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通用5篇)

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 篇1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2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烂熳(màn) 匿名(nì) 绯红 (fěi) 深恶痛绝(wù)

B、凛冽(lǐn) 禁锢(gù) 锃亮 (zèng) 颔首低眉(hàn)

C、迸射(bēng) 鬈发(quán) 稽首 (qǐ) 衔觞赋诗(shāng)

D、酷肖(xiāo) 迁徙(xí) 憔悴(qiáo) 千山万壑(hè)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 )

A、正襟危坐 油光可鉴 器宇非凡 美不甚收

B、藏污纳垢 粗制滥造 郁郁寡欢 广袤无垠

C、油然而生 盛气凌人 不可明状 海誓山盟

D、诚惶诚恐 拖泥带水 冥思暇想 长嘘短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因受贿行贿被判处死刑,其受贿数额之巨令国人叹为观止。

B.她不仅外貌出众,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在众多参赛选手中鹤立鸡群。

C.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4、下列句子的正确顺序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

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⑤这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A.①③②⑤④ B.⑤③④①② C.⑤④①③② D.④⑤①②③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赠序”,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苦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B、《海燕》是高尔基早期创作活动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诗。作品刻画了象征着大智大勇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燕”的形象,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C、我们在鲁迅先生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认识了朴实善良的“长妈妈”,在小说《社戏》中认识了聪明的双喜和淳朴的六一公公,也在散文《雪》中领略了江南的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的雪的蓬勃奋飞的壮美。

D、《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牛汉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6、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的哪句话比较得体?( )

陈亮第一次走进建行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

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

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想干什么?”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10分)

7.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A.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敝帚自珍

C.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曰 D.援疑质理 / 孤立无援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选自《五柳先生传》)

8.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1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0.谈谈你对宋濂和五柳先生的“乐”的理解。结合两篇文章,说说你心中的快乐是怎样的。(3分)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5分)

11.把空白处的诗文补写完整。

(1)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马说》)

(2)___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 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9)《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 ; ,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12-16题。

栀子花笑了

⑴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噪音在微风里滑过一个圈子之后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夕阳带着对大地的一丝留念披着一条红色的披风在天际中翩翩起舞。(A)一阵风吹过来,树叶摇了摇身子,落叶在树枝与地面间飞舞着,用生命最后的余光照亮了秋日的寂静。不甘寂寞的栀子花也出来助兴,将整个校园弥漫上一层浓浓的香气。

⑵这一衣带水的校园通道上的这一头一男一女的景象跟整个气氛很巧妙地溶合在一起,而另一头缓缓走来的校长却像鸟儿一样点破了这和谐的安宁。走过来了,尽管栀子花依旧很香,可这中间还是夹着一些火药味儿。

⑶男孩坐在自行车上,侧着身跟女孩说话,女孩站在男孩的右手旁,手里拿着一个大的讲义夹和一封粉红色的信,校长站在女孩的对面。三个人站着像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总是很不稳定的,就像三个小孩总比两个小孩来得容易吵架一样,这跟数学并没有矛盾。

⑷“这么晚还不回家啊。”校长首先打破了寂静,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盯着这两个学生。现在的中学生真的不像话了,还小小年纪,唉,想当年我们这个年纪男女连互看一眼都不敢……校长浮光掠影了他当时年轻的时候,顿时来了精神。“是的,校长,因为有点事儿。”女孩安静而从容地回答。身边的男孩羞涩地低下了头。

⑸风似乎有些大了,树叶开始沙沙作响着,栀子花的花香像是被稀释了一样,香味顿时减少了很多。

⑹“哪个年级的?”校长问。“高三,校长。”女孩回答道。都高三了还有这心思,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不懂事。唉,校长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突然看到了女孩手上的信。

⑺“这封信是给他的?”校长指着男孩问着女孩。“是的,校长。”仍旧是女孩从容的回答。“信,嗯,让我看一下。”校长有点不自然说道。女孩刚伸出手,像是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手就停在半空中了。“校长,就我所知,即便是警察。不能随便看别人的东西。”女孩笑了笑说。“这……”校长突然有点尴尬了。

⑻好像真的要下雨了,夕阳承受不住黑暗的诱惑消失在天际了,栀子花也是没有精神了。将暮未暮的天空里,穿越云层的阳光几乎是一种奢侈,然而在黑暗到来之前它依然顽强的存在——这一切看了都使人感动……

⑼男孩的脸色似乎有些苍白,他拉了拉女孩的衣角说,“给校长看吧!”校长看了看男孩,眼神之中掠过一些的感激,但随即笑了,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了。女孩把信给了校长。

⑽配合得多好了啊。校长来不及多想,忙打开信:放心,好好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学习不用怕落下,全班同学都会帮你的。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呢!这些笔记是同学们帮你做的,相信自己会好起来的,因为不只是你一个人,你还有大家呢!接下来,是同学一大串的祝语。校长的表情突然僵硬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⑾校长信看完了吗?我们到时间晚自习了。校长,其实这世上除了爱情之外,还有一种更深更真更值得让人珍藏的感情,那就是友谊,您说是吗?校长。”女孩仍旧笑着说。

⑿是啊!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自己竟忽视了这种真挚的感情,还差点扼杀掉了它。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童话!是啊!不是童话。校长突然笑了。

⒀这笑像一个屏风把风和将要下的雨都隔绝了。(B)天空仍像先前一样静谧、和谐,树叶被风温柔的拥抱得安静而羞涩了,空气中溢满了香气,栀子花笑得有点“花枝招展”了。

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3分)

13.本文对“栀子花”的形态、香气进行了多次的描写,请从文中划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试分析其作用。(3分)

14.文中第⑼和⑿两段都写了校长的“笑”,请说说校长这两次“笑”所表达的意思(3分)

15.请你试着说说“栀子花笑了”的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异性间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友谊是男女之间的纯真友情。你觉得应如何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友情?面对父母、师长的误会时,你会如何处理?(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8分)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轰的一声炮响了,这时船员们的欢呼声混杂在一起。炮弹打中了,正打在动物身上,但是并没有给它致命的打击,而是从它圆圆的身上滑过去落在二海里远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说,“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层六英寸厚的铁甲!”“该死的东西!”法拉古舰长喊。追逐又开始了,法拉古舰长弯身对我说道:“我要一直追到我们的船爆炸为止!”“对,您对!”我答。人们只指望这动物筋疲力尽,它总不能跟蒸汽机一样,永远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点也不疲倦。这么多时间过去了,它并没有显出一点疲劳的样子。再说,我们是应该表扬林肯号的,它用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了这次恶斗。

17、以上文字出自科幻小说《 》,作者是法国的 。(2分)

18、选文描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那条独角鲸是“古怪的动物”? (2分)

19、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2分)

20、《海底两万里》是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

花开花谢,春去秋来。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 不少于600字 。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共12分)

1、B 2、B 3、B 4、C 5、C 6、C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5分)

7 B

8、或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慕荣利,回归自然。

9、略

10、宋濂求学时尽管学习及生活条件都很恶劣,但他在学习中获得了知识,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五柳先生虽然家贫,但他从自己的志趣中得到了满足,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我认为真正的快乐就应该是这样,不是来自物质的享受,而是源自精神世界的追求。一个人只有在精神世界中有所追求、有所收获,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

11、略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4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5分)

12.本文讲述了一位校长从开始误会学生早恋到后来误会消除的故事,表达了异性之间是存在纯真的友情这一主题。

13示例:

(A)句是环境描写,渲染了秋日校园温馨美好的氛围,为后文表现美好的情感作铺垫。

(B)句是环境描写,借助栀子花的香气和拟人化的“花枝招展”,含蓄地表达了主旨:异性之间存在着像栀子花一样芬芳美好的友谊。

14.示例:

⑼段的“笑”字,体现了校长自以为捉住学生早恋把柄时自信、得意的心理。

⑿段的“笑”字,体现了误会消除后,校长对纯真友情的认知失而复得时欣慰、愉悦的情感。

15.示例:“栀子花笑了”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异性友谊经历误解后变得更纯洁、更美好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异性间纯真友谊得到理解的喜悦之情。以其为题,并在行文中反复体现,最后在结尾处又再次提及,形成首尾的呼应,都能更好突显主题。

16.示例:应正确区分异性爱情和异性友情的区别,把握好尺度。及早树立理想抱负,并努力为之奋斗。用真诚、体谅、良性的竞争等方法浇灌友谊之花。如果师长、父母有误解,我会心平气和地和他们谈自己的想法消除误解,并用实际行动和学习成绩证明自己。

(二)文学名著阅读(8分)

17、《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18、 选文描写了初见“海怪”并与“海怪”紧张而激烈的“战斗”经历。 因为它不怕炮弹,不知疲倦,其实,它是一艘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

19、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 篇2

下面分别从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两个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说明。

一、文言文阅读试题分析

近些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和结构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布局。文言文阅读共4道客观题与1道主观题,分值共22分。客观题分别考查考生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对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主观题分别考查文言断句和文句翻译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来说,2009文言文阅读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 平稳。首先,选材与去年一脉相承,均是典型的人物传记散文,这种文本材料在历年高考中比较常见,也是各校在高三备考中大量训练的材料,与教学实际相符。其次,考点设置、试题分值、题型题量均保持稳定。

2. 稳中有变。较明显的变化有:①减少了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的考查。首先,在客观选择题(第7小题)方面,信息筛选的考查取代了去年的文言特殊句式的考查;其次,在文言实词、文句翻译方面,去年涉及到通假字“振”通“赈”,名词动用“妻”译为“嫁给……为妻子”,省略句(两句翻译均有较多的省略成分)等文言语法与文言现象。今年仅涉及到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这一文言现象,“奇” 译为“认为……奇特”和“壮” 译为“认为……豪迈”。 ②文言断句推陈出新。句读正确与否,对能否正确理解文意有直接关系。平时学习中,我们应懂得断句的基本技法:虚词是断句的一个点,注意句首与句末的常见语气词;其次,平时多关注文言句式的表达特点,对如判断句、倒装句等句式结构有所了解;再次,关注断句中出现的人物和动词,一般来说,人物之间的切换就是句读处;最后,对个别没有把握的断句之处,不断比断更能有效得分。今年依然是选择了文言材料的最后一段让考生断句,分值也是4分。但与去年相比,该题的变化是由去年的断8处增加为断12处。这一变化使一批思维定势化、答题模式化的考生丢了分。

3. 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①从考查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文言虚词试题出得较好。用来作比较的8个例句全部来自原文,有利于考查考生整体把握文言阅读材料。所考查的四个虚词“其”“之”“以”“乃”均在《考试大纲》所列的虚词范围之内,所考用法也均为该虚词的常见基本用法;但是要准确答对这道试题,不仅需要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还需要较高的文言阅读能力,选项C就是一个较大的干扰项,“问何以济”“以佐国用”,从语法角度分析,“以”后面接的都是动词,很容易认为正确项就是C,两个“以”都表示目的,译为“来”;只有具备扎实的文言阅读功底,清楚地知道“问何以济”是“以何济”的倒装,即“拿什么去救济”的意思,才能果断地排除干扰。②文句翻译有效地考查了考生“一是对文意的理解,二是现代汉语表达能力”两个层次的能力。第一句译文中的关键词“向”以及考察点“预”“殆过”, 第二句译文中的关键词“诏”以及考察点“壮”“意”都需要考生仔细研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其含义,才能通顺地翻译好。今年翻译依然强调“大意”的把握,每小题译对大意即给2分,充分考虑了文言翻译所含有的主观成分,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阅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9年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两点值得商榷:①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内容,解题的方法一般有三种:首先是根据掌握的实词常用意直接判断,其次是联系学过的课文知识迁移加以辨析,其三是将提供的词义置于原文中,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正误。今年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基本意的考查。“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即“诛杀”,考的就是这个义项;“弛”,考生学过的基本义为“松弛”,考的也是这个义项。这样的基本义考查多了,不利于提高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认读实词的能力,不能很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②文句翻译中的“殆” 译为“大概、恐怕、也许”等意思,未曾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石钟山记》已删,文中有“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难以体现通过知识迁移检查语文能力的命题立意。

总的看来,今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体现了一种稳定性,考点设置稳中有变,能力与基础兼顾,难易程度适中,值得肯定。但意动用法的考查分量偏重;所选文言阅读材料内容教化意味浓,读来少了亲切感,难以发挥古典作品的审美熏陶感染作用。此外,多年人物传记散文的“一枝独秀”,很容易造成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类型化和模式化,对文言教学的导向作用还需进一步推敲。

对于2010年考生来说,古文阅读备考可以不避熟,继续训练人物传记散文,同时关注阅读材料的多元化。文言实词的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实词义项,常见实词中容易误解的义项要重点记忆。回归课本非常重要。今年第①句翻译中的给分点“向”的义项“之前、曾经”在课本《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学过“失向来之烟霞”。当然,遇到陌生的词语还要学会推断,联系上下文语境,及其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确定语境义。例如:第②翻译中的给分点“壮”,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义译为“认为……勇敢或赞扬、赞赏”的意思。文言虚词的复习则可以各个击破,把《考试大纲》所列18个虚词分次扎扎实实牢记其基本用法。至于筛选信息题,要学会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词句,一一对应、比照,便会发现问题。一般而言,针对原文的叙述性文字所作的分析,设置的错误点有:事件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张冠李戴、牵强附会;人物性格的陈述失当。对此,我们要心中有数。对于翻译句子,命题者命题时注意踩“点”,考生翻译时要注意抓“点”。“点”就是判分点,“点”就是最能看出考生水平的地方,有区分度的地方。词语的语境义、活用词、固定结构、特殊文言句式都是翻译句子时应抓的“点”。

二、诗歌鉴赏试题分析

2009年诗歌鉴赏选自考生耳熟能详的诗人杜甫的作品五律《月》,无论在体裁(唐诗)、题材(写景抒怀),还是作者(名家)选取上都紧随主流思路;而且命题时有加注,注释诗句涉及的地名、写作背景、重点字词,为阅读理解提供铺助材料,适当降低阅读和鉴赏难度;两道题的设置,第一问,是整体领悟,题目出得非常基础和老实;第二问,是细部欣赏,难度不大,也很基础。总之,今年诗歌的命题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值得充分肯定。

诗歌鉴赏出题“浅易”程度的把握,一直都是命题人要考虑的因素。与去年的“比较阅读”相比,2009年诗歌鉴赏欲降低阅读与鉴赏难度的命题意图是明显的:①由鉴赏两首诗减少到鉴赏一首诗;②题目数量由两题三问减少到两题两问;③所选为典型的写景抒怀诗,高三考生应该比较熟悉,试题中又有比较充分的加注;④试题的考查也降低了难度,如第2问,不要求考生从诗中识别、判断出符合问题要求的意向答题:“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空变化或强度的词来表情达意,请举两例并加以简析,而是直接考查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所寄予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但是,实际效果是2009诗歌鉴赏对考生来说,答题正确的难度偏大,其原因主要是:

1. 诗歌本身理解上有不确定因素:①“万里瞿塘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考生很可能理解为“万里”直接修饰瞿塘峡,夸张地说明“瞿塘峡的空间距离大”;又或理解为“万里”是修饰月的,侧面描写出那晚月色特别清朗,可以笼罩万里广阔的天地;而结合本诗“月下乡思”的主题,又会理解为抬头望见的瞿塘月距离故乡有“万里之遥”。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中的“开”这一动作的施行者是谁?是写当晚瞿塘峡的月殷情地频频“光顾”,一次次照亮诗人所困居的幽暗陋室?还是指诗人当晚自己的心绪难耐,不时推开陋室的门走进月色,望月怀思?③“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中“落”是什么意思?“夜久”又如何准确理解?是理解为月夜,乌鹊久久停落在江边?还是说夜已很深,诗人杜甫望着乌鹊南飞,感慨自己却还沦落在异乡的江边,不知何时能归去?

2. 诗句本身的鉴赏有一定难度。“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不好理解,尤其是“爽合风襟静”。考生不一定掌握了诗歌的一般章法结构原理中的起承转合。而按起承转合的章法来理解,这第三联是宕开一笔,转向另外的情调。那么,前两联的基础情调是什么呢?“静”,月夜下的环境清冷静谧,但是在这样一个有着美好月色的夜晚,诗人却泪洒脸颊,这是典型的“转”,环境的静谧与诗人情感的不平静构成鲜明对比。“泪”是全诗直接显露感情基调的词,也是解读理解诗歌主旨的一个提示和切入口。诗人为什么流泪呢?“泪”的深层涵义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气清爽,春风吹拂着衣襟,四周一片寂静,月亮高挂天空,正对着泪脸高悬。

3. 诗歌作者对考生阅读鉴赏的干扰。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来说,“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这点诗歌鉴赏常识考生是有的,但在解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时,许多考生可能会直接忽略“月”这一意象的基本寄意,而作出类似于“对社会动荡的不满和人民生活疾苦的同情的忧国忧民的感情”的解答,因为作者是杜甫。杜甫诗圣的形象在考生记忆里太强势了:杜甫是一个宁苦身以利人的诗圣,虽然一生以舟为家,但在飘零的旅途上,他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所以,鉴赏诗歌时,考生难以回避“知人论世”这一诗歌思想情感鉴赏的一般原则的影响。“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这样平实的答案,绝大多考生可能会不放心,“望月感发泪流,只为自己的漂泊流离和念亲思乡”这样平凡而平民化的杜甫,在整个中学教学中,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

第1、2点是客观因素,第3点是来自考生解题的主观因素,看见杜甫就想到忧国忧民、国计民生,忽略生命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瞬间的存在。因此,2009年诗歌鉴赏题给中学教学的提醒应该引起大家重视。我们日常教学不应该过分强调技巧和答题的模式化、套路化,必须引导考生深入品咂诗歌,眼前的文本是第一位的,印象化、概念化答题是一种取巧,不利于考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其实这一导向,是近几年诗歌鉴赏考查的方向。广东连续四年古诗阅读鉴赏命题都选取了对不知名作者作品的考查,考生对他们的生平、心路历程、创作风格和所处时代背景都不太可能很了解,命题的重点很清楚是放在考查考生的诗词积累和特定语境下阅读鉴赏的能力。

不过,对于2009年诗歌鉴赏题,有一点确实是值得进一步推敲:“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的参考答案有待补充完善。考生作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国家前途的忧虑”的解答可以给分。撇开“知人论世”的因素,就从尾联“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来细品,关心国事的感情也是解读得通的。曹操《短歌行》中有诗句“乌鹊南飞,何枝可依”, 表达的是对人才的渴求;此诗“夜久落江边”,是说乌鹊无枝可依,隐喻安史之乱后,人才飘零,报国无门,若读出对时局、国事的忧虑也不应算是穿凿附会。所以,2009年诗歌鉴赏命题的导向与选材的吻合度是一个问题。

整体而言,2009年诗歌鉴赏在体裁和题材及名作家选取上所起的导向作用是肯定的,给诗歌教学的根本任务的提醒是积极的。

对于2010年考生来说,“名家名篇”与“名家非名篇”的阅读可能是高考古诗阅读鉴赏的一个热点。诗词鉴赏备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考什么”。《考试大纲》要求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并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备考应该把考点烂记于心,然后研究近年有哪个考点尚未涉及或考查较少,即可以特别关注。比如今年的第①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想感情方面的设题即是近年来广东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冷门。其次应力避答题出现硬伤。答题硬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①出现常识性错误。比如: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主要抒发了作者国已灭亡的痛心”。事实上,安史之乱并未灭亡唐代。②思维混乱。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无奈、忧虑、欲畅无言的感情”,“月”的意象与所抒发的这一感情毫无关联,不存在因果关系。③无视给出的加注。有考生这样回答第一问“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被贬后的忧伤之情”。其实,诗句与加注(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均未涉及作者被贬的信息。第三,必须强调诗歌鉴赏答题的规范性:强化读题意识,答题必须符合题目要求;强化格式意识,答题必须符合既定格式;强化语言意识,答题必须符合语体要求。

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 篇3

一年级兴国班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这样,才能在金钱面前保持自由的心态,做一个自由人。

②如同古希腊哲学家彼翁在谈到一个富有的守财奴时所说:“他并没有得到财富,而是财富得到了他。”

③也就是真正把钱看做身外之物,不管是已到手的还是将到手的,都与之拉开距离,随时可以放弃。

④凡是对钱抱占有态度的人,他同时也就被钱占有,成了钱的奴隶。⑤做金钱的主人,关键是戒除对金钱的占有欲,抱一种不占有的态度。

是“清明坊”。

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宝珠先生,用几十年的时间对《清明上河图》进行细致地考证。他在《清明上河图与清明上河学》一书中,对孔宪易先生的秋景之说持否定态度。其中对扇子的考证叫人折服。《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扇子有十多处,这是孔宪易先生产生秋景说法的原因之一。周宝珠教授考证认为,扇子的主要功能的确是用来拂暑驱蝇,但是在北宋这个时期还另有它用。扇子除有题诗作画、扑卖馈赠之用外,还有“便面”之用。“便面”这一风俗由来已久。书生文人、达官显贵、庶民布衣在街上碰到熟人不愿寒暄,就以扇子障面,对方心神领会并不责怪,反而认为是礼貌之举。故曰:“以扇遮面,则其两便。”由此看来“便面”习俗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周宝珠教授对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政治清明”一说赞赏有嘉,并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可能性。北宋长期实施的“偃武修文”的国策,国家经济趋于繁荣,出现了较唐朝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太平盛世。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大肆歌颂当朝皇帝的政治清明;《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磅礴气势和繁盛景象,最能代表宋徽宗赵佶“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如果称太平盛世未免太露骨,因此“清明上河图”这五字一语双关,弦外有音。但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正在乞讨的乞丐,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以及大街上跑着的猪等,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指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关于“上河”的含义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7.文章引用周宝珠教授对扇子的考证,用意最准确的一项是()

A.证明在北宋时期扇子除拂暑驱蝇外,还有其它如题诗作画、扑卖馈赠的用处。B.否定孔宪易先生对“清明”解释,“清明”所绘之景并不一定是秋景。C.说明扇子在北宋时期,主要的用途是“便面”,是一种礼貌之举。D.是为了佐证史树青先生关于“清明”是“政治清明”的说法是正确的。

8.下列说法,不能证明“清明”是“政治清明”意思的一项是()..A.北宋长期实施“偃武修文”国策,经济繁荣,国势昌盛。B.这一时期的文人官宦,为了仕途腾达,极尽歌颂之能事。

C.《清明上河图》展现出的气势和景象,能体现“偃武修文”的治国思想。D.《清明上河图》中官衙门口的士兵和大街上跑着的猪等人与物,正体现出一种繁盛景象。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坊”是北宋时期东就城外城东郊区三坊之第一坊。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景象。

B.如果“清明”是“政治清明”一说成立的话,那么,“清明上河图”这五个字就是一语双关,弦外有音。

C.《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也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逆水行舟”的解释是其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D.文章引用《东京梦华录》记载,是为了证明“上河”即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②

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10.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借用 .B.景淳竟死竟: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多:称赞 .

11.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人莫舍我独好周人急 ..A.吾宁舍之而受祸然其行最著 ..

恐为他人得为报 ..C.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妻卧草中以号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1)试指出“渺茫”一词所包含的两层意思。(4分)

(2)诗歌的三、四句在传情达意上有何特点?(4分)

15、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共8分)

(1)淇水汤汤。女也不爽。(《氓》)(2)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3),忧思难忘。何以解忧。(《短歌行》)(4),枉用相存。,心念旧恩。(《短歌行》)(5),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归园田居(其一)》)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需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的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4分)

②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4分)

③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4分)

1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把远方想象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年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6、文中“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4分)

C.文章第四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我”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D.文章第六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文章第七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 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六、(15分)20、语言综合运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它像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戍卒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请将它改写成一段话。要求:①使用第一人称;

②以描写为主,表现人物心情; ③运用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方法; ④不少于200字。

七、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26年,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发现一个大沙漠中有一个叫比赛尔的小村庄。它紧靠一片绿洲,从这里走出沙漠只要三天时间,可是奇怪的是,这里却没有一个人走出过沙漠。肯•莱文问那里的人:为什么不出去?得到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他们尝试过多次,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每次都是回到原地来。肯•莱文当然不信,他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儿的当地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果然又回到了原地,他由此弄清了他们走不出去的原因:原来他们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里没法准确地判断方向,所以他们走的路线实际上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弧线。肯•莱文告诉阿古特儿,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那七颗星星的方向一直走,就能走出去了。后来,阿古特儿就成了那里第一个走出沙漠的人。如今那里成了旅游胜地,那里树着一座阿古特儿的铜像。

走出沙漠,我们就可以让本来贫瘠的土地变成旅游胜地;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前面可能就是一马平川;走出失败,我们就可能到达成功的山岗;走出阴暗的心理,我们就可能让阳光洒满心田。

请以“走出”为题,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

17、作者认为年轻时就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作答。(8分)

18、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5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文章第二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平川中学高一年级兴国班第三次考试语文试卷

12.C(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13.①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征”“糜”“所苦”各1分,大意1分)

参考答案

2013-11-

21.C(A.谇suì,B.曲qū,D.惩chéng)2.D(A.讷—枘,B.噬—筮,C.垢—诟)

3.A(凌驾: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耸立:高高地直立;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所是含的全部内容。蕴涵:包含。深邃:深奥。深沉:形容程度深。)

②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面”“发”“识”各1分,大意1分)

③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孰”“缓急”、反问语气各1分,大意1分)

14、(1)(4分)“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一语双关,虚实结合。

4.A(B.由“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造成偷换主语,应去掉“的”;C.主客颠倒,改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来说,始终是宝贵的”;D.句式杂糅,去掉“只属于”或者“才会有”。)

(2)(4分)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末句则卒章显意,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

5、B(⑤③①是正面论述,其中⑤是中心论点,③①是进一步的阐释和论证,④②是反面论述。)

6.D(应该是“觉民在觉慧鼓动下抗婚”。)

7.B(A、C属于周先生考证的内容,不属于用意;D与“扇子”没有直接关系。)

15、(1)渐车帷裳士贰其行(2)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3)慨当以慷唯有杜康(4)越陌度阡契阔谈讌(5)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

8.D(第五段“这些景象却似乎与太平盛世相违背”。)

9.C(第七段,“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选项中“支持者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在文中无根据。)

16、(4分)这句话的意思是柏林留学生经历了举目无亲、风餐宿露的漂泊生活,(1分)但漂泊的生活也相应塑造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个性。(2分)表达了对勇敢漂泊者的赞扬与尊敬。(1分)

10.B(“竟”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

11.D(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前“以”

17、(8分)(1)漂泊能扩大人生的范围,开阔视野,增长知识;(2)漂泊能培养吃苦耐劳的能力,锻造坚强的意志;(3)漂泊能丰富人生体验,增加美好的回忆;(4)漂泊能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走出枯燥的牢笼;(5)漂泊能纵展想

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

象力,给人生带来浪漫色彩。(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得满分)

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

18、(5分)略。提示:年轻是就应该去远方,敢闯敢拼,因为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张扬个性,不要让你的生命平凡,留下遗憾,作者旨在激励年轻人勇于开拓,去经历,去磨练,去培养自我的独立能力和奋斗能力。

评分标准: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或认识,2分;围绕观点或认识作分析,2分;语言表达,1分。19.CD20、略

21、略

附:参考译文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人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臵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你不去取,我死后,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

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用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老婆怀孕即将生产,亲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呢?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疑自己范景淳一样。过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老婆的任何报酬。

因为这些事,大家都称赞李疑,名士大夫都喜欢与疑结交。凡是认识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广东学考语文试题结构 篇4

高考语文命题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制定了高考语文的能力要求和能力层级,使语文的测试有了明确的目标,对中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认真研究分析高考语文试题,会更有利于我们掌握高考的趋向,更有利于我们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应考训练。笔者尝试以2008年高考语文卷的个别题目为例,来谈谈自己得到的一点启示。

今年广东卷语文试题总体难度相对于去年适当有所降低,但仍保持其固有的选拔功能和区分能力。题型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试卷题目总体布局基本上是由易入难,有利于考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作答,有利于考生能力的发挥,给考生作答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语言知识考查的启示

考查语言知识是语文学科评价的需要。试卷第一大题仍以4道单项选择题的形式来进行检测。这一部分考查的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最直观反映学生语文水平的一面镜子。

第1题对语音题的考查,降低了难度。一是命题者选择的都是一些常用字来要求考生辨识读音,没有冷僻生字出现;二是对广东考生最薄弱的多音字辨析涉及较少,只在每个选项的最后一组词中出现多音字辨析,且给出的都是最常用的多音字:调、强、抹、塞;三是给出的其它字的读音基本上都是声母不同,不涉及因方言而造成的声调问题,避免声调的干扰。

这一试题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分省自行命题”这一政策的科学性。广东考生深受方言影响,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语音题太难,对于广东考生来说区分度不大,若取消则不利于推广普通话,且通过这样一道题来考查他们的“读、说”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这道题目难度的设置恰恰体现了“分省自行命题”在某种程度上的必要性。此外,这道题对我们平时的复习训练也很有启发,特别是对考生感觉特别难掌握的大量多音字的复习,笔者认为,复习时所花的时间精力可以相对较少,而且哪些应该复习,哪些可以大胆舍弃,这道题的4组多音字,可以给我们一个方向。

第2题是对成语的考查。题目的形式有一点小小的变化,出题者给出了一个生活情境,将四个成语置于这个情境中,要求考生判断使用恰当的一项。这种变化一方面使语文试题与生活联系得更为紧密,增强了试卷的时代特征,给学生以亲切感;另一方面,也突出了考查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导向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二、文言文考查的启示

试题仍选用史传类文段作命题材料,这是由“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定位决定的。节选的这段文字没有出现生僻难解的词语,文言虚词也以常见而典型的用法为主,没有冷僻罕见的特殊用法,更没有复杂的名物典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从整体风格上看,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这一段文字确是浅易形式的文言文,正符合《考试说明》“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总要求。同时,由于命题者把难度较大的试题安排在现代文阅读中,现代文阅读难度增加,为了保持全卷0.65左右的难度,文言文阅读的难度降了下来。

第5小题几个实词的意义基本上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一些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来推断。例如,尽管考生可能判断不出“振”是“赈”的通假字,但考生如果注意到“周穷振乏”的互文结构,则不难推断出“振”的意义应与“周”(周济)相近,从而否定“振作”这一义项;再如“造”字,考生则可从它的偏旁来推断,这个字的古义应与“行为、行动”有关,并不需要平时死记硬背。

文言文考查中唯一有变化的是,题目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分值加大,从原先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5个。能否正确理解文言虚词对于读懂文言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对于“之”字的考查,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为它既涉及了“之”字作动词的用法,也涉及了它作代词的用法,还涉及了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同时,又要求考生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这种变化是有导向意义的,值得重视。

总的来看,此篇文言文阅读的考点基本上都着眼于能否“读懂浅易文言文”,而且考查的目的不在于检测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而是对已有知识的一种迁移能力,这与高考选拔人才的性质是一致的。它启示我们,在进行文言文复习时,其实并不是说运用题海战术,监督学生多死记几个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学生的能力就得到提高,而是应该着眼于让学生对阅读文言文的根本规律有一个把握,通俗点说,就是教师可以思考,什么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用的,高考考的就是什么内容。例如结合文章的意思把握词句、对常见的特殊句式的认识和理解等等,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必要的,那么高考这一特殊的学业评价形式也势必会在这上面做文章。《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评价指导》一书中就明确指出了要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评价功能要与课程目标一致,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作文题的启示

命题组放弃了之前大热的材料作文,回归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题的难度,避免考生在被测试表达能力之前,还要先被测试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部分其实在现代文阅读中已进行了测试),从而突出了作文的评价功能:考生在同等的情况下,比较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水平。

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作,这个题目实在是很有“高考特色”。首先,题目非常开阔、开放,基本上所有的考生都可以对这个题目本身有一个认识,有写作的信心。此外,这个命题能够使考生把他熟悉的生活与这个题目联系起来,容易写出细节,写出感悟;再者,这个题目最出彩之处,莫过于“不要轻易”这几个字眼,怎样才叫“不要轻易”地说,这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对这一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确实使这一题目有了一个很好的区分度。

《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评价指导》一书中指出,对作文评价的具体标准是:对写作的情感和态度;观察、体验、阅读,多方面积累素材;责任感、真情实感、科学理性精神;个性、创意、思维。

在这四点具体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与以往的不同,特别是在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理性精神方面,有了更高一层的要求。而08年广东卷的这一作文题目,恰恰是根据这一学业评价标准来命题的。

评卷工作完成之后,《广州日报》刊登了一些高分作文,其中有两篇议论文的评语是这样写的: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从表达项评价,这篇文章议论文文体特征鲜明;对比论证思路严谨。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但文中有3个错别字。(语文评卷组作文题组长 陈妙云)

此篇文章的作者具有一种宏观大度的气质和思辨的逻辑。文章开篇即辨正提出了观点:请不要不加以认真思索,就轻易说‚不‛。文章的作者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对此观点有如此的理解与把握,实属不易,而且语言表达也非常清晰和准确,卷面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涂擦痕迹,是一篇质量较高的高考文章。(华南师范大学 张静)

从评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两篇文章除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思路清晰等给评卷老师留下印象之外,决定其最终能否得到高分的,应该是他们有别于一般考生的一种理性精神,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这也启示我们,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辩能力,提高遵从科学客观的理性精神,并可以多用一些简单的生活化的形式逻辑的例子,来辅导学生,训练学生。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篇5

——2018高考语文试题评析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改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向纵深推进。高考语文科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大力助推素质教育。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8份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份,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5份,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及合理难度。

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牢牢扣住“新时代”和“新一代”的历史内涵与特点,以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具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人才为目标,追求命题的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和示范性。在总结并继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2018年高考语文命题进一步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从而更好地彰显和发挥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立德树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独特功能。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立德树人: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

高考语文命题立足于时代特征,着力于把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团结奋进、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入命题。试题鲜明地体现出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意义,明确传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增强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

1.融会新思想,增强“四个自信”

今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命制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整个试卷之中,并着力画龙点睛,在关键处破题,形成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如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试题既选取新世纪以来中国在科技、民生以及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材料,又选取“2020”“2035”这两个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作为材料,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更创编“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这样饱含启迪、指明方向的引导语,启发考生强化自己的代际身份感、集体认同感,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和时代品格,从历史的纵深与未来的愿景中,更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不断增强自己和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更切实地感受到“四个自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2.讲好改革故事,定位历史坐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语文科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以全国III卷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为例: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三条标语口号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浓缩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变迁。分开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分别喊出了各自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最强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代表着改革开放之初告别贫穷与大锅饭、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渴望与激情;“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反映了新世纪后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追求科学与和谐发展的理念与态度;“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则显示了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这个比以往更接近“中国梦”光明前景的重要时刻,对历史使命和责任的强调与召唤。组合起来看,三条标语口号则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三部曲,可以帮助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改革前辈的光荣与梦想,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接力奋斗,砥砺前行,全力以赴走好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唤起青春理想,奋起追梦圆梦

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主要出生于2000年前后,是名副其实的“世纪宝宝”。他们成长于中国崛起、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几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都将在他们的青壮年时期得以实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他们继往开来,既是“追梦”的主力,又是“圆梦”的主角。2018年是“世纪宝宝”步入成年、接力“追梦”的开始,高考则是他们开启这段人生新征程的“成人礼”。今年高考语文从这个特殊机缘切入,精心选材设题,直接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和情感共鸣,激发他们接力奋斗、与祖国一起追梦圆梦的人生理想。

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心选取7个年份,以年表的形式列举中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大事件和重要规划,但在2000年和2018年两个年份,却以“世纪宝宝”的出生和成年作为当年的主要内容,并在试题的引导语中明确指出“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试题直接面向考生发声,直接点明他们的独特身份,直接揭示他们与国家、时代之间的紧密关系,直接激发他们的青春梦想与奋斗豪情,引导他们深刻思考自身一代人所面临的共同际遇与机缘,把追梦、圆梦的时代主潮落到实处。尤其是,命题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留待2035年18岁的一代人阅读,即由“世纪宝宝”发起一场两代青年在成人之际的跨时空对话,实则是要求考生想象自己成为代际接力奋斗中的主体,放眼未来,关注、思考下一代青年的成长际遇和追梦旅程,进而自觉思考对国家、民族未来的责任担当。北京市作文题“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的命制也以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为切入点。另外,全国高考语文Ⅲ卷作文题“改革开放三部曲”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引导考生回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同时,激发考生深入思考如何走好自己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将青春梦想融入追梦旅程。

二、育才成人:聚焦关键能力,深化内容改革,助推素质教育

2018高考语文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为考查目标,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聚焦关键能力,围绕学科主干内容,创新试题设计,强化素养导向,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尤其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重点体现语文科考查的内容改革,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关注信息处理、倡导主动学习,融入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语言、文学、文化的必备知识,育才成人,助推素质教育。

1.创设真实情境,突出语文实践

2018高考语文紧扣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广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一是将具体的语言文字、文学作品置于特定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如语用题的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更加突出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启事与书信的命题设计指向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有助于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这种自然语境的设计,在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基础上更加强调融会贯通。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赵一曼女士》。作为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事迹曾感动和影响过几代人。试题扣住“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来设题,创设历史具体情境,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现实对历史的追问、历史的现场叙事、史料的还原,体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在感动与思考中自然深化对革命文化的认识。二是体现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普遍性能力要求的考查,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中凸显语文特点。全国II卷作文“幸存者偏差”是一道取材新颖的经典材料作文题,以小见大,又有现实指向,需要学生建立起对材料内在思想的本质把握,或浅或深或由浅入深,结合不同情境展开论述,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以为作文就是要“大”的片面认识,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文学类文本,引导考生针对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如全国II卷第6题要求考生体会并简析老舍幽默生动的语言、全国III卷第6题“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古代诗歌赏析艺术特色,都着眼于考查考生鉴赏的关键能力。论述类文本,要求考生在掌握基本论证结构和手法的基础上,洞悉立论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最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判断,如全国卷第2题讨论“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要求考生基于文本内容,对文本的论证前提、论证手法、论证逻辑和论证内容的关系形成认识。实用类文本,需要准确解读材料,筛选整合信息,还要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社会价值和影响”,如全国卷多个文本材料相互呼应,附以一组题的设计,循序渐进,各有侧重,对实用文本的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进行全面考查,也赋予“实用”以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新内涵。

三是试题面对当代生活,体现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料选择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引领学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全国Ⅱ卷《“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突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Ⅲ卷《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突出在命运共同体的诉求中,如何理解建构社会弹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Ⅰ卷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了三则新闻报道,要求简要概括“《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其原因,这既是新闻文体的基本特征,也从“新闻立场”的角度,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社会。

2.提升思维品质,促进独立思考

2018年高考语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全面测查。

首先,深化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以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为例。“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材料直观、饶有趣味,但又耐人寻思;叙述严谨,又有一定的“留白”;含意明确,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立论方面,学生可以紧扣“幸存者偏差”这一概念展开论述,还可以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综合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隐藏在表面背后的事实等等。学生在写作时也可涉及一些其他观点,如:敢于质疑;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细节决定成败等等。另外,“幸存者偏差”注意的是关键少数、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但不能将其推到极端进而否定一切合乎情境的理性推理,这一角度的立论能体现出更强的思辨色彩。本题体现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水平的考查,引导学生培养探究意识,提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上海卷作文试题“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便于集中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天津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贴近生活实际,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另外,全国卷试题还以背景知识的方式完成对必备知识的考查,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例如,全国I卷第2题A选项所涉及的考点,就是课文《师说》中运用的正反对比手法。

其次,聚焦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重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方式呈现美,层层设问,考查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全国Ⅱ卷文学类文本选择老舍《有声电影》,小说在有限的篇幅内对诸多人物形象进行了精细刻画。考生在高中阶段对现代文学经典作家老舍的写作风格已有初步了解,试题对小说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幽默的语言等分别进行了考查。全国I卷的作文试题也特别加强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并想象把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学生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直觉体验和想象力,与2035年成年的一代人进行跨时空对话。

3.关注信息处理,强化探究意识

2018高考语文面对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能力的考查,从文本呈现方式、试题设问等方面,有效考查了考生面对不同类型的信息时选取恰当策略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一是注重对考生在整合加工、辨析推断信息方面的策略考查。文本的类型不同,所提供信息的形式、密度及设题的方式也不同。论述类文本主要关注文本的核心概念、关键语句、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考生要对文本信息进行深加工,进而分析、推断,形成独立见解;实用类文本关注文本的信息内容、信息间的关联、信息背后的立场等,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快速浏览,根据试题内容定位信息、筛选信息,然后进一步整合加工。

二是重视考生面对信息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浙江卷第6题要求针对给定文段归纳主要内容,将信息的整合、提炼与写作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全国II卷实用类文本四则材料内容围绕“知识产权”主题展开,第9题要求考生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方的作用进行简述,考生要定位、筛选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并结合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认识到高校在大力倡导创新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应为与可为的巨大空间。通过对信息处理与应用能力的全面深入考查,也进一步强化了对考生探究意识的要求。

4.引导自主学习,凸显创新导向

2018高考语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兴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把学生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首先,创新内容与题型,激发学习兴趣,防止刷题、宿构。全国III卷选用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微纪元》,这是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幻小说首次进入高考。语用题第20题变换题型,采用主观题的方式,要求考生在判断得体与否之后作出修改。全国I卷、III卷的第21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进行考核,需要读懂构图,分析关键词与思考路径间的整体关系,从“解答题目”转向了“解决问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全国III卷《精卫词》主观题设置开放性答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为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即可视为正确。

三、以文化人:彰显文化优势,突出引领功能

2018年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将“以文化人”列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水平、文化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科以古今优秀作品为载体,包罗万象,蕴含丰富,在落实“以文化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这方面匠心独具,进行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1.萃取思想精华,以优秀的文化传统浸润人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润泽后世,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化人之本。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精心选材,萃取精华,通过历史人物的群体垂范、古代思想的现代映射、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在考查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考生的精神浸润。

优秀历史人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前贤先哲的垂范是感召后世的重要方式。今年全国高考语文三套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分别节选东汉王涣、魏晋鲁芝、北宋范纯礼三位历史人物的传记,集中赞美他们清忠履正、沉毅刚正、宽厚为政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显示了陈宠知人善任、任峻勇于为政、羊祜谦逊推让等美德。范纯礼的传记中还提及他是范仲淹之子,有助于唤起考生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记忆。此外,全国语文Ⅱ卷、Ⅲ卷“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对《孟子•鱼我所欲也》和诸葛亮《出师表》的考查,也触发考生联想中国历史上众多“不食嗟来之食”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仁人志士,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三套试卷立足考查范围,回应教材内容,或实或虚,或正面或侧面,为考生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古代优秀人物群像图。考生在答题时犹如对话前贤先哲,其熏陶感化可想而知。

古代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构和创新当代思想、文化的精神之源。全国高考语文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节选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材料从两个层面探讨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强调“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引导考生认识到传统思想的当代映射及其重要价值,寄意深远。另外,儒学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部分,也是当代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资源。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除从正面考查《论语》《孟子》《荀子》等儒学经典中的名句外,I卷的“名篇名句默写”还在相邻两题的题干之中将“李蟠的儒学素养”和“周瑜的儒将装束”巧妙组合,儒生、儒将一文一武,交相辉映,充分显示了儒学对中国传统士人的全面、深刻影响。

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系。今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除大量利用优秀历史人物的崇高美德来感染、引导学生之外,还特别加强了对师德师风的推崇与宣传。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国高考语文I卷在“名篇名句默写”部分直接考查《论语•为政》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和韩愈《师说》中的相关内容;全国高考语文Ⅲ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要求考生对一封书信进行修改,书信的内容是学生对老师从教五十周年的致敬。三套试卷或详或略,或显或隐,多方面涉及师德师道,春风化雨,引导考生尊师重教。

2.博采古今名篇,以精彩的文学作品感召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的文学作品在给人艺术享受的同时,能够陶冶情操、涵养正气、升华人生境界。今年高考语文三套试卷通过博采古今名篇,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目标的同时,实现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

全国高考语文三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部分精心选取李贺《野歌》、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和王建《精卫词》。陆游的诗歌中,既有“欲试无路空峥嵘”的苦闷,又有“酒为旗鼓笔刀槊”的豪壮,还在“如见万里烟尘清”中寄寓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使考生在艺术审美中体验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李贺《野歌》即景抒怀,以“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将诗人不得意的苦闷、对命运的不甘不屈转换为对未来的信心与乐观,可以给正处于青春期的考生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人生启迪。王建《精卫词》中,精卫“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的誓言本身动人心魄,又能引发考生对“愚公移山”故事及内涵的联想,可谓言外有意,韵外有旨。

全国高考语文三套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材料分别节选自老舍《有声电影》、阿成《赵一曼女士》以及刘慈欣《微纪元》。《有声电影》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小说幽默风趣,以夸张讽刺的手法,将当时市井妇女面对新生事物的保守心理、在公共场合的无知无畏刻画得淋漓尽致,不少细节既令人忍俊不禁,又能引导考生对公共意识进行深入思考。《赵一曼女士》重点展示赵一曼女士“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同时也极为细腻地表现了她作为女性的浪漫、作为革命者的智慧和作为母亲的柔情,更好地激发了考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微纪元》虚构了人类文明历劫复生的悲喜变奏,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对人类文明的信心是始终贯彻的主题,小说结尾的“人类还在,文明还在”给人以强烈震撼。

3.精心选材设题,以优雅的语言文字引导人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凝聚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认同、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意义重大。今年高考语文试卷精选语料,巧妙设题,引导考生在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祖国文化精神的厚重博大,在提高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在考查考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试题中,巧妙融入相关内容,使考生在答题的同时直接感受、领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例如,全国Ⅱ卷第21题以“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为示例,要求考生利用给定词语材料,完成对示例的仿写与续写。仿写与续写考查的是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二者与示例联合后呈现的最终答案是“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垦田拓海、抗灾治水、脱贫困奔小康,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一连串的排比句气势磅礴,直击人心,其内容正是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所赞美的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显然,这类试题不仅测试了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能给考生以精神、思想熏陶。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赖以存续的精神符码,本身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影响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在语料的选取上,着意选择了蕴意丰富、涵义相近的词汇,一方面强化对考生正确、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考查,另一方面促使考生深入思考近似词汇背后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例如,全国Ⅰ、Ⅱ、Ⅲ卷均有成语辨识内容,要求考生不仅正确把握“名噪一时”与“名垂青史”、“照猫画虎”与“按图索骥”、“随波逐流”与“随遇而安”等成语的不同意义,而且要对成语背后包含的文化内涵、情感色彩甚至道德倾向细细品味。考生在感受祖国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领会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深度和精神特质。

训练考生正确、规范地使用中国语言文字,促使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更加得体、优雅,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也是“以文化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全国高考语文Ⅰ、Ⅱ、Ⅲ卷第20题均要求对文段中的词语进行修改,不仅要求用词准确,而且要求修改后的文段语体风格保持一致,并突出了对优雅语言文字的方向性引导。考生在将“教书”改为“从教”、“征询”改为“征集”、“惠赠”改为“敬赠”、“先睹为快”改为“斧正”的过程中,可以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直接感受到优雅语言文字的魅力,油然而生向往之意。

上一篇: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下一篇:传统中小企业如何做好微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