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建心得(精选5篇)
先介绍下我的情况,女,机械设计专业,没有任何施工经验,工作性质是销售,所以相比其他同学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备考。备考差不多从6月中开始。得分:经济73、法规95、管理88、实务106。坚定信念认真学习后,在学习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中断,如果你偶尔一天没看书,或因为一些突发的事耽误了学习时间,而负罪感特别重的时候,恭喜你,离通过一建不远了
在准备考试的那段非人的疯狂学习的日子里我总在对自己说,一定要考过、一定要把学习的感受记录下来,原本决定考试完写的,但是一考完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气球,脑子里就只有休息、昏睡的想法,一直懒到现在。从考试结束到现在感觉仿佛已经过了很久很久了。也不知道能否如实的记录下当时的想法。因为我是考完就扔的那种人,所以可能不会提到太多的知识点,主要就是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方法和感受。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感受,可能不够系统,希望大家见谅。
一建难吗?真的很难,内容多,又很繁杂。但是如果掌握了方法,全力投入学习,其实也不难。
在你什么都还没学没看的情况下,先找陈印大师的文章或者视频来看。至少你听了他的介绍就会知道一建到底是门什么样的考试了。也会知道为什么唯独他被封为一建的大神了!听完他的课你就可以开始在没看教材的情况下做真题了,没错,做真题。背真题得永生,公共课背完真题就能拿我拿到书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目录上标注每章每节的去年分数分布情况。做到心中轻重有数。
有一个工作非常非常重要,我将每年的每道题都找到书上对应的原话,把考点划下来,写下哪年考了,通过划“正”字看该考点出现的频率,并用括号将空缺的选项划出来,分析每年考点的变化。你会发现书上有的话是年年必考,一句话被划了多个括号,也就是说那句话的每个字都被变相的全部考了,背下它没错的!你今年还会遇到它!而书里有的几页十几页都没有出现过一个考点,这样的话这十几页不用看了,能节约你不少精力。这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公共课的教材是字典了,你只用去找你用得着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一眼都不用看。公共课的3门我都没有完整看过书,只看自己划的考点。反复咀嚼到保底分了。因为已经举办了这么多年的考试,题目重复率很高的。公共课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真题当教材来用,把教材当字典来用!当然实物就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材是一切的根本,不要相信任何背离教材的学习方法。如何开始
在背了近几年的真题后,你就不会惧怕公共课了。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进度不会太快,到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很多题都觉得似曾相识。甚至会自己给自己出题了。那些“正”字出现的多的地方。
当然,将真题返到书上这点可能用时比较长。不着急,慢慢来。最后当你发现整本书的考点都让出题老师按照出题频率帮你划过了,你这本书的价值就很大了!好,现在就做好了一建学习的大部分准备工作了,过公共课基本没有问题了。实务后面再说。学习时间
我看过一个帖子,统计大家的通过率跟学习时间的关系,大部分通过考试的人学习时间都是400个小时以上。低于400小时过了或400小时以上没过的人都是少数,所以你要相信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笨蛋,用陈印大师的话讲大家的脑容量都差不多,再大也不会超过街边10块钱的内存卡。所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现在开始就要认真分配你的学习时间了。
就按每天最低学习时间算,即使再忙2个小时总有吧,5个工作日加一起就是10小时,周末辛苦点,每天5小时,2天10小时,一周是20小时整,400小时需要你付出20周,也就是4个多月不到5个月的时间,这么看来战线也不是太长。如果你每天不止看2小时,那4个多月还可以压缩。
但是持之以恒最重要!保持连续的学习状态很重要,可能一歇就懈怠了,休息个几天,你再看的时候还得回头找找上次看的地方,再回过头复习一下,时间就这么被耽误了。充分利用整块的时间来学习,也要保证思维的连续性,尽量不要被打扰。你的学习时间不能再用笼统的“月”来计算,要精确到小时,你每天有没有学够计划的时间呢? 4门如何分配
其实那时候我的内心还是相对平静的,之前的焦躁不安只是因为迟迟等不到成绩,等到能查成绩的时候我只觉得天道酬勤,老天应该不会耍我的。成绩出来后我看老公和婆婆都激动的噙着泪(成绩一直没有出来我情绪很糟,其实我婆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考试让我那么牵挂,看到我那么兴奋,她由衷的为我高兴)。在我跟家里通完话后,我闺蜜也很快给我打电话,知道我过了,听筒那头尽是尖叫和兴奋的声音,还责备我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么晚北京出成绩她也陪我一起等待结果,为彼此真心高兴难过,我想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吧。我们要践行当时的约定,为了鼓励我们两人都一次通过,一击即中,我们在备考的时候约定如果都过了,就来个两人的旅行,我后来发现她当时把自己的签名改为“不能因为我的愚蠢,懒惰毁了两个人的旅行,加油,狠一点”。如何看书
咱们都是为了通过考试,就应该做的功利一点,根据分值来看书,公共课的连续性没有那么大,不一定要按照书的顺序学,我就是按照分值大小排布来学的,这样你学的很有成就感,学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可能就把三分之二的分拿到手了。比按章节学兴趣更浓厚。所以你拿到新书第一件事就是在前面的目录上标注分数的分布情况。公共课就按照之前划的每年的真题来看,举行了这么多年的考试想避免题目重复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重复率肯定高,几年的真题绝对能覆盖80%的分值。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把整本书看了,可能会比较辛苦,耗时长一些。
实务跟公共课不一样,公共课没看过书靠课件都能过,实务是一点盲点都不能有的,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必须看。
实务要想过,认真把书看3遍真的是最低最低消费了。我很懒,除去平时重点强化反复看的地方,全书也就只完整的看了3遍,最后一遍还是临考前看完的,真是硬逼着自己把这任务履行完了,但是真的最少最少不能再少于3遍了,还有就是这“认真”二字,每一遍过书都要透,不能走马观花。有的同学说看了10遍甚至40遍我真的不惊奇,多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不能连3遍都偷懒。一遍书能把一建过了,只能是天才了。看实务的书真的很让人头疼,我的偷懒方法是把听精讲课件走一遍书也当成看书,到后期听的熟了,课件都是拖2倍的速度,老师的声音都变形了,人是手舞足蹈的,没关系,听的清就行,这样的话你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过一遍书,比自己逐字逐句看书快的多,而且重点清晰。当然不能全部用听课件代替,自己看还是必须的。我实在太懒了,就利用听课件的时候强行记忆,没有复习这一步。而我的闺蜜就是听完课要自己再翻翻书,消化一下,在这里,郑重推荐她的方法。
实务书真的很难看,尤其是第一遍的时候,每天就看的下去3页!就硬逼自己当小说看,或者给自己下任务,每天看个10页8页的,持续推进。考一建男的居多,用有个同学的话说,要是看黄色小说你恨不得一天看完!拿出点这劲头看实务书吧,你早一年过明年就有大把时间看想看的小说了。刚开始听唐琼老师的课件时也很枯燥无聊,我闺蜜说,就当电视剧看吧,就是很难看的那种电视剧,逼自己看。直到我找到苏婷的课件,讲课真的非常非常吸引人,其他老师都是在念书,只是念的方式不同,但是她完全是在跟你交流。真的不能赞更多!如果有一万个赞都给她。
看书要划书,划书也是个技术活儿。不要大篇幅的划,自己看的头一两遍一定用铅笔划啊!我就是一开始用黑笔划,到后来,去年和今年的精讲、冲刺、押题,各个重点都不一样,不得不买了七彩荧光笔,把书划的五颜六色,也就准备考试那段时间能分辨什么颜色是什么课的重点了,现在根本没法分辨,乱七八糟。要学会艺术的划,自己看的可能都是自己理解的重点,先用铅笔划拉,老师毕竟是研究历年考试趋势的专家,再用黑笔,而且划书也不要大面积的划,多划关键词。多个颜色的笔也是要准备的。
有一点要注意,学习的时候最好穿插着学,别只盯着一门。比如全力学实务的时候,偶尔也抽些时间看公共课,避免遗忘。如何背书
关于这点我真是花了大把的时间,我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研究如何记忆这个问题上。也学习了记忆宫殿、思维导图等方法。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方法,坛子里有同学介绍自己用了半年的时间来系统的学习记忆宫殿,掌握了方法后再学起一建就游刃有余了。我相信会了这方法应付任何一个考试都不是问题。我总共只有这么些时间,需要分出时间来学习记忆方法肯定是不够的,到了8月我还在用这个方法,但是由于掌握的不系统,就越走越难了,很可惜没有坚持,但是也对我的实务学习提供了帮助,不夸张的说用记忆宫殿记忆的东西可以记一辈子。
最后在时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回到大家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方法,编口诀记口诀,这方就直接上群共享下资料。这样,钱方面就可以节约最大头了。
教材,我买的盗版的,卖家要价12,砍到10块一本,书皮较易脱落我拿胶水粘了下,其他没什么缺点,书很好用,没有错别字。剩下一个最大的开销就是考试那2天打车了,100块,因为实在太远了。
隆重介绍最最有用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的近5年真题,答案解析很详细。我也对应着把每道题在书上的哪一页都标注了,工作量虽然大,但是学起来是很有帮助的,有不熟悉的地方能够快速的回头翻书消化。我开始连真题的钱都想省(贤妻良母的心啊,囧,哪个考一建的女性不是为了贴补家用!),从网上找的真题,总能发现错答案,后来有的答案居然3个机构有3个版本!确实不想被带跑偏了,就赶紧买了纸质的真题集,好歹权威些。呃,偶尔也有极个别错答案,大家看的时候应该能分辨。
最后我还花了90多买了个做题软件,有利有弊吧,利就是真心节约时间,做题点击一下就行了,做完了也不用一个个对答案,提交就打分,下面还有解析,学习到后期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弊就是题量超大,题目参差不齐,垃圾题目、超纲题目非常多,得分辨,也浪费时间。
多做题这点真的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就买一些水平较高的电子题,能节省大量手写做题、改题的时间,到后期这些时间就非常宝贵了!题目做的多的情况下,好坏自然就能分辨了,遇到垃圾题目千万不要浪费宝贵时间。关于实务案例
实务分选择题和案例两部分。哪部分都是重点,而且两部分也相辅相成。可以说实务选择题拿高分的人,案例题绝对不会太差。我的经验是选择题要通过反复反复看实务书的前半部分。案例题要通过大量练习,或者说默写,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比,看错在哪儿、遗漏了哪儿。动笔写绝对胜过看N遍。简单来说,实务就是前面看,后面写。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一建的选择和案例分布不太像以前那样严格了,以前书前半部分选择题,后半部分案例题,现在案例题已经开始从前面专业技术出了,而且逐年加大比例。所以大家也要有侧重的背前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苏婷的课会提到前面哪些部分容易出案例,并且会告诉大家怎么出,大家有必要把有可能出案例的地方多背、多默写。做案例题时先浏览题目再看案例,有的题目可能不需要案例背景,这时候会的就赶紧先答了再说。关于押题
押题要不要信?宁可信其有!临考前的1、2天,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学够了,不用再看书了,那时候一般人都觉得书还没看够。可是这时候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考前押题铺天盖地就过!回过头再来收拾你。出题人有的时候是很阴险的,一开始出的前10题可能就是卷子里最难的,一来就给你个下马威,把你给打蒙了,我从不吃这套。我忘了管理还是经济,可能前10常提醒自己: 选择题检查2遍;
计算题一步一步算!(过程对的写在草稿纸,但结果错了写答题纸上,多亏啊!)得分点!字写大、写松;
每次都检查案例背景用到没有; 发卷先看案例25题;
填答题卡的时间,在试卷上把题目中的“不”“非”划出来(这点太重要了!做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建有大量的这种题);
蜂拥而至的人们,大多惊叹于展陈扩容近10倍的一院六馆、整体被抬高三米的老大殿、好吃好玩的民国一条街……却并不一定知道,这座曾是史上第一的国立博物馆,竟然一直处于未完工的状态。而2013年投入10亿元重装上阵的面貌,或许才接近徐敬直、梁思成两位大师80年前的设计理念。
80年前的竞标与公示
1935年,兴业建筑事务所建筑师徐敬直的事业到达了顶峰。他向国立中央博物院提交的一份设计方案先被否定,繼而又被选中,最后确定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亲自辅导修改,徐敬直本人也被委任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建筑师。
成立于1933年4月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始于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倡议,用于收藏、整理、研究、展出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珍贵典籍和文物。尽管该机构隶属于教育部,并聘请了历史学家傅斯年为主任,但中央研究院也鼎力协助,提供了人才和经费方面的支持。
既然是国立,必然要选择当时最好的设计师。建筑界热情高涨,许多人寄来了图纸。而此前,国民政府于1929年12月公布了《首都计划》,对首都南京的建筑形式力主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这对当时南京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敬直提交的方案,就是一个仿清式建筑。
遵循《首都计划》,梁思成等人拟订了《国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征选建筑图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规定建筑形式在不妨碍“近代博物院建筑之需要,并力求朴实及最大面积”的原则内,“须充分采取中国式之建筑”。
1934年,筹备处成立“中央博物院建筑委员会”,按《章程》对竞标方案进行遴选。经审查,所有方案均不完全符合规定,委员会于是决定不记名投票选出最具修改价值的方案。徐敬直的设计这才胜出。而参选的十多份建筑图案也在博物院筹备处公开陈列展览。
此后,徐敬直在梁思成等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建筑图案。
“修改后的大殿仿辽代蓟县独乐寺山门形式。其结构多按《营造法式》设计,某些细部和装修兼采唐宋遗存。大殿为七开间,屋面为四面曲面坡的四阿式,上铺棕黄色琉璃瓦;陈列室仿自美国某博物馆,做成平屋顶,外墙加中国古典式挑檐,使之与大殿风格协调。整座建筑物设计科学合理、比例严谨,在满足新功能的要求下,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建造的仿辽式殿宇的优秀实例,在当时广受好评。”前南京博物院院长徐湖平介绍。
在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坚持“民族性”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理念下,南京博物院成为继南京的中山陵(1925年)、广州的中山纪念堂(1926年)和北京的国立图书馆(1926年)之后,第四个经设计竞赛产生的大型国家级建筑。
7700吨老大殿“长高”3米
1936年11月12日,国立中央博物院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次年却因时局变化,完成了3/4的一期工程被迫停工。直到1947年重新开工,至1948年4月竣工。但此后多年,这座建筑仍千疮百孔,庭前草木丛生。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告诉本刊记者:“从提议到一期工程竣工用了近15年。规划的‘人文’、‘工艺’、‘自然’三大馆仅建成‘人文馆’,即现在俗称的‘老大殿’。铺盖屋顶、建设月台、添砌大门、增加绿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做的,比如琉璃瓦和阶梯都是1953年后才有的。”
与当年规划的12.9公顷相比,如今的南京博物院面积大幅缩水,原中山路以南的地块早已建起了高楼大厦。但是,依靠现代建筑设计和工艺,此次扩建工程却极大地拓展了使用面积,最终将原方案的三馆扩至六馆。
“虽然面积和场馆数量都不同了,但其实延续了徐敬直和梁思成的理念。”龚良说。
为了这 “延续”,南京博物院的扩建工程作出了最重大的一项决定---将老大殿整体抬高3米!
“只有顶升才能恢复原来的环境风貌。”龚良表示,“长高”3米之后,老大殿作为南博核心建筑的地位重新得到强化,同时在地下能与其他新馆联通。
顶升工程前,本刊记者曾经多次探访南京博物院,从入口到老大殿约200米的距离,越走越低,形成了约两三米的高差。周边高楼林立,令老大殿深陷楼群之中。据测量,老大殿比半山路矮约1.7米,比中山路矮约3米。
虽然地势低洼是所有人共同的观感,但为了视觉效果,是否有必要进行顶升工程,却仍然引发了争议。
“别说是外人,好多员工都有疑虑。”龚良回忆,总重量7700吨的建筑怎么抬升?况且老大殿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还必须遵循《文物法》“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护其“原真性”与“完整性”等原则。
1986年至1998年期间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梁白泉对此也“十分担心”。
在接受本刊记者电话采访时,他说:“当时南博开专家论证会,把我、潘谷西等人都请了去,我和潘谷西都是明确表示很担心的。我主要顾虑是没有实践经验,万一出事不堪设想。老大殿是梁思成先生一个很重要的设计,没有非常必要的理由,仅为了视觉效果,我总觉得不太妥。”
并非万无一失的成功之举
虽有争议,但在报江苏省有关部门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老大殿顶升工程仍然开工并完成。
龚良形容这项工程时,举了一个例子。“顶升前后我组织全体员工一起拍了合影,事后一对比完全一模一样。事实证明是成功的,老大殿连一条最小的纵向裂缝都没有。”
“老大殿整体顶升和隔震加固工程是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工程。但从满足日益扩展的老大殿功能提升需求角度来说,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分管顶升工程的副院长倪明透露。整体顶升3米后,老大殿视觉效果突出,作为博物院核心建筑的地位得到强化,展厅间参观路线过渡更加自然流畅,利用空间也大大增加。
比如,原首层平台下空间层高为3.3米,如仅按原貌修复保护,减去梁板高度以及设备管道使用高度后,空间净高不足3米,有大约2600平方米的空间面积无法利用。整体顶升后,空间的高度增至6.3米,安装所有管道后净高仍有3米,所有的空间均可利用。
nlc202309010430
同时,整体顶升也给地下空间的布置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带来了大量的半地下空间、错层空间等趣味空间,以及在展馆之间设置的公共休息厅、下沉庭院与连廊等过渡空间,这些都使新旧建筑联系更为密切,空间功能融为一体。
据介绍,老大殿顶升工程起码创下了五个之“最”。
如,该工程是目前顶升占地面积最大、同步顶升点最多的建筑物顶升工程;是一次整体顶升高度最高的文物建筑物顶升工程;是目前最大的、集顶升与隔震加固于一体的文物改造工程;是主体结构最为复杂、刚度最不均匀、技术要求最高的顶升工程之一;首次采用了悬吊顶升工艺法,具有消除累积误差、即时随动保护、连续顶升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的优点。
不仅如此,在老大殿首层还设置了专门的隔震技术参观室,可清楚地观测到老大殿柱下真实的橡胶隔震支座和滑移隔震支座。
南迁文物重新“集结”
闭馆整修前,南京博物院仅次于上海博物院,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博物馆排行第二,超过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藏品数量多达42萬件。
而如此“地位”,不能不提及“南迁文物”。
“在整个文物南迁过程中,南京是一座具有特别意义的城市,文物数次在此汇聚、分散。”徐湖平说。
抗战胜利后南迁文物全部运回南京。但是在南京解放前夕,从1948年12月到1949年12月,先后共有5606箱文物从南京运往台湾,未及运台的2000多箱文物滞留在了南京。
这些文物具体是什么?据前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现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章剑华亲自撰写的纪实文学《承载》记载:“共计10万余件,主要包括清宫旧藏的官窑瓷器9万多件,铜佛像1332件,御笔135件,清朝皇室历代祖先牌位74件,还有部分香炉、玉册和铜仙鹤等物。”
《承载》还指出,“自‘文革’结束之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对这批文物的最终归属权问题一直争议不断。”
两岸文物交流中南博一直是重要的角色。2011年1月,继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合作后,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建立合作关系,达成了六项合作共识:两院今后将通过沟通互访等方式,在院史、古器物研究等领域展开共同研究。
在11月6日进行的南京博物院80年院庆出席名单中,有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担任常务副院长主持工作直至2005年从院长的位置卸任,徐湖平在南京博物院工作的十多年间,一直在为“留下”南迁文物而奔走。
“坦率讲,南迁文物是南京博物院最重要的展陈来源。打个比方,目前馆藏10万件官窑瓷器藏品,其中95%都是南迁文物。如果被‘拿走’,南博整个就无以为继了。我想,文物是国家所有,南京博物院也是国家所有,放在南京和放在北京都是一样的。”
为此,他陪同时任江苏省领导数次赴京向中央领导汇报,留住了这批文物。
“南迁文物”此前在媒体上鲜少报道,然而10月27日在特展馆面向媒体开放探班的时候,竟被主动提及。当天,龚良在采访环节介绍了许多关于特展馆首展的细节,并提及“将有大量抗战时从北京运出的南迁文物。”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上,“南迁文物重新集结展出”成为许多网站的“头条”。
继承和发扬80年前的宗旨
“扩容之后,南京博物院的展陈能力提高近10倍,过去只能展出四五千件文物,现在能够展出近5万件。”
80年前,蔡元培在考察了当时几乎所有的顶尖博物馆之后,为中央博物院拟定的宗旨是, “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
“我们一直致力于继承和发扬这一宗旨,在不断为公众服务的过程中,找准角色定位,促使从重‘物’到重‘人’的观念转变。南京博物院希望通过注入国际最新理念,力争让人们能够从早上九点待到晚上八点,体验一个好看更好玩的博物馆。”龚良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龚良数次强调,闭馆时间与其他博物馆相比,“可以说是最短的”。因为在他看来,“不希望让南京博物院太长时间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备考从6月中开始,得分:经济73、法规95、管理88、实务106。
对自己说,一定要考过、一难吗?真的很难,内容多,又很繁杂。但是如果掌握了方法,全力投入学习,其实也不难。
心暗示很重要,相信自己能过就一定能过。如果你想着今年过个2、3门再说,可能最终结果只过了2、3门。你是想吃一次苦就一劳永逸的人,还是希望慢慢来呢。一建这考试是速战决好,论坛里不乏考了4、5年的同学,这很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弄的身心俱疲。如果你一打定主意考一建就要全身心投入了,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就是学习,戒掉所有的娱乐,看电视、Q、聚会神马的都与你无关了,上网也是为了找资料。我当时就把那些跟一建无关的群基本屏蔽了。苦就苦短短的几个月,如果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那连续几年受罪反复考反复挂也自己不得不承受的后果了。
坚定信念认真学习后,在学习持续推进的情况下最好不要中断,果你偶尔一天没看书,或因为一些突发的事耽误了学习时间,而负罪感特别重的时候,恭喜,通过一建不远了。如何开始
在你什么都还没学没看的情况下,先找陈印大师的文章或者视频来看。至少你听他的介绍就会知道一建到底是门什么样的考试了。也会知道为什么唯独他被封为一建的大神!听完他的课你就可以开始在没看教材的情况下做真题了,没错,做真题。背真题得永,公共课背完真题就能拿到保底分了。
公共课的学习方法就是把真题当教材来用,把教材当字来用!当然实物就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材是一切的根本,不要相信任何背离教材的学方法。在背了近几年的真题后,你就不会惧怕公共课了。开始做的时候可能进度不会太快,后来就游刃有余了。很多题都觉得似曾相识。甚至会自己给自己出题了。我拿到书后第一事就是在目录上标注每章每节的去年分数分布情况。做到心中轻重有数。
有一个工作非常常重要,我将每年的每道题都找到书上对应的原话,把考点划下来,写下哪年考了,通过划“正”字看该考点出现的频率,并用括号将空缺的选项划出来,分析每年考点的变化。你会现书上有的话是年年必考,一句话被划了多个括号,也就是说那句话的每个字都被变相的全考了,背下它没错的!你今年还会遇到它!而书里有的十几二十页都没有出现过一个考点,样的话这几十页不用看了,能节约你不少精力。这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公共课的教材是字了,你只用去找你用得着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一眼都不用看。公共课的3门我都没有完整看书,只看自己划的考点。反复咀嚼那些“正”字出现的多的地方。当然,将真题返到书上点可能用时比较长。不着急,慢慢来。当你最后发现整本书的考点都让出题老师按照出题频帮你划过了,你这本书的价值就很大了!好,现在就做好了一建学习的大部分准备工作了,公共课基本没有问题了。实务后面再说。
学习时间 我看过一个帖子,统计大家的通过率跟习时间的关系,大部分通过考试的人学习时间都是400个小时以上。低于400小时过了或400小时以上没过的人都是少数,所以你要相信自己不是天才也不是笨蛋,用陈印大师的话大家的脑容量都差不多,再大也不会超过街边10块钱的内存卡。所以不要抱着侥幸的心,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现在开始就要认真分配你的学习时间了。就按每天最低学习时间算,使再忙2个小时总有吧,5个工作日加一起就是10小时,周末辛苦点,每天5小时,2天10小时,一周是20小时整,400小时需要你付出20周,也就是4个多月不到5个月的时间,么看来战线也不是太长。如果你每天不止看2小时,那4个多月还可以压缩。但是持之以最重要!保持连续的学习状态很重要,可能一歇就懈怠了,休息个几天,你再看的时候还得头找找上次看的地方,再回过头复习一下,时间就这么被耽误了。充分利用整块的时间来学,要保证思维的连续性,尽量不要被打扰。你的学习时间不能再用笼统的“月”来计算,要精到小时,你每天有没有学够计划的时间呢?
4门如何分配 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实务>法规+经济+管理。永远秉持一句至理名言,实务没过等于零。所以一定要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务上,实际上,全力投入学习的同学会发现学习时间实务肯定是大于三科之和的。每年三缺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找到那根最难啃的骨头,有针对性的学习。大部分人的习顺序是:法规、经济、管理、实物。我也是这样开展的,而且按照难易程度递进也比较科。对三门公共课的难度,我自己学的时候觉得最困难的是管理,我的同学和同事也是这个感受,能我们都是学工科的,感觉管理偏文一些,学起来有点不得要领。当然,也有人说经济更难些,这个就要看个人基础还有学习方法了。经济我觉得只要认真听了梅世强的课,再自己总结一些记公式的技巧就真的没什么可惧怕了,而且据判断梅大师应该是能接触到出题人的,他的押题准的可怕!这点你只用找他每年的押题班听后再对比真题就能验证了。
有的同学被计算题吓到了,打算放弃十几分的计算部分,这太得不偿失了,用梅大师的话来说计算题就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这话一点不假,因为没有一点点弯儿,全是套公式,你只需要把公式背下来,知道哪个数套谁头上就行了。所以学经济无论如何千万不能想着把计算给放弃了,太亏了!
管理就有点不好抓了,总觉得概念很相似,做题很容易错,我听了大家封为大师的肖国祥、顾永才的课,但是可能因为我个人的原因,听了后还是没有明显的进步,总感觉课讲的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到后面就变成划书了,我是寄希望于听课的时候就能记下的,如果单纯的划书还需要回头再看、再消化。反而我最后听了李玉龙老师的冲刺课才茅塞顿开,之前从来没看人推荐过他,偶然下来听的。他讲课的风格很平实,但对我确实很受用,这还是得考虑每个人对老师讲课风格的适应性问题。尤其是我觉得他关于“页均分”的概念很棒,虽然大家都在提哪个章节分多、哪个章节分少,但是李老师非常系统认真的统计了每章每节的页均分,让人做到心中有数,学起来也有重点,而且确实听完课后做题没有之前错误率高了。页均分这个概念应该在公共课的三门都贯穿始终。从分多的学起,实在在学习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分少的放弃了也不可惜。
选择老师
法规——陈印,当仁不让的一建大神,除了教你法规,也教你一建的学习方法。
经济——梅世强,大师,听他的课绝对树立信心,经济要想过,他的押题必须听!
管理—李玉龙、肖国祥、顾永才,大家看各个老师的风格选择吧。机电实务——唐琼,开始你会得她在念书,她的课适合反复听,就能知道奥妙了。
关于PARTNER点太重要了!我不得重点说一下。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学习的伴儿。但是我强烈建议找一个伴儿一起学习吧!我PARTNER是我大学的闺蜜,她原本没想考一建,我们在5月的时候环海南岛骑行,我游说她一起参加考试,她答应了。我是很懒很懒的那种人,任何事不到火烧眉毛是不会着急开始的。但是她一旦决定做什么事了就很有条理很认真了。她在6月的时候都在处理工作上的事,她准备跟公司解约,但是公司要违约金,后来终于彻底辞职脱离苦海了,大概剩2个多月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我在6月的时候买了教材但是还拖着,不想有计划的开展学习,差不多6月底有点慌了,开始按照计划,坚持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我一直到9月份还每天早起不了,她每天7点起,先做会儿瑜伽,学习个把小时,然后9点钟准点打电话震我,我再回震她表示醒了,其实有很多次都是半睡半醒给她回的电话,接着再睡个10分钟回笼觉。偶尔她忘了打电话给我,我就一口气睡到11点了,囧。那时候早起不了,只能学到很晚,晚上12点1点左右。有伴儿可以相互鼓励,分享学习资料,交流学习感触。犯懒的时候有人给你敲警钟。可以说我们俩的通过都有对方一半的功劳。我俩在后期的学习中都无数次的面临崩溃的边缘,觉得要学的还没学到,可是考试的时间一天天临近。情绪焦躁了学不下去了几乎都是我劝劝她,她劝劝我,帮对方分析情绪的产生到底是畏难了还是学累了,想办法去化解。那时候时间宝贵,情绪过去后也会心疼打电话的那几十分钟,几乎都是有一方提议赶紧结束电话,学习去。考完当天她就觉得自己考砸了,一定过不了了,打定了来年再考的主意。情绪也一直不好,我跟她感情超好,也许唯一有一点点意见的时候是刚考完那几天,我真想彻底歇几天,但她总打电话告诉我案例哪个地方考砸了,而标准答案是什么。我是考完试就永远不会想的那种人,听她对答案、而且陷入那种糟糕的情绪,我的情绪也非常糟糕,但是也不好直接打断她。原本期待考后享受到其他同学说的婴儿般睡着的那种感觉,但是很遗憾没有享受到,可能因为惯性太大了,考后的几天还在睡梦中不停背书做题,身心都很累。我在当时出考场的时候就觉得过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因为那段时间听了闺蜜的标答发现自己有的答的不准也会沮丧,患得患失。我告诉她不到最后一刻一定不要太悲观,一切等考试成绩出来再说吧。怀着必挂但是又期待奇迹的心,她过了,我也感动高兴的不行。她一直在说自己能过完全是因为我。我告诉她,这句是我要对她说的话!我们的通过有一半都是对方的!我闺蜜在西安,比北京早两天出成绩,北京居然是倒数5强,快跨年了都还没出成绩。年末那几天我都快急死了,就怕坛子里阴谋论者说的,出成绩的时间是按照递减的通过率排的,北京出的那天肯定哀鸿遍野。我天天都想着,完了完了,成绩肯定被黑了。我闺蜜在等到自己的成绩之后也寝食难安,天天在他们群里问北京什么时候出成绩啊,群友都很奇怪她为什么那么关心北京出成绩的时间。她还特别担心万一我没过她该如何安慰我。12月31号晚上都无心看跨年晚会的时候,老公刷到9点15北京出成绩了,他紧张的老是输错身份证号,其实那时候我的内心还是相对平静的,之前的焦躁不安只是因为迟迟等不到成绩,等到能查成绩的时候我只觉得天道酬勤,老天应该不会耍我的。成绩出来后我看老公和婆婆都激动的噙着泪。在我跟家里通完话后,我闺蜜也很快给我打电话,知道我过了,听筒那头尽是尖叫和兴奋的声音,还责备我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告诉她。这么晚北京出成绩她也陪我一起等待结果,为彼此真心高兴难过,我想真正的朋友就是这样吧。我们要践行当时的约定,为了鼓励我们两人都一次通过,一击即中,我们在备考的时候约定如果都过了,就来个两人的旅行,我后来发现她当时把自己的签名改为“不能因为我的愚蠢,懒惰毁了两个人的旅行,加油,狠一点”。
如何看书
咱们都是为了通过考试,就应该做的功利一点,根据分值来看书,公共课的连续性没有那么大,不一定要按照书的顺序学,我就是按照分值大小排布来学的,这样你学的很有成就感,学了差不多一半的时候可能就把三分之二的分拿到手了。比按章节学兴趣更浓厚。所以你拿到新书第一件事就是在前面的目录上标注分数的分布情况。
公共课就按照之前划的每年的真题来看,举行了这么多年的考试想避免题目重复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重复率肯定高,几年的真题绝对能覆盖80%的分值。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把整本书看了,可能会比较辛苦,耗时长一些。实务跟公共课不一样,公共课没看过书靠课件都能过,实务是一点盲点都不能有的,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必须看。实务要想过,认真把书看3遍真的是最低最低消费了。我很懒,除去平时重点强化反复看的地方,全书也就只完整的看了3遍,最后一遍还是临考前看完的,真是硬逼着自己把这任务履行完了,但是真的最少最少不能再少于3遍了,还有就是这“认真”二字,每一遍过书都要透,不能走马观花。有的同学说看了10遍甚至40遍我真的不惊奇,多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不能连3遍都偷懒。一遍书能把一建过了,只能是天才了。
看实务的书真的很让人头疼,我的偷懒方法是把听精讲课件走一遍书也当成看书,到后期听的熟了,课件都是拖2倍的速度,老师的声音都变形了,人是手舞足蹈的,没关系,听的清就行,这样的话你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过一遍书,比自己逐字逐句看书快的多,而且重点清晰。当然不能全部用听课件代替,自己看还是必须的。我实在太懒了,就利用听课件的时候强行记忆,没有复习这一步。而我的闺蜜就是听完课要自己再翻翻书,消化一下,在这里,郑重推荐她的方法。实务书真的很难看,尤其是第一遍的时候,每天就看的下去3页!就硬逼自己当小说看,或者给自己下任务,每天看个10页8页的,持续推进。考一建男的居多,用有个同学的话说,要是看黄色小说你恨不得一天看完!拿出点这劲头看实务书吧,你早一年过明年就有大把时间看想看的小说了。刚开始听老师的课件时也很枯燥无聊,我闺蜜说,就当电视剧看吧,就是很难看的那种电视剧。
看书要划书,划书也是个技术活儿。不要大篇幅的划,自己看的头一两遍一定用铅笔划啊!我就是一开始用黑笔划,到后来,去年和今年的精讲、冲刺、押题,各个重点都不一样,不得不买了七彩荧光笔,把书划的五颜六色,也就准备考试那段时间能分辨什么颜色是什么课的重点了,现在根本没法分辨,乱七八糟。要学会艺术的划,自己看的可能都是自己理解的重点,先用铅笔划拉,老师毕竟是研究历年考试趋势的专家,再用黑笔,而且划书也不要大面积的划,多划关键词。多个颜色的笔也是要准备的。如何背书 关于这点我真是花了大把的时间,我差不多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研究如何记忆这个问题上。也学习了记忆宫殿、思维导图等方法。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好的方法,坛子里有同学介绍自己用了半年的时间来系统的学习记忆宫殿,掌握了方法后再学起一建就游刃有余了。我相信会了这方法应付任何一个考试都不是问题。我总共只有这么些时间,需要分出时间来学习记忆方法肯定是不够的,到了8月我还在用这个方法,但是由于掌握的不系统,就越走越难了,很可惜没有坚持,但是也对我的实务学习提供了帮助,不夸张的说用记忆宫殿记忆的东西可以记一辈子。最后在时间已经不多的情况下只能回到大家最常用也是最原始的方法,编口诀记口诀,这方面必须感谢我的好闺蜜,一名文艺女青年,平时签名都是晦涩酸溜溜的心情,哈哈,她的文学功底用在编口诀简直是信手拈来,当然,最好的口诀还是自己编的最好,记的最牢靠。网上有非常多一建的口诀给大家分享,我就不赘述了,广大同学普遍反映黄段子最好记,这个也是事实,一建考试男同志居多,相信这方面是当仁不让的,我们自愧不如,带黄的大部分都采自网络。既然这个对学习有益,大家就把兴趣稍微转移一下,把这些段子编到一建课本吧。因为我和闺蜜吃了这个亏,所以就需要提醒大家,在编口诀的时候一定把问题给编进去!有时候答案背的滚瓜烂熟,但是想不起来对应什么问题,就很懊恼了。因为很多问题很相似,所以这个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大家尽量在一开始就把这麻烦减少,后续不会浪费太多精力。
在一些排序题和条款非常多的题目上,口诀绝对是个好帮手!避免顺序出错、避免遗漏!比如经济、管理、实务都要考的一个考点合同解释顺序:协议——中标通知书——投标书——专用条款——通用条款——规范/标准——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报价单,口诀是:鞋中投砖,同归子弹,记下这个在各科都能拿分,一箭N雕。
关于花费 不需要报任何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有好有坏,或者说有你适应的也有不适应的,反而在网上找课件你能找到最适合自己风格和节奏的老师。课件在哪儿找呢,大家论坛、加入大量的一建QQ群,我当时加了得有10多个吧,加了第一件事就直接上群共享下资料。这样,钱方面就可以节约最大头了。教材,我买的盗版的,卖家要价12,砍到10块一本,书皮较易脱落我拿胶水粘了下,其他没什么缺点,书很好用,没有错别字。剩下一个最大的开销就是考试那2天打车了,100块,因为实在太远了。
隆重介绍最最有用的是哈工大出的近5年真题,答案解析很详细。我也对应着把每道题在书上的哪一页都标注了,工作量虽然大,但是学起来是很有帮助的,有不熟悉的地方能够快速的回头翻书消化。我开始连真题的钱都想省,从网上找的真题,总能发现错答案,后来有的答案居然3个机构有3个版本!确实不想被带跑偏了,就赶紧买了纸质的真题集,好歹权威些。呃,偶尔也有极个别错答案,大家看的时候应该能分辨。最后我还花了90多买了个做题软件,有利有弊吧,利就是真心节约时间,做题点击一下就行了,做完了也不用一个个对答案,提交就打分,下面还有解析,学习到后期时间真的是太宝贵了!弊就是题量超大,题目参差不齐,垃圾题目、超纲题目非常多,得分辨,也浪费时间。多做题这点真的很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就买一些水平较高的电子题,能节省大量手写做题、改题的时间,到后期这些时间就非常宝贵了!题目做的多的情况下,好坏自然就能分辨了,遇到垃圾题目千万不要浪费宝贵时间。
关于实务案例 实务分选择题和案例两部分。哪部分都是重点,而且两部分也相辅相成。可以说实务选择题拿高分的人,案例题绝对不会太差。我的经验是选择题要通过反复反复看实务书的前半部分。案例题要通过大量练习,或者说默写,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对比,看错在哪儿、遗漏了哪儿。动笔写绝对胜过看N遍。简单来说,实务就是前面看,后面写。但是不得不注意的是一建的选择和案例分布不太像以前那样严格了,以前书前半部分选择题,后半部分案例题,现在案例题已经开始从前面专业技术出了,而且逐年加大比例。所以大家也要有侧重的背前面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唐琼的课会提到前面哪些部分容易出案例,大家有必要把有可能出案例的地方多背、多默写。做案例题时先浏览题目再看案例,有的题目可能不需要案例背景,这时候会的就赶紧先答了再说。浏览背景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该划的就划下来,案例背景十分十分重要,题目绝对不会给无关紧要的废话,每一句话都有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每一句话是不是都用到了,比如时间、气候,答题肯定要用到。有一点我个人可能还不太赞成陈印大师的说法,他建议大家不要相信案例题“踩点给分”,这只是个传说。权威发布的阅卷组400人20天阅73万份卷子,你们可以自己算算每人每天多少份,阅卷人每天需要阅大量的卷,几乎没有时间上厕所,分配给每份卷子的时间不过几分钟,因此他们给分只可能看关键词,也就是传说中的“采分点”给分。如果你用自己的话答了长篇大论认为是在点子上了,可是阅卷人根本就没有那个耐心细细看,帮你找给分点。这样失分太不划算了,所以看书、答题时都要关注关键词、采分点,尽量还原书上的语言。
实务多动手默写,准备大量的白纸,当时觉得自己算懒的了,可是后来整理的时候发现草稿纸的量还是比较惊人的。写一遍绝对抵得过你看或背N遍,可能背的很熟,可你不一定能用准确的书面语言写出来,写完后再把你的答案和标答,也就是书上的原话对比,就知道自己差在哪儿了。会的答的不准确,再遗漏个三分之一,可能分数就只有一半了。如果案例25道题都是这个状况,最后的总分可想而知了。这个时候就要求你看书的时候就把每一小句标上123。比如书上明确给了4点,但其实某一点是3小句话,那你就把这3小句话再标个①②③,避免遗漏,实际上这种是最容易遗漏的,一般就只想的起来第一句,差不多觉得自己答全了,实际上怎么失分的都不知道。关于押题 押题要不要信?宁可信其有!临考前的1、2天,没有人会觉得自己已经学够了,不用再看书了,那时候一般人都觉得书还没看够。可是这时候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考前押题铺天盖地的出现了。就算给你一份真正的押题,如果你之前功课没有做足,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可能背下来的!书还没看完,刚费尽心思背了一个机构的押题,又出了2个3个„应接不暇,恨不得一天能多出几个小时来,这也相当消磨意志力,搞的人疲惫不堪。那时候就觉得整个人特别慌乱,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前期知识储备很重要,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等押题,你得评估自己是否有实力背下好几份押题。我和闺蜜背的第一份押题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每道题答案字数超多,有的一道就将近一页书的内容,超级偏,都被这题给吓坏了,我们争分夺秒的编口诀,往死里背,一道都没中!现在看来是不是专门编来整人的。当然,也有人弄到准的可怕的押题,这种事要看概率,还是不要赌的好。
上考场了 开考后的几分钟绝对是心情最最紧张的时候。但是不能从头紧张到尾啊,做着做着心绪肯定会平复的。一建每门考试开始答的时候我也很紧张,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没有我考一建的时候紧张。因为我知道我付出的有多少,认真努力程度绝对是大于高考数倍的。我从小到大秉持的考试理念就是绝不恋战,不会就过!
回过头再来收拾你。出题人有的时候是很阴险的,一开始出的前10题可能就是卷子里最难的,一来就给你个下马威,把你给打蒙了,我从不吃这套。我忘了管理还是经济,可能前10个我空了5个,但是面对这种情况绝对不急,考试开始后适应了氛围肯定是渐入佳境的,所有题做完后再回来收拾那几道题就发现根本也不怎么难,无非就是紧张造成的看题不仔细啊、有一些小绕弯儿啊、不熟悉啊什么的,静下心很容易就解决掉了,所以一定不要被出题人给阴了,要有自己的节奏,不管他怎么玩儿。
一定要调整生物钟啊,我考前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午睡下,心想考试了那个紧张劲儿肯定不会犯困的,结果考试当天该困还是困,硬是用意志力给撑过去的。
我写在实务书上首页的考试技巧,常常看,常常提醒自己: 选择题检查2遍; 计算题一步一步算!(过程对的写在草稿纸,但结果错了写答题纸上,多亏啊!)
得分点!字写大、写松;
每次都检查案例背景用到没有;
发卷先看案例25题; 留出填答题卡的时间,在试卷上把题目中的“不”“非”划出来(这点太重要了!做的时候就知道了,一建有大量的这种题);
答题有间隔、行间距、右边留白(便于更改);
本人耿保国,电气工程师,2014年一次性通过机电一级建造师考试,2015年增项市政,也通过了。
我知道一建考试是前年,当时还在郑州上班,非常忙,没有空,到13年到新乡后,发现我们好几个同事都在考,我就下定决心要参加考试了。考试有两个好处;一是提高自己,二是可以提高收入,换工作时还可以增加起点,所以我就下定决心了。
下边是我通过一建考试的一点心得体会;1.思想重视,努力学习,这是我通过考试的最大体会。
我从来没有想过今年考不过,明年再考的问题。为了考一建,我网络小说不看了,股票也不炒了,每天除了工作上的事外,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功不付出努力是不行的,一建考试不是玩彩票,撞大运,要有绝对的实力来通过的,所以我一般早上5:30起床后就开始学习,吃过早饭在上班路上学习,在班上除了工作以外就是学习。晚上回家,吃过饭就开始学习,一般学习到10:30左右。这样我每天有学习到8-10小时。从5月份学习以来到考试,我没有休息过一天。最后9月11号以后,我请了10天假,专门在家背题,让我爱人也不休息,专门给我提问,争取最大把握通过考试。我学习市政是从2105年元月2日报班开始,到9月份,我坚持第个月学习一遍,到最后15天一遍,估计学习有15遍左右,随教材的练习题我做了估计有10遍,还有考试100上的题我每道选择题都做了有10遍以上,所以我认为我考过市政是正常的,没有过才是不正常的。
2.提高目标,加大保险。考机电时一开始我定的目标是实务130分,项目管理100分、法律100分,经济80分。每隔一段时间测试一下。如果平时测试能达到这样的分数,考试60%一定能过的,也就是说考试通过完全不是问题,去年法律很难,如果不是平时要求高,肯定我就过不去了。其它的三门考完我就觉得过了。当然你要是有把握能正好考到及格,我就太佩服了。
3.突出重点,集中突破。在一建的考试中,实务是最难的,很多学员都是过了三门,最后卡在实务上。我的方法是从5月份开始,四门每月学习一遍,开始时认真学习前三门,实务占的比重较小,不过也占到了40%的时间,以后逐月加大。最后9月份,其它三门除了老师讲的以外,不再自学。实务我就学习胡云老师的课,其它的一律不学,管理就是戚老师的课,经济和法律我也只听一个老师的课,这样每遍都能加深一点印象,还有整体性。
四、多管齐下,提高效率。我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好多学员都是看书为主,我是以听课为主,边听课边看书。听课后再做题,做错了,对照看书,仔细研究下书上知识点,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我听课听了有5-6遍。每隔一段时间都自我测试一下,用考试成绩激励下自己。实务一开始不做案例题,只做选择题,等基本掌握差不多了,动手做案例题,同时练下自己的书写水平。这点我觉得我做的不够,我的卷子写的不是太好,到后来感觉时间有点不够,写得更乱了。甚至一紧张有道小题没有看到,没写。明明会的,可惜了。其它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编顺口溜,记表格、形象化等,自己总结出来,记得就特别准。还有一个,我有一本错题集,到最后复习时,把自己做的错题抄到一个本子上,没事就看一下,重点去记,效果很好。
以上几条中,我觉得第一条最重要,思想一定要重视,加上努力学习,其它都是小道。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记得有一句明言:当天上掉馅饼的时候,你得有能力去抓住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边说下市政的学习心得:
市政是一建中最难的专业,它有7个专业,而且技术部分难度大,要求高,管理部分相对较少。所以市政的技术部分是通过考试的关键。
我认为市政的关键要点是两点:一个是挖坑,一个钢筋模板混凝土,挖坑的技术包括明挖、暗挖,还有配套的技术有降水、支护、基底处理、边坡加固及保护等,坑挖好后,再钢筋模板混凝土,每一步都要100%掌握到位,这是市政的关键中的关键,每年必考的项目。再一个切入点是施工的顺序和步骤,你要想象一下自己就是一个项目经理,主管一个项目,从项目开始接手到项目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你操心和具体操作,每一步要做到何种程序才能合格到位。到后期如果这样理一理,总结一下,考试应该不成问题了。另外,我自己的体会,还是报个班,报班有几个好处,一是你交了钱,投资了,你的决心就更大了;二是有这么多人大家都很努力,你学习的动力就会大大提高;三是一有什么最新消息,优路就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耿保国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八一”期间的双拥工作,多次指示我局做好“八一”慰问活动。为了确保“八一”慰问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局先后多次召开筹备会、协调会,统一认识,对整个活动进行周密策划与细致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八一”慰问活动方案,并以区委办和政府办的名义作为文件下发,确保方案中部署的各项慰问活动落实到位。本次慰问活动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区政府负责慰问驻区各部队和四个复退军人比较集中的困难企业,区直机关负责慰问老复员军人、军烈属,街道、乡负责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和涉军维稳重点对象。
同时,区委、区政府划拨了足额的慰问经费,确保了整个慰问活动圆满完成。慰问对象及金额如下:
1、驻区__个团以上部队,共计_._万元;
2、慰问区内一等伤残军人三人,共计_.__万元;
3、慰问区内复退军人集中的四家特困企业,共计_._万元;
4、慰问军队退休移交地方管理的__个军退干部,共计_._万元;
5、慰问__个街道(乡)老复员军人、烈军属、特困复退战士等___人,共计_._万元;
6、慰问在乡老复员军人__人,共计_.__万元;
7、区直机关、街道、乡慰问本单位和辖区范围内的涉军人员___多人,共计_万元左右。合计__.__万元。
二、领导挂帅,连续作战,慰问经费发放到位。
此次慰问活动得到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武装部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到慰问活动的策划中来,还亲自挂帅,冒着近__度的酷暑,率工作人员深入__个驻区部队、_个重点涉军困难企业、_名伤残军人的家中,把党的温暖送到了涉军群体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时间紧,慰问对象多达___多个,区各主要领导和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分成两组奔波于各驻区部队与涉军人员之间。区委书记__同志、政协主席__同志等主要领导带领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先后到省军区、省警卫局、区武装部维稳,与部队首长亲切座谈,共叙鱼水情意,把慰问金亲手送到部队官兵手中。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与各街道、乡的同志走进每一个老复员军人、烈军属、困难复退战士家中,送去慰问信和慰问金。虽然每一站停留的时间不长,送去的慰问金也不多,但是涉军群体从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他们崇高的敬意,每一个慰问对象无不充满了感激,慰问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全区联动,军政座谈,营造良好拥军氛围。
利用“八一”契机,各区直机关和街道、乡联动起来,一起投入到“爱心献功臣”活动中去。在今年“八一”的慰问活动方案中,每个区直机关、街道、乡都制定了明确的慰问任务,主要慰问老复员军人、烈军属、特困复退战士、老复员军人,共慰问___人次。此外,区属各单位、街道、乡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邀请本单位和辖区内的军事单位、复退军人和烈军属等涉军人员,召开军政、军属座谈会,对本单位和辖区内的涉军人员进行了慰问,慰问人员达到___多人,慰问金额近_万元。全区联动,营造了良好的拥军优属的氛围,把“爱心献功臣”活动推向了高潮。
四、维护大局,保持稳定,把涉军维稳工作与“八一”慰问结合起来。
在走访慰问的同时,我们采用座谈会、谈心等形式与涉军群体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倾听他们的要求,并尽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个别重点维稳群体和个人,我们多次上门做工作,预防_尤其是集体_情况的发生。
如:_干休所的无军籍职工群体因为津补贴问题曾多次到我局_,为了避免到上一级_,我们先后_次上门与他们座谈,并为其解决了部分津补贴问题,现在这一群体已经比较稳定。又如:我区一等伤残军人__是重点优抚对象,由于其在涉军群体中很具有代表性,有些人借他的名义进行_活动。为了避免_情况的发生,我们在“八一”节前后先后_次登门走访,送去慰问金,为他从市民政局争取_万元建房费用于解决其买房问题,并积极想办法为他退役回家的儿子解决安置问题。
以上工作为缓解矛盾、避免_、保持稳定、维护大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全省涉军_问题非常突出的情况下,我区的涉军群体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我区的涉军维稳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尤其是对越自卫反击群体的稳控工作形势非常严峻,最近我们正在就这类人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台帐,掌握情况;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难度日益加大,由此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_迹象明显。我们将继续做好这些涉军群体的安抚工作,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尽力为其解决实际问题,为进一步保持我区稳定的大局而努力。
五、发扬传统,再接再厉,开创_双拥工作新局面。
【过一建心得】推荐阅读:
一建通过心得09-19
一建洞口作业09-29
一建学习计划10-26
一建建筑记忆口诀05-29
大师总结一建复习方法05-28
一建项目管理试题05-31
2019年一建机电答案06-06
一建法规学习方法06-11
历年一建建筑实务真题09-26
一建工程经济教材总结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