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精选12篇)

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 篇1

其实,说起支教,要从那天在图书馆看到的一本书开始。因为之前一直不知道在校非师范类大学生也可以参加支教,觉得若不是师范类的专业,便给不了孩子们有质量的教育。然而那天在那本书上看到了几张贫困山区孩子的照片,便又想起了支教这件事,便照下照片发到了微博上写了四个字:想去支教。巧的是有人回复说可以去报名。我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有资格,便又燃起了支教这颗心中熄不灭的火种。

我想说,我们是幸福的。因为生长在了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给了我们一个相对较好的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我们可以听说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的故事,却不能感同身受的体会他们的生活。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幸福,但是一看到他们的照片或故事,就会心生怜惜。

可是,短短十五天,不过半个月,我们能带给孩子们的并不够他们用来走这漫漫人生路,也不能对孩子们形成有影响力的帮助。我们所能带给他们的,或许只是这双看过外面世界的眼睛,让孩子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也如此精彩,满足他们的好奇感。我们所能带给他们的,或许只是我们的另一种思考模式,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学习、思考还可以如此轻松愉悦。我们所带给他们的,或许只是这十五天摸不去的记忆,伴随着他们到成年,记得有这么一群小老师曾来看过他们,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故事。

曾看到很多人说支教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听了以后,不免觉得这再套话不过了。支教,是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自己的挑战。我们不能确信自己能在支教过程中给予孩子们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只能说在这颗大太阳下,给他们带来过一丝清风与欢笑,把我们的炽热的爱心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我们留下的,是与他们离别时的张张不舍的脸,是这十五天的生活在我们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记。只要他们回忆起我们是微笑的,我想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好多同学听说我暑假要去支教,纷纷告诉我支教条件的艰苦,我知道这是关心,而自己的回答却也总是那么一句:可是我还是想去。不知道自己的这份坚定从何而来,但我相信未来的那十五天会给我一个很好的答案。

其实,这份作业在几天前就已经写好了,就在刚刚保存十五天计划的时候突然发现无故失踪了,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或许现在的文字不太具有逻辑性,但是实为心中所想。因为真实,所以美好,再大的困难,相信自己都能挺过去!

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 篇2

一、提存公证的积极效应

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 经济制度形式不断丰富化、多元化, 各方经济主体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借贷关系, 这其中必然会使债权人面临一定风险, 一些债务人拖延甚至不承担偿债责任, 出现了类似于欺诈合同、三角债务等问题, 例如:铁路部门囤积货物无法交付, 中奖人领奖不及时等等, 这些常见的问题都为债务人带来了经济威胁, 容易引发矛盾问题, 甚至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提存制度则能有效解决问题、解除矛盾, 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提存公证业务在诸多地区实施以来收获了良好效果, 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例如:某甲乙买卖双方在合约谈判中, 针对“见货付款或见款付货”各执己见、相互戒备, 谈判未果, 双方最终都向公证处办理了提存公证, 由公证处进行审核、监督,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甲方将汇票提交至公证处提存, 乙方获得提存公证书及时发货给甲方, 经两月审查校验, 双方共同到公证处申办汇票, 促成合同实现。

提存公证的介入了却了甲乙双方的纠葛, 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解决了现实问题, 这足以体现出提存公证的积极效应。

从上可以看出, 在经济往来中涉入提存公证能够有效化解买卖交易双方的矛盾, 解除双方困惑, 使交易双方都处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监督下, 有效控制经济矛盾与纠纷的发生, 双方无需诉诸法律来增加成本, 实现了交易的高效进行。

二、提存公正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 提存公正存在的问题

提存公正制度的实行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而且提存公正的服务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 然而, 由于当前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完善, 以及新的国家政策制度的实施, 导致提存公正业务在运行方面也面临很多阻碍性因素, 具体表现在:

历史因素:中国的发展长期停留在封建社会, 高度集权的人治政治体制, 缺乏民主氛围, 人治代替法治禁锢了人们思想。

认识程度:长时间以来, 我国缺乏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社会民众缺乏对法制法规的深刻认知, 法律意识淡薄。

行为习惯:很多人长时间养成了依从行政规定与领导命令的习惯, 更加倾向于追随高层领导者的想法和建议, 缺乏法律运用意识与维权意识。

现实方面: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法律意识淡薄, 不合法的行为时有发生。

专业技术方面:提存公证相关操作人员技术能力差, 缺乏科学的办证技巧, 而且宣传力度不足, 无论是证件质量、办证业务方面都存在着多方面的缺点和不足。

(二) 提存公证问题解决对策

面对提存公证业务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制约性因素,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积极解决。

第一, 作为一项最新的法律办理业务, 必须强化社会大众的重视意识。加大宣传, 扩大提存公证业务的影响力、知名度与感召力, 增强普通人民群众, 特别是事业、企业等单位领导者、经济主体的提存公证意识, 让他们了解这一业务, 深入认识到这项业务对于单位合法权益以及合法利益的维护方面的优势作用, 当他们意识到这一业务的地位与功能作用后, 才能激发他们实施这一业务的热情。

第二, 培训专业合格的业务人员。提存公证业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技术性, 必须加强对这方面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培养, 重点培养专业、合格的办证人员, 使他们具备专业、纯熟的办证操作技术水平, 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 从而为高水平办证提供保障。

第三, 积极重视、拓展证源。提存公证机构必须从主观上意识到提存公证这一业务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 积极参照《提存公证规则》中的各项制度来拓展提存公证业务,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促进并开拓更多的提存公证证源。

三、总结

提存公证全面展示了公证部门在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桥梁、监督、服务等功能, 能够正确协调和处理债务关系, 控制经济矛盾问题的发生, 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的安定和谐, 维护社会各方利益, 全面支持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安定有序发展。

摘要:提存公证作为一种新型的偿债模式, 展现出了我国的公证机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中介服务、沟通与监督等功能, 优化调节了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控制了经济矛盾的出现, 维持了经济秩序与社会安定, 在提存公证业务制约下各方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本文初步分析了提存公证业务的积极效应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提存公证,看法,建议

参考文献

支教感悟之做个实在的支教人 篇3

支教感悟之做个实在的支教人

没想到这个暑假来支教了。但当决定去支教的那一刻起,我就想,我要做一个实在的支教人。 从徐州到贵州,先是有从徐州到郑州的五个多小时的站票,紧接着又和一堆人在闷热嘈杂的绿皮车里挤了30个小时,再从贵阳到罗甸县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和头晕目眩,再到董架乡,到甲哨小学两三个小时的山路辗转……一路的艰辛自不必说。但一路上优美的景色,那清新的空气、蓝天碧水、乡间零星的房屋散落于重山之中,还有那陡峭山坡上得庄稼……这一切都让我为之精神兴奋。我家在湖南岳阳,属于丘陵地带、上大学又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哪里见过这样的山、水、人家…… 一路上我老想着,也和队员们说着,冲着这里的风光,这一趟也来值了不是?也冲着这里的`美,我在心里默默告诫自己,要对得起这一程,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支教人。 达到董架乡的街上,在去到甲哨的那个路口,我们看到了前来接我们的李校长和他叫来的一辆面包车。他们都很热情,帮我们把行李搬上车去。坐不满,有几个又坐上了几辆摩托车。事后李校长告诉我们,这些车都是村民自己的,他们听说我们要来甲哨,我们村里稍微安排了一下,就都自愿过来,免费接我们去甲哨的。我们每个人都被村里人那种热情所感动。 到达甲哨的半个班里,李校长、谢主任、袁老师几乎天天都陪着我们在学校里,帮助我们应付突发状况。偶尔还给我们带来村里的特产,帮我们买菜带回来、帮我们做饭。实在是太感激他们。村民们有的也给我们送来家里种的玉米和核桃。半个月来,先后有马支书、罗校长、湛道金(当地的一名大一学生)、罗老师将我们请到家中吃饭,都将自己家都很少吃的菜、酒拿出来给我们。还有每次去家访都多番留我们在家吃饭的村民……还有马支书的妻子和另外的一家将自己经过数年精心缝制的苗族服饰借给我们的女队员穿…… 村子里人民的那种热情和善良让我们很踏实。鄙陋的文字远不能表达他们内心的那一种淳朴之美。我们唯有以朴实的支教行动回报。 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是短暂而快乐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每个人就都收到了一个孩子的礼物。那是一张张画满了心的画,画面简单,但经过一个晚上,一笔一画在十几张纸上涂出几百颗真心出来又岂是简简单单就能完成。那一份爱到现在还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支教结束的那一天,孩子们止不住的泪水,对我们说的话时时还浮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孩子们在给我们的信中、给我们的电话里一遍又一遍强调的“我真的真的舍不得你们走!你们不要走好吗?”“你们还来吗?”“你们一定要回来看我们哦”…… 如何舍得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只是我们也只是学生,还有学业。我们唯一能做到就是在支教期间做一个好老师,在支教结束后时常给他们写信。 山美、水美、人民美,这所有的美在眼前的上演都一遍一遍地在告诉我们,这里需要我们,我们一定要做好我们该做的工作,带给村民和孩子们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样才算对得起他们。 美需要我们去回报,不和谐也需要我们去改造。 今天,我要做一名实实在在的支教人,做实实在在的支教工作;明天我要做一名踏踏实实的建设者,勤勤恳恳为国家的人民谋幸福。

2014支教感悟 篇4

——心灵洗礼——

柳江土博中心校寄宿部胡江挺

我原来在农村出生,在农村生长了十年。1996年毕业分配到进德中心小学,97年调入壮校附小至今。期间曾经支教四年,99年在福塘小学,08年到土博四案小学,09年到百朋五九小学,13年至今在土博中心小学寄宿部。

99年还年轻,在支教点只懂得和别的老师一样生活·一样工作·一样学习。时常跟随老师领导走村串户,看到学生生活的艰辛,了解学生的疾苦,体会到农村家庭出一位老师是多么的伟大,老师用钱的态度和对钱的珍惜,支教补助110块都能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问题。体会到农村教育教学水平的参差不齐。(有老师连续两次教学应用题例题抄的条件不够也能顺利上完一节课)

08年到四案小学这是土博的南大门,是一所沿着公路边上的农村小学,沿着公路边的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应该还过得去吧。经过调查研究学生早上七点就要从家里出来走到学校九点钟上课。差不多十二点放学。放学后是不能回家吃饭的,条件好的就用矿泉水瓶装一点玉米粥或者几个芋头和红薯来,这些就是他们的中餐。绝大部分同学是饿着肚子,上完了下午的课又走很远的路回家还自己煮才能有东西吃,这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都在外面做工。我问过他们:你们中午饿了吃什么?他们说:到水龙头前面喝一点水就饱了。这是08年的感悟。寄宿制学校迫在眉睫。

09年在百朋没有评为优秀支教队队员,也不做什么具体的工作,没有什么具体感悟。只知道离县城近生活条件不差。

13年到了土博中心小学的寄宿部感悟最深,心里为之震撼,也得到了洗礼。这是一所只成立半年的学校。我的感悟如下:

1学生有了免费的午餐,没有餐桌学生在树脚球场边蹲着吃饭,而且仅仅有一个菜。我的家庭也不富裕,我每餐三个菜是正常的,有肉有菜。我女儿今年7岁就是不吃,吃的很少很少像是在养猫。前几天我爸爸还说带我女去检查看看是不是缺什么微量元素或者有病,有病提前发现及时治疗。我又问学生这菜怎样?学生说很好锕。有的跟我说在学校可以天天吃肉,在家里一个星期只能够吃一餐肉。

这是一个震撼

——民以食为天

经过我和后援学校的沟通,后援学校从有限的经费里拿出三千元支持受援学校买了餐桌。学校领导到鹿寨考察回来后,加一个素菜,变成如今的一菜一汤。

2寄宿制学校与走读制学校有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学生在校时间不同,老师的责任不同,寄宿制学校从周日晚上来一直到周五下午才回家,在校时间是走读制学校的三倍。相应的老师的责任也大了三倍。每天晚上还有晚自习,老师都要下班指导学生。还有生活老师负责生活起居,还有应急老师负责一些上课期间有病的学生送医院。老师的工作量多了很多。老师的工资还是那么多。老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坚守自己的岗位。班主任每学期初收钱,每周分每人多少车费,每月要多少伙食费。点点滴滴零零散散的工作做得一个认真。我真是佩服五体投地。壮校附小有老师为搬桌子跟领导谈价钱。

这是第二个震撼

——崇高的敬业精神

如果在拉堡的几所学校如果没有家教那部分收入的老师还是这工资,老师们绝不会每年的各个季节都进商场购买所谓的牌子的衣服。土博这里的老师一件衣服穿三五年的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夏天的衣服几乎没有超过每件100块的。

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调查,这学期改变成周一早上九点中学生到校,因为周日学生早早就来学校,早上十点就来学校,生活老师下午五点上班。存在着七个小时的管理真空,谁来负责谁敢负责?因此调整到周一早上学生回校。

3土博地域辽阔分别与流山,里高,三都,宜州,来宾大唐接壤。属于柳江县尾也是柳州市尾。远离城市造就农民的纯朴学生的纯真。山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富余,一批批出去打工的农民走出深山,留下的是一批批留守儿童,女同志出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精彩,想着自己边远偏僻的家乡,曾经流出打死我不再回来的豪言壮语。有些男同志出去打工受伤老婆抛弃家庭改嫁的都有。因而出现了在校学生中孤儿占三分之一,留守儿童三分之一,父母在身边的也有三分之一。因此存在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出现过分溺爱或教育的缺失,学生存在性格的缺陷。九月份刚刚进学校晚上经常有学生哭泣,要找爷爷奶奶的。壮校附小留守儿童应该不到百分之五。

这是第三个震撼

——有父母才有家

4学生的卫生习惯让我震惊:学校刚刚成立很多学生不会使用学校的一些水龙头,不会冲厕所,拉屎拉尿以后留在那里不冲,导致厕所都不能进人,蚊子苍蝇到处是。吃完饭不洗碗的,不洗澡,不洗衣服,夏天一套衣服穿一周的现象都有。竟然在四年级的一个班里有一个女孩子就带一套衣服来学校,不知怎么拉尿在裤子上没有裤子换,第二天还是穿这有尿的衣裤上课,老师走过旁边顶不住那股骚味。教师一半摆着桌子一半留着垃圾。随手扔的现象非常严重。

这是第四个震撼————健康第一。

经过老师手把手的教学,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现在卫生习惯已经好了好多。

5一个学校十二个班三年级三个班,四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三个班,六年级四个班。493名学生,我上了六个班,在运动会的入场式前,培训每班的导航员,原地踏步走,齐步走都不会先抬哪只脚,不知道121的口令1是对哪只脚。体育技能水平三比不上壮校附小体育技能水平一。

这是我第五个震惊

——老师自己肚子里没有料

6整个柳江县青年教师赛教中,土博派出九个人参加比赛只有我一个人获得体育二等奖,其余都是三等奖。不是老师们没有水平而是老师们看的太少,学习太少。平均一个人一学期能够到县城听课没有一次。当然也有机会去南宁。有老师跟我算算账:车费只能报销全部,住宿费100块一晚。报销每天25块。自己添75块。两个晚上添150块。伙食费最少每人每天50块(一餐粉两餐饭)。报销10块。每次出去都在贴钱。再算算夫妻俩的工资。每月收入4000块。房贷还1000块。伙食费小孩在拉堡上学500块,还不能订牛奶。自己两夫妻200块,手机费两人100块,水电费100块。液化气100块,三个人的衣服每月花200块。人情来往双方的每月300块。过年过节两边走平均到每月500块。交通费每月200块(拉堡到土博单程票价13块)。父母兄弟姐妹家庭不能出任何意外。小孩不要参加任何学习班。自己两夫妻和小孩不能出现病痛,不能进医院,不能出去旅游,不能逛柳州,衣服在拉堡买。不能抽烟喝酒的情况下能节约出800块每月。

这是我第六个震撼

——老师口袋里没有料

爱心支教活动感悟 篇5

这次活动结束后,我许久没能平静,我在思考着,我们究竟给他们带去了什么?

回想当我来到这个小学,看着周边的环境以及学校的硬件设施时,心里还是有些难受。虽然我也来自农村,当九几年上小学时,学校最起码也有基本的设施,俗话说,“再穷不能穷孩子”,可在那里,我没看到因为社会的迅速发展带给他们教学环境的改善。但令人感动的是,我在教室外边听到了他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这个大学生不禁汗颜,自己平时中午除了睡觉都在干些什么啊?

走进四年级的教室,当我还没有开口,已经听到那些学生齐声的向我和同伴问好,看到他们真诚的微笑和渴望的眼神,我知道我们并不陌生。我不知道怎么开始我们的交流,只是想陪他们一起疯,和他们一起吹气球(因为准备不充分,部分同学没有分到,闹情绪,我只好抱着他们说说心里话,用心交流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其实他们并不是多么想玩气球,只是他们不想被别人冷落,希望自己得到注意,仅此而已),玩游戏,看到他们快乐就好。我们并没有和他们约法三章,毕竟是四年级的孩子,只要不违背原则,不要太压抑他们这个年龄段的本性了。

最后,加贤的举动让我印象很深刻,他并没有对孩子们进行说教,什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而是以情感人,用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让孩子们牢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做到了以已心交心!

大家都说小孩子们太调皮,hold不住,但你有没想过自己究竟有没有用情感和他们交流。弯下腰或蹲着和他们交谈,多些肢体接触,多关注下沉默寡言的孩子,要相信你的细节或小小的举动会make a difference!这次活动,我没有觉得自己给他们带去了什么帮助,相反,是他们让我看清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明白了自己能力的不足,更加坚定地相信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

孩子们,以《南方周末》1998年发刊词为你们祈福,你们并不孤单!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赵冲

对语言学与翻译理论关系的看法 篇6

长期以来, 译界对西方翻译理论学派的划分, 见仁见智, 并不统一。1982年Nida在其专著《TranslatingMeaning》中区分并分析了四种翻译理论或学派, 即语文理论、语言学理论、交际理论、社会符号学理论。两年后, 他再次强调上述区分并分析了各理论的利弊。谭载喜先生在其重要作品《西方翻译简史》中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布拉格学派、莱比锡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学派、交际理论派、前苏联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这一划分在四年后又得到了重申。潘文国先生将西方翻译理论分为“多元系统”学派、“描写” (或“常规”) 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解构”学派 (或译者中心学派) 、“后殖民主义”学派 (或政治学派) 。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新特点看, 目前主要存在文化学派和语言学派两大派别。从宏观上看, 语言学派可包括“综合”学派;而文化学派可包括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和女权主义学派。因为第一, 它们都强调文化因素 (广义上文化因素包括政治、历史、审美等因素) 与翻译的关系或对翻译的影响;第二, 都强调提高译文 (或翻译作品) 的文化地位, 或与原文平等, 或比原文更重要;第三, 都将研究重心由原文转向译文, 即由研究如何“忠实于”原文转向研究译文的形态、可接受性、影响译文的文化因素等。

二战以来,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给西方翻译研究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几乎所有重要的语言学理论均不同程度地被运用在翻译研究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比较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文体学、系统语法、功能语法、比较语篇学、语用学、关联理论、言语行为、语篇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 等等。从以上列举可以看出, 近半个世纪来, 语言学派蒸蒸日上, 独领风骚。

二、语言学与翻译理论关系的研究

与语言学派紧密相联的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翻译研究理论。它往往综合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翻译, 因而有人称其为“综合学派”。但它的底色基本上是语言学理论 (难怪自它出现以来, 其兴盛与低潮与语言学派基本同步) 。换言之, 它基本上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再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来研究翻译, 因而, 将它划归在语言学派应该是说得过去的。由于翻译活动和翻译现象本身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多学科研究是翻译研究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势是语言学影响逐渐减少, 多学科研究分量加重”。但近年来因文化学派日益兴盛, 多学科研究相对受到冷落。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 多学科特征十分鲜明的主要有:Snell-Hornby、Hatim&Manson、Bell、Hewson&Manson、Neubert&Shreve。Snell-Hornby的文章运用语篇学, Fillmore的场景—框架语义学 (scenes-and-framessemantics) 、言语行为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原型理论、格式塔心理学 (或称完形心理学) 、跨文化交际学等, 并结合实例深入分析探讨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及其基本问题;对文学言语进行“科学分析”的可行性;多学科研究的潜力与优越性。Hatim&Manson结合实例万花筒似地展示了语域分析、语用学、符号学 (包括文学符号学) 、言语行为、话语分析、语篇学、系统功能语法、阐释学、互文性理论、接受理论等对翻译研究的巨大借鉴作用和美好发展前景。Bell系统借用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法、话语分析、语篇分析、言语行为、认知理论、心理语言学、信息理论等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 思路开阔, 洋洋洒洒, 有分析, 有例证, 建立了一个涉及翻译基本问题、影响译者的诸因素、译文分析与评价, 特别是翻译过程等的“多学科普通翻译理论”。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语言学派重要的翻译理论著作已很少见到。有影响的主要有《Translationand Language》和《ThePragmaticsof Translation》。P.Fawcett比较公正、客观地总结了语言学与翻译研究之间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恩恩怨怨”, 充分肯定了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巨大贡献, 详细分析了语言学翻译理论的种种局限和弊端。Fawcett指出处于低潮的语言学翻译理论目前正在朝语篇语言学 (text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语用学 (pragmatics) 、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的方向发展。L.Hickey共收录了13篇颇有见地的论文。它们从“礼貌原则”、“合作原则”、“语义前提”、“语用前提”“以言成事对等” (perlocutionaryequivalence) 等等全新的视角展开对翻译研究的探索, 令人耳目一新。语用学所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它已跨出传统的语言学理论框架, 开始对语言进行动态的、更具实用价值的研究。因而, 语用学翻译理论比较注重原文、译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文化背景的探讨。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与文化学派的翻译理论已有些类似。

语言学对翻译理论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它就像翻译理论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翻译理论需要多种学科的介入, 但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也是不对的。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 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 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 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 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 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 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 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意识到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 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重新认识语言学与翻译理论的关系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 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 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 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 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 (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 。杨自俭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 自成体系, 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 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 看不到理论的作用, 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 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 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 “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 还说, “理论核心抽象度高, 独立性强, 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 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笔者认为语言学不可能与翻译理论割裂开, 翻译就需要研究语言, 而语言必定离不开语言学。但翻译不是只研究语言, 它还涉及很多其他领域。我们今后还要多深入研究, 期待对语言学与翻译理论关系有更明晰准确的说法。

摘要:语言学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爱恨交加:许多语言学家对翻译理论不感兴趣;一些翻译理论家也日甚一日地宣布语言学拿不出任何东西供翻译学科借鉴。笔者既不赞同对语言学的这种怀疑态度, 也不把语言学视为翻译研究的大救星, 而是相信翻译中有许多东西只能通过语言学加以描写和解释。

关键词:语言学,翻译理论,关系

参考文献

[1]张经浩.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J].中国翻译, 2000 (5) :28-33.

[2]张美芳.翻译学的目标与结构——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介评[J].中国翻译, 2000 (2) :66-69.

支教感悟 篇7

2008年下半年,我到土顶中心小学支教,担任二年、三级的音乐教师。回首这一年,我想这经历将在我的人生生涯中写下不平凡的一页。支教一年也是对我人生经历的一次极大的丰富。支教让我走进了农村教育的一线,了解了农村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老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是圆了我的支教梦。

面对陌生的班级,生疏的学生,让我倍感压力沉重。其中二年级是低年级段过度的年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创造性思维也开始逐渐成熟。我该怎么去适应这些学生,并让这些学生都能喜欢我?该用怎样的课堂语言去吸引他们?该怎样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记得上第一堂三年级音乐课的时候班里的学生太过于活跃,令我应接不暇,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计划(首先是自我介绍,接着通过小游戏介绍同学让我认识,再接着是了解学习内容)。我刚刚管理好一组可另一组却又乱了,于是我利用以前学到的“一二三,要坐端”,“四五六,手背后”,“请你跟我这样做”等等,好不容易让学生静下来,可不到三分钟,他们就又在座位上各抒己见了。当时我真是不知如何是好。幸好,最后一个环节在我再三强调下,学生总算是配合我完成了我的教学内容。这节课后我想了很多,最终我想到是不是我的课堂语言和课堂组织方面还不妥当,所以学生会如此“活跃”。之后我在另一个班上同样的课时,教学组织方式我做了调整,我进行了四组竞赛,让每组学生在纪律和学习方面进行评比。1

同学们的集体意识都很强烈,很配合的完成了整节课。另外,在课堂上当学生控制不住自己时,还可以用音乐让学生快速静下来。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组织方式在两堂课上收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这让我感受到一堂课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只注重环节的设计,不注重语言表达与课堂组织,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的。

通过这两节课,以及平时上课的感受,让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课堂组织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只有学生快乐了才能认真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老师才能轻松快乐的进行教学。

这里的孩子是憨厚、淳朴的,走到哪里都有学生甜甜的叫声“老师好!”每次走进他们的教室迎来的都是阵阵的掌声和无比的兴奋、渴望的眼神;每次课后,学生们都依依不舍的围着我问这问那,看着他们好奇的眼神和纯真的脸蛋,我真想把我所学到的全部都倒给他们,想立即给他们讲许多关于外面的故事,让他们有一个美好的向往,有努力学习的动力。而我现在能做的却只能是努力工作,尽心尽力传授他们知识并为他们默默的祈祷,祝他们生活的天空永远湛蓝,生活中的微笑永远灿烂,愿他们的人生旅途永远幸福平安!

支教感悟 篇8

郭昶

不知不觉中咱们的支教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天了,两天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是对于我们整个支教生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两天,我们花和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接触、了解三渡中学的同学和老师,我们每个人都跑到每个教室去认真地听老师们的每一节课,忙的不亦乐乎,为的就是能够尽快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老师的课程进度。大家的辛苦是有收获的,到现在我们基本上都跟上了老师的节奏,都熟悉了学生们的学习状况。第一节课老师亲自上,咱们支教的同学就在台下听讲,第二节课我们的队员就担任起老师上课的重任,走上讲台,向台下可爱的孩子们讲授着丰富生动的知识故事。每当走上讲台,看到台下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时,队员们激动的心情早已化作讲课的动力,尽情地挥洒着努力的汗水。

陆超同学负责学生们的英语教学,她为了让大家听得清楚明白,把嗓子喊哑了,但是她依旧坚持给同学们上课,还开玩笑说同学们都等着她呢,她的努力让大家心疼,让在座的每一位支教队员都很感动。邹宇同学负责学生的物理教学,他上课生动有趣,经常延伸到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他讲课到位,同学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一连上了个几班的物理也舍不得休息。陈更同学带领学生的英语和语文,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她在教室领读的身影,只要她一踏进教室,整个学校顿时传来郎朗的读书声。胡启凡同学上的历史课也是有声有色,从新航线的开辟,到如今世界的发展,讲得头头是道,站上讲台便是一阵风云,学生们像干瘪的海绵,拼命地吮吸着老师灌下的知识之水。

中午开饭时,我们录下了学生们排队打饭的情景,没有人喧哗打闹,校长亲自给同学们盛饭,杨老师亲切地问同学们吃得怎么样,看着大家碗里不满的白米饭和素菜,杨老师露出了一丝心疼和焦急。他跟我说,这些孩子普遍都长得比较矮,跟学校食堂的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们碗里都是素菜,营养很难跟上,支教队员们也表示出了无奈和心疼。

8月2号下午开展的是拓展活动,张露同学带领学生们做游戏,陈希凯则带领男生们打长拳,带领女生学习太极拳,苏含凤同学教大家军体拳,操场上顿时一片生机。烈日下,陈希凯表演了一段太极和长拳给学生们看,大家一直掌声不断,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苏含凤教一群小男生和小女生打军体拳,别看苏含凤平时柔柔弱弱的,打起拳来真的不含糊,刚开始大家打得七倒八歪,后来在小苏老师一步步认真的教学中,大家有板有眼。同时,在操场的另一边,张露同学组织的“坐地起身”游戏一直笑声不断,游戏需要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同学们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下,大家配合得相当好,完成了一系列有相当难度的动作。

在和个别同学接触中,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八(1)班一个穿黄衣服的小女生,她特别爱笑,性格也很开朗,对老师很有礼貌,言行中也有些害羞,尽管她普通话说得不是很标准,但是还是很配合我们用蹩脚的普通话和我们交谈。从和她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这是个坚强乐观的女生,母亲很早去世了,父亲远走他乡打工为的是撑起整个家庭,她和奶奶生活在一起,而奶奶身体也不好。我听了这些,开始是心里强烈地震撼,但是很快缓过神来,面对她我使劲挤出一丝笑容,没有多余的语言,不需要更多的解释,午饭时间到了,我们拉着她向食堂走去。

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 篇9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在过剩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是优化配置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推动创新是工作的重心。

政府与市场要分工与合作。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政府与市场是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先解决好分工的问题,然后解决好合作的问题。

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区域地缘,社会文化环境。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区域内部的横向分工,省、市、县、乡之间的纵向分工。

暑期支教感悟总结 篇10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题目:暑期大学生支教留守儿童

学 院xxx 专业年级xxx 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x 指导教师xx 日 期xxx

暑期大学生支教留守儿童

摘要: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要在河南洛阳龙王庙度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等我细细整理,一个假期的支教生活早已从指缝中溜走。转过头回望一下,这一个学期的支教生活中,有成功,有失败,有过快乐,也有过心酸。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段时光是我最值得回忆和珍惜的。

关键词: 大学生支教 爱心

导言:这次的支教,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必须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作为支教大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学习在新课标下的各种新方法、吸取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点。

主体:在今年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河洛义教志愿者协会,前往洛阳龙王庙村,短期的暑期支教,在支教的前,我参加了4场面试,从200多大学生中脱颖而出,为了支教我们都准备了很多,在支教的日子中,每一位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课余时间我们一起来的老师还相互听对方的课,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从听课中,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有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课堂管理、处理突发事件和处理师生关系等。

走上讲台的我,紧张但又很兴奋,看着讲台前一双双陌生却渴望的眼睛,我尽力的讲课,但是,同学们回报的不是笑容,而是茫然的眼神。 课后交流才发现,我讲的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完全是陌生的,接受的很少。慢慢的才发现,我并不了解他们的实力,他们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扎实。

我只能从最基础的讲起,慢慢的他们也适应了我的讲课方式。孩子们都很喜欢和我聊天。很快,孩子们都和我交上了朋友,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努力,虽然这里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比不上大城市里的孩子,但他们的质朴和谦逊确实最宝贵的财富,我要用自己所知的知识去感染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为他们照亮前方的道路。同学们不仅善良, 而且很聪明勤奋,学的也很认真。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候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努力,这点累也算不上什么了,孩子们的进步才是我最大的安慰。 小学的孩子,人小鬼大,已经懂得许多事情,却又了解不深,似懂非懂。我平时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聊天,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有时还会聊很多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的默契就这样一点点培养起来, 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 后来听同学们说,在我的课堂上,大家总是会集中精力,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此感到欣慰。 面对同事,

我态度诚恳的请教,从他们身上汲取更多优秀的品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理论。我为自己能够融入这个集体而高兴。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累也舒畅,苦也光荣。我的指导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教会我应该如何与学生相处,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他教会我很多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我觉得我的讲课既能提高了很多,学生也说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 这一个学期的实习, 我更加体会到教师的辛苦。

校领导和学校老师对支教老师非常重视, 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生活中,工作上他们都尽可能为我们提供方便,使我们倍感温暖。我们的带队老师也热心的帮助我们,在我们遇到困惑时,吉老师就像大哥哥一样开导我们,帮我们解决难题,在此感谢你们对我工作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

这里的生活是平淡的,平淡却不乏味,在平淡中体现着真实。课后,我们几个老师亲如手足,有困难了我们相互帮助,互相支持。每天晚饭后,我们会一起打乒乓球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运动中找到快乐,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我们感情。周末,我们会一起上街,在这里我们就是一个整体。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一起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

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渐渐的我们融入了这个大集体中。这里的生活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渴求,什么是感动,什么是艰辛。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厚的味道,淡淡的清香却让人回味无穷。如果让我说就支教的感受,我会说:“艰苦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

暑期支教之感悟03 篇11

新生的事物在最初时迸发的美永远光彩夺目.——题记。

今天是我们团正式给孩子们上课的日子,说实话,刘琦的课讲得真不错,生动活泼,给接下来的授课开了个好头,做了个榜样。

英语课上孩子们专注的听讲,时不时还有默契的呼应,生动而精彩。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天的教学挺好的。这几日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教好孩子,做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时间在点滴间不经意的流走,很充实,很快乐。活泼可爱的孩子就像是融入了骨子了,不能掰开了。

生命中的色彩不能只有自己的记忆,还需要加入其他人的色笔,为生活描上炫美的彩色。而在我现在的记忆里,这儿已经是不可磨灭的一部分了。以前的我是缺少这份色彩的,但现在我拥有了可能是一生都难以忘却的记忆。收获的远不只是快乐和经验,更多的还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无论是备课还是管理,我们更多地是想到孩子们而非自己,这是和来自前最大的不同。从准备至今经历了许多的迷茫,无助,想过放弃,但我们还是坚持住了,我们来了,我们要做好它。过去的所有的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现在所干的事。

对支教的看法与感悟 篇12

1 当前猪病流行特征

1.1 温和性和非典型疫病不断出现

在疫病流行中, 发现疫病出现温和性和非典型变化。例如猪瘟在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上没有以前典型淋巴结大理石样出血等症状, 但实验室诊断的结果却是猪瘟阳性, 这表明该群猪已有猪瘟感染, 这给猪病的诊断、防疫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呼吸系统疾病加重

规模化养猪场, 由于其饲养密度大, 消毒卫生不严, 猪舍通风换气不良, 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猪支原体肺炎 (MPS) 、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 (PRRS) 、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APP) 、猪伪狂犬、猪流感、猪园环病毒 (PCV2) 等病的感染, 造成猪呼吸系统发病率的增加, 危害加重。发病后难以控制, 发病率-般在40%~50%, 死亡率在5%~30%。

1.3 新病不断出现

近几年来, 从国外传入的各种新病不断出现。如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症 (PRRS) 、猪园环病毒 (PCV2) 、猪增生性肠病 (PPE)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APP) 、猪蚊形螺旋体痢疾等。这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4 混合感染和各种综合症不断出现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饲养时间的增长, 造成猪场环境中残存多种病原体, 一但猪群猪只抵抗力降低, 环境和气候发生变化, 猪体受到两种或多种病原体的侵袭, 出现两种或多种病原体所致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混合感染有可能是两种病毒或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也有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合感染, 还有可能是病毒和细菌的混合感染, 还有与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因而造成症状复杂, 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1.5 继发感染使症状复杂病情加重

猪只患病后, 由于釆取的措施不力和患病猪的抵抗力降低, 极易被环境中的其他病原菌感染, 加重了病猪的病情, 也使症状复杂, 更难治疗。

1.6 猪群的抗药性增强

由于有的养猪场长期滥用抗生素, 使猪场的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当发生疾病后, 再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 有时会无药可治。

2 当前猪场疾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综合防控意识不强, 有重治疗、轻管理、轻防疫的现象

盲目重视治疗, 相信药物的万能, 忽视管理和防疫的重要性, 不注重日常防控措施。一些重要传染病, 只要防疫搞好了, 发病的机率很低的。进行科学管理, 包括搞好消毒、隔离、控制密度、保持空气清洁等综合防控措施, 可大大降低发病率。

2.2 用药不合理

(1) 滥用退烧药和激素类药物。有的猪场只要猪患病, 发烧就用安乃近, 甚至加上地塞米松等, 这样暂时能使病情得到好转, 但掩盖了疾病的真相, 也造成了猪的肝肾功能损害, 甚至免疫力低下, 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 更易感染其他疫病。 (2) 用药方法不当。有的猪场管理人员发现猪病后就发急, 随意加大用药剂量、随意搭配药物, 且随意更换药物, 有时药效还没有发挥出来就换别的药了, 连续几天换好几种药物, 也不知哪个药效果好坏。猪病没治好, 还极易产生耐药性。

2.3 防疫不科学

(1) 不能科学的选择疫苗:现在有的用户在选择疫苗时的标准不是质量的好坏, 而是价格的高低, 只要便宜就行;还有图省事习惯用联苗。这样往往会用到质量较差的疫苗或疫苗联得过多而免疫效果欠佳或免疫失败, 带来严重的后果。 (2) 防疫方法不科学:防疫途经不正确, 口服的疫苗注射了, 注射的疫苗却饮水了等, 猪气喘病疫苗应该胸腔注射却肌肉注射了, 还有防疫时用短针头而达不到“深部肌肉注射”的要求, 从而造成免疫失败, 有时对猪体局部造成损伤。

2.4 对疫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相当一部分养猪户在猪病只通过表面现象对症治疗, 而不能综合它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往往治标不治本, 甚至贻误病情;往住有些养猪户因好面子, 出了情况不让外人知道, 更不会向主管兽医部门汇报, 往往造成疾病在更大的范围内流行。

3 对当前猪病防治的几点看法

3.1 猪病发生的原因

当前猪病的发生以及猖獗流行的原因很多, 主要是社会整体防疫水平低下, 病死猪流入市场, 养殖环境恶劣, 养殖条件及设备不足, 营养不良, 管理不善, 免疫和药物的使用不够科学等, 最终造成难以为猪的健康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当前, 由多种微生物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虽在猪病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但因营养、管理失宜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日显突出, 主要是降低了猪的抗病能力, 为病原体的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 导致了多种致病因子的猪病, 难防又难治, 是当前猪病发生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猪场的日常管理应放到重要位置。

3.2 药物的作用与猪病性质的改变

目前, 市场上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药品, 但实际上药物对猪病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而病也越来越多, 其中猪病方面的变化是主要原因。近年来, 发生的猪传染病与二、三十年前有很大的区别。过去猪传染病是以急性败血性侵害导致猪的发病和死亡为特征, 用药物对付单纯的细菌病原体, 并结合使用特异性免疫技术就十分有效。而近些年的猪传染病, 大多是以多种细菌并发、继发或复合感染, 同时还有许多新病原体的出现或老病原体发生变异, 改变了病原体与猪体之间原有的相互关系, 还造成一些传染病以非典型或综合症的形式出现, 这给当前猪病的防治带来了困难。

3.3 防治猪病药物的耐药性问题

近年来, 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现今药物疗效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近研究表明, 大肠杆菌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在3年时间内从10%上升到100%, 药物有效率从100%下降到33.3%。耐药性还普遍存在多重耐药。目前在世界一些地方出现了可耐受现今所有抗菌药物的细菌, 被称为“超级细菌MRSA”。所以在使用抗菌药物时, 最好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3.4 正确认识抗病毒药

猪传染性疾病在猪病中占据主要地位, 而其中病毒性疾病可达80%以上, 尤其近些年新传入或新发生且防治难度大的也多是病毒病。目前不会伤害宿主细胞, 又能灭活病毒的抗病毒药尚未研制成功。有的使用者还不清楚抗病毒药的药理作用, 往往加大剂量戓长期使用, 导致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甚致死亡。3.5充分发挥被动免疫制剂的防治作用在当前猪是由于大量复合感染或病毒性疾病, 用化学药物防治效果不好的情况下, 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往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应用的此类制剂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特异性的制品, 如抗猪瘟血清等, 在市场上比较少且针对性单一;另一类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用本场病愈猪、淘汰的徤康母猪, 或本场经强化免疫、接种自家疫苗的育肥猪, 釆血后分离出血清使用, 尤其在仔猪断奶期或保育转群时, 以及发病前或发病早期使用, 效果显著。

4 讨论与小结

上一篇:活雷锋作文600字下一篇:暑假集中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