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户贷款业务的调查与思考(通用9篇)
——对**农行农户贷款业务的调查与思考
自2009年开办农户贷款以来,**农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农户金融工作总体要求,以金融服务“三农”为已任,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主线,突出地方经济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全力促进农户贷款结构优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金融覆盖面不断拓宽,在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同时,有效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截止12月末,全行各项农户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其中农户小额贷款余额 万元,较年初增加 万元。
一、采取的工作措施
(一)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农户贷款有效投放。消除服务三农是政治任务、农户贷款是特殊业务的思想偏差,正视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各支行、各网点多从主观上分析问题背后隐藏的深刻原因,从同区域、同条件然而经营效果、风险控制差别较大的比较中找差距,透过业务滑坡、不良上升的现象,深刻认识和纠正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偏差,端正经营思想。
(二)开展“三农”市场调查,摸排农户真实金融需求。根据各支行网点、人员、任务目标等具体条件,配备了责任心强、吃苦耐劳、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客户经理,组建“三农”服务小分队,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走街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农户资金需求,全面掌握了各县、市、区及每个乡镇、村的经济概况、特色产业、金融需求。
(三)突出地方特色加快发展。一是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突出支持特色农业、优势农产品行业及民生工程。以地方政府年初评定的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为基础,以农村龙头企业上下游农户、种养大户、农机大户等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高的农户群体为支持重点,确立农户贷款准入名单。二是扩大农户服务领域,稳健发展新居贷业务。济宁农行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选择建设规划规范、经济基础夯实、村集体实力较强的社区,在落实有效担保的前提下,连片营销择优准入农村新居住房贷款。
(四)建立风险客户退出机制,不断优化农户贷款结构。以当前国家稳健货币政策下信贷规模从紧的经济形势为契机,以调结构、优化存量为目标,指导各经营行深入农户调查,认真审定退出目标客户,逐户制定退出方案,明确了风险客户退出的四项原则,下决心淘汰一批劣质客户和风险较高客户。
(五)加强风险管控,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加强贷前调查,做到“宁缺毋滥”。要求客户经理放贷前必须双人入村入户实地调查,在村委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推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农户的收入来源、信用状况、家庭人口、土地承包面积、身体健康状况等第一手资料,确保在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和确定贷款限额时做到心中有数,保证信贷调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加强农户贷款贷后管理工作。实行到期贷款提示制度,要求客户经理主动跟踪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随时与客户保持联系,保持互动,及时发现风险信号,提前预警,做好催收预案,在贷款到期前提前利用短信、电话通知客户做好还款准备。三是充分发挥农户小额贷款客户服务中心电话外呼辅助贷后管理作用,及时进行贷后协查、还款提示、逾期催收,并定期将农户小额贷款逾期明细提示各经营行,督促各行加大调查核实力度。
二、业务开展中存在问题以及困难
(一)村镇网点少,三农客户经理少,交通工具有限,服务辐射半径小,难以开展有效细致的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加之农民居住区比较散性、农贷资金额度低,使农贷工作量大而艰苦,有时为几十元的收息服务,客户经理有时要走几十里的路程,加大了工作成本,也影响了客户经理放贷的积极性。
(二)难以落实有效担保。农村财产结构主要是家庭房屋和生活资料,现有的抵押物范围比较狭窄,有效抵押物不足。农村经济较以往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水平仍较低,农户又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经济基础差、收入水平低,农户自身经济状况无法为大额贷款提供担保。小额多户联保贷款以联保小组内个人信用保证贷款本息偿还,由此形成的债务链极为脆弱,一经断裂和遭致破坏就会失去对信贷风险的约束力。当前,在经济商品化比较落后的农村,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往往相互影响形成债务连锁反应。加上农村执法难度较大,而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散,其执法成本高,因此难以对借款户的行为给予有效的法律约束。
(三)农村整个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已有的诚信教育和信用观念培养主要来自于淳朴民风形成的诚实守信传统以及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的征信知识宣传。这些诚信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信用意识,但大部分工作仍局限在面上,未能在农村全面铺开,不够深入系统,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地方党政部门对协助清收欠款、联合制裁失信行为等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实质推动作用的关键性工作,往往不愿意牵头,“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举全社会之力共同维护创建诚信社会的氛围不够浓厚。
(四)农业为弱质产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同时农业贷款额度虽小,但周期较长,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三、进一步开展好农户小额贷款的意见和建议
(一)以农户小额贷款为主打,加强风险防控,保证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
以特色产业、特色项目带动,实施整体推进。要选择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对有信贷需求的农户集中发放农户贷款。大力支持具有代表性、示范意义的专业村、特色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市场。重点支持当地政府优先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能够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的特色项目和优势产业。重点支持订单农业以及处于农业产业化链条上的农户,有能力、有信用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社员等规模化经营农户;支持农机大户、农业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多种经营户等经营大户;支持个体工商户、回乡创业展业个私业主等新型农户。
加强银政合作,实施联动营销。一是争取当地政府部门、村两委、大学生村官、农村“五老”的支持配合,充分发挥他们熟悉农情、乡情、人情的优势,借助多方力量开展业务宣传、发动、推广、管理工作。二是积极争取将农户小额贷款纳入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任务。三是积极将市委组织部下派的包村干部纳入我行农户小额贷款协管员。发挥下派的包村干部作用。四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推广信用村、信用镇体系建设,通过信用村镇体系的示范效应,强化农户的信用观念,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农户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一是将贷前调查落到实处,严把客户准入关。放贷前必须深入了解农户的收入来源、信用状况、家庭人口、土地承包面积、身体健康状况等第一手资料,确保在评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和确定贷款限额时做到心中有数,最大限度降低贷款风险。二是引入贷款审查项目评估机制。分管行长牵头,由客户评级、信贷审查、监察等岗位人员组成项目评估小组,对贷款准入进行评估和审查,评估小组签署可行意见的才能发放贷款。
创新担保及风险补偿机制。坚持有效担保原则,稳妥推进农户多户联保,积极发展公务员担保、优势行业人员担保;积极寻求扩大农户小额贷款规模的突破点,重点推广“农行+风险补偿基金+农户”模式、“农行+担保公司+农户”模式。
是落实好后续跟踪管理。要通过实地检查、电话访谈、抽查惠农卡交易记录等多种方式开展贷后管理。要及时处理省行电话外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查结果确认、逾期贷款催缴等工作。利用CMS系统对农户贷款到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进行还款提醒,对无法收回的贷款,要及时采取法律诉讼手段,对逾期日期超过20天的,各支行要逐笔书面上报逾期情况。
进一步做实“三包一挂”考核制度。一是积极引导客户经理正确处理好责任与权利的关系,不能只看到责任和约束,就借口不放款,还要看到多放款、放好款,就能多收益。二是细化考核办法,确保奖励及时兑现到人。
(二)稳健发展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
全面开展服务“三农”市场调查,摸排农户金融需求。围绕农业专业镇、专业村、专业户,及时将种养加工农户和流通业、运输业户分类梳理,逐户立档建册,有的放矢地推广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
实施“整村推进、覆盖推广” 营销策略。锁定农业产业化程度高、集约规模大的重点专业镇、专业村,优选筛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又有贷款需求的种养、加工及流通、运输专业大户,建立重点支持序列和支持目录。
严格贷款调查。要严格按照“双人入户调查”的原则,依靠村组织、老支书、老党员,全面了解贷款农户、联保户的信用、人品等基本情况,现场实地考察经营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及经营规模、生产销售等情况,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切实做到放得出、收得回。
(三)探索发展农户新居住房贷款。
要认真做好当地农村新居住房的市场调查,严格按照规定择优准入、连片营销农村新居住房。对不符合政府农村新居建设工程的总体规划、房屋产权不清晰、房屋与贷款行位于不同管辖区域及城中村、城边村的新居住房一概不准介入。
参照当地农村房地产市场价格水平,根据借款人所购(自建)住房的建筑面积、单位价格以及借款人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金额和期限,落实有效担保,优先采用抵押方式。
关键词:互助担保体系,大联保体,农户贷款
2008年9月, 在当地政府、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引导下, 山东荣成市崖西、荫子两个乡镇84个花生收购农户联合成立了“花生收购信用联盟”, 成为威海地区第一个大联保体性质的行业自律组织, 较好解决了花生收购农户融资难问题, 形成了适合区域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笔者通过对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的调查与研究, 总结此类农民专业担保互助组织的运作模式和经验, 对促进其他农村特色产业加强相互间的合作, 更好地发挥信贷支农作用具有一定借鉴推广意义。
一、“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的成立背景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 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花生产业一直是荣成的区域特色产业, 2006年, “荣成大花生”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近年来, 全市花生年均出口量2.3万吨, 出口货值达1.7亿元, 九成出口到日本, 占日本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强。荣成花生收购业户主要集中在崖西、荫子两个乡镇, 按照现行信贷政策, 农户在农村信用社贷款需要提供担保或资产抵押, 但花生收购农户地处乡镇, 缺少土地证、房权证等产权证明, 花生加工流水线设备简单、价值较低, 不能作为合法有效的抵押物, 只有通过担保方式来申请银行贷款, 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普遍存在。2007年当地农村信用社发放了7000万元收购贷款, 但仅能满足收购农户50%的信贷资金需求, 受资金限制, 不少收购农户只能压低收购量或转向利率更高的民间融资, 花生收购农户迫切需要获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扩大收购量。
二、信用联盟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 收购农户结成信用联盟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由7个较大规模的收购农户做为发起人, 经过广泛发动, 吸收了77个中小收购农户自愿入盟, 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后成立。联盟日常办事机构为理事会, 设有联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管理人员。联盟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共赢”的原则, 为成员提供市场、管理等行业信息和信用担保服务。
(二) 设立风险基金防范信贷风险
每位成员按授信额度的10%缴纳风险基金, 由联盟设立专户存储, 专门用于偿还盟内成员逾期半年以上未能偿还的贷款本息。垫付逾期贷款本息的基金由联盟通过协商、依法起诉处置逾期借款人库存商品和其他资产等方式追索, 并规定基金账户动用30日内必须补足余额。
(三) 信用风险由所有联盟成员共同承担
联盟制订了《荣成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章程》、《荣成花生信用联盟内部管理制度》和《荣成花生联盟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联盟章程规定, 每个联盟成员贷款, 都由所有联盟成员共同承担保证责任, 贷款成员到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时, 由其他联盟成员共同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四) 联盟理事会负责监督管理成员信贷行为
联盟理事会负责审查各位入盟成员资格, 为农村信用社组织的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业务提供初审意见, 同时负责对联盟成员贷前、贷后的监督、管理、协调和服务, 有权对不遵守联盟章程、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成员采取警告、业内批评直止开除会员资格等惩戒措施。
(五) 农村信用社给予利率优惠和扩大授信等扶持政策
农村信用社对联盟成员贷款实行优惠、优先的利率政策。一是适当降低利率上浮幅度。对联盟成员贷款执行40%的利率上浮幅度, 比一般业户少上浮20%;对能够提供有效房产等抵押物或日均存款余额达到授信额度20%的联盟成员, 可再减少上浮幅度10-20个百分点。二是扩大授信额度。扩大对联盟成员的授信额度, 比同等条件的非联盟成员多出50-100个百分点, 尤其是收购旺季期间, 经联盟理事会提出申请, 并经农村信用社考察同意后, 还可追加提高授信额度10-20个百分点。三是为联盟成员免费办理“安全贷款保险”。 (花生收购业户融资运作流程详见图1)
三、初步成效
(一) 融资和风险防范能力明显增强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理事会熟悉掌握收购业户的经营情况, 具备较强的贷款初审能力, 形成了防范银行信贷风险的第一道“防火墙”。实行大联保体担保和缴纳贷款风险基金, 提高了联盟成员的融资能力, 联盟成立后, 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授信额度达1.3亿元, 比联盟成立前高出0.6亿元。
(二) 农户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信用观念明显提升
联盟成立后, 农村信用社主动对联盟成员下浮贷款利率23%, 仅此一项年可减少花生收购企业和业户的利息负担300多万元, 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同时, 各位成员自觉遵守联盟章程, 认真执行联盟决议, 主动偿还银行贷款本息, 信用观念得到改善, 联盟成立后发放的贷款没有发生一笔形成不良。
(三) 增加了农民收入
联盟成立后, 充分发挥技术推广、耕作指导、产品议价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促进了花生种植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 有效增强了收购业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整体盈利水平。截至10月末, 联盟成员花生收购企业和业户总收入达2800多万元, 户均增收1.3万元, 同比增长40%。
(四) 促进了区域特色农业发展
花生收购信用联盟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耕作、统一管理, 有效提高了区域花生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增加了产品收益, 初步形成了适合区域特点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四、思考与启示
(一) 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机制是加大信贷支农作用的重要途径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传统的农户担保贷款模式逐步显露出融资额度小、违约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弊端, 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机制, 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 从而破解农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有效满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广大农户日益增加的信贷需求。
(二) 依托农民合作组织是担保机制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小额担保农贷运作中, 由专业的农民信用担保联合组织作为农村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借贷及担保中介, 将从事同一项目农业生产、风险水平相近的农户组合起来, 有助于达到识别风险、筛选客户的效果, 从而减轻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交易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 是当前创新农村担保机制、破解农户贷款难题的一个探索方向。
(三) 规范引导担保联合组织是实现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当前农民专业信用担保联合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要依托这些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对接金融的组织化程度, 一方面要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指导和规范, 使其真正成为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维护成员权益的互助联保组织。
参考文献
[1]李虹《激励、使用范围与担保制度创新:李庄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06.06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问题;对策
一、当前小额农贷业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风险大。睢宁县现有人口138万人,土地230万亩,其中农村人口128万人,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2008年农村和城镇人均收入分别约为4000元和1万元,是全省扶贫县之一。由于农民的收入低,其偿债能力十分低下,贷款还款来源也十分有限,决定了三农业务风险比较大。
2交易成本高。该县东西长约120公里,南北约80公里,现有16个建制镇和14个农村集贸中心,在地理分布上较为分散,加之小额农贷金额小、笔数多,到农村办理业务带来巨大的交通费和人工费支出,单位业务的作业成本比较高。
3信贷员恐贷。由于该县农业银行多年来脱离农村市场,现有人员大多不了解农村市场,一些信贷员怕农民还不起贷款,存在着恐贷、惜贷心理,制约了小额农贷业务的发展。
4审批周期长。与农村信用社相比,该县农业银行小额农贷的优势是利率低,但因为手续繁琐、审批周期长,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脱节,满足不了客户的时效性要求,因而受到客户的冷落。
二、小额农贷业务风险的成因剖析
1农民收入水平低,第一还款来源不足。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种植业收入。农民除自身消费一部分外,将剩下的拿到市场上出售,获取一部分收入;二是养殖业收入。农民养殖家禽、家畜拿到市场上出售。三是打工收入。劳动力多的家庭,年轻人到常年到外地打工或利用季节空闲就近打工获取收入。四是在农村从事商贸流通业或小制造业,如开小商店、小饭店、小药店、小农资门市,或开办面坊、油坊、板材厂、食品厂等微型企业,大多数规模比较小,没有或很少雇工,基本上除了挣够一个人工资,没有多少利润。
2农民可支配的财产少,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物,造成第二还款来源没有保障。目前,由于我国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政策,农民对承包地和房产只有占有、使用和收益权,没有处置权,不能进入市场买卖流通,无法变现,因此也不能向银行抵押,无疑进一步增加小额农贷的风险。
3农业风险大。一是市场风险。一般针对农业经营户的放贷对象多为经营非粮食类种植、养殖业,如反季节蔬菜、瓜果、养鸡等,而蔬菜、瓜果、鸡蛋等的市场价格波动非常大,市场风险较大。二是异常事件风险。如旱、涝、病、虫等灾害都可能对种养业造成灭顶之灾,使农户血本无归。
4无法获取农民的民间借贷信息,造成信息不对称。由于我国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税务部门也没有实行严格的个人资产负债及收入支出等财务申报制度,农民在正规金融机构以外的负债及担保信息缺失,造成个人的负债情况不好把握。往往存在一些客户,表面看来资产很多,有房有车,生意兴隆,但殊不知其对私人还存有大量负债,甚至是非法集资,有的到了严重资不抵债境地,给银行贷款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三、完善小额农贷业务的可行性对策
1定位目标市场。选准市场和客户,严把准入关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展小额农贷的关键环节:一是明确客户定位。将农贷对象定位于在那些在农村品德正直、头脑灵活、有经营意识和创业意识、精明强干的种养大户或从事工、商、服务业的农村企业上。二是明确用途定位。在贷款用途上,要坚持支持生产经营的原则,对看病、子女上学、盖房子等消费性需求,要慎重。三是要明确调查重点,把好客户准入关。在客户调查上,应强调对客户的个人思想品德、在本地的名声、信誉的调查。
2创新担保方式,降低风险。目前可供探索的担保方式有4种:农户联保、有担保能力的自然人担保、公司担保、抵押等。对农村小额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可审慎选择农户联保,也可多采用有担保能力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个人担保、担保机构担保、企业担保等方式。待土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流转市场发展成熟的时候,可偿式开办承包地和宅基地抵押担保,降低风险。
3创新管理模式,优化操作流程,将产品与客户需求有效对接。一是扩大授权,多给下级行自主探索的空间。在小额农贷管理上,将权限下放到基层,将县域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对农户和非农户贷款进行整合,以适应客户需求。二是实行先授信、后贷款方式,在授信期限和额度内,可循环贷款,实现一次授信,多次贷款,随到随贷,从而缩短贷款审批周期,吸引客户。
4拓宽营销渠道,减少交易成本。目前主要由客户经理直接到客户家里做现场调查来办理农贷业务。由于农户在地理空间上比较分散,客户经理来往的交通成本、人力成本非常高。为此,一方面,要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步伐,增加转账电话、POS、ATM等自助设备的投放,充分利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通等电子银行渠道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探索雇用中介代理业务等间接渠道。利用本地人互相了解、知根知底的优势,在农村寻找一些品行端正、经济实力雄厚的客户或组织,让他们推介客户,并负责贷款收回。在管理和考核上要按照激励相容原理,按贷款收回情况给予代理一定的费用作为补偿和奖励,从而减少调查作业成本,并解决农行对客户信息的不对称问题。
对前进信用社在村发放联保贷款的调查与思考2007-12-14 22:16:25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对前进信用社在村发放联保贷款的调查与思考对前进信用社在村发放联保贷款的调查与思考(2)联保贷款促农增收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联保贷款促农增收 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千家万户生产、生活需要,基本解决了农民小额贷款难的问题。但当农户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资金需求也不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农户的资金需求。如何破解农民贷款难,特别是抵押难的
问题,是摆在农村信用社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邛崃联社前进信用社积极探索信贷资金服务“三农”、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新举措,于2003年初率先在南江村开办联保贷款方式,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贷款户数和金额不断扩大,农户收入明显增加,收到很好的效果。
《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规定,农户联保贷款是指社区居民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农村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实行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
一、基本情况
邛崃市前进镇南江村(指并村前的南江村,下同),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293户,人口1025人,耕地面积743亩。是成都平原规模制粉养猪典型村,制粉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利用加工豌豆粉粉渣,加适量的玉米面、浓缩料、洗米糠作猪饲料,主要
饲养约克猪和三元杂交猪(瘦肉型)等无公害生态猪,商品猪深受市场欢迎,制粉养猪成了当地农民村民增收的主渠道。随着制粉养猪业的发展,规模扩大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显现出来。
为此,2003年4月该村的部分养殖户找到信用社,提出1至3万元不等的贷款申请。信用社在及时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针对该村制粉养猪专业户生产初具规模、资金需求较大的实际,提出了发放联保贷款的解决办法并及时向联社作了汇报。很快得到了联社的答复,同意向制粉养猪专业户发放联保贷款。
按照“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信用社对提出借款申请的制粉养猪专业户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认定18户专业户符合联保贷款的条件,并根据各户的养猪规模分别核定1万元、2万元、3万元不等的贷款,贷款总额为万元。为扩大宣传和影响,2003年4月23日,前进信用社在南江村举办了联保贷款现场放贷会。
2004年4月22日前,所有联保贷款户便一分不差地偿还了全部贷款本息。还清贷款后,又有27户专业户向信用社申请联保贷款并获得批准,其额度也由最高3万元扩大到最高5万元。5月27日,信用社向南江村3个联保小组27户专业户发放联保贷款万元。2005年5月26日前,所有联保贷款户仍然全部偿还了贷款本息。还清贷款后,又有34户专业户向信用社申请联保贷款并获得批准。7月15日,信用社向南江村3个联保小组34户专业户发放联保贷款130万元。2年多来,所有联保贷款户都按季到信用社结清利息,无一户存在拖欠现象。
对农村信用社而言,发放的联保贷款的本息均能按期收回。那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这些联保贷款户的制粉养猪及收益情况又如何呢?通过对以下二户规模不同的联保户的调查表明,联保贷款户的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也同步得到了提高。
南江村4组联保户任家瑞,1994年开始发展制粉养猪,靠自身的发展积累,制粉和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4月23日,从信用社获得了3万元的联保贷款,2004年,联保贷款又扩大到5万元。信用社贷款的注入,补充了流动资金。2003年生猪存栏数为400头,当年出栏肥猪1000多头,加工豌豆7万多公斤。进入2005年,该户生猪存栏数已达到600头,年出栏肥猪将达到1500多头,加工豌豆10多万公斤。2003年实现纯收入3万多元,2004年增加到10多万元。该户不仅从事制粉养猪,还投资20多万元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开设了一家放心商店,经营日用消费品,商店里的商品价值就在5万元以上。由于任家瑞靠勤劳发展生产、增加收入,2004年还被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评为了成都市劳动模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南江村5组的联保户杨德彬,2003年4月23日贷款2万元,同样扩大了生
产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户2003年生猪存栏数为200头,年出栏肥猪500多头。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杨德彬感觉原有的生产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于2004年2月新建成了住房及加工养殖场,其建筑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其生产、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善。该户已于2004年11月6日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还成为信用社稳定的存款户。
在制粉养猪专业户的带动下,该村的养殖规模、产值和农民的人均收入连年提高,其增幅均高于前进镇及邛崃市的平均水平,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一:项目
年份养殖规模(户)全村年出栏肥猪(万头)年加工 豌豆
(万公斤)年销售
台安县粮食局---李 志
据国家粮食局对农村储粮抽样调查显示,由于农村储粮设施简陋、缺乏储粮技术、储粮方法不科学等原因,农户储粮损耗惊人,损失率在8%—10%,全国每年农户储粮损失量高达150亿—200亿公斤,相当于有“北大荒”之称的黑龙江农垦区粮食总产量的1.5—2倍,粮食资源浪费严重。为此,我们对台安县农民储粮现状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台安县农村基本情况
台安县位于辽宁中部,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是辽宁省主要产粮县之一。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18万亩,年总产量9.5亿一10亿斤左右,农户8.3万户,农业人口30.3万人。近年来,台安县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及时兑现各种补贴,比如:粮食直补,水稻87.76元/亩、玉米58.92元/亩,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公共财力集中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种粮意识的增强,使我县连续五年 1
丰收,在粮食丰收的情况下,农民储粮意识薄弱,储粮设施简单而少,农民储粮问题随之凸现。
(一)、农民储粮存在的问题
1、储粮观念陈旧
(1)、大部分农民认为,农村自古以来,代代相传都是用玉米栈等储粮的,虫咬一点,鼠、雀吃一点没关系,抛、洒、漏、脱、霉一点也不奇怪,反正粮食不值钱,有的甚至认为反正最后要卖掉的,因而安全隐患较大。
(2)、科学储粮是粮食部门的事,是国家粮库的事,农民无需掌握。
(3)、村干部认为,农户存粮有千万家,家家自会有办法,鼠咬、雀啄毕竟有限无所谓(其实一家不多,各家各户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虫蛀、霉变也不可怕。
2、储粮设施落后
(1)、农户储粮存放的工具大体上有:玉米栈子、简易仓等,这是经济条件和住房条件较好的农户;大部分农户是直接存放在编织袋、饲料袋、化肥袋内,也有的只是一个大散堆,存放在墙角边,给老鼠等有可乘之机。
(2)、堆放地点阴暗潮湿,一般农户的存粮与各种杂物、农药和化肥等放在一起,这样不占地方,却极易造成粮食霉变。
(3)、单独设立存粮仓的农户几乎没有。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没有一家专门设立储粮粮仓的。
3、储粮技术守旧
(1)、农户对自己存粮的好坏都是凭眼看、鼻闻、牙咬、手摸等感官办法,这已是传统的老办法,没有一家拥有新的、现代化检查设备的。
(2)、自己到市场购买存粮药剂熏粮。农户对熏粮药物的毒性认识不足,使用剂量也把握不准,不但不利于粮食熏蒸,也不利于药剂存放和安全,也是极为少数的农户这样做的。
(3)、农户存粮一旦发生霉变,极大多数选择将坏粮迅速卖给粮商,因此价高价低就不重要了,这不仅减少收益,也不利于食品安全。
二、农户对家庭储粮的新要求
“家中有粮、心里不慌”,传统的惜粮心理致使农民户户有存粮,除存足一年的口粮外还要储备以丰补欠的粮食。2008年,国家出台了“玉米托市收购价”,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农户仍不肯将全部余粮卖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其原因是卖出去的粮食再需用时是不可以拿回去的。因此,农民要求有一个信得过的部门或单位采取合理的、符合农民心愿的方式代农户储粮,并达到手续简便、存取自由、操作方便的要求。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建议
一是推行“国有粮食企业为农户代储-也可称为粮食银行”业务是新形势下粮食部门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一项全新举措,也是解决农民储粮问题的一种好办法,“粮食银行”若能推行,可助农民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减少储粮损失。粮食企业储粮正常年损耗在2%以内,农民将余粮存入粮食企业,可减少年储粮损失10%。
2、提高生活质量。如农民将自留的余粮统一寄存到“粮食银行”集中保管,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3、节省劳动时间。农民将粮食存入“粮食银行”后,“粮食银行”可以代替农民完成粮食出售、加工、兑换等过程,为农民节约了时间、减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二是全面启动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试点工程。农户储粮损耗巨大的问题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从去年11月份起,我国启动了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试点工程,初定的总体目标是: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从2007年到2016年),为全国24个省(区)500万户(占全国2.5亿农户的2%)改善储粮条件,并通过示范效应影响全国,使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由目前的8%至10%减少到3%至5%,我们当地总产量每年大约在10亿斤左右,减少粮食损失0.6亿斤左右。
1、农民初尝储粮新技术甜头
参加试点项目工程的不少农户喜气洋洋地为自家的粮
食“乔迁新居”,今后他们不用再担心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在储存中遇上霉变、鼠咬、虫蛀等问题了,国家提供补贴的钢骨架矩形仓为他们解除了储粮之忧。原先储粮方法很不方便,且容易返潮。这种新粮仓防鼠、防潮,又美观,又大方,还能随时移动,用起来特方便!他们都是国家刚刚启动的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
2、刚骨架矩形储粮仓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优点:设计科学,结构合理;防鼠、防霉效果明显;具有自然通风降水功能;粮仓部分材料可以因地制宜,由农民就地取材;一次安装后永久使用,是农民家庭财产的一部分,可根据农户庭院的实际状况,放臵在适宜的位臵。
缺点: 根据农户使用情况看,一次性投资较大;仓门设计不合理;容量小,满足不了农户的需要。
建议:能否设计成组装式的,农户可根据自己的产量进行使用。
2、借款人借款用途是什么?用途是否合理、合法?贷款理由是否充分?配偶对借款及借款用途知情吗?是否支持?
3、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如何?是否有较强的赚钱能力?收入的来源和数额可靠吗?收入稳定性如何?第一还款来源是否能够支撑还贷?分析还款来源的可靠性。
4、客户户籍在哪里?在当地是否有房产?有几部车?何时购买?在本地居住了多久?居住稳定性如何?从事现职几年?稳定性如何?了解借款人的负债、家庭开支情况。
5、了解借款人在当地的社会声誉,了解借款人个人征信记录如何?以往重视个人信用记录吗?以往还款记录如何?向供应商了解其履约情况?向税务部门了解纳税情况。
6、了解借款人发展历程及从业经历、前期投入,综合评估借款人的管理能力和从业经验,
7、借款人对融资成本在意吗?主动询问过月供多少吗?有还款计划和安排吗?客户配合度如何?
8、了解借款人能提供的担保,并对相应担保对债权的保障力度进行评估。
9、综合分析如果客户不还款,违约成本多大?
一、基本发展概况及政策环境
1. 基本发展情况
近年来, 常州小贷公司经历了由迅猛增长到平缓发展过程。2009-2011年, 从第一家成立开始常州小贷公司快速增加至27家, 贷款余额也从2.94亿元上升至130.19亿元;之后, 虽每年增设, 但步伐明显放缓, 且贷款余额呈逐年下降态势。截至2015年2月末, 全市38家小贷公司, 贷款余额109.04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6.88%和4.63%。近两年小贷公司股东撤资时有发生, 资本金稳中趋降, 2月末全市小贷公司实收资本92.69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7.32%和0.54%, 户均资本2.44亿元, 同比下降9.63%。
分类型来看, 截至2015年2月末, 全市分别有农村小贷公司34家和科技小贷公司4家, 贷款余额分别为97.19亿元和11.86亿元, 同比分别上升1.85%和下降7.84%。运行总体平稳, 未出现因倒闭、停业、转业等退出 (摘牌) 情况, 但也存在部分机构经营不佳, 2户小贷公司处于业务基本停滞、“只收不贷”状态。
2. 主要政策环境
近年来, 省、市金融办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 (2) , 为小贷公司的业务管理、规范运营、健全进入和退出机制等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优化监管统计口径。针对小贷公司较多存在“一次授信、分批放款”现象, 优化了贷款统计口径, 对小贷公司贷款“三个70%”和利率政策统计口径由“单户”调整为“单笔”, 将7天内对同一客户分批放贷视为同笔贷款;将利率政策由“简单算术平均计算”调整为“加权平均计算”, 以规避“多笔小额低息贷款拉低平均利率”。二是严格贷款限额管理。为严格控制小贷公司贷款“垒大户”行为, 防范信贷风险, 将农村小贷公司和科技小贷公司单户小额贷款上限由500万元分别调至300万和600万元, 并针对不同开业年限的小贷公司执行差别化单户贷款上限管理。三是加强业务风险管控。在监管评级中将“每亿元贷款余额的有效客户数至少达60户”作为刚性指标考核;对评级结果为“AAA、AA、A、BBB、BB、B、CCC、CC、C”等不同级别的农村小贷公司开展的融资类、或有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实行分类监管, 区别执行业务准入机制;对担保业务限额、注册资本金运用及调整、信贷资金投向等给出明确量化标准。四是明确市场退出机制。小贷公司除违法违规外, 经营不善也将面临经营资格终止, 对“资产质量严重恶化, 现场检查当日前连续3个月不良贷款率 (五级分类) 超过50% (含) , 且公司无力或不愿意充实资本金”的小贷公司, 省金融办可终止其经营资格。
二、常州小贷公司经营特点
1. 贷款规模持续下降, 集中度趋于分散
截至2015年2月末, 小贷公司贷款余额106.04亿元, 同比下降7.06%, 降幅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扩大1.48个百分点。从贷款集中度看, 2月末, 全市小贷公司户均贷款金额和单笔贷款平均金额分别为242.35万元和198.61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少45.56万元和4.18万元;最高单笔贷款金额也从2001年的5000万元波动下降至2014年末的2813万元。小贷公司贷款集中度趋于分散, 信贷投放逐步回归理性。据主管部门反映, 辖内经营状况较好的小贷公司基本形成了“小额分散”的经营理念, 较好地分散了贷款风险。
2. 信贷投向总体合理, 敏感行业仍有涉猎
调查显示, 全市小贷公司较好贯彻执行了“服务三农、支持小微”要求。截至2015年2月末, 36家小贷公司“三农”贷款余额达95.33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的89.90%, 占比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0.85和0.20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7.09亿元, 占单位贷款余额的90.81%,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0.56和0.75个百分点。但仍有个别小贷公司贷款投向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等受调控的敏感行业, 表明在银行收紧房贷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背景下, 部分融资需求转向了风险管控能力较弱的小贷公司。
3. 盈利水平深度回落, 公司间差异明显
2014年, 全市小贷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4.45亿元, 同比下降24.63%;实现利润总额5.55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48.12%。一是“量价齐跌”使利息净收入明显缩水。2014年全市小贷公司实现利息净收入14.22亿元, 同比下降24.05%。调查显示, 近两年, 小贷公司信贷规模萎缩、监管要求进一步严格, 贷款利率逐步下行。以全市110亿元贷款规模测算, 近一年来仅贷款利率下降就直接导致利息收入减少1.86亿元。二是经营难度增加, 使业务及管理费陡增。2014年全市小贷公司业务及管理费达3.58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9.36%。调查显示, 部分不良率高的小贷公司因处置不良导致业务费用支出明显增加。如某小贷公司2014年业务及管理费支出高达1.83亿元, 是上年同期的近32倍。三是资产减值损失仍处高位, 蚕食了利润空间。受不良贷款持续冒升影响, 近两年小贷公司不良核销处置力度较大, 2014年资产减值损失达4.91亿元, 虽同比下降12.54%, 但对利润影响仍不容忽视。
在小贷公司盈利水平深度回落情况下, 机构间的利润分化仍较显著。小贷公司亏损家数由2013年的2户快速增加至2014年的7户, 最大亏损额高达1.72亿元;仍有8户小贷公司实现利润同比较快增长, 2014年平均增幅达36.18%, 利润最高涨幅者超12倍。利润快速下降的原因, 一是经济不景气使部分小贷公司业务拓展速度放缓, 如2014年某小贷公司累计发放贷款量同比减少4.7亿元, 下降30%;二是不良贷款增长明显直接挤占了小贷公司运营资金而不产生收益, 加上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及核销不良挤占了利润空间;三是部分小贷公司股东忙于撤资压缩了可贷资金规模, 导致利息收入刚性下降。利润较快增长的原因, 一是部分小贷公司盘活存量资金加快周转, 如某小贷公司在贷款利率下降情况下, 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23%;二是通过降本增收做大利差空间, 如某小贷公司通过节约成本开支减少费用支出, 2014年实现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31.18%, 其业务创新带动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97.87%;三是通过有效风险防控减少不良贷款, 盈利较好的多家小贷公司不良率较低, 其中2015年2月末某小贷公司贷款近5亿元, 不良率仅2.32%。
4. 不良贷款持续攀升, 部分行业增势迅猛
2015年2月末, 36家小贷公司中除1家新设公司暂无不良外, 其余35家小贷公司均已产生不良贷款, 月末余额达29.02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增长11.73%和2.96%。不良贷款行业中, 制造业占比最高, 2月末不良贷款余额10.38亿元, 占不良贷款总额的35.75%;房地产业、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持续快速增长, 2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94.46%、62.82%和24.01%;个人不良贷款也保持较快增势, 2月末不良余额达7.16亿元, 同比增长17.06%。
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 一是94.29%的小贷公司经济下行、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受2012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 全市部分小微企业经营效益急剧下滑, 导致资金链断裂。二是31.43%的小贷公司表示客户因担保圈风险而导致资金链断裂。常州民营经济发达, 企业间互保、联保现象普遍, 一旦小贷公司客户牵涉担保圈风险, 化解处置难度较大。如某小贷公司反映, 某重点客户因对外担保代偿5000万元导致资金链断裂, 使1000万元信贷资金难以追回。三是客户参与民间借贷和恶意拖欠贷款, 分别有25.71%和22.86%的小贷公司作此判断。近年常州出现的多起企业关停、老板跑路事件, 大多涉及银行、小贷、民间市场等多头贷款, 且涉及金额大、牵扯范围广。四是22.86%的小贷公司表示, 受累于钢贸等行业贷款集中爆发影响, 辖内部分小贷公司深受其累, 涉及的部分批发零售业和个人贷款不良显著较高。五是20%的小贷公司认为, 是贷款集中度过高导致的。一些新成立的小贷公司急于放贷, 忽视了小额分散的经营原则。如某小贷公司成立初期发放多笔3000-5000万元大额贷款, 使得风险过于集中, 制约了其业务的稳健经营和持续拓展。
5. 融资规模趋于下降, 资金来源渠道拓宽
截至2015年2月末, 全市小贷公司融资总额2.83亿元, 较2012年末大幅减少8.21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41.79%和24.73%。从具体结构看, 一是小贷公司通过银行借款难度高, 2月末全市小贷公司银行借款余额为零, 而上年同期借款规模达2.10亿元。二是创新渠道逐步拓宽, 省金融办牵头推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小微企业私募债、开鑫贷等创新业务后, 全市已有2家小贷公司参与并成功融资, 其中, 信贷资产证券化融资余额3000万元, 小微企业私募债融资余额2850万元, 开鑫贷融资余额3600万元;此外, 某小贷公司还通过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拓宽了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股东借款稳中有降, 受宏观经济下行、实体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影响, 部分小贷公司股东经营面临困境, 部分股东借款趋于收缩。2月末, 全市小贷公司股东借款余额1.55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下降24.32%和16.35%。
三、当前小贷公司经营面临的困境
1. 财税优惠取消弱化外部支持
调查显示, 当前难以获得财税政策支持是小贷公司普遍面临的外部困境。2015年起, 省内农村小贷公司之前享受的“所得税减半、营业税按3%征收”的优惠政策全部取消, 直接影响了小贷公司盈利水平。多家小贷公司反映, 虽积极贯彻执行与农村金融机构一致的“支持三农、小微企业”政策要求, 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身份, 无法享受农村金融机构同等的财税优惠政策。同时, 针对省金融办提出“单笔50万元以下 (含) 贷款年化利率不得超银行基准3倍, 单笔50万元以上贷款平均年化不得超15%”的政策要求, 小贷公司还将继续下调贷款利率, 后续经营压力将持续扩大。
2. 关注类贷款增长考验小贷生存
从小贷公司资产质量看, 除不良贷款持续增长外, 关注类贷款的快速增长则预示了未来小贷公司资产质量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截至2015年2月末, 参与调查的36家小贷公司关注类贷款余额12.3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9.99%。同时, 随着实体经营压力增大, 小贷公司贷款展期逐步增多, 2月末展期贷款余额3.27亿元, 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增长76.36%和19.68%。在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困境下, 小贷公司运营生存将面临严峻挑战。
3. 股东撤资增多削弱经营实力
调查显示, 近两年来除个别小贷公司因注册资本金未到位, 出现陆续注资外, 更多小贷公司则因不良冒升、股东经营欠佳等减资。2013和2014年分别有5家和7家小贷公司减资。截至2014年末, 全市小贷公司实收资本93.19亿元, 在上年同比下降8.10%的基础上再度下降5.95%。减资股东的增加直接预示其对市场前景的看淡外, 更削弱了小贷公司经营实力;特别是对不良率较高的小贷公司, 股东能撤资的部分均为质量相对较高的生息资产, 这部分资产的撤出虽然保证了安全性, 但剩余资产的不良将更难消化, 甚至最终导致小贷公司从市场退出。
4. 融资渠道狭窄限制资金来源
就小贷公司当前资金构成看, 股本金仍占绝大多数。虽然辖内小贷公司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有所探索, 但总体规模有限, 且融资成本并不低, 以辖内2家已参与开鑫贷等创新业务的小贷公司为例, 总融资余额仅0.95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10%左右, 按15%的放贷要求及资产质量考虑, 利差空间微薄。同时, 在当前商业银行全面退出对小贷公司融资通道背景下, 部分小贷公司股东如遇到银行融资需求, 只能被迫转让小贷公司股权、退出股东身份, 才能达到银行信贷要求。融资渠道狭窄已成为限制小贷公司资金来源, 制约其做大做强的重要瓶颈。
5. 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业务拓展
调查显示, 人才储备不足是制约小贷公司良性发展的一大因素。目前小贷公司管理层多数来自商业银行, 经营理念和思路与商业银行类似, 更多集中于开展信贷业务, 难以满足小贷公司业务需求和经营特点。如科技小贷公司除开展常规业务外, 还进行不超过30%的风险投资。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 相关业务启动缓慢, 仅仅依托省金融办相关业务采取跟投的措施。同时, 少数小贷公司由于人才储备不足直接导致业务难以拓展。如某小贷公司大部分员工无金融从业经验, 大股东派驻的督查员仅掌握企业财务相关知识, 最终导致该小贷公司业务不良贷款大幅攀升, 经营持续亏损, 面临退市风险。
四、相关对策建议
1. 明确金融机构属性, 给予财税金融支持
小贷公司作为非存款类放贷组织, 实际经营的是资金业务, 参考国外经验, 同时出于机构的规范运营和风险防控, 建议将小贷公司认定为金融机构, 并参考目前农村金融机构标准, 给予财税政策支持。如恢复之前农村小贷公司享受的“所得税减半、营业税按3%征收”优惠政策等;针对科技小贷公司暂无明确优惠支持的现状, 建议金融办会同财政、税收、科技等部门, 研究制定专门针对科技小贷公司的优惠政策,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同时, 建议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相关金融配套政策, 如对立足小微、服务“三农”的经营稳健的小贷公司给予再贷款等金融政策扶持, 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
2. 强化业务规范引导, 积极防范经营风险
针对小贷公司不良高企、部分经营不规范等问题, 建议金融办进一步充实监管队伍, 除加强常规管理、服务、监测外, 要重点突出业务的规范和引导。对坚持“小额、分散”稳健经营的小贷公司, 要给予相应的优惠和支持, 树立正向引导标杆;对违规经营、风险集中的小贷公司, 要通过下调评级、限制业务等多举措予以坚决打击;对情节特别严重并达到省金融办规定的市场退出标准的小贷公司, 要适时摘牌、肃清市场。此外, 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行业协会组织, 通过行业自律、自我规范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促进小贷公司健康发展。
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一是商业银行要彻底摈弃谈“贷”色变的理念, 充分认识小贷公司作为正规金融有效补充的重要意义。对运行良好、确需资金扩大经营的小贷公司, 要合理定价、积极给予融资支持, 实现互利共赢。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 适当放宽小贷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门槛。金融办要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和配套服务, 鼓励符合条件的小贷公司通过新三板挂牌并实现上市交易,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省金融办要在现有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业务基础上, 根据小贷公司特点, 加大创新力度, 提供多元化融资途径;小贷公司要围绕创新业务加快对接, 积极参与符合自身经营特点的创新业务, 及时解决融资难题。
4. 加快专业人才储备, 促进业务良性发展
针对小贷公司普遍面临的人才队伍单一、创新业务开展受限等问题, 要加快专业化人才储备和培养。小贷公司除加强岗位人员日常信贷业务培训指导外, 要围绕担保业务等开展学习培训, 注重相关人才储备培养, 以提高小贷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同时, 小贷公司要围绕自身经营范围, 有针对性地招录专业人才, 加强培养和运用。如针对科技小贷公司可开展不超过资本净额30%风险投资的规定, 目前大多采取“跟投”方式情况下, 省金融办对参与单位要加强相关专业知识讲解和培训, 科技小贷公司也要通过“跟投”认真总结经验, 努力实现自主开展风投业务, 促进业务多元良性发展。
注释
11 小额贷款公司是指目前已纳入人民银行统计范畴的小额贷款公司。
22 相关业务管理的文件主要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监管工作的通知》 (苏金融办发[2011]50号) 、《关于调整明确小额贷款公司部分监管政策的通知》 (苏金融办发[2013]80号) 、《关于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扶优限劣工作意见 (暂行) 》 (苏金融办发[2013]103号) 、《关于建立江苏省小额贷款公司市场退出机制的通知》 (苏金融办发[2014]3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管理的通知》 (常政金发[2014]8号) 等。
2006年,开封市商业银行在积极实施资产置换、完善公司治理、严格规范管理、再造业务流程、加快有效发展等一系列改革基础上,年初又明确提出了做“中小企业首选伙伴银行”的目标和“500户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计划”。从经营理念、担保方式、信贷审批等方面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截至6月末,全行中小企业贷款客户达283户,占全部企业贷款客户的66%;中小企业贷款余额8.46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41%。中小企业贷款的发放,在中小企业获得发展壮大的同时,开封商行的各项业务经营指标也取得了较快增长。截至6月末,开封商行各项存款余额47.04亿元,比年初增加7.98亿元,增量居全市第二;各项贷款余额20.56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上半年,实现帐面盈利786万元,同比扭亏增盈2855万元,一举摘掉了多年亏损的帽子。开封市商业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市场定位,积极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 开封市商业银行成立后,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加之以往一些“傍大款、垒大户”的做法,大量宝贵的信贷资金变成了不良资产,积聚了风险。新一届班子上任后,通过在全行开展办行方向、经营理念大讨论和对中小企业的专题调研发现,开封市中小企业数量占开封市企业总量的89%以上,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有70%以上来自于业主资本性投资和内部留存收益,银行贷款只占10%左右,这与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价值是极不相称的,且随着近几年开封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和郑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开封市中小企业发展迅猛,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作为地方性中小银行,城商行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较强的人脉优势和地域优势。为此,开封商行进一步明确和坚定了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并在2006年工作会上提出了打造“中小企业首选伙伴银行”的目标和“500户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计划”。为切实做好中小企业这篇大文章,开封商行经营班子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广泛收集市场信息,并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广发银行杭州分行、杭州市商业银行、台州市商业银行学习借鉴先进地市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并制定出台了《开封市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管理办法》,明确了中小企业贷款营销的业务对象和范围,把传统的贷款业务扩大到各类贷款、贴现、保理、贷款承诺、保函、票据承兑等表内外授信和融资业务,明确提出为中小企业提供循环使用贷款、固定资产贷款和周转资金贷款,制定了中小企业客户经理制度,进一步细化了中小企业贷款操作流程,简化缩短了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环节和时间,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绿色通道管理。
二、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尤其是一些初创型和处于高速扩张期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规模较大,贷款难问题尤为突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财务报表不规范以及抵押担保难落实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封商行做了许多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抓住关键,多方努力完善担保方式。一是积极协调促成了开封市首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由于没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封商行经常遇到中小企业由于不能提供有效担保而无法融资的问题。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开封商行一方面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映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建议组建信用担保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捕捉市场信息,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封商行的积极推动下,开封市首家信用担保公司“河南金基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并与开封商行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融资平台。二是积极探索开展商会行业担保、企业联保等形式帮助中小企业融资。为做好商会行业担保、企业联保工作,开封商行深入各工业园区、行业协会,与部分企业进行座谈,在充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贷款营销,如对温洲商会的新世纪眼镜行、师专眼镜行、雷豹金顿服装等7户企业就实行了“一人贷、六人保”的总授信额70万元的企业联保贷款,既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三是携手劳动局就业担保中心,发放下岗职工小额担保再创业贷款。与开封市劳动局就业担保中心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该中心唯一一家承办银行,2006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100万元,被评为开封市扶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结合实际,做好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工作。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开封商行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评级授信工作,制定出台了针对开封市中小企业评级授信的管理办法。在评级授信过程中,不单纯依赖企业的财务报表或各类书面文件,注重一线人员从各方收集到的企业情况及其经营者家庭收支情况和信用情况等第一手信息,在全行范围内开展评级授信工作,实行“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管理模式,将开封东京空分集团有限公司、开封黄河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列入授信范围。目前已通过开封商行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431户,总授信额达17.78亿元。同时对部分中小企业推出了一次授信,限期循环使用的信贷模式,实现“随到随借,随有随还”政策,使中小企业既能够灵活调度资金,又能降低融资成本。
(三)因地制宜,简化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流程。为适应中小民营企业资金周转快、需求急的特点,在评级授信基础上,开封商行对贷款金额较小、保险系数较高的贷款项目,放权到审贷小组审批。贷审会除坚持每周一次的例会外,针对一些急办项目,及时召开临时会议进行审批。如迪臣置业公司因工程进度需要,在短时间内急需资金2000万元,贷审会特事特办,及时加班加点召开会议进行了审批,受到了企业的极大欢迎和信任。
三、更新业务理念,大力开展中小企业市场营销
在明确市场定位、完善相关政策后,为实现银企良好合作及双赢,开封商行开展了全员市场营销等一系列措施,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拉近和中小企业的距离。
(一)开展全员联动,进一步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开封商行不断建立完善上下联动、合力营销的组织架构,成立了公司业务部,作为全行中小企业市场开发、管理、营销的主管部室,加强对支行的管理、指导和统一协作,根据制定的“500户中小企业贷款成长计划”,要求各支行根据自身实际,因行制宜,细分现有客户资源,整合、挖掘、拓展一批有潜力、“含金量”高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同时,根据开封市中小企业分布特点,把营销目标分解到各家支行,实行专人跟踪服务。同时,制定出台《开封市商业银行总部职能部室绩效考核办法》,增设了中小企业客户发展考核指标,要求每个部室都要发展1至2个法人类中小企业客户,努力打造中小企业客户营销大格局。仅上半年各支行营销中小企业75户,拉动存款上升1.1亿元。
(二)利用信息平台,积极开展优质企业客户营销。开封商行在拓展中小企业市场时,注意信息收集,通过几个信息平台,按行业、分类别、有层次、有重点地掌握中小企业基本情况,为营销优质企业客户提供信息来源。一是利用好“郑汴一体化”信息平台,抢挖优质中小企业客户资源,重点瞄准北京汇源集团开封分公司、郑州飞标集团开封分公司、开封三环木业有限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客户进行营销。二是维持好“经济开发区”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与开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联系。三是开发好“河南省浙江商会”的信息平台,通过召开浙商座谈会等形式,捕捉近万名浙商在汴投资办厂信息,谋求双方共同发展。四是以工商联座谈会、中小企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搭建信息平台。
(三)开办验资业务,积极营销新成立中小企业。开封商行5月份正式开通了工商企业注册验资系统,为营销新成立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条件。至6月末,通过开封商行注资登记的中小企业47户,注册资金7353万元,其中11户已在开封商行开立基本结算户。
(四)创新信贷产品,努力挖掘各类中小企业客户资源。为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和营销优质客户,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量体裁衣”式的服务,开封商行结合担保方式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整合现有中小企业贷款产品,上半年尝试开展了存货抵押、动产抵押、应收账款、保单、银行承兑汇票拆分质押贷款、使用权质押贷款等新业务和新产品。如开封市汴京浮桥有限公司浮桥项目急需资金500多万元。开封商行经过综合分析,考虑到该项目每天营业收入2.5万元,对该项目的19组承压舟做了动产抵押,并以每日留存1万元的收费权质押、保险公司承保灾害保险的方式,及时为该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一、调查样本与问卷设计
为了深入了解贵州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需求特点, 我们选择了贵州省平坝县竹林村和高院村的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50份, 收回217户有效问卷, 问卷有效率86.8%。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22道题, 涉及农户基本情况、资金需求、资金用途、借款渠道、民间融资等方面。笔者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
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17人;20~30岁的有80人;30~50岁的有94人;50岁以上的有26人, 年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调查样本中家庭年收入水平在5000以下的占19.8%;在5000~10000元的占41.9%;在10000~30000元的占26.7%;在30000~50000元的占8.8%;在50000元以上的占2.8%。可见, 农户家庭年收入水平较低。从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看, 农业收入占家庭年收入30%~50%的有100户, 占46.1%;农业收入占家庭年收入50%~80%的有36户, 占16.6%;农业收入占家庭年收入80%以上的有19户, 占8.8%。因此, 农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较大。
二、农户资金需求的调查结果分析
1. 收入水平低的农户资金需求占比大, 资金需求数量大
调查中发现, 有借款愿望的农户中, 农户家庭年纯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20.9%;家庭年纯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有占44.3%;家庭年纯收入在10000~30000元的有占24.1%;家庭年纯收入在30000~50000元的占8.9%;家庭年纯收入水平在50000元及以上的占1.9%。因而, 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借款愿望较大。这部分农户的借款用途主要是满足生活需求;收入水平在三万元以上的农户, 借贷资金主要是用于蔬菜、西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做生意、运输等个体经营。
资金需求在5000以下的农户占13.8%;资金需求在5000~10000元的占24.9%;资金需求在10000~50000元的占24.4%;资金需求在50000元以上的占9.7%。因而, 农户当前资金需求单笔额度比较大, 资金需求总量大。问卷也发现与近三年相比, 当前无资金需求的农户减少, 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增加;农户对小额资金需求减少, 对大额资金需求增加。近几年, 当地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户资金需求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进行非农产业的投资, 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大, 借贷资金的单笔数额大, 资金需求总量也有很大的增加。
2. 资金需求主要是生活性需求
农户的借款用途 (多选) 一般分为生产性用途和生活性用途, 从农户的数量上来看, 借款用于生活性用途的占55.5%, 用于生产性用途的占44.5%。
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户资金用途排名第一位的是建房, 其次是孩子上学, 除了用于其他方面的, 用于看病就医的也较多, 这些都属于大额的消费。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和缺乏消费信贷的农村地区, 大额的和突发的消费已经成为农户借款的主要目的。
从农户借贷资金的生产性用途看, 44.9%的农户借款用于购买农药、种子、化肥、饲料等, 有29.7%的农户用于购买牲畜、农业机械等生产工具, 有25.4%的农户用于做生意、跑运输和其他个体私营经济。可见, 农户对农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小额的维持性生产投资上, 然后是对农业扩大化再生产的投资, 最后才是对非农业生产的投资。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平坝地区很难发展规模化经营, 大多农户都是“小农”经营模式, 农业扩大化生产的投入需求不旺, 加上平坝农村地区的非农经济发展缓慢, 所以农户的生产性资金需求不足。
3. 民间资金借贷频繁
在调查中发现, 农户在选择借款渠道时, 有39%的农户会选择在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之间进行资金的借贷。这种发生在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之间的借贷是除了农村信用社外, 农户融通资金的主要渠道。此外, 我们对农户出借资金的对象选择进行了调查, 发现有140人会选择借给亲戚, 占64.5%;46户会借给朋友, 占21.2%;选择借给其他一般村民的有31户, 占14.3%。从以上分析可知, 农户比较倾向于亲戚朋友之间这种以血缘或地缘为纽带的借贷, 农户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很难转换成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需求。
三、农户资金供给现状
1. 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户贷款的主要渠道
关于农户的借款渠道的选择 (多选) , 44.57%的农户选择信用社贷款;26.85%选择向亲戚朋友借款;13.97%选择向银行借款;11.51%选择向邻里和乡亲借款;2.19%选择向小额贷款公司借款;0.55%选择向高利贷借款。由于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用贷款发展良好, 贷款无需抵押, 方便快捷, 大多数农户会考虑向信用社贷款, 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户贷款的主要渠道。
农户在选择贷款对象时考虑的因素中, 20.7%的人会考虑能否借到钱;37.8%考虑借钱是否方便;41.5%考虑借钱有无利息和利息的高低。在考虑能否借到钱的农户中, 45.5%的农户用于生产性用途, 54.5%的农户用于生活性用途;在考虑借钱是否方便的农户中, 33.3%的农户用于生产性用途, 66.7%的农户用于生活性用途。在考虑利息的人中, 42.9%用于生产性用途, 57.1%用于生活性用途。而其中借款用于生产性用途的农户中, 66.7%的农户收入水平在5000元以下, 33.3%收入水平在5000~10000元之间。
以上分析表明, 在农户的借贷过程中, 生活性借贷更关注借款的方便灵活和有无利息及利息的高低, 而对收入较低的农户来说, 利息也是他们考虑生产性借贷的重要因素。
2. 农信社贷款很难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在此次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天龙镇农村信用社2011年1~12月份共向竹林村和高院村217户农户发放贷款523.6万元。而我们抽样调查中期望从信用社获得贷款的167户的资金需求为316.25万元, 户均贷款需求为18937元/年。以高院村999户农户计算, 年资金需求就达到1891.8万元, 可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资金的需求, 农村地区资金缺血现象严重, 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3. 缺少担保抵押是农户难以从农信社贷款的原因
15.7%的农户认为很难从信用社借到款的原因是没熟人;72.4%的农户认为是没抵押、担保;12%的农户认为是其他原因。由于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较小, 农户需要更多资金必须提供担保抵押, 而一般农户都缺少担保抵押品, 信用社的供给结构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应以农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 提供一些与农户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 增加对农村地区的供给。正是农村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 给民间金融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4. 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融资成为农户资金来源的补充方式
平坝县先后成立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 发展势头良好, 支农作用逐渐凸显。据调查了解, 在平坝的广大农村地区, 农户有一种民间融资方式, 即“杂会”。这种“杂会”大多以地缘为纽带, 以一个村寨或熟悉的人组成一个集体, 约定一个“会头”, 负责组织活动。大家共同商定时间间隔和金额, 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收钱的先后顺序, 到约定时间, 所有成员自觉把钱交到收钱人的手里。这种民间融资形式是以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个人信用为基础的, 以社会舆论为约束, 一般没有违约的。这种融资方式方便快捷, 手续简单, 利息是很少的, 有着积少成多的功效, 很受农户的喜爱, 是平坝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融资方式。如果能通过各种途径把这种组织发展壮大起来, 形成一种农户之间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借贷协会组织, 将给农户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便利。
四、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有效供给的建议
1. 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积极推动农业发展银行的改革, 发挥政策性资金在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支持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银行应加强服务“三农”的职能, 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中。邮政储蓄银行应积极利用其网点优势, 为农户提供小额保证贷款、质押贷款等, 为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利用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与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合作, 引导更多资金回流农村。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上的主导, 要不断推进改革, 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完善自身的治理;根据农户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进行创新, 建立一些便民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扩大金融服务的供给。正规金融机构还要不断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强化风险管理和进行与农村金融需求相符合的业务创新, 更好地为农户提供服务。
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量剩余的流动资金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被借贷给急需资金的农户。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的规范, 遏制高利贷等非法借贷行为的发生, 维护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在确保能够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下, 适度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 积极引导各种资金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为农村地区提供范围更大、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增设更多的基层便民网点机构, 为农村提供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满足农村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
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更好地发展, 政府应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进行保费补贴, 鼓励农户参保, 同时可以给开展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和其他补贴。为促进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长远发展, 可以把农业保险分为一般保险和巨灾保险,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再保险、证券化、基金到等方式对巨灾保险的风险进行转移和分散, 达到降低自身经营风险的目的。
2. 加快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
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相比, 我国有关农村金融的立法相当滞后, 这不仅不利于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而且还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首先, 由于没有专门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立法, 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 从而影响资产质量和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其次, 由于缺乏合作金融立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商业金融性质增强, 在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之间摇摆不定;最后, 由于缺乏对小额信贷组织和民间金融的系统性立法, 这些机构的发展缺少法律的保护, 无法对其发展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要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必须在立法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有完善的法律支持和约束, 使其发展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因此, 要尽快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农村信用合作法》等法律, 促进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银行的发展。此外, 要制定系统的法律对民间金融和小额信贷进行统一规范, 对民间金融进行引导并逐步走向规模运作, 为正规金融的供给提供有效的补充, 弥补正规金融供给的真空地带。
3. 完善农村担保体系
欠发达地区农村担保体系发展缓慢, 农户难以找到适合的担保抵押品。因此, 农户的资金需求很难转换成正规金融机构的有效需求,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供给。因此, 完善农村担保体系有很大的必要性。政府给予农业担保机构一定的资金支持, 以增强资金实力和进行风险补偿;第二, 鼓励担保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 使担保公司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和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 从而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第三, 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评估机构, 完善农村担保抵押登记制度, 对农村担保抵押市场进行规范管理;第四, 减少农村土地所有权对农地使用权的不当干涉, 允许农地使用权在不改变原用途的情况下自由转让、出租和抵押, 使土地使用权能够得到充分释放;第五, 积极尝试把大中型农用机器、大宗农副产品、农产品预期收益纳入抵押担保品的范围。
参考文献
[1]王国华, 李克强.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5) .
[2]王彬.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07) .
[3]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04) .
【对农户贷款业务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信用联社关于对村农户贷款摸底调查报告07-06
农户贷款管理办法12-13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联保贷款探索09-06
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投放实施细则12-19
山东省农户调查问卷12-03
合作社与农户的协议书12-26
与农户合作协议范本06-10
华北地区井灌区农户灌溉用水状况调查研究10-08
农户种植承诺书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