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篇1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本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我觉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拥有想象力才能有更多的`创新。为此在本的学习中我主要侧重了三点:一是有感情地朗读。二是激发想象力,感受诗情。三是想象创作,练写小诗。

在学生有感情朗读、想象力被激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我首先引导学生想像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一首首小诗脱口而出。如:听听,秋的声音,青蛙张开大嘴, “呱呱”,是和荷叶道别的声音。

小学语文《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篇2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细水长流,此时,教师的等待无疑就是一种鼓励,是一种期盼,更是一种对孩子的信任。我们在等待的同时,也应该给赋予他们更多的养分——语文常规课堂教学的落实。

教研活动中,我发现大多数教师包括我自己在内,在教学内容上面面俱到,倾囊相授,总觉得哪里都不能少,少了一个训练点像是在自己身上割肉似的。在教学形式上“精心包装”,精彩纷呈,唯独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我们应该从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操作策略入手,力求“简简单单、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语文,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真正做到“繁花落尽见淳真”。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注意结合学情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目标定位准确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的能力是否能有所提高。以《听听,秋的声音》为例,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教学时,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把课文读懂;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悟词句表达的精妙,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想象秋天的美好。通过研读课文,再根据三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能诵读儿童诗、浅近古诗,能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对写话有兴趣等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会认“臂、韵、叮、咛、吟、掠”等生字,会读“刷刷、瞿瞿、绽开、歌韵”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读后体会与同学交流。3.掌握1、2小节的写作规律,进行仿写。

二、教学内容要合理取舍,积极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

《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共有6小节,第一、二小节结构一模一样,都是以“听听,秋的声音”开始,接着写谁干什么,紧接着就是拟声词,最后是以“是什么”结尾。第三小节虽然结构与前两段不同,但它紧抓秋天最典型的事物来突出秋的声音,段落中以并列的句式出现,给人以美的享受、无穷的想象。后面的三段内容也非常美,每一段都能深挖出许多知识来。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必须得有所取舍,我认为课文的前两段的结构非常整齐,有利于学生模仿写作,而且内容利于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让学生体会秋的美,激发他们对秋的热爱。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大胆地进行了整合,重点对第一、二节进行突破,第三节以读为主,并进行简单的对话训练,让学生体会秋的声音,品味语言的美。而第4、5、6段,则以教师过渡语言的形式在课堂中呈现,在配乐朗读中得以巩固。

三、教学设计紧扣目标,促使语文能力的提高

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有所收获,逐步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紧扣目标,努力呈现层次性、阶梯性,整个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思维的碰撞,对知识的把握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趋势。

围绕第一个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时煞费苦心。因为是略读课文,字词不需要费太多时间去认,但我觉得熟识这课的生字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为接下来的写作做铺垫。但是如何把握好分寸,却让我陷入两难的境地。经过考虑,我给这些字词进行了分析整合,让人能在短时间内记住他们。比如说,第一类是拟声词,“刷刷”“瞿瞿”,读完后,可以让孩子补充一些自己知道的一些拟声词,教师可以进行板书,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素材。第二类,即优美的词组,如“道别的话音、告别的歌韵、暖暖的叮咛、丰收的歌吟”等。

围绕第二个教学目标,我准备在朗读环节中落实知识点。课堂精彩回顾:

1. 初读。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中具体写了什么声音?

师: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的声音。

2. 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试着理解,然后分小组交流: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找近义词、联系生活等方法。)

生自学后分小组交流。

师:请小组代表说说你们理解了什么词语,还有没解决的词语吗?

学生踊跃发言,汇报自学情况。

[教学略读课文时,应着重让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读自悟。]

3. 选读。

师:找出你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喜欢?

师: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

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师:用欣赏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边听边想:他读得怎么样?

指名读后组织其他学生自由评议。

生:第一节可以读得快活一些,因为这是快乐的树叶,它落下时在翩翩起舞呢!

生:我认为可以读出一点忧伤,因为树叶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生:第二节读得太好了,让我想象自己也是一只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蛐蛐”“蛐蛐”,实在太好听了。

生:读大雁的这句话要读出舍不得的语气,因为它就要去南方了。

生:读第五小节要读出欣喜的感觉,因为大自然到处都有秋的声音……

围绕第三个教学目标,我的设计关键点就是研读第一、二自然段。因为这两个段落是整堂课的灵魂,设计的巧妙与否直接关系着这堂课的知识点落实,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这两段结构是一样的,如果两个段落设计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会显得重复,如果重点教第一段,第二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他们学习,对于优等生效果是显著的,但后进生的能力恐怕提升不了。两者权衡之后,我选择了第一段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说话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第二段则通过与第一段的对比,让学生的朗读中发现写作的规律。课堂精彩回顾:

1.第一小节:

师:大树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来模仿一下?老师听听。

学生模仿

师:听到“刷刷”的声音,老师仿佛走进了落叶缤纷的白桦林,我们的诗人是怎样描写的呢?指名读第一小节。

生读

师:这一小节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看出来的?分析词语“道别”。

创设情境:黄叶跟谁道别?黄叶离开妈妈时可能说些什么?

生:妈妈,我要走了,你多保重!

生:大树妈妈,再见!

生:大树妈妈,我们明年再见了!

……

师:现在,老师是大树妈妈,你们是——黄叶(学生说的),我们来一次表演合作读。

2.第二小节:

师:我们一起来合作读读第一、二小节吧。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小节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是一样的。

生:它们的结构一样。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两个段的结构是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男女对比着读,加深结构的印象。

师: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出示秋景图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生:哗啦哗啦,稻海翻起波浪。

生:“嘿呦嘿呦”小蚂蚁忙着准备粮食过冬呢!

生:“滴答滴答”秋雨在练习弹琴……

师: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吗?

学生先在小组里练习再全班交流。

四、操作显现实效,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固然能优化教学过程,但具体操作的方法、策略和手段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模仿大树发出的声音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落叶纷飞的白桦林,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当学生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对比着读时,我把两段话用不同的颜色来诠释,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找到相同点。当引导学生说说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时,我出示了秋景的图片,通过图来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小学生作文听听秋的声音 篇3

(一)

秋,轻轻地来了。他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田野了,树林间……一阵秋风吹来了,染黄了整个世界。

漫步在林间小了上,偶尔抬头望望,几片带着秋的气息的树叶飘落了下来。我伸手接一片,不觉讶然一惊:怎么可以这样红?树叶的红,是这种红,红的像火,滚烫滚烫的。即使到了秋天,它依然透出一股生气,是不同与春天的嫩绿和夏天的盛绿,它,是那样的红!正应了“枫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呀!原来秋天,是火红的!

田野了飘荡着孩童们嬉戏的欢声笑语,我循声望去。一片金黄映入我的眼睛,我仿佛觉得这里是金黄的世界了。来到田野中,我写到了稻谷的芳香,在田野,我看到了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喜悦笑脸!原来秋天,是金黄的!

继续走,继续看。不知不觉间,我来到了果园里。瞧呀!柿子压弯了枝头,一个个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棵棵果树让我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原来秋天,是个喜悦的季节。

忽然,下起了秋雨。找了块避雨的好地方,坐下慢慢欣赏。一滴滴秋雨滋润了我的心田。偶尔,有几颗雨珠飘进我的衣服里,好凉爽呀!秋天的雨,是不同于冬天的雨。凉丝丝的,好舒服。秋雨蒙蒙,所有的景物都融进了这朦胧的秋雨中了!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一阵阵风刮了过来,啊!是秋风,就是这秋风,染黄了田野,让红了树林……他仿佛有着一只神奇的画笔,杨娜色彩,来装点秋天。

秋天,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秋天真是个好季节,我慢慢闭上眼,享受着凉风习习的秋天,我渐渐陶醉在其中……

(二)

大家一到秋天便总悲叹萧条空寂,但我却常常问自己:一到秋天就失意吗?秋天真的不美吗?

晚上,我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关于秋天的梦……

我梦见自己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跑着,我要在大自然的怀里找寻属于秋天美妙动人的音符。我来到田野,我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看到人们如花的笑脸,听到欢快的笑声,田野间弥漫着秋收的喜悦。离开田野,我漫步于山野。看,山上菊花竞相开放。似乎你还能听到它们无休止的争论:“我是最美的!”“我是最美的!”白居寺寒霜初盖,黄菊如金谷飘香,红菊似晚霞映天。好一幅秋日风情画!下山,走在林荫道上,脚踩满地黄叶,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在于秋天进行一次真诚对话。我望着那飘落的落叶突然感慨:它们的悄然离去不是为了新叶来年的成长吗?它们默默离去,不正是为了新生命的开始吗?秋,让我懂得了安静的离开也是一种美丽。天黑了,夜空中挂着一轮满月,似水的月光一泻千里,使得人们思乡之情大发。还有那被月光唤醒的湖水正亲切的跟耀眼的星星打招呼,展现出秋叶的圣洁与神秘、纯真与美好。让我们在那银色的秋月图中真正体会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够蝉娟的”的一往情深。

梦醒,我又如梦中的我一样望着飘零的黄叶。心中对自己说:好好倾听秋的声音吧,真切感受秋带给我们的丰富与多彩、成熟与芬芳、愿自己可以从其中多几分感动,多几分启迪,多几分成长。

秋天,真美。

(三)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秋天是一个凉爽的季节,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金黄的季节,它不仅带给了我们缤纷的色彩,更带给了我们美妙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无处不在,让我们用心聆听,一起去感受秋天的声音吧!

天空中,一群群大雁排成“人”字队伍,飞向远方,“扑扑”“扑扑”,那是赞美人们的图画,也是告别的声音:“再见了!再见了!

田野里,不同的音韵组成了一首交响曲。火红的高粱像一根根燃烧的火把,“沙沙”“沙沙”,好像在说:“我成熟了!我成熟了!”金黄的小麦笑弯了腰,“哗哗”“哗哗”,随着秋风有节奏地舞蹈着,金色的海洋在涌动,麦浪飘香,带给了我们成熟的消息。可爱的蟋蟀在“舞台”上用心地演奏着,“瞿瞿”“瞿瞿”,一声高,一声低,一声嘹亮,一声暗哑,像是一首告别的歌曲!

果园里,不时地传来“砰砰”“砰砰”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果园里的水果朋友们在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采摘呢!瞧!成熟的苹果、橘子、柿子、石榴沉甸甸地挂在枝头,不断地摇晃,摇摇欲坠,一派丰收的景象!水果店里,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啊!啊!”顾客们发出了一声声的赞扬!

树林中,秋风一吹,落

叶纷飞,“簌簌”“簌簌”,落叶像一只只蝴蝶似的在空中飞舞,落到地上,像一枚枚金币,存进了大地银行里。轻轻踩到落叶铺成的地毯上,发出“嚓嚓”“嚓嚓”的声音,我闭上眼睛,陶醉在这美妙的声音中!远处,小朋友们在树林中尽情地嬉戏,玩耍,“咯咯咯”“咯咯咯”,小嘴都咧到了耳朵根,好不快乐!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4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再读中展开想象,和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3、仿照课文,补写几句诗。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在上课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并陪以声情并茂的课文范读,使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到秋天的各种声音,感受到秋天的美,并鼓励学生仔细倾听,想象画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朗读欣赏,感受诗情

这首试的前三小节结构一样,老师重点指导第一小节。先让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在学生读到“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和黄叶道别的话音”时,老师问,如果你就是大树你准备怎么同黄叶道别?这一问题旨在让学生移情入境,体会诗境,使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在指导朗读,学生读得声情并茂。而第二、三小节老师放手让学生去自由度,并和小伙伴合作,演一演蟋蟀和阳台、大雁和人们是怎样道别。这样既让学生在合作中训练了语言,发展了思维,又激发了学生情感,因而朗读指导不用花什么力气就水到渠成了。

在学生朗读了整首诗以后,学生理解了整首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以配乐朗读表演的形式,激励学生背诵整首诗,积累语言,再学生兴趣高涨之即,轻松地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并加上自己人的动作,表情加以表现,这实际上又是一个高层次的训练,赏读课文,内化语言。

(三)想象创作,读写小诗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装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在学生配乐朗读、背诵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课文,创作小诗,这一环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找了很多秋天的图片音像资料,并在课前要求孩子画好秋天的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想像图画有哪些秋的声音,秋天的声音像什么,并仿照课文中的句式说。学生有的说:“听听秋的声音,秋雨滴答、滴答,像秋姑娘弹起了动听的声音。”有的说:“秋风吹动树叶,刷啦刷啦,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还有的说:“小河哗啦,哗啦,像在和青蛙告别”……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如同一片火花去点燃另一片。在这学生思维的兴奋上让学生给自己的画配一首小诗,学生就发挥了令人惊异的创造潜能。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 篇5

南霞口镇张申小学

李艳娥

一、概述

《听听,秋的声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教材,这是一首现代诗,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特有的大自然的声响,用精练优美、富有韵味的语言,巧妙的赞美了秋天,会使每个读者体会到秋天的独特风情。

在本课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情朗读诗歌,从而想象秋天的美好景象,感受作者喜爱秋天的感情。同时,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习作练习。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写出自己眼中的秋天。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难点: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写出自己眼中的秋天。

三、学情分析

学生目前在课堂上还没有养成语文学习基本的“动手”与“用心”的习惯。学生的热情保持时间短,必须要有比较强的外力作用,才能“迫使”投入课堂,但会让学生失去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产生依赖心理。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主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四、设计意图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儿童诗,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了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也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在本教案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听”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使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五、教学资源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的各种声响。词卡,相关景物图片。2.生课前依据预学案,进行预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我们学了一系列秋天的文章?你觉得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课件出示预学案:同学们咱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小诗?现在我们一起展示你了解的秋天吧!(用一个词或是一句话来形容,或是一幅画作。)生交流。

2.有人说秋天是一幅画!不过有位诗人却说,秋天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还是一座辽阔的音乐厅!他在这座音乐厅里听到了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吗?生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读课题,读得美一点。注意中间的逗号怎么读。生读课题。

(二)、欣赏朗读,体悟诗情。

(一)听听

1.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录音响起)同学们,请仔细聆听秋的声音。(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这首诗美吗?那还等什么,赶紧拿起书来读读吧。

(二)读读

1.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

师:读好了吗?读通了吗?没问题了吗?选最拿手的一小节读读吧。3.个人读,比赛读。

(三)说说(仿说秋声,创编场景)

1.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快到诗歌第一至第三小节里找一找,秋天都有哪些声音。

同学们你们听到秋的声音了吗?秋天都有哪些声音呢?

小组分工合作,一会儿一组负责说出找到的声音,二组负责读出相应的诗文,三组负责根据他们的介绍在词卡中找出相应的词语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四组负责对以上三组的答案与配合给予评论。

小组合作。

2.我敢想我敢说。把讲台交给学生。

同学们合作的很默契,给你们点赞。当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它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呢?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的大脑刮起风暴吧!一组来畅想黄叶告别树妈妈的场面,二组来理解一下不舍自己豪宅的小蟋蟀吧!三组就来扮演操心的大雁们,四组是本土扮演我们是农村的孩子,田野是我们的游乐场,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在那里发生的愉快的事情。现在开机,小演员们上场吧!当别的组表演的时候请其他组的同学做好记录。(分发写话纸)小组表演。

3.学生整理总结

(1)“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其他组把一组的表演情况汇报一下。(说一说黄叶说:-----------)创编的场景真伤感。

(2)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蟋蟀说:--------)让人感觉真不舍。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大雁说:--------)好温馨啊!(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对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农民伯伯说:-----------)模仿田野里各种声音,体会丰收,喜悦的感受。

4.生配乐朗读。

(三)、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一)仿写诗歌

1.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秋的声音。)

生说一说听到的声音。

2、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好,可见你们是留心观察生活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把你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用你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到纸上,成为咱们班级的小诗人。要想成为小诗人,就得先学会写诗,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诗歌,看看诗歌有什么特点?小组合作分组仿写,分配任务。

3.四人小组合作。学生自由作诗,每小组一段,四小组合成一首。师巡视指导。

4.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选派代表诵读,配上音乐。(其他同学配合读四、六小节。)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把诗歌展示给大家。

5.通过走近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听听,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全诗。)6.小结: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是多么——(喜悦留恋)

(二)延伸学习,学生小练笔。1.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好想留住它,你们想吗?那我们怎么留住它呢?通过学习我们一定对秋有了更深的体会,那我们拿出预学案来,再写下些什么,丰富你笔下的秋吧!2.看来大家真正的走近了秋,走进了秋!

(四)、拓展性作业设计

(1)爱诵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2)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美好。(3)爱写作的你,可以“写出”秋天的美丽。

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走近秋

刷刷

口瞿口瞿

叮咛

歌吟

走进秋

七、教学总结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6

《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体验诗的意境。“想展示你美妙的读书声吗?选择你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话音刚落,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老师我!老师我!”生怕我不叫他们,一时间我还真不知道该叫谁好了。这时,我忽然感觉到一个角落没有举手,没有雀跃声。那是我们班的XX同学,她是一个害羞的孩子。当我看见她时,她默默得坐在那,眼巴巴得看着同学们。看见我看她,马上避开了我的眼神。我想,她一定也很想读,可是没有勇气举手。于是我用商量的语气问她:“XX同学,你能试着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吗?”看见我鼓励的目光,她似乎多了几分自信,很勉强地站起来读了第三小节,那声音里有胆怯。接着我引导同学们评价:“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她读课文的声音不错,如果声音再洪亮些就更好了。”“她读得很流利我要向她学习。”“听他这样读,我仿佛听到了丰收的歌吟。”……孩子们带着鼓励性的评价,真的很让我感动,再看看柳妍同学,脸蛋红红的,羞涩中带着喜悦。“你能再试着读一读吗?”我再一次征求她,“再试试,你肯定行!”不知是谁小声说道。她的脸更红了,我向她投去鼓励的目光:“你真的行!”她读懂了我的眼神,鼓足了勇气又读了一遍,这一次,不仅声音洪亮;而且还很有感情。刚读完,小精灵YY就第一个叫好,“好!”并带头鼓掌,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XX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我也感受着这份喜悦,因为孩子们相互鼓励的话语中,在成功的喜乐氛围中,孩子们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尽情地展示自己,此刻我和孩子们都忘情地走进了诗的意境,感受着成功的喜悦。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4 篇7

【教学内容】

12、听听,秋的声音(阅读课)【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一边读一边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歌。【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不仅带来了缤纷的色彩,还带来了奇妙的声音,一位诗人在听到秋天奇妙的声音后,写下了一首优美的诗。孩子们,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二、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学生评价、正音。

三、品读想象,交流体会

1、自由读1~3节。思考:诗人听到了秋天什么声音?

2、交流、小结。

3、开展想象活动,出示小黑板: 大树抖拌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黄叶说:“ ” 蟋蟀振动翅膀,“蛐蛐”,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说:“ ”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

4、指导学生进行描述,互相评议,教师小结。

四、学习4~6节

五、朗读全诗,并指导有感地读

六、自由读,并试着背

七、想像创作

1、引导:秋的声音令人暇想,令人陶醉,我们也来仿照课文第二、三节,也来作一节诗。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修改。

八、作业

朗读并试背课文。【板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 黄叶→落地 蟋蟀→冬眠 大雁→南飞 田野→丰收 【课后小记】

多数学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诗的味道。我们师生共同努力,也作出了几首不能称作诗的“诗”。

如果课前能找来一些录有秋的声音的录音带,效果会更好。【教学反思】

《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授完后,自感效果还算可以,成功之处是指导学生做了几节诗歌,有感情地朗读了课文,不足之处是没找来秋的声音的录音带,没有及时给学生补充有关蟋蟀的资料,只告诉了学生它的土名,这样,不利于学生展开想象,以后在这方面我要注意,课前准备充足。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 篇8

生:听听,走进秋……

师:声音真甜美。

生:听听,秋的声音,大树……

师:急了一点,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为他鼓掌。

师:读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黄叶的声音。

生:蟋蟀就要过冬的声音。

生: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师:是的,还有谁?

生:大雁追着白云,大雁要过冬了。

师:大雁要过冬了,是谁的声音,不是谁要过冬了。

生:大雁的声音,追上白云,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师:还有谁的声音?

生:从远方匆匆来,向远方匆匆去,秋风的声音。

师:远方来,远方去,这不是你的声音,这是秋风吹过什么田野的声音。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声音,哪几个诗节在写?

生:1、2、3三个小节

师:请你好好读读这三节,边读边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待会儿请你读给大家听,也让你把感受说给大家听。

生交流:

生:学生读第三节,我觉得很温馨,洒下了一阵暖暖的叮咛。

师:从哪里感受到很温馨。你把那感觉读出来,再来一遍。

生:再读第三小节。

师:叮咛让她感觉很温馨。什么叫“叮咛”?

生:叮咛就是嘱咐。

师:你们得到谁反复的嘱咐。

生:爸爸反复的嘱咐。嘱咐我路上要小心。

师:爸爸不住的叮咛让你觉得很烦,你现在觉得呢?

生:关心。生:妈妈反复叮咛我,衣服要及时脱掉。

师:怕你着凉。

生:外婆反复的嘱咐。出去玩,不要走丢。

师:虽然外婆不能跟你去,但是她的心早就跟你走了。

生:妈妈的叮咛。到楼下玩要注意安全。

师:这些叮咛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我们的关心。

师:家里,我们的家长对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再学校里老师也反复地叮咛我们,如写字、读书……,我们在这样的叮咛声中长大。所以说这样的叮咛让人感到温暖,大雁在叮咛什么?

生:有可能在叮咛其他小动物准备过冬。

生:冬天到了,叮咛小朋友多穿衣服。

生:大雁关心农民,赶紧收庄稼。

生:大雁叮咛自己的孩子,还不会飞,不要走丢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爱,这样的叮咛,读一读。

生:读

师:谁在唱歌?唱什么歌?

生:秋风。

生:农民

欣赏图片,

师:让我们睁大眼睛到丰收的地方瞧瞧,还有什么丰收了?

生:果园丰收了。

看图片,师:什么丰收了?

生:柿子、苹果、葡萄、梨、釉子。

师:面对这样的丰收,我们怎么不高兴呢?农民伯伯怎么不高兴呢?

我们一起读一读,我发现学生会背了,一起背背,不会看看书。

生:读或背

师:过渡:还听到什么声音

生读第一节,我仿佛看见大树在摇手臂。

师:听着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生:大树和黄叶好像在道别。

师:是好像吗?

生:真的。

生:我感受到它在掉眼泪,有点累,舍不得。

生齐读。

师:还有什么感受?

生:黄叶满地都是,很美。

生:好像给大地铺上了地毯。

师:那场面可美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读给同桌听

学生同桌互读。

师:刚才有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读这一节了(课件出示)

指名读,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舍不得与阳台分开。

师:是的,感受到了很舍不得的声音。

指名读。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蟋蟀很伤心,他在阳台有快乐的时光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不好?

生:齐读

师: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我们一起去聆听秋的声音,赖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一起读1-3节

三、想象写话

1、是呀,这秋的声音,是大雁告别的什么,是蟋蟀告别的什么,只要你仔细聆听,你会听到在大自然这个音乐厅里听到很多秋的声音,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

生:树叶掉在地上,脚踩上去,沙沙的声音。

生:采果子时候的欢声笑语。

生:动物过冬时挖土的声音。

生:农民收稻谷时的笑声。

生:桂花落下来的声音。

生:蚂蚁搬运食物的声音。

师:对,只要我们用心去听,在大自然里你会听到很多秋的声音

出示诗节,学生试写

听听,

秋的声音, ,

“ .”

.

啾啾 叮叮 咚咚 啪啪 沙沙

……

交流:

生:听听,秋的声音,稻谷鞠着躬,沙沙,是稻谷在谈话的声音。

生:听听,秋的声音,果子一个个往下跳,咚咚,是和果树告别的话语。

……

4、同学们,难怪作者说,走进这画面,听听秋的声音,这秋的声音,在——,师朗读最后一节,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师:读了这样的诗句,你感受到什么?

生:秋天很丰富。

生:秋天的美丽。

生:秋天物种的伤心。

生:声音是很急的,很伤感,

师:其实也不必要伤感,明年还会再来

5、让我们珍惜这秋天

听听,秋的声音 篇9

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听听,秋的声音》,学完后让我觉得作者真的是太会写了,让我在上受益匪浅。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通过老师跟我们的和观察,我们已经看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累累的果实,享受了秋雨带给我们的欢快,还听到了秋天那美妙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去听听秋的声音。相信你们一定会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在课伊始,创设了浓浓的、美美的秋日情境。这篇课文中写的情境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使得孩子忘我投入、想象放飞、个性张扬。

听听,秋的声音作文 篇10

听听,

秋的声音,

竹子抖抖手臂,

“刷刷”,

是竹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蜜蜂振动翅膀,

“嗡嗡”,

是和花朵告别的歌韵。

一只只燕子飞上蓝天,

撒下一串清亮的鸣叫,

它们振动轻盈的双翅,

和农民伯伯依依惜别。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茂密的竹林里,

在每一个红红的苹果里,

在每一穗成熟的玉米里,

在每一棵丰收的枣树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夏天匆匆地来,

向冬天匆匆地去,

给我们留下丰收的足迹。

听听,

12《听听,秋的声音》 篇11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

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感情朗读。

扩展,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

3、感受秋天写诗: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上一篇:华为新员工培训手册下一篇:公共自行车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