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精选4篇)

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 篇1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2008〕17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33号)等文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决定组织2013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申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须经考试合格,方可取得《江苏省行政执法证》;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不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二、考试要求

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理解、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对考试内容予以把握:

——了解,要求对相关法律知识、规定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掌握,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法律知识、原理及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熟练掌握,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即清楚“怎么办”。

三、考试方式

考试采取闭卷笔试与上机测试相结合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试题随机生成。其中90%以上的内容在大纲划定范围内,考试时间40分钟。

四、题型与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题量及分值: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总分50分。

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有一个为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该选项选择出来,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下列情况中,()不符合当场收缴罚款的规定,A、依法给予20元以下的罚款处罚的B、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C、出县级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D、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正确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题量及分值:本部分共10题,每题3分,总分30分。

答题要求:每题设四个选项,其中至少有两个为正确答案,应试人员应将其选择出来,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示例:下列哪些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处罚()

A、责令限期改正

B、暂扣驾驶证

C、暂扣物品

D、没收非法经营的音像制品

正确答案:B、D

(三)判断题

题量及分值:本部分共10题,每题2分,总分20分。

答题要求:每题给出一个命题,要求应试人员进行判断,判断错误或不作判断的均不得分。

示例: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根据公务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不同职位类别分别设置。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五、考试内容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1.了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了解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3.了解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4.了解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

5.了解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内容。

6.了解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的方式方法。

7.了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方面的内容。

(二)《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1.了解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了解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途径。

3.了解完善市县政府行政决策机制的内容。

4.了解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的制度。

5.了解严格行政执法的途径。

6.了解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要求

7.了解强化行政行为监督的举措。

(三)《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1.了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内容。

2.了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

3.了解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途径、方式和要求。

4.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5.了解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的内容。

6.了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内容。

7.了解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的内容。

(四)行政法概述

1.行政法概述

1.了解:行政法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行政法律规范的特征,行政法法律渊源的等级效力,行政法基本原则与民法基本原则的区别,行政法各基本原则的内涵。

3.熟悉掌握:行政法理论和基本原则分析判断行政法相关问题。

2.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1.了解:行政组织法、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公务

员的概念。

2.掌握:行政组织法的基本原则,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种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的设置与编制,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与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的区别,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基本管理制度。

3.熟悉掌握:行政组织法理论和制度分析判断机构的性质、行政职权的合法性和公务员的行政纪律责任问题。

(五)国家赔偿法

1.了解受害人取得赔偿权利的情形。

2.了解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3.了解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内容。

4.了解赔偿程序的内容。

5.了解国家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

(六)行政处罚法

第一章 总则

1.熟练掌握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目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第1条、第4条)

3.熟练掌握被处罚人所享有的法定权利。(《行政处罚法》第5条)

4.了解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行政处罚法》第7条)

第二章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1.熟练掌握行政处罚的种类。(《行政处罚法》第8条)

2.熟练掌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设定行政处罚的权限。(《行政处罚法》第9~14条)

第三章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掌握能够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行政处罚法》第15~19条)

2.熟练掌握授权、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行政处罚法》第17、18、19条)

第四章 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1.掌握行政处罚的管辖。(《行政处罚法》第20、21条)

2.掌握行政处罚中责令改正的适用。(《行政处罚法》第23条)

3.掌握一事不再罚内容。(《行政处罚法》第24条)

4.熟练掌握特殊人群行政处罚的适用(《行政处罚法》第25、26条)

5.熟练掌握依法应当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行政处罚法》第27条)

6.熟练掌握行政处罚的时效。(《行政处罚法》第29条)

第五章 行政处罚的决定

1.掌握行政机关告知义务的履行。(《行政处罚法》第31条)

2.掌握当事人陈述申辩权。(《行政处罚法》第32条)

3.熟练掌握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条件和内容。(《行政处罚法》第33~35条)

4.熟练掌握一般程序中的调查取证程序。(《行政处罚法》第36~37条)

5.掌握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法》第38条)

6.熟练掌握一般程序中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的事项。(《行政处罚法》第39条)

7.掌握一般程序中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行政处罚法》第40、41条)

8.熟练掌握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行政处罚法》第42、43条)

第六章 行政处罚的执行

1.掌握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行政处罚法》第45条)

2.掌握罚缴分离制度。(《行政处罚法》第46条)

3.熟练掌握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的几种情形。(《行政处罚法》第47、48条)

4.熟练掌握当场收缴罚款的内容规定。(《行政处罚法》第49、50条)

5.掌握逾期缴纳罚款的处理。(《行政处罚法》第51条)

6.掌握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条件。(《行政处罚法》第52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1.熟练掌握违法实施行政处罚责任追究的情形。(《行政处罚法》第55条)

2.掌握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应追究的责任。(《行政处罚法》第56~62条)

第八章 附则

1.掌握行政处罚法颁布、施行时间。(《行政处罚法》第64条)

(七)行政许可法

第一章总则

1.掌握行政许可的概念。(《行政许可法》第2条)

2.掌握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行政许可法》第5、6条)

3.掌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的法定权利。(《行政许可法》第7、8条)

第二章 行政许可的设定

1.掌握许可设定的范围。(《行政许可法》第12条)

2.熟练掌握可以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行政许可法》第13条)

3.掌握法律法规设定行政许可的范围。(《行政许可法》第14~17条)

4.了解设定行政许可的内容和程序。(《行政许可法》第18~20条)

第三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1.了解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行政许可法》第22、23条)

2.了解受委托主体的条件。(《行政许可法》第24条)

第四章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1.了解行政许可的申请方式、权限、权利。(《行政许可法》第29、30条)

2.掌握行政许可受理的程序、要求。(《行政许可法》第31~33条)

3.掌握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程序、要求。(《行政许可法》第42~45 条)

4.了解行政许可听证的程序和要求。(《行政许可法》第46~48条)

第五章 行政许可的费用

1.熟练掌握实施行政许可有关收费的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8~59条)

2.掌握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等规定。(《行政许可法》第58条)

第六章 监督检查

1.了解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监督检查的范围、要求。(《行政许可法》第60~68条)

2.熟练掌握行政机关可以撤销、应当撤销及不予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许可法》

第69条)

3.熟练掌握行政机关注销行政许可的情形。(《行政许可法》第70条)

第七章 法律责任

1.熟练掌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的法律责任。(《行政许可法》第71~77条)

2.掌握被许可人违法的法律责任。(《行政许可法》第78~81条)

第八章 附则

掌握行政许可法的施行日期。(《行政许可法》第83条)

(八)行政强制法

第一章 总则

1.了解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的定义。(《行政强制法》第2条)

2.掌握行政强制适用范围。(《行政强制法》第3条)

3.熟练掌握行政强制基本原则。(《行政强制法》第6条)

第二章 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

1.熟练掌握行政强制措施种类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行政强制法》第6、12条)

2.掌握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设定权。(《行政强制法》第10、11、13条)

3.了解已设定行政强制的评价制度。(《行政强制法》第15条)

第三章 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

1.熟练掌握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行政强制法》第17条)

2.熟练掌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行政强制法》第18条)

3.了解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行政强制法》第20条)

4.掌握查封、扣押、冻结实施程序。(《行政强制法》第22~33条)

第四章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

1.熟练掌握催告、陈述、申辩权。(《行政强制法》第35~38条)

2.熟练掌握中止执行、终结执行、执行回转、执行和解。(《行政强制法》第39~44条)

3.掌握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行政强制法》第45~49条)

4.掌握代履行。(《行政强制法》第50~52条)

第五章 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掌握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条件。(《行政强制法》第53条)

2.掌握申请强制执行的管辖法院。(《行政强制法》第54条)

2.掌握申请执行的材料、受理和救济。(《行政强制法》第55、56条)

3.掌握法院执行裁定的作出。(《行政强制法》第57、58条)

3.掌握申请法院立即执行的情形。(《行政强制法》第59条)

4.了解执行费用的规定。(《行政强制法》第60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1.掌握行政机关违法作出行政强制的法律责任规定。(《行政强制法》第61~68条)

第七章 附则

1.掌握行政强制法的施行时间。(《行政强制法》第71条)

(九)行政复议法

第一章 总则

1.了解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行政复议法》第3条)

2.掌握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行政复议法》第4条)

3.熟练掌握行政复议相对人对行政复议不服的救济方式。(《行政复议法》第5条)

第二章 行政复议范围

1.熟练掌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行政复议法》第6条)

2.熟练掌握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可以一并审查的规定。(《行政复议法》第7条)

2.掌握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的范围。(《行政复议法》第8条)

第三章 行政复议申请

1.掌握行政复议案件申请期限、方式、要求。(《行政复议法》第9~11条)

2.掌握行政复议案件受案管辖要求。(《行政复议法》第12~15条)

第四章 行政复议受理

1.熟练掌握行政复议的申请主体、对象、方式、时限、程序等规定。(《行政复议法》第17~20条)

2.掌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的情形。(《行政复议法》第21条)

第五章 行政复议决定

1.了解行政复议审查的方式、期限等程序。(《行政复议法》第22~27条)

2.熟练掌握作出维持、撤销、变更等决定、确认违法、责令限期履行的构成要件和要求。(《行政复议法》第28条)

3.熟练掌握申请人在行政复议中享有的权利。(《行政复议法》第29、30条)

4.熟练掌握行政复议的期限规定。(《行政复议法》第31条)

5.熟练掌握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处理方式。(《行政复议法》第33条)

第六章 法律责任

1.了解行政复议机关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复议法》第34、35条)

2.了解被申请人在复议过程中违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复议法》第36、37条)

(十)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内容

第一章 总则

1.掌握行政诉讼的基本制度。(《行政诉讼法》第6条)

3.掌握当事人在行政诉讼法中的权利、义务。(《行政诉讼法》第7、8、9条)

第二章 受案范围

1.熟练掌握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11条)

2.熟练掌握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12条)

第三章 管辖

1.熟练掌握地域管辖、级别管辖、指定管辖、特殊管辖等内容。(《行政诉讼法》第13~23条)

2.熟练掌握对行政复议案件不服的管辖法院。(《行政诉讼法》第17条)

第四章 诉讼参加人

1.熟练掌握原告、被告的资格及其权利义务。(《行政诉讼法》第24、25条)

2.掌握诉讼参加人的内容。(《行政诉讼法》第26~30条)

第五章 证据

1.熟练掌握证据的法定种类。(《行政诉讼法》第31条)

2.掌握被告负有举证责任、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收集证据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32、33条)

3.了解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36条)

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1.掌握起诉的期限、要求。(《行政诉讼法》第37~40条)

2.熟练掌握提起诉讼的条件。(《行政诉讼法》第41条)

第七章 审理和裁决

1熟练掌握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情形。(《行政诉讼法》第40条)

2.了解行政诉讼的公开审理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等。(《行政诉讼法》第45~47条)

3.掌握行政审判不适用调解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50条)

4.熟练掌握人民法院作出维持、撤销、变更判决的情形。(《行政诉讼法》第54条)

5.熟练掌握当事人上诉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58~61条)

6.掌握行政诉讼再审程序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63条)

7.掌握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行政诉讼法》第67~69条)

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 篇2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将座号填写在右下角的座号栏内。

一、书写(共2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田字格里。(2分)

书籍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分)A.阔绰(chuî)诘问(jié)羁绊(jī)头晕目眩(xuàn)....B.清冽(liè)驻足(zhù)匀称(chèn)迥然不同(jiǒng)....C.恣睢(suī)宽恕(shù)祈祷(dǎo)心无旁骛(wù)....D.狼籍(jí)寒噤(jìn)虐待(nuè)忍俊不禁(jīn)....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1)雅安地震中,儿子抱着88岁的老父亲排队等待救治,之情让人感动。

(2)近来,日本针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3)莫言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忘我写作,有人从身边经过他都。(4)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相比实在是。A.反哺义愤填膺浑然不觉相形见拙B.哺育义正辞严浑然不觉捉襟见肘 C.反哺义正辞严混沌不知相形见拙D.哺育义愤填膺混沌不知捉襟见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我们队能否进入决赛阶段。

C.针对“假羊肉”事件,全是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2分)。

①为了与他们论是非、争黑白,鲁迅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动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呕心沥血 ②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至少一半要拜对手所赐 ③所以才有了那一篇篇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杂文

④看看他那些对手吧,胡适、林语堂还有郭沫若,个个都是国家级文人学者 A.①③②④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 6.默写。(7分)

(1)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沁园春·雪》)(2)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3),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左传·曹刿论战》)(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鱼我所欲也》)(6)如果人人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到“,”(《<论语>十则》),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美好。

(7)同样写愁思,李后主把它化作了一江东流的春水,李清照却在《武陵春》中把它装上了船:“。”

7.名著阅读。(3分)

外祖母坐在窗户下快速地织着花边,线轴快乐地击打着,密密麻麻插满了铜针的枕头在春天的阳光下像金刺猬似的闪光。外祖母本人像铜铸的一般,-------一点儿没变。

„„

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得大鼻孔的鼻尖上。

(1)文段选自小说《》,作者。(2分)

(2)小说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著回答。(1分)

8.某校组织开展了“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3分)

(1)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1分)

三、阅读(共37分)

(一)古诗词鉴赏。(4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做。

9.这首诗写的是(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感情。(2分)

10.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妙处。(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孟子》)

【乙】吴既赦越,越王句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饮食亦尝胆也食之不能尽其材B.曾益其所不能曾不若孀妻弱子 ....

C.置胆于坐欲报之于陛下也D.百里奚举于市见山上人烟市肆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而后作()(2)人恒过()..

(3)身自耕作()(4)越王勾践反国()..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女忘会稽之耻邪?

14.【甲】文认为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

【乙】文中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2分)

材料链接:近几年来,地震、洪水、**、岛屿争端,我们的祖国遭受了巨大的灾难。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今天我们仍然心怀梦想,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1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多难兴邦”的理解。(2分)。

(三)说明文阅读(10分)

猪饲料中的砷是砒霜吗?

①2013年3月份,黄浦江上游水域漂浮万头死猪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上有报导称黄浦江死猪漂流的真相是养殖户为了让猪更有卖相,在饲料中违规添加了有机砷,也就是砒霜(《水浒传》里武大郎就是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的),喂食四五个月后导致猪内脏腐烂而大批死亡。这死因见不得光,这样的死猪肉又不敢拿去市场上卖,养殖户只好把死猪抛到河里了事。大家都往河里一丢,猪尸们就在黄浦江大游行了。

②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砷这个物质。

③通过对大量的猪、羊和鸡生长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砷是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动物的生长,可以起到一些积极作用:杀灭肠道内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具有类似于抗生素的作用;增强肠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肠道细胞的代谢,并与维生素B12和一些抗生素有协同作用,促进生长;舒张毛细血管、改善皮肤营养,使皮肤粉红,毛发光亮,改善商品猪的品相,对改善鸡蛋颜色也有帮助。

④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砷化合物一度成了世界畜牧业的普遍做法。不过,符合规范的砷添加剂都是有机砷制剂,因为无机砷具有很强的毒性,而无机砷中三价砷的毒性又大于五价砷,砒霜中的砷就呈三价。畜牧中使用的有机砷制剂多数是氨基苯胂酸和硝基羟基苯胂酸,它们和砒霜是两回事。

⑤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有机砷被动物摄入后数小时后,90%以上即会以甲基化产物的形式排出体外,在组织内的沉积量很少。

⑥饲料中的有机砷制剂并没有致癌性,也没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但长期大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集,引起慢性中毒。这种中毒过程缓慢、不易察觉,症状有精神沉郁、触觉减退、运动障碍等,可见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⑦欧盟在1999年禁止将有机砷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但美国、拉美、日本等地仍在广泛使用。3月份沪浙地区猪集体死亡事件让人们再次将视线投向有机砷制剂。网络传言认为,猪群突然爆发死亡是由于三四个月前喂食了有机砷制剂,在四五个月后“毒发身亡”之前预计可以屠宰,但由于屠宰期延后就集体内脏腐烂而死亡。然而即使有机砷有一部分能在动物体内转化为无机砷,它发病也不会有如此精确的“潜伏期”,不会具有这种造成近万头猪同期死亡的定时炸弹般的功能。

⑧正常合规使用猪饲料有机砷添加剂并不会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但是因为猪本身并不会在体内存留太多有机砷,也就意味着大部分砷元素随着粪尿等途径排入了农田、水体等自然环境。由于细菌等微生物的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砷容易转化为无机砷,并通过食物链不断累积,这才是最令人担忧的事实。如果继续大量使用有机砷制剂,那么它仍将会为自然界的重金属循环不断补充材料。为改善生存环境,逐渐抛弃有机砷制剂,寻找更加环保健康的添加剂作为替代品是大势所趋。

16.文章开头先从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7.砷元素有哪些积极作用?请分点简要概括。(2分)。

18.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19.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0.文章第⑦段已经回答了题目提出的问题,那么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四)记叙文阅读(11分)

背向大地的爱

①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原本阴沉的天色,渐渐变得越来越黑。父亲对女儿说:“我们要快点儿走了,天可能要下大雨。”

②天上铅灰的乌云越聚越浓,天色越来越暗,仿佛真正的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顶炸裂。

③女儿瑟缩着小小的身子:“爸爸,我怕!”他将女儿紧搂在胸前:“丹丹不怕,把头埋进爸爸衣服里,闭上眼睛睡觉。”

④一道雪亮的闪电划过大地,他突然听到一种奇怪的呼啸声由远而近向自己的方向逼来。这声音像几十台拖拉机同时爬坡发出的吼声,又像无数条响尾蛇同时发出的嘶嘶声。在闪电的强光里,他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⑤他大骇,他知道龙卷风的厉害。小时候经历过一次,所到之处,大树齐腰斩断,树皮被剥掉,只剩白花花的树干,地上的东西被吸上天空,人和牲畜都会被摔死!

⑥他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几分钟后就要被抛到九霄云外,然后粉身碎骨!

⑦“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吗?我们现在跟许多小鸟一起飞翔呢,闭紧眼睛,我们开始数小鸟,一只,两只,三只„„” ⑧他感觉自己像一个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起来。他什么也不敢想,只是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搂住。

⑨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他感觉这只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他知道龙卷风风力渐小,开始将吸入的物体抛向地面了。女儿,我的女儿,他心里痛苦如焚。

⑩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背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勒过他的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他心里滚过一阵狂喜,一瞬间,他一手搂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力气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⑪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两人的重量。

⑫天慢慢地变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打颤,被深勒过的后背正在流血。然而不等血滴进土地,就被吹散在风中。最要命的是,女儿睡着了,睡着后的女儿会不自觉地放松抱紧父亲的双手!他不敢再往下想。

⑬女儿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搂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他就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⑭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⑮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而女儿,毫发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真美啊。”

⑯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的?因为你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摔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

⑰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七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她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还要厚重。(有删改)

2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描写,从全文看,此处描写的作用是:(3分)

22.第⑦段中爸爸用做游戏的方式来安慰女儿,你从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2分)

2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⑧段中的划线句。(2分)

24.试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⑩段中出现“电缆”这一情节的作用。(2分)

25.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四、作文(共60分)

26.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以“生命中不能没有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材料,以“疼痛”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生命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感觉;生活中,我们有过许多次“疼痛”的经历。“疼痛”,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我们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而生活中的“疼痛”亦是如此。在疼痛中,我们成熟、成长。正式疼痛,疼痛也美丽。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

1.书写准确、规范、工整,美观可得2分;书写准确、规范、较工整可得1分;书写不认真、潦草、有错别字不得分。

2.D

3.A

4.D

5.C

6.(1)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直挂云帆济沧海(3)乱花渐欲迷人眼(4)再而衰三而竭(5)贤者能勿丧耳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只恐双溪蚱蜢舟 载不动许多愁

7.(1)《童年》高尔基

(2)外祖母是一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人。

8.(1)“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

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2)示例一: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因为它来自生活,新颖、时尚。网络用语使文章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使汉语更加丰富,也能体现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示例二:我认为考试中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汉语传承着中国文化,博大梢探。而网络语表达苍白,良莠不齐,所以应该规范使用汉语。

9.春末夏初(或“暮春”)思念家乡。

10.示例一:运用衬托(或反衬)的手法,以山的青翠欲滴衬花朵的红艳似火,青红互为竞丽。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遍布青山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就像燃烧着的一团团火焰,绮靡而灿烂。示例三:一个“欲”字生动传神,在拟人化中赋予了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11.D。

12.(1)奋起,指有所作为(2)常常,经常

(3)亲自(4)通“返”,返回

13.(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2)你(难道)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14.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能够卧薪尝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15.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灾难也是对我们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激发民族斗志,增强凝聚力;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困难,走向兴旺和繁荣。

16.①引出说明对象(砷/有机砷/有机砷制剂);②从社会热点入手,引发读者关注;③使文章更贴近社会.实用性更强。

17.①灭菌杀虫;②促进生长;③改善品相。

18.“长期”说明食用时间之长,“大量”说明摄入量之大;如果删去就变成短期微量摄入也可以在体内蓄积,引起中毒,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通过“数小时后”90%以上会排出体外,准确地说明了“有机砷在动物体内的利用率很低”。

20.示例一:补充说明,在得出结论后,又补充说明猪排泄的有机砷会转化为无机砷污染环境,使文章内容更全面。

示例二:警示我们要保护环境,要为改善生存环境不懈努力。

21.自然环境描写或环境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暗示灾难也许马上就要发生。

22.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镇定的父亲,一个对女儿充满浓浓爱意的父亲。

2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在龙卷风里的状态,突出了龙卷风威力之大以及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助。

24.电缆的出现。给了绝望的“他”一次生命的转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下文,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 篇3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

1发生下列哪一侵犯财产权行为,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A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B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C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 D 他人冒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行为

2受害的公民死亡,()有权要求赔偿。

A继承人

B 有扶养关系的亲属

C权利承受人

D 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

3经复议机关复议,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对加重的损害应由哪个机关履行国家赔偿义务?()

A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

B 复议机关

C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共同履行

D 根据赔偿受理机关调查认定

4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

A 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

B 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

C 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 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5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A十五日

B 一个月

C两个月

D 三个月

6行政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

A 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B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D 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诉

7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的,()本法。

A不适用B 可以不适用

C适用D 参照适用

8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对赔偿请求人取得的赔偿金()。

A 征收所得税,由赔偿义务机关给付时代扣

B 征收所得税,由请求人自行向税务机关纳税

C 减半征税

D 不予征税

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

1有以下哪些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

A 甲被某县公安局违法拘留35天

B 乙被某区工商局执法大队人员在执法检查时殴打致重伤

C 丙被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违法吊销许可证

D 丁被某市林业局违法扣押车辆3个月

2赔偿请求人请求行政赔偿的,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提出?()

A 向赔偿义务机关直接提出

B 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

C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D 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诉时一并提出

3下列哪些情形,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

A 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B 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C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D 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4对二审改判无罪的案件,以下哪些机关不是赔偿义务机关?()

A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B 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

C实施羁押措施的公安机关

D 作出二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三、判断题(共9题)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休息日上街购物时,不慎将商店的玻璃撞破,应当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行政赔偿。()

2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3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4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5行政赔偿请求人单独请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

6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

7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导致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

8在刑事判决中,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

苏州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2013版) 篇4

较于2012年大纲,2013年大纲的行政法变动较小。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内容在近五年的司法考试真题中分值约为60分左右,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考试内容也逐渐细化,司法解释的重要性增大。

【考点增删、变更说明】

相比2012年,2013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部分以完善大纲教材为主,没有新增考点。补充说明:

2011年、2012年的大纲中新增的考点中,部分在考试中未涉及,这些对于今年的司法考试仍有重要的考查价值,故对此类考点进行列举,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仍予以重视。2011年大纲新增考点:

司法赔偿、国家赔偿的适用、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概述(第十八章)2012年大纲新增考点:

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改变、行政复议中的和解和调解(第十一章)

【法律法规增删、修订说明】

修订法律2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10月26日修订)

上一篇:韩国高考制度下一篇: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情况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