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绿化工程(通用8篇)
一、总体目标以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努力扩大全区林地总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以环城主干林带绿化为骨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体,以科技推广和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总体方案
1、环城主干林带规划路线:高速公路河西段→(河山段)→傅庄段→(河山段高速公路出入口)→新286国道→汤庄中店子→大柱山→李家庄→王家庄→侯庄村南→黑墩→沟角→武河堤→武河闸→大河西堤→大河路
2、其他重点路线:大河路、新286国道、燕河、小东总干渠。3.绿化标准:(1)环城主干林带两侧林带各100米。(2)燕河、小东总干渠两侧林带各50米。(3)林带植树以107杨树为主,株行距3×4米,高压线底栽植经济林。(4)沿途企业、工商门头、村庄空闲地栽植绿化苗木。
4、绿化任务:全区造林总任务为2.2万亩,重点植树任务为1.45万亩(具体任务见分解表)。
三、实施步骤
1、界沟开挖:9月20日以前完成界沟开挖任务,界沟以内不得种植小麦
2、土地调整和林地权属界定:10月25日前各街道办事处完成辖区内的土地调整和林地权属界定工作。
3、整地挖穴:10月31日前完成整地挖穴任务
4、植树阶段:11月5日至11月30日前完成植树任务。
5、检查验收:~年5月份验收植树成活率,11月份验收植树保存率。
四、技术措施
1、良种壮苗。主栽品种为I--107杨。苗木要求:苗木粗壮,匀称,木质化程度高,根系完整,具有充实而饱满的顶芽,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当年生一级苗或二年生苗。苗木胸径2厘米以上,苗高3米以上,根幅40--60厘米。
2、细致整地。有水浇条件的要求挖宽深各1米的条带,其他地段挖1米见方的大穴。
3、深栽埋实。深栽要求80厘米以上,深栽后埋实,并大水漫灌。
五、组织措施
1、完善林业各项政策,提高造林绿化积极性。区委、区政府决定,环城森林绿化工程中重点植树任务(见附表)所需苗木,由区里无偿提供。各街道办事处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完善拍卖、承包、股份合作等各项林业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兴办绿色产业。
2、坚持科技兴林,严格标准质量。大力推广科学造林,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严把苗木质量关,严格按技术规程办事。大力推广杨树良种及条带栽植技术,提高植树成活率。新植苗木成活保存率要达到90%以上。
3、强化林木管护,巩固绿化成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等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加大对《森林法》等林业法规的宣传,提高人们依法治林和爱林护林意识。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制度,严厉打击人为毁坏新植幼树、乱砍滥伐等破坏林木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确保全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全县土地总面积216560hm2, 其中林地总面积122170.1hm2, 占全县总面积的56%, 非林地总面积94389.9hm2, 占全县总面积的44%。有林地面积43414.2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35.54%;疏林地面积622.4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51%;灌木林地面积36332.2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29.74%;未成林地面积5142.6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4.21%;无立木林地面积3886.1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3.18%;宜林地面积32734.8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26.79%;苗圃地面积33.5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03%;林业辅助用地4.3hm2, 占林地总面积的0.01%以下。
1森林鼠害发生情况
漳县的森林鼠害主要以中华鼢鼠、达乌尔鼠兔为主, 1998年至2005年鼠害发生最为严重, 森林鼠害发生面积为0.63万hm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0.21万hm2 (受害株率3%~10%) , 中度危害面积为0.14万hm2, (受害株率11%~20%) , 重度危害面积0.27万hm2 (受害株率大于20%) 。由于害鼠的严重危害, 退耕还林区的植树造林工程形成了“边栽边吃、常补常缺”的局面, 经济损失极大, 影响广大农民的造林积极性。2006-2012年鼠害发生面积由重转轻, 森林鼠害发生面积由原来的0.63万hm2降至0.18万hm2, 平均被害株率降至3%, 平均鼠口密度降至7只/hm2, 森林鼠害发生明显改变。
2森林鼠害发生变化的原因
通过10年来的林业生态建设, 漳县生态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1998年我县被列入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 特别是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掀起了全社会大力造林护林, 保护生态环境的新高潮。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县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等三大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 同时, 落实了国家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全县林业建设突飞猛进, 森林植被快速恢复, 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真正实现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我县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从2000年开始, 至2010年累计完成2.4万hm2, 其中退耕地还林0.76万hm2, 荒山造林1.52万hm2, 封山育林0.11万hm2。1998年我县被列入第一期天然林保护工程, 2000年开始投资实施, 森林管护面积3万hm2。期间进行了一次性封禁, 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 总投资1078.5万元。至2010年, 完成飞播造林0.5万hm2、封山育林0.33万hm2, 建成采种基地33.3hm2。2011年天保二期方案规划3.17万hm2, 对有效保护现有森林资源, 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 增强森林生态功能, 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年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启动实施以来, 我县共完成荒山造林0.18万hm2、封山育林0.06万hm2, 完成投资464万元, 对促进本县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4年我县在实施公益林管护工程以来, 全县有382275亩公益林纳入国家补偿重点公益林范围, 共投入管护资金1269万元。2010在公益林重新区划界定后, 本县公益林面积为7.37万hm2。2004年以来, 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目标, 大力实施县城南北两山义务植树工程, 完成了城区南北两山1~8期造林绿化工程, 造林面积达0.22万hm2, 成活率达95%以上, 彻底改变了泰山森林公园面貌, 2005年11月, 泰山森林公园被批为省级森林公园, 2008年我县荣获“中国绿色名县”桂冠。 2005年至2011年, 完成合作造林0.66万hm2, 投资3500万元, 同时在三岔镇建立6.66hm2育苗基地一处, 投资50万元。
从2009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98年的17.3增加到20.05%, 林木绿化率达到37.04%。生物多样性发生了变化。
3森林鼠害防治手段和技术要点
为切实保护我县森林资源安全和造林成果, 为我县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对森林鼠害进行了治理, 常用营林、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和方法。
3.1营林措施
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抚育伐等林业生产来破坏鼠类适宜的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及食物条件, 以影响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 实现林分的提早郁闭, 提高生长势, 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 搞好林内卫生, 增强森林的自控能力, 以形成可持续控制的生态林分。
3.1.1 造林设计
在造林设计时合理搭配树种, 营造针阔混交林和速生丰产林。要加大害鼠厌食树种 (如:沙棘、柠条等) , 优化林分及树种结构, 并合理密植以早日郁闭成林。
3.1.2 造林前
结合鱼鳞坑整地进行深翻, 以破坏鼠群的栖息环境;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 倒木等清理干净, 以改善造林地的卫生条件, 如果造林地内鼠口密度过大, 应投放化学药剂进行毒杀, 得有效降低鼠口密度后再造林。
3.1.3 造林阶段
对苗木采取一些保护性措施, 如用驱避剂、防啃剂等林木保护剂进行预防性处理;对地下鼢鼠的活动的地区, 要进行深坑栽植, 挖掘防鼠阻隔沟。
3.1.4 造林后
在抚育时及时消除林内灌木和藤蔓植物, 搞好林内环境卫生, 破坏害鼠的栖息场所和食物资源;挖掘抚育伐及修技强度, 定点堆积采伐剩余物 (树头、枝丫及灌木枝条等) ;在害鼠数量高峰年, 可采用代替性食物防止鼠类危害, 如为害鼠过冬提供应急食物, 以减轻对林木的危害;在害鼠危害较重时, 可以用化学杀鼠剂或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以压低鼠口密度。
3.2生物防治
经过实行封山育林, 禁捕、禁猎等天敌保护措施, 利用天敌和致病病原微生物抑制害鼠种群密度和方法。鼠类天敌包括鹰、蛇、狐狸、黄鼬等食肉类动物, 它们对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 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或悬挂招引杆及安放带有天然树洞木段, 以利于食鼠鸟类的栖息和繁衍。
3.3物理防治
利用物理学原理制成捕鼠器械对害鼠进行人工捕杀。在我县的金钟镇每年度农历3月19日为瞎瞎节, 以地箭为器材, 捕杀瞎瞎, 然后进行开剥处理, 蒸好食用, 肉酥软可口, 营养价值及高。有效防止了瞎瞎的危害。对于害鼠种群密度较低或不宜进行大规模灭鼠的林地, 可以进行鼠铗、地箭、弓形铗等物理器械, 开展群众性的人工灭鼠;也可以采取挖掘防鼠阻隔沟或树干基部捆扎塑料、金属等防护材料的方式, 保护树体。
3.4化学防治
使用有毒的化合物对害鼠进行杀灭的方法, 适用于害鼠种群密度较大, 已造成一定危害的林地。因二次中毒严重, 对人、畜、天敌和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 在生产防治中一定要慎用。
参考文献
[1]赵桂芝, 施大钊.中国鼠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
[2]寇明君.甘肃省林业有害啮齿动物监测调查与防治技术, 2004.
这种生态建筑的诞生,有益于生态、健康、节省能源和资源,以方便生活和工作为宗旨,对建筑业的设计、材料、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它不再是生态环境专家们的美好的设想,它已在一些国家变成现实。
意大利缔造“空中森林”
寸土寸金,就连森林都向高空发展。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目前正兴建两幢27层高的空中森林。设计师将相当于1公顷森林的树木量融入住宅大厦中,730棵树、5000株灌木和1.1万株盆栽,不但为住户带来新鲜空气及遮挡阳光,植物更会随季节变色,可为大厦换上新装。这一消息一时间让全球的低碳环保人士热血沸腾。
设计师米歇尔说:“空中森林的灵感来自于当地一个植树计划,我们想让自然风景走进建筑中,创造以风景为家的公寓。”米歇尔表示,在不需要消耗额外资源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提供高档的生活质量。“最重要的是,他们正在为世界建造一种可持续居住模式,这将与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这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物和鸟类的家园。”
不过,入住这个全球首个空中森林住宅项目“门槛”也不低,售价在56万至170万镑之间,要在拥挤的城市拥有一方绿土,恐怕还要有一定经济基础才行。
目前在中国广州等城市中新建的低碳节能建筑,大多以使用低碳建材、风能发电、太阳能供热等技术性减排手段为特点,而“空中森林”的理念却以更纯粹朴实的手法来让人类居室回归自然。
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提供食物、缓解热岛效应、净化空气和水质、美化环境……植物对人类的好处可谓不胜枚举。人口、建筑高度集中的城市,自然需要更多的植物来调节脆弱的生态环境。但寸土寸金的城市,何来多余土地供给绿化?“空中森林”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乃至见缝插针的阳台、窗台绿化,都成为绿色生命的重要舞台。
一边是高额房价的建筑用地,一边是降低碳排放的绿色生活需求,当这对矛盾随城市发展日益尖锐的时候,意大利知名设计师米歇尔这个突发奇想当然非常引人瞩目,甚至有人称这个建筑的示范效应将直接宣布了绿色建筑时代的到来。
国际建筑新潮流
事实上,“空中森林”的概念并非意大利首创,在美国、日本等绿色理念较为先行的国家都有前车之鉴。不过像米兰这种绿化量如此大,而且运用于民间住宅的项目确实比较少见。
2009年,美国一家公司设计出一种革命性摩天大楼,通过在距地面数百英尺处种植常青树,吸收二氧化碳,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据悉,这个巨型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内可以种植400棵树,用以吸收污染物,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这一先驱性方案的设计者表示,这栋有着特殊作用的摩天大楼应该建于工厂和其他重大污染源附近,让那里的空气变得干净起来。摩天大楼高400英尺(约合122米),人们可以在每一层楼内种植常青树,这样,便可以过滤地面以上数百英尺的空气。这个巨型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会是一个可栽种200棵至400棵大树的大型建筑。这些树可以吸收危险污染物,将造成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转变为可以呼吸的氧气,进而增加大气层中给予生命的氧气量。按照规划,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一个由风车驱动的水泵给常青树提供水和营养物。
而目前已经建成的比较有名的“空中森林”,可算日本崎玉县空中森林广场。该广场于2000年5月5日建成对公众开放,在架空7米高,近1万平方米的二层方形场地内,人工移植220棵树,并由瀑布流水等景观配合。设计师从全国53000株树苗中,精心挑选了其中的220棵,又在崎玉县境内临时经过一年半的培育观察,然后一一分类,在6m×6m的网格上种植,从树形到分枝高度都严格精选。在城市中心造一片森林,这个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即使在中国,“空中森林”也可以寻觅到类似的影子——上海世博会,近240个场馆中,80%以上做了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和室内绿化。
在建筑规划学家看来,“空中森林”与上述的几个例子,其实就是业内术语中的“垂直绿化”或者“立体绿化”。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蔡云楠表示:“空中森林短期成效可能不太明显,但从长远看,会对整个社会不论在经济和人文发展上都有利。”而相较于以往面积有限的建筑绿化,有专家与网友认为,米兰的“空中森林”绿化程度很高,其大胆的设计如果成为现实,可望成为引领建筑潮流、掀起垂直绿化的革命。
立体绿化将成全球趋势
上海世博会让很多人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到立体绿化:在法国馆内,整个建筑的中心区域都是“植物墙”,绿意盎然;新西兰馆的整个屋面是一个完整的坡状屋顶花园,从高原植被、沙漠植物到食用蔬菜等应有尽有;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阿尔萨斯案例馆,倾斜的屋顶也变成了一片巨大的绿色植物墙。
而实际上,在很多国家,立体绿化已经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新加坡的滨海湾金沙酒店楼顶上蔚为壮观的新空中花园让这里成为了这个国家新的旅游景点;在美国,废弃高架桥改建成花园、绿地的例子屡见不鲜;法国的墙体绿化早已蔚然成风……
一说起立体绿化,人们会立刻想到屋顶绿化,这也是现阶段立体绿化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德国屋顶绿化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在技术和推广执行上也都显得相对成熟。如今,德国有接近80%的屋顶绿化都是轻型草坪屋顶绿化。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说新建区域,轻型屋顶绿化往往被视为一种义务,开发商被强制进行屋顶绿化。德国不少地方政府为了把环境建设得更好,对辖区内居民自费屋顶绿化给予50%的补偿款以资鼓励。德国超过1300万平方米的屋顶拥有绿色屋顶系统,这得力于至少75个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扶持。
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进行屋顶绿化节能测试后公布的数据表明,没有进行屋顶绿化的房屋空调耗能为6000千瓦~8000千瓦/小时,同一栋楼屋顶绿化过的房间空调耗能为
2000千瓦/小时,节约了70%的能量。一方面,通过绿色植物本身的机能,降低屋顶表面和室内的温度,减少空调的使用来节约电力;另一方面,绿色植物能减少空气中的有害漂浮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环保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城市空气的清新剂。
在现代人居环境设计中,不仅要重视平面绿化,更应将立体绿化运用在现代居住区中,才能全面持续的改善、保护、稳定住宅区的生态效益。然而实际上,许多用于开发居住区的地盘并没有什么自然环境而言,这就需要建筑师去创造一种接近于自然的环境,甚至是以某种文化特质来改善用地劣势,而立体绿化将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立体绿化已成为绿色、生态、宜居建筑的重要标志。
席卷全球立体绿化的实施,将对楼面和屋面的构造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由于花草树木及泥土有自重,使得设计时既要加强楼屋面的承重能力,又要减轻自重。另一方面由于植土有腐蚀性,因此对楼层的防水及防潮的要求非常高。不过在当今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景下,生态绿色建筑有了更完善的智能化武装与支持。居住区绿化将是智能化的立体绿化,真正实现从视觉到感觉、从心理到生理的全方位生态绿色,起到包括防尘、灭菌、降噪、改善气侯、美化环境的作用,使“水泥建筑森林”成为具有一定自控能力的“绿色建筑森林”,将立体绿化技术单元化、标准化以至产业化,最终达到“自动化”功能,自动灌溉,自动施肥。
生态环境恶化为绿色生态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催动力。“生态人居社区”已成为房地产业的一大卖点,满足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求,以人为本、以亲近大自然为出发点、以绿化为基础。正如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一样,“生态与绿色”也应该是建筑永恒的追求。
1.森林工程的工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就目前来看,国内对于生态采运的理论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然而因为森林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特复杂性与生态采运作业具有的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从研究开始一直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明确具体的完整森林生态系统采运和技术方面的系统体系。在生态系统当中,采运作业属于生态经济系统下的一个子集,同时具备了森林工程与工业生态的相互性。所以在研究方向上,也离不开工业生态学与森林工程学理论指导。这项理论技术涵盖了物质能量的流动转化、生命周期的评测、作业过程的清洁化等内容。对于生态采运的研究,目前应当主要是从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采运技术的创新发展两方面入手。
1.1物质能量的转化流动和工业代谢物质流通常有木质流、水土养分流以及非木质生物流,这些物质流的.转换与流动都是通过能量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木质流图的方式来反映采运作业的整个过程,可以进行量化的分析资源效率与环境承载力,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对比进行分析,我们对物质流以及能量进行分析可以明确的发现采运作业系统过程的代谢本质,这就为森林伐区的作业系统、物质流量转化的周期可以有更为科学的评价。
1.2生命周期评价工业森林采运作业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矩阵图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目标为伐木、采集、造材、尾料处理、运输等程序的生命周期,而后在对此过程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空气环境、水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等生态影响作量化对比分析。这对于我们研究更为先进的采运作业模式与技术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
1.3清洁化生产在森林采伐作业中,对于如何减少能耗、降低危害、控制对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作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选择最环保,最高效的手段。通过对伐区的作业流程设计、环保测评、持续发展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将资源利用达到最合理化,使生产更清洁化。
1.4物质减量化通过合理的采伐技术、严格的造材标准和出材率、余料的合理利用等方方面,针对过程中的物质减量化,我们应当从降低能耗、按需采伐、减少对地表的损坏/提升作业质量等问题着手,节约资源与能源。
1.5生态效率在我们对采运系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绩效方面,最为有效的衡量办法就是通过生态效率去评判,这对于采运作业方式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生态效率的评价包含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两项内容。经济绩效包括作业生产率、人员设备成本、木材成品价值等,环境绩效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内容,在采运作业过程中,做到物质减量化、能源低碳环保、生产过程清洁化,运用最为先进的技术,这对于系统生态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森林工程的工业生态学研究展望
武山县2010年国家级公益林防火阻隔工程
作业设计说明书
森林防火阻隔工程是阻截森林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提高火灾控制能力的重要设施。防火隔离带是森林防火阻隔工程的主要工程,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建设森林防火隔离带是我县林区森林防火的当务之急。为了做到及时、有效预防和消灭森林火灾,特编制《武山县2010年国家级公益林防火阻隔工程作业设计说明书》。
一、基本情况:
1、自然地理概况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西北部,东接甘谷,南邻礼县、岷县,西依漳县、陇西,北靠通渭。介于北纬34°25′10″至34°57′16″,东径104°43′42″至105°08′30″之间,全县东西长52.05公里,南北宽59.35公里,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1)地形地貌特征
武山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向秦岭北部土石山区过渡地带,渭河从西向东纵贯全境,以渭河为界,渭北属陇中黄土高原边缘区,渭南属秦岭北部土石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境内梁峁纵横,沟谷交错,海拔1365--3120半之间。由于长期受构造和侵蚀运动的影响,构成了沟壑密集,沟梁相间,山大沟深的中低山丘陵地貌特征。(2)水资源概况
武山县处于黄河一级支流——渭河上游。主干河流自西部鸦儿峡进入县境,流经桦林、鸳鸯、山丹、城关、东顺、龙泉、洛门等六乡(镇),由东旱坪出境入甘谷,全长48公里。渭河一级支流有榜沙河、漳河、山丹河、大南河、聂河、马河、鲁班河、响河等八条,河流总长198公里,全县沟壑密度2.03公里/平方公里。1994年前,多年平均流量29.41m3/s,其中自产径流2.17亿m3,多年平均流量6.9m3/s,是渭河上游水源的重要汇集区域。(3)气候
县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无严寒,夏热无酷署。极端高温37‴,极端低温-17.5‴,年均气温9.6‴,年均日照时数2260.4小时,≥0‴的活动积温3749.0‴,≥10‴的活动积温3071.8‴,平均无霜期183天,最长215天,最短157天,降水变率大,最多年份640.1mm,最少242.7mm,年均降水量432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地域分布不均,西北部降水稀少,东南部较多。(4)土壤
县内土壤主要以褐土为主,分布于海拔1900--2400m之间,1800m以下主要为黄绵土;海拔2400m以上为棕壤,分布于南部土石山区;河谷川台地主要为淀土,是灌溉农业的主要土壤,另外还有红土和少量高山草甸土及盐化潮土分布。
2、社会经济概况
武山县行政区划15个乡(镇),307个村委会,160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09万人,人口密度206.42人/km2。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82225万元,农业总产值69252万元,其中林果产值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4元。由于全县山区面积占到84.5%,94.2%的耕地为山旱地,且“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被列为国家级扶贫国家级县,仍属于一个低收入的农业贫困县。
3、林业生产及林业资源概况
根据二类林调资料和森林资源分类区划界定统计,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44万亩:有林地67.7万亩,灌木林49.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7万亩,疏林地6.8万亩,苗圃地0.2万亩,宜林地13万亩,森林覆盖率37.5%,活立木蓄积量7.22万m。公益林区划面积为118.4万亩,其中:有林地65.8万亩,疏林地6.8万亩,灌木林地45.3万亩,未成林地0.3万亩,苗圃地0.2万亩。
全县2010年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面积共计901948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3%。公益林中,有林地478836亩,占林地面积的71%;疏林地31655亩,占林地面积的47%;灌木林391457亩,占林地面积的79%。这次区划界定公益林面积901948亩均为水土保持林。
全县共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国家级公益林3面积共68.9万亩,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认定面积的76.39%。
境内植物种群较丰富,现有乔灌木42科,60属,约160种,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比较明显,属针阔混交的森林植被向半干旱草原植被过渡带。天然乔木主要为华山松、山杨、白桦、椴、漆树等;灌木主要有沙棘、棒子、胡颓子,忍冬、柠条等;草本主要是菊科及禾本科植物,植被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南多北少,渭河南部植被良好,林相较好,渭北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林相残破。人工造林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刺槐、侧柏、山杏及苹果、梨、桃等经济树种。
食肉目犬科的狼、豺、狐;熊科的狗熊;猫科的金钱豹、猞猁;鹿科的林鹿、马麝、褐鹿、跑獐、白唇鹿;鸟纲有雁形目的绿头雁;鸡形目雉科的马鸡、石鸡、红腹锦鸡;雀形目鸦科的喜鹊、麻雀、乌鸦、山雀、雁雀、家燕;爬行纲有鳞目的麻蜥、草蜥、高原蝮、竹叶青、烙铁头、游蛇、赤练蛇等毒蛇;以及有尾目的山溪鲵(小娃娃鱼)等。
二、设计的原则与依据。规划设计的原则:
1、因害设防、因地制宜。根据防火需要进行设计。
2、保护森林,保护生命。设计的阻隔工程必须保护森林,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尽量不破坏自然环境,少占用林地面积,不降低林地质量。
3、优化配置,综合阻隔。充分利用河流、山脊、道路、水域等条件,与林火阻隔工程相互衔接,组成完整的封闭式阻隔网络。
4、突出重点,合理布局。阻隔工程应具有效果好、作用大、工程量小、投资少、利用率高、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规划设计的依据:
1《甘肃省森林防火条例》;
2《森林防火指南》(甘肃省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3《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1999年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资料。
三、设计位置与范围
2010国家级公益林护林防火隔离带作业根据《武山县20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在国营南山林场017号林班内开挖防火隔离带3公里。
四、防火隔离带技术设计。
1、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1)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要与主风方向垂直。首先应找出林区的主风方向,在最前端与主风方向垂直处开设防火隔离带。
(2)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的位置为山脊向下(背风面)或山谷向上(迎风面)处。这些地方是火势发展最慢区,是最宜控制的地区,同时也是植被较少区。在此设置防火隔离带可以有效减少风力作用,效果最好。
(3)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的密度一般是结合林地实际和地形确定,但不宜突破五公里,太远效果差。
(4)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宽度6米。(5)防火隔离带避免沿陡坡峡谷穿行。
2、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开设方法
第一步:伐除地上物。对于植被较好的林地,经技术人员设计并标好位置,经过审批首先要伐除地上物。伐除顺序是先灌后乔,以防被压。伐倒后进行彻底清理,把伐除地上物全部清出防火隔离带界线外。
第二步:杂草的清理。用铁耙人工清理出防火隔离带,使防火隔离带土壤全部裸露出来,发挥出防火隔离带的隔离作用。
第三步:破土。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翻土。不论那种方法都必须翻够一定深度,把植被根全部翻出来,保证防火隔离带全部露出土壤来。
3、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开设时间、组织形式
1、项目的组织管理
武山县林业局为项目主管单位,武山县公益林工程服务中心为项目组织实施的责任单位。项目实行报账制。
2、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由武山县公益林工程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由建筑公司承建。
3、检查验收
工程完工后,由财政、审计、发改、林业等单位验收。
4、开设时间 工程在春、夏进行。
五、资金来源
根据《武山县20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实施方案》和武山县20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使用计划,2010年国家级公益林防火隔离带开设资金来源为2010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9万元。
六、投资概算 总投资概算:9万元 主要投资概算经济指标:
法》的通知
林天发〔2012〕33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各有关司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工作的管理,切实把森林管护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森林资源管护的质量和水平,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工作实际,我局修订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特此通知。
附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二期范围(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区”)的森林管护工作,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工作。
天保工程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分解森林管护指标,建立健全森林管护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
第四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国有重点森工企业、国有林场等天保工程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森林管护工作,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完善森林管护体系,落实考核和奖惩措施。
第五条 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应当坚持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提高的原则,对重点区域实行重点管护。
第六条 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应当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管护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七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管辖区域内的森林管护工作,确定森林管护责任区,把森林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把森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人。
第八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由县(局)、乡镇(林场)、村(组、工区)和管护站点组成的森林管护组织体系,建立完善森林管护管理制度。
第九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森林管护工作实施计划,作为组织实施森林管护、管护费支出和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十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合理设置管护站点,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等基础设施和设备,在森林管护重点地段设置警示标识。
第十一条 天保工程区国有林森林管护工作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国有林业单位职工;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由林权所有者或者经营者负责管护,经林权所有者同意可以委托其他组织和个人管护。
第十二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负责组织培训森林管护人员,努力提高森林管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十三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根据辖区内地形、地貌、交通条件、森林火险等级、管护难易程度等确定管护模式,提高管护成效。
第十四条 森林管护方式应当因地制宜,采取专业管护、承包管护、联户合作等多种管护方式。在交通不便的地方可以因地制宜设立固定管护站点,实行封山管护。
第十五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将管护站点、人员姓名、管护范围、管护任务和要求等内容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档案,及时、准确提交有关报表、信息和统计资料,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第十七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在确保不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长并经林权所有者同意的前提下,帮助和支持森林管护人员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增加管护人员收入。
第三章 管护责任
第十八条 天保工程区森林管护实行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制度。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应当明确管护范围、责任、期限、措施和质量要求、管护费支付、奖惩等内容。
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式样由国家林业局规定(见附)。
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每签订一次。
第十九条 森林管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
(二)制止盗伐滥伐森林和林木、毁林开垦和侵占林地的行为,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三)负责森林防火巡查,制止违章用火,发现火情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报告有关情况。
(四)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五)制止乱捕乱猎野生动物和破坏野生植物的违法行为,并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六)阻止牲畜进入管护责任区毁坏林木及幼林。
(七)及时报告山体滑坡、泥石流、冰雪灾害等对森林资源的危害情况。
第二十条 森林管护人员应当按照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巡山日志等记录,有关森林管护资料应当及时归档管理。
第二十一条 森林管护人员应当认真履行森林管护责任协议,完成任务并达到质量要求的,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及时兑现管护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天保工程区的森林管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森林管护责任落实情况。
(二)森林管护任务完成情况和成效。
(三)森林管护设施建设情况。
(四)森林管护档案建立和管理情况。
(五)森林管护费使用及管理情况。
(六)奖惩措施兑现情况。
第二十三条 国家林业局对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森林管护工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纳入国家级工程核查和“四到省”责任制实施情况统一考核。
第二十四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对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支付管护费的主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 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应当认真总结森林管护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管护措施和办法。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规定使用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资金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森林管护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国家林业局印发的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林天发〔2004〕149号)同时废止。
附: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附
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样书)
编号:
甲方:
乙方:姓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所在单位:
住址: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规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行为,明确森林管护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森林管护责任协议书。
一、管护范围
(一)边界:
甲方将 亩森林资源委托(承包)给乙方管护。四至界限为东至,南至,西至,北至。管护范围包括 村(林班)小班,分别是: 村(林班)小班 亩,村(林班)小班 亩。
(二)管护范围森林资源本底数据:
本协议签署前,双方对其管护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状况进行互认,建立主要林地指标的本底档案,对已发生破坏的情况要详细拍照并加文字说明,建立详细档案资料。双方签字确认,以备年终核查兑现。本底指标包括:
1.林分郁闭度:
2.主要树种:
3.立木蓄积量: 立方米
(三)管护范围示意图:
二、管护期限
乙方自 年 月 日起履行森林管护责任,至年月日终止,管护期为 个月。
三、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向乙方指明管护范围、面积、四至界限,提供实施管护前的林地状况,明确管护要求。
(二)及时向乙方传达有关保护森林的政策法规。
(三)组织乙方进行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等业务培训。
(四)及时掌握林业有害生物、森林火灾等毁害森林的情况,并及时组织预防和防治、及时组织扑灭火灾。对乙方管护范围内的林业行政、刑事案件及时进行查处。
(五)为乙方提供森林管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六)定期或不定期对乙方的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和检查,对不尽责或者不能胜任森林管护工作的,有权扣减管护费直至解除森林管护责任协议。
(七)在管护期内,向乙方支付管护费为 元/月。
(八)对乙方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开发经济发展项目给予政策、技术、市场方面的支持,条件成熟的地方建议成立社区发展基金,给予资金扶持。
四、乙方责任与权利
(一)管护责任
1.巡护:对管护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和设施进行日常巡护。
2.记录:将巡护结果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向甲方报告。
3.负责对管护范围内的车辆、行人进行安全防火宣传,及时发现和报告森林火情及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4.及时发现并制止滥伐盗伐森林和林木、毁林开垦、侵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5.配合、协助甲方和森林公安、林业行政执法人员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
6.接受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管理和监督,配合甲方完成对管护范围内的各项检查、验收、考核工作。
(二)权利
1.经甲方同意,在不违反森林法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在管护范围内进行非林非木的采集、种植、养殖、森林旅游服务等开发利用活动。
2.依据本协议获得管护费。
五、乙方在管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盗伐滥伐森林和林木。
(二)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三)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四)擅自修建房舍和其他永久性建筑。
(五)违法猎捕野生保护动物和采挖重点野生保护植物。
六、管护费标准及发放方式
甲方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支付乙方管护经费为 元。每月按照管护费的 %向乙方定期支付,其他部分在年底前,经甲方检查验收合格后全部付清。
七、违约责任
(一)甲方在检查乙方管护范围时,发现乙方一次不在岗扣减当月管护费5%,两次不在岗扣减当月管护费10%,三次不在岗可立即终止本协议;因乙方巡山护林不到位或管护不力造成森林火灾、乱砍滥伐、人畜践踏等林木损失,甲方可扣发管护费。
(二)因乙方管护不力、报告不及时造成较大森林火灾(15亩以上),或盗伐滥伐林木达到立案标准以上的事件,甲方不但扣除当月的管护费,还要追究乙方应负的责任,并立即终止协议。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在管护区域内有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盗伐和滥伐林木、捕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保护植物、擅自移植珍稀植物等行为,乙方不予制止和不及时报告造成森林资源损失的,由甲方扣除当月管护费,追究乙方责任,并视情况终止本协议。
(四)在管护范围内发生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乙方未及时发现和上报造成森林资源重大损失的,甲方除扣发乙方管护费,还要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
(五)乙方必须坚持对管护区域的巡山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置可能引起毁坏森林资源的隐患。对无故脱岗,造成森林资源重大损失的,甲方不但要扣除乙方管护费,还要追究相应的赔偿责任,并视情况终止协议。
(六)乙方认真履行协议,甲方不按时发放管护费的,乙方有权向甲方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或控告。
(七)协议的转让:未经甲方批准,乙方不得擅自将协议管护区转让、转租、转包、抵押给他人。否则按违约处理,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八、其他
(一)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天保办和管护站(林业工作站)各存一份。
(二)本协议未尽事宜,以及在履行协议中发生的争议问题,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执行。
备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协议条款,自行印制协议。
主题词:天然林 工程 管理 办法 通知
抄送:财政部。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近年来, 针对国家天保工程森林的发展要求,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建立了一整套的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和保护。但仍然存在着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保护开发不合理等问题, 有待深化解决。
2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现状
2.1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面积情况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现有林地面积945819亩, 其中有林地781941亩 (天然林283180亩, 人工林498761亩) , 灌木林地115076亩 (含国特灌40293亩) , 疏林地4747亩, 未成林造林地9881亩, 森林覆盖率54.15%。
2.2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模式
2.2.1 护林员单独管护模式
因国有林管理是委托区林业局负责, 因此由林业局单独承包给护林人员巡山管护, 由林地所在办事处林业站进行按月考评考核后, 报局天保办备案并拨付每人月管护承包补助。
2.2.2 护林员集中管护模式
因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农村家庭难以承担管护任务, 根据有关政策从国家级公益林每亩森林生态补偿资金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经费作为管护费。由乡 (镇、办事处) 统一组织管护, 采取护林员承包分片管护。护林人员的考核由乡镇管护站按月考核上报区天保中心备案, 天保中心根据乡镇对护林人员的考评分数按月拨付护林人员的管护承包费。
2.2.3 临时护林人员管护模式
由各乡镇办事处管护站在防火高峰期 (即春节、清明、挂社、五一) , 组织临时护林人员对安全隐患较大的区域进行全天候上山巡逻, 一旦发现火情, 立即上报乡镇管护站, 并组织人员扑救。
2.3 森林案件查处、防火及病虫害防治情况
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宣传教育、检疫执法及综合治理工作, 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 坚决查处一起, 充分利用无公害防治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点面结合, 科学防控, 目前, 无公害防治率为95%。
3 存在问题
3.1 天保工程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有待完善
当前, 人们对天保工程森林的认识不够, 还停留在传统保护意识上, 限伐和保护措施不能有机统一, 忽视了适度经营利用而产生的经济效益, 导致现有天保工程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单一。在补助资金有限, 林农得不到合理补偿的情况下, 容易引起林农的不满情绪, 从而影响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建设步伐。天保工程二期森林资源管护模式、森林管护对象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但商品林给林农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 仍然影响森林资源的管护成效, 使得管护积极性下降, 管护力度不足。
3.2 补偿标准不同挫伤积极性
《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要求将补偿性支出全部兑现给林农, 但由于多种因素, 导致地方公益林与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不同, 林农经营积极性不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 个体公益林面积急剧增加, 生态补偿支出与管护报酬冲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如何实现生态补偿与管护报酬兼顾, 既能激励林权所有人营造林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管护效果, 也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3.3 林区替代产业发展能力不强
限制采伐后, 原有产业的基础十分薄弱, 由于缺乏建设投入资金, 致使森林生态旅游、种养等后续产业的开发进度缓慢, 加之企业自筹资金能力差, 银行贷款不易, 滞缓了替代产业的建设进程。
3.4 管护站点基础设施设备跟不上
由于管护面积大, 点多、线长、面广, 护林设施设备落后, 管护区域内道路失修, 交通不便, 道路、通讯设施落后, 致使护林巡逻相当困难, 严重影响了天保工程区的森林管护成效。
4 天保工程森林管护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管护机制
抓住重点, 统筹兼顾。实行局主要领导负总责, 班子领导分片负责, 天保办作监管, 各乡镇林业环保站作为管护责任单位, 护林员作为直接责任人的管护工作机制, 形成政府和部门上下联动, 齐抓共管的森林管护格局, 层层明确责任, 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同时, 加大对天保工程区基础设施设备资金的投入, 解决天保工程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护林交通工具严重不足等问题, 加快林区建设和改造, 不断改善管护人员的工作生活环境, 使天保工程区的基础设施设备能够适应新时期天保工程的管理需要。
4.2 明确管护人员, 建立管护网络
充分发挥一线护林作用, 2014年, 碧江区聘请了森林管护人员112名, 对生态补偿的国家级公益林、管护补助的地方公益林、国有林进行重点承包管护。通过签订管护协议, 把碧江区集体及个人的国家级公益林439600亩、地方公益林21700亩、国有林4900亩的森林管护责任真正落实到人员、山头、地块, 明确了管护范围、管护人员、管护制度和管护措施等, 做到了管护责任明确, 利益挂钩, 奖惩分明的管理模式, 形成了横向到点、纵向到边的护林管护网络, 确保了天保工程重点管护区的森林资源能够得到切实有效保护。
4.3 加大宣传力度, 强化护林意识
在森林防火高峰期, 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 在林区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制作树立永久性宣传碑, 利用土墙、路道刷写宣传标语等形式, 强化林区群众和周边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生态环保意识。其次, 送林业政策、法律法规进村,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管护制度和措施, 从而使森林管护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4.4 完善补偿制度, 提高“造血”功能
进一步做好集体及个人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兑现。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通过地方区域性公益林管护区的发展, 按照政策相关规定从林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中提取少部分资金, 实行区统筹形式, 协助林农与经营者面临管理不到位的困难, 其余资金按照农网一折通兑现。这样既兼顾了林农和经营者无人管理的格局, 又保障了林农和经营者的经济补偿。
由于经营生态公益林不能靠生产木材来获取收入, 作为经营者可考虑进行资源的综合开发来获得收益: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开发森林蔬菜、野生果品、中草药等;充分利用丰富的植物种植资源, 有目的有计划培育林种, 以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调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使森林资源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4.5 加大清查力度, 减少资源消耗
加强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认真组织开展了林地征占用清理、林区盗伐滥伐林木清查、木材经营加工清理、砂石场清理以及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等行动。2013年碧江区共依法规范197家木材经营加工单位, 其中经营户74户 (含38户杂竹经营户) 、经营加工户123户。年审合格197户, 对新增的和存在台账填写不规范的23家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了学习培训, 进一步规范了其依法经营加工行为。清理未批先用林地53个, 涉及林地面积3128.48亩。
4.6 强化监督检查, 保证工程质量
确保天保工程森林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质量监督, 认真检查各项工程任务的实施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及时整改, 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对公益林补偿资金实行村组张榜公示、每户录入、乡镇兑现清册审查上报、资金兑现等环节, 确保工程补助能够真正兑现;对护林员的管护工作进行巡查, 考核考勤奖惩的兑现, 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 针对国家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发展要求,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建立了一整套的天保工程森林管护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管理和保护, 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保护开发、宣传教育、机制体制的完善等方面深化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天保工程,管护现状,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常富, 赵桂玲, 陆秀君, 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学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 2011 (1) .
[2]冯俐丽, 朱先文, 孙淑丽.河南省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 2010 (3) .
[3]胡艳波.基于结构化森林经营的天然异龄林空间优化经营模型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
[4]张彦.陕西省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5]蔡世锋.福建省发展工业原料林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0 (9) .
关键词:森林公园;游步道;绿化设计;
环山游步道是指森林公园连接各景点及观景点的环山步行道,包括原始的小路及人工特意修建的小道[1]。大多数森林公园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其自然环境未受到外界破坏,利用游步道将森林公园中独立的景点进行有效连接,同时使人们顺着既定的路线欣赏自然景观。将游步道与绿化设计相融合进行游步道绿化设计,使游步道融入自然环境当中,在景色单调处营造别样景致,成为绿化设计者追求的目标。
环山游步道,既是路,也是景,不仅是组织景点、景物的纽带,而且是游人视觉与身心体验的实体和载体[2]。与登山游步道不同,环山游步道具有相对高差不大和道坡度变化小的特点,但由于步行难度小,日益被渴望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城市人所喜爱,成为他们放松身心、休闲游憩的场所。环山游步道绿化是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改善森林公园游步道道路面貌的主要措施。做好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的绿化设计,提高环山游步道的游览体验,成为游步道绿化设计的热点。
1.大岭山森林公园景区概况
大岭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部,珠江口的东北部,正处于珠江三角洲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北邻厚街,与莞城相对,南接虎门、长安,与深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22″-113°48′12″,北纬22°50′00″-22°53′32″。地貌属低山、丘陵,整个地势东北部偏高,西北部偏低,海拔多在150-450米之间,最高峰为北部的大岭山顶,海拔530.1米,相对高差一般在150米左右,坡度15°-40°。大岭山森林公园建有石洞景區、莲花山自然保护区、花灯盏—鸡公仔游览区、马山庙游览区、白石景区、灯芯塘景区等六个主要景区,是集游览性、休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2.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的特点
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长7.7公里,占公园游步道路长度的17.8%。虽然占据较小比例,但由于游人大多以步行方式游览森林公园,所以环山游步道的重要程度并未因此降低。环山游步道主要环绕山体所建设,道路宽度一般在2米至3米之间。虽然道路的相对高差不大,但崎岖曲折,坡向变化大,光照条件不一,而且道路两侧的的土壤肥力随着山体的脊谷变化而变化。一般呈现出山谷土地湿润肥沃,但光照条件差,山脊土地干旱,光照条件好的特点。
3.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绿化存在的问题
首先,环山游步道两旁的绿化植物种类较为普通。虽然森林公园本身具有较多种类的高观赏价值植物物种,但环山游步道两旁的绿化植物却以假连翘、白蝴蝶等城市园林常见植物品种为主,突显不出森林公园自然群落的地域特色;然后,环山游步道两旁植物的颜色较为单一。环山游步道两旁绿化以绿色为主,少有花色植物的搭配,色调单一,对于缺乏丰富色彩与植物多样性的游步道,给人一种乏味的游览体验;最后,步道两旁出现部分裸地。由于立地条件差或植物选择不当等原因,步道两旁有些地段植物稀少甚至全部死亡,土地裸露,使景观显得破碎。
总而言之,目前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的绿化虽达到绿化效果,但其绿化未达到稳定路基、美化道路两侧、改善道路两侧环境、保护路面以及维护游步道两侧水土的要求。
4.设计原则
环山游步道总的设计原则是:在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原有植被的基础上,配植各种不同的植物,把各景点通过道路两侧的绿化有机的联系起来[3],把环山游步道打造成一条游览的亮丽风景线。
1、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景观效果
大岭山森林公园位置东莞市的中部,是东莞市重要的“绿肺”之一,在涵养水分、净化空气、调节温度、降低噪音、散发芳香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生态作用。高含量的负离子和清新的空气,使游客人数达到380万人次。公园内古树名树,奇花异草,优美林相和绚丽季相变化等不同类型的森林景观,是游客调节身心,休闲游憩的基础。因此,环山游步道的绿化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在保护和利用自然山体地形地貌和天然植被的基础上,增加森林的色彩、层次和变化,形成亮丽的风景线。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环山游步道的地形特点是崎岖曲折,脊谷更替频繁,同一条游步道包含着不同的坡向,这意味着一条游步道内包含着不同光照条件的地段。因此,环山游步道的绿化设计不能盲目地追求鲜艳的花色,也不能简单的绿化而忽视花色搭配。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立地条件,选择相适应的植物,满足各类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及观赏性,突出环山游步道的山林野趣。
3、以乡土植物为主
以乡土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能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具有较高的适应性、稳定性和抗逆性[4]。乡土植物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气候及土壤条件而制约植物的生长,也是植被结构稳定的重要条件,能持久可持续发展发挥综合效益。而且,大岭山森林公园是东莞重要的乡土植物研究示范区。因此,环山游步道在植物选择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实行以乡土树种与外来引种相结合,追求天然的群落外貌特征,产生富有自然气息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使游步道达到生态、科学和美学高度和谐的效果,并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天然森林群落相融合,突出东莞的地域特色。
5.设计构思和景观效果
环山游步道两侧的植物配置主要以行植和群植为主,规则式的行植与自然式的群植有机结合,形成风貌各不相同的植物空间,丰富了景区的景色。
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山游步道主要由支线3、支线4及支线5组成。
支线3,全长3.5公里,呈“U”字,位于山体的南面,除部分谷地地段外,大部分地段光热条件良好。良好的光热条件是植物颜色艳丽多彩的前提,因此,此地段的植物设计主要以黄金叶、方枝蒲桃和鹅掌藤等绿色植物为衬托,重点种植毛杜鹃、巴西野牡丹、大王龙船花等花色植物,利用植物色彩刺激游客的视觉器官,给游客赏心悦目的感觉。为突显地域特色,在“U”字型底部1.1公里步道30米范围内,种植浙江润楠、蝴蝶果、阴香和樟树等乡土植物。
支线4,全长1.9公里,位于山体的北面,即阴面,除沿大板水库的地段外,其它地段光热条件相对较差,而且谷脊更替频繁,土壤肥力不一。沿大板水库的地段主要种植红背桂、红果仔及紫金牛等叶色较为艳丽的植物;在山谷地段,土肥润湿肥沃的地方,主要种植蜘蛛兰、海芋、肾蕨等耐荫耐湿的植物;在山脊地段,土壤较为干旱贫脊,主要种植方枝蒲桃等耐旱植物。此段有一个石凳景点,在景点的周围种植水蓊、红苞木和灰木莲等乡植物,为游客提供一个幽静雅致的休息场所。
支线5,全长0.7公里,连接着山体和主干道。此游步道大部分地段原生植被较好,步道两旁植物以抚育为主,适当补植紫金牛、红背桂和鹅掌藤,形成原始天然趣味。在部分立地条件差的地方,种植蟛蜞菊等易生易长植物,以覆盖裸露的地表,增加绿色空间。
结束结
综上所述,大岭山森林公园环山游步道绿化设计遵循因点制宜的设计准则,利用森林公园自然美对其进行生态空间规划设计,同时结合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形地貌选取合适的绿化设计方法,从而做到景因境出,使得森林公园与游步道在目的性、稳定性、整体性以及美观性这四点上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最终使游步道与天然的森林景观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涂志川.园林规划设计浅析[J].福建建设科技,2004,(1):20-21
[2]杨铁东,王洪波,夏旭蔚,等.森林公园中游步道设计探索[J].华东森林经理,2004,18(4):46-48
[3]陈秀龙,章忠权,傅章常.宛委山景区游步道绿化设计[J].国土绿化.1997,5:9、17
【森林绿化工程】推荐阅读:
森林防火工程施工方案11-02
天国的森林06-25
森林文化论文10-03
地下森林断想10-25
森林和小鸟教案06-15
森林的笑声作文07-16
《地下森林断想》阅读07-24
挪威森林--读书笔记10-06
森林资源管理10-19
森林防火护林论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