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经验文章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教学经验文章(精选8篇)

英语教学经验文章 篇1

教师要充当教育他人的角色,接受他人教育则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教师思想工作中尝试“自我反思策略”,通过反思自我达。强化课堂教学交际化运用

⑴几分钟会话。每堂安排几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会话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⑵注重语感教学。加强听说训练,努力做到视、听、说同步,培养语学习兴趣。每篇课文的生词、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读的好材料。要注意创造情景,让学生懂得不同句子的重音有不同的语感,显示不同的语言心理。同样,语调的不同,重音的移动,也体现了说话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过训练,学生在以后朗读中也就注意了正确使用语音、语调和重读、弱读及升调,朗读也会绘声绘色,津津有味了,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对话使用,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一个情景句型,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到讲台前来表演。如学到 family tree这课,我告诉学生都带一张“全家福”照片,根据自己的全家福来用英语介绍。有能力的学生在根据实际情况在黑板上画出图表。整个课堂就是欢乐的海洋,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们学会并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提高了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⑷运用直观教具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图表及实物、录音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具,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和交际活动。利用实物和图片教单词,学生能更好地记住词义,并能反复利用它们复习,其趣味性、直观性较强。例如,在unit 3学习颜色一单元,我利用多媒体将多彩的鲜花和颜色相结合,一朵朵漂亮的鲜花怒放,多彩的颜色随着一朵朵鲜花开放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们惊奇得连声欢呼着,雀跃着的同时自己就记住了不同的颜色的单词。同时将颜色和现实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的实际例子相结合,例如,说出学生们喜欢的颜色,朋友和父母喜欢的颜色等等。what colour do you like? what colour dose your father /mother /friend ? i like ….the best.he likes …the best.同时让学生明白颜色构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学习英语的趣味和身边的点点滴滴和英语的紧密相关,让学生们有了学习英语的热情。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要为祖国和自己将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勤奋学习。又如教unit 7.the weather forecast 时,我准备了中央电视台7:30新闻后的天气预报实况展示给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宋英杰那独有的中音,娓娓道来的天气预报的全文,变化的屏幕。学生们兴奋极了。七嘴八牙的纷纷参与,抢着举手说出自己知道的天气预报知识。然后,我又在屏幕上打出一张表格,根据课文将各种不同的人物需要知道天气预报的理由让生们一一列举出来,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填到表格内,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高科技的发展令人耳目一新。同时对于天气预报的兴趣油然而生。快乐的学习又使我的教学达到了教会知识的目的。一堂课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又在快乐中结束了。学生们经常会说,怎么时间这么快呀。

狠抓基础,注意容量

一方面突出知识重点,狠抓基础,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容量,把握节奏,备课先备人,平时注意了解和分析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的防矢,合理安排好45分钟教学内容和进程,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实践面较广并在同一水平基础上对内容从多视角理解,多角度开展操练运用,即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不同角度展开,在教学“时态”这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时,自始至终利用多媒体的引导,设置不同的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教学,学生们不知不觉地学习了知识,突出了时间状态和不同的谓语动词,让学生练习理解运用,并设疑释疑、解惑,让学生积极思考,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状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走出一支粉笔盒满黑板的例句的教学模式。形象的教学手段和彩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走向希望。温故知新,克服遗忘

注意在课堂上经常复现旧知识,让学生反复操练,由易而顺利地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具体方法是:学习—复习—再复习。复习时做到系统性、针对性、综合性。用以前学过的词语操练新句型或已学过的句式学习新单词。国际音标是初中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学生感到拼读困难,针对这一个问题,我将英语的音标知识动画片每一堂课前都放上几分钟,既有趣又反复的复习了音标,效果很好。

当堂巩固,注重反馈 教学时要处处考虑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学评价的得失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尺度,所以,在学生经过一段学习活动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分析,然后教师以鼓励表扬为主,满腔热情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当堂巩固,如果时间许可的话,还可引导学生对一些易出错的地方,如人称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某些习惯表达的异同进行归纳分析,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注意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要让学生“会学”。因此,我重视对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⑴早读课,每天两名学生领着同学们坚持听课文录音,加强听力训练,让学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语音、语调。

⑵指导学生订出学习英语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每天坚持搞好课前预习,我给每一位学生家长一封信,讲明我的想法和做法,发动家长帮助督促实施。

⑶搞好课外阅读,对一些有自学能力的学生,给一些课外读物来扩展他们的指示视野。

⑷强调作业的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帮助学生认识到,做作业实际上是新旧知识的运用过程,一定要养成自觉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初步运用英语思维和理解。

⑹从音、形、意几方面培养观察力和记忆力,打好语音基础。

英语教学经验文章 篇2

经过一系列的调试、维保、技术交流, 成达公司154部车辆自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共节气88 705.68公斤。

现把成达巴士公司节气降耗工作经验简要总结如下:

第一:向技术要节气效益——定期检测并及时排除故障, 调整气瓶压力效果好。

1、为节气降耗把好技术关——定期检测发动机, 掌握每台车辆的技术数据, 避免气源浪费。

在正确精心使用燃气车辆后, 定期检测是延长车辆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因此, 要做到定期定时的检测, 每月每台次进行2次检测, 目的是为了弄清车辆是否带病工作, 若有问题, 要及时排除, 避免因车辆出现问题而使节气降耗成为一纸空谈。

为了做好车辆后期的跟踪及调试工作, 公司利用车辆定期检测, 对车辆各部件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试, 并进行跟踪、测试。从燃气消耗方面进行比较、调试, 掌握车辆各项数据, 并达到最佳。

每月5日、20日对车辆发动机进行例行检测。要求是, LNG车辆的发动机进行两次检测, 对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 查找出原因, 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排除, 决不能让带故障车辆上线运营;同时熟悉掌握每台车的技术数据, 更好地为节能降耗提供一手资料。

LNG发动机检测中重点集中于发动机怠速、进气歧管压力、气瓶压力。 (1) 发动机怠速的高与低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气耗, 正常情况下650rpm左右最为标准, 在检测中技术人员发现, 有的车辆怠速高达700-850rpm, 故在现场予以调整。 (2) 进气歧管压力能够间接反映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及进气管路有无漏气现象, 正常情况下发动机怠速进气压力为31k Pa左右, 中高转速压力升高, 进气压力太低不但会限制和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 而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进气管路故障, 这样造成燃气的白白浪费, 燃气消耗上升。

成达公司机务经理吴长锁等研究调试车辆节能检测效果

例如, 16路混合动力多台车辆出现“掉高压”, 故障出现后全车瞬时与高压电有关的其他部件工作失效, 给车辆正常行驶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同时故障的多次出现造成气耗上升。

维修人员第一时间对出现“掉高压”的车辆进行急救, 查找线路, 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寻找问题根源, 并及时联系售后技术人员一同解决问题, 对部分车辆进行查找线路、采集数据、刷新程序等, 通过急救车辆恢复正常, 车辆故障的减少有效降低燃气消耗。

2、为节气降耗把好“阀门”关——调整气瓶、稳压器压力标准后节气效果显著。

经过一段时间对多台车辆跟踪测试、数据比对, 技术人员发现, 在车长操作、技术数据类似的情况下, 气瓶压力调整至0.75MPa, 稳压器至7.5bars时经济性能最佳, 以16路冀JP7658单车为例, 未调整以前8月份节气203公斤, 9月份调整后节气363公斤, 在原来节气量基础上增加节气160公斤, 节约燃气较明显。

以此为标准, 在全公司车辆上进行了推广。

3、为节气降耗把好人才关——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维修人员技能水平。

为了保证空调出现故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 保证线路正常营运, 成达公司修理队在4月由赴潍坊、杭州参加培训的技术骨干人员组织针对气瓶、空调维修保养的专业技能培训, 交流学习经验。从气瓶、空调的工作原理、构造、使用注意事项、突发情况处理、维修保养、故障分析等进行详细、生动的讲解, 之后结合实物再次分析、交流学习内容, 并当场设置故障由学员分析、操作, 讲解人员针对这些故障阐述容易忽略的重点。

第二:向全体员工要节气效益——广大司务人员通过广泛的沟通交流, 各班组的节气技巧不断增多。

1、为节气降耗把好班组关——利用周一班会, 修理队总结节气经验。

每次上线路检测数据汇总完毕, 各班组比对发动机检测数据, 燃气消耗高的要拿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燃气消耗低的也要拿出具体的节气原因分析, 分析合理有效地在全公司车辆进行推广。

2、为节气降耗把好车长关——车长与维修人员相互交流, 节气技巧不断传递, 大家的节气意愿更强。

车长节气降耗意识增强, 线路检测时积极配合发动机检测, 每天收车后, 车长主动与修理工沟通, 交流每天在运营中车辆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 共同分析异常情况出现原因, 修理人员耐心细致地与车长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讲解。车长和修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大大降低了车辆故障率, 从而降低了燃气消耗。

车长利用中间休息时间讨论节气的驾驶技巧。车长们总结了很多经验。第一:出车前要稳住心沉着冷静, 保证在线路的绝对安全。第二:熟悉掌握线路路况, 站点乘客分布情况, 充分考虑红绿灯。第三:避免抢道, 既安全又节气。第四:经常吹空滤, 保证进气管路干净。第五:低转速空挡, 高转速在档。第六:灵活掌握设置空调温度, 保证车厢内温度适宜, 不要把温度设置过低。

第三:向车辆保养要节气效益——加强车辆的保养力度, 注重保养质量, 消除隐患, 可有效减少燃气消耗。

1、为节气降耗把好流通关——保养空气滤清器可使气道畅通。

空气受阻易增加燃气消耗。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净化进入气缸内的空气, 如果空气滤清器太脏会阻碍空气畅通, 从而造成燃气消耗增高, 影响车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经常保养空气滤清器是修理队日常的重要工作之一。

每月除了完成技术科下达的一保二保计划, 技术人员还加强了对空滤的保养力度, 只要营运车辆休班, 空滤便保养一次, 每月保养次数至少达到6次。

2、为节气降耗把好“胎气”关——补充轮胎气压可降低行驶阻力从而减少燃气消耗。

正常情况下, 公司车辆轮胎气压保持在850k Pa左右, 轮胎气压下降影响燃气消耗, 由于轮胎在按标准充气后,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自然消耗掉一部分, 轮胎气压的下降, 对行驶阻力及燃气的消耗有较大的影响。修理队利用每天车辆检车对车辆轮胎气压派专人检查, 不符合标准的及时补充至标准。

沧州市副市长袁志刚来公交集团调研

《修饰文章》教学案例 篇3

《修饰文章》是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的内容。教材中以一篇文章为例讲解文字和段落操作的步骤。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和精讲点拨相结合的方法,把学习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信息技术课“重技术,轻素养”的问题,让学生在应用中体会信息技术的价值。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章的修饰,从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角度,体验字体、字号、行距、首行缩进等技术在格式修饰上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修饰格式,对文章进行规范化修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的设置技术。

教学难点:对字体等格式的认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

1.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两张初一语文课文《理想》的图片,一张是课本《理想》的图片,一张是只有《理想》内容的文本,没有任何修饰。

师:同学们,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读哪一篇?

生(异口同声):第一篇。

师:你为什么喜欢读第一篇?

生:第一篇好看。

生:第一篇整齐。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那怎样让文章变得好看、整齐呢?今天我们就来当“美容师”,修饰你手中的文章,看谁是最厉害的“美容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感知文章修饰的作用(格式规范,版式宽松,便于阅读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前置补偿,初步感知

师:修饰文章从哪里入手呢?你知道一篇文章由几部分组成?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打开初一语文课本名篇《理想》图片,明确标题、正文、注释部分。

(2)通过操作讲解加粗、倾斜、加着重号等功能的意义。

(3)结合写作习惯,和学生一起总结文章排版的格式(如标题居中、段首空两字符、对字号的要求、注意段间距、行距等)。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章的一般组成,知道了怎样去修饰文章。下面,就开始“美容师”的工作。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课本中名篇《理想》,介绍文章的组成以及文章修饰内容,为学生自主探究扫清障碍,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探究实践,完成任务

师:请同学们打开《为学》(文章出自初一语文课本),按照提示完成正文字体、标题字体、标注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

小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成员完成任务。之后,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小组合作,既可以将这种差异变成教学资源,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多种学习形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练习素材选用初一语文课本中的《为学》,学生更熟悉来自课本的素材,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4.展示反馈,精讲点拨

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机上汇报学习情况(每小组演示任务中一个知识点的操作过程)。其他小组根据小组汇报情况进行补充。教师对各知识点的操作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精讲,最终达到突破重点的目标。

5.应用新知,小试牛刀

开展“假如我是设计师”活动。

师:古诗《望庐山瀑布》或故事《画蛇添足》,如果出现在下面不同类别的刊物上,设置成什么格式最合适?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两篇文章任选其一进行修饰。(友情提示:要根据不同刊物特点。)

①儿童类图书:字体活泼、色彩鲜明、字号较大(保护眼睛)……

②报纸类:字体规范、便于阅读、排版整齐、标题醒目、引起注意……

③课本:格式规范、版式宽松、便于阅读与记忆……

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请大家思考为什么这样设计。

设计意图:选择有目的且有一定开放性的任务作为教学素材,既给学生提供巩固新知的机会,又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在友情提示和思考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加深对字体等格式的认知。

6.成果展示,课堂总结

学生完成任务后,请各组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推选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展示作品的同时,要阐明设计的意图。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形成本节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作品,再次让学生体会对文章字体、段落等修饰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归纳,让学生完成对本节课知识的建构。

五、教学反思

1.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背景

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在开始设计本节课时,我没有考虑到前置补偿中提到的让学生了解文章排版格式,导致在段落设置时,学生不明白“首行缩进”、“段前段后间距”、“行距”这些词的意思。即使按要求完成了任务,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小组合作、分层教学,把学生的差异变成教学资源。

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每节课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让课堂更加高效,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如果目标定得太高,有些学生完成不了,索性就不做了。反之,好学生完成了就无事可做,抹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和分层教学,把学生的差异变成教学资源,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当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小老师”。角色的转变会让学生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自信,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学习字体、段落格式设置时,我没有采用教师演示、学生跟做的办法,而是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长负责指导本组成员。

3.活学活用,在应用中体现信息技术的价值

很多教师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上玩游戏、聊天,但不爱学习信息技术知识。除了游戏的吸引力很大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内容用不到,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综合环境。此外,我们忽视了信息技术应作为一种资源获取、加工和利用的有效工具。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价值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在应用中体验信息技术的意义,远比机械地完成练习任务更有价值,更能提高学习兴趣。“假如我是设计师”这个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而设计的。这个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设身处地地考虑使用对象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将本节课学习的字体、段落设置等内容应用其中,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美术教学经验文章 篇4

石堤中学

龙冲

美术教育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美术技能,有助于为学校培养特长人才,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美术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一、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注重个性发展,依照美学特征,让学生享受美,创造美。在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潜力,指导学生完成作品。只有学生不断地发现美、认识美、探索美,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对于美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美术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意识与能力,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整体协调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注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感知与创造能力,是情感智慧的发展延续。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利用现有条件,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达感情。同时,在素描学习中,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学习美术课程的重要动力。美术新课标提出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学生评价。教师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入手,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意见。通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增加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意识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青少年的心理因素决定学生不会主动表达、流露自己的情感。提高青少年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学生增加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美术作品,教师应注意表达方式,突出整体与综合评价,切莫以偏概全,紧盯缺点。初中美术教学应以鼓励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美术成绩与艺术品位。

六、增加个性指导

1.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美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帮助。如在泥塑制作环节中提示学生水的问题。在手工剪纸环节中,应提醒学生剪纸构图和结构问题,并进行演示。在绘画教学中,应提醒学生从观察入手,注重作品的构图透视关系,对学生的色彩构图进行引导。在绘画创造中,会出现比例、透视、位置等错误,应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逐一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加强美术课堂组织管理与教学青少年现阶段心理特征影响美术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课堂组织管理,热情热心地帮助学生完成美术学习任务。就课堂纪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使学生加强对纪律的要求;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在上课时应做好美术示范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加强学生与美术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友爱、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放下身段,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关系。美术教师应与学生多接触,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隔阂,做到老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与学生间的情感,使教师的关爱转化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

经验文章》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 篇5

2009-12-16 11:56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讨厌数学课,同时也出现了不少数学差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转化差生,是数学教师不可回避的责任,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谈谈自己转化数学差生的几点经验。

一、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

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2、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死读书”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3、兴趣转移。由于上述两点的影响,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欠佳,常埋怨学生不努力,又没有很好注意批评方式,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出现兴趣转移。

二、对症下药、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数学差生成绩

针对数学差生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产生隔阂,他就会讨厌你,远离你,这样要学生学好你的课是不可能的。当然,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要学生认识到,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1)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差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

小会,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

(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建立起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了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

(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差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

考试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立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满粉100分,其他层次另定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试卷讲评是矫正学生错误的重要环节,实行:①学生自评和互评;②教师导评。评共同性问题,评典型性问题,评一题多解,评怎样矫正;③面评。对问题较多的学生,导评后还必须面批面改,这样针对性强。

3、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育儿经验文章交流 篇6

四年的生活经历,宝宝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两岁以后,宝宝的乳牙已出齐,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日益灵活,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摆脱了小婴儿的影子。我们家长就有意的从以下几方面去锻炼她。首先是言语能力的训练用各种机会扩大幼儿的词汇量。如带小孩上公园时,给她讲她所看到的花草树木的名称。教小孩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可经常让小孩儿看图片,给他讲简短故事,教他说歌谣。并经常在话语中使用常用代词“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自己、咱们”,使孩子逐渐理解各个代词的指代关系。

然后是发展语言能力。鼓励她自己叙述一些事情,如 “今天做了什么”,“上公园看到了什么”等,让她复述故事,讲述图中所描绘的内容。教小儿记住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父母的职业、单位,自己的年龄等。

两岁左右,小孩儿终于把那些句法上不完整、不连贯的句子扩展为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完整句型,并且学会使用一些介词、冠词和助动词,感叹词和语气强调也出现了。他们会说“这是宝宝的,那是他的”,“宝宝吃米饭”等。

我们还注重提高语言能力的活动。带小孩开车出去时,装着互相打电话,发出电话铃声,当她应答时,问他窗外看到了什么、问他目的地是哪里,如“你在商店里干什么?你喜欢去商店吗?”这样的益处是增加词汇量,锻炼对话能力,激发想象性游戏。还有就是猜音节游戏一边和小孩说她和她朋友的名字,一边打拍子,如豆豆(两拍)、王雪儿(三拍)。也可以试一下其他有趣的词,教她和家长一起拍手。准备好时,教他如何数拍子。这样的益处告诉孩子单词是由字组成的,还可以增加词汇量。

我们还比较注重认知能力的训练首先是观察能力的训练:

①比较远近。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远近的词引导孩子行为,加强对远近概念的意识,如“和妈妈近点”、“离汽车远点”。

②比较长短。也可在纸上划线段,教孩子比较长短。还可比较长裤和短裤,长袖衫和短袖衫,长铅笔和短铅笔等。

记忆力的训练:

①图象记忆。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然后将图片拿开,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如果孩子记住的不多,还可以教他使用一些记忆的方法如,有翅膀、能飞的有哪些?

②数字记忆。虽然此时孩子对数的概念还不清楚,但机械记忆能力强,通过数字记忆练习,可强化孩子机械记忆能力,如可教孩子记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各种数字材料。

思维能力的训练:

①归类练习。可教孩子根据事物的某些性质练习分类。可按声音分类,将能发出声音和不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归类,还可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分类等等,以提高孩子归纳、概括的能力。

②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意造成一些明显的错误,让孩子去发现,并鼓励他说出错误所在及解决办法,以训练孩子分辨问题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家长教育的侧重点就要有所转移宝宝到了三岁和四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育。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训练:

①表演游戏。可根据故事或童话的情节和内容,让孩子表演,在表演游戏中,孩子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绘画。在孩子能画出一些线条和形状后,家长可引导孩子将他所画的东西同实物作比较,这样孩子会更有兴趣在绘画中想象、构图。

动作能力的训练:

① 自单杠双杠云梯的练习。家长要做好防护,锻炼孩子四肢协调和肌肉的发展。

②独脚站立练习。开始时让孩子扶着人和物抬起一只脚,逐渐地训练小儿不依人和物自己能够单足稳定地站立几秒钟,并逐渐训练延长时间。

③继续让孩子多做动手游戏,发展手部动作。可用积木搭楼房,和孩子玩比赛拾物,比赛用绳子串珠的数目,学习用筷子来取东西,折纸等等。

社交和生活能力的训练:

①与人交往。可教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做集体角色游戏,通过这种游戏训练:孩子建立起与同龄人的关系。在指导孩子们玩角色游戏时,家长可帮助孩子分配游戏的角色,教孩子如何遵守角色的各项义务,在角色游戏中领会人与人的交往和联系,丰富生活经验。通过儿歌、交往等方式教孩子使用“谢谢、对不起、您好、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可一直接示范让他记忆,也可以用儿歌的形式让他记住再练习。

②教孩子练习自己穿衣服,认识衣服的前后,并试着穿好衣服,扣上简单的扣子。脱衣服时,先自己解开扣子,再脱掉衣服。可用一些较宽松的外衣先让孩子练习,一般孩子先学会脱衣裤,再学会穿衣服。还要教小儿试着自己穿鞋子。教会孩子能够明确的表达要大小便,可训练孩子自己脱裤子蹲盆或上厕所,教孩子如何才能不弄脏裤子,并教孩子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觉时知道先去厕所。

双星幼儿园

英语教学经验文章 篇7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一)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交往, 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对实现教学目的至关重要。课前教师要深入学生,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感悟能力, 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 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诚挚的爱, 由衷的爱护和帮助, 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

(二)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努力创设思维情境, 师生、生生互动,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愉悦感。要在讲授中, 真正成为学生的引领者。

(三) 让学生在群体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

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群体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熟知的情境中学习, 更能使学生终生难忘。

(四) 开展阅读活动, 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阅读是形成语感的基础。可以采取“限时法”, 要求学生做到阅读最快速、最大声、最清晰。还要帮助他们克服有碍阅读的不良习惯, 增强他们对语言的感受性。

二、确定课型特点, 正确选择输入方式

阅读教学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 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采用阅读的输入方式, 而不是听的输入方式。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能有效运用某种阅读策略, 对文本中的有效信息进行解码, 理解相关信息, 通过大脑进行编码, 提取有效信息。在这一过程中, 逐步掌握阅读技巧, 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快速获取和处理信息, 在其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同时, 使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得到培养和增强。因此, 阅读应以快速阅读为主, 快速阅读是用眼睛和大脑直接获取文字信息并理解地阅读。

三、阅读材料的选择原则

(一) 时效性。

在把握趣味性原则的同时, 还要注意一点, 即时效性, 也就是所选材料最好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人人都有好奇心, 初中学生对一些新闻事件充满好奇, 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背景同样好奇。因此, 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些时髦的话题或新闻, 就会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完成语言的输入,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 趣味性。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 它使人对某些事物, 优先给予注意, 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不管文章多么有用, 但读起来味同嚼蜡, 那么取得的成效就会大打折扣。而一篇使人感兴趣的阅读能让人兴奋, 保持激情读完整篇文章, 这时, 读者是在快乐中阅读, 是在享受阅读的快乐。所以, 教师一定要选择有趣味性的材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若学习者对阅读学习材料产生兴趣, 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多样性。

每个人的兴趣都是多种多样的, 如果一味地选择同一类型的文章, 如故事, 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此失去兴趣, 因为读同一种类型的文章, 容易使脑神经疲倦, 而且有些文章只要读开头, 学生就可推测出结果, 往往使学生觉得阅读理解没有挑战性。阅读选材中, 有如此多类型的文章可供选择, 如此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 我们可以利用阅读给学生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四、巧妙设疑, 深度理解文本

语篇需要从两个方面关注:意义方面和语言本身。具体的认知内容包括:主要观点、内容主线 (细节信息) 、寻找段落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引入相关知识、篇章结构。阅读教学特别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挖掘阅读材料中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理解语篇意义的基础上, 进一步关注语言学习和对篇章结构的分析、把握。由于阅读理解是以阅读的方式对文本的解读, 每个读者都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和判断提出见解, 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声音, 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文本。

五、教师需要做的工作

(一) 英语教师对讲英语的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必须有充分了解, 否则, 就不能将英语这幅完整的画卷完全展示给学生, 便不会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 几乎每篇文章都会涉及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所以我们必须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二) 虽然汉语和英语有许多不同之处, 但人类有许多东西是共通的。“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唯有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 德育才具有说服力。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 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六、重视阅读策略, 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从一定程度上说, 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一系列阅读策略和方法的阅读学习过程。研究表明, 掌握和熟练运用阅读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课程标准提出, 要“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认识文章段落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篇8

一、段落(paragraph)

段落是由组织严谨、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一系列句子组成的一个整体。几乎所有多个句子的书面形式都要组成一个段落。因为段落可以清楚地表明一篇文章所分成的各个小节的起点和结尾。这可以帮助读者看清文章的组织结构从而抓住文章要点。

段落可包含不同的信息。一段文章中可能含有一长串例证,也可能有一个很长的表达中心思想的论述:它可能会描述一个地点、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它也许是对一系列事件的描述,也许是对两个或多个事物的比较或对照分析;作者可能在一段文字中对许多事物进行分类,也可能会论述某些事物的来龙去脉。无论段落包含什么内容,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每个段落都只有一个主题或一个主题句。

二、主题句(topic sentence)

一个安排恰当的段落通常是支持一个主题思想,并围绕这一主题思想而展开的。而这一主题思想是由一个叫主题句(topic sentence)的句子来表达出来。主题句通常具有许多重要功能:1.支持、证明文章的主题;2.统领段落内容,组织安排句子顺序;3.给读者提示要讨论的话题并说明讨论进行的方式。读者通常只需读一读段中的前几句就可抓住段落的主题或观点。正因为如此,主题句一般都放在段落的最前面。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在主题句前安排一两个承接前一段落的过渡句或提供背景信息的句子,会使主题的表达更有效、更显著。

尽管绝大多数段落需要有主题句,但也有在一个段落里不需要主题句的情况。例如,作者在前一段中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一个主题而本段只是通过进一步陈述一些事件来支持前面所提的主题,或者在本段中所有句子和细节都是明显地(也许并不是直接地)表达某一主题时,就无需再有一个主题句了。

三、段落结构(paragraph structure)

在一篇文章中,每个段落大体上包括三个部分:引言(introduction)、正文(body)和结语(conclusion)。无论是在叙说、描述、比较、对照还是分析信息的段落中,这一框架是普遍的、共有的。而且段落中的各个部分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1.引言(Introduction):出现在段落的最前面。这一部分通常含有一个主题句,同时也包括一些提供背景信息的句子或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正文(Body):继主题句之后出现,主要用来讨论中心思想,提供事实依据、举例、论证、分析或呈现其它细节信息。

3.结论(Conclusion ):是段落中的结束部分。主要是作者用来总结该段文章中作者所表述的中心思想和主题部分中细节信息之间的关系。

四、逻辑连贯(coherrence)

在一个逻辑严密的段落里,每个子句都与主题句或中心思想密切相关。并且相邻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都非常地自然顺畅,也就是说,没有明显的转变和跳跃。一个逻辑严密、结构紧凑的段落能够将新旧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使读者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段落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及其展开的形式。

除了过渡自然以外,段落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还与其长度有关。如果一个段落很长,比如长度达正常打印稿的两页之多,那么我们一定要不时地回顾主题句和中心思想,切不可让理解被一些偏离中心的细节所歪曲。

作者通常还运用以下一些技巧和方法来保持段落的流畅和连贯。

1.重复关键词句。特别是在一些对某一重要观点或理论进行解释或下定义时,表达的严密性和前后连贯性更明显。我们从文章的连贯的重复中便不难理解作者所下的定义和描述。

2.认清平行结构。平行结构是作者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使用相同语法结构和词性的句子的一种表达方式。运用平行结构的行文方式在阅读和理解时会更清楚、明了。在相同结构的句子之间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观点之间的联系。

3.观点、动词时态、人称和数的一致。段落的流畅和连贯还表现在作者使用时态、人称和数及陈述观点时的对应和一致上。

4.注意段落之间和段落中的过渡。过渡性词语着重用于表达段落之间或段落中句子的关系。它们可以帮助读者领会文章作者的思想体系,也能让读者抓住他们很可能会遗漏掉或错误理解的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充分认识、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过渡性词语对我们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活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的心理机制和相关因素很多,阅读过程就是一个从字母→词→句子→语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过程。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构成该文章的语言的理解过程,而且是一个对文章结构的认识和分析过程,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还要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结构才能被有效地表达。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把握相应的文章结构和段落层次框架,就能够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快速准确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思清.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D].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李翠芝.高中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6.

[3]万芙蓉.将报刊阅读引入高中英语课堂[J].成功教育,2007(8).

上一篇:酒会策划表及流程下一篇:活动立项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