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精选8篇)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1

一、引言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图书馆作为中职院校的信息储存中心,其本身具备信息量大、文献载体多元化的特点,因此,针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其实就可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进而提升管理质量。由此可见,探讨中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构建的重要意义。

二、现代中职院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一)信息量大、种类多

图书馆具备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信息量大、且图书的种类比较多,借阅者的数量也比较多,这样的情况下,针对于图书的管理就具备一定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图书馆针对于图书的管理都存在很多的问题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图书堆放杂乱无章、借阅者无法快速找到图书、图书失窃现象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引发学生产生很多的不满。

(二)文献载体多元化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献信息发展迅速,文献载体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版的图书以为,还有很多电子版的图书,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纸质版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对于图书管理的基本需求,因此,就要求我们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建和创新。

(三)传统的纸质文献

载体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文献信息存储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存储技术的进步,光盘管理系统和硬盘存储系统,以及数据库空间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大幅度增长,文献载体多元化使现代文献信息的存储海量化,压缩了存储空间,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可利用率。

三、我国中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建

(一)信息化管理模式

新形势下,针对于中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无论是针对于图书信息的管理、图书借阅的管理、图书查阅管理还是对于图书的购买的管理,都应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让学生通过电脑便可以直接查询到所有的图书的基本信息以及基本情况,进而提升图书的管理质量,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传统的管理环境下,中职院校图书馆针对于图书的管理只能人工服务的方式,而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除了可以采用人工服务的方式以外,还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服务方式,比如,可以设立专门的电子信息平台作为咨询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该平台询问相关的信息,这样既可以帮助图书馆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又可以让学生实现随时随地查询所要借阅的图书的`基本情况,进而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和开展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便利性。

(三)开放化管理

很多中职院校图书馆都是针对于本校学生开放的,这样一来,便会导致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比较差,在图书馆经济效益差的情况下,针对于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图书的购进工作的开展自然就存在很多的不足,进而使得很多的中职院校的图书馆环境不是十分好,图书的种类也不是足够丰富,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学生的阅读质量。为了实现这一问题的改善和提升,对于中职院校的图书馆来说,其实可以采用开放化管理模式,除了本校的人员以外,也可以欢迎校外的人员来借阅读书,进而实现图书馆的管理效益的提升,为图书馆的构建工作的开展以及图书丰富性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加强馆员队伍素质建设

人才是各个行业管理的核心,针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一样,需要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队伍,因此,针对于中职院校图书馆的管理,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要加强馆员队伍的建设,进而提升图书馆的管理质量。比如说,针对于图书馆的馆员,可以事先开展一定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升馆员的信息技术水平,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来为图书馆的馆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他们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进而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职院校图书馆大都具备图书多、信息量大、种类繁多的特点,因此,针对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具备一定的难度,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化的时代,因此针对于图书馆的管理,也要进行新的管理模式的创建,继而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为中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闫宗民.中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2

1.建立开放式图书馆管理模式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1.1开放的管理模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成果的聚集地, 在不断地集中及传播这种文明的过程中需要空间的不断扩展。一些历史悠久的图书馆, 初期的建筑面积相对有限。而图书馆的功能就是不断地收集人类文明的新成果, 由于它巨大的藏书量及文刊的不断更新, 这就需要大量的藏书室、借阅室和阅览室等其他必要的可用空间与其相配套。构建新型图书馆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缓解有限的空间与空间的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

1.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使广大读者信息获取途径多元化, 这样对图书馆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现代社会网络的迅猛发展, 很多读者由于其方便、快捷及大的信息量而更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如电子图书是以电子存储的方式对图书和期刊等文件进行存储, 并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的查询、检索和访问的信息系统。使传统管理方式下的图书馆, 由于对书籍、报刊的印刷受到环境因素、项目规模、服务和场地的限制和制约, 很难满足读者的需求, 导致图书馆的借阅业务呈萎缩的趋势。

1.3实行开放的管理模式可以大量的增加图书馆的馆藏量,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服务

图书馆的馆藏量主要受渠道、资金和地域的制约。某些图书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只对一些范畴的书籍进行有目的的更新, 极其具有局限性。针对很多价格昂贵的名著, 图书馆不具备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购买, 而且购买的基数在不断增大, 这就很难满足在此方面有需求的客户。任何一家图书馆, 其实际藏书量仅是总出版量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可以利用电子信息的方式进行查阅, 使文献量增加, 处于源源不断供给的情况。

2.建立及完善图书馆开放性管理模式的举措

要构建开放性的管理模式不仅要应用大量的现代科技技术、网络技术丰富馆藏, 建立数字化馆藏, 还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广大读者能够方便、快捷、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

2.1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服务渠道,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1.1进行最大范围的互联网联结。首先, 馆际间进行联结。由于地域不同、馆藏内容及规模的不同, 进行最大范围的馆际间的连接, 可以消除地域空间的限制, 使馆藏资源得到共享。其次, 将图书馆的网络纳入其他尽可能多的网络群中, 包括与国际互联网实现连接。因为众多的网络群为开放性的图书馆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 读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 方便而快捷。

2.1.2建立高效网络管理、服务系统。首先, 为了实现各项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要建立编制书目、信息查询、期刊浏览等模块。应用远程检索技术。使读者可以对图书馆钟的数据库进行远程检索。实现馆藏资源的充分利用, 使读者能够进行全方位的阅读。这样不仅便于图书馆的相关人员开展工作, 提高他们的综合服务能力, 而且也使读者可以迅速的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其次, 通过网络实现读者与图书管理人员的网络互动。通过管理员与读者进行交流, 告诉读者如何正确、科学地运用电子出版物和纸质文献, 利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知识的学习, 使读者切身体会到开放性图书馆的多元性特性。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来实现馆内新闻的发布、阅读的指导以及新书快递等信息, 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如管理人员也可以利用个人的网上空间如博客、微博等来实现与读者的互动, 对读者的咨询进行解答及教育和相关的培训, 将全面的图书馆数据库中信息提供给用户, 方便他们进行查阅。同时, 针对读者的建议, 进行相关的改进工作。

2.2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深入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2.2.1对馆藏文献数据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对文献数据库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是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的工作。书目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决定了数据库的质量, 同时就决定了文献数据库的实用效果。对数据著录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防止随意性, 使其符合相应标准。

2.2.2规范开放式图书馆网络管理模式。实施权限的分配制度。馆长在整个开放性图书馆的系统网络中具有绝对最高权限。他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 对各级用户的权限进行划分。要根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性质进行权限的分配。

加强对管理员的规范化管理。明确管理员的职责范围,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从根本上保证开放性图书馆的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管理员知晓自己的日常职责, 实施巡检制度, 做好系统维护和保养, 定期对整个网络情况进行巡视和检查;对图书馆的数据进行备份。

2.2.3以人为本"即要表现在对读者的服务理念中, 也要表现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体系中在图书馆内部, 建立相应的服务规则, 鼓励馆员任何形式的业务学习, 创设好的工作环境, 关注馆员的个人身心健康, 对于工作在一线持续进行服务的馆员, 安排合理的休息时间, 缓解因为持续工作而带来的疲劳感, 消除因此而带来的焦虑和不良情绪, 提高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扩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现代技术宣传图书馆的各类规章制度以及查阅、检索、取阅图书的方法, 及其他各种馆藏资源的使用方法等, 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各类信息, 经常举办各类知识讲座, 知识竞赛, 定期检查图书的破损情况。书库的标识以有序, 读者在阅读完图书后, 较容易将图书归位, 以降低乱架的机率。

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 合理布局, 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布局文献资料, 设立新书专用书架, 可以为读者及时提供新书信息, 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图书馆新书动态, 同时方便馆员上架。设立咨询服务台, 解决读者借阅图书的疑问。

结束语

现代化的图书馆呈现网络化的发展态势。图书馆要将这些信息资源组织起来, 利用开放性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为读者提供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摘要:为了全面推进图书馆的改革, 实现现代化发展进程, 就要对图书馆实施开放性的管理模式。为此, 就要对电子馆藏进行丰富, 使网络资源的传送效率得以提高, 对信息资源的传播渠道进行拓展, 构建相应策略。规范图书馆的网络化、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图书馆,开放性管理,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于晓燕.基于网格的数字图书馆模式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 2010.

[2]张红琳.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重庆图情研究, 2009, 01:22-24.

浅析生态图书馆的构建 篇3

关键词:生态图书馆 以人为本 生态建筑 信息生态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210-01

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的代名词,是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产物,人们也将绿色图书馆称为生态图书馆。生态图书馆的特点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环保的材料,参照生态学的原理构建的,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现代化图书馆,使图书馆具备以人为本,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功能。

1 图书馆的生态化建设

图书馆的建筑是图书馆的基础,它决定着一个图书馆的生态功能。生态图书馆倡导“以人为本”,让人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心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生态图书馆的选址很关键,古代的几大书院都建在环境优雅,交通发达的地方,再则它的造型也要与周边自然环境相融合,使用起来具有舒适环保、节省资源的功效。

1.1 图书馆建筑的理念

中国人很注重风水,现在研究证明风水学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例如老北京的四合院,承德的避暑山庄,岳麓书院等,不但符合礼制,也适合人居住,养生,依现在观察很符合生态理念。好的图书馆一般也要坐北朝南,以迎接冬季温暖的阳光和夏季清爽的风,自然光线也充足,这都需要用生态建筑理念为指导。在生态图书馆的设计中,把环境放在首位,好的环境好的朝向能尽可能的利用外部的自然资源,好的地理位置,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符合以人为本的生态图书馆设计的理念,也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所以,现在的生态图书馆一般都建有亭台楼榭,和现代雕塑等,读者餐厅,富含文化韵味,又陶冶了读者的情操,方便了读者,无形中也提高了阅读质量。

1.2 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的设计

可持续发展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绿色生态的战略思想的充分体现,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原材料,能降低对电的依赖,在装饰材料的选用上,也要依据不影响生态环境为准则的原则,拒绝使用低价格,高耗能,不符合国家使用标准的原材料,以达到环境优美健康的目的。如隔热系统、双层玻璃、绿色房顶、高效供热系统、太阳能的采用利用光控、时控、感应等控灯原理合理控制照明等等。

1.3 全方位立体绿化的设计

环境绿化是新时代的要求,绿色优美的环境也是生态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图书馆的周围要有足够的绿地花草和高大的绿色乔木,以利于降温保持湿度,降低干燥空气中的灰尘,图书馆角角落落遍植花草,对室内的空气具有调节作用,能保持相对的湿度,降低或吸收噪音,还能抑制室内的粉尘飞扬。门厅、转角、楼梯一侧、窗台、卫生间门外,包括洗手池台面上都可以放置适合的绿色植物或者花草,既能吸纳有害物质,净化空气,还能悦人眼目,使人心情愉悦。一般说来,人总是从事一种工作,时间久了就会产生疲劳,看书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头昏目胀的感觉,读书的效率也会下降,适时的走到绿色花草或香气宜人的鲜花旁边,人会感到赏心悦目,身心轻松,疲劳的眼睛也得到了休息。可选用立体的全方位的绿化设计,头顶可以有吊兰、三角梅之类,中部可以栽种五彩缤纷的花卉或者纯绿色的常绿植物,以达到吸收二氧化碳和抑制有毒病菌生长的目的。在绿色植物的物种选择上,也要考虑栽种有吸收电磁辐射作用的植物。

2 图书馆信息生态化建设

信息时代,是新时代的特色,生态图书馆也离不开信息生态的建设,泛指在构建生态图书馆的过程中,针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资源体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多方面征求各层次读者的意见,在文献内容上下功夫,力争做到实用性强,且具有时代性政治性和健康性的特征。在采购馆藏文献方面要以多样化、品种齐全、专业性强为宗旨。在馆藏文献的采购上,本着以核心出版社、著名出版社和权威出版社为范围。在文献形式上又分为纸媒资料与电子资料两种,能互为补充,做到全面系统、健康信息生态化。另外,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方便了人们的交流,人们能足不出户的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方便快捷,互联网也是现代化生态图书馆必备的交流学习工具之一。鉴于网络上的垃圾信息,生态图书馆肩负着面向读者,并提供优质便捷和健康向上的网络信息服务,杜绝黄色信息、垃圾信息和非法的邪教信息是生态图书馆的要务之一,保证读者在图书馆接受具有道德规范具有爱国爱党传统的信息,是一个绿色图书馆,一个图书馆网络管理员应尽的义务。

3 服务生态化

永远服务于读者是图书馆的本职工作,生态图书馆更遵守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关心读者,真切的把读者当成上帝。总之,生态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包括设计理念都以读者为主,首先有优雅安静的自然环境,有立体的绿色植物,有小桥流水,以便于读者在安逸的环境中就读,馆藏文献按不同知识结构的读者递增,并定期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健康及科普之类的讲座,真正体现生态图书馆的价值。

3.1 礼貌服务

生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接受上岗培训,就文明服务问题展开学习和讨论,提倡热情接待、礼貌服务,对于读者的合理要求,千方百计要满足,对于个别有情绪的读者,也要礼貌的接待,并耐心的解答读者的问题,让读者郁闷而来满意而归。

3.2 个性化服务

生态图书馆的服务应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以读者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做”文献信息。如给教授、博士的研究课题提供理论性和专业性强的查询帮助,给中青年教师提供从事教学研究的书刊资料。给图书馆的新生提供利用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馆藏的文献资料和重点的刊物图书,图书馆要有专门的阅读地点,并有专人负责,以方便学者的阅读和摘抄。图书馆还设有老年人专座,充分体现了读者至上的建馆理念。

3.3 多方位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配置都比较简单,服务工作也有待改进,生态图书馆的服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由一般的办卡借书到现在的智能化办公体系,由纸媒到网络,从读者就近就餐到读者培训、电话预约等多项服务,同时,有为考研的学生准备资料的服务、还有代为打印等服务,可以说只要读者有需要,生态图书馆就想办法满足,设施一流,服务全方位。

3.4 实行生态的人本管理

何为生态人文管理,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注重人物关怀,处处以读者为核心的管理方法。生态图书馆的管理者一要坚持科学管理,再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读者才是图书馆的血液,拥有读者图书馆才有活力。

提高馆员的素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让读者如沐春风。

参考文献

[1]李绍交.“两型”社会背景下的搞笑生态图书馆建设[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4):151-153.

[2]刘晨,李春.浅析生态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4):26-27.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4

1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

1. 1 国外模式

医学图书馆发挥“连接研究到实践”的中介作用,临床医学馆员以临床信息专家的角色提供循证咨询服务,包括证据的检索与评价、参与临床查房和会议、教授证据检索技巧等,服务方式有基于Web 的邮箱传递文献信息和高级的文献服务系统或循证医学实践网。

1. 2 国内模式

开展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可采用“完善设施、优化资源、设立临床医学馆员、培训临床医师担当临床情报专家、建循证信息网页导航及数据库、基于知识服务”的模式,也可采用以“循证医学证据咨询小组”为基础,以“专职小组成员进入病房主动参与临床实践”为手段的模式,加强用户培训,主动参与循证医学实践,跟踪临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的科研课题,及时主动提供最新的临床医疗和科研信息。图书馆应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包括协助用户提炼问题,选择有效途径及时搜集相关信息/证据,并以用户的问题环境为依据严格评价信息/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然后进行信息/证据的提炼和重组,最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不足

2. 1 视角不够科学

从国内外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看,均突出服务的主动性、参与性、参考咨询性,强调基于知识服务,可以说当前的模式就是“主动参与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其过程为: 提出问题→检索文献→系统评价→提供最佳证据,其中“主动”代表的是一种积极、乐意的服务态度,参与内容包括临床循证实践、用户培训、临床查房和会议,参考咨询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医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前服务模式主要是站在临床医学馆员的视角,容易让人混淆信息、证据、知识的关系,可能会把三者等同而忽略它们之间的客观区别。参考咨询缺乏强烈的决策功能,为了发挥决策建议功能,采用“决策咨询”一词更妥。如果站在临床医师的角度审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工作,容易判别该服务的核心目的是辅助临床医师循证决策,然后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形成决策建议,进而找到过程中各环节对应的.“原材料”及“结果”,为解决信息、证据、知识间的混淆关系提供可能。

2. 2 内容不够系统化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5

【关键词】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物流成本;企业管理

目前,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只占整个运营成本的9%左右,而我国则要占到20%左右。企业管理水平低下造成物流成本偏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构建成本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国内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建立,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由于物流成本没有列入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制造企业习惯将物流费用计入制造成本和诸项费用中;流通企业则将物流费用包括在商品流通费用中。因此,无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不仅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连已经被生产领域或流通领域分割开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单独真实地计算并反映出来,无法掌握物流成本的真实全貌。由于难于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物流的利润源就掩藏在“冰山”之下,使得企业无法明确目标,无法有效开发这个利润源。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学说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客户具有终极话语权。因此,企业要保证其市场地位,就必须尽可能满足客户服务要求。显然,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过程还受到企业投入资源的能力制约。所以,企业必须在物流服务成本和客户服务要求之间进行技术经济权衡。对企业来说,合理的控制存货,即既不能损害客户服务水平,也不能使企业因为持有过多的存货而增加成本,就成为物流管理或物流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所以,把物流管理理解为“对处于运动(运输)和静止(仓储)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就更具有物流成本控制的操作性意义。

因为物流成本不是面向企业经营结果,而是面向客户服务过程的,所以,物流成本的高低就具有了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准的相对性特点。这是物流成本与企业其他成本在性质上的最大区别。基于物流成本的上述特点,在物流成本管理中出现了很多学说,以下是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些论断,通过这些论断更可以对物流成本的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学说。著名的管理学权威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更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暗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物流是第三利润源”学说。此说法主要出自日本。

“物流成本冰山”学说。这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效益背反”学说。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高物流成本是高水平物流服务的保证。这是物流系统效益背反性的体现。企业很难既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成本,除非有根本性的技术进步。但是物流成本上升的幅度应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所以物流成本所占的比例是在缩小,从而成为经济效益提高的源泉。例如包装问题,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但是,商品一旦进入流通之后,如果简单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就会造成大量损失,从而造成储存、装卸、运输功能要素的劣化和效益大减。

“成本中心”学说。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的产生点,因而解决物流的问题并不是为了搞合理化、现代化,不是在于支持保障其他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既是指主要成本的产生点,又是指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物流问题才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物流管理可以说是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开始的。

二、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是成本管理。物流成本的控制是对成本限额进行预算,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限额加以比较,纠正存在的差异,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一般地对物流成本加以控制可采用生产率标准、标准成本和预算检验物流绩效等方法。总体上讲,物流成本管理方法是指物流企业在财务成本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业务手段,包括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考核等。这些方法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形成了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物流成本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企业物流的现实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物流活动所需成本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为物流业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物流成本决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在物流成本目标的总体要求下,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物流成本决策的步骤,包括明确物流业务问题、确定物流成本决策目标、拟定备选方案、对备选方案做出评价、选择备选最优方案、对物流成本决策方案的实施和跟踪反馈。

物流成本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物流企业一定预算期内预计物流成本开支状况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物流成本预算需要以物流成本预测的结果为依据,受物流成本预测的质量制约,在对未来的规划方面它比物流成本预测更具体,更具有实际意义。

物流成本控制是在物流成本管理过程中,利用有关信息和特定的手段,对物流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以实现物流成本预算的指标,提高经济效益。实行物流成本控制是落实物流成本预算任务、保证物流成本预算实现的有效措施。物流成本控制一般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制定物流成本控制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实施追踪控制,及时调整误差;分析执行误差,搞好考核奖惩。物流成本控制中常使用的方法有作业基准成本法(简称ABC法),就是一种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是按照各项作业消耗资源的多少把成本费用分摊到作业,再按照各产品发生的作业多少把成本分摊到产品。利用ABC法可以改进优化作业链,减少作业消耗,提高作业质量,并在整个作业生命周期内进行战略成本管理。作业基准成本法不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通过作业成本管理对企业战略成本进行管理,为物流实施流程再造、业绩评价等提供成本信息,也为企业进一步改进成本控制和战略性规划与决策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和标准。

物流成本分析有事前、事中和事后分析。在物流成本预测、决策和预算编制过程中进行的分析,称为事前分析,其目的在于科学确定各项物流活动的具体成本目标和评选物流活动方案;在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进行的分析,称为事中分析,其目的在于分析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及实际脱离预算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保证预算的实现;在物流活动期结束以后进行的分析称为事后分析,其目的在于确定预算实际脱离的程度和原因,以便总结经验,提高物流成本预算管理水平。

物流成本考核可在物流成本预算执行中进行,也可在物流成本预算结束后进行。在物流成本考核中,要了解物流成本预算、核算的情况,揭露企业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促进物流成本预算的执行和加强物流业务的财务核算工作。要搞好物流成本考核,检查人员要认真阅读财务凭证、账目和报表,并提出处理办法和改进意见。

三、物流成本管理的关键点

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物流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物流企业经营的特征和当代的管理理论,物流企业在成本管理体系的应用上,应强化对成本关键点的管理。

1.着眼于流通全过程减低物流成本

对于企业来讲,控制物流成本不单单是本企业的事情,即仅仅追求本企业的效率化,更应考虑从产品制成到最终客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物流设施的扩建或投资要和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相一致。

2.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来降低成本

随着新型供应链物流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普及,客户除了对价格提出较高要求外,更要求企业能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时期,真正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地进行商品管理。要实现上述目标,仅仅本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顾客、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也正因为如此,追求成本的效率化不仅仅是企业中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的事,同时也是经营部门以及采购部门的事,即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彻到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之中。

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是企业确保利益的最重要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提高顾客服务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超过必要量的物流服务不仅不能带来物流成本的下降,反而有碍于物流效益的实现。为了既提高对顾客的物流服务,又防止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企业应当在考虑客户产业特性和商品特性的基础上,与顾客方充分协调,探讨有关配送、降低成本等问题,从而在提高物流服务的前提下寻求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

3.构筑现代信息系统,降低物流成本

借助于构筑现代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能建立起物流经营战略系统。论文网具体讲,通过将企业定购的意向、数量、价格等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利益,充分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整体上控制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现代信息系统的构筑是为彻底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而不是向其他企业或部门转嫁成本。

4.加强配车(船等)的计划管理

一般来讲,企业要实现效率化的配送,就必须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所谓配车计划是指与客户的订货相吻合,将生产或购入的商品按客户指定的时间进行配送的计划,对于发货量较多的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并组合车辆的装载量和运行路线,也就是说,当车辆有限时,在提高单车装载量的同时,事先设计好行车路线以及不同路线的行车数量等,以求在配送活动有序开展的同时,追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另外,在制订配车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将客户的进货条件考虑在内。在提高装载率方面,先进企业的做法是,将商品名称、体积、重量等数据输入到信息系统中,再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计算出最佳装载率。削减配送成本的另一方面是追求车辆运行的效率化,提高车辆运行率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有效的货车追踪系统,即在车辆上搭载一个全球定位系统(GPS),通过这种终端与物流中心进行通信,一方面,对货物在途情况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有效地利用空车信息,合理配车。

5.控制退货成本,降低物流成本

退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退货成本之所以成为某些企业主要的物流成本。是因为随着退货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费、退货商品损伤或滞销而产生的费用,以及处理退货商品所需的人员费等各种事务性费用。

控制退货成本首先要分析退货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讲,退货可以分为由于客户的原因产生的退货和本企业的原因产生的退货两种情况。通常认为客户的原因所产生的退货是不可控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要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就必须不断掌握本企业产品在店里的销售状况,对于销售不畅的商品应及时制定促销策略,而季节性产品或新产品,应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

据掌握的当天的销售额来确定以后的生产量。也就是说,利用单品管理建立起实需型销售体制。由企业本身的原因产生的退货是企业很容易克服的,只要企业改变片面追求销售的目标战略,改革营业员绩效评价制度就可以控制退货。

6.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委降低成本

降低物流成本从运输角度上讲,可以通过一贯制运输来实现,即将从制造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商品搬运,利用各种运输工具的有机衔接来实现。运用运输工具的标准化以及运输管理的统一化,来减少商品周转、倒载过程中的费用和损失,并大大缩短商品在途时间。

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还有一种行为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物流的外委,或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运输公司、仓库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

一个物流外委服务提供者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门对门运输等方面实现运输费用的节约,并体现出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外委的利益不仅局限于降低物流成本上,企业也能在服务和效率上得到许多改进,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能力,降低投资需求,带来创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有效的渠道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参考文献】

浅析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构建论文 篇6

——以基层法院审判管理机制为视角

内容提要:法官考评制度,是指国家审判机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管理权限,通过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标准,结合法官的审判工作实绩、思想品德、审判业务和法学理论水平、工作态度和审判作风等进行考察,作出评价,并以此作为对法官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等级和工资的依据的一种制度。(1)在当前省级统管改革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制度,对于促进法官积极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从当前我国基层法院审判管理机制来看,基层法院对法官的考评大多是沿用对党政工作人员的考评方式,存在形式主义浓厚、考评标准不统一、考评组织不中立、以数字论英雄、考评程序不完善及考评内容偏离法官职责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由此对法官考评制度进行重构,建立更为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制度在现代司法改革的新浪潮中尤为关键。

关键词:法官 考评制度 省级统管 审判规律 管理机制

一、省级统管改革中构建法官考评制度的重要性

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法官素质的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正义能否得到真正实现,法治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而符合审判规律法官考评制度的建立对于法官自身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对于促进法官积极(1)周道鸾等编《法官法讲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正确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制度是对现有法官队伍实现优胜劣汰的有效措施。由于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官遴选机制,在法官的选任上采用低门槛的做法,造成了当前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这一状况已严重阻碍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虽然近些年来对于初任法官的来源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法官职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唯有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机制,才能对在职法官进行客观的考评,实行优胜劣汰。

其次、科学的法官考评机制是法官职业化发展的需要。我国《法官法》第二条对法官的概念作出了规定:“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考评便是对法官的审判工作成绩、法官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测定。目前,我国法官的总人数已经较为庞大,而我国各地法院法官的素质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了法官队伍的总体素质。在当前审判执行工作越来越繁重的情况下,目前法官的素质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严重影响了法官职业化的进程。由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体系,成为法官职业化发展必然要求。(2)

(2)曾露:“法官素质和司法改革”,载http:///?p=3860,于2015年5月23日访问。掺杂了很多的个人情感和利益,随意性大,无法对法官实际业务水平、审判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有时甚至造成踏实工作、不善人际交往的法官吃亏。长此以往下去很容易导致法官偏离审判工作实质而将一些经历放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当中,内心很难真正做到自我的独立,进而影响到其承办案件的公正。

(4)

4、考评结果未能与法官职业晋升有效挂钩,对法院管理的促动作用不显著。对法官的考评不应只是单纯的对其工作业绩和能力进行一种认定,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将考评结果作为法官奖惩、评优、调整、待遇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实践中法官等级的晋升,通常不是通过考评来实现的,而是以任职业时间达到一定年限或是行政级别的晋升为依据。这样造成法官对考评不够重视、参与热情不高,也使得法官考评体系在提升法院管理水平和推动法院人、财、物的省级统一管理上未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三、省级统管改革给法官考评制度构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这对于人民法院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为法院系统规范内部管理,构建、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这一契机之下,如何构建更为符合司法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首先,省级统管后法院所要面临的是地区更为广阔,情况更为复杂的法官考评情况。

(4)于范:“法官考评客观化的理性探讨”,载于《人民司法》2002年第8期。

四、构建我国法官考评制度的现实选择

司法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一个制度的构建亦需要几代法律人的呕心沥血方能小有所成。同时受到我国法院体制定位、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地域广阔、区域差别明显、情况复杂这一现实国情的制约,想要一蹴而就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法官考评制度将显得不切实际。如此,依托我国现有司法体制环境,逐步完善对各级人民法院法官的考评,成为了我国法官考评制度构建的现实选择。

(一)、明确建立法官考评制度的目标价值

一个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明确其目标与价值,构建法官考评制度其根本作用是不断促使法官从他律走向自律,实现法官的职业化,最终保障司法独立、司法正义的实现。

法官是司法的主体,司法正义的实现有赖于法官行为去实现,拥有高素养的法官是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也是司法独立获得社会(5)认可的基本条件。由此使法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实现自我,保证个体的独立应当作为法官考评制度构建的首要目的。与此同时,法官考评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实现司法的正义必然是该制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与价值。

(二)、设置权威、独立、相对稳定的法官考评机构

科学的设置法官考评机构是法官业绩考评的基础环节,设立权威、独立、相对稳定的法官考评机构,并规范运行,以确保对法官考评的公正性,是法官考评机制的重要内容和程序保障。

(5)张启楣,《法官岗位培训读本》[M],北京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我国《法官法》规定对法官的考评由所在的人民法院的法官考评委员会进行。但就从实践来看大多法官的考评最终是由院政工部门负责,缺乏一个相对独立,具有权威的机构对法官予以考评。目前我国在司法界对如何设置法官考评机构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官考评组织的人员应该由被考评法院以外的人员,诸如其它法院法官、律师、法学教授等组成,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法院内部考评与被考评者之间关系熟悉,而造成对法官考评公正的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法官的考评理当由法官所在的法院组织实施,因对被考评的法官的各方面较为熟悉,对法官的情况较为了解,操作起来也更为方便简洁。

(6)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法院省级统管改革的进行,必然要求成立一个新的机构对法院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而这一新兴机构的出现将为在省一级建立独立的法官考评机构提供可能。由此笔者建议,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一个独立、专业、权威的司法考评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法官进行考评。为增强考评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考评委员会的成员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各地区的优秀律师以及法学教授。同时适当引入考评委员会成员的回避机制,避免考评委员会的成员与考评对象有任何利害关系,影响考评的公平。

(三)、设置符合审判规律及利于法官职业化发展的考评内容 法官的考评,应当符合司法审判规律,同时应当针对法官职业特点,结合新时期对法官的素质、能力要求方面加以构建。在整个法官(6)潭日飞主编.法官考评与评价机制实务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12月版.第55页.考评制度中,对法官考评的内容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只有设置科学合理、能够满足法官职业化发展需求的考评内容,才能使考评结果更为准确地反映法官的综合能力水平。根据审判权的独立、中立、被动性等相关特性结合法官职业要求及我国《法官法》对法官考评内容的指导性规定,笔者认为,对法官的考评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将审判工作实绩作为重要的考评项目。审判业绩的考评是法官考评的重点内容,对该部分的考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考评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具体可从审判质量、审判效率、审判技能三个方面进行细分。

对审判质量的考评是法官考评的核心内容,它使得法官的综合素质能够总体上得到体现。对一个法官审判质量的考评主要涉及到审判程序及实体的公正与否、裁判文书质量、产生的社会效益等项目指标。公平与正义应是法官追求的最终目标,在这一指标的细化项目上应当包含:当事人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是否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案件审判程序是否合法;案件认定的事实及适用法律是否正确等等。裁判文书作为法官审理案件所呈现的最终成果,最为直接的反应出法官的思维特征、专业素质、理论水平、语言修养和社会阅历。在对法官文书具体考评时,应对文书样式是否规范有无错漏字、文字是否简洁流畅、逻辑是否严密、说理是否充分有无针对性以及表述是否清楚无歧义等进行逐项考评。法官承办案件的质量最终将通过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所展现出来,其具体表现为案件的结案方式、当事人的服判与否及所产生的法律宣传效益。在这项指标中,应适当改变现有审判管理机制下在上诉、上诉改判率方面的做法,以法官结案总数为基数,只要上诉率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均可以在该项指标中评为优秀,如此才能让承办案件数量多的法官在考评中得到公平对待。

审判效率考评方面,应主要考评案件有无超审限案件即可,而无需再对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作为考评细化内容,如此更为科学合理。毕竟每个每个案件都有难易之分,所要处理的法律问题亦是千差万别。就以法院现有不同庭室所要处理的案件为例,民一庭所审理的案件难度系数远远超过法庭所审理案件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将不同庭室法官按平均审理天数进行考核明显对审理案件难度大的法官不公平。

对审判技能的考评主要应考核法官运用理论知识裁判案件的审判实务能力。具体包括独立裁判的能力、驾驭庭审的能力、独立判断证据的能力、文书制作的能力、矛盾调处的能力等。对于该考评项目的细化可以依据法官是否全面遵守诉讼法及实施意见、庭审程序规范,是否查明了案件事实分清了责任;庭审是否紧扣了争议焦点、庭审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庭审小结;能否正确把握当事人心态、是否掌握诉辩平衡的技巧和措施、处理庭审突发事件的原则性和灵活性、言语是否简练等来权衡。

2、对法官个人道德品格进行考评。法官作为审判权行使的主体,往往处在纷繁复杂的利益纠纷的中心,如何抵制诱惑,作出公正的裁决,离不开法官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但是对于个人道德品格往往难以通过量化进行考评,以至于许多法院存在畏难情绪,对法官该部分的考核只是通过法官抄写了多少篇“政治学习笔记本”参与了多少次“廉政例会”等内容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做法不仅无法达到考核的目的,甚至会影响到法官品格的提高。因此笔者建议在法官个人道德品格考评方面应以日常考核为主,从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保持清正廉洁、遵守司法礼仪、加强自身修养、约束业外活动六方面具体衡量。具体可以细化到诸如:法庭内外言行是否公正,是否平等的对待了诉讼当事人;是否与诉讼当事人有利益往来,是否如实申报了财产;是否尊重诉讼参加人的人格尊严,约束亲属行为;是否谨慎从事职务外活动,行为举止得当等。

3、将法官理论调研水平纳入考评内容范围。基于法官工作实质而言,办好案件是对法官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官所要面临的问题也将变得更为纷繁复杂,法官唯有不断增强自身理论水平及时总结审判规律及经验,才能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性升华的蜕变。因此,对法官理论调研能力的考评,是法官考评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在对法官具体考评时,可以将调研成果作为法官考评的加分项,具体施行方面可以依据出版理论、审判实务专著等加几分;业务论文、调研文章被国家认可的学术刊物、报刊采用加几分(刊物的级别档次不同加分亦当有所不同);撰写论文在市级以上正规评选活动中获奖情况加几分。当然,在对法官调研能力的考评过程中应当着重强调理论调研的质量,并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考察,否则,考评只会助推法官群体的“学术造假”,而不能真正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四)、重构法官考评各项指标权数

法官考评目标、内容明确后,需要对各项指标权数加以科学确定。指标权数应该反应所考评指标内容的重要程度。指标项目所应当含有的权数主要取决于与法官个体联系紧密程度、指标包含的信息量以及指标所反映的内容。结合当前司法改革的出发点以及法官职业化发展方向,对法官考评的指标权数应重点偏向于审判工作实绩,并对其中的审判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基于此点,笔者建议审判工作的实绩的指标权重应占法官考评全部指标的60%以上以突出法官本质工作的重点,防止本末倒置,导致考评结果有失偏颇。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程序及考评方法

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考评制度,必须依托严谨的考评程序、科学的考评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保障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基于前文已对我国当前在法官考评程序及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法院省级统管改革的环境,笔者认为在考评程序及考评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在考评的具体程序方面,首先,应当由考评法官自己述职。述职的内容应当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审判工作实绩、调研成果、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等。其次,由考评组织进行考评。考评组织主要对法官的个人道德品格、审判业务实绩、调研能力等进行考评。在考评组织提出初步考核意见后,由法官考评委员会进行评议决定考核结果并形成书面的考评报告或报表。最后、考评委员会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被考评法官,如果被考评的法官对考评过程或考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提请考评委员会复议,考评委员会应当在适当期限内重新考评。(7)同时针对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差别较大,法官人员众多的情况,由省级司法考评委员会单独完成对全省法官的考评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由省级司法考评委员会派员参与基层法院考评委员会对法官考评,后将考评结果统一提交至省司法考评委员会,由省考评委员会最终公布法官考评的结果。省司法考评委员会有对被考评法官予以抽查的权利。

2、在具体考评方法上,应当将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当前基层法院在考评方法上大多采取定期通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法官日常考评的几乎没有,这容易导致对法官的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全面、不具体。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国目前的司法环境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月工作情况汇报、季度工作情况通报的形式对法官日常职业行为予以考评。于此同时可以适当引入当事人、律师评价机制,由法官承办案件的当事人对法官的审判行为进行评价并记入在案,在考评法官时予以适当考虑。在考评技术上,由于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对法官的考评亦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司法考评委员会成员可以通过在线观看庭审直播了解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等。同时通过司法管理系统建立法官业绩考评档案,省司法考评委员会可以通过该系统直接对法官的办案数、结案、上诉案件数等进行了解,并可通过该系统直接浏览法官裁判文书,以此作为在考评时的参考。

(7)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法官考评制度——关于法官考评制度与评价制度的调研[J].法律适用.2007年第12期.第30页.总而言之,法官考评机制的创设,应该是为了达到考评法官业绩的目的,考评制度的设立和完善,应该是为了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因此,我们急切地呼吁并倡导符合审判规律的法官业绩考评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六)、强化考评结果的科学、合理运用

构建法官考评制度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对于法官的管理,以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对法官的考评目的在于约束、刺激、鼓励法官,让法官群体不断提高综合能素质能力。从法院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科学的运用考评结果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司法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人事调整。为此,强化考评结果的科学、合理运用成为当前法官考评制度构建的实际选择。首先,法官考评的结果应当同法官晋级、选拔任用挂钩,把考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做到有能者上,在法院人事管理上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性竞争氛围。与此同时在上级法院从下级法院进行法官遴选的时候对于考评分值高的法官可以优先考虑。其次,考评结果应当同法官继续教育挂钩,通过对法官的考评可以了解法官的不足,并对法官队伍进行整体的摸底,从而对法官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最后,法官考评结果应当同物质奖励挂钩,这主要体现在对法官绩效、奖金的分配方面,将考评结果作为法官年终绩效、奖金的重要依据。

结语

构建法官考评制度是我国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法院省级统管改革、法官逐级遴选制度构建、法官职业化建设等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把握当前司法改革潮流所带来的机遇,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在遵守审判规律、尊重法官独立裁判的前提下对法官进行科学的考评。

本文以现行基层法院审判管理机制在对法官考评方面依据现行法官业绩考评模式下考评指标设置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传统考评模式、改良的传统模式以及综合考评模式三个类型,并结合福建法院法官业绩考评的实践对当前比较流行的综合考评模式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美、德两国的有关资料,依据法院管理者、资深法官、律师、陪审员等评价主体的不同,设置了细分的考评指标,这几部分内容对以法官业绩考评制度为对象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改进司法工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当前法官队伍整体素质高下不均的情况下,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制度对于激发法官队伍的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故而笔者在对现行制度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提出六方面改进建议,即开展法官业绩考评是必要的;以保障司法正义为终极目标,以司法独立为前提基础;设立一个由法院管理者、资深法官、法学界专家及陪

浅析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 篇7

1 学习共享空间的内涵

学习共享空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协同与交互式学习环境, 它包括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支持环境三个层次, 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多种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整合到一个空间内, 满足学生个人学习、小组学习以及团体讨论的需要, 支持学生交流经验和分享思想,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学习和知识的创造。

LC本质上是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的体现, LC不仅可以使高校的用户相互协作, 促进自身学习, 挖掘隐藏在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 更能实现知识的创造与共享, 最终创造一个泛在时代的图书馆。[1]

2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成

尽管每个大学图书馆对于LC的理解不尽相同, 其构成也各有侧重, 但是每个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主要构成都包括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两部分 (图1) 。[2]

2.1 实体空间的构成

2.1.1 咨询服务台, 提供基本的图书馆使用帮助, 解答一般性需求和方向性问题, 为读者提供接待和指引。

2.1.2 自主学习区, 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配备充足的参考工具

书方便读者取阅, 提供无线网络, 用于学习和完成作业。为读者创造一个无缝式的信息服务环境。

2.1.3 讨论与协作学习区, 设置能容纳3至6人的独立封闭空

间, 提供计算机和无线网络连接, 配置投影仪和白板, 供用户进行小组学习和研究讨论。

2.1.4 多媒体视听区, 配备舒适的沙发和桌椅, 高配置的计算

机, 各种媒体阅读器, 耳麦, 光盘刻录机, 扫描仪等, 满足读者的视听需要。

2.1.5 报告厅, 安装优质的数字会议系统和多媒体演示系统, 专

业的舞台灯光, 配备视频监控装置, 为举办各种报告会、演示会、新闻发布会、中小型的舞台演出等活动提供场所。

2.1.6 休息区, 设置自动售货机, 提供冷饮、咖啡、小食品等, 配

置多种类型的桌椅和沙发, 给读者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休息和交流的区域。

2.2 虚拟空间的构成

虚拟学习共享空间是读者学习、交流和讨论的虚拟场所, 其构建的主要目标是整合馆藏数字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系统和平台, 为学习者提供虚拟学习社区和社会网络环境, 提供在线指导和帮助, 支持用户跨越时空的协作与交流。

其构成主要包括:学习共享空间门户, 虚拟学习社区, 虚拟参考咨询, 交流谈论板块, 学科信息门户等等。提供虚拟的交流和共享环境, 使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读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从不同的物理空间汇聚到一起, 和老师、同学、图书馆员、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构建学习共享空间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3.1 空间问题及对策

空间问题是制约图书馆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首要问题,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将来可能产生的变化, 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不能满足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需要。对于这部分高校图书馆来说, 必须利用现有空间, 对功能区合理规划和布局, 例如将学生自习室升级改造, 架设无线网络, 增设计算机、饮水机、沙发、桌椅等设施, 把自习室改造成自主学习区和休息区。如果是拟建的图书馆, 则可以在规划时将学习共享空间的规划考虑在内。

3.2 资金问题及对策

构建学习共享空间, 需要大量的设备投入, 并且维持空间的正常运转也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 全部的办公经费都由学校统一拨付, 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 因此对于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来说也必须根据图书馆自身的经济能力做出适当的调整, 资金宽裕的可以在功能区的划分和布局上多投入, 全面满足读者需要;如果资金有限, 则可以在协作学习的理念指导下, 先进行小组讨论区的建设, 其他功能区暂缓建设, 并不断的积极争取学校的财政支持。

3.3 人员问题及对策

学习共享空间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 由于空间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包括图书情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但是传统图书馆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 技术力量薄弱。对此问题, 图书馆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 加强与其他部门间的交流, 让馆员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另一方面, 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提高新进人员的学历层次, 根据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 优先选择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充实到图书馆的服务队伍里来。[3]

学习共享空间是以知识创造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 为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实现了图书馆服务向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辐射与扩展。在构建学习共享空间的过程中, 要始终贯彻开放、共享、交流、协作的理念, 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原则, 加强跨部门协作, 为读者提供无缝的一站式服务环境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必云, 周凤飞, 冉东贤.论学习共享空间[J].情报杂志, 2009, S1:311-313.[1]朱必云, 周凤飞, 冉东贤.论学习共享空间[J].情报杂志, 2009, S1:311-313.

[2]朱小梅.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2, 11:83-86.[2]朱小梅.打造用户学习中心: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2, 11:83-86.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与发展机制 篇8

关键词:图书馆联盟 构建模式 发展机制

一、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研究

1.专业性图书馆联盟

同一行业、专业单一的图书馆可以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组成一定的联盟,并称之为专业性图书馆联盟。在这种模式下,图书馆可以编制统一目录,进行集团采购,这样容易获得上级的资金支持,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联盟单一、很难收集到专业以外的学科资源。

2.综合性图书馆联盟

该联盟的成员来自不同行业,拥有丰富的学科资源,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建而成,有利于编目、集中采购、节约成本,信息资源丰富且具有系统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联盟形式不便于管理和协调。

3.系统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全国性图书馆联盟

它的特点在于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便于政府部门协调和管理信息,能够防止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适合学科和行业发展,从整体上提高了国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4.地方性政府主管推动建设的地方性图书联盟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从我国各级地方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来看,比较成功的都是省级地方性图书馆联盟。如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广东高校电子图书馆,由上海市政府引导、支持,推动建设的上海市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

二、图书馆联盟的特点以及发展机制分析

1.同质化是图书联盟发展的必经阶段

无论是国外图书联盟的发展,还是国内图书联盟的组建,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表现出一定的同质化特点。在组建过程中,性质相同的图书馆结成一定的图书馆联盟,它们的运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质化是图书馆联盟发展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重要的组建方式。

2.图书馆联盟已经开始走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图书馆联盟开始与其他类型、其他性质的图书馆进行融合和渗透,或接收其他类型的图书馆,或与其他图书馆联盟,组成更强大的联盟。

3.图书馆联盟向多极化发展

在国内外,许多图书馆通过购买电子数据库、联合目录等基本服务,以加入更大的联盟,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更多层面的共享。

4.图书馆联盟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很多图书馆将各自的目录和相关信息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系统的全面兼容,向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

三、影响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要素分析

1.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及核心

图书馆联盟的组建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努力推进,通过良好的组织形式来有效聚拢相同专业的联盟或者不同行业的综合联盟,既实现规模扩张,又实现高效稳健的运行。

2.构建顺畅交流和平等议事机制

图书馆之间应进行充分交流、沟通、协调,建立平等民主的议事机制,以便图书馆联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联盟成立以后,更需要多方沟通和协调,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确保公平开放。

3.确保各个成员严守协议

成员严格遵守协议是联盟存在和运行发展的重要基础,每个图书馆成员都要严格执行协议,否则就会严重影响联盟的正常运行。

4.政府提供持续的经费保障

经费是联盟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图书馆属于事业单位,缺乏足够的民间资金支持,所以政府一定要保证联盟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

5.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每一个图书馆既是联盟的信息资源重要提供方,又是相应的利益承受方。为了更好地平衡各方的受益,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才能确保各成员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庆.世界图书馆联盟的典范: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7).

[2]张学福.图书馆联盟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1).

上一篇:《军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电荷与电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