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体悟

2024-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近代史体悟(共8篇)

中国近代史体悟 篇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苦难与屈辱的历史,我认为中国的近代史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要知道,了解和深刻理解的一个内容,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站在泪与痛的边缘,和着血与泪奋起腾飞的一个起点。无数人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去诠释近代史的每一页饱含的热泪和热血。不管是激进的,保守的;不管是对过去客观湮没的资料,还是对以前主观的特意忽视,对于中国近代史,争议依然存在,并持久存在,历史永远是有争议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对近代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都没有结合中国国情,在历史上闪耀出场又不得不黯然退出这血色灰暗的舞台。一个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耻辱,一个民族觉醒的过程,一个民族重振雄伟前痛苦的前奏。作为中国人,我们的骨子里流的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永不泯灭的爱国血。无数次的抛头颅撒热血,只为华夏。让我们严肃对待近代的磨难。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以发生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同时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走私贸易,让接连遭受1825年和1837年经济危机的大英帝国尝到了不小的甜头,正如梭伦所说:“财富催生饱腻,饱腻催生暴行”。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鸦片,资本利益受损的大英帝国迫不及待的将侵略的坐标插入了中国的版图之上。与此同时,国库的亏空严重地影响了大清帝国的收入,军备海防废弛,政治腐败,清廷不止一次的下令查禁鸦片,但英殖民主义者任意破坏禁令,利用行贿和走私等手段,继续罪恶的鸦片贸易。清廷的腐朽衰落在此展露无疑,统治阶级中的妥协派占据了主导,林则徐、邓廷桢被革职查办;沙角、大角、虎门炮台相继失守,定海、宁波、镇海相继被攻陷,跋涉重洋的侵略者让战火在古老的东方国度持续燃烧了两年零两个月,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以中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结束。自此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开始了长达109年水深火热的日子!

在这之前,所谓的“康乾盛世”迷晃了后人的眼,所谓的“天朝上国”蒙蔽了清醒。此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政府最腐败的时期之一,政治、军事、体制全面腐坏。更有长期的海禁与外界失去了交流,科技文化落后西方(当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从仓库发现的部分明朝时的火器比英法联军还要先进,可笑至极)。当一个民族以文物礼仪隆盛的“天朝上国”自居,深闭固拒,夜郎自大,就会使往昔的荣耀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滞缓本民族继续迈进的步伐。流动的历史,不等待任何一个民族,你耽于“十全武功”、“万国向化” 的旧日迷梦,人家却经历了文艺复兴产业革命和政治变革,当这个人类发展最新阶段赢得历史的恩宠时,一切蹒跚其后的民族,便面临被征服的命运.在这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无能让列强的欲望无限膨胀。一点坏,坏一线;一线崩,崩全局。古老的东方国度——中国,在清朝统治者畏战求生的带领下,驶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千万万中国人民都面临着一种命运——选择用枪炮和鲜血来换取国家的主权独立与民族自由!

作为新青年,先烈为华夏奋斗,有了如今。当代青年人怀着兴国的责任感,穷诘这样一个问题,即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曾以悠久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进程施予了极大影响,为什么在近代会落伍,使近百年的历史充满屈辱。这个问题历史已经回答,但我们也要给历史一个回复,历史有时强加给一个民族的命题是不容选择的,要摆脱敌人的奴役,首先要国强。为实现这一点无论走过如何曲折的路,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正如马克思预言的那样:中华民族总在惨遭劫难之后,才省悟奋起。好在有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为寻求救国真理前仆后继,执着地求索,他们或许过于轻率但却不乏清醒,他们或许还带着未开化的愚昧但却不缺少睿智,他们或许过于轻信但绝不怕牺牲,他们在困惑中奋斗,在徘徊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从而为中国走向近代化种下了契机。

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回顾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奋斗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必须从现在起,以过人的努力,超常的毅力,去发奋汲取文化知识;以求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以开拓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去探求人生的新境界,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

中国近代史体悟 篇2

对太极拳最初的印象是80年代我读初中时, 每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路过家乡的工人文化公园时,看到公园晨练的绿荫丛中,阳光柔柔的洒在一个安详柔和的身影上,感觉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气在公园的草地上流淌,常常吸引我走进去靠近她。

因为要上学,常常只是欣赏而已,总是觉得那个景象与自己是无关的。在我匆匆忙忙中的中学生涯中太极柔和、缓慢、轻灵的对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清影而已。 周日我会去公园跑步,随时在她们身边停留一会,一位老人告诉我退休五年了,打了四年的太极拳,她的兴趣起因于每天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上楼困难,经过四年的坚持习练太极拳,感觉周身舒适,上下楼轻松自如了。 一次简单的晨聊, 像一缕丝线把我的好奇心牵动起来。 太极拳这种缓慢、柔和的运动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它到底是一种什么运动呢?

我到附近的新华书店找到了一本 《太极拳全书》, 书中前言部分,介绍了太极拳的作用和特点,中间部分是太极拳、太极剑套路的图解和文字。 有了这本书,我就开始摸索着“比划”上面的套路。 周日,就到公园与成年人一起晨练。经过半年时间的学练,基本掌握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路线方向。

那时初中和高中并不教太极拳, 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罢了,常常感觉到,太极拳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并有一种放松而舒适的感觉。

初一到初三常常参加一些市里举行的中长跑比赛,感觉运动前后打打太极是最好的准备活动和放松。 高一到高三,参加了鄂州市第一中学体育高考队的训练,进行田径的系统训练和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一九九一年高考时,以鄂州市体育高考88分的成绩考入了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学习武术套路专业,普修体育教育课程。

在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了学校武术协会,继续学习太极拳套路动作。 那时校园里习练太极的大学生不是很多。 我却对太极拳独有情衷,每天晨练时,在学校操场的花坛边都能看到我练习太极拳的身影。习练的都是一些国家自1956年以来推广的竞赛套路。记得一次下午放学后,学校有一个武术汇演,在师范学院的体育场上,准备吃晚饭的学生们拿着饭碗,围了一个大圈观看武术表演。 我们武术系10个同学在中间表演,我演练的是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与有关专家人员共同创编的四十二式太极拳, 在做到开合手时,一阵大风吹来,在风中一开一合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初识太极拳,对于太极拳拳架的习练,处于一种模仿状态,其中朦朦胧胧的记忆及浓厚的兴趣一直持续到现在,太极拳架既突出表现了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松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潇洒、 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

2、再识太极拳,研习理论

2003年到2006年期间, 我到武汉体育学院读研究生, 师从于武术学院的温力教授,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学,主要了解武术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 开始如饥似渴的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有半年的时间我主要的精力花在周易、道家、儒家有关的理论上,每周去一次华中师范大学聆听历史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周易课程。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 它们之间的有着深刻的渊源。

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 此八卦也。 进步、 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 曰‘十三势’”。 (《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

这一段话形象的道出了太极拳的基本手法和步法,技术动作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巧妙的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主要来自《周易》的阴阳变化原理,同时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有密切的关系。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 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运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无极、 太极、动静、阴阳、五行在这一段话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而又包含的变化的思想。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又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 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太极拳谱.太极拳论》)

纵观太极拳理论受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观点上。

第一,吸取太极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论;第二,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观念是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是直接来自《太极图说》;第三,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统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的联系。

除了太极拳的名称之外,在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术中如何体现太极的观念,在太极拳的论著中却未作深入的探讨。 以最早的太极拳著作为例,除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在 《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

武术套路讲究“精、气、神”,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气遍全身”,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体是由气构成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滕然。 ”尾闾中正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若言体用何为准? 意气君来骨肉臣。 (《太极拳谱·十三总势歌》)

武禹襄在进一步阐释王宗岳的理论时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行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 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太极拳谱· 武谱·太极拳解》)

他说明了太极拳不仅是“极柔软”,并且也要“能极坚刚”,也要 “运动如百炼钢”,决非仅是柔软,但但也不是 “ 纯刚”, 而是柔中有刚,柔是为了刚,既是攻防变化之道,又是肌肉发力的一般规律。 武禹襄所说的“直养而无害”的气,正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体现了刚健有为精神“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不仅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有所表现,并且成了太极拳拳理的依据之一。 关于太极拳,不能说是一种只柔不刚的拳种。 陈鑫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则说得更为清楚,他说:“何谓气,即天行健一个行字。 天体至健,而所以行此健者,气也。 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 加以直养无害功夫,即是乾坤之正气,亦即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者大约涉于刚一边多……能以浩然之气行于技,亦过乎大半矣,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 ”

在这里,陈鑫不仅完全以《周易》的“天行健”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来阐发拳理,并且直接引用孟子的“浩然之气”来说明他自己所说的 “气”的意思。 虽然这种“至刚至大”的气“大约涉刚一边多”,但如果 “能以浩然之气行于技”,也已“过乎大半矣”,可见其重要。 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 ”

可见演练太极拳时不仅要注意不能一柔到底,并且要做到“外柔而内刚”,要刚柔交替,以合“乾健坤顺”之意。

晨练时悉心揣摩《太极拳谱》中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理论,通过习练太极拳,我的关节炎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习练拳架,研习理论既给我带来了健康又带给我一个和谐安宁的心态。

3、结识传统太极拳,体悟拳理拳技

2006年我进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成为了一名传统保健体育教师,太极拳和导引术是我校的特色课程。 为了体悟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术,我一直在寻找传统太极拳套路的学习机会。二零零七年我在烈士公园结识了刘应文老师,开始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第一路拳。 逐渐了解到传统太极拳与养生去病的神奇魅力。 传统太极拳给我的印象主要是:慢、静、松、实、恒。

第一次去的时候, 我以为会像竞技套路一样一次能学几个动作,没有想到一周来一个“起势”动作摸索了很久都觉得还有体悟的空间。

传统太极拳急的人学不好,心不静的人能锻炼静心,没有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也不会掌握其要领,没有恒心在其中就没有拳术的真正造诣和所得。 这是我学习老六路的真切体悟。

与我们一起习练的人中老年为主,其中年轻人也很感兴趣。 其中一个叫曾荣的女孩子老六路的一路拳坚持打了3年,现在定居德国的长沙女孩曾韵每年3个月的探亲假都会来烈士公园学习老六路。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通过习练老六路都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健康。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面容及其憔悴的中年妇女坚持了半年的时间不仅容光焕发还能熟练演习老六路的前三路。

我与刘老师学习了一周的拳,随着他去香港教拳,我接了学校参加全国传统保健运动会的训练任务,学习传统套路中断下来。 平时只能在周末时去公园自己练习,感悟不深,但是感觉非常舒适,睡眠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传统太极拳强调神、意、气结合,为拳艺的精进打下基础。 初次接触传统太极拳的内功劲法,感觉非常难懂, 随着长期锻炼之后了解了一点而已。

黄平老师有四十多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拳非常细致周到,对学员的心理把握恰当。跟随他的中老年人比较多,都有很大的收益。平易近人,学风高扬为他赢得了很多学员。 不管是有基础的还是对太极拳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只要找到他学习,他都会耐心的鼓励他们传统太极拳动作多,路线长,不容易记住,所以要长期用身体活动的方式坚持体悟而有所得。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指点我利用暑期的时间顺利学完了吴氏世传太极拳,体悟到传统太极拳师傅们一般文化修为和个人修养都比较高,大多淡薄名利,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健康理念而身体力行。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楷模,经过传统太极拳的学习,我不仅体悟了它健身祛病的好处,还体悟到做人的一些道理 “中正行拳,认真做事,周正做人”。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自己习练太极拳的体悟对太极拳的拳架的习练和太极拳文化的学习来阐述太极拳的特色和作用,在全民健身中魅力不衰的太极拳对人民的健康和身心和谐起到了真实而重要的作用,建议国家扶持发展太极拳运动,走竞技和传统太极拳的并行发展之路,既要让中国的太极文化发扬光大,要又让科学神奇的太极拳武技走进奥运的殿堂。走出一条太极拳健身、养生、去病又能体现它的最高竞技价值之路,让太极拳魅力四射,造福人类。

《中国近代史词典》 篇3

这部词典的释文,根据条目内涵、外延的不同,做到长短适中(如鸦片战争、梁启超等重点条目释文长达一千余字,短的释文如词典正文第一页“乙榜”只数十字),基本上做到编者所说的“求其准确明了,言简意赅”。

人物条目,在这本词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谁收谁不收,收录了,经历、事迹如何叙述,作者所取的态度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力求做到对先驱人物的行谊不溢美,对旧时官吏的作为不全盘否定。如“左宗棠”条,从几百字的释文中,可使读者知悉: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太平军,捻、回起义),这无疑是反动的;办洋务,有爱国、进步的一面(姑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收复新疆,是爱国的、进步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不囿于成说,而是广搜有关史料,汲取当代人的研究成果。

附录《中国近代史大事记》、《历日对照简表》、《韵目代日表》等五种,也能方便读者。例如在《大事记》一九○三年项下,就载有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邹容《革命军》出版于上海,陈天华所著《猛回头》、《警世钟》相继在上海出版以及“苏报案”发生等大事。上述重要书刊,不少资料是经常提到的,但其出版年月和编著者,一般大事年表也不可能备载。

辞典的某些内容还有可议之处。有些人的生卒年可进一步查清。如在北洋时代曾代理过国务总理的朱启钤(据说解放后才故世),其卒年打“?”号,似失之粗略。其实只要通过他的女儿朱洛筠(现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一问即知。

此外,对于清王朝的一些残暴而愚昧的大员,在释文中如能略述其劣行丑事,我想无疑会增加读者查阅的兴味。如杨芳,词典载称他于一八四一年“随靖逆将军奕山赴广东防剿。行抵江西,即附和琦善和议,……,为割让香港进言。至广州后,战不能胜,乃上奏‘攻守八难’,畏敌求降,请许通商”。据史料记载,杨芳其人在这一年竟想出一条“以邪破邪”的妙计(即让士兵载马桶于木筏之上,迎着英侵略军的洋枪炮去“破邪”),结果遭大败。当时有人赋诗嘲讽这位参赞大臣道:“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海中。”类似这样的事,《辞典》若能适当采撷,无疑可以增加辞书的可读性。

中国近代史 篇4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国难当头、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尽管维新运动未能成功,但在(新的角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简述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原因: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根本原因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维新派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人民群众等。在顽固势力进攻面前,寄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脱离人民群众,缺少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无权的皇帝。客观上是遇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有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甚至压制人民的革命行动。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同盟会的组织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和错误,根源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和支持。

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没有认识到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终把政权交给了同是封建势力代表袁世凯。

中国近代史论文 篇5

革命中的转折点

电子商务 专业 二 班级 2010043204学号 姓名 梁栋

内容摘要: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1934 年 12 月下旬,到达猴场(今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第一次转折会议猴场会议,其中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让后北上到达遵义,进行中国历史上革命的第二个转折会议遵义会议,会议中经过激烈讨论否定了博古的报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取消“三人团”,总结政治和革命经验。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关键词:候场会议 遵义会议 毛泽东 基本方针

正文: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仍按原定计划,继续向湘西前进。这时,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行动企图,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部署了重兵。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时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北去湘西会合红

2、红6军团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934 年 12 月下旬,到达猴场(今瓮安县草塘镇)进行了第一次转折会议猴场会议。会议上在面对这一严重局势,李德、博古仍不放弃去湘西的意图,提出要红军“一是不过乌江”在南岸打游击;“二是回头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为此,中共中央在红军到达猴场的当天(31日)下午5时左右至1935年1月1日凌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猴场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李德、博古、伍修权(翻译)。会议通过激烈的争论,再次否定李德等人回头东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错误主张,重申黎平会议决定,作出《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基本结束了“三人团”对红军的军事指挥权,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中枢,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后,红军遵照会议决定,把撤离苏区以来的消极避战变为积极作战,主动出击,恢复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光荣传统。红军按照黎平会议决定的“应坚决消灭阻拦我之黔敌部队,对蒋、湘、桂诸敌应力争避免大的战斗,但在前进路线上与上述诸敌部队遭遇时,则应打击之,以保证我向指定地区前进”的方针,强渡乌江天险,攻占了遵义。

于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对党的前途命运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议。它的最大功绩在于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夺取长征胜利和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然而,人们在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时,往往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遵义会议及其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毛泽东并没有担任党内和军内的最高领导职务,为什么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只要我们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党和红军重大决策的形成过程、执行结果及历史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结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遵义会议召开前(即猴场会议的共识),全党全军已基本形成共识:只有毛泽东出来领导党和红军,才能转危为安,摆脱困境。这一认识,为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是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被迫长征并在继续遭受损失、陷入绝境的危急关头召开的。面对惨重的失败,红军广大指战员特别是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不能不深刻反思: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党和红军的出路在哪里?谁能领导党和红军走出困境、转危为安?答案只有一个,让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从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到遵义会议前,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和遭受重大挫折、面临生存危机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毛泽东等人还总结创立了一整套机动灵活的红军作战原则。运用这些原则,红军以弱胜强,连续打破国民党军多次大规模“围剿”,根据地和部队不断发展壮大。只要有毛泽东的指挥,红军就能打胜仗,这成为广大指战员有目共睹的事实。李维汉回忆说:“毛泽东在党、军队、政府里的威信是很高的,在群众中的威信也是很高的。那么大的中央苏区,是他领导搞起来的。”[2]这种很高的威望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毛泽东最终能够成为党和红军领导核心的深厚基础。然而,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教条主义者轻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迷信本本和外国经验,把毛泽东等人从中国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斥为“狭隘经验论”,排斥毛泽东对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全盘否定毛泽东等总结的行之有效的红军作战原则,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为了筹划战略转移事宜,中央成立了由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督促军事准备计划实施的“三人团”,全权领导党和红军。长征初期,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红军继续处于被动挨打境地,出发时的8.6万余人渡过湘江后已锐减至3万余人。红军前四次反“围剿”巨大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败的鲜明对比,使广大指战员“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长征初期的严重损失,使这种不满情绪“日益显著,湘江战役,到达了顶点”。[3]红五军团政治委员李卓然说:“指战员们怨声载道,有的骂娘,责怪中央领导不力。”[4]让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红军的领导指挥岗位上来,成为红军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呼声。经过毛泽东因势利导的说服,党内一些曾经支持过“左”倾错误的领导人也从惨痛的教训中醒悟过来,深感只有纠正错误的军事指挥,党和红军才能摆脱被动。党内高层认识上的渐趋统一,保证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毛泽东此时虽然身处逆境,无权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但他为挽救危局,一再向中央提出扭转被动局面的战略性建议。红军进入湘南后,毛泽东建议中央抓住各路国民党“追剿”军尚未靠拢的有利时机寻歼敌之一部,以摆脱被动。湘江战役后,蒋介石在红军即将北上湘西与红

二、红六军团会合的途中,布下20万大军张网以待。在党和红军又一次面临险境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力主红军西进贵州,到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寻求发展。这一重大战略决定,不仅使党和红军避免了可能遭受的覆没危险,也打乱了国民党军的原有部署,为中央红军赢得了主动。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并在决议中充分肯定了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一系列正确战略战术;毛泽东不但进入党的最高决策层,其核心领导地位也得到中央领导集体其他成员的一致认同。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5—17日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全面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军事错误。张闻天根据与毛泽东、王稼祥事前共同拟定的提纲,代表毛、王在会上作了长篇发言,系统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毛泽东随后作了重要发言,深刻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具体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和今后在军事上应该采取的正确方针。王稼祥紧接着发言,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等多数与会同志都同意毛泽东、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意见。“周恩来在发言中全力推举由毛泽东来领导红军的今后行动。他的倡议得到多数人的支持。”[5]张闻天也认为,“在目前这种险恶的情况下,只有毛泽东同志出来领导红军,才可能打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在取消博古、李德对党和红军的领导指挥后,尽管当时大家都拥护毛泽东出来领导,毛泽东却说服了大家,坚持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责。因为这样既有利于团结一些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转变的同志,也有利于与共产国际的沟通联系。虽然毛泽东没有最高领导职务的名义,但并不影响他在党和红军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主导作用,不妨碍党内其他同志对他的领导地位的认同。因此,1935年10月15日,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红军长征情况时就说,在遵义会议上,我们“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6]张闻天也认为,“遵义会议改变了领导,实际上开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中心的中央的建立”。[7]从我们党的历史看,李立

三、王明当时都没有担任党的最高领导职务,但由于他们的错误路线在全党得到贯彻,因而成为两次“左”倾错误的代表人物。邓小平也没有担任过党内最高领导职务,但谁也不会否认他是我们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毛泽东在没有担任最高领导职务的情况下,能够在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发挥核心作用,除了他本人卓越的领导才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有充分的党内民主作保证。遵义会议后的党中央,是一个民主团结的领导集体。邓小平回忆这段历史时曾说:遵义会议以后,毛泽东对全党起了领导作用。那个时候行军,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和他都是在一起的。每天住下来,要等各个部队的电报,一直等到深夜,再根据这些电报来确定红军的行动。在重要问题上,大都是毛泽东出主意,其他同志同意的。尽管名义上毛泽东没有当什么总书记或军委主席,但实际上他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他们这些同志确实照顾大局,确实有党性原则,只要毛泽东的意见是对的,都一致支持,坚决执行。[8]这是对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好说明,也是对党的其他领导同志的高风亮节的充分肯定。

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革命历史中,正因有这几次转折会议,才有今日的新中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伟大的革命先辈们虚心的接受和相互听取建议和做出的正确结论,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革命先辈们的高风亮节,这也是我们当代人应该学习的,永记历史,用历史提醒自己。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2卷第375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近代史感悟 篇6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悠久,纵观中国古代史,中国都是世界上的强国,受世界各国的尊敬和敬仰,为何到了中国的近代,却是由屈辱的受侵略开始的呢?为何中国的革命屡屡受挫,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功呢?中国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迅速发展,走上复兴之路呢?

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后,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感想。

对,正如大家所知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强国,没有哪一个国家敢说不尊敬这个悠悠大国的,但自明末中国的封建统治进入全盛时期后,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的一系列封建腐败统治,更成了中国走向受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捷径。当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当世界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当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飞速发展时,中国当时的统治者——清政府,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完全与世界脱轨,世界在向前发展,而中国在原地踏步,或者说是在向后退步,落后就要挨打,物产丰富、劳动力廉价的中国怎会不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资本主义的侵略目标?

关于贸易逆差的问题使广大资本主义国家十分头疼,怎么改变这一局面?“聪明的”英国人率先想出了办法——向中国输入大量鸦片,这个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英国成果改变了贸易逆差的局面,于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这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不仅不能赚钱,还使白银大量流失,国家越来越穷,人民越来越苦,一些有良心的清政府官员开始上书,如林则徐,他的上书便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同意开展禁烟运动,所以有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资本主义国家们看见了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露出了本来的丑恶嘴脸,于是,鸦片战争开始了,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亦由此开始。

这就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腐败的封建统治让中国走上了受侵略的道路,虽封建人士中,不乏有爱国志士勇敢站出来进行抗争,但大势所趋,走封建道路是不能挽救现在的中国的。

再看看中国近代的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重新站起来,为何如此?可爱的农民阶级已落后,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产阶级比较先进,但中国的资本主义无法与外国资本主义相比,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也走不下去,所以,资产阶级亦无法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于是,中国更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总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她来自于人民,至此,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慢慢走向成功。

1949年10 月1日,所有中国人都会铭记的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在今天站起来了!

建国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个“烂摊子”,经过几次战争的洗礼,中国百废待兴,各资本主义国家又对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局势十分恶劣。就在这样的局势下,中国共产党顶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开始建设新中国。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面临了很多困难,也走过弯路: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一系列政策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中国也成功走上了复兴之路。

对于中国近代史,说实话,我很纠结,因为这是一段血泪史,一段屈辱史,但我们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以史为鉴,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感悟了很多,对自己很有收获。

真心希望祖国能越来越强大,过去那段屈辱史一去不复返!关于课堂表现得自我评价

总的说来,我的课堂表现还算是良好的。我能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时我能认真听老师讲课,并在树上做好重点的标记;也能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响应老师。如果要给我的课堂表现打分的话,我当然希望是满分啦,呵呵,还请老师评定。谢谢!

10级会计本科一班

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 篇7

在中国近代, 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 社会时局十分动荡, 有很多有志之士纷纷探索救国的方法, 其中科学救国思想是表现十分突出的一种思想。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科学救国思潮, 是一批受西方科学影响比较深的爱国知识分子, 对中国的各种救国道路进行反思, 提出用西方科学来拯救中国的一种思想, 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2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救国

2.1 深入的科学宣传与科学救国思潮发展

救国思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相应的运动出现, 如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受科学救国思潮的影响, 同时, 在五四新运动中, 科学救国思潮也得到茁壮发展, 进而使得更多层次的人认识和理解科学, 形成一定的科学救国思潮。五四新运动时的科学救国思潮得到有效宣传, 人员同形成初期相比显著扩大, 其中主要代表为任鸿隽、严复和梁启超等人, 同时也有胡适、蔡元培、陈独秀等爱国知识分子。除此之外, 在实现科学救国思潮道路上, 任鸿隽等人认为应科学宣传、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等, 针对该种思想的出现, 他们撰文强调科学知识、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重要作用, 尽可能的表达科学救国思潮。同时, 成立更多的社团和科学期刊, 翻译大量的西方科学书籍, 进而通过不同方法推广和宣传科学, 从思想层面宣传和提倡阐释科学功用, 进而改变人们科学观念。五四新运动时期, 较多的人在《科学》杂志鼓吹和中国科学性社的影响下真正认识到科学的功用, 让人们认识到自然科学及其科学技术、科学精神及科学思想都能成为救国武器。伴随着人们思想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宣传科学救国思潮, 进而使得科学救国思潮发展到高潮时期。在五四新运动时期不仅注重宣传内容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同时, 还重视宣传方式、媒介、影响范围及国人对科学救国思潮的认识等方面。

2.2 科学救国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中, 深入的科学宣传和科学救国思潮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对以往的道德、专制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科学救国思潮中, 对科学精神进行了大力的提倡和宣扬, 这就使得国人的科学观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对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科学救国思潮中, 不仅对自然科学进行宣扬, 还对社会科学进行宣扬。对于马克思主义精神, 在中国的传播最早起源于戊戌维新时期, 当维新变法失败后, 由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加上巴黎和会中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沉重压迫, 使得广大国人的民主主义思想得到激发。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科学救国思潮有很大的关联, 如在中国, 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宣传者以及支持者, 如李大钊、陈独秀。

3 科玄论战与科学救国思潮

3.1 科学主义思潮的形成

伴随中国人科学观念的逐渐泛化、升华和西学东渐中国近代的唯科学主义相应诞生, 并逐渐完善。近代中国唯科学主义的诞生不是本土自身生长的, 它是通过一个外烁过程形成的。中国寻求富强的强烈需求为外烁过程动力, 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想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国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 他们重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在创办民族和军事工业时, 出现富含感染力和普遍性的科学思想倾向及心理态度, 促使唯科学主义诞生。唯科学主义经过戊戌变法得到一定发展, 到二十世纪初正真形成。近代唯科学主义的诞生, 有效的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人们视野, 促使科学观念的改变, 并推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进步。

3.2 科玄论战的思考

在五四运动结束后, 科学救国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同时在对科学救国思潮进行宣传时, 通过科学的武器对旧社会的习俗、道德进行批评, 而在这个过程中, 受到很多势力的阻碍, 并将科学看做是阻碍人生观, 科学观和人生观的论战也因此而产生, 这就是科玄论战。对于科玄论战, 从某种程度上看, 也是促进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为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科玄论战虽然没有胜负, 但是从影响上看, 不管科学派在辩论中存在多少失误、不足, 都是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传播, 并获得了一大批知识青年的认同。在科玄论战中, 科学派将科学当做就忘工具, 特别注重科学重要性的强调, 科学以及科学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 同时在论战中, 澄清了人们对科学的疑问, 加深了人们对科学的认识, 在人们心中, 科学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4 科学化运动与科学救国思潮的兴盛

4.1 科学化运动的兴起

对于科学化运动, 其兴起和科学救国思潮有很大的关联, 科学救国思潮促进了科学化运动的产生, 而科学化运动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经过五四运动后, 竺可桢、顾毓琇等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了深入反思, 并对中国的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入调查, 提出对于中国社会, 要想该变被压迫的现状, 就需要采用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对中国进行改造, 并且认识到, 要想真正的实现中国富强, 应该振兴科学, 摆脱对欧美国家的依附。随着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成立, 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科学化运动协会中注重科学知识在社会的普及, 并且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一方面组织专门的人才对生产经营部门进行改造, 另一方面也收集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 使得民众能够有选择的继承。

4.2 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

受科学化运动推动, 科学救国思潮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在科学救国思想发展中, 《科学》杂志具有一定的宣传和提倡作用, 同时, 《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依旧为科学救国的主要宣传力, 促使科学救国健康快速发展。该时期, 任鸿隽等人在《科学》上阐述自己赞同和实施科学救国的方法, 取得了恨到的科学救国思潮宣传成就。他们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科学救国思想, 并在实现科学救国方法上提出应用科学发展生产、普及科学和通过科学战胜一切等观念, 同时, 他们积极主张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认为科学为国建最有力量的武器。导致中国一直受列强压迫和贫弱的原因为科学不发达, 要想摆脱现状就应重视科学、发展科学。帮助政府建设为中国科学社研究科学的主要目的, 便于中国同列强相抗衡, 最后富强中国。对科学的宣传和实施, 使得科学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的扩张, 让更多的人们深刻认识到科学救国和科学观念意识, 这不仅为科学救国思潮取得的相应成就, 还是科代表人宣传科学、传播科学知识和提倡科学研究实践活动的主要表现。除此之外, 科学救国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科学知识水平和素养, 成为科学化运动开展的前提和促进因素。

在中国近代史上, 随着社会科学化、科学社会化的深入, 科学救国思潮内部也产生一定的分歧, 由于科学救国思潮代表人物对科学的理解和侧重点有一定差异, 因此, 他们对科学救国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从而提出了不同的主张,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的争论。

5 总结

对于科学救国思潮, 是一批深受西方科学影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环境下, 提出用科学拯救中国的观点, 科学救国的提出、形成、发展、兴盛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对中国近代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等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对于中国近代, 可谓命运多舛, 有志之士纷纷走上探索救国的道路上, 因此, 在中国近代, 各种思想文化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 科学救国思想无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科学救国思想是爱国知识分子受西方科学的影响, 提出用西方科学拯救中国的想法, 通过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来实现中国的富强。在中国近代进程中, 科学救国思潮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的发展, 本文就中国近代史上的科学救国思潮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科学救国,思想

参考文献

[1]薛子燕.科学与救国:近代中国科学观念开展的历史语境[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2) :66-72.

[2]黄翠红.任鸿隽与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 :77-84.

[3]蒋道平.论任鸿隽“科学救国”的尝试及其经验与教训——兼评任鸿隽科学建制活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5) :13-19.

[4]高亚斌, 王卫英.科学救国思想的文学表达——评王国忠科幻小说《黑龙号失踪》[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 (6) :20-23.

[5]张楠.探究中国近代学会兴起与爱国思想启蒙的关系[J].学会, 2015 (12) :16-21.

[6]蒋道平, 徐飞.“科学救国”的先驱探索及当代启示——任鸿隽现代科学中国化的历史实践与现实价值[J].科学学研究, 2014 (10) :1441-1446.

影响中国近代史的新式学堂 篇8

它就是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建的——湖南时务学堂。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曾经就在这里当过“谭老师”。

常听人说,老美的常青藤盟校多么多么牛,给美国几百年历史输送了许多总统,但为什么我敢把这个史书中没什么名气的时务学堂拖出来说事呢?因为它更狠,它不输送什么国家元首,它输出的可是一场接一场的改革与革命。

时务学堂的老师们率先开动了戊戌维新的第一步,在湖南一度被各界维新人士力捧。但最后情况却又戏剧性的发生了转折。

其实所谓的维新派并不是铁板一块,也分为保守温和派(成熟的各界大佬)和热血激进派(各种小青年)。而时务学堂的老师们恰恰就是后者。

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时务学堂任教时期在课上开讲了各种激进言论。直接触及了封建顽固派的底线,甚至连维新派中的保守人士的心里底线也一并突破,可以说把敌人,自己人一起给得罪了。

时务学堂教习合影

政治改良向来不能激进,优秀的改革者往往善于妥协,因为如何正确的妥协才能体现改革者的政治智慧,激进必然损害许多人到手的好处,留下许多明显的弱点,自然也就成为众人的靶子,一个不留神,翘辫子也是最快的,老话说得好啊。“从来钢刀口易折。”

外有强敌,内缺援手,眼看着时务学堂在风雨飘摇中已经在劫难逃,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维新激进分子在慈禧老佛爷的大发雌威之下死的死,逃得逃时。曾经维新派中混迹官场的老油条们则立马当起了“乖宝宝”。

放眼中国,已无人愿为时务学堂保驾护航了。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务学堂被迫停办。创立人巡抚陈宝箴丢官,两年后神秘的死在家中,梁启超逃亡日本,李维格另谋高就,谭嗣同在北京菜市口送了性命,剩下的人散落天涯海角。

但,这并不是结束,这只是新的开始。谭嗣同死了,维新运动败了,但谭嗣同的信念不曾死灭,正如短命的时务学堂,学堂解散了,但曾经萦绕此间的精神随着这所学堂中的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带向了四方。

杨树达曾经评价道:“1900年庚子反清之役,民四倒袁之役,皆时务师生合力为之,以一短命之学堂而能有如此事业者,古今罕见也。”

杨树达是谁?此人难得不是搞革命的,是个搞学术的安份人,在那个年代还真是不容易,不过,他却有个搞革命的学生,名气很大,叫做毛泽东。

毛主席的这位杨老师就曾经是时务学堂的学生,他是个学术圈的牛人,中国语言文字学家,1913年担任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的语文教師。1926年去了清华中文系担任教授。

他的这句话也正是时务学堂为何更牛一层的证据所在,其他学堂虽然同样生猛之人辈出,但好歹学校长久,代代相传,可是时务学堂有什么呢?它只存在了短短一年。

一年,在历史的长河里连个水波都泛不起来,一年,连个正经的毕业生都不曾存在。但也就是这些在时务学堂里只有一年之缘的师生们,在近代史上掀起了数次革命的浪潮。

民国四年,时务学堂曾经的好学生,当时的云南督军蔡锷,率先掀起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称帝。逼退了封建帝制最后的反扑。为时务师生的革命业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纵观清末民初的种种变革的行动,总能隐约看到徘徊在他们身后的名叫时务学堂的影子,而曾经是那影子核心的人物,叫做谭嗣同,他就这样,用语言,用书写,用生命言传身教,作为一名老师,他没教过很多年的书,但却如此深刻的影响了他曾经的学生以及同志。

时务学堂就像一点星火,闪烁了一瞬间便被漫天的黑暗吞没了,但在这星星之火的身后,燎原大火不可阻挡的燃烧起来,终于照亮了黑暗,烧红了历史的天空。

时务学堂牛吗?不牛,它不就是个搞了一年的草台班子吗。

上一篇:苏州之旅作文下一篇:湘教版实验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