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1篇)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

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一位著名书法家,请问是谁?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

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图。这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作者简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人,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江州刺史、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等职。他书法精绝,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1、听朗读,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

多音字:会稽(kuàijī)感慨系之(xì)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第一段用中速,体现乐的心境。

第二段以和缓低沉读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重音为“痛”

4、文中“信可乐也”句“乐”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物我两忘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情感: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照。(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

5、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志趣相投者在一起传杯喝酒吟诗的快乐;都抒发了人生短暂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6、第三部分:交代作序目的(悲)“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庄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再将目光移至未来、推想后人,未来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录其所述”并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

8、小结: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2

以学生为中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思想, 讨论式教学则是这种理论思想实践中的重要模式之一。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交流、竞赛、辩论、游戏等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望, 培养学习主动自觉性, 提高学习的创造性, 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懂得所学与生活、他人、社会、世界及自身终身发展的密切关系与价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整理、分析课内外学习资料培养与发展自学、探究、讨论、答疑、交流等能力。教师则精心选择与设计经典问题, 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 提供各种有效学习资源信息, 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式方向, 发挥教学中主导性作用, 为学生创设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帮教学习的机会与情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课地位

本节内容在必修二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是总结性的一节, 是对整个专题的综合概括与系统深化, 是最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能否有效完成有关“经济全球化”知识的完整构建, 准确理解、分析、运用其基本知识并树立正确的“全球”意识态度至关重要。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1)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2)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难点: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三、教学过程

(屏幕展示) 全球化的一组图片———肯德基象山店、天安集团大门飘扬各国国旗、华晨宝马汽车集团公司、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MB公司、奇瑞汽车出口美国、经济全球化上海论坛、别克凯悦汽车设计-技术-生产的多国合作分解图、欧洲多国民众或组织的反全球化活动等。

(提问) 在这些图片共同反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什么重大现象?在象山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又有哪些?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烘托课堂活泼氛围, 导入新课。

二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空前密切, 各国之间的相互需要与依赖与时剧增, 但同时由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日益显山露水, 有日趋尖锐与激化的可能, 从而招致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声浪。

(提问) 那么, 经济全球化到底孰是孰非?经济全球化能否抗拒?经济全球化是否应该抗拒?

(多媒体展示) 有关全球化纪实新闻剪辑, 介绍有关关贸总协定成立发展与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概况,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原因, 经济全球化“双刃剑”的作用。

(设计意图)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原因与表现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但教材对背景介绍过于概括与抽象, 史论结合不足, 学生在学习中比较突兀与牵强, 造成理解与感性认识脱节, 致使学习陷入一知半解的困境。同时部分学生对于全球化的背景与表现的难以区分, 在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疑惑与不解。因此, 提出问题和展示影相资料, 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舒缓学习中临场紧张心情, 增强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为学生小组讨论发言答疑作启发铺垫。

(小组讨论发言答疑) 请全球化组与反全球化组代表发言, 分析教材, 介绍资料, 提出论据, 论证观点, 围绕全球化必然性趋势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进一步明确对待全球化态度。

1.全球化组:

1.1主要论点:经济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 应该顺应全球化。

1.2主要论据:

(1) 摆事实: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的表现。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先后成立, 中国“复关”谈判与“入世”, 反映市场贸易的全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国际开发协会先后建立, 反映资本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跨越国界与洲界活动, 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越来越高, 反映生产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世界科技革命深入发展, 各国各地区科技开发与研究的共同规划合作与竞争加强, 如欧洲的“尤里卡计划”等, 反映技术的全球化。

欧洲的联合, 扩大的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步步发展的亚太经合组织, 不甘落后的非洲, 反映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的重要途径与步骤。

(2) 讲道理: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扩张, 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世界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意义:进一步推动世界生产力发展;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繁荣;增进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交流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 加强反恐安全合作等。

1.3结论: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1.4答疑:

(提问) 请问贵小组,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在经济全球化中有何作用?

(回答) 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标志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标志有序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全球化进程实质性进展。

(提问) 请问贵小组, 中国可不可以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什么?

(回答) 不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有利于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加强反恐安全合作, 创造和平安全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经济繁荣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发展与和平。总之, 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也少不了中国。

2.反全球化组:

2.1主要论点: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冲突与矛盾, 应当反对全球化。

2.2主要论据:

(1) 摆事实:

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经济严重恶化;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成为影响人类的根本利益, 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 讲道理: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新一轮扩张。资本主义的独占性、排他性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强国与强国的矛盾、资本主义强国与发展中国家矛盾。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加拉大。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以“全球化”或“反恐”为幌子, 更加公开、直接的推行霸权主义, 干涉他国内政, 甚至不断发动局部侵略战争, 导致部分地区长期不得安宁,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课外资料补充) 国际组织权威有限性:当前世界中, 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在内的国际组织没有一个有足够的绝对权力与权威凌驾于一个传统主权国家之上, 因此, 建立一个即使是相对公平、公正、合理、安全的“地球村”政治经济秩序都是很困难的。

长期存在的世人的国民性:“经济生活在全球范围展开, 但个人的身份还是有国别的, 因此文化的同化遭遇到了强大的抵抗”, “世界公民”的意识远未形成。

2.3结论:全球化进程条件不充分, 负面影响严重。

2.4答疑:

(提问) 请问贵小组如何评价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回答) 不可否认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它缺乏超越或凌驾于主权国家之上的绝对权威, 世界各国或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并未根本性削弱, 而且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公共机构在其活动中存在不透明的弊端, 它们的裁定常常是武断的和不公平的。因此, 目前它对于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受到相当的限制。

(提问) 请问贵小组如何看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问题的?

(回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工农商业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法律建设等受到多方面冲击, 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构成很大威胁。有观点认为中国“入世”, 是政府“入世”, 因此,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并未完全与世界接轨, 从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

3.师生共议:

不管承认与否, 经济全球化正迅速发展, 影响世界各国各地区, 人类日常生活日益受到其影响与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反过来又促进世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世界发展极大的推动, 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冲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不利地位, 因此, 要迎接挑战, 抓住机遇。

我们要正确面对全球化存在的问题, 针对各种问题找出各种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 消除殖民主义影响, 加强对人类共同性问题研究等。

(设计意图) 分组讨论答疑的形式,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及竞争意识, 发挥学习自觉主动性, 加强同学间合作帮助, 同时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要通过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主动完成“经济全球化”知识的完整构建, 同时促进学生树立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认识态度与价值尺度, 逐渐培养起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学习方法、策略、能力。

4.点拨深化:

(提问) 如果我们把全球化看成是一场国际性球赛的话, 那么促成这场球赛需要哪些重要因素呢?

(回答) 球员, 教练领队, 俱乐部, 裁判, 比赛规则, 场地, 球, 踢球技术, 战术阵型 (球员配合) 。

(讲解) “全球化”“球赛”中的“球员”就是跨国公司, “教练领队”就是国家, “俱乐部”就是区域集团化组织, “裁判”就是WTO等国际经济组织, “规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 “场地”就是地球世界, “球”就是资本, “踢球技术”就是世界科技革命, “战术阵型”就是国际分工与专业合作。

当然“全球化”“球赛”中也存在着“黑哨”、“假球”、“兴奋剂”、“不规范肢体冲撞、言语伤人”等问题和“受伤”、“失败”等风险, 但是正如能参加足球世界杯却从来都是每个国家的梦想那样, 参加“全球化”“球赛”是每个国家必然面对并作出抉择的课题。

如果想在“全球化”“球赛”中赢得胜利, 除了尽可能满足前述条件, 更主要的是斗志与态度, 正如中国男足国家队前主教练米卢所唱:“态度决定一切!”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该鼓起斗志, 扬长避短,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中国应该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积极主动参加经济球赛的世界杯, 去赢得令世界尊敬的荣誉!

(设计意图)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性因素与其中重要表现, 在教材中的叙述较笼统抽象与理论化, 用喜闻乐道的足球赛参照讲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 加深印象而掌握之,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末尾收关深化效果作用, 将教学再次推向高潮。

四、制作知识结构表 (略)

五、资料查阅参考

[1]宁波教研网, “高一历史新课程 (下) 培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作者, 陈天宁。

[2]http://www.10662580.com《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3]http://www.intermagins.net《从“全球反战”看“反全球化”》。

参考文献

[1]宁波教研网“, 高一历史新课程 (下) 培训”《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作者, 陈天宁。

[2]http://www.10662580.com《反全球化视野中的全球化》。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地理必修一 教学建议

引言 新课改后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深层次的研究教材,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要领。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决定高考采用全国卷,为准确把握全国卷,必须从我们日常教学做起,加强教材研究,以下是我对必修一教材教学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教材分析:

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它是高中地理知识和理论的基础,通过地理必修一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获得关于地球和宇宙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为在后面的课程中深入理解人地关系、认识区域差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奠定知识基础。

二、教学建议:

1、做一个学习型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 :在业务上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使自己能充分地驾御课堂,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同事交流中学习。

2、高中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改的更是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不在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最核心的地理基础知识,即:突出模块性。相对而言,模块性强有利于学生对该模块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在知识的深度上缺乏系统化,使学生对一些更具体的内容了解甚少,知识结构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从高考备考的角度对课本作一定的补充,在教学中板书要清晰,知识结构完整,要求学生做笔记,在书上对重点内容要由一定勾画。

新课程认为“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在课标在每节教案中必须列出,学习钻研教材;在收集优秀教案的基础上,撰写符合学情的优质教案,教案环节要完整,大致要有十个环节:

(1)课标要求;(2)教材内容分析;(3)教学目标;(4)学生学习情况分析;(5)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6)教学重点和难点;(7)教学资源;(8)教学过程设计;(9)教学评价;(10)教学反思

南川地理必修一教材的主要内容:

中图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8课时);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7课时);

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3课时);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9课时);

3、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组成情况,包含初中就学于何种学校、学校开设地理的情况、家庭情况等;其次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4、发挥传统教学的优势,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求知和成长。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

①讲述—领悟型。这种课型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运动”等,

②自主学习—探究型。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

③实践活动型。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的一些探索、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5、网上的课件需重新编排,每节课图片不要多。

6、作业和练习:高一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不需要订练习或对资料进行一定删减后使用,可利用填充图册,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对作业进行合理删减,做到统一;

7、在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图表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教学为主,难度大,课时紧,重庆的区县一般每周2课时,完成课程难度较大的,可每2周在晚自习中安排1节。

8、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教学资源,让学生去体验身边的地理,并从体验中去探索、领悟、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实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选择案例,如:地 震、台风、寒潮等,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9、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最好每周1次),相互听课,不论校内、校外,共同交流,相互提高;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4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翻译:永和九年,也就是癸丑年,(在)三月上旬(的某一天),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举行祓禊活动。

讲解:“永和九年”是用年号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帝王确立的年号加上序数词纪年;“癸丑”是用干支纪年法纪年,即使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进行依次组合(甲子-乙丑-丙寅-等)来纪年;这一年为东晋穆帝确立“永和”这一年号的第九年,也是“癸丑”年。两种纪年方法一般单用,这里叠用有清晰纪年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要算是音韵上的作用。“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禊”为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兰亭集序》还有个别称叫“禊帖”。

鉴赏:一语道尽时地事也。

原文: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翻译:有贤德的人都来(到这里),年轻的、年长的都(在这里)会集。

讲解:“贤”“少”“长”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为“有贤德的人”“年轻的人”“年长的人”;“至”“集”后都省略了介宾短语“于此”,作状语。

鉴赏:八字写尽来人,更写尽修禊之盛事。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翻译:这里有高大险峻的山岭,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

讲解:“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三个短语都使用了互文的修辞,翻译时都需要调整。“映”为动词“辉映”,“带”为致词“环绕”,其后省略了介词“于”。

鉴赏:二十字写尽幽美环境。

原文: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翻译:(把水)引来作为飘传酒杯的环形渠水,(人们)在它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饮一杯酒,赋一首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讲解:“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清流激湍”;“以”为承接关系的连词,不译;“列坐”后省略了介词“于”;“一觞”“一咏”为动词性短语“饮一杯酒”“咏一首诗”;“以”为介词“用来”。

鉴赏:三十字写尽饮酒赋诗之盛况。

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翻译: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和暖。

鉴赏:一张一弛,此为弛。

原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翻译:抬头观望辽廓的宇宙,低头品察繁盛的事物,所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快乐啊!

讲解:“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品类”为名词“世间万物”;“所以”为固定结构“所用来……的景观”,“极”为动词“尽情享受”。

鉴赏:此为“游”,有景物、有游踪。

第二段:

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翻译:人们彼此相处,俯仰之间(就是)一生。

讲解:“夫”为助词,不译。“之”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俯仰”用两个动作表示时间短暂。

鉴赏:所有的生命感悟实自一“夫”字始。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翻译: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

讲解:“诸”为合声词“之于”,“之”代所言内容,“于”与其宾语“怀抱”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晤言”“放浪”后省略了介词“于”,“于”与其宾语组成的宾语介宾短语作状语;“因”为介词“通过”,与其后面“寄所托”一起形成介宾短语作了状语。

鉴赏:读此句有“物喜”“己悲”之感。魏时的弥衡,西晋时的刘伶等人为典型代表。此实为政治黑暗,残害屡起时,文人生活的畸变。

原文: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翻译:虽然(人们的人生)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也不相同,但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暂时得意,快乐自足,竟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待到他对于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讲解:“取”有两解,一为“趣”,一为“取”,这里取“取”意。“欣于所遇”为典型的介宾短语作状语的倒倒装句,“所遇”为名词性的所字短语。

鉴赏:此境而有此感,古今同也。

原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以前感到欢快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陈迹,仍然不能不因此产生感慨,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结局。

讲解:“之”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结构助词“的”,在句中译为状语,实因古今汉语习惯不同;“之”为代词,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情况;“修”为形容词“长”;“期”为“以……为最终结局”;“尽”为“生命的结束”。

鉴赏:生命之痛感由此而出也!

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翻译: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

鉴赏:千古同此一叹!

原文:岂不痛哉!

翻译:怎能不悲痛呢?

鉴赏:此痛感为文学史上最初的痛感!西晋时阮籍的穷途而哭为其先声!

第三段:

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

讲解:“合契”:古代的契分为两半,各执其一,相合为信。“喻”为动词“说明”;“于怀”介宾短语作为后置了的状语。

鉴赏:此为阅读之真境界!

原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翻译:(我)本来就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讲解:“一”“齐”为意动用法,意为“把……看作一样”。

鉴赏:生命之痛更加重一层哲学感矣!

原文: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翻译: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讲解:“之”为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不译。

鉴赏:生命之痛更加一层厚重的历史感矣!

原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翻译: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

讲解:“时”为“当时的”,指“参加这次聚会的”;“其”为人称代词“他们的”。

鉴赏:补录兰亭集之成因,实因生命之感,实因修禊始也!

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翻译:即使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鉴赏:补录兰亭集之理论依托。

原文: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离骚教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篇5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锁定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2.整体感知(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雨巷(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篇6

教学目标:诗歌的意象、情感;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感受“幽怨、凄美”的美学特征。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情感

教学难点:形象思维在诗歌中的运用

课型:新授课

教法:教师提示,学生动手,动脑

教学过程:

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雨”字,问:“当同学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有什么感受?”教室一片静默。没有一个同学能回答,还有的同学一脸茫然。只有一个同学回答:“麻烦!”“是啊,就是麻烦,烦燥。除此之外呢?”教室里又是一阵沉默。终于没有人发言。“我出道选择题,当你看到雨这个字的时候,你是高兴还是悲伤还是忧郁?”“忧郁!”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它。“是的,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那么“巷”呢?教室里更加安静,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巷,在北方,被称做小胡同,南方称做弄。就像南北方人一样,南北方的胡同也不尽相同。北方胡同像北方人,直来直去,如果是斜街,就注明。南方的胡同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柯灵的《巷》来回答。”“江南的巷,像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有如古代的少女,优娴贞静。”“江南的小巷,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现在请同学回答当你看到“巷”字时的感受。“寂静。”同学们异口同声。“在如此忧郁的天气里,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戴望舒的《雨巷》。

首先请同学朗诵这首诗。”一个同学起来朗诵。“从这位同学的朗诵中,你能听出作者的感情吗?”没人回答。只好又是选择题。“兴奋、愁怅、哀伤”。学生们做了选择。没有人选择兴奋。那么这种忧郁之情,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事物来体现的呢?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事物。

这个过程好像比前几个容易一点,不过也是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油纸伞”“雨巷”“姑娘”“篱墙”。“我们再看看这些东西各有什么特点”。“油纸伞”:“油纸”与“有子”谐音,圆形伞面寓意美满、团圆、平安。竹制伞架寓意节节高升。同学们第一次看到“油纸伞”是在哪部影视中?“《白蛇传》!”“是啊,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的爱情故事!油纸伞成了恩爱、浪漫的像征。”“作者撑着油纸伞在小巷中彳亍着,想要干什么呢?”同学们笑了,“寻找自己的爱情。”“我们姑且这么认为。”我们再看姑娘这个意象。这个姑娘像“丁香”一样?那丁香是什么样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优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了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也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被称做是“愁品”。其实,我觉得紫色本身就是忧郁的.颜色。女孩子穿紫衣服最漂亮,但很少有女孩子能把紫衣服穿出那种美感来。所以,这是一个带着愁绪的身穿紫衣的姑娘,她清幽脱俗,忧愁哀怨。“像我一样。这女孩子也撑一把油纸伞,是不是也在寻找自己的爱情?”这两个忧伤的人在蒙蒙的细雨中相遇,同样的哀怨,同样的找寻,却又是同样的擦肩而过”

从这些意象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一种怎样的氛围?

凄清、冷漠、愁怅。

这又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哀怨、惆怅、迷茫--失望、彷徨。

请看,在诗中出现的事物就叫做诗歌的意像。由诗歌意像的特点或感情营造出来的这种氛围就叫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意境又是为了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这三点是一一相扣的。

通过这首诗,我们了解了作者通过各种意象构成意境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体会了作者失望、迷茫的感情,明白了诗歌的术语:意象、意境。现在留课下作业:

预习《再别康桥》,做练习册1-5题;画出文中的意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得极不成功。学生这里来说,没有反应,好像自己讲的跟他们没有一点关系,其实细查起来,是学生好奇心的缺失。学生不了解雨有什么含义,不了解小巷的好处,脑子一片空白。从自己这里来说,把学生想得太高,自己对文章的把握也不太到位。在自己心中唯美的画面自己没有表现出来,上成了四不像。只是解决了两个诗词的术语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品德。疑难的字、词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音、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汲取楚声歌曲的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离骚》其中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四、作业:诵读

《离骚》课时计划第2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品德。疑难的字、词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音、义。

课时安排:3课时

一、字词小结

1、实词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搴:攀、折 骐骥:骏马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代替序言的文章

捷径:邪出的小路 近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二、主旨把握

明确:课文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中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三、作业:课后练习

《离骚》课时计划第3课时(总第6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的品德。疑难的字、词句子的理解。

教学方法:

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音、义。

课时安排:3课时

一、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二、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本文: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三、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加强了生活色彩,使诗歌婉转动人。

2、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2)对偶句式的运用。(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四、研究性学习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8

了解“骚体诗”的主要特点,理解《离骚》中对比、象征手法的作用;背诵部分章节内容。3.情感目标 走向高考

识记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学习运用对比、比喻等手法。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教学难点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教具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自主合作探究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2.整体感知 ⑴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9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辑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结合课文注释并参考工具书疏通课文,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难点:

3、逐句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在文中的语境意义,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美。

4、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早自习预习:(或第一课时)

1.注音、注释:

靡(mǐ):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无。室,与“家”义同。

不遑(huáng):不暇。遑,闲暇。

N(xiǎn)狁(yǔn):中国古代民族名。

载(zài)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载……载……,即又……又……。

戍(shù):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

聘(pìn):问,谓问候。

W(gǔ):止息,了结。

戎(róng):车,兵车。

牡(mǔ):雄马。

Y(kuí):雄强,威武。这里的YY是指马强壮的意思。

腓(féi):庇护,掩护。

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鱼皮制的箭袋。

棘(jí):急。孔棘,很紧急。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另有:

不来(lài)孔疚(jiù)寰宇(huán)神裔(yì)肴馔(yáozhuàn)宅邸(dǐ)逃遁(dùn)整饬(chì)

2.字形辨析:

靡(靡费)聘(聘请)霏(烟霏)遁(遁词)睽(众目睽睽)

糜(糜烂)骋(驰骋)菲(芳菲)循(遵循)Y(四牡YY)

遑(不遑)戍(戍守)戎(戎装)弥(弥漫)饬(整饬)

徨(彷徨)戌(戊戌)戒(戒严)弭(消弭)伤(伤感)

3.反复诵读。

4.尽量用现代歌谣的形式试译课文。

一、新课导入:

深情地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追溯这种美好的情感吧!《诗经》名篇《采薇》就为我们提供了这种体验平台。

二、检查早读诵读效果,并试用现代歌谣的形式翻译诗歌:

1.指名学生朗读,多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地朗读;教师点评朗读效果。

2.先多鼓励几位学生试译;然后教师提供参考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N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N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三、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话说:“古者戍役,两O而还。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复留备秋,至过十一月而归。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诗集传》)这段话告诉我们,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W”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附:板书

第一章:写离家远戍在外的原因--总写:回忆倒叙

第二、三章:写戍卒守无定所及种种饥渴劳苦之状--详写戍卒

第四、五章:写戍卒紧张劳苦生活的种种情形--追叙

第六章:写士卒归途抚今追昔----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回到现实

四、明确特点,了解作品主旨,熟读成诵。

1.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问:从艺术上讲这首诗很有什么特点?

首先,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比如,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K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再次,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0

17  过秦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的文言实词“蒙”、“亡”、“爱”、“遗”、“弱”、“愚”、“制”、“固”、“致”。     掌握本文中的文言虚词“以”、“因”。

2.理解贾谊在本文中提出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

3.了解本文先叙后议的结构,铺张渲染的方法,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借古讽今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二、朗读课文,分析把握文章内容。

1.板书课题,解释“过”:指出……的过失,动词。解释“论”明确文体为议论文。

2.检查预习,请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崤(yáo) 膏腴(yú) 逡(qūn) 镞(zú) 系(jì)颈     黔(qián)首

牖(yǒu) 氓(méng)隶     隳(huī)   鞭笞(chī)

3.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特别注意将文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读清楚,把本文多处的骈偶句式的特点读出来。

三、让同学齐读本文后,讲读第1自然段。

1.教师强调:

固:坚固的地势,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席:像席子一样地,名词作状语,包、囊:用法同上。

是:这,指示代词。

衡:通“横”(通假字)

2.学生翻译:略

3.请学生概括本段意思,并做简要分析。

教师强调:这一段主要写秦的强大是从秦孝公开始的。文章先叙秦国的地理优势和秦孝公的野心,    次叙 鞅辅佐下秦国取得的成果。

四、讲析第2段。学生朗读后:

1.教师强调以下词句: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纳。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因遗策:因,沿袭。

因利乘便:因,趁着。

开关延敌:延,引。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延,延续。

2.请学生简述本段大意。

3.教师提问:

九国诸侯的强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这些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强调:

首先写出了诸侯们买通天下之士,采用了合纵策略缔结了盟约;其次写出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各有所长;最后写九国之师军队强大,而最后的结果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样就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同时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国之所以强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是一种“仁政”,这种“仁政”得到秦国后代君王的继承,所以到了势力如此强大的地步,又间接地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做了准备。

4.学生朗读第2段。

5.作业。

(1)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2)完成书后练习第一题。

(3)预习第 3、4、5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奋六世之余烈:烈,功业。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阳:省略介词“于”,应为“聚之于咸阳”。信臣精卒:信,诚信、可靠。

以为固:省略句,省略宾语应为“以之为固”。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段写作的顺序,为背诵打基础。

教师提问:

(1)作者先用哪些话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实质?

强调:“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哪几句写他的对外政策?

强调:“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3)哪几句是写他的对内政策?

强调:“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让学生根据板书练习背诵。检查背诵。

三、学生朗读第3段,教师强调:

1.瓮牖绳枢:“瓮”、“绳”,名词活用作动词,“瓮”用破瓮做……,“绳”用绳子系……。

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两句中“足”和“起”后均省略介词“于”,为省略句。

天下云集响应;“云”、“响”均为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见书下注释)。

3.教师提问,学生在本段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问(l)陈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学生回答: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武器:斩木为兵

问(2)作者写陈涉起义突出了什么特点?

板书:

出身:缺乏号召力

才能:缺乏指挥作战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      不堪一击

问(3)作者写陈涉,突出了陈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众竟然一呼百应,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强调:

强大的九国之师联合攻秦,结果是一败涂地;弱小的陈涉之师却能“亡秦族”。作者通过这些内容.表现出了秦始皇由攻转守变化的关键;仁义不施。失去了仁义,使民心丧尽,失去仁义,就变得不堪一击,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了本段已经为文章最后提出的“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准备。

4.让学生熟读本段,根据以上板书的顺序,在课上背诵此段。然后集体背诵。

5.作业:

(1)巩固背诵第3、4两段。

(2)预习第5段;找出本文对比的内容,体会本文论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情况。找两位学生分别背诵第2、3两段。

二、学习第5段。学生朗读。教师强调:

1.崤函之固: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固的地势。

度长e大,比权量力:“度”“”,对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对文,都是比较的意思。两句话译为:度量一下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序;“朝”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

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致万乘之势:“致”达到。

2.让学生简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层次。

3.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作者论述秦王朝的灭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内容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部队的素质和武器装备四方面同九国之师和陈涉对比,结果是后者远不如前者,却“功业相反”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全文结构上看,本段的第二层照应了全篇,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照应本文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照应本文第3段;“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照应本文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水到渠成地点明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根据本段层次,背诵。

三、请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讨论:本文是怎样使用对比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强调:

使用两方面的对比: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为秦国和秦朝的对比:秦国由弱到强,原因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这些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是“仁义之施”逐渐强大是必然结果。秦王朝由强到弱,原因是“废先王之道”不施行仁义,逐渐衰弱直至灭亡也是必然结果,这就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横向对比:首先拿秦国与六国进行对比,反衬出秦国的强大,含蓄地指出秦国历代君王“因遗策”施行仁政,势力才如此强大,为论点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次拿秦朝与陈涉对比,突出了双方的尊卑、才能、军队、武器的悬殊,而弱小的陈涉竟能一呼百应,共起灭秦,原因正在于秦朝的`“仁义不施”。最后拿陈涉与“六国之师”对比,前者势单力薄却起事之易,一举灭秦;后者势力雄厚却攻秦之难,自取灭亡,突出了陈涉的弱小以及败案的“轻松”,实际上还是为了证明中心论点。由此看来,几种对比,纵横交织,无疑增加了强大的论证力量,最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

四、教师带领同学总结本文的语言特色。

1.首先让同学找出本文的对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卷天下,包举守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3)“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教师简析。

以上第(1)句虽然“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并吞”之意;“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没有重复感,却突出地表现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话均为一个意思,但句句有力,强调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从结构上起到了强化作用,显得语势强烈,铿锵有力。

另外还有些句子骈散结合,非常灵活,变化多端,句式丰富多彩。

五、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总结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2.完成书后练习三。

[板书设计]

固基业(1)          兴

叙史实         充国力(2)          强     攻

过                 统天下(3)          盛     守

秦                 义军起(4)          亡

论  析原因                              仁义不施

第四课时

学生依据注释理解文意,并归纳文言知识。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       合从缔交(通“纵”)

制其弊(通“敝”)         百有余年(通“又”)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赢粮而景从(通“影”)

2、古今异义

例句 古 义 今义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 水道的通称

赢粮而景从 担负 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 爱惜、爱护、喜欢

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 划分 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

A、名词的活用

例句 活 用 类 型 释 义

席卷、包举、囊括 名词作状语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 名词作状语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 名词作状语 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 名词作状语 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词动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名词动用 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名词动用 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例句 活 用 类 型 释义

追亡逐北 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动用法 使……退却

约从离衡 使动用法 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动用法 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动用法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 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例句 活 用 类 型 释义

会盟而谋弱秦 形容词使动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词使动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词使动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词动用 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          出处         释义)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 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 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过秦论》 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 《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     释义)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 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 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③固(例句 出处 释义)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 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 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 《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④利(例句   出处   释义)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 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孙子谋攻》 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冯婉贞》 有利于

⑤遗(例句    出处   释义)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过秦论》 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 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 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给予

⑥度(例句     出处      释义)

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非子》 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 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 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 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 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 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e大 《过秦论》 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 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通“渡”,过

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③陈利兵而谁何。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明确:①判断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介词结构后置。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本课的生字、多音字、通假字。

兰亭集序(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

扬州大学附属中学林玲

教学目标和重点:1.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的诗文的意图。

教学方法: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

预习字词:魂牵梦萦(yíng)忐忑(tǎntè)不安怯(qiè)生生

悠邈(miǎo)崎岖(qíqū)三匝(zā)

铩(shā)羽而归谪(zhé)居欷歔(xīxū)

桑梓(zǐ)屹(yì)立搭讪(shà)

发轫(rèn)濠(háo)水翰苑(yuàn)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二、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

教师补充: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三、文本研读

1.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请同学们找找能帮助我们理解该作品的关键段落。

明确:文中第一节。该段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该段多处引用古诗,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

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第二节)

明确:“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文中它包括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四个方面。结尾的两个比喻形象说明了“童年的烙印”与自己不可分割的特点。

3.少年离家的两种情况。(第三节)

明确:第三段从少年离家写起,写了两种情况: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

4.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第四节)

明确:紧接第三段按时间顺序写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明确: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6.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第六节)

明确: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四、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

五、布置作业,完成《学习与评价手册》相关内容,课后收集有关写家园之思的名句

---本文来源:我爱语文[www.52yuwen.com/]欢迎光临最大的语文公益网站!---www.52yuwen.com/Article/Class14/sjgz/07/12881.html

上一篇:师德师风培训安排表下一篇:乌鲁木齐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