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精选12篇)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篇1

姓名:莫鸿斌

学号:201601030137

班级:201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验日期: 2018-3-23

一、实验项目

T-SQL创建修改数据库和表

二、实验目的

1.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运用; 2.掌握T-SQL语句的执行操作;

3.如何使用T-SQL创建修改数据库和表。

三、实验内容

1.使用T-SQL创建数据库factory,要求将数据库文件factory_data.MDF存放在E:data下面,其文件初始大小5MB,自动按5MB增长,将事务日志文件factory_log.LDF存放在E:data目录下,其文件大小按1MB自动增长。

2.使用T-SQL在数据库factory下创建如下表: 职工表(职工号(int),姓名(char(10)),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time),党员否(bit),参加工作时间(datetime),部门号(int)),其中职工号作为主键。部门表(部门号(int),部门名(char(10)),其中部门号作为主键。工资表(职工号(int),发放年份(int),发放月份(int),工资(decimal(6,1))),其中职工号、年份、月份作为主键。

3.使用T-SQL建立创建的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规则。4.在上述表中输入数据,每个表至少10条记录。

四、实验环境

安装有SQL Server2008的PC一台。

五、实验步骤及结果

1.使用T-SQL创建数据库factory

2.将数据库文件factory_data.MDF存放在E:data下面,其文件初始大小5MB,自动按5MB增长,将事务日志文件factory_log.LDF存放在E:data目录下,其文件大小按1MB自动增长。

4.使用T-SQL在数据库factory下创建 职工表(职工号(int),姓名(char(10)),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time),党员否(bit),参加工作时间(datetime),部门号(int)),其中职工号作为主键。部门表(部门号(int),部门名(char(10)),其中部门号作为主键。工资表(职工号(int),发放年份(int),发放月份(int),工资(decimal(6,1))),其中职工号、年份、月份作为主键。

5.使用T-SQL建立创建的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规则

5.在上述表中输入数据,每个表至少10条记录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篇2

1 实验目的

通过使用短信控制器对进行短消息的接收与发送进行基本管理,并在计算机上利用编程语言实现对短信控制器的操作,从而实现客户端的短信的收发功能。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在需要短信收发的信息系统中使用相关设备实现短信的收发操作。

2 实验环境

整个系统的实验环境分为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两部分。其中硬件环境包括计算机和短信控制器,软件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VS2005以上的开发环境。

2.1 硬件环境

实验需要计算机一台,最低配置如表1所示。计算机用于与短信控制器的连接。

另一个主要硬件就是短信控制器,短信控制器能够直接使用Sim卡,实现短信的收发功能,在本实验中,笔者选用了西门子的GSM RS232接口短信控制器。控制器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2.2 软件开发环境

系统开发环境针对Windows进行开发,需要WindowsXP以上环境,包括Windows Vista和Win7均可。

程序开发环境为以上开发环境,包括、和均可。

3 实验内容

实验主要分为两块内容,一是硬件设备的连接,二是软件程序的设计。

3.1 硬件设备连接

硬件连接图如图1所示。

硬件短信控制器通过串口与PC端进行连接,同时需要插入SIM卡才能短信收发,并且由于发射功率在不同的网络下需求的问题,所以需要外接电源进行独立供电。

硬件连接完成以后,即可进行软件的开发工作。

3.2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需要调用开发包中的sms.dll文件,在开发之前需要将此文件配置到开发项目中的Debug和Release目录下即可。在进行开发时,对引用进行定义,定义如下。

定义完成即可进行短信的收发,在本实验中,使用C#代码进行编程,实现主要的功能函数的编程,相关代码如下。

在以上代码中,定义了大量的函数用于对短信控制器的操作:通过Connect函数进行短信控制器的连接,通过Disconnect函数进行关闭连接。使用Send函数进行数据发送,包括接收方号码和内容。使用Read函数进行读取,参数表示短信的索引,最后通过Delete函数删除指定ID的短消息。

4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短信收发的基本过程,在需要短信收发的信息系统中能够有很好的应用,对学生短信控制折动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摘要:在一些信息系统中,由于环境、数据需求和场地的限制,无法使用有线和无线网络,所以短信被经常用于这样的系统中。基于以上目的,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一套基于短信的离散数据收发实验。

关键词:短信,离散数据,信息系统,实验

参考文献

[1]覃长杰.吴小华.孙学磊.基于嵌入式GSM短信收发的研究[J].机械与电子,2011(7).

[2]苏维嘉.张其阳.基于TC35I的GSM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应用,2009(12).

[3]黄凤良.实验报告自动生成系统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篇3

关键词: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模式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是弱电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实验课,包括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模拟电路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熟悉电子电路的测量方法,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的必须要求,是对实验课教学的书面考查。书写实验报告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帮助他们树立学术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他们将来总结研究资料,撰写科技论文等等。书写实验报告就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实际工作中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成果报告及科技论文的模拟演习,这种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工作业绩。实验报告是培养科学实验分析总结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能很好地巩固实验成果,加深对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扩大知识面。

因此,我们应当在实验课教学中重视实验报告的书写,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方法,建立一个比较规范的实验报告书写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总结。

一、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所有的弱电类专业均开设了电子技术综合实验课程,该实验课是独立于理论课程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根据相应理论课程的教学进程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对书写实验报告敷衍了事、实验报告不合格等现象,这里既有“学”方面的问题,也反映了“教”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抄袭实验指导书,把实验报告和实验指导书混为一谈,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往往从实验指导书上摘抄几段或几个条目,再添上一些数据和简单的结论,就算完成了实验报告。

2.实验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实验报告是对实验过程全面、客观的总结,报告的核心特征就是实事求是。但是,很多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对实验过程中应记录的实验条件、实验现象、测量数据和观测波形很不重视,实验记录潦草、零乱,有些随意修改数据,或照抄他人数据,甚至臆测实验结果。

3.不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的测量精度等原因,实验数据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学生不懂如何分析实验误差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往往以“实验仪器精度不够”“实验箱的问题”等比较模糊的原因去解释,也没有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对课后的思考题一般不予作答,实验的体会比较肤浅。

4.实验报告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很多学生交来的实验报告字迹潦草,条理不清,语言不通顺,数据表格、信号波形和符号不规范,很难读懂。

5.任课教师忽视了书写实验报告的教学。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般较少接受书写实验报告的专门训练,他们不懂如何书写一份合格的专业基础实验的实验报告。由于实验内容多、课时少等原因,授课教师往往重视实验内容的教学,而没有专门教学生如何写实验报告。

二、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的写作方法及基本模式

实验报告要真实地反映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还应对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和思考。实验报告一份技术报告,要求概念正确,文理通顺,表达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完备,符号标准。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元器件、实验内容和结果以及分析讨论等。根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给出如下书写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首先,做实验者应在实验报告的开头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同组实验者、实验名称、实验日期等信息,再认真书写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是实验研究的主要任务,它反映了学生通过实验应掌握哪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学生应参考实验指导书,简明扼要地说明所做实验的目的。

2.实验仪器设备。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离不开各种电子仪器和设备,学生应在实验报告中如实列出实验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及其型号,如: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等,若实验是在实验箱上完成的,还应写明完成该实验所使用的相应电路模块。

3.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的理论依据,是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它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以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可行性实验方案。因此,学生应在认真阅讀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详细论述实验原理,但不可长篇大论,力求简明扼要。例如:在“戴维南定理”实验中,等效电阻Req的测量方法有三种,学生应充分理解这三种测量方法,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这三种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

4.实验内容及数据记录。“实验内容与实验数据”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学生应根据实验所采取的实验方法,如实叙述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观察到的实验结果等,并将测量数据填入拟好的表格中。说明实验步骤要条理清晰,填写实验数据要实事求是,不可臆测实验数据,也不得抄写其他同学的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是实验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写好“实验内容和数据记录”是以实验记录为基础的。实验过程中所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必须和理论值基本一致,记录必须清楚、合理、正确,若不正确,则要及时重复测试,找出原因。实验记录应详细记录实验测试的数据和观测的波形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初步判断实验的正确性;记录波形时,应注意观测输入、输出波形的时间相位关系,在坐标轴上对齐,准确读数。

通过实验测出数据后,通常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整理,把实验数据变换成图、表、曲线或归纳成一定的表达式。在研究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图、表更为直观。比如:在数字电路实验中常用真值表描述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用状态表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输出和次态与输入和现态之间的关系;在模拟电路实验中,通常用曲线表示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连续变化的规律,如放大器的增益随信号频率的变化规律(即电路的幅频特性)。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曲线时,应注意:合理选择坐标系;合理选择坐标分度,标明坐标名称和单位;合理选择测量点及正确拟合特性曲线等。

填写测量数据的表格要规范,观测波形和各种特性曲线应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精确绘制。

5.结论与分析。实验过程固然重要,但如果做完实验不分析、不总结,那就达不到实验的目的。“结论与分析”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科学总结,是实验报告的精髓,它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学生应根据实验原理,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正确与否;计算测量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教师在授课开始时,应向学生讲授计算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方法。

对于验证型实验,必须明确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是否相符;对于研究设计型实验,要明确叙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说明实现设计方案的结果。

6.思考及建议。“思考与建议”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有效环节,学生可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出的思考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阐明自己的见解,不必泛泛而谈。

三、结束语

书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与学两方面都应予以高度重视。教师应明确告知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规范,教会学生如何书写一份合格的实验报告,学生应按照实验报告的规范,认真书写每一份实验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刘玉波.改革专业实验报告?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30-31.

[2]马聪玲,饶汉文.谈谈如何书写实验报告[J].科技咨询导报,2006,(18):231.

[3]臧春华,等.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1.

作者简介:肖洪祥(1965-),男,湖北武汉人,副教授,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数据库实验报告 篇4

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

数据库基本操作实验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的建立、表的设计基本方法,通过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与导入,表的设计。

三、实验内容:

建立课程管理数据库,要求:

1.输入老师、开设课程、选课表、学生基本数据等,并输入一些学生不同课程的考试成绩。

2.建立查询表,分别是成绩查询、学分查询、不及格学生查询。

3.建立窗体,分别显示不及格学生的姓名、课程名称、成绩和班级ID。在成绩查询中显示学生姓名及各科成绩。在教师基本信息中显示编号、职称、工资、院系、等。同时建立开设课程表和学生基本信息的窗体查询。提供用户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界面,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4.制作报表。包括教师的授课报表,课程名称及课程类别。学生的总成绩报表,包括课程名称、成绩和学分。

注:课程及考试成绩可以任意输入。选课按照班级确定。

四、实验过程:

1、数据库表设计

在表格内填入教师基本信息、开始课程、课程基本信息、选课表、学生基本信息。

教师基本信息:

开设课程: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课程基本信息:

选课表: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学生基本信息:

2、查询表: 成绩查询: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学分查询:

不及格学生查询: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3、窗体设计: 不及格学生信息查询:

成绩查询:

教师基本信息查询:

开设课程信息查询: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学生基本信息查询:

4、报表: 教师的授课报表:

/ 7

10包三 李雅 100910306

学生的总成绩:

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篇5

学生上机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学生姓名侯予南学号05550204

专业班级基地班05级1班

上机日期2008年4月17日

指导教师李明

上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1、熟悉SQL Server 2000应用环境;

熟悉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2、运行课堂示例:建立表Teacher , Course ;

进行数据插入、查询、更新、建立视图、创建触发器等操作;

3、完成作业(P108 第5题,P145第5题);

4、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环境:

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0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小结:

教师评语:

数据库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篇6

实验序号与实验名称:实验九:用户管理和权限管理

姓名:薛亚妮学号:201000901045

专业班级:信计101实验日期:2012年 12月15日

一、实验目的:理解和体会数据库安全性的内容,加强对DBMS功能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数据库的用户管理和操作权限管理。

三、程序源代码:

1、对象操作授权

sp_grantdbaccess 201000901035

grant select on 产品1045 to 201000901035

grant create view,create table to 201000901035

grant execute on sp_getgoods to 2010009010352、在授权过程中体会GRANT命令中WITH GRANT OPTION 短语的作用。

--用户201000901045--

grant select on产品1045 to [201000901035] WITH GRANT OPTION

--用户201000901035--

grant select on 产品1045 to [201000901035]

As [201000901035]

3、分情况收回授权,并体会REVOKE命令中GRANT OPTION FOR和CASCADE

--短语的作用

revoke select on 产品1045 from 201000901035

revoke create view,create table to 201000901035

revoke grant option for select on 产品1045 from 201000901035 CASCADE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

安全性控制是数据库管理员(或系统管理员)的一个重要任务,他要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功能,保证数据库和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

授权登录用户为当前数据库用户 :

sp_grantdbaccess [@loginame =] login

[,[@name_in_db =] name_in_db]

使一个登录用户成为数据库用户只是授权的第一步,数据库管理员可以进一步为能够连接到自己所管理数据库的用户在该数据库上授予所需要的权限.收回权限:收回语句授权 :REVOKE { ALL | statement_list } FROM name_list

收回对象授权 :

REVOKE [GRANT OPTION FOR]

{ ALL [ PRIVILEGES ] | permission_list }

{[(column_list)] ON { table | view } | ON { table | view } [(column_list)]

| ON stored_procedure| ON user_defined_function }

FROM name_list

[ CASCADE ]

[ AS { group | role } ]

禁止语句权限: DENY { ALL | statement_list } TO name_list

禁止对象权限: DENY { ALL [ PRIVILEGES ] | permission_list }

{[(column_list)] ON { table | view } | ON { table | view } [(column_list)]

| ON stored_procedure| ON user_defined_function }

TO name_list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篇7

关键词:计算思维,任务驱动,高职,数据库应用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中,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扎根于各行各业,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对数据库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尤其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大量的能够进行网络数据库开发和管理的高技能蓝领人才。作为传授网络数据库技术的重要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在省级课题“高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在教会学生数据库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课中,更深层次地提升了学生开发设计数据库的专业理念,激发学生对数据库技术及其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1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验课环节教学目标

1.1 操作技能目标

(1) 具有安装和正确使用及简单配置SQL 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能力。

(2) 具有初步管理、维护及备份恢复SQL Server2008数据库的能力。

(3)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设计能力。

(4) 掌握对表进行创建、操作维护的能力。

(5) 掌握各种查询从SQL Server2008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6) 熟练使用SQL语言维护数据的能力。

(7) 能正确进行数据库的安全管理。

1.2 综合职业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任务的组织与执行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

(5)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6)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7) 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们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采用了以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2 计算思维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2.1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是周以真教授于2006年3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ACM》上首次提出的,计算思维的定义是 :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求解问题、设计系统以及理解人类行为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周教授认为,与每个人都拥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一样,计算思维是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其本质是反映计算根本问题的“抽象和自动化”。抽象是通过递归、简化、转换等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 ;自动化是利用计算机运算能力来求解实际问题,因此,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当今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2.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维持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桥梁来“驱动”学生很好地完成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合于计算机类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当然也非常适用于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实际操作技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步骤为 :提出任务(附带相关思考问题)→分析任务(融入计算思维)→完成任务(应用分析结果)→总结任务(思考整个过程提升计算思维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这种方法能够使教师、学生和任务三者融会贯通、积极互动,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适应信息时代各学科知识发展迅速的特点。

3 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课中的应用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上机实验应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 ,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应将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合理应用到实验课当中。摒弃从前经常使用的“先讲解理论,后上机实验,理论讲什么,上机做什么”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适合学生理解的实际任务或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来完成,激起学生对任务的设计兴趣,并为学生提高创新思维留出空间。

3.1 提出明确而适度的任务,并附带相关思考问题

任何学习过程都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这对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上机实验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设置好教学任务,数据库应用技术实验课是围绕一个数据库案例的整个开发过程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整个任务又划分成多个子任务,各个子任务是按照理论教学的过程进行的设计,涵盖了所有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且针对不同任务,教师也创设了相应的问题情景,把所要实践练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子任务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强化了计算思维,理解了学科的知识点,也掌握了实践技能。

3.2 在分析任务过程中融入计算思维

根据每个任务所包含的知识点和思考问题入手来分析整个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合理的分解,分成若干个小的任务单元,直到每个小的任务单元具有很好地可操作性为止。例如,在分析任务“对数据库中数据的单表查询”时,可以将该任务分解成6个小的任务单元 :select子句引导查询列表、from子句引导来源表、where子句引导查询条件、order by子句引导排序字段、group by子句引导分组字段、having子句引导分组条件,对每个任务单元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再将各个任务单元整合起来,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去除对任务的畏惧感。学生在研究思考问题和划分任务单元的过程中都在认真思考和求解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获取知识,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

3.3 应用分析结果完成任务

在以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任务的分析结论来确定教学活动的中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很好地围绕任务的主线进行教学和学习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学方式,每组设置组长一名,带领组员进行实验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努力思考、互相帮助、各展所长,实践发现这种合作学习方式非常有利于任务的实现与完成,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引导学生对问题认真思考,努力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寻求多种多样的解题思路,能够实现对问题举一反三。

3.4 总结任务并思考整个实验过程以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在实验过程之后进行任务总结以评价学习效果,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此阶段也是任务驱动教学环节的重要阶段。当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应对学生的实验效果进行合理地评价。评价过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教师评价、组员之间互评和各小组之间的互评,评价标准主要针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是否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中是否能够相互协作、在完成任务中是否具有创新能力等。这样的任务总结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推动教学进程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实验,因数据而精彩 篇8

一、小学生在实验数据处理中遇见的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据收集意识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索态度。下面就主要谈几点问题。

1.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不太真实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对课堂实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比较认真地观摩教学实验,一旦学生有机会上手做实验也会非常认真。但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忽略一个环节,那就是收集数据并记录数据。所以往往会出现学生实验结束后,课本上的记录却是空白情况。等到实验进行完成后,教师需要实验数据时,学生会互相询问数据,凭借自己的记忆,然后比较草率地填写数据,最终造成数据收集不太真实,会导致学生在处理实验现象的时候被不真实的数据所诱导,偏离实验本质要求。例如在《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中,学生就只顾去分辨材料,实验也是越做越开心,可是最终却忘记记录材料是否绝缘,导致数据收集不太真实,容易出错,也不利于后期整理材料是否绝缘的实验报告。这种现象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很容易发生。

另一方面,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往往在提问中会找优秀的学生进行回答,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会停止讨论。所以久而久之,学生开始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而对数据进行“修改”,最终给出“完美”的实验数据。故而,这也导致了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收集数据不真实,影响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

2.学生对数据的处理不准确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对于数据的收集处理不太准确。这也会导致学生在科学数据处理中出现错误,不利于数据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对比实验,而且在对比试验中还经常出现比较高的要求,但是学生却不能有效对实验中的对比变量进行认识和控制,所以会导致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出现数据处理不准确,最终与实验现象差距较大,出现错误等现象。还有在一些需要利用仪器进行实验的科学试验中,学生因为不能准确掌握仪器正确使用方法和规则,也很容易造成数据的错误采集。例如对于温度计的读数,正确方法是平视温度计的刻度线,但是如果学生俯视或者仰视温度计刻度线,那么就会导致温度计读数出现错误,最终导致收集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实验效果。

3.学生对实验数据的收集不太全面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学生因为时间问题自己保留一部分实验数据,教师就参考学生这部分数据进行实验分析,最终导致实验出现较大的偏差,这样的实验数据导致实验结果不全面,降低实验真实性。所以实验数据收集不全面也是学生经常容易在科学试验中所出现的问题。

二、小学生数据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对于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仔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帮助学生尽快纠正,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利于学生未来研究能力的提升。

首先从教师角度讲,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数字收集意识的培养。教师从教学计划出发,忽略学生在数字收集上的能力拓展,只是教会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往往忽略了学生需要掌握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才能更加准确地形成数据意识,也才能更好地分析出实验现象和结果,所以教师在意识上还存在问题。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形成数据意识的方法上也存在问题。教师不能激发学生自己形成数据收集的意识,而是一味让学生记录数据,寻找数据,整理数据,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只形成简单的数据记录,不能有效建立数据敏感,更不能通过数据得出结论,指导实验。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对于实验比较好奇,但是对实验数据的重视度却偏低,很多时候收集实验数据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提高自己的数据收集能力。所以这种意识淡薄的情况就会导致数据收集出现问题,最终影响数据意识的形成。另外,学生很容易为了获得教师的认可和表扬,就会去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修改”,然后导致所有试验数据处理痕迹过多,严重影响实验的真实性,最终导致实验数据无法体现实验现象,更加大学生对数据的收集的淡薄意识,不利于数据意识的创新与发展。最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记录数据的意识,导致在试验后没有充分时间整理数据,所以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数据,这也是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原因。

最后,仪器的准确度以及操作方法也成为学生数据意识难以形成的原因。

三、对策

既然知道了问题,并且分析了原因,那么就需要进一步落实对策,帮助学生收集好数据,分析好数据,利用好数据,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帮助学生创新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1.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要精心为学生数据意识培养设置实验。任何科学的推导都需要数据作为支撑,所以在数据的收集中更加需要精心设计,教师需要为学生数据收集预留空间,教会学生科学地探究知识,结合原有不足的数据收集问题,针对性设计实验,帮助学生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能做好数据采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收集意识,要时刻提醒学生数据收集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其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更加大胆和创新。对于学生数据出现问题后,教师要耐心了解,要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让数据收集有问题的学生也能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胆量,更加利于学生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勇于创新,大胆采集,利于学生建立数据意识。

2.设计好记录表,让数据说话

要让学生养成数据收集的意识,就需要让学生看到数据的价值,最好是能直观为学生展示出来。所以利用数据记录表格就可以准确为学生做好数据记录,帮助学生透过数据看到实验的真实情况,更加了解数据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培养数据意识。例如在“测量心跳和呼吸”这个实验中,教师需要制作一个表格,在“行”与“列”的首个表格中注明“心率”和“呼吸频率”,这样学生就可以将不同的心率对应到不同的呼吸频率中,这样得出的数据就是一一对应,既能有效收集数据,而且还能让数据发声,清楚展示出心率与呼吸频率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一目了然,更能体会到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更容易激发学生数据意识的形成。

3.教师要熟练实验,帮助学生解惑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前需要自己先熟悉实验,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掌握和预判断。因为每个实验存在的条件不一致,所以很可能在实验过程中出现数据难以掌握的情况,最终数据不能有效解决实验现象,就会打击学生收集数据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数据意识的偏差。所以教师需要对每个实验的数据进行预先评价,控制数据的范围,让学生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准确。例如“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关系”,由于摩擦力的存在,所以,最开始小车静止时,拉力计显示的数据会比后面小车运动的数据大,但是学生往往会觉得这是错误的数据,所以教师在预判断的时候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相信数据,借助数据,最终解决问题,不断在数据使用中进行创新与发展,更有利于数据意识的形成。

四、结束语

数据是试验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对于现象的解释,实验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在数据上进行创新和发展,为将来的实验学习提供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成长。

高级数据库作业实验报告安排 篇9

作业安排

作业1:P526:12.1,12.2, 12.13 作业2:P566:13.3,13.9,13.10 作业3:P600:14.4,14.11 作业4:P633:15.8,15.9 作业5:P679:16.19,16.29 作业6:P717:17.7,17.13

实验报告安排

实验报告1:数据库查询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篇10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一. 实验概述。

1.数据通路的设计原则。

数据通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控制器的设计,同时也影响到数字系统的速度指标和成本。一般来说,处理速度快的数字系统,其中独立传递信息的通路较多。当然,独立数据传送通路的数量增加势必提高控制器设计复杂度。因此,在满足速度指标的前提下,为使数字系统结构尽量简单,一般小型系统中多采用单一总线结构。在较大系统中可采用双总线结构或者三线结构。2.数据通路的结构。

① 算术逻辑单元ALU:有S3,S2,S1,S0,M,CN等6个控制端,用于选择运算类型。

② 暂存器A和B:保存通用寄存器组读出的数据或BUS上来的数据。③ 通用寄存器组R:暂时保存运算器单元ALU算出的结果。④ 寄存器C:保存ALU运算产生的进位信号。

⑤ RAM随机读写存储器:受读/写操作以及时钟信号等控制。⑥ MAR:RAM的专用地址寄存器,寄存器的长度决定RAM的容量。⑦ IR:专用寄存器,可存放由RAM读出的一个特殊数据。

⑧ 控制器:用来产生数据通路中的所有控制信号,它们与各个子系统上的使能控制信号一一对应。

⑨ BUS:单一数据总线,通过三态门与有关子系统进行连接。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二. 实验设计及其仿真检测。

一,运算器。

8位运算器VHDL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二波形仿真

存储器。

顶层设计:

其中sw_pc_ar的VHDL语言描述:,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波形仿真

三,原仿真实验电路。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仿真结果:

四,修改电路。

因为此次实验结果需要下载到FPGA板中进行操作及观察,而原始电路中,需要输入的变量数量过多,导致电板中的输入按键不够用,所以需要对电路进行修改。此时我们引入一个计数器PC来代替需要手动输入的指令alu_sel[5..0]以及数据d[7...0]。同时还需要引入数码管的位选信号译码器choose和段选信号译码器xianshi。计数器PC的VHDL语言描述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位选信号译码器choose的VHDL语言描述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段选信号译码器的VHDL语言描述

经过修改和完善以后的电路图为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完善后的电路的引脚分配情况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三. 实验过程。

a)进行数学运算以及将运算结果储存在某个固定的内存地址处。然后从该地址处读出结果 i.ii.打开pc_sel[2],重置地址计数器。

打开总线开关bus_sel[0],和PC_sel[2],pc_sel[1],pc_sel[0],让地址计数器开始计数,跳变到某个地址x时关闭。

iii.打开总线开关BUS_SEL[4],打开暂存器r1的开关ld_reg[4],然后打开计数器开关en计数器开始计数,当计数到需要的数字a时,关闭计数器开关en,此时数字a存入暂存器r1,关闭暂存器的开关ld_reg[4],后再关闭总线开关BUS_SEL[4],然后再打开计数器的清零开关clr再关闭。iv.v.同理第iii步,在暂存器r2中存入数据b。打开总线开关

bus_sel[0].地址计数器开关

ld_reg[0]和pc_sel[2],pc_sel[1],pc_sel[0]选择存储地址 vi.打开运算器到总线的开关bus_sel[1],打开计数器en计数开关en当计数器跳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变到加法指令011001时,关闭计数开关en,然后代开rom的地址开关pc_sel[2],以及可写开关we_rd[1]。将从运算器中计算出来的运算结果a+b存储到ram中的x地址中,关闭可写开关we_rd[1],关闭pc_sel[2]和总线开关,最后将计数器清零。

vii.打开ram的可读开关,读取x地址处的数据a+b。

四. 实验现象。

输入数据a

输入数据b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结果写入内存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从内存中读取计算结果

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五. 实验心得。

第一次在电板上进行这么多的操作。操作过程虽然很多,但只要理解操作过程,明白各个按键所设置的引脚作用,实验其实并不难,重点在于要理解过程,明白数据的输入,存入寄存器,运算以及往内存中进行存取值的操作,那么数据通路的按键很容易记住。

实验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篇11

[获取数据的途径]

1. 直接从测量工具上读取.除了基本读数的方法外,对于微小量,通常还会采用“积少成多”的方法——累积法。如在“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中,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x]很小,可以先测量多级条纹的间距,再用[Δx=xn-xmn-m],求出[Δx]。

2. 改变实验条件,测出多组数据。如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从0开始,测出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在探究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外力关系的实验中,是不断增加钩码的个数,来测量对应的伸长量[Δx]。

3. 从轨迹图上获取数据。(1)从纸带上获取数据。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测自由下落物体运动的重力加速度”等实验中,纸带上记录的是运动物体(或者质点)在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因此,可以从纸带上测量出不同时刻的位置坐标。(2)从坐标系上获取数据。如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中,通过描迹的方法,得到了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只要把描出的轨迹图线放在坐标系内,就可以读出几个特殊点的坐标,从而分析平抛运动的特点,计算出测物体的初速度。

4. 辅助方法。如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为了得到油膜的面积,采用近似的思想,用数小格子的方法,估测油膜的面积。

[处理数据的方法]

1. 作图法。(1)作力的图示:如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作力的图示法,比较[F1]与[F2]的合力[F]的图示与实验中测量出来的[F测]的图示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从而验证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正确性。(2)描迹法:如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描绘等势线”实验中,通过描绘轨迹的方法来处理数据。(3)画光路图: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不论采用什么方法测定,最终都要作光路图,找到两个角(入射角和折射角)以及计算这两个角的正弦的有关线段。

2. 解析法。解析法就是从实验原理出发,把得到的数据代入相应的物理公式、定理或者定律,列方程求解,最后得出结论。如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公式[vn=xn+1-xn-12T]求某点的瞬时速度,利用逐差法[Δs=aT2]求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a。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由比较减少的重力势能[mgΔh]与增加的动能[12mv22-12mv21],转化为比较[gΔh]和[12v22-12v21],要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个量相等,便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3. 图像法。如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等实验中,处理多组实验数据时,总是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作出相应的图像(一般是直线),再从图像上获取信息(直线的斜率,坐标轴上的截距等)并处理这些信息,从而得出结论。

数据库技术实验报告 篇12

Oracle数据库作为一种大型关系数据库, 在现代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已成为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1]。对于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 掌握数据库相关知识, 应用Oracle数据库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数据资源实际问题, 成为毕业后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2]。因此, 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的Oracle数据库成为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而作为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掌握理论课所讲授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但是, 由于受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制度等的限制, 当前Oracle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从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模式、 实验内容和实验考核制度等出发, 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Oracle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 使学生能够掌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库、数据库操作和数据库开发,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 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弊端

在现有的大部分Oracle实验教学中, 实验教学体系并不完善, 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 教学目的不明确 ; 目前大部分Oracle实验教学都是以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为基础, 在掌握好某一开发工具的前提下进行软件设计。由于未投入实践实施的软件项目对数据库要求并不高 (只需要学会建立数据库和表, 以及对数据表的基本操作即可), 因而以此为目的进行的实验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理解Oracle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更无法让他们掌握Oracle基本技能 , 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数据库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实验教材等教学条件的缺乏 ;实验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训练、培训或项目实践, 并不能解决实践过程中Oracle数据库出现的问题。由于Oracle软件、硬件费用投入过大, Oracle实验教学中的实验硬件与软件设备只能满足Oracle数据库课程的基本要求, 而无法模拟实际项目进行实验。再者, 当前国内教材里面基本没有Oracle数据库实验教学的可用教材, 也基本没有Oracle数据库实验的校内读本。在如此缺乏的教学条件下, 导致教师根据偏重于理论基础而无实践项目的教材进行实验教学, 造成大部分实验无法正常完成。

(3) 教学模式以个人为中心 ;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是每人一台电脑、人与人之间不交流、不联系、不协助, 以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完成实验任务。这不仅不符合Oracle数据库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实践要求 (每个学生都应该完成服务端和客户端两种不同环境下的实验), 而且让学生处于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环境, 无法培养出软件开发团队所需要的具有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精神的人才。

(4) 实验内容脱离实践 ; 单纯地根据理论教材制定实验计划, 并且前后实验内容无直接联系, 导致学生不仅无法整理掌握Oracle数据库开发设计, 而且不能解决Oracle数据库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甚至将Oracle数据库完全脱离项目实践进行实验。

(5) 实验考核制度不合理。以实验考核所规定的单个实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由于受Oracle数据库复杂性和实验考核时间等各方面的限制, 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研究设计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

3 Oracle 数据库实验教学体系

3.1 教学目的

在巩固理论课所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 以能够满足软件开发者、数据库管理员等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实验教学目的。软件开发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据库维护、数据库对象管理与用户安全管理; 数据库管理员则要求在软件开发者技能的基础上, 再掌握Oracle数据库工作原理、数据库实践问题与处理, 并需要进一步拓展Oracle数据库各方面技术内容。

3.2 教学条件

Oracle数据库是一种大型的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 需要具有较好的实验条件, 才能让学生正常完成实验任务。

(1) 师资队伍

通过培育人才, 引进人才, 或聘用人才等方法扩大师资力量。其中培育人才可采用和Oracle数据库相关的项目资源、校企合作、教师培训等形式, 引进人才, 或聘用人才则为实验教学引进具有Oracle数据库项目实践经验的工程师, 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体制健全的优秀师资队伍。

(2) 实验设备

可以构建多媒体、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工具, 配套Oracle数据库的硬件和软件等实验设备, 尤其是具有较好性能的服务器, 已保证能够学生正常实验。

(3) 实验教材

由于国内基本没有可用Oracle实验教材, 可引入国外或域外实验教材, 或者参编或合著教材, 或自编校本教材, 以建立高质量的特色教材。

3.3 教学模式

在Oracle数据库实践项目中, 数据库管理员需要熟悉掌握服务端与客户端两种环境下的技能方法, 并且开发软件是一项相当复杂和繁琐的过程, 需要通过团队合作才可以完成。因此, 在Oracle数据库实验教学中, 作者引入了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 使之相互合作和激励,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期待培养出计算机专业高层次应用型Oracle数据库人才。分组实验过程如下:

(1) 每组由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和3个组内成员组成。组长应该在具有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的前提下, 还应具有互相帮忙、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以期带动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将实验内容布置并讲解或演示之后 , 由组长进一步地详细解说, 全体组员开始动手实验。如果有些组员确实水平有限, 可先参考学习组长或其他组员的实验过程。

(3) 在组长与副组长的带领下 , 要求组内所有成员都必须按时完成实验任务。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协商, 组长解决不了的再询问老师。

(4) 实验完成之后, 组内成员互相讨论, 得出实验结果,并由组长与副组长对组内成员做出评分。如果时间允许, 可结合上下实验、理论课程、实验项目等扩展实验相关内容。

(5) 整个实验过程中 , 教师对学生进行现场实时指导 ,并在实验最后对上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

(6) 教师根据实验情况对每组进行评分 , 然后结合组长对组员的评分, 得出每个学生的最后实验成绩。

3.4 实验教学内容

Oracle数据库实验要求学生依次掌握Oracle安装、配置、数据库网络结构、数据库管理、对象管理与安全管理等主要实践内容, 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具有数据库综合设计与开发能力, 因此, 将“项目驱动”方法[4]融入到实验教学中, 具体实验内容如下:

(1) Oracle安装配置与基本操作实验

根据选定的实际项目确定数据库名、全局数据库名、服务名、计算机名, 以及数据库软件路径、数据库软件安装路径、数据库安装路径、Oracle实例名、最大实例数等。

(2) Oracle网络结构与管理实验

根据实际项目确定服务端和客户端的网络配置方案, 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配置, 如修改计算机名, 修改端口号等。

(3) Oracle数据库管理实验

根据实际项目对数据库进行建立、修改、删除、打开、关闭等操作, 并确定Oracle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以及对数据库体系结构的管理。

(4) Oracle数据库对象管理实验

根据实际项目对数据库对象 (表、视图、索引、序列、同义词) 进行管理。

(5) 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实验

根据实际项目设定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权限管理等内容。

3.5 实验考核制度

Oracle数据库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实践教学非常重要, 因此需要通过实验考核方式来督促学生学习,能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设计能力。

首先需要对每一次实验进行评分, 激励学生做好每一次实验, 然后由所有实验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得出实验考核成绩。由于上机实验针对的往往是一定范围的知识点, 各个知识点相互联系不够紧密,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最后一次或两次实验将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设计实验, 并在实验考核成绩中占较高比例。

4 结语

上一篇:学生迟到的检讨书下一篇:直销会议致辞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