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精选7篇)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1

2011103404 突然很想谈谈人生观的主题,特别是在上了大学之后。身边的人在都欢呼解放,当然其中不乏有些人是真正知道自己是从哪来,要到哪去。高考结束后,如释重负的最直观的感觉,没有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大家甚至不知道拿什么来填补自己多如牛毛的课余时间,也就有了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聊寂寞,诉迷茫,谈恋爱。

除了男生们中意的电子游戏,美剧和好莱坞也是也是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寄托,他们崇拜欧美的文化,认同他们的主流价值观,甚至不加筛选,直接实践也不足为奇。为此,研究美国电影中所要传达的主题是很有必要的,精华拿来借鉴,糟粕就不必要了。

在这里希望借三部影片来探讨一下,《怦然心动》、《朱诺》及《美国丽人》。1.《怦然心动》

故事始于朱莉对布赖斯的一见钟情,朱莉对刚刚搬来的邻家男孩陷入了疯狂的痴迷中,朱莉以为自己对布莱斯好,他便会感受得到,却从来没想过布莱斯是否愿意接受她给予的好;朱莉在乎布莱斯的一举一动,揣测他眼神言语背后的意义,如果布莱斯给自己回应一个好或是一个清澈靓丽眼神,朱莉像是得了最心爱的礼物一样快乐窃喜,以为那一定是布莱斯也爱上着自己,却从未想布莱斯只是敷衍或者想尽快逃离……

朱莉想要和布莱斯分享所有自己在乎喜欢的东西,树上看到的美丽风景,自己饲养的母鸡下的蛋……朱莉就是这样不顾一切的对布莱斯好,跌跌撞撞,冒冒失失,她甚至幻想和布莱斯的初吻,像少女漫画里那样,像浪漫电影那般…… 朱莉以为布莱斯一定会感受得到,直到她被布莱斯伤到了自己小小心灵里那份女孩敏感的自尊,直到她看懂并且理解了父亲告诉自己的“整体大于部分”的那片美丽风景。

是的,也许每段邂逅都是如此,我们首先了解的是一个人的外表,然后才是内心,从感 性的喜欢升华到理性的爱。所谓表面的东西,通常免不了肤浅,极具迷惑性,因而我们需要了解“整体大于部分”,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

懵懂的初恋没有冷硬的防御,它更宽容更温暖。所以当布莱斯幡然醒悟时,朱莉给了自己和布莱斯一个机会,让自己来得及勇敢接受,让布莱斯来得及表白,来得及说“我喜欢你”,来得及初吻,来得及成长。

看这样的电影,会让人嘴角上扬泪湿眼眶却不是为电影本身的感动或悲伤,而是那份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慨和美好回忆,这大概也是此片已年过六旬的美国导演罗伯·莱纳对青春情感的最美好的解读。

2.《朱诺》

《朱诺》的别致之处,在于用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呈现出一个一般美国导演不愿涉及的话题:青少年意外怀孕以及堕胎问题。在那个标榜人道主义的国度里,这显然是个尴尬且不合时宜的话题。而影片恰恰成功地消除了观众的反感情绪,十分巧妙地把人们视点转移到关于真情与爱、责任与成长的思考中去。清新的吉他声里轻轻地哼唱,如同影片开头的秋天般风轻云淡,青春岁月就如同流水般静静地流淌。这显然不是青少年自我感知的世界,而是成人对青少年成长的回顾。因此影片就像女主角朱诺呈现出超乎其年龄的成熟一样,带有一份安然与恬淡,甚至夹杂一丝往昔不再的忧伤。当然,它并不妨碍影片独有的喜剧感,事实上,《朱诺》的喜剧气息正是来自于成人对青春期所做“傻事”一种戚戚然的感慨。漫画式的画面处理形式,色彩斑斓的布景以及妙趣横生、富满时代气息的对白,为观众呈上一桌另类搞笑的视觉大餐。一年四季悄然流逝,而青春在某一刻嘎然而止。

在我看来,《朱诺》其实不仅仅是一部少年成长问题的影片,倒可以看作一部女性题材电影。追问什么是爱的永远是影片中的女性。作为少女的朱诺,她追问两个相爱的人是否能够永远相爱,她困惑过爱情的真实性,但终究勇敢拾起身边的爱情——“孩子他爹”布里克同学,并“洋洋得意”地说:“别人是先恋爱后生孩子,我是先生孩子后恋爱。我从不随波逐流。”而凡内莎是成熟的职业女性,她也许不是一个好妻子,但一定是个好母亲。她不能生育,曾经恩爱的丈夫终于因为没有准备好“长大”做父亲而离开她,但她对于成为母亲这个愿望的坚守,却成为本片另一种坚强和温暖之所在。

然而,《朱诺》站在社会舆论的高度,对这一影响青年学习健康的现象,不是正确引导,而是一味的纵容。甚至把朱诺的婚前受孕,描写得饶有兴味。而她周围的人物,由于文化使然,不但熟视无睹,而且支持纵容,仿佛婚前怀孕---甚至把他生下来是一件很值得标榜的事似的。严重侵蚀了中国青少年还没定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事实上,美国人在国人眼中虽然开放,但绝对达不到这种程度,美国人有着对名利的向往,他们不希望成为流言的焦点。这一点从热播了十年的《绝望的主妇》中可以得到验证,布里宁愿说自己的外孙是自己的儿子,也不愿让女儿担负未婚先孕的名声。

恋爱是很自然的事,而孕育就不单单是两个人,更不用说两个未成年可以独立解决的。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现实是骨感的,只能说,电影这门艺术还是高于生活,它的举重若轻不免有些脱离实际,虽然它倡导社会给予未婚妈妈更多温暖,但没有人应该为你的成长买单除了你自己。

3.《美国丽人》

电影一开始,就为男主人公莱斯特安排了一个宿命的结局,并又以莱斯特的旁白串起一个个促使他走向宿命的镜头,而我们所要观摩的就是这些镜头编织成的莱斯特死前的生活,也就是他余生每个第一天的点滴。抛开片头,该片在叙事上并没有玩什么把戏,而是很平常的直线叙事,从莱斯特原先的常态生活到莱斯特人生态度的转变再到莱斯特死去,都仿佛流水般,平淡地讲述着。但这流水却有着多个岔口,每个岔口都均匀的流畅,最后有聚集在一起,就好像片中的所有人都与莱斯特得生活脱离不了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这一个发生在美国的小故事。

然而,它虽小,却攒聚并放大了所有美国家庭中存在着矛盾——莱斯特和他的妻子卡罗林之间失去甜蜜,日复一日机械地生活在一起,多年之痒早已麻木得使他们忘记做爱是如何一回事,而且工作和家庭的负担在二者身上加剧,再面对女儿的叛逆,婚外的引诱,莱斯特和卡罗林都陷入了这片沼泽之中,且越陷越深,被吞噬在形而下的病态中,导致一家三口都为了追寻属于自己的快乐而放弃了家庭这一重担,使家庭变得四分五裂;而关联这个故事的另一个三口之家,则将形而下的病态上升到形而上,家庭暴力俨然成为这个家庭的家常便饭,其中莱斯特女儿的偷拍癖男友承受着曾是海军上校的父亲的身体折磨,和精神恍惚的母亲的精神折磨。该片着力讲述着就是这两个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病态家庭,因为它们占据着莱斯特死去的起因及经过。好在《美国丽人》一直都是在安抚着极端,没有直击极端,所以,你可以在《美国丽人》的病态中感受到希望,类似于大病康复的希望。

通过对以上三部影片的分析,不难得出美国人的基本人生观,对比国人,他们更倾向于先追求享乐,在轻狂的年少实现狂热的恋爱,再去谈理想,谈奋斗。而且美国人崇尚自由,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他们会真挚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国人则相对内敛。“喜欢就在一起,不喜欢就分开”的方式显得十分洒脱,但事实上,传统的美国观念是倡导谨慎选择伴侣的,对于现状美国人自己也感到不安,个体的感觉固然重要,但家庭的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人都有欲望,但人不能为所欲为。

就我个人看来,这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性问题,美国物质财富的极大富足确保了他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都实现了“生活”,而并非类似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拼命求“生存”。中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追求目标和人生观,人们无法在还未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去追求浪漫的爱情。正如《丰乳肥臀》中讲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厂里最矜持出色的女工为了一个馒头也甘愿接受猥琐的厨子的猥亵。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2

一、时代背景介绍

意大利的黑手党起源于17世纪的西西里岛, 并于19世纪末进入到美国。20世纪初, 美国黑手党迅速发展, 并垄断经营有毒品, 赌场, 高利贷等非法产业。然而, 美国黑手党组织体系庞大, 涉及范围广, 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1972上映的美国影片《教父Ⅰ》对现实生活中的黑手党结构有着清晰的阐述。在该结构中, 有老板维托.唐.科里昂, 军师汤姆.哈金, 副老板山尼.提诺, 下属克里曼沙, 泰西欧, 杀手路卡布拉西以及相关线人。通过这些相关细节, 该影片清楚的展示出了现实生活中的纽约黑手党的状况。

二、基于现实的电影情节分析

影片《教父Ⅰ》讲述的是1945—1946年间以科里昂家族为主的美国黑手党的发展史。在这部影片中, 我们可以看出拥有“教父”尊称的维托.唐.科里昂的命名与现实生活中黑手党组织的开山鼻祖“唐.维托”之间的密切关系。在黑手党内部, 他们认为在名字前面冠上“唐”字是其最高的称谓。而“教父”这个称谓, 在意大利人眼中是一种宗教上神圣的亲密关系。因此, 人们在影片开场时可以看到, 殡仪师包纳萨拉向维托.唐.科里昂求助, 并尊称他为“教父”, 希望他能够主持公道。

(一) 政治保护:掌控着黑手党的生存权

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黑手党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该组织与重要政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这部电影中, 这种关系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糕饼师纳色利求助科里昂, 希望他能够让自己未来的女婿拥有美国人的身份时, “教父”令军师汤姆将这件事情转交给犹太籍众议员去处理。因此表明这些黑手党在政客中安排有自己的成员。不仅如此, 军师汤姆在影片中提到了相关参议员以及法官对科里昂的女儿致信以祝贺其婚礼。这也表现出了黑手党们与官员们私下里的关系。

(二) 司法保护:相互勾结, 有恃无恐

在美国黑手党看来, 能够拥有强大的司法保护才能够尽最大可能的摆脱牢狱之灾。通过买通警方和政客, 这些黑手党组织更加有恃无恐。对于那些不合作的警方, 他们会不择手段的用枪杀, 爆炸等残忍的手段来除掉这些障碍。而这一特点在影片中也多次体现。当科里昂遇刺, 在医院抢救时, 当地警方被其他黑手党组织买通, 拘捕了科里昂手下, 同时为他们提供了第二次刺杀机会。而影片最后, 在麦克指派的杀手中, 其中一个则是当地警察, 他被买通去射杀了其他的黑手党头目。不仅如此, 汤姆在科里昂的家族里不但充当了军师的角色, 他也因为熟读法律而担当了律师一职, 为该黑手党组织提供了法律保护。

(三) 广泛的财务收入

对于美国黑手党来说, 除却政治和司法的保护, 其财务的来源广泛, 为该组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现实生活中, 美国黑手党们的产业丰富, 包括有敲诈, 色情服务, 赌博, 以及贩毒等产业。影片中, 汤姆在与科里昂商榷是否与毒枭索拉索合作时, 对己方产业进行了大概的介绍。而这些产业主要包括有对赌场和工会的控制等。

(四) 娱乐领域:黑手党发展的沃土

对娱乐领域的涉足也为美国黑手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好莱坞和报纸业的涉及为黑手党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根据估计, 20世纪60年代前后, 好莱坞约有30%的股份被控制在黑手党手中。他们利用这些明星间接去操控政客, 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与此同时, 他们也在报社中安插自己的成员, 从而更好的隐瞒一些黑手党们肮脏的事实。影片中, 明星强尼.方亨由于想要出演著名影片被拒绝而向克里昂寻求帮助, 在军师汤姆的威胁下, 该影片的导演最终妥协。而当麦克成功射杀了毒枭索拉所以及与其相勾结的警官麦克劳斯基后, 在克里昂家族的操控下, 美国媒体从最初的负面报道很快调转方向, 不再追究凶手麦克而指责相互勾结的警察与毒枭。

三、结论与意义

通过对影片《教父Ⅰ》与现实生活中的美国黑手党文化进行具体分析, 人们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黑手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 本文在对该组织所涉足的政治, 经济, 司法以及娱乐等领域的详细分析后, 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影《教父Ⅰ》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戴惠湘.血腥中现温情自制中求合法——电影《教父》三部曲中的黑帮哲学》.文史博览.2006.

[2]、黄立.西方黑社会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广西社会科学.2003.

[3]、黄水乞.马里欧.普佐谈《教父》的创作.外国语言文学.1988.

[4]、康树华.美国黑手党的历史和现状.法学探索.1996.

[5]、希莫里克.杜瓦尔.黑手党.东方出版社.2003.

[6]、杨昌军.黑手党:具有政权属性的反社会组织—解读美国意大利黑手党瓦拉奇专案.经济研究导刊.2010.

[7]、严敏.《教父》是部什么样的影片.电影评介.1984.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3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想必会令无数人想起当年轰动一时的电影《少林寺》。该片于1982 年初上映,国内观影人次达到5 亿,在日本也创造了3000 万元的票房收入。这在上世纪80 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无疑是一个巨大成功。影片讲述了隋朝末年,叛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将神腿张杀害,其子小虎(觉远)逃出,投奔少林,为报父仇,落发为僧。其间与牧羊女白无瑕产生一段纯真的爱情。后来,觉远与众武僧协助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接受嘉奖。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片中武打场面真实,演员表演朴实自然。尤其是李连杰和丁岚这对金童玉女的组合,电影一上映,立即成为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该片取材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主要的拍摄场景,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名刹”美誉的少林寺。中岳嵩山的风景秀美,千年古刹的壮丽巍峨,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都在影片中有很好的体现。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承载。

佛教于公元前6 世纪由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后发展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于西汉时期由古印度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有的儒、道思想经过几百年的斗争、冲突与融合,终于在东晋时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文化主流。据史料记载,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十九年(公元495 年),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作为历代佛教兴盛的见证,少林寺可说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佛寺,它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少林寺》不仅是一部具有艺术美感的电影作品,更是弘扬佛教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该片中所展现的佛教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的修行

大乘佛教的主要修行方法,称为六度。度即渡,指到达彼岸的六个方法或六种途径。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布施,简单地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影片中老方丈率众僧向饥民施舍稀粥,在自身都不富裕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周济穷人,这正是六度修行的第一度──布施。而后,又让众僧救回伤重濒死的小虎。救人于危难之中,这也是布施。

六度修行的第二度──持戒,意思是所有坏事应该戒除,所有好事应该去做,而且要坚持下去。大乘佛教的“五戒”,是佛门弟子的基本戒律,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不杀生是指不伤害一切众生。片中众武僧为救小虎宰杀青蛙熬粥,是否犯了不杀生戒呢?这还得仔细察看事情背后的情由。小虎身受重伤,逃出险境,身体过度虚弱。寻常的粗茶素斋,营养不够,很难令其恢复。众僧救人心切,才想出了熬田鸡粥补身的方法。虽于小处杀生(取了青蛙性命),但于大处讲却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恰恰体现了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核心教义。

除了不杀生外,“五戒”中还有不邪淫。对出家修行的佛教弟子来说,必须根本戒淫。觉远的剃度仪式上,僧值问他能否持邪淫戒,觉远念及与牧羊女白无瑕的感情,心中怅惘,犹豫不答。僧值再问,觉远乃答:能持。这个情节一方面说明觉远出家有决心,并非一时冲动之下所做的决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觉远和无瑕之间,相扶相助,共度患难而产生的真实情愫。正所谓“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命运让他们相遇,又于危难时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所以彼此动情也是最正常不过的。难怪觉远出家之时,藏于立柱后的无瑕听到心上人一心向佛,从此斩断一切情欲,禁不住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影片在反映佛教文化的同时,并没有排斥普罗大众的情感诉求。正因本片情节合理,演员演绎到位,才让广大观众深深为之吸引,成为一代佳作。

六度修行中的忍辱,简单地说就是忍受各种痛苦和损害。痛苦,包括修行过程中的饥、渴、寒、暑、疾病及自然灾害等;而损害,则指一切众生对其所做的辱骂、欺侮、伤害等等。片中小虎为报父仇,甘愿出家,研习少林武功,历尽千辛万苦,这是本片中最大的忍辱。而佛家讲的精进,通俗地说,就是勤劳,不懒惰,做事努力。觉远出家后,每天与众师兄练习蹬脚、扎马步等基本功。由于长年累月的蹬、踏、用力,每个和尚脚下的石板,都形成了一个个窝坑。在师父的劝说下,觉远心无旁骛,安心苦练。这就是精进。觉远被仇人打败后,回到少林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日不辍。除少林拳外,还操练了多种兵器,为报仇做好准备。这也是精进。正是由于觉远忍辱负重,发奋图强,最终手刃仇人,替父报仇,为民除害。

六度修行的第五度,称为禅定,意思是用心专注于某一对象。禅定也叫坐禅,是佛教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其目的是净化心灵,锤炼智慧。由“凡人”到“成佛”的整个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是禅定。相传菩提达摩于南朝末年,由印度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宣传大乘佛教,后来到嵩山少林寺修行,创立了禅宗。禅宗的主要修炼方法叫“壁观”,即面壁沉思,静坐修行。影片开头,介绍了少室山北麓的五乳峰下,有个达摩洞。达摩曾在此面壁修行长达九年。天长日久,其身影投射在一块大石上,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影石”。由于禅宗的修养方法简便易行,因而迅速推广、流传开来。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达摩被定为中国禅宗初祖。少林寺被尊为禅宗祖庭。

二、佛教饮食文化

佛教认为,饮食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佛教饮食观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吃素、戒酒、饮茶等。素食是大乘佛教慈悲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原始的佛教戒律中,僧尼是允许食肉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出家人过的是乞食的生活,施主家有什么就吃什么。只要没有看到,或没有听说,或没有怀疑这动物是专为出家人而杀,这样的“三净肉”是可以食用的。但因大乘佛教认为食肉就是杀生,而南朝的梁武帝笃信大乘佛教,于是规定僧尼禁止食肉,违者严惩。从此以后,素食逐渐成为中国佛教饮食习惯的主要特点。所以说,佛教禁止食肉,并非因为它是肉,而是因为不可杀生。食素是出于戒杀生的慈悲心。片中小虎误杀了牧羊女的狗,又将其烤熟来吃。正巧师父走来,小虎为答谢师父的救命之恩,邀其一同食用。师父道,“自出家后,想起它(狗肉)来,也是一种罪过。”众武僧尾随师父,闻到肉香都嘴馋起来,师父将狗肉分与众人同食。徒弟们说:我们这是犯戒了。师父坦然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出家人多行善事,不必拘于小节。众徒弟听了,也都释然。大家每日劳作辛苦,都很想食肉开荤,但出家后有戒律约束,过的都是清心寡欲的生活。师父心疼徒弟,允许他们吃一点狗肉,而这肉也符合“三净肉”的条件。况且梁武帝之前,僧尼本来也没有禁肉,细想起来,众僧也不算犯戒。

五戒中有一条,就是不饮酒。佛教戒律规定,无论在家或出家修行,都禁止饮酒。佛教认为,酒能乱性,过量饮酒会使人丧失心智、迷失本性,做出许多坏事,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严禁教徒饮酒。但有两种情况不算犯戒:一是得病时其它药都无效,只有酒才能治好时,可以饮用;二是以酒为药涂疮消炎时,可以使用。影片中众武僧吃狗肉时,有个名叫色空的和尚在一旁边吃肉、边喝酒,愁闷异常。他原本与妻子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天他外出买酒,归来却眼见王仁则的兵马残杀了即将临盆的妻子。他为替妻、子报仇,才遁迹空门,做起了和尚。色空似醉非醉,使出了一套自创的武功──醉棍,令觉远叹为观止。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虽说饮酒犯了戒,但色空酒后未做任何坏事,只是以酒消愁,并且还从中悟出了新武功,应该说是酒为他疗了情伤,使其武艺更上一层楼,也可算饮酒的一点好处。符合以酒治病不算犯戒的规矩,只不过色空和尚治的是心病而已。

三、少林功夫

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建寺之初,丛林遍野,人迹罕至,常有野兽出没,威胁到僧人的修行和生活。僧人长时间静坐参禅,会令肢体麻木、神志萎靡,所以需要起身舒展肢体。时间长了,这些动作逐渐定型,演化成了少林拳术。僧人习武不仅可以舒展筋骨,强身健体,还可以对抗野兽,抵御外侮。隋末唐初,少林武僧协助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有功,接受封赏,准予养寺兵五百。从此以后,少林寺有口皆碑,武术成为该寺传统,武以寺名,寺因武显。少林武功内容丰富,主要包含拳术、器械、功夫三大类。影片中多次展现了少林武功的魅力,武打场面可说是整个电影的灵魂。

电影一开头,小虎伤重投奔少林,众僧正在师父指导下练功,展示的就是少林棍法。小虎伤愈后,随大家一起去河边提水,众武僧都用尖底桶提水,且行走时双臂要抬平,脚下还要踩着石头过河。这动作看似有趣,实则是训练僧人的体力和耐力,修炼基本功。随后和尚们在寺内操练各种武功与兵器,先后展示了北宗枪法、长刀术、绳椎术、螳螂拳及地躺拳等,令人不得不佩服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片中一场重要武打戏,是觉远为救无瑕,与王仁则交手。王酒后使出醉剑,觉远用一套棍术与之抗衡。二人打得难解难分,从客厅直打到花园,招招要命,看得人惊心动魄。最终觉远不敌对手,回到少林苦练武艺。这一段分别展示了少林拳、三节棍、柳枪术、长刀术。李连杰不愧为连续五届全国武术比赛的全能冠军,一招一式,动作到位,有力,灵活,把每一种武术的魅力都发挥到了极致。

片中还有多处武打场面。如觉远、白无瑕掩护李世民渡黄河,在渡口遇官兵追杀,觉远只身杀敌,白无瑕护送李世民乘船离开。师父及众僧及时赶到,共御强敌。后王仁则带兵围攻少林,师父率众武僧与王军恶斗,双方互有伤亡,师父也在此战中不幸牺牲。王仁则得知李世民已渡过黄河,直取东都,慌忙撤兵,被觉远等追击。觉远与王仁则厮杀,最终手刃仇人。在这几处重要武戏中,觉远、师父、众僧等各显神通,使出浑身解数,为观众们奉上了连台好戏,成就了一部伟大的武术电影。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日本拳师宗道臣曾来少林寺学习、切磋,创立了日本少林拳,并于1980 年携妻女及弟子重访少林,自称少林入室弟子。日本少林拳弟子达一百万众。少林武功享誉全球,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美国电影体现出的美国精神 篇4

美国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是各族裔文化的大熔炉,更是认识各国文化、开阔眼界的地方。在美国的社会文化中,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而美国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生动形象的向我们呈现了美国社会文化中积极的一面。1美国人高度崇尚个人主义

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深深的影响着美国社会文化,这不仅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在文学艺术上。中国的电影《花木兰》是写女子也能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这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而美国的《花木兰》则是为了证明自己,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迪斯尼公司与美国艺术家以其独到的眼光,将中国千年来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改编为一种流行文化,得以风靡美国。影片中描写木兰为了证明自己,毅然替父从军, 在军队被训练成一个英勇的战士,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她凭借其惊人智慧和勇气用火箭炸雪山,引起雪崩,埋葬了匈奴的军队。后来木兰杀死匈奴,成为被人尊敬的女英雄。影片所传达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木兰自己所说“我是在证明我自己”,这充分体现了她的个人主义思想。

又如电影《超人归来》中,为什么让超人救一架飞机而不是救别的?美国人相信他们可以自我拯救,这完全是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类似的影片还有《超胆侠》、《蝙蝠侠》等,他们都是正义的化身,在人类遭遇苦难时,能够挺身而出,拯救人类,战胜邪恶成为英雄,这些影片都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2创新精神是美国社会兴旺发达的源泉

美国人的创新精神无处不在,不仅体现在科技方面,更体现在美国的文化产业中。美国电影总是超乎人的想象,创造出新的内容、新的模式,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

美国影片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海底总动员》中的CG画面无比美丽丰富,制作人员们以独特的创意和新奇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全新的海底世界,其精美绝伦、变幻莫测,带给观众无限的惊喜。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其他所有细节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创新:小丑鱼等众多海底动物的可爱形象,以及它们生活的奇妙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银幕景象。将动画发生的场景从陆地移到海底,整个背景的改变,使我们有了更多全新的体验。尤其是遇到危险时他们四散逃生的场面:小丑鱼的拼命奔跑,水流的涌动,以及各色海底生物的接踵出现,那鲜艳的颜色,逼真的质感,流畅的动效,清凉的气息,都令整部影片浪漫刺激又美轮美奂。或许单从迪斯尼的动画片来看美国的电影还不够全面,但至少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会被固定的老套的模式圈住,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电影《星球大战》、《终结者》、《侏罗纪公园》、《哈里波特》、《真实的谎言》等影片中,巧妙地运用了计算机辅助制作的特技,从而使这些电影呈现了许多超出常规、意想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精彩画面和场景。由此可见,人的创新精神是无止境的,正是由于美国人的这种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才有今日美国电影业的辉煌。3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

美国是个尊重个性、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提倡自我奋斗的民族。自我奋斗成功的故事是“美国梦”的精髓部分。无论是卡内基从一贫如洗的学徒工到富甲天下的钢铁大王,还是林肯从平头百姓之家平步青云地登上总统宝座,他们都是美国普通人津津乐道、梦寐以求的成功典范。

从《阿甘正传》中,我们领悟到阿甘的执着和奋斗精神。阿甘会冒着枪林弹雨去救自己的朋友,他会为自己心爱的人写上几百封几千封永远也寄不出去的信;他会为了朋友的遗愿而去尝试一件他从来未做过的事——捕虾;他更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动自己曾经的上司——一个在越战中被炸去双腿而自暴自弃的退伍军人,使他重获新生。他在用心去成长,在成长中收获,他不是在刻意地追求一条路线,寻找一种方向,他只是用自己的双脚跑出了他的人生、爱情、跑出了整个世界。阿甘的智力在我们正常人看来有些残障,但正是因为他的执著,他达到了一个又一个高点,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阿甘的奋斗历程,也是美国人创业、成功的缩影。

自我奋斗是美国人引以为荣的一种品质,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美国励志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描写了一个著名投资家在成名前所经历的艰辛和坎坷,以及为了家庭、为了个人的成功而不懈奋斗的故事。主人公克里斯是一个推销员,推销一种华而不实的医疗器械,业绩总是很差,生活十分贫困,为此妻子离开了他,他只能带着幼小的儿子颠沛流离。为了一个证券公司实习员的工作,他起早贪黑、忍辱负重。最终取得了最佳的业绩,得到了这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后来他创建了自己的经纪公司,成为百万富翁。这是根据金融界传奇人物——克里斯·加德纳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自我奋斗精神。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5

师德情怀情怀可以反映一个教育工作者灵魂。在语文课教学中要体现教师的师德情怀情怀。应该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师德情怀放在首位。“以学生为本”是新课程中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方法。它为教师工作竞争力度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影响和渗透师生的关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师德情怀,教师必须做到亲重学生、感情投入等。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知识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在新的教学领域中师德情怀观念更为引人关注,因此,新课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规约教师个体行为,同时也确定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和道德观等全面不断完善的人。教学思想的更新,已成现当代教育者迫在眉睫需求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的师德情怀对学生的发展进步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中的

育人要求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师德情怀水平。在教育教学中要有信心为学生创设情境,把语文教学溶入到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所在,使学生形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新一代人才。

二、“以学生为本”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是尊重学生的求知欲,转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要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要更加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的最新成果,学习经济、科技、文化、法律、师道等知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自身师德情怀素质,真正做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相互统一。要重视引导学生着眼未来,充满理想。

三、加强对“后进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对“后进生”的教育,首先是要告知学生“后进”的原因,懒于用脑,学习无信心,而长期这样坚持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从思想上让学生知道学习是基础,教育学生认识转化语文学习的深远意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只有先在思想上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表现在行动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生”群体进行教育,为课堂教学服务。对后进生群体要倍加关爱,作为教师或其他同学都应该尊重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减轻思想压力。在教学中,本着关心爱护的教育原则,对他们多投入关心、耐心和爱心,用毛毛细雨滋润他们的心田,用微风拂去他们的阴影。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6

摘要:女性电影是指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中运用女性特有的创作、表达方式,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及对女性生存的压抑,以崭新的人文观点和全新的美学理念,鲜明的颠覆父权中心文化的女性主义创作方式来拍摄的电影。

关键词:美国女性 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是女权主义理论的重要分支,它借助于社会学、精神分析学和文化分析学三种模式,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电影的内部构成、观众的反应以及文化控制上的性别差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不断丰富、反省着自身的同时,也不断地检验和挑战着主流的各种电影理论,也为我们研究女性题材电影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1.1 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在女性电影中,性爱(男女本性)和美(包含美色)是其不可回避的影响。在男性主导的影视文化机制内,理想的男人是期待视野的核心,而女人则无关紧要。但女人或多或少必须出现,因为她们的存在印证着男人的温柔和深情。在美国早期电影银幕上的性感女性形象还是有所保留的。但是,时至今日,性感女性却发展到了以各种妖艳的穿着、各种诱人的姿态频繁地出现在电影银幕上。根据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电影银幕上出现的女性所进行的研究,人们发现90年代的女性形象比60年代的女性形象穿着更加具挑衅性,姿势和行为上更为挑逗,即使是职业女性亦是如此。事实上,美国电影银幕上性感女性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在美国这种个人主义思想主导的社会中,个人的感觉和欲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美国男人眼里,女人总是跟她的女人魅力联系在一起的。于是电影就通过塑造出性感女性的形象来吸引尽可能多地男性观众。

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两性关系的新变动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大胆质疑男性社会构筑的象征秩序和女性在其中的从属地位,不断抗争,试图冲破男性主体的桎梏,重建赋予自身价值和意义的女性语言文本。这种思想引导下创作的女性题材电影大多强调的女性自强独立的精神气质和男女互助互补的平权意识。如《霹雳娇娃》《生命的证明》等。而尽管黑色电影大多以男性为表现中心,但女性却在电影中扮演主动的角色。影片中的夺命女郎既性感迷人又冷酷无情,她们通常为了某种深藏的目的而诱惑和利用男性,使他们身陷危险之中。尽管“夺命女郎”最终和和因为自己邪恶的欲望也招致惩罚并走向毁灭,但她们的出现却能够将女,胜的欲望与认同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形象从作为男人“附属物”的他者地位中解救出来。近期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则以其鲜明的女性意识宣告了对“双性文化”的召唤。较之以前女导演制导的充分女性视角的女性电影,它不再沉醉于过分的情感谊泄,纯感性的心理铺陈,或挣扎中的困惑以及最终悲剧性地苟活或自杀的命运,而是给予了更多理性的、客观全面的思索,指引了一条走出泥淖、迈向光明的路途

1.2 美国女性题材电影中的主体性意识

美国电影银幕上性感女性形象的出现跟人们对性的观念的改变有关。在20世纪初期,弗洛伊德的理论被引入美国。它重塑了人们对性的观念,使得年轻人尤其是妇女享受到更多的性自由。她们开始以新的形象出现:超短裙、短发、抽烟喝酒、毫无顾忌地谈论性。为了迎合人们对性的观念的变化,电影银幕构建了更多的性感女郎。20世纪印年代,好莱坞制造了玛丽莲·梦露、索菲亚·罗兰、简·方达等一大批性感女星来迎合大众,并先后推出了《热情如火》、《七年之痒》、《人生得意须尽欢》等众多经典性感电影。在这种被男性化的视觉模式中,女性被编码为强烈的视觉和色情符号,具有被看性的内涵。女性的情欲冲动是受到压制的,被压制了的女性情欲是以完全满足男性快感为取向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女性往往被配置在客体(或缺席)的位置上,她是男性欲望的接收者,是被动地出现,而非主动表现,她的性欢愉仅能从她自己被客体化的状态中形成。女性题材电影在影片给观众的愉悦上,主要是视觉愉悦。她们承受着男性的目光,迎合着男性的欲望。这样的模式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的电影银幕上如日中天,直至今日仍未有任何衰退的迹象。

大众文化兴起、女权主义盛行后,经济独立的女性才逐渐摆脱了“被看”而具有了主动“看”的意识。从此,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品质有所提升,不仅纯男性阳刚的电影中加重了女性分量,男性导演也开始将女性形象纳入创作主体的范畴,女性导演更是努力关注女性生存发展、情感心理、命运理想等真实状况。女性唯有通过不断的超越才能实现意识的觉醒,这种超越就是要建立一种辨证的女性主体观,真正消除两性间的冲突。首先,女性应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那种男女二元对立模式中的绝对主体和绝对客体都是片面和狭隘的。其次,女性主体又应该是多元的,它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即性别主体和社会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在这种辨证的女性主体观基础上,女性题材电影才有可能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获得新的发展,影片中的女性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可见的人类”。

2.1 女性题材电影中由“他者”视角建构的受众地位差异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他者”视角很大程度上受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所启发。按照拉康的观点,在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中,象征秩序就如同儿时母亲的目光那样,规范制约着社会化进程中的“自我”。“他者”最终会被内化为“自我”,于是“自我”丧失了主体性,成为“他者”的“客体”。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也认为,父权制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就是奴役女性,使女性丧失了“自我主体”身份的“他者”。在男性社会象征秩序中,女性按照“男性他者”的要求被建构起来,女性不是女性自己的女性,而是男性社会秩序所归位的女性。以“男性他者”的客观存在为审视角度,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分析了在父权制社会背景下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她们发现,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要么被定位成男性观赏的对象,要么就是男性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女性形象,或者是女性在“男性他者”文化影响下的自我投射。

尽管当前全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电影都是与女性相关的,但几乎大部分的女性都是男性的视觉对象。好莱坞以色情机制为基础的商业电影是“三个男人看一个女人”,这三个男人是:男导演、男主角、男观众。这种制作机制把色情编入了主导的父系秩序的语言之中,以对男性观众施加看的快感。于是,为了迎合父系秩序中男性的观看癖,女性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在男性看来,这样的女性是具有被看的价值和内容的,所以电影要展示女性的性感冲击力。在大部分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度崇拜从而成为空虚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彻底操作在男性想象中的女性角色。因此,女性是男性“他者欲望”

投射后的女性,而非女性自身。一些批评者更是指出,大部分电影观众在观影时带有潜在的男权制思想,而影片恰恰迎合了大众这种受几千年传统影响而具有的对女性的压抑和偏见。例如对男性主动、女性被动模式的强化。对女主内男主外家庭模式的肯定、对女性在事业上成功而在家庭巾失败的反复渲染、对女性“被看”的形象作用的突出,都滋养了观众的这种男权心理。

2.2 女性题材电影的“他者性”视角使电影研究人员的关注对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女性观众。

如果电影是男性凝视的,男性通过“窥淫癖”、“恋物癖”获得视觉快感,那么女性观众的位置是什么?她们在观影过程中的认同是什么?我们可以发现,具有男权心理的并不仅仅是男性观众,很多女性观众的审美经验基本已经屈服、认同甚至主动投靠于男权礼会,因此已经失去了她们自觉甚至白发的女性意识从而异变为男性观众。她们并未意识到这些影片对自我性别的压抑。女性的集体无意识还表现为她们依然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身体迎合着观看者的目光,把自已置于被关注、被保护的位置。她们总把男性对其艰难的生存状况所表现出的义愤当成其具有充分陛别意识的佐证。女性题材电影在颠覆男权中心文化的过程中,首先将“视觉愉悦”这种“男权社会以无意识部分来建构电影形式的方法”作为自己的摧毁目标。新时期以来,女性题材电影对女性主体性的追寻就是在这种男性的“视觉愉悦”中一次次“跌落”的,因为“在这样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人作为影像只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

因此,将女性从被看的他者地位中救赎Ⅲ来,建构属于女性观众自己的视觉愉悦心理机制,就成为女性题材电影运用解构策略的当务之急。

3.1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美国女性题材电影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电影事实上可以被看作是被建构的。电影是由文本片段组成的(互相连接的一系列镜头构成意义单位),它通过代码构成。尽管电影也传达意义,但它却不同于书写或口头表达的语言,而是需要“解码”。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多元化多角度研究的进行,把符号学原则应用于通俗文本,有效地揭示了其中的意识形态运作和意义的再现,并分析了电影如何生产知识、女性观看者如何得到安置和女性主体性在父权制度中如何产生等问题,从而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提供了文本分析的范式。

而在从“他者”视角构建的女性题材电影受众差异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上看女观众的审美经验基本已经屈服、认同甚至主动投靠于男权社会。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研究中的符号学、意识形态理论把电影观看定义为男性观看、女性被看的二元对立过程,忽视了女性观众的经验,没有解释出女性观众的快感来源。从克莱尔·约翰斯顿对好莱坞电影女性形象的符号学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其实是一种结构符号,可以从符号的解析中发现,“女性”符号其实就是男性标准中的理想女性的编码,对女性自身而言毫无意义。在大部分电影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要么是性别特征过度崇拜从而成为空虚的女性“性”角色,要么就是完全没有自觉的性别意识,彻底操作在男性想象中的女性角色。尽管如《乱世佳人》、《罗马假日》、《霹雳娇娃》这些女性题材电影看似千变万化,可片中女主角无一不是站立在由男性体制所组成的背景里,她们所选择的身份、衣着、发型、首饰,甚至所扮演的角色的命运,无一不笼罩在男性受众的视野里,她们自身的思想和意志却丝毫体现不出来。由此可见,影像中的女性符号实际是父权制意识形态编码的产物。作为女性而存在的女性其实是缺失的。因此,研究美国女性题材电影就有必要从解构符号人手,对父权制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构,以否定的拒绝破坏父权制文化中影像所提供的快感,并且要建立起一个新文本以淡化观众的传统性别意识,以对电影这个特殊的媒介中意义生产、接受、阐释过程进行理性的反思。

结 语

反映美国教育的电影 篇7

关键词 弗洛伊德 无意识理论 梦的理论 《盗梦空间》

中图分类号:B845.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cluding unconsciousness theory, three-level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ory of dream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pecific behavi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tagonists in movie Inception, explores the integrating points between the plot developments and theories.

Key words Freud; unconsciousness theory; Theory of Dreams; Inception

囊括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的电影《盗梦空间》被称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其人物性格、行为导向及整体情节发展的设置契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1.1 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又译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更是其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大脑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的、可控的心理活动,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潜意识处于大脑中层,是指当下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通过集中注意力抑或在无干扰状态下通过回忆被“唤醒”的过往经验,处于可被激活狀态。潜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而无意识即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可言,被称作“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底层,是一个庞大的区域。这一部分,体现的是动物性的范畴,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可以对人的行为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可压抑无意识本能欲望,使之只能得到象征性的满足;而无意识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最基本动力,却又可在暗中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趋于理性的,但又是脆弱的;无意识是繁杂的、趋于神秘却又有不可知的盲目性,但却是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在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无意识的占主导地位的,是起支配作用的。

1.2 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结构:“伊德”(id,又译“本我”,下文均以“本我”作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大体上即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人的精神中使欲望得到满足,消解紧张状态,得到放松与快乐)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受外界影响,可控地满足人自身的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人格结构中个人所了解、遵从的现实原则,呈现符合现实社会与环境规范、受社会公认的理性行为,尊重社会客观规律,维持、保护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其表现是行为的可控、有理性、有意义的)活动;“超我”代表对社会道德原则的认可和遵守,可对本能冲动起压抑作用,按“至善原则”(超越前两原则,行为完全遵循道德)活动。在人的内心,“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而“自我”则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

1.3 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梦的理论。他在《释梦》一书中对其观点作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本能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大脑的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经过伪装或象征化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面,从而成梦。换言之,由于人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睡梦中。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①

2 电影《盗梦空间》反映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无意识理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梦的理论从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均有体现。

无意识中的“本能”在电影中起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是意念植入计划的两大人物——计划幕后头子斋藤和计划执行团队领导者柯比,两角色反映出(下转第230页)(上接第217页)的本能及起行为目标支配作用的都直指人类无意识中心理的基本动力——性本能。

斋藤以求得“永生”为目标,竭力反抗费舍尔家族对能源的垄断,希望费舍尔家族分崩离析,体现对成功追求以满足自身欲望,体现弗洛伊德对人类性欲中自我保护、发展、传承本能的阐释。

从柯比方面而言,帮助斋藤实施意念植入计划是其团队的最后一桩差活,谈判价码是计划成功后,柯比可撤销谋杀控诉,以自由身重回美国,与他日夜思念的一双儿女团聚,这可视为柯比出于人类本能对“爱”的渴望。

另外,梦对现实无法实现、潜意识渴求的补偿,在电影中的典型即为柯比的亡妻茉尔——出场时间寥寥无几,但每次都给柯比的抉择带来影响,为剧情发展带来意外转折。作为性本能的代表者,茉尔体现其重要的地位——给柯比的思想与抉择带来的影响及负面的精神与心理困扰——柯比充斥着内疚,当初曾亲自向茉尔实施意念植入,使其对现实世界产生怀疑,间接使茉尔走向不归路;同时,柯比内心萦绕着当初向茉尔求婚的声音:和茉尔白头到老。茉尔在非真实世界里甚至诱使柯比舍弃他的孩子,尽管柯比深知这是非道德、违背人性的,但对方是自己最深爱的女人,因此,“本我”与“自我”乃至“超我”都存在着贯串始终的尖锐矛盾。

除了上述情节与角色,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在别处亦有反映。亚瑟一丝不苟的着装、梳理得油光锃亮的头发,拥有清晰的逻辑、相对理性的思维,反映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合乎常理的理性,即“自我”;亚瑟负责在最终计划中提醒柯比随时发生的漏洞和危险,并发出脱离梦境的信号。而他再理智也难免疏忽,忽略了小费舍尔曾受过防盗梦训练的背景,使得团队在第一层梦境就陷入小费舍尔的思维保护者的攻击里。梦是潜意识的表现形式,而潜意识则隶属“本我”,因此梦境受现实阻碍体现了弗洛伊德主张的“自我”与“本我”相互冲突的现象,一旦“自我”失去对“本我”的控制,“自我”就会产生极端焦虑并产生自我防御,这就一定意义上解释了意念植入团队在梦境中执行计划时遇到的阻滞。

阿里瑞德妮善良、正直和不轻易放弃的表现则代表了人类始终不弃的伦理道德,无疑象征了人格中宝贵的超越“本我”、“自我”的部分,即“超我”。她在团队中负责建构梦境的物理环境,不管是出于对柯比的关心抑或考虑成员安全,她不断挖掘并提醒柯比去勇敢直面茉尔潜伏的“心魔”,这反映了“超我”对“本我”盲目冲动的约束作用。阿里瑞德妮正是在数个关键时刻帮助柯比认清现实,回归理智,是对抗“心魔”茉尔的重要角色。

总体而言,电影《盗梦空间》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导向及整体情节发展的设置反映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从中可略窥一二,是联系理论分析的典范。

注释

① 弗洛伊德.释梦.伦敦,1913:136.

参考文献

[1]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空间向量求空间角.教案下一篇:投资协议书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