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发展三年规划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名师发展三年规划(共9篇)

名师发展三年规划 篇1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打造一支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引领全市学科教师快速成长、科学发展的搞素质的名师。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本校甚至全市教师的快速成长,同时更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能力。本人制定个人发展三年规划及对“提名候任名师”的知道方案。

一、明确职责

(1)在首度名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举办的各种会议、教学研讨、课题调研等活动。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以学校为基地,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2)负责制定与完善提名候任名师的培养目标,并对其实施全程指导。

(3)每年年初制定书面计划,学年末进行书面总结,并定时向工作室交流汇报。

(4)积极参加市县教育或市县教研室开展的名师教育教研活动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5)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辅导周围的教师,真正做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加强理论学习

(1)三年期间,做到每学年教育理论书不少于两本,并配做相应的读书笔记。积极参加“国培计划”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每学年发表省级论文两篇,力争由原来的“淮北市首届骨干教师”成长为“淮北市学科带头人”。

(2)每学期积极参加学校内外的教科研活动,积极听课、评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并点评。每学期示范课不少于3节,市级公开课不少于1节,积极培养青年教师。

(3)推广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以名师工作室为阵地,不断总结经验,总结教育教学成果,推广名师工作室成果,为淮北市教育教学增加光彩。

三、制定个人目标

三年科学规划 成就高效教学 篇2

一、课前演讲分享知识——能说会道的小舞台

叶圣陶先生提出,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教师若抓住“说”这一“总枢纽”,就能带动语文教学的全局。课前三分钟演讲,能提高学生说话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能促进阅读、开阔视野、锻炼胆识,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舞台,充分体现新课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但若缺乏规划,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根据初中三年的学情,大体加以规划:

初一:短小故事、热点新闻,兴趣至上。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跨越,部分学生学习时精力不够集中,语文水平较低。演讲内容侧重于学生最感兴趣的东西,主要为小故事、小新闻等。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简明扼要表达的能力。

初二:精短美文、哲理散文,有读有析。学生进入了初中生的角色,语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还没有中考的严峻压力,这个阶段是拓展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阶段。演讲内容主要为精短美文、哲理散文,这能培养学生赏析短文的能力。

初三:专题积累、精品论据,服务中考。面临中考,演讲内容需要更直接地为考试服务,便于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增加语文积淀,促进厚积薄发。演讲内容主要为精品论据,如伟人事例、时新社会热点等。素材的积累,能让学生的作文言之有据,内容丰富。

演讲素材主要来自学生。为让内容更精彩,学生须先广泛阅读,这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荐内容,还可以通过师生点评,督促演讲保持良好的质量。学生每学期有4次以上的演讲机会,他们在锻炼中胆量大增,话说得更流利了,表演欲望更强了,这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他同学也在“听”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在互动交流中,课堂气氛大为活跃。

二、统筹安排阅读训练——零存整取的集训地

语文诸种能力皆以阅读为先,以阅读为基础。离开了阅读,听、说、写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教学应成为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但是阅读能力训练也需有规划:

初一:着手培训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每天一到两段,要求翻译,应对10分附加题。

初二:着手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推荐学生使用《新阅读训练营》,两天阅读一篇,要求做好后面的鉴赏题目。

初三: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两相结合。开展综合性的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各方面的阅读能力。

阅读训练时,教师要推荐精品的阅读资料,有序地安排阅读进程,并及时反馈,或利用课前5-8分钟讲评,或发答案让学生自评,或小组互改。在系统地阅读训练中,学生收获能力;在有效地反馈中,学生收获动力。

三、注重摘抄促进写作——丰富积淀的源头水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础,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学生积累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做摘抄。规划如下:

初一:摘抄精品美文,名言警句。结合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针对综合性话题,自己上网搜集,进行主题性的摘抄。要求书写工整,与练字结合,每周两次,每次不少于400字。

初二:摘抄美文与赏析、写作结合。主要摘抄300-400字的美文,要求有主题、有赏析。第一学期赏析为100-200字,第二学期赏析为300字,逐年增加,促进学生思考,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在学生摘抄一段有突出技巧的美文后,要求马上进行仿写。

初三:摘抄专题素材,并与写作结合。如古诗词中关于风、花、雪、月、春、夏、秋、冬等的名句,分领域的专题论据(学校、家庭、自然、科学、政治、文化等),分主题的典型事例(道德、精神、生命、环保等),等等,并写随笔和感悟。

摘抄、赏析与写作的完美结合,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成效地指导学生坚持不懈地开展读书摘抄,能让学生感受读书的无穷乐趣,并提高能力,优化习惯。

四、宏观策划序列提升——突破写作的主阵地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体现学生驾驭字、词、篇、章的能力,体现学生全部的语文知识水平。其他题的分值一般无法与这“天下第一题”的分值相提并论。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如何开展有效训练,让学生爱上写作呢?这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

1.分年级训练文体。初一阶段突破记叙文写作,初二阶段突破散文、说明文写作,初三阶段突破议论文并集中主攻中考专题文章。如此,形成一条训练主线,就能全方位地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又能直指中考。

2.分专题训练技巧。在各个阶段中划分小阶段,设定短期目标,训练专题技巧多采用片段作文的形式。如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以小见大,议论点睛等;议论文分析说理的各种技法,增设亮点的各种技法等。

3.分主题广涉领域。初中三年,写作的领域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友情、亲情、自然、道德、文化、思想、科技、经济、娱乐等,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积累、运用和思考。

4.分等级进行讲评。在评改作文时,精心发现优秀的作品,将其作为学生学习的示范;中等待升格的作品,在课堂上可做升格训练,寻找让作文跳级的办法;有典型问题的文段,让学生引以为戒,并督促学生同题演练。

5.精心选择作文题目。学生训练的大作文题目不能随心所欲,需精心选择。以同题作文的方式,主题式编辑印发满分作文、学生优秀作品、名家美文,以供学生学习借鉴。

五、临帖练字坚持不懈——优化书写的撒手锏

电脑的普及带来了汉字书写的危机。写好规范字,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起码要求,是语文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优化卷面的必然选择。每人备一本字帖,已成共识。从初一开始,每周要求学生对照字帖约交三份练字作品,可小组自查,或教师检查。每个学期在年级范围内或学校范围内举行两次优秀练字作品展播,激励学生不断改善。

练字需要长时间地坚持,要求学生摘抄与练字结合,既积累素材,又加强书写;每学期每班评选出最优秀的摘抄本,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放在讲台上或放在图书馆阅览室里展览,对学生都是一种莫大的激励。通过练字,学生的书写和卷面都将大为改观。

六、朗读背诵腹有诗书——气质轩昂的奠基石

不论是诗歌、文言文,还是讲读课文,常融入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教师范读、个人朗读与集体朗读结合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环节,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与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文本,快乐地学习。

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材料,增强对文字的感受能力;也能帮助学生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除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背诵的篇目外,还可鼓励学生每天背诵一段话,包括名人名言、古诗文、优美语段等,具体内容可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而定。如此长期积累,融会贯通,必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朗读与背诵,作为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手段,需贯穿在三年的教学之中,这对学生能说会写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系统论研究表明,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有效教学新论》中提出:“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高效性原则、目标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立足语文根本,三年科学规划,有效地建构起一个扎实深厚的语文素养提升体系,并在实践中朝着更有效的方向不断调整,持之以恒,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高效的教学策略,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洞天风光!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出版文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李森,张家军,王天平.有效教学新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邱连学广东省中山市云衢中学528451)

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篇3

1、打造一流团队。引导工作室成员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在教与学方式转变思路上,通过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展教学研究,指导课题实践,使主持人和成员在深度研修和历练中共同成长,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学教研团队。

2、推进教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验,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探索寻找出“教与学”的有效操作模式,注重个性化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3、开展项目研究。使入室成员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以行动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和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承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4、推广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名师教学主张,总结、推广先进教学成果。建立工作室网站、QQ群、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现代信息平台开展专业指导、研讨学习和成果交流等活动,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开展与校外名师的学术交流活动,研究学习各校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分享取得的教学成果。

具体措施

1、合理规划。

一是做好工作室的三年工作规划,落实定位、实施过程和考核。二是工作室成员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个人教学风格和学习特点的发展方向(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今后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2、善于倾听。

一是立足课堂,广泛听课,从各类家常课、公开课、研讨课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二是立足培训,从各类专家、名师的讲座、报告中学习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在倾听中成长,坚持听和思相结合,重视个人思考和感悟,把他人的智慧转化为自己成长的精神养料。争取每年组织外出研讨学习活动1-2次。

3、主动说讲。

一是要积极主动承担各类公开课、讲座任务,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每个团队成员每年在工作室内至少完成2次的公开课或讲座,参与送教次数不少于2次。二是要积极参与各类研讨活动。在研讨前充分准备;在研讨中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碰撞中启迪思维,提升智慧。每年在工作室范围内开设的研讨课不少于2节。

4、广泛阅读。

一要加强学科阅读,拓展学科视野,夯实学科功底,提升业务能力;二要加强教育阅读,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提高育人能力;三要加强开放阅读,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全面素养。工作室成员及学员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教学理论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

5、潜心研究。

紧扣教学,立足课堂,立足中考,立足学生,开展教学研究。一是围绕一个主题,如实验教学、习题教学、各种课型研究等,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主题式),每学期活动次数不少于1次。二是结合课题来研究,要“问题即课题”的意识,通过课题带动,深化研究教学。建设期内,至少完成2项区级以上课题研究,每个团队成员都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工作室至少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与课题有关的论文2篇。

6、勤于写作。

写作源于实践。写作是一种记录,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所见、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便成为个人的财富;写作是一种梳理,通过写作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提炼经验、形成智慧;写作是一种滋养,是一个向昨天汲取经验、为明天提供营养的精神发育过程。每位成员每年至少撰写1篇教学论文,力争公开发表或获奖。

工作室规章制度

1、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新课标、新课程、新方法,不断探索教学规律。

(2)围绕工作室的项目研究,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学习、交流活动,坚持自觉学习和自觉反思。

2、工作制度

(1)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2)工作室建立微信群、QQ群等,工作室成员在群上要积极发言,共同交流、探讨热点难点问题。

(3)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引导老师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教育规律,破解教育教学难题。

(4)工作室成员要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开设研讨课、观摩课、讲座等,主动与其他老师交流。

(5)工作室通过网页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叙事、活动图片等。

3、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专人兼管。

(2)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听课、评课记录、公开课、展示课、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4、考核制度:

(1)每年对照区教育局的考核要求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考核过关者进行适当奖励。

(2)对于不求进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工作的成员进行调整。

5、经费使用制度

合理安排使用学校的项目经费,积极开展活动。经费的使用先申报再使用,由校长根据经费使用范围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审核把关,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财务纪律进行监督管理。经费主要用于培训、课题研究、鉴定评价、外出学习、购买资料、成果奖励及推广等方面。

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篇4

大魏庄中学 严海兰

(2018.10~2021.10)一.指导思想

工作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为主旋律,立足学科实际,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来引领,紧扣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发展需求,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初中数学教学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教师团队,努力促进我校科研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三年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工作室将围绕清苑区教育局的指导意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遵循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通过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工作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名师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争形成在全区内有较大影响的、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研修队伍。

(二)具体目标

1.打造一个有特色的教研团队。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工作室所有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2.做好一个有价值的课题研究。利用集体的智慧,积极开展“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研究。让兴趣的种子根植于学生课堂之中,使学生都能够经历数学学习的三种境界(做数学、玩数学、享受数学),让学生从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3.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堂观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每年都要在区或区以上上一节高质量的观摩课,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点评,借此机会利用工作室的平台组织召开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

4.搭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平台。开创本工作室网络平台,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使网络平台能成为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使师生广泛受益。

5.取得一批有意义的科研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等成果以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录像课等形式向外输出,汇集成册。

三.三年目标的分步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

各成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追求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工作室以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形式广泛开展活动,营造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促使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第二阶段(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

有成员在区级及以上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建立起工作室成员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库。各成员有明确的教学心得和思考,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以论文、专题讲座、网络等形式向同行辐射、示范,显现成果,形成一定影响。

第三阶段(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

不同基础的成员,实现不同跨度的发展,努力培养出几名区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同时,全面总结和整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利用各种形式呈现,打造工作室的特色。

四.工作任务

1.组织研修成员理论学习,快速提高专业素养 组织研修成员阅读相关书籍,除了自学以外,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谈体会、谈感悟,结合新课程理论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更新知识结构,转变过去教学中的陈旧观点,树立符合新课标的新观点,使每个成员的专业素养以及理念都能快速提提升。

2.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积极锻造精品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用心感悟教学、反思教学,扎扎实实开展教学研究,决不搞只务虚不务实的事情,结合研修成员的实际情况,提升其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每一位成员都能上成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精品课堂。

3.有序开展兴趣课题研究,落实引领学科发展

利用工作室平台,有序开展“动态生成式课堂”及“问题教学”的研究,快速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落实引领学科发展的目标。

4.时常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成员专业发展

针对本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实际发展需要,除了自主研修外,还将聘请专家作专题培训,并适时组织工作室成员走出去外出培训,提升名师工作室教师的实施课程和研究的能力,促进名师团队的专业发展。

5.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带着问题进课堂,虚心向同事请教,并做好手记和反思。

6.坚持写教学反思,一学期至少写教学随笔或手记5篇。

7.加强与其他工作室、研究团体的交流之互动,实现资源共享、思想碰撞、共同提高。

整合和开发优质的课程资源,收集优秀的教学成果,建立系统的资源库,以网络形式进行辐射和推广,实现资源共享。

五.工作措施

1.每位研修成员要制订个人的三年成长计划,以及每学期的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和工作计划。2.工作室成员积极主动与先进教育理论对话、与课标对话、与教材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学生及家长对话、与专家网友对话,以此发现问题、拓宽视野、提升素养。同时做到根据工作室的研究项目积极收集并上传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3.规范工作室日常管理和考勤。每周都要进行一次课堂研讨活动,对每周内出现的教学疑难及教学反思及时交流达成室内共识;每月开展一次在线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召开两次研讨会,每位成员上一次观摩示范课或研究课,有机会安排进行一次外出交流学习;每年至少一次聘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进行理论指导。

4.合理安排网站栏目,加强网站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形成有一定实效的“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网站”。网站栏目由工作室成员分工合作充实资料,网站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

5.工作室的工作指导采用微信交流、网络互动、集中开会等形式,领衔人要带头上示范课、开讲座,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每年一次检查,三年总结。

6.每学年主要由领衔人负责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以及研究成果在工作室网站上公布、交流。

名师发展三年规划 篇5

(2015.4~2018.4)为进一步提高庄浪县初中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发展水平,形成一支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中有成就、具特色、能创新的教师后备梯队。真正把工作室建设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教学教育良方的生产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特制定本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一、发展理念:

以提高骨干体育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主渠道,围绕本工作室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搭建教科研平台,提供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切实做好教师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中青年教师健康、可持续地成长,成为庄浪县初中体育学科有影响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的后备梯队。

二、发展原则:

工作室由庄浪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水洛中学的领导,注重学术引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资源整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过程性管理为原则,自主开展工作。我们将着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研讨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个成员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发展进步创设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全体工作室成员实现专业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风格特征稳定清晰、同行中影响力明显提升、带动一批年轻教师成长的总目标。

(4)交流平台创建

开辟工作室教育博客,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建立“学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教育教学资源库,使博客成为本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3)带头示范作用

引领体育学科建设,以同课异构、教材研读、讲座、论坛、公开教学、主题教研、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研究与展示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本学科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1)团队发展创新

通过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2)课题研究活动

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5)研究成果呈现

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呈现。

2、发展具体目标:

第一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2月

各成员根据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自身追求目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工作室以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课题研究等形式广泛开展活动,营造成员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的良好环境,促使成员自身专业能力较以前有显著提高。

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

有成员在县市级教学展示中获奖,有指导、带队在县市级体育竞赛中获奖;建立起工作室成员学科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库;各成员有明确的学术专题思考,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以论文、学术论坛、网络传播等形式向同行辐射、示范,显现成果,形成一定影响,打造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

第三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

不同基础的成员,实现不同跨度的发展,努力培养出几名县市级体育教坛新秀、县市级体育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同时,全面总结和整理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为教育行政部门和科研结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谋。

第四阶段:2018年1月--组织筹备工作室的成果展示与汇报工作

四、发展保障措施 1.注重机制建设 为保证名师工作室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和三年规划的稳步推进,工作室将制订成员工作制度和各类活动考勤制度,建立学员成长档案。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加强交流与信息的发布,以便工作室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案等。

2.加强管理效能

工作室实行导师领导下的运行机制,各学员间做到信息畅通、工作有序、活动高效,工作室成员每学期进行工作自我总结,工作室拟通过建立各学员每年成长的电子档案,提高对学员的管理效能。

3.拓展外校资源

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尽力挖掘潜力用好资源的同时,工作室将借势借力,开拓外校有益资源,建立与知名学校的联系,拓宽学员学习提高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聚焦发展,孕育名师 篇6

关键词: “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 实践 反思

一、实践与探索

为对“孕育式”名师养成模式有更清晰的了解,现以江苏省无锡市水秀实验幼儿园实施并生成“‘名师节’管理制度”为例,阐述“孕育式”名师养成模式是如何三步运作的。

近几年,水秀实验幼儿园迅速发展,从一所新村配套幼儿园成为有5个园区的集团化幼儿园,在享受着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成就与喜悦时,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提升办园品质的压力追踪而来,水秀实验幼儿园愈发深刻地感受到名师的缺失与骨干的稀释,限制和减弱了园所发展的力量。在此背景下,水秀实幼开展了“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第一步:提出理念与价值

2009年,水秀实验幼儿园拥有5个园区,1300多个幼儿,近200个员工。可是名师只有3位、区教学新秀1位、市教学新秀2位、教育能手2位,分析当时的情况,主要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离名师的距离太远了,名师似乎高不可攀,于是失去了靠近的动力。幼儿园业务管理部门则因名师队伍的人少,投入的关注精力相应较少,3位名师因觉得势单力薄,缺乏氛围与支持,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面对这种现象,幼儿园强烈意识到必须改革,在“孕育”理念的引领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名师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有成为名师的潜力”,并在各类学习活动、“争做名师”发动大会、问卷反馈表、网络讨论区、挂牌宣传墙等多个场所、多种形式地出现,反复地让教师意识到并树立相关信念。

2.第二步:打造和推出典型事件

通过积极的倡导,反复的传播,教师们记住了理念,也常挂在嘴上,如何让它落实到行动中呢,幼儿园决定立即打造名师节系列活动(目前已进行了三次),通过连续推出多个典型事件,努力让抽象的理念形象化、故事化,为教师的知行转换提供帮助。

(1)创办第一届名师节活动

以“仰望名师,发现自我”为主题的“秀博苑”名师节活动共展开了四天,水秀的老师们同名师一起回忆着、体会着、感悟着名师成长之路的辛酸、快乐与幸福。真诚的分享、鲜活的案例让水秀老师们心潮澎湃:原来名师也是常人,只要满怀对教育的激情,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加入名师的行列。

(2)举办第二届名师节活动

一学期后,水秀实验幼儿园举办了以“走近名师、设计自我”为主题的第二届“秀博苑”名师节。此次活动通过“水到渠成、水滴石穿、以水济水、源头活水”四个系列,涵盖赛课研讨、讲故事大赛、名师讲座、事业生涯论坛、园长论坛、班主任能手评选、区域游戏研讨与展示等十多项活动,旨在帮助年轻教师拓宽自我定位、提升教育理念、规范教育行为,努力成为“上善若水”的“水派名师”。

(3)开展第三届名师节活动

一年精心的经营,名师队伍有了明显的扩张,水秀实验幼儿园顺势而为,展开了以“亲近名师、成就自我”为主题的第三届“秀博苑”名师节活动。此次活动主要通过为前期发展的名师提供展示舞台,为新一轮名师候选人提供自豪感,继续放大骨干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点燃全体教师的热情和追寻欲望,本次活动希望能让全体教师明白名师的效应在班级,名师的舞台在班级,名师的培养需要立足班级。

3.第三步:建立与完善制度

典型事件不断推出,激发了更多教师“争做名师、成就自我”的强烈愿望,她们开始积极地投入实践。水秀实验幼儿园认为此时必须形成“名师节”管理制度,构建制度作为共有信念的自我维持系统,起到协调参与者信念的作用,同时以条文和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利于管理者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大家行为中已经习惯化的准则,进一步延续“名师节”的作用。“名师节”管理制度包含:“名师节”管理指导思想、实施目标、基本原则、具体措施、保障要求、考核管理等内容。

在“名师节”及各种制度持续的作用下,水秀实验幼儿园形成了“孕育名师蓬勃成长”的良好环境,目前已拥有了园骨干教师18人,园教学新秀10人,市区教学新秀、能手、学科带头人7人,教师整体素质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促进了幼儿园园所文化的新发展。

二、“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的成效与反思

“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良好运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强调过程的管理模式,使名师养成之路更快乐。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就是说人的任何活动不仅是结果的堆积,更多的是以过程体验的形式存在。“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强调名师养成的过程性,关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与情感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感受名师养成过程中的快乐与忧思,感受经历成为名师的过程,体验生成名师的快乐,这种遵从教师自身成长特点的名师养成管理模式,使名师养成工作变得更轻松,争创名师行为变得更加愉悦,“成就名师”目标容易实现。

其次,强调主体的管理模式,使名师养成之路更通畅。人是有感情和理智的动物,若仅仅把人当做物品去操作,就会使教师的智能、体力、积极性和创造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体性,不断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和意愿提供不同方式,激发教师把个人自己的愿景和幼儿园“争创名师”的共同愿景结合在一起。为了实现共同的愿景,教师甘愿为实现“成为名师”大的愿景而付出,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种建立在教师自主性之上的模式,会让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没有抗阻,激情像喷泉一样喷涌而来,继而让名师的养成之路更通畅。

再次,强调多元的管理模式,使名师养成之路更宽广。“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制度体系中明确指出:名师体系中包含各领域教学的领军人物、一日保教管理中各项目领先的人物,如可根据需求设立学科带头人、家长工作带头人、保健工作带头人等,这种多元性、多方位的“名师”岗位设置可以让不同特长、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找到可行的目标,从而增强吸引性,同时它便于管理者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有选择的操作,保障更多名师养成的方向和实效。

最后,强调系统的管理模式,使名师养成之路更有效。“孕育式”名师养成管理模式为幼儿园名师养成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系统的理念指导、制度保障和主要流程,所设计的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强调系统和连续的名师养成管理模式更具攻势和力量,从而有效促进了名师更好更快的生成。

名师发展三年规划 篇7

三年规划

工作室以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为宗旨,树立为学生及教师服务的工作方针,完善自我,创新创优,全面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教研和改革工作。

为更好地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形成有影响力的团队,特制定如下工作规划:

一、工作目标

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夯实教学常规为主要内容,培养工作室成员对教育的激情和理想,解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自主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力求在三年内,形成一支在有影响力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

二、工作内容

1.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发掘和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2.调查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供解决对策。通过实践探索,完成相应课题的研究,撰写一批优质的教育科研文章,打磨一定数量的典型课例。

3.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定期召开主题活动,发挥工作室群体智慧,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展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师们在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建立工作室网页。及时上传工作室研究成果,展示工作室成员学习情况,创建网上交流、互动平台,使网页成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广大教师,形成网上教育教学资源库。

三、工作方式

1.定期活动。通过沙龙、论坛、研讨、教学观摩、反思总结等方式,集中交流教学、研究和学习情况,整理、研究和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使工作室成为全体成员学习、交流、合作的场所和精神成长的家园。

2.个人研修。读书应成为工作室成员的一种需要。每位成员须订阅一到两份教育教学杂志,每学年能认真研读一到两本教育教学专著,并经常写读书笔记,每学年至少有一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3.课题研究。三年内工作室每位成员至少负责完成一项县级以上课题研究,并记录研究过程,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4.专家指导和外出学习。邀请省、市、县教育教学专家进行现场专业指导,为工作室成员的学习与提升创造条件,促进专业成长;同时,积极为工作室成员提供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开拓视野,促进发展。

5.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智慧。建立工作室网络教研平台,是本工作室的工作重点之一。将进行工作室网络教研建设,积极开展网络在线互动式研讨,丰富工作室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将合理设立栏目,不断充实和更新博客内容,要求工作室成员将学习心得、教育教学随笔、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上传到网络教研平台,使工作室博客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实用,力争使每一位浏览者能得到有益的启发。让工作室网络教研平台成为工作室成员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名师发展三年规划 篇8

(2009.9—2010.8)

虹桥路第二幼儿园

一、现状分析:

在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全园教工在总规划的引领下,通过各自的努力以及部门间的合作,初步完成了大部分预设目标,使幼儿园的发展又迈出了一小步。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仍旧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

⑴在园务管理上,幼儿园以塑造“学习型班子”为抓手,进一步细化《虹二幼儿园中层干部考核制》,携手工会加强民主管理的力度,让教工们在“开心聊吧”等一系列活动中直抒胸臆,通过提案来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做幼儿园的主人。但总的来说,能促进幼儿园发展的有效提案不多。

⑵在人员配备上,我园新招进了一位具有5年教龄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同时后勤队伍也有调整,原先的一名中级营养员退休,新招了一名培训中的营养员及两名保育员。如何使这些人员快速融进虹二这个大家庭,较好地形成规范操作流程,同时又能促进原有的教工也获得专业能力的发展,需要加强相应的培训措施。

⑶在保教管理上,通过启动课程先导小组,进一步调整了幼儿一日生活作息表,同时结合重点项目的实施、课题的实践活动以及园本教研的推进,初步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共性问题。但如何更好发挥该小组的作用,从而更好促进重点项目的实施、教研的“研之有效”,需要我们更深地思考。

⑷在家庭社区方面,我园制订了家长工作的总体计划,并在总计划的部署下有序地完成各类工作,家长对幼儿园的满意率较高,参与幼儿园活动的面也越来越广。同时,指导站的各项工作也借助社区的的力量赢得了良好的效应。但如何更好挖掘家长中的优质资源,逐步形成我园的“客座教师”形式,需要我们再做尝试。

⑸在卫生保健方面,为后勤小组长搭建了管理带教平台,如何借助这个平台,充分显示带教效应,从而带动整支后勤队伍向上,更好为教育第为一线服务,也需要我们再作实践。

为保证幼儿园的持续发展,针对以上现状,我们在充分分析的情况下,特对原有的发展规划第三年实施规划作出如下调整与充实。

二、第三年规划的调整与充实:

(一)园务管理:

目标调整为:

1、强化教工参与管理意识,逐步形成民主管理机制。

2、多形式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措施:

1、继续落实“学习型班子”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丰富管理经验。

2、完善中层干部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责任人的积极性。

3、继续学习《教代会法案》,提高教工对提案有效性的认识,强化教职工参政议政意识。

4、结合各类主题,以丰富的活动形式为载体,营造师生、同事、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好的校园文化。

5、通过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使幼儿园各项设施设备达到优化配置。

(二)师资队伍建设:

目标调整为:

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一支热爱儿童、具有较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组织实施活动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群体。措施:

1、结合“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评选活动,继续开展园内师德标兵的评选工作。

2、通过引进、流出和园本培训的形式,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能力。

3、完善与实施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制度,让骨干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带领教师队伍整体提高。

4、继续开展第二届“虹二杯”教学竞赛活动,以赛事促成长。

5、举行多形式、多主题的自主式沙龙活动,关注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完善师资分层自培工作。

6、每位教师建有“园本化使用新教材个人成长档案”,定期交流。

7、健全教师“一人多岗、开发潜能”的激励机制,挖掘个人潜能,发挥特长,为幼儿园实现办园目标,发挥主体作用。

(三)保教管理:

目标调整为:

1、发挥“先研”作用,完善课程方案。

2、加强课题管理,提升保教质量。

措施:

1、充分发挥先研小组的作用,通过定期学习、研讨,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优化课程设置。

2、继续以“园本化使用新教材” 为抓手,在积累一定数量的主题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开展分析、筛选、整理工作,建立园本化课程资料资源库。

3、抓实教研组建设,继续发挥大、小教研的分层研究效应,解决教师在新教材使用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4、深入开展新课题研究实施工作,以科研促教研,并有阶段性经验总结。

5、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的研讨工作。

(四)家庭社区:

目标调整为:

1、发挥家委会作用,促进幼儿园发展。

2、引进客座教师形式,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多渠道教育互动网络。措施:

1、进一步利用《园情直通车—家委会代表的建议》的反馈,充分发挥家委会代表的桥梁作用。

2、利用社区优质资源,引进家长和社区热心人士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引进“客座教师”的形式。

3、继续结合实施“快乐亲子节”活动,进一步拓展家长育儿新理念。

4、开展“家园沟通小技巧”等沙龙活动,进一步完善幼儿园主页和各班班级主页,形成有效的家园互动网络。

5、继续积极、扎实开展“03”专题研究,邀请相关家教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和研讨。

6、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早教指导网络,确保受教育率达95%。

(五)卫生保健:

目标调整为:

形成一支思想好、操作规范、全心全意为教育一线服务的后勤队伍。措施:

1、进一步完善班务会制度(保育员、班主任教师),促进班级工作,更好体现保教合一。

2、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三大员的练兵比武活动,提高三大员的专业能力,提高她们规范操作的水平。

3、定期开展保健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做好阶段性经验的总结,不断积累相关资料。

4、保健教师继续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完善托、小班营养食谱。

5、充分发挥与姐妹园保健教师结对的作用,以他人的优质后勤管理经验,推动我园后勤工作的发展。

三年发展规划汇报 篇9

一、学校概况

云和县XX中学坐落于云和县崇头镇,距离县城12公里,在校生394人(其中住校生335人,占总人数的85%),共11个班级,教职工41人。学校占地面积26亩,整体布局合理,教学设备齐全,为云和县唯一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成立于1975年,创办之初举手维艰,师生下溪上山挑石挖沙、盖房铺路,学校才初具简陋办学条件。30余年办学之路历经坎坷,也凝聚了历代云和教育人的汗水和智慧,学校不断继承“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建校优良传统,弘扬“勤劳朴实,勤奋好学”的学校精神,不断改革、不断发展,是 “丽水市书香校园达标学校”、“丽水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丽水市教育现代化达标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浙江省示范初中”。近年来,学校围绕“以生为本,育德育能”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先导,教学为中心,积极探索“农村小班化分层走班教学”和深入开展“兴趣特长培养工程”,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规划的制定过程

2012年10月20日云和县新一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推荐会召开后,我校充分认识到学校发展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遵循“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工作理念着手制定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1.成立“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小组”。主要由我牵头,成员包括中层干部、2名教师代表、4名学生代表、2名家长代表以及镇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校友)。拟定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办法”和“规划编制日程表”。

2.培训中层以上干部。为了保障后续工作能有效开展,学校先后派出一名副校长和教科主任分别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赴杭州和景宁的规划制定的学习培训,回校后分别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2012年12月13日至15日,学校还组织相关人员赴宁波市江南中学进行规划制定的学习交流。

3.编制小组提出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编制小组对校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上一轮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总结,经讨论提出了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

4.制定规划初稿。根据规划的内容要求和基本框架各科室制定相应的工作规

1划,汇总形成文本初稿。

5.征集意见制定规划修订稿。分别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学生、家长、镇主要职能部门召开讨论会,听取汇总各方意见提出规划修订稿。

6.专家论证。

7.提交教代会审议。

8.形成正式文本。

三、规划的基本框架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

1.办学理念:以生为本,育德育能。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学生全面发展摆在首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学校精神:勤劳朴实,勤奋好学。辛勤劳动、淳朴务实,这是历代梅中人艰苦办学史的真实写照,更是梅源人民祖祖辈辈开山辟地造就千层梯田的精神提炼。校徽的设计已将这种精神融入在内,同时,每年组织一次全校师生梯田野外

拉练活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去体验感受学校精神的内涵。

3.学生培养目标:品德有提升,学习有进步,特长有发展。

4.发展目标:创建丽水市农村教育特色品牌。2012年9月学校确立了“一年迈出一小步,两年跨出一大步,三年打造丽水市农村教育特色品牌”的发展愿景,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第一步,抓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第二步,实施人文、高效、精细管理,走科研兴校之路,争取在教育质量、教学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步,积淀优秀文化,突显办学特色,实现丽水市农村教育特色品牌的发展目标。

(二)规划的重点项目

1.德育管理

(1)目标: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的德育管理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坚持“体艺促德育”的工作思路,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品德有提升,学习有进步,特长有发展”培养目标。

(2)措施: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加强德育干部队伍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经验丰富、教书育人的德育队伍;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基地建,利用少年宫等载体,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筹集资金帮扶困难学生,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2.教学管理

(1)目标:切实加强备课组、教研组建设,对学科教学的备、教、辅、改、评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实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同类学校中上水平。

(2)措施:开展优秀备课组、教研组评比,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工作的各项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的督导;探究分层教学、分层指导策略的实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坚持“德育促教学”的管理思路,加强学风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科教学评价、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3.队伍建设

(1)目标: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学校发展要求的高品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不断加强

学历进修,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以上达到100%;优化职称结构,中级以上职称占50%以上;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力争三年内培养县教坛新秀2-3名、县级学科带头人(或市教坛新秀)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1名;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占公用经费的15%。(2)措施:注重师德,切实打造一支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注重引导,不断提高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学习,着力成就一支高水平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注重引领,逐步提升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4.校园文化

(1)目标:构建“物质+制度+精神+特色”的建设模式,通过环境打造,课堂传授,机制约束,文明传承,文化积淀,使全校师生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初步实现了以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和以学校管理为保证的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2)措施:完善硬件,打造精品物质文化,完善硬件设施,做好绿化工作,美化校园环境;

外显内化,形成向上的精神文化,继承和发扬“勤劳朴实、勤奋

好学”的校园精神,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推进精神文化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贫困助学工作;

依法治校,构建和谐的制度文化,提出“三个坚持”、“三个加

强”、“三个完善”;

创新思路,构建特色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农村小班化教学”和

深入实施“兴趣特长培养工程”,逐步形成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色。

5.特色发展(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

(1)目标:建设以“快乐、健康、特长”为宗旨,以“艺术、体育、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少年宫项目,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化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力争经过努力,把XX中学少年宫办成资源共享、百姓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课外活动场所。

(2)措施: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不断改善少年宫辅导条件;

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活动。

(3)2012学年的实施情况(2012学年特色项目)

2012年学校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少年宫场地的修缮、器材的购置,并从校外聘请县武术协会会长吴雷德先生、山东省射箭队退役国家级运动员陈春晓教练等担任辅导员,学校30%教师兼任辅导师,成立了太极拳、足球、篮球、乒乓球、射箭、棋类、经典诵读、书法、素描、舞蹈、鼓乐、种植等12个社团。

PPT:社团设置,时间安排;

PPT(射箭):射箭队队员参加浙江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获得团体第六名; PPT(足球):男子足球队获得丽水市初中男子组第一名;4月11-12日女子足球队获得丽水市初中女子组第四名;2012年4月,学校21位同学在县中小学“琴棋书画”系列比赛中获奖。学校少年宫正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PT(报道):2012年至今,浙江日报、钱江晚报、处州晚报等媒体连续关注我校少年宫社团项目的实施,先后刊登《煤渣操场练就冠军》、《缺衣缺鞋缺却不缺足球的快乐》等专题报道达5篇次。

PPT(网站):为了加大宣传和交流,今年学校还专门制作了少年宫网站。

(三)2012学年自创项目(PPT)

1.小班分层走班教学改革。

2012学年我校在小班教学基础上探索农村自然小班化分层走班教学,全面构建新型班级管理体制,进行分层目标管理,分层检测评价。实施这种课堂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我们坚持“分层不分班、保底不封顶、学生自选层、上下可流动”的原则。坚持分层激励,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

在2012年中考中,我校平均分位居全县公立学校第一,在全市农村学校中进步11名,被丽水市教育局评为2012教学质量管理奖。

2.五星系列评价体系。(PPT)

为促进我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建立切实有效德育评价体系,我校在2012学年制定了五星系列评价体系,包括五星班级、五星寝室、五星班主任、五星学生。

五星系列评价体系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过程中主要的管理机制的,形成积极的竞争局面,有效的促进学校、班级的德育工作,更好的创建学校的德育环境。

五、存在的困难与困惑

1.生源的困惑。近年来,招生区域内的5所小学毕业生从2005年的200人锐减至今年的90人,而且还在进一步减少,是我校办学与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从理论上讲靠外来生源的引进,也很难维持现有的办学规模。

2.教师的困惑。不能配备如意的新教师、不能留住骨干教师,不是学校现在发展最大的困惑,学校最大的困惑是师资不足,学校目前没有一名专业的计算机老师,还少1名科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一直以来代课教师比例非常高。

3.政策的困惑。农村寄宿制学校无论是工作量、工作所承担的责任与贡献的付出比本县一些没有住校生、没有晚自习坐班、无需住校管理学校大的多,可教师绩效工资待遇与这些学校持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激发成为困惑。

上一篇:课堂中期检查材料下一篇:禁毒防艾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