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单元设计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学单元设计(共9篇)

语文教学单元设计 篇1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公有四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猴子种果树》、《会走路的树》、《问银河》。这些课文有的运用童话的描写,教育学生光有美好的理想,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主见,就会一事无成,还有的是通过进行想像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细细品位,的确有很多令人回味的东西。对于本文,我的理解是“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猴子种果树》课文清洁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耐心,没有主见,就不会取得成功。

《会走路的树》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它们虽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小鸟直到告别始终不知道这棵“小树”是谁。第二部分是第五至第九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全文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问银河》是一首儿童诗,文学性强,其内容主要是抒发看银河的感想,每一段都以孩子的口吻对美丽神秘的银河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提出问题而无答案,从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教学时不必急于向学生介绍有关银河的科学知识,要让学生自己走进课文充满遐思奇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星空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抓住重点词、句、段来理解课文内容,讲课时,还要注意观察能力、想像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

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家的想像,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读文为基础,大胆地想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图文结合,引导想像,创设优美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读文想像中感受美。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油柑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内容

3、通过读文明白道理。

4、让学生学会想像,拓展思维。

教学重点:

学会本单元词语,背诵指定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通过读文明白道理。

2、让学生学会想像,拓展思维。教具准备:

挂图、课文录音、投影、卡片、小黑板等 课时安排: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2课时

22、猴子种果树„„„„„„„„„„2课时

23、会走路的树„„„„„„„„„„2课时

语文教学单元设计 篇2

基于语文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从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单元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在一个阶段让学生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心中有人”,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需要;“胸怀大局”,着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着眼细节”,精心设计活动环节。

一、合理、明确的目标是单元教学设计的关键

1. 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

从教学目标看,单元教学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落实逐步得以实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深挖,甚至是多维角度的深挖。如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五篇课文全是奇山秀水、风土人情的主题,于是我们从整体上设计单元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积累并练习运用本组课文中朴实而优美的词句。“过程与方法”目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课文内容,感悟“读文章、想画面”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实践,感受大自然的景物美,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怀。

2. 单元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我们在研究二年级下第六单元时发现,虽然第六单元的课文与前面第五单元相比,教学内容和主题都不同,但都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试着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也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目标。但这两个单元的教学在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时,所采取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对这两个单元的教学进行了分层实施:第五单元是要求通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的提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初步培养问题意识;第六单元则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如何对课文题目、课文内容中难以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试着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培养问题意识。我们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材与教材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教学目标按单元、课时来进行分解,从不同的角度整体实现“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一单元教学目标。

3. 单元教学目标的发展性

语文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目标的发展性。因此,教师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离不开研究学生,应当尊重和顺应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的特点和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力求体现共同目标和独特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课堂是动态的课堂,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对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还要有及时修正、积极调整的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促使学生充分发展,因此实现目标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学生准确分析,促进其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适用于单元教学目标的制订,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当注重促进学生的整体协同发展。

二、内容统整是单元教学设计的重点

1. 内容统整,依赖于精准的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的统整应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必须依赖于精准的学情分析。例如,一年级的学生表达水平不一。内向的学生不敢大胆表达,外向的学生能说,但语言表达缺乏条理,没有章法,存在意思不完整、不连贯、前后矛盾等问题,表达时容易受到干扰,无意识中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第二册教材“奇妙的大自然”单元,压缩了教材内五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加入了相应的口语活动课“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这一口语活动课是在前五堂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变化来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既定的语境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介绍身边景物的变化。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在规范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虽然这不是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但却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因此基于学情的统整非常有必要。

2. 内容统整,依赖于不同的文体特征

教材一般只是为学生相关内容的学习提供较为详尽的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的文体特征对单元内容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加工,使其能够以更科学的姿态推动学生的学习发展。

例如,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基本以“民俗文化”为主线,课文按照顺序排列分别为《家乡的桥》《摇花船》《扬州茶馆》《泼水节的怀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其中前三篇课文是以“民俗文化”为主线的散文,后面的《泼水节的怀念》和《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则是记叙文和现代诗,在文体上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必须对这个单元的教材进行有序的统整,甚至是删减,才能把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因此,我们从阅读方法的角度把这五篇课文进行划分,精读《家乡的桥》《扬州茶馆》《摇花船》,泛读《泼水节的怀念》,课外自主阅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微调课堂教学的顺序,把《摇花船》放在《扬州茶馆》一文之后。我们还根据不同的阅读方法对课时进行了调整,精读课为1.5课时,泛读课为1课时,课外自主阅读不占用教学时间,实现基于文体特征分析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三、学习支架是单元教学设计的保障

1. 包容性支架,导学单元内容

现行沪教版教材基本是以专题单元的形式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和目标,从导语到课后练习,从口语交际、习作到综合练习,每个单元的选文类型、主题建构、指示要求都各具特色。所以,仅凭教师的单元教学意识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不够的,还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搭建教学与学习的支架,使学生树立单元整体意识,主动构建单元知识学习体系。因此,我们从第九册开始,设计了单元导学表。单元导学表,顾名思义是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的梳理,它包含整个单元学习的所有内容,各为一体,却又相互联系,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具体如下表。

这样的单元导学表,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合、梳理,教师可以通过单元导学表对学生的学情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实践证明,单元导学表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支架。

2. 多样化支架,分解教学难点

在课堂中,学生边学边使用支架有利于分解单元教学难点,实现单元教学目标。例如,虽然课程标准没有明确地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学会复述课文的重要片段,但在一些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还是要求学生讲清楚课文的某个片段。如第四册教材中《称象》一课,我们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将曹冲称象的过程讲清楚。在学习时,学生既要了解曹冲用船称象的每一个步骤,又要理解每一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因此学生可以借助一定的学习支架来扫清学习障碍。

曹冲称象的步骤到底分为几步?此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教材原文,以及文中句子表示前后承接关系的词语,我们认为分为三步。前两步分别用了“先”和“再”两个承接词来标明,最后一步不是很明显,但是都和“称石头”有关,因此我们把曹冲所想的办法合并为了一步,就是“称”。但学生对此不一定能理解,因此,我们设置了学习支架,用三张分解的图片,分别表示三个步骤,并且打乱了排列的顺序,让学生在读读句子、理理顺序中,自然地理解了称象分成三步。这样的分层式支架,帮助学生在初读这个段落时理清了曹冲称象的步骤,分解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后面学生借助板书说清称象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另外,根据单元内不同的课文,我们还可以设置图画式支架、提纲式支架、信息提取式支架等多样化的学习支架,使学生学起来更为容易,更有趣味。

实际上,基于语文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学校语文主题教学的形式之一,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立足于人的发展,尊重学生差异,遵循语文学科特点,克服原先单课设计碎片化的弊端,使小学语文学习更科学,更有梯度,值得我们在实践中继续尝试和探索。

巧抓单元主题设计教学 篇3

关键词:课文;通读;设计

苏教版教材的课文编排大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单元设计,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效果。今年,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当我翻开十一册语文书,a阅读第一单元的时候,我发现本单元的设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当时我眼前一亮,祖国的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全国上下共庆盛典,我为何不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于是,我便静下心来,潜心阅读收入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以便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学。

十一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选入了四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我们爱你啊,中国》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赞美祖国、热爱祖国;《郑成功》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分别向我们塑造了一个爱国的民族英雄和一个爱国的音乐家;《古诗两首》又让我们感受到两个古代伟大诗人的爱国热情。本单元的练习设计“诵读与欣赏”和“口语交际”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多民族的伟大中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

主题单元的话题结构凸现了人文精神。教学时,我们应以主题为中心,整合单元课文,并适时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感受爱国热情,得到教育。下面,我就谈谈各课的教学侧重点。

《我们爱你啊,中国》

作为单元的开篇课文,我们可以向学生明示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爱国”,让学生在朗读诗歌中感受祖国的伟大。

探讨话题:祖国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让学生通过通读全诗,了解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民族多样而团结的国家,同时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中华民族还有着高尚、纯洁的民族气节。我们会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课外拓展:你还能说出祖国伟大在哪里,还有什么让你骄傲的吗?你了解祖国今天的发展吗?

学生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如读报、看新闻、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去了解祖国、收集祖国的光辉历史与今天高速发展的辉煌成就。这样祖国的伟大形象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里更加辉煌,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课外延伸:国庆节就要到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你准备为祖国献上一份什么样的特殊贺礼呢?

当学生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的时候,让他们把这种热情放到生活实践中去,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献礼。如学唱爱国歌曲、阅读爱国文章、组织“我和我的祖国”演讲竞赛、为祖国制作生日贺卡等,让学生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郑成功》

探讨话题:郑成功为什么心里一直放不下台湾,一心想收复台湾呢?收复台湾之后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能被称为民族英雄呢?

台湾一直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更是和我们亲如兄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人民更是饱受他们残酷的奴役。郑成功临望海峡对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决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台湾!”学生反复朗读这句慷慨激昂的话语,便不难体会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为了让台湾人民过上好日子,他发展生产、兴办教育,使台湾富强起来。他英勇善战,一心爱国,维护了祖国神圣领土的统一。此时,学生便会自然觉得郑成功是一个民族英雄。

课外延伸: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许多的民族英雄,他们的丰功伟绩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与振兴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看看我们的祖国还有哪些民族英雄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探究话题:肖邦在弥留之际,为什么要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呢?

肖邦是著名的爱国钢琴家,祖国波兰遭受沙俄的侵占,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他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可他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为祖国奋斗,他用催人奋进的钢琴曲鼓舞祖国人民奋起抗争。可由于他远离祖国和亲人,思乡之情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一直折磨者肖邦,再加上忘我的彻夜工作,严重的损害了他的健康,肺病的恶化,最后使他倒在了病床上。可他至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要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自己的祖国。他一心想念着祖国、深爱着祖国,因此他死了也要嗅着祖国泥土的芳香。学生通过通读课文,进而再读肖邦感人肺腑的遗言,怎么会不被肖邦这种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所感染呢?

《古诗两首》

探究话题:这两首古诗所表现的诗人的心情不一样,所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通读两首古诗之后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首古诗体现了诗人杜甫喜极而泣的心态,而第二首古诗体现了诗人陆游临死之时心有不甘、满怀悲愤的心态。这时可让学生讨论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杜甫为何而喜,陆游又为何而悲。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流落他乡的杜甫听到祖国收复失地,他欣喜若狂;而陆游在临终之时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悲愤欲绝。可想而知,他们多么爱自己的祖国。在教学中,通过了解、搜集杜甫和陆游的相关资料和爱国诗篇并反复诵读,让这两位伟大爱国诗人的爱国情怀淋漓尽致地袒露在学生眼前。

练习1:阅读与欣赏

练习1的安排与单元主题阅读是遥相呼应的,阅读与欣赏安排了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谱写的会歌。课上让学生尽情诵读,观看视频,欣赏音乐,在这充满激情的诗句与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爱国之情便会被点燃。反复诵读,跟着宋祖英甜美的歌声学唱,爱国之情也随之澎湃。

口语交际

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聚居地、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感受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向大家介绍,让同学们感受祖国大家庭的和睦和融洽。

第七单元_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上海市光明中学 杨晓蕾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版本:

高中《艺术》高二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第七单元

2、教学内容: 《小刀会》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斗争为背景的历史题材舞剧,涉及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各类元素。它在中国舞剧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对于高中学生了解中国舞剧艺术有着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在赏析与实践过程中领会舞剧《小刀会》中舞蹈、音乐、美术、舞台戏剧表演等相关艺术表现手法。

4、教学难点:

感悟舞剧《小刀会》中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所表达的作品主题寓意和传达的文化精神内涵。

二、单元整体三维目标分析

(一)单元总目标:

1.通过赏析舞剧《小刀会》片段,感受中国民间艺术在综合艺术形式中的表现力,感悟作品中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传达的文化精神内涵,进一步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

2.通过视听欣赏与感受、互动讨论与实践、自主思考与拓展等活动,掌握欣赏中华民族舞剧的方法,体会舞剧所蕴含的主题寓意。

3.了解舞剧《小刀会》的创作背景,及舞蹈、音乐、美术、舞台戏剧表演等艺术表现手法在舞剧中的各自特点和综合运用。

(二)目标设计的原则与要求: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立,旨在引导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舞剧《小刀会》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体会其作为20世纪中华民族舞剧的经典代表作的原因和价值是什 么。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不同的艺术感官体验更全面地感受中华民族舞剧的魅力,激发学生关注中国传统艺术的热情,掌握从不同角度欣赏此类艺术作品的方法,感悟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切实提升其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

三、各课时教学内容及关系:

将教材中舞剧《小刀会》这一单元内容重新梳理、合理整合,设计从文化背景、音乐、美术、舞蹈及舞台表演形式等不同切入口,分为三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以感知为主。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分组交流舞剧《小刀会》的历史概况、创作背景及所获荣誉,完整欣赏剧中《庆功》片段,回顾并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

第二、第三课时都以体验和感悟为主。第二课时将重心放在赏析剧中《花香鼓舞》和《弓舞》的音乐、舞蹈等艺术特征上,学生尝试学跳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体会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同时,在依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思考并结合利用网络资源找寻更为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形态,实时拓展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想象的空间,使课堂生成更直观更有效。

第三课时侧重感受舞剧中所反映的舞台表演艺术的特点,通过赏析《劝降》和《牺牲》片段,感受舞台美术、人物形象和独特的戏剧表演形式。并利用前两节课所学所感,尝试结合人物性格和当代审美情趣分组重新创编《牺牲》片段。

四、单元教学实施:

(一)教学策略分析:

在三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都将赏析与实践相结合,精心设计一些切实有效的师生互动环节。

例如第一课时中的导入部分“上海世博会豫园小导游展示”,布置学生事先预习,利用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了解小刀会起义的历史背景及舞剧《小刀会》的创作背景,在课堂上分组交流展示,即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又尝试学会改变学习方式。并在对舞剧片段有了初步感受后,利用我校距离豫园非常近的绝佳地理位置,在课后预留“走访并用相机记录小刀会原址”的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三五结伴或独自前往,加深对“小刀会”历史背景的了解,发现“小刀会”背后的文化内涵。

第二课时的导入就是回顾小刀会的历史创作背景,学生在参观走访作业的展示过程中,体会着上海本土文化艺术的魅力,感受着作为上海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所带来的骄傲。另外,“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姿态”的环节,也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古典舞动作中体现的圆满和谐、形神兼备、刚柔并济的审美特征,潜移默化地激发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并利用校园网络“光明艺术论坛”这一平台,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上网回帖进行网络互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在综合欣赏、互动实践与网络交互的过程中体会中国古典舞及其它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

第三课时中设计“结合当代审美情趣重新编排《牺牲》场景或对《牺牲》场景重新进行艺术处理”环节。学生们在赏析过该片段之后进行思考,在自主与合作并进的实践探究中,不仅体现了对三节课中知识方法的实践运用,也深化了舞剧《小刀会》中顽强奋斗、对理想坚持不懈的精神信念。

三节课分别对“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进行了用心的诠释,对于贯彻二期课改的理念和《两纲》教育的精神,是一次很好的实践与探索。

(二)教学媒体应用及分析:

通过搜集大量资料,反复观看舞剧视频,精心剪辑、加工并布局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使课件精练直观,最大限度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教学辅助功能。同时发挥“板书”这一传统教学用具的作用。随着课程的进行,把师生共同探讨的要点呈现在板书上,不仅体现出教学的生成性,更能让学生留下较深较长远的记忆。

另外,利用我校网站中的特色板块“光明艺术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展示的舞台。学生们用他们的智慧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搜索、筛选、提炼和总结。以网络交互的新颖形式,为课堂教学更好地服务。

五、单元教学评价:

高中艺术学科作为多元艺术形态融合的综合性课程,不主张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根据教学评价方向性、科学性、客观性、发展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单元教学设计 篇5

一、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二、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设计的不同点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

三、课时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教学设计的目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时间少,费的气力小,取得的效果好。教学设计的依据和要求主要是:(1)学科性质;(2)教学任务的要求;(3)教材内容的特点;(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四、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五维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五、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2、单元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3、单元教学设计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5、单元教学设计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6、单元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编辑

单元教学设计课前系统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5、教学方式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⑴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⑵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单元教学设计——课堂系统

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新课导入设计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

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

⑴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⑵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③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

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设计

⑴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⑵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八、单元教学设计——课后系统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体育单元教学设计 篇6

具体要求如下:

1.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意义

单元教学计划,是按照某一水平教学阶段的教学计划,把一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按照课次相互衔接、科学系统地进行编排的计划。它反映教师对该项内容教学的整体构思和设计,是对水平阶段教学计划的具体化。2.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的方法与步骤

⑴ 确定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依据学期教学目标(计划),它是学期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又是课时教学目标的纲领。它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目标应包括: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了解或知道、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或有关本单元的体育知识。

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所要掌握和运用的运动技术和能力。

体能目标: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要锻炼或发展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

情感目标: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所要贯彻的思想教育渗透。

⑵ 设置课时数 单元教学课时的多少直接影响学习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在分配单元课时数时要充分依据学期教学计划与学期教学目标,合理设置单元课时数,并根据单元课时数的设置合理分配重难点与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兴趣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终身意识强的单元可以大一些,教学内容可以广一些、深一些。对于那些与实际生活联系少,学生又不太感兴趣的单元,可以设置课时数少一些,让学生做到了解或基本掌握即可。

⑶ 分析重难点

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和体能的分析来确定,并把重难点分配到教学课时中去,通过课时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来完成单元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⑷ 选择单元教学内容

①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单元教学目标的统领之下对应单元教学目标,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服务。②单元教学内容应注意场地、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根据课标精神改革拓展传统教学内容,选择合适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③单元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④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后都能受益。

⑸ 制定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

①教学方法是教师设置课的组织形式,在该单元的每一节课中是采用全班教学还是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中是采用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是预先分组还是随机分组,这些都要预先设计好。②学生的学习策略是教师提供学习、练习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还是教师提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方法要在每一节课中有所设计,为课时教案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单元教学计划还应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3.制订单元教学注意事项

⑴ 单元教学计划的制订目标要明确,符合教学实际。这是完成学期计划教学要求和完成单元教学任务的关键。

⑵ 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组织教法、重点难点确定要清楚,这是完成单元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⑶ 针对每次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妥善安排好每节课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习策略)。

语文教学单元设计 篇7

《EDA设计及应用》课程在前期的设计中已按工作导向的思路对整门课程进行开发, 目前总课时60课时, 分为4个项目, 环环相扣逐层递进, 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任务。文章以项目二“秒表设计” (14学时) 中的一项任务“计数器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 (3学时) 展开, 进行具体的单元设计。

1 学生特点分析

专业特点: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是文理兼招的。

个性特点:差异性大。无论从学习的目的、自身基础还是性格特点、对事物感兴趣的方向、处事方式等方面都有着“90后”的个性化。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敢于挑战。“微”时代来临, 学生的信息来源学习途径更为广泛, 但却更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

学习情况: (1) 能运用基本语句完成简单的组合逻辑与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2) 已完成十进制计数器、六进制计数器设计; (3) 部分学生逻辑思维较强, 对编写程序感兴趣, 能尝试多种方式实现电路的设计;部分学生高中时期学的是文科, 不能理解基本的电路功能, 对程序执行的顺序理解混乱, 换句话就是电路设计及程序编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针对这些问题, 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为突破点, 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 每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工, 自身的弱项让别人完成或帮助完成, 这样更能发挥他们的个性化优势, 在做事及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励他们继续将任务完成好, 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做到“1+1>2”的团队效应。

2 教学目标设置及教学内容优化

2.1 教学目标设置及内容优化

将任务拆分, 重点内容一是数码管驱动电路设计, 二是将计数器与数码管驱动电路整合。通过前期学习, 学生对基本的语言语句及设计思路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 能够在老师的指引下完成独立的简单电路的设计, 此时一个单元的任务可以进一步系统化, 但仍要以“微”为主, 开始注重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这个是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的差别, 不仅要会做, 更要懂得如何整合。以下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养目标三条线展开。

教学内容的选择能支撑学习目标的实现, 并符合学习者认知水平与特点。

在实践的过程中, 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 整个教学过程学习更轻松, 更高效、更愿意参与讨论, 主动性提高了。但是, 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在之前的分析中曾提到学生的差异, 有部分学生虽然十分努力也乐意沟通, 但仍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对他们来说只能模仿到形式。针对这一问题, 在对后续班级上课时对教学目标进行了新的调整。

2.2 改进教学目标的设置

教学目标设置采取个性化目标的方式。团队合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组教学, 不仅仅是所有成员共同攻克一个难关。在这个团队中, 每个成员都有他自己的重点工作任务, 然后将各成员的工作成果整合从而完成一项大的任务。因此,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根据“学生特点分析”后得到的信息, 为他们量体裁衣, 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3]。改进后的教学目标设置见表3。

通过这一转变, 那些对于代码和电路十分头疼的学生有了新的目标和突破口, 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为团队和个人的发展出一份力, 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更为浓厚。教学效率提高、教学品质改善, 内涵建设得到了很好体现。实践证明, 此项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有效促进了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

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得到更大提高, 从而获得良好的发展[5,6]。

经过设计的教学环节思路清晰, 对课程的导入部分、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等有清晰的描述与安排;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存在问题及改进:若根据改进后的教学目标设置, 那么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进行相应修改。应将产品推介岗位的具体任务加入设计表中, 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更为专业化和系统化。主线:遵循设计、检测、整合原则, 完成电路的整体设计, 如遇到问题, 三位成员将共同探讨完成。推介人员在此过程中主要任务即弄清设计、整合思路, 学会使用仿真、下载完成设计并熟练应用展示软件, 以便向他人介绍团队工作成果。这一环节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4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的原则: (1) 注重运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 考核方案设计合理, 可操作性强,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侧重在形成性评价, 提供课程反馈。建立新的考评体系, 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对学生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 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 以能力考核为主, 采用口试与机试相结合[6]。

因一个教学单元的时间有限, 其评价比较粗糙, 一般以一个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对团队进行评价, 更为客观合理。本单元设计可以选取一到两组成员粗略的进行考核。以下为整个项目考核的评价设计, 不要求在单元教学内完成, 在项目全部完成后考核即可。

设计一个秒表, 要求能正确进行六十进制秒计数并用数码管显示, 带进位端, 具有清零、调时等功能。

机试及材料提交要求:

(1) 用幻灯片进行作品功能说明并展示设计思路;

(2) 波形仿真并分析;

(3) 完成现场考核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4) 考核完毕5分钟内提交作品文件包, 命名 (X号XX班XXX) , 内容包括幻灯片及所有程序文件。

5 总结

针对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改革, 可以为内涵建设增添不少动力, 由此推动高职教学改革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7]。教学形式新颖、教学过程深入浅出, 启发性强, 营造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学生思维及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在教学过程设计和评价方面仍有许多需改进的地方, 教学做结合, 渗透职业素养, 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 评价更为客观合理。

参考文献

[1]张丽萍, 潘行心.EDA在高职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6) :104.

[2]严小红.行动导向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 (教师) , 2012, (08) :136-137.

[3]傅伟, 袁强, 王庭俊, 等.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4) :91-93.

[4]黄丽.地方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探析[J].教研探索, 201.

[5]蒋卫平.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成人教育, 2011, (10) :79-80.

[6]李彬彬.社会工作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小组工作”课实训教学改革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9) :170-173.

开源引流,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篇8

摘要:在“单元整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实现系列化、目标化,做到立足于“读”、着眼于“写”,在以读促写的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自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按照“主题(专题)单元”来编写的。“主题单元”的教材就应该实施“主题单元教学”,以发挥这种教材的最大优势。所谓“主题单元教学”,事实上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也就是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教学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教学。

一、单元整体设计。读写结合新发展

语文是生命的存在,听说读写源于生命的动力。人的生命需要交际,语文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用听说读写来互相交流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听说读写就是吸收和表达两个方面。听和读是吸收,说和写是表达。说出来的是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听到的是别人表达给自己的意思;写出来的是自己要表达的文本,读到的是别人表达给自己的文本。说到底,听说读写都是为了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习作教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从表达的角度学习阅读,这才是全面的“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习作教学单元整体设计”,不仅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学习观察和写作方法,更可以从阅读教学中学习感悟生活、积累生活,在习作教学时把这些方法迁移和运用到习作中,从而发挥教材资源的整体优势和效能,更好地实施读写结合,全面培养写作能力。

二、把握整组教材。统筹安排习作计划

单元整组教学是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不是也可以进行单元整合。我试着把习作要求、方法、内容、讲评等逐一贯穿于单元导语、精读课文和口语交际,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一个个看似独立的内容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我们可以将本单元的单元习作目标设定为:(1)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2)将观察到的景物有条理地写下来。(3)对于精彩的語段,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习作主题为线。部分体验达到目标

(一)阅读课堂勤实践

如教学《桂林山水》,研读第二自然段时,先让学生自由读本段,然后思考以下问题:(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继而引读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2)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要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让你产生什么感觉(对比的手法,更加体现漓江水的美)?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旨在让学生懂得同一种景物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绘的特点。

(二)课后练习跟着走

课后的习题兼顾理解和表达。教学中这些习题完全可以纳入教学体系,它们既是阅读思考的重点,也是言语表达的训练点。

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后练习题第二题为“我们来说说作者的游览过程,再重点讲讲内洞的景象”。结合这个习题,在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写了哪几处景点后让学生填空:入山——( )——( )——( )——出洞。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学会按照游览顺序布局谋篇的写作方法。

(三)小练笔有大学问

小练笔,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动手练笔。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段、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想象练笔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用词精确;音调和谐、朗朗上口;情景交融、理趣相生……因此,学生在读诗中感受音乐美、品味语言美、想象画面美、领悟意境美的同时,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诗歌进行改写。

2.仿写练笔

又如《桂林山水》的第二、三段以及《七月的天山》中描写野花的部分都写得非常美,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排比的方法进行生动的描绘、教学此处时,可以安排小练笔。学生把优美的范文和平时看到的景物联系起来,一篇篇灵动的文字喷薄而出。

通过课堂小练笔,有目的地让学生结合单元主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不囿于单独的一篇课文,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对单元整体的感悟,提高了单元习作能力,并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增添无限精彩。

单元教学设计特征 篇9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数学单元型复习课的特点与教学设计的策略

数学单元型复习课的特点与教学设计的策略(转)

一、单元型复习课的特点

单元型复习课是在对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概括和综合和提高,通过对知识的系统梳理,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再建构.所以单元型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再现性.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学习、保持和再现.这里的学习阶段是指学生获得数学新知识的阶段,也就是在数学问题背景下的首次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过的知识必须在头脑中保持和再现,以便以后的提取和应用.如果学习之后不复习,那么,所学知识将随时间的变化自动逐渐向原有的观念还原.这样遗忘就会出现,记忆就不再保持,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遗忘.复习就是通过再学习,把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把过去没有掌握牢固的知识补上,防止还原过程的出现.

(二)、概括性.数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与具体的表层数学知识相比,更加抽象和概括,因此学生要理解它,掌握它,需要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数学单元型复习课总是适当地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关键点或要素进行概括和提示.比如在单元型复习中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轻松地进行数学问题解决.

(三)、系统性.数学单元型复习课在梳理的基础上要进行概括,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这种梳理工作,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进行,使这个系统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以便于储存、提取和应用.

二、数学单元型复习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策略

数学单元型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

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系统掌握所学过的知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和改进教学工作.

(一)、优化知识提要的设计.教师在数学单元型复习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把教材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放在首位.在学生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知识进行梳理,必要时可再次引领学生亲历数学概念或重要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各部分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一个系统,整合的形式可以是采用条目、表格和结构框图,有利于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除了从梳理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外,还可以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我们知道,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诸如化归、转换、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数学模型等等.这些都是要在问题的设计中充分考虑的,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不仅能学到怎样具体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学到一些方法和一般原理,在设计单元型复习课教学内容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既要考虑到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优化数学问题的设计

数学单元型复习课中问题的设计一般采用以下两类

1、基本题型的设计

①覆盖课本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知识

②有利于学生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等.

2、探索性问题的设计

①所设计的数学问题要包含学过的多种概念和方法,要将它们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数学问题的解决

②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索性,要求学生具有一个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再创造精神

③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具有多种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答案等.

在单元复习设计时,还可安排一些具有研究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研究和交流研讨.这些课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归纳概括,上升到更一般的认识,然后进行交流互动等.

三、优化数学单元型复习课教学方法设计

单元型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根据单元型复习课内容的差异,一般采用讲授法,问答法和讨论法.(一)、传授法.传授法是教师通过讲解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能力;学生则通过听、看、做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传授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为主,但不排斥教师提问学生和师生间的互

动.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心理状况,以使在上课时有的放矢地提问.讲授法还可以借助于幻灯、计算机等设备,以使在较短的时间使学生复习更多的内容.然而传授法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复习课设计时应采用传授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二)、互动法:互动法是教师有计划地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独立或者经过生生交流或师生互动,实现数学问题的解决.问答法有助于传授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探究知识,也是能增进师生间互相了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单元复习课中,让学生解决教师事先设置的一系列小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

果.当然在运用问答法时教师应该事先设计好适当的问题,并且考虑好怎样提问题.(三)、合作法.合作法是学生按照教师(或学生)拟定的问题提纲进行讨论,从而获得知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通常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形式.在复习课里,学生在学过知识的基础上,按拟定的复习提纲进行研讨,人人参与、相互启发,促进知识内化,促进思维发展.这里设计讨论提纲是关键.提纲应当是引导发现而又不过多提示的一系列问题.复习课中总是希望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那么提纲中所涉及的情况就要全面防止遗漏;如果所复习的内容与将要复习的内容关联密切的,那么讨论提纲应当具有更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去发现.

四、数学单元型复习课中注意的几个关系

数学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二者的教学目标的不同,二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新授课一般是在问题情景的背景下,对数学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复习课则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再理解,从而实现知识的再建构,所以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处理好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关系 新授课是在问题背景下,对数学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解决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复习课则是在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是师生的互动,或者是生生的互动交流,去概括、梳理、综合数学知识.(二)、注意基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新授课是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为主线的,而复习课则是以围绕本单元重点展开教学活动.(三)、块状知识与线状知识的关系

单元型复习课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形的组织形式下展开,教师要关爱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恣态出现在单元复习型课中,通过交互协调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

单元型复习课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提高. 篇三: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共8课时。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春》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独特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济南的冬天》写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深刻印象,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夏感》抒写了作者对夏天的独特感受,如诗如画。《秋天》是一首现代诗,描绘了三幅意境优美的田园风情画。《古代诗歌四首》选取了四首格调清远、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古代诗歌。

学习这几篇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

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注重品味语言,“披文以入情”。

6.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

7、注重拓展延伸知识,开阔学生视野。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字词,继续扩大词汇量

2、注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上一篇:道德教育简报下一篇:冬季施工方案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