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精选6篇)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篇1

包括:政策法规、技术指南、标准规范、其他文件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3.1 企业基本信息

3.2 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3.3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3.4 生产工艺 3.5 安全生产管理

3.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3.7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1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2 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4.3 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4.4 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8 附图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篇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建设单位在实施项目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环评技术导则、标准等编制的技术性文件, 该文件经行政审批后方可实施项目的建设[1];环境技术评估作为行政审批前重要的一环[2], 主要是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质量进行审核[3], 评估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综合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为更好的指导环评编制人员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 归纳和总结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项目评价标准

项目执行的排放标准有以下几点: (1) 标准适用错误, 有 (项目拟建地) 地方排放标准的应优先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有行业排放标准的应优先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行业和地方排放标准都没有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 (2) 目前行业排放标准中只给出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无排放速率限值, 环评报告中建议废气排放速率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 遗漏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和排气量以及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参照执行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3规划与产业政策相符性

3.1规划相符性

(1) 项目所在区域或园区总体规划 (包括产业定位、 用地规划、环保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内容的缺失或者阐述不清, 导致项目与项目拟建地的土地利用规划相符性分析阐述不清。

(2) 结合行业或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 (如区域固废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长江岸线规划、交通规划等) 要求, 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

(3) 项目与园区环评批复相符性分析缺失或不全面, 从而无法体现园区规划环评对具体建设项目环评的指导性和约束性。

3.2产业政策相符性

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应结合国家、省、市、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及禁止投资项目目录、行业准入条件进行分析。

4工程分析方面

4.1现有项目回顾性评价

现有项目环评与实际建设及运行情况 (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数量及规模、生产时间、公辅设施、环保设施) 介绍不清, 导致现有项目实际的产品方案 (包括产品种类与实际生产规模) 、污染物“三本帐”及总量控制情况、环境管理情况模糊不清, 未能结合现有项目实际建设分析其存在的环保问题。

4.2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遗漏项目产品标准, 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不明确, 公附工程建设内容及依托的可行性分析不够, 缺少产品与设备匹配性分析, 设备变化情况介绍不清 (包括本次新增设备、拟淘汰设备名称与数量) ;生产工艺介绍不清, 产污环节分析存在遗漏, 物料平衡及水平衡数据前后不一致, 污染源强核算缺少依据, 废水中特征污染物源强核算缺失或不合理、废水处理方式不合理;废气产生、捕集方式、排放去向阐述不清;固废种类及属性判定错误, 固废产生量核算有误;非正常工况设置不合理。

5污染防治措施论证分析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缺乏依据, 仅是处理原理的简单罗列, 无处理方案的比选过程, 未能提供成功运行的工程实例;未给出废气的捕集方式、捕集率, 废气产生设备与捕集装置的连接方式及结构形式, 遗漏排气筒设置合理性分析;污水接管可行性分析中缺少污水处理厂目前实际接管量及运行数据分析;固废处置可行性分析未能完全按照苏环办[2013]283号文要求进行编制, 缺少危废处置单位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地下水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未覆盖所有的重点区域。

6环境现状与影响预测分析

6.1环境现状评价

环境现状超标原因分析不能使人信服;大气及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设置不符合导则要求, 监测因子不全;遗漏项目拟建地周围200m范围内敏感点环境噪声监测;地下水环境现状达标性分析采用的评价标准不合理;区域污染源调查缺少与项目排放同类特征污染物污染源的调查。

6.2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参数确定不合理, 未进行异味气体的嗅阈值达标分析, 遗漏周围敏感目标的达标分析或者预测结果未叠加背景值, 改扩建项目未给出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范围设置;改扩建项目环境噪声评价因子设置不合理, 未完全按照苏环办[2013]283号要求分析固废从产生、暂存、运输到处理处置全过程的环境影响。

7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未能从生产工艺与装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环境管理等5个方面全面分析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同类先进企业的清洁生产数据没有来源;改扩建及搬迁项目应通过本项目建设前后各指标的比对, 体现清洁生产水平的提升。

8环境风险评价

未能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进行物资风险的识别, 风险评价因子的确定依据不足; 最大可信事故的源强核算未给出计算参数, 未进行最大可信事故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预测;安全事故引发的次生、伴生的环境风险关注不够;风险防范设施如事故池、消防水池等的设置未给出计算依据或依据不足;风险防范措施缺乏针对性, 应急预案不符合实际。

9公众参与与总量控制

9.1公众参与评价

合同及委托书中未注明时间, 无法核实公示程序的合法性;部分项目的公示网站无法打开;缺少在项目拟建地或居民点进行现状公示的照片;公示内容与项目建设内容存在出入, 调查对象未覆盖评价范围内所有环境敏感目标, 遗漏公众参与“四性”分析内容。

9.2总量控制方面

技改扩建项目的以新带老削减量与本项目排放量混为一谈, 未给出技改扩建前后污染物排放量 (废水未同时给出接管量、污水厂最终排放量) 、以新带老量、技改扩建前后变化量、需重新申请的总量。

10附件及附图

10.1附件

未能附具所有附件, 经常遗漏的附件主要为环评合同、环境现状监测报告、危废处置合同、污水接管合同、 园区环评批复等, 环评文件修改清单未能逐条说明修改情况。

10.2附图

图件制作不规范, 图件中缺失图例、比例尺, 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现状示意图未标示500m范围线, 厂区平面布置图中未标示排气筒位置、噪声源、无组织排放源、 固废堆场、污水接管口等信息, 水系图中未标示流向、重要水工设施、污水处理厂位置等信息, 遗漏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图、区域总体规划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等。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R].北京:人国人大常委会, 2002-10-28.

[2]张全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的问题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 :10~12.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总结评估报告 篇3

今年以来,我局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应急办的大力指导下,按照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的通知》(都办发[]229号)文件精神和我局制定的“抓基层、打基础,抓落实、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贯彻省、成都市和都江堰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局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应对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到因突发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其他事件造成全市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食盐、食糖、饮用水和卫生清洁用品等生活必需品供求关系发生突变,要采取行政手段保障物资供应。通过努力,我局监管、防止突发公共事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商贸流通企业没有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及安全事故,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目标。

二、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我局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成立了“商务局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我局局长杨水源任组长,分管领导吴枝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市场供应、家畜屠宰、酒类流通突发事件等应急管理,同时加大对各商贸流通、餐饮、再生资源、生猪屠宰、民爆、外资外贸企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指导力度,各企业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商务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指挥体系。

(二)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我局把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抓好应急工作的基础,认真研究各类商务领域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及时编制了商务局《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物资储备应急预案》、《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民用爆炸物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和《商务局应急管理制度》。这些应急预案从预警报告、应急启动、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责任到人,程序清晰,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市场信息监测

我局先后确定由予乐市场、荷花池市场、家美福超市、嘉诚购物、城市购物、郡守府等30余户重点企业为商务信息直报点,重点监测面粉、大米、食用油、肉类、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库存数量、销售形势和价格走势等,定期上报市场商品供求监测统计数据,及时将重要商品销售流通分析材料上报政府及有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些措施为确保市场供应异常波动情况下保障市场供应创造了条件。

(四)切实做好应急物资保障

为切实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供应,结合商务工作特点,依据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市场监测。编制了《都江堰市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和《都江堰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定由都江堰市家美福超市、嘉诚购物中心、城市购物超市作为市级代储企业,由老邻居236家、红旗连锁15家、互惠超市11家、春熙商业6家、家美福超市4家,共计272家直营、加盟店作为乡镇级物资储备点。我市拟储备的救灾应急物资包括:速食食品(方便面、饼干、面包)、饮用水(纯净水、矿泉水)、日用品(卫生纸、毛巾、纸杯)、救灾用燃油(93汽油、0柴油)、其它物资(发电机、彩条布、应急照明灯、安全帽、电池、雨衣)等价值300余万元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

积极协调生猪养殖规模企业、重点生猪屠宰企业建立市级猪肉应急储备基地,目前,已确定辉润屠宰、祥瑞肉类加工、新鑫生猪屠宰、兴旺家畜屠宰、真诚屠宰、忠祥屠宰、卉景公司7家规模屠宰加工企业为猪肉供应应急储备企业。

(五)强化肉食品安全监管

一是在定点屠宰场(点)全面建立和推行屠宰畜源及出场肉品台帐管理制度、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肉品检验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统计监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肉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

二是严格肉品市场准入和购销货台帐制度,实行肉品安全协议准入制度、不合格肉品退市制度,坚决防止非定点屠宰场(点)出场的肉品、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

三是健全举报投诉制度、屠宰信息统计制度,及时准确把家畜屠宰动态情况,上报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净化肉品市场。协同工商、动检、公安等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的专项检查行动,通过多措并举,强化监管,保障了我市肉食品的安全。

(六)规范酒类流通市场

为保证人民群众喝上“放心酒”,我局认真执行国家、省、成都市酒类商品管理法规,加强酒类商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一是认真执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对全市酒类生产企业和酒类批发企业执行流通随附单的情况进行了抽查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市酒类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都能够按规定向下游企业、经营户开具规范的《酒类流通随附单》,未发现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现象。

二是认真执行不向未成年人售酒规定。要求我市各商场、超市、专卖店、酒店等经营场所摆放“不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明示牌,并严格执行不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的有关规定。

三是加强酒类流通监管,确保酒类市场安全。我局不断加大监督力度,通过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有效遏制了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流入市场,保证消费者喝上“放心酒”,全年查处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案件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七)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

我局加大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监管,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责任落实、制度执行、预防措施、应急设施等情况。督促成品油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除隐患,保证了成品油安全生产经营。

(八)认真开展商贸企业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我局多次组织人员对全市的商场、市场、超市、饭店、民爆、生猪屠宰等企业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检查治理。主要排查各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安全生产经营责任制建立和落实情况;大型商场、市场、超市、饭店等人员聚集场所的配电室设备配备、门窗、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灭火器和安全标示等;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定和大型促销活动事先申报制度情况。

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各单位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企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遏制各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九)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文件、会议、专题学习等形式,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习掌握应急工作的程序、方式、方法等基本要求,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应急意识。

二是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工作。结合“安全责任落实年”,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深入企业、群众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印发防范病害猪肉、假劣酒类商品的宣传资料,现场回答讲解群众关心的问题,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对增强广大民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重要商品物资应急储备体系比较脆弱

目前,已经确定的重要商品物资储备企业仅仅是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来承诺,是一种市场化的商业储备,还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手段和调控手段,一些企业储备商品不足量或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商品的供应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应急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

保障重要商品物资储备是商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国家、省、成都市已经建立了政府支持的重要商品、食品、生猪等应急储备体系,对应急储备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极大的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也使政府对应急储备企业的监管落到了实处。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尚没有将储备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级应急商品储备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四、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结合应急管理和商务工作实际,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商务各专项应急预案,扩大预案体系的覆盖面,增强预案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加大对民爆企业、成品油供应等高危行业出台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二)充实应急管理机构

督促各企业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进一步细化应急工作机构的职能,明确相互间的工作关系,把重点放在充实、加强和提高上,努力实现应急管理职责、机构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加强危险隐患排查监管

积极开展重大危险源排查工作,全面掌握风险隐患的种类、数量和状况,对民爆、成品油等重大行业和领域采取更有力防控措施,形成实时监测和动态监管机制。

(四)加强应急商品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主动向上级汇报,积极争取重要商品物资储备费用,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确保应急储备商品真正储的下,拿的出,用的上。

五、典型案例分析

(一)应对市场供应异常波动

12月,由于肉类、食用粮油和液化气等居民生活日用品价格涨幅较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对低收入群众和社会困难群体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元旦、春节来临之际,日用消费品进入销售旺季和价格敏感期,为确保商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生活,我局及时协调相关企业组织货源,丰富市场,保障供应。同时,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和商品质量监督检查,为防范市场供应异常波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确保“8·13”、“8·18”虹口、龙池泥石流次生灾害”物资供应工作

8月13日和8月18日,我市普降暴雨,导致虹口乡、龙池镇发生严重泥石流次生灾害,两乡镇道路、群众饮水设施多处损毁,受困群众达5000余人。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我局及时启动物资应急预案,共计投放价值251万元的抢险救灾应急物资,确保了受灾乡镇抢险、抢修受损道路、公共饮水设施工作顺利开展,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三)加强对商贸企业的服务管理

10月期间,外地部分商场经营秩序有所异常的情况,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商贸企业的服务管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维护社会稳定,商务局于10月22日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国美电器、精品家电城、苏宁电器、好又多、嘉诚电子、城市购物等商贸企业参加了此次会议。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篇4

根据《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07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评估分析的通知》,我局对中卫市2007年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进行了评估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应急工作评估

1.应急决策能力。在决策机制方面,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过程中,我局建立了由各股室、各公路站组成的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集体决策,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全面负责应对工作。在决策时,尊重科学规律,根据实际情况,汇聚集体智慧,组织各股室、各公路站负责人进行会议商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在决策及时性方面,在应对过程各个阶段,各股室和公路站都能根据主要负责人的建议及时作出决策。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路面督查组、安全设施保障组、预案落实情况监督组、指定负责人并立即开展工作。同时对突发事件做出安排部署:一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二是负责人亲自带队实施抢险;三是搞好现场督查,对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及时上报市政府、市交通局,便于采取应急对策;四是采取一切可能的防范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决策科学性方面,在预警、响应、恢复的不同阶段,根据突发事件发展规律和特点,我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有效地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把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综上分析,每个阶段的决策,都是依据应急组织领导小组研究判断结果并根据事件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是科学、果断、及时的。从实际效果上看,群众普遍反映,预报、预警及时,决策果断,为人民群众出行、道路交通运输提供了保障。2.应急保障能力。在制度保障方面,一年来,市局有关部门及我局高度重视预案编制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预案体系,各股室,各公路站都有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乡镇公路站有具体操作预案。同时,注重预案演练,各公路站也有针对性的组织了应急演练,检验了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资金、物资保障方面,我局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应急保障经费;在物资储备方面,均有一定数量的储备救灾抢险物资;在技术保障方面,建立了监测预测、预报等决策支持系统。

综上分析,预案体系比较健全,资金物资准备比较充分,技术保障体系比较完备。但是,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

3.预警预防能力。在预警机制方面,在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密切监测同时,能及时将分析预测结果通报给有关部门。在信息发布方面,相关部门及时将事件预测预报结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渠道及时向公众发布,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时了解事件动向,及早采取防范措施。比如今年冬季降雪,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为保证人民群众出行、道路运输安全,我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道路积雪结冰进行了清扫。在预防措施方面,我局结合实际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部署预防措施。

综上分析,我局根据预警信息,及时组织会商,部署、落实各项措施,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预警机制比较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准确,预防措施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4.应急处置能力。在处置机制方面,以我局办公室为指挥核心,以路政站、督查办、全体应急小组、各公路站为主要力量,形成效率较高的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机制。针对这次降雪,道路积雪结冰较为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我局能够及时组织各股室、各公路站、养护中心等力量,根据应急小组领导的建议,立即对道路进行了排查,对安全隐患进行了及时处治,并立即调度物资,组织人员、铲雪机械对所辖道路积雪进行清除。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处置速度方面,我局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工作准则,在立足于配合各部门进行处置的同时,及时向上级请求支援。从今年冬季降雪的处置事例可以看出,现场处置机制是比较健全的,现场处置反应是迅速的,处置措施是有效的。比如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部门、交通部门都能立即启动重、特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在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勘查现场,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询问、收集证据。设立明确标志,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疗救护机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伤情诊断和治疗。

二、应急经验分析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每起事件发生后,我局主要负责领导亲临现场指导,亲临一线指挥。先后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对应急工作及时作出部署,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保证了各项措施的落实。

2.以人为本,防控结合。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根据事件和灾害发生的规律特点,我局采取了大量措施,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发布预警信息,宣传防范知识。认真做好公路安全隐患查、危桥涵改建等的安全检查工作,努力做好涉险人员排查转移避险工作,在城区利用警车警报器,在乡村利用高音喇叭等非常规手段发布紧急转移命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

3.机构完善,预案完备。我局建立了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了应急决策指挥机构,建立了以行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分级、分部门负责制。有关部门都制定了预案,健全的应急指挥体系为应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健全的预案体系为应急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事件涉及到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启动预案,由指挥部根据现场事故级别和紧急程度,确定应急救援人数及方案,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治安维护、医疗救护等应急机构展开现场救援活动,同时疏导交通,开辟绿色通道,保证伤者及时救治。

4、加强督查,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专家组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件发生后,各专家组从事物的定性、变化趋势分析、防控方案制定、处置方法措施、善后处置安抚等多个方面为应急指挥部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

5、构建新闻宣传机制。建立应急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加强新闻宣传。事件发生后,根据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结合事件的性质起草新闻通稿,及时、准确、客观地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做好舆论宣传的引导工作。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篇5

一、基本情况

2010我办境外涉我及区内涉外未发生一例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三大类突发事件,无任何伤亡和经济损失。发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1起,无伤亡。

二、主要特点分析

社会安全事件:即“9•7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2010年9月7日,一艘有15名船员(其中包括我区3名***镇人员)的中国拖网渔船“闽晋渔5179号”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后又受到日方另外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和非法扣押人船。后经我国严正交涉,日方才释放中国渔船和人员。9月12日下午我办接市政府和市外侨办通知,立即陪同吴庆茂副区长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前往福州参加就此事的工作会议,并于9月13日下午到***机场迎接中国政府包机接回的被日方非法抓扣的中国渔民及其家属;协助安排被扣船员中我区3名***镇人员在福州金鸡山疗养院进行体验、疗养,为他们提供一切便利;积极协送船员回乡并办理其回乡后的相关外事事宜。事后,针对这一事件,我办组织人员联合乡镇、村,在***、***、***、东***及***等5个镇20个村(居)对广大群众进行涉外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以便正确应对类似事件的再度发生。

三、应对工作评估

2010年,我办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推进应急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1、强化监督,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对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了有关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不断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民兵等队伍在应急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要求,抓好专业队伍建设,做好人力资源的统筹规划,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配全应急保障物资和装备,确保应急物资随时调用,便于及时处置突发事件所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努力加强对各村应急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村、企业、学校等重要部位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应急有预案,救援有队伍,联动有机制,善后有措施,切实提高应急管理队伍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能力,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坚持值班制度,认真做好日常值守应急和信息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值班登记、交接班制度。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接收、采集和报送工作,通过良好值班制度的执行以及及时上报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来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2、充分论证,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预防和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制定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完善和修订预案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认

真研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充分借鉴周边兄弟县区的成功做法,注意吸取以往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加强调研,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同志的意见,不断提高预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我办先后制定了《莆田市***区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莆田市***区外侨办地震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要求要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并切实开展预案演练、评估工作。

3、加强宣传,贯彻落实应急管理规章制度。我办着力抓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相关法规和管理规章制度及我办出台的相关预案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进一步提高依法开展应急管理的水平,不断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办领导带头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并认真组织好本办及乡镇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的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学习贯彻落实的浓厚氛围。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夯实管理基础,努力实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的最终目标。

一年来,我办始终把涉外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涉外应急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认真落实涉外应急责任制。经过全办的努力,2010年内我办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圆满地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目标任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办人员有限,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我办应急办无独立的办事机构,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造成办事效率不高,协调力不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应急管理只有管理,没有资金

和应急物资,应急救援条件较差;三是缺少培训和必要的演练;四是宣传还不够深入,方式单一。

五、工作建议

当前,我办公共安全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各类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仍然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基层应急管理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为***港城新区建设创造一个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应组建专门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整合资源力量,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二是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研判分析机制,加强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及不稳定因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加强社会稳定局势的评估,增强工作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三是应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专业队伍建设,开展应急处置的日常演练,提高快速反应和攻坚处突能力。增强各职能部门在处置突发性事件时的协调配合,熟悉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方案和预案,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四是应加强应急救援保障的经费投入,配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满足实战的需要。五是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突发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内容评估

哈尔滨市在哈洽会期间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风险。目标人群为哈洽会期间在哈的所有人员。

1.2 方法

1.2.1 确定专家

邀请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专业领域16名专家参与此本次评估。

1.2.2 制定问卷

根据研究目的, 设计专家意见咨询问卷, 包括专家一般情况、各指标赋值表和专家权威程度表等。

1.2.3 评估方法

参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定的《风险管理标准》 (AS/NZS4360:2004) 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 (Delphi) 法按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等步骤进行。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1], 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学识, 保证资源利用的充分性, 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2], 具有反馈性、趋同性等特点。此次评估分两轮进行。第1轮评估后, 对专家意见进行汇总整理, 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位专家, 供专家们分析判断, 再进行第2轮评估, 提出新的意见。计算公式为风险R= (I×L) ×V。其中R为风险;I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L为严重性;V为人群脆弱性。

1.2.3. 1 风险识别首先采用头脑风暴法

通过邮件请各位专家依据各自的工作经验, 列举哈洽会期间可能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 选出列举率最高的公共卫生事件。

1.2.3. 2 风险分析

分别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及人群脆弱性对传染病、伤害和公共卫生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 并依据评估出的各风险等级水平提出相应的风险处置措施和建议。风险发生可能性赋值标准见表1;风险严重性赋值标准见表2。

人群脆弱性[1]:主要从人口统计学因素、健康状况、社会政治、文化和组织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评分标准:0=没有脆弱性, 1=低脆弱性, 2=中度脆弱性, 3=高度脆弱性, 4=极高脆弱性。

1.2.3. 3 风险评价

根据风险分值进行风险水平估计, 并列出各风险的顺位。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 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咨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主要采用Delphi法常用的几个指标, 包括专家积极系数、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等。

2 结果

2.1 参加评估的专家基本情况

16名专家均来自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公共卫生专业领域工作多年, 大部分参加过哈洽会公共卫生保障工作, 分别来自于卫生应急、计划免疫、实验室检验、消毒和传染病防控等专业。其中主任医师9名, 副主任医师2名, 主管医师5名;男性9名, 女性7名。

2.2 参加此次评估的专家积极程度

第1轮和第2轮专家咨询发出问卷各16份, 收回有效答卷各16份, 有效应答率均为100%。

2.3 专家的权威程度

依据专家对咨询指标的熟悉程度和判断, 计算专家对各指标的权威程度。结果显示专家对此次咨询内容的熟悉程度为0.82, 判断依据为0.84, 计算权威系数为0.83, 说明此次咨询专家具有权威性, 保证了各指标评估的可靠性。

2.4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评估过程中, 第2轮较第1轮变异系数减小, 第1轮协调系数为0.385, 第2轮为0.623, 各位专家的意见收敛, 评分结果趋于稳定, 表明德尔菲法征询反馈过程已近完成。

2.5 评估结果

经过受邀专家两轮风险计分式评估, 共识别出12种风险, 按照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排名, 依次为细菌性痢疾、化学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二次供水污染、流感、甲肝、伤害、麻疹、霍乱、军团菌病、风疹和脊髓灰质炎。

3 讨论

哈洽会举办期间, 正值哈尔滨市春夏之交, 气温较高, 容易导致食物变质和集中式供水细菌繁殖, 易引发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事件。夏季蚊蝇等媒介生物活动频繁, 容易导致媒介生物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同时由于各国、各地参展单位人员大量来哈, 使得输入性传染病的可能性增大。而且由于参展人员众多, 易发生踩踏等伤害事故。如果防控措施不力, 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还会造成严重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影响。

通过此次风险评估, 选出哈洽会期间12种最可能发生的风险, 并对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排名。针对各种风险制订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 能够大大降低传染病等各种风险发生后产生的危害、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然而制订完善、科学的卫生应急预案并保证其实施, 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等资源。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防控风险较大的几类风险中[2]。因此, 对风险较大的几类风险制订完备的预案, 提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将危害降到最低。在此次哈洽会公共卫生保障过程中, 针对评估结果, 建议在哈洽会举办期间加大军团菌病、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等相关传染病防控工作;同时针对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风险较大, 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提早干预;二次供水污染极易引起相关传染病疫情暴发, 如甲肝、细菌性痢疾、霍乱等, 哈洽会举办期间要密切关注二次供水情况, 相关机构要加大对末梢水的检测、监测力度;哈洽会举办期间要加大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舆情监测, 完善与媒体及大众的风险沟通机制;哈洽会举办期间由于参会人员众多, 要防范踩踏、挤压等突发事件发生, 在场馆重点场所张贴醒目标识, 提示注意防范措施。

Delphi法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预防和护理等领域, 是一种重要的评估和决策工具。挑选专家是影响Delphi法预测结果的一个重要问题[3]。调查中, 各位受邀专家均在黑龙江省疾控中心工作多年, 是公共卫生第一线的专家, 对全省传染病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种监测数据掌握的非常全面;专家来自不同专业所 (科) , 各专业领域都有交叉, 保证了对此次风险评估所研究问题的全面性。而且, 两轮应答率均为100%, 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竹航, 张丽珍, 赵新华.Delphi法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2011, 5 (27) :459-461.

[2]王瑞平, 郭小芹, 毕安华.2010年松江区上海世博会传染病风险评估分析[J].疾病监测杂志, 2011, 4 (26) :305-309.

上一篇:关于成立项目部团支部的申请下一篇:梦想足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