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1

案情:1997年11月,某省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决定征收含有某村集体土地在内的地块作为旅游区用地,并划定征用土地的四至界线范围。2007年,市国土局将其中一地块与甲公司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08年12月16日,甲公司获得市政府发放的第1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2009年3月28日,甲公司将此地块转让给乙公司,市政府向乙公司发放第2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乙公司申请在此地块上动工建设。2010年9月15日,市政府张贴公告,要求在该土地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限期自行清理农作物和附着物设施,否则强制清理。2010年11月,某村得知市政府给乙公司颁发第2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认为此证涉及的部分土地仍属该村集体所有,向省政府申请复议要求撤销该土地使用权证。省政府维持后,某村向法院起诉。法院通知甲公司与乙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强制拆除了征地范围内的附着物设施。某村为收集证据材料,向市国土局申请公开1997年征收时划定的四至界线范围等相关资料,市国土局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

1.市政府共实施了多少个具体行政行为?哪些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如何确定本案的被告、级别管辖、起诉期限?请分别说明理由。

3.甲公司能否提出诉讼主张?如乙公司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法院如何处理? 4.如法院经审理发现市政府发放第1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应如何处理?

5.市政府强制拆除征地范围内的附着物设施应当遵循的主要法定程序和执行原则是什么? 6.如某村对市国土局拒绝公开相关资料的决定不服,向法院起诉,法院应采用何种方式审理?如法院经审理认为市国土局应当公开相关资料,应如何判决? 【参考答案】

1.4个,具体为:征收含有某村集体土地在内的地块的行为,向甲、乙两公司发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行为,发布公告要求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自行清理农作物和附着物设施的行为。上述行为均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2.被告为市政府。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原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本案中,省政府维持了市政府的决定,故市政府为被告。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本案的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 《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规定,应由中级法院管辖某村应当在收到省政府复议决定书之日15日内向法院起诉。因为本案是经过复议起诉的,应适用复议后起诉期限。同时,《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未对此种情形下的起诉期限作出特别规定,故应适用《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规定的一般起诉期限。

3.作为第三人,甲公司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主张。乙公司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4.法院应不予认可。发放第1号《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行为不属于本案的审理裁判对象,但构成本案被诉行政行为的基础性、关联性行政行为,根据《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法院对此行为不予认可。

5.按照《行政强制法》第四章规定,市政府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应当遵循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当事人有权陈述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书面决定强制执行并送达当事人,与当事人可达成执行协议;不得在夜间或法定节假日实施强制执行,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水、停电、停热、停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执行等程序和执行原则。

6.法院应当视情况采取适当的审理方式,以避免泄露涉及商业秘密的政府信息。法院应当撤销或部分撤销不予公开决定,并判决市国土局在一定期限公开。尚需市国土局调查、裁量的,判决其在一定的期限内重新答复。(2010年)

材料近年来,为妥善化解行政争议,促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行政机关相互理解沟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国各级法院积极探索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从制度层面对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工作机制作出规范,为促进行政争议双方和解,通过原告自愿撤诉实现“案结事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披露,“在2009年审结的行政诉讼案件中,通过加大协调力度,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和解后撤诉的案件达43,280件,占一审行政案件的35.91%.”总体上看,法院的上述做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公众和社会的认可。但也有人担心,普遍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不完全一致,也与行政诉讼的功能与作用不完全相符。问题请对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做法等问题谈谈你的意见。

答题要求1.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说理充分,层次清晰,文字通畅;2.字数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

法治乃合法性与合理性之平衡器「定事实」在材料中,全国各级法院积极探索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公众和社会的认可,但也产生了普遍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不完全一致的争论,引发了“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做法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分析”的法律难题。

「站立场」我们认为,法院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做法权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本案中就产生了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冲突,最后导致该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问题,要求法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注意其他的原则,防止权力突破边界。

「说理由一」首先,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合法性原则。对于权力主体,合法性原则要求权力行使的主体和权力行使的范围以及种类等预先由法律来规定。因此,对权利的限制上,“法无授权即禁止”。而对于个人而言“法不禁止即自由”。结合材料,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行政诉讼撤诉若干问题的规定》,从制度层面对行政诉讼的协调、和解工作机制作出规范,而最高法院具有一定的法律解释权,故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的做法具有合法性。

「说理由二」其次,权力的行使应当坚持合理性原则。所谓合理性原则就是符合社会整体价值观,具体可以概括为目的正当、手段合理以及结果均衡。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有正当的目的,必须借助合理的手段,必须实现均衡的结果。结合本材料,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2009)》披露,“在2009年审结的行政诉讼案件中,通过加大协调力度,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和解后撤诉的案件达43,280件,占一审行政案件的35.91%.该制度达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统一,具有合理性。

「说理由三」最后,法治的理想就是实现权利行使的合法和合理的平衡,否则“无合理性的合法性会变为僵化,无合法性的合理性则沦为恣意”。每种权力空间是有限的,界限就在于其他的权利。法律已经为权力主体设定了边界,则任何人都不得超越该界限,否则即为违法。具体到本案,从合法性上讲,法院运用协调、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必须有法律的依据,不能朝令夕改,同时,从合理性上说,要加强具体操作过程的公开透明,创造一个足够公开透明、能保证充分公共监督的制度环境,防止行政诉讼的偏离轨道。

「再强调,做评论」综上所述,“法治乃合法性和合理性之平衡器”。合法性始终是法律最基本的内容。因此要求法治国家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尊重人的权利。但是,合法的行为不一定就是合理的行为,要求法律在具体的制度当中进行权衡,为应对新型的法律现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实现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和谐共存。(2008年)

案情:因某市某区花园小区进行旧城改造,区政府作出《关于做好花园小区旧城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王某等205户被拆迁户对该通知不服,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该通知。区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告知书》,告知王某等被拆迁户向市政府申请复议。市政府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书》,认为《通知》是抽象行政行为,裁定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王某等205户被拆迁户不服市政府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认为,在非复议前置前提下,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予受理决定不服而起诉,要求法院立案受理缺乏法律依据,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1.本案是否需要确定诉讼代表人?如何确定?

2.行政诉讼中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的情形主要包括哪些?

3.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4.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应当如何判决?

5.本案一、二审法院审理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

6.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在二审期间市政府会同区政府调整了补偿标准,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法院是否应予准许?理由是什么?

答案 1.本案需要确定诉讼代表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同案原告为五人以上,应当推选一至五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2.行政诉讼中以复议机关为被告的情形主要包括:

①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复议决定的;②复议机关在复议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原告不服的;③复议机关拒绝受理复议申请或者不予答复,原告不服的。

3.若本案原告不服一审裁定,提起上诉的主要理由是: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的行为是行政机关的一项具体行为,无论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前置的情形,只要原告不服该复议决定,均可以起诉,法院应予受理。

4.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复议机关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理由不成立,应当作出撤销“不予受理决定书”,判令复议机关受理复议申请。

5.本案一、二审法院审理的对象是市政府不予受理复议申请的决定。因为原告起诉要求撤销的就是该决定,故法院应当以该决定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对象。

6.若本案原告上诉后市政府会同区政府调整了补偿标准,上诉人可以申请撤回上诉,法院经审查,若认为该市、区政府调整补偿标准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不超越或放弃职权,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申请撤回上诉是上诉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第三人无异议的,法院应予准许。

(2008年·四川)

案情:2006年10月11日晚,王某酒后在某酒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此时某区公安分局太平派出所民警任某、赵某执勤路过酒店,任某等人欲将王某带回派出所处理,王某不从,与任某发生推搡。双方在扭推过程中,王某被推倒,头撞在水泥地上,当时失去知觉,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被鉴定为颅内出血死亡。2006年12月20日,王某之父申请国家赔偿。

1.公安机关是否应当对王某的死亡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为什么?

2.王某的父亲是否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国家赔偿请求?

3.本案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如何计算?

4.本案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是谁?

5.若本案公安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6.如果公安机关对受害人赔偿后,对民警如何处理?

7.若王某的父亲获得国家赔偿,他能否再要求民警任某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责任?

参考答案:

1.公安机关应当对王某的死亡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因为公安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与王某发生推搡致王某摔倒死亡,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其行为构成违法,王某虽也有过错,但不能免除国家赔偿责任,符合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王某的父亲有权以自己名义提出国家赔偿请求。因为国家赔偿法规定: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3.本案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应当自民警执行职务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两年。

4.本案的国家赔偿义务机关是某区公安分局。

5.若公安机关承担国家赔偿,赔偿方式为支付被害人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标准参照当地民政部门有关生活救济规定办理,被抚养人是未成年人的,支付到18周岁为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支付到死亡时止。

6.如果公安机关对受害人赔偿后,若认为民警犯有重大过失,可以责令该民警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7.王某的父亲不能再要求民警任某承担刑事附带民事责任。(2006年)

2002年7月,某港资企业投资2.7 亿元人民币与内地某市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合同,经营该市污水处理。享有规章制定权的该市政府为此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对港方作出一系列承诺,并规定政府承担污水处理费优先支付和差额补足的义务,该办法至合作期结束时废止。2005年2月市政府以合作项目系国家明令禁止的变相对外融资举债的“固定回报”项目,违反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现有保证外方投资固定回报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属于应清理、废止、撤销的范围为由,作出“关于废止《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的决定”,但并未将该决定告知合作公司和港方。港方认为市政府的做法不当,理由是:其一,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对涉及固定回报的外商投资项目应“充分协商”、“妥善处理”,市政府事前不做充分论证,事后也不通知对方,违反了文件精神;其二,1998年9月国务院通知中已明令禁止审批新的“固定回报”项目,而污水处理合作项目是2002年经过市政府同意、省外经贸厅审批、原国家外经贸部备案后成立的手续齐全、程序合法的项目。

1.运用行政法原理对某市政府的上述做法进行评论;

2.结合上述事件论述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答题要求:1.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不少于600字。

答案:

1.该市政府的行为是违法的,违背了诚信政府的基本品质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港商之所以在合作项目中投入巨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信政府、信赖政府,因为该项目经过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同意,手续齐全、程序合法。市政府还专门制定了《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应该说,港商对政府文件和与自来水公司签署的合作合同的合法性深信不疑.制定和撤销、废止行政规章是政府的法定职权。特别是当市政府发现自己制定的规章与国家法律、法规不一致时,出于国家法制统一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废止已经生效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废止文件不只是政府的事情,还是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大事,必须遵照依法行政和信赖保护原则谨慎定夺,而不能倚仗政府权大,或者个人利益必须让位于公共利益的老思路任意妄为。表面上看,本案市政府是在贯彻上级指示,严格依法行政,纠正不当文件。而实际上,该行为已经侵犯了相对人的信赖利益。首先,该项目是否属于国务院政策明令禁止要求妥善处理的事项并不清楚;

其次,即使《污水处理专营管理办法》违反了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属于必须废止的文件,责任也完全在政府本身,而不是的投资人。第三,即使该文件确属需要废止的违法不当文件,也要经过正当程序,依法补偿信赖利益遭受损失的投资人,而不能置投资人的合理期待与信赖利益于不顾,随意“废止”自己制定发布的文件,更不能未经对方同意,单方面撕毁合作合同。如果政府为了“依法行政”,废止已经生效的文件,执意收回自己的承诺,改变原来的行政行为,那么就要证明这种做法所获得的公共利益必然大于信守原来承诺给相对人带来的利益。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政府可以改变或者收回其承诺,但也必须对相对人由此遭受的损失承担补偿责任。

2.依法治国的精义在于依法行政。该事件折射出来的就是政府不能依法行政,则依法治国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公平正义的理念也就无法实现。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与目标在于: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本案中政府随意废止规范性文件而不履行告知和补偿义务,就是在程序和实体上都有违法的情况。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本案中政府行为应该确保相对方的合理期待得到保证,应该遵守比例原则。

(3)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时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时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具体到本案,政府废止规范性文件,必须首先履行告知的义务,这是基本的程序正义的要求。

(4)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对信赖利益的漠视是本案政府最大的违法之处。政府诚信的关键就在于对于相对人的受益不能随意剥夺,以免破坏相对人的合理预期。

(5)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本案中,政府不能只行使公权力,对于生效的规范性文件一撤了之,而不承担任何补偿责任。《行政许可法》第8条实际上已经明确规定,即使因为合法原因废止相关许可或规范性文件,政府对于公民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2005年)

案情:甲市人民政府在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公司(以下简称城市公交公司)召开协调会后,下发了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明确:城市公交公司的运营范围,界定在经批准的城市规划区内;城市公交公司在城市规划区内开通的线路要保证正常运营,免缴交通规费,在规划区范围内,原由交通部门负责的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交由建设部门负责。《会议纪要》下发后,甲市城区交通局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中止了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的查处。田某、孙某和王某是经交通部门批准的三家运输经营户,他们运营的钱路与《会议纪要》规定免缴交通规费的城市公交公司的两条运营线路重叠,但依《会议纪要》,不能享受免缴交通规费的优惠。三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会议纪要》中关于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规定,并请求确认市政府《会议纪要》关手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

1.甲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缴交通规费的内容是否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为什么?答案:属于受案范围。本案中《会议纪要》作出的规定不属于行政指导行为,也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2.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答案:具有原告资格。甲市人民政府的决定直接影响到了三人的公平竞争权。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公平竞争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3.田某、孙某和王某三人提出的确认甲市人民政府中止城区交通局对城市公交公司违法运营查处的内容违法的请求,是否属于法院的审理范围?为什么?答案:不属于。该请求涉及到甲市人民敏府对建设局和交通局的职能调整,属于政府对行政机关之间的职权分配,不属于司法审查的范围。

(2003年)

案情:甲公司于1995年获得国家专利局颁发的9518号实用新型专利权证书,后因未及时缴纳年费被国家专利局公告终止其专利权。1999年3月甲公司提出恢复其专利权的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同年4月作出恢复其专利的决定。2000年3月,甲公司以专利侵权为由对乙公司提起民事诉讼。诉讼过程中,乙公司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请求,要求宣告9518号专利权无效。2001年3月1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维持该专利有效的审查决定并通知乙公司。

1.如乙公司对恢复甲公司专利权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其是否具有原告资格?为什么?

答案:乙公司具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或乙公司有权对恢复专利权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1分)。因为专利局恢复甲公司的专利权对乙公司将要或必然产生损害,乙公司与恢复专利权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1分)。

2.如乙公司于2002年4月对恢复甲公司专利权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是否超过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为什么?答案:乙公司于2002年4月提起行政诉讼已经超过起诉期限(1分)。因为乙公司自从2001年3月1日起已经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起行政诉讼的诉权或起诉期限,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的起诉期限为三个月,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超过两年(1分)。

3.2000年8月25日修正的《专利法》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的效力是如何规定的?

答案: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决定不服的,专利申请人或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2分)。

4.1992年9月4日修正的《专利法》对专利权的恢复未作出任何规定,假设被告在诉讼中提出“恢复专利权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自由裁量行为”,你认为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案:被告在诉讼中提出“恢复专利权的行为属于合法的自由裁量行为”的观点(说法、主张)不成立(1分)。因为按照依法行政原则中职权法定的要求,行政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授权。由于法律对被告没有恢复专利权的授权,所以其行为不属于合法的行政自由裁量行为(1分)。

(2002年)

某县医院根据上级文件的规定和主管部门批准,向县邮电局申请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拒绝开通,致使县医院购置的急救车辆和其他设施至今不能正常运转,而遭受损失。县医院遂以县邮电局为被告向县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县邮电局立即履行开通“120”急救电话的职责,并赔偿县医院的经济损失。县邮电局辩称:“120”急救电话属于全社会,不属于县医院。根据文件的规定,县邮电局确对本县开通“120”急救电话承担义务,但是不承担对某一医院开通“120”急救电话的义务。原告申办“120”急救电话,不符合文件的规定,请求法院驳回县医院诉讼请求。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医疗机构申请开通“120”急救电话的程序是: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提交书面报告,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到当地邮电部门办理“120”急救电话开通手续。原告县医院是一所功能较全、急诊科已达标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具备设置急救中心的条件。县卫生局曾指定县医院开办急救中心,开通“120”急救电话。县医院向被告县邮电局提交了开通“120”急救专用电话的报告,县邮电局也为县医院安装了“120”急救电话,但是该电话一直未开通。县医院曾数次书面请求县邮电局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仍拒不开通。

1.本案县医院与县邮电局之间的争议属于民事争议还是行政争议,为什么?

答案:是行政争议。邮电局在本案中属于经授权而成为行政主体的被告,本案中的争议涉及公共利益,邮电局对120电话的管理具有行政管理性质。

2.原告的赔偿请求应否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案:否。法律规定安装120电话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公共利益,而不是为医院设定一种财产权,邮电局安装120电话的义务所对应的权利并非医院的财产权,因而医院不可因邮电局违背此法定义务而要求赔偿。

3.如果法院判令县邮电局自判决生效之日起15天内为原告开通“120”急救电话,县邮电局拒不开通,法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公共场所,行政处罚,案件,分析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卫生管理部门令第80号) 自2011年5月1日起实行。卫生管理部门1991年3月11日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以下均简称《实施细则》) 同时废止。为了解新《实施细则》施行后的效果, 对新《实施细则》实行前后即2009年~2013年大同市市辖公共场所实施并全部结案的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50件进行整理汇总并分析, 发现存在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整理、汇总2009年~2013年大同市市辖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50件, 对5年中每年的案件数、处罚案由、处罚种类进行统计分析。

2 汇总结果

2.1 案件的年度分布

2009年~2013年各年度发案数依次见表1。

2.2 案件的案由分布

2011年5月1日前, 本市案件的案由是依据《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1]书写, 具体违法行为是依据《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2 (2001版) 进行分类。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共发案29件。案件的案由分布见表2。

2011年5月1日后案件案由中具体违法行为是依据新《实施细则》法律责任进行分类。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发案21件。案件的案由分布见表3。

2.3 案件的处罚种类分布

2009年~2013年案件的处罚种类分布见表4。

3 分析

3.1 案件的年度分布分析

2009年~2013年5年间市所辖公共场所共实施卫生行政处罚案件50件。2009年案件数所占构成比最高。2009年市辖公共场所经营单位170多家。2010年大同市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全市卫生监督执法范围,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重点转移, 将所辖单位大部分移交各县区, 市辖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剩90多家, 相应的处罚案件数有所降低。2011年新《实施细则》实施, 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加大了执法力度, 行政处罚案件有所增加, 违法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2012年行政处罚案例明显减少。以后由于城市的拆迁改造以及经营项目的变化, 自然消失了一部分, 2013年市辖公共场所经营单位80多家, 但案件数较2012年却有明显增多, 将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放到从业人员管理上有关。

3.2 案件的案由分布分析

不论是表2还是表3, 处罚案由以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方面为主, 分别占构成比的58.6%、71.4%, 其次是表2处罚案由主要卫生指标方面占构成比的13.8%、表3处罚案由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消毒保洁方面占构成比的14.3%。其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应该放在顾客用品用具消毒保洁方面, 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3.3 案件的处罚种类分布分析

警告并罚款最多, 占构成比的44.0%。新《实施细则》中处罚种类无单独的警告, 均与罚款合并使用, 所以2011年5月1日以后的案件均以警告并罚款进行。2009年警告所占比例最大。新《实施细则》颁布后, 处罚力度明显增加。停业整顿所占比例不大, 而吊销“卫生许可证”无, 说明执法力度仍需提高。

4 讨论及建议

4.1 案件查处数量少, 执法力度小

大同市建有4区7县 (不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建档公共场所1 085户。2009年~2013年案件数50件, 平均每年十件, 且以市辖为主, 各区县几乎无案件或者虽有处罚但未结案, 违法案件查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能保证, 无法统计。建议加强卫生监督员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特别是现场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 应该实行一对一培训。选派卫生监督员到先进的地市去交流学习, 分批分次, 针对性要强。不建议集中大面积的培训或者仅对个别领导的交流, 对多数监督员不能起到提高作用。

4.2 处罚种类分布不均, 协作部门少

公共场所卫生行政处罚警告并罚款最多, 其次是警告。对“情节严重”的不能准确把握以及不会和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作, 也是处罚种类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今后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其他相关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 利用大同市要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的良好契机, 主动出击, 日常监督工作注意取证, 提高发现大案要案的能力, 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对涉及公共场所方面的违法行为采取高压打击态势, 彻底摒弃过去的“卫生软执法”的做法, 树立严格执法的新形象, 将新《实施细则》实施贯彻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34号.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S].北京:2002.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3

2014年吉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考情分析

又到一年一度的政法干警备考季,近几年,政法干警考试已然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重大考试之一,也是许多考生选择的重要考试,尤其是公安类和司法类的考生,那么考生在考试之前应该怎样合理规划自己的备考计划呢,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对吉林政法干警申论的考情进行具体分析。

一、本硕考生必看申论考情

政法干警申论考试的申论科目一直是本硕类考生的必考科目,吉林省自2012年开始专科类考生已不再列为政法干警的招生范围之内,故此政法干警的考试只针对于本硕类的考生,所以申论作为笔试科目也一直保留下来。由于是执法类选拔人才的考试,所以与公务员考试类型相似,在试卷中申论也分为注意事项、给定材料、作答要求三个部分,注意事项这部分主要表明的是考生对于申论考试的试卷作答时间及相关规则的了解,不多赘述。

二、申论考情具体分析

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卷的作答也要遵循着吃透材料的原则,下面来分析一下政法干警申论试卷中给定材料的特点:

(一)材料主题与时俱进

申论考试一直比较侧重于考察考生的能力,如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考察都是基于考生在把握材料基础之上的考察,因此了解和审视材料的主题尤为重要,申论考试的主题主要贴近社会热点,如2013年吉林政法干警申论考察材料主题“城市病”,2013年辽宁政法干警申论材料考察主题“三农”等等。综上,申论材料的主题命制几乎都是围绕当前我国“五位一体”建设方面的,因此考生要想把握好申论材料主题一定要多积累,多看新闻,同时多用理论政策来分析材料中出现的社会热点事件。

(二)题型数量和特点

考生一定要在备考做题时就把握审题明确的原则,因为审题不清楚是导致考生在申论作答中丢分的重要原因,申论试卷的题型不会超出考察的五大基本题型,2013年吉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试卷中共计出现四道题,其中分别是“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文章写作”都是常规的题型,只要考生在复习时审题清楚,就会形成相应的作答思路,进而会在给定材料中找到相关作答要点,所以,考生在复习政法干警申论备考时一定要做大量练习,最好是针对性的专项练习,这样才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应对申论试卷的综合能力。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4

依法行政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口法》、省》条例》、《行政监察法》和计划生育群众作风纪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在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镇人口计生工作上台阶,构建和谐社会中,坚持文明执法、依法行政,做出应有贡献。

一、主要所做工作与成效。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精神,加快促进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沿着法制化管理轨道运行。2011年在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工作中,我们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主要抓了“五个建立、五个坚持”。即:一是及时建立以镇党委书记康瑞同志任组长,主管副镇长殷俊峰同志任副组长,公安、司法、纪监、民政、计生、文教、卫生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依法行政领导机构。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建立和实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公示、民主评议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镇村统一制作了制度牌,与各村、镇服务站签定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目标责任书。特别是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坚持计生政务、村务公开,开展便民维权活动。通过公示,将合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向群众公示,增加政策的透明度,同时实行按政策生育,保障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建立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培训制度。采取举办学习、培训班、刷写大型标语、印发依法行政宣传材料和开展文艺演出活动等形式,让计生法律法规进农户。今年以来以来,共举办学习、培训班8期,累计受训3200人次,印发宣传材料2500份,组织文艺演出活动4期,为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四是建立计划生育检查监督机制。在全镇坚持开展执法监督检查,聘请计划生育监督员和村民群众代表,定期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审议、监督、检查。五是建立二孩孕产跟踪服务管理制-1-

度。坚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把打击“两非”、专项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作为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通过整治治理,全镇出生人口性别比逐年趋于正常。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年我镇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广大群众和执法工作人员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进一步增强和提高,全镇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明显,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镇实际的依法管理、行政执法的新路子。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一是部分群众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观念比较淡薄。只有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才能促使他们去理解行政执法的内涵,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行政执法工作中,竭尽全力努力工作。二是执法人员法律业务素质偏低,绝大多数人员未经过正规业务培训。因为业务素质偏低,就会导致盲目执法,随意执法。如何提高素质,是我们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三是执法程序不够规范,个别工作人员图了快捷简单省时,不按执法程序或违反执法程序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举办执法经验交流会、培训班,才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四是行政执法过程中时有执法不严现象发生。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针对执法人员而言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决按这一精神强化计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办事,不能以意代法、以权代法。因此,建立和完善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机制,方能保证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工作健康发展。

长宁镇计生办

2013年行政法单选题解析 篇5

2014-07-22 10:4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43.李某长期吸毒,多次自费戒毒均未成功。某公安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李某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许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强制的类型。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其中行政强制措施包括:(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本案中的强制隔离戒毒行为属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44.国家海洋局为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关于国家海洋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有权制定规章

B.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 C.该局的设立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D.该局增设司级内设机构,由国务院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批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局的职权。

选项A错误。只有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有权制定部门规章,而国家海洋局无权制定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选项B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条例》第6条第6款规定,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由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主管特定业务,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据此可知,该局主管的是特定业务,而非某项专门业务。

选项C正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条例》第8条,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

选项D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与编制管理条例》第14条第1款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司级内设机构的增设、撤销或合并,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45.田某为在校大学生,以从事研究为由向某工商局提出申请,要求公开该局2012作出的所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局拒绝公开。田某不服,向法院起诉。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因田某不具有申请人资格,拒绝公开合法

B.因行政处罚决定为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拒绝公开违法 C.田某应先申请复议再向法院起诉 D.田某的起诉期限为3个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信息公开制度。

选项A错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规定,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据此可知,公民田某具备申请人资格。

选项B错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0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七)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八)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九)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十一)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据此可知,本案中涉及的信息不属于政府重点公开的信息。

选项C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1款第(一)项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其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行政机关拒绝提供或者逾期不予答复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据此可知,本案不属于复议前置的情况。

选项D正确。《行政诉讼法》第3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据此可知,田某直接起诉的,起诉期限是3个月。

46.因关某以刻划方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公安分局决定对其作出拘留10日,罚款500元的处罚。关某申请复议,并向该局提出申请、交纳保证金后,该局决定暂缓执行拘留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关某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B.公安分局应告知关某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C.复议机关只能是公安分局的上一级公安机关

D.如复议机关撤销对关某的处罚,公安分局应当及时将收取的保证金退还关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处罚听证、行政复议。

选项A错误。关某的行为不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而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选项B错误。《治安管理处罚》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据此可知,本案中公安机关对关某作出的拘留及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不属于可以要求听证的范围。

选项C错误。《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1款,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据此可知,本案的复议机关可以是公安分局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也可以是公安分局所在的本级人民政府。

选项D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11条规定,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被撤销,或者行政拘留处罚开始执行的,公安机关收取的保证金应当及时退还交纳人。

47.某公司向规划局交纳了一定费用后获得了该局发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刘某的房屋紧邻该许可规划用地,刘某认为建筑工程完成后将遮挡其房屋采光,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该许可决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规划局发放许可证不得向某公司收取任何费用

B.因刘某不是该许可的利害关系人,规划局审查和决定发放许可证无需听取其意见 C.因刘某不是该许可的相对人,不具有原告资格

D.因建筑工程尚未建设,刘某权益受侵犯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原告资格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许可。

选项A正确。《行政许可法》第58条第1款,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选项B错误。《行政许可法》第36条规定,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申请进行审查时,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听取申请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本案中,刘某是被许可地块的相邻权人,是该许可的利害关系人。因此,规划局审查和决定发放许可证时应当听取其意见

选项C错误。《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3条第(一)项规定,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本案中,刘某虽然不是行政许可的相对人,但是其是该行政许可的利害关系人,其有权提起行政诉讼。

选项D错误。虽然该建筑工程尚未建设,目前还未影响到刘某的利益,但是该行政许可实施后将会给刘某的利益造成影响。因此,刘某依然属于该行政许可的利益相关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48.关于部门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反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暂扣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B.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规章制定部门职权的,可以设定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

C.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D.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部门规章的权限。

选项A、D错误。《行政处罚法》第12条第2款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据此可知,部门规章无权设定暂扣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选项B错误。《行政强制法》第10条第4款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据此可知,规章无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选项C正确。《行政许可法》第16条第3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49.某法院以杜某逾期未履行偿债判决为由,先将其房屋查封,后裁定将房屋过户以抵债。杜某认为强制执行超过申请数额而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房屋过户损失30万元,查封造成屋内财产毁损和丢失5000元,误工损失2000元,以及精神损失费1万元。下列哪一事项属于国家赔偿范围?()

A.2000元 B.5000元 C.1万元 D.30万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国家赔偿的范围。《国家赔偿法》第38条,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该法第36条规定,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

(二)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三)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四)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五)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六)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七)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八)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据此可知,只有查封造成屋内财产毁损和丢失的5000元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

50.甲市乙区政府决定征收某村集体土地100亩。该村50户村民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申请复议的期限为30日

B.村民应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复议 C.甲市政府为复议机关

D.如要求申请人补正申请材料,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

选项A说法错误。《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选项B说法正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8条,同一行政复议案件申请人超过5人的,推选1至5名代表参加行政复议。

选项C说法正确。《行政复议法》第13条第1款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据此可知,本案的复议机关是甲市人民政府。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我市1998—2007年10年间, 已经结案并存档的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的行政处罚案卷。

1.2 方法

采用设计表格、对评查项目进行逐一进行登记汇总和统计的方法。

2 结果

2.1 案件来源

18起案件全部为食品卫生行政处罚, 2例 (11.1%) 为学生举报, 其余16起 (88.9%) 为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

2.2 处罚程序

有3起为听证程序, 2起为简易程序, 13起为一般程序。

2.3 执行与结案情况

案件有3起部分履行 (罚款履行) , 1起未履行 (被处罚人逃跑) , 14起自觉履行。

2.4 案由

违法行为一般为多种违法行为合并处罚, 仅2例为1种违法行为进行的处罚。违法的案由主要有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 (22.2%) 和无健康相关证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19.4%) , 见表1。

2.5 行政处罚种类构成

涉及的行政处罚种类有7种。如警告、责令改正、销毁产品、罚款等, 其中罚款占比例最高, 为32.5%;其次为责令改正和停止生产经营, 均为18.5%。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3.1 案件来源

学校行政处罚案件的来源主要为日常卫生监督检查中发现, 占55.6%;另外, 在开学初期和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开展的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也是学校行政处罚案件的一个重要来源, 占33.3%;举报案件占11.1%。与其他卫生行政处罚案件相比, 学校卫生处罚案件相对较少, 一是由于近些年来卫生行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加大了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执法力度和责任追究;二是学校的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有所提高, 特别是近3年来, 没有发生一起食物中毒责任事故。

3.2 行政处罚的程序

对学校的行政处罚使用一般程序比较多, 仅有一起为听证程序, 2起简易程序。学校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如小卖部规模小, 品种少, 一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如果事实清楚, 证据确凿, 一般走简易程序。对一些严重的违法行为如集体食物中毒, 一旦查清属实,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对其行政处罚就相对严重, 此时, 走听证程序的可能性较大。

3.3 证据的收集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取证工具和手段也有了很大提高。前几年办理的案件证据主要是现场监督笔录、检验报告和询问笔录。近几年办理的案件中逐渐出现了音像资料、计算机数据资料等证据载体。这些证据载体在案件中的出现, 使证据的关联性、相互印证性更强, 增强了案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3.4 行政处罚案由

学校食品生产企业 (校办工厂) 违法案由主要是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餐饮业的主要违法案由为食物中毒;食品小卖部的主要违法案由为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和违反食品标签管理规定等。校办工厂经常是规模小, 根据季节或需要间歇生产, 从业人员更换频繁, 缺乏卫生知识和意识, 出现生产经营过程不规范的情况。学校餐饮业 (集体食堂) 就餐人数多, 市场竞争压力大, 特别是夏季, 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小卖部则是由于从业人员缺乏相关的食品卫生知识和贪图小利的思想等造成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出现。

3.5 执行情况

学校的行政处罚执行容易实现, 但有些罚种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 如责令学校食堂停止生产经营和取缔学校食堂。特别是当学校只有一个食堂时, 停止生产经营就意味着学生没有饭吃, 此时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行政处罚执行起来就有困难。

3.6 存在的不足

从整体上看, 学校卫生行政处罚案卷质量在逐渐提高, 但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足之处。一些案卷中缺乏行政处罚当事人主体资格的确认资料, 甚至对当事人的确认存在争议;个别文书书写有缺项漏项、文号编写不规范、书写的文书言辞有漏洞;还有一些案卷中收集的证据不符合法定形式等。

4 建议

4.1 主体资格的认定

正确认定违法主体 (行政处罚当事人) 是办案的基础和关键, 一旦出现错误将会导致整个调查过程以及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定均无效[2], 甚至会因此引起行政败诉[3,4]。认定行政处罚当事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现场认定行政处罚当事人要以营业执照上登记的负责人为准, 单位一定要写全称。在不能确认行政处罚当事人时, 要向相关部门调查了解, 搞清主体。个人作为行政处罚当事人, 记录时要以身份证上的名字为准, 并标明身份证号。同时行政处罚当事人的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最好能复印下来, 固定证据并附入卷宗。

4.2 提高法律文书的制作质量

要重视监督办案人员法律知识和文书制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重视办案人员责任意识的培养, 提高他们文书制作水平和办案能力。

4.3 注重证据的收集和固定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5]。对任意一起违法案件事实的认定, 都需要依据各种各样的证据。但是, 不是所有收集上来的材料都是证据, 作为定案的证据还要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和证据规则。《行政诉讼法》第31条列出了7种行政诉讼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10条至第17条对《行政诉讼法》规定的7种证据的收集和制作形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不符合法定形式和制作程序的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因此, 在日常办案中, 要注意证据收集的方法和要式形式,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收集证据, 否则将面临证据无效的法律后果。

参考文献

[1]简婷, 于玲玲.2000—2004年上海市闵行区卫生行政处罚情况分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7, 14 (1) :28-29.

[2]姜小飞, 顾文雅, 卫笑冬.一起被法院撤销的食品卫生案例分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2, 9 (1) :49-50.

[3]邢焕琴, 郭勇.一起被处罚主体错误引起行政败诉案例的思考.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4 (5) :301-303.

[4]顾东武, 姚国伟, 冯晓莲.一起食品卫生行政诉讼案的思考.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3, 10 (4) :224-225.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7

2014-07-22 10:5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98.关于聘任制公务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二不定项第98题)A.某县保密局聘任两名负责保密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员 B.某县财政局与所聘任的一名精算师实行协议工资制 C.某市林业局聘任公务员的合同期限为十年

D.某县公安局聘任网络管理员的合同需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 「答案」B 「考点」公务员

「解析」选项A错误。《公务员法》第95条规定,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前款所列职位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实行聘任制。据此可知,涉及国家秘密的职位,不实行聘任制。

选项B正确。《公务员法》第98条第3款规定,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具体办法由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

选项C错误。《公务员法》第98条第2款规定,聘任合同期限为一年至五年。聘任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为一个月至六个月。据此可知,聘任合同期限为1-5年,不能为10年。

选项D错误。《公务员法》第97条第2款规定,聘任合同的签订、变更或者解除,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据此可知,聘任合同应当报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无需经上级机关批准。

99.张某通过房产经纪公司购买王某一套住房并办理了转让登记手续,后王某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登记行为。行政诉讼过程中,王某又以张某为被告就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提起民事诉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0年卷二不定项第99题)

A.本案行政诉讼中止,等待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B.法院可以决定民事与行政案件合并审理

C.如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应当判决驳回王某的行政诉讼请求 D.如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应当判决确认转让登记行为合法 「答案」A 「考点」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衔接的问题

「解析」选项A正确。本题中,王某向法院请求撤销房屋转让登记的理由是买卖合同无效。同时,王某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请求是确认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据此可知,行政案件的审判须以民事诉讼的裁判结果为依据,在民事诉讼审结之前,行政诉讼应当中止。

选项B错误。本题中,民事诉讼不是因行政行为的违法而导致的赔偿诉讼,不是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赔偿诉讼的情况,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是两个独立的诉,不能合并审理。选项C错误。房屋登记机关是根据买卖合同作出了转让登记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则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就不复存在了,在此情形下,法院应当判决撤销该转让登记行为,而不是“驳回王某的诉讼请求”。

选项D错误。本案中,如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则该转让登记行为合法,但王某的诉讼请求是要求法院撤销登记行为,属于变更判决,而确认合法则为确认判决,与王某的诉讼请求不符,故法院不能作出确认合法的判决。

100.2006年5月9日,县公安局以甲偷开乙的轿车为由,向其送达1,0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书。甲不服,于同月19日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6月8日,复议机关同意甲撤回复议申请。6月20日,甲就该处罚决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卷二不定项第100题)

A.对甲偷开的轿车县公安局可以扣押

B.如甲能够证明撤回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可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对该处罚决定提出复议申请

C.甲逾期不缴纳1,000元罚款,县公安局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D.法院不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答案」BC 「考点」行政复议申请的撤回、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解析」选项A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9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本题中,轿车为被侵害人乙所有,县公安局不得扣押。

选项B正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38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申请人能够证明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除外。

选项C正确。《行政处罚法》第51条第(一)项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指导性质的行为是()

A.国务院法制局拟定的国务院年度立法规划

B.国务院发布的《XX年产业发展政策纲要》

C.公安部发布禁止旅客携带危险品上车的规定

D.环保局责令超标排污企业限期整改的通告

2.下列可诉的行政裁决行为是()

A.专利评审委员会对专利侵权纠纷的裁决

B.市监察局对公务员不服行政处分申诉意见的裁决

C.省人民政府作出的有关土地所有权的行政复议裁决

D.国务院对规章适用冲突的裁决

3.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是指()

A.在同一行政审判庭先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再审理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B.在同一行政审判庭先审理民事诉讼案件,再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C.在同一行政审判庭一并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及其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D.在行政和民事两个审判庭分别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和附带的民事诉讼案件

4.某工商执法大队集中销毁处理了一批没收的盗版音像制品,这种执法活动属于()

A.行政处罚 B.行政处理C.行政征收 D.行政事实行为

5.能够体现政府实现国家社会保障职责的行为是()

A.行政奖励 B.行政给付C.行政许可 D.行政指导

6.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法法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历史渊源

B.行政法规是我国主要的行政法法源

C.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行政判例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D.法律解释不是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7.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的行政法性质是()

A.地方一级政权 B.独立的行政主体C.职能性行政机关 D.专业性行政机关

8.质询体现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某些行政管理行为的()

A.询问 B.咨询C.质问 D.质证

9.某市政府决定关闭一影响市容环境的屠宰场,并给予受到损失的业主以相应的经济补偿。市政府的这一行为体现了行政许可的()

A.合法性原则 B.合理性原则C.比例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1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其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

A.一个月内 B.二个月内C.三个月内 D.六个月内

11.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罚的是()

A.吊销许可证 B.行政拘留C.劳动教养 D.没收非法财物

12.公务员和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行政处分决定的,可以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时限是,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

A.5日内 B.15日内C.30日内 D.60日内

1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是()

A.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 B.两审终审原则

C.检察监督原则 D.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14.在我国行政复议中能作为法律适用的“依据”,但在行政诉讼中只能“参照”适用的规范性文件是()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C.自治条例 D.规章

15.行政诉讼变更判决适用于()

A.行政处罚证据不足

B.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C.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

D.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16.将行政法制监督分为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监督,这种划分是()

A.以监督是否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为标准

B.以监督的时间为标准

C.以监督的对象为标准

D.以监督的主体为标准

17.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受理法院是()

A.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B.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C.第一审人民法院 D.第二审人民法院

18.某政府与城建排污公司协商签订了市政排水除污工程项目合同,该合同具有()

A.行政指导性质 B.行政合同性质C.行政征用性质 D.行政给付性质

19.行政复议最主要的审理方式是()

A.开庭审理 B.听证审理C.调查审理 D.书面审理

20.某县政府拆迁县城中心一住宅小区出售给开发商牟取利益,该行为已构成行政法上的()

A.滥用职权 B.超越职权C.违反法定程序 D.适用法律法规不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关系包括()

A.行政管理关系

B.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关系

C.行政机关内部的行政关系

D.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E.行政救济关系

22.下列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为有()

A.学校对严重违纪的学生开除学籍

B.交警对醉酒驾车司机强制拘留

C.电网公司下达配电指标

D.卫生防疫站对某水源查封检疫

E.司法鉴定中心出具伤情鉴定意见

2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务员行政处分的形式有()

A.降级 B.免职C.撤职 D.责令辞职E.辞退

24.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参与权的行为有()

A.向省人大提出立法建议

B.在政府部门组织的水价听证会上作为听证代表发言

C.在交警处罚时进行申辩

D.向开发商了解楼盘规划

E.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案件

25.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A.享有规章制定权

B.在法律授权管理的事项范围内可进行创制性立法

C.所制定的规章需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

D.所制定的规章与部门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

E.所制定的规章受本级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监督

26.下列有关行政许可的特征有()

A.行政许可是授益性的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以双方合意为基础

C.行政许可的前提条件是存在着法律的一般性禁止

D.行政许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险或影响秩序的因素

E.行政许可是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

27.下列属于我国行政征收种类的有()

A.行政罚款 B.税款C.排污费 D.教育附加费E.滞纳金

28.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有()

A.较小数额罚款或警告处罚

B.经过听证

C.违法事实确凿

D.当事人没有异议

E.有法定依据

29.下列属于行政裁决的有()

A.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奶制品三聚氰胺超标损害赔偿责任的裁决

B.人民法院对一起合同纠纷责任的裁决

C.商标评审委员会对一起商标侵权纠纷案件的裁决

D.村民委员会对村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裁决

E.足球俱乐部对球队教练与队员纠纷的裁决

30.行政补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合法的行政行为造成了相对人的损害

B.行政补偿的对象是受到行政管理行为损害的当事人并没有行政法上的特定义务

C.行政补偿的发生存在着行政致害行为与受损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

D.行政补偿的主体只能是国家

E.行政补偿责任是法定的31.行政赔偿责任

32.羁束行政行为

33.行政主体

34.行政法规

35.行政确认

36.简述行政复议的合法原则。

37.简述告知制度及其内容。

38.张某拟经营药店,遂向市药监局递交了许可申请。但在法定期间内该药监局既未受理,也未告知理由。遂后张某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请结合本案简要回答行政诉讼原告、被告的举证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39.试论比例原则。

40.2009年2月4日S县人民政府(甲方)依据S县工业园区规划项目要求,委托S县Z镇政府与S县Z镇W村村委会签订了“征用S县Z镇W村七组、八组(乙方)位于S县工业园区规划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土地的补偿协议”。该协议约定甲方征用乙方位于S县工业园区规划区域土地270亩,征地补偿费用7,064,304元人民币,分6年付款等相关内容。S县Z镇W村七组、八组村民得知该征地补偿协议后不服协议内容,拟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试分析:(1)本案的被告是S县政府还是S县Z镇政府?(1分)并说明理由。(1分)

(2)S县Z镇W村村委会在本案的诉讼主体资格?(2分)并说明理由。(2分)

(3)如何确定本案的管辖法院?(2分)并说明理由。(2分)

41.2009年10月14日晚7时30分左右,司机孙X驾车行至一路口时被一男子拦下。拦车男子声称:天冷事急打不到车,请孙X捎他一程,孙X同意。上车后,该男子声称要按出租车价格付钱,孙X专注开车并未理会。孙X车开出四五分钟后,该男子要下车并同时掏出10元钱扔在车的仪表盘上,随后该男子伸脚急踩刹车,并伸手拔车的钥匙。与此同时,孙X看到他车的前侧驶来一辆面包车,车上冲下几名便衣男子自称是执法队的,他们认定孙X在开黑车拉客,搞非法营运。于是,这几名便衣男子拿走了孙X的驾驶证和行车证,扣留了孙X的汽车,并将孙X拉到附近停着的一辆车上。此时,拦车男子早已跑掉。孙X想报警,但其手机也被这些执法者没收。车上的几名身穿制服的男子对孙X进行了讯问,并拿出P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调查处理通知书指控孙X搞非法营运,令其在调查处理通知书上签字。孙X在与这些执法者解释了1个小时无果的情况下,被迫签字才得以离开。

事发后,孙X感到冤枉,绝望之下他砍下自己的小手指以示清白。

试分析:(1)P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便装执法行为的性质。(2分)

2002—2012年行政法案例分析 篇9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柳州市卫生监督所2003—2013年每年的卫生行政处罚统计表及在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立案查处的传染病归档案件。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3—2013年11年来柳州市传染病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按照数量、处罚金额和违法行为等进行分析。

2结果

2.1传染病案件数量及处罚金额情况

柳州市2003—2013年共查处卫生行政案件1 968起, 其中传染病行政处罚案件25起,占案件总数的1.27%。 2003年、2008年、2010年和2011年传染病案件数为0。 2012年传染病立案处罚14起,为11年中最多,单年案件数占11年来传染病案件总数的56%。柳州市2003—2013年行政处罚罚款累计金额为2 704 577.60元,传染病行政处罚金额为73 320.00元,占罚款总额的2.71%。其中,2007年传染病处罚金额35 620.00元,为11年之最,其次是2012年 (17 000元)、2006年(10 000)元,其余年度罚款数额都在10 000.00元以下,见表1。

2.2违法案件违法行为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柳州市传染病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主要有4大类:疫情未报告、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卫生要求、消毒灭菌效果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及供不合格水导致传染病流行。违法行为以“消毒灭菌效果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 最多(11起),其次是“医疗废物处置不符合卫生要求”(6起),两类违法行为占总违法数的68%。

3讨论

3.1传染病处罚力度较低,和其他地市存在较大的差距

萧山市常住人口114万人,与柳州市120万人口相近。 萧山市1994—1999年的6年中,共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91家单位和个人作出了行政处罚[1]。柳州市2003—2013年11年来传染病行政处罚的案件仅有25起, 说明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状况不容乐观,行政处罚的力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柳州市卫生监督所将传染病卫生监督划入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科合并工作,没有设置专门的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室。医疗机构卫生监督科室承担着打击非法行医的职责,由于“打非”工作涉及到群众健康权益和检察机关追责,压力较大,因此该科室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打击非法行医行动中,无暇顾及传染病的卫生监督工作。常常是有专项行动和突发传染病流行时就突击检查一段时间,工作没有常态化、持续性。

3.2传染病处罚种类少,处罚依据单一

根据传染病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类,共有近50项违法行为可以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但是,11年来, 柳州市传染病卫生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只有4类,以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 《消毒管理办法》居多。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导致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层面存在差异[2]。二是柳州市目前的传染病卫生监督模式还停留在处理投诉和突发疫情、搞阶段性的专项检查上,没有将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常态化。因此传染病违法案件来源较少,种类比较单一。 除此之外,卫生监督员接受新出台的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无法做到“有法可依”。

4对策

4.1转变观念,依法履行传染病法定监管职责

随着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监督等职责的调整,传染病卫生监督执法在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3]。卫生监督所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执法单位,应该转变观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该履行的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全方位的开展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活动。可以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的经验,将传染病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作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的重要指标[4],将传染病卫生监督工作贯穿于医疗卫生监督员日常卫生监督工作中。对违反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而不是总停留在检查、通报的模式上。有效地保证传染病防治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体现出卫生监督部门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价值和作为。

4.2加强培训,提高传染病卫生执法能力

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医疗机构的新资源、新技术层出不穷,特别需要卫生监督员与时俱进。应着力加强传染病专业监督人才的培养,加强他们在流行病学、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执法水平,从而有效地保证传染病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些卫生监督机构在传染病卫生监督员的再教育和培训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柳州市卫生监督所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将卫生监督员派到医院的相关科室,如预防保健科、检验科和院感科等进行至少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利用医院专业人员的知识资源优势,使监督员能更熟炼地掌握传染病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监督执法的质量和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

4.3完善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

上一篇:优秀应届毕业生申请书下一篇:做学习型党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