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推荐14篇)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1

许静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特别是对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他们刚离开小学那种活泼、幼稚、充满幻想的生活,迈进中学大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非常新鲜。加之教师经常讲授做人的道理,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本质,他们写生活也是单纯罗列生活现象,加之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的文章自己都不很满意,交上来就是为应付教师。把作文视为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尤为重要。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通过工作实际,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第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第二,回忆引导法。

每个学生经历的事情是很多的,但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不予留意,不细心体会其中意义和感受。提笔写文章的时候,想象的成份多一些,叙述时主观经历和客观叙述往往脱节,多不从主观上体会,只是凭空想象去写,写出的文章很不感人。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如:要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怎么做?我曾怎么做?这样从生活中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对所记的人或事去体会和感受,会使他们有一种亲身经历感,即使是虚构,也能进入所写的人或事中,有了真情实感。

第三,广泛设想法。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到的文章很多,每篇文章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值得借鉴的,可以通过学习开拓学生写作文路子。比如我们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我志愿军战士高尚品质,讲此文时一方面要讲清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讲作者是如何选材的。讲完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新时代大兵的文章,教师负责收集材料,从多方面尽量多收集一些,然后让学生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文。抓紧一个中心去选材,学生收益很大,学生在错综纷杂的人物材料中准确选材,克服了过去材料一多,什么也舍不得丢,面面俱到的毛玻同时以课文为样板,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设题训练。现在学生看电视、听广播的条件好起来了,每天几乎都要看一段电视或听广播,不少同学对此只抱着消谴的态度,看热闹的多,品味的少。教师可以据此设置一些题目。如:《最新消息》、《影剧XXX评论》让学生每天看一段新闻或听一段广播,然后,把他们记录下来,稍加评论一番。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对于电视剧,教师可以根据预告组织学生选看。主要从人物形象、结构线索、中心思想等几个方面去评论。可以单项评论,也可以综合评论,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评论能力。产生了作文兴趣。

题目是文章的“眼”。题目新颖集中,可以吸引学生,唤起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提高学生细致的观察力,看到他往往不易抓住的素材;也可以造成作文一定的难度,写出一部分质量高的文章来,防止了千篇一律。如果题目老是《祭扫烈士墓》、《记一次植树活动》、《运动会上》等,学生感到年年如此,不用太费脑筋,只要写出一次,以后修改一下就可以了。

再者,批改方式也要新颖,才能保持并加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批改方式除教师眉批、面批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批,也可以采取教师领学生一起批和学生分头批的方式。教师领学生一起批,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中等作文,刻印发给大家,先理通文字,再看中心思想、布局谋篇等方面。然后师生从头开始一句句一段段讨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个句子不通,应怎样改正„„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提出见解和修改意见。学生分头批,每人一本作文,教师提出批改内容和要求,然后收上来。主要看修改情况,打分平等。通过这些,学生间距离可以缩短,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外,学生改学生的作文倍感亲切,没有拘束,便于学习长处,启发创新。还注意稳定学生作文兴趣,那就是讲的时候要注意多帮助奖励,少批评训斥;多教给方法,少空头说教,要善于因势利导。讲评作文要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写作成绩,哪怕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要充分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还要细致评点,使学生可以摸到布局谋篇的路子,表情达意的方式,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2

一.积极培养学生练写的兴趣

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写作训练中获得的。多写多练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成功的经验。但是, 如果学生没有练写的兴趣, 把作文看成是痛苦的差事, 就是多写多练也不能获得收益。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通过写日记养成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学生初一入学起, 我就要求他们每天记日记。初中毕业前至少写300篇。不少同学的日记内容充实, 字迹工整, 他们十分珍爱日记, 对它怀有深情。写日记, 有感而发, 没有思想负担。久而久之, 日记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写作兴趣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

2、写作形式要做到既保证重点, 又灵活多样。

如初中一、二年级, 重点是练习写记叙文, 仅这一种文体, 我就采用了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等方式进行训练。在练习样式上, 有缩写, 有改写, 有扩写, 有写梗概, 有写局部, 有实物摹写, 有看图作文, 等等。还有各种单项练习, 写肖像, 写一位同学的外貌;场面, 写影片中一位烈士就义的悲壮场面, 把一幅漫画变成对话形式的幽默小故事;景物, 洞庭即景等等。由于作文训练既突出了写作重点和训练目的, 又兼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因此, 学生作文兴趣增强了, 作文态度也更加认真了。

3、对学生的作文要充分肯定, 极力保护他们练写的积极性。

每次交作文前, 我都安排时间让学生互相传阅, 取长补短, 启发他们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传阅时, 学生互相改正错别字, 修改病句, 互相提意见, 甚至打批语。有时一篇作文, 老师没批之前已有二、三位同学批阅过了, 而且还郑重地签署了姓名。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互相鼓励, 互相磋商, 充分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作文讲评时, 我热情向学生推荐优秀作文, 引导大家剖析、评议、学习。对于较差的作文, 我也注意找出较好的语句和段落, 圈圈点点给以肯定, 或向同学推荐, 以消除作者的自卑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鼓励学生吸收课文中的滋养

写作和阅读是语文学科中密不可分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互相促进, 相得益彰。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吸收阅读的滋养, 提高写作水平呢?

1、我特别重视发挥讲读课对学生写作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为了以读促写, 对一、二年级我适当扩大教材量, 每学期讲读三十篇教材, 另教二十首古典诗词。还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八至十本。并写出阅读笔记。如初一上学期要求学生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西游记》, 下学期读完《童年》和《鲁滨逊漂流记》。初中三年读完国家教委规定的初中生必读的十部中外名著。学生在古今中外的诗文海洋中吸取健康的思想精髓, 领略艺术技巧的奥妙, 逐步提高了观察的能力、感受和认识生活的能力, 同时积累了作文的第二手材料, 相当数量的字汇和词汇。

2、组织讲读课的单元要把写作教学的因素考虑进去, 并摆到适当地位。

例如:在初一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单元中, 我把讲读课文《我的老师》、阅读课文《我的老师》、写作练习辅导《记我的一位亲人》等, 组织在一起, 这样学生练写写人的记叙文, 既了解到写好这类文章的基本要素, 又有范文中几种类型的人物形象可以借鉴。

3、引导学生在讲读课文中吸收并积累作文所需的第二手材料。

学了《我的信念》《父子情》《我的老师》等课文, 我便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掌握一些有关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生平和科学艺术创作活动, 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第二手材料写作文, 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有说服力。

4、鼓励学生综合吸收课文的滋养, 在作文中大胆创新。

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年龄特点;兴趣;范例;写作能力

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得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首先必须培养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学生只有产生了作文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是很强的,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要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老师应在“新”字上下功夫。

首先,教师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据学生基础和写作技巧实际,教师主观布置一个题目,提出几项要求后,强制作文的做法,特别是对刚上中学的初一学生,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他们刚离开小学那种活泼、幼稚、充满幻想的生活,迈进中学大门,对周围一切感到非常新鲜。加之教师经常讲授做人的道理,开始注意观察生活本质,他们写生活也是单纯罗列生活现象,加之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的文章自己都不很满意,交上来就是为应付教师。把作文视为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产生作文兴趣尤为重要。新颖的布置作文方式,可以唤起他们的作文欲望。把空洞的布置课变为生动、丰富的指导课,通过工作实际,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一、析题范文法

教师在布置作文的时候,应针对题目提出几个问题:从题目看写作范围是什么?应确定怎样的中心思想?通过哪些材料来反映这个中心?将怎样安排这些材料……提出这些问题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最起码对文章中心思想,布局谋篇有了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了,接着教师再根据析题内容,念一篇教师预先写好的小文,让同学看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还应加强?你将如何改进?如果你写此文章怎样安排才更合适?这样可以引出学生的思想,消除了作文的为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

二、回忆引导法

每个学生经历的事情是很多的,但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不予留意,不细心体会其中意义和感受。提笔写文章的时候,想象的成份多一些,叙述时主观经历和客观叙述往往脱节,多不从主观上体会,只是凭空想象去写,写出的文章很不感人。教师要注意采用回忆引导法,引导学生对经历过事情的回忆,细心体会其中感受。样写出的文章就有真情实感了。如:要写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应怎么做?我曾怎么做?这样从生活中的经历来引导学生对所记的人或事去体会和感受,会使他们有一种亲身经历感,即使是虚构,也能进入所写的人或事中,有了真情实感。

三、广泛设想法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学到的文章很多,每篇文章的内容和方法都有值得借鉴的,可以通过学习开拓学生写作文路子。比如我们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我志愿军战士高尚品质,讲此文时一方面要讲清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讲作者是如何选材的。讲完之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新时代大兵的文章,教师负责收集材料,从多方面尽量多收集一些,然后让学生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文。抓紧一个中心去选材,学生收益很大,学生在错综纷杂的人物材料中准确选材,克服了过去材料一多,什么也舍不得丢,面面俱到的毛玻同时以课文为样板,对不同体裁的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去设题训练。

现在学生看电视、听广播的条件好起来了,每天几乎都要看一段电视或听广播,不少同学对此只抱着消谴的态度,看热闹的多,品味的少。教师可以据此设置一些题目。如:《最新消息》、《影剧×××评论》让学生每天看一段新闻或听一段广播,然后,把他们记录下来,稍加评论一番。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关心国家大事,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对于电视剧,教师可以根据预告组织学生选看。主要从人物形象、结构线索、中心思想等几个方面去评论。可以单项评论,也可以综合评论,然后师生共同交流,学生扩大了视野,增强了评论能力。产生了作文兴趣。

再者,批改方式也要新颖,才能保持并加强学生的作文兴趣。批改方式除教师眉批、面批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批,也可以采取教师领学生一起批和学生分头批的方式。教师领学生一起批,从学生作文中选出2~3篇中等作文,刻印发给大家,先理通文字,再看中心思想、布局谋篇等方面。然后师生从头开始一句句一段段讨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个句子不通,应怎样改正……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提出见解和修改意见。学生分头批,每人一本作文,教师提出批改内容和要求,然后收上来。主要看修改情况,打分平等。通过这些,学生间距离可以缩短,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讲评作文要以表扬为主,充分肯定学生写作成绩,哪怕一句话,一个词用得好,要充分肯定,在肯定的同时,还要细致评点,使学生可以摸到布局谋篇的路子,表情达意的方式,鼓励他们要敢于创新。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4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是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技能中最重要的一个技能。小学英语新课标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听说不注重阅读,以及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因而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缺乏基本阅读习惯。

赫尔巴特曾指出,“因为我们有兴趣,我们内心是主动的。”阅读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积累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 “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让师生疲于应付而体验不到“教”与“学”的快乐。没有气氛、缺乏互动、草草了事的学习过程索然无味。因此,要让阅读教学“炫”起来,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兴趣,在互动、体验的气氛内让师生同乐于教学活动中。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或者说是对英语本身不感兴趣。

学生有兴趣,渴望阅读的时候,他才会想办法去读懂,理解语言材料。试想一下:一个中低年级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还较为笼统,往往只注意表面现象和个别特征。一个个单词的连接、一个个句子的堆砌能激起他们什么兴趣呢?而且在这个时期,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因此,阅读材料的趣味性、生活性、难易度都应把握好,争取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激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愿望。2.教学模式过于“直奔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上阅读课,第一个步骤就是教师把阅读内容直接发给学生,就像做一张测验卷一样。学生毫无准备、毫无感觉地就与阅读内容面对面了。学习这份材料需要什么背景知识?应唤起学生哪些已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如何帮助low—level学生积极进入状态?等等的问题似乎都不存在的。显然,这不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方式。其实教师应该对练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练习不仅仅是笔头的,作为口语言课,与听、说相结合是必需的;练习不仅仅是人与纸、人与人之间的,还可以是借助网络的;练习不仅仅是课堂内的,还可以是走进社会,体验感受的;练习不仅仅是教师布置的,还可以是学生自主创设编制的。3.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不够,背景知识缺乏。

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只限于课文。有些文章涉及到其它国家的人文风情或是中外文化差异的,由于背景知识的匮乏,学生的阅读没有拓展到课外,阅读视野也就不够开阔。因此在对课文的理解上大多数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

4.学生的阅读习惯很差。

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但很多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二.激发小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过程与方法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读写习惯和读写的技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小学阶段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因素有很多——学习目的,成就感,好奇心和教学法,教材,教师及环境等等。针对这些诱因,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了解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阅读心理。

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但他们的抽象意识不强,对于阅读更喜欢有插图的书,有情节性的故事描述。因此,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保持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不少学生不会阅读,是因为他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阅读主要指默读,因为出声阅读受发音的影响,只能逐词阅读,速度慢,而且易疲劳,不能持久,且干扰他人。当阅读一开始教师就应提醒学生不要以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室里应形成一种默读的良好氛围。

(2)培养学生成组视读的习惯。

小学生在默读时经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认,这既影响阅读速度,又阻碍对句子的理解。教师在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以意群为单位认读,例如:Ben lives in / a tall building.There are / twenty floors.He lives on / the seventh floor.Everyday / he takes the lift to go / up and down.Sometimes / he walks upstairs./ He likes walking./ It does / a lot of good / to his body.进而逐步扩大到整句认读。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效率。

(3)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

小学生一旦遇到生词会急于查字典、问老师或同学,而不是通过上下文、文章背景知识等猜出词义。长此以往,必会产生依赖思想,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智力的开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做猜词的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3.创新教学方法,深入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1)合理利用课文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是以词汇、对话、语篇这三个模块的方式来安排话题教学内容的。因此,教师如果只停留在“教教材”的水平上,那么就很容易走进“分块教学”的误区,即“词汇课只教词汇、对话课只教对话,一直到了读写课才教读写”。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话题的高度来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就能全面接触到话题讨论的各个要素,并获得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有序训练。到了第二课时,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话题进行复习、巩固和深化。到了第三课时,就是对话题的进一步内化和再一次丰富,使学生最终能形成应对话题讨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样的“话题式”英语教学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2)设计兴趣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在教学之前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又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能得到较大的提高。(3)以身示范,与生同读。

教师要让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兴趣,首先自己要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保持对阅读的高度热情,这种热情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胃口把适合学生阅读的英语故事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学生在觉得老师和自己有共同的兴趣之后,会更愉快轻松的阅读,形成良好的师生同读的和谐阅读气氛,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英语故事,阅读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4)把学生的阅读拓展到课外读物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为了有效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应该为他们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提供一个平台,有时间经常播放一些原版得动画片,学生获取阅读资源的能力不可低估,如英语报、英语画刊、英语故事书等,几乎人人都有,再加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资源,只要教师发动得当,措施得力,学生自身就能提供出大量的阅读资源。一般学生推荐的阅读材料都能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且学生所接触的阅读材料也往往是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很有推广价值。不仅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通过长久的积累对他们的词汇量,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可阅读的材料并不是很多,还有一定的局限,所以背诵和改编dialogu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等是小学教材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通常兴趣都比较高。教师可以结合所教的内容另外提供一些给学生背诵和演唱,并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好恶来改编这些小诗和歌谣,这既是对阅读材料的巩固,也是英语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

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事,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在以后的摸索,实践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5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更是当前作文教学的突出问题。实践证明,任何事情的成功,只要有了兴趣,就能做好。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唤起强烈的写作欲望,学生才能乐此不疲,喜爱作文,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一、训练学生对口语的`兴趣

口语是一种最简单的交际语言,它伴随人的表情、手势等,使之相互了解沟通。学生的作文包括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两种,口头作文其基础是口语,书面作文实际是口语的一种记录符号,所以学生的作文应首先从口语开始,充分并长久地坚持口语练习,提高口语的表达兴趣。

二、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带着情感去观察,观察时多种感观协同活动,增强观察效果,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其浓厚的写作兴趣,让学生随时随地观察,随时随地记录。比如可以写观察日记或观察作文,进而对同类事物的比较、鉴别,掌握事物的特征,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有血有肉,活龙活现,使观察与写作融为一体。

三、展开丰富想象的兴趣

想象应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切之中,是.com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在作文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想象。1.直观想象:借助于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想象求异,如观察校园里的秋菊花时,可想象出菊瓣像利剑;看到荷花时,可想象荷叶像绿伞等。2.情景想象:情景想象就是根据所处的境界,而进行的想象。如学生登山时,可想象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可培养学生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学生在阴森恐怖的境地时,引导学生想象飘落在荒岛的鲁宾逊,是怎样面对困境坚持生存下来的,这样就培养了学生战胜恐惧困难的胆小心理。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6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写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情绪呢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

一加强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须要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走进生活,积累题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重视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事实、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三自己评改,提高能力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评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常用的是互批互改,要求学生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读,找到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最后写出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差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可以从中学到好的写作方法,受到启发,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学生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得到教训。

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批改作文会使学生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化学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 篇7

1. 树立良好形象, 引发学生好感

“美感起于形象直觉”。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是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教师一走进课堂, 学生首先以审美的态度向教师投以注意的目光, 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 以及工整潇洒的板书都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 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初始魅力, 使他们产生兴趣。因此教师需注意自己的形象, 使学生心目中产生对自己的好感、好印象。

2. 上好绪言课, 培养学习兴趣

绪言课是化学教师与学生的首次教学交流。一堂好的绪言课会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情绪,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 在绪言课中, 我更多地考虑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使绪言课能够吸引学生, 帮助学生, 特别是帮助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建立信心。比如在导入新课时我演示了两个趣味实验———烧不坏的手帕和空瓶生烟, 充分展示了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 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然后逐步推进新课, 并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了一些学好化学学科的方法, 比如课前注意预习, 并在不理解的内容下做标记, 课中注意听课做笔记, 而且我一直强调化学笔记要简单明了, 都要做在课本上相关知识点边, 以利于复习, 并且要学会多思善问, 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巩固, 以及把所学到的知识跟生活中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一堂课下来,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空前高涨, 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3.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学习兴趣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 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 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 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意识到问题, 并创设问题情境, 帮助学生学习,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p H值为10的Na 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 H值为10的Na 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 如p H=10的Na OH溶液, OH-来源于什么?p H=10的Na CN溶液, OH-来源于什么?怎样描述溶液的p H?等等, 与同学们一起讨论, 思考, 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样处理, 学生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困难, 使学生愿意学习。另外, 在每节课的导入时, 也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与知识有关, 并且学生熟悉的生活, 实验现象的问题或者实验, 作为悬念, 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找“为什么”, 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 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4. 有意设置悬念,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设置各种悬念, 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乐学的有效方法。悬念的设置要有诱导性和艺术性, 要能引起学生的新奇感和好奇心, 并产生一种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效应, 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去探索问题。比如, 在讲钠与盐溶液反应前, 我问学生:“大家都知道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那么, 钠可以吗?”一句话把学生问矇了, 接着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个个充满兴奋好奇地演示实验, 并根据实验现象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最后我稍加点拨,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这样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 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5. 通过活动探究, 诱发学习兴趣

通过活动探究,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力及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 (实验、操作、观察、设计、讨论等) 寻找问题的答案, 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整个环节应该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思维为主线, 视听并举, 深思结合,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感知活动, 激发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譬如Al Cl3溶液和Na OH溶液的反应实验, 在实验前我首先提出:“往Al 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 OH溶液和往Na 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 Cl3溶液, 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做一做这个实验, 并寻求理论解释。问题一提出, 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 激发了他们去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此时,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讲清观察实验的思路。第一, 实验现象有哪些不同?第二, 涉及哪些化学知识和原理?随着实验的进程和问题的不断提出, 学生边观察、边思索, 激发了对实验研究的兴趣。此时, 教师还应讲清研究这些现象的关键知识是Al (OH) 3的两性, 而沉淀的生成及溶解决定溶液的酸碱性。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便形成了“从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到解释现象, 得出结论”一条研究化学实验的思路。这样处理学生学而不厌。

6. 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历来就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从感知审美到延伸审美再到深化审美, 最终在创造中学生的思维和对化学美的认识得以升华, 达到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用化学知识解答:如喜庆的节日里色彩斑斓的烟火就是碱金属的焰色反应, 银镜反应制取保温瓶瓶胆、制镜, 浑浊的泥水变澄清是明矾的净水, 烧鱼放些酒和醋有特殊的香味是酯, 家里用的肥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酯化的产物等。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回味、体会, 感受到生活是美好的, 并从中发现美。

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8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充分综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来积极主动地为音乐课的学习创设条件。

关键词:音乐教学 兴趣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学生可以通过唱歌、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体现自己的个性发展。作为素质教育的音乐课教学,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的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一种可激发学生某种兴趣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从而把他们引入到有关的知识中去,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我充分综合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开发其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来积极主动地为音乐课的学习创设条件。

1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我们要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要使自己的语言、范唱、演奏及动作都有生动的感情色彩。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时,学生自然会在教师的熏陶下出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情绪。教师应该微笑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只有這样,才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左右轻偏头表示活泼等。这些教学常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

2 采用音乐律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用拍手、点头、转腕、走、跳等基本动作和步法来实现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比如我在讲授《新年好》一课中,鼓励大家用双手拍击3/4拍的强弱关系——○○;在视唱谱时,用画圆圈的形式来体现乐曲的流畅性;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意识就变得非常强。在演唱歌词时,有的同学甚至加入了脚步的动作,边唱边跳,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某些动物的形象特征,如小鸟飞,小兔跳,小鸭走等,通过上述律动和模仿,既可以培养孩子对节奏、韵律、强弱的感觉能力又满足了他们好动的心理,从而更好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搭建“音乐平台”,激发学生的表演热情

我们的音乐课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孩子如何演唱,更多的是要注重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有的孩子在欣赏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这时我不会急着阻止他的随意,而是以赞许的眼神欣赏他的表演。遇上喜欢唱的歌,总有学生会激动的控制不住自己的音量来随声附和,这时我会鼓励他们到前面来,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演绎一下歌曲,进而达到情感的共鸣。另外,我通过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在每学期都会召开一次“班级音乐会”。每到这时,孩子们会积极地的分组、设计节目彩排,情绪高涨。通过搭建音乐平台,让每一位有特长的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就连平时不爱开口唱歌的同学也积极的参与其中,担当伴奏或伴唱的任务。这时的我就成了欣赏者和摄影师,为他们鼓掌喝彩,留下难忘的瞬间。在这样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既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热情又使其获得了审美愉悦的体验。

4 设置趣味游戏,提高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中可以创设形式多样的趣味性活动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如: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 我设置了“听音乐猜歌名”“辨别乐器音色”等形式。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旋律片段,让学生分小组竞猜,每组指定选手进行抢答,获胜一方有奖励,失利的一方就要进行才艺展示,这样大大提高了孩子音乐学习的兴趣。再如进行“歌曲接龙游戏”,老师演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们在课内所获得的音乐知识技能得到艺术时间的锻炼机会,学生在趣味的游戏环节中提高了学习兴趣。

5 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用班歌创作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在编创中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力。开学初我主持开发了“爱我班级,秀我班歌”的班歌创作暨歌咏比赛活动。学生们欢呼雀跃,热情很高,集思广益、请教老师,通过研讨一起寻找合适的曲目,共同填词进行班歌创作。创作歌曲把每位同学的心都会凝聚在一起,同学们在演唱班歌中也变得更团结更有活力了。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自唱班歌的实践活动,不仅学到了简单的作曲知识,还增强了感受音律美,追求艺术美的能力,更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展示了班级个性风采,和谐了校园氛围。

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学生的美感,坚持从培养学习兴趣出发,在学习过程中精选一些妙趣横生的教法,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音乐的舞台,一个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一个充分展示音乐的灿烂天空。这样学生们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孩子们才会喜爱音乐,融入音乐,学好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为在音乐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靳诗雨 浅谈少儿古筝音乐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大众文艺》 2011年14期

[2] 谷迎迎;;浅析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状况[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培养兴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篇9

丰润区左家钨镇北夏庄中学何卫东

中小学音乐课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教师的主导是关键,首先应根据儿童心理、生理特征、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恰当的安排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富于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中结合技能的训练,在技能的训练中结合知识的传授,并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进行讲解、训练,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在十年的中小学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对一至九年级的音乐课堂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趣,激发兴趣,发展个性。

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个优美整洁、音乐气愤浓郁的学习环境。其次,要用生动形象、精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幻灯、录音、图片、卡片等直观教具结合范唱和弹奏展示歌曲旋律及表现内容,使学生随音乐及直观教具创设的情境去想象理解,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智慧的启迪。

2、歌唱结合“律动”表演让学生展现音乐才能

唱歌结合“律动”表演,是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分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培养的目的。如在教《洗手绢》这首歌时,教师可根据下列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边唱边动作:洗手绢前袖子的动作;表演洗手绢的动作;表演洗完后的喜悦心情的动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想动作来表现,既学会了歌曲的演唱,也训练了节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编创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

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这是学生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尽可能从学生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编创一些儿童喜爱并能感受的音乐游戏,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如,让儿童扮成各类音符,一起做“小音符找主人”的游戏,在地上画五线谱或简谱,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着找位置,还可以进行读谱比赛、视唱接力赛等活动方式,使儿童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心情。

4、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

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学生听了势必会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相反,教师如果语言丰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语言,学生会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思绪敏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那些富有幽默感,谈吐诙谐,风趣机智的老师,往往更善于缓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一些突发事件,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

培养兴趣谈英语教学论文 篇10

体育院校向来以体育教学为重点,在追求体育成绩的同时,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薄弱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体校教学难度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逐渐成为制约体育院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英语教学是这些学科中难度最大的,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展英语教学工作,是当前体校英语教学的重点。

体校学生的特点是训练场上精神抖擞,文化课上昏昏欲睡,加上英语的学习难度较大,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中常产生畏难的不良情绪,学习缺乏积极性,常常应付过关。如何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是体校英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培养体校学生英语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某种事物有了兴趣,才有参与的热情和钻研的动力。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的情绪反应。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表现为是否愿意钻研、是否对学习保持好奇心、能否积极参与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等。研究表明,学习成功与否的因素中,学习兴趣的影响为26%,兴趣缺失对失败的影响为35%,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影响是很大的。

体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有的英语基础薄弱,这些都导致英语教学开展困难重重。笔者认为,若要从根本上改变体校英语教学,必须要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体会到英语的有趣之处,不再害怕英语、讨厌英语,扭转英语教学的困境。

二、建立兴趣教学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1.充分了解学生,找到英语教学的切合点。

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区域,他们之间有各不相同的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区域限制等,造成千差万别的不同。

同一班级里,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差别让人咂舌,基础好的学生基本不需要老师过多辅导,他们有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基础差的学生连基本的英语单词都需要老师反复诵读。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学习要求,基础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不要放弃,从最基础的开始学起,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总之,不同的英语水平,要有适合的学习方法,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根据实际找到英语教学的切合点,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进步带来的自信感,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对英语的恐惧情绪。

体校学生学习知识薄弱体现在多方面,英语更是难上加难,某些学生直言对英语毫无兴趣。据统计,几乎70%以上的体校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加之英语基础薄弱,更是对英语“谈虎色变”。他们在成绩差——没兴趣——恐惧英语的恶性循环里无以复加,因为成绩差所以不想学,因为不想学所以讨厌英语,甚至在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开小差,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其实英语并没有那么可怕,许多时候是自己的心理导致对英语的厌弃,是自己先入为主地将英语定义为很难学、学不会,其实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所以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减压,减轻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减少消极思想的存在,每一次的进步都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学生不断增强信心,继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我满足感。

自我满足感是学生对自我肯定的一种感情,是指他们在取得进步后对自我认知的感情。体校英语教学,要将自我满足纳入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一个英语单词、一个语法词句等简单英语开始,逐步产生满足感。当他学会了,就会在心理上认定“我能学会英语”,一旦形成这种好的自我感觉,学生就会慢慢不断进步,对自己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会慢慢提高。

三、体校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实施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形成活跃的学习气氛。

学习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从语言本身的特点着手。多说、多练、经常和学生沟通,是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比如,经常在班级里开展英语朗诵比赛,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一个小短文,在学生积极的参与下,课堂气氛活跃了,多说英语的目的也达到了。体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多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给予及时帮助并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会因为困难而轻易放弃。教师要在交往中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让他们不会产生自卑感和距离感而疏远和老师的接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助力,可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在愉快的教学中掌握知识。

2.师生互助,搭建英语学习的平台。

学生害怕英语、放弃英语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英语的恐惧心理,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对待英语的困难点,帮助学生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为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同时,可以让学生们自发组织,让英语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局面。

另外,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术语的训练,再结合体育活动的需要,将英语教学和体育训练结合在一起。比如,篮球比赛用语、田径比赛用语等的专题学习。这样既完成了英语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英语运用到平时的训练中。

3.寓教于乐,开展兴趣渗透教学。

体育学校的学生存在很强的竞争意识,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用英语竞赛的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他们不甘落后,必然奋起直追,也必然能形成一股强的大的学习力量。经常性地开展类似的活动,比如单词拼写比赛,形式小而作用大,易于组织开展,可以成为英语长效学习的方法。

四、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11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必须在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学习上来,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这样导人: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途中又饿又渴。悟空说:“我去找点吃的吧。”不一会儿,他抱着一个又圆又大的西瓜,馋嘴的八戒直奔过来,悟空一把拦住:“慢着,八戒,你是吃这个西瓜的1/2、2/4还3/6呢?”八戒 一边挠着后脑勺,一边抹去嘴边的口水,一边说:“我当然要吃3/6了,因为它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大,吃得自然就最多了。” 于是,他大声叫道:“猴哥,我要吃这个西瓜的3/6。”孙悟空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学生此时心里充满疑惑,不明白孙悟空的为何发笑,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出来,抓住这个契机教师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的三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纸片,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 然后把其中的一份、两份、三份涂上颜色,最后分别剪下三个涂色部分进行比较。结果比下来三个比值一样。这样用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分散了新知识的教学难点。

二、在课堂上强化兴趣

小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喜欢玩,如果小学数学教师紧紧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加入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小游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且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掌握所求知识,那么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2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练习,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可以设计一个集体游戏——“打扑克”:课前先把硬纸片剪成扑克牌一样的大小,然后在纸片上写上一些20以内加减法算式,全班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套扑克牌,比谁抢算的次数多。名义上是“打扑克”,实际上是锻炼学生的计算速度。通过游戏,大大提高了练习效率,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

三、利用习题,保持兴趣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除了要及时在课堂上进行兴趣的强化以外,还应在课后进行一系列的相关练习,这一才能让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还要鼓励并帮助他们一起解决困难,这样学生的兴趣才不至于中断。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数学竞赛,不但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兴趣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保持。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篇12

1. 设置引人入胜的导语

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传授新知识前,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 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导入新课,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设置的悬念、幽默的导语、寓意深刻的漫画等, 自然而然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 迫切希望了解相关知识, 这就为后面更好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创设自主、合作的氛围

多年来, 我们的思品教学习惯于“填鸭式”的“满堂灌”, 习惯于老师“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唯唯诺诺”地答, 一节课下来, 教师累得疲惫不堪, 学生手累得酸疼, 却并无收获, 久而久之, 思品课变得索然无味, 学生对思品的兴趣也越来越缺乏。而新课程改革中的思品教学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提问、合作解决, 带着浓厚兴趣自由地去探索知识, 创新知识。因此, 教师作为一个点拨者、参与者, 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积极地探索知识,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们对思品学习兴趣才会更加浓厚。

二、延伸课堂, 接触社会

1. 借助多种手段, 广开思品资源

身处学校的学生, 对社会生活的接触空间十分有限, 因此教师要借助网络、图书、影视等多种手段去搜集他们感兴趣的新鲜事物, 这样能积累更多的信息, 丰富思品课堂。

2. 引用身边事例, 丰富思品课堂

随着学生获取的信息的增多, 大家对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于是我在班里专门开设了一个“班级论坛”, 让大家对身边发生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要结合所学, 观点明确, 内容涉及五花八门, 他们的观点或许幼稚, 想法或许天真, 但更多的是自己想法的真实流露。小小“论坛”成了学生们观察社会的小窗口。这样,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丰富了思品课堂。

三、改变教师角色, 增加人格魅力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统观念中的教师是板着面孔传授知识, 拥有“权威”的“老夫子”形象。但这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 现在的教师角色已经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忠实的导航者和点拨者,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去体现心态的开放、主题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

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尤为重要, 中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会努力将其学好。思品教师是真的卫士、善的使者、美的化身, 更应该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

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13

关键词:兴趣;英语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总结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都有不少论述。我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可是不少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极为不利。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1.学习兴趣的内涵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常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旦成功或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感受愉悦的体验,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学生将采取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自觉、主动、愉快,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

我们都知道,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

1和谐、融洽师生关系。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但“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同时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

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

2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中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设计单词拼写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鼓励实践,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表演自编短剧,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形象逼真的情景,正确标准的发言,生动有趣的练习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实物。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利用简笔画自然呈现教学内容。

4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可以唱一些英语歌曲或开展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刘善循.快乐学习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李维.学习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5]邵瑞珍,张人杰.中学百科全书教育学心理学卷[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

[8]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9]周宏,高长梅,白昆荣.学校心理教育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10]朱立峰.心智潜能的开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转贴

1朱曲平;论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李建华;中学英语教学中兴趣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孟应凡,李晨;利用情境教学,激发英语学习兴趣[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作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论文) 篇14

一、统计原理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因此我们要结合专业特点, 以理论够用, 突出实用的原则去编写有利于学生学习实用技术的校本教材来开展教学, 使学生感觉到统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统计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 统计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学好统计原理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和为专业服务。在教学中将统计原理教学与专业教学课有机结合起来, 借助于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才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对统计原理课程学习的兴趣, 真正实现统计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在讲授统计数据的显示的教学内容时, 先指导学生了解不同的统计数据显示形式其特点, 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 利用教师提供的素材, 计算财务信息数据;并运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并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使学生从实践中、专业活动中体验统计知识的应用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善于选择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进行统计计算能力与分析能力的训练,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培养非智力因素, 养成良好品质, 克服不良习惯, 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 学习动机的培养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因素, 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一种内部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有效途径, 培养学习动机,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记录, 看到自己的成绩及存在的差距, 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评价学生是对个体学习的最高奖赏, 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绵绵动力。我们可以对进步大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奖励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引入竞赛形式, 使学生个体间的竞赛和集体间的竞赛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 培养自信心

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大部分学习成绩差, 往往被老师和同学所忽视, 在这样环境下, 他们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 对教师也越来越疏远, 慢慢地就对学习丧失信心, 甚至产生自卑、逆反等不良心理。进入中职后这些不良心理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 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重视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同时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而学生的自信心建立, 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养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三、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 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学习兴趣形成的心理条件

中职生多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失败者, 进入中职学习对他们而言是新的开始。在教学中, 师生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 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作为教师在教学中, 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善待每个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鼓励与理解, 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个学生, 多用充满爱与温情的话语进行沟通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使学生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 对所教知识充满兴趣。此外, 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身体语言沟通, 据心理学家的观察发现, 在人际沟通中, 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实现的。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因为身体语言传递的信息是人们内在感情的真实流露, 是无法掩饰的。如果老师以严厉、敏锐的眼神看学生, 他们的表情就会显得特别紧张, 表现得不知所措, 会使学生疏离老师;当以亲和的表情面对学生时, 他们就会愿意主动与你亲近。虽然学生表面上可能对许多事都表现得满不在乎, 其实内心是很敏感、脆弱的。有时老师一个善意的细微动作可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缩短了彼此的心理距离。所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与动作, 尤其在面对有其他缺点或学习基础差的同学时, 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诚的爱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通过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如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从而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出它的优势。中职生学习基础差, 抽象能力也较差, 常规的教学手段有时难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呈现出来, 而多媒体能根据教材内容, 通过声、光、影的综合运用, 化静为动, 发挥动静结合优势, 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枯燥的课堂生动化, 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化感性认识,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创设情境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给思维以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 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 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思维实际, 更能引发探究。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巧妙设计问题,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原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总体变量分布特征的统计描述”这一教学内容时, 为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先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公报用了很多统计指标, 把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展示了出来。以实例导入新课的形式让学生思考完成问题:以上指标中你知道哪些是静态分析指标?哪些是动态分析指标吗?在静态分析指标中, 你能分清楚哪些是总量指标, 哪些是相对指标, 哪些是平均指标吗?它们又如何应用呢?在教学动态分析方法时, 通过以2010年梅州市统计局公布的经济运行情况的部分调查结果简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对比, 计算出这些具体的数据, 从而描述2010年梅州市经济运行的情况?

总之, 要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原理的兴趣,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哪些方式方法更加行之有效?还需要我们在尝试与总结中不断完善。

摘要:兴趣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是教改的关健。

关键词:兴趣,教学手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明庆华, 程斯辉.论和谐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2006, (2) :30-31.

上一篇:比较厉害的搞笑签名下一篇:新能源公交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