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窗散文(通用12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概有一年多了吧。每次回家路过或者上楼都会不由自主地望上几眼对面五楼的那扇窗,看看它是开着的,还是关闭的。晚上又是明亮的还是漆黑的。其实,不是那扇窗户有什么特别,而是那扇窗户里的主人让我时时关注着。她催我奋进,伴我一路温暖。
她是我的文友更像可敬的大姐。她比我年长却比我勤奋,经常笔耕不停,常常让我自愧不如。就连春节放假的一周内竟也写出数篇随笔作品;腰疼休假在家时,她床头随时放着笔和本子,躺在床上让思绪自由飞翔,写下了一篇篇心得感悟;她凭着一腔对文学的`挚爱,写下了20多万字的文章。白天下班后,她一有空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改稿,阅读当中。晚上灯光照亮那扇窗的时候,她又开始敲击键盘,抒写激情燃烧的那段青春岁月。
她不玩牌、不家长理短说闲话。因为志同道合,兴趣相投,我们在一起共同的话题就是文字。不管谁写下什么文章诗句,我们都会在一起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她的写作功底扎实,经常对我说:“题要定小,文要做大;忌空话大话,事例说话……”当我在文字上“迷茫”时,她会鼓励我做真实的自己,写自己风格的文章;当我的情绪消沉不敢面对前方的困难时,她会鼓励我:“艾苓(张爱玲)的文盲母亲姜淑梅63岁才开始创作,76岁凭着对文字的热爱,写书出了名……要相信努力就会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的!我们不求名利,只是为了对文学的一腔热诚,和永恒不变的追求…… ”我的心情顿时开朗,一抹阳光又射进那扇心窗。
她是我生活中学习的楷模:平易近人,真诚善良,性格温和。她对待八十岁的公婆和自己年迈的父母不分彼此。公婆脸上的笑容和真诚的话语可以见证:“一家人真心相待就是最幸福的事,媳妇对俺们真是没说的。”她无论和邻里亲朋还是同事相处,都是抱着问心无愧、宽容谅解的心态去做的。而我能做到公婆和父母之间平衡对待,却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叛逆。性格暴躁的我每每为了一点小事而和孩子大动干戈,结果搞得“两败俱伤。事后,冷静下来我会想起她说过的一句话:“生气时要学会调整心态,试着换位思考,你说有什么比放下更轻松?”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在对待孩子的问题,多了一份耐心,少了些许暴躁;有时明明很生气,我却能克制激动的情绪,笑一笑转移话题,让家里的气氛再次温馨起来。难怪女儿都说:“妈妈变了许多,不爱生气了,和她更像知心朋友了!”此时,我的心飞起来了,再次飘向那扇窗……
我的故乡坐落在小镇边缘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里。她时而犹如一位温柔恬静、风情万种的妙龄少女, 时而又如一位身材魁梧、粗犷奔放的汉子。无论是怎样的她, 都给我以别样的感受。
故乡常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村子不大, 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吸进鼻孔里的空气, 都是甜丝丝的、凉飕飕的, 使人觉得这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故乡的绿啊, 这样的颜色, 用画家的调色板永远也无法渲染。
故乡是一个聚宝盆, 故乡的山环绕着故乡的树, 裹着一片新绿, 山势高低错落, 将故乡置身于群山环抱之中。偶尔有一两棵调皮的树娃娃悄悄地爬上了山爷爷的衣襟。那细雨中萌发的, 悄悄钻出地面的小草, 是山爷爷脸上的皱纹, 微风吹过, 像是一把熨斗, 把山爷爷沧桑的皱纹给抚平了。
每个人都曾迟到过,因为闹钟没响,迷了路,坐不到车。
原来默契也一样。
楔子
在俞明皎人生的城堡里,许多窗户是封闭的——她胆小谨慎,几乎从不冒险。25岁,居然没玩过网络游戏,只因小时候老师耳提面命网络游戏的害处,便决定一生不去尝试。
这天晚上她接完电话,竟下载了一个新公测的游戏,折腾到半夜才注册完毕建好账号。直到天光渐亮,她跌跌撞撞,被怪砍死无数次,这才抵达那个叫月神殿的地方。
月神殿中有许多待月侍女,她们或舞或歌,只有一位安静坐在台阶上,目光空洞不知望向哪里。
俞明皎操纵着自己矮小的人物跑到她面前,将她仔细端详一番。
真的哎——
她一时呆住,听着窗外整个城市慢慢苏醒,闻到煮豆浆的香气,忍不住揉弄干涩刺痛的眼,泪水便随手滑落。
而后一发不可收拾。
1
俞明皎不会骑自行车,在江苏这个大部分是平原的省份可不寻常。不会骑的人会有一种惧怕心理,觉得它随时会失控。
所以当许央骑着他的山地车从坡上冲她冲来时,她方寸大乱,不知该往哪边躲,怀中的课本也散落在地。最后做好被撞倒的心理准备,许央却刹住了。
“不会撞到你的。”他在忍笑。
这便是许央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在看她出糗忍俊不禁的情况下。
她一时气结,却没有发作,蹲下来捡书。
俞明皎是南京本地人,高中时念的理科班,班上只有十二个女生,有促狭的男同学便戏称她们为金陵十二钗。她被指为贾迎春——倒不是因为她不够美,她漂亮却木讷无趣,很难被激怒,也不易讨好。
这是她大二开学的第三天,刚领的本学期所有课本,落在秋雨方歇的地上,境况堪忧。许央也蹲下来帮她捡:“抱歉啦……我请你喝东西谢罪?”
大部分书没事,却也有几本被打湿,沾上落叶。俞明皎咬咬牙:“没关系,不用了。”便捧了书要走。
许央急忙将她拉住。
“哎,一定要的。我叫许央,是南艺美术系大一的学生,那边有家咖啡馆很棒。”说罢掏出学生证来。
南京艺术学院距俞明皎的学校不远,她初中同桌白蔓也念那个学校,她曾去过几次。可这人长得不赖,一双桃花眼,又无事献殷勤,怎么看也不像好人啊!
“真的不用。”她转身就走。
许央却推着车跟了过来:“那我帮你拿书吧,看起来好重。”
不待俞明皎拒绝,便半强迫地接过去,遇到这样的牛皮糖,俞明皎也无奈:“我不认识你啊!”
他一手托书,一手把住车把:“告诉我你的名字我们不就认识了吗?你带路。”
那样子像个演杂技的,手抖个不停。俞明皎努力控制住笑肌,心一横,往宿舍走:“这边。”再无他话。
许央却不甘寂寞,路遇一棵年岁不小的淡粉色紫薇树:“它叫痒痒树,轻轻挠它就花枝乱颤,你不信试试。”
路过人工湖:“哈哈,那两只鸳鸯都是公的耶。”
走上林荫道:“奇怪,我们学校的梧桐都掉叶子了,怎么这边还都是绿的?”
终于走到宿舍区,俞明皎停步转身:“到了。”
“呃……你住男生寝室?”许央望着门口进出的男同学,一脸错愕。
俞明皎没忍住,扑哧笑出声来。这人怎么这么烦呀……烦得有趣。
“我住后面那栋,谢谢你帮我拿书。”她忍笑接过书,因为她刻意绕路的原因,他一手托行上千米,也不容易。
“不谢,是我有错在先,举手之劳。”许央挠头。
还真是“举手之劳”,俞明皎又要笑,堪堪忍住,挥挥手便要离开。
“等等,还没告诉我叫什么名字呢!”许央急忙喊道。
俞明皎顿住,略微思索后轻声道:“我叫俞明皎。”这人明明不像好人,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告诉他。
《说文》曰:俞,空中木为舟也,即为独木舟。明皎,唐诗有云:明月皎皎入华池。舟停池上,望皎皎明月,是个意境深远的好名字。
当时的许央却没有想到这些,他望着那女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果然是她。
2
许央早就认识俞明皎了,准确说,是认识她的照片。
那是春天,他在北京参加南艺美术专业校考的素描,考人物半身像,领到一张女孩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坐在凳子上,双手相扣搁于腹前,目视镜头,却没有真的在看镜头——不知怎么的,她眼中蓄泪,眼神却很空洞,里面似乎空无一物,又有所隐藏。
考场里有人忍不住低声骂娘,许央也深感为难:这要怎么画,如实描绘可能落得考官诟病,说人物无神。要是给她点出神采,又怕被评说画蛇添足。就连她的情绪也悲喜难辨,不好把握。
看来这次南艺是给他们出的蒙娜丽莎式的难题,不是迷之微笑,而是迷之眼神。
其他人都动笔了,他也只能先定下构图。可是每当望到那双眼睛,就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大大减缓了他的作画效率。到交卷前十分钟,其他部分都大体画完,眼部也描出轮廓阴影,目中却依然留白。
已经有人交卷,监考老师提醒他时间不等人,他却迟迟不能动笔,只是盯着照片。
她是谁,拍下这张照片时她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深深困扰着许央。他就这么看着,想要透过一张薄薄的照片,窥探她心中秘境。
他当然没能得逞,却在最后时刻灵光一现,匆匆补上留白,交卷出场。
而后的半年,他一直梦到这双眼睛。
这半年里他走完中学时代最后一程,收到了出乎他意料的南艺校考高分成绩单,再次经历高考,填报志愿时填了千里之外的南艺。
nlc202309041852
他一定要找到那个女孩,问出那个困扰他数月的问题:当时的你,在想什么?
许央就是这样任性的人。他在前一年本已考上大学,不错的非艺术类本科。却跟家里说要复读,考美术类专业,要学建筑设计。在大多数人心里,艺术类专业是成绩不佳者的一条出路,而他又不曾系统地学过画画,家里自然反对,却拗不过他。
他暑假报了美术班,突击特训大半年,果见成效。基本上丢掉了文化课,专业考试结束才又捡起,最后分数也不比去年少。
收到南艺录取通知书后,他简直一刻也不想等就要来报到,与同学骑行去内蒙古才压抑住这个念头。报到后打听到校考是油画系某教授出题,软磨硬泡,才拿到一个名字,以及所在的学校,院系都没有。
然后他便过来蹲守,满校园里疯找三天未果,在假山坡上刹车休息时,望到了那个抱着书低头而行的女孩。
一激动,车也刹不住了。
可是搭上话,又不确定了——这女孩眼神虽然木讷,气质却不很像。许央本想直接坦白,却在俞明皎忍笑时改变主意:那样做也太唐突,她是个防备心强的人,未必会如实告知。不如等以后熟悉了再问她,要怎么和她更熟,却没想好。
那是一种冲动,就好比当初执意复读一样,他说不出所以然,却很坚定地要去做。
既然要做,便一定要成功,他所信奉的,是一腔热情,以及努力不怠。
3
俞明皎并不知道自己成了某人势在必得的目标。她念的财会专业,按时上下课,自习室里也少不了她的身影,积极准备各种考试。
她几乎是没有娱乐的人,却悄悄喜欢一个歌星,耳机里他的歌伴随她整整十年。期间这个明星浮浮沉沉,红过,也落魄过,最后隐没于星辰之中。她一直喜欢他,不对人说起,也绝不转移。她信奉细水长流,一旦认准,便长情得让人咋舌。
他与她,本不该有所交集。
可是国庆节前,黑了一圈的许央再次横在俞明皎身前:“我军训完了,一起出去玩吧?”
俞明皎顿时满脑黑线,这人简直唐突至极,偏偏又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国庆节要回家的。”
“这样啊……你家在哪里?”许央眼神难掩雀跃。
看他表情,俞明皎便直觉不能告诉他,说着急上课便匆匆进了教学楼。大课的阶梯教室里,她想要努力集中精神听讲,脑子里却全是许央的脸,蹙眉微笑叹气露齿,像在演幻灯片。
正想着,肩膀被戳了一下,回头便是许央的笑颜。
“你都不做笔记的吗?”许央指着她空白的笔记本。
俞明皎吓了一跳,而后懊恼不已,急忙抄写板书。听着身后传来的轻笑声,她书写格外用力,把笔记本当作害她走神的元凶般虐待。
下课果不其然又被堵住了。
“好饿,一起去吃饭?你们学校食堂好吃吗?”
俞明皎愤愤然:“吃不死人。”
许央笑了。
望着对面用自己的磁卡刷了食堂最豪华套餐吃得不亦乐乎的许央,俞明皎食欲全无,放下筷子,沉声道:“你这么缠着我,到底是要干吗?”
许央举着一根鸡腿愣住。
是呀,自己是要干什么?哦……时机不到还不能说,怎么回答她?
俞明皎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他,让他一时没了主意,看看餐盘,脑中灵光一闪:“我们做饭友吧?我来这边你请我吃饭,你去南艺我请你吃饭。”
俞明皎忍不住翻白眼,端着自己的餐盘放到回收处,头也不回地走了。自己是疯了吗,明知这人有病,还妄想和他像正常人一样交流。
“哎,哎,别走啊!”许央追出来。
俞明皎不理他,她发誓再也不要见到这人,见到也不会再理他……简直神烦。
然而事与愿违,许央就像个幽灵,以各种出其不意的方式出现在她面前。
打开水的时候,有只手帮她拧开艰涩的水龙头,蒸汽喧腾中她看清那是微笑的许央。体育课跑完八百米累得想吐,有人递过一瓶苏打水,秋风猎猎中,是一脸关切的许央。几乎座无虚席的食堂里有一个空位,她询问对面低头吃饭的人这里可以坐吗,那人抬头,嘴角挂着米粒的还是许央。
俞明皎败了——
“我同意做你的‘饭友’行了吧?真是够了。”谁管他是有病还是想蹭饭到入魔,她认栽!
许央目光诚恳仰望她:“对不起,我不该提出要跟你做‘饭友’ 惹你生气。”
俞明皎挑眉,原来这人也不算真的不可救药,她坐下吃饭,夹起一筷子空心菜。心情舒畅,看着炒得黄不拉几的空心菜也顺眼了。
俞明皎要喂进嘴里,对面的许央嘿嘿一笑,朗声道:“我们不做‘饭友’,你做我女朋友吧?”
三秒后,许央人生中第一次体验到炒空心菜面膜的滋味。
他仔细观察,发现这次俞明皎的背影泄露了许多情绪:怒极攻心,杀气腾腾,以及一点点不知所措。
他不禁乐观起来:有戏啊!
4
想要追求俞明皎并不是玩笑话,在密切跟踪俞明皎的这段时间,许央渐渐厘清了自己。
桂花树下,俞明皎不动声色地深呼吸,他觉得可爱。上课时,俞明皎困得揉眼睛,他觉得可爱。跑道上,俞明皎面色苍白,他觉得可爱。澡堂出来,俞明皎头发散乱像个鬼,他依然觉得可爱。
有天晚上他再次梦到俞明皎那张照片,照片上的俞明皎突然对他笑了,他也跟着嘿嘿笑醒。对面铺位还在玩手机的陈曦被他吓到,问清缘由,吐槽说他像《画壁》里的朱孝廉,居然被一张照片勾魂夺魄,深陷情网。
他这才恍悟,原来一直激励他,不被俞明皎冷淡态度所伤,又怎么也觉得她可爱的情绪,是喜欢。
可真蠢啊……做什么“饭友”,还惹俞明皎生气,把他看成脑子里有乒乓球的吃货。
这回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再惹恼她。
然而好不容易哄得俞明皎坐到他对面,忍不住就吐露真言,落得个食堂人人侧目的悲惨下场。后来不管他安排怎样的巧遇,俞明皎都将他当作空气。怎么办?他果断求助点醒他的陈曦。
清晨,嘀铃铃的闹铃把我从温暖舒适的被窝中催醒。我伸了个懒腰,抬眼朝窗户望了望:太阳已透过厚重的窗帘洒进了我的房间。我拉开窗帘,轻轻地打开了那扇窗。窗外,阳光灿烂,空气清新,经昨夜那场瓢泼大雨洗礼后的世界格外清亮,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排列整齐的老人在小树林旁晨练,给他们伴奏的则是小鸟欢快的歌声,真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唯一大煞风景的就是窗旁墙角的那只蜘蛛,只见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专注且费力地织着它灰蒙蒙的网……
来到学校,教室里的嘈杂喧嚣与刚才窗外的宁静幽深恍如隔世。一张张试卷被递到同学们手中,当看着这张用来检测这一个月来学习成果的卷子时,我真有点沮丧:试卷上那个史无前例的低分,把我的情绪打压到低点,清晨的好心境也一扫而去……
回到家,我放下书包,无意中往窗外一瞥,竟发现那只蜘蛛仍像清晨那样,认真地织着那张网,心烦意乱的我便狠狠地朝蛛网方向猛吹了一口恶气,只见那张蛛网摇摇晃晃地荡了几下,就稳住了。我又拿了一支铅笔戳破了它精心编织的网,想让那可恶的蜘蛛掉下去,没想到它竟然动如脱兔似的逃离了“阵地”,快速地向上方爬去。看到恶作剧的成功,我颇为得意。
第二天清晨,当我再次打开那扇窗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昨日几近被毁的蛛网,竟在一夜间修复了,并且比原先的更大、更美观,看上去也更结实了。当我循着那根细丝往上寻找时,居然看到小蜘蛛悬挂在上头,似乎在看着我,好像在告诉我:“怎样样,我没被你打败,并且越战越勇吧!”这时我既敬佩它又感到惭愧,敬佩蜘蛛那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对自我稍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不思进取的表现感到羞愧。
人儿来来往往,吵吵嚷嚷,与我心中想的宁静的境界截然不同,牵着父母的手,随着人潮走进了那一片水乡世界。
仿佛是个小镇,不,是极小的村的一隅,走在泥泞的、崎岖不平的小路上,左岸是绵柔的水,不时有撑船的人载着游客在河中缓缓地游着。女的戴着顶草帽,穿着蓝色碎花的短衬衣,男的则干脆敞着白衣褂子,看着他们,我寻得一种随性、自然,我笑着,漫步庄中。
可店铺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眼前,仿佛望不到头,好似那或仄或长的石板小路。
我梦中期待的周庄,无数名人志士笔下那动人的水乡,那宁静的、安详的世界又哪里去了?
我不知道,于是漫无目的地在小路上走着,不知不觉,耳畔近了,人影疏了,身旁开始浮现出扇扇隐闭的木门,白房,黑瓦,水在身畔的小河中泛着涟漪,只希望再静些,能听到那动人的低鸣吟唱。难得这静处,我欣慰地笑,打起精神,四处看着。
这才是真正的周庄吧,碧水绕着小城,蓝天缀着朵朵白云,灰色的石板小路点着苔藓,潮潮的、湿湿的露珠染上脚尖,一股清凉涌上心头,我打量着,却尤其爱那窗,木框子,红漆斑斑驳驳地缀着,透明的玻璃带着些灰,带着雨露的印记,镶在那框中,没有镂花,没有窗贴,但那尽管普通的窗,却透着平凡、朴质的美,不加装饰,简简单单的,透着周庄独有的特质,我喜欢。
正欣赏着,却看见眼前一灰色的衣裳静静躺在脚尖前,我拾起,庆幸自己幸好没踩上去,脏了这衣服,我用手轻轻拍着灰,看那粗布大褂,不像是游人落下的,抬头,看着眼前洁净的衣裳轻轻晃着,我才明白那是眼前的人家的。我走到房屋前,叩着那窗的木框子,发出“咚咚”的声响,只见一个小孩推开窗,见着我不说话,我把衣服举到他跟前,用普通话说着:“你家衣裳掉了。”我将那衣服塞进窗内小孩手中,他四处打量着,将衣服放到一旁,只见他笑着,露出玉米粒般可爱的牙,带着浓重的口音,跟我说着谢谢姐姐,我好开心能听得懂,欣喜地朝他点着头,他将窗轻掩着,静静回到了房间里。
我留恋地望着窗内,笑着,哪怕窗外的周庄商店密布着,但窗内,周庄却依旧是那样动人,优美的周庄,没变,还是那般安详、宁静。
月光流水的飘香
撞进那扇窗把房屋照亮
几叠灯光挂在那扇窗
流浪的晚风
没有说慌
书案前笔砚点起了这长长寒风里的灯光
白发提着光亮掩埋了岁月苍桑
窗外风还是有点凉
带着大地泥土的淡香
抢走大海归航的欢笑与鸣唱
挤进那扇窗
缕缕新绿厚厚编成思念归乡
止笔窗前
心雨已落画放在心中点亮
推开那扇窗
春装已换成南雁飞去的暗光
为了尊严没有学会说慌
烛光流泪有你理想
清茶的淡香托着烛光放在难眠的枕上
粉笔黑发如念已成花发
点亮心灵的窗化成满天星空的那扇窗
只是多了点那岁月风干的悲伤
那扇飘香的窗
如果可以
依然把灵魂永远开向那点亮的方向
一、携手生活, 积累素材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 文章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昼夜不息。”小学生的生活看似单调, 实质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只要我们能引导他们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 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 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将会异彩纷呈, 笔尖流淌的也将是不息心泉。
1.丰富校园生活
学生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 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听课、做作业, 学生自然会乏味、反感, 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有计划、定期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如趣味运动会、卡拉OK大赛、演讲、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 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乐趣, 又能丰富他们的习作素材, 激发其表达欲望。
2.探索自然生活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 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这些奥秘等着我们的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探求。大自然中的一片叶、一棵树、一条溪流……无不是学生眼中的美好世界。闲暇时带学生去踏青、放风筝、捉蝌蚪、观察树叶……让学生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尽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恣肆徜徉, 领略春日的灿烂、夏日的热烈、秋日的明丽及冬日的纯洁。走进大自然, 走进生活, 丰富鲜活的素材就会好似不停歇的溪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在学生的笔端。
3.开拓社会生活
生活就是一部活的戏剧, 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在上演。但学生往往“人在生活中, 不见有生活”。因而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 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周围邻居的一颦一笑、超市营业员的举手投足、小贩们的吆喝, 这些熟视无睹的人、事可以观察;参观工厂、社区时, 工厂、社区的设施, 工人、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可以观察;采访别人时, 采访对象的神态、语言、动作可以观察;参加实践活动时, 自己的感受、同学的表现也是该留心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生活, 仔细观察, 就会有取之不竭的素材。
二、快乐作文, 培养能力
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表达的欲望。但要想让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非易事, 还需要教师悉心的引导和持久的训练。
1.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作文的基础, 大量的阅读会使学生对优美的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精美的绘图本到纯文字作品再到经典著作的推荐, 从童话故事到自然百科再到历史古籍的欣赏, 从老师讲读到同伴交流再到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走近阅读, 喜欢阅读, 直至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
2.多思考多摘记
课外阅读切忌放任自流。我们教师课余要多了解学生读的什么作品、有什么思想动态, 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读的基础上, 还要引导他们多思考多做摘抄。泰山不拒细壤, 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小流, 故能就其深。词汇、语句也要一点点积累, 才能丰富, 才能被灵活运用。
3.坚持写日记
我们每个人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感受, 学生也不例外。如何让学生及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呢?写日记。我们的学生平时也写日记, 但大都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时老师会规定这次回家写什么内容, 下次写什么内容, 甚至还会规定写多少字数, 这样就扼杀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有些学生为了交差就胡编乱造, 毫无真情实感可言。其实我们应鼓励学生每天写日记, 把每一天有意义、感受深的东西记下来, 两三行、百把字都行, 不增加负担, 养成习惯, 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让学生快乐地记录真实的生活, 抒发真实的情感。
4.习作要贴近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 习作命题应站在学生的立脚点替学生着想。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课外活动、街头见闻、探索自然……习作命题应贴近他们的生活, 引导他们写熟识的、理解的, 写对他们有触动的, 为他们所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如《我的双休日》《愉快的班队会》《我劳动我快乐》《心愿》等都是学生有话可写、喜欢写的习作题目。
5.巧用鼓励
写出的作品如果有人欣赏, 这对作者是最大的鼓励。老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的作品, 给学生一些鼓励, 一些信心。批改作业多给几个“优”、看到亮点加点批注、有了进步表扬几句、好的作品和学生一起品读……这些不经意的举动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 会使他们更加乐于表达。
关键词:阅读教学;课堂情趣;终身发展
一、以心相诵,经典最美
1.“经典”如花,亭亭然
“新经典”如花,优雅地绽放在语文园林,亭亭然。中外名著、现代诗文、古典词诗……兴之所至,随手撷来,便成为师生共享的美餐。看,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演绎的《枫桥夜泊》,就是一场经典的盛宴。千年的钟声,千年的文化,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们迎面走来。空灵的钟声,泛化的愁绪,在王老师温润的眼光、感性的语言中牵手。一曲“涛声依旧”引出: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是钟声——“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以“钟声”为着力点铺张开去,此时再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便清顺爽口,情深意浓。启、承、升、转、合,一气呵成,既抓“愁眠”更抓“钟声”,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等到后面对比阅读“举头望明月”“霜从今夜白”“海上升明月”“明月几时有”这些历代诗人描写明月的诗句时,钟声代表的文化意涵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就显得异常凝重。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从那天起,我知道短短数字的古诗可以这样教:追寻本源,超越文本。拓展阅读,即围绕一个主题,阅读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构思、不同写法的文章,促进学生在类比中学习。于是,在教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了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瞧,学生读得兴致盎然,鲜味十足。读着读着,苏轼给读者营造的那种想象空间,那种无言之美,不知不觉对比出来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经典”如草,欣欣然
“新经典”如草,蓬勃地铺展在广袤的原野,欣欣然。亲近“新经典”,融入“新经典”,我愿成为一只蜜蜂,在阳光下,提着小篮子,飞呀飞。今年,我听了本校林老师教学《荷叶圆圆》一课,只见林老师大量引进儿歌、童谣、古诗,满满一节课,活色生香。例如,在读到“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时,林老师把“摇篮”作为生词,引导学生着重读、反复读,然后不失时机地把一首儿歌展现出来:
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
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
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
荷叶是摇篮,摇着水珠宝宝。
孩子们读得摇头晃脑,津津有味,有的甚至加上了动作,仿佛自己正躺在摇篮里呢。等到后面请学生说说:“水珠宝宝躺在荷叶上是什么感觉呢?”“舒服。”“快乐。”“像在妈妈的怀抱里一样。”……学生兴奋地说着,小脸涨得红红的。如何理解“摇篮”一词,在这里根本无需老师讲解,完全得益于《摇篮》这首儿歌。课文临近结尾,古诗新唱《江南》一出现,学生再一次激动起来。
“江南可采莲,荷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优美的音乐响起,清脆的歌声响起,童声在回荡,童心在歌唱。这就是阅读的魅力,难怪有人会这样呼喊:爱书吧,它是你飞翔的翅膀。
二、以手相接,童趣最美
曾经有人说:“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我想说,儿童更是想象的王子。我校语文教研组李老师执教《要下雨了》一文结尾时,李老师让学生说说,除了燕子低飞、鱼跃水面、蚂蚁搬家这些预兆要下雨了,还有哪些小动物会预示天气的变化呢?只听学生说,蜻蜓低飞、乌龟“冒汗”、青蛙呱呱叫……都是下雨前的征兆。说着说着,突然一个洪亮的男声响起:“老师,老鼠是地震预报专家!”“哈哈哈……”爆笑声四起,学生感兴趣的不再是天气知识了,而是那只吱吱乱窜的小老鼠了。又有一位男生站了起来:“老师,我想唱一首小老鼠的歌,可以吗?”李老师点了点头。“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叫妈妈,妈不在,叽里咕噜滚下来。”到了后面,几乎是全班同学一起喜滋滋地放声歌唱。这个结局令执教者、听课者始料不及。老师干脆放下课本,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回去把听过的、唱过的有关小老鼠的儿歌都找出来吧。明天我们一起欣赏。”听了李老师的话,这些一年级的学生个个眼睛发亮,快乐得简直就是一群小老鼠。
第二天巡课,我和教务主任巡到一年级教室门口,看到了一出名叫《老鼠嫁女》的好戏:“大红喜字墙上挂,老鼠女儿要出嫁。女儿不知嫁给谁,只得去问爸和妈……新娘刚到猫咪家,猫咪一口就吞下,猫说新娘怕人欺,为保安全吞肚里。”“哈哈哈,真好玩。”许多学生受到感染,脱口而出。我虽站在教室后面,但能充分感受到孩子们的这种畅快,来自画面情节,更来自文字。这哪里是巡课,分明在与李老师共享童趣大餐呀!
三、以爱相盛,童心最真
冰心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行处。”听,我们的孩子就像一整个春天,生机勃勃,五彩缤纷。记得我在杭州听过一位来自江苏的老师执教一篇对子歌: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因为语言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刚合上书本,就有学生说:“老师,我也会对对子”!老师请他说。他声音洪亮:“天对地,早对晚,大树对小草……”一下子说了好几个,令我们听课教师吃惊不小。又有一个孩子说:“庭对院,井对池,苹果对葡萄。深对浅,重对轻,小老鼠对大花猫。上对下,多对少,狗尾草对……”想了许久,老师送了个“鸡冠花”。全班学生几乎同步鼓掌。一旁听课的我,真是佩服这些孩子们:可能他们还不明白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对仗,但没有关系,他们可以把对对子说得这样情趣盎然,足矣!
美无处不在。为人师者,尤其是语文教师,轻轻地推开了一扇窗,春天就走进来了,生根,发芽,长叶……于永正老师说:“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是在阅读中形成的,三分筑基在课内,七分筑塔在课外。得阅读者得天下,成阅读者成一生——抓住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得到阅读之‘乐就得到了语文之‘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责无旁贷,引领学生不停地阅读,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作者简介:周余钟,福建省永安市东门小学副校长;职称: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一个人,如果永远生存在一个闭塞的环境里,不去了解社会,那么永远都不会有一个超前的思维,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不能让自己得到进步
所以说,我们要想让自己进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位,得到足够的氧气,那么,必须打开那一扇窗,虽然我们知道,在打开窗户,获得氧气的同时,不可能都是些新鲜的氧气,但我们应当学会吸取精华。
我想,做人应当也一样,在充实自己的同时,应当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在生活中,你应当会是一个强人,应当会取得成功。更不能总看自己的不足
云缝中若透出了阳光缕缕,我透过窗台依稀看见了外面世界的灿烂。一年之中春红夏绿的变幻,我们的眼睛是否发现了这份美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扇窗,那扇窗或明净,或污浊。不同的人透过那扇窗,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景象。
在春意萌然之时,站在窗边,有的人看到的是一番绿意盎然,嗅到的是一片勃勃生机,而有的人却只看到春风带来的沙尘、空中乱飞惹人烦的柳絮;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有的人欣赏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熏陶的是人的高尚情操,而有的人却只听到了打扰人午休的蝉叫,感受到的是一片烦躁;在落叶纷飞的秋季,有的人看到的是收获累累的硕果,体味的是丰收的喜悦,而有的人是万物生命的枯萎,感受到的是万千繁华已落尽后的落寞;在秋去之后迎来的寒冬,有的人看到的是满地的皑皑白雪,坚守的是一份内心的纯洁,而有的人看到的却是融雪积冰的路面,平滑而不安。
因为心中的那扇窗,每个人都有的不同的观点,何不用力推开锢守心门的那扇窗,用你那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你那纯洁的心灵去感受这世间的.美好。
如今的现实的社会,你已不敢伸手去碰触。现代社会中的装饰让你不敢轻易去相信。试想,一丛丛半人高的植株之上,昂然挺立起千头万头饱满的花苞,形似仙桃;细看,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顿时醒悟,原来此花并无开放之意。因为它是人造的,是一朵没有自然气息的假花,可怜的我们感受不到一丝自然的本色,何不打开心灵的那扇窗,细细体味自然赠与我们的礼物。
窗外的天空明净的好像刚擦洗过一般,是那种悦目的纯蓝,奶白色的云朵在空中悠悠游过,蓝融进了白,白渗透了蓝。我们生活在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平等的享受了自然的礼物,有的人觉得最美好的东西都应该被贴上独属自己的标签,所以不论在遇到什么事情时,都会在第一时间把过错归咎于别人。你是否想过人无完人,你自己又做到了多少?
所以说,正确的审视自己与正确的审视别人同等重要,别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问题。当你的心灵被蒙上了一层肮脏的灰尘,你是否会用力将心灵的那扇窗推开?或许你会发现更多精彩的东西在发光,没有了过分的张扬,没有了过分的自信,我们迎着阳光,用最真实的本色走在青春的路上。
一、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儿歌的优势
(一)从儿歌的语言特征看
儿歌以优美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以及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孩子产生愉悦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促进他们记忆和背诵。同时儿歌浅显的内容、简练的语言,适合孩子学习、理解;以儿童的口吻反映生活,比较具体,契合儿童的思维特点。这种以听觉为感知的语言艺术,对识字不多的低年级儿童来说,无疑是最适合他们听、赏、念、唱的文学作品。
(二)从阅读教学的现状看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家长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支持不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说话、写字、生活自理、康复训练等,多数学生没有课外书籍,从不看课外书。家长因为缺乏耐心和方法很少给孩子讲故事,造成了学生阅读量小、阅读兴趣不高的局面。
在阅读教学中,面对学生越来越严重的语言障碍,教师主要的精力用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上,轻视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能力的培养,班级的读书活动很少开展。那些声韵和谐、朗朗上口的儿歌,对语言接受程度不同的孩子有着相同的吸引力,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语言的连贯性,形成阅读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三)从智障学生的言语特点看
有些智障儿童说话时断时续,节律失常,朗读时气流不足,起音困难,但是在唱歌时却很流畅。有研究认为,对智障儿童来说,唱比说容易得多,是因为歌唱的旋律比说话的旋律对发音器官的运动速度要求低的缘故;在同一单位时间里,说话所要求的音节数大大超过歌唱中的音节数。换而言之,有节奏的朗诵儿歌、童谣、古诗等对口腔控制速度较慢的智障儿童来说相对容易些。儿歌本来就是通过吟诵来呈现的,所以具有音韵美。这种易唱易记的特点,为智障学生所接受。
二、儿歌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巧编儿歌,识记字形助记忆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初读课文可以整体感知内容;细读课文,可以领会人物对话的语气、情态,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意。在朗读中,常常困扰师生的问题是:学生遗忘快,难以识记字音、字形,常常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课前需要老师用大量的时间指导读书;同时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易混淆字形。这里有语言障碍的因素,还有辨识和记忆汉字字形、字音的原因。
我尝试用编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字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新课学习中,教“睛、晴、清、蜻、情”等几个生字,我告诉学生:有目是眼睛,有日变天晴,有水水清清,有虫变蜻蜓,有心好心情。在生字巩固阶段,我和学生共同编儿歌。如“少字歌”,我让学生根据“吵、沙、妙、纱”,以填空的方式完成儿歌:少加口听着( ),少加氵非常( ),少加女真( ),少加纟不( )。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区分了这四个形近字,而且加强了语言实践。
(二)感悟儿歌,学习语言促发展
从儿童认知的规律看,他们入学后学习语文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儿歌句式短小、结构简单,多用一些反映具体事物及其属性的名词、拟声词等,符合儿童的理解能力与心理特点,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表达力。为此,在学生学习了简单句、复杂单句后,在校本教材里适当地选择了一些儿歌作为阅读教学的内容,为后面的复句、短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情境,运用语言。
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可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智障学生来说,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适应社会生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抓住儿歌结构相似、易模仿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欣赏儿歌的基础上学会自如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以我校二年级下册语文校本教材为例,在第二单元《我最棒》里,安排了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一双小小手,一只左来一只右,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个手指头。我有一双小小手,能洗脸来能漱口,会穿衣,会梳头,自己事情自己做。”在教学时,用多媒体呈现学生在学校学习、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模仿句式“我有一双小小手,能( )来能( ),会( ),会( ),自己事情自己做”进行表达。这样,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说话实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在训练中,注重由易到难的过渡,先从词语训练发展到句子训练,再扩展到一段话的训练,指导学生仿照儿歌中的表达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有计划、有选择地训练学生表达。
2.延伸课堂,积累语言。
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丰富语言积累,必须不断地把课堂向外延伸。当学生大量接触一些优秀儿歌,积累好词好句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他们便想说、会说。如在学习完校本教材四年级上册以秋天为主题的第一单元后,我先让学生寻找一些有关描写秋天的儿歌;再把收集到的儿歌如《秋天的色彩》、《树叶蝴蝶》、《美丽的菊花》、《秋天多美丽》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让他们互相学习。
又如,学习完节约用水的《拍手歌》后,我请家长带着学生一起收集身边的拍手歌。学生们带来了关于数字、水果、蔬菜、低碳、行为规范的“拍手歌”。在每天的课前5分钟“儿歌秀”时间里,我让学生把收集到的儿歌在班里进行交流学习。通过这些儿歌的念唱,增加了学生的词汇,发展了语言的连贯性,学生的思维在美的情境中自由驰骋,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时,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有趣的人、事、物编成“拍手歌”。这样,学生不仅把学到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师生共同创作的儿歌出炉了:“你拍一,我拍一,每天上学我早起。你拍二,我拍二,走进学校多快乐。你拍三,我拍三,排着队伍做早操。你拍四,我拍四,认真读书勤做事。你拍五,我拍五,学习不能太马虎……”
(三)诵读儿歌,培养语感提技能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课堂必然离不开学生的琅琅书声,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关注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完成语言积累,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因此,教师要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如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等。然而,智障学生的语言障碍具有广泛性、普遍性。有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智障学生在基本的语言能力方面均存在着某种障碍。有节奏的儿歌读起来顺口,像唱歌一样打开了学生的诵读之门,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练说的方法,在不断地听读中,语音语调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洗手歌》为例,先借助身体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儿歌:“冲冲湿搓香皂,手心手背都搓到,洗完手甩一甩,摘下毛巾把手擦。”接着以先慢后快的速度,用拍手或拍圆弧板的形式有节奏地朗诵儿歌;随后,引导学生尝试用“X——、X—X、XXX”三种不同的节奏后,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唱儿歌。这种训练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生们在朗读《小燕子》、《好妈妈》、《上学歌》等一些经典童谣时,读得朗朗上口,节奏合拍,效果很好。
儿歌简单生动,韵律优美,连贯流畅。它不是对学生进行生硬的说教,而是让学生在听、赏、念的欢乐中接受知识,在愉悦中接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恰当地运用儿歌的可唱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智障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的情境,就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数学公式。
初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例如,在教学“线段”时,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将弯曲的道路改道,怎样做才能得到最短的道路。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从而总结成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又如,“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一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试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试验田,以种植不同新品种,用不同的形式表示试验田的总面积,并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试验田的面积引出公式:(a+b)2=a2+2ab+教育与教学艺术;二是善于同学困生沟通,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扫除心理障碍;三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参与程度,让他们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 强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在实践行动中培养,适当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在实际中进行意志行为训练,应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具体后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5. 更新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教学情感和态度。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中专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对高中数学知识不适应,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他们成绩落后是必然的。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b2。由于试验田的总面积有多种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学生可以对此公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体会到数学公式来源于实际问题。
2.从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在讲“数轴”这一节内容时,引入“数轴”概念前,老师如果一开始就问学生什么叫数轴,很多学生会哑口无言;若让学生照书本上读,这样的概念引入是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其实任何数学概念都是有事实基础的,教师应精心选择最好的事例、最好的演示、最好的实验,向学生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比较,透过形形色色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并能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本质特征来。我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的例子:“在一条笔直的东西走向的河堤上,有一个防汛指挥所,当有一个防汛员发现河堤上某处发生险情时,如何准确报告发生险情的某处所在的位置。”以取代课本上用温度计引入“数轴”的做法。理由是:首先,可以把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化成主动活动,是提高兴趣与启发思维的双重目的的同时实现。其次,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类似的问题(如问路)是学生常见的,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的要点,老师不讲,全由学生探索得出。最后,可由学生从这个现实生活背景中发现并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的培养。这种引导学生自己给数轴下定义的效果比传统的方法要优越得多。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更应重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 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既包括认知的发展,又包括情感的发展。因此,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合适中专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必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将他们置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位置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洪元,陆土杰,龚维珍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赵公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天津教育,1999.7.
[3]李明振.数学学习动机、归因、自信心、意志品质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行为的关系研究.天津:数学教育学报,
[4]翟伟利.浅谈高职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5.
[5]梁威.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时召进
(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江苏东海
摘要:教师要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介绍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以及数学在科学领域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应用意识形成标准
不少学生,包括大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他们认为:数学与我无关,与实际生活无关,学与不学都不影响生活。然而果真如此吗?事实上,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情数不胜数。比如,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特别发达,家家户户都有电话,电话的收费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问题。其它还有存款利息、出租车收费等。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缺乏这种数学应用意识呢?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大多数只是谈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却很少涉及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乏。教师该如何改变学生的这一错误认识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
1.类比是建立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
传统的数学课堂的严重缺陷就是把数学设计成一套严密
数学。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哪些地方又运用了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个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鼓励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接触外界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例如,学习教育储蓄时,我引导学生走向社区,在储蓄的实践活动中来学习利率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前我请学生进行以下几项实践活动:(1)查看银行利率表;(2)把自己的部分零花钱存入银行或提取自己的(家庭的)存款;(3)请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讲解存款单和利息清单上的有关内容,了解利率的相关知识。学生有了实践的体验和认识,带着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走进教室,在课堂交流中,个个积极主动,显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真正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了数学的愉悦。再例如,学数据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统计自己小区内某一单元一星期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从而估计一个小区、全市平均每天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学生由此真切感受到了“白色污染”的严重性、环保的迫切性,增强了环保意识。此外,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数学教学中可融合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各科互相促进,综合发展。
3. 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学生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教师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例如,教了“线段成比例”后,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上旗杆的高。我问:“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
抽象的演绎体系,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脱离社会,教数学的老师不可能浮在空中,而学数学的学生也必然属于这个社会。正像夸美纽斯所说的:“人们学习的每件事都应该联系着,在取得数学内部联系时,还必须重视数学与外界的联系。”
我们强调的是联系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而不是生造虚假的现实。所以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呢?弗赖登塔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认为类比是建立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一个极为有效的手段,因为对象之间的类比,可以用一个解释另一个,不但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能够使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但是不管我们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我们都应该明白:学生学习哪些数学知识似乎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它们充满着联系。因为只有联系的,才是有活力的。
2.按“问题解决”形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提出问题”阶段,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是关键,它要符合学生接受、有障碍、易产生采集欲望之原则,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接受问题的挑战;在“分析问题”阶段,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
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旗杆,下来后再量绳子。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如何上去?我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旗杆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旗杆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我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测量了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高。接着我又问:“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旗杆高∶竿长=旗杆影长∶竿影长。”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大课堂”气氛很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学习”热情很高,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如,我们可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利用已学过的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知识,对长方体和它的表面进行探究,估算制作规定尺寸的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需要多大的长方形纸片,以此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