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共4篇)
这个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即将任教两个年级十二个班的音乐课,比起上学期的三个年级来说班级少了一些,我的负担也相应的减少了一些。
经过上一学期的在七八年级的教学以及对他们的歌唱能力的考核中,我对七八年级学生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在七年级六个班中,能够独自把一首歌以清唱的形式演唱出来而不跑调的学生只有30—40个。还有10—20个学生因为害羞而不敢在人前演唱。而剩下的学生都是唱歌跑调的学生。可想而知,如果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会唱我们学过的每一首歌曲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在八年级的六个班中,能够唱歌不跑调的学生是多过七年级,但是他们当中还有大部分的学生因为爱面子而不愿意在人前唱歌,这是八年级学生在上音乐课时的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是我非常苦恼的一个问题。同时,由于21世纪网络在家家户户的普及,学生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介接触了很多的流行音乐及网络歌曲,以至于学生排斥或不愿意学习书本上的音乐内容,他们认为他们只需要通过各种电子产品来学习歌曲来学习歌曲,不需要学习书上的音乐知识,这是我们所有学生的通病。
这个学期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上学期的教材内容来说要有趣一些,我们可以从七八年级教材中的选曲体现出来,比如:七年级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影视金曲就非常的好听,我相信学生也会非常的感兴趣;还有八年级教材中第一单元的生命之杯中收集了各大体育运动会的主题歌曲也非常的好听。这个学期,我们的教材与上学期的教材相比内容要稍微简单一些,但教材内容的安排基本没变,每个单元都分为演唱部分和欣赏部分,在书的最后还有音乐小网站及随心唱响等内容。这样安排既让学生在学会唱歌的同时也学习了一些音乐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通过对音乐教材上的大部分歌曲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体裁。初步学会运用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及了解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要求,了解“完好的读好字就意味着完好的歌唱,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的道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个学期我对七八年级学生的要求就是能够把我所教的歌曲学会。在教学上,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我会尽可能地在教学生歌曲的同时教学生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和尝试让学生们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以及欣赏一些曲子。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多看多听其他学校老师的讲课,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总结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我根据七八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措施:首先是七年级,七年级学生的音准情况来看,我还是把唱音阶摆在首位,来纠正学生跑调的情况,学习音阶这个方面我将会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达伊手号来进行教学。上课的时候我会尽量用多媒体上课,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是八年级,根据八年级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主要运用鼓励教学,来鼓励学生唱歌。在上课的内容上,我会尽可能多的选用偏向流行歌曲曲风的歌曲来进行教学,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纪律和音乐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我会尝试让学生们用不同演唱形式来演唱歌曲,比如:合唱、轮唱、齐唱等。
月计划:三月份七年级主要学习第一单元——行进之歌,主要学习的歌曲是《一二三四歌》,把这一单元中的的其他四首作品作为欣赏曲目,在教唱《一二三四歌》同时,我会简单欣赏歌曲之后在进行演唱,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决定加入一些新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比如:拍手,轮唱等方式。八年级主要学习歌曲《怒放的生命》和《菊花台》,通过这两首歌曲的学习来了解电声乐队、中国风、摇滚歌曲、方文山、歌手周杰伦和歌手汪峰,同时我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摇滚歌曲和中国风的歌曲来欣赏。
四月份七年级进入第二单元——影视金曲的学习,主要学习的歌曲是《长江之歌》,这一单元中其他四首作品作为欣赏部分,在欣赏时我会把部分曲目中的主题音乐截取下来,教学生唱一唱,感受音乐的意境。八年级主要学习歌曲《童年》,通过童年的学习来了解校园歌曲及歌手罗大佑。同时把第四单元的歌曲《樱花》进行教唱,其他歌曲作为欣赏部分。
五月份七年级主要学习第三单元——天山之音,这一单元主要是民族歌曲,我们主要学习《青春舞曲》,其他五首歌作为欣赏部分,然后介绍中国民歌的类型,欣赏耳熟能详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及其它省的民歌。八年级这个月学习第一单元——生命之杯,主要学习的歌曲是《我和你》,同时介绍奥运会歌曲和其他重大体育运动会的歌曲并进行欣赏。第一单元中的其他四首歌作为欣赏曲目,部分歌曲为了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我会要求学生演唱其旋律。
六月份七年级学生进入书本最后两个单元的学习,主要学习歌曲有《红河谷》,《拉库卡拉查》,其它两首歌曲加上第五单元的所有歌曲都作为欣赏曲目,第四单元我们主要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及其风格,第五单元主要了解民歌中的小调。八年级学习第二单元——乐海泛舟,演唱歌曲是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重点欣赏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还有其他两首歌曲,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一些艺术歌曲及钢琴曲。教学进度:
七年级: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4课时
第二单元影视金曲 4课时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4课时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全学期共16课时。
八年级:第一单元生命之杯 4课时
第二单元乐海泛舟 4课时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4课时
第四单元亚洲弦歌和第五单元京腔昆韵全学期共16课时。
课时 课时
一、学生分析
本年级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约430 人,刚刚升入初中,学生活动力很强,活泼好动。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常规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二、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国学思想精髓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本册教材包括九个单元,共有33课。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有经典选读、古典文献、藏书文化,还有礼仪教育、民族文化、家族制度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还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
三、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背诵经典选段,在学习这些经典选段时感受经典文学之美。
2、了解著名的文献典籍、了解我国悠久的藏书文化、汉字的历史和演化,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
3、了解古代礼仪、民族文化、家族制度文化,进行民族传统的做人教育。
4、学习了传统文化课程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
经典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人文文化要注意站在历史的角度,教育学生要明白有些东西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我们在现代社会应当有现代社会的新的文明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注意教育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糟粕。
五、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1、本册内容教学时间为一个学年。上学期1---4单元,下学期5---8单元。
2、上学期共18学时。每节课1学时,每周1节课,共17课,期末考察1课时。
3、下学期共18学时。每节课1学时,每周1节课,共16课,期末考察1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
黄山铺镇初中 七年级传统文化备课组
八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学工作计划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古代文化制度、宗教发展、科技发明、艺术创造和民俗风情等传统文化内容,对青少年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生分析: 本年级共有教学班8个,学生400余人,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学习粗心大意不扎实,学生的知识面太窄,能力不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差,独立思考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欠缺。还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了自己,上课随便讲话,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传统文化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课的喜爱。
二、教材分析
(一)课程性质
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是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中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典范性。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选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典范作品作为教育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滋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趣味性。本课程贴近少年儿童生活,注重兴趣培养,教材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学习形式力求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少年儿童感受到学习传统文化的乐趣。
3、启蒙性。本课程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体现启蒙性。
4、开放性。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应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参加村镇或社区传统文化活动等,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二)基本理念
1、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逐步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精神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影响的结果。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3、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教学重点、难点: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本课程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如参观文化馆、博物馆,游览文化古迹、文化名胜等,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
1.本册内容共10个单元,34节课,另外有两个“活动与探究”。2.计划进行38课时。上学期学习1---5单元,共18节课,每周1课时进行1节课,期末考查1课时,共19课时;下学期学习6---10单元,共16节课,2个“活动与探究”,每周1课时进行1节课或者1个“活动与探究”,期末考查1课时,共19课时。
黄山铺镇初中 八年级传统文化备课组
黄山铺镇初中七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黄山中学把环境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获得环保的基本知识和观点,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理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环保的内在动机。懂得家庭和自己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环境教育目的和要求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普及环保知识,不断提高环保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开展环保绿色教育,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让学生时时刻刻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基本的整体的认识。并通过他们对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宣传进而使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三、学情分析
黄山中学七年级共8个教学班,430多个学生,对现实中的环境污染有所认识。可以利用身边的环境现象作为环境教育的好教材。
四、教学中应该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环境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间周一节环境教育知识课,以期把环境教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定期举办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在校园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在学校宣传栏制作环境教育专题板报等。
3、学校将继续利用班会课、思品课、校会、广播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预防环境教育知识;广泛征订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教育系列丛书用各类宣传教育报刊、杂志用各种宣传资料,包括各种宣传挂画、教育挂图和环境教育科普VCD等,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环境教育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环境教育的意识。
4、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环境教育书籍,看一场环境教育专题片,听一场环境教育专题报告,写一篇环境教育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讲环境、人人爱环境、人人搞环境的良好氛围。
5、请环保专家讲学。
6、注重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相协作的教育合力,共同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上学期
教学内容:“环境伦理篇”。周次
课程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4
地球孕育了我们 6
拥抱大自然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与警示 10
人文景观与自然的交相辉映 12
尊重自然 造福人类 14
探索大自然
桀骜不驯的大自然
人类让地球变的伤痕累累 19
期末考查与评价
(二)下学期
教学内容:“环境篇”
周次
课程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环境问题
警惕地球持续升温——温室效应
科学家在南极的发现——臭氧层空洞
还天空一片蔚蓝——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让生命之水变的清澈——水污染及其防治
别让大地再叹息——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当心无形的杀手——噪声
关注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环境问题
聚焦我们生活的农村——农村环境问题
期末考查与评价
黄山铺镇初中八年级环境教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环境与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关切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在有效地利用环境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制止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人类行为难则。1983年,我国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为提高我班学生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环保教育,大力推进本班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2.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源动力。
3.要改变“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途径进行”的认识。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环保教育。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太阳是万物之源,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性。
2、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4、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5、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6、教育学生做个文明好少年。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从实践中发掘学生的感触点。
3、教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环境保护自主性。
4、生活中学习中,师生互相监督。
5、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6、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安排
全学年共进行教学18课时,开展活动并进行期末考查评价2课时,间周进行。
(一)上学期 教学内容:“生态篇”
课程
周次
第1课
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平衡 第2课
人类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第3课
“地球之肺”持续萎缩:森林锐减第4课
中华大地的动脉在流血:水土流失第5课
“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化
第6课
风与沙的肆虐:沙尘暴
第7课
谨防引狼入室:生物入侵第8课
“地球之肾” :湿地
第9课
让地球充满生机:保护生物圈综合实践活动及期末考查评价
(二)下学期 教学内容:“可持续发展篇”
课程
周次
第10课
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 第11课
保护珍惜动植物最后的乐园:自然保护区第12课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家园:海洋第13课
可持续发展的工业生产模式:生态工业园第14课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第15课
珍惜地球资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6课
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策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17课
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证:绿色科技第18课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当你徜徉于绚丽的花丛中,当你在淅沥的春雨中漫步,当你在篮球场上奋力跃起一投,当你在博物馆欣赏到精雕细刻的玉饰,当你在窗前沉思生命中的精彩细节„„总之,只要你用心发现与体悟,你总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生命中的美。
请以“是美丽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在题目横线上可填上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你可以大胆选用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如写诗歌不要少于20行),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
七年级作文竞赛题目
要求: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在这堂课中,我想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也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这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也就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维过程。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
教学难点: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含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表中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读顺课文,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坦克图,问:你们认识这些吗?认读:“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吗?有谁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认读生字“集 矛 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
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板书?)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它们。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4、谁能在课文中找出写了矛、盾和坦克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5、质疑:学到这儿,你们最想研究什么? 预设:
1、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3、研读第2—4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
1、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并完成练习。
2、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交流、集体完成练习
4、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
相机教学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同学们,盾太小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原因,课文中写盾难以招架的句子写得非常好,找出来读读。自由读。矛的强进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谁能既读出矛的厉害又读出盾的困境。指名读、评读。
5、师:发明家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他的思考过程,课文中有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有的没写,看谁也能当个发明家,把课文的思考过程补充完整。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6、个体交流
体会发明家思考方法非常科学,能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别人的优点,把优点很好的集中起来,为自己所用。
7、指名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聪明的发明家就这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坦克的威力。
三、指导书写
接下来,我们来写几个生字。
1、出示:矛 盾 集 攻 坦 炮
2、在这几个生字里,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有困难?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书写,尤其要注意“盾”的笔画。
3、学生书写,评议指导。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2、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的含义。
3、明白看待问题要多角度、多方面,并学会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和课文中的生字交上了朋友,今天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认读生字。
2、我们还研究了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谁能说说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二、研读第五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1、自由默读,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坦克在战场上大显了神威?
(首次、头一回、庞然大物、哇哇直叫、乱成一团、退了十公里)
2、你能想象当时战场上的情景吗?读读句子,读出坦克的神、读出坦克的威。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3、口语交际;师:坦克、坦克,你为什么这么厉害啊?学生:因为我„„(引 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相机引导到这一组课文的主题)
三、学习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主题
2、学生默读,谁来说说这一组主题告诉我们什么?(板书:看问题
想问题)
四、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师:是呀,对待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不一样。
出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1、齐读
小结:发明家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有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课文也就是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2、再读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而形成的,你能举例子来说说吗?(如双层公共汽车、火车、带橡皮头的铅笔等等。)不止物体是这样,其实做人和学习方面也是这样。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愿我们大家都能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另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去思考,去发现我们还可以提出改进的办法。我们课后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去完成一个练习。
五、指导书写积累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持
般
架
龟
战
神
兵
退
2、说说怎样写好它们。
3、学生练写
4、这篇课文里还有好多词语可以积累,大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给记下来。
六、实践题:
1、读了课文,我积累了好多的词语:
2、我们小组在生活中发现了(),它的长处是(),不足之处是(),还发现了(),它的长处是(),不足之处是()。我们把它们的长处集于一身,发明了()。它的长处是()。
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坦克
26、科利亚的木匣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启发。
2、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理请层次,认识过度段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6科利亚的木匣,请大家一起看老师写课题,讲解(科利亚是一位外国的小朋友,注意“匣”的笔顺,先横再竖,最后一笔是竖折。)齐读课题,这是苏联作家左琴科写的一篇文章。故事发生在世界二次大战,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苏联人民英勇抗战的时候,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那么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请小朋友们赶快番开课文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次。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生字词。
3、正音:
指导学生读准“匣”、“箱”的字音,这两个字都是三音连拼。
4、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2ng,还有个读音是li4ng;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和“sh”,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多音字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读音。请同学做下面的练习。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量身高(li4ng,li2ng)
称体重量(li4ng,ii2ng)
数一数(sh3u,sh3u)
数量(sh4u,sh4u)(li4ng,li2ng)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1)可以列成下面表格: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2)用比较法记字形、理解词义:
箱(木箱)倍(一倍)
相(互相)陪(陪伴)想(思想)赔(赔钱)
(3)一字多组,理解字义 箱(木箱)(纸箱)(装箱)倍(几倍)(加倍(倍数)
德(品德)(德国)
(4)易写错的字:德:右边是十四一心四部分组成,不要丢掉“四”下面的一横。
6、出示生字卡片,理解词语。
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
冰鞋——滑冰时穿的鞋。
果然——表示事情真的如此。
仍然——表示情形没有什么变化或恢复原状。
(四)再读课文,理请层次
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
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
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
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全班思考:
(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
(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
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
(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3、学生质疑。
激励学生读书是解决问题,学好语文的最好方法。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就一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因为年龄小,而且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学完科利亚埋木匣部分,让学生谈谈科利亚是一个怎样的人?说明理由。
同时随机指导朗读,如学生哪句体会到细心,聪明,就及时指导学生读出科利亚的聪明,细心来。如2自然段从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做事心细,想得周到)
讨论达成共识:科利亚是一个细心,聪明,爱学习,爱动脑筋的人。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板书
26、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示 1-3
4—12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点: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
难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用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
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
(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3自然段埋木匣一段,知道科利亚是位聪明细心的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齐读课题)让我们再次走近科利亚,同他一起去挖木匣,一起去思考,一起去发现。
1、轻声朗读4-12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妈妈挖箱子和科利亚挖匣子的句子,体会各自的心情。
出示句子:
A、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B、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引语:当妈妈找到埋藏四年之久的箱子,找到失去以久的宝贝,心情怎能不激动,不高兴呢?谁愿意读读妈妈的话。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引语:而科利亚照妈妈的方法,挖呀,挖呀,挖得„„仍然没有找到。他_________。(焦急,难过,伤心极了,失望„„)让我们带着这种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在学生指名读时,给仍然换个词,仍旧。
正当科利亚难过焦虑时,可小伙伴们还嘲笑科利亚,这真是——-雪上加霜,科利亚伤心极了!面对小伙伴的冷眼冰语,科利亚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读第10、11自然段。
科利亚最后找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了吗?在哪一自然段?11段,请大家读一读(自己读,小组读,体会科利亚高兴,自信)
那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在12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了,哪一个?果然,对了,当预想的和实际一样时,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词,能用它说句话吗?
科利亚通过思考终于找到了他的木匣,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出示课件)演示走完十步后,再强调问为什么现在科利亚走十步会找不到木匣,而走五步就找到了呢?让学生说原因。
因为四年前,科利亚还小,现在他长大了,步子比以前大了一倍,所以只要走五步。(再出示步子明理)
通过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科利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自信,不会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爱动脑筋,本来他可以直接去问妈妈的,但是他没有,他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小伙伴嘲笑科利亚,就说明他们也不知道原因。其他小伙伴没有想到原因,而科利亚发现了,很聪明。)
引接语:听了同学们的称赞,科利亚一定很高兴。科利亚的确是一个爱动脑筋,爱思考小朋友。今天,他不仅找到了他的木匣,还懂得了一个道理,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节。“你能给最后一个问句换种肯定的说法吗?
2、板书中心: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3、【我思考,我发现】做弹性练习,看上课剩余时间决定
拓展:听录音故事。故 事
古时候,有个人到大山里去观景。他看见一个樵(qio)夫在山上的一棵大树旁砍柴。忽然,樵夫失手把斧子掉到山下了。只见樵夫解下头巾,把它挂在正在砍伐的树枝上。然后下山去,来到挂有头巾的大树下方,很快找到了斧子。这个人不住地夸赞樵夫的办法好。
没过多久,这个人乘船过河,一不小心把宝剑掉到了水里。他想起了樵夫的办法,就拿出小刀在船舷(xián)上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了,他就从刻了记号的地方下去捞宝剑,却什么也没有找到。
故事听完了。现在,我就是那个掉了宝剑的人,我真的不明白,别人能按记号找着自己的东西,我为什么找不到呢?谁来帮帮我。明理之后,说明后一部分就是成语刻舟求剑的由来。
1、我们周围的事物在一天天的变化,那同学们讨论讨论看,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事物也在起变化着?
总结:的确,我们周围的事物在一天天的变化,你们也在一天天的长高长大,即使以前学习不认真的同学,现在开始就一直很努力很勤奋,我相信将来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同时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号,但是,只要我们像科利亚那样勤于动脑、善于发现,面对变化着的事物,采取不同着的策略,是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倒我们。【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前
四年后
埋木匣
挖木匣
十步
五
步
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27、陶罐和铁罐
一、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
二、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请愿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教师相机小结: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师: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根据学生的自由反馈,自由的出示相对应的对话诓)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不喜欢铁罐,因为它骄傲。我的根据是课文写“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还常常奚落它。陶罐则不是这样,它不但说话很谦虚,而且不和铁罐一般见识,避免矛盾激化,不和它争吵。(理解“奚落”)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立刻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师肯定,赞扬生。)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是“懦弱”的东西。(师指导学生掌握“懦弱”音、形、义,纠正学生把“懦”读为“儒”的错误,请他带领全班读句子,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生:我不喜欢铁罐,它不仅骄傲,还很武断。它对陶罐说:“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事实上,后来粉身碎骨的不是陶罐,而是铁罐被完全氧化了。看问题不能绝对。
师:你的发言说明你领悟了语言的内涵,有谁想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悟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片断)“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第二课时
一、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③教师与合作学习课文10至17自然段。a.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词语“流逝”,学生利用近议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b.许多年代过去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c.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都不见了。④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二、复习生字,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1、认读课文 里出现的生字。
2、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3、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捧、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朴”是左右结构、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的字。“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联系古文字感受字形:一只手拿着一个像盘子样的东西交给另外一只手。
4、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5、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6、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7、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拓展练习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②和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8、狮子和鹿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还告诉我们,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美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写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的两束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细长的腿,接着写狮子扑来,细长的腿帮它脱离险境,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了命。全文情节紧凑,前后对比鲜明突出,语言丰富优美,在生动的故事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理解指导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懂得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二是通过自读自悟,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粗知故事大意,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这是课文学习的重点。
3、通过课文的学习,把学生引向到更广阔的课外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设疑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大森林里去看两只动物,它们是谁呢?(课件出示,生齐答)
今天的主人公啊是鹿姐姐,她长得真漂亮呀!你们说她哪里漂亮呢?
2、是呀,鹿姐姐也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头上的角很美,相对来说四条腿有点难看。可是自从她经历了和狮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后,她明白了一个道理,改变了看法。
3、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狮子和鹿》来了解这件事,明白这个道理,好吗?
[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从喜欢动物的表层情绪上拉到对鹿姐姐为什么转变认识的思考上来,从而激发了学生想了解故事内容的学习冲动。同时,告诉学生鹿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使学生对寓意的把握会更准确,体现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二、初读课文
想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吗?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来读读《狮子和鹿》这个故事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碰到生字词语多读几次。
2、在自渎的基础上,合作朗读,你读我听,纠正彼此的正误。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简单得跟大家讲一讲指名说
[这个环节,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多读,在自读中求通顺,在自读中求正确。课件在这个环节中只是出示生字词,让教师检查一下学生读得正确与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课件的辅助作用。]
三、深读课文,感悟寓意
刚才我们读了几分钟的课文,了解了这个故事,如果我们再去读课文,一定会更多的收获。
这次大家可以小声地读读,读到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多读读,作上记号!等会儿推荐给小伙伴读读!
1、学生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想
2、把自己喜欢读的部分推荐给小组里的小伙伴读一读,说一说
3、谁愿意向大家推荐推荐? 生推荐读
[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整体出发,寻找学习研究的方向的点,防止阅读教学中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同时向学生渗透略读课文要抓住重点的方法。]
4、刚才好几个同学都推荐大家再去读读小鹿前后说的话!那我们就把小鹿的两次对话连起来读读吧!想想该怎么读?
出示:“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 瑚!”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a.自己读对话
b.你能来读读吗?
c.谁也想来读读?再指名读,齐读
[当读到“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出示课件:这里用音乐配上珊瑚组图,产生美感,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鹿姐姐想象中自己的角是多么美丽!从而感受鹿姐姐的自我陶醉。课件在这里,既让学生认识了珊瑚,又对朗读起着促进作用。]
读了小鹿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5、创设情境,体会寓意
a.小鹿经历了这件事后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角和腿!她来到我们的教室里,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呢?
b.出示情境图:小鹿来到我们的教室里, 我走到她的身边,微笑着对她说:小鹿姐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一写
d.展示交流:指名扮演小鹿和学生进行交流
e.小组交流。如:
好看的东西并不一定是有用的,不好看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用的。
好看的东西有时也会变得十分令人讨厌,不好看的东西有时却会使自已有所成就。
一个人长得虽然漂亮,但有时并不一定美,要看他的心是不是也很好,是不是能为大家做好事。
“有毒的蘑菇往往是漂亮的”。
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只看外表的。
f.是呀,同学们说得都很对,对待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我们不能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在谈体会时,有一个凭借,更能说出真情实感。这里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只要思想上没有错误,都不做定论,充分让学生思考,说出自己的见解。]
四、拓展(课外阅读)
1、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这儿有一个《长颈鹿和相思树》
2、赶快去读读吧看自己能不能读懂!
3、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设计:
鹿角——美丽(挂住树枝)险些送命
狮子和鹿
鹿腿——难看(有
力)
逃生 [资料袋] 扩展阅读
长颈鹿与相思树
一棵小相思树,眼见着周围低矮的小草被动物们啃食殆尽,便对自己说,我一定要长高,高过所有的动物,叫它们谁也够不着我。而当它一天天长大,却悲哀地发现,即使是那些最高大的树木也只是动物们的“绿色食堂”。
相思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它不断地问自己,我当如何保护这碧绿的裙衫?我当如何保护自己?冥思苦想之后,它终于找到了对策,那就是在周身布满尖刺。当那些刺长得又粗又硬时,它便有了一种安全感,它相信这些刺足以刺痛任何一只动物的唇。
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一拔一拔的动物走近它,试探了几下,又都无奈地离开。相思树于是不再顾虑什么,任风将树叶吹得“沙沙”作响。可就在这时,来了一群长颈鹿,径直向它走来,纷纷伸出自己灵活的舌头,仰仗身高优势,顺利地吃到了树冠那浓密的绿叶。
起初,相思树愤愤地想,叫你吃!叫你吃!让你舌头起泡!让你嘴唇出血。
可是,没有!长颈鹿在饱餐一顿之后,悠然地离开。
它们将忧伤留给了相思树,它日日看着自己光光的树杆,除了叹息还是叹息,它想自己也许永远走不出这个阴影了,可有一天,它发现原本只有星星绿意的原野重又葱茏,它不禁问自己:只要根还在,土壤还在,阳光依旧,还有什么不可以重来?
很快,在被长颈鹿啃光的枝头,相思树重又长出新芽。
没有任何一种铠甲能让你永远不受伤害,重要的是,如何从伤痛中走出来,迎接新一轮阳光。
想一想:读了这个故事,又给你什么启发呢? 语文园地七
一、教学目标
1、读背词汇,知道有关刻苦求学的词,能从学习过程受教育。
2、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动脑筋,能克服困难,并把这样的事例在班级上说说,并能写成作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引入
看图片说说关于秋天的成语
(能说些学生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秋天的成语或词语也是很提倡的)
2、我的发现
(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也同意同桌去讨论)
通过读,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找这样的词语吗?
能用其中的词语说话吗?
3、来说我来对
用对联的形式呈现,电脑先出题,学生接着说下半句,有机会实现生生互动,或者师生互动。
4、连一连
认一认
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去认,去读,去记,再汇报。
最后个别学生个别认(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记得最多,读得最好)
5、脑子转转转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哪些不便之处(小组先说说)学生选择自己最认为值得解决的问题在班级中提出,然后各组发表意见,选择最有好的办法,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教师小结(或有学生自己来小结)
6、我能编也能写
让学生从书上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动物(小组进行)
小组编童话故事
分小组汇报
7、课堂延伸
开一场“走进童话”故事会在“童话乐园中成长”
29、掌
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质疑,解疑,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课文,有关字词,总结全文。理解课文,升华情感。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学生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但本课的生字较多,字形也比较复杂,在教学中还要认真指导学生认读和书写。学生乐于朗读新颖的课文,本课表现的情绪有起伏,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变化。关键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中,领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情感变化,吸引学生乐于学习。学生对课文已有自己的理解,在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理解,并对学生不容易领会到的地方加以指导。
四、课前准备
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周围的人是怎么帮助他们的。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启发,揭示课题
1、你们看过《千手观音》吗?
2、介绍《千手观音》,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愿意写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写,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名残疾女孩的故事,故事写得很感人,我们多读几遍。
(二)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做泡泡,提出问题
2、反馈质疑
师:大家都朗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预设:英子为什么会犹豫?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课文为什么用掌声做题目?
师: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就要学会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不懂的可以互相学习。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检查自学的效果
(1)师:大家都读了几遍课文,一定能读好文中的一些词语,对吗?
(2)学生读词:小儿麻痹症 姿势 落下了残疾 情况 镇定 讲述 情绪
教师提示“落”是多音字,读“lào ”。
(3)解释小儿麻痹症,出示残疾人的图片。
5、交流读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交流理清课文脉络,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1、学生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突出英子前后对比的强烈。
2、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我们来体会英子的孤独、犹豫、自卑,如果你就是英子,你现在会怎样去读第一段呢?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是什么事情让英子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4、英子的变化来自同学们的掌声,这掌声中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呢?下节课继续深入地走进英子的世界。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2、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吞”字的上半部分和“烈”字的下半部分,要写得比较舒展才美观。
(五)拓展活动
学生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六)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乐观
自卑—?—自信
(板书所用的词语可根据学生提供的词语而改动)
第二课时
(一)铺垫情感,谈话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这掌声给了她什么?)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1、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划出写掌声的句子。在自己感动的地方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教师提示:默读有利于思考,这次你们拿起笔来,把你们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你提出的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它。)
2、读描写掌声的句子,交流读出感情,从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掌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掌声前后,英子的感情起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学生的交流,理解犹豫的意思,读出英子先是自卑矛盾、后又激动的心情。配乐读文。
3、引导体会情感,师:如果英子就是同学们中的一员,一摇一摆地走上了讲台,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以采访的形式随机采访学生。
4、师小结:正是大家掌声的鼓励给了英子面对生活的勇气,改变了她的一生,难怪几年后,英子在来信中说„„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1)学生齐读这段话。
(2)现在你们是否明白了,同学们的掌声给了英子什么?
(3)配乐朗诵。
2、学生交流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3、我们不但要善于关心鼓励别人,同时要善于从别人的鼓励中汲取力量和勇气。许多残疾人成为生活的强者,不仅是大家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更重要的是他们能战胜自己,自强不息,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4、出示残运会图片。交流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弹性内容,没时间的话不用交流)
5、交流阅读体会。
(四)弹性作业
作业超市(任选2项):
1、积累本课中让我感动的句子。
2、读了课文我体会到很多很多,我要写一写。
3、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我在生活中感受到许多的爱、关怀和鼓励,我要选一件事写下来。
(五)组织活动,丰富积累
1、开展热爱生命的故事会。
2、开展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活动。
(六)板书设计
掌声
忧郁—(爱心)—乐观
自卑—(鼓励)—自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都没有成功,而这次却获得了成功。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体现出小女孩品质的可贵和团结合作的重要。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不仅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还给学生以启迪。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设计多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思考质疑、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学习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
1、教师谈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读着听着,你脑子里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词,检查自学情况,理解“如实、不假思索”的意思。
3、指名读文,评议正音。
三、再读课文,精读感悟
1、再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2、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又是怎么做的呢?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四、写字指导
1、将部分生字进行归类,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发现。
绳、险、俩、堵
左窄右宽
瓶、顺
左右同宽
2、范写:瓶 系 激
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即时评价。
五、实践活动
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听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听写后学生对照词语表自行批改订正。
二、继续精读感悟
1、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理解?
2、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1)同桌讨论。
(2)抓住重点语句,全班进行交流。
A.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预设:生1:实验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女孩很机智和果断,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她能够很快的作出安排。
生2:是的,其他两位同学也很配合,没有争第一或第二,他们的配合很默契,很有团结合作。
生3:还有,小女孩有着先人后己的精神,她把自己排在最后面。
B.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抓住 “不假思索”理解意思,引导学生想象女孩说话时的神态,并体会她的思想品质。这里的“不假思索”形象地反映了“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这样的意识已经扎根于女孩的心中,变成了她理所当然的行为。
C.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默契。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1)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2)请一小组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三、引读最后一段话。
抓住“激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课题“成功”的内涵。
四、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写一写。
31、给予树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八组第二篇课文。
学习目标:
1、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学情分析:
这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组课文,学生通过近两学年的学习与积累,在字词学习与课文阅读理解等方面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圣诞节就快要到了,你们是不是也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准备送给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呢?这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也是充满了浓浓爱心的日子。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3、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
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
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划出来与同桌同学讨论。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2)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3)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准备交流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边读边写批注。准备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四、指导写字
1、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予、裕、买”等,教师做书写指导。
2、学生写字写词。第二课时
一、复习
①读下面的词语:沉默不语 如愿以偿 仁爱 体贴 ②说一说上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二、理解重点词句
①学生默读课文,用“——”画出这四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②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并出示: a.“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b.“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
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③联系上下文,思考讨论这两句话。a.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
读课文后,小组同学交流。
交流后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有关的句段。
b.那个陌生女孩有什么愿望?又是怎样如愿以偿的?
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
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④用“﹏”画出妈妈前后心情变化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学生选择感人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写字
1、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糖、即、卡”等。
2、学生练习写字写词。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吗?
2、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永远记住在这个善良、可爱的金吉娅。
五、弹性作业
1、摘录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2、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也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吧。
3、自制“新年的祝福”贺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朋友,写上你的祝福。
32、好汉查理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课前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好汉歌》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a.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四、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
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实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五、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①引导谈话: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②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以及镇上的人有关。)
③你对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六、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七、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②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语文园地八
学习目标: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④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⑤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①教师准备数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经》。
②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③学生搜集字谜。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⑤填写“成长卡”。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习作
①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②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③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④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⑤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第三课时
讲评作文
①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习作态度认真等。
②优秀习作赏析,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③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誊抄一下,保存起来。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⑤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来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查字典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第四课时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七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语文七八年级古诗文06-03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八九单元测试卷06-15
小学优秀作文500字:七八月的月夜06-27
音乐教学计划二年级11-09
二年级下册音乐计划07-19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7-01
【精品】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07-22
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合集11-04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