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共10篇)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1

青泉学校董建才

假期里,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的经典教育理论著作,这本书我不只一次阅读,读后使我感到激动、赞叹、惊异。特别是,这卷书中的第一章里,“思维与情感的统一”、“我们的传统”和第四章里的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这三个内容更使我感悟颇深。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他的确是品德高尚,心地纯美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赤胆忠诚的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为培养高水准的跨世纪人才做出了贡献。

在第一章“思维与情感的统一”这个教育过程的细节和奥秘中,他阐述了这样一个实例:词语怎样进入儿童的意识?词语怎样成为思维工具?儿童怎样借助词语学习思考?思维又怎样反过来发展语言?在从教育学上指导学校精神生活中最复杂,最微妙的成分——儿童思维方面存在哪些缺点?读着读着这些实例与观点和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共鸣。是的在口语表达和作文中,学生存在的词语勉强拼凑、笨拙、死记硬背、模糊不清、枯燥乏味。除了书读得不多,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眼前那扇通往周围大自然的迷人世界的门关闭了。他们听不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不到云雀的婉转的鸣唱,看不到一年四季多变的山村田野。

的确如此,离开了周围的世界,离开大自然,便离开了知识与创作的重要源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孩子们领到永远常新的,取之不尽的知识——大自然中去,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工厂去。学习用词语表达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差别,这样方能写出生动有趣,感人的文章。

我继续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著作第四卷,第二章我们的传统,特别是一位化学老师e·e·科洛米钦科,1964年致毕业生的祝词,真令我惊异,他先讲述了自己能从事多少年教育工作,并且把每一年教育工作都称之谓一层楼,然后又讲述了,幸福——就是崇高的生活目的、理想,是人要力求达到的最高点。没有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不幸的,幸福之巅富于创造性劳动之中,创造性劳动能给每个人带来可贵的人的自豪感。接着他又讲了生命、贡献、爱情、良心,要不断的学习等等。这篇毕业祝词,最让我难忘的是:“你们虽然将里开母校走向生活,但永远都会留在我们心中。你们要知道,我们终生都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句好评而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要知道,也会因为听到关于你们任何一个人的不愉快的消息而使我们伤心。”多么亲切的话语,不是把每个学生离开母校当成是解脱责任,摆脱牵挂的开始,而是把每个毕业生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永远休戚与共,真让人激动啊。我作为一名老师,能深深体会到作为老师对学生的爱与期盼。

第四章的德育公民基础——道德教育的基本环节。那里的话语更是令人感动,令人难忘。是教孩子做人的经典语句:“你是生活在人群之中,不要忘记,你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愿望都会影响周围的人。你要知道,在你想要做的和可以做的事之间是有界线的。要检查自己的行为,问问自己所做的事是不是在损害别人和不利于别人?做什么事都要利于周围的人。”还有:“你在享受别人创造的幸福,人们给了你幸福的童年,你要以德报德。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都由劳动所创造,不劳动,就不能真正的生活。要做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患难的同志,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对坏事不能置之不理,要同坏事、欺骗和不正当现象作斗争。决不可向那种企图靠别人生活、损害别人、危害社会的人妥协。”多么全面的德育教育,既生动,又感人,同时又那么直白,易懂。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年轻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确实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中的8条——关于如何获取知识,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年来深深困惑着我的问题突然间有找到了方向。

记得第一次教育实习的时候,为了准备一堂课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查资料,认真读课文,教案反复修改了无数次。那次的课因我的精心准备而上的格外精彩,下了课很多学生跑来告诉我,我比他们原来的老师讲的好很多了,我至今仍记得那时的兴奋与激动。那是鼓舞我工作后走上讲台的最初的自信和成就感。

从那以后,我总结了一条自认为很游泳的讲课经验:把与该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都搜集到手,加以组织,最后安排上学生的活动,就可以准备好一堂课了。那时候,我认为找到了教学的不二法门。觉得只要课前认真的准备好每一堂课,就可以讲好课。而且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刚开始学生还很配合,很欣赏这道菜。课时间渐长,课堂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渐渐觉得我的课堂和我的语言和学生有了隔膜感,一些所谓的讨论和课堂活动也只是表面的,进行不到课文的深层次。有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在唱独角戏,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反而有一两次仍开教案跳出书本却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曾经多次跟其他老师讨论这一情况,很多时候都把问题归于学生对语文主观上的不重视,而恰恰忽视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直到那天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写下的这些话:

请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交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他认真的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你将会发现:那些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材料(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课上要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好像是人为地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有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有时教师甚至忘记了使用他所挑选的和准备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处于教师中心的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回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讲述是困难的,在这种课堂上没有不随意识记忆,因为在教师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情感,如果教师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气去回想教材的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儿童就不会感兴趣。

这段话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觉得自己在渐渐的走向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这类老师。那么怎样的讲述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那么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能够直接诉诸学生心灵呢?或者说又是怎样的课堂才算是诉诸学生心灵的好课呢?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告诉我具体的实例。在不断的寻找时我看到了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的教学实录,在讲完鲁迅的《祝福》后,李镇西老师这样反思到:

“我当然可以设计一个可以“讲”的比较精彩的教案,但我首先着眼于学生的“学”。这篇课文的参考资料浩如烟海,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仅凭我已有的对鲁迅这篇文章的理解,都可以把这篇内涵丰富,思想厚重的文章“讲好”。但是,现在我思考的或者没有把我的,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了去感悟课文,尽可能的尊重学生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

从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身上,我发现了那个不二法门的秘诀: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灵。

有人为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证足够的活动,提出了老师讲15分钟,学生练30分钟的设想。这种方法本身并无可厚非,然而,如果这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的讨论,那么全部放给学生又如何?如果该堂课的内容适合教师的讲解,那么全部放给老师又如何。

有一个老师在讲《再别康桥》,介绍徐志摩时,用了整节课的时间滔滔不绝的讲解徐志摩的个人经历和爱情故事,学生们被徐志摩的经历深深的吸引了,感慨颇深。

如果从新课程改革发挥学生主动性这一方面来讲,这位老师的满堂灌无疑是失败的,如果从文学作品诉诸学生心灵这一方面来讲,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

教无定法,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方向:一切为了学生。是的,道德、公民的精神、思想的财富是永恒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

读后,我掩卷细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孜孜不倦地拜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更全面的学生。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2

还在上中学的我, 翻到一本很黄很旧的竖排繁体字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一段段田园般的教学, 尤其是“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等篇章, 在我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迹, 种下当老师的理想种子。大学时, 老师翻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作为课外拓展阅读。苏霍姆林斯的教学技巧在模拟课堂教学时得以应用, 对三尺讲台充满了期待。后来, 应稿约写一篇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 重新找来《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品味其中一个个成功教学案例, 看到一个充满责任感、充满爱心的教育家, 把自己比作医生, 医治所谓“差生”“学困生”“学障生”的心灵, 让他们学业有成, 同时获得尊严。一次次的阅读, 让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新的认识。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 一个个问题———有效性教学、学业负担、大班额、教育问题的症结、阅读习惯、教学研究、学术论文……从脑海中迸出, 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功效在多条建议中都有阐释———有对教师、有对学生、有对家长及社区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一、阅读有助于教师掌控时间, 掌握教学技巧, 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个案例在许多教师论文中被引用:一位历史老师讲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 课后, 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我想请教您, 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 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 总的来说, 对每一节课, 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 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 或者说现场准备, 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话开启了一个窗口, 让人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那么, 应该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这就是读书,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 每日不断, 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 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 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 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学科基础知识, 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 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 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以上这段话出自“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他还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 正是由于持之以恒的读书, 不断补充自身的知识大海……时间每过去一年, 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 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这里的问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 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 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 那么, 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 (叙述、演讲) 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我们应该读些什么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中建议教师每个月要买三种书, 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他说, 希望你到了你参加教育工作满十年的时候, 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 你才可以说, 为了上好一节课, 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只有每天不断地补充自己的学科知识, 你才有可能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你的注意中心的将不是关心教材内容的思考, 而是对于你的学生的思维情况的关心。这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技巧的高峰, 你应当努力向它攀登……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要掌握这一门艺术, 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你读过的每一本书, 都应当好比是在你的教育车间里增添了一件新的精致的工具。

只有教师爱上阅读, 教育才会改变。到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班进修, 才知道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距在于读书多少, 研究生从导师处获得阅读书目, 开始专题性地阅读, 日积月累, 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可同日而语。我们强调学生应该加强阅读, 但教师自己却不阅读, 又如何能把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该怎样让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指出:如果教师的智力生活是停滞的、贫乏的, 在他身上产生了一种“不尊重思想”的征兆, 那么, 这一切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学生从他的话语里感觉到他的思想的停滞僵化, 教师不尊重思想, 学生也就不尊重教师。更加危险的是, 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相反, 如果学生感到教师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 如果学生深信教师今天所讲的不是昨天讲过的话, 那么, 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师在所教的学科方面, 如果没有更深的专业知识, 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教学的常识, 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读书, 读书, 再读书而已。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 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 要喜欢博览群书, 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 深入地思考。

二、阅读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掌握思考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1. 在思考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因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在“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一个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的学生, 能够更迅速、更顺利地应付任何作业。在他的脑力劳动中就没有死记硬背。因为他能够清晰地领会对象的整体和组成部分、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制约性。这样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 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 教师工作就容易多了。这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阅读对于学生已成为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那就没有必要花费许多时间给学生补课。

在“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中提到,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 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 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阅读技能不单单是个基本的文化问题, 而是学生在课堂上和独立阅读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阅读中思考, 不仅思考眼前的东西, 而且思考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否则, 只能让学生头脑变得更迟钝, 让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变成一堆僵死的、不再发展的东西, 因为, 这些知识不被迁移, 不能被新的事实所丰富, 不能用来解释新的事实。

2. 在阅读中发展思维, 掌握学习内容

在“‘两套教学大纲’, 发展学生思维”中,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把握住两套大纲:一套是学生必须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一套是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学生要牢固地识记公式、规则、结论及其他概括, 他就必须阅读和思考许多并不需要识记的材料。阅读应当跟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如果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 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括的基础, 那么, 这种阅读就有助于识记。这种阅读被称之为给学习和识记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阅读。学生从对材料本身的兴趣出发, 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的东西越多, 他再去识记那些必须记熟和保持记忆里的材料就越容易。”如《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世界》等科普性书籍、杂志、网站就是第二套大纲的材料。这样, 能促使学生把现在学习和即将学习的东西, 变成乐于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中提到, 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的学生, 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 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科学,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而我们又不可能及时的把日新月异的新概念和规律补充到中学教学大纲里。所以, 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经验的理科教师, 有意将某些东西留下来不讲, 让学生去科普书籍里寻找。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后进生’的工作”中提到, 他从来没有给后进生补过课, 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他只教学生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 激发它的觉醒。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 是防止死记硬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强调“阅读是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 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即有阅读时间, 出于爱好、出于求知愿望的阅读, 而不是出于背诵和记忆要求的阅读。

3.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在“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中指出, 缺乏阅读能力, 将会阻障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 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 他就不善于思维。在“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中对学生提出建议: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 那你就每天读书。读与你最爱的学科有关的科学著作, 要每天读, 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 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 你学习起来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 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 有千万个接触点, 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 被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 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同时, 应严格挑选阅读的书籍和杂志。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想把一切都读过。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要善于规定自己的阅读范围, 把那些可能打乱你的学习制度的东西割舍掉。但同时也要看到, 随时都可能出现事先没有料到的而又必须阅读的新书。为此, 就必须有时间后备。只有在课堂和记笔记上善于从事脑力劳动, 防止“紧急突击”应付考试, 才能赢得这种时间的后备。

关于阅读, 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怎样听课和分析课”“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等建议中, 苏霍姆林斯基都提到阅读的重要性、怎样阅读、阅读情境的创设。

三、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 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与孩子共同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中提到, 书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家长多读书、多思考, 才便于满足和发展儿童的求知欲。家长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 孩子也就会热爱它们。没有书籍、没有一定藏书的家庭, 会使孩子变得头脑迟钝, 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家长的智力兴趣与孩子自己阅读同样重要, 家长若能了解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心理发展的规律性, 就会走进孩子心灵, 与孩子有更好的沟通。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人, 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值得永存 篇3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问世,是教育家用一生的心血筑就的纪念碑。人们,尤其是教育界的学者、专家、教师们,在这座纪念碑面前,可以聆听到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有益教诲;可以汲取到许许多多用来丰富和指导自己工作的理论和经验;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如何做人的镜子,给人以启迪;在许多方面,它可以作为一部教科书──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素质教育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这部“选集”,虽说过去有部分单行本,但皆因出版时间较久,翻译水平、文字水平都有不够完美之处,有些译文尚不完整,节译、意译、错译和疏漏之处也有不少。这次经过原译者以及一些教育专家、翻译家重新加以认真细致地校订,好些地方还进行了重译;在文字方面做了全面认真地推敲、斟酌和润色;在统一译名、译文方面也耗费了大量时间,付出了莫大的艰辛;在引文上,尤其在引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方面,一一核对,只要是有新版的,都按新版的译文引用;《选集》中的第五卷,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论文集,鲜为人知,这次也请专家重新译了过来,奉献给读者;每卷后都附有注释,是原著的补充,也是第一次奉献给读者,有助于读者理解原著。

读《苏霍姆林斯基选集》有感 篇4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他提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还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可见其对德育教育的重要肯定。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学习专家那样的思考方式,做个智慧的教师,公正、平等、仁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无限的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他提出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他还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可见其对德育教育的重要肯定。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他提出了“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的主张,并努力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他同时指出爱不等于无原则的溺爱,应该用严格的纪律和道德规范去要求儿童,并注重通过集体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学习专家那样的思考方式,做个智慧的教师,公正、平等、仁爱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观察学生的表现,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巨大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无限的创新能力。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个道理。那么,班主任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平时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耐心细致辅导学生的精神;积极向上、与人为善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不用教师自己表达就能起到很好的感染学生的作用。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也表示:“要尽可能少请家长们到学校来对孩子进行道德训斥,而因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同父母在精神上交往,这种交往能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教师动辄把家长请到学校“告状”,这种做法无形中既伤害了孩子,又失去了家长的信任。孩子现在需要的不是打骂,而是帮助。如果,家长和教师能一起来帮助学生,那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是幸福的。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6

要做好老师,我觉得首先要做一个爱读书的人。第三十三条建议是写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年青教师的。归纳一下大概有三点:

1、必须点滴地积累起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

2、要培养自己有一颗敏感的心灵。

3、要积累起一定的习题集。这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在这条建议里,他又提出了读书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的意义。他建议大家每个月要买三本书,一种是关于自己学科的,一种是关于人物传记的,还有一种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这三种书对于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来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买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读,那么读又是为了什么呢,除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之处,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智力大厦。

“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个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爱读书的人。但对于书的选择我们不能仅限于优美的散文,感人的小说,浪漫的诗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果我们想受孩子的欢迎,我们还要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读〈〈十万个为什么〉〉读怀特。如果我们想成为一个教育的引领者,我们更要读各种专业的论著。从现在开始始终处于一种读书的状态,让阅读真正成为一辈子的事。当然在处于读书状态的同时还要进入写作的状态,可能我们写不出很专业的论文,但我们可以写教学杂记,记下你在教学中一点一滴的体会和感动。或许那就是一粒粒珍珠,有一天它就可以穿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我们也可以写读书笔记,更要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和学生一起写作不仅可以在指导时胸有成竹,还可以智化我们的心,让我们和孩子走得更近。

做一个好老师,还得是一个热爱教师职业,爱孩子的人。

在这里我觉得爱孩子是前提,只有爱孩子才能热爱你的职业。其实,我们也爱我们的职业,只是爱得没有那么执着。我们也爱我们的学生,只是爱得更多的是那些我们觉得讨人喜欢的孩子。以前我常说这样一句话,看这些孩子不教他们觉得一个个都很可爱,教了有的就没那么可爱了。为什么,因为教了,在教师的眼里孩子就分了等级,就有优生和差生。差生影响班级的排名,甚至影响教师的竞争上岗,能再可爱吗?考试、排名,成了我们追求理想教育路上的一个障碍。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说一种理想,就是把你的目标锁定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于每个孩子一天一点的进步,真正做到“有教无类”那样,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才会平和一些,我们对教育的热爱执着一些。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班级都会有学习不用功、成绩比较落后的差生,如何对付这些学生?往往是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们应该尝试着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所谓的“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我试着从课堂的点滴中努力去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我都会去赞扬、鼓励他,试着让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一些一开始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现在慢慢也能坚持认真听课,甚至还记起了笔记,当天的作业没能及时完成。第二天会把做好的作业亲自送到办公室向我道歉,这时,我会毫不吝啬我赞扬的语言。因为我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做一个好老师,更要勇于想象,敢于实践,勤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爱,点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这与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创新、个性发展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想只要教师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7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之处. 利用几天假期, 我重读了他的书, 他的“教育的技巧”在我看来没有技巧, 只有一个职业教育者对学生坚定的爱.

一、孩子们的欢乐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每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我们都会感觉到, 他只是怀着真诚的情感和孩子度过每一天, 从中收获教育的感悟和生命的快乐.

让我们先来看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和做法, “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创办快乐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等, 你能说他是过时的? 你能说他“没有理论”?

他说———“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 ”

我们由此坚信, 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绝对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主义者”, 他来自于乡村小学、乡村初中, 来自于平常人, 来自于“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满腔教育赤诚.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职业特点, 还有对孩子深深的爱, 让他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爱孩子, 要爱得纯粹, 爱得自然而然, 就像日出日落、江水来去, 就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掺杂功利心和私欲.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而孩子们的快乐, 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 ”

二、尊重也可以征服

许多人读苏霍姆林斯基, 不是因为理论, 而是因为情感.我想,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追求的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完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完全尊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 完全尊重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和数学本身的规律. “三个完全尊重”一定会释放学生的热情, 激发教师课堂教学的春天.

比如他说, “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 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 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 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 而这时, 孩子才会把一切都告诉他. ”我想, 上课时, 对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 投去友善的目光, 提倡“和谐的教育”, 我们相信,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教育, 教育既然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影响, 那么, 春风化雨永远胜过皮鞭和讽刺.

教学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 这也是对孩子的爱. 比如我所从事的数学教学. 大多数人认为, 课前要安排学生预习, 我却恰恰相反, 一旦学生课下预习好了, 课上没了新意, 积极性就会大大减退, 而且, 学生的预习, 基本上就是根据课本的设计顺序把主要内容看一遍, 比如一个定理, 他看看定理的内容, 再看看人家的证明过程, 就算预习好了, 第二天也能说个差不多, 这算好学生, 更有甚者, 把定义定理背一遍, 也算预习了.

比如, 教“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一课时, 我尝试着这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理解好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之后, 我先让学生画好几个圆, 在每个圆中画好圆心角, 再在每个画好圆心角的圆中画圆周角, 看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 并且任何学生不准看课本, 同时还要思考这样画的根据. 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积极地去操作, 兴趣不自然的就有了, 等大多数学生举手想回答的时候, 我说谁乐意板演的谁上, 学生会都抢着上. 积极思考之后, 大脑稍微有点疲倦的时候, 来点争抢, 活跃课堂气氛, 也使学生忘记了疲劳, 在学生的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在证明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时, 我让学生根据图形, 自己试着去探讨, 开始时独立思考, 谁先推理出来谁举手, 我先评判, 不当的给予启发, 等拔尖的学生基本解决了, 则让优秀的学生去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在这个过程中, 我也非常“狠心”, 也许这样的内容会憋学生很长时间, 会耽误正常的教学顺序, 但是这样“憋”一次, 学生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不要给我忠告, 让我自己去犯错, 学生这样说. 今后, 学生如果再遇到同样的问题, 就会运用自己体会出的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一般—特殊”的数学思想.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尊心, 如何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 不应挫伤他们心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

我的感觉是, 只要你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 就没有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 只要数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 你的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只要你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一点点进步或优点进行鼓励, 尊重了他们, 尤其是尊重了他们的自尊心, 你就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

三、人只能由人来建树

众所周知, 使用小组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组织能力. 但是, 小组教学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 它要求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就数学而言, 我认为, 教师首先是小组学习的选材者, 使用小组教学, 不能盲目地用, 必须有合适的内容, 尤其是具备交流的价值. 比如, 数学中的开放题、探索题、一题多解等题型, 在一节课中适当设置, 不能整堂课地使用. 其次, 教师是小组教学的引导者,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适时控制课堂.

比如, 等你抛出一个问题, 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 千万别上来就讨论, 这样的问题都是有深度的, 一般水平的学生一看不会就想问, 此时优秀的学生还没思考出来, 其他同学不停地问, 极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适得其反.

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老师要不停地观察, 看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情况, 若题确实难, 老师可适当点拨优秀的学生, 若优秀的学生寻找出思路了, 则宣布小组交流, 此时的老师要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防止有偷懒的学生、有歧义的学生过分地争执, 有心不在焉的学生等, 给予提醒或评价.

杨振宁多次说过, 在国外许多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学者, 如果用目前国内的衡量标准, 都会早就被淘汰掉. 我们现在确定所谓的“差生”“后进生”, 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就是作业和考试成绩. 但这是标准的错, 不是学生的错.

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评价思想探微 篇8

关键词: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43-02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一生呕心沥血创作出许多蜚声海外的优秀教育论著,这些作品涵盖内容极广,涉及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他凭借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多年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颇有见解、个性鲜明的教育理念和主张。他主张进行和谐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和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其中包含了多元的学生评价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探索他的多元评价思想以期对我国当代的中小学生评价改革有所启发。

一、评价的前提是师生问的相互尊重和信任

评价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只有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互相信任和怀有好意的基础之上,评分才能成为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刺激物”。在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得出的评价结果其可信度才是最高的,其效力也是最大的。因此在作评价之前应检查评价的双方是否平等互信。评价一旦和人结合就不仅是一种工具,而具有了情感因素,通过学生对教师所给评分所抱的态度。就能断定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是否相信和尊重教师。

二、评价的本质目的是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能够使学生在评价中看到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能够感觉到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这才是评价的真正目的所在。他说:教育和教学的全部技巧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为人师者,要深刻认识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是给学生带来快乐,引领其上进。

三、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励

众所周知,评价有诸多功能:鉴定、选拔、诊断、激励、发展等。苏氏则更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他认为“评价里包含着刺激。应当使儿童在这种刺激的影响下确立一种要学好而不要学坏的意向。通过这种评价不应当使儿童对于人们怎样看待他抱无所谓的态度”。评价应该发挥它的正面引导功能,应尽可能消除他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评价是教师手里的一种教育工具,它应当激发儿童的学习愿望,帮助形成这种愿望,而不是对于不愿学习者的一种惩罚。”通过评价激励儿童产生想要学习的愿望,使其愿意学习、重视学习从而爱上学习、善于学习。“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一点,那就会酿成大祸--m惰和散漫。”由此可见评价的主要功能不仅仅是鉴定和选拔,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使其从内心深处愿意学习,使学习变成主动的行为而并非被动的接受。

四、评价的内容多元化

(一)从微观上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

教育心理学中把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即事实性知识,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又可以称为记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苏氏认为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将两者结合。但后者的比重远大于前者。诚然对记忆性知识进行评价很有必要但应注意“避免提这样的问题。要求学生准确无误地重复教师所讲的东西或者从书本里背诵的东西”。旧这种评价仅仅把学生看作重复机器。这种简单的重复不仅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作能力的提高无丝毫用处,反而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苏氏提出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说在教育过程中有一样非常有趣的东西——“知识的转化现象”指的是思维逐步深入到知识中去的情况即学生能够在已学的知识中发现新的规律性的东西并以此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从宏观上注重全方位的评价

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单纯学业分数并不代表他的全部,作为教育者来说我们的角色并不只是授业解惑。更要进行传道。“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教育者就根本不算教育者一因为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分数只是学生学校生活中一小部分而已,它根本无法代替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不仅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更是有思想,有精神的。“如果人的精神生活仅仅局限在这个领域里,它只能在掌握知识上、分数上表现自己。那就会有失败和困难在等待他,使他的生活变成一种痛苦(一位母亲说:我的女儿流着眼泪打开写满2分的记分册。恳求说:“‘妈妈。咱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由此可以看出苏氏的评价内容是全方位的,而不仅限于对学生智育的评价,是对学生整个精神生活的评价。他提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喜欢做的事。教师的职责就是全力去发现学生潜在的特长然后去培育,而不只局限于学生智育的评价。

五、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一)因才施评、因人而异强调差异性评价

每个人因为身心特点、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不同而形成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学习基础。所以对同一个教材的理解上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其进行评价时不能一刀切。评价的关键在于使每一名学生的潜力得到发挥。使其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苏氏提出分层布置作业的评价方式,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在这种做法下。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有的快一点,另一些人慢一点。学生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见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快乐。”这种做法对于教师来说在作业布置和教学任务的分配上是一个挑战,要求教师周密考虑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将要做什么,要求教师精心挑选适合每一名学生有所进步的作业。

(二)提倡延迟评价

所谓延迟评价又称为缓评价。即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感到不满意,可以申请再考试或再评价,直至对自己的评价结果感到满意为止。苏霍姆林斯基从来不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这并不是意味着所有的学生智力水平都很高。而是对学习吃力学生的一种保护和激励。苏氏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论如何也不能使这种愿望消失,评价亦是如此,正如上文所说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发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没能掌握知识的学生来说打不及格分数时一定要慎重。如果武断地为已经很努力而效果不佳的学生打不及格分的话,会严重挫伤其积极性,使其精神压抑、心情郁闷,头脑会变得更加麻木。所以苏氏认为“如果学生还没有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那就不评定他的知识—应当设法让学生首先学会知识。”

六、对我国中小学生评价改革的启示

苏氏评价观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快乐学习、愿意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他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评价都是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学生的精神世界是否丰富充实。而不仅仅为了评分而评分,他的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的中小学评价改革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对立观念,虽然和谐平等的师生观已被呼吁多年,但实质上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并未真正改变。教师能够在理论上接受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但在实际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作用。在这种看似平等其实不等的前提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便很难形成。没有对彼此的信任和尊重,这种评价结果以及对结果所抱有的各自的态度便不能令所有人信服。其次应把“学生”这个称呼改为“人”的称呼。这就要我们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千姿百态的人,在众多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人的面前,我们的评价亦应有不同的方式和结果。而不是仅有一种评价标准、一种评价方式、—个评价主体、一种呈现结果。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 篇9

——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近日,研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发现他在书中强调次数最多的,也是给我震撼力最大的,是他对“阅读”的强调与重视。

他在第二条建议——“教师的时间从哪儿来?”一条中,指出教师读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说:“要让每一节课成功,有效率,这就要提高备课的效率,如何提高?不仅仅是看教参、课本,他的思想应扎根于你的脑海,这思想从何而来?——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教科书里的那点东西只是沧海一粟„„”说的多好啊,我们很多老师抱怨工作累,时间紧,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指点了迷津——快乐阅读,快乐人生。

他在第三条建议——“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一条中,指出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他说:“教会学生理解地阅读,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这里,他把阅读能力和智力挂上钩,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他在第四条建议——“把基础知识保存在学生的记忆里”一条中,指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说:“课外阅读,学生会发现他们对周围世界中不懂的的东西越多,他们求知的愿望越明显,那么课内听课的兴趣就越高。”

也许我们老师都碰到这样的问题,就是对班里的学习差生很头痛,感觉给他们补课特别难,就是事倍功半。不要忙,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又给我们支招了——他在第六条建议—“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条中,指出阅读对学习差生的极其重要。他说:“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交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有力的手段。”在第十九条建议中,他又进一步强调,阅读不仅能

挽救学生免于考试不及格,而且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这是多么绝妙的方法啊,赶快应用到教学当中吧,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怎样使学生愿意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中国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生愿意学习,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 智力生活,让他们经常不断地亲身感觉和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在这里,两位大师的见解可谓不谋而和。而苏霍姆林斯基又进一步指出“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才能亲身感觉和体验到运用知识的快乐,才能愿意学习。”(第五十四条建议——怎样使学生愿意学习?)可见,阅读又是学生愿意学习的原动力。

在无数次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后,苏霍姆林斯基感觉还不够,所以在第六十条建议中就直接正面提出——“必须教会儿童阅读”。为什么?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力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时期没有学会阅读,那他以后要学会就比较艰难。”早点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真是刻不容缓。

„„

阅读如此重要,那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四十二条建议中提到“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学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儿童在小时候听过哪些故事,学生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是否注意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相互关系,等等。”短短几句话,其实给我们家长、学生、老师都提出了要求——

要我们家长在家里要读书,有一种很好的读书氛围,孩子在小时候,要给孩子讲故事,培养孩子对书的喜好;

孩子长大一些,成了小学生,就要自我约束,培养自己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一位好老师不仅自己是一位好读书者,而且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堂上,能巧妙的把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专著心得体会 篇10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专著,感触颇深。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素质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我获益匪浅,认为阅读教育专著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二十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而且影响极大的一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十七岁初中毕业后,就当农村小学教师,二十九岁起担任一个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直到五十二岁去世,始终没有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在并不算长的一生中,这位有心人立志教育改革,潜心科学研究,写出了四十多本书和六百多篇论文,理论上自成体系。苏联中央级和地方级的出版社,分别为他出版了两套多卷本的教育文集。他在苏联教育界的地位,不亚于过去的马卡连柯,而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成就,甚至比马卡连科还更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上,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牢;这种东西存在于教师心灵深处,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苏霍姆林斯基用真诚的笔调向我们阐述了许多伟大的真理,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显过时。在今天教育的问题是具有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或消失。教师要多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书可以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通过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专著,从中悟出生动真实的道理,通过这些去更好地指导我们去教学。像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今后还要多看、常看、反复看。为了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意义,我们有这个必要去学习书本上的精华。不断地反思自己,总结自身不足等原因。作为老师,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点燃学生心灵中“想成为一个好学生”的火花,爱护好这点火花,使他能熊熊燃烧起来。

【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推荐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07-01

上一篇:连心村群众路线整改方案下一篇:我经历了什么诗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