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诚信读后感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险诚信读后感(通用7篇)

保险诚信读后感 篇1

要诚实、守信,也就是诚信,自小老师,家长都这样教导我们,的确,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是很多人追求和向往的。而从事保险行业工作这么多年来,我更是深刻体会到诚信对保险行业人员的重要性,因为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具有不确定性,诚信是保险的生命线,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活动所应遵循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保险法律规范中许多内容都必须贯彻和体现这一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一切民事活动和一切市场参与者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

诚实信用是法律对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基本要求,在保险活动中,投保人应当依法对其投保的标的,按保险人的询问进行如实告知,并在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也如实履行告知义务;而保险人则应当在承保时,将保险合同的条款、条件明确地告知投保人,不得欺骗也不得隐瞒,在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应当及时查明和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并及时赔付保险金,不得拖延或逃避承担保险责任。

众多现实让人觉得保险诚信不容乐观,如被保险人不如实告知或骗赔,保险人在经营与理赔方面的不诚信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通过《保险诚信读本》的学习我有了更加深了理解和感触!认识到诚信历来是人们对建设和睦、信任的社会关系的道德期待。只有诚信,人们之间才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在平时工作中我始终把诚信服务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客户至上意识,以诚信为本,服务为先,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学习,以诚信促发展,以服务创品牌。倡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把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提升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常抓不懈。使重承诺、守信用理念进一步渗入到脑海中,全力构造规范、守信、快速的良好环境,使诚信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以信誉立业”等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我们对社会信用重要性的认识,守信用重承诺,维护个人的良好信誉,树立保险业的良好形象,自觉在业务活动中诚实守信,为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行业环境做出贡献。同时,通过强化创新意识,争先进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荣誉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和与公司共生存、共命运的团结向上精神。让诚信深入人心,公司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内部机制更趋完善,保障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

作为保险从业人员在诚实守信方面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喊几句口号、在条幅上签上承诺的名字,而是需要把诚信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之中,贯穿于和客户的每一次交往,贯穿于展业的每一个环节。以诚信为纲,服务为本,坚决杜绝“投保容易,理赔难”现象。从细微处,从每个侧面努力打造泰康优质、诚信的服务品牌,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是取得客户信任的基础等理念。

经营之道在于诚信,在市场经济法则下,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和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的宗旨,是提升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我们深知,唯有诚信取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的作用从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经济活动领域,被视为经济交换的润滑剂和经济交易所必须的公共品德。诚信展业,持之以恒。保险信用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保险诚信建设不但要做实,还要做久,使之成为保险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成为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觉行动。

保险诚信读后感 篇2

一、农业保险诚信失真现象及原因剖析

当前, 农业保险诚信问题已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瓶颈, 诚信始终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这种不诚信现象既有被保险人造成的, 如逆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有由于保险人自身造成的, 如理赔不及时、不规范、低费率;财务失真等;上述诚信危机给农业保险增加了交易成本, 使农业保险行为主体难以正常沟通和交往, 阻止了农业保险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作用的发挥。

农业保险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不能简单地归结于道德范畴, 比如市场主体不成熟, 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法制不健全等, 但制度变迁危机让农业保险的诚信失真尤为严重。诚信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能够促进博弈中合作和解的出现, 节约交易成本, 克服信息不对称而给交易带来的不利, 是一种交易的润滑剂。从经济学角度看, 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逐步扩大和交换关系的日益复杂, 诚信逐渐从无形的教条演化为有形的交易制度与规则, 表现为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指以法律约束为中心的各种交易规则, 是外在的、公开的、有规定可依的;后者包括各种非正式的规则、隐性的制度、习俗、交易习惯、意识价值等, 是长期演化形成的, 是内在、隐性的但又靠人们自觉遵守的。从制度变迁的角度上看, 正式制度可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 如照搬照抄他国的保险制度、发展模式等;而非正式制度改变却是长期的过程, 它受当地文化底蕴、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几千年传统的经济政策是重农轻商, 长期以来用传统道德代替法律, 使得社会各种经济因素进行交换时缺乏意识形态的支持和法律保障。原有的封建儒家的“诚信”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出宗族伦理色彩, 即以家庭和个人为中心, 强调血缘共同体, 强调由这种血缘关系组成的一种亲疏远近的人际关系秩序。在这种关系中, 人们只对自己的亲朋好友讲诚信, 而对所谓“外人”则可以不讲诚信。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各种稀缺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完成, 诚信只是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手段。而市场经济发生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建立在平等意识、自由人格、虔敬态度和责任能力基础上的诚信要求。在目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强制制度变迁过程中, 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等意识形态受到严重冲击, 而社会需要的合作精神、诚实信用等价值观念又尚未建立, 这种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的不相容, 即为制度变迁危机。虽借鉴了发达国家完善的保险制度为已所用, 但是社会的诚信氛围以及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的发展和进步比较缓慢, 无法立即适应“拿来”的、好的正式制度, 没有形成以诚信为主体的保险文化, 制度也不健全, 缺乏创新意识, 仍沿用过去的粗放式经营模式。

二、农业保险诚信失真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农业保险诚信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实条件下,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从失信行为中得到的收益要远远高于他们为此所付出的成本, 即成本收益失衡。因此, 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在既定的制度框架下, 根据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失信往往成为理性的“经济人”的选择。按照此逻辑,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总是追求收益的最大化, 其行为的逻辑出发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 这也是下文进行问题分析的前提。

如果用B来表示农业保险交易中正常的收益, 用C表示由于欺诈而获得的收益, 保险交易主体在选择失信时的经济收益为B+C。当然, 保险失信行为都是有成本的, 其之所以能够发生, 就是因为当事人心存可以逃避惩罚 (或代价) 的投机心理。如果估计到这种惩罚 (成本) 大于他从这一行为中的收益时, 他自然会信守承诺了。这样, 我们就会得出农业保险失信与保险诚信的条件:

(一) 假设农业保险交易主体的失信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P (0<P<1) , 则保险失信的条件为:

反过来, 农业保险诚信的条件就是:

(二) 如果农业保险失信者从心理上变得麻木, 适应或者是默认了失信行为, 不把其视为一种耻辱;

或者是保险失信者认为由于信息传递的不畅, 其他人并不能及时了解其失信行为的道义瑕疵;甚至出现保险公司谋划来隐瞒真实信息以坑害保险消费者的局面, 则 (2) 中的保险诚信条件就需要修正, 因为保险失信的收益还应包括失信行为遭受惩罚后, 失信者还能够从事的正常保险交易活动所带来的收益。若用B0表示诚信时所能获得的收益, 用B1表示失信行为受到惩罚以后所能获得的正常收益, 则保险诚信的条件就变为:

(三) 为了加大农业保险失信者的失信成本, 如果在惩罚其失信行为以后, 司法部门、监管部门等对失信者采取更为严厉的手段, 比如在法律上加大其惩罚力度, 从道义上使其遭受严厉的谴责;

或让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使之公之于众, 使其声名狼藉、信誉扫地, 让失信者在以后的保险交易及其他经济生活中难以为继, 这样才能保证他们选择诚信而不是失信。

假设这种包括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失信成本为M, 则以上保险诚信条件进一步修正为:

(4) 式又可以整理为:

在这里我们把不等式右边看作是农业保险失信的诱因, 它是按照一定概率计算出来的失信的私人收益;把不等式左边可以看成是失信的私人成本, 它是由农业保险失信而遭受的损失B0-B1和包括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成本M一起构成。

由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一方面, 农业保险失信的诱因与发现其失信行为的概率P成反比关系, 即概率P越低, 失信的诱因越高, 从而保险交易主体选择失信的动力就越大。影响P值大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信息传递机制的效率, 信息传递越失灵, 信息越不充分, 则保险失信行为受到惩罚的概率就越低;另一方面, 概率P为一定的情况下, 保险失信诱因的大小与由于欺诈而获得的收益C成正比。农业保险失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保险交易过程中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博弈的状况。显然, 在投保人面对众多专业化的、有雄厚财力的保险公司的时候, 博弈的结果一般来说会向保险公司有利的方向倾斜。因此, 在我们制定惩罚保险失信者的方案的时候, 必须保护投保人的利益。

在保险失信诱因既定的情况下, 农业保险失信的私人成本为B0-B1+M, 它包括保险失信行为遭受惩罚的经济损失, 以及包括保险失信者所面临的信誉损失在内的其他成本。在B0既定时, 保险失信行为受到惩罚后所能获得的正常收益N1与保险失信成本成反向变化。如果一个人因为一次的保险失信行为而导致其身败名裂, 走投无路, 即保险失信后的收益B1≤0, 那么B0便全部成为保险失信的代价。因此, 有两种途径可以增加保险失信的私人成本, 一是减少其失信惩罚后的经济收益B1, 二是加大失信者的其他成本M。具体途径包括完善法律机制、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档案机制、建立完善的保险信息传输机制等等。

综上所述, 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 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是否有失信行为, 主要决定于对自己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在这种情况下, 增加保交易主体的失信成本、减少其失信行为的收益, 必将有助于减少保险诚信失真的发生。良好的诚信制度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保险交易主体通过重复多次博弈后得出的普遍共识。诚信与否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 其核心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因此, 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必须, 建立健全诚信秩序规则, 增加保险交易双方主体的不诚信行为的成本, 使得无论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会选择诚信。

三、化解农业保险诚信危机, 构建农业保险诚信体系的途径

首先, 要大力培育保险诚信文化, 塑造道德理念。在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保险文化转型的任务, 扩大保险思想文化意识的教育与影响, 切实推进保险文化基础的建立, 加强相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宣传, 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自主、竞争、效率、契约的保险文化, 不断探索和积累反映保险运行规律的各种经验和知识, 以支持能保证农业保险长期、稳定发展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降低其运行成本, 从根本上促进非正式保险制度的变迁。诚信就是现代农业保险中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功能是克服机会主义行为, 提高遵守合同的自觉性。作为农业保险主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系统性,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参与者诚信或失信的识别机制, 形成俱乐部规范, 诚信或失信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这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治本主要是制度建设, 特别是信用制度建设。

其次, 加快立法进度和, 通过制度硬约束提高失信成本, 保证守信的收益。农业保险立法工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改革步伐, 关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规也是一片空白, 更谈不上农业保险诚信方面的立法, 保险业仅有一部权威性较高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只提到了最大诚信原则, 没有对失信行为作出明确的界定, 对失信者也缺乏有效的法律惩戒, 失信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小于所得到的实际利益和好处, 许多失信者还相当自由地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继续从事不诚信的保险交易。可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保险法》时单列诚实信用原则, 突出诚信原则的地位。对失信行为做出具体明确的界定, 对失信行为分门别类给予处罚意见。当然, 仅有法律是不够的, 还要坚决杜绝“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现象, 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保护守信者的合法权益, 惩罚失信者的违规行为, 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保险诚信体系的顺利构建和运作。

我国农业保险诚信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农业 保险 诚信

农业保险是一种综合利用集合分散风险机制、从整体上控制农业风险的一种有效管理工具。它既克服了单一管理的不足,对农业稳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又不会扭曲市场价格,相对于灾害救济措施,也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如今,农业保险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农业风险控制方式。国际上农业风险管理措施一般有三种[1]:一是对农业自然风险采用保险方式转移,一般由政府给予财政和法律支持,由政策性或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或采用农村互助合作社形式;二是灾害救济,事后由国家财政无偿救助受灾农户,减缓农民个人损失;三是对于市场风险采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和农产品收购存储制度,政府根据农产品供求状况进行价格补贴或收购,稳定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从而稳定农民收入。

一、我国农业保险最新统计数据分析

我国农业保险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9年上半年,我国农业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0.03亿元,同比增长59.81%,其中,政策性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67.14 亿元,占农业保险原保费收入的95.87%;参保农户6152万户,同比增加49.2%;提供风险保障1437亿元,同比增加89.9%。种植业保险共承保农作物及林木3.49亿亩,参保农户5221.36万户次,原保险保费收入54.59亿元,同比增长70.62%。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农作物险种分别为水稻、棉花、玉米、小麦、大豆。养殖业保险承保大小牲畜2736.55万头(只),家禽3.35亿只,参保农户659.57万户次,保费收入15.44亿元,同比增长30.59%。

农业保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农业保险功能作用逐步发挥。目前,全国开展的农村保险险种达160多个,覆盖了“三农”的各个方面。以深入开展大宗粮油作物保险为重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等重点农作物保险。以地方经济特色经济发展为重点,发展烟叶、橡胶、瓜果、林木、蔬菜等农村特色作物类保险。保险理赔支付力度加大:2009年上半年,农业保险向501.72万农户支付赔款34.07亿元,同比增长63.09%,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灾返贫”的状况,保障了受灾地区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正常开展。其中,种植业保险赔款13.88亿元,同比增长23.51%;养殖业保险赔款20.19亿元,同比增长109.23亿元。为提升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险公司投入资金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与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开展数据共享、防疫共建等合作,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切实为农民带来了实惠。

二、我国农业保险中的诚信危机

当前,尽管我国农业保险获得了一定程度发展,但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诚信始终处于伦理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与摩擦中。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不诚信现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投保人(被保险人)造成的不诚信,如虚报保险标的的风险状况、骗取保险金、夸大农业风险损失程度等;二是保险人造成的不诚信,例如理赔不及时、不规范、低费率;财务失真等。诚信危机增加了农业保险的交易成本,使农业保险行为主体难以正常沟通和交往,阻止了农业保险对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作用的发挥。综合来看,农业保险中出现诚信危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关键因素。[2]就投保方而言,由于农业保险的产品种类具有特殊性,保险服务参差不齐,农民的保险知识和法律知识又比较欠缺,在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下,投保人事实上在投保前甚至投保后都难以了解保险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同时,保险合同是要式合同,是保险公司事先拟订的,投保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绝大多数保单条款在表述上所含专业词汇过多,致使投保人看不懂合同,无法比较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而且赔付时,一般由保险公司解释赔付的条件和拒赔的理由,投保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抗辩的余地很小。所以,在保险合同的制定、履行、赔付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存在保险人利用其掌握的优势信息损害投保人利益的可能。加上农业风险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诸如洪涝灾害、旱灾等一旦发生,可能会迅速波及多个县、省区乃至全国。这种高损失率带来了高赔付额度,使得保险公司利润大大减少,加大保险公司经营的难度。所以在具体保险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往往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删减本应赔付给投保人的条款或赔款,严重打击了投保人或相关的参与人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形成农业保险投保少,经营难,理赔低的恶性循环。

就保险公司方而言,在整个农业保险经营活动中,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转嫁的是保险标的未来面临的特定风险,而非保险标的本身。无论是承保前还是承保后,保险标的始终控制在投保人(被保险人)手中,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状况最为了解,虽然保险人在承保时要对保险标的进行审核,但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限制,其对保险标的及其风险状况的判断主要依靠投保人的陈述。所以,在开展一系列的承保、理赔业务过程中,投保人存在虚报标的风险状况、夸大风险损失程度等损害保险人利益行为的可能。加之农民收入本来就低,如付出高额的保险费用之后却不能给他们带来灾后充裕的弥补,他们还可能寻找政府作为他们更强大的政治资源给保险公司施压。

其次,保险中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的不规范经营,是造成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实行的是保险区域代理人制度,保险代理人主要靠不断地招揽保险业务,提高业务成交量才能拿到更高的收益。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代理手续费,保险代理人有可能在利益驱使下,采用不规范的经营手段欺骗保险人与投保人,促成合同当事人业务成交。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保险代理人向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片面夸大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甚至误导投保人选择高费率险種,促其投保;另一方面保险代理人阻碍或诱导投保人隐瞒、漏报或误告部分与投保标的有关的实质性重要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以达到弱化投保标的风险因素与风险程度的目的,使保险人在审核了这些虚假错误信息后,将不可保标的误当作可保标的而同意承保。

最后,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缺乏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或条款也是农业保险出现诚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至今我国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没有专门的“农业保险法”,缺乏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尽管保监会于2009年3月下发了《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从市场准入、核保核赔、风险控制以及再保险安排方面,对农业保险做出了近一步规范性要求,但对于农业保险失信成本的惩罚力度仍然不够大,对相关责任人仍起不到警告、威慑作用。

三、解决我国农业保险诚信危机的措施

在理性人假设条件下,农业保险交易主体是否有失信行为,主要决定于对自己成本、收益的理性判断[3]。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保交易主体的失信成本、减少其失信行为的收益,必将有助于减少保险诚信失真的发生。良好的诚信制度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保险交易主体通过重复多次博弈后得出的普遍共识。诚信与否不只是简单的道德问题,其核心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必须,建立健全诚信秩序规则,增加保险交易双方主体的不诚信行为的成本,使得无论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都会选择诚信。

1、要大力培育农业保险诚信文化,塑造道德理念。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农业保险市场的黄金守则。针对农业保险投保主体特点,加强并扩大对农民及其他农业经营者的保险思想及文化意识的教育影响,切实推进农业保险文化基础的建立,加强相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宣传,努力营造一种自由、自主、竞争、效率、契约的农业保险文化。作为农业保险主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系统性,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参与者诚信或失信的识别机制,形成俱乐部规范,诚信或失信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这需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即制度建设,特别是信用制度建设。

2、降低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保费,建立多层次、有弹性的农业保险补贴体系,减轻农民负担。事实上,实行财政支持型农业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综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再保险等手段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提供各项支持。既补贴投保农户,又补贴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建立保险费补贴、经营管理费补贴、税收优惠加再保险支持的多样化农业保险补贴体系,全方位支持农业保险。而补贴资金也可以借鉴国家现在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农户一起来承担,至于承担比例可以在調研试点后把握。

3、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建设,加大农业保险监管工作力度。应当积极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长效机制。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进程,完善相关制度,为农业保险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大打击诚信事件的处罚力度。以法律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质;明确各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管理责任以及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责任和范围;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保险金额、保险费率、条款的核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方式等也应做出相应规定。

4、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增加保险公司经营透明度,保险合同条款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保险公司及时公开各项统计数据,加大农业保险相关信息以及相关财政补贴政策的宣传,增强农民的投保积极性;加大保险人才的培训,他们既能如实地为农民朋友带来灾后的补偿,也能指导他们平时的农产品种植种类的选择、市场的销售情况、防灾、减灾等技能。

参考文献:

[1]吴祥佑.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特殊性及对策[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l).

[2]范乔希.关于我国保险业诚信现状成因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6 (4).

[3]姚旭文,姚旭辉.农业保险诚信问题研究[J]金融与投资,2009(1).

本文系湖南省科技计划立项项目“非正式制度与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009ZK3099)阶段性成果之一。

保险最大诚信原则案例 篇4

3月,某厂45岁的机关干部龚某因患胃癌 (亲属因害怕其情绪波动,末将真实病情告诉本人)住院治疗,手术后出院,并正常参加工作。8月24日,龚某经吴某推荐,与其一同到保险公司投保了简身险,办妥有关手续。填写投保单时没有申报身患癌症的事实。5月,龚某旧病复发,经医治无效死亡。龚某的妻子以指定受益人的身份,到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在审查提交的有关证明时,发现龚某的死亡病史上,载明其曾息癌症并动过手术,于是拒绝给付保险金。龚妻以丈夫不期自己患何种病并未违反告知义务为由抗辩,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最大诚信原则的如实履行是保证保险公司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尽管被保险人不是故意隐瞒他有胃癌的事实,但是却隐瞒了住院做手术的事实,增大了保险人的风险,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最大诚信原则。虽然我们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申偏向于保护被保险人方的利益,但是保险公司正当合理的利益也要受到保护。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 篇5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1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有幸与大家共同探讨“发展××保险,服务地方经济”这个话题,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塑造保险企业新形象》。

诚信,珍贵似宝石,绚烂如花朵。它是真与真会面的信物,是诚与诚交往的使者。儿时爷爷就给我讲过关于诚信的故事,有一位在外谋生的人,托同乡给妻子带回一封信和一包银子,同乡悄悄打开信,发现里面只有一幅画,画的是一棵树,树上有八只八哥和四只斑鸠。同乡想一幅画又不能代表银子的数量,于是便将银子偷偷拿走了一半。没想到的是那人的妻子看了信后问同乡,我丈夫托你带的一百两银子,怎么只有五十两了?

原来,那幅画有着一定的寓意,八只八哥表示八八六十四,四只斑鸠表示四九三十六,二者相加正好是一百。这位同乡后悔不已,因为自己没有信守承诺,而失去了一位朋友。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诚信比什么都重要。作为我们保险企业来说,尤其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在加速发展迎接挑战的关键时刻,更应把诚信作为发展的新理念。

那么诚信到底是什么呢?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自古以来,诚信就被人们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当今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保险业则更是信用产业,恪守信用原则这一保险经营的基本要求,既是保险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也是有效防范风险、维护经济金融正常运行的根基,更是做大做强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外部环境。

当前我国的保险企业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作风,促进了业务发展。但是,却仍因制度的不完善和管理的不到位等诸多原因而导致整体保险业缺乏诚信。保险企业作为保险市场的主体,其诚信缺失尤为突出。

销售误导严重,片面夸大产品保险责任,回避免除条款,甚至恶意骗保,造成公众对保险业缺乏信心。业务信息批露不够,造成投保人无法了解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偿付能力、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和代理人的介绍做出判断。

“重展业,轻理赔”,更是给社会造成“投保容易,索赔难;收钱迅速,赔款拖拉”的不良印象。诚然,对于保险企业来说,追求利润最大化、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利用法制和监督机制尚不健全的机会,对客户大打“擦边球”,消费者当然不愿意总是吃哑巴亏了。

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那么,今天我要说:“诚信经营才是硬本事”。只有诚信经营,我们的保险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富强;只有诚信经营,我们才能创新保险业发展思路,开拓进取;只有诚信经营,我们才不至于被国际社会所淘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深入开展保险企业诚信经营活动,对于做大做强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诚信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兴之所致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并取得效果的。

保险企业重塑诚信需要把诚信原则贯彻到职工教育中,在职工的思想上深深地打上诚信的烙印,诚信才可能变成员工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经营问题;保险企业重塑诚信需要把诚信原则贯彻到内部管理当中,在公司内部营造以诚相待、诚实守纪、开诚布公的人文环境;保险企业重塑诚信需要把诚信原则贯彻到客户服务当中,“真诚面对客户,真诚服务客户”,在广大客户中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保险企业重塑诚信需要把诚信原则贯彻到同行业竞争当中,每一个保险企业从自身做起,坚持通过正当的手段开展市场竞争,与兄弟企业一道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那么,保险企业重塑诚信是为了什么呢?是仅仅为了应付监管者的检查吗?是为了装点门面,自我炫耀的资本吗?

当然不是。诚信经营既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改革的动力;诚信经营既是攀登高峰的阶梯,也是驶入理想彼岸的飞船。只有诚信经营,才能保证保险企业稳健经营,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客户源稳步壮大;才能

保证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做强,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保险的力量。

诚信经营,利国利民。让我们迎着改革的浪潮,把牢命运的缰绳,攥紧时代的流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我们牢记安徽保险信用体系建设动员大会上的庄严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坚持做大诚信原则,维护客户合法权益,树立行业新形象,为建设信用安徽作出贡献。

我们坚信,有安徽保监局的正确领导,有各保险企业的积极努力,有我们重塑诚信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保险事业一定会乘势而上,谋求更快更大发展。

谢谢大家!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2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许多人都认为欺骗、说谎话是一种有利的行为,以为欺骗的手段是很值得使用的。所以许多声誉好的商店,也往往要掩饰自己商品的缺点,登载各种欺骗顾客的广告。有些人甚至以为,在商业活动中,欺骗的手段与资本一样必需。

他们不明白,在他们多得到一分金钱的同时却损失了诚实的品格。他们的钱袋中或许有所增益,但最终他们会损失更大!而且,世间不知有多少人会在日后觉悟到,欺骗的行为是靠不住的,是要失败的!所以从实现愿望这一点

考虑,诚实也是一种最好的策略!翻阅商业历史,你可以看出,50年以前的大商店,在今日依然存在的几乎是寥若晨星。

那些大商店,当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争相刊登各种欺人的广告,做各种欺人的宣传,真是盛极一时,然而它们的寿命同样不能持久,因为它们缺少诚实的后盾。它们终究是不可靠的,一时的欺骗虽能得逞,但不久便会原形毕露。到最后它们就要受到冷落、衰退,直至失败。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睐。

欺诈者是堕落的人!这样的人因为不诚实,不能够与人相处长久,更不能达成自己幸福和成功的愿望。

有些青年人,为了取得一些蝇头小利,把自己的人格和名誉,像在跑马场中赌马一样地肆意挥霍,这岂不是一种可悲?

诚实是人生的一种美德,尽管诚实的人有时会被人嘲笑,但最终会像斧头掉进河里的农夫那样得到奖赏。

待人应以诚信为本。不虚美,不隐恶,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宋朝丞相张知白向朝廷推荐年轻的晏殊。朝廷召晏殊来到宫殿,正逢真宗皇帝殿试,就命令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在10天前已作过,请皇上另出别的试题。”他的诚实博得了真宗的喜爱。之后,晏殊担任了馆职。

有一天,太子东宫缺官,内廷批示授晏殊担任。主事官不知道是何原因。第二天皇上对他说:“近来听说馆阁里的巨僚,没有一个不宴乐玩赏的,只有晏殊与兄弟埋头读书,如此谨慎持重,正可以担任东宫官。”晏殊接受了任命,皇上又当面向他说明任命他的原因。晏殊听了后,说:“臣下不是不喜欢宴乐和游玩,只不过是因为贫穷玩不起啊。臣下如有钱,也想去玩的。”皇上对他的诚实备加赞赏。宋仁宗时,他终于做了宰相。

虽然有些实话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或误会,但终究会被人理解,博得对方的信任。诚实是待人处世的绝妙法宝。虽然对人诚实,你可能付出一定代价,但日后你得到的,将远比付出的多得多。

人生箴言:诚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每个人都应当坚守的伟大情操。就算是向人诚实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严厉惩罚,你也应该这样做,因为做人理应如此。

谢谢大家!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3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诚信教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动应当一致,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信是信用,遵守诺言。“正心诚意”、“人无信而不立”,这些儒家经典、悠悠古训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

我国明代的大学问家宋濂,自小好学,却因家境贫寒只得借书自习,为了能保留好书并如期归还,哪怕是三九寒冬他也会连夜抄记,为了遵守与老师的约定,即使是鹅毛大 雪,他也会奔走上路,只因为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

起步于80年代中期的海尔集团,从集体小企业起家,从砸毁第一台冰箱开 始,扛起“真诚到永远”的大旗,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消费者。由弱到强,由强到大,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它的成功,也正因为它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不可否认,在经济飞速发展、瞬息万 变的大潮中,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坚守精神家园的信念。同样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这些情况也有所表现,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有的同学在父母面前信誓旦旦,表示要努力学习,而到了学校则恹恹欲睡、萎靡不振,甚至逃学旷课,拿着父母的血汗钱,打游戏、泡网吧;有的同学面对老师的劝导,连声称是,殊不知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课堂上做小动作、说闲话、吃零食,依然故我;平时学习不用功,考试时抄袭作弊,换取一时的成绩;对待同学言行不一、欺骗他人的情况时有发 生……这些行为,与一名合格中学生的要求格格不入,与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此时我不禁想起了12年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的那嘲夏令营的较量”,日本人为此放言:你们的下一代又不是我们的对手!没有诚信,看似坚实的大道,可能就有陷阱,看似美丽的花朵,可能 长满毒刺;没有诚信,可能招致“狼来了”的可悲下场;没有诚信,可能经济萧条,国运衰败。同学们,“言必信,行必果”,让我们做一个诚信的人,让它为你 赢得朋友、赢得尊重、赢得成功!谢谢大家!各位优秀的伙伴,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样一个话题,诚信教育。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00多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宠妃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失信于民。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由此可见,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极为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目前的信用缺失问题非常严重。中国企业每年因不诚信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几千亿元人民币。

不诚信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企业界,政府不诚信、专家教授不诚信、媒体不诚信、公众不诚信等问题也广泛存在。拿企业不诚信来说,三鹿集团是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年其品牌价值被福布斯杂志评定为1.0亿元,而就是这样一个名牌优质企业,却因为三聚氰胺不诚信事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宣布破产。

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中,我们便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生活的快乐,加重了我们的精神负担,也让我们的交际成本大大增加。为了建设诚信社会,为了我们生活的更加开心,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做一个诚信的人。

当然,做一个诚信的人,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现代生活的竞争激烈,大家为了抢夺有限的资源和财富,就有人采用坑蒙拐骗等不诚信手段,获取短期收益。表面上看,他们是赚了,但长期来看,他们不仅失去了朋友,失去了客户,也失去了做人的价值和快乐。

做一个诚信的人,能让我们获得坚贞不渝的爱情,肝胆相照的友人,蓬勃发展的事业,更让我们的精神世界获得富足。我们是从事寿险行销的保险代理人,保险工作的特殊性更要求我们诚信做人。

表面上我们推销的是手中的保单,而实际上我们推销的是承诺。有人曾经说过,一般事情是看了才相信,而保险是相信了才看见。因此在我们成交每一份保单的背后蕴含的是客户对我们和公司的无限信任。

只有我们做到诚信,才能赢得更多客户更加长久的信任与依赖,才能让我们的保险事业获得健康蓬勃的发展。而目前中国的保险市场,不诚信行为非常普遍。如投保易,理赔难;如为了保费误导客户,夸大保险利益,如对除外责任隐晦不语;如盲目做不可实现的承诺;如此等等。试想一下,一名保险从业人员的不诚信,对于他自己来讲只是个人信用的缺失,而对于整个保险市场来说,将因使个人信用的缺失扩大为整个保险企业信用的丧失,任其发展将引发公众对整个保险业的信任危机,让我们在今后的保险行销过程中苦不堪言。

为了我们的保险事业,为了打造南京国寿的诚信品牌,更为了让我们新的保险代理人不再为我们的不诚信行为买单,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时刻提醒自己,诚信展业。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我们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而诚信做人,会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富足和快乐。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4

诚信的力量

人类的文明,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人类不断地对世界进行深化认识和改造,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人类对世界进行深化认识和改造的总和。

诚信,在古代,是为人的操守,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准则,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亘古以来,伴随着国家法典,维护着整个世界的秩序。不论是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希腊、还是中华文明古国,诚信的力量足以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举止,规范着人们的正常交往。然而,由于当时社会关系的简单和纯朴,诚信一直停留在表面形态,停留在对个人的批评、指责和尊严的维护上,停留在精神文明层面上。

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的进步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关系日趋密切和繁复,文明的进程不断深入,不断更新和调适,应对社会急遽变革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诚信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明,而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合二而一体。诚信这一古老的精神传统成了生产力,“信用经济”就是最好的注脚。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名誉得失,而且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它以一种更加深入、更加规范、更加理性、更加明晰的高级形态,应用于政治、经济、生产、贸易、金融、社交等社会各个领域;它从一种个人操守,发展为法治经济必须遵行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显得不可须臾或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加入WTO,步入世界经济以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入,对诚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诚信道德规范,已是目前当务之急。早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科学地阐述,明确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所谓“以道德为支撑”,就是发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对经济生活的积极作用,即用社会主义道德价值理念引导、支配、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应当强调,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精神支撑。

“诚实守信”和“履约践诺”观念已不单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团体、一个企业的自律规范。我们要从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层面上,从上到下地做到以“诚信”为核心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使我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

保险代理人员诚信演讲稿5

你浅浅的一声保证 在我心底荡起深深的一阵涟漪

“叔叔,天气热,买瓶水吧”“呃......谢谢,我不渴”“叔叔,你就买一瓶吧,这是我的暑假作业,我保证,我的水是合格的”......哦,可爱的小孩儿,对你的这声保证,我真不知道我的感受是喜还是悲。

诚然,我的迟疑是无心之举,但我知道,我的无心之举却已在小男孩纯洁的诚信之墙上划了深深的一道痕,使他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以至于要做出保证来证明自己的诚信,对此,我只能向他道声抱歉了。

此事虽小,却给了我深深震撼,其反映出的是社会诚信大问题。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数千年的传承,诚信得以形成体系融入到民族道德框架,可见,诚信得来不易。然而,检视现实社会生活,不诚信的现象呈现出高发与泛化态势,其在叩问人们良知的同时,也在一步步撬动着诚信这座大厦的根基。

诚信是立世之本,齐家之道。社会化是现代生活的基本特征,诚信是构筑社会网络的根本,是人与人交流的纽带;人们如果失信于人,最起码的代价是不再被人所信任,如果不诚信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将愈发孤立,社会网络会随之崩溃,很多美好的品德将无从施展。诸如郭美美事件,正是因为诚信的缺失,致使本应是善行的慈善事业遭受重挫。

诚信是黄金原则,商业之魂。诚实守信作为帝王原则在市场经济时代体现的尤为明显。然而,在当前经济生活中,不诚信现象尤为突出;商品产品方面,虚假广告层出不穷,诸如毒奶粉、地沟油、僵尸肉、假药物等问题食品药品事件屡屡爆出;交易流通方面,坑蒙拐骗行为成了一些人发财致富的手段,拖欠赖账、以次充好、偷税漏税、伪造变造票据等不诚信行为也屡见不鲜;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坏账烂账、信用卡诈骗、各种形式的造假等行为屡禁不绝。以上不诚信现象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事实证明,只有诚信的商业行为,才能造就繁荣的商业帝国,才能使经济腾飞。

诚信是执政之策,行政之基。我们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我们党只有取信于民,才能依靠人民,才能巩固执政地位。政府行政,唯有以人为本,祛除形式主义、浮夸之风、弄虚作假行为,不搞政绩工程、升迁工程、劳民工程,踏实行政,才能取信于民、政通人和。

诚信是化解执行难、维护司法权威的金钥匙。生效裁判文书得以充分履行,是司法权威的重要体现。司法实践中,“老赖”现象屡有发生,不仅损害了一方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也严重损害了司法权威。各级法院公布“老赖”名单及最高院最近发布的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拒执行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均体现出对“老赖”这种不诚信行为的高压打击态势。这不仅是维护司法权威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社会诚信、从根本上化解执行难困局的必然要求。

社会诚信的缺失,既有现实的因素,也有历史的根源,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但无论原因如何,只要我们坚持初心,从自身做起,确保自己诚信,由己及人,必将人人诚信,我们的社会亦将更加和谐稳定!

成人礼发言稿相关文章:

1.十八岁成人礼发言稿

2.18岁成人礼发言稿

3.成人礼发言稿

4.十八岁成年礼发言稿

加强保险业诚信文化建设 篇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 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 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笔者认为, 保险业贯彻落实《决定》的重点, 就应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保险业失信状况令人堪忧

保险业是以信用为基础而产生的, 本来应该是全社会最信任的行业。可是,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现在保险业的失信状况实在令人堪忧。

在全国财产保险业务中, 带强制性的汽车保险、建筑工程保险、进出口保险等业务占了总额的70%, 而人民群众自愿购买的财产保险仅占30%。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 财产保险在群众中的信誉度并不高。

社会对保险业不信任, 还突出表现在大量寿险投保人退保上。有关方面统计, 2011年上半年, 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以及中国太保三大保险公司退保金额总计达235.86亿元。其中, 平安人寿退保金额为20.58亿元, 同比增长19.1%;中国人寿退保金额为176.3亿元, 同比增长37.6%;太保人寿退保金额为38.98亿元, 同比增长88.9%。

保险业的经营失信行为屡禁不止, 假代理、假保单、假发票、假赔案无奇不有, 致使经营数据严重失信。全国保费本来70%以上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做来的, 代理业务只占30%左右。可是为了骗取4%~30%的代理手续费, 有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业务数据竟然人为调高到80%。一些基层保险公司, 为了虚报销售费用, 竟派人到车站去捡车票报销。有个规模不到2000万元业务的地市级公司, 一个月的车旅费竟高达30多万元以上。理赔方面也存在不真实现象, 据行业专家估计, 保险业理赔方面的虚假水分约占赔款总额的15%左右。

年底随意压低理赔预估损失, 以提高本年度经营利润, 这也是一些保险公司常用的手段。有的把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估损定为1元钱, 等到来年1月, 再人为地把估损加上来。

保险公司相互之间的失信现象也很严重。最突出的就是各地区财产保险公司多次制定的“汽车保险费率不得低于70%, 手续费比例不得高于15%”的共同协议, 往往签字不到三个星期就会被突破。有的地区, 类似的共同协议已经订立了五六个, 可就是没有一个认真执行的。

保险公司员工从业失信的现象也有不少。一是在销售宣传上, 不诚实地、不仔细地说明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 而是肆意夸大保险范围和赔偿标准, 好像买保险就什么都可以赔, 包赚不亏。二是用假保单、鸳鸯单骗收客户保费, 或者收取保费后私自截留, 不及时上缴公司, 造成客户出险后却因保费未到账而难于得到赔偿。三是想方设法拒绝赔偿或扣除部分赔款。

保险业失信已经严重危害保险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 没有信用, 保险业就会走向死胡同。

保险业失信的主要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在建立完善的过程中, 由于相关法规不健全, 加之交易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这就给失信和欺诈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商业交易中, 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 虚假广告、作假帐等现象也相当普遍。这种遍及社会各个角落的商业失信和经济欺诈, 其危害的严重程度早已超越了经济生活。它通过一笔笔不光彩却实惠的交易, 通过一次次损人利已却受不到严惩的行为, 把诚实守信的优秀传统逼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我们不能不看到, 社会诚信度下降, 势必给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保险公司作为企业, 追求经营效益本来无可非议。但是, 一些保险公司没有长期的科学发展规划, 而是一味追求短期的经营利润, “保费论英雄、数字见高低”已成为部分保险公司考核领导干部唯一标准。于是, 印假保单、出鸳鸯单、搞假宣传等不法行为就成了提升保费和利润数字的“有效手段”。

员工教育管理滞后是造成保险业诚信缺失的又一原因。员工讲诚信是保险业信守承诺、遵守契约的重要基础。但是, 员工恪守诚信的精神却不是先天的, 而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教育、熏陶以及个人的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 保险公司必须承担起对员工进行诚信教育的职责。然而, 一些保险公司却对这一职责不够重视。表面上看似乎哪个部门都在管, 而实际上哪个部门都落不实。在教育方法上也基本上是应付性、随机性、碎片性, 缺乏系统性、完整性、预见性和科学性, 因此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轻、执法不严, 也是我国保险业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 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保险违法乱纪案件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 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 轻外部公开处理。有的公司违法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处罚却只有几万元, 严重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威慑力。

加强保险诚信文化建设的对策

1、确立正确的经营导向。有人认为,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只要有法制保证和制度约束就可以了, 诚信等道德观念在市场经济中不很重要。实际上, 法制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两个轮子,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没有法制, 市场经济将出现混乱;没有契约, 市场经济也名不副实;而没有诚信, 法律就会大打折扣, 契约也就是一纸空文。

保险是重要的金融部门, 诚信是保险业立业之本、成业之基。市场经济越发展, 保险业及其从业员工越要讲诚信。要把诚信文化深入到保险公司新产品设计、承保、理赔、财务、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诚信缺失、不讲信用, 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 破坏保险市场和社会秩序, 而且损害社会公正, 损害群众利益, 妨碍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 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保险公司要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 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使保险公司诚信经营, 依法经营。

2、完善公司考核制度。保险公司考核当然要以业务保费为基础, 以经营利润为基本, 而关键是必须在整个考核评价体系及其各个环节中引入诚信评价机制。业务保费的一分一元、理赔支出的一案一款、财务处理的一票一金, 都要真实可信。要参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保险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考核任用信息公开制度, 及时向公司全体员工乃至向社会公开领导干部年度工作业绩, 公开公司经营的主要数据, 接受公司广大员工和全社会的监督, 引导保险公司各级领导干部谋实业、干实事、出实绩。要大胆引入保险公司外第三方社会审计、会计、评估等机构开展保险公司考核评价工作。

3、健全失信惩治机制。要健全法制, 加大惩处力度, 使失信的保险公司和员工无利可图。防范和治理失信, 仅仅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 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保险市场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政策, 把保险公司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 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 维护和培育良好的保险市场信用秩序。要结合我国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戒机制, 加大对失信的惩处力度。对种宣传舆论工具, 深入宣传信用对于企业、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舆论监督不仅是全体员工广泛参与诚信文化建设、参与公司管理的重要途径, 而且在揭露欺诈行为、维护行业形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保险业内部媒体和社会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对诚信者的褒扬和对失信者的谴责, 促进保险业形成良好的诚信形象。

5、加强行业党组织建设。建设于不守信用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保险公司及责任人员, 要加重处罚, 直至追究其刑事、民事责任。要通过严厉的制裁措施, 加大失信者的经济成本, 使其无利可图, 并对潜在失信者起到震慑、警示作用。

保险代理人诚信之对症下药 篇7

制度改进5方面

国发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认为,保险代理人诚信问题这一症状的根治还在于合理的制度设计。

明确法律地位

保险公司首先应对代理人队伍进行精简,将素质低、职业道德差的代理人清出保险行业,然后对剩下的代理人进行分流,一部分代理人留在保险公司成为公司员工,保险公司自己管理,一部分代理人转换到保险代理公司工作,成为代理公司的合法员工。

改革佣金制度

降低首期和前几年的佣金支付比例,提高后续佣金支付比例,延长后续佣金的发放年限。在后续佣金的发放上,应综合考察代理人的退保率、投诉率等指标,根据不同的成绩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增加代理人的违约成本。这样才能强化代理人的长期服务意识,促使代理人主动关注业务质量和自身的信用建设。

调整征税水平

国家应从税收制度上给予扶持,将营业税适当下调,充分考虑保险代理人的业务拓展费用,对佣金收入统一扣除一定比例之后再计征个人所得税。同时,根据保险代理人的实际收入状况,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建立监管体系

各级监管机构要根据保险代理人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和更改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便对市场上的各种违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代理人的行为。

监管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尽快建立代理人的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同时,行业自律组织也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完善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违纪人员不仅要列入黑名单,而且严重的要将其驱逐出保险业,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要考虑建立行业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对优秀的代理人进行宣传和表扬,从正面引导代理人树立诚信意识、规范展业行为。

营造良好空间

通过加强对保险代理人职业的正面宣传,让消费者接受和认可这个行业,增加代理人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地位,提高其职业忠诚度,引导代理人树立健康的职业形象。同时,通过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广大保险代理人的职业素养,充分认识建立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个人潜在利益,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从而自觉建立保险诚信,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委托人、代理人与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双赢。

消费者注意3事项

中国保险营销管理精英大会秘书长谢清顺认为,国内投保人的消费成熟度非常低,对保险产品的认识不深刻,对于保险条款没有过多的能力和精力去思考,对于保险代理人的展业误导不能清晰辨别。而在解决保险代理人诚信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的理智做法起着至关重要的市场监督作用。

学会挑选代理人

有着多年保险从业经验的比京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于文博归纳,一个诚信的、值得信赖的代理人应具备以下特质,消费者在选择代理人时应注意把握。

重关爱,轻交易优秀的代理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崇高的敬意,因此他也会尊重消费者。在销售保险时,这样的代理人是值得信任的:他不会单纯地进行销售,而是会和消费者谈人生观、价值观,关注人重于关注交易,时刻透露出真情;如果代理人只局限于谈业务,那么他有可能是专业的、敬业的,但层次就可能会低一些。

客观坦诚客观是诚信的基础,不是说一味迁就消费者就做到了诚信,只有把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对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勇敢地提出来这才是诚信。在交流和交往过程中,优秀的代理人会坦诚相对,如果有所顾忌说明代理人隐瞒了一些真相。

承诺恰当现在很多代理人夸大了承诺,这绝对是欺骗,承诺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当才好。消费者也存在一个误区,希望代理人多作承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受骗的原因所在。如果有两个代理人,一个承诺给消费者佣金回扣并且不降低服务品质,一个不承诺佣金回扣,但保证服务品质,一般的消费者会选择前者,这是一个选择的误区,后者才是诚信的代理人。

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个险营销管理部总经理李俊唏认为,对于误导或欺骗行为,消费者要加强对保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或是向有经验的人进行咨询。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对保险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保险代理人的作用仅仅是提出意见、帮助投保人选择产品而已。如果国内的每个投保人本身对保险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保险代理人的不诚信就会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致电单位勤核实

张洪涛认为,消费者要明确保险代理人的三证,即身份证、资格证和展业证,清楚代理人所在的营销服务部和相关电话,拒绝无合法完备手续的保险营销活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李俊晞认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防范保险欺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填写投保单后给保险公司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核实,包括保单的真实性与代理人的真实性。而拿到正式保单后再向保险公司核实编号,这样可以让自身的利益得到充分保证。

队伍建设2要求

谢清顺认为,保险代理人队伍的建设应该切实领会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寿险营销体制改革”报告中提出的要求,中国的寿险营销员体制首先要达到职业化,其次是要专业化。前者为了求得营销队伍的自身稳定,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赢取社会上对保险营销员的尊重。这是避免寿险营销误导的最有效途径。

上一篇:广东省城镇地籍调查实施细则下一篇:做好自己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