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1

推动中国可持续性投资的发展-评《中国可持续性投资报告》

近日,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几个新兴市场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性投资的研究,并相继发布了包括<中国可持续性投资报告2009>在内的多份报告.其中,针对中国市场的研究报告是由IFC委托商务社会责任协会(BSR)撰写的`,这是国内较早的关于此议题的系统研究.

作 者:郭沛源 作者单位:刊 名:世界环境英文刊名:WORL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9“”(6)分类号:关键词: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2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英国的邓宁教授最早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实证分析了67个国家1967-1978年间国外直接投资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之后,邓宁1981年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础之上,纳入直接投资流入流出、净对外直接投资(Net Outward Investment,简称NOI)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变量,提出了著名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velopment)。该理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之间的关系,重点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发展演变过程,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的国家对外投资净额就越大。在该理论中,邓宁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且四个阶段呈现出了某种规律性,具体情况见图1所示。邓宁根据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形势对先前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进行了修正,在原先的四个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个阶段,具体见图2。

第一阶段(人均GNP<400美元):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除了一些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之外,往往由于经济体制和政府制度的原因造成国内市场比较小,资本投资回报率不高,在区位优势上处于劣势,因此很难吸引FDI,在此阶段只具有小量规模的外资流入。

第二阶段(人均400美元

资料来源:Dunning,J.H.Lo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A neglected fa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8,29:45-67.

第三阶段(2 000美元<人均GNP<5 000美元):此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内流的投资增速会逐渐降低,而外流的投资速度却会逐渐加快,但是由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内流投资总的基数比较大,净对外投资额仍旧处于负值阶段。

第四阶段(5 000美元<人均GNP<10 000美元):进入此阶段的显著特点是该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与内流FDI数额基本相当或者大于内流FDI数额,此时本地企业不仅能够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国内与跨国企业进行竞争还能向海外市场扩张,该国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突出,该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将持续增长,为了避免国际贸易壁垒,该国会逐步将在本国失去竞争优势的行业逐步转移到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国家或地区。

第五阶段(人均GNP>10 000美元):处于该阶段的一国净投资额将持续围绕图2所示的横轴上下摆动,这个时候内流FDI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度都有所增长,该阶段的对外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交易进行,主要表现形式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投资。

五个阶段后发展阶段:邓宁教授还认为在投资发展周期的某一个时间点之后,GNP与投资阶段的关系便不再像前五个阶段呈现的那么明显,GNP对投资发展阶段的影响力和解释力会逐步变弱,其原因在于一国的竞争力应该由本国相对于竞争对手的GNP的增长方式和结构特征来说明,比如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使得世界上各个国家都竞相在美国设立高科技公司建立研发中心来获取美国这方面的竞争优势。

Tolentino(1993)利用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模型和三个国家1960-1984年间的数据,对Dunning提出的IDP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在验证过程中加入了Dunning建议的其它参数,如经济开放度、城市化率、教育程度等等。回归结果表明上面的指标加入模型中之后,T和F统计值都不显著,基本上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Buckley and Castro(1998)对葡萄牙1943-1996年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样验证了IDP理论的有效性,即葡萄牙的人均净值和人均GDP之间存在Dunning所描述的关系,此外葡萄牙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受到政府政策和一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在分析IDP时候应该把这些因素排除。另外,Dunning(1981)、Dunning(1986)、Tolentino(1993)和Dunning(1994)分别用二次函数来描述IDP曲线,Bellak(2001)利用一个四次函数对澳大利亚的IDP曲线进行了拟合估计,Buckley and Castro(1998)又使用五次函数对IDP曲线进行了拟合,并且得出五次函数比二次函数更适合描述葡萄牙的IDP。

从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到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函数形式,至于选取哪种估计方式要与该国家自身的特点相结合。Rizaudin Sahlan、Abu Sufian Abu Bakar(2000)利用1970-1998年的数据对马拉西亚的IDP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的IDP符合Dunning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并得出了马来西亚正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过程中的论断。Dunning、Kim et al(2001)在分析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投资发展路径时,借鉴IDP理论提出了贸易发展路径,并且认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Conference(2002)对加拿大1895-2000年的人均GDP和人均净投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IDP理论的有效性。Barry and Strobl(2002)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和GDP总量、净对外直接投资两个变量对1980-1999年爱尔兰的投资发展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样也验证了IDP理论的有效性。Shu(2005)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利用GMM估计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受到人均GDP的影响,还受到出口、人力资本、内流国际直接投资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人均GDP仍然是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与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基本一致。Gorynia、Noawk et al.(2007)用波兰1990-2003年间的GDP水平、FDI流入和流出数据对波兰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波兰从1995年进入第二阶段并在2003年开始了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即波兰整个第二阶段大约为8年左右。

国内对中国投资发展路径也进行了研究,如刘红忠(2001)利用中国1982-1994年中国净投资量数据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投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得出我国正处在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过程中的结论。高敏雪、李颖俊(2004)利用46个国家1995-2001年的数据,对投资发展路径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相对于国际投资水平,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滞后于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结论。李建萍(2005)对照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各个阶段,对我国各省1998-2003年的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FDI发展水平的显著差异性。邱立成、于丽娜(2005)利用1982-2002年我国的GDP和净FDI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GDP的平方与净对外投资之间存在负的相关性,得出中国不遵从典型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结论。姚永华、杨晓武(2006)使用1982-2004年我国的人均净FDI数据分别建立了二次和五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五次函数对我国的投资发展路径拟合程度更好并且满足IDP的U型曲线特征。黄俊武、燕安(2010)利用我国1981-2007年与对外投资相关的数据对我国投资发展阶段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处在IDP第三阶段,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不落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综上所述,造成上面实证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问题:一是所选取实证研究方法的不同,比如,有的使用二次函数回归,有的使用四次函数回归或者五次函数回归;二是研究所利用的变量不同,有的使用人均GDP,有的使用人均GNP;三是研究所使用的样本区间不同。

二、实证研究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路径是否符合Dunning所提出的IDP?人均GDP和人均净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符合IDP理论,那么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又是处于什么阶段?准确认识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可以给政府决策带来一定的辅助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据的选择和来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口总量、外国对中国投资数据FDI、中国对国外投资数据ODI等等,由于使用的数据来源比较广,并且不同的数据源有不同的统计口径,为了避免由于不同统计方法和来源造成误差,本文在选取数据样本的时候遵从以下的原则:(1)尽可能使所使用的数据指标来源于同一个数据源,如对于我国的ODI数据的统计就有商务部数据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以及UNCTAD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这几种数据不仅统计的方法不同,统计的时间年限和统计对象都有所不同。商务部从2003年才开始每年颁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报告》,并且在2005年以前所公布的数据里面还不包括金融类投资数据。国家外汇局的数据不仅仅包括了企业的经营性投资还包括了政府的非经营性投资。UNCTAD主要是中国政府申报数据并除去了其中的非经营性投资部分,由于它是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推算出来也包括了一些未经官方批准的对外投资,更加贴近真实情况。(2)尽可能包含更多的样本数据,因为在使用最小二乘估计的时候,如果样本量比较小那么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因此会对估计结果产生不利影响。(3)尽可能使用最新的数据,本研究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跨度为1982-2010年共计29年。结合以上几个标准,本文最终选择UNCTAD所公布的中国接受对外投资数据FDI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ODI,其中GDP、人口总数和汇率每年平均值都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具体数据见表1。

(二)模型与实证检验

实证检验IDP理论主要有二次函数形式(Dunning,1981;Dunning,1986;Tolentino,1993;Dunning,1994)和五次函数形式(Buckley and Castro,1998),Buckley和Castro认为二次函数适合已经具备完全U型投资发展路径国家,即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或者第四阶段的国家,而五次函数更适合用于描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路径,但是在使用五次函数预测拐点以后的路径时,很有可能会夸大投资发展路径的上升趋势。考虑到上述情况,本文将分别使用二次和五次函数来验证我国的投资发展路径。

1. 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在使用最小二乘回归之前,首先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免出现伪回归现象,在此本文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PNOI和PGDP在二次差分后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表明这两个时间序列是二阶单整时间序列。根据协整理论,同阶单整时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分析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2. 计量模型建立与分析。

利用表中的数据,分别对上述两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依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的残差是平稳时间序列,那么就可以称这两个时间序列是协整不存在伪回归的。经估计模型1和模型2分别为:

其中括号内为t统计值

从上面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的拟合度来看来看,模型1的拟合度为0.82,而模型2的拟合度为0.25,但从拟合程度上来说,模型1要比模型2更适合。从对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模型1的残差经过ADF检验可以看出是平稳时间序列,而模型2残差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因此,对单位根检验结果来看,模型1依旧是最佳选择。总之,模型2不能通过统计检验,我国的数据不支持五次函数的假设,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NOI之间是一个二次函数关系。

从图3我国人均净对外直接投资的时间趋势来看,我国的净对外投资趋势基本上符合二次函数的图形,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证实了本文的计量检验结果。

根据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本文计算二次方程的最小值在PGDP等于2105美元的时候,我国将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转折到第三阶段,而目前我国的人均GDP已经在2007年的时候超过这一值,从计量和图形的结果都可以判断我国目前正处在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第三阶段,并且第三阶段是刚刚开始,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大规模ODI。根据IDP理论,处于第三阶段的国家,本国企业的内部化和所有权优势都将持续加强,外国子公司的区位优势在增强而所有权优势在下降。从我国处于第三阶段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将持续增加,但在短时间内净对外直接投资仍为负值,从对我国对外净投资实证的研究可以看出,IDP理论对我国的对外投资仍然具有有效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第一,邓宁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具有有效性,虽然人均GDP与人均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并不是很平滑,但是总体上发展趋势仍然符合IDP曲线走向;第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正处在第三阶段的开始阶段,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滞后性。主要原因是由于以下几点:(1)目前虽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十分活跃,但是企业的整体所有权优势并不是十分突出,制度、人才、资金和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相对落后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2)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廉价和充足的劳动力所带来的低成本和日益扩大的市场,给外来直接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以至大量外资流入我国,由此加大了外商投资头寸。(3)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GDP明显大于GNP,而邓宁理论中所使用的解释变量是GNP,所以,用人均GDP来解释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由于我国对GNP的统计并不是很完整,因此本文选取GDP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指标。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3

受《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2》编委会的委托,我就创投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作个简要解读。

为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与问题,建立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评价机制和相关扶持政策评估机制,有针对性地完善创业投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我司与中国创投专委会从2010年开始,基于全国互联互通的“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数据与信息系统”,编纂《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

今年的发展报告除继续全面汇总分析“中国创业投资行业概况”、“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资本资产、投资行为与股本退出分析”、“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收益、税收优惠与经济社会贡献”、“各省区市创业投资发展”、“中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发展50强”、“典型地区创业投资发展与经验”等行业和地区发展情况外,在专题研究中,还增加了有关我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八部委赴欧洲创业投资考察报告,以及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研究。

基于基础数据和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我国创投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新特点:

一、创业投资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趋缓

截至2011年末,全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882家,增长34.3%,增长速度相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资产总规模达2207亿元,增长41.5%,增速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从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投资运作状况看,总体上更趋稳健。2010年,有17家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因业务转型、变更注册地点、注册资金不到位及投资运作不符合十部委办法规定等原因而退出备案;2011年只有4家退出备案。

鉴于创业投资企业从设立到备案具有时滞,仅按备案年度统计不能反映各备案创业投资企业实际设立年份,我们还按设立年度口径,对备案在册创业投资企业的设立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尽管在2011年度新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增加229家,但当年新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只有100家,少于2007年的132家,2008年的137家,2009年的152家,2010年的196家。可见,2011年度新备案的229家创业投资企业绝大多数是以前年度设立的。以往年度设立的创业投资企业之所以集中在2011年备案,主要是由于2011年财政部实施了“国有股豁免转持政策”,国有创业投资企业只有备案以后才能享受该项政策。

与备案创业投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相对应,我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规模也迅速增加。截至2011年末,我国备案创业投资企业资产总规模达2206.56亿元(不含承诺资本额),同比增长41.5%。

二、在组织形式方面,有限合伙型比例有所提高,但公司型的绝对数量和金额均保持增长

从创业投资企业数量看,截至2011年末,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占90.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有限合伙型创业投资企业占7.8%,同比提高4.0个百分点。但是,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的绝对数量仍保持增长。2011年度,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增加179家;合伙型创业投资企业数量增加44家。

从创业投资企业资产看,截至2011年末,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占91.9%,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有限合伙型创业投资企业占5.6%,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但是,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管理资产的金额也同样保持增长。2011年度,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所管理资产的金额增加512.10亿元;合伙型创业投资企业所管理资产的金额增加78.91亿元

三、在管理模式方面,委托管理占比进一步提高,表明专业化管理趋势进一步显现

从创业投资企业数量看,截至2011年末,采取自聘管理团队管理的占比降至70.6%,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委托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管理的占比上升至4.7%,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委托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管理的占比上升至24.7%,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两类委托管理型合计占比已经上升到29.4%,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

从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规模看,截至2011年末,自聘管理团队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占比下降至77.6%,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委托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占比上升到3.2%,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委托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管理的创业投资企业的资产总规模占比上升到19.2%,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两类委托管理型合计为22.4%,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

四、在资本来源方面,民营资本占比继续上升,表明创业投资对促进民间资金向产业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实到资本来源看,截至2011年末,财政预算出资占比下降到15.9%,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国有机构占比下降到41.4%,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非国有机构占比上升到28.2%,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个人出资占比上升到12.7%,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外资占比为1.7%,同比略降0.4个百分点。民营资本三项合计占比上升到42.7%,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

从承诺资本来源看,截至2011年末,财政预算出资占比下降到11.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国有机构占比下降到43.1%,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非国有机构占比上升到29.6%,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个人出资占比上升到13.7%,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外资占比为2.0%,同比略降0.2个百分点。民营资本三项合计占比上升到45.3%,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

对比承诺资本来源结构和实到资本来源结构,我们还发现:2011年,非国有机构、个人和外资等民营资本在承诺资本来源总额中的占比上升幅度,高出其在实到资本来源总额中的占比上升幅度2.6个百分点。由于承诺资本体现创业投资企业未来可运用的资本实力,因此,可以预期:民营资本在我国未来创业投资资本来源中还将延续上升态势。

五、投资规模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从投资案例数量看,2011年度新增投资案例1928个,同比多增53个;年末投资案例余额7104个,同比增长25.0%;历年累计投资案例增加到9216个。

与投资案例增长相类似,投资金额也总体保持增加态势。2011年度新增投资金额297.32亿元,同比多增23.65亿元;年末投资余额1018.03亿元,同比增长30.7%;历年累计投资金额增加到1204.72亿元。

六、在保持稳健基础上,投资活跃度仍较高

2006~2011年间,单个创业投资企业平均投资案例一直保持在3-4个之间,说明近年来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比较理性。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平均投资案例降为2.95个,平均投资金额降为3695万元。2009年,受我国经济率先出现复苏迹象,加之创业板正式推出等利好的激励,平均投资案例增加到3.49个,平均投资金额增加到5331万元;2010年,平均投资案例进一步增加到3.64个,平均投资金额增加到5324万元。到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深化、国内宏观调控影响,平均投资案例回落到3.32个,平均投资金额回落到5153万元,但总体仍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七、投资行业在相对集中于传统制造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同时,新能源再次成为新热点

从对不同行业的投资案例分布看,近年来,创业投资企业对传统制造业产业、软件产业、新材料工业和金融服务业等4个行业的投资较多。到2010年,金融服务产业跃居第一位,传统制造产业居第二位,新材料工业产业居第三位;到2011年,金融服务产业仍居第一位,新材料工业产业跃居第二位,传统制造业居第三位。

从投资金额看,近年来,创业投资企业对传统制造业产业、新材料工业产业、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产业4个行业的投资较多。2011年投资金额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产业、传统制造业产业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产业。表明2008年投资金额位居第三位的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产业再次成为新热点。

八、投资阶段进一步向扩张期集中,投资成熟期占比有所下降

从不同投资阶段的案例分布看,2011年度,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种子期、起步期、扩张期、成熟期和重建期的占比分别为:13.07%、34.28%、43.34%、8.70%和0.61%。从年度变化看,对扩张期的投资占比上升5.85个百分点,对其他各阶段的投资占比均有所下降,特别对成熟期的投资占比下降2.29个百分点。

从不同投资阶段的金额分布看,2011年度,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种子期、起步期、扩张期、成熟期和重建期的占比分别为:7.48%、24.15%、54.25%、13.23%和0.89%。从年度变化看,对扩张期的投资占比上升9.73个百分点,对其他各阶段的投资占比均有所下降,特别对成熟期的投资占比下降7.66个百分点。

九、股本退出案例和金额继续呈“双增”局面

从实现股本退出案例看,2011年实现股本退出案例数为517个,比上年增加119个。截至2011年末,创业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案例2079个。

从实现股本退出金额看,2011年实现股本退出金额达59.63亿元,比上年多退出23.34亿元。截至2011年末,创业投资企业累计实现股本退出的金额达183.44亿元。

股本退出继续呈现出案例和金额“双增”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得益于2006年3月1日施行《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我国创投企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培育了不少优质企业;另一方面得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推进,特别是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推出,为创投企业实现股本退出创造了多元通道。

十、经济社会贡献显著

从相关指标看,2011年我国创业投资企业通过支持企业的创业活动,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促进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撑GDP增长和促进税收增长等多方面的贡献进一步显现。

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年末就业人数208.7万人,比上年新增75.2万人,增长56.34%,相当于当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增长速度3.53%的16倍。

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的研发投入合计达509.67亿元,比上年增加181.67亿元,增长55.39%,相当于当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速度21.91%的2.53倍。表明创业投资对于增强被投资企业的研发能力起到了显著作用。

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销售额合计达16344.51亿元,比上年增加6657.54亿元,增长68.72%,远远高于当年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9.2%的水平。表明创业投资在促进各类创新产品产业化方面的成效十分显著。

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工业与服务业增加值为4771.41亿元,比上年增加2290.71亿元,增长92.34%,相当于当年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9.2%的10倍。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的当年新增投资额仅为297.32亿元,仅相当于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的0.06%,但其所投资企业创造的GDP增加值却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1%,是前者的16.83倍,倍增效应明显。这表明:即使是不考虑创业投资在增加社会就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间接效用,其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直接支撑作用也非常显著。

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所投资企业缴纳税金936.32亿元,比上年增长78.03%,相当于当年全社会税收增长速度22.55%的3.46倍。说明我国创业投资企业在促进税收增长方面的作用也是十分显著的。

在肯定我国创业投资业发展成绩及其对经济社会所做出的显著贡献的同时,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与促进民间投资、提升社会资本形成率、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创业投资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规模和质量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我国创业投资业在投资运作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尽快解决。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短期投资占比仍较大,不利于支持中早期企业。

从投资案例看,2011年度股本退出项目按持股不足1年、持股1~2年、持股2~4年、持股4~7年、持股7年以上5个类别进行分析,投资占比分别为:10.83%、19.92%、30.95%、21.28%和17.02%。持股不足1年的投资占比虽然下降了3.74个百分点,但仍然较高;特别是持股1~2年的投资占比反而上升了3.84个百分点。

从投资金额看,2011年度股本退出项目按持股不足1年、持股1~2年、持股2~4年、持股4~7年、持股7年以上5个类别进行分析,投资占比分别为:10.37%、30.99%、24.13%、21.05%和13.46%。持股不足1年的投资占比虽然下降了14.56个百分点,但也仍然较高;特别是持股1~2年的投资占比反而上升了11.07个百分点,跃居第一位。

持股不足1年和持股1~2年的投资占比均过高,一是可能与2009年以来国内IPO企业估值高企、创业投资企业热衷于投资即将上市企业有关;二是与创业投资企业相关政策引导力度不够有关;三是我国创业投资企业的长期投资理念仍不足。

发展报告的有关数据表明:2007~2011年度,尽管公司型创业投资企业可享用的应纳税所得抵扣额逐年增加,可享用抵扣额占应纳税所得额比例也逐年提高;但是,总体看,各年度可享受抵扣额占应纳税所得额比例,特别是各年度实际享受抵扣额占应纳税所得额比例均较低。2011年,全国创业投资企业可享受的应纳税所得抵扣额为20.70亿元,仅占应纳税所得额的33.34%;实际享受的应纳税所得抵扣额为9.16亿元,占应纳税所得额的14.76%。可享受和实际享受的应纳税所得抵扣额占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过低,主要是由于2008年后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显著提高,导致政策效果打了折扣。

从投资案例看,2006~2011年度,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占比一直保持在80%左右。但2008年以后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很快降低到接近40%的水平。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占比为78.89%,但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仅为43.36%,所投资企业既符合中小企业标准又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标准的投资金额占比仅为36.20%。

从投资金额看,由于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均投资金额较小,因此,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占比更低。到2011年,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中小企业”的占比为61.51%,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仅为44.09%,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占比仅为32.07%。

此外,一些创业投资企业热衷于“赚快钱”,为所投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意识比较淡薄。少数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运作不够规范,假借“创业投资”名义变相从事贷款和担保活动,或涉及从事证券投资。通过今年年检,备案管理部门又对4家不规范运作的创业投资企业,作出了取消备案资格的处理;对若干有望通过整改实现规范运作的创业投资企业,在暂时保留备案的同时,向其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篇4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行业简介

2.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产商 3.政策法规

4.国内技术水平,发展趋势 5.上下游行业分析 6.行业需求规模 7.行业竞争态势

二、行业投资分析 1.风电主要产商的经营状况 2.股票分析

3.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4.投资建议

一、风电行业概况

(一)、我国风电发展现状及风电行业简介

风电:是风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简称,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重要形式,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能量大、前景广的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世界各国的战略选择。风电技术装备是风电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激励措施推动本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发展,目前,我国风电技术装备行业已经取得较大成绩,金风、华锐等一批代表国际水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是中国风电发展的生力军。

据统计,我国风电装机连续4年翻番,风电装机容量世界排名由2008年的第四名升至第三名。2009年底,全国共建设423个风电场,总容量达2268万千瓦,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2.6%。2010年,我国风电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按照国家风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

截至2009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发电量约为516亿千瓦时,按照发电标煤煤耗每千瓦时350克计算,可节约标煤18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万吨。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超过4000万千瓦,“双居”世界第一。

从国家电网公司了解到,2012年6月,我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业内人士认为,我国风电用5年多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5年的发展历程,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抢占新能源战略产业发展先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作出突出贡献。

风电行业主要包括两部分:风力发电经营相关公司和生产风力设备相关公司(见下表)。

(二)、风电行业规模,发展速度,平均利润水平,主要产商(集中度)

2014年,我国已有风电机组下线并保持运营生产的企业约为26家,数量较2013年继续下降,市场集中度继续提高。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除台湾地区外)新增安装风电机组13121台,新增吊装装机容量23196兆瓦,同比增长44.2%;累计安装风电机组76241台,累计吊装装机容量114609兆瓦,同比增长25.4%。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2794台,新增装机容量4434兆瓦,占19.12%的市场份额;其次为联合动力、明阳风电、远景能源和湘电风能。2014年,新增装机排名前五位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共计为55.26%,排名前十位的风电机组制造商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0.28%。与2013年相比,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中,金风科技同比增长18.2%,其他4家企业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60%以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电气的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26%。

总的来说,我国风电产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金风科技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接近30%;同属第二梯队的远景能源、明阳风电和联合动力三家的市场份额与第一的金风基本相当,占28%;前三梯队的9家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已达80%以上——由此不难发现,中国风电市场愈发集中(详情见下表)。

下图可以看出。我国风电行业在2004年—2009年期间经历了五年的飞速发展,年新增风力发电量在100%以上,实际中的行业利润水平也在一个较高的区间。但是,自2010年以后,由于风电产业的产能严重过剩和国家弃风政策的影响,风电设备价格普遍下跌。2010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全国年风力发电量不升反降,风电行业也集体遭遇了一次“产业寒冬”。

但是在2013年上半年,风电上市公司业绩呈现触底反弹态势。从风电整机制造再到风电场运营,整个风电产业链上大部分公司都实现了盈利,过半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风电设备龙头企业金风科技凭借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力,201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268万元,同比增长28.6%;风电塔架生产企业天顺风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063万元,同比增长9.5%,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向海上风电领域扩展,海上风塔生产基地即将正式建成并投产;泰胜风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268万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订单充足,产能有所扩张,产品售价稳定,外销业务增长较快。情况如下表

2013年至今,风电行业正处于平稳发展时期,海上风电成为了风电行业进军的下一个目标。

(三)、与风电行业有关的政策法规

为了促进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政府实施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所谓的风电特许权就是指由风力资源区所在地政府或其授权公司,在对风力资源初步勘测基础上,划定一块有商业开发价值、可安装适当规模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力资源区,通过招标选择业主;中标业主应按特许权协议的规定承担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的所有投资和风险。这样做可以在风电领域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吸引私有资本,打破行业垄断。

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在2009年—2011年相继颁布《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合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关于取消风电工程项目采购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通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规范风电行业的竞争行为,规范风电价格管理,提高风电产业的技术水平和风电市场法制化、秩序化都具有很大作用,对促进风力发电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四)、风电产业的国内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

风电站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变速箱(升速箱)、发电机组、叶片、塔基、变电站,液压站,变桨控制系统,变频器和主控系统等。

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齿轮箱、主轴、变桨偏航轴承、驱动电机这种大型机械元件都可以国产,而且国内主要风电厂商的这几个部件都是采用国产部件。

液压站由于比较精密,我国风电企业基本是靠进口的。

变桨控制系统国外的比较先进,但是国内的几个主要的厂商如华锐、金风、东汽、联合动力等都开始逐步采用国产的变桨系统,可靠性能也逐渐提升。

至于变频器方面,欧洲的ABB集团做的变频器是一流,国内的风电企业主要是采用ABB集团的变频器。

主控方面其实很多国内厂商都是买的国外的控制原理,随后在实际运行当中更改一些参数,但是大的框架以及逻辑大多数都是国外现成的技术。

国内风机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风机厂商主要包括华锐、金风和联合动力,而且这些厂商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综上所述,我国风电产业生产的大型机械元件还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是涉及到精密的机械设备如主轴轴承、液压站、变桨电机咱们采用国外设备比较多,涉及到控制系统无论是变桨还是主控,国外技术还是更为先进。

我国风电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增大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提高叶轮的捕风能力;提高风能转换效率;提高机组及部件质量;增强机组运输、安装便捷性;增强机组环境适应性;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

(五)、上下游行业分析

风电设备制造企业的上游企业是风电机组零部件生产厂商,下游企业是风电项目投资商(多为大型电力公司和其下属专门从事风力发电项目投资的电力公司)。

图表1 国内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布

图表2 产业化落实程度较好,已基本具备大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图表3 已试制出样机或已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图表4 正在进行试制或整机设计工作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

图表5 国内主要的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企业

图表6 齿轮箱制造企业

图表7 变桨和偏航轴承制造企业

图表8 发电机制造企业

图表9 控制系统设计企业

从上述的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风电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上下游供应体系,风电行业发展日趋成熟,投资价值和投资前景较好。

(六)、风电行业的需求规模

我国是世界上的能源需求大国,而风电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理论上说,我国的风力发电的总潜力可达2.5亿千瓦。在西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等地,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有缺少水源,风力发电就成为能源发展的首选项目。还有我国的东南沿海一带也是风力资源富裕地区又是能源需求旺盛地区。

目前,我国已形成生产30万台100—5000瓦独立运行小型风力发电组的能力。在新疆达坂城、内蒙古灰腾锡勒、河北张北等地,已建成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站。在内蒙古,已有60万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牧民,用风力发电解决了生活、生产用电,每套小型风力发电机(含蓄电池)价格在2000元左右,风力发电可用来照明、看电视、提井水饮牲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关注。随着风电主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寻求新的增长点并提升产品的国际影响力,国内主要风电主机制造商已加强了海外市场拓展。本土风电主机自 2008 年突破零出口后,截至2014年末已有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上海电气、华仪风能、联合动力、东方电气等十多家企业实现了风电主机出口,累计达到 1,761MW。随着国内风电主机制造商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逐步提高,我国风电主机制造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将加快。

图a 2014年中国风电机组累计出口国家情况

截至 2014 年底,中国风电机组出口国家已经扩展到 28 个,其中向美国出口的风电机组最多,累计达 357.75MW,占出口总容量的 20.3%。其次是巴拿马、埃塞俄比亚。

(七)、风电行业的竞争态势

1.风电及零件关税降低,风电设备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价格昂贵的进口风机凭借其质量优势和技术优势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2014年进口风机累计装机占比约10%。2016年元旦开始,风电机组、风机发动机零件、风电设备零件进口关税税率将由8%、8%、3%下降至5%、5%、1%,关税降低一方面利好我国国产风电设备成本下降,另一方面也将使进口风机与国产风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风电造价降幅将放缓

获益于风电机组设备价格、原材料价格走低,2014年风电工程造价为7551元/千瓦,较2013年下降2.67%。与光伏设备有较清晰的成本下降趋势不同,风电机组目前暂无突破性技术可以大幅降低机组成本,占整个风电项目成本近一半的风机购置成本下降空间较小。风电重点开发区域由限电严重的“三北地区”逐渐转向华南、西南、华东地区,此类地区海拔高、建设条件复杂,导致风电建安成本显著高于北方草原、丘陵地区。此外,因土地资源紧张、开发难度增大,征地成本、前期费用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3.风电的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金风科技成为全球风电“头牌”

图b

2015年全球风电市场占有率

彭博新能源财经周一公布的《2015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金风科技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7.8GW,跃居全球第一,丹麦维斯塔斯新增装机容量7.3GW,位列全球第二,美国通用电气(GE)在全球14个国家新增装机5.9GW,排名全球第三。

4.西门子收购歌美飒 全球风电市场并购潮起

经过近半年的协商,德国工业集团西门子(Siemens)对西班牙风机制造商歌美飒(Gamesa)的并购案,终于有了结果。6月17日晚间,西门子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双方签订了约束性协议,合并双方的风电业务(包括西门子风电服务业务)。

西门子在海上风电市场占据绝对优势,但陆上风电是其短板。并购歌美飒后,西门子将补齐这一短板,并进一步提高其与“老对手”GE的竞争中的优势。

不过,该并购交易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本土风机制造商牢牢把控着中国风电市场,外资风机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不足5%。但在中国风电市场发展的外资企业中,并购后的西门子将一跃成为领军者。

二、投资分析

(一)、风电主要产商的经营状况

我国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中排名第一的是新疆的金风科技公司,不仅拥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内市场占用率,而且营业收入和利润率都呈现出强大的公司实力。下面的主要风电设备产商也显示不俗的盈利能力。总的来看,我国的风电行业自2013年回暖之后,正逐步走上正轨。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启动都为风电设备制造商带来了充足的订单。而最近几年国家对风电发展的科技支持和政策保障也给风电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风电场风电机组的国产化率。详情见下表

表a

2016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的运营业务数据

股票代码 000202 600416 002531 600290 601016 601218 上市公司 金风科技 湘电股份 天顺风能 华仪电气 节能风电 吉鑫科技

营业收入(万元)营业成本(万元)毛利率 1077478.82 502412.21 95714.27 88224.66 77821.97 75281.72

752157.24 439986.79 61633.1 63438.58 38168.02 55055.14

30.19% 12.43% 35.61% 28.09% 50.95% 26.87% 300129 600558 泰胜风能 华锐风电

45973.21 14269.19

27900.22 12733.01

39.31% 10.77%

(二)、风电行业的股票表现

      金风科技

000202 今开:17.19 成交量:3479.0万 振幅:2.50% 最高:17.56 成交额:6.07亿 换手:1.61% 最低:17.13 总市值:477.35亿 市净率:2.50 昨收:17.20流通市值:376.49亿市盈率(动):16.72 数据来源:同花顺官网

      湘电股份

600416 今开:13.47 成交量:665.83万 振幅:1.41% 最高:13.48 成交额:8893.3万 换手:0.95% 最低:13.29 总市值:126.55亿 市净率:1.98 昨收:13.47流通市值:94.05亿市盈率(动):97.35 数据来源:同花顺官网

      天顺风能

002531

今开:7.35 成交量:1509.5万 振幅:2.45% 最高:7.49 成交额:1.12亿 换手:1.02% 最低:7.31 总市值:109.77亿 市净率:2.91 昨收:7.34流通市值:109.18亿市盈率(动):23.99 数据来源:同花顺官网

从前三家风电上市公司的股票来看,总市值、成交量和成交额都很大,显示出三家公司在风电行业的龙头地位和不俗的经济实力;较低的振幅说明了风电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相对而言,出现较大的股票价格波动的可能性较低;其次,金风科技和天顺风能较低的市盈率表现了两家公司较为丰厚的股息红利。

(三)、风电产业的发展前景

1.风电企业走出去时机成熟,拉美等新兴风电市场或成投资热土

在日益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和渴望寻求突破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今年上半年,无论是三峡斥巨资收购德国最大海上风电项目,还是金风科技近日在巴基斯坦市场斩获风电机组订单,无不释放了我国风电企业“走出去”步伐加速的积极信号。事实上,相较于国外领先的风机制造商,目前,国内一批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联合设计以及自主研发等方式,已经使我国陆上风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已完全具备“出海”能力。

在明阳风电董事局主席张传卫看来,这几年受欧债危机影响,西欧一些国家放缓了清洁能源的步伐,这恰恰给我国风电企业带来发展新契机。他认为,我国风电企业“走出去”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目前应该利用我国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今年上半年发布报告显示,拉美、非洲等地区正在成为全球风电强劲增长的区域市场之一。

在业内专家看来,上述这些地区电力需求旺盛,风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我国风电企业目前在新兴地区的市场份额虽相对较小,发展空间还很大。

具体来说,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风电机组已经出口到了28个国家,其中巴拿马、埃塞俄比亚,出口占比分别为13.3%和10%。

我国在非洲和拉美包括东南亚地区的海外投资方式主要通过为当地的风电开发提供融资服务,进而进行风机捆绑式销售;或独立开发风场,使用国产风机。在经济发展相对有限,不存在技术壁垒,风电市场也不够成熟的地区,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实现独立风电场的当地政府及开发商,则非常欢迎来自中国企业的资金支持。而对于那些能够独立开发风电场的当地政府及开发商,相对风机的质量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风机的价格,而这无疑是中国风电制造商绝对优势。与此同时,“在MAKE早前发布的《第二季度风电市场展望》,预计中东和非洲、拉丁美洲的未来10年的新增并网容量分别33.4吉瓦和50.9吉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1.7%和3.8%,上述地区未来发展潜力可见一斑。”风电整机商的未来发展重点主要还是在新兴地区例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亚、西亚和中东等发展中地区,一方面我国的风机在成熟的风电地区比如北美以及欧洲目前还并不受认可,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技术壁垒。

此外,我国风电行业龙头企业金风科技与美国签订1.87GW风机意向协议:公司今日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美国金风与Viridis签订了排他性意向协议,将为Viridis持有的没有怀俄明州1870MW的ViridisEolia风电场提供风电机组。项目将采用公司2.5MW和3.0MW永磁直驱机组,交付周期为2017-2022年,同时美国金风还将为项目提供长期运维服务。国际化获得突破,风机高功率化趋势明显:Viridis是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运营商,持有和运营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遍布北美、中美、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其持有的ViridisEolia风电场项目开发工作于2010年启动。本次意向协议的签订有利于推动公司市场国际化战略的实施,2015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8.18%,此次签约美国风机项目意向,标志着公司国际化战略获得突破。同时此次协议中机型为2.5MW和3.0MW永磁直驱机组,验证了风机高功率化的趋势,公司高功率永磁直驱机组获得认可。2.国内几大电企巨头已开始投资海外海上风电项目

除陆上风电外,今年上半年中企在海外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投资也有逐步加速态势,尤其是国内几大电力企业巨头已经开始参与海外海上风电项目投资,以便其引入世界一流的经验、技术和标准,为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提供借鉴。

以三峡集团为例,该集团早前就从美国私募股权巨头黑石集团手中购得德国Meerwind海上风电项目近80%的股权。这也是该集团继去年10月与葡萄牙电力公司签署 《关于合作开发英国Moray海上风电项目的合作协议》后,在欧洲海上风电领域的又一落子。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是我国企业首次在德国开展的海上风电领域投资项目,也是我国企业目前在德国开展的最大规模风电行业投资项目。收购完成后,三峡集团将成为我国第一家控股海外已投运海上风电项目的企业。

其次,金风科技公司3MW首台海上样机实现并网发电,在海上风电市场实现新的突破,获得三峡响水项目(54MW)及华电乐亭海上项目(200MW)订单。根据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规划总容量10.53GW,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建成海上风电项目1.01GW。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完善,未来海上风电有望实现加速发展,公司也有望受益这一市场发展进程。

(四)、投资策略

风电行业喜忧参半。风电设备行业在总装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较高的景气度,而风力发电行业在弃风率高企的情况下,经营则举步维艰。

能源配额制出台,风电缺口巨大。能源局出台文件要求,到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火电发电量的15%以上,而目前仅占5.3%,与15%的目标相去甚远,火电企业要达标,还须继续加大对风电、光伏的投资。

保障性收购,弃风率将降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出台通知核定了重点地区风电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在1800-2000小时之间,高于去年全国平均水平1728小时,若能严格执行,弃风率将降低。

海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十三五”海上风电装机目标为1000万千瓦,为促使海上风电“积极稳妥”发展,预计未来海上风电的上网电价不会下调。随着海上风电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海上风电吸引力将逐步增加。

投资策略。新能源配额制出台,风电投资缺口巨大;风电保障性收购将提升风力发电行业的盈利能力;海上风电逐步启动,将成为风电发展的一大助力。我们小组认为风电行业还是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公司方面,我们小组推荐推荐金风科技(002202)和天顺风能(002531)。

风险提示:新能源鼓励政策落实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技术进展缓慢,成本下降不明显;特高压电网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班级:14金融一班小组成员

姓名 孙凯 章成明 杨健强 雷泽 刘浩淼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5

对于机场行业而言,在如今瑟瑟寒风的经济环境下,航空公司不断消减运力调整航线旨在不遗余力消减成本,但是机场作为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跑道无法改变;候机楼无法关闭。如何在寒意逼人的冬天燃起希望之火?截至2011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共有180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78个,通航城市175个。2011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航空城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国航空城行业发展背景;中国航空城行业发展环境;中国航空城行业的发展模式;海外航空城的发展模式;中国航空城发展的可行性;中国航空城行业发展规划;中国航空城发展案例;以及中国机场城投融资与招商。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航空城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航空城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航空城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机场企业、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航空城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航空城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行业重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机场企业、地方政府、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航空城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航空城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航空城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航空城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6

内容提示: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态势疲软,市场相对低迷,智研咨询研究部预计,今后几年染料市场增长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染料主要应用在纺织品、皮革以及染色纸等产业,其中纺织品是最主要的需求端;因此,印染业是染料行业最直接的下游,印染布的产量变化将直接反映染料的需求状况,而

印染业的景气度与服装行业的发展状相关性较大。虽然目前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我国服装业的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作为居民生活的必需品,服装的消费量仍然会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2013-2018年中国染料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5-2013年,我国印染布产量、产值规模逐年增加,产量增速呈明显的“V”形走势(2008年为谷底),产值增速除2009年较低外,基本保持平稳。2013年,我国印染布产量为542.36亿米,比2005年增长49.76%,年均增长超过了10.5%,产销率保持了97.5%以上的较高水平。

而伴随着印染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业也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虽近期受国内以及外围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但2013年,我国服装业仍生产271亿件,同比增长1.27%。而到了今年5月,服装累计产量同比已回升至5.67%,行业复苏势头明显。

伴随着下游市场的发展,国内染料消费量以及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2012年全球市场消费各类染料量约136.4万吨,其中分散染料消费量最大,活性染料位居第二,分别占到染料市场总份额的29.17%和27.31%。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7

从资本来源渠道来看, 2008年12月资本募集案例中, 有政府背景支持的创投基金有6家, 涉及金额46.5亿元人民币, 占募集总额的12.3%;外资背景的有4家, 涉及金额48.5亿美元 (约331.74亿元人民币) , 占募集总额的87.7%;结合2008年前11个月的相关数据来看, 中国创投资本市场资本来源越来越广, 虽然外资背景居多, 但是人民币背景的资金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从募集总额来看, 这些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背景 (如开发区、高新区、地方国资委等机构) 成立的引导基金、有上市公司成立的创投公司、有民间资本的参与等。2008年12月美元基金的募集状况在持续了三个月的低迷之后终于恢复到以往的活跃状态, 在资本募集总量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部分外资背景的创投基金也逐步开始募集和管理人民币基金。 (请参考附图二)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中国市场已披露38家公司获得投资, 已披露涉及总额达85.62亿元人民币, 其中14家获得风险投资, 已披露涉及金额3.51亿元人民币;6家获得私募股权投资, 已披露涉及金额25.64亿元人民币;18家获得战略投资, 涉及金额56.47亿元人民币。在获得投资的企业中, 以中信集团及中信国安集团对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增资扩股32.6亿元的战略投资事件为首;排名第二的是美国美敦力公司斥资17.26亿港元 (合2.21亿美元) 获得山东威高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权;排名第三的复星国际1.5亿美元收购分众传媒13.33%股权的战略投资事件。复星国际董事会对外表示, 分众传媒当时的股价表现低迷, 这是复星国际战略投资的良好时机。当月未发生天使投资事件。 (请参考附图三) 。

EZCapital统计数据分析, 2008年12月, 除获得战略投资的18家企业外, 其他20家获得29.15亿元人民币财务投资的企业中, TMT企业共有2家, 占被投资企业数的10%, 已披露涉及金额0.8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2.74%, 单笔平均投资额为0.4亿元人民币, 最大投资额度事件为红鼎创投和龙洲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投资共合网。非TMT企业18家, 占被投资企业数的90%, 涉及金额28.35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97.26%, 单笔平均投资额1.575亿元人民币, 以高盛1.2亿美元投资红狮水泥25%股权事件居首。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从当月获得投资企业的数量和投资总额来看, TMT行业仍然低于非TMT行业, 从单笔投资额来看, TMT行业企业也低于非TMT行业企业。 (请参考附图四)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已披露的获得财务投资 (除战略投资外) 的20家企业涉及融资金额29.15亿元人民币, 融资金额比上月增加了34.89%;与2007年同期相比, 获得财务投资 (除战略投资外) 的企业数量减少了3个, 融资金额减少了3.43亿元人民币, 减少了10.53%。2008年度, 一共有265个获得财物投资的案例, 已披露涉及金额489.04亿元。 (请参考附图五)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获得第一轮融资的企业15家, 占总投资企业数的75%, 已披露涉及金额20.76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71.22%。其中,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鼎晖、中金投资3亿元人民币投资中式餐饮企业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事件是继11月英联5000万美元投资呷哺呷哺之后, 私募投资机构对餐饮行业企业的又一大笔投资;获得第二轮融资的企业3家, 占总投资企业数的15%, 已披露涉及金额7.6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26.07%;获得第三轮融资的企业2家, 占总投资企业数的10%, 已披露涉及金额0.8亿元人民币, 占投资总额的2.74%。从涉及的行业来看, 电子商务行业以4起财务投资事件居首位, 其次是制造行业、农业产业、教育行业、数字娱乐、传媒产业、IT和餐饮行业各有2起事件。 (请参考附表一)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Ambient Sound Investment月, 中国境内发生了18起战略投资事件, 比11月增多7起, 涉及金额56.47亿元人民币, 比11月减少30.42亿元人民币。其中涉及医疗健康行业和资源产业各有3起事件, 涉及餐饮旅游和数字娱乐行业各有2起事件。 (请参考附表二)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中国境内共发生29起兼并收购案例, 比11月份增加7起, 涉及金额226.62亿元人民币, 数额比11月大幅度增加。在这些兼并收购案例中, 以新浪13.74亿美元收购分众户外数字广告业务事件为首;排名第二的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50亿元人民币收购金元集团60%股权, 至此, 贵州省最大的电力集团金元集团2008年12月28日更名为中电投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三的是美国UTFE公司以19.3亿港元全现金收购中国最大的安防公司海湾控股, 收购完成后, 海湾控股将从香港联交所退市。从涉及行业来看, 医疗健康行业以6起并购案例居首位, 其次是制造行业5起和快消行业4起。 (请参考附表三)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中国境内有9家机构成功上市, 已披露成功募集资金6.68亿元人民币。其中在国内A股上市的企业2家, 已披露募集金额4.78亿元人民币;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4家, 已披露募集金额1330万港元 (约合1170.4万元人民币) , 其中昌兴国际和中软国际都是经过香港联交所批准由创业板转往主板上市, 康大食品 (2006年10月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无新股发行;在纳斯达克、韩国证交所和纽约泛欧交易所各有1家上市。当月公开上市的企业中, 募集资金额最大的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共募集4.78亿元人民币。中国国内企业上市数量虽然没有再次提交白卷, 但是除去转版上市的3家企业之外, 公开上市企业数量依然屈指可数。 (请参考附表四)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 中国创投市场发生4起上市公司大宗交易事件, 已披露涉及金额3.2亿元人民币。需要说明的是, 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已将所持的6392万股ST科龙过户给华融公司, 占总股本的6.44%。工行此举意在处理不良资产, 意味着对ST科龙的经营状况失去了信心。在经过数年的“精耕细作”后, 当初投资入股上市公司的创投企业开始集中“离场”。创投公司通过出售上市公司股份获取收益实属正常, 但不同上市公司的几家创投股东在一周内集中减持“离场”, 却很是巧合。 (请参考附表五) 。

EZCapital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中国创投市场发生3起上市公司股权回购事件, 已披露涉及金额26.57亿元人民币。排名第一的是盛大将通过公开市场、大宗交易等回购股票金额达到3亿美元 (20.52亿元人民币) ;其次是2008年12月30日, 完美时空宣布公司签署协议以约5660万美元向软银赛富亚洲投资基金II (“软银”) 及其关联人回购1875万股公司A类普通股。 (请参考附表六) 。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 篇8

【摘 要】本文描述了中国的PE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阐述了PE的主要退出方式;详细论述了我国PE行业在过去几年主要依赖于IPO退出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PE模式具体案例的研究,探讨中国PE发展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后认为,中国PE行业未来发展模式是:首先是对整个行业来讲,退出渠道的选择肯定会更加多元化;第二,在野蛮增长过后,更多的国内的PE注重专业性,更关注于企业本身的投资价值,而不是对于IPO的投机;第三,未来中国的PE将趋向于多元化、平台化、证券化的模式。

【关键词】股权私募;投资基金;发展模式

1.绪论

1.1选题背景

股权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在中国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目前在中国的私募投资领域,大部分的PE机构采用的最主要的退出方式是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首次公开募股)。在经过创业板开闸后的3年的持续井喷式的高速发展后,在2012年11月份,证监会出于控制上市公司的数量规模的目的暂停了新股的发行,并对申请上市的企业进行了严格的财务审查。过去两年来IPO暂停导致的教训逼迫着众多PE及创业投资公司思考行业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向,以改变单一的IPO退出方式。

1.2研究意义及目的

首先,基于PE行业原有发展模式,重点分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严重依赖IPO的业务模式带来的问题,为我国PE探讨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改变我国PE机构严重依赖IPO这一单一的退出方式的做法。

其次,由于IPO暂停政策的巨大冲击,给我国PE市场带来了非常困难的局面。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出它们的优点和可取之处,为其它PE机构提供借鉴和指导。

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的已经出现或者正在进行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分析,就可以给整个行业带来一种很直观的借鉴意义,消化吸收,来寻找或形成适合自己的做法,重新回归PE行业的投资属性。

1.3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

(1)根据行业发展历程和现状,研究我国PE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通过对国外PE机构的先进做法和国内PE市场出现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研究比较,来探讨对中国PE发展的借鉴意义。

(3)分析国内PE的未来发展模式。

2 .文献综述

2.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和主要退出方式

2.1.1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

通过对国内外著作各种关于私募股权投资概念的研究比较,对其概念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看法,如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简称PE,是指以非公开的方式募集资本,以盈利为目的的,以财务投资为策略的一种投资方式。它以未上市公司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又专门负责管理,在限定时间内选择适当时机退出。

2.1.2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个资本的循环过程,投资-退出-在投资。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大都是寻找那些经营状况良好,基本上符合上市条件而又尚未上市的企业。

第二,并购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时机成熟时,通过将目标企业的股权转让给第三方来撤出所投资金的方式。

第三,回购退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持有的股份,由目标公司或者是公司管理层按照约定的价格购回。

第四,清算。当目标企业丧失继续发展空间,濒临破产,而且又没有其它投资者接手,这时候,PE机构只有果断对目标企业进行清算,才能避免损失继续扩大。

2.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学者,基于本国的资本市场特点,建立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由于资本的退出是私募股权投资的核心环节,所以学者们主要对PE的退出方式和退出时机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Megginson和Weiss(1991)发现,因为所投资的目标公司的价值常被低估,所以对私募股权资本来说选择合适的退出方式和时机显得至关重要此。

Relander等人(1994)根据欧洲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进行研究发现,IPO方式在理论上是首选方式,但现实中应用最广泛的却是并购的方式。

Black和Gilson(1998)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有着成熟的股票市场的资本市场上,私募股权投资最有利的退出方式是IPO。

吴晓灵(2007)认为由于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过度依赖IPO的方式,退出渠道不够通畅,抑制了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沈路、莫非和吴文然(2008)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和退出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但缺乏相应的解决办法。

王汉昆(2009)通过借鉴国外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经验及研究成果,认为并购应该替代IPO成为目前乃至未来几年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主要方式。

2.3小结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后发现,国外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本国(主要是美国)的投资实践背景之上的,并且存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他们的研究结果是否能够符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尚未可知。在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投资策略本身上,在面对新形势下中国PE未来如何发展的探讨与研究还比较少。

3. 研究方法

3.1文献研究法

网络及各种媒体,进行了大量的查阅、筛选,详细阐述了私募股权投资理论,对各种投资退出方式下优缺点的理论分析,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最终选定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成果。

3.2案例分析法

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挖掘案例中出现的好的思路和的操作手法,进行总结概括,寻找其中的可取可行之处,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基础。

3.3比较研究法

论文对国内外著名的投资机构的投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国内其他PE企业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启示。

3.4实地调研法

2014年8月份,分别与九鼎投资(上海公司)PE部门的投资总监进行过约谈,了解了九鼎投资在推进新三板上市、设立公募基金和资本市场运作等相关方面的资料,最大程度保证所需资料的准确性。

4 .我国PE发展现状及案例分析

4.1 PE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14年投资于中国大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的有448支,其中339支基金披露了金额,共计募集631.29亿美元,相较2013年募集数量上升了28.3%,而募资金额却增长82.96%,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复苏迹象。

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943起,比2013年增长42.9%,其中披露金额的847起案例涉及交易金额53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19.6%。

2014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退出案例386笔,共有165笔案例通过IPO实现退出,其次为股权转让、并购,分别有76笔、68笔退出案例。见图。

4.2 PE的主要退出方式及利弊分析

IPO方式,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由于IPO的收益率比其它几种退出方式要高,导致在2008-2012年的退出案例中每年以IPO退出的占比均超过70%,无可争议成为国内私募股权基金最主要的退出方式。

IPO退出方式主要的有利之处在于:

(1)高回报率。

(2)IPO对于企业本身也有者积极而长远的好处。

(3)有利于提高PE机构的知名度。

虽然IPO的方式可以给PE机构和企业双方带来极大的好处,但就现实情况来看,IPO退出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1)目标企业上市的门槛比较高。

(2)IPO所需时间长、机会成本高。

(3)IPO退出面临诸多风险。

并购退出

国内的PE机构必须改变一味的依赖IPO退出的方式,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未来并购退出渠道的逐步完善,并购退出也将成为主流。全球历史上的五次并购大潮都发生在欧美,第六次并购大潮或许就会在中国开始,将会给国内的PE投资者们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收益。

并购退出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并购退出时间短,相对灵活。

(2)可以实现一次性退出。

(3)并购退出可以使PE机构迅速回收资金,以便再次投资。

通过并购方式退出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需要资金量大,潜在买家数量有限。

(2)并购的收益率达不到IPO那样的高收益率。

(3)目标企业原管理层的反对。

回购退出

私募股权投资协议中回购条款,其实是PE机构为了保证为已投入资本的安全性而设置的一个带有强制性的退出渠道。

回购的优点表现如下:

(1)交易过程简单。

(2)资本安全性高。

回购的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机会成本较高。

(2)法律制度不完善,回购退出的障碍较多。

(3)只有极少数的中国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或银行贷款可以按照回购条款中的规定将PE的股权全部购回。

清算

PE机构启动清算程序,一般只是在目标企业出现了资不抵债或者丧失发展前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启动了清算程序,意味着基金公司将遭受部分甚至全部损失,如果能够收回投资成本就算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了。

4.3 我国PE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的PE行业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是退出渠道单一,PE机构严重依赖IPO这一单一的退出方式。第二是“重投机,轻投资”,突出表现是哄抢pre-IPO项目,只要能上市,便一哄而起,而对于企业本身实际的投资价值关注很少。第三是缺乏专业投资管理人才。第四是PE二级市场不成熟,LP份额转让难。第五是政策法规不完善。

4.4 国内外PE发展模式研究

4.4.1高盛集团PE业务的专业化分工与多平台共存。

将 PE业务进行专业化分工,自营基金与基金管理业务并重

高盛集团旗下的基金,其资金的募集除了对外募集还有30%的份额来自于高盛集团自有资金和高盛员工的资金。

多个PE平台实现共存,相互促进

(1)企业股权本金投资

(2)房地产本金投资

(3)基金的基金(FOF)投资全球范围内广泛的PE基金。

投资人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捐赠基金、慈善基金会、富人及高盛员工等。高盛的PE业务体系是比较庞大和复杂的,各个PE业务平台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业务范围上的重合,以致产生利益冲突。但是,高盛集团采取了有效的处置措施,所以自1986年至今,高盛集团的PE自营业务、PE基金管理业务和FOF业务长期共存、相互支持,共同为高盛集团贡献了高额利润。

4.4.2九鼎转型:从传统的PE模式到综合资产管理平台模式。

作为PE行业的一家投资基金公司,九鼎投资成立于2007年,基金规模只有1.76亿元。面对IPO暂停带来的风险,九鼎投资痛定思痛、积极转变,迅速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4年4月29日,北京同创九鼎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这是全国第一家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融资金额为35.37亿元,是新三板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融资。

设立公墓基金,进行一二级市场联动

2014年7月,九鼎成为国内首家获准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九鼎投资发布公告,宣布成立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

控股证券公司—天源证券

2014年10月20日,九鼎发布公告称同创九鼎出资3.64亿元对天源证券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实现控股(股份占比为51%),公司更名为九州证券。

4.4.3天堂硅谷:与上市公司合作,打造新型并购基金。

浙江天堂硅谷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堂硅谷”),在面对由于IPO暂停带来的行业困境时,就走出了一条与九鼎投资不同的道路。

与大康牧业合作案例

(1)并购基金的1.0版

2011年9月19日,天堂硅谷涉足生猪养殖业,它选择与上市公司大康牧业合作,成立了一只规模为3亿元的并购基金。双方出资额各为3,000万元,剩余部分由天堂硅谷向社会自然人与机构投资者对外募集。

(2)并购基金的2.0版

在原有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天堂硅谷将并购基金中的部分份额转换成上市公司的股份,这样一来,天堂硅谷不但能够获得并购基金的正常收益,还能获取上市公司股票溢价部分的收益,同时也将天堂硅谷与上市公司的利益更加紧密的结合了在一起。这一模式被成为2.0版。

并购之路的后续发展

天堂硅谷在新型并购之路上经过两三年的积极探索之后,它的视角和思路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14年9月3日,天堂硅谷与深圳市神州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这是硅谷天堂首家并购合作的非上市公司。未来随着合作方并购需求的多元化,并购基金也会出现更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4.4.4案例分析总结。

(1)高盛的成功经验表明,PE业务的专业分工和多平台运作是完全可行的。高盛PE自营业务、PE基金管理业务和FOF业务长期共存、相互支持,为高盛贡献了超额利润。

(2)九鼎所打造的综合资产管理平台模式已成为很多PE竞相学习的新模式。将传统的PE打造成一个综合性资产管理机构,就可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丰富行,就可以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多元化。

(3)与上市公司成立新型并购基金模式能够充分嫁接产业资源,降低投资风险,成为PE除IPO之外主要的退出方式,缓解了PE主要依赖IPO退出所带来的风险单一的问题。

4.5发展模式分析

4.5.1退出渠道更加多元化。

首先是对整个行业来讲,退出渠道的选择肯定会更加多元化。PE机构应该适度降低IPO的比例,增加并购退出方式的比例,同时也要在股权转让、新三板上市等方式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在完成项目投资后,要更加注重所投项目的管理增值,获得企业发展的分红。退出渠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PE的投资策略,很多的PE投资企业时更注重打造行业和产业链优势,选择那些与此前投资的企业有业务互补性的标的,所投企业之间能够通过业务配合打通产业链,也为日后的并购退出做准备。

(1)IPO仍是PE退出的主要渠道之一。

(2)退出有望成为未来主流退出方式之一。

(3)PE二级市场模式。

(4)新三板将成为一个新的发展点。

4.5.2注重专业性,回归投资本质。

在野蛮增长过后,更多的国内的PE更关注于企业本身的投资价值,探索更多的发展模式,而不是对于IPO的投机。

4.5.3发展模式:平台化、多元化、证券化。

对于PE机构来讲,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从行业阵痛中所吸取的教训,PE未来的发展将会趋向于多元化、平台化、证券化的模式。

多元化:退出渠道多元化:除了IPO之外,并购、PE二级市场、新三板等多种方式的退出比例将会逐渐增加。

平台化:传统的PE行业所依赖的平台只有PE一个平台,随着行业发展,PE也逐步延伸其产业链,进军券商、公募基金、信托等金融相关行业。

证券化:PE通过上市为私募基金公司的兑付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和方式,可以实现将基金持有人的份额转换成对其私募基金公司的股权。

国内的PE从诞生到现在,也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虽然经历了很多坎坷,但也在阵痛中成长。未来,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发展一定会围绕着退出渠道多元化、基金从业人士专业化、业务模式平台化、证券化这些特征展开。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证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案例进行了研究,认为国内的PE行业如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须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不能再依赖传统的以IPO为主的退出方式,而更多的是依赖PE自身的投资眼光及投后管理能力,实现项目价值的增值。我国PE未来的发展模式,一定会向着多元化、专业化、平台化、证券化的方向发展和推进。

5.2建议

5.2.1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合伙企业法》的修订,完善了PE市场的法律环境,使得整个PE行业有法可依、有例可循。

5.2.2加强行业监管的制度建设。

(1)按照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的不同,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并确定其管理责任。

(2)应该建立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协会组织,本着市场化的原则,加强完善行业的从业标准、自律管理和道德操守建设。

5.2.3完善、健全资本市场体系.

为了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通道更加顺畅的,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健全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资本市场体系。第二,扩大资本市场规模,特别针对中小企业板市场,要加快建设的力度。

5.2.4培养本土专业投资管理人才。

由于中国的PE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专业的从业人士极度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由政府主导并引进外部管理人。在合作中不断学习摸索,培养人才,积累丰富我们的投资管理经验。

5.3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推进,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成熟,目前A股市场上动辄30-40倍的市盈率也会逐渐回归到一个合理的区间,以后IPO的退出方式不见得就可以带来比并购或其它退出方式更高的收益,所以可以预见并购很有可能会取代IPO成为我国PE市场最主要的一种退出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及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我们相信全球的第六次并购大潮会发生在中国。关于并购的投资策略的研究,也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由于目前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进行并购的一些条件还不成熟,比如难以实现杠杆收购,所以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还不普及,以致于缺乏一些成功的、优秀的并购案例可用来分析研究。所以,本文在关于并购的投资策略方面,还缺乏一些具体的、细化的、操作性强的建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研究上的局限,应该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常忠义.中国私募股权投资中的估值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87-92.

[2]范俏燕.私募股权投资的战略选择[J].财经科学,2009年9期,67-69.

[3]黄晓捷,赵忠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研究:文献综述[J].武汉金融,2008(9)34-37。

[4]李连发,李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及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5]刘晓明.风险投资IPO退出机制与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67-72.

[6]卢永真.私募股权基金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功能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2011,105-147.

[7]孙自愿.中国资本市场IPO高初始收益之谜:基于发行制度变迁与投资者情绪的思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263-265.

[8]王汉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54-56.

上一篇: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下一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