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精选8篇)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1

目前,农户小额信贷已在全国各地推行,授信对象由原来只有农户扩大到城市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但从小额信贷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来看,由农村信用社操作的农户小额信贷已成为我国小额信贷的主流,代表和反映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09年1季度我国涉农贷款余额为7.5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8%。其中,全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为2518.6亿元,同比增长17.5%。这些近期的数据显示出我国涉农小额信贷正呈现出不断改善的面貌,数字背后是各相关部门对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不懈努力,是各金融机构响应政策对农村金融工作的持续改善。但是从我国10余年农户小额信贷运行的总体情况来看,虽然在局部地区或在个别时段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额信贷模式,但客观地讲,小额信贷在我国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小额贷款在国外也不乏失败的教训。各国政府每年为小额贷款提供大量的资金,但真正成功的并不多。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信贷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一般商业银行信贷模式中,在对小额信贷中的设计、运作和评价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将小额信贷的功能扩大化,使小额信贷不能充分显示其应有的制度特征。正确地区分小额信贷和商业银行信贷不仅可以在理论上澄清各种错误的认识,对小额信贷的实践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完善我国的小额信贷制度,填补农村贫困阶层信贷服务体系的空白。本文针对目前农户小额信贷的现状,就其中比较普遍和重要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国外的相关经验和对国内相关政策的理解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的健康发展。

1.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农户小额信贷的意义

1.1解决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矛盾的必要性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村经济,在农村信贷市场,存在着一些寻租、设租行为,变相地提高了贷款成本,使得农户虽然有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却大大减少。农业生产如畜牧业,种植业等的发展都和自然密切相关,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就会减产造成损失。同时“谷贱伤农”的市场规律也是小额信贷形成呆账、坏账的主要原因。有些农户认为小额信用贷 款的“支农、扶贫”性质决定其无市场硬约束,到期不用归还。因此他们不管自己有没有资金需要,就极力争取贷款,得到款项以后又怕还贷后难以再次贷出,即使有偿还能力也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还贷;同时,有的农户获得贷款却没有生产技术,对于贷款的各种成本收益缺乏基本的权衡,往往盲目扩大生产投资以至投资失败昀终造成无法还贷;还有些贫困农户的生产资金和生活消费资金没有分开,得到贷款不是用于发展生产,而是挪作他用比如赌博、消费,没有形成还款能力造成无法还贷。这些现象都严重说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没有落到实处。

1.2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必要性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这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适应了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信用社内在发展的要求。但是,股份制改革并非是制度变迁的全部。实质上,股份制改革恰恰是破坏了原来的制度均衡,使改革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处于一种制度结构非均衡状态,也就是表现为诸多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不相适应的困境和约束。因此,必需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的起点,深化相关改革,调整有关政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才能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农户小额信贷留给农村商业银行的又一条出路,从农户小额信贷的实施效果看,农村商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促进了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的优化和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支农实力,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是商业化了的独立经济主体,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首要目标。因此,如果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不能为其带来任何好处的话,其必然会退出小额信贷市场。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热情不断高涨。

从风险的角度看,小额农贷的风险低于企业贷款,而对利息收入的贡献却大于企业贷款;从农户小额信贷与企业贷款的成本收益比较来看,如果考虑坏账损失这一风险成本因素在内,农户小额信贷总体收益率反而比企业贷款总体收益率高。因此,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中坚力量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满足农户贷款需求的一种积极表现,同时也是培育自身新的金融业务点和盈利点的需要。

2.农户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优化我国农户小额贷款环境,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提出农村商业银行要适时开办农户小额贷款,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这标志着中央银行决定在正规金融制度框架内开展过去主要由非政府机构或组织实施的贷款方式,并希望 通过金融创新的方式改善缺乏抵押和担保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服务。在中央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在近年来农村小额贷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农村商业银行农民小额贷款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利率的不合理

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的现实状况是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其中贷款利率方面就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

首先,我国小额信贷实施利率管制,贷款利率过低。在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试点地区,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公司,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对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做出规定:“贷款利率超过法定利率4倍为高利贷”。贷款利率作为信贷资金价格的表现形式,它既反映了金融机构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各项成本,也反映了小额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农户小额信贷立足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市场,因而操作成本和管理费用都较大,而且,农村金融市场广阔,本身就容易出现资金的供小于求的状况,因此利率较高是理所当然的,但事实上,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由国家管制,利率较国际上的小额信贷利率一般标准要低。我国对于小额信贷实施的这种利率管制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它使小额信贷自身所具有的经济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小额信贷项目本身无法实现收支平衡,这种“入不敷出”的状况严重削弱了小额信贷机构持续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创新性。

其次,利率市场化意识不强,对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缺乏全面认识。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利率市场化是贷款定价机制顺应市场经济潮流的必然要求和趋势,然而目前,我国农户小额信贷利率一般都采取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浮动幅度的定价方法,利率定价方式简单,档次偏少,没有根据不同的贷款客户群体的不同情况制定有区别的利率,贷款定价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对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认识不清,发放贷款前缺乏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发放贷款后缺乏相应的跟踪反馈机制。利率定价的这种不合理性,影响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不进行彻底的利率改革,将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不利,进而不利于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最终影响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

2.2 小额信贷的扶贫性质与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其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喜事,即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了信贷服务,为其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又为农村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可能的利润增长点。但是,但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角度来说,太多的利 益外溢,因为其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收益是无法体现在其收益表上的,也就是外部化了,而且在现有体制下又得不到合理补偿,甚至还有可能承担部分社会成本。因为在没有完善的保障制度,特别是农业保险和农业贷款担保制度尚未广泛建立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可能会承担本应通过保险由社会共同承担的风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户小额信贷的过程中仍出现严重的“扶富不扶贫”的现象。据报道,80%左右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际上是投向了高收人农户,在对中低收人农户发放贷款时,农村商业银行仍然较为谨慎,中低收人农户可获得性仍然没有较大的改观。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因为发达地区小额信贷资金机会成本会很高,农村商业银行有更多的资金投向渠道。

2.3日益扩大的信贷资金需求与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资金供给方面看,截至2002年底,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5千多亿元,占总贷款额的约37%,已由近期内2万多家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占机构总数的55%。巨额亏损严重削弱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能力。央行为弥补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不足,采取了输血型的再贷款,但资金规模远不能满足,而且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村商业银行来说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处于试行阶段要其把大部分信贷资金转向小额信贷对于一向具有“城市化偏好”的农村商业银行来说确实还需要时间和勇气。从资金需求方面看,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成功运行,是解除我国需求型金融抑制的最佳途径。一方面说明农村商业银行的借贷资金不再遥不可及,另一方面,许多由于获得了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而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的农户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活广告,在这种示范效应下,需要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农户肯定会有越来越多。随着该项业务的不断发展,农户的资金需求额也会越来越大。.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小额信贷的相关建议

3.1 合理的利率水平

国际经验表明,合理的利率水平是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合理的利率是指能补偿管理费用、资金成本、与通货膨胀有关的资金损失及贷款损失,因此小额信贷利率应该是商业化的利率。首先,要让参与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能赢利,这是这些金融机构愿意扩大并能持续提供小额信贷的根本保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入,银行商业化的程度提高,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如果农村商业银行在小额信贷项目中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又得不到有关部门的补助,那么目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小额信贷工作就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更大规模地深 入发展下去。世界上不少小额贷款项目半途而废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亏损,特别是由国际组织,国外资金所资助的小额贷款项目,往往是国际组织撤出之日,就是小额贷款活动的完结之时。这与这些项目长期依靠国际上资金补助不无关系。要使参与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能赚钱,国际经验证明,最关键的是利率的高低。小额信贷与银行一般贷款的操作程序不同,有额度小成本高的特点。有较高的存贷差才能弥补操作成本。不能用一般银行对工商业,甚至较大的农业项目的利率水平来套小额信贷的利率。在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在中国,由于不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组织来发放小额信贷,加之贷款的方式也较国外简便,因此成本可能比国外同类贷款低一些,但可能也需要5%-7%左右的利差。在目前农村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项目自负赢亏。当然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应测算后确定赢亏平衡点,再加上正常利润来算出小额信贷的合理利率水平来。

看似有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开展小额信贷的目的在于支持农业帮助弱势群体,一方面又要收高利率。其实不然,首先,我们应该指出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是商业贷款,并不是政府的扶贫款,不亏损经营,是最起码的商业要求。第二,国内外各种调查都几乎一致地显示,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否借到钱,利率稍高一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以3000元的小额信贷为例,高一个百分点的利率,借款者一年要多付出利息30元。这一个百分点对借款者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农村信用社来说都是愿不愿意大规模开展小额信贷的关键所在。最后,由小额信贷利率造成的负担与对农民所加的税费负担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税费对农民来说是强制性的,是没有回报的。然而,对贷款来说农民有选择的权力。他可以贷也可以不贷。尽管贷款要付利息,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当农民认为利息太高,不划算,他们可以不借。关于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农民贷款,特别是扶贫贷款的问题。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们也慢慢地领悟出合理利率对小额贷款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除了个别国家之外,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已经放开了小额贷款的利率限制。由执行小额贷款的机构来决定利率水平。制定一个较合理的利率水平对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信贷来说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中国农村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很大。从试点地区所揭示出来的趋势来看,当小额信贷比较成熟,群众与信用社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起来,信用观念也建立起来后,有60%-70%的农民都会有小额信贷的需求。如果经若干年后户均贷款达到5000元左右,那么一个成熟的中国小额信贷市场的极限就可能达到3500亿-5000亿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贷款完全靠农村信用社的现行的吸储方法与能力显然不行。而增加农村信用社的吸储的竞争性或间接地通过其它金融机构的拆借(例如把邮政储蓄从农村吸取的 存款返回到农村)都需要农信社有一定的付息能力。这只有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才能做到。

3.2 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

农业的双风险性使我们在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过程中,为保证小额信用贷款的良性循环,应规定农户投资的农业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这是一种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转嫁给了社会的有效途径,并且符合分摊风险的互助原理。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保险业务,我国自199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以来,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试点,但由于商业保险机构的商业利润动机和实际政策功能之间的矛盾,使其发展困难重重。实践证明,这种商业化的农业保险模式是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形势的。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新型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明确界定农业保险公司的性质,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确定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确定其主要经营目标不是盈利,其经营目的、方式和规则等都是与商业保险不同。

给中低收入人口特别是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具有社会性,能增加社会福利。研究表明给穷人贷一美元比给富人贷同等数额的款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如果农信社的农户小额信贷将服务群体扩大到贫困者或低收入人群,则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行为,而且带有公共品性质。按照微观经济学的原理,由于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公共品的供给永远是低于最佳供应水平,即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在没有任何外部条件激励的情况下,向贫困者提供小额信贷显然是没有动力的。作为反贫困主体的国家,不能将带有反贫困性质的业务完全推给已商业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应通过减少税费或资金的优惠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小额信贷。如在再贷款利率方面给以适当的优惠以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或调整支农再贷款期限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或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小额信贷营业税与所得税,鼓励农村商业银行多发放小额贷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允许像邮政储蓄等机构进入农村小额信贷市场。这样不仅可以减低因农户业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压力,而且通过竞争,不断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高其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小额信贷的不断发展,其覆盖面会越来越大,单纯依赖传统的、基于定性信息的风险防范措施必然会带来决策上的失误,导致风险放大。因此,可模仿商业银行先进的风险防范手段,对小额信贷风险进行量化衡量与防范,比如使用信用等级评分模型。目前,该模型已在一些国家使用,如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等 6 国。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确实能够提高对风险判断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小额信贷的成功率。但必须注意的是,等级评分需要详尽的历史数据,对我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农户的征信体系。此外,等级评分模型也不是唯一的,由于借贷技术、客户群、竞争和总体经济环境的不同,以一家贷款机构数据库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模型不一定适用于另一家,这也是小额信贷特殊性与复杂性的表现。

3.3加强监管

首先,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小额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由于小额信贷本身具有金融和社会双重属性,因此,我们在主张利率实施市场化的前提下,也不能忽视政府在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的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小额信贷所具有的扶贫的社会属性使得其具有正外部性,这种外部性要求政府发挥应有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无法单纯依托市场机制来解决扶贫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调控和监督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我们在强调政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也要防止政府部门和机构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干预和限制。政府应把调控的侧重点转向对我国广大落后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上来,一方面,加强优化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和市场化建设,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寻找商业机遇,使信贷资金实现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加对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总之,政府要把职能重点放在创造有助于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方面,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金融环境。

其次,加强小额信贷组织贷款利率监测管理。中国人民银行要利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加强对小额信贷利率变化的监控,建立起畅通快捷的利率信息反馈系统,使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小额信贷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迅速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机构,要及时有效地向小额信贷组织传达各种金融信息,通过对其进行道义劝告,影响其小额信贷款的投入方向,从而达到引导小额贷款机构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控制信用,使货币政策发挥最大的作用。将小额贷款利率纳入国家利率管理体系,通过摸索和总结,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要逐步形成与我国的市场化利率体系相适应的监管手段和调控能力,以期达到防范贷款风险、提高资金运营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晓山,刘文璞.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鲍静海,尹成远.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何广文.以金融创新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2)

[4] 殷红霞.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效应及风险防范.[J].理论导刊,2004(9)[5] 邓金炉.农村小额信贷利率探析.中国商界,2008;(9):18-19 [6] 黄艳艳.发展中国家小额信贷发展模式分析.银行家,2008;(3)[7] 庞正阳.小额信贷的功能演进与发展创新.西部金融,2008;(11):67-68 [8] 沙瑛.浅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企业家天地:254-255 [9] 张丞,梁丽红.我国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相关建议.科技创新导报,2008;33:131 [10] 曹凤岐,郭志文.我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金融市场:42-47

致谢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2

一、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信用风险分析

从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的风险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自然因素风险

慈利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用于农户发展种植业以及养殖业,但是由于农民在发展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的过程中,面临着不可抗拒的自然风险,由于受慈利县农户农业生产水平的限制,导致慈利县农户会遇到蒙受损失的情况,在这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发放给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会成为不良贷款。

(二)借款人风险

慈利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虽然我国一直在扶持农业生产,但是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来看,慈利县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一旦农户家中出现任何变故,例如家庭成员得了重大疾病等,农户就会出现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另外,由于农民对于市场的预测以及掌控能力比较低,使得经常出现跟风种植的局面,因此如果农户的农业遇到农业市场行情不利的情况,那么农户也会蒙受巨大的损失。最后,由于农户的偿债意识不强,使得部分农户会出现赖账有理的心态。

(三)债权人风险

由于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并且相应风险管理水平比较低,使得慈利县信用社的基础设施落后,对于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风险的规避等缺乏意识,因此,在对农户进行信贷评级的过程中,对于农户的个人信誉以及西还款记录等缺乏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对农户信用评级的主观性以及随意性比较大,严重影响了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的管理。

二、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对策

(一)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意识

慈利县农民的农业生产活动规模比较小,农户收益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农业的产业型比较弱,容易受自然灾害因素以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因此,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在进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时候,要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意识,并且严格操作小额信用贷款的审贷工作,并且在贷款批准之后,要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对农户的贷款用途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方式有效的防范小额信用贷款风险。

(二)实行农业保险制度

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发放主要是用于农户的农业生产,农户农业生产的潜在风险比较大,对于自然灾害以及市场因素的抵抗能力比较弱,一旦遇到任何重大天灾或者遭遇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那么农户就会出现血本无归的情况。因此,笔者建议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户对自己的农业生产进行投保,支持保险公司在农村推出自然灾害等险种,一旦农户遭遇任何自然灾害风险,保险公司就可以针对受灾的群众进行理赔,这样保险公司以及政府通过承担部分农户的农业生产风险,从而不断的提高农户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对借款人的管理

对于部分农户出现赖账有理的心态,慈利县农村信用摄影应该加强对违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还贷的责任追究,通过明确追究责任的形式对违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行为进行违规处理。对于借款人的违规贷款操作的情况,应该对其违法收入进行没收,对于那些欠钱不还且态度恶劣的农户,应该根据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依法惩处。另外,除了对违规借款人进行责任追究之外,应该在慈利县大力弘扬诚信的观念,并且逐渐提高农户借款人的信用意识,通过在慈利县农村地区展开贷款法律教育,并且加强其对贷款的用途以及法律责任的人数,逐渐消除用户对贷款认识的盲足以及误区,使慈利县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农户,提升农户的农业生产能力以及经济实力。

三、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小额信用低啊款进行风险识别以及风险防范,对于我国农村信用社贷款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以及发展步伐也在逐渐加快,通过认真贯彻以及执行我国的金融方针,并且大力推广农户小额贷款,是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信用基础薄弱,农村信用管理水平十分有限,使得信贷资金的风险仍然十分严峻。本文主要分析了慈利县农村信用社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所面临的风险,并且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防范提供相关的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慈利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王誉澍.BP算法在农户小额信贷信用评级中的应用[J].金融经济,2010

[2]郭春花.基于领域粗糙集和距离判别的信用风险评级[N].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

[3]赵晓菊.信用风险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4]黄俊浩.浅议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管理[J].金融经济,2008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 篇3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一项新兴的贷款业务,在近年来的实践过程中,着实为农村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缓解了农户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使得整个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然而目前情况表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贷款笔数多、分布不均、贷款发放对象有差异性。这些现实问题都使得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风险,为了加强对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笔者首先分析了小额信用贷款的主要风险,然后给出若干规避风险的途径。

1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现状分析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实施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在短时间内给我国农村注入新活力,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相关机构也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为了让这种现状得以稳定发展,“家庭联保”等措施应运而生,但是由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特殊性,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普通的商业银行贷款。

为了减小目前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出现风险的几率,不少信贷机构做出了许多尝试。一些农村信用社加强了审批的严格程度,对于没有不良记录的农户首先进行初步审核,然后将农户家庭的经济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农户有足够能力还款后将农户的贷款申请提交至村政府,村政府对农户再进行一次审查,并在审批结果中将申请贷款的农户分为几个不同的等级。通过此种方式,一些基本的风险可以得到控制,但是该方法使得不少农户无法获得申请信用贷款的资格,因为在确定还款能力的过程中不少农户无法满足硬性条件,这无疑违背了扶贫的最初使命,这与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十分相似。

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主要风险分析

我国第一产业中的农业长期以来受天气情况、病虫害等影响很大,因此农业生产本身就存在极大的风险,相比其他产业,农业的受益情况和承担的风险情况都与其他产业有较大区别。本文分析的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村低收入的家庭作为主要贷款对象的,这些家庭由于承担了很大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家庭固有资产积累较少,往往也缺少担保物或者担保人,这都使得农户的信用情况得不到改善,这无疑被传统的大型金融机构拒之门外,在当今的信贷市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然而为了改变现状,这些人对信用贷款依旧有足够强烈的需求。在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刚推出的前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突出了公益性,为农业的发展提供真正意义的扶贫贷款,该贷款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着实考虑农户实情,改善农户经济情况。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随着早期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试点的成果运行,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一系列商业性金融机构进入该领域,使得小额信用贷款逐步走向商业化,并且不断吞噬着市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为了商业目的的金融机构中不乏素质低下的工作人员,同时也缺乏应有的信贷风险管理意识,使得目前的农村小额信贷面临不少风险。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风险,对于公益性和商业性的信贷机构有同样的作用力。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由于借贷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借款人有主观的违约想法;其次,借款人自身的经济情况不良,同时经济发展本身有很大的风险,所以从客观上借款人可能没有还贷的能力。前者由借款人的自身素质决定,后者由不可规避的自然风险决定。小额信用贷款机构无法获得农户的自身道德修养情况,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不少贷款一旦发放就无法收回,因为部分道德修养低下的借款人直接将贷款用于个人消费,而不是用于生产。

客观条件下的信用风险是该风险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民的还贷能力与生产成果有直接关系,然而生产情况和自然环境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一旦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的还贷情况必然受到严重影响,直接造成农民无法收回资金,使得信用状况恶化。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机构通常有十分明显的地域差别,往往农民的生产情况都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同一地区的信贷机构往往会承担协同风险。自然状况不佳时,当地的信贷机构将会受到沉重打击,这种情况在农民耕种的作物品种单一的地区更加突出,信贷机构运营受到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民在一年之中的不同时期的收入情况有很大差异,表现为很强的波动性,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性使得农户的还贷能力也受到影响。

农业在生产初期投入大,往往存款有限,无法应对突发状况。为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农户对资金有一定需求,手里需要有一定数额现金,然而该情况通常并不乐观。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运营风险。运营风险和信用风险有较大区别,它通常是来自外部的风险,该风险在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运营的初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随着商业目的的信贷机构的介入,信用风险的控制理论逐渐成熟,然而运营风险却与日俱增,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运营风险也可以理解为操作风险。目前农户对小额信贷的需求十分强烈,服务对象的基数很大,信贷机构需要处理大量的业务,然而机构内部员工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化进程不断发展,使不少信贷人员获得了较大的审批权力,这就使得该信贷业务呈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一方面使得业务质量下滑,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受贿等违法行为。不少小额信贷机構借助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农村信贷的支持,肆意违反规章制度,严重损害了机构和农户的利益。

3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措施

优化信贷运行机制。农村小额信用贷款运行的初衷是为对资金有迫切需求的农户提供帮助,帮助经济情况不良的农户改善经济。然而目前经济情况不佳的农户很难达到信贷机构审核过程中的硬性要求,从而无法获得贷款,这就使得贫困农户一直贫困。为解决该现状,必须放宽农户申请贷款的条件,深入评估农户的发展潜力,突破以往只关注现有资产的情况。为了与农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相匹配,应该适当延长信贷期限,给予农户一定的缓冲时间。对于南北地区,东西部地区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要在确保信贷机构正常运营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农户的实际运营状况,对农业生产特点和周期有详尽的了解,然后适当放宽贷款发放标准。

加强对信贷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农村小额信用贷款的指向用户往往是经济情况不佳的农户,由于知识水平不高,对金融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不少个人素质低下的信贷机构工作人员借此进行不良工作行为。为了确保我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机构的良性发展,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工作。培训的主题一方面可以是提高信贷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规范审批过程和操作过程,坚决抵制官僚主义的滋生,以适当的激励机制为信贷业务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了改善如今农村小额信贷过程中的自然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必须从内外两方面进行风险管理的优化工作,建立科学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优化审核过程,为更多的贫困农户带来福音。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工作,确保员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个人道德水平。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4

法》的通知

状态:失效 发布日期:1999-07-21 生效日期: 1999-07-21 发布部门: 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文号: 银发〔1999〕245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和加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总行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至所辖地区执行。

各分支行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落实意见,并切实加强监管。农村信用社县联社要制定具体落实办法,以方便社员、方便农民,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要抓紧组织实施。

各分支行要注意收集有关情况,将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总行。

中国人民银行

一九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附件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信用社支农作用,根据《贷款通则》等有关法规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用社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

第三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

第四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使用农户贷款证。贷款证以农户为单位,一户一证,不得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二章 借款人及借款用途

第五条 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借款人条件:

(一)社区内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信用观念强、资信状况良好;

(三)从事土地耕作或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可靠收入;

(四)家庭成员中必须有具有劳动生产或经营管理的劳动力。

第六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用途及安排次序:

(一)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二)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个体私营经济贷款;

(三)农机具贷款;

(四)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

第三章 资信评定及信用额度

第七条 信用社成立农户资信评定小组。小组由信用社理事长、主任、信贷人员、部分监事会成员和具有一定威信的社员代表组成。

第八条 农户资信评定、贷款额度确定步骤:

(一)农户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

(二)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条件,并提出初步意见;

(三)由资信评定小组根据信贷人员所在地社员代表或村民委员会提供的情况,确定贷款额度,核发贷款证。

第九条 农户资信评定优秀、较好、一般等信用等级。

“优秀”等级的标准是:①三年内在信用社贷款并按时偿还本息,无不良记录;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③自有资金占生产所需资金的50%以上。

“较好”等级的标准是:①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基本不欠贷款;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

“一般”等级的标准是:①家庭有基本劳动力;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500元以上。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评定标准、评定方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依据农户信用等级核定,最高额度由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和信用社县(市)联社商定。

第四章 贷款的发放与管理

第十条 对已核定贷款额度的农户,在期限和额度内农户凭贷款证、户口簿或身份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或由信用社信贷人员根据农户要求到农户家中直接发放,逐笔填写借据。

第十一条 信用社要以户为单位设立登记台账,并根据变更情况更换台账。贷款证的记录必须与信用社的台账保持一致。不一致时,以借据为准。

第十二条 对随意改变贷款用途、出租、出借和转让贷款证的农户,应立即取消其小额信用贷款资格。

第十三条 贷款发放后,信贷员要经常深入农户,了解和掌握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加强贷后管理。信贷员要对提供给资信评定小组的考察材料真实性负责。

第五章 贷款期限与利率

第十四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周期确定,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因特大自然灾害而造成绝收的,可延期归还。

第十五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按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

第十六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结息方式与一般贷款相同。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中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关联法规: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上级行备案。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5

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宣传口号

1、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

2、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

4、深入开展以资信调查、评级授信、柜台办贷为主要内容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工作。

5、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巩固农村阵地,开展便民服务。

6、坚持普惠制、广覆盖、商业化原则,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7、立足“三农”市场定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8、一证在手,随用随贷,柜台办理,方便快捷。

9、一证连城乡,贷款送到家。

10、一证在手,贷款不愁。

11、小也贷,大也贷,没有效益不能贷;穷可贷,富可贷,不讲信用不能贷;生产贷,生活贷,不务正业不能贷。

12、《贷款证》是农户信用等级的“标识”,是农村信用 1

社信赖的“通行证”,更是农户诚实守信的“光荣证”。

13、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信贷服务水平。

14、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15、农户资信调查是传统信贷工作贷前调查的替代环节,是认门、认人、认风险的基础性工作,是信用评级工作的根本所在。

16、凭户籍本按户发放《贷款证》,坚决防止“一户多证”。

17、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完善农户贷款信用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6

题目: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额借贷实践报告

作者:杨苑 班级:09金融(1)班 学号:20091714310036

2010-08-16

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额借贷实践报告论文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09级金融1班 杨苑

摘要: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农民问题。可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农户经常需要一笔资金用来周转,但申请贷款,大家最怕的就是麻烦和抵押,有的时候跑上好几趟也不一定贷得下来,而大棚、拖拉机等农业生产的设备又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户们经常为几千、几万元钱四处奔走。

另一方面,中国微小企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中微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的需要都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所以贷款比较困难,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对这一点实施的小额借贷政策为部分农民和商户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

关键词:乡镇小额借贷简便灵活

正文:

2010年暑假,炎炎夏日烈日当头,但是并没有减少我对社会实践的热情。作为一名金融专业的学生,我决定到有关金融的机构单位进行实习,为了充分了解乡镇小额借贷的情况和具体实施,我在亲戚的帮助下来到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德凤分社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调查和实践。

乡镇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信用社是由农民和农村的其他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自助为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合作社成员缴纳的股金、留存的公积金和吸收的存款,在社员中开展存款、放款业务,而且业务手续简便灵活。

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更是一向重视农村的发展,重视农民问题。可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农户经常需要一笔资金用来周转,但申请贷款,大家最怕的就是麻烦和抵押,有的时候跑上好几趟也不一定贷得下来,而大棚、拖拉机等农业生产的设备又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户们经常为几千、几万元钱四处奔走。

另一方面,中国微小企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多数中微小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者和小商品生产者对资金的需要都存在季节性、零散、小数额、小规模的特点,所以贷款比较困难,乡镇农村信用

合作联社针对这一点实施的小额借贷政策为部分农民和商户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对联社业务员的提问我了解到乡镇农村信用社小额借贷主要针对的客户群。

1,是针对农户,要从事养殖和种植业。要已婚的。找一到两个担保人最多可以贷款5万。

2,是针对商户,要正常经营三个月以上。而且要找一到两个担保人,最多可以贷款10万。从你申请到审批下来大概一周时间,会把钱打到你在邮储银行开通的活期账户里。

还有一种是创业贷款:贷款金额1万元以下只需一个担保人,1万元以上需要两个担保人,不需要任何抵押。

此项贷款的对象为农民、城镇个体经营者和微小企业主(包括个人独资企业主、合伙企业合伙人、有限责任公司个人股东等),农户最高贷款金额为5万元,商户最高贷款金额为10万元。

申请贷款可选择保证或联保两种方式,保证贷款担保人必须有固定的职业或稳定的收入,两人担保的,其中一人须为公务员、教师、医生、事业单位或大中型企业正式员工;联保单款可由3-5个贷款人组成联保小组,相互承担连带责任。

还有如果是农户(农户是指具有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贷款申请的可能性稍高。

除了上述的内容。办理小额农贷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区域之内; 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

3.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4.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小额借贷的偿还方式有以下两种:

1.贷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内的个人创业贷款,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2.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个人创业贷款,贷款本息偿还方式可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或等额本金还款法,也可按双方商定的其他方式偿还。

在为期两星期的实践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到信用合作联社办理小额借贷的手续。小额借贷由于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受到了农户、村组、商户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称赞,也得到了各方的满意,取得了多赢的效果,满足了较大部分农民和微小企业合理的贷款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结果表明,2002年上半年,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各地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宣传,改进服务,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存款稳步增长,贷款投放显著增加,贷款质量明显改善,贷款结构进一步提高,为支持“三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我了解,黎平县乡镇农村信用社2009年贷款资金计划规模力

争突破9亿元,贷款增长额计划比前一年增长1亿元以上。入春以来,黎平县乡镇农村信用联社积极支持农户春耕生产,在资金安排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农业结构调整进程,优先考虑农民春耕备耕需求,受到农户的欢迎。

黎平县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对象比较宽广,额度适合,程序简便,贷款证发放率达到80%以上,基本上能够满足农户生产发展需要。

小额借贷虽然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情况,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小额信贷仍然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利率偏低,缺乏良好的风险评估方法,贷款种类单一,额度小,期限短以及资金供需矛盾大等

有人对此重点进行了探究,归结出以下4个原因: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诚信度不高。一些农户受欠贷大户的影响,还贷时相互的跟风心理也是信誉下降的重要原因。加之部分地方政府欠债较多积重难返,无法给辖内农户以正确的信用引导,起到表率作用。

2.自借他用,私借公用借款多,债务难以落实,影响信用社放贷的积极性。

3.担保抵押跟不上贷款需求,造成贷款困难。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除个别农户外,绝大部分户维持普通的农业生产的需的资金越来越少,凡没有老欠贷款,信用社都完全能够满足农户普通生产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从事规模种养大户,他们无有效的担保抵押物。

4.贷款抵押物评估手续繁琐,评估登记费用过高。

黎平县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针今年来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切实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黎平县信用社不断完善了相关支持中小型企业贷款实施方案,在满足于“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逐渐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一是将解决中小型企业贷款难、搞好与中小型企业合作作为农村信用社新的发展切入点和突破口。二是以“社团贷款”方式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根据中小型企业诚信程度、经济实力、经营状况,以授信等方式,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四是建立监测分析台账,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前介入,开展调查,减少贷前调查环节,逐步实施客户经理制,解决中小型企业“贷款难”问题。五是加强与县政府、银监部门的沟通,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推进措施和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黎平县中小型企业迅猛发展。为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黎平县农村信用联社一方面积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为中小企业穿针引线。另一方面加速与兄弟联社的合作,以社团贷款的方式给中小型企业发放社团贷款支持,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以下给出黎平信用合作联社小额借贷实例:黔东南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黎平分公司于2006年4月竞标购得北门新区H-2宗土地开发使用权,总面积13000平方米,并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黎平县北门新区“大地家园” 商住楼项目,由于流动资金短缺,申

请向信用合作社贷款扶持,经合作社信贷人员深入调查,于2006年发放首笔贷款300万元用于大地家园一期工程建设启动资金,有力地支持了该公司的一期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笔贷款还清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该公司第二期工程又陷入资金短缺的困境,面临着停工的境地,为使该公司工程顺利完工,县合作社又于2009年5月组织天柱、锦屏、榕江发放社团贷款900万元扶持该公司二期工程,有力地保证了大地家园商住楼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解决了该企业融资难问题,受到县政府和该企业高度赞誉。

通过此例可以看出农村信用联社小额信贷产品服务的势头不错,形势喜人,但是乡镇信用合作社仍需头脑清醒,加强管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和提高农户小额贷款的服务方式和工作质量,以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共赢的局面。

在我实践过程中采访了一些到信用联社办理小额借贷的人,他们都是农村户籍的农户,借款金额一般在1万元内。如果能找人做担保的话,三,五万也是可以的,原则上,没成家的,信用社一般不办理借贷,而且必须要有担保人在场签署借贷合约。

黎平县域内中小型企业已有340多家获得县农信联社的贷款支持,贷款余额达7400多万元,在农信联社的大力支持下,很多中小企业逐步走出困境,事业呈稳步发展趋势。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乡镇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比其他银行借贷容易,因为小额农贷的投放方向为支农,是国家的政策性贷款,也就是

说是农户用于农业生产相关的贷款,有定向性,不属于消费贷款,而要贷款的用途为购房消费贷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贷款及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子女上学等消费类贷款,都可以使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

这次实践活动虽然已结束,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了解到现在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需要我们大学生毕业以后能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实践日期:2010年8月1日—2010年8月15日

附件:

乡镇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

第一条 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信贷服务水平,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农户是指具有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

第三条 本指导意见所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

小额信用贷款的具体额度,由信用社县(市)联社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具体确定,报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核准。

第四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 “ 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 的管理办法。

第五条 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居住在信用社的营业区域之内;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

(三)从事土地耕作或者其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可靠的经济来源;

(四)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第六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用途包括:

(一)种植业、养殖业方面的农业生产费用贷款;

(二)小型农机具贷款;

(三)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贷款;

(四)购置生活用品、建房、治病、子女上学等消费类贷款。

第七条 信用社应建立农户信用评定制度,并根据农户个人信誉、还款记录、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制定具体的评定办法。

第八条 信用社应建立完善的农户贷款档案。农户贷款档案应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姓名、身份证件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收入状况、家庭实有资产状况等;

(三)还款的历史记录;

(四)所在村委会组织的意见;

(五)信用社信贷经办人员意见。

农户贷款档案的具体项目和形式,由各地信用社联社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九条 信用社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小组成员以信用社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同时吸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参加。

第十条 农户信用评定步骤:

(一)农户向信用社提出信用评定申请;

(二)信贷人员调查农户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提出信用状况评定建议;

(三)由信用评定小组按照农户信用评定办法,对申请人进行信用评定。

第十一条 农户信用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具体等级设定及标准由各地信用社联社根据当地实际确定。

第十二条 信用社可以根据农户的信用评定等级,核定相应等级的信用贷款限额,发放贷款证(卡)。

贷款证(卡)以农户为单位发放,一户一证。农户不得将贷款证(卡)出租、出借或转让。

第十三条 信用社应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每两年审查一次。对农户信誉程度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变更信用评定等级及相应的贷款限额。对随意变更贷款用途,出租、出借或转让贷款证(卡)的农户,应及时收回贷款证(卡),并取消其小额信用贷款资格。

第十四条 持有贷款证(卡)的农户可以凭贷款证(卡)及有效身份证件,到信用社营业网点直接办理限额内的贷款。信用社的信贷人员也可以到持贷款证(卡)的农户家中发放贷款。

第十五条 信用社应以户为单位设立持贷款证(卡)农户登记台账。贷款证(卡)上记载的贷款发放情况应与信用社的登记台账一致。

第十六条 信用社应对信贷人员发放、管理和收回小额信用贷款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贷款发放户数、发放量和回收率等指标制定相

应奖惩措施。

第十七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期限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确定,小额生产费用贷款一般不超过 1 年。

第十八条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可以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和浮动幅度适当优惠。

农村信用社的小额贷款 篇7

关键词: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风险管理

现有100多万人口的隆回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有209个贫困村,拥有贫困人口187258人。实现扶贫脱困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由于贫困的农村农户缺少担保,因此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支持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扶贫的主要方式。该县农村商业银行2016年1到7月完成对全县农户的授信6400万元,发放扶贫贷款860笔3120万元,这些贷款都属于小额信用贷款。目前隆回县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完善,贫困村的市场机制发育更为缓慢,农户获得贷款后,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还不强,偿还贷款的能力还很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贷款风险。

一、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风险

以隆回县为例,贫困地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1、客户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贷风险

隆回县209个贫困村,最远的贫困村距离县城60公里,距离镇政府20多公里。贫困农户有回族、瑶族、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散居在高山偏远地区的农民占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无法对该县的187258名贫困人口一一开展信息识别,对其家庭收入、生产、生活状况、诚信状况等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准确识别。该县金融机构在贫困村开展授信工作,主要依靠村支两委的干部,由于这些村干部缺乏金融知识,没有专业素养,又夹杂人情等因素,且不少村干部属于经济能人,在县城或者乡镇居住者多,一年居住在农村的时间短,由他们为主来开展授信工作,银行在发放贷款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比如,该县一家金融机构对桃洪镇一位回乡创业的农户发放创业贷款20万元,然而,因为技术不成熟,该农户用这笔贷款喂养的山羊100多只,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50多只。发放这笔贷款的信贷员3个月后还对此一无所知。当地村干部由于常年在外面打工、经商,也没有准确及时掌握信息。又如,该县一家金融机构对该县六都寨一个农户发放贷款3万元,这个农户原本打算在村里开一家水暖器材小店,可是,没有想到的是,他家人重病,花了2万多元,最后,原来安排的生产计划落空。信贷员和村干部都住在县城,6个月后都没有掌握这一信息。

2、产业发展失控造成信贷风险

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扶贫时主要支持对象是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有意愿发展特色养殖、种植的农户、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来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以此为贫困地区农户开辟脱贫之路。隆回县金融机构的扶贫贷款也主要投向当地特色产业和政府要求扶持的产业项目。该县金融机构2016年发放给全县金银花、百合等四大特色产业的贷款占比达到70%,总金额超过2亿元,支持农村合作社130多家。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小额贷款风险在于对产业未来发展缺乏掌控能力。这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产业不成熟,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如隆回县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和国家药典目录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影响金融机构的贷款及时回收。该县金银花面积21万亩,几年前,金银花货紧价扬,鲜花8元左右,干花价格一直保持每公斤70元左右,最高时达每公斤200元。调查显示,现在该县刚上市的鲜花价格为每公斤仅3--6元,干花每公斤仅25—40元,其年产值由高峰时的12亿元直接降至2亿元。产业发展出现的变故,在一定程度会影响金融机构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的本息及时回收。

3、道德风险和贷款减免造成信贷风险

隆回金融机构出现的不良信用贷款历史数据表明,信贷员和贷款客户道德不良,骗取贷款和恶意逃避贷款的现象是出现不良贷款的主要因素。个别政府部门领导对信贷的干预,也造成了几笔不良贷款。政府领导出于良好愿望来帮助农民的贷款减免在一定程度破坏了农村的信用环境,严重影响小额信贷款项的到期回收率。

二、如何有效控制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正确认识县情,科学评估可能存在的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后,隆回县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从担保体系创新、内部管理、精准对接产业等三个方面着手,有效控制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

1、创新担保体系、科学防范风险

隆回金融机构采取政府财政资金担保和企业能人担保的方式,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和产业带头人提供信用担保和贷款贴息。为了让金融机构发放信用贷款没有后顾之忧,在人民银行的推动下,隆回县政府财政出资1000万元,成立扶贫贷款担保中心,发挥财政资金重要作用,用扶贫资金打捆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贷款担保基金建立“资金池”。该县通过竞争方式选择合作银行,将“资金池”资金存入合作银行,合作银行根据协议,按照1:10比例给农户、农村专业合作社或者农场发放扶贫信用贷款。如果政府要求扶持的产业项目,出现信用风险,造成贷款本息无法收回,由政府的担保基金偿还。有历史统计数据显示,隆回县小额信用贷款出现本息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到3%。现在政府担保基金和信用贷款的杠杆比例为10%,这让金融机构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吃了定心丸。

该县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过程中,还积极创新担保模式,引导企业法人和致富能人出资为农户提供担保有效缓解风险。如隆回农商银行通过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引导湖南华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长江到该县岩口镇向家村对该村渴望脱贫的50多户农户进行贷款连带责任担保。向长江自愿出资1000万元作为担保人,为村里想发展产业的农户提供义务担保和贷款贴息补助。

2、建站强管理,有效控风险

针对农户信息不对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隆回县全面铺开金融扶贫服务站建站工作,在全县209个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工作站,在村部建立工作机构,配备电脑、POS机等必要的设备,安排2名工作人员每一周定期到工作站服务一天。该县金融机构还聘用村里有威望、信用良好、熟知金融知识的当地能人对扶贫贷款进行管理和催收,降低贷款风险。该县农商银行还及时组建了金融宣传服务小组,积极深入经济合作组织、贫困村组的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宣讲金融产业扶贫政策和小额扶贫贷款申办手续。该行对每个金融扶贫服务站安排至少一名客户经理任副站长,开展贫困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普及征信等金融知识宣传,对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启动限时服务制度。同时,隆回县农商银行还强化内部管理,根据网点辖内贫困农户户数、特色产业不同资金需求,将年度小额扶贫信贷投放目标分解到全县49个乡镇网点、具体到客户经理,对该项工作的年终考核占比达到20%。该行出台《经营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客户经理绩效考核办法》等文件中都明确将贫困农户评级授信面和贫困农户贷款投放率纳入季度和年度考核。为了防止信息不真实带来的信贷风险,该行要求信贷员、客户经理要对信息进行多方式、多渠道交叉核实,看是否相吻合。同时该行还强化责任追究,出台制度,对贷款客户进行贷后管理,强化对贷款客户的追踪服务和信息全方位掌控。该行规定:凡是客户经理对发放贷款的农户没有进行尽职调查出现信贷风险造成本息无法及时回笼者,要追究责任。

3、精准对接产业,积极化解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对产业政策的不了解,对产业的发展趋势不明了,对产业带头人的不熟悉,都会成为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源头。隆回县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的过程中主动对接县扶贫办等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扶贫信息和产业规划情况,确保发放的信用贷款发得准、收得回。在给从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时,隆回县金融机构注重贷款对象发放的准确性,该行安排客户经理上户一对一和产业带头人、贷款对象精准对接,全面掌握贷款对象的所有信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隆回农商银行在扶贫部门取得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详细名单和全县带动型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二份名单,从源头上确保产业扶贫对象的精准性。隆回农商银行明确了专人与县、乡(镇)两级政府及人民银行、扶贫办等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变化的对接,建立了良好的分层联动机制,实现了产业扶贫贷款的精准对接,并针对全县金银花、油茶、“宝庆三辣”和“龙牙百合”等4个特色产业出台了个性化的信贷产品。隆回农商银行对“产业扶贫信贷通”采取“一次授信、5年有效、随用随贷”的管理方式,做到精准快捷发放。贷款能及时发到农民手,就是农民脱贫的及时雨,扶贫信用贷款真正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剂,在金融精准扶贫攻坚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只有控制好了信用贷款风险,金融机构才可能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积极作用,才可能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玥.我国政府金融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思考 篇8

为适应市场定位和发展的需要,自2011年开始就对辖内农户开展农户评级授信,至2014年6月累计参评乡镇26个乡镇,农户14.9万户,公开授信28.1亿元,累计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6.8亿元,惠及农户1.12万户,有效改善了辖区信用环境,支持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壮大,获得了地方党政和农户的一致好评。

一,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意义

(一)有利于优化地方信用环境,提升农户信用意识。在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我行注重宣传引导和典型带动作用,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着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提高农民信用意识。截止2014年末,在全县15万户农户中内开展了农户评级授信,共评出一级信用农户1.8万户、二级信用农户4.6万户、三级信用农户5.3万户。通过信用等级评定的张榜公布、信用户授牌、信用户贷款受益等,引导部分原来信用程度不高、不讲信用的人主动想方设法清偿贷款,请求重新为其评定信用等级,一些欠贷农户主动归还拖欠多年的贷款,实现了由“要我还贷”到“我要还贷”的转变。目前,辖内农户普遍感受到信用已经深刻影响到农户家族地位、邻里关系等诸多方面,决定农户在当地的个人威望,已成为生活中的一张名片。

(二)有利于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实现社农双赢。通过信用评级,农村信贷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金融服务的社会效果和社会印象显著提升。农民人均纯收入越来越高。小额农贷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调整了县域农业产业化结构,加快了农民致富步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呈上升趋势,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4522元。贷款大户在信贷资产中集中度较高,因此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风险,而且贷款大户通常风险缓释能力较差,一旦出现违约将使农商行面临巨大损失。而小额农贷有客户多、投向广、单笔额度小、流动性强的特点,大力发展小额农贷可以有效的分散农商行信贷资产的结构性风险。

(三)有利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农户信用评级,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农户评选活动。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村镇参评率达到98%,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5万户,己评定信用农户12万户,农户信用评级遍及全县26个乡(镇)的357个行政村。通过农户信用评级,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活动,大力营销“福惠农”“福祥便民卡”,等信贷产品,农户贷款大幅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小额信贷营销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客户经理存在惧贷心态。小额农贷单笔金额小,户数众多,涉及各行各业,情况千差万别,而基层网点客户经理数量有限,业务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发展小额农贷业务时往往力不从心,贷后管理更容易滞后,出现不良。小额农贷因为户数多,手续繁琐,单户收息少,不易完成考核指标等原因,造成部分客户经理有“懒贷”的心态;而且由于贷款追责日益严格,部分客户经理怕发放小额农贷之后难以收回,有“惧贷”的心态。

(二)绩效考核工资分配有待完善。在这个抢占市场的转型跨越关键的时期,怎样让那些信贷人员以一个积极的态度营销个人小额贷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社自2010年开始绩效工资改革以来,考核制度日益完善,但对一线信贷人员工资的倾斜力度还有待提高。当信贷工作人员去面对最具挑战性的信贷工作时,却得不到与之相匹配的薪资待遇,信贷工作人员就会借口工作风险大而变得消极,不去拓展客户。另外,部分基层支行还存在吃“大锅饭”的思想,在实际分配绩效的工资时,仍然不能走出平均主义禁锢。

(三)评级授信“规定动作”不严谨。农户评级授信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工作量大,联社对评级授信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各信用社在评级授信年检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实公告发布、集中年检、上门调查、张榜公布、凭证放贷等关键环节,以保证评级授信年检结果的真实与准确。但部分信用社合规意识不强,评级授信流程不严谨,相关“规定动作”没有做实,以至于不敢凭证放贷。

三,对发放农户信用贷款明启示

(一)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素质,组建贷款营销团队。可以借鉴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做法,加强员工对于社会关系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知识了解,提高员工的营销意识和营销技能,强化对员工营销内涵的认知,使自己营销行为达到客户满意的要求,创造相应的营销价值。鼓励信贷营销人员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进行市场调查,深入了解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尽可能掌握客户实质的经营状况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中对资金的实际需求等,尽快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营销队伍,可以通过考试竞聘选拔选拔一些有能力、素质全面的大学生员工补充到营销队伍,让这批人员在信贷管理、吸收存款的目标上努力。

(二)赏罚明确,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增大信贷人员认真工作的积极性。对信贷客户经理来说,要建立权、责、利对等的营销考核管理机制,三者要有机统一。合理评估信贷人员放贷的风险以及获益的比例,实现信贷人员按劳取酬,确保其在营销贷款方面的积极性。考核指标要多样化,在考核中要考核与贷款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指标,也要考核存款、电子银行等中间业务营销能力,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管理考核制度挂钩,实行超额加收入的原则。

上一篇:观黄山有感下一篇:c语言程序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