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精选8篇)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篇1

《诸子略》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类。《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序》说“王道既微, 诸侯力政, 时君世主, 好恶殊方, 是以九家之术, 蜂出并作, 各引一端, 崇其所善, 以此驰说, 取合诸侯。”“诸子十家, 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其中小说家由于是“街谈巷语, 道听途说者所造也”, 被孔子视为“小道”“君子不为也”, 因此小说家算不得一家之言, 其地位不能与其他九家相比, 因而不在九流之内, 所谓“九流十家”的说法, 就是指此而言。但是小说家的“道听途说”和“街谈巷语”却可供统治者了解闾巷风俗, “虽小道, 必有可观者焉”, 因而不废, 在《诸子略》中占有一席之地。

刘歆《七略·诸子略》把诸子划分为九家, 是在司马谈把秦汉之际流行的学派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的基础上有所增益而成的。而汉代在汉武帝之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开始尊崇儒学, 在诸子中儒家的地位最高,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家序》说:“儒家者流, 盖出于司徒之官, 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 留意于仁义之际, 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 宗师仲尼, 以重其言, 于道最为高。”此后, 中国传统古典目录学著作子部中儒家始终被置于首位。这是统治阶级思想在目录类目划分中的体现, 同时也说明了学术思想的变化是子部类目划分的重要依据。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荀勖根据三国魏郑默的《中经》编著了一部综合性的国家藏书目录《中经新簿》, 分群书为甲乙丙丁四部。其中乙部, “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四部分类法自荀勖始, 也是自荀勖《中经新簿》将诸子与兵书、术数合并为一类, 构建了以后历代目录中子部的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 自此以后, 历代目录的子部就再也不似汉代的《七略》只包容诸子, 而是内容庞杂, 成为经史子集四部中最为特殊、名不符实的一部。《七略》把诸子一类置于六艺之后, 位于分类法中的第二位。在四部分类法中, 东晋的李充在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时把始于荀勖的甲乙丙丁次序的乙丙对换, 使史居于子前, 自此以后, 四部分类法就以经史子集的顺序固定下来。

唐初魏征主修《隋书·经籍志》, 确立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正统地位, 其子部分为十四类, 依次为: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按其内容, 是把《七略》中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剂略》这四大类的内容合并到一类, 统以子部名之。

《隋书·经籍志》的分类则奠定了后世目录分类的基础, 以子部来说, 其类目的划分, 构建了后世子部分类的基本框架, 后世子部目录的分类, 即使有变化, 也不出《隋书·经籍志》子部分类的框架, 不过是在其分类的基础上局部的分并离和, 依其分类的基础, 择其相近者而入之, 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动。如《旧唐书·经籍志》的子部分为十七类, 依次是: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天文、历算、兵书、五行、杂艺术、事类、经脉、医术。与《隋书·经籍志》子部的十四类相比, 多出杂艺术、事类、经脉三类。在《隋书·经籍志》中, 兵书类中有《杂博戏》、《投壶经》、《棋势》、《棋法》、《象经》等博弈之类的书;杂家类有《皇览》、《华林遍略》、《书图泉海》等类书;医方类有《脉经》、《针灸经》、《皇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等经脉类书。博弈类的书与兵书不属一类;类书与杂家亦非一类;经脉类的书与医方也有区别。《旧唐书·经籍志》将《隋书·经籍志》兵书类中博弈类书提出, 设杂艺术类;将杂家类中类书提出, 设事类类;把医方类中有关经脉的书提出, 设经脉类。另外, 《旧唐书·经籍志》还将《隋书·经籍志》中附入杂家类的有关佛教、道教的书提出来, 附入道家类。后来的《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 都把与佛教、道教有关的书附于子部道家类。北宋时期官修目录《崇文总目》, 在子部设立道书类、释书类, 与诸子中的道家分开。

清代是中国古典目录学事业的昌盛时期, 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是集整个封建社会目录学成果之大成。其子部分为十四类, 类目依次是: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这与《隋书·经籍志》以来的目录中的子部分类相比, 有如下几点不同:第一设谱录类, 将以往目录或附于谱系, 或列于农家的《竹谱》、《钱图》、《相鹤经》、《相马经》、《相贝经》、《香谱》之类的书, 统摄于谱录类。第二将诸子“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如墨家仅《墨子》、《晏子》二书;名家仅《公孙龙子》、《尹文子》、《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 《四库全书总目》改变以往目录分别为其标目的作法, 将墨家、名家、纵横家统归入杂家。《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序》说:“杂之义广, 无所不包, 班固所谓合儒墨, 兼名法也。变而得宜, 于例为善, 今从其说。”于是, 《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便“无所不包”, 其杂家类又再分为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六类。第三把道家和道教合为一类, 统称道家类。前代目录自《旧唐书·经籍志》始, 都把道、佛附于道家类, 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 其道家类后注语说:“右道家一百二十五部, 老子六十一家, 庄子十七家, 道释诸说四十七家, 凡九百六十卷。”道释并称, 与老子、庄子分开, 虽附于道家, 但道家于道教的区别是很清楚的。《四库全书总目》合道家、道教为一类, 其道家类序说:“后世神怪之迹, 多附于道家, 道家亦自矜其异, 如《神仙传》、《道教灵验记》是也。要其本始, 则主于清净自持, 而济以坚忍之力, 以柔制刚, 以退为进, 故申子、韩子流为刑名之学。而《阴符经》可通于兵。其后长生说与神仙家合为一。而符饵导引入之。房中一家, 近于神仙者亦入之。鸿宝有书, 烧炼入之。张鲁立教, 符箓入之。北魏寇谦之等, 又以斋醮章咒入之。世所传述, 大抵多后附之文, 非其本旨, 彼教自不能别, 今亦无事于区分。然观其遗书, 源流迁变之故, 尚一可稽也。”小序概述了道家与道教的关系, 道教各派逐步依附于道家的源流迁变过程, 反映了道家与道教合流的这一历史事实。

综观子部在古籍目录分类中的演变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四部分类法中的子部, 其构成基础是《七略》中的《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方剂略》。在《七略》中, 他们都是独立成类的。由于子部形成的基础就是由诸子、兵书、术数、方剂四个类目合并而成, 这些类目包括了诸子、佛教、道教、军事、医学、科技、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著作, 其本身就是一个混合体, 这就为日后的“杂”种下了根苗。随着时代的发展, 学术思想的变化, 每当有新的典籍要收入目录, 如果入经入史入集都不合适, 便统统塞入子集, 因为子集本身就包含好几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类目, 新的学术典籍尽管在旧的目录分类中无类可依, 但在子部中比较容易扯上关系, 于是辗转旁牵, 子部便无所不包了。因此, 在传统的中国古典目录的经史子集四部中, 子部的内容最为庞杂, 这是子部类目区别于其他三部类目的重要特点之一。

考察古典目录子部类目沿革过程我们不难发现, 子部类目的划分是随着学术思想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图书典籍种类和数量的增多等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第一部古典目录《七略》子部类目的划分到集整个封建社会目录学成果之大成的《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类目的划分, 学术思想的变化始终是子部类目划分的重要依据。

摘要:在传统的中国古典目录经史子集四部中, 子部的内容和性质最为庞杂, 这是子部类目区别于其他三部类目的重要特点之一。通过考察子部类目的沿革, 我们不难发现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始终是其重要的划分依据。

关键词:中国古典目录,子部,类目,学术思想

参考文献

[1].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华书局[M].2007年

[2].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M].2005年

[3].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中华书局[M].2005年

[4].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M].2006年

[5].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M].2000年

《中国近八十年明史论著目录》 篇2

本书收录了从一九○○年到一九七八年中国发表的有关明史的论文和专著(包括论文集)目录约一万条,其中除国内发表的论著外,尚包括近三十年来台湾、香港所发表的有关的中文论著目录及中国学者在外国中文刊物上发表的部分论文目录。

综观本书,有三大优点。首先是齐全。本书共收录了本世纪明史研究的中文论文、专著及论文集目录达万条,可谓相当齐备,尤其难得的是,本书不但收录了国内的论著,即使香港及台湾的有关著作也尽量收录。同时,不避观点是否正确,不管成就高低,只要是有关明史的论著就尽量收入,务求巨细不遗。当然,本书在收录方面也还有遗漏,特别是在香港和台湾出版的论文和著作方面,都不算完全。不过已称得上是大体齐全。

第二个优点是编排井井有条。本书在编排上,不但详分类目、项目、子目、细目各项,又于正文前设“目次”。在排列时,于论文部分又严格依出版年份先后次序排列,这对读者了解该专题历年的研究情况和成果,颇为便利。

本书第三个优点是应用便捷。书中除正文目录外还往往附有“辅助索引”及“附录”等。所谓辅助索引包括著译者索引、标题索引等。使读者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查得一作者的作品。又有所收报纸杂志一览表,使读者可以得知论文的来源,及是否有所遗漏。此外,本书还有英文目录,便利外国学者的应用和参考。

或许由于我国编制书目、索引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以及本书包含条目颇多,难以一一兼顾,本书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本书目录分类大体合理,却缺乏了“史料”一类,“史料”类被归入第八个类目“思想文化”类中第二个项目“史学、史料、古籍”中。将史学及古籍归入思想文化类中是可以的。但将史料类作品如《明清史料》甲编至癸编、《明实录》133册及《明清史料汇编》初集至六集等均列入思想文化类下是否适当?是否可以另列“史料及史料评论”类目?这点实在是值得考虑的。

其次,通论中国古代史的著作是否应该收录?本书“编辑体例”中说:“通论中国古代史的论文和著作目录,本目录一般不收录;通论中国与某国家关系和通论某兄弟民族历史的论文目录,其中有涉及明代者,则酌情收录。”可是,本书所收入的杨树藩《中国文官制度史》一书,既不属于中外关系,又不属于兄弟民族历史,又是通论著作,却不知何故收入了。事实上,编制书目当然以齐备为佳,但齐备也有限度,一般通论中国古代史著作应该一概不收,体例方才完整,不然有的收有的不收,便很难取舍。这涉及体例是否完善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出于本书的补遗方面。由于本书目录正文不齐,于正编后附上补遗,本来是很好的。问题在于,一是补遗部分没有顺序流水编号,不知数目多少。一是因无编号,也因此著译者索引中没有收入补遗部分。这对读者来说,实在有些不便。

在“所收报纸杂志一览表”部分,也有若干毛病。首先是*和的符号分别不清。如果说*是代表四九年以后才在台湾出版的报刊,而是代表四九年以前已有出版而四九年以后继续在台湾出版的报刊的话,则《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何要加上*符号(见页390)而不是符号呢?又《中国学人》(见页390)期刊,不是台湾出版的刊物,而是香港出版的。此外,香港出版的《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见页390)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见页396)重复,这些毛病都是值得查考、更正的。

此外,本书还有若干小错误。例如余英时的专著《方以智晚节考》误作《方以智脱节考》(页434)。又如英文目录中著作目录一词译作Bibliography似不大好,因为Bib-liography一词不单代表专著目录,通常论文目录也包含在内,似应译作Book1ist或BooksandCollec-tions较佳。

建筑企业岗位安全技术手册目录 篇3

43第四篇一般工种岗位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

泥工P1319瓦工P1320抹灰工 P1321砼工 P1322

木工P1323钢筋工P1325爆破工 P1327防水工 P1328挖土工、装卸工 P1329油漆玻璃工P1330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篇4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检查制度(附安全检查表)

2、消防管理

3、事故管理

4、设备管理

5、电气管理

6、加油站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7、加油站进出车辆、人员管理制度

8、劳动保护用品发放记录

9、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0、有害泄漏物的处置方法

11、油品储藏管理制度

12、巡回检查制度

13、油罐及附件管理

14、明火管理规定

15、油品储藏管理制度

16、废弃物处理制度

17、节假日值班制度

18、安全生产经费使用管理制度

19、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与获取制度

20、供应商管理制度

21、检修、维修安全管理制度

22、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制度

23、事故报告制度

24、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

25、变更管理制度

二、岗位操作规程

1、鞋油操作规程

2、加油操作规程

3、计量操作规程

4、油罐清洗操作规程

5、记账规程

6、开票规程

7、加油机安全操作规程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篇5

第一部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部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危险化学品购销制度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四、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五、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七、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八、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九、应急管理制度

十、事故管理制度

十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十二、出入库管理制度

十三、销售记录管理制度

中国古代小说目录(定稿) 篇6

小说·白话小说 《西游记》 明·吴承恩 100回.〔明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刊本〕 《水浒传》 明·施耐庵、罗贯中 100回.〔天都外臣序本〕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 120回.〔清康熙毛宗岗修订本〕 《红楼梦》 清·曹雪芹、高鹗 120回.〔程乙本〕 《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涵芬楼排印本〕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辑 40回.〔衍庆堂翻刻本足本〕 《初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0回.〔日本内阁文库藏本〕 《二刻拍案惊奇》 明·凌濛初 42 回.〔尚友堂重刊本〕 《三刻拍案惊奇》 19回.〔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 《型世言》 明·陆人龙 40回.〔奎章阁本〕 《熊龙峰四种小说》 明·熊龙峰刊 4回.〔日本内阁女库藏本〕 《京本通俗小说》 7回.〔缪荃悄刻本〕 《宜春香质》 明·醉西湖心月主人 20回.〔明崇祯笔耕山房刊本〕 《隋炀帝艳史》 明?齐东野人 40回.〔通行本〕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6卷.〔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三国志平话》 3回.〔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武王伐纣平话》 3回.〔通行本〕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 100回.〔清褚人获序本〕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明·罗懋登 100回.〔明万历二十六年三山道人刻本〕 《金瓶梅词话》 明·笑笑生 100回.〔万历本〕 《英烈传》 明·佚名 80回.〔通行本〕 《东周列国志》 明·冯梦龙、蔡元放 108回.〔通行本〕 《三遂平妖传》 明·罗贯中 20回.〔通行本〕 《禅真逸史》 明·清溪道人 40回.〔通行本〕 《禅真后史》 明·方汝浩 54回.〔通行本〕 《杜骗新书》 明·张应俞 24回.〔明万历存仁堂陈怀轩刊本〕 《风流和尚》 明·无名氏 12回.〔通行本〕 《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续欢喜冤家》 明·西湖渔隐主人 12回.〔通行本〕 《剑侠传》 明·王世贞 4回.〔通行本〕 《万花楼演义》 清·西湖居士 68回.〔同文堂刊本〕 《洪秀全演义》 清·黄小配 54回.〔笔记小说大观本〕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 56回.〔卧闲草堂本〕 《醒世姻缘传》 清·西周生 100回.〔通行本〕 《怡情阵》 清·江西野人编演 10回.〔通行本〕 《浓情快史》 清·嘉禾餐花主人 30回.〔啸花轩刻本〕 《镜花缘》 清·李汝珍 100回.〔点石斋石印本〕 《孽海花》 清·曾朴 35回.〔通行本〕

《续孽海花》 张鸿(燕谷老人)35回.〔通行本〕 《花月痕》 清·魏秀仁 56回.〔通行本〕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 60回.〔通行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 108回.〔上海广智书局本〕 《糊涂世界》 清·吴趼人 12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瞎骗奇闻》 清·吴趼人 8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发财秘诀》 清·吴趼人 10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劫馀灰》 清·吴趼人 16回.〔上海世界繁华报馆铅印〕 《说岳全传》 清·钱彩 80回.〔金氏余庆堂刻本〕 《说唐》 清·无名氏 66回.〔通行本〕 《说唐后传》 55回.〔姑苏绿慎堂藏板本〕 《说唐三传》 清·中都逸叟编次 90回.〔通行本〕 《薛刚反唐》 清·如莲居士 100回.〔通行本〕 《绣鞋记》 清·乌有先生 20回.〔通行本〕 《海上花列传》 清·韩庆邦 64回.〔通行本〕 《平山冷燕》 佚名 20回.〔通行本〕 《赛花铃》 清·白云道人 16回.〔通行本〕 《九命奇冤》 清·吴趼人 36回.〔通行本〕 《狐狸缘全传》 22回.〔通行本〕 《二度梅全传》 清·天花主人 40回.〔通行本〕 《情梦柝》 清·蕙水安阳酒民 20回.〔通行本〕 《老残游记》 清·刘鹗 20回.〔通行本〕 《品花宝鉴》 清·陈森编 62回.〔通行本〕 《绿野仙踪》 清·李百川 100回.〔通行本〕 《飞龙全传》 清·吴璇 60回.〔崇德书院本〕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 100回.〔通行本〕 《杨家将》 清·佚名 50回.〔通行本〕 《呼家将》 清·佚名 40回.〔通行本〕 《济公全传》 清·郭小亭 240回.〔通行本〕 《韩湘子全传》 30回.〔通行本〕 《七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三侠五义》 清·石玉昆 120回.〔通行本〕 《七剑十三侠》 清·唐芸洲 180回.〔光绪二十九年集成本〕 《施公案》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施公案续》 清·佚名 180回.〔宝文堂本〕 《刘公案》 清·佚名(曲本)107回.〔车王府曲本〕 《彭公案》 清·贪梦道人 100回.〔清光绪壬辰京都经国堂刻本〕 《三侠剑》 清·张杰鑫 7回.〔通行本〕 《小八义》 105回.〔通行本〕 《小五义》 清·石玉昆 248回.〔通行本〕 《八洞天》 清·笔炼阁编述 8卷.〔通行本〕 《侠义风月传》 清·名教中人 18回.〔萃芳楼藏版本〕 《儿女英雄传》 清·文康等 72回.〔北京聚珍堂本〕 《于少保萃忠全传》 40回.〔通行本〕 《十二楼》 清·李渔 38回.〔通行本〕 《九云记》 清·无名氏 33回.〔通行本〕 《青楼梦》 64回.〔通行本〕 《风流悟》 清·坐花散人 8回.〔通行本〕 《女娲石》 清·海上独啸子 16回.〔通行本〕 《醒名花》 清·墨憨斋 16回.〔通行本〕 《明珠缘》 明·佚名 50回.〔通行本〕 《八段锦》 清·醒世居士 8回.〔醉月楼刊本〕 《幻中游》 清·烟霞主人 18回.〔通行本〕 《五美缘》 清·寄生氏 80回.〔通行本〕 《醋葫芦》 清·伏雌教主 20回.〔通行本〕 《疗妒缘》 清·静怡主人 8回.〔通行本〕 《警寤钟》 清·嗤嗤道人 16回.〔通行本〕 《玉蟾记》 清·通元子 53回.〔通行本〕 《珍珠舶》 清·烟水散人 18回.〔通行本〕 《梦中缘》 清·李修行 15回.〔通行本〕 《都是幻》 清·潇湘迷津渡者 12回.〔通行本〕 《玉楼春》 清·白云道人 24回.〔通行本〕 《锦香亭》 清·素庵主人 16回.〔清初写刻本〕 《痴娇丽》 清·情痴反正道人 13回.〔通行本〕 《痴人福》 清·不题撰人 9回.〔上海书局石印本〕 《风月梦》 清·邗上蒙人 33回.〔上海申报馆排印本〕 《蝴蝶缘》 南岳道人编 16回.〔通行本〕 《绣球缘》 29回.〔通行本〕 《九尾龟》 清·张春帆 192回.〔点石斋刊本〕 《石点头》 12回.〔通行本〕 《野叟曝言》 清·不题撰人 152回.〔毗陵汇珍楼新刊本〕 《女仙外史》 清·吕熊 100回.〔通行本〕 《补红楼梦》 清·嬛山樵 48回.〔通行本〕 《后红楼梦》 清·逍遥子 30回.〔嘉庆白纸刊本〕 《红楼复梦》 100回.〔通行本〕 《红楼真梦》 清·郭则 64回.〔通行本〕 《红楼圆梦》 清·临鹤山人 31回.〔通行本〕 《红楼梦影》 清?云槎外史 24回.〔通行本〕 《红楼梦补》 清·沈懋德 48回.〔民国三年上海共和书局石印本〕 《绮楼重梦》 清·兰皋主人 48回.〔通行本〕 《增补红楼梦》 清·嫏嬛山樵 32回.〔道光四年本衙藏本〕 《蜃楼志》 清·庾岭劳人 24回.〔通行本〕 《歧路灯》 清·李绿园 108回.〔清义堂本〕 《天豹图》 清·不题撰 40回.〔丰胜书坊刊本〕 《梼杌闲评》 清·不题撰人 49回.〔通行本〕 《西湖二集》 清·周清原 34回.〔通行本〕 《绣戈袍全传》 清·江南随园主人 42回.〔通行本〕 《粉妆楼全传》 清·竹溪山人 80回.〔宝华楼刊本〕 《春柳莺》 南北鹖冠史者 10回.〔清坊刊本〕 《蕉叶帕》 清·无名氏 16回.〔清刻本〕 《绿牡丹》 清·无名氏 64回.〔芥子园藏板本〕 《巧联珠》 清·烟霞逸士 16回.〔可语堂刊本〕 《白圭志》 清·崔象川 15回.〔通行本〕 《双凤奇缘》 清·雪樵主人 80回.〔经文堂刊本〕 《后西游记》 40回.〔通行本〕 《新西游记》 清·陈景韩 6回.〔小说林铅印本〕 《后水浒传》 46回.〔通行本〕 《荡寇志》 清·俞万春 78回.〔通行本〕 《驻春园小史》 清·吴航野客 26回.〔通行本〕 《负曝闲谈》 清·欧阳钜源 30回.〔通行本〕 《飞花艳想》 清·樵云山人编次 18回.〔通行本〕 《凤凰池》 清·烟霞散人编 16回.〔通行本〕 《雪月梅》 清·陈朗 50回.〔德华堂藏版本〕 《东游记》 56回.〔通行本〕 《海上尘天影》 清·梁溪司香旧尉 60回.〔通行本〕 《海游记》 清·无名氏 30回.〔通行本〕 《恨海》 清·吴趼人 10回.〔通行本〕 《李笠翁小说十五种》 清·李渔 15种.〔通行本〕 《豆棚闲话》 艾衲居士编 12则.〔通行本〕 《续英烈传》 清·空谷老人编次 34回.〔集古斋梓刻,经国堂刊印本〕 《续金瓶梅》 清·丁耀亢 64回.〔通行本〕 《洞玄子》 1回.〔双梅影龛丛书本〕 《肉蒲团》 明·李渔 20回.〔通行本〕 《浪史奇观》 40回.〔通行本〕 《灯草和尚》 12回.〔通行本〕

《痴婆子传》 芙蓉主人 2回.〔通行本〕 《如意君传》 明·徐昌龄 1回.〔明刊本〕 《赵飞燕外传》 伶玄 1回.〔通行本〕 《杏花天》 14回.〔通行本〕 《绣榻野史》 明·吕天成 2回.〔通行本〕 《僧尼孽海》 明·唐寅 30回.〔通行本〕 《春闺秘史》 10回.〔通行本〕 《姑妄言》 清·曹去晶 24卷.〔通行本〕 《别有香》 16回.〔通行本〕 《春梦琐言》 1回.〔通行本〕 《控鹤监秘记》 1回.〔通行本〕 《素娥篇》 42节.〔通行本〕 《一片情》 14回.〔通行本〕 《妖狐艳史》 12回.〔通行本〕 《两肉缘》 12回.〔通行本〕 《碧玉楼》 18回.〔通行本〕 《桃花艳史》 清·佚名 18回.〔通行本〕 《风月鉴》 清·吴贻棠 18回.〔通行本〕 《灯月缘》 清·携李烟水散人 12回.〔通行本〕 《玉娇梨》 明·荑秋散人 18回.〔通行本〕 《龙阳逸史》 明·京江醉竹居士 20回.〔通行本〕 《闹花丛》 清·故苏痴情士 18回.〔通行本〕 《空空幻》 清·梧冈主人 18回.〔通行本〕 《巫梦缘》 佚名 18回.〔通行本〕 《娱目醒心编》 清·杜纲 18回.〔通行本〕 《永庆升平前传》 清·姜振名、郭广瑞 18回.〔北京宝文堂刊本〕 《昭阳趣史》 明·古杭艳艳生 4回.〔通行本〕 《株林野史》 清·痴道人编辑 16回.〔通行本〕 《林兰香》 清·清·随缘下士编 64回.〔道光十八年本,大连图书馆藏〕 《五色石》 清·笔炼阁主人 8回.〔大连图书馆藏原刊本〕 《桃花庵》 清 24回.〔通行本〕 《弁而钗》 清·醉西湖心 20回.〔通行本〕 《桃花影》 清·徐震 12回.〔通行本〕 《巫山艳史》 不题撰人 16回.〔通行本〕 《五凤吟》 清·云间嗤嗤道人 20回.〔通行本〕 《绣屏缘》 清·苏庵主人编次 20回.〔通行本〕 《锦绣衣》 12回.〔通行本〕 《载花船》 4回.〔通行本〕 《何典》 清·过路人编定 10回.〔通行本〕 《再生缘》 清·陈端生 40回.〔通行本〕 《笏山记》 清·蔡召华 69回.〔通行本〕 《岂有此理》 清·空空主人 12集.〔通行本〕 《廿载繁华梦》 清·黄小配 40回.〔上海大成书局石印本〕 《新中国未来记》 清·梁启超 5回.〔《饮冰室合集》本〕

小说·文言小说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篇7

1、膝盖脚指头(勾绷脚练习)

2、小铃铛(脚位练习)

3、娃娃(胯的练习)

4、咯咯咯(头的练习)

5、爱睡觉的加菲猫(腰的练习)

6、月儿(手臂练习)

7、蚂蚁掉进河里边(腿与腰的练习)

8、我是小小兵(重心移动练习)

9、大家来照相(节奏与造型练习)

10、小天鹅(再见曲)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 第一部分:膝盖脚指头(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与脚的灵活性训练。.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勾绷脚(单、双):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 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b、交替勾绷脚:双脚同时一勾一绷动作,交替进行。节奏清晰、准确,加强双脚协调支配的能力。

c、坐压前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d、倾头:在肩膀保持不动的基础上,头向左右倾倒。

e、松膝:双手扶膝,膝盖上下抖动,身体松弛,腿部肌肉和脚部放松。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旁轻点地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右倾头

3—4 还原

5—6 右勾脚

7—8 右绷脚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⑷ 重复⑴—⑵的反面动作

第二段:

⑸— 1—2 前压腿

3—4 还原

5—6 双勾脚

7—8 双绷脚

⑹— 1—8 重复⑸1—8动作

间奏音乐 :

⑺— ⑻-6 右起交替勾绷脚,同时右左倾头7次

⑻— 7—8 绷右脚,头回正 ⑼— 1—4 松膝 5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三段:

⑽— ⑾ 重复⑸—⑹动作

⑿— 1—8 重复⑼1—8动作

提示:

a?¢ 勾与绷时要做到最大限度。

b?¢ 动作过程中要保持后背直立、挺拔。

5、歌词:

头儿、肩膀、膝、脚趾, 膝、脚趾, 膝、脚趾。

头儿、肩膀、膝、脚趾, 眼儿,鼻和口。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二部分

小铃铛(脚位练习)

1、训练目的:

对三种脚位的认知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b、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正对左、右侧前方。c、大八字位: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脚跟之间打开一脚至一脚半的距离。

d、铃铛舞姿(手形):双手屈臂于上位,指尖相对。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正步位站立,铃铛手形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4 双手掌心向里,体前落下,经体侧至上位双手指尖相对,至准备位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小八字位

3—4 正步位 5—6 小八字位 7—8 晃头 ⑵— 1—2 大八字位 3—4 小八字位

5—6 正步位

7—8 晃头

间奏音乐:

⑶— 1—4 双手手心向里,经体前落下 5 至旁按手位

6—8 保持姿态

第二段:

⑷— 1—2 小八字位

3—4 正步位

5—6 小八字位

7—8 大八字位

⑸— 1—4 大八字位右起两边移动重心,做摇摆状

间奏音乐:

⑹— 1—4 掌心向上至上位 5 指尖相对,至准备位姿态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三段:

⑺— ⑻ 重复⑴—2动作

结束音乐:

⑼— 1—4 双手掌心向里,体前落下,经体侧至上位

5—9 第五拍指尖相对,同时右起倾头五次结束

4、提示:

a、注意脚位的准确性

b、突出小铃铛的形象

5、歌词: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

第三部分:娃娃(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胯的柔韧性训练。.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压胯

对脚盘坐压胯:双脚相对,双手抓脚弓处,双膝最大限度贴地,展胸身体前俯,抬头视1点。

旁开腿压胯:勾脚,双腿最大限度向旁打开,双手指尖相对扶地,展胸身体前俯,视1点。

b、团身合胯:平脚,双腿屈膝并拢,含胸低头,双手交叉抱小腿。

c、单腿颤压胯:双手右手在上重叠,放于膝上,同时转腰视2、8点,重拍向下压膝。d、娃娃前爬:在展胸压胯的基础上,双手向前爬,模仿娃娃状。

3、节奏: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对脚盘坐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娃娃前爬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⑶— ⑷ 重复⑴—⑵动作

第二段:

⑸— 1 团身合胯

2—4 保持姿态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⑹— 1—2 右单腿颤压胯2次

3—4 回至准备位

5—6 左单腿颤压胯2次

7—8 回至准备位

⑺— ⑻ 重复⑸—⑹动作

第三段:

⑼— 1 右勾脚打开至旁开腿位,同时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 保持姿态5 左勾脚打开至旁开腿位,同时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 保持姿

⑽— 1—2 旁开腿压胯

3—4 身体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回前

5—8 重复⑽1—4 ⑾— 1 右脚收至对脚盘坐,右手同时抓右脚弓处

2—4 保持姿态左脚收至对脚盘坐,左手同时抓左脚弓处

6—8 保持姿态

⑿— 1—4 团身合胯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第四段

⒀— ⒃ 重复⑴—⑷动作

结束段

⒄—-1—8 重复⑼1—8动作

⒅— 1—4 娃娃前爬

5—8 双肘撑地,团手托腮

⒆— ⒇ 右左倾头8次

4、提示:

a、压胯做到最大限度。b、要体现出活泼、可爱的娃娃形象。

5、歌词:

娃娃,娃娃,我是可爱的娃娃。

娃娃,娃娃,我是漂亮的娃娃。

哦,爸爸,THANK YOU,给我快乐的家。

哦,妈妈, THANK YOU,给我温暖的家

哦,爸爸, THANK YOU,给我安定的家。

哦,妈妈, THANK YOU,给我幸福的家。娃娃,娃娃,我是活泼的娃娃。娃娃,娃娃,我是坚强的娃娃。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

第四部分:咯咯咯(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

掌握头部动作,训练颈椎的灵活和柔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

b、仰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

c、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d、摇头:“转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e、倾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3、节奏: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旁按手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6平踏步,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上身前倾,摇头

7—8 回至准备位

第一段:

⑴— 1—2 半蹲,上身向前倾,抬头,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

3—4 回至准备位

5—8 右左倾头四次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1—4平踏步,双手握拳与身旁向前跑,低头

5—6 双脚蹦跳步,双手扶膝,低头

7—8 抬头

⑷— 1—2 双手回至旁按手位,同时仰头

3—4 头回正

5—6 低头

7—8 还原

⑸— 1—4 转头视2点,点头4次

5—8 转头视8点,点头4次

⑹— 1—2 双手点在胸前

3—4 双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5—6 右倾头

7—8 左倾头 第二段:

⑺— 1—4平踏步,双手握拳于身旁向前跑,低头

5—6 双脚蹦跳蹲下,双手指尖相对扶地,低头

7—8 双膝跪下,同时抬头

⑻— 1—8 重复⑷1—8动作

⑼— 1—8 重复⑸1—8动作

⑽— 1—8 重复⑹1—8动作

4、提示

a、做头的动作时,注意后背直立,颈部最大限度拉伸

b、训练孩子颈椎的柔韧和灵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孩子的想象

5、歌词

老母鸡带小鸡,咯咯咯咯咯咯咯,好久没有吃东西,咯咯咯咯咯咯咯。

路上找到一颗米,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

咯咯咯咯咯咯咯!

咯咯咯咯咯咯咯!

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

路上找到一颗米,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

第五部分:爱睡觉的加菲猫(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脊椎的伸展和弯曲的能力。

2、主要动作与要求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垂下,模仿打瞌睡。

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

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扩指,左手扶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伸懒腰:双手握拳,胸前交叉向上划圆做伸懒腰状。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交叉盘坐,双手扶膝,后背直立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

⑴— 1—2 松腰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2 提腰

3—4 还原

5—8 重复⑵1—4动作

间奏音乐:

⑶— 1—4 提腰打哈欠 5—8 松腰打哈欠

⑷— 1—6 伸懒腰 7—8 回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⑸— 1—2 双手斜下位

3—4 向三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保持斜下手位 7—8 双手拍肚子

⑹— 1—2 重复⑸1—2动作 3—4 向七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

7—8 重复⑸7—8动作,保持斜下手位 ⑺— ⑻

重复⑶-⑷动作

第三段:

⑼— ⑽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用打瞌睡、打哈欠、伸懒腰等形象的动作提示学生松腰、提腰的动作要领。

b、用加菲猫胖胖的形象增强组合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5、歌词:

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

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

它的身体胖嘟嘟,胖嘟嘟,胖嘟嘟, 它的身体胖嘟嘟,就像小胖猪。

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 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六部分:月儿(手臂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手臂的表现力及手臂路线的认知

2、主要动作及要求:

斜上位按手:五指并拢,掌形按于旁斜上位,手臂松弛呈弧形。

双撩手:双臂由大臂带动肘、小臂和手指尖,依次提起和落下,手臂松弛。

胸前交叉手:五指并拢,小臂交叉于胸前,右手在内。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双手自然下垂

准备音乐:

⑴—(6)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2点斜上位按手

⑵ 8点斜上位按手

⑶ 经体侧双撩手至上位对腕,同时向前平踏步

⑷ 落手至准备位,双脚正步站立

⑸—⑻ 重复 ⑴—⑷动作

间奏音乐:

⑼ 胸前交叉手,同时屈膝,右倾头,还原

⑽ 胸前交叉手,同时屈膝,左倾头,还原 ⑾ 经体前双撩手至上位⑿ 经原路线落手至准备位 第二段:⒀—⒇ 重复⑴—⑻动作

结束音乐:(21)—(24)重复⑼—⑿动作

4、提示a、动作时眼随手动 b、组合中要做出3拍节奏的特点

5、歌词 月儿弯弯,月儿弯弯,像只小船在天边,看见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向我看。月儿圆圆,月儿圆圆,像面镜子挂天边,镜子里面,有只白兔,一蹦一跳要下来。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七部分:蚂蚁掉进河里边(腿与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腿的灵活性、腰的柔韧性及腹背肌的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小蚂蚁

伸腿:双膝并拢,绷脚小腿向上伸45度。

翻身:仰卧,双手正上位,右脚带动整体翻身至俯卧低头。背肌:俯卧,双手正上位,手脚同时向上伸展,双腿打开。

后抬小腿:正步位,双腿并拢,绷脚小腿主动抬起。

小树叶

背肌:俯卧,双手旁平位,手脚同时向上伸展,双腿打开。蚌壳腰:双手扩指撑地,与肩同宽,手臂撑直,双腿分开,后抬小腿,脚尖与头顶最大限度接近。

3、节奏

准备位置:头向1点,仰卧,双手旁平位,平脚双吸腿45度

准备音乐: ⑴—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右伸腿

3—4 还原 5—6 左伸腿 7—8还原

⑵— 1—2

绷脚右腿贴地面伸直 3—4 重复⑵1—2反面动作

5—6 双臂前平位,手心向上,扩指抖手,同时松膝抖腿

⑸— 1—2

双手落至正上位 3—4 右脚绷脚放于左脚上 5—8 翻身

⑹— 1—2 小蚂蚁背肌 3—4 还原 5—8 双手双脚放松拍打地面9—12 双臂贴于地面收至小臂体前撑地

间奏音乐:

⑺— 1-2 后双抬小腿,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8 ⑺1-4反面动作

⑻— 1-4 重复⑺1-4动作 5-8 双手打开至旁平位,身体落回俯卧低头

第二段:

⑼— 1-2 右手旁平位抬起,起背肌,左臂旁平位贴地

3-4 还原

5-8 ⑼1-4反面动作 ⑽— 1-2 小树叶背肌 3-4 还原

5-8 重复⑽1-4动作

⑾— 1-2 右手扩指收回肩前

3-4 ⑾1-2反面动作 5-8 绷脚双腿打开至4、6点

⑿— 1-2 蚌壳腰 3-4 双腿落到4、6点,上身直立,视1点 5-6 保持与肩同宽后双抬小腿7-8 重复⑿3-4动作

9-12 重复⑿5-8动作 ⒀— 1-6 慢落回俯卧低头 7—8 蚌壳腰

4、提示:a、用小腿和背肌动作栩栩如生的将小蚂蚁落水和小树叶来营救的画面展现出来,使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变的生动活泼。b、动作与歌词相符,建议先教歌曲,记歌词,便于动作简单易记。c、腰的柔韧性练习尽量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有只小蚂蚁掉进河里边, 它在哭,它在喊,谁也听不见。

波里滚呀浪里翻,眼看把命丧呀

嗨呀,嗨呀,多么渴望登上岸。

有片小树叶,绿色一条船,在漂荡,在旋转,坐上真安全。

蜻蜓和它做游戏,鱼儿和它玩呀,嗨呀,嗨呀,快快乐乐靠了岸。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八部分:我是小小兵(重心移动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单腿重心和重心的移动。

2、主要动作和要求

单脚前点地:动力腿向前脚掌点地,主力腿重心不变。

单脚后点地:动力腿体后脚掌点地,主力腿重心不变。

半蹲前移重心:经单腿前(后)点地位,重心移至两腿中间半蹲,再移重心至单腿前(后)点地位。

半蹲旁移重心:单脚打开至大八字半蹲,移重心至旁点地位。

交替提压脚跟:正步准备,一只脚下踩,同时另一只脚立半脚掌,双脚交替下踩与立半脚掌动作,上身保持直立,重心随之转移。

折臂点肩手:(以左为例)大臂端平,小臂折回,手背朝上,指尖点至右肩前。

敬礼:五指并拢,指尖点至眉尾处,大臂架平。

出拳:双手握拳,手心朝上,放于腰间,一手伸至前平位,手心朝下,另一只手位于腰间不 动。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手臂垂于身体两侧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⑶— 1—2 右脚前点地,同时左手折臂点肩

3—4 双脚重心半蹲

5—6 前移重心至左脚后点地,右腿直立

7—8 左脚踏回至正步位,同时左手落至体旁

⑷— 1—8 重复准备音乐⑶1—8反面动作

第一段:

⑴— 1—8 右脚下踩原地交替提压脚跟4次,同时左手折臂点肩

⑵— 1—2 右脚上步至左脚后点地位

3—4 左脚踏回至正步位,左臂保持不动

5—8 重复⑵1—4反面动作

⑶— 1—8-重复⑴-动作

⑷— 1—2 右脚并步至正步位半蹲,同时双手腰间握拳,手心朝上 3—4 左脚向1点上步至右脚后点地位,右手出拳 5—6 重复-⑷1—2动作

7—8 重复⑷3—4反面动作

⑸— 1—2 左脚落至大八字位半蹲,双手腰间握拳,手心朝上 3—4 左移重心直立至右脚点地,转体对7点方向右手出拳 5—8 重复⑸1—4反面动作

⑹— 1—4 屈膝,全脚碎踏步,向1点前进,同时右手出拳,上身前俯,视1点 5 收至准备位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结束音乐

⑺— ⑻1-7 重复准备音乐⑶-⑷1—7动作

⑻ 8 右手敬礼

4、提示:

a、要体现小小兵的姿态挺拔,动作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b、移动重心时,上身要保持直立,重心移动位置准确

5、歌词

小小兵,小小兵,我是小小兵。年纪小,胆量好,常常练兵操。有敌人,来帮我,向他开枪炮。乒,乒,乒,乓,乓,乓, 乒,乒,乒,乓,乓,乓, 向前冲,向前冲,敌人不放松。

嗒,嗒,嗒,嘀,嘀,嗒,嗒,嗒,嘀,嗒,嗒。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九部分:大家来照相(节奏与造型的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孩子的表现力,提高情绪。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跪蹲:左腿全蹲,右膝跪地,坐于右脚上。右手在上,双手自然叠放在左膝盖上,视1点。

b、单腿跪立:右腿后撤跪立,左腿90°屈膝半蹲,右手在上,双手自然叠放在左膝盖上,视1点。

c、立1:正步位直立,旁按手或手拉手,视1点。

d、双吸坐:身向2点,双脚平放于地面吸腿。小臂交叉抱于小腿面前,右手在外,右倾头,视1点。

e、侧单腿跪立:在单腿跪立的基础上,身体转向2点,右倾头,视1点。

f、立2:身向3点,正步位站立,双手叉腰或搭于前面腰间。右倾头,视1点。

g、双跪坐:双膝跪地,坐于脚跟上,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视1点。

h、双跪立:双膝跪地,大腿与膝盖成90°,身体立起,略前探,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视1点。

i、立3:身向1点,站立,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身体略前探,视1点。

j、快速反应造型:为即兴发挥的姿态,不规定,要求造型六次变化,每次不同。

3、节奏:

准备位置:场外两边准备,身向3点和7点

准备音乐:卷片声和照相声

第一段:(3/4节奏每小节3拍)

(1)—(8)自由结伴从3点和7点方向上场。形成三排,并摆好跪蹲、单腿跪立和立1的姿态。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9)—(12)变成双吸坐、侧单腿跪立和立2,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13)—(16)变成双跪坐、双跪立和立3,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17)—(34)快速反应造型

(35)—(36)回至第一组跪蹲、单腿跪立和立1的姿态

第二段:(2/4拍)

(1)1—8 集体起立,稍集中,随音乐拍手

(2)1—8(以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为例)由第一排中间的人,向1点方向模特步前进

(3)1—4 在重拍摆出喜欢的造型,并保持姿态 5—8 摆出喜欢的第二个造型,并保持姿态

(4)1—4 摆出喜欢的第三个造型,并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

(5)1—8 向3点或7点下场。同时,第二个人向1点方向模特步前进,准备摆好姿态(6)—结束前 每人依次摆出3次喜欢的姿态,下场

结束音乐:直到所有人依次走出摆好3次姿态,集体从3、7点上场,同时随音乐拍手,摆好第一段的第一组姿态

4、提示:

a、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音乐节奏不同,第一段为3/4拍节奏,第二段为2/4拍节奏。

b、运用卷片声和照相声的特殊音效,提示变换造型及造型停顿的时间和节奏掌握。

c、强调造型要丰富,不要模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d、与家长互动,在课堂中或舞台上,给每一个家长充分的时间,帮助孩子留下美好的瞬间。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第十部分:小天鹅(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平脚碎步:双脚平脚着地,交替向前行进,步伐要碎、小。

b、踏步行礼:(以右脚为例)右脚脚掌踏于左脚斜后方,双膝朝向脚尖的方向屈膝放松,同时低头含胸,双手于旁斜下位。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身向3点,场外准备

准备音乐:

⑴— ⒃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⑻ 右手前斜上位,左手旁斜下位,平脚碎步横排走出

⑼— ⑿ 原地转身向1点,双手落至旁斜下位

⒀— ⒃ 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第二段:

⒄— ⒇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21)—(24)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25)—(28)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29)—(32)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结束音乐

(33)—(46)教师走近每个学生分别再见

(47)—(48)学生屈膝点头,行礼,同时说“老师再见”

4、提示

教师与学生再见时充分表现亲和力,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5、歌词

小天鹅,在湖中,天天梳洗,忙不停。

对着碧波,对着碧波

中国电信岗位目录 篇8

1901年、1902年朱树人编《蒙学课本》与俞复等编《蒙学课本》先后问世 1902年张謇《通州师范学校议》发表 1902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发表

1903年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编写《教授法》及其《国语科教授法》 1903年前后的汉字切音字运动

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行与语文的独立设科 1904年《东方杂志》在上海创刊

1905年学部成立后教科书编审体制的转变 1906年清政府学部编纂我国第一套小学国文教科书 1906年王国维《教育之宗旨》发表 1906年刘师培编《中国文学教科书》印行 1907年通州师范学校日本教习举办实习评案 1907年黄守孚等评点《教科书批评》问世 1908年吴曾祺评选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印行 1908年林纾编《中学国文读本》印行

1909年清政府学部编纂《简易识字课本》印行 1909年简化汉字的发端及其演变 1909年《教育杂志》在上海创刊

1909年蒋维乔《论小学校以上教授国文》发表 1909年唐文治编《高等国文读本》出版

1911-1920 1911年《京师优级师范国文讲义》出版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 1912年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发表 1912年中华书局创办和《新中华教科书》出版 1912年《中华教育界》杂志创刊

1912年湖南省长沙第一中学创立和它的语文教学革新活动 1912年《共和国新国文》出版

1912年订定《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和《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1912年公布《学校系统令》和《小学校令》、《中学校令》 1912年至1916年间小学国文教科书“从天到人”的演变 1913年“读音统一会”成立

1913年孟禄来华及其对中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影响

1913年、1915年许国英、谢无量编“中学国文教科书”先后问世 1914年教育部饬令国文教科书务以孔子之言为指归 1914年钱基博《国文教授私议》发表

1914年“自学辅导主义”教学法的引进和实验 1914年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发表

1915年胡适《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发表 1915年俞子夷在江苏一师附小实验设计教学法 1915年《新青年》杂志创刊 1917年蓬勃兴起的国语运动及其发展

1917年钱玄同《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改革大纲十三事》发表 1918年陈望道《标点之革新》发表

1918年蔡元培为《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夏宇众著)所作序言发表 1918年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发表 1919年《新教育》杂志创刊

1919年杜威来华及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传播及影响 1919年蔡元培《国文之将来》发表 1919年孙本文《中学校之读文教授》发表

1919年叶圣陶、王伯祥《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发表 1919年范祥善《缀法教授之根本研究》发表 1919年陶行知提出将“教授法”改成“教学法” 1920年公布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修正《国民学校令》,改“国文”为“国语”,宣告“国语科”诞生 1920年陈启天《中学的国文问题》发表

1920年、1922年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和《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先后发表 20年代浙江一师开展白话文教授法的改革试验 20年代归国留学生开展汉语、汉字教育实验研究

1921-1930 1921年商务印书馆举办国语讲习所 1921年陈望道《作文法讲义》发表

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会议讨论学制改革 1921年《中等教育》杂志创刊

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 1921年世界书局在上海创办

1922年张士一《小学“国语话”教学法》出版 1922年叶圣陶《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发表 1922年廖世承主持教育科学实验研究

1922年晏阳初发起全国识字运动,号召“除文盲、做新民” 1922年召开学制会议,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戊学制” 1922-1923年制定新学制课程纲要草案

1922年沈百英编辑《设计教学法试验实况》出版 1922年梁启超讲授《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1923年吴研因《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出版

1923年小学校、初中、高中国文(国语)教科书陆续问世

1923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关于新制中学及师范学校宜研究试行道尔顿制案》 1923年浙江省春晖中学的语文教育改革 1924年穆济波《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发表 1924年叶圣陶《作文论》出版

1924年吴稚晖、黎锦熙等发起筹办上海国语师范学校 1924年钱基博编著《新师范讲习用书国文》出版 1924年黎锦熙《新著国语教学法》出版

1924年《新订初级、高级中学必修国文课程纲要》发表 1924年杨贤江《国故毒》发表 1924年舒新城《中国之道尔顿制》发表

1925年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发表 1925年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与《教廷教育》杂志问世 1925年张九如《小学语文测验法》问世

1925年、1927年张震南等编著《中学国文述教》、《师范国文述教》先后出版 1926年陈柱《国学教学论》问世

1926年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出版 1926年周铭山等《中学国语教学法》出版

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及形成并发展其教育思想 1927年赵欲仁编著《小学国语科教学法》出版 1927年光华大学编《中学国文教学论丛》出版 1928年广西中等学校国文教学问题的论战 1928年陈鹤琴《语体文应用字汇》出版

1928年国民政府批准执行《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1929年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出版 1929年毛泽东发表“十大教授法” 1929年颁布《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 1929年颁布《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 1930年《中学生》杂志创刊

1931-1940 1931年傅东华、陈望道合编初中《国文》出版

1931年朱文叔《关于小学国语读本的几个重要问题》发表 1931年小学国语教材关于“鸟言兽语”之争

1931年、1933年李廉方“小问题”实验法和“合科教学法”的实施 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出版

1932年权伯华《初中国文实验教学法》问世 1932年叶圣陶编《开明国语课本》问世 1933年傅东华编复兴初中、高中《国文》出版

1933年苏区列宁小学通用国语教科书《共产儿童读本》问世 1933年夏丏尊、叶圣陶合著《文心》在《中学生》杂志连载 1934年《初中当代国文》和《高中当代国文》出版 1934年新一轮文言、白话的论战和《太白》杂志创刊 1934年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出版 1934年关于“中学生国文程度”问题的讨论 1934年苏区制定《小学课程教则大纲》 1935年《教育杂志》出版“读经问题”专号 1935年夏丏尊、叶圣陶合编《国文百八课》出版 1935年叶楚伧编高中《国文》出版

1935年常任侠《高中国文教学选材述略》发表 1936年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出版 1936年广西国民中学的中学国文教育改革 1936年袁哲《国语读法教学原论》出版 1936年江上青等编《写作与阅读》杂志创刊 1937年叶圣陶《文章例话》出版

1938年陕甘宁边区公布《陕甘宁边区小学法》和《小学教育实施纲要》 1938年辛安亭为陕甘宁边区编写小学语文课本和成人扫盲读物 1938年至1944年间陕甘宁边区三部初小国语课本问世 1938年至1948年间晋察冀边去七部小学国语课本问世

1939年朱公振编著《基本国文》和《模范国文》作为“活用课本”出版 1939年于在春试行名为“集体习作”的作文教学改革 1940年叶圣陶拟制并发表《六年一贯制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1940年《国文月刊》杂志创刊

1940年关于《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和1942年中学《国文》的问世以及由此引出的社会批评

1941-1950 1941-1950 1941年蒋伯潜《中学国文教学法出版》 1941年林汉达《向传统教育挑战》出版

1941年、1943年叶圣陶、朱自清合编《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出版 1942年《解放日报》社论《教育上的革命》发表

1942年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1942年毛泽东为延安版《文化课本》作序

1942年孙起孟、顾诗灵、蒋仲仁合编《写作进修读本》出版 1942年关于“抢救国文”问题的讨论 1942年《国文杂志》先后在成都、桂林创刊

1944年《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革问题》和《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 1945年叶圣陶、朱自清合著《国文教学》出版 1946年陕甘宁边区编制《中等国文问世》

1947年黎锦熙《中等学校国文讲读教学改革案述要》和《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方案》发表 1948年沈百英著《小学国语教学讨论集》出版 1948年朱智贤编著《小学写字教学法》出版 1948年王志成编著《小学写字教学的研究》出版 1948年姜建邦《识字心理》出版

1948年、1949年艾伟著《阅读心理.国语问题》、《阅读心理.汉字问题》出版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写委员会把“国语”、“国文”一律更名为“语文”。1949年叶圣陶为华北人民教育部草拟《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 1949年董必武在华北小学教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华北区小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和《华北区中学教育暂行实施办法》

1949年、1950年叶圣陶《大学国文[现代文之部].序》和《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序》发表 1949年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 1950年《人民教育》杂志创刊

1950年董纯才《改革我们的国文教学》发表 1950年北京组织语文教师参加暑期讲习班

1950年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1950年郭绳武《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发表 1950年黎锦熙《新国文教学法》出版

1950年教育部颁布《小学国语课程暂行标准初稿》和《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950年出版总署编审局出版全国统一的“语文”课本:《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 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

1950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翻译出版

1951-1960 1951年教育部分别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初等教育与师范教育会议 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合著《语法修辞讲话》在《人民日报》连载

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社论 1951年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1951年宋云斌、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及周祖谟、游国恩等编《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出版

1951年北京《语文学习》杂志创刊 1951年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推行 1952年教育部颁布第一份《常用字表》 1952年《新文字周刊》改名《语文知识》 1952年《中国语文》杂志创刊

1952年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制问题的讨论

195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 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音序排列本)出版 1953年《红领巾》观摩教学及其引出的讨论 1953年、1955年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次讨论 1953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 1954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学教育会议

195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决定中学语文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1954年教育部陆续制定和颁发了在《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并根据上述大纲草案陆续编制出版相应教材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拟订《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195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拟定《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意见》 1955年教育部通知要求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标准语语音训练班 1955年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

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以及工农业余学校推行简化汉字的通知》 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指导小学生阅读少年儿童读物的指示》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科分汉语、文学两科教学并使用新课本的通知》

1956年教育部召开全国语文教学会议,发出《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临时办法的通知》 1956年教育部颁布《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文字改革出版社(后更名语文出版社)成立 1956年上海《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56年蒋仲仁编小学课本《语文出版》

1956年林焕平《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出版

1956年—1957年《人民教育》对汉语、文学分科问题展开讨论 1957年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召开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专家座谈会 1957年苏联果鲁伯柯夫《文学教学法》翻译出版 1958年全国人大批准《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学汉语拼音字母的通知》 1958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成立 1958年《中学语文》杂志创刊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958年在“教育大革命”“左”倾思潮支配下的语文教材教法 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中等师范语文课本 1958年南京斯霞“分散识字法”实验研究

1958年辽宁省北关实验学校“集中识字法”实验研究 1959—1961年文汇报开展“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 1959年《汉语拼音小报创刊》 1960年陆定一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作《教学必须改革》的发言 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开展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肯定山西省万荣县“注音识字”经验

1961—1970 1961年《文汇报》编辑部邀请专家座谈教育学中的美育问题

1961年、1963年洛寒先后在《人民教育》发表《反对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和《不要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

1962年上海语文教育界把“双基”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196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学、小学、师范学校语文朗读广播讲座”

1962年教育部决定健全普通教育教材编审领导小组,戴伯韬任组长 1962年吕敬先组织“小学语文能力整体发展”的实验 1962年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出版

1962年吴天石主持召开江苏省中小学师范语文教学会议,发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的讲话》

196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当前中学工作教学的几点意见》

1963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讨论试行全日制中小学工作条例草案和对当前中小学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

1963年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发表

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教育部制定并公布《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初、高中语文课本出版

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出版 1963年张志公《说工具》发表

1963年、1964年对于“爱的教育”思想的批判

1964年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由林枫担任组长的学制问题研究小组 1964年毛泽东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春节座谈会”)1964年《人民日报》载文介绍上海育才中学教改经验

1965年《文汇报》就作文《茉莉花》的评价展开“如何指导和评价学生作文”的讨论 1965年江苏省农业初级中学语文课本问世

1965年毛泽东看过北京师院的一份报告后给陆定一写信,即“七三批示”

1965年至1966年《光明日报》先后发起“怎样掌握启发式教学法的精神实质”和“怎样才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的讨论 196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1966—1967学中学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1968年在一份所谓《语文教改调查报告》影响下出现“政文合一”小学语文教材 1969年上海、北京等地自编的中小学暂用教材开始发行试用 1969年《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小将上讲台》的调查报告

1971-1980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全面否定1949年以来的教育工作 1972年上海市编辑出版“突出政治”的语文课本 1972年谭达士《速读教学》出版 197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创刊

1973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拟定《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法》 1973年布鲁纳《教育过程》在中国翻译出版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1977年教育部成立由浦通修任组长的教材编审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中小学各科全国通用教材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及各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

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发《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78年教育部制定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978年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发表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78年张志公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改应走“分进合击”之路的设想 1978年宁鸿彬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开始使用新编语文教材

1978年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颁发《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 1978年《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创刊

1978年叶圣陶发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

1978年起至198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并出版了两套体例不一的中学语文课本 1978年《现代汉语词典》出版 1978年《语文教学通讯》杂志创刊 1979年《教育研究》杂志创刊 1979年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创刊 1979年《中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79年上海育才中学语文教改实验 1979年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成立 1979年《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颁布及其修订 1979年、1983年《崇高的岗位》和《袁瑢语文教学三十年》先后出版 1979年林炜彤进行语文教改实验

197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分赴川、闽二省进行中学毕业生语文程度的实地调查 1979年、1980年两次全国语文教材改革座谈会

1979年起至1986年中央教科所编制小学《语文》实验课本

1979年至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并出版《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语文(试用本)》 1979年至1999年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建设 1979年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问世,其中特辟“语文教学的心理问题”专章 1980年瞿葆奎等选编《优秀语文教师上课实录》出版

1980年12院校合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的教材陆续问世 1980年中华函授学校编《语文学习讲座丛书》出版 1980年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重点中学工作会议

1980年《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的汇编本陆续问世 1980年召开“十三所重点中学作文教学讨论会” 1980年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常青创设“写作基本训练分格教学法”

1980年沪、浙、京、津四省市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始用 1980年张富《改革课堂结构,实行一课多次教学》发表 1980年赞科夫编《教学与发展》在中国翻译出版

1981-1990 1981年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几个问题》发表 1981年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主办“西湖笔会”

1981年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全国少年儿童图书馆工作座谈会” 1981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中小学教育实验工作座谈会 1981年杭苇《谈“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发表 1981年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召开

1981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分编型初中语文课本

1981年于漪发表《在探索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和她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钱梦龙“语文导读法”的孕育产生和他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魏书生发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他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 1981年《光明日报》连载刘胐朏(fei)、高原关于“三级作文训练体系”的经验介绍文章 1981年叶圣陶《我呼吁》发表 1981年《课程.教材.教法》杂志创刊 1981年《语文报》创刊

1981年《小学语文教学》杂志创刊

1981年上海、浙江、北京和天津四省市联合编写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 1982年胡乔木重申文字改革三项任务

1982年蔡澄清《重在点拨》发表和他的点拨教学法研究

1982年顾德熙《阅读练习的一种类型》发表和他的阅读教学研究 1982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

1982年吴立岗编译《苏联的作文教学》出版和他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理论研究 1982年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翻译出版

1982年韩雪屏、张春林、鲁宝元联名发表《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 1982年朱作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出版

1982年朱泳燚(yi)《运用范文修改佳例进行修辞教学》发表和他的语文教材教法改革实绩 1982年黑龙江省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1982年教育部高教一司组织编写《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1982年恢复出版《教师报》并改名《中国教育报》 1982年时雁行著《语文教学耕耘集》出版

1982年蒋仲仁提出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指导原则 1982年香港教育署语文教育学院成立 1982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举行 1983年王齐乐著《香港中文教育发展史》出版 1983年《霍懋征语文教学经验选编》出版

1983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推广普通话工作座谈会 1983年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

198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 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3年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把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引进语文教学理论研究领域 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重点中学高中语文实验课本 1983年东北师大、华东师大率先招收语文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 1983年河北省张孝纯“大语文教育”改革实验 1984年《中学生阅读》杂志创刊

1984年张志公《关于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发表 1984年李吉林著《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出版和她的情境教学改革实验 1984年至1986年《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试用本)》出版 1984年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问题》翻译出版 1984年《中专语文报》创刊

1985年李伯棠编著《小学语文教材简史》出版,后又有同类性质著作问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85年《语文教育家论语文》丛书陆续出版 1985年广东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改实验 1985年《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公布

1985年起至1987年第一套幼儿师范学校语文课本出版 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语委联合召开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1986年《新编小学生字典》出版

1986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语文课程组成立 1986年东北师大举办语文教学法第一期研修班

1986年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举行

1986年匡亚明、徐中玉、侯镜昶(chang)联合署名的《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发表 1986年香港中文教育学会成立 1986年澳门中国语文学会成立

1986年许耀赐、欧阳汝颖、王晋光编著《普通话教学法》出版 1986年陈品卿著《国文教材教法》出版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

1986年为编制适应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需要,开始调查研究、分组试编、择优综合的实质性工作

1986年目标教学的孕育发展和语文学科教学改革 1986年《文字改革》更名《语文建设》

1986年辽宁省东港市实验小学开展韵语识字教学实验研究 1986年布卢姆《掌握学习论文集》在中国翻译出版

1987年陈必祥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出版,后有同类性质的编著陆续问世 1987年广东高等学校招生试行语文标准化考试 1987年实施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 1987年上海市闸北八中语文成功教育试验

1987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成立“高考作文评分误差控制课题组” 1988年国家教委召开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规划会议

1988年、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初审稿”和“试用本”先后问世

1988年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语委颁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1988年中国文章学研究会成立

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初审稿)

1989年在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情教育和近现代史教育 1989年香港中文教育学会编《中文科课程教材教法研讨集》出版 1989年罗大同主编《实用语文教学辞典》出版,后有同类辞典问世

1990年朱作仁主编《小学生作文量表》(学生用)和《小学生作文量表指南》(教师用)出版 1990年、1991年安子介著《解开汉字之谜》减缩本中文版和《安子介现代千字文》先后在香港出版

1990年关于“淡化语法”的讨论

80年代以来快速阅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80年代以来快速作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991-2000 1991年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1991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实施〈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及《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

1991年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草案)》试行

1991年浙江省印发《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送审稿)和《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送审稿)1991年沈蘅仲编著《知困录》出版

1991年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出版 1991年香港新一轮中学语文课本始用

1991年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出版

1991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199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探索利用电脑辅助学习汉字以提高读写效率

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审查委员会审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人教社、北师大、四川、四川自学型、辽宁分编型、广东、江苏、北京等,约八套教科书相继出版)

1992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1992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 1992年上海组织愉快教育实验 1992年和谐教学法实验在山东试行

1993年上海市自编H版、S版两套全日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六年制两套小学语文课本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普通中学普及普通话的通知》 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年湖北宜昌市“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 1993年浙江宁海县实验小学“写字评段”教学实验研究 1993年张志公语言和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4年起上海建平中学探索以多媒体大屏幕教学技术改进语文等学科教学 1994年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举行

199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出版 1994年吕型伟著《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出版

1995年八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995年刘国正著《实和话》出版

1995年山东高密一中试行“语文实验室计划”

1995年刘国正、顾黄初、章熊主编《中国语文教育丛书》出版 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译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 1996年首届全国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建设理论研讨会召开 1996年香港成立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

1996年以阎立钦主编《语文教育学引论》等高师中文系语文教育学课程系列教材出版 1996年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丛书“小学语文卷”和“中学语文卷”出版 1996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7年《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发布

199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

1997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两套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北大出版社的张志公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河北省教材。)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重要报告 1997年首届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1997年《北京文学》杂志刊登署名文章对语文教育展开批评,引发有关语文教育问题的讨论 1998年国务院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立 1998年江泽民到北京大学祝贺该校百年庆典并发表讲话 1998年澳门颁发试行语文教学大纲 1998年澳门颁发试行普通话教学大纲

1998年教育部在全国七个地区进行语文中考改革试点工作 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99年《胡乔木谈语言文字》出版

1999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召开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1999年教育部制定《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1999年第二次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9年教育部对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90年代关于语文学科性质和任务的讨论 90年代关于语感问题的再讨论

2000年江泽民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 2000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

上一篇:如何让学生变得自信下一篇:第十届寝室文化艺术节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