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热爱生命》教案

2024-07-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文《热爱生命》教案(精选9篇)

课文《热爱生命》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揣摩词语。

2.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人生的感悟。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1.作者简介

杏林子,本名刘侠,女作家,陕西扶风人,1942年生,北投国小毕业,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全身关节均告损坏。她忍着病痛,写作不辍,共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其中,《杏林小语》《山水大地》《种种情怀》《寻找生命的坐标》等作品让灰心的人得到鼓励,使畏缩的人勇敢地走在人生路上。刘侠在1980年当选为十大杰出女青年。1982年更创办了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为全台湾一百万残障朋友服务,将她的爱心奉献给社会。

2.作品简介

《生命生命》选自《杏林子作品精选》(香港宣道出版社1986年版)。略有改动。作者就一般人看来的寻常小事,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并且联系自己的身世,强烈地呼喊“生命生命”。

二、课文剖析

1.写法精讲

全文只有短短的五个自然段,篇幅不长,作者以生动平实的语言描述寻常小事,由此感悟出深刻的人生道理。本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分别描述了三个寻常小事,分别是飞蛾求生、瓜子抗争、倾听心跳。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所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本文在写作上层层深入、由物及人,所引发的思考也是逐步深入的。

下面是对课文中事例与思考的简单图解:

事例:思考

飞蛾:生之欲望生命的意义

香瓜子:生命力生命的价值

心跳:生命珍视、奋斗

2.重点精讲

开头写小飞蛾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不要伤害生命,一是一切生物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从全文看,写的不是怎样对待小动物,而是生命本身,所以第一种理解不对,第二种理解才是对的。小飞蛾的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它极力挣扎。其实这种挣扎几乎是无用的,假如“我”想弄死它,它是逃不了的。虽是无用的挣扎,也要挣扎,可见凡是生物都有强烈的生的欲望,无论怎样危险,都不会放弃求生的努力。也就是说,生命都是自我珍视的.。小小的昆虫都是如此,人当然更不用说了。

瓜苗一例,从生命的诞生这个角度去说生命力之强大。这粒香瓜子所处的环境几乎没有生长的条件,墙角的砖缝,没有阳光,没有泥土,而它的萌芽需要“冲破坚硬的外壳”,但它还是萌芽长成了一截小瓜苗。作者不禁为它高唱一曲生命的颂歌。

心脏的跳动是生命活动的标志,静听自己心脏的律动,最容易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生命意识,就会严肃地思考人生。作者的思考有三点,是逐步深入的。

第一点思考的是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两个“可以…也可以”,说的是两种人生态度,两种人生价值,前者是负责的态度,后者是不负责的态度。

第二点思考回答的是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对待生老病死,有的人为人生如梦而消极悲观,有的人为生命短暂而及时行乐,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则应该“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第三点思考又进一层,是将目标、信念付诸行动了。“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就是说,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就是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各种困难。作者从小病魔缠身,所谓“勇敢地活下去”,具体地说,就是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

课文中说小瓜苗“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看似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观察过墙角砖缝的小瓜苗,就知道这并不矛盾,小瓜苗的生长原先依靠香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茁壮生长,昂然挺立,但是,它生长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一旦香瓜子本身的养分消耗尽了,就没有新的养分可以吸收,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3.难点精讲

赏析语段中的好词语运用,比较分析看看,为什么用得好:如“瓜子抗争”一例中的“竟然(居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倔强)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十分敬佩)!”能否换用括号里的词?为什么?以此来品味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还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另一种敬佩的情感(因为那是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恶劣环境啊);“倔强”只是一种性格,“不屈”不仅是性格,更主要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困难,顽强求生的向上的品格;“肃然起敬”是从心底里产生的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读后感《19课《生命生命》读后感》。

关于生命,著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实践自己的诺言,对怎样对待生命的短暂,怎样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珍惜生命,不懈努力,做出了坚定的回答。我们的雷锋也用他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颂歌。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己对生命有哪些认识,我们应当怎样去生活,对生命或人生是否有不同的见解?

【学习方法指导】

课文《生命,生命》说课稿 篇2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开头发问:生命是什么?接下来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飞蛾绝境求生、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倾听心跳三个小故事,表现出作者杏林子对生命真谛的思考、探究与领悟,最后一节道出心声。向读者传递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件小事看似浅湿,实则含义深刻;看似并列,实则层层递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三、教学策略

“生命是什么”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为此设计教学流程时,我紧扣文路,设计教路,铺垫学路,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三)联系生活,欣赏生命的顽强;(四)亲身体验,领悟生命的责任;(五)叩问心灵,追求生命的价值。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以下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生命的思考

播放一组大自然生机盎然的图片,然后引用杏林子的话导入新课: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季节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看到与普通生命绝然不同的画面,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生命呢?并自然引出课题“生命,生命”。

(二)品词析句,感受生命的跃动

学生对生命有新的思考,就急于想从文本中找出答案,这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飞蛾求生的这个事例中感受生命的跃动,让学生划出令自己震撼的句子,重点出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句中飞蛾求生欲望之强烈,显而易见,学生在“挣扎”、“极力鼓动”这些重点词语的朗读中,能想象出飞蛾为了一线生机使出所有力量,这时,老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飞蛾是在什么情况下挣扎求生的?通过品悟,学生明白飞蛾此时身处绝境,毫无生还的希望,然而追求生存的力量却又是如此强烈,让它奋力拼搏,飞蛾绝境求生给学生震撼与启迪:生命是如此重要。学生通过品词析句,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跃动,为小飞蛾弱小生命在这逆境中挣扎求生而敬佩。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时,学生便像飞蛾一样带着强烈求生欲望,呼喊出了“生命,生命”。

(三)联系生活,欣赏生命的顽强

如果说,飞蛾的跃动是“求生存”,那么瓜苗从砖缝中长出则更多的是“谋发展”,这个故事中给学生的启迪应比绝境中求生的飞蛾更加深刻,为让学生欣赏到生命的顽强,更为深入的领悟生命,我引导学生回忆吃瓜子的经历,体验瓜子壳的坚硬程度,感受小小的瓜苗冲破坚硬的外壳,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再联系科学知识让学生联想植物生长的条件,这时老师结合句子:“它可以冲破坚硬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进行探究“小瓜苗拼命冲出外壳,冒出地面,也许只能活几天,你认为这样值得吗?”

此刻,我补充“黄山松”、“塔顶树”、“爬蔓”、“竹石”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图片,学生联系了生活场景,领悟到生命的不屈向上,这时老师再亲切与学生对话交流:“同学们,你现在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样的理解呢?”带着对生命执着追求,学生再读课题时,香瓜子这种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已不只限于对文本的认识,而是深入到内心深处。

(四)亲身体验,领悟生命的责任

飞蛾、香瓜子这些小小的生灵用它们的顽强和努力证明对生命的渴望和热爱,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又应该怎样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呢,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由物及人,从飞蛾绝境求生存,香瓜子砖缝谋发展的故事领悟,转入亲身体验中。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把手放在左胸上,和杏林子一起感受心跳,然后问:同学们你触摸到什么?有的说:摸到生命在跳动,有的说:感到生命力很强大,还有的说:拥有生命多幸福呀!

这时让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去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然后我再联系文本,适时拓展:介绍杏林子的人生经历,写作背景资料。当学生知晓一个有着如此热情,对生命充满追求的人,居然是一个日夜饱受病痛折磨的残疾人,对生命更加敬畏。此时,师生一起带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深沉地齐读课题“生命,生命”。学生以文本的拓展,思索起生命,在亲身体验中知道必须承担的责任。整个教学过程,就变得更加立体丰满起来!

(五)叩问心灵,追求生命的价值

在学生获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受之后,我把学生从文本引入生活,联想到自己,让学生说说自己该怎样对待生命,学生结合自己了解的身残志坚的人进行交流,然后画面出示:攀登艺术顶峰的聋哑姑娘——“千手观音”;身残志坚的现代保尔——张海迪;先人后已的神州之花——文花枝;轮椅上的科学巨子——霍金;不惧暴力保卫圣火——金晶……从一曲曲生命赞歌中,我们再次回到了课始的那个问题“生命是什么呢?”文章题目重复出现“生命”“生命”含义又何在呢?然后让学生深深地叩问自己的心灵,我又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谱写生命呢?让学生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写话,畅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光彩有力。学生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已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在今后的人生中,将辉映出夺目的光彩。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一节课的教学,在贯彻新课程理念中,有三个鲜明特征:

(1)阅读文本,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阅读中感悟。文本中的飞蛾绝境求生、香瓜子的顽强不屈、倾听心跳的锵铿有力与学生心灵彼此交融,达到和谐统一。

(2)紧扣课题,逐层深入。生命含义丰富,意味深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存而不解,而是在反复回荡,在逐步深入中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最终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理性上的认识。

(3)联系生活,注重体验。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走向生活。使学生对深刻的生命话题有更真切的感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之中吸取到人生的营养。

《生命,生命》说课稿2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生命生命》。

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生命生命》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九课,本篇课文是作家杏林子所写的,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事,传递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作者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这三个事件,反映了作者三种感慨:飞蛾求生体现了求生的欲望;砖缝中顽强生长的瓜苗,体现了生命的顽强;静听心跳,说明生命应该被认真对待。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倡导自主、合作、开放的学习方式。四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阅读方面,能够对文章的三件事有比较好的概括。且对于问题的看法能有自己的观点,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本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蕴含着的深刻道理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此作为我教学的难点,在教学环节中努力突破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并且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问答法、朗诵法、讨论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本文作者杏林子的一句话来导入:“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毛虫,可以蜕变成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然后介绍杏林子的经历: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行动不便,饱受煎熬,但是仍成为一位优秀的女作家。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让同学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前后桌讨论、借助工具书解决。

其次,让同学思考概括本文一共讲了哪几件事?即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来分别概括: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我会这样开展本堂课的深入研读:

首先是“飞蛾求生”:让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飞蛾的,引导学生找到“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接下来提问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飞蛾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明确句子中“挣扎,极力鼓动,生命的力量,跃动,强烈,鲜明”几个词。接下来我采用换词语的方式让同学来体会:作者说“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这里老师想把“跃动”这个词换成“跳动”,行不行?明确这里换成跳动不好。

因为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更能体现飞蛾求生的欲望。那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样一直有着强烈求生欲望的飞蛾,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是作者,此时此刻,面对这样一个比你弱小的多的生命在你手中挣扎,你会想到什么呢?找到原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一下。这个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师适时给予引导。

其次是“瓜苗生长”:先让学生读这一部分,想想看香瓜子是怎样不屈地生长的?找到文中的几个词语“冲破,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进而体会作者的心情,找出文中相关的词语:作者是惊讶的,从“竟然”这个词就可以看出来。在这个故事中,同样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在面对这样一截只生存了几天的顽强的瓜苗时,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最后是“静听心跳”:先让学生读一读这一部分,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并让同学联系一下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在这里,我将给学生拓展作者的一些背景资料:杏林子曾经因为难以忍受病痛选择自杀,但是被医生救活了。启发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呢?明确本文的情感主题: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如文章中所说:“一切全由我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这也正是作家杏林子自己所做的:杏林子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说的“好好使用”,她一生之中,写下了四十多部作品,使她成为了世界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她还将自己一生的稿费捐献出来,成了残障基金会,帮助了数以万计的残疾人。

(四)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

学生再次集体朗诵本文,联系生活和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名人的事例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感悟;

课文生命生命读后感作文 篇3

当我看见路旁茁壮生长的野花和小草时,我总觉得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好强好强;当我捉到一只正在挣扎的小虫时,我总觉得这些小虫、小动物的生命力好强好强,当我在健康课上测心跳和脉搏时我才会觉的自己的生命也是那样强烈,那样的有规律。

我们的生命有长,有短。但只要我们努力,总能把生命的多彩,生命的价值提到无限。只生活了22岁的雷锋叔叔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叔叔说的话他做到了,他的精神留了下来,他的生命也因此留了下来,成了永恒。

生命是自己的,自己的只有一条。我们可以让它,让自己活的平平凡凡;可以让它,让自己散发无限的价值与光彩;也可以一点点的浪费它,让自己后悔一生。就如司马迁的一句话一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价值!

生命生命课文读后感500字 篇4

读了《生命生命》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我的体会。

作者杏林子在写稿的时候抓住了一只飞蛾,由于飞蛾顽强的求生欲望感动了她,所以放过了飞蛾。杏林子在砖缝中看见一粒香瓜子,过来几天竟然长成了一截瓜苗,杏林子再次体会到生命的含义。她还用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发现那心跳是有规律的。通过这三件事写出了杏林子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在生活中,也一样存在许多关于生命的事例。有些人懂得怎样好好爱惜生命,有些人却拿生命当儿戏。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初一的学生因被老师罚写检讨书而去跳楼,这是多么愚蠢啊,为了这小小的检讨书就得去跳楼吗?她根本就没有把生命当作一回事,而是把生命当儿戏。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珍贵,难道她还不知道吗?还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孩子由于平时很任性,她想干什么,妈妈就一定得答应她。等她16岁时她让妈妈买她喜欢的东西,因为那东西对人有危害,妈妈没有答应。女儿听后哇哇大哭,受不了这从来没有受过的挫折,于是走上了绝路,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给毁了。为了一件微不足道是事情走上绝路,这太不值得了。这些人都不明白生命的重大意义,不懂得珍惜我们唯一的生命。

课文《谈生命》教学设计 篇5

2.朗读文章,揣摩、品味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朗读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内容。

2.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朗读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内容。

教学设想

课文描述了生命的现象和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思考,并感受和借鉴这种人生态度,也就是说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课前准备

1.搜集冰心的相关情况及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

2.熟读文章,识记字词。

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生读关于感悟生命的文章,并谈感受。(配乐)

2.师:(对学生回答表示肯定、赞扬)冰心先生在她的文章《谈生命》中对生命作了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作者用了怎样的比喻?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生命?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冰心的《谈生命》。

二、检查预习

1.记住下列字词的音、形、义。(课件展示下列字词)

清吟 枭鸟 荫庇 芳馨 怡悦 云翳 一泻千里

(生读后,合作听记;自选3个词语写一段话)

2.了解作者(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介绍冰心,掌握相关内容: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以宣扬母爱、自然、童心为内容的《悟》《寄小读者》等。)

三、探索新知

师导学:了解了冰心先生的主要情况后,我们就来感悟一下这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诠释。

(一)整体感知

1.师生合作朗读文章。

(配乐并播放江流入海、小树成长的画面)

生思考问题(课件展示):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

(读文后,生回答。)

明确:作者把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第二问生可畅所欲言,意思对即可。如:春水和小树的生长过程暗示人的生命历程。

2.(肯定生回答)师:全文可划分几个层次?有几种不同的划分方法?

(生速读文章,划分层次,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划法。)下面作一种较为粗略的分段:(课件出示下面内容)

第一层:第一句话。(全文的领起句,也是文章思路的起点)

第二层:从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春水东流的状况)

第三层:从生命又像一棵小树到也不敢信来生。(描写生命像一棵小树成长到衰亡的状况)

第四层:最后结尾。(总结上文,抒发感想,阐发哲理)

(二)合作探究,揣摩品味

1.师:生命如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春水和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哪几个生命历程或哪几种生命状态?有怎样的特点?暗示了怎样的人生历程、人生状态?由此你想到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应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情绪状态?

(生四人一组,推选一人读文或齐读,读后讨论并推举代表回答。课件展示以上问题。)

师生共同明确:

春水小树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期间顺利与曲折、幸福与痛苦相生相伴;一江春水的生命历程具有曲折和大起大落的特点,一棵小树的生命历程则显得平静而温柔一些;人生亦是如此,出生、成长,期间经历无数的幸福、痛苦,时而顺利,时而曲折,直至死亡;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敢于面对困难,正视生活中的幸福与不幸,快乐时微笑,痛苦时亦能微笑,不屈不挠,奋斗不息。

2.读文,品味语句

师:文章有很多精警语句,你感受最深的有哪几句?找出来,读后,谈谈感受。

(生速读文章,找出感受较深的语句,读后,随便谈感受,师可适时补充。)

课件出示重点语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说说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课件展示问题)

(生二人一组,讨论后回答。)

师生共同明确:生命的本质和规律,在于蓬勃成长,奋勇前进,任何力量也无法阻碍它、压制它;它始而渺小、微弱,继而强健、壮大,终而归于消亡,其间幸福与痛苦、顺利与曲折相伴相随。

4.你认为生命像什么?为什么?请用一个比喻句表达出来。

(三)质疑,解疑

生速读,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例:

1.最后一层在全文结构和表达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

(最后一层是议论,从表达主题方面说,在前文对生命的现象作比喻性的充分描写之后,再点明生命的意义、阐明文旨、深化主题;从结构方面说,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由于文章具有哲理性、议论性的特点,所以最后一段具有作结论的性质。)

2.全文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本文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多样的。细说起来,随文章的展开,感情呈起伏变化。文章描写一江春水是充满激情,从愤激怒吼奔腾等词语可以读出这种感情来;继而面对种种境遇,心情是快乐的、平静的;最后描写春水到了大海,表达的心情更是平静的,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描写一棵小树则略有不同,一开始充分喜悦,充满希望,继而是宁静和喜悦,最后冬天来临,叶落归根,则怀有超乎寻常的平静,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尽管全文的感情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说来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作者借此文宣示一种健康、进取的人生观。)

四、拓展延伸(课件出示下列问题)

1.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何尝不美丽?联系自己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题写一段话。

2.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请选自己喜欢的背诵三句以上。

五、写作链接

师:学了本文,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请写一篇读后感,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生课上说思路,课下写作。

六、小结

课文《再塑生命》重难点讲解 篇6

1、重点:

⑴ 理解课文题目再塑生命的含义,结合海伦简介资料和课文中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的描述,弄清课题的含义。

⑵ 课文既展示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又凸现海伦自强不息的进取形象,叙述中有议论抒情,感情真挚。我们多读课文多去品析,那样我们才会较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⑶ 课文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一个残疾儿童,她心里想着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不妨在边读边想这些问题时,加深对语言的感受。

⑷ 海伦作为盲聋哑的残疾人,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那么,我们这些生活在幸福、快乐、光明、健康之中的人,该怎样从海伦身上汲取精神食粮呢?大家在阅读中,也要思索这个问题。

2、难点:

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⑴ 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⑵ 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桂林山水课文教案 篇7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

2、板书:

1、桂林山水

二、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1、欣赏《桂林山水》风光图片

2、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水的印象。(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时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文后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读。

2、交流

随机板书:

甲天下

峰峦叠嶂

无暇的翡翠

怪石嶙峋

危峰兀立

云雾迷蒙

峰峦雄伟

画中游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小结

(二)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找出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并把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交流

(1)请学生说出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静,清

绿的防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师随机板书:静、清、绿

翡翠

填空: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桂林的山也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点。

(2)句子练习

师:请同学们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静、清、绿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几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应该怎么说?漓江的水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又可以怎么说?

(3)通过换句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出示文中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换句比较,加深体会

在原句下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句子中每一小分句都是先介绍漓江水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地写出这种特点,让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时不仅要说出事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采用这种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方法,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仿句训练,出示:

桂花真香啊,香得()

夏天真热啊,热得()

()真()啊,()得()

(5)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写漓江水的这个句子,看看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还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指导朗读

(1)自读

(2)指名读

(3)引读

4、仿说:

仿照这种排比句式来赞美自己喜欢的景物。

5、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好处。

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不仅写了漓江的水,开头还写了大海和西湖,它们又有怎样的美?

文中主要是来写漓江,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引导学生明确;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更能衬托出漓江独特的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学习运用这种对比的手法,有时巧妙的对比更能衬托所写景物的特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对比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体现桂林山特点的词语并想想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师随机板书:奇、秀、险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随机学习写山的特点的句子,主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通过打比方,对比、排比来写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朗读。

3、当学生谈到打比方的句子时,特别是写桂林山的形态时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想象一下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态?(出示桂林山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后再想象。

4、补充并欣赏写桂林山的小诗

5、抒发情感:

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心中的桂林山水。

6、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对这段话中的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怎能样理解的?

小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这句话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积淀情感

.从古到今,桂林山水这方水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开发桂林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国家旅游事业的一大课题,现在老师建议同学们为桂林山水写个广告词。《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印象漓江》

五、作业(自主选择)

1、请你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来写一篇《桂林山水》导游词。

2、请你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来描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风景。

3、搜集并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以及称颂桂林山水的现代诗词以及有关桂林山水有关资料。

六.回味赏读,全面升华情感

匆匆课文教案设计 篇8

1、以读、评、议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作者由于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悲伤、惆怅、无奈之情。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作者的感受为切入点,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共鸣,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提升人生价值的意识。

3、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恬淡、优美的画卷和忧伤低沉的乐曲中受到感染与熏陶。

4、引导学生采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获取情感体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合作讨论中发表不同的意见,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些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你能不能也用一些词或者句子来形容时间?

2、学生发言。

二、总体把握

1、教师小结过度:

大家谈得真好!时间就象同学们说的那样,总是匆匆而过,不留痕迹。那点点滴滴、分分秒秒的时间究竟是怎样流走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朱自清的《匆匆》。一边听一边思考:在作者的笔下,时间是怎样流走的?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

2、学生欣赏课件。

3、学生划出描写时间流走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4、小组讨论汇报:作者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

5、看着时间悄悄流走,作者的心情怎样?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

三、讨论探究

1、小结过度:

在作者的眼中,8000多个日子在不经意间悄然流走。那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也有4000多个日子悄无声息地溜走,你们同作者有过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抽学生说。

3、出示课件。(关于人一生可以做什么事的资料)

4、小组讨论交流:

时光既然如飞驰的马车,匆匆而过,我们该如何把握好分分秒秒的时间呢?

5、学生用座右铭小结本环节。

四、进入角色

1、学完课文,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在怎样的环境里怎样读这篇文章?

2、抽学生读。其他学生评议。

五、小结质疑

1、学过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学生回答。

六、课外延伸

课文赏析及教案 篇9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林承雄

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可以给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可以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全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重游赤壁的经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禅趣幽远。

首段写登赤壁前的状况,交代时间、行迹、游伴、气候。作者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木叶尽脱”写秋霜之重,秋风之劲。“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这般“月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接着陡降一笔写“无酒无肴”的遗憾。着一“叹”字,与前文之“乐”构成反跌。继而再升一笔,以客、妇之言,交代佳鱼老酒并具,将先前之抱怨一笔勾销,心情顿然舒畅无比。皓月当空,客知我心,妇会我意,得以尽兴,岂不快哉!这与前文之“叹”再度形成反跌,可谓曲尽其妙!

次段写与客复游赤壁。作者写泛舟赤壁之下所见景象,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展现出一幅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一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写我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的见闻感受。“履”、“披”、“踞”、“登”、“攀”、“俯”这一连串动词写出我欲一览秋夜赤壁全景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感和兴奋劲,表现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率真与执著。“二客不能从”反衬我特立独行的姿态,油然而生一种自负、自豪感。接着写登高望远、仰天长啸的潇洒出尘的举止,以及触景而生的悲情、恐惧。“悄然”、“肃然”、“凛乎”将情感的波动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出来。由乐及悲而怖,这是一处起伏。继而写登舟随波逐流,听其止休的散漫、从容,又复归于平和恬淡,这又是一处起伏。

末段写半夜见闻与归家夜梦。作者以空灵的文字塑造了一只孤鹤的卓拔不群的形象,寄托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又以浪漫的想象写我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豁达。“羽衣翩跹”的道士,与“玄裳缟衣”的孤鹤,与“我”,三位一体,亦真亦幻,令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道士顾笑,予亦惊悟”,一“笑”一“悟”之间,生之艰辛苦痛仿佛暂且冰释。结句“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是写梦醒后的现实,在自然的实有与幻想的虚无之间,作者宛然忘怀了一切世间的烦恼、争逐,累累创伤的心灵也得以安抚,刹那间超脱了。此赋在作者梦醒时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给读者去玩味寻索,有曲径通幽之妙。难怪金圣叹读完苏东坡的《后赤壁赋》,这样说道:“岂惟无鹤无道士,并无鱼,并无酒,并无赤壁,只有一片光明空阔。”苏轼曾有诗曰:“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寄吴德兼简陈季常》),“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归亦好,白云还似忘云人。”(《忘云楼》)这种虚无却是诗人支撑苦境,战胜困厄,安妥心灵之处,这就是作者禅宗观的投射。

全文表面上是写游赤壁之乐,其实是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 也是形象地演绎自己的人生哲学。文章以乐为主调,而情有跌宕抑扬,婉曲奇丽。诚如苏轼之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燕喜词序》云:“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被贬黄州期间写下这篇赋,从此文中,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

《后赤壁赋》教学实录

一、导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900多年前赤壁的山水风月引发了宋代著名作家苏轼“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时隔三月之后重游旧地写下的另一篇美文——《后赤壁赋》。看一看,这一次作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二、文章串讲

文章不长,总共三个小节,首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同时思考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正音、评价)

我们说过,古文的学习,首先应该理清文章的大意。请一位同学把第一小节串讲一下。和我们平时的要求一样,读一句,译一句。

注意关键字:望(既望、晦、朔)坂

(“是岁——不时之须”)分析:对话的文字非常口语化,生活化,扣住题目来看,主要写重游赤壁前的情况,是谁先主动提出——苏轼(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而后呢?友人附兴(举网得鱼),更有妇助雅兴(以待不时之需)真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苏子和友人携酒与鱼欣然成行。(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

读这部分时我们的语调应该是欢快的。(齐读这一部分)

(“江流——不可复识”)分析:旧地重游,作者听到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看到陡峭的江岸高峰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的小了。为何如此?水落石出。点明季节,冬天水位低了,礁石露了出来,因而山显得更高了,月亮因为远显得小了。眼前景色似乎分外陌生,才相隔几个月,江景山色已经再也认不出来!本是“山川相僚,郁乎苍苍“,为何时隔三月,作者眼前的景象有如此大的变化呢?一个是季节变化,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在前赋中我们讲过1080年(宋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隔两年作者写下了这两篇文章。黄州并不是世外桃园,苏轼在这里过得并不舒心,转眼又是一年,自己一天一天老了,北归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和赤壁一样,我也是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了!

想象一下,面对如此景色,他还会不会“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当然不会,那么他做了什么?我们一起看第二小节。(男生齐读)

分析:这一次作者不在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为了解忧,而是亲自登上了赤壁,作者没有李白“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好运,只能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披:分开。《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摄、履、披、踞、登、攀一系列反映此行的路程是十分凶险的,看到的景象是十分险峻,阴森的。这里的描写和作者在《石钟山记》的描写有相似之处。我们看屏幕: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且笑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本来是不甘于江山不可复识而登山排解,却是“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惜看到的景象却更加让人压抑。联想到自己生活的政治环境不也是正如冬夜里的赤壁—阴森、恐怖,看不到任何出路前途。更可悲的是这一次夜游,作者没有了可以交流、交心的朋友,出游前凑趣的友人并没有随他一起上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们戏言“不怕无人喝彩,就怕无人应彩”。苦闷难奈的苏子惟有纵情长啸,可惜只有山谷回应他。此情此景,真令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作者既悲且恐,游兴全无,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同样是任小舟自由漂流,却和前文中“纵一苇之所如”形成鲜明对比。

好,从爬山到回到舟中,这一小节写了重游的经过(板书:历幽景而恐),作者的感情也由乐转悲(板书:悲)

我们再把第二小节齐读一下,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本是乘兴而来,理应兴尽而返,如今却是兴味索然,难道真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吗?一起看第三小节。(女生读)

好,文章开头两句,承接上文,有两个字既概括了环境,又点明心理特征——寂寥!

接着写了几件事?(讨论 学生回答)明确:

1、夜逢孤鹤

2、梦会道士

概括的很好,在我国传统意象里啊,鹤带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为作者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作者是如何逢鹤的?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小舟西去。身处如此险峻的赤壁,这只在暗夜独飞孤鸣的鹤是孤独的,弃世而自尊的,可以想见苦闷无人可诉的苏子对于此时飞过的鹤是倍感亲切的。在作者看来,鹤和我都不属于这个地方啊!那么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一系列形象化的词写鹤正是为了下文写梦做一个铺垫

之后作者写了梦中会道士,作者详尽的描写了梦的场景,那么请问这和上文的写鹤有什么内在关系呢?

师概括:我们说鹤和道士的形象是联结的,正如庄周梦蝶,分清是庄周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不重要,鹤化为道士还是道士化鹤也不重要,关键是作者对鹤和道士的向往暗示作者在精神上已归于高蹈于世外的道士隐者,自由羽化的仙界。

无论对梦还是对鹤作者的描写感觉都是很真实的。但结尾却是“开户视之,不见其处”,何也?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都是为官的,很显然他是想有所作为的。他还有个号是什么?东坡居士!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就是在这里取的。而我们刚才讲他对道家又有了迷恋。这看起来很矛盾,人是矛盾的统一体,其实这恰恰正是一个人思想的真实体现。自己梦醒后开窗寻找,夜色茫茫,不仅仅不见孤鹤和道士,连自己的前途、理想、追求和抱负也同样不可求啊!作者以此结尾,真是一笔双关,意味深长啊。不过相比而言,我更喜欢前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在和旷达!

三、拓宽阅读:文章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在苏子另外一首词中也有类似的运用。

卜算子.空江孤鸿影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学生分析)

总结分析:词前的小序告诉我们这个作品也是写于黄州,黄庭坚的《山谷题跋》说他“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词中有一个和孤鹤相同的形象“孤鸿”,鸿也是我国古代志向高洁,超脱尘世的象征,作者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自己和孤鸿一样无处停留,不仅仅是寂寞沙洲冷,更重要的“有恨无人省”啊!

四、赋文的发展

由此可见,本文的抒情表意带有强烈的自我色彩,苏子一生得意时少,失意时多,这篇文章是作者坎坷遭遇及旷达性格的生动自白。

文章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这篇文章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异梦来抒情,可以说更象一篇游记,但题目里有一个明显表示文体特征的字——赋。学习《赤壁赋》时我们讲过,赋起源于汉代大赋,苏子的前赋就是以“主客问答,抑客扬主”的传统艺术表现方式来写的,到了后赋,虽然仍有主客相答的影子,但已经趋于浅表,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交流,而且语言更加散体化,这是苏轼对赋从汉大赋到魏晋骈赋再到唐之律赋,转而变成散文赋的一大贡献。他的文赋既有散文的灵活自然,又有诗歌的情韵意境,登上散文诗的高峰.五、前后赋的比较

好,苏子的前后《赤壁赋》我们都学过了,虽然地点相同,时间间隔也很短,但我们说两篇之间还是有差异的,讨论一下,概括出来。(提示:我们可以试着从写景或是抒情等某一方面入手)

清幽,明亮的水月禅境

秋景

冬景

山鹤幽情

阴森,险峻

主客精神交流

日常生活浅表性

地点江中游

山上游

说理议论

叙事记游

心情旷达物各有主,风月永寸,最后一觉天明,心旷神怡

道士化鹤,气氛神秘,暴露作者

消极矛盾的心情

六,同学们说的很好,课后我们可以在周记中继续交流。通过前后文的比较,我们对文章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我们再把文章齐读一遍,读的时候注意文体特征以及作者感情的变化。预备——开始!

下课!

板书:起雅兴而游

乐历幽景而恐

逢孤鹤而梦

梦道士而惊

《后赤壁赋》教案2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 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

既:已经

尽:全部

顾①:环顾

已而:过了一会儿

顾②:可是

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第二教材》进一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一)研习第二段

1、齐读,口译。

重点字词提示:乃:于是。上:向上爬。履:爬过。巉:险峻。披:拨开。危:高。震动:使震动。反:通“返”。放:放任。听:听任。

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2、思考: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做了具体的描写。

(2)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3)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月夜登山,划然长啸,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情。

(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A、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二)研习第三段

1、齐读,口译。

注意字词:适:刚好

东:从东面(名次作状语)

西:向西飞(名词作动词)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江中见鹤,后梦见道士化鹤

(三)总结:

本文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以儒为主,融合佛老)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第二教材》“课堂反馈”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第一、二段)。

二、归纳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时之须

2、反而登舟

3、俛而不答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是岁十月之望。

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几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摄衣而上。

(三)词类活用

1、顾而乐之

2、草木震动

3、掠予舟而西也

4、横江东来

(四)重点虚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及用法

1、归而谋诸妇

2、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3、摄衣而上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言特殊句式

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C)A、盖二客不能从焉。(省略句,“从”后省略了“予”)

B、问其姓名,俛而不答。(省略主语“我”、“道士”)

C、复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是介宾结构后置)

三、合作探究

(一)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提示:

1、找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景与情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明确:

《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朋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后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

《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悲—空)

(二)《后赤壁赋》的结尾描写了孤鹤,叙述了梦境,这些内容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二)

提示: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提示: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

四、拓展延伸(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李白《早发白帝城》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 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马(铁马):马打上铁掌,就意味着要上战场,所以铁马就是战争,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了。如: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学习效果检测”练习。

3、预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六、教学后记

后赤壁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儒道禅三位一体的复杂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比较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前后赤壁赋的比较阅读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道士化鹤的寓意。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比较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语】

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播放幻灯片),是他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起来的。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前后《赤壁赋》都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一个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既望”,一个写于同年“十月之望”,前后仅相隔三个月,这两篇同名赋文究竟有何不同及联系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学习第十四课《后赤壁赋》。

【整体感知】

题目为“后赤壁赋”,但是本文却写了多个场景,请你把所描述的场景的相关地点找出来,并说说三段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黄坂、家;第二段,赤壁下、赤壁上;第三段,江上、家。第一段:夜游黄泥坂。第二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三段:夜半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

【内容解析】

1、请找出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此句写的季节、对象是什么?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如何?题为赤壁,可这里写的并不是赤壁?为什么?

明确:“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黄泥坂的初冬月夜,景色清朗,静谧宁馨。良宵、美酒、贵宾、佳肴,使夜游赤壁的兴致更浓,为游赤壁作铺垫。平静的乐。

2、请找出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说说景色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示苏轼怎样的情感?并生发出怎样的冲动?联系《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比较景色的异同。

明确:写景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全用白描,状景写情,字字如画,景色清冷峭拔。诗人由此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慨。从中暗示了苏轼无奈、惊叹的情感。生发出下小舟、登高山,与大自然和而为一的冲动。《赤壁赋》中写景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特点:宁静清幽。两者都有对人生短促、年华似水的深重感慨,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3、苏轼下小舟、登高山,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他为什么要“划然长啸”?

明确:第一,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第二,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感情:激昂的乐。

4、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可久留”呢?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体现吗?

明确:与自然和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高昂的情绪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感情:悲伤恐惧。

5、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昂悲伤后,采取了什么行动?体现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体现了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态度。

江山不可复识 无奈、惊叹

划然长啸 激昂的乐

凛乎不可久留 悲伤、恐惧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小结:第二段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6、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哪几个内容?“我知之矣”中的“之”指的是什么?

明确:第三段写了有关“鹤”的三个内容,江中见鹤,梦中道士化鹤,醒来不见其(鹤)处。“我知之矣”中的“之”指“鹤乃道士所化”。

7、“鹤”有什么特点? 明确: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的道家精神的象征(教师讲解:鹤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比较项目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所写景物 清幽的秋色,江与月 峭拔的冬景,江月木石 起兴 预先计划 对美景陡起游兴 游踪 人不离舟 舟游、山游、舟游

抒情方式 主客问答,自发议论 记游后,以道士化鹤结尾。后赋用道士化鹤印证前赋,抒发超脱的情怀

抒写重点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抒发感情 主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8、苏子为何偏偏梦见道士化鹤,醒来又去追鹤?

明确:作者梦见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的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这里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

9、比较前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见前表)。

10、从整篇来看,苏轼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平静的乐 无奈、惊叹 激昂的乐 悲伤、恐惧 随遇而安的淡泊

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小结】

无论苏轼是发表对人生的感叹或对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像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是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达到了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美。

上一篇:小学教育实习总结3000字下一篇:肺炎和新冠肺炎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