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精选8篇)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1

课堂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听讲的效果,因而评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这里教师方面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谈,重点讨论一下学生上课听讲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三种表现:

一是自己不听讲,但不影响别人。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玩笔、橡皮、看课外书、听MP3、睡觉,也有的什么都不做,看起来是在听讲,其实大脑在信马由缰胡思乱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走思。

二是自己不听讲,和周围同学小声说话。他总有说不完的“故事”,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是不和别人说自言自语,这就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音,即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是自己不听讲,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下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找到这个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一半,那么学生课堂行为的表现背后都有哪些原因呢? 上课走神,不能理解老师的授课内容,无法从老师的授课中得到任何有意义信息,老师讲的知识不能进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他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听课像是听天书,这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表现。我国早在1992年抽样调查统计,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占学生人数5-10%,小学生多于中学生,男生多于女生。美国的调查情况是占10-20%。

和学习障碍密切联系的是“感觉统合失调症”,首先表现的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上课出怪腔,随便下座位扰乱其他同学。广州市05年调查统计儿童中发病率高达30%。

主动注意力级差,上课控制不住自己,东张西望,坐立不安。不是说话就是搞小动作,用小刀或笔乱刻乱画。有的甚至敲桌子、吹口哨、大声尖叫,或者拌鬼脸,逗同学们笑,这是注意力多动障碍的一种表现。根据专家统计占中小学生人数的5-10%。对老师传授知识不感兴趣,上课无精打采,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下降,思想开小差,抄作业或者不完成作业,失眠。这是学习压力过大,长期疲劳,发生了适应不良的表现。

不能保持安静,比较冲动,容易分心,烦躁不安。爱敲东西、跺脚、咬铅笔。希望受到别人注意,如果受到忽视,就要捣乱,弄出多余声响。喜欢与同学争吵,爱说废话,坐不住,搞恶作剧。这是行为与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厌学使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小声说话,多动,长时间安静不下来。学生在校时间过长,精神过度紧张,造成疲劳,甚至逆反、排斥,是导致厌学的主要原因。05年统计,北京市在校中小学生厌学率高达30%。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各方面都不成熟,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受到某些刺激,就会引起高度紧张,导致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无法正常上课。例如父母吵架、父母离婚、同学之间闹矛盾、被人误解伤害等,这些是应激障碍的表现。有的学生在学校常表现的提不起精神,对学习缺乏动力,自信心下降。一到教室就会感到头晕、恶心、腹痛、四肢无力等,但他离开这个特定的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这是青少年抑郁症的一种表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很粗野或者很迟钝,这是家长对孩子惩罚过多过重的原因。“共生”家庭导致孩子不能长大。“共生”是指孩子与父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常让我们看到“长不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依靠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假装不长大”即可以维持父母抚养孩子的价值感,又可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对孩子来说何乐而不为。母亲太需要孩子作为自己能力存在的证明了,其代价就是孩子不能允许长大成人。从年龄上看,这些孩子已经长大,可在心理上还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方面,母亲喜欢溺爱孩子的感觉,母亲这一对孩子的态度本应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母亲自己需要孩子的欲望强过放手让孩子独立成长的愿望,那么母亲对孩子的控制就会多于对孩子的关注,而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也会紧紧地抓住母亲,不愿意去体验新的充满风险的生活。青春期性本能的困扰使有的学生课堂表现失常。当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逐渐成熟,体内性激素的变化,分泌物处于生长时期,性冲动和性幻想日益增强,而我们社会又受到法治、论理和道德观念的束缚,他们常常处于性饥渴状态,由于性成熟的动荡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性梦、性幻想、性冲动的烦躁,导致学生失眠、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由于气质不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哲学家、医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把人的性格特征划分为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属于胆汁质的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为冲动,攻击性强,情绪波动大,而多血质的学生则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缺乏持久性,难以适应安静规矩的课堂学习。由于气质不同,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哲学家、医学家在很早以前就把人的性格特征划分为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属于胆汁质的某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为冲动,攻击性强,情绪波动大,而多血质的学生则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缺乏持久性,难以适应安静规矩的课堂学习。

学习风格的不同也可以导致课堂听讲出问题。学习风格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保留、处理信息的主观偏好方式。分为4种类型:视觉型、听觉型、动作型、综合性,产生不同的原因是先天基因遗传造成脑部细胞分布比例不同。人的大脑分为4个区域:额叶、枕叶、顶叶、聂叶,正常情况下聂叶(听觉)一般为21%,枕叶(视觉)一般为17%,但如果聂叶为25%,个体就会自然而然地以听觉偏好来吸收信息,在后天的学习中也就很容易发展成为听觉型学习风格,而把其它类型的学习风格作为辅助手段。在课堂学习中,只有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如果老师的教学板书写的好,或者使用电化教学手段,也可以使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表现。动作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是主要以动作来记忆事务的,综合性学习风格的学生常常不能有正确的坐姿,他们在课堂上自然就表现不佳,据专家们测量统计,听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儿童加起来也只占65%。

孩子缺少体育锻炼,会造成运动神经系统发育不平衡,产生多动症、情绪不稳定、心烦、不爱与人交往等问题。

让我们再来看看老师面对上课不能注意听讲而又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一般是怎样批评教育的呢?

大约有三种方式:

一是老师通过改变课堂教学讲课音量、课堂提问、走到学生面前没收所玩物品、提醒某同学注意等形式进行批评教育。

二是老师在课堂上暂时中断课堂教学以改变课堂氛围,或者对说话的同学点名或不点名的批评,采用敲打、警告、安抚、指正等形式给学生以帮助。

三是对严重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处罚。叫到老师办公室批评,停课写检查,把家长叫到学校,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帮助学生等。

老师的这些努力,不能说没有效果,甚至可以让某些学生安静下来。也许在应试教育管理下,这就足够了,但我们知道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还会强化学生的厌学心理。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除了备课、上课外,组织课堂教学、维持课堂纪律,常成为老师教学工作的重头戏。而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表现的却是“屡教不改”,老师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

所有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的学生,都可以归结为某一心理问题作祟,这时当我们弄清了问题背后的种种原因,是否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可以”。

因为就是老师了解了隐藏在行为背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没有一定专业心理学知识下很难真正改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那么如果你想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需要有如下的理论储备:

我们常说,要想影响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心理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物理环境中。支配一个人行为的常常是他的潜意识,而不是意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一个人的心理世界比作一座冰山,我们的清醒意识只占冰山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意识是在水面底下隐蔽部分,叫潜意识。而我们的清醒意识随时随地被潜意识影响着,潜意识层面的任何冲突和纠葛都会给清醒意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着人的各种行为。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帮助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就必须搅动他潜意识层面的心理矛盾和纠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潜意识始终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真正动机,是影响一个人行为的强大动力。那么怎样拉进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能够接纳你、认可你、相信你,进而进入他的心理世界,从根本上去改变他的行为方式和学习状态呢? 信任。我们看到有的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首先表现的是不信任。在你眼里,站在你面前的学生是一个值不值得你信任的学生?如果你不信任他,从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原理看,他必然也不信任你,那你与他的任何交流都没有意义。而当你用信任的目光与他对视时,他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是交流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认真倾听,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诉说全部的原委,让学生辩解。你可以不同意学生的看法,但你必须尊重他的看法,从内心去体验他的感受,这在心理咨询中叫中立性原则,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与你诉说。理解。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并不在意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让学生接受。这种“开导”只不过是老师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学生的想法,因而不会产生好的效果。作为老师,面对学生违规举动,不是简单批评了事,而应尝试着用一颗学生的心理去理解和开导他们,对他们的处境有深刻的了解。世界上的事物不是非黑即白,善与恶往往交织在一起,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标准去衡量。只有最大限度地理解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纠正他们的错误。接纳。老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常常是持不接纳态度的,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更是从心理上排斥他,甚至动用罚站、写检查、叫家长等多种手段处罚他。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不管学生犯了什么样错误,从心理上你都必须无条件地接纳他,这种无条件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尊重是每个人基本的心理需要。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就是在尊重自己,就是把老师放在了一个被学生尊重的位置上,放在了一个平等公正的位置上,放在了一个朋友的位置上,你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就不那么困难了。支持。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需要有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更需要这种社会支持。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众多的矛盾心理,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自卑感,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更是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无助感,他们非常需要老师的某种心理支持。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关注、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一句随口的赞美等,对他们来说都如一根擎天柱,天塌不下来了,我是有希望的,这就帮助他们克服了自己的压抑和自卑,使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与合作关系。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夸奖与赞美,它如久旱的甘露、荒漠中的清泉,是成长在青春期不可或缺的营养。

这时你会发现,你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只要你从认知和情感上表现出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理解、无条件接纳和给予某种心理支持,学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当我们的老师有了以上理论储备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了。这种心理干预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是针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课堂表现严重干扰了老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的心理老师联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诊断,弄清学生属于那一方面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具体帮助,或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另一方面对于问题不太严重的学生,进行具体帮助。那么具体帮助学生什么?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帮助应该定位在什么方面?不应该只定位在上课专心听讲,不说话,不搞小动作,不影响别人上,帮助应该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是挖掘学生的潜力,优化学生的素质,提高学习成绩,计划自己的人生。老师帮助学生不是证明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弥补自己的空虚和自卑,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完善,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和生命陪伴学生一起成长。老师在帮助学生时不要总是以教育者自居,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学生,都要相信学生自己是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就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助人自助。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听讲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澄清不能专心听讲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只有找对原因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我们看到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是老帐新账一起算,这只能导致学生的对抗情绪。帮助学生是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对自己对周围同学的不良影响,认识到自己在成长中所负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还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长处,包括个性、追求、以往良好的表现,并发扬这些长处,老师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对违纪学生,特别是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要有足够的职业修养。面对激烈的竞争,老师即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又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调整好学生的心态。我们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常有一种感受,就是没有人能理解我,父母不理解我、老师不理解我、同学不理解我、甚至亲朋好友都不理解我,形成巨大的无助感、孤独感,这时老师的理解尤为重要。帮助学生寻找支撑点,从学生周围的环境入手,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转变学生心态的重要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应对环境的方法和技能。包括指导学生看一些能激励上进的书,每天思考、反省、做自我分析,坚信成功必须从行动开始,提高学习生活中承受挫折的能力,排解内心的压力和困惑等。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2

为了实现薄层水平井的有效开发, 制定如下技术思路:首先摸清历年薄层水平井的生产情况, 包括水平井钻遇情况、日产能力和吞吐规律等。其次对薄层水平井进行分类, 并对高产井和低产井影响因素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 总结出开发界限, 做好技术储备, 并指导下步工作。

1 历年薄层水平井生产情况

1.1 日产能力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近几年特油公司水平井当年日产能力基本保持在26t/d左右, 整体趋势平稳, 说明薄层水平井当年生产能力与普通水平井基本相当。

1.2 油汽比

2005-2009年, 水平井首轮油汽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2009年后基本平稳。其中, 杜84块水平井首轮油汽比逐年下降, 与整体趋势相同;杜229块水平井首轮油汽比基本保持稳定 (0.30左右) , 生产效果较好。

2 薄层水平井分类评价

2.1 水平井分类

对近几年实施的51口水平井前三轮的生产效果进行分类统计, 其中, 高产井23口, 占总井数的56.9%, 低产井16口, 占31.4%。杜84块高产井数多于杜229块, 中、低产井数持平。

2.2 高产井区域分布

杜84块兴Ⅱ组水平井高产井主要有油层发育较厚的杜84-兴H2002-2009区域, 兴Ⅲ组高产水平井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未动用区域, 杜229块水平井相对分散。

杜84块低产井主要分布在兴Ⅲ组的高采出程度区域, 杜229块低产井多分布在油层厚度较薄或是油层边部。

2.3 高产井生产效果评价

统计未动用区域高产井首轮生产效果, 12口井中除4口井首轮溢流, 生产效果较差外, 其余8口井效果较好, 首轮高产比例为66.7%, 平均油汽比0.38。8口井中7口生产杜84块兴Ⅲ组, 3口溢流井生产杜84块兴Ⅱ组。

统计已动用区域生产特点, 从首轮油汽比来看, 区域采出程度在20%以上, 油层厚度在10m以上水平井见效较快, 生产效果最好, 采出程度在10%以下, 油层厚度在6-8m水平井次之。从二轮油汽比来看, 区域采出程度在20%以内, 油层厚度在8m左右水平井生产效果最好, 而高采出程度的井则效果变差。从三轮油汽比来看, 区域采出程度在10%以内, 油层厚度在10m以上水平井生产效果最好。

2.4 低产井生产效果评价

1 6口低产井中有7口井因为区域采出程度高, 注汽过程中汽窜邻井而导致生产效果较差, 7口井投产前区域平均采出程度2 8.8%。7口井中有4口井是杜8 4块兴Ⅲ组井。

16口低产井中有6口首轮因油层采出程度低, 吸汽能力差导致溢流, 占总井数的37.5%, 其中杜229块4口, 集中在兴Ⅱ组, 杜84块2口, 都在兴Ⅲ组。

近年来, 新井套坏轮次逐年下降, 在已完周的低产井中, 首轮套坏井只有1口:杜84-兴H2040。但11年新井中陆续3口井套变:杜84-兴H3052、杜32-兴H315、杜32-兴H227等, 新井首轮套坏问题逐渐突出。

其它, 杜32-兴H2027、兴H2107出水, 杜84-兴H3221油层物性差等问题。

3 结论及下步工作方向

(1) 近年来, 新井油层钻遇率, 日产能力基本保持平稳, 目的层厚度、首轮生产效果逐年下降。

(2) 高产井主要分布在杜84块未动区域以及目的层厚度10m以上, 采出程度10%以下区域。

(3) 采出程度过高、油层吸汽能力差以及低轮套坏问题是导致新井低产的主要因素。

下步工作方向:

(1) 水平井部署首先考虑杜84块兴Ⅲ组油层, Ⅱ组水平井首轮要考虑溢流因素。

(2) 区域采出程度在20%以上的新井首轮考虑三元或调剖等措施, 补充地层压力, 保证开发效果。

(3) 区域采出程度在5%以下的新井建议采用亚临界锅炉注汽配合防溢流装置或同注同采管柱, 提高注汽质量, 减少溢流影响。

摘要:2008年之后, 特种油开发公司方案部署井全部实施完毕, 公司完全依靠规划部署井位, 随着布署难度的增加, 公司年建产能规模逐年缩小, 产能接替形势严峻。其中, 水平井作为主力井型, 部署井数及年产油量逐年下降。水平井目的层厚度逐年变薄, 近几年在9m左右, 为了改善薄层水平井的开发效果, 以及对后续部署井位提供依据, 技术人员对薄层水平井分类评价, 并详细查找原因, 进而制定针对性措施, 取得较好效果。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3

摘要:本文以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教学为例,提出了基于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编制课程设计指导手册、调整教学大纲,介绍指导手册的使用和具体实施思路,并对其预期效果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教学改革;指导手册;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U44-4

一、引言

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实际生产对培养建设性人才的本科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贵州大学《桥梁工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项目一直以提高桥梁工程方向本科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为宗旨,从课程设计改革的基本点出发,进一步探索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从而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建设者。桥梁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其工作的岗位上,要求其要对构造物有全面的把握,以保证设计、施工的结构合格。对于桥梁建设来说,桥梁工程设计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桥梁构造物有足够的设计概念,对结构构造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完成相关工程的设计的能力。因此,培养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与满足桥梁建设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统一的。此外,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在毕业阶段提交出优秀合格的毕业设计,在毕业后的工作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应当具备多种素质和能力,其中具有设计能力至关重要,这是衡量一名工程师是否合格的标志[1]。南京工业大学李湘健副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普遍下滑的现象,正确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成为了各个高校研究的热门研究课题。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211高校,贵州大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针对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桥梁工程》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通过调整《桥梁工程》教学大纲、编制课程设计指导手册等手段,以增强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实际改革实施内容具体如下。

二、调整教学大纲

贵州大学《桥梁工程》课程教材采用的是姚林森教授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桥梁工程》,其教学大纲也依据此教材为依据来编写安排的。原版的教学大纲在一定程度上受该教材的制约,且培养目的不足,学时安排和分配上也是不够的,所以建议修改和调整《桥梁工程》教学大纲。

调整后的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教学目标,配合《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同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具体的修改和调整如下:

1)正确定义《桥梁工程》教学目标

原版的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的目标定义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公路梁式桥、拱式桥的总体规划、设计及施工要点,熟练掌握我国常用中、小桥梁的构造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了解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的构造特点,获得有关桥梁方面系统的专业训练,并能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一般的桥梁问题。”

针对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来说,以上对《橋梁工程》课程教学目标是不够的。通过桥梁工程的教学,应该要使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桥型的计算,并能独立完成相关桥梁的设计任务。只是掌握和理解而不能运用是不行的,一定要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这也对教学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2)增加课时,合理分配课时

原本的教学大纲为72学时,现增加为148学时,并分上下两个学期进行,上学期为84学时,下学期为64学时。上学期主要进行理论讲解,重点放在简支梁桥、连续梁桥、刚构桥和拱桥的讲解上,其余内容适当讲解;下学期主要进行课程设计,配合课程设计指导手册进行,对各种桥型给出设计任务,完成对各种桥型的初步设计,并达到对各种桥型设计计算内容、设计要点、实际流程掌握熟悉。

3)增加课程设计数量,课程设计学期制

在原本的教学安排中,只安排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作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对课程设计数量增加为六个,分别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设计、预应力简支梁桥设计、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设计、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和缆索承重桥设计。

4)与相关课程联系、增加教学实践程度

《桥梁工程》配合《桥梁电算》,在《桥梁工程》中的课程设计,再次通过电算程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结构进行设计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电算程序的掌握,其次还可以配合《钢结构》、《基础工程》等课程进行相关桥梁的设计,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三、设计指导手册编制与实施

3.1手册的编制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是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而课程设计则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2]。但是若盲目地进行课程设计,没有专业的指导和方法是不能够很好地实现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为此,根据修改过的教学大纲,对所布置的课程设计任务编写对应的指导手册,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各手册的编制情况如下。

1)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板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此册分为四个章节,按照结构设计的一般顺序划分为:尺寸拟定和构造要求、作用效应及组合、设计计算与验算、短暂状况应力验算。在内容上,除规范硬性规定的构造要求外,尺寸拟定中,如跨径的拟定、梁高的拟定、截面的拟定等,手册中只给出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在受力上、经上和常用的跨径范围,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主空间,按照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计算要求,给出相关设计计算的要点,学生可以根据手册便可以知道此种结构要计算验算的主要内容,且在手册中有意识地将知识点引向专业书籍和规范,在学生使用手册的同时也将其引向其它知识点,学习更为系统。

2)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桥上部结构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该册共分为五个章节,由于在结构形式上同属于简支结构,相关内容与上一侧是相似的,但是增加了对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的介绍章节,帮助学生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工作特性。章节的结构为:绪论、 尺寸拟定和钢筋(束)构造、作用效应计算及组合、结构的设计计算与验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重点内容在结构的设计计算与验算上,在这个章节中,除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原有的内容外,根据规范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要求,还增加了预应力筋(束)估算、持久状况应力验算等内容。本册从预应力的基本知识出发,系统地对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结构的设计计算及验算内容进行了归纳,知识相对全面。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在本册中,针对连续梁结构,按照前面手册的框架给出连续梁桥设计计算的相关内容,从连续梁桥的基本概念出发,到连续梁桥的计算验算。此处需要提出的是,由于连续梁桥属于超静定结构,在预应力次应力、温度次应力和不均匀沉降次应力等上面的计算会有所增加,施工验算时也对预拱度设置等关键设计做出了相关的叙述。

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在此册中,由于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结构的相似性,在计算验算的内容上也大致相同,因此只对连续刚构桥中的相关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5)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此手册共分为五个章节,按照桥梁设计的一般顺序编写,第一章对拱桥的构造以及特点进行阐述;第二章开始介绍拱桥设计,分别对拱桥的总体设计和各细部构件的设计进行介绍,包括确定桥型、跨径拟定、截面拟定、梁高拟定等;后面三章便进行几种常见形式的拱桥内力计算。手册按照《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拱桥》以及拱桥相关规范,从桥梁适用跨径、受力、经济等层面给出了上承式拱桥的构造特点和计算引导,其他桥式需要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养成自学的习惯。学生可以通过手册更快的了解所作桥型的设计及计算的大体过程,并通过手册的指引去翻阅更多的相关书籍和规范,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学习更为主动,更为全面。

6)缆索承重桥设计计算指导手册

此册共分为六个章节,考虑到本科教学中的深度,手册中对缆索承重桥的基本概念对教材作了补充,但是在设计计算中并没有像其他几册一样给出详细的计算,这是因为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缆索承重桥不管是斜拉桥还是悬索桥都属于超高次静定结构,手算的计算方法已经不能再满足计算的精度,所以只给出了相关构件的设计计算的程序,考虑到初步设计的需要,在相关章节对相关构件,如索塔系统、缆索系统、加劲梁系统的近似计算做了叙述。

3.2指导手册在课程设计中的实施

在具备专业指导手册和充分的课时安排后,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是必要的。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课时的分配和具体的设计任务布置,课程设计的实施如下。

1)课时的分配

按照各课程设计的难度对课程设计学期进行课时分配:①钢筋混凝土梁板桥设计计算8学时;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设计计算12学时;③预应力连续梁桥设计计算14学时;④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设计计算12学时;⑤钢筋混凝土拱桥设计计算12学时;⑥缆索承重体系桥6学时。

2)具体的实施

在进行每一个课程设计时,根据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书和对应的课程设计指导手册,自行拟定相关的桥梁结构的相关尺寸,根据指导手册完成结构的设计、计算和验算,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设计任务,并提交设计计算书,按设计要求提交相关设计图纸,由教师组织查阅评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设计答辩,充分了解学生对此次设计的掌握程度。

四、预期效果评价

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改、指导手册的编辑、相关课程辅助等针对性手段,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提升效果是有预判的,在课改中涉及到的相关改革手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各个改革手段相互促进并相互补充,在配合实施一定的时间后,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首先,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增加课程设计的数量,提高课程设计难度,并给出充足的学时,这让课程改革在课程政策上有支持,在课时上有了保证,学生有机会、有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实践设计学习,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指导手册的编制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制定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完成设计。近年来《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指导教材寥寥无几,仅有的几本都只是以相关的计算示例来作为参考,达不到发散学生思维和促进学生对结构把握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性,严格意义上讲,类似的设计指导教材是不合格的。在本次编制的指导手册中,内容上尽可能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其在设计结构物时能够对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构思,通过所设置的六个设计任务,学生可以基础地掌握基于手算的六种桥型的设计程序和基本的计算内容,对于电算程序的计算也起到了打基础的作用,进而服务学生的毕业设计。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同时起到辅助改革的效果提升。对于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与培养工程设计能力联系的最为密切的莫过于是相关结构电算课程,一方面通过电算课程学生可以学习使用到目前行业中结构设计的软件,另一方面,通过用电算软件对结构的设计计算相当于对结构再进行了一次设计。

总的来说,通过三个措施的联合使用,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桥梁结构上有了系统的学习,并掌握了一定的设计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从手算到电算,综合地考虑了以现有资源情况下改革的可能性,加以一定的时间,可以肯定的是,我校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的设计能力会有明显、大幅度的提升,这便是本次课改要达到的目的。

五、结论

成功的课程改革需要协调各个方面,首先是政策上要有支持,对于本次改革来说,对教学大纲的修改还需要学院培养部门予以配合。其次是资源的调配,增加相关课程和课程课时,一方面需要配备专业教师,增加了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增加的学时会和其他的课程有冲突,还需合理的调整课程安排。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应该定期地进行调整。教學的成功与否是没有标准的,但对于工科的教学来说,学不致用便是教学的失败。本次基于工程设计能力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在实际中的效果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届时还需要对改革的措施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直至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为止。

参考文献:

[1] 李湘健.乔旭.加强工科高校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苏教育学院学报[J],2009第26卷第1

期:1-3

[2]雷庆.王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J],2011年第5期:152-156.

[3]倪献智.以工程设计为主导思想 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山东教育学院学报[J],2006年第6期:

139-142.

[4]曾勇.谭红梅.桥梁工程教学中若干能力培养的探索.高等建筑教育[J],2014年第23卷地2期:66-69.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建设实践(JG2013015)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4

三道岗镇中心小学周斌优秀的教师总是为学生和自己设定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他们通常采用常见的、可量化的具体措施,同时也强调学校和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自身价值。优秀的教学成果,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渊博学识、高尚人格、无私奉献精神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渊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巧需要教师多年的努力探索。教学工作是一种最富挑战性的职业。教师经常担心自己的学识不能胜任教学工作。他们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学生总是在挑战教师的耐心与智慧;新教学方法和新技术也向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一生都会感到“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道路是曲折和艰辛的。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措施,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取得更快的进步。教师可先确定需要提高的领域,设定目标,再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建立个人教学档案。通过档案,教师可以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看到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自我评价就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经众多教师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那些善于使用自我评价的教师,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他们致力于研究如何组织课堂,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他们所用的方法与教学上的评价方法相似。因此,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自我评价。成功的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需要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不断地调整教学。教学评价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准确反应,并形成教学良性循环。当评价提供进一步准确的教学信息时,这个过程就会循环往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使用类似的目标设定和自我评价与循环的方法。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发现问题,确定改进的目标,选定应对策略,然后在教学中实施。教师通过重复评价过程,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是,教师应检验所用的策略是否有效,能否反复应用,如果无效,教师必须尝试另一种方法。这将有助于教师建立一个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应用的成功策略库。

自我评价有几个步骤以引导教师解决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应对挑战,调整教学。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教师关注的问题,并将其一一列出;

2.考虑应对策略;

3.选定一个策略;

4.运用选定的策略;

5.确定该策略是否有效;

6.如果有效,就存入教师自己的策略库;

7.如果无效,就选定另一个策略,再实施;

8.从第一个步骤重新开始。

下面介绍各步骤的具体内容。第一步,确定教师关注的问题,并将其一一列出。如果在教室、实验室、体育场、实习场所、微机室或其他任何授课的地方出现问题,教师首先要确定问题所在,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列出。例如,教师注意到课堂上:有些学生感到厌烦;有些学生有不良行为;有些优等生精力不集中,表现不佳。也许有多种原因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但是经过思考后,教师有可能发现自己的计划和任务设计得都很好,而问题在于节奏慢,使一些学生感到厌烦从而导致了他们的不良行为,使课堂

教学令人不太满意。有时上面列出的问题也许会在课堂上同时出现,但主要是其中一个引起的连锁反应,教师就必须找到其原因。第二步,考虑应对的策略。一旦确定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就需要选定策略。找到一个或几个比较合适的策略,最后这些策略可能通过实践成为教师的有用工具。第三步,选定一个策略。从诸多的策略中选定一个你认为最有效、最适合的策略在教学中实践,直到取得成功。有时教师可选定多个策略,比如同时实施三个相关或不相关的策略。例如,应对一个捣蛋的学生,教师可同时使用以下三个策略:1.在上课时间,不理睬他的捣蛋,下课后再来处理。2.最初几分钟让他参与活动,确保他一开始就注意教学内容。3.对他的良好表现和作业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第四步,运用选定的策略。确定要采用什么策略之后,便开始实施,这可能需要不只一天,而是更多时间。第五步,确定是否有效。重要的是评价选定策略的有效性。有时教师所选定的策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发挥作用;有时很快就知道这个策略是否适合所遇到的问题。是继续采用还是摒弃这个策略,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头思考是否有效。第六步,如果有效,就存入教师的策略库。如果此策略有效,教师就可以放心使用。而且一旦确定它的适用范围,教师就要一直使用。第七步,如果无效,就选另一个策略,再实施。如果没有成功,就要重新思考,然后决定要么坚持此策略,要么选一个新的策略。并非所有的策略一开始就有效,如果该策略确实无效,就得找个可以帮你的人再讨论一下。他(她)也许会有不同的看法,帮助你找到可能的解决办法。也许教师所选用的策略是正确的,但需要一段时间才有效,因为一些学生的抵触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有时是好几个星期,有时是好几个月,有时是整整一年!经过思考和观察,教师也许会觉得另一个策略更有效,从而采用其他的策略。第八步,从第一个步骤重新开始。如果成功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准备应对另一个问题的挑战,对教学做微调,着手下一个目标。重要的是教师应保持教学热情,时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过程,它可以评价一节课的成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果该节课达到了既定目标,就继续使用此方法;如果没有,就应该思考采用新的方法。

自我评价对学生个体教育也是富有成效的。例如,针对班上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就会考虑本周用什么策略来鼓励他(她)参与小组讨论。每周教学任务结束时,教师就要对所用的策略是否有效做出评价。如果有必要,则采用另外的策略。这些都要记录在该生的个人档案中。这样,自我评价不仅是一种解决学生问题的积极方法,而且还能使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上保持前后一致,保证学生准确地理解教师对他(她)行为的指导。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5

推进新时期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月06日 09:39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也就是说,评价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着眼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指导思想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搞一刀切,不排队不排名次,不分优劣等级。以学生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跳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对优生可说“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提的问题太好了,你真行。”对差生可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试一试。”等,通过对学生注意状态、参与状态等方面观察了解学生,评价学生,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满足、成功、喜悦等的`感受,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同时,课堂评价学生时,除了老师随机评价学生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形式。如:讲评作业,评点习作等,都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对别人的作业、作品作出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

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成长记录袋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经历,这是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教师、家长能够客观认识、评价学生提供相对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资料。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类型的记录袋。1、成果型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秀作品与学习成果的有关资料;2、过程型记录袋:重点是呈现与展示学生学习进步、探索、努力、进取、反思、达成目标与成就的历程的有关资料;3、评价型记录袋:主要是包括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评价表,分项测验的考卷、成绩手册、自我评价、教师评语和家长的寄语等。

引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教师应鼓励学生因人而异,自己创造

教学效果评价 篇6

唐园镇西科小学语文组 张立浩

有幸听了汪清湖老师主讲的《秦兵马俑》,受益匪浅,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

本节课的教学,汪老师重视学生语文积累,教学方式循循善诱,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内容主线方面,即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和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教学中,汪老师适时地向学生揭示了过渡段的作用,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为学生习作打下了基础。

在实践活动的主线方面,即以读为主,围绕读——思——悟——读这一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思,思后说,说中悟,悟后再读,加深理解。整个课堂教学主线明确,流程清晰,思路明确。

在教学思想上,汪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意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注重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大语文观、人文观。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2月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48例, 女50例, 年龄39岁~79岁, 平均年龄 (64.53±14.27) 岁, 糖尿病病程1年~19年, 平均 (8.67±2.35) 年。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自愿参加;能正确回答问题, 能独立或通过研究者帮助完成填写所需研究问卷。排除标准:意识不清, 或语言表达障碍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的糖尿病患者;有精神疾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者。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临床表现、血糖参数等在2组之间分布均衡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确定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 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教育和护理。并发放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手册, 长期跟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情况, 进行电话随访, 强化教育, 具体内容包括。

1.2.1 糖尿病知识教育

糖尿病的诊断、症状、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指导患者学习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血糖监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对足部进行系统检查, 指导足部护理;使患者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 逐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1.2.2 运动指导

帮助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运动计划表, 教会患者简易计算运动量的方法, 控制体重。为了避免低血糖, 运动应该在进餐1 h后进行。

1.2.3 饮食治疗

膳食控制的目的、原则、总热量的计算、如何进行食物交换、饮食结构、三餐分配等;禁止吸烟、饮酒, 忌辛饮辣食。

1.2.4 心理指导

根据患者个人的兴趣爱好来丰富其社交活动, 比如跳舞、下棋等休闲活动, 从而增添患者的生活乐趣, 消除患者因疾病产生的抑郁、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

1.2.5 降糖药物指导

交代口服降糖药的分类, 各类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胰岛素治疗:应用胰岛素时必须按医嘱准时、准量、准确的方法注射, 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及臀部交替使用, 每次注射穿刺点要错开, 以免发生硬结及吸收不良[3]。

1.2.6 家庭支持教育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 家庭成员给予患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 能够帮助患者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因此, 与患者家属搭建沟通的桥梁, 对糖尿病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家庭支持的教育, 全面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力度, 消除患者思想顾虑, 改善其血糖监测状况, 提高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 血糖控制情况; (2) 护理满意程度; (3) 自我管理行为评价:包括糖尿病知识、饮食管理、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心理平衡6个方面, 正确掌握为3分, 不掌握0分, 部分掌握2分, 总分18分, 得分越高表明管理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教育前血糖控制达标、护理满意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 (P>0.05) ;实施健康教育1年,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2组患者教育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8.14±2.02) vs (7.97±1.98) 分,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t=0.22, P>0.05)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14.98±4.27) , 高于对照组的 (10.23±3.77) 分 (t=4.14,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日渐显现, 如何管理好糖尿病患者一直是医护人员的关注的问题。但众多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不理想, 传统的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主要注重药物治疗和疾病护理, 缺乏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和管理, 患者不能获得自我管理的相关知识[4];对糖尿病知识缺乏, 不清楚糖尿病的病因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饮食控制差;不能坚持运动;服药依从性差, 听信偏方秘方, 不遵医嘱服药;存在心理误区, 感觉悲观失望, 焦虑烦躁, 这些不利因素常导致糖尿病病情进展, 因而造成血糖达标率低[5]。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6]。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 患者得到专业化的指导和护理, 学习到专业化、个体化的糖尿病知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自身管理疾病的能力, 最终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 延缓并发症发生, 降低致残、致死率[7]。同时大力宣传与糖尿病有关的知识,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 还可以增加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交流, 改善护患关系[8]。本文2组患者教育前血糖控制达标、护理满意、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观察组通过糖尿病知识教育、运动指导、饮食治疗、心理指导、降糖药物指导、家庭支持教育, 血糖控制达标93.88%、护理满意97.96%、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14.98±4.27) 分, 高于对照组的77.55%、81.63%、 (10.23±3.77) 分 (P<0.05) , 说明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9]。值得注意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其治疗具有长期性, 健康教育也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对患者进行短期的系统化健康教育之后, 应定期随访, 有利于督促患者坚持治疗, 及时发现并指导其解决存在的问题,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从更好地控制血糖, 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9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 观察组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知识教育、运动指导、饮食治疗、心理指导、降糖药物指导、家庭支持教育。结果 2组患者教育前血糖控制达标、护理满意、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实施健康教育1年, 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93.88%、护理满意97.96%、自我管理行为评分 (14.98±4.27) 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 81.63%, (10.23±3.77) 分 (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提高糖尿病血糖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血糖达标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学娟, 吴浩, 贾鸿雁, 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 2014, 31 (6) :412-414.

[2]潘镜帆, 肖少梅, 陈春英.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 (6) :421-422.

[3]陈黎, 鹿文英.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式管理探索[J].上海预防医学, 2013, 20 (6) :18-21.

[4]张菊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4, 35 (3) :90-92.

[5]吴彦平, 白福荣.综合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36) :4164-4165.

[6]蒋梅, 刘晓晨, 张兰, 等.健康信念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为改变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9) :807-810.

[7]郭晓蕙, 楼青青.我国糖尿病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内科杂志, 2011, 50 (1) :6-7.

[8]戴冉, 罗崴, 张知光, 等.不同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影响的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 31 (4) :259-261.

教学能力水平效果评价 篇8

【关键词】考试评价 改革方式 教学水平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43-02

从整体上来讲,现行的考试方式以及评价方式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求,与推动高校教育和课程改革进程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的问题是:教师过分强调在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有待改进;考试内容主要围绕课本知识,评价内容过度注重学生的卷面成绩;笔试成绩占很大比重,并没有契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因此,改革我校的考试评价方式已经成为了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考试方法改革的基础做法

1.不断更新考试理念

考试时高校教育重要的有机环节之一,中国的考试自古代就开始了,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考试与教育一直是分不开的。而目前的高校的考试基本是在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的基础下对学生的一定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学生进行等级划分与优差划分。高校的考试成绩影响的是学生毕业情况,因此,考试分数是学生全部评价的结论,在这种考试观念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看中自己的考试分数,过多地追求分数,不在乎分数背后的知识。这种想法直接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推动考试评价方式改革的进程,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观念出发,不断更新考试理念,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认识到考试知识自身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是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习情况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更新考试观念是一切改革措施的出发点,教师从观念出发可以及时找准改革方向,事半功倍。

2.创新考试方法

要想充分发挥高校考试的教育功能,全面实现考试的目的,合理反映教学质量,就必须有科学的考试评价方式。纵观大部分的高校考试方法都是采用了应试教育传统的方法。这种传统考试方法题型单一、答案讲话、形式单一,不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现有学习情况,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

高校所需要的考试方法不但要考察到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水平,还要能够检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要能显示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兴趣和习惯等。所以,为了达到上述的要求,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考试方法,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多种考试考核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定项考察。如: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辩论的考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可以试验操作,小制作竞赛的形式进行;考察学生的常识性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可以闭卷的形式进行……

3.丰富考试内容

高校考试的改革除了要从观念出发,创新考试方法之外还需要丰富考试内容。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科考试内容还停留在“了解,掌握,记忆”的三个认识层面上。学生在阅读相关专业知识基础上对专业知识进行记忆。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没有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能再理解的基础上举出适当的例子进行证明,或者不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上课记笔记,作业抄笔记,考试之前复习笔记,考试之中默写笔记,考完之后卖笔记。”这种流水的学习习惯直接揭露了当前高校教育考试制度的成就、滞后。因此,高校教育必须改革考试内容,不能单纯从课本知识出发,还需要延伸到学生实际生活中,从现阶段的考试内容中转化到终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上来。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自学”的最佳目标。

二、学生学业评价的具体方式

1.终结性评价

终结评价既可以选择“纸笔考试加表现性评价”也可以选择“表现性评价”。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选择终结性评价。而评价方式可以以闭卷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供开卷、闭开卷、闭卷+上机操作、闭卷+课堂演讲等不同评价方式。在文化基础课程考察上,终结性评价的比例需要占据60%;在专业基础、专业课程的考察上,根据课程的实践技能环节的比重终结性评价需要占据40%到50%。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侧重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过程和学习过程,具体的形式可以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锻炼学生的客观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当然,在文化基础课程考察过程中,形成性评价需要占据40%的比重,在专业基础、专业课程考察过程中,形成性评价需要占据50%到60%。

总而言之,我校的考试评价方法改革道路任重道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考试评价方法的改革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导者教学的具体方向,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只要做好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工作,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全面带动高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改革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所有的教职工都有责任监督此项改革工作的进程,共同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德成.减负背景下的评价与考试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4.

[2] 党春红.改革数学考试与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

[3] 韦华,姜伟.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点及学生取向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5.

[4] 赵顺延.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搭建学生成长桥梁[J].新课程导学,2015,4.

上一篇:酒店离职申请下一篇:崇尚礼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