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1篇)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佳木斯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是承担着市区转制并轨企业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服务机构。经过4年多的发展,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档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胆求变、开拓进取,使档案管理服务经办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各项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实现我市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截止目前,共接收破产改制企业职工档案----册,为存档人员办理退休申报、待遇改办、养老金调整、护理费标准调整、档案查阅等各项业务----万人次,共保管各类档案-----万册。

一、坚持以加强自身建设为重点,全力创建现代化档案管理服务机构

自组建以来,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就把实现档案管理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紧紧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全面抓好各项基础性建设,着重突出一个“硬”字特点,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是在硬件配置上提出“硬指标”。购置了400余节手动密集柜、15万套无酸标准档案盒,配备了空气消毒机、档案消毒柜,安装了自动喷淋灭火设备、干粉式灭火器、消防栓等防火设备和数字监控系统。

二是在规范内部管理和业务标准上制定“硬要求”。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42项,细化工作程序及工作标准148项,编制业务手册,涵盖业务内容346项。

三是在实现档案信息化上突出“硬实力”。一方面,创建了包含档案所在库房、柜号、行号及位置号的8位档案号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了----万份纸质档案的影像化、数字化;另一方面,在完成档案影像化上基础上,结合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经过多次试验,自主研发成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只要输入存档人员的档案号、姓名、单位、身份证号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就可以查询到该人的档案基本信息、影像档案、业务办理信息等,该系统的投入使用,为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提高档案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在人员素质培养上练就“硬功夫”。在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各类档案管理知识专题培训的同时,还曾多次带领业务人员到长春、哈尔滨等先进单位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有力地带动了业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坚持以服务国企改革为重点,全力助推我市地方经济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企改革工作,并把推进国企改革作为实现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这项改革工作中,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承担着接收管理并 2 轨改制企业人事档案这一工作重任,为此,加快接收改制企业档案一直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国企攻坚已进入收尾阶段,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紧跟工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配合国企改革工作的实施推进。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改制企业档案接收工作顺利进行。在基础建设上,扩大了档案库房面积,增加了能容纳----万册的档案管理设备;在人员配备上,增设了档案接收服务窗口、档案库房管理人员,加强了对改制企业档案移交的服务力度。

二是改进接收办法,确保改制企业档案移交工作快速推进。通过采取变被动为主动的档案接收方法,深入企业现场指导,集中解决档案移交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开展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将档案审核验收关口前移,加快了档案接收效率。目前,已接收----家改制企业人事档案-----万册。

三是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国企改制攻坚圆满完成。针对一些大型困难改制企业人员少、任务重的困难,无偿协助企业整理档案;针对改制企业职工劳动保障业务无法衔接的困难,协调各劳动保障职能部门,协助企业申报各项劳动保障业务手续,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避免了产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得到了改制企业和职工的认可和好评。

三、坚持以创新服务方式为重点,全力打造档案管理服 3 务新品牌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作为与办事群众接触最为密切的基层服务部门,在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形成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的,以便民、利民为特色的档案管理服务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档案管理服务新路子。截至目前,共为存档人员办理档案转移、档案查阅、开具档案证明等各项业务----人次。

一是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在人员服务上,推行微笑服务、星级评分服务;在服务内容上,现已从档案利用扩展到养老关系接续、退休手续申报、申请补办知识青年下乡证明、调整养老金标准、调整护理费标准等十余项劳动保障代办业务;在素质提升上,经常性地开展优质服务创建、文明岗位达标等主题实践活动;在便民、利民上,配备了便民药箱、便民雨伞等。

二是提供快捷信息服务。通过采取媒体宣传、短信告知、电话预约等方式,为存档人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坚守与坚持, 在于对事业的高度负责

坚守有两种, 一种是身体的坚守, 这种坚守可以人在心不在;第二种是心的坚守, 这种坚守人在心亦在。身体的坚守不难, 难的是心的坚守;而要十年八年持之以恒做到心的坚守则更属不易。难能可贵的是, 上海市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刘光清同志做到了这样的坚守。

刘光清原为上海市档案局办公室副主任, 分管财务, 2000年干部轮岗时被调到局下属的培训中心工作。突然调到一个陌生岗位, 对他无疑是一个挑战。但刘光清二话不说, 欣然迎接这一挑战。从此, 他情牵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建设, 心系档案干部培训中心工作, 开始了在新岗位上的心的坚守。

让刘光清没有想到的是, 这一切竟会以他“动粗”为发端。事情起因于施工。原来培训中心在外租赁教室, 就在刘光清上任不久, 局里购置了一幢2500多平方米的毛坯楼装修为科教楼, 刘光清自然很高兴, 作为一个追求完美的人, 他希望科教楼应该具有朴素的美。正是本着这样的想法, 刘光清对科教楼装修工程格外重视, 容不得工程有丝毫马虎。为此, 他和同事们钻研起了建筑装修、建材选择以及施工等方面的知识;施工现场的管线、瓷砖、地板的选材和铺设, 他都事必躬亲, 严格检查。结果在铺设地板时, 刘光清一眼发现材料质地、隐蔽材料和色泽都有“缩水”。面对刘光清的质问, 心虚的项目经理还在狡辩。刘光清不答应了, 气愤之极操起了地上的一根木棍, 吓得项目经理拔腿就逃。躲过3天后, 项目经理终于主动找刘光清认错, 并拿出整改措施。

事后也有人善意地提醒刘光清, 别动肝火, 你身体毕竟……对方话没完, 刘光清却会心一笑, 说, 我身体有“隐患”不怕, 科教楼可不能留下丝毫隐患!

原来刘光清20年前查出胃癌, 胃切除了五分之四强, 又经历了整整6年化疗, 元气大伤。但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刘光清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为此他曾调侃道:“肿瘤治疗一年看两年、两年看五年、五年看十年、十年度过关, 所以我早就度过鬼门关了。”

坚守与激励, 在于身教重于言教

也许是战胜死神给了刘光清以激励, 他在工作上更加忘我投入了。科教楼装修工程竣工后, 培训中心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每一位学员。科教楼装修不易, 但要管理好更难。每年有3000名学员进科教楼参加培训, 培训中心工作人员连刘光清只有4人。身为主任的刘光清深感责任重大, 为此, 他对科教楼的管理可谓倾尽了全力。他从规范管理入手, 抓好制度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 对各项管理定要求、定岗位、定责任。这里周边车水马龙, 人流熙攘, 每天进出的人又多, 为确保科教楼安全, 他推行全日制管理法, 设立夜间值班制度。考虑到培训中心女同志多, 夜间值班不便, 刘光清干脆将这一任务“承包”下来, 随后他就把床铺搬进培训中心, 不管寒冬酷暑, 坚守科教楼。多年来, 很多时候他都是下班后匆匆回家, 享受一下妻子准备好的佳肴, 和女儿谈笑两句, 当外面华灯初放, 万家灯火, 许多人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时, 刘光清又坚守在科教楼的值班岗位上。

一晃十年, 对于刘光清的这种坚守, 妻子难免会时有抱怨, 尤其是2005年夏天“麦莎”台风袭击申城时, 正在科教楼值班的刘光清接到妻子的电话, 说家里进水了……他心急如焚, 恨不得立刻赶回家。但一想到此刻科教楼同样面临“麦莎”威胁, 犹豫了许久, 还是在电话中歉疚地告诉妻子, 自己不能回家……

其实刘光清何尝不想多回家, 与妻子女儿共享温馨的居家之乐, 只因他心系科教楼, 想到自己是党员, 是培训中心负责人, 只能作出这样的取舍。对此, 刘光清坦陈著名劳动模范杨怀远给过他很大影响。那还是1986年, 他听杨怀远作报告, 老劳模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他深受震动, 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他 (杨怀远) 的事迹普普通通, 他所做的工作也是普普通通, 但是他普普通通的事迹, 普普通通的工作 (的) 确换来了人民的无比信任、想念。如此的信任与想念又储存在两代人的心中。我以为是人人都有, 但不是每人都能长期在行动 (中) 落实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刘光清勉励自己要学习杨怀远在工作上“长期的主动精神”, 认为这是“搞好本职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前题 (提) ”。事后他还个别请教杨怀远, 老杨在他的日记本上留下一首打油诗:“坚持学雷锋/贵在行动中/不做河岸柳/永做苍山松”。巧合的是, 一别二十年, 2006年刘光清又听杨怀远作报告, 老杨一眼认出了他, 不由笑道, 小伙子, 你老了, 我也老了。

坚守与奋斗, 在于扎实践行党的宗旨

正是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支撑, 才有了刘光清这十年来的坚守。这样的坚守就是一个亮点。其光也许不怎么强, 但它凸显在刘光清的行动中, 一直在闪烁。就以科教楼物业管理来说, 本来完全可以将此事委托给物业公司, 但刘光清考虑到他对科教楼的设备布局和使用情况远比物业公司有优势, 加之物业管理费每年要支出五、六十万元, 为节省费用, 他决定自行承担物业管理。为此, 刘光清下决心将设备维护保养、日常检修、一应力气活又扛在了单薄的肩上。他和同事们边干边学, 严格按照物业管理要求和设施保养规程, 定时清洁空调, 按期检查水电设备, 每天巡查维护教学电器和卫生洁具……同事们都知道, 刘光清每天必做三件事:清早起床为学员们烧开水、检查教室、开启教学电器设施, 7时30分前做好各项准备迎接学员;中午巡查教室, 了解设备使用和教室保洁情况, 听取学员意见反馈;下午学员下课后组织全面清洁, 详细检查设施安全、保洁情况。刘光清对物业管理终于由外行而达到比内行更内行;他对安全管理和设施保洁近乎苛刻, 要求做到科教楼楼道、办公室、教室及课桌设施甚至卫生间, 不留灰尘、不留水迹、不留污渍、不留安全隐患。

除了日常琐事、管理工作外, 刘光清还兼职讲课。他在大学学的是历史, 又从事过多年档案编研工作, 所以《档案编研工作》即由他主讲。为了追求常讲常新的效果, 多年来, 他利用大量业余时间博览群书, 采集信息, 广泛搜集档案编研的历史典故、寓言故事、身边实例, 认真编写教案, 每次讲课都能旁征博引, 喻事明理, 授人知识, 给人启迪。学员们说, 听刘老师讲课, “味道足、能记住、有用处”。

刘光清在培训中心十年坚守做出的成绩, 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2000年以来, 他四次受到嘉奖和记功。上海市自学考试委员会的有关领导视察档案干部培训中心, 了解到培训中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已培训档案干部3万人次, 为国家节约500万元物业管理经费, 以及这里的各项教学和管理运作情况后, 不由赞叹道:“不可思议、不能想象、不得不佩服!”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先进事迹材料 篇3

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目前我站现有职工52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18人,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站职工90%以上。在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率先通过了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国家实验室认可。是我市唯一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监测机构,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在国际上获得45个国家的多边承认,具备了按有关国际准则开展检测的技术能力。

近年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围绕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服务这个大局,开拓创新,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的职能,赢得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肯定,赢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先后荣获“全国环保系统先进监测站”光荣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两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进集体”,站党支部荣获市直工委“五好党支部”表彰。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环保系统先进集体。涌现出“全国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和**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徐东红同志、省先进工作者王汉民同志等一批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2005年以来,32人次受到本系统和省、市级荣誉表彰。连续多年在全省市级环境监测站业务量化考核中处于前列。

一、忠实履行监测职责,当好环境管理“耳目”和“哨兵”

在工作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坚持为环境管理服务宗旨,恪尽职守,认真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年平均外出监测达350天以上,出具环境监测数据6万多个,上报各类环境监测质量报告68份,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报告420份,为160多个委托项目提供监测服务,在依法保护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成绩显著。紧紧围绕改善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摸清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落实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目标,积极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全年365天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多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每月按时完成长江**段、四条内河、饮用水水源等共计42个点位、64项指标的监测任务;每年定期对全市24小时功能区定点噪声、区域环境噪声、17条道路交通噪声计220个监测点位开展监测工作。工作中,监测人员风里来,雨里去,不分白天夜晚,走遍了**市城区大街小巷和工矿企业、农村,圆满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环境质量监测任务,全面掌握了**市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的质量状况及各类污染源排污动态,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监测数据和资料。

2、在环保模范城市建设中贡献突出。**市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围绕创模各项目标和全市“碧水、蓝天、绿地”十大环保工程,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同志凝心聚力,发扬敢打硬仗的精神,把创模中的各项监测任务落实到实处。许多同志放弃节假日和外出探亲机会,有的同志推迟婚期,白天开展监测,晚上分析整理数据,连续奋战十个月,完成了七项考核指标的监测任务。汇总、整编上报材料约100余份。在创模重点工程建设中,监测站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及时对雨山湖引水前后水质、底泥进行监测分析;在炎热的夏天持续一个月对污水处理厂、慈湖河水体开展跟踪监测。三年创模期间,监测行程超过前十年监测工作所走的路,广大职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环保模范城市之花,实现了“向创模冲锋,为创模奉献”的誓言。

3、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市作为重工业城市,为落实国家节能减排和总量控制指标,污染源监测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监测站坚持每月对影响环境质量的马钢、市属70多家废水排口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每季度对120多个废气排口进行监测,平均每年获得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约1万个。污染源监测是一项又苦、又累、又脏、又险的工作,在废水排口,监测人员开展工作要忍着刺鼻和有可能有毒的气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寒风凛冽的冬天,监测人员需要扛着几十斤重的设备爬上几十米高的烟囱,忍受炉温的熏烤和寒风的肆虐,现场工作人员靠着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坚守岗位,一次又一次地圆满完成任务。

4、在环境执法监督中认真履行职责。在重大环境问题处置上,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科学,严格依法办事。在某区域粉尘污染的群众信访投诉案件处理中,我站监测人员秉公办事、不循私情,认真接受用户的监督,连续两天24小时开展监测。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信任,送来“精心监测、无私奉献”锦旗。2007年以来,针对慈湖河、丹阳新河等环境污染问题,监测站人员顶着酷暑,踏着齐腰深的杂草,对受污水体及周边排

口进行调查,连续工作60天,为整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我站还创新工作机制,派员进驻环境监察部门,开展现场执法联动,推动了环保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

二、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大局,强化监测服务能力和水平

1、全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新建项目接踵而至,环境决策对监测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着从没有过的压力。在新形势下,我们坚定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信心,不等不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先后完成了马钢新区、冷热轧薄板、彩涂板工程和2500立方米高炉等30多项技术含量高的新项目验收监测。为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电厂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提供环评监测服务,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持。2008年冰冻雪灾和春节期间,放弃假日休息开展“马钢十二五规划”环评监测,二十多人分别住在条件简陋的地方,冒着天寒地冻,白天晚上连续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在经济建设服务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监测技术优势,不断增强保障和支持能力。国家第四批国债项目—马钢冷轧薄板工程。该工程设备和技术是从日本、德国等国引进,马钢公司委托我站对工程尾气治理设备进行验收监测,在验收时,外方专家对整个监测过程进行了全程跟踪。由于监测结果超标(国外公司对其设备排放污染物都有一套完整的测试资料),外方提出疑义。在企业、外方、监测站三方论证会上,通过我站技术人员的分析说明,外方专家信服认可了监测结果,并对其设备进行检查,最终发现由于喷雾系统堵塞,致使处理效率降低而超标排放,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过硬的技术、诚信的服务得到了企业和外方专家的好评。

2、建立预警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保障我市环境安全,先后完成了辖区内危险源、危险品调查,摸清了可能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险源和危险品基本情况,并制订了应急预案。几年来,及时完成了长江**段上游180吨亚硝酸钠沉船、当涂盾安化工厂爆炸等多起污染事故的监测任务。在长江**段亚硝酸钠沉船事故中,监测站迅速启动应急监测系统,第一时间奔赴事故现场,自**三水厂至当涂东梁山以及沉船现场布设多个监测点位,每2小时进行一次跟踪监测,连续36小时采集水样、分析水质,为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为妥善处理污染事故的决策争取了宝贵时间。

3、推进标准化建设,监测能力不断提升。“十五”期间,**市环境监测站争取专项资金200万元,建立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利用亚行贷款350万元对监测仪器设备进行了重点投入。购置了色-质联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等大型监测分析仪器。“十一五”以来,又积极推进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建设。近三年在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约560万元用于能力建设,完成了长江流域省界断面水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同时,为提高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完善了应急监测仪器配备,初步满足了应对处置我市突发环境事件的监测要求。

4、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出台了《关于鼓励职工勇于创新,争做贡献的有关规定》等激励措施。利用遥感技术完成了**市水资源、城镇、森林资源和农田分布情况调查;会同**工业大学完成了“**市大气环境污染物容量模型与总量控制研究”工作。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课题项目一个,每年申报市级课题一至二个,其中《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试验》课题在国内尚属首创。2007年承担了全国土壤污染源状况调查课题,对**区域设立55个土壤样品的采集点。每点平均步行一、二个小时,跑遍了当涂县13个乡镇,按时按质完成了该项任务。每年有三至四篇论文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内部交流,并在专业刊物发表,其中四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在国家酸雨普查和环境监测质控样考核中,所有监测项目考核优秀,并多次通过国家实验室能力验证和省站组织的专业理论及持证上岗考核。

三、不断拓展监测领域,关注民生奉献社会

1、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环境扰民问题。在工作中,监测站把解决群众身边的环保问题作为己任,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开展现状调查及监测。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三产”废气、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白天、夜间开展监测工作,先后完成了近百家废气、噪声污染扰民问题的监测任务,在督促经营业主强化污染治理措施、规范经营行为中起到了监督作用。

2、创新服务载体,确保群众健康安全。每年对市区八片“菜篮子”基地灌溉水、土壤、蔬菜等46项指标进行监测,为市民菜篮子安全保驾护航,荣获市“菜蓝子工程”先进集体;为说清全市饮用水源水质状况,开展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特定项目前35项指标监测月报工作,每年完成一次的饮用水源地水质109项全分析;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无偿为幼儿园、学校、办公场所及部分市民家装进行室内环境质量监测,让广大群众能够住得放心、舒心。

3、发挥监测数据效能,为社会提供环境信息。每年编制“**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定期向社会发布环境质量报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代表委员多次视察空气自动监测站,市环保局定期组织环保监督员和中小学生参观自动站运行情况,增进了全社会对环境状况的知情监督和对监测工作的了解支持。编制的《**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0—2005)》,获全国优秀环境质量报告书二等奖。年政务信息报道100余件,在省、市内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被省站评为先进集体,并在全省会上作专题发言。各类环境监测报告不仅为环境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而且向社会提供了准确的环境信息。

四、创建人民满意的基层监测站,树立新时期环境监测人员新形象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将精神文明贯穿于业务工作,激发职工积极向上、科学严谨、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每月第一周六的“学习日”活动。每年举行二次环境监测专业技术、法律法规、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闭卷考试,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开展了“我为创模加加班”、“立足岗位、争做表率”、“五个珍惜”等系列活动,营造了讲正气、讲团结、讲奉献的浓厚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帮扶社区和村镇看望孤寡老人和老党员,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生和家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影像片,强化环保“六项禁令”教育,多年来,党员干部无一人发生违法乱纪行为。我站一名党员被省委组织部派到当涂县贫困村挂职,在挂职村任党支部书记的三年工作中,时刻牢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组织部的考核中连续三年获得优秀成绩。

在效能建设方面,为使全站职工在工作上有所创新,在办事效率上有所改进,在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建立健全了考核制度,细化工作目标。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为马钢煤焦化等八家单位免费培训环保人员的化验分析技术。并通过建立企业服务监督卡和便民服务等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推动服务态度的转变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4

“为了工作,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初,市政府组建行政服务中心,要求进驻中心的各部门单位选调精干力量。

质监局党组决定选派,但考虑到她一人带着正上初三的女儿,担心她是否有困难。局领导与之谈话时,她却只说了一句话:“为了工作,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后,她经常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很多时候,临下班了,却有服务对象前来办理代码证,她总是热情、认真地把事办好再下班。为此,她那读初三的女儿常常只能以方便面将就对付中餐。有时候,她也觉得对不起女儿,但凭着对事业、对群众的那份热爱,凭着对维护政府和质监部门形象的那份责任感,她始终坚持了下来。

“我让企业少跑一趟路,企业为瑞昌早建一份功”

提高办事效率,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更需要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的思想意识里,经常想到的就是“我让企业少跑一趟路,企业为瑞昌早建一份功”。为此,她一方面认真钻研业务,熟悉相关政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对前来窗口咨询的人有问必答,做到即时办理。积极落实首问责任制等各项服务制度,为申请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方便群众,只要是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符合要求的,她全部即时办结。同时,她努力将承诺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几十分钟,大大缩短了办证时间和程序,极大地方便了服务对象。

“我应该尽最大努力当好一名服务员”

部门办事“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一度成为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而在看来,则是“我应该全力当好一名服务员”。对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她坚持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次全面告知、一流效率办妥、一句好走送别“六个一”服务标准,真正做到了服务“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赢得了前来咨询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对前来办理组织机构代码材料不全的群众,她坚持给予书面一次性告知,清楚地告知其办理代码所需补办的材料。对申报人提出的各种疑问,及时、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解答,对书写不便的群众,帮助其填写申请表。在行政服务中心质监窗口一年,以热情高效的服务赢得了企业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微笑天使”。

“工作的事一点都不能马虎”

市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篇5

**市档案工作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国家税务局 ***

**,男,**年**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现任**国家税务局***,统筹**工作,分管**档案、保密等工作。**年工作以来,不断自强素质、勤奋工作、勇于进取,切实履行岗位职责,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年竞聘为**后,开始具体负责机关档案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在县档案局和市局办公室的指导下,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个人档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县局档案工顺利通过规范化管理“省*级”认证,在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方面迈上新台阶。

一、勇于担责,倾心投入岗位工作

**年,**以优秀成绩从**毕业,经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税系统,**年回到**国家税务局后被分配到办公室,开始负责全局信息宣传工作。面对繁重陌生的事务、政务工作,没有丝毫退缩之心和拈轻怕重的顾虑,满怀工作责任心和青年进取心,以学习弥补不足,迅速投入工作角色。*年**月份,凭借自身的计算机办公基础,他作为**推行小组成员参加培训,学习期间不敢丝毫懈怠,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广泛交流,熟练掌握了各项业务,之后加班加点准备课件,在县局讲授业务流程,督导模拟运行,反馈意见和建议,推进了系统顺利上线,对以后分管公文处理,轻车熟路确保县局公文流转高效顺畅奠定了基础,也开始初步接触档案类工作,从公文写作、公文处理流程、到具体的排版、文件规范打印,开始承担公文管理及文书档案归档前打印、收集、整理、分类等基础工作,为以后统筹档案工作做好了实践准备。

二、刻苦学习,全面提升业务能力

为做好办公室各项工作,**坚持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工作锻炼提升技能。坚持学习掌握政治理论知识、税收业务知识、文秘写作、公文处理等知识,注重学以致用、以文辅政,工作以来**篇文章被**采用,**余篇文章被**栏目**采用,多次荣获全市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工作”,**年被县国税局授予“**学习标兵”称号,**年以荣获全市国税系统政工类岗位能手,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年开始承担办公室副主任职责后,更是根据分管工作需要,有侧重的开始加强信访、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为做好档案工作,他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全国税务机关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全国税务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河南省

志续编等工作,形成了翔实的十一五时期国税史志、历年大事记、历年税收数据年鉴、省级文明单位创建资料等诸多编研资料,为多方面准确、简练展现国税工作进展及成绩留下了宝贵资料;建立了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做好档案利用效果登记,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部门提供凭证依据,不断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近年来累计为内外部人员提供档案利用15人次,较为突出的有:有效协助化因解退休年龄及待遇争议内部矛盾1起、离退休人员遗属补助信访舆情1件,清理失效规范性文件1次,为税收执法明确了执法依据。

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的基础上,2011年积极争取县档案局和上级局办公室帮助指导,开展档案省二级规范化管理认证工作,深化档案两基建设,不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县局机关档案顺利通过省二级认证,档案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国家税务局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6

洪湖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农业机械化大市。全市农业人口56.63万人,耕地面积96.29万亩,其中水田73.44万亩,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以上,其中水稻面积78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近几年来,洪湖市农机化工作在洪湖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按照省、荆州市农机化工作总体要求,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大力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化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为洪湖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大力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在机耕机整和粮食机收基本普及情况下,近年,我市按照省局统一部署,突出了水稻机插秧和油菜机播机收技术的推广,同时也开展了晚稻机插秧和棉花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加强技术储备。全市插秧机保有量由2009年的202台增加到2013年的1053台,其中新增高性能乘坐式高速插秧机118台,水稻机插面积达到242.8万亩,其中早稻机插秧7.3万亩,中稻机插秧35.2万亩;示范晚稻机插秧0.3万亩。机插秧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4.8%。建立机插秧整村推进示范村32个、千亩连片示范基地10个、集中育秧基地8个。油菜直播机保有量从2009的空白到目前年的113台,突破100台大关,完成油菜机械直播面积9.6万亩,建五千亩以上油菜高产创建示范样板5个,千亩连片示范片13个,2013年,油菜机收面积接近29.7万亩,占油菜收获面积46.7万亩的63.6%。同时,我办组织开展的机插秧育秧基质试验和机械采摘棉试验示范,也取得良好效果。

三、大力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3家,拥有社员3987人,注册资金3028万元。碧野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20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宏缘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和“荆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市田园、沃野、原野等合作社被洪湖市政府评为“优秀示范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服务领域由耕整、收获等基础服务向机插秧、机直播方向拓展。全市37%的机插秧作业、90%的油菜机械直播作业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农机专业合作社逐渐在农机作业服务中占据主导地位。扶持合作社的发展,我市主要做到了“四个优先”,即涉农政策优先向合作社倾斜、涉农项目优先在合作社实施、涉农资金优先向合作社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优先向合作社发放。并通过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合作社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在联合发展上做文章,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装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使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层次不断升级。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7

网格化监管让管理更科学

——xx市质监局依靠推行网格化监管推动工作上台阶

xx市技术质量监督局在推进网格化监管工作中,把握“细、严、高”三个关键点,将12个乡镇(街道)160个行政村划分为6个综合监管网格单元和1个专业监管网格单元,明确监管单元内企业数量、监管人员、监管任务、工作标准和监管责任,并完善制度,制定规范,使每一个监管环节都有章可循,每一个监管漏洞都可以得到有效追溯。在系统内部,将主要的力量投入监管第一线,同时从市、乡(镇)、村干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96名协管员,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监管协调机制,使质量监管由质监部门单一监管变为社会监管。利用互联网建立了产品质量网格化监管信息平台,指导重点监管生产企业建立了信息报送系统,一线监管人员配备了监管执法终端,真正使企业从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产品销售等环节做到了全程监控。并使监管责任、缺陷产品能够得到有效追溯。他们的做法受到xx市政府的肯定,5月17日xx市质量网格化监管和质量提升现场会在我市召开,xx社保局成为全市质监系统学习的标兵。

五龙中心完小宿舍管理先进材料 篇8

——五龙中心完小寄宿制学校管理经验材料

五龙壮族乡中心完小位于师宗县东南部,座落在五龙壮族乡狗街村委会水寨村,距县城60公里。学校占地53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706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580㎡,学生宿舍586㎡,教师宿舍784㎡,综合楼538㎡,学生食堂118㎡,厕所100㎡。教职工有30人(其中临工2人),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20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党员9人,本科学历11人,占39.29%。在校学生总人数614人,少数民族学生419人,占学生总数的68.25%,住校生238人,占学生总数的38.76%。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生合格率100%,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校长培训合格率100%。近年来,学校管理逐步规范并形成特色,各级主要领导多次莅临该校调研、检查指导工作,对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寄宿生管理的做法高度评价、很是赞赏。

在如何“让政府称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舒心、让教师开心”的理念指导下,我校形成了“抓规范,创特色,办好寄宿制小学”的办学目标,在过程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寄宿制小学的健康发展,初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他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改善办学条件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前提

寄宿制小学必须具备学生寄宿的条件,要妥善解决学生住宿的地方,安排好吃、喝、拉、撒的去处。2009年,师宗县危房改造暨标

准化建设的启动,我校新建学生宿舍586平方米,几十年来办学条件的疑难问题才得以圆满而彻底的解决,办学条件在一夜之间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大转变。不仅住学吃喝拉撒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而且为今后继续实施撤并校,解决学生的食宿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健全管理机制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关键

我校的寄宿生大多来自较远的自然村落以及撤并校的各行政村班级,寄宿生的特点是:人多、年纪小(最小的才有6岁)、自理能力差,特别是初次离开父母家人的学生,想家的情绪特浓。

针对这些特点,我校设置了学生宿舍管理员1人,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必需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知识,还建立和完善了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等参加的寄宿生管理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与分管领导、班主任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值周教师经常到学生宿舍、食堂进行现场督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召开会议,及时总结交流管理经验,指出存在问题,学校要求值周老师要做寄宿生身边的合格“保姆”,特别对年龄小、体质差、性格脆弱的学生,要采取跟踪陪护,从起床穿衣洗漱、叠被到一日三餐,从个人卫生到公共卫生,从宿舍到餐厅,从晚间巡视各寝室点名抽查到给蹬被子的学生盖被子、唤醒尿床的学生上厕所,时刻都需要生管老师的监督、指导和帮助。管理机制的建立,从人员分工及责任分解为寄宿生的管理提供了人力保障。

三、加强制度建设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保证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认为要管

理好寄宿制小学,机制建立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证。截至目前为止,我校根据寄宿制小学的特点,已先后修订完善了《寄宿生守则》《宿舍管理制度》《宿舍文明公约》《寄宿生离校请假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寄宿生管理有章可循。

每项制度出台后,我们一抓学习领会,把制度张贴在宿舍墙上,让寄宿生时时自行对照,事事从我做起,人人争当文明学生。二抓贯彻实施,把具体条文落实到管理过程中。如:学生不得单独外出,有事离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晚间就寝前由值周教师负责点名,发现学生不在及时追查,并做好登记。卫生管理指定一位卫生组长具体负责,确保寝室、楼梯、走廊及小操场等公共场地干净、整洁。

制度建设的加强,使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责任制得到落实,学生思想行为、食堂经营行为得到规范,寄宿制小学得到了协调健康发展。

四、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根本

我校领导、教师对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早已形成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和身体心理素质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寄宿生人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依靠几个生管老师来关顾照料不很现实,只有培养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才是长远的治本之计。为此,我校加强了关于这方面工作的探索。通过生管老师的言传身教和采取

寄宿生“一对

一、大带小、强帮弱”等措施,教给学生“刷牙洗脸、折叠衣被、整理床铺、整齐美观摆放生活用品、系鞋带、洗澡洗衣、卫生打扫”等项技能,学会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安排食膳,按时学习、活动和休息等。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学生,通过每周集会及开展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和各种评比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教育,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还采取了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信念,增强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通过教育训练和培养,初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活、学习秩序和“567”军事化管理特色。即:

⑴卫生维护“五不准”:①不准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②不准乱倒剩余饭菜;③不准提水进寝室及随意泼水;④不准在床上摆放其他物品;⑤不准带食物到宿舍吃。

⑵整齐摆放“七统一”:①被子统一折成三角状整齐叠放在指定的位置;②床铺底下统一内摆箱子外摆鞋子;③牙刷、口杯统一整齐摆放在窗台上;④洗过水的毛巾衣物统一用晾衣架挂到横竿上;⑤背包和洁净的衣物统一置放在每人一格的橱柜里;⑥每月统一翻晒一次被子。特别强调被子、箱子、牙刷口杯、鞋子的摆放要各自整齐“一条线”;⑦床上用品统一用壮锦。

⑶安全保障“七坚持”:①寄宿生家校往返坚持由家长亲自接送;②学生生病坚持由值周老师亲自护送就诊,并与班主任、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返校后由生管老师跟踪护理,观察病情;③坚持做到校园封闭,上课时段宿舍门上锁,放学后开门而外人不可进入学生宿舍及过夜留宿;④坚持每晚一查铺,每周安全设施一排查,发现学生不在及时查找,存在安全隐患及时、彻底消除;⑤坚持管好学生食堂,严格落实免费早餐及低保寄宿生生活补助,确保饭菜供给卫生、安全、实惠;⑥坚持做到非常时期,安全工作分管领导24小时住校跟班督查寄宿生管理和食堂经营;⑦坚持做好“突发事件及其处理记录、每周集会训话记录”等资料记载与收存。

二是选好“舍长”,充分发挥他们在管理中的“小助手”作用。在值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寄宿生民主选举产生了各宿舍的“舍长”,负责安排本宿舍的日常卫生工作。小助手的产生不仅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也鞭策同学们自觉遵守规章、规范个人行为、形成自理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引入公平竞争,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三是建立家校互访制和家校联系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促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我校通过家校热线、家长会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家校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不良习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自觉提高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对留守儿童、孤儿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学生、劣质学生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的摸底造册,大大方便了情况交流、问题咨询等工作。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作为“三育人”先进集体的代表在这里发言。此时此刻,既欣慰又诚惶诚恐、忐忑不安。欣慰的是后勤员工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安的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出现了不少失误,给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心有愧疚。后勤服务管理中心被评为“三育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离不开各位领导以及各系、各部门的理解、包容、关心、支持和厚爱,在此我谨代表后勤全体员工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后勤服务管理中心现下设办公室、规划建设与维修服务中心、公寓服务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校园综合服务中心五个二级中心,新设医务室一个,现有员工105人,其中管理人员9名,党员4名,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5名,承担着我院青华校区的基建、维修、餐饮、住宿、卫生、绿化、医疗、水电暖供应、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及对外协调联络等多项工作。

近年来,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科研的宗旨,不断完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结合学院实际,积极探索服务育人的新思路、新办法,重点作了以下工作。

一、踏实工作,不断提升环境育人的水平

近年来,为了给师生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利用暑假完成了新增公寓总建筑面积约2500㎡的修缮改造和钢结构消防楼梯建设工程,维修、粉刷原有学生公寓40000余㎡,与203所积极协调新作学生公寓屋面防水7000余㎡,更新学生公寓架子床、桌椅等1000余套,更换暖气管道500余米,暖气包170余组,大修锅炉一台。并对教师公寓、将军楼底层及墙面进行了防水处理及室内粉刷。为了加强公寓管理,每日坚持巡查考核,每周通报工作情况,定期开展公寓卫生消毒工作,并积极落实教育厅《关于学生公寓床上用品集中采购的规定》,严格从教育厅指定厂家统一配置学生公寓床上用品,杜绝了黑心棉进入公寓。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消除污染源,按照市、区卫生局、监督所的要求将西区、中区学生餐厅、教工餐厅、回民餐厅的操作间、售饭间及就餐大厅整修,添置了必要的新设备。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运动环境,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先后将西区乒乓球场地地面进行了硬化处理,将西区操场整修一新,修葺草坪,重修跑道。

为了给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先后摆放花卉12000余盆,种植西工厂干道两侧绿篱9600余株,种植麦冬4000余㎡,种植草坪2000余㎡,种植小叶女贞等40余株,红叶小檗680余株,完成了东教学楼周边、西区实训室300余㎡的绿化、养护工作。同时,积极联系滦镇街办,不断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从本学期开始,滦镇街办将摆摊设点、乱堆乱放的治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有序管理。

二、规范管理,努力将服务育人落到实处 一是服务思想向精细化转变。后勤服务管理中心首先从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思想上入手,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和探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建章立制和奖罚制度,将管理具体化,明确化,落实到位,同时我们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思想,树立“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参与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管理理念。要求各中心、各岗位人员必须做到主动、热情、周到、细致的提供各项服务。

二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随着教育改革和学院的不断深入发展,对后勤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服务管理中心首先从制度入手,努力完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先后修改并制定了《餐厅卫生管理制度》、《食品采购、索证制度》、《食品验收制度》、《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处罚规定》、《学生公寓管理制度》、《公寓服务劳动纪律及奖罚制度》、《学生公寓清洁服务制度》、《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公寓值班员交接班制度》、《学生公寓防火预案》、《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巡回维修管理制度》、《应急维修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绿化工作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及后勤服务管理中心二十几个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内容涉及到公寓、食堂、校园环境卫生、绿化、维修、物资采购等,基本涵盖了学院后勤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后勤服务管理中心想努力通过细致、全面的相关制度统一各项服务标准,促进各项服务的规范化。

三是注重服务细节和小事。优质的服务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上下工夫。在后勤工作中没有一件事情小到不值得去做,也没有一个细节应该被忽视,校园绿化、病虫害防治、防鼠防蝇、卫生清洁、水电维修、校舍维护,门窗桌椅维修、伙食供应、食品卫生、公寓管理等等,件件都牵扯不起眼的琐碎小事,而这些繁杂小事如不认真对待或不及时处理,小到影响某一方面、某些人或某个人,大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还会造成重大事故。后勤服务管理中心要求全体员工必须统一认识,明确责任,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细节,每件细小工作在“细“字上下功夫,要善于抓小事、抓细节,特别要善于抓住带有倾向性的小事和细节。

三、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学生安全、健康

一是改变食堂经营模式,积极稳定饭菜价格,努力提高饭菜质量。为了给师生提供安全、放心、多样、可口的饭菜,后勤服务管理中心按照学院的要求,借鉴其他高校经营食堂的理念和模式,考察了多所学校食堂,顺利完成食堂改制工作任务。在改制的同时,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始终不忘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定期组织炊管人员体检,加强饮食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工作,落实食品安全卫生检查和留样制度,坚决实行大宗米、面、油的集中采购,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大宗原材料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食品安全质量关,确保了近年来我院无一例因食品问题出现的安全责任事故。

在师生吃上放心饭的同时,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在各系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组织成立了学生“伙管会”,制定了伙管会工作章程,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档口,增加菜品花色品种,严格执行高校食堂高、中、低档菜品3:5:2的比例,并提供一元菜、免费汤,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努力让师生吃饱饭、吃好饭。

二是多方调研、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校医务室建设。为了解决师生就医难的问题,后勤服务管理中心根据学院的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多方调研,借鉴其他高校校医院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我院校医务室建设方案及实施规划,并全力推进实施,基础工程建设已于假期全部结束,各项设备已调试、安装完成,医务人员基本到位,2013级新生体检除检验、放射外已全部结束,新生预防接种前期筹备工作全面到位。同时,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基本解决了学生就医难的问题。

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具体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深深感到离学院的要求和“三育人”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荣誉属于过去,这个荣誉必将激励和鞭策后勤团队认真去规划思考今后的工作,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管理,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立足岗位、加强学习、探索创新,努力提高后勤服务保障的水平。我们坚信,有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有各系、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最后,我代表后勤全体员工诚挚地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同志们教师节快乐,衷心地祝愿我们学院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市劳动保障局培训就业处先进事迹 篇10

一、创新学习方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下功夫

政府职能处室执行能力的高低,体现在把握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的应对能力上,体现在正确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实践能力上,体现在将上级指示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上。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时刻把握上级要求什么、基层需要什么、群众关心什么“三个关键点”,通过学习不断开阔视野、提升素质,努力打造“学习型”处室,突出抓了“三个结合”: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求发展。紧紧抓住调整自我、超越自我这一学习的本质,搞好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并将学习收获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为了妥善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两个制度、构建三个平台、实现三个对接、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并形成了市政府58号文件,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大就业格局。

二是上级指示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落实中求创造。全国、全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情况差异大,中央出台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有的宏观性、指导性比较强,需要我们在认真学习、吃透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我们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创业工程,以创业培训为切入点,将创业培训的对象由失业人员扩大到农村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并在资金、项目、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提高创业成功率,形成了创业工作、政策扶持、培训指导、后续服务四大体系,构建起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长效帮扶机制。

三是借鉴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在借鉴中求特色。我们从事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创新,需要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在学习借鉴时,我们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而是深入地研究问题的本质,在借鉴比较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2002年,为解决我市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的做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我市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

二、创新思维方式,在把握就业工作全局上下功夫

我们在研究就业工作时,不是单纯就就业研究就业,而是把就业问题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认识和把握,深入剖析就业与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社会稳定的内在联系,努力探索就业发展的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和有效性。

一是立足全局理思路。2003年,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关于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我们对近年来的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总结,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以目标责任、市场建设、就业管理、职业培训、政策扶持和社会保障六个子体系为支撑的具有普惠性、长效性的促进就业框架体系,构建起市场导向的大就业工作格局。

二是着眼长远出政策。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我市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已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原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此,我们提出了构筑“蓝领人才高地”的思路,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培训的范围由原来的失业人员扩大到企业在职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培训的层次由原来的初级工培训提升到中高级培训,培训的主体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培训机构扩大到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市场化、社会化大培训格局,建立了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我市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作了典型发言。

市劳动保障档案管理中心先进事迹材料 篇1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2011年,在户县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公路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户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工作思路,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为载体,以“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为目标,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深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公路交通环境。

一、健全组织机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为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县交通运输局成立养护管理

科,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专业管理。公路站根据工作实际,调整内设机构,将原先的养护管理科和工程管理科合二为一,成立养护管理科,主要负责农村公路养护、小修保养工程建设各项工作。为扎实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公路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充实养护管理人员,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活动有序开展。

二、创新工作机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生产在规范中运行 建立科学规范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是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最基础工作。公路站不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逐步摸索、建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新模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认真实施 “政事、事企、管养、路基路面、建设

养护”五个分离,贯彻落实“计划管理、监督考核、养护生产” 三个体系,实现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目标,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轨道,实现了农村公路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由“粗放管养”向“精细管养”、由“季节性养护”向“常态化、长效化养护”的三个转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各个环节处于有效监督之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大幅提升。

三、加强养护管理,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2011年,公路站进一步明确日常公路管护任务,全县农村

公路管理养护由三个中心和养护公司的两个养护工区共同承担,各养护单位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养护生产各个环节上下监督,相互负责,促进了管养水平不断提升。同时认真落实《户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将县乡公路养护管理范围由原来的公路两侧各2米扩大至10米,增加养护人员45名,增加养护费用23万元,每名领养人养护里程由2公里调整为1.5公里,并新配备镰刀、竹耙、制式垃圾收集袋,加大清扫频率,提高安全作业标准,确保了路面及路侧10米内环境干净整洁。

四、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和桥梁安全畅通

严格按照《西安市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

公路站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健全了养护管理体系,推行精细化养护标准,实行人性化管理,促进了养护质量的稳步提高。一是县乡公路养护采取公平竞标形式,实行“三包三定”,即包里程、包资金、包任务,定人员、定质量、定资金;实行“周巡查、月考核、月通报”,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强化责任管理与奖惩;二是积极探索村道养护生产机制,明确村委会的管养责任,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农管所机构设置,统一养护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统一考核内容、方式,实行“月巡查、季考核、季通报”,指导成立8个镇专业养护队伍对村道实施集中养护,使村道养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农村公路桥梁管理实行五级桥梁安全管理责任制,严格按照《户县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试行)》,对桥梁的养护和安全运营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一桥一档资料数据库,设立桥梁养护责任公示牌,确保桥梁运营安全。四是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工作,组织养护单位开展“培护路肩、植树种草、美化环境”劳动竞赛活动,形成了立足本职做贡献,爱岗敬业比奉献的良好氛围,全年创建文明示范路40.7公里。

2011年,全县公路优良路率达83%以上。养护管理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第二、三、四季度、2011年一、二、三季度连续被市交通运输局评为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一等奖。

五、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养护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为进一步规范养护管理行为,提升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路政管理水平,公路站始终把学习培训作为树立单位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实行每周一例会学习机制,每季度组织对各镇农管所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养护单位每季度交叉观摩养护现场作业工作;3月份,公路站邀请市公路管理

局相关专家,对养护工作人员进行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及路政管理培训;同时,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相关业务培训会,不断提高养护队伍综合素质,规范养护行为,为开展养护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土管下一篇:森林公安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管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