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名词解释英文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科学名词解释英文(精选8篇)

内科学名词解释英文 篇1

中文

名词解释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国际私法

是以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相结合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并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al relations with(involving)foreign elements

=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legal relations

具(含)有涉外(国际)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

指主体、客体和内容(权利与义务)这三要素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与国外有联系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conflict rules

= rule of application of law

= choice of law rules

= rul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冲突规范

法律适用规范

法律选择规范

国际私法规范

它是指明某种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种法律的规范

substantive rules

实体规范

Rule of law

法律规范

substance

实体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被识别为程序问题,就适用法院地法,如果被识别为实体问题,要根据冲突规范选择所适用的法律

procedure

程序问题

right

权利(问题)/实体问题

remedy

救济(问题)/程序问题

Statues of limitation

时效问题

P116

conflict of laws

法律冲突/法律抵触

多数英美学者认为,法律冲突只是法官头脑中矛盾的反映,这个矛盾就是法官应该选择哪一个法域的法律。简而言之,法律冲突就是法律选择上的矛盾。所以,英美学者常常把法律冲突问题称为法律选择问题(choice of law)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冲突乃是因内容不一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法律同时适用在某一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上产生的法律抵触现象。”李浩培教授认为“法律冲突”的提法太严重、太过分了一点,因而更倾向于使用“法律抵触”,即“各国民商法相互歧异的情况”

因此,冲突法学者所讲的法律冲突,主要是从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的角度来概括的。如果从普遍的意义上来讲,法律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法律同时调整一个相同的社会关系而在这些法律之间产生矛盾的社会现象。

一般说来,只要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作了不同规定,当某种事实将这些不同的法律规定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法律冲突现象就有可能发生。

inter-regional conflict of laws

法律的区际冲突

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依法律冲突的性质为标准,可分为空间上的法律冲突、时际法律冲突和人际法律冲突。空间上的法律冲突,就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法律冲突,包括国际法律冲突和区际法律冲突。国际法律冲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

personal supremacy

属人优越权

属人管辖权。又称属人优越权,是指国家对于具有其国籍的人,具有管辖的权利,而无论他们在国内还是国外。除自然人外,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对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法人,以及船舶、航空器或航天器。

territorial supremacy

属地优越权

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指国家对其领土及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这是国家行使管辖权的首要依据,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属地管辖权优于其他管辖权类型。

uniform substantive rules

(国际)统一实体法规范

国际统一实体规范,更确切地说是国际统一实体私法规范。这种规范就是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具体规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与义务的规范。从整体上讲,国际统一实体规范的出现晚于冲突规范。

The Hague Conference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autonomie de la volonté

= L’autonomie de la volonté

= autonomy of will

意思自治原则

法国的法则区别说:代表人物——杜摩兰。他主张把法则分为人法、物法和行为法三类,但他认为只有在不依据双方当事人的自主意思时,才有必要作这种划分。他极力主张扩大“人法”的适用范围。特别重要的是,杜摩兰在《巴黎习惯法评述》一书中提出了“意思自治”原则。他认为,在契约关系中,应该适用当事人自主选择的习惯法,若当事人于契约中未作明示选择,法院应推定其默示意思,即根据整个案情的各种迹象来判断双方当事人意思之所在,以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

autonomy of will

意思自治原则

民商事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①只有法律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当事人的法律选择才有效,且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不受实际联系原则的限制(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是一种授权性规定,不是一种禁止性规定,只有有授权才有效;有授权就没有限制,选择突破实际联系原则

②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最晚时间为一审法庭辩论结束终结前,各方当事人援引相同法律且未提出法律适用异议的,视为已经达成意思自治——行为方式达成意思一致是可以的,两个条件:各方当事人均援引了相同法律且任何一方当事人没有对援引的法律提出法律适用的异议

③国际条约(包括尚未对中国生效的国际条约)可以成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对象,但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且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国际条约包括了中国已经加入的和中国没有加入的国际条约,都可以成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对象

lex cause

= applicable law

准据法

是国际私法的一个特有概念。它是指经冲突规范指引用来解决国际民商事争议的具体实体法规则

lex personalis

属人法

是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或惯常居所作为连接点的系属公式。属人法一般用来解决人的身份、能力及亲属、继承关系等方面的民事法律冲突

属人法的两大派别:本国法和住所地法。这俩书上都没给解释,看看就好了,我复制的百度百科

lex patriae

本国法/国籍国法

本国法是“住所地法”的对称。一个系属公式。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国籍所属国法。属人法的一种。经常用来解决当事人身份关系、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及其他和人身有关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domicilii

住所地法

住所地法,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住所所在地国家的法律。属人法的一种理解

lex rei sitae

= lex loci situs

= lex situs

物之所在地法

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所在国家的法律,它常用来解决有关物权,特别是不动产物权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loci actus

行为地法

是指法律行为发生地所属法域的法律。由于法律行为的多样性,行为地法派生出了下列常见的系属公式:合同缔结地法、合同履行地法、婚姻举行地法、侵权行为地法

locus regit actum

场所支配行为

场所支配行为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冲突规则,由意大利法学家巴特鲁斯所创立。认为法律行为方式应由行为地法来决定,只要某一行为符合行为地法的规定,那么世界各国都应承认它的合法性。

lex loci contractus

合同缔结地法

一般用来解决合同的成立、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同的方式等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loci solutionis

合同履行地法

一般用来解决合同内容,特别是合同履行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loci delicti

侵权行为地法

一般用来解决涉外婚姻关系尤其是婚姻方式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loci celebration

婚姻举行地法

一般用以解决涉外婚姻关系尤其是婚姻方式方面的法律冲突问题

lex voluntatis

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

是指双方当事人自行选择的那个法域的法律。采用这一系属公式时,表明法律承认当事人有选择法律的自主权,故叫做“意思自治”原则。它主要用来解决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

lex fori

法院地法

是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国家的法律。他常用来解决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冲突的问题

艾伦茨威格。国际私法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是优先适用法院地法,适用外国法只是一个例外

law of the flag

旗国法

就是旗帜所属国家的法律,它常用来解决船舶、航空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纠纷时的法律冲突问题

law of the plac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最密切联系地法

是与国际民商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它起源于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真正得到确立和发展则是近几十年内的事情。目前,他既是一项法律选择的指导原则,又作为系属公式大量出现于冲突规范中,适用于许多不同性质的国际民商事关系,尤其适用于涉外合同关系

habitual residence

惯常居所

“惯常居所”这个概念在法律规范中最早出现在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制定的国际条约中,其目的是协调大陆法国家的“国籍”主张和英美法国家的“住所”主张。所以,不少嗨呀国际私法条约和其他国际条约对管辖权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都采用了“惯常居所”标准

惯常居所是指行为人有多个居所,而其经常居住的场所。

category

= object of connection

= classification of issue

= operative facts

范围

连接对象

问题的分类

起作用的事实

是指冲突规范所要调整的民商事关系或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

point of contact

= connecting factor

= connecting ground

连结点

=连结因素

=连结根据

连结点是冲突规范借以确定国际民商事关系应当适用什么法律的根据

attribution

系属

是规定冲突规范中“范围”所应适用的法律。它指令法院在处理某一具体国际民商事关系时应如何适用法律,或允许当事人或法院在冲突规范规定的范围内选择应适用的法律。其词语结构常表现为“……适用……法律”或“……依……法律”。例如,在“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这条冲突规范中,“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是范围,“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是系属

formula of attribution

系属公式

就是把一些解决法律冲突的规则固定化,使它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或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处理原则,以便解决同类性质的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unilateral conflict rules

单边冲突规范

用来直接规定适用某国法律的规范。它既可以明确规定适用内国法,也可以明确规定适用外国法

bilateral conflict rules

= all-side conflict rules

双边冲突规范

指并不明确规定适用内国法还是外国法,而只规定一个可推定的系属,再根据此系属,结合实际情况去寻找适用的某一个国家的法律的冲突规范

double rules for regulating the conflict of laws

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就是其系属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点,它们所指引的准据法同时适用于某一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冲突规范

choice rules for regulating the conflict of laws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其系属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点,但只选择其中之一来调整有关的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冲突规范

无条件的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在这种规范中,人们可以任意或无条件地选择系属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点,但只选择其中之一来调整有关的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冲突规范

有条件的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是指系属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点,但只允许依顺序或有条件地选择其中之一来调整某一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冲突规范

preliminary question

= incidental problem

先决问题

=附带问题

是指一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案件的某一项争讼问题时,如果必须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为先决条件,便可以把该争讼问题称为“本问题”或“主要问题”,而把需要首先解决的另一问题称为“先决问题”或“附带问题”

principal question

主要问题/本问题

如上(我也不懂在说什么)

jurisdiction-selecting rules

管辖权选择方法

书p111

Presumptions

推定

分为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

Presumptions of fact

事实的推定

根据已知的事实进行推断

Presumptions of law

法律的推定

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推断

Characterization = qualification = classification = identification

识别/定性/分类

依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有关的事实构成作出“定性”或“分类”。将其归入一定的法律范畴,从而确定应援用哪一条冲突规范的认识过程

Movable property

动产

可以移动的物,其处所常常带有短暂性和偶然性

Immovable property

不动产

不能移动或移动就会损失其经济价值的物

Personal property v.Real property

不知道是啥 她她那个文档里有 但我没找到

Renvoi

反致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反致包括狭义的反致、转致、间接反致和外国法院说

Remission = renvoi au premier degré

直接反致/一级反致/狭义反致

对于某一国际私法案件,法院按照本国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而该外国法中的冲突规范指定应适用法院地法,结果法院适用了法院地国的实体法

Transmission = renvoi au second degré

转致/二级反致

对于某一国际私法案件,甲国法院按照本国的冲突规范本应适用乙国法,乙国的冲突规范又指定适用丙国法,甲国法院因此适用了丙国实体法

Indirect remission

间接反致/大反致

对于某一国际私法案件,甲国法院依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法,依乙国的冲突规范又应适用丙国法,而因丙国的冲突规范又因适用甲国法,甲国法院因此适用本国的实体法作为准据法

Double renvoi = foreign court theory

双重反致/外国法院说

英国特有的反致制度,英国法官在处理特定的国际私法案件时,如果依英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法,英国法官应‘设身处地“地将自己视为在外国审判,根据该外国的冲突规范,并依外国对反致的态度,决定应适用的冲突规范

Evasion of law = fraude a la loi = fraudulent creation of points of contact

法律规避/法律欺诈/僭窃法律/欺诈设立连接点

是指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当事人为利用某一冲突规范,故意制造某种连接点的构成要素,避开本应适用的强制性或禁止性法律规则,从而使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得以适用的一种逃法或脱法行为

The reservation of public order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一国法院依冲突规范应该适用外国法时,或者依法应该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时,或者依法应该提供司法协助时,因这种适用、承认与执行或者提供司法协助会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法律的基本原则或道德的基本观念相抵触而有权排除和拒绝的

Substantial contact

实质的联系

The ascertainment of foreign law = proof of foreign law

外国法(内容)的查明/外国法的证明

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时,如果依本国的冲突规范应适用某一外国实体法,如何查明该外国法关于这一特定问题的规定的问题。

Nationality

国籍

我国学者比较赞成李浩培教授的观点:“国籍是指一个人作为特定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这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

dependency

法定住所/从属住所

即自然人依法律规定而取得的住所

Residence

居所

暂住或客居之地

Habitual resident

习惯居所/惯常居所

持续一定时间的经常的实际居住

Legal person

法人

指按照法定程序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独立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Public body

公共团体

State immunity

国家豁免

包括司法豁免和执行豁免两种

Immunity from jurisdiction = immunity ratione personae

司法管辖豁免/属人理由的豁免

不得将国家作为被告,不得将国家财产作为诉讼标的在外国法院起诉。因为这种豁免主要涉及国家的法律人格

Immunity from execution/immunity ratione materiae

执行豁免/属物理由的豁免

对国家所有的财产不能再别国法院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即使国家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放弃司法管辖豁免,也并不意味着其同时放弃诉讼程序豁免和执行豁免

The doctrine of absolute immunity

绝对豁免理论

一种最古老的国家豁免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不论其行为的性质如何,在他国享有绝对的豁免,除非该国放弃其豁免权。

The doctrine of relative or restrictive immunity

限制豁免论/职能豁免论

主张把国家的行为分为主权行为和非主权行为。主权行为享有豁免权,非主权行为不享有豁免权

Immunity of state property

国家财产豁免

在国际民事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享有不受其他国家管辖与执行措施的权利

National treatment

国民待遇

指内国给予外国人的待遇和给予本国人的待遇相同,即在同样条件下外国人和内国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相同

Most-favoured-nation treatment = MFN

最惠国待遇

指施惠国给予受惠国的待遇不低于施惠国已经给予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待遇

Preferential treatment

优惠待遇

指一国为了某种目的给予外国及其自然人法人以特定优惠的一种待遇

Non-discriminate treatment

非歧视待遇

指有关国家约定互相不把对其他国家或仅对个别国家施加的限制加在对方身上,从而是自己不处于比其他国家更差的地位

Capacity for right

(民事)权利能力

Allgemeine Rechtsfähigkeit

一般权利能力

自然人在法律上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Besondere Rechtsfähigkeit

特别权利能力

一个人能够享有某种个别的或者特定的权利的资格和能力

Declaration of absence

宣告失踪

指法院依法认定离开自己的住所没有任何消息满法定期间的公民失踪的法律制度

Declaration of death

宣告死亡/推定死亡

指公民下落不明超过法律规定时间,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司法机构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宣告该公民死亡的一种法律推定制度

Right in rem

物权

指由法律确认的主体直接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Lex loci rei sitae = lex situs = Lex rei sitae

物之所在地法

物权关系客体物所在地的法律

Shares

股份

Nationalization

国有化

指主权国家或政府依据本国法律,将某些原属私人(包括外国自然人法人)占有的财产和权利收归国有,由国家或它的机构加以控制和使用的一种法律措施

Requisition

征用

政府在经济情况下为了公共利益而在一定期限内对私人财产予以征收使用,并给予一定补偿的一种措施

Confiscation

没收

政府将私人财产永远收为公有,不给予任何补偿的一种措施

Expropriation

征收

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求依法将私人财产或企业收归公有,可能给予补偿也可能不给予补偿的一种措施

Trusts

信托

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于受托人,受托人依信托文件所定,为受益人或特定目的而管理和处分信托财产的法律关系

Trust property

信托财产

分为动产和不动产

The doctri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最密切联系原则

在合同的法律适用方面,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合同应适用的法律是合同在经济意义或其他社会意义上集中地定位于的某一国家的法律

The most real connection

最真实联系

Sorry没找到

Contracting states

缔约国

主权国家间就某项事件达成共识并签订相关条约,条约制定国以及志愿加入或者遵守并同意签约的其他主权国家,都属于此条约的缔约国,缔约国是就某项条约共同签订的国家以及后来愿意遵守此条约而签约加入的国家,它是以条约为基础,所有签署的国家都是以条约为共同纲领,简单说,就是签署共同条约并在该条约约束下的国家就是该条约的缔约国。

中文名缔约国

Reservation

保留

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作的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摒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适用时的法律效果

Production sharing contract

产品分成合同

The service contract

服务合同

The law of the place of the tort

侵权行为地法

一般用来解决涉外侵权行为之债的法律冲突问题

The place of acting

加害行为实施地

P210

The place of injury

加害结果发生地

P210

The law of the forum

法院地法

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国家的法律

A mixture of the lex fori and the lex loci delicti = Rule of double actionability

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和法院地法/双重可诉原则

没给出直接名词解释,书上P210,《日本法例规定》和英国菲利普诉艾尔一案

Unjust enrichment

不当得利

指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取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的事实

Negotiorum gestio = voluntary agency

无因管理

是指未受委托,又无义务,而为他人管理财产或事务,因而支出劳务或费用,可要求他人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

Quasi-contractual obligation

准合同之债

应该在第十二章第一节?

True successor

真正的继承人

书上都没有这个名词,我找不到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 competence generale = competence internationale

国际管辖权/一般的管辖权

确定某一特定的国际民事案件由哪一个国家的法院管辖

Local jurisdiction = competence speciale = competence interne

国内管辖权/特别的管辖权

在确定了国际管辖权之后,确定该案件由该国的哪一类法院,或哪个地方的法院,或哪一级别的法院来审理

Competence generale directe

直接的一般管辖权

指我国法院依据我国国际民事诉讼立法中的有关规定确定对某一具体的国际民事案件是否具有管辖权

Competence generale indirecte

间接的一般管辖权

内科学名词解释英文 篇2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translators concern about Chinglish.Some of them argue that translators must avoid using Chinglish and should use“Standard English”.While others hold the opinion that Chinglish is not necessarily Chinglish, it might be Chinese English.So, no matter what, the newly generated English style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promoted.The translators, to some extent,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The author deems that those two ideas above are not contradicted.As constructing an endured building needs solid foundation, developing Chinese English also needs compacted foundation—the mature linguistic ability.Therefore, the important step for a translator is to conform to the“Standard English”and reduce or even avoid the using of Chinglish.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The Noun Plague”in Part Two of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o show how to avoid using or how to examine whether a translator has already used Chinglish unconsciously.

2 Deleting the Plagued Nouns

What can best expresses the essence of the Noun Plague of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is its first paragraph:“Plain English is a language based on verbs.It is simple, concise, vigorous and above all, clear.Chinglish is a language based on nouns—vague, general, abstract nouns.It is complicated, longwinded, ponderous, and obscure.”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P.170, Joan Pinkha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This paragraph has clearly explain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o view the differenc-es in a more intuitive way, please look at table 1:

As can be observed from above,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glish is the employment of Verbs andNouns.Therefore, the first step to modify Chinglish’s sentencestructure is to delete“vague, general, abstract nouns”, and thenuse strategies to modify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o make the sen-tence be more concise.Here are the examples: (The following ex-amples were all translated by lecturer LUO Shiwei in School ofForeign Languages, Yunnan University.)

1) 为了更好推动事业发展, 我们需要加强对世界的了解, 也需要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A.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cause, weneed to both reinforce our understanding to the world and pro-mote world’s understanding to China.

B.To further China’s socialist cause, we need to both under-stand the world better and let the world understand us better.In the first version there are three abstract nouns: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It is obvious that everyChinese translator is very familiar with this way of expression—“推动……的发展”, and subconsciously, one would come upwith the English like“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It is thetypical Chinglish, because in English if something is promoted, itmeans that its development or advancement etc.is promoted.Therefore, just a verb would be adequate.As for the noun“un-derstanding”, change it to the verb“understand”would makethe sentence clearer.“Replacing the noun with a verb”is justsuggested by Joan Pinkham.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P.175, Joan Pinkha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直接的语言交流, 哪怕是最基本的交流, 其效果也要优于间接的语言交流。

A.communication, has a better effect than indirect language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ng directly, even the simplest language com-

B.Communicating directly, even the simplest language com-munication, has a better effect than communicating indirect.If someone sayscommunication, we would firstly think

If someone says“communication”, we would firstly thinkthat the media for communication is the language.So there is noneed to emphasis“language communication”.Changing“lan-guage communication”into“communicating”would make thewhole sentence less wooden and awkward.

3) 蝴蝶泉是一个方形泉潭, 潭中泉水清澈如镜, 四周砌有大理石栏杆。

A.Surrounded by marble balustrades, the spring is a squarepond and the water is as clear as the mirror.Surrounded by marble balustrades, the spring is a square

B.Surrounded by marble balustrades, the spring is a squarepond with mirror-like water.

Obviously the second version is shorter and more concise.The long noun’s structure in the first version would interpret thepicturing of the sight.Therefore, the readers might stop for awhile before understanding the whole picture.On the contrary, reading the second version, one can have a direct image of thespring which is described.

3 Conclusion

Language is a carrier to convey the spirit and the culture of a n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determined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This paper, by illustrating“the Noun Plague”, indicates the mistakes that Chinese translators are likely to make.The author hopes it can cast a light on avoiding Chinglish and on how to correct the mistakes.What the translators should bear in mind is that they should use simple, clear and concise English.

Certainly, if someone uses abstract, long, and large nouns his translation seems to be more formal or the readers might think the translator is very good at English and has large vocabulary.While, inevitably it is harder for a reader to understand.After all, the ultimate purpose is to let more people understand what the translator is translating rather than show the linguisticskill and“terrify”the readers.

摘要:中英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其在语言应用上的差异, 因此, 中式英语是一个中国译者无可回避的问题。Joan Pinkham在《中式英语之鉴》中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该文通过对此书第二章中“名词肿胀症”部分进行实例分析, 浅析中式英语在日常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中式英语,翻译,名词肿胀症

参考文献

[1] Joan Pinkham.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 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 Barzun Jacques.Simple and Direct: A Rhetoric for Writers[M]. 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5.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 张佳媚.中式英语浅谈发展趋势浅析[J].华章, 2012 (10) :86.

内科学名词解释英文 篇3

摘 要:以往对英文广告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语用等方面,本文在功能语言学的框架内从语法隐喻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广告中的名词化现象。名词化使过程、特征、抽象概念等具备实体特征。结果表明,名词化赋予广告语言以简洁、正式、庄重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广告目的的实现。名词化使广告语言具备了隐喻意义,具有双重的语义特征。

关键词:英文广告;名词化;语法隐喻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11-017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4.047

1 . 引言

近年来,英文广告方面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多,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广告语言的翻译、修辞等方面。笔者以“英文广告”或“广告英语”为关键词对CNKI(中国知网)2003年至2013年间的核心期刊以及CSSCI期刊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章84篇。笔者初步分析之后发现,研究广告语言特色(与“商品、消费者”有关)的文章3篇,如任婷婷(2007)等;研究广告语言隐喻及翻译策略的文章1篇,如阳兰梅(2011);研究广告语言人际功能的文章1篇,如张红霞(2009),研究广告句法文体特征文章一篇,如李惠芬(2006),其余文章均为翻译技巧(黄孟芳,2006)、翻译策略(邹春荣、杨晓斌,2009)、语言修辞(卞瑞晨,2006)以及语用分析(张锦,2010)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英文广告语言本身的功能研究尚显不足。因此,本文拟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来分析英文广告的语言特色及其功能。

2 . 语法隐喻和名词化

根据朱永生(2006: 83):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个概念是韩礼德(M.A.K. Halliday)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语言学派对隐喻理论研究的重大贡献。韩礼德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胡壮麟,2000: 89),本文只涉及概念隐喻。二者下面还有分支,如图所示:

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胡壮麟等,2005:75-84)。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意义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把直接表达或接近事物变化的意义表达称为“一致式”(congruence)。比如儿童的语言,它们通常不含曲折、隐晦意义,是最简单最直白的表达。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意义则为“非一致式”(non-congruence)或“隐喻式”,因为它体现的是语义语法范畴间的非正常非自然的关系,所以这种“非一致式”的表达就构成语法隐喻。赵德全、李伟(2010:131)指出:这种非一致式表达最常见的现象之一是使用名词词组来表达过程和特征,这就是名词化现象。韩礼德(1994:352)认为,名词化是一种语法隐喻,是用名词来体现本来要用动词或形容词所体现的“过程”或“特征”。他还指出名词化是英语中生成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源泉(汤斌,2007:15)。从语义语法范畴看,名词化具有双重的语义特征:语法角度上主要是将动词、形容词等其他词类转化成名词的过程,语义角度上主要是将非实体隐喻转化为实体的过程(汤斌,2007:15)。

如:(1) a It can make a different world.

b It can make a world of difference.

(PSA www.wfp.org)

(1a)是一致式,(1b)是隐喻式,因为(1a)中的“different”这一形容词所体现的“特征”转化成了(1b)中的名词“difference”。

(2) a It brings together cities and communities to act positively.

b It brings together cities and communities on the journey to positive action.

(PSA www.panda.org)

(2a)为一致式,(2b)则为隐喻式。“positive action”这一名词词组承载了“act positively”这个动词词组的“动作过程”。

3 . 英文广告中的名词化

众所周知,广告是一种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和明确的目的性的特殊文体,而它的召唤、劝导、说服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语言词汇的选择。由于广告受众层次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语言选择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避免语言晦涩难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语言过于口语化和太随便(王晋军,2003)。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利于向受众传递信息,导致商家与消费者很难沟通;口语化的语言透出的是不正式感,无法取得受众的信任;这两种情况都是广告语言应该避免的。而名词化的使用,既能够使广告文字简洁,又能够加强其语言的正式、庄重感,而简洁、正式、庄重等要素都是广告功能和目的实现的重要助力。

笔者收集了英文公益广告(public service ads,缩写为PSA)和商业广告(commercial ads,缩写为CA)共计80条,它们分别来自杂志Time, Fortune, Newsweek, Business Week以及著名英文网站如美国广告委员会网站、世界自然基金会网站和国家地理网站。本文只涉及这80条广告的正文部分(不包括广告的标题、口号等其他部分),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名词化现象共计142个。由于名词化能够把动作过程、特征以及抽象概念等物化,也即是使这些过程、特征、概念具备实体化的性质,因而更能够向受众传递客观、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等的印象,从而实现其劝导、说服的目的。

如:(3) a We are obligated to help them.

b We have an obligation to come to their aid. (PSA www.panda.org)

与(1)(2)相同,(3)也是一则公益广告,(3a)是一致式表达,(3b)是隐喻式表达,名词“obligation”和“aid”分别把“be obligated to”和“help”这两个动作过程实体化,这一转化使得广告语言变得正式、严肃,让读者真实地体会到一种责任感,从而采取行动提供帮助。

(4) a To create the sustainable value.

b The creation of the sustainable value. (CA Newsweek August, 2009)

(5) a A simple strategy that has always separated persons who win from those who lose.

b A simple strategy that has always separated winners from losers. (CA Newsweek October, 2009)

在以上两则商业广告中,(4a)和(5a)是一致式表达,(4b)和(5b)是隐喻式。“creation”是动词“create”的名词化形式,把这个过程物化成具有实体性质。而在(5b)中,“winners”和“losers”这两个名词分别是由两个小句“persons who win”和“those who lose”转化而成。显然,转化后字数减少,但信息量不变,也就是说,两个小句的信息量压缩到两个名词里去了,表达效果更简洁。范文芳、汪明杰(2003)指出,名词化的使用“使我们能够避免很多拖泥带水的表达,因为它表达的是本来需要用从句表达的意义”(Jespersen, 1924: 136)。

(6) a These wrist instruments are all equipped with“motors” which perform highly.

b These wrist instruments are all equipped with high-performance “motors”.

(CA Fortune May, 2009)

这是一则手表的广告,(6a)是“一致式”表达,小句“which perform highly”修饰“motors”,表达直白;(6b)是“隐喻式”表达,小句“which perform highly”浓缩成了一个名词“high-performance”,使得表达简洁、正式,该名词直接置于中心词“motors”前,在第一时间把手表的高性能传递给受众。

(7) a A smarter business needs to think much smartly.

b A smarter business needs smarter thinking.(CA Business Week September, 2009)

这是IBM广告语中的一句。同样,(7a)是“一致式”表达,动作过程用了动词词组 “think much smartly”表达,语义是单层的。(7b)是“隐喻式”表达,名词“thinking”取代了a句中的动词词组,把这个“过程”实体化了。

4 . 讨论

韩礼德(2000:269)指出,语法隐喻基本上就是名词化的趋势。广告中名词化的使用使语言显得正式、庄重,使其表达客观、简洁,因而更具说服力。以上例句中的a句皆为一致式表达,用动词表达“过程”,用形容词表达“特征”,语义特征是单层的。而b句则是采用了具有双重语义特征的名词化表达,因而语言正式、严肃。同时,名词化的表达把“过程”、“特征”等抽象概念实体化,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的、能够真实感受到的,这就拉近了广告与消费者的距离,更利于广告目的的实现。在这142个名词化中,大部分为动词(词组)或形容词(词组)的名词化以及小句的名词化现象,只有一例为人际隐喻(情态动词must转化成名词must),本文不作详述。但是,名词化也并不是越多越好,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平均每条广告语中名词化现象不到2个。换言之,过度使用名词化会使语言的信息密度过于强大,让人读起来咬文嚼字难以理解。只有恰当地使用名词化才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 结束语

广告是一种特殊文体,其明确的目的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具有强大的沟通能力,而且必须用尽可能短的篇幅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达到劝诱的目的。因此,词汇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名词化这一最重要的语法隐喻工具,能够在广告语言中担此重任。从广告语体的特色来说,名词化的使用让广告语言简洁、正式、庄重,有力地浓缩了信息量,加强了语言的说服力;从语法隐喻这一理论角度来说,名词化是词汇在语法结构中的使用从而体现出隐喻意义(朱永生,2006)。通过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广告中的名词化都使得语言具备了隐喻意义,具有双重的语义特征。诚然,广告目的的实现不完全是依靠名词化就能解决的,广告语言中丰富的评价资源及其与名词化、隐喻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左右广告语言的效果,这些内容笔者将另文讨论。

参考文献

Halliday, M.A.K.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352.

Halliday, M.A.K. & C.M.I.M. Mat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M].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 2000: 269.

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24: 136.

卞瑞晨.广告英语中的押韵修辞及其翻译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0).

范文芳、汪明杰.论三大流派对英语名词化现象的研究[J].外语研究,2003(3).

胡壮麟.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89.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75-84.

黄孟芳、卢山冰.20世纪经典英文广告的修辞技巧研究[J].新闻知识,2006(2).

李惠芬.论广告英语的词法和句法特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任婷婷.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J].商场现代化,2007(1).

汤斌.广告语篇中的名词化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7(3):15.

王晋军.名词化在语篇类型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3(2).

阳兰梅.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及其翻译策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张红霞.英语商业广告中语气与情态系统的人际功能[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张锦.中文广告英译时的语用预设失误[J].新闻爱好者,2010(9).

赵德全、李伟.纯理功能与语法隐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31.

邹春荣、杨晓斌.英文广告汉译策略初探[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英文作文背诵解释 篇4

也有些考生反映自己背过很多英文文章,但上了考场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这种情况很常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进行造句的工作,只是盲目背诵;二是背得不够熟练。学习任何东西都讲究先求“质”,再求“量”。大家英语学了很多年,文章看了很多,为什么写作还是学不好?主要原因是只“量”,没重“质”。一篇文章应背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如果还需要过脑子,就证明背得不够熟练。若只是半生不熟,背得再多也是徒劳。

默写

背完经典范文后,还要进行默写,然后对照原文纠错,弄清楚错在什么地方。默写的好处在于它让你发现常被自己忽略的一些容易犯错的小地方,如拼写、单复数、大小写等。这些错误正是考生们写作中的弱点,也是阅卷老师最不能容忍的地方。培根说过:“写作使人精确”。只有默写下来,你才会发现自己常犯哪些错误。

中译英

中译英练习也是提高写作的好方法,也就是根据范文的中文译文,将其按照自己的理解译成英文。译完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翻译和原文有很大的出入,这些差距就是取得写作高分的关键。这时,对照范文,看看原作者是怎么写的,思考为什么这么写;同样的一句中文,范文中使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型,你使用了哪些词汇和句型,然后对照学习范文中词汇和句型的多样性。相信通过不断练习,你的写作水平会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

模仿

所谓模仿指的就是模仿范文,套用范文的精彩词汇、句型、句子和框架。最初套用时可能比较生硬,但只要不断积累和练习,套用起来会越来越顺手。

第一眼看你是否把字数写够,不够则会扣分;同时看文章是否

是三段(四级写作一般以三段为宜),是否“两头小中间大”(第一、三段较短,第二段较长)。

第二眼看第一段是否进行现状说明,第一句是否有“各大学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选修课”之类的话;第二段是否进行原因列举,第一句是否有“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不同的选修课”之类的话;第三段是否进行举例论证,是否有“以我自己为例”之类的话。如果文章符合上述要求,则证明没有跑题。

第三眼是扫描和查看,主要是看文章中是否有明显的错误。同时,老师会随意读一两句,敲定最后分数,因而使用得当的经典句型,会给阅卷老师留下极好的印象,有助于考生取得高分。

语言第一位四、六级写作重点考查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阅卷老师最重视的是语言,考生最需要提高的也是语言能力。有的考生以为使用一些高难词汇就能取得高分,其实不然。中英文写作都讲究“简洁就是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美国作家海明威经常使用小学词汇,但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可见语言的好坏不在词藻的华丽与否,而在于使用是否得当。中学词汇用好了,也可以取得各种英语写作考试的高分。当然,基础较好的考生,恰当使用高难词汇的确有助于提高分数,但是不要盲目追求难度,与其写一个错误的复杂句,不如写一个正确的简单句。

四、六级考试对写作的话题、观点和字数都有严格限制,它是一个展示考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平台。考生应该把构思的时间减到最少,把主要精力放在推敲语言上,力争将语法、拼写、标点类的低级错误降至最低,力求遣词用句准确恰当,表达地道。这样,即便没有使用高难词汇和句型,也可以保证稳得及格分数。切记作文不是口语,语言永远第一,它决定了得分高低。

阅卷老师在语言方面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判:

1.基本正确四、六级考生写作的最大问题不是写得太简单,而是文章中错误太多。考生最常犯的语言错误有三类:语法、拼写、标点。最常犯的语法错误包括:时态、冠词、主谓一致、名词单复数等。

2.丰富多变

基础较好的考生,要想取得四、六级写作高分,应做到语言上的丰富多变。丰富多变主要体现在词汇和句型两方面。同一词语在一句话、一个段落乃至一篇文章中最好不要重复出现,应尽量使用同、近义词替换(无法替换的关键词除外)。例如:think可以替换为reckon, assume, argue等词。此外,句型也应富于变化,不要拘泥于“主谓宾”句型,可以使用“主系表”、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不定式短语作状语、状语从句等多种句型。

勇气的名词英文 篇5

他表现得十分勇敢和果断。

The film testifies to the courage of ordinary people during the war.

这部电影表明老百姓在战争期间的英勇行为。

The job was to call on all her diplomatic skills and moral courage.

这项工作需要她发挥全部的外交才能和捍卫正义的勇气。

Her courage and good humour saw her through.

她靠着顽强的勇气和乐观的性格挺了过来。

Her courage seemed to desert her for a moment.

确认的名词英文 篇6

每件产品都有号码以便于识别。

Windows are etched with the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

玻璃上刻着车辆识别码。

The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s very important.

早期确认儿童有特殊教育需求很重要。

Can I see some identification, please?

请出示任何身份证件好吗?

Have you any means of identification?

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 篇7

一科学争论研究的进路

科学争论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问题,但自从20世纪中叶以来,在某种意义上讲,存在着两个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首先,科学争论研究的问题由内部层面主导走向外在层面主导。科学争论隐含着科学论证思想,科学论证可以视作是科学争论在传统意义语境下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预设了证明性过程并带有强力意旨性的研究视角逐渐局限于自然科学内部问题的研究范畴,与适应科学和社会高度结合的发展需求相脱节。与此对应的,科学争论不再局限于科学内核问题的分歧探讨,它所关注的主要问题也转向了外在争论层面。其次,科学争论的解释方法正在走向一种语境论视野下的融合。针对科学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科学修辞学家在内的各界研究者,先从科学内部出发,而后借鉴外部研究方式的各种解决尝试,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遍、完整、统一、有效的解释。而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在体现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的同时不会削弱科学的实在性和逻辑性,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与科学相关的哲学思想、社会建制的不断完善,科学争论走向了一种在语境交流平台中寻求协调一致的解释过程。

( 一) 科学争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科学争论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于外在层面,即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问题。从整体角度讲,就是如何证明理论的逻辑有效性,如何说明科学使人信服的过程; 如何理解科学活动的修辞性以及与科学相关组织结构的社会性,从而最终回答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科学争论需要涉及哪些因素和条件,使用哪些策略和方法,经历怎样的修辞转化过程,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和结果; 在科学争论中如何规避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难题而确信科学,从而在争论中产生更具科学性的理论; 如何保持争论后科学理论的长久有效性; 构建怎样的研究平台才能使得科学的逻辑性、修辞性、社会性达到一致,并且将科学的逻辑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统一于这个平台之中。

科学争论问题的两个层面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完全对立,内部问题和外在问题是在研究平台基底上的统一,逻辑性、修辞性和社会性是在科学整体语境中的一致。在内部争论问题的研究上,科学哲学家给出了有区别却各自有意义的解释,如逻辑经验主义的证实观点和历史主义的证伪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科学如何成立的问题进行了回答。而外在争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一系列诘难后,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问题才得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们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些问题是近代以来科学发展所必须面临的,实质是高速发展的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流障碍和理解困难。库恩的工作改变了之前科学争论按部就班式研究状态,他的研究揭开了“科学逻辑和社会制度之间的裂隙,科学修辞学正试图缝合这一缺口”[3]33。这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将一些本来不在考虑范围内的问题摆到了我们面前———如何重新认识和理解科学,如何回答科学、知识和社会之间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科学哲学的主流研究脉络。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醒悟到,科学自身不能完整地回答科学的所有问题,但是内部解决的不完备也并不意味着外部手段的有效。佩拉( Pera) 等科学修辞学家对库恩的诘难做出了回应并努力在修辞学体系中构建解释方法,同时,哈贝马斯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等相关研究工作,从另一种视角对科学争论研究做出了一定启发。但是,从科学问题入手的纯内在的解释没有形成共识,以社会性问题为突破口的太外在的研究思路也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科学争论研究中,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理论能对科学争论问题进行全面和完整地解决。

( 二) 科学修辞学的回应

科学修辞学被看作是最有可能解决科学争论问题的方式之一,多方面因素促成了它在科学争论研究中的地位。首先,鉴于科学修辞学在具体案例分析中发挥的高效作用和取得的卓越成绩,它已经成为解释科学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次,科学的争论过程即交流的过程,而修辞在准备阶段和结果阶段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科学修辞学的解释范围和效力大过科学理论内核,因此它可以很好地囊括科学争论研究。此外,随着新修辞学理论的兴起和科学哲学的“修辞学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用修辞方法解决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

科学修辞学家将科学哲学思想与新修辞学理论结合,针对具体争论问题相关的科学案例进行修辞性分析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理论都有各自的侧重点,自圆其说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困扰,难以在总体上形成统一的解释路径。佩拉在尝试解决库恩所揭示的科学与社会间的问题时,是以一种逻辑思辩为主的研究方式进行的,他同意库恩对修辞的理解,认为科学解释不能仅限于演绎和归纳等推理论证手段,有时也应采用修辞的劝服方式。[4]佩拉的分析指出,科学争论中理论确信的关键在于,共同体在相当的时间内,经过一系列讨论后对理论强度的认可: 科学争论中的理论选择或抛弃不取决于双方论据合理性程度的大小,而更倾向取决于这些论据背后理论劝服力的强弱。他采取了一种实用主义解决姿态,将科学的确信问题化解为科学组织对科学的采纳程度。普莱利( Prelli) 通过分析社会因素和性质以扩展科学争论的认识维度,他的研究比佩拉更具修辞代表性。他对修辞受众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修辞过程中社会心理层面的认识,但是普莱利的研究过于轻视科学在当代社会文化中思想层面的潜能。[5]佩拉与普莱利的解释理论从逻辑思辩角度和社会心理角度来讨论和理解科学劝服过程,在他们的理论中,科学的社会性仍然仅限于科学的公共文化层面,这些修辞研究在社会制度和社会语境角度未能深入到建制层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科学争论的需要。拉图尔( Latour) 将科学放入广阔的社会语境中进行研究,他的修辞观点涉及科学的相关制度、组织和科学家等社会建制方面,但问题在于,拉图尔的分析与其修辞方法并不契合,而且他的策略方法缺乏规范性和一致有效性。[3]130

以上的科学修辞学家对库恩问题的解决尝试都不够完整,同时,每一种方案又为后来的研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传统科学修辞学的研究思路要么因贫乏修辞的策略性和科学的社会性而导致解决问题的尝试局限于传统哲学的逻辑层面,要么相反,过于强调修辞性而将这些解释尝试沦为对科学问题的纯粹修辞性解读。总之,这些科学修辞学理论在回答科学争论问题上遇到的困难是由其对科学的修辞性和社会性认识的不彻底造成的。

( 三) 哈贝马斯和SSK研究的启发

哈贝马斯对争论的研究立足于社会性探讨,这种思路应用到科学争论中能够产生不同于科学修辞学解释的功效,同时,他的研究还首次体现了语境在争论中的作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解释效力不限于社会分析层面,他关于交流的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关注科学调查和论证的学说,在回答科学的社会性问题时比从科学角度出发更有效。

在争论问题上,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修辞解释方法与传统策略性修辞解释方法有很大区别。首先,策略性修辞解释方法认为,争论是“一方”采用修辞策略试图影响“另一方”思想或行为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向着作为争论出发点的一方前进;而在交往行为理论中,哈贝马斯认为双方是为达成一致而进行交流的,这种状态下的“另一方”更加自由。其次,交往行为理论体现出新修辞学的特点,弱化了参与者在争论中的地位,更加适合科学争论的逻辑和实践经验。此外,哈贝马斯主要从逻辑、思辩和修辞三个层面展开争论研究并将它们放到社会语境中考察,他强调理论符合逻辑规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修辞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建制,[3]104但哈贝马斯所谓的修辞层面缺乏实质的修辞性,由此产生了类似佩拉的问题,即缺乏修辞性的研究最终囿于传统哲学的逻辑层面。不过哈贝马斯认识到,当在两种具有竞争性的理论之间进行选择时,修辞的有效性要高于理性,或者要利用修辞策略在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超越以保证我们进行选择或者干涉他人做出选择。在科学争论中,特别是当两种相对的解释在逻辑上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和矛盾时,修辞的作用要高于逻辑的作用。例如,海森堡的矩阵和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在数学上被证明具有等同性,尽管矩阵说提出较早,但是波动方程一面世就在形式和应用上占据了上风,其原因就是波动方程的修辞简洁性。

哈贝马斯发现了语境在争论中的作用,但没有将语境完全纳入到他的研究模式中。他在交流模式的研究中要求参与者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强调一种“有效要求( Validity Claim) ”,其实质就是争论中的语境相通性,只不过哈贝马斯理解的“有效要求”更多适用于社会范畴内的交际行为。高度自觉本身并不是问题,但在哈贝马斯的交流模式中匮乏一种动力机制,这一块导致其理论动态性和完整性缺失的拼图恰恰就是语境。哈贝马斯发掘出语境的价值却将其阻拦于外部,视其为遴选交流参与者的条件和保证讨论有效开展的前提,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评价基础在理论的开始及结束时采用。[6]

另一方面,SSK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这导致了他们将科学的社会性无限放大,从而把科学理解为由社会性主导的建构过程。技术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跳板,科学思想转化为技术支持才能作用于社会生产中,从而产生实际效益,纯理论的科学并不能对社会产生如此巨大和直接的影响。而SSK切断了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或者说他们将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这种将技术剥离于“科学 - 技术 - 社会”影响模式的行为,混淆了科学争论内部问题和外在问题,背离了科学本性,走向一种社会性认识的极端。同哈贝马斯一样,SSK也认为科学应当放入社会语境中进行考察,但他们将科学视作由社会主导的思路势必导致一种科学的相对性、主观性走向,逐渐将科学推向一种混乱的、无标准的状态,这种理解方式无益于科学的发展,所以SSK的尝试在解决整体科学研究时力不从心。

总之,在争论的相关研究中,哈贝马斯打开了语境论解释的大门,却没有坚持这一道路; SSK正确地认识到科学社会性的重要,却将其过分夸大。哈贝马斯的研究偏向于争论过程中的哲学和社会学分析,他发现了争论开始和结束时所需要的语境因素,但他没能将语境应用于争论的整体研究中,忽略了语境对全局尤其是争论进程中的动态影响,他将动态的争论理解为逻辑、思辩和修辞的静态层面分析,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趋势,但哈贝马斯对修辞结果的评价机制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语境和修辞在科学争论中所发挥的作用。[3]SSK与哈贝马斯有类似的出发点却走向偏激,将科学放入社会语境中进行研究并不意味着科学需要完全社会化,这种通过外部认识来粉碎内部矛盾的方式实质是对科学的消解,彻底社会化的科学等于没有科学,SSK的这种理解既不符合逻辑规律也不能使人信服,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科学争论问题。

二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走向

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科学修辞学以及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从不同视角对科学争论问题进行了回答,但这些解决尝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它们在解释时缺少统一和有效的整合型研究纲领和研究平台。当代科学理论和形式更加抽象和超验,科学争论的判决标准更为复杂,科学修辞学作为科学争论的有力增长点,满足当前局势下科学争论多域面、多层次的发展需求。科学修辞学在案例分析层面的发展程度超前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在回答有关具体科学争论的实践问题时能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但由于各种修辞解释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案例研究只有在特定的具体争论语境和内容中才有效,不同的争论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这使得科学修辞学看似繁花似锦却没有统一的枝干,按照这种发展态势,科学修辞学太广泛的应用和太狭隘的理解都将降低其凝聚成独立性学术方向的能力并阻碍它作为一种科学解释方法的前进。更为严峻的是,案例研究透出的科学的修辞性并没有统一体现出整体科学的社会性,或者说,科学修辞学的案例研究将科学的社会性拆分为具体案例中的社会性,然而对这些被拆分社会性的整合工作却是困难的。所以即使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我们仍不能确定科学修辞学对于理解科学的社会性是否具有真实的推动作用。我们认为,单纯的内部或外在的说明不能反映和满足科学争论的整体面貌和需求,内部和外在层面的问题可以在一定语境下结合,科学争论需要符合科学修辞学规范的新认识论纲领,应当追求一种平台整合下的统一解释。

将语境论思想引入科学修辞学,在语境论视野下构建交流的平台,形成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构建语境交流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如何改进科学修辞学才能规避对科学的社会性的拆分,或者在拆分之后能否借助一定研究方式完整地映射出统一的科学的社会性。具体来说,也就是我们应当如何处理科学的实在性、历史性、逻辑性、修辞性和社会性,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争论; 如果在语境论中展开研究,那么如何超越传统科学修辞学解释,以具有语境论特色的方式解决科学争论问题。事实证明,语境论解释走向符合科学争论研究的前进方向,同时这也是科学修辞学所必须做出的选择。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改变了以往的科学修辞学观点,它将语境分析法与策略分析法结合产生新的语境修辞分析法,将具体案例与理论研究综合,将科学的逻辑性、修辞性和社会性统一于语境论视野下和语境交流平台中,加深了我们对科学争论的理解并切实推动了科学进步。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表现在:

其一,语境论解释顺应了科学争论研究的发展趋势。首先,语境论解释所关注的是有一致结果产生的过程,在这种研究模式下的科学争论是不断推动科学进步的,而其他的一些论证性过程在一定语境下隐含于争论过程中,受外力主导的争论也由于过多涉及主观性而被排除于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范围。语境论视野下的科学争论不同于传统科学修辞学意义上的科学争论,它认为单纯论证性争论结局的劝服力是有限的,这种结局实质上是一种科学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属于科学争论过程的一部分或争论的事件发端; 同时,它认为因外力中断的争论应当属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因为外部主导的因素过多包含了主观性和不可控性,在科学争论的模式中不能完全适用。其次,语境论解释既涉及科学认识和科学活动层面的内容,如科学理论的描述和选择、实验及测量工具的继承与创新,也涉及有关科学社会性层面的内容,如共同体的科学素养、社会政治干涉与制度建制、经济文化的驱动和导向等,这些内容继承并拓展了科学争论研究的域面,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科学争论研究的内涵。

其二,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效用要显著优于传统科学修辞学解释。传统的科学修辞学解释在分析科学争论问题时,关注到争论双方的独立性而忽略了争论主体之间的联系性,因此解释的落脚点往往是关乎某一方及其进行的自身超越,是一种“锦上添花型”修辞策略。而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认为,争论双方在寻求一致性的过程中,通过语境交流平台的互补融合,最终形成一种共同接受的新理论,这样的过程能够保护新理论的成长,又保证争论力量的培育。同时,它还认为解释的最终立场应该是争论双方关系的语境分析,即使是以某一方为主要修辞对象,也应当是由该对象出发的、针对另一方而产生的两者关系的超越或为了后续发展而刻意的收敛,是一种“韬光养晦型”修辞策略,这通过修辞对象之间关系的分析而将争论双方统一于修辞过程中。举例来说明这两种解释的区别,达尔文深知他所宣扬的理论会受到来自科学内部和社会各方的阻力,所以从《物种起源》的第一版开始,他就在一些显要位置援引了当时被普遍认可的神学自然观和古典自然观名言,这种做法在传统的科学修辞学解释中被认为是通过增加权威的引用来增强自身观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是“锦上添花型”修辞策略; 而语境论解释认为这种做法是为了减小新理论被反驳的概率而采取一定的修辞手段以缓和与旧势力的矛盾,最终为科学争论的展开和新理论的成长留足余地,是“韬光养晦型”修辞策略。显而易见,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要比传统科学修辞学解释更深刻、更全面。

其三,语境论解释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修辞学和科学争论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科学修辞学的问题在语境论认识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从较高的层面讲,科学修辞学面临的案例分析零散性与整体解释的缺失问题类似于真理认识的多面性与真理的唯一性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语境下,科学真理的表象不同,产生的解释也不可能相同,无限接近真理的是在不同语境下所有合理解释的集合,这是语境、修辞在科学认识上体现出的独特魅力。例如在量子力学解释中,我们不必关心传统哥本哈根解释的效用范围有多广,也不必纠结多世界解释和退相干理论在关于世界实在和其演化出的历史表象的一和多的问题争论上谁更具合理性,只需要了解在某个语境下哪种理论更有说服力、更能说明自然规律即可。这些解释都只是我们对科学真理的一种认识而不是真理本身,它们必然受到语境的制约。我们不否认科学真理的实在性和唯一性,但是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对科学真理多面理解的语境性。科学真理的多面性并不违背科学对自然规律简洁性的追求,在宴会上拉小提琴而赢得喝彩的爱因斯坦和在国际会议上令玻尔猝不及防地抛出“EPR佯谬”的爱因斯坦是同一个人,多样的表达并没有妨碍我们对背后实在的人或事物的统一理解。语境论解释不是真理的相对主义解释,科学就像在不同场合下的缪斯女神,她每次的衣着和言谈举止皆不同,我们不能直接认识到她却能通过不同的景象拼凑出对她的完整印象。“讨论哪个是‘真实’毫无意义。我们唯一能说的,是在某种观察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它呈现出什么样子来。”[7]语境论观点认为,相比较于抽象的科学概念,我们更应当关心在某种特定语境下体现出的具体科学的表现形式。与此类似,科学修辞学进行的案例分析并不是无意义的,我们只是缺少一种交流的平台来将这些零散的认识统一起来,在语境论视野下,科学争论的具体案例分析与理论研究能够得到渗透和融合。其次,科学争论的修辞解释困难能在语境中得到解决。语境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研究思路,在科学哲学领域特别是在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语境的边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并不是相对主义的,[8]因为语境强调的是每个语境下独立的意义,而不是强调每个意义的差异性。科学修辞学缺失一种有别于修辞策略零散性的认识论纲领,致使在具体科学争论研究中形成的成果不能转化为理论层面的统一认识,而语境论解释可以直接回答为何案例研究如此不同却每一种解释都有意义,进而有助于将具体研究统一于整体的语境论视野中,在科学争论的范围内形成对科学的统一认识。

总之,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本质上是科学修辞学性质的,它具有修辞解释性,顺应了科学修辞学和科学争论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超越了传统修辞学解释方法的局限性,而且,它与科学修辞学的具体案例研究不矛盾,增加了我们对科学的社会性的统一认识,它改变了传统科学修辞学的观点,具有解决科学修辞学研究和科学争论研究相关问题的潜质,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优越的解释方向。

三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特征

与科学争论的传统解释方法不同,语境论解释为科学修辞学注入了新活力,在对科学争论问题的认识上展现出新面貌,在研究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在分析过程中表现出语境依赖性与修辞基质性,还在整体上具有过程动态性与科学公开性等认识论特征。同时,它革新了科学修辞学的分析方法,将语境分析法与修辞学策略分析法结合,既包含了科学争论的修辞学特点又融入了语境论特质,在对科学的逻辑结构、语言系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的考察中,衍生出新的语境修辞分析法,具有语境相通性、语境转换性和语境整体性等方法论特征。

( 一) 认识论特征

第一,对科学争论研究认识路径的转变,以及在研究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

首先,语境论解释将科学争论研究的认识路径由“案例引出问题”的研究模式转变为“问题联结案例”的研究模式。传统科学修辞学解释以案例研究方式为主,倾向于从现实表象中探讨背后的问题,而语境论解释扩展了这种认识路径,提倡一种由问题主导的研究方式,走向从问题出发的多案例联结研究。语境论思想注重动态活动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和过程,参与者处在事件和语境的构造过程中,语境反过来也影响参与者的行为,语境论将实体、事件、现象等具有实在特性的存在视为是在相互关联中表述的,是一种相互促动、关联的实在图景。[9]一方面,这种认识路径的转变彻底改变了探求科学争论问题解决的研究方式,由问题出发而联结案例的研究模式能将类似的科学案例进行并向分析,从而有利于发现多案例的共同性质,有助于归纳修辞策略从而最终产生统一的理论解释,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科学修辞学中各种案例研究之间、具体案例研究和理论综合研究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语境论解释的认识路径使整个争论过程的主导权走向客观性。传统的研究模式针对单个案例引发不同问题的思考,在客观性上备受争议,这种认识路径要么是比较单一的要么是具有主观倾向的,而语境论解释从争论的问题入手,以多样的案例作为例证,将“一个案例多个问题”的对比关系颠覆成“一个问题多个案例”,更具有全面性和客观性,同时更具说服力。

其次,语境论解释在科学争论问题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争论的根本问题是内部问题和外在问题的结合,也就是“科学在争论中如何可能”的问题。具体说来,包括共同体内部关于科学的概念和指称、理论和认识、结构和推导、工具和方法等分歧; 科学发现与理论发明之间的语义建构; 科学传播中的社会环境、心理与认知因素; 科学发展与社会建制的同步性问题等方面。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有多种形态,既包含科学认识论层面的争论,也包含科学方法论层面的争论,以及由科学引导的外部争论。具体比如科学的革命性争论,如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引发了地学革命; 社会性科学争论,如克隆技术应用对社会影响的争论; 科学解释性争论,如对科学思想的不同认识或由科学争论所引发的理解性争论; 科学本体论争论,如科学实在论之争; 科学优先权争论等等。总之,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包含了自然科学内部关乎科学规律的争论,同时涉及科学与社会问题的争论,其问题复杂和多样程度集所有科学难题于一身。

第二,在要素和过程分析中体现出语境依赖性与修辞基质性。

首先,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将参与者纳入到语境结构中,作为一种语境要素进行分析处理,杜绝了以参与者为主导的研究模式。传统的科学争论局限于简单的交互( 如图1) ,是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应用,即从参与者出发的修辞策略研究,这种模式会导致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哈贝马斯采纳了新修辞学的思路,试图将参与者统一于一种双方互涉的状态,从而修补这种缺陷。这种做法通过促进交流而弱化了参与者的地位,但争论和交流仍过分依赖参与者的自觉性而不是整个争论系统的自觉性,所以哈贝马斯的解释没能从本质上脱离传统研究的诟病。由于科学不是个人或某些组织的独立活动,因此从语境论角度讲,科学争论只关心争论的结果是否对科学有益,而不关心结果由谁主导,因为即使一方的思想对结论产生了较高程度的影响也不能判定另一方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我们认识到的只是当前语境下的某种更加合理的科学解释。此外,科学观念不会突兀地提出或孤立地存在,一定是限定于时间、场合、方式等条件下,包括科学家自身在内的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语境系统中的。争论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受到语境的影响,同时争论的结果又会使得参与者所处的语境发生转变,争论中的个体或组织在辩护时会参照对方所处语境对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程度的修正,新的解释在双方共有语境的参与下才能完成。

其次,修辞性特征体现在整个争论过程中,而不仅仅是SSK理解的参与者与理论构建层面。科学争论是恰当的逻辑描述和有理由的修辞建构过程,语境论解释认为科学争论的实质是不同语义系统的修正和扬弃,争论双方要具备相通的语义结构以便在争论中理解对方并做出回应,若非如此,争论将演变为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语言层面的不可通约状态。在争论过程中,相同的科学素养和相通的语义体系都始终存在于语境系统之中,这些必要的语境因素也是参与者必须具备的修辞要求。因此可以说,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从一开始就是在限定的修辞条件下展开的,整个争论和解释过程体现了修辞基质性。

第三,科学争论过程的动态性与科学公开性。

首先,语境论解释使科学争论成为高度自觉的互动模式。如果将传统的科学争论模式比作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那么语境论视野下的科学争论更像是当今国际协议的交流过程,参与者A和B在交流基础上努力争取或者做出让步从而形成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不是“要么a要么b”性质的论辩式结论,而是一种交互状态下问题解决机制的协调( 如图2) : 互动模式下的结果包含了原先参与双方的思想成分,因此它既是a又是b,同时又不同于原来的理论,所以它既非a也非b。此外,由于理论自身一定是负载着参与者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负载能够将争论活动置于一种动态的完善过程。无处不在的语境转换反映了整个科学争论过程的动态性,也是语境论解释区别于传统科学修辞学解释的重要标志。

其次,科学争论与科学理论和活动直接相关,具有高度的科学公开性。私密的学术沙龙远远不足以形成规模化的科学争论,只有公开性的讨论才有可能上升到科学争论的层面,争论的双方以公开的形式为支持的理论进行解释和辩护,共同寻求一种问题的解决途径。科学争论可能由某些与科学不相关的人或事件引起,这些不具备科学性和公开性的一般讨论只能作为科学争论的前奏,例如,“两小儿辩日”并不足以引起日心说与地心说的争论,但是当人们对这种太阳距地远近问题的争执程度上升到由科学家参与并主导的过程时,一场科学争论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科学公开性要求参与者具备专业学术领域的规范要求,以便有针对地对观点进行辩护和反驳。近代以来,科学发现优先权争论愈演愈烈,例如牛顿和莱布尼茨关于微积分发明先后的争论持续引发了乃至两国科学界的争论,科学对公开性的要求也更加明确和迫切。

( 二) 方法论特征

语境论解释将语境分析法与策略分析法结合,衍生出超越修辞性质的语境修辞分析法,在语境交流平台的构建和科学争论的整体分析中表现出语境相通性、语境转换性和语境整体性等方法论特征。

第一,语境相通性是语境修辞分析法的最基本特征,它在语境论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语境交流平台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科学争论的判别标准。

在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中,语境相通性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它是科学争论进行的基本条件,是科学解释产生的基础。语境相通性是语境中语形、语义和语用要求的结合,它包括相同或类似的逻辑结构,相通的概念与指称、符号系统,相近的语法和语义表达机制。科学争论的发端和开展、知识的产生和传播都需要相通的语境。其次,语境相通性是不同争论进行交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区分科学共同体的标志。语境论解释不单是要研究科学争论的内部过程,还要求对争论外部和不同争论之间进行研究,在广阔的语境系统中,相通性是维系不同争论同步研究的基石。对于科学共同体而言,相通的内部语境是科学争论中区别异己的标准,同时争论结束后这种相通性程度的变化体现了共同体的分化和整合。

相通的语境是构建语境交流平台的前提,需要注意逻辑性、有效性和主动性三点要求。逻辑性要求科学争论所处的语境要符合科学本性、逻辑性和语义语法规则; 有效性要求能够为争论参与者提供有效交流观点、交换意见、解决问题的论述途径; 而主动性则是要求参与者和整个争论过程都具有自由的驱动力。语境相通性的形成是一种自觉的语境构建过程,学科大背景下问题的讨论是在相通语境中完成的,同时争论的结果也处在语境之中,不可能产出超越语境的结果。科学争论参与者的科学素养、理论和知识背景以及其他社会因素都是语境相通性的组成部分,同时,语境相通性为科学争论中各要素提供了一个可交流的基础,最终促使形成一种互反馈关系。

语境相通性超越了逻辑限制,改变了科学争论的判别标准,体现出科学语境与社会语境的适应。科学哲学在不同角度的研究表明,科学争论是一种依赖“有理由”大于“合理性”的分析活动,正如佩拉所指出的,争论中理论的选择在于论据背后的劝说强度而不是理论的逻辑强度。所以,依靠逻辑判决科学争论的传统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例如,神创论基本符合当时历史的逻辑标准和哲学需求,同时它对生物演变的解释并没有完全败于进化论,但这种观点已经不能与社会语境产生更好的交互作用,而进化论的观点明显更能顺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面貌,所以神创论不可能阻止和扼杀进化论的发展。也就是说,当逻辑不能判别时,“有理由”才是争论解决的有利条件。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否认不可交流性、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主张在相通的语境角度对问题提供一种协调解决方式。

第二,语境转换性表现为平行转换、层次转换和上升转换,是语境修辞分析法的最突出特征。

语境转换性体现在四个方面: 科学争论过程中不同层次语境的转换、参与者所处具体语境的转换、语境和各要素之间的转换,争论开始和结束时语境的重建型转换即再语境化。在科学争论语境中,要素之间和语境之间的转换会有平行的和层次的区别,而再语境化则是一种上升转换。语境论解释过程就是语境不停转换的过程,科学争论的开启和发展以及结果都受到语境转换的影响,同时,语境转换也是判定和评价科学争论的重要标准。

语境转换贯穿整个科学争论过程,起到多方面的作用。第一,语境转换标志着科学争论的开启。一种理论或观点能否达到引发科学争论的程度取决于其是否引起足够程度的语境转换,当科学共同体认为一种学说具有争议性和争论意义时,更多的科学工作者参与到讨论中,此时的讨论语境才上升到争论的层面。第二,在争论过程中,双方进行的交互作用也是一种语境转换。语境转换能够发现新的理论增长点并生成新的解释域面。第三,争论结果带来的新语境较之引发争论时的语境不同,语境产生的变化动摇旧理论的同时又会对参与者产生影响,这种语境转换标志着科学争论的完成。第四,语境转换也体现在科学发展和成果应用中。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概念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用法会有差异,例如在相对论语境条件下,经典力学的一些概念可以通过一定条件相互关联而再次焕发生机,这是通过语境转换达到的不同语境下同一概念的新解释。所以语境的边界是可变化的,这既适用于宏观语境,也适用于具体的、微观的语境,[8]语境转换的方法在整个科学争论过程之中产生作用,这体现在语境相通性的构建中、参与双方对问题的交流讨论中、争论结果与其他理论的相互反馈中,可以说,语境的转换性是科学争论活动进行的推动力。第五,语境转换是判定和评价科学争论的重要标准。争论结束时语境的变化标志着新科学认识的诞生,科学争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相关理论逻辑的完备,而更取决于相关语境的整体价值取向及其选择。

科学进步是对旧理论的扬弃和新理论的创造过程,语境论解释认为这种过程是在科学争论中通过再语境化实现的。语境论科学哲学思想主张把语境作为阐述问题的基底,科学理论是一定语境条件下的产物,在一个语境中为真的科学认识,在更高层次的语境中有可能会被修正或扬弃,这是在再语境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无条件普适和久适的科学理论,当一种理论面对难题,无法解决新问题时,通过再语境化能够使旧理论推陈出新,同时再语境化有可能产生新的科学解释。再语境化过程类似拉卡托斯所言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但区别在于,拉卡托斯指的是一种理论修正,而再语境化是一种理论重建,它能给特定的科学表征增加新的内容,使原有的解释语境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改造与重建。

第三,语境的整体性是语境修辞分析法的最主要特征,深刻体现于语境结构的整体性和语境交流平台的整合性。

语境是多层级、多元素、立体的结构,语境论强调解释的整体性。语境是有层级化区别的,相同级别的语境会有细微变化,不同级别的语境也有差别,在当前语境下进行的解释在更高级的语境中不一定成立,反之亦然。语境由多元素构成,这些元素不但是最初争论语境所必备的条件,还是争论进行的推动力之一。语境是立体的结构,错综复杂的语境是一种发散而有序的立体型组织,整体性是语境本能的生动体现。同时,语境整体性是构建语境交流平台的基本要求,而在语境交流平台中做出的语境论解释也遵循这种整体性,语境论解释能够在科学争论中形成整体、全面的分析也都得益于此。

平台的整合性遵循了语境整体性的要求,体现在语境的纳入、排斥和借鉴作用中。高级或广阔的语境会将那些完全符合自身的语境、要素等纳入到自身范围内,从而形成更广泛有效的解释; 或者,它通过排斥异己从而划定自身的界限,曲线达到整合的目的; 再者,语境会吸收和扬弃一定的成分,从而改进自身的理论解释及工具方法。在语境交流平台之中,科学争论能够较好地将内部矛盾和外在问题相渗透,使具体的案例研究统一于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中,并对形成统一的解释理论做出指导。同时,语境交流平台能够整合科学的逻辑性、修辞性与社会性,促进科学争论的内部问题与外在问题的融合,有利于在统一的平台中形成一致认识。例如,量子力学的建立并不意味传统经典力学体系的土崩瓦解,而是在一定语境下,将经典力学解释为量子力学的一种特殊形式。

可见,语境论解释的认识论特征和方法论特征实质上就是语境本质的体现,这些特征将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显明地区别于其他解释方法。语境性将科学争论的逻辑性、修辞性和社会性连接起来,统一于语境论解释之中,从而对科学争论问题做出全面完整地说明。

四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意义

语境论解释从新的视角重塑了科学争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又体现出修辞和语境的特质。它丰富了科学争论问题的解释方法,更新了对科学活动的认识; 既保全了语境下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又加速了新旧理论的碰撞,催生出更具开创性的实验方法和测量工具; 强化和规范了科学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对社会政策产生积极而有效的影响,推动了与科学相关社会建制和整体社会环境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具体表现在:

其一,拓新科学争论的考察视角。语境论为科学修辞学和科学认识提供了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的基础,语境论解释是科学争论研究经过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和科学修辞学的解释路径后所面临的最佳选择,它将社会语境和修辞语境融合于语境交流平台中,能够较好地对科学活动进行评价和解释。社会语境的目的要通过修辞语境的具体化来完成和展开,修辞语境在很大程度上是语用分析的情景化、具体化和现实化,它是以特定语形语境和社会语境的背景为基础的,所以,没有社会语境就没有科学的评价,而没有修辞语境就没有科学的发明。[10]同时,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对参与者、争论运行机制、结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都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认识。

其二,科学争论是科学理性迸发的现实表现,语境论解释为理性的进步铺平道路。科学理性的进步总是伴随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新学说更容易在科学争论的土壤中滋生,同时科学争论能激化新旧理论体系的矛盾,推动不同科学方法的产生和对抗。在不断追求科学真理性的道路上,语境论解释筛选出更适合科学发展的争论研究方式,最能检验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有助于科学实验理论及测量工具的革新。科学争论的高级形态是激烈的科学论战,而科学论战又是更高级语境下科学革命的导火索,科学争论或更新了人们对旧理论的认识,或引起科学革命从而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使争论后的科学语境焕然一新。此外,语境论解释强化了科学民主观,科学真理的判别标准逐渐挣脱权威的束缚,对科学价值的认同趋向于对科学争论结果的信服,相互批评的自觉性和争论的常态化促进了科学民主化进程。

其三,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增进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整体环境和科学的社会建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逐渐得到确立,这既是科学进步的体现,又是社会语境的需求。科学争论强化了共同体内部的认同感,巩固了共同体的学说基础,协调内部矛盾以应对外部挑战,促进了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化发展。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有助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又为争论的解释夯实基础,语境论解释方法及评判标准深刻影响到社会决策的制定,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理解产生决定性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科学争论是科学内部对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审视,这种争论深刻影响到当今社会中环境保护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和推广,以及全球语境下相关决策的制定。[11]

总之,科学争论的语境论解释是在新平台、新高度对科学争论问题的整合,是科学修辞学和语境论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应用。语境论解释从“修辞学转向”中厚积薄发,汲取了新修辞学研究成果的同时避免了修辞学解释带来的零散性混乱,重新把握修辞学的发展方向。语境论解释符合科学修辞学的客观要求,又能很好地协调科学争论中具体案例研究,从而为理论层面的统一做努力。在语境论中展开的科学争论注重科学的社会语境,它对范式之间的争论以及科学革命的过程有独特的见解,化解了激烈科学革命所带来的认识论难题,蕴涵着绝对性和必然性的语境论能够避开SSK和范式不可通约性的歧路,能够加速科学争论整体研究模式的形成,从而更好地认识科学理性和进步。在科学领域对相关语境的研究已经常态化,现实社会和历史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语境对重大科学发现的相关贡献和作用,[3]149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肯定,走向语境论解释是解决科学争论问题的最有前途的研究进路。

摘要:不断进步的科学和逐渐完善的相关社会建制,以及渐趋成熟的新修辞学理论,都为科学争论研究带来了转变,然而,对于在争论中如何正确理解科学的社会性等问题,科学哲学尚没有形成一种普遍公认的有效进路。将语境论思想与科学修辞学结合,在语境交流平台中重新整合科学争论的具体案例研究,从而形成统一的科学认识,是解决科学争论问题的可行性研究思路。

关键词:科学争论,语境论,科学修辞学

参考文献

[1]郭贵春.科学知识动力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83.

[2]Gaonkar D P.The Idea of Rhetoric in the Rhetoric of Science[C]∥Gross G A.William Keith.Rhetoric Hermeneutics.Albany N 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7:25-85.

[3]Rehg W.Cogent Science in Context[M].Cambridge:MIT Press,2009.

[4]Pera M,Shea W R.Persuading Science:The Art of Scientific Rhetoric[M].Canton: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1991.

[5]Taylor C A.Defining Science[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96:106.

[6]Habermas J.Truth and Justification[M].Cambridge:MIT Press,2003:106-107.

[7]曹天元.量子物理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8:173.

[8]郭贵春.语境论的魅力及其历史意义[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1-4.

[9]殷杰.语境主义世界观的特征[J].哲学研究,2006(5):94.

[10]郭贵春.科学修辞学的本质特征[J].哲学研究,2000(7):24.

科学名词审查会 篇8

关键词:医学名词审查会,科学名词审查会,名词审查大会

The General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Wen Changbin

Abstract: The General Committee for Medical Nomenclature and the General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are organizations for censoring term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The paper makes clear all the official conventions of the two Committees for censoring terms.

Key words: the General Committee for Medical Nomenclature, the General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Terminology, convention for censoring terms

ソ现代科学诞生于西方,在其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必须解决译名统一问题。清朝末年,政府已认识到了此事的重要性,1908年,学部审定科(系教材审定,非名词审定)编纂了《化学语汇》、《物理语汇》, 1909年,设立编订名词馆。据笔者所见,该馆编订有《数学名词中西对照表》。

サ上述成绩甚微,所出名词也没有经过专家集体审查。进入民国后,译名混乱现象严重,译名统一工作变得非常迫切。

ビ捎谝窖в朊裆关系密切,民国时期国内有组织的译名统一工作开始于医学名词。1916年2月12日,乘中华医学会召开大会之际,中华医学会、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江苏省教育会、江苏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医药专门学校等的代表黄炎培、俞凤宾、聂会东(J. B. Neal)等31人召开会议,讨论医学名词审查问题。会议决定成立医学名词审查会审查医学名词。此次会议宣告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的诞生。

ヒ窖名词审查会以及后来的科学名词审查会是以每年召开一次或两次名词审查大会的方式进行译名统一工作的。1916年8月7日,医学名词审查会在江苏省教育会会所召开第一次正式名词审查大会(文献上有时称年会,有时称大会等,这里一概称名词审查大会)。博、苏教、医药、医学、部(系简称,全称见文末附录)等5个组织的代表20余人出席会议,[1]公推余日章为主席。[2]

ピ谡式大会前一天(8月6日)举行的预备会上,议决审查方法如下:(1)经表决,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所同意的名词,作为统一的名词。(2)不满三分之二的名词,取得票最多的两种名词,再表决一次。如仍不满三分之二,两者并存,但以得票多的名词列在前面。(3)第二次表决时,如有人主张尚待考查,则该名词推到下一日再作决定。[3]

ゴ舜紊蟛榇蠡,遵照上述审查方法。如:“Applied anatomy” 的译名有“医科体学、医科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等,经投票表决,三分之二的人赞成用“应用解剖学”,大会遂决定用“应用解剖学”这一译名。“Vertical”的译名有“垂直”“铅直”,经投票表决,在出席会议的18位代表中,赞成“垂直”的代表有11人,赞成“铅直”的代表有6人,均未达到三分之二,故大会决定两个译名并存,但“垂直”排在前面。

ゴ舜未蠡嵘蟛榱私馄恃通用名词及骨骼名词,审查通过名词1@200条。[4]

1917年1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二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部等6个组织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由于要审查的名词不止一种,所以,从这次开始,正式审查大会分为两部分:分组审查会议和各组联合会议。对于后者,有的文献称各组联合会议,有的称各组联席会议,等等,这里一律称各组联合会议,简称联合会议。分组审查会议审查各类名词,有时分组审查会议也推定下次大会所用名词草案的起草者。联合会议决定诸如下次大会召开时间、地点、审查名词类别、所用名词草案的起草团体等事项。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含解剖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余日章,该组审查了解剖学的韧带名词和肌肉名词等。[5]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的化学元素名词。[6]

チ合会议议决设立执行部,负责处理会前会后的一些事务。执行部由各团体推派代表组成。同年7月,执行部开会,起草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章程内容是以以往的习惯为基础的。会后执行部呈报教育部,恳祈准予组织医学名词审查会,并呈送了第一次解剖学名词审查本。不久,医学名词审查会不但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备案,还得到教育部给予的一千元补助金。[7]

1917年8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三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东、部等7个组织的3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此次大会的分组审查会议包括解剖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余日章,该组审查解剖学的内脏、五官两种名词。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术语名词。

ゴ舜未蠡岬脑け富峄固致弁ü了《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8]兹将该章程摘录如下[9]:

ヒ窖名词审查会章程

サ谝惶 本会专为审查关于医学药学之一切名词而设,定名为医学名词审查会。

サ诙条 本会系具有资格之各团体推举代表集合而成,他团体亦得继续加入,其所举代表以具有专门学识者为合格。

ジ魍盘宕表每审查一部分名词得举三人,如在三人以上,该团体之表决权仍以三权为限。

サ谌条 凡审查一部分名词,其草案须先由一团体提出,或经大会委托一团体编订,于开会前两个月分送与会各团体,以便讨论时各抒己见。

サ谒奶 本会每届开会两个月前,应请教育部派代表与会审查。

サ谖逄 本会每届开会之前一日,应先集会员开预备会,举主席、推书记、定审查之日程。

サ诹条 本会审查方法如左:

ぜ 到会人数三分二以上决定者,作为统一之名词。

ひ 不满三分二者,取比较多数存两种名词再决一次,如仍不满三分二者,并存之,但以多数者列前。

け 第二次之公决,如有人主张尚待考查者,得于下一日决之。

ざ 若有二种以上之草案同时提出者,得分组审查,以省时日。

サ谄咛 凡草案经大会审查决定后,定名为审查本,须印刷分布海内外对于该科学素有特别研究者征求意见。意见书送达本会之期,以发出审查本后四个月为限。审查本整理意见酌加修正后,应呈请教育部审定颁布全国。

サ诎颂 本会自每年七月五日(新历)起开会一次,会期以两星期为限,但遇必要时亦得开至二次以上。

サ诰盘 本会暂假上海西区方斜路江苏省教育会为机关。

サ谑条 本会设执行部,每团体推定一人组织之,在闭会时期内执行会务。

サ谑一条 凡本会各项费用,暂由发起之四团体(博医会、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江苏省教育会)平均分任(草案印刷费,由一团体提出者该团体自任之,由大会委托一团体编订者,暂由四团体分任之)。

サ谑二条 本会章程有提议修改者,须经到会代表三分二之同意方为议决。

フ鲁坦娑了名词审查大会开会时间、名词审查方法、各项费用的摊派方法等。章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定了较为科学的名词审查的程序:会前起草、会上讨论、会后征求意见。

コ了公布《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和后文说到的《科学名词审查会章程》外,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均未公布具体针对名词审查的条例(比如名词审查标准、名词编订体例等)。

1918年7月,医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四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部等7个组织的20多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0]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解剖学组、细菌学组和化学组。解剖学组主席为沈信卿。该组因疑难名词已于前数次大会解决,辩论较少,提前完成。至此,解剖学名词全部完成。细菌学组主席为严智钟。该组因草案的起草员丁外艰未出席审查会,故讨论时颇感困难,进展甚缓,加之各团体代表出席者少,所以中止了审查,并将对于草案的具体意见及应行增删处开送原起草员参考,使有所修正,以便下次审查时更便利。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完毕无机化合物名词,便开始审查有机化学名词。但有机化学命名法问题大费周章,历时两日仍未解决。该组于开始审查的前一日已预知此问题极需讨论,便预先推定审查员数人,作具体的研究,修正了原草案。算上各审查员提出的草案,有机化学命名法共有五种,可归纳为造字与不造字两派。经表决,权数相等。最后议决两派各编订草案一种,一起发给各团体、各专家征集意见。等下次开会时,选择一种,然后审查,以示慎重。为预防审查会中止起见,另备化学仪器名词草案一种。[10]

1918年医学名词审查会改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从该月起,每月教育部给予400元补助。[11]但实际上,教育部给予补助金为期仅3年且并未给足。改名后,审查范围由医学名词扩大到各科名词。

ネ年,执行部修改了章程,除了将原文中的“医学名词审查会”改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并将审查范围由医学名词扩大到各科科学名词外,其余的内容基本维持不变。

1919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五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科、部等8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2]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组织学组、细菌学组和化学组。组织学组主席为沈信卿,[13]该组审查完毕组织学名词。细菌学组主席不详(可能是王完白,因联合会议上是他报告该组审查情形的,按惯例,一般由主席报告),该组审查完毕细菌学总论名词。[14]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化学仪器名词和有机化学名词。[15]上次会议推定徐凤石(主张造新名词)、陈慕唐(主张不造新名词)各起草有机化学名词草案,但徐凤石的草案未到,所以审查有机化学名词时依据的是陈慕唐的草案。[16]联合会议还议决邀请化学学术团体及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各专门以上学校均推代表参加下次化学名词的审查。[17]

1920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六次大会。来自部、博、医药、医学、苏教、理、科、华教、博物、北化、北大、北师、沈师、成师、广州师、北工、北农、山农、北物、丙等20个组织的近60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8]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细菌学组、化学组和物理学组。细菌学组主席为王完白。该组审查了细菌分类名词、细菌各论名词及免疫学名词。由于细菌总论名词,上次会议已审查完毕,故细菌学名词全部告竣。化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此次会议加入的团体甚多,人数骤增,旧代表仅占全体审查员的五分之一。新代表认为上次会议议定的有机化学系统名词不够恰当。参加此次会议的丙辰学社也提出草案,但代表们认为不够完善。于是另定系统大纲五条,每日下午由编纂小组拟定下一日的草案,此次会议该组已将脂肪族名词审查完毕。该组还审查完毕有机化学普通名词。物理学组主席为北京大学张大椿。该组审查了力学名词和热学名词。[18]

1921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七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教、博物、科、农、南师、广东师、厦大、部等13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19]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病理学组、化学组、动物学组和物理学组。各组主席不详。病理学组审查了病理通论名词。化学组审查完毕有机化学名词,至此,所有化学名词均已审查完毕。物理学组审查了磁学名词和电学名词。动物学组因草案未及预备,故此次会议所讨论的是编订方法大纲,预备下年开始提出草案。[19]

チ合会议还议决1923年应提出动物学名词草案、生理学名词及生理化学名词草案、数学名词草案、矿物学名词草案。这些名词草案用于1924年的名词审查大会。1924年审查的草案提前一年提出,原因有二:一是以免印刷延误时间,二是便利审查员预先参考。因而,会议希望执行部略加修改与草案有关的条款。[19]

1922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八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华教、博物、科、农、部等10个组织的近40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0]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病理学组、物理学组、植物学组和动物学组。病理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病理各论(尿系统、眼耳鼻咽喉、无管腺及淋巴系统、神经系统、赘瘤学及循环系统、血液等)名词。物理学组主席为恽季英。该组审查完毕光学名词和声学名词,至此,物理学名词全部审毕,前后费时共3年。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植物学术语及科目名称等名词。这部分名词为前一年中华博物学会开会审查过的名词。中华博物学会为征集意见起见,送科学名词审查会讨论,以此作为最后的修正。所以讨论比较容易,术语名词全部告竣,除对原稿作了少数修正外,还增补不少;科目名称因关系较大,仍须征集意见,待下次会议确定。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因原草案不甚适用,该组此次会议依据薛良叔《近世动物学》临时起草。该组已审查完毕门、纲、目名词及无脊椎动物术语,脊椎动物术语及进化发生遗传等名词待下次会议审查。[20]

チ合会议议定了统一各科同物异名名词的办法:对于以前已经审查的,由各组互相检查一遍,摘出同物异名词,各推本组代表2~3人,组织协定名词委员会协商确定,但推出的代表须先取得本组公意;对于未经审查的名词,当草案印成后,即由执行部延聘的编校员将各种草案中的同物异名词摘出,油印分发各组,以便审查前另开协定名词委员会会议,使之归于一致。[20]

1923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九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科、农等8个组织的近50位代表参加正式大会。[21]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医学组、生理化学组、算学组、动物学组和植物学组。医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病理名词补遗、寄生虫学名词。该组病理名词草案,除了原定博医会草案外,又添了谢崧凡的草案。有部分原虫名词,因草案未备,此次会议未能审查。生理化学组主席为曹梁厦。由于以前化学组所审定的名词,对生理化学而言,尚不敷用,且各代表认为以前审定的化学名词不甚恰当,故生理化学组本次会议仅交换意见,未审查名词。该组希望下次开会时,以前审查过化学名词的部分代表能加入生理化学组进行审查。算学组主席为姜立夫。该组审查了数学名词、代数学名词和解析学名词。该组原名数学组,后认为数学名词不能包括各分支科目名词,经联合会议议决,改为算学组,而把数学当做算学的一个分支。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动物学术语名词。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先将上年遗留的科目名词讨论修正,接着审查本年预备的植物种名。但该项名词,仅为中等教科书及普通药物所需要的种类。其他种名,有待于继续起草、审定。[21]

チ合会议议决以前审查过化学名词的曹梁厦、陈慕唐、王季梁三人加入下次大会的生理化学组,审查有机化学名词补遗。[21]

1924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次审查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博物、农、科、协和、部等10个组织的几十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华东教育会是否与会不详)。[22]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生理化学组、植物学组、动物学组、药理学组、算学组和矿物学组。此次大会审查名词种类与第九次大会预定种类略有不同。原定于此次大会审查的生理学及原虫学名词,因草案来不及完成,推到下一年审查。生理化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了生理化学名词及有机化学名词补遗部分。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审查了种子植物属名。因为起草员未出席,故审查颇为不便。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遗传进化论术语及动物学术语补遗、分类学术语补遗。药理学组主席为王完白。该组原称药物学组,因认为名实不符,故改为药理学组。该组审查了药理总论名词和药理各论名词。算学组主席为姜立夫。该组审查了初等几何名词、解析几何名词、投影几何名词。由于该组本次到会代表人数太少,故讨论时非常不便。矿物学组主席不详。该组所推代表原本不多,只有9人,而此次到会者更少,仅5人。其中吴和士虽由中华博物学会推举在矿物学组,但他已历次在植物学组任审查员,此时,植物学组名词尚未审查完毕,不能另出席矿物学组,所以矿物学组代表实际上仅有4人。这4人中,又有谌湛溪、徐宽甫两人对审查方法及草案体例有意见,并因此与吴和士进行争论,所以此次矿物学组未能审查名词。[22]

1925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一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理、科、博物、华教、农、协和、东南、部等12个组织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3]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外科学组、算学组、动物学组、植物学组、生理学组和药理学、生理化学、有机化学合组。外科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完毕全部外科名词。算学组主席为胡文耀。该组审查了微分几何学名词、超越曲线与曲面名词、高等解析名词等。动物学组主席为薛良叔。该组审查了全部哺乳动物种名及一部分鸟类种名。生理学组主席为江清(即江镜如)。该组因为出席人数太少,仅审查了呼吸名词、新陈代谢名词等。药理学、生理化学、有机化学合组主席为江秉甫、余德荪。此次会议药理学名词的审查,成绩甚小,其原因是化学名词以前虽经审定,但尚未完备,而药用植物名称,亦未经植物学组起草审查。故本次药理学名词的审查,常常因为化学名词及药用植物名称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机化学名词补遗,因草案未至,未能审查。生理化学名词,因原定起草员认为有机化学前定名词太冗长,颇感不便,而未能起草,故此次会议只是将上次会议未审查完的名词加以审查而已。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该组原定此次会议审查胞子植物属名及继续审查种子植物种名,因种子植物种名草案于本月底方可完成,故此次会议只审查了胞子植物属名,范围从裂殖菌起,至红藻类止。[23]

1926年7月,科学名词审查会召开第十二次大会,来自博、苏教、医药、医学、广大、华教、工程、农、科、同济、东华、昌大、部、河工、大同、博物、理等17个组织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正式大会。[24]

ゴ舜未蠡岬姆肿樯蟛榛嵋榘含内科学组、药学组、生理学组、植物学组、动物学组和算学组。内科学组主席为吴谷宜。该组审查完毕内科学名词。药学组主席为於达望。该组审查了药用化学名词等。生理学组主席为江镜如。该组审查了生理学的循环系统名词等。植物学组主席为吴和士(前雨农代一天)。该组审查了蕨薇植物名词、真菌类名词等。动物学组主席为秉农山。该组审查完毕鸟类名词。算学组主席为胡明复。该组审查了应用数学名词。[24]

ビ捎谑本侄荡、交通阻隔等原因,原定于1927年7月在武昌举行的第十三次审查大会没有召开。[25]

ヒ窖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而成,但它们得到了教育部给予的一定补助。此外,教育部不但派代表参与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还公布了他们审查通过的大部分名词。所以,严格说来,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是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的准官方组织。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教育部为大学院。 1928年,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正式成立,科学名词审查由该委员会负责。鉴于该委员会是完全官方机构,科学名词审查会这个主要由民间社团合组的准官方组织决定自动停止名词审查工作,随后仅仅是整理出版了它曾经审查过的一批名词。

ジ铰: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与会组织全称

ゲ:中国博医会;苏教:江苏省教育会;医药:中华民国医药学会;医学:中华医学会;理:理科教授研究会;华教:华东教育会;博物:中国博物学会;部:教育部;科:中国科学社;农:中国农学会;南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师: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厦大:厦门大学;昌大:武昌大学;广大:广东大学;同济:同济大学;东华:东华大学;东南:国立东南大学;协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工程:中国工程学会;北大:北京大学;北化:北京中国化学支会;北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沈师:沈阳高等师范学校;成师: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广州师: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北工: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北农:北京农业专门学校;山农:山西农业专门学校;北物:北京物理学会;丙:丙辰学社;河工:河海工科大学;大同:大同大学

参考文献

[1]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一次大会记.中华医学杂志,1916,2(3):1.

[2]医学名词审查会记略.中华医学杂志,1916,2(3):2.

[3]沈恩孚.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一次审查本序.《教育公报》(民国五年一期),1918,(1):3-4.

[4]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一次大会记.中华医学杂志,1916,2(3):1-2.

[5]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二次开会纪录.中华医学杂志,1917,3(2):61-82.

[6]化学名词审查组第一次纪录.中华医学杂志,1917,3(3):24-44.

[7]张大庆.中国近代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15-1927.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5):49.

[8]医学名词审查会第三次开会纪录.中华医学杂志,1918,4(1):28-30.

[9]医学名词审查会章程.中华医学杂志,1917,3(3):4-5.

[10]医学名词审查会开会记要.中华医学杂志,1918,4(3):162-163.

[11]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国立编译馆,1934.78.

[12]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大会.中华医学杂志,1919,5(3):104.

[13]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开会记录.中华医学杂志,1920,6(2):109.

[14]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开会记录(续).中华医学杂志,1920,6(3):167.

[15]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开会纪录(续).中华医学杂志,7(1):53.

[16]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开会纪录(续).中华医学杂志,1920,6(4):248.

[17]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五次开会记录(续).中华医学杂志,1920,6(3):171.

[18]科学名词审查会第六届年会记要.中华医学杂志,1920,6(3):160-162.

[19]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七次开会记.中华医学杂志,1921,7(3):129-133.

[20]科学名词审查会第八届年会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22,8(3):185-187.

[21]科学名词审查会第九届大会.中华医学杂志,1923,9(3):199-205.

[22]科学名词审查会第十次大会在苏开会记.中华医学杂志,1924,10(5):416-430.

[23]第十一届科学名词审查会在杭开会记.中华医学杂志,1925,11(4):296-311.

[24]第十二届科学名词审查会纪事.中华医学杂志,1926,12(4):434-444.

上一篇:半年工作总结市场部下一篇:高考语文诗词背诵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