必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为最终实现全国统筹扫清障碍。

企业职工如何享受养老保险 篇3

我省规定,乡镇企业职工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于到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企业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经本人申请,企业同意,报社区的市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办理缓退手续,至缴费年限满15年为止。缓退期间,企业和职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企业职工办理退休,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1997年12月31日之前参加工作并已办理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来的办法发给养老金。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4部分组成,即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计发办法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或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月标准为省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5%;过渡性养老金按职工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1.4%;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过渡性调节金月标准在80~150元之间。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其中,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或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当前企业破产工作中,养老保险方面有哪些政策

国家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破产规定了相应的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按《破产法》规定,从法律程序上实施企业破产的政策;二是全国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我省有青岛、济南、淄博、潍坊、烟台5个市)的国有工业企业的破产政策,主要规定距法定退休年龄可提前5年退休;三是适用于纺织业压锭期间(1998~2000年)个别工种职工可提前5年退休并适当减发待遇的有关规定;四是中央所属资源枯竭矿山破产中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职工可提前5年、10年退休,并适当减发养老金。

能对破产企业职工买断养老保险关系吗

破产企业在一次性发放职工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后,可以按规定解除原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但不能以“买断工龄”方式解除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劳动保障部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企业破产后,尽管破产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但职工的养老保险关系仍继续保留在社会保险机构,职工在新的单位再就业后,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金。

职工失业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如何处理

职工失业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由原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予以保留,个人账户继续计息。职工重新就业后,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不间断计息。

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其养老保险关系如何处理

我省规定,参加城镇企业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由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保留其养老保险关系,保管其个人账户并计算利息。重新就业的,应按规定接续或转移养老保险关系。未重新就业的,对本省籍的农民工,可根据本人申请,将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到达退休年龄时,按企业养老保险的有关规定办理;对外省籍的农民工,可根据本人申请,将其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职工个人账户如何继承

城镇职工保险定点医院申请 篇4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我院下设的xxxxxx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xx区XX街道XX村,为该范围内唯一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现有医疗用房XX平方米,配备有B超、心电图、半自动生化仪等仪器,同时配备有电脑、票据打印机等设备。现为XX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XX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为方便周边的城镇职工参保对象的就医,现向贵局申请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医疗机构。

望予批复。

XXXXXX单位

XXXX年XX月XX日

衢江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衢江区东港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衢衢江区东港经济开放区,为该范围内唯一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现有医疗用房150平方米,配备有电脑、票据打印机等设备。现为衢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衢江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为方便周边的城镇职工参保对象的就医,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向贵局申请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医疗机构。

望予批复。

衢江区樟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0一0年九月二十七日

衢江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衢江区樟潭街道和谐社区卫生服务站位于衢江区樟潭街道和谐社区,为该范围内唯一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现有医疗用房150平方米,配备有电脑、票据打印机等设备。现为衢江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衢江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单位。为方便周边的城镇职工参保对象的就医,我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向贵局申请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社区医疗机构。

望予批复。

衢江区樟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5

1、工伤事故报告表(事故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

2、工伤认定申请表(原件)

3、工伤伤残等级证原件、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4、身份证复印件

5、疾病诊断书和病历本原件、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6、医疗费发票(原件)和住院医疗费用详细清单(出院时由医院打印)

7、交通事故结案书(因交通事故受伤提供)

8、其他有关资料

若为1-4级工伤人员:

9、参保工伤人员定期待遇申请表

二、因工死亡:

1、工伤事故报告表(事故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

2、工伤认定申请表(原件)

3、身份证复印件

4、死亡证、火化证

5、疾病诊断书和病历本原件、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6、医疗费发票(原件)和住院医疗费用详细清单(出院时由医院打印)

7、交通事故结案书(因交通事故受伤提供)

8、其他有关资料

若有符合供养条件的直系亲属:

1、供养亲属抚恤金申请表

2、工亡人员与供养人员关系的证明

3、供养人员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复印件(留存复印件)

4、其他有关证明材料

注:①上述资料提交长沙市工伤保险局(市劳动保障局二楼服务大厅54、55号窗口)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6

药店名称 芜湖市省时省心药房

营业执照号 *** 所有制形式 个体经营 单位地址 鸠江区清水街道清联路249号

联系人 董建月 药店经营许可证号 皖DA5530484

单位开户银行及帐号

人 员

执业药师人数及姓名

构 成

法人代表 邮政编码 面积 联系电话

1名 董建月

杨小丫

241060

89平方米

***

药师(中药师)人数及姓名

1名 陈敦清

其他营业人员人数

合计 2名

因本药房所在区域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需要申请市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申 请 内 容 房,已解决附近广大群众持卡购药的迫切需求。

法人代表签字

2014年 11 月 08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

年 月 日

查意见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7

一、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改革的历史缘由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当时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 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退休职工养老费用不断攀升, 赡养系数不断变大等。其中我国的赡养系数由1978年的3.3%上升到了2003年的37.04%。根据世界银行1995~2050年中国人口的研究预测, 2020~2030年间, 在职职工人数不再显著增加, 2030年以后开始下降, 同时, 65岁和65岁以上人口将稳定而迅速增长, 直到2050年, 人口抚养比将从1990年的8.7%增长到2050年的31.2%。因此, 在现收现付体制下, 当平均工资替代率的增长率不变时, 缴费率增长率将显著增加, 这无疑会加大企业和在职职工的负担;如果保持缴费率增长率不变时, 在抚养比增长的情况下, 必须降低替代率, 但这又会降低退休职工的生活保障。所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展和加深, 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也受到越来越严峻的考验。由此直接引发了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

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基本上有三种:现收现付模式, 完全积累模式, 部分积累模式。当一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处于比较年轻的时期, 在职职工养老负担较轻, 一般采取以横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现收现付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该模式的特点是互济性强, 费率调整灵活, 容易保证收支平衡, 对退休人员十分有利, 但属于代际赡养, 激励机制不强。当一个国家即将跨入老年型国家, 或者说人口老龄化发展比较迅速时, 往往采取部分积累模式或完全积累模式来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完全积累模式属于自我养老, 透明度高, 激励机制强, 负担较为均衡, 比较能充分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呈现出的特点, 意味着我国未来养老责任相当巨大, 发展和完善养老保险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转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 我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拉开了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大幕, 到1997年基本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 但随之也产生了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

二、隐性债务涵义

1997年, 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制的决定》, 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统一了缴费率、个人账户规模和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基本实现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模式向部分积累模式的转变。在费率方面, 它规定对于新体制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 (简称“新人”) , 其养老金由两块组成, 一块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筹资按职工本人工资的11%缴费 (其中企业3%, 个人8%) 长期积累, 退休后, 每月按总积累额÷120计发;另一块是基础养老金, 相当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20%, 筹资仍沿用现收现付模式, 由企业按工资总额的5%缴纳。新体制实施前已退休的人员 (简称“老人”) 实行老人老办法继续发养老金。新体制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 (简称“中人”) , 除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 另加一块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从1997年国务院的《决定》内容可以看出, 隐形债务有以下特点: (一) 隐性债务显性化发生在养老保险体制转轨过程中。当体制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时, 由于基金制要求债务与基金对应, 必然使过去隐藏在现收现付制下的债务显性化。 (二) 隐性债务是一种养老金计划举办者的“承诺”, 是对未领取来养老金的一种“承诺”, 即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承诺。 (三) 隐性债务偿还的对象应当是体制转轨过程中养老金权益受到调整的人。这里的养老金权益调整是指新体制下存在着旧体制己经产生的部分既得权益但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渠道。1997年的“决定”指出:在养老金基金筹集方面由两块组成, 一块是个人账户养老金, 缴费基金存入个人账户;另一块是基础养老金, 筹资仍沿用现收现付模式, 属社会统筹部分, 用于基础养老金的发放。而在养老金发放中, “新人”新办法, 发放的养老金分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老人”按老办法继续发放养老金;“中人”除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外, 另加一块工龄系数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由此可以看出, 隐性债务偿还的对象应当是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老人”和一部分“中人” (这部分“中人”是指应领过渡性养老金的那部分“中人”) , 因为这部分人在旧体制下己经产生部分既得权益但没有相应的资金来源渠道。 (四) 隐性债务是养老金权益所调整的总量, 即是转轨成本的数量。由现收现付模式转轨为完全积累模式时, 隐性债务实际上为“老人”在未来所领取的养老金与“中人”在旧体制下因为工作或参保而对应的应当领取的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 在考察时点的现值之和。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得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涵义:是指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转轨过程中, 政府对未来养老金的给付承诺但没有基金对应的价值总和。这里的“给付承诺但无基金对应的”是指“老人”的养老金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

三、隐性债务的规模测算

在利率和死亡率不是随机变化的情况下, 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精算应从1997年我国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时为评估点进行计算, 那么, 具体测算公式应当是:

其中, Lt, x表示在t时刻 (x) 岁的职工人数;ω-1为职工存活的最大年龄;y是开始工作的年龄;Bx为 (x) 岁的职工y岁进入养老保险体系到转型时刻已积累得到的退休给付权利 (y

由此公式, 可以看出不同假设条件对隐性债务测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一) 退休年龄的不同会影响隐性债务的测算结果, 成反方向变化, 即退休年龄越小, 测算的隐性债务数值越大。 (二) 预定利率会影响隐性债务的测算结果, 也是成反方向变化。 (三) 隐性债务的大小还与养老金代替率有关。目标代替率越高, 隐性债务就越大。养老金代替率是养老金给付水平与供款人平均缴费工资之比, 当缴费工资一定的情况下, 目标代替率越高, 养老金给付水平就越高, 即Bx越高, 所测算的隐性债务越大。 (四) 隐性债务的大小还与生存率有关, tPx、r-xP (m) 、ω越大, 测算的隐性债务就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 影响隐性债务测算结果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退休年龄、预定利率、承诺给付水平、生存率等都对隐性债务测算有影响, 而这些数据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假设。因此,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 理应考虑到这一影响, 并进而依据不同假设所产生的隐性债务规模调整政策。

四、结语

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解决的前提条件应当是首先界定或明确隐性债务的定义, 然后再具体测算隐性债务的规模到底有多大, 进而才可以根据隐性债务的规模制定具体措施, 有的放矢地变现部分国有资产, “追溯”隐性债务产生的根源、发行认可债券、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税收融资等等。并且, 通过对隐性债务规模测算的过程分析, 能明确不同的退休年龄、预定利率、承诺给付水平、生存率等都对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有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 影响有多大,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 理应考虑到这些影响, 并进而依据不同假设所产生的隐性债务规模调整政策。另外根据精算模型, 还可以具体计算每一年因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而产生的流量缺口, 这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晓军.对我国养老金体制债务水平的估计与预测[J].预测, 2002V0l.21.No.1;

[2]周渭兵.对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的测算[J].统计与决策, 2000 (11) ;

职工养老保险关系可跨省持续 篇8

养老保险关系全国接续转移

政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在跨省就业时随同转移;在转移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同时,还转移部分单位缴费;参保人员在各地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对农民工一视同仁。

解读:“这是全国统一的政策和操作实施办法,以保证参保人员在哪里就业就在哪里参保缴费,其养老保险关系可转移接续,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时能够如期享受养老待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社保关系历来是牵绊劳动者自由流动的尴尬之一:能带走的只是不多的“个人账户”,单位缴的“统筹基金”部分是带不走的。这次“大统一”的转接方案明文结束了养老保险“各自为政”的局面。

持缴费凭证就能异地转续

政策:为避免参保人员因办理转续关系而在两地往返奔波,《暂行办法》规定了统一的办理流程:参保人员离开就业地,由社保经办机构发给参保缴费凭证;在新就业地参保,只需提出转续关系的书面申请,转入和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为其协调办理审核、确认和跨地区转续手续。

解读: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目前各省(区、市)已全部出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在本省内各个城市间流动就业,基本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关系的“互认”。此次明确了跨省接续养老保险的“操作手续”,无疑可以保证劳动者流动就业的权益。

社保卡今后全国通用

政策:国家将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保机构信息库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信息查询服务系统,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职工养老保险转移 篇9

4月1日起,四川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省级平台和四川联网转移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正式运行。3个月过去了,这一平台运行情况如何?参保人员办理养老保险转移会更便捷吗?

双向转移曾因规程不一出现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试行)》,明确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可以自由转移。

去年7月,四川省开启双向自由转移养老保险通道。一年过去了,目前全省已有超过2万人进行了两种养老保险间的转移。但在转移的程序上,省内各地的规定曾一度大同小异。据省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没有统一的办事规程,居民办理转移时曾出现过许多问题。

今年,四川省人社厅出台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经办规程》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经办规程》使全省各地的相关规定实现了统一。四川省内养老保险的跨制度转移,将单一遵循全省规定。

四川省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规范后,参保人进行养老保险的跨制度转移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在原参保地打印参保缴费凭证,或者在社保卡上录入参保缴费的信息。第二,就是向新的就业地社保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填表,然后上交凭证或参保缴费信息。而在全省的规程出台前,省内各地的规程中还多出了开具接收函、联系资金流转及核实等步骤。

该负责人表示,根据统一的规程,在养老保险的跨制度转移中,程序并没有被简化,简化的是群众的办事手续,更多程序则在社保机构间流转,节省了办事群众的时间。

办理人只需出示参保凭证,电子平台无缝转移

近日,四川广元市市民陈德开的养老保险关系顺利从他之前打工所在的广东省深圳市转回到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对于办理过程,陈德开说:“真没想到这么便捷,只要带回一份参保凭证,其他的工作全由转移窗口的工作人员代办。”

四川省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省级平台和四川联网转移平台在全省范围内运行后,参保人员办理转移变得更加便捷了。

据了解,由于工作流动,不少参保人员曾在四川省内或省外多地工作并参保,退休前,须把这些参保关系转移到户口所在地。以前,参保人办理转移手续,要先到转出地打印参保缴费凭证,交给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后,须等待15个工作日审核期,审核通过后再将联系函亲自送往或邮寄至转出地的社保经办机构,需来回跑动多次,一份省外保险关系转移用时最少2个月,费时费力。

四川省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建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信息管理平台后,参保人员在全国跨省和四川省跨市进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业务转移接续,可实现网上办理和相关资料电子化传送,并与部级转移接续平台无缝连接。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省内异地办理养老保险转移和接续可缩短15个工作日。

“联网转移平台全面启用,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参保人员只需要带上身份证就行。”该负责人介绍,联网转移平台启用后,参保人员办理养老关系转移,只需到原参保地索取参保缴费凭证,再将参保缴费凭证交到转入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即可,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和转出地社保机构将会通过联网转移平台联络办理。

记者从四川省社保局获悉,通过这种电子化方式,省内参保者最多30个工作日、省外参保者最多45个工作日可办完全部手续,不仅可大大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转移接续手续的效率,还可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目前,四川全省21个市州及所属县区和省本级均可通过省级平台办理关系转移业务,从4月1日到7月3日,已有超过两万人通过平台办理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省内省外转移,条件符合即可

今年37岁的王光时,在四川北部城市达州工作并参保,之后跳槽到成都一企业工作。如何才能确定自己是否符合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条件?

对此,四川省社保局统筹处处长晏巍表示,参保人的养老保险在省内转移时,需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开具参保缴费凭证,或将缴费信息写入社会保障卡,然后向转入关系的就业地所在的社保机构申请养老保险接续和转移。参保人完成这两项工作后,便不需要再往返于转出地和转入地。新就业地(或户籍地)的社保机构受理《申请表》及审核完相关资料后,会审核申请人的信息,符合转移条件的,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省级转移平台上生成回执函,并传送至参保人原参保地的社保机构。

晏巍告诉记者,根据全省的统一规定,在四川省范围内流动就业人员只要符合五个条件之一,便可申请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男性不满50周岁、女性不满40周岁的;返回户籍地就业参保的;经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调动,且与调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地,且在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不满10年,按规定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满10年的原参保地,或因没有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而转移至户籍地的;与省本级参保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

职工居民养老保险互换 篇10

今后,参保人在不同养老制度间如何转移衔接?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负责人。

rmrb2014061303p7_b

缴费年限满15年,居保转职保

《暂行办法》重点解决跨制度转移接续问题,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具体到参保人,可能在同一时点或不同时段,既有地区间的流动,又有制度间的跨越,所以此次衔接政策的实施难度比单一制度内转接要大很多。

社保中心负责人表示,对有转接需求的参保人来说,最重要是了解衔接时点、衔接条件和权益计算的原则。

衔接时点是什么?根据规定,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办

理衔接手续,在此之前的参保缴费期不需要进行衔接。

衔接条件有哪些?《暂行办法》规定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以是否在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15年(含延长缴费至15年)为界限,实行双向衔接——满15年的可以从城乡居保转入职工养老保险并享受相应的待遇,不满15年的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保。

权益累计怎么算?依据《暂行办法》,参保人员无论如何流动,无论往哪个制度转移,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都将转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转移金额与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一致,并入转入制度的个人账户,累计权益。

据了解,到去年底,全国参加养老保险总人数达到8.2亿人,其中城镇职工3.22亿人,城乡居民4.98亿人。社保中心负责人推算,假定办理制度衔接人数占当年办理退休人数的5%,则涉及到转移接续的参保人每年至少34.7万人。

“三个15天”防止推诿拖沓

当参保者需要在不同制度间转移养老保险,提交申请之后,社保经办机构将为参保人员提供受理申请、发送联系函、参保缴费信

息传递和资金划转等服务。

《经办规程》规定了“三个15天”的办理时限,以避免办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推诿拖沓。一是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受理并审核参保人员书面申请及相关资料,对符合制度衔接办法规定条件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联系函。对不符合转移条件的,要作出书面说明。二是转出地社保机构在收到联系函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要完成对有关信息的核对,并办结包括信息、基金等相关转出手续。三是待遇领取地社保机构在收到转出地传来的信息和转移基金后的15个工作日内,要完成包括信息核对、清退重复缴费、合并记录个人账户等手续,并将办结情况告知参保人员。

重复缴费要清退,重复领取待遇要归还

由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按月缴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年缴费,可能存在同时在两个制度参保的情况。

《暂行办法》规定,对重复参保缴费要予以清退,对重复领取待遇要进行清理,最终只保留一种待遇。

重复缴费怎么清退?据解释,考虑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较高,为更好保护参保人员的权益,《暂行办法》规定,对重复参保缴费时段,保留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按月清退城乡居保养老保险重复时段的缴费。因为重复缴费信息只有在办理制度衔接手续时才能发现,所以要先转后清,由转入地社保机构清退;无论在哪个制度领取待遇,只退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重复缴费时段相应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本金,政府补贴、利息部分与个人账户金额合并计算。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11

一、广西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的主要成效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进一步完善,有力地维护了全区社会稳定。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精神,不断深化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确保了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高效运转。

(二)紧紧围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目标,确保当期不发生新的拖欠,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率保持在100%。改革创新调整办法,科学合理制定调整方案,顺利完成连续九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大幅提高。

(三)城镇企业在职参保人数快速增长,扩面工作取得稳步进展。加大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力度,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手段,以政策促扩面,实现无政策障碍参保,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参保人数稳步增长。按同口径统计,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强化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快速增长,极大提高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为全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良性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基础。

(五)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全区实现统一政策、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统一计发办法和调整制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区统一预(决)算、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在业务经办上逐步统一经办机构建设、统一业务经办流程、统一信息建设,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在自治区内外实现顺畅、快速转移接续。

(六)原有企业年金按计划有步骤平稳移交,实现了企业年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险体系,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补充养老保险搭建政策平台,使之纳入市场化运营的轨道。

(七)稳步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严格执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月调度制度和季调度通报制度,不断创新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加强督促检查,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加强。

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碎片化等有待改革完善。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待遇的差距增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普遍偏低,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二是在待遇计发办法的改革中,新老办法不能做到平衡衔接,新老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出现倒挂;三是由于工龄政策上下不同,新旧不一,给工龄认定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导致相关人员对现行政策的不理解、不支持;四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利益平衡难以处理,在推进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基金征缴缺乏有效手段,部分企业瞒报漏报缴费基数,造成基金不能足额征收。仅2013年1—6月,广西实地稽核1458户参保单位,查出违规户数38户,查出少缴社保费并追回148.4万元。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情况有增无减。在2010年6月底,全区共有6927户企业欠费,累计欠费24.63亿元;而到2013年6月底,全区欠费企业共有14992户,累计欠费达31.90亿元。另外,个体参保人员因收入低而无力缴费,中断缴费的情况日益凸显。

(三)确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一些当期收支缺口大、基金支撑能力弱、财力有限的地方,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压力不断增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全区联网,未能实现对各地基金收支及管理情况的动态实时监控。

(四)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向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据有关资料测算,到2050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比将达到1.5∶1,负担极为沉重。

三、统筹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一)制度建设的目标规划

到2020年,全区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覆盖城乡全体从业人员,保障有力、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运行机制,并形成比较健全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制度建设的基本任务

主要内容有:

1.改革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2.探索建立可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3.制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互转衔接办法。

4.建立新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5.建立完善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为主要内容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6.实现基础养老金全自治区乃至全国统筹。

7.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属地化、标准化、规范化。

8.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养老服务完全实现社会化。

(三)制度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顶层设计,深化改革。以现行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为基础,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到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和成年公民,消除影响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在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上,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特别是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体的生活,加快完善养老保险体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同时,注重制度体系的完善;在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注重各类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在推进各项制度改革的同时,注重法制、规划、信息网络、监管和服务体系等基础建设,促进养老保险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整体提升,重点突破。着眼于养老保险工作的整体性,在做好已有领域的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坚持典型引路、统筹协调,力促尚未完善的领域各项工作迅速赶上,努力开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整体提升、相互协调的良好局面。同时,抓住机遇重点突破一些制度迫切需要、社会影响较大、具有普遍意义的工作,为养老保险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保证。

(四)制度建设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1.科学稳妥地构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框架。始终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研究制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的城镇其他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和办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广西多层次、多元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2.科学合理规划设计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主要政策内容设想:

(1)制度覆盖范围为城乡全体从业人员。(2)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开征用人单位(雇主)社会养老保险税,参保人员个人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税收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记入个人账户。(4)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绩效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由国家建立的统筹基金统一支付;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各自经济发展状况,依据参保者的实际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积累等制定“绩效养老金”计发办法,并制定鼓励参保人员继续缴费延缓退休的奖励办法;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5)新旧制度平稳衔接。一是新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参保的人员(新人)按新制度规定的办法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参保、实施后退休领待遇的人员(中人),采取“基本加过渡办法”执行。即:按新计发办法计算,以就高不就低发放基本养老金。达不到新办法计算标准或低于原退休金标准的,可通过财政补贴分10年逐步补足。新制度实施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最多按15年计)。三是新制度实施前已退休领取待遇的人员(老人)原待遇保持不变,今后一并统一参加基本养老金的调整。(6)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3.补充养老保险。为保持公务员队伍稳定及经营效益好的企业员工的利益,对这类参保人员可通过建立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制度加以补充解决,并积极鼓励参保人员通过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其养老待遇,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政策。

4.相关保障措施。主要有:

(1)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历史欠债(隐性债务)问题。国家通过发行社会保险基金彩票、特种长期国债,变现部分国有企业或其他国有资产、减持国有企业股权、开设社会保险新税源等措施筹措资金,解决过渡养老金的缺口以及政府应当承担的历史欠债(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为城乡无保障老人出资等问题,尤其是解决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中人过渡及老人补贴的资金问题。另外,每年按一定比例从央企中征收社会保险税,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统一管理。(2)确保社会基金保值增值。授权允许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按一定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商业投资运营,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和个人账户的保值增值。同时,研究制定特殊优惠政策,通过运营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增值。(3)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机关、事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实行时间、标准统一,在全国统一调整标准基础上,再适当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物价上涨水平给予适当增加调整系数。(4)将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进行改革,将基本工资比重提高到80%左右,降低生活补贴标准占工资收入比重,严格控制各地自行出台津补贴标准;严格控制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差距,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收入水平。今后,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围绕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同步进行。(5)严格遵循“保基本”和“多缴多得”的原则。严格依法参保,努力营造用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自觉依法参保缴费(或纳税)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多缴多得”的理念,参保人员参保缴费达40年或以上的,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可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的基本养老金;实际缴费达到15年,年龄达到申领条件的,遵循“保基本”的原则,按月计发上年度统筹地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5%的基本养老金或略高于统筹地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高于50%左右)的基本养老金。

5.研究探索建立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警机制和抗风险机制。

职工养老保险申请书 篇12

一、重大意义

2010年宁夏正式将家属工、“五七工”、农场工、临时工、民办教师、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统一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妥善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老有所养问题, 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利民惠民政策, 也是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目标的一个重大举措,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工作

逐步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让个人账户资金名符其实;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 保证基金的正常运行;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增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基数;努力获得中央、地方和全社会在财力上的支持, 加大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

三、推进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 是按照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与个人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退休时的年龄等因素有关, 其计算结果要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费低得多。因此, 要解决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差距的问题, 应积极向国家建议, 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制度进行改革, 设计一个既能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办法逐步过渡衔接, 又能保证现行发放标准不降低的退休费计发新办法。同时, 应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 使其基本养老金的增量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费的增量大体相当。

四、建立统一的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

逐步取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现行政策中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 男年满60周岁, 女干部 (管理技术岗位) 满55周岁, 由于女工人 (生产操作岗位) 和特殊工种人员可以享有提前退休的待遇, 女工人 (生产操作岗位) 满50周岁, 特殊工种人员, 男年满55周岁, 女年满45周岁, 所以与女干部 (管理技术岗位) 、非特殊工种人员相比, 这两类人员的工作时间较短, 缴费时间也就短, 同时退休早, 在退休待遇上就偏低, 这必然会影响到这部分人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因此, 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退休制度, 解决女工人 (生产操作岗位) 和特殊工种人员提前退休待遇偏低的问题。向国家积极建议, 在女职工退休年龄问题上, 为维护政策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不应再进行区分, 要逐步统一;在特殊工种人员提前退休的问题上, 随着工业装备技术进步和职工工作环境的改善, 应逐步取消这项退休制度。这就延长了女工人 (生产操作岗位) 和特殊工种人员的缴费年限, 提高其养老金待遇水平。

五、强化合力联动

社保经办部门间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专题研究部署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征缴工作, 共同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征缴管理;县人社部门加强与地税等部门的衔接, 强化地税对代征企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管理, 及时入库代征的养老保险费, 确保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管理到位。

六、加强经办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针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多、居住分散等特点, 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 牢固树立为参保对象“记录一生、服务一生、保障一生、受益一生”的理念, 创新工作思路, 改进服务方式, 规范服务标准, 切实摸索出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服务的有效手段。加强经办人员培训, 提高经办人员业务素质, 熟练掌握经办规程、办事流程和服务标准, 提高服务民生的技能和水平。不断改善服务环境、服务条件, 完善服务措施, 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服务场所。充分利用合作金融机构等社会服务资源, 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服务网络。有条件的地方应加强村级经办力量建设, 建立社区和村级社保服务站, 配备专职人员, 努力做到企业职工参保登记不出村、缴费不出村、个人权益查询不出村、领取养老金不出村, 为广大企业职工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服务。

摘要:城镇化的发展, 给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目标、新要求, 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 全面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 加强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衔接, 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 保证可持续性。

上一篇:政风行风整顿方案下一篇:乡镇林业灾后重建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