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推荐10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1

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核能物质以及用于国防科研生产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适用本条例。职责分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专业生产企业的审查和定点,负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分发放,负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公安部门: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许可证。

铁路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铁路运输及运输单位和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

交通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及其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公路、水路运输单位、驾驶人员、船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资质认定。

工商部门:负责核发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营业执照。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八类)【选择题】

1、爆炸品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易燃液体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有毒物品

7、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三、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类(三类)

1、低闪点液体:闪点<18℃或初沸点小于35℃的液体,如乙醚、乙醛。

2、中闪点液体:18℃《闪点<23℃或初沸点大于35℃的液体,如乙醇、笨。

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或初沸点大于35℃的液体,如丁醇、氯苯。

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

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类别,它们的标志设主标志为16种,副标志为11种。详细内容课本38-39页。

五、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内容【简答题】

1、名称,位于标签的正上方。

2、化学式,居名称的下方。

3、化学成分及组成,标出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和含有的有害组分含量或浓度。

4、编号,分别UN NO.和CN NO.。

5、标志,标志符号居标签右边。

6、警示词,用“危险”“警告”“注意”三个词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当某种化学品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危险性时,用危险性最大的警示词。警示词居于化学品名称的下方。

7、危险性概述,简要概述化学品燃烧爆炸危险性、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居警示词下方。

8、安全措施,表述化学品在处置、搬运、储存和使用作业中所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发生意外时简单有效地救护措施。

9、灭火,应提示有效地灭火剂和禁用的灭火剂及灭火注意事项。

10、批号,注明生产日期及生产班次。

11、提示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

12、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邮编和电话。

13、应急咨询电话,填写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应急咨询电话和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六、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等。

2、成分/组成信息,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3、危险性概述,主要包括:危险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4、急救措施,包括:眼睛、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消防措施,包括: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等。

6、泄露应急处理,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

7、操作处理与储存,包括: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控制接触/个体防护,包括: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要求。

9、理化特性,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主要理化性质。

10、稳定性和反应性,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方面的信息。

11、生态学资料,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行为和转归。

12、毒理学资料,主要是指化学品的毒性、刺激性、致癌性等。

13、废气处理。

14、运输信息。

15、法规信息。

16、其他信息。

注意:若某化学品没有安全技术说明书中的某一项内容时,应在改项写上无意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每五年更新一次。

七、重大危险源的定义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八、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辨识方法:课本44页的公式。

九、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凡能与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物质,都可称为可燃物质。(木材、乙醇、甲烷、乙烯)

2、助燃物,凡是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能与可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均称

为助燃物。(空气、氧气)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均可称之为点火源。(明火、摩擦、电火花、撞击„)

十、爆炸极限的意义

可燃物进入空气中,与空气混合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这种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最低浓度叫爆炸下限,最高浓度叫爆炸上限。浓度在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都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叫该物质的爆炸极限。

十一、粉碎的安全要点

粉碎操作最大的危险性是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必须有紧急制动装置,运转中的破碎机严禁检查、清理、调节和检修。

2、对于能产生可燃粉尘的研磨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爆破片。要注意设备润滑,防止摩擦发热。

3、可燃物料研磨后,应先冷却、后装桶,以防发热引起燃烧。

4、粉碎系统之粉末阴燃或燃烧时,须停止送料,并采取措施断绝空气来源,必要时充入惰性气体。

5、不宜使用加压水流或泡沫进行扑救,以免可燃粉尘飞扬,引起事故扩大。

6、保持操作室通风良好,以减少粉尘含量。

7、在粉碎、研磨时料斗不得卸空,盖子要盖严。

8、应消除粉末输送管道的粉末沉积。

9、粉碎操作应注意定期清洗机器,避免由于粉碎设备高速运转、挤压、产生高温使机内存留的原料熔化后结块堵塞进出料口,形成密闭体发生爆炸事故。

十二、筛分的安全要点

筛分最大的危险性是可燃粉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筛分过程中,粉尘如有可燃性,需注意因碰撞和静电引起粉尘燃烧、爆炸。

2、粉尘具有毒性,或吸水性,或腐蚀性,须注意呼吸器官及皮肤的保护,以防引起中毒或皮肤伤害。

3、筛分操作是大量扬尘过程,在不妨碍操作、检查的前提下,应将其筛分设备最大限度地进行密闭。

4、要加强检查,注意筛网的磨损和筛孔堵塞、卡料,以防筛网损坏和混料。

5、筛分设备的运转部分应加防护罩以防绞伤人体。

6、振动筛会产生大量噪声,应采用隔离等消声措施。

十三、混合的安全要点

易燃液态物料在混合过程中发生动蒸发,产生大量可燃蒸汽,若泄露,将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易燃粉状物料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发生粉尘漂浮而导致粉尘爆炸。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对混合能产生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混合设备应很好密闭,并充入惰性气体加以保护。

2、对于混合可燃粉料,设备应很好接地导除静电,并应在设备上安装爆破片。

3、混合设备不允许落入金属物件。

4、进入大型机械搅拌设备检修,其设备应切断电源或开关加锁,绝对不允许任意启动。

5、当搅拌过程中物料产生热量时,如因故停止搅拌,会导致物料局部过热。因此,在安装机械搅拌的同时,还要辅以气流搅拌,或增设冷却装置。

6、有危险的气流搅拌尾气应加以回收处理。

7、不可随意提高搅拌进行混合的操作过程,尤其搅拌非常黏稠的物质。

十四、过滤的安全要点

过滤的主要危险来自于所处理物料的危险特性,悬浮液中有机溶剂的易燃易爆特性或挥发性、气体的毒害性或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滤饼的不稳定性。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有爆炸危险的生产中,最好采用转鼓等真空过滤机。

2、过滤中能散发有害或爆炸性气体时,对于加压过滤不能采用敞开式过滤操作,应采用密闭式过滤操作,并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保持压力。

3、在取滤渣时应先放压力,否则会发生事故。

4、转鼓、盖子、外壳及底座应用韧性金属制造。

5、对离心机内、外部及负荷应定期进行检查。

6、楼上离心机要有减振装置,防止谐振;

7、处理腐蚀性物料,转鼓需要衬里。

8、开停离心过滤机时,不要用手帮忙以防发生事故,操作过程力求加料均匀。

9、清理器壁必须待过滤机完全停稳后,否则,铲勺会从手中脱飞,使人致伤。

10、有效控制各种点火源。

十五、干燥的安全要点

干燥过程的主要危险有干燥温度、时间控制不当、造成物料分解爆炸,以及操作过程中散发出来的易燃易爆气体或粉尘与点火源接触而产生燃烧爆炸等,因此干燥过程的安全技术主要在于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及点火源。需注意如下安全事项:

1、易燃易爆物料干燥时,干燥介质不能选空气或烟道气,最好采用真空操作,可适当控制干燥温度。

2、易燃易爆及热敏性物质的干燥要严格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

3、干燥物料中若含有自燃点很低的物质,干燥前必须清除。

4、在操作洞道式、滚筒式干燥器时,需防止机械伤害,应设置联系信号和各种防护设施。

5、在干燥时,应严格控制干燥气流风速,设备应接地,避免物料迅速运动产生静电。

十六、包装类别

危险化学品的包装(除1类--爆炸品,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4.2类--自燃物品,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外)按其危险程度可分为三个包装类别。I类: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II类:货物具有中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III类: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十七、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要清楚每个标志代表的意思。课本158页)

易碎品

怕辐射

禁止翻滚

禁用手钩

向上 怕晒

由此吊起 怕雨 重心

堆码重量极限 堆码层数极限 禁止堆码

此面禁用手推车

此处不能卡夹

禁用叉车 由此夹起

温度极限

十八、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规定了危险货物图示标志的类别、名称、尺寸和颜色。标志的图形共21种,19个名称。详细内容课本159页。

十九、复合包装

复合包装型号由一个表示复合包装的阿拉伯数字“6”和一组表示包装材质和包装型式的字符组成。这组字符为两个大写英文字母和一个阿拉伯数字。第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内包装的材质,第二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外包装的材质,右边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包装型式。例如:

6PB3表示什么?  表示内包装为玻璃容器,外包装为铝桶的复合包装。

6HA1表示什么? 表示内包装为塑料容器,外包装为钢桶的复合包装。

二十、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认定【选择、判断】

课本163-164页

二十一、剧毒化学品运输【判断】 《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道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化学品;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前款规定以外的危险化学品的,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水运企业承运。

二十二、易燃易爆性物品的分类

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如丙酮、乙醇。

2、爆炸极限<10%的气体。如丁烷、甲烷、电石。乙类:

1、28℃《闪点<60℃的液体,如松节油、异丁醇。

2、爆炸极限>10%的气体。如氨气、液氨。丙类:

1、闪点》60℃的液体,如糠醛、苯胺。

2、可燃固体。如天然橡胶及其制品。

二十三、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

1、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

2、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

3、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设专人管理,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防护用品。

5、分类按八类。

6、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标志,符合GB190-2009。同一区域储存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示。

7、储存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危险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储存。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8、储存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二十四、危险化学品储存的方式【选择】

1、隔离储存,同一房间同一区域,不同物料分开一定距离。

2、隔开储存,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用隔板或墙分开禁忌物。

3、分离储存,不同建筑物或远离所有建筑的外部储存方式。二十五、五距

垛距大于等于10cm.墙距大于等于30cm。柱距大于等于10cm.顶距大于等于50cm。灯距大于等于50cm。

二十六、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选择】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严格按照出入库管理制度进行,同时对进入库车辆,装卸、搬运物品都应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按规定进行。二

十七、危险化学品入库要求

1、验收原则,验收在库外安全地点或验收室进行,每种商品拆箱验收2-5箱,发现问题扩大验收比例,验收后将商品包装复原,并作标记。

2、验收项目(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物品幸会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3、入库基本程序,填制入库单、建立明细账、立卡、建档。

二十八、易燃易爆性物品【简答】

1、作业人员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具,操作中轻搬轻放,防止摩擦和撞击。

2、各种操作不得使用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现场应远离热源和火源。

3、操作易燃液体需穿防静电工作服,禁止穿钉鞋,大桶不得直接在水泥地面滚动。

4、桶装各种氧化剂不得在水泥地面滚动。

5、库房内不准分、改装,开箱、开桶,验收和质量检查等需在库房外进行。

二十九、腐蚀性物品

1、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护目镜、胶皮手套、胶皮围裙等必要的防护用具。

2、操作时必须轻搬轻放,严禁背负肩扛,防止摩擦震动和撞击。

3、不能使用沾染异物和能产生火花的机具,作业现场远离热源和火源。

4、分装、改装、开箱质量检查等在库房外进行。

十、毒害性物品【判断】

1、装卸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

2、作业人员要佩戴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

3、作业中不得饮食,不得用手擦嘴、脸、眼睛。每次作业完毕,必须及时用肥皂或专用洗涤剂洗净面部、手部,用清水漱口,防护用具应及时清洗,集中存放。

注意:要看每章的课后练习题,还有看案例分析(直接愿意、间接原因及安全措施)练习题

1、载体加热时,水、酸类物质流入高温盐浴或金属浴中,会产生爆炸危险。(√)

2、使用液体或气体燃烧的炉子可直接点火。(×)

3、利用电加热易燃易爆易分解物质比用水蒸汽、热水加热更加安全。(×)4、1、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是下列哪一项?B A、助燃 B、提供初始能量 C、加剧反应 D、延长燃烧时间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2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风险评估

引言

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 部分工作人员在危险化学平品的使用中会出现一定的疏忽, 从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 一旦发生事故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周围的工作人员以及工作环境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危害, 如果出现大规模的爆炸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国内部分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在管理意识上较为淡薄, 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 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从而采取了一些违章甚至违法的行为, 这就让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大了[1]。因此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给予高度的重视, 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定义

危险化学品具有很多特性如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助燃性等。在运输、生产、储备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将会来巨大的危害。为了让危险化学品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安全, 企业首先应该对其生产环境以及生产工艺进行改良, 很多危险化学品本身并不会存在爆炸、燃烧的情况, 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以及特定的环境下, 或者周围的环境因素与危险化学品产生了一定的反应, 会让危险化学品出现燃烧、爆炸的情况。通过对生产环境以及储存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化学品所带来的隐患。另一方面, 企业或者相关机构应该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让他们能够采用正确的操作手法对这些化学危险品进行规范化处理。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让工作人员能够对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基本性质以及作用进行了解, 这样将有助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防范[2]。

二、危险化学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危险化学品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生产工艺老化, 安全设备落后;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安全教育培训没有落实。

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过程中, 危险化学品等级评估以及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基本的管理手段。但是仅仅通过危险化学品等级评估以及危险化学品登记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得到保证, 政府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应该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要加强相应的监督力度, 而企业应该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 这样才能够让危险化学品所存在的隐患进一步地降低。

三、如何管理

1. 加强化学品的分类工作

对不同类别的化学品进行详尽的归类以及鉴别, 在各个区域建立国家认可、公众认可并具有实力条件的鉴别分类机构。这样将能够有效地将危险化学品有效地分离出来。

2. 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面加强管理

运输管理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环节。这就要求相关机构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管理监督机制。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事故, 如危险化学品出现泄露的情况, 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其进行处理。对于一些违章运输行为特别是超载行为进行严惩, 以此来加大执法力度。

3. 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

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当中, 仓库储存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也是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首先应该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并且要在公安部门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够将这些危险化学品放在仓库当中。在仓库保管人员的筛选上一定要选用专业的技术人员, 同时要求他们具备上岗资格才能够参与到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当中。在储存的过程中应该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的分类,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不得与氧化剂混合贮存, 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应单独存放。同时一些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要将其密封好, 防止其出现泄漏的情况, 不能与液化气体共存[3]。总之, 在危险化学品仓库储存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要求工作人员严谨、认真, 将各类物品妥善放置, 保证整个仓库环境的安全。

4.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

在对危险化学品的处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程来进行。坚决不能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在销毁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燃烧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 处理人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对于一些可回收的危险化学品应该尽量进行回收。

5. 加强相关的化学品操作培训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化工生产企业, 危险化学品的从业人员也很多, 特别是一些发展中的中小型化工企业在生产安全这个环节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乏。另外, 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高回报而忽视了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某些员工在操作过程中一味求快, 没有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操作, 这就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安全教育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的教育, 比如生产线上的员工应该督促他们穿戴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对自己进行保护, 在某些环节上要求稳不要求快;而对于仓储的员工应该让他们能够熟练地分辨出各种化学原料及危险化学品, 并能够对其进行熟悉、准确的操作。另外, 安全部门应该对生产线、仓库进行定期的检查, 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 对一些应急处理设施如消防喷头、灭火器等进行定期的维护[4]。

6. 建立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政府机构、相关部门应该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给予重视, 通过制定相应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来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相对来说, 国外在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上已经较为成熟, 因此我国可以对国外一些优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进行借鉴, 这将是对现有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很好的补充。

结语

化学产品在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 但是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环境问题以及一定的危险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危险化学品而言, 如果没有进行妥善的管理, 一旦出现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首先企业自身要加强管理, 同时相关部门在监督环节上也要加强执行力度, 让化学危险品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孙云, 庞奇志.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探讨[J].化工管理, 2012, 18 (12) :136-137.

[2]崔政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11, 14 (32) :110-112.

[3]苏大勇, 耿继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2, 25 (6) :113-115.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形势和特点,确定2010年我市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要点如下:

一、强化源头管理,严格各类行政审批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审查要点(试行)》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审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程序,对于不按照规定阶段办理相关审查事项的项目建设单位,坚决依法予以处罚,切实杜绝“先上车后买票”和“边建设、边补票”的现象。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的必须提前三个月申报,对超期换证的企业按无证生产(经营)先行处罚;严格审查安全生产、经营条件,通过许可证延期审查,使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安全生产责任险制度,不按规定缴纳的不予行政许可。

二、以标准化运行为抓手,促进和规范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所有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9月30

日前要全部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新建成投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2个月内必须申请安全标准化审查;督促已经达标的企业提高运行质量,过渡采用新版本标准,鼓励企业安全标准化升级;到期复审的企业要严格按新标准进行审查,达不到新标准要求的,撤销其证书并予以公告。把企业安全标准化运行情况列入日常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不断督促企业自我完善、持续改进,通过提高安全标准化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以自动化和安全连锁改造为重点,促进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

加快推进自动化和安全连锁改造工作,原则上2010年上半年完成高危工艺装置的自动化和安全联锁改造安装任务,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安监局的要求对每个改造工程进行验收。凡是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改造的企业,一律视为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限期停产改造,企业无力改造或仍不能达到基本要求的取消安全许可,提请政府予以关闭。凡是新建项目的生产装置必须达到自动化控制和安全联锁报警的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安全验收和安全许可。

加强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管理,督促企业及时对特种设备按期检查、检测,确保特种设备合规运行;

加强压力表、安全阀、限位器等安全附件的检测、校验,切实杜绝超期、未检投入使用;要加大安全技改力度,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促进危险化学品监管工作上台阶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各级各企业要全面收集整理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数据,尽早把危险化学品监管纳入“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建立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电子档案,整合行政审批、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管理、危险化学品登记、各级应急救援预案等各种信息资源,提高监管水平、应急响应能力、实现监管资料的共享共用;督促企业对重点部位、重要工艺参数、重大危险源实现远程监控,逐步与省、市、县应急救援指挥平台联网;利用好GPS定位系统,对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实施监控。

五、以网格化管理和联合执法为保障,促进危险化学品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监督管理

利用已建立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赋予工商、公安、交通、环保、质检等职能部门纵向到底的管理职能,利用市、县、乡、村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管体系,形成对危险化学品纵

横交织、无缝隙的网格化的监管格局,把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适时组织联合执法行动,切实实现对危险化学品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监管。

六、开展分行业安全检查和技术交流活动,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与管理 篇4

安全标签与标识的管理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上应有符合规定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当危险化学品由原包装物转移或分装到其他包装物内时,转移或分装后的包装物应及时重新粘贴标识。

化学品安全标签脱落后应确认后及时补上,如不能确认,则以废弃化学品处置。

实验室应有明显的安全标识,标识应保持清晰、完整,包括:警示标签;消防安全标志;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永久性安全标志。

危险化学品的领用

危险化学品的发放应有专人负责,并根据实际需要的最低数量发放。

剧毒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的领取,应由两人以当日实验的用量领取,如有剩余应在当日退回,并详 细记录退回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领用时应填写危险化学品领用记录,按品种、规格记录购入、发放、退回的日期、单位及经手人、数量以及结存数量和存放地点。领用剧毒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时还应详细记载用途。

样品管理

应有专人对送检样品的管理负责,并对保存期内的样品实施监督。

送检样品应有标签,样品在实验室的整个期间应保留该标签。

样品应存放在符合送检方要求的专用样品柜或样品间内。

5、储存条件

储存条件和方法

需要低温储存的易燃易爆化学品应存放在专用防爆型冰箱内。

腐蚀性化学品宜单独放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储存柜或容器中。

爆炸性化学品和剧毒化学品应分别单独存放在专用储存柜中。

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的通风型储存柜内。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可参照 GB 15603 执行。易燃易爆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毒害性化学品的储存方法可分别参照 GB 17914、GB 17915 和 GB 17916 执行。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应与相禁忌的化学品混放。

气瓶应按气体特性进行分类,并分区存放,对可燃性、氧化性的气体应分室存放。气瓶存放时应牢固地直立,并固定,盖上瓶帽,套好防震圈。空瓶与重瓶应分区存放,并有分区标志。

危险化学品包装不应泄漏、生锈和损坏,封口应严密,摆放要做到安全、牢固、整齐、合理。不应使 用通常用于贮存饮料及生活用品的容器盛放危险化学品。

储存限量

每间实验室内存放的除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外的危险化学品总量不应超过 100L 或 100kg,其中易燃易 爆性化学品的存放总量不应超过 50L 或 50kg,且单一包装容器不应大于 20L 或 20kg。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5

在化学品登记过程中,涉及一些登记方面的`问题和一些审查要点,结合辽宁省的登记体会,探讨对登记工作的新的认识.

作 者:常孝 张孟利 张良哲 李冰 Chang Xiao Zhang Mengli Zhang Liangzhe Li Bing  作者单位:辽宁省安全监督管理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辽宁沈阳,00031 刊 名:安全、健康和环境 英文刊名: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 年,卷(期): 9(6) 分类号:X9 关键词:登记审核   登记程序   审查要点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6

危险化学品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和化工产品需求急速增长,重大特大危险品爆炸、泄漏、污染环境事故不断发生,给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资源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加入WTO后,由于在危险品安全管理和技术领域基础薄弱,无法满足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法规(TDG)和全球化学品协调系统[1](GHS),以及欧盟REACH[2]法规等要求及时提供化学品物理、健康与环境危害信息,客观上对我国危险化学品出口贸易形成技术屏障,阻碍相关产业贸易发展。如何妥善解决好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将解决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技术难题,提升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及环保技术实力。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应瞄准国际化学与危险品管理要求[3,4],从完善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角度出发,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我国急需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危险品安全领域技术发展的研究,围绕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结构对其采取有效地控制,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危险性进行快速判定、识别、预测和评价,在整体层面上解决危险品领域内的关键性问题,进一步明确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对策和战略方向,最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

2 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

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化学品危险信息获取、共享及避免危害事故发生的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基础体系、安全技术体系、政策保障措施体系和环境支撑体系等内容,结构详见图1。

国际公认科学技术是建立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条件,人才、研究及测试基地、仪器、设备及装备等因素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平台,经济投入、政策、法律、法规等支撑构成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是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危险品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危害性确定测装备开发和检测方法制定的根本,与危险品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是我国危险化学品风险预测和评估基础理论体系的支撑,关系到危险源快速判定、监测与评价,直接决定危险化学品预防预警应急反应体系中预测、预防、预警技术、应急反应及指挥的有效性。

3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国际化学与危险品安全管理技术的提高,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所涉及的各技术领域均得到了相应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已初步建立起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长期以来,由于过渡依赖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主导地位而忽略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的作用,使得我国建立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所必需的技术基础薄弱,尤其缺乏危险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能力。从整体意义上讲,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尚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障。

3.1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缺乏系统性

我国没有从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还没有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和技术框架。各相关领域研究处于专业条块分割状态,尚未从总体上对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相关领域的共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建立完善的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基础落后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研究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危害的发生机理、识别理论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危险源的监测监控理论及技术、风险分析技术、预测、预警技术、应急处理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及安全标准、法规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

3.3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资金投入不足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为社会公益性为主的事业,其投入应以政府为主。我国在此方面至今没有明确、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实验条件普遍较差,技术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弱,尚未建立起足够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内分布较为合理的专业实验室、实验基地、检测与研究中心等。

3.4 缺乏政策法规的支撑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领域缺乏足够的政策、法律、法规及执法能力等外部支撑条件。尽管我国政府于2002年颁布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国内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但该条例尚未完全与国际有关化学品管理接轨,在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分类和评价方面,缺少相应的主管部门和检测机构,无法应对国外危险品领域的技术法规。

4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为适应国际危险化学品管理发展趋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别围绕危险化学品进出口贸易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制定了管理规范,并在技术方法开发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但仍局限于本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目前,发达国家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已建成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库[5],运用危险化学品特殊识别技术进行危害性的甄别,研究组织水平和分子水平毒理学实验方法取代经典动物实验方法技术等[6,7],形成了完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总的来说,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发展与基础化学、生物信息学、环境毒理学、现代管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等密不可分,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未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应符合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发展趋势,应从如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4.1 危险化学品安全体系基础理论

危险化学品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安全技术性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建立人-物-能量-信息的安全系统要素体系,提出系统自组织的思路,确立系统本质安全的目标。通过危险品安全系统论、安全控制论、安全信息论、安全协同论、安全行为科学、安全环境学、安全文化建设等危险品安全科学理论研究,在本质安全化认识论基础上全面、系统、综合发展的危险品安全科学理论。随着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事件孕育-发生-发展-演化机理探索、预测理论、风险分析及控制理论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4.2 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技术

危险化学品的风险来源于自身的化学特性,即干扰正常的生物过程的能力和燃烧、爆炸、腐蚀等能力,风险评价是危险化学品对个体或群体伤害发生可能性的评价过程,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可简单描述为:

危险×接触=风险[8]

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估的基础数据包括物理危害、健康与环境危害数据,涉及毒理学水平研究和安全暴露水平评估,直接关系到化学品危害信息的快速、准确识别和共享。应加快危险化学品风险快速和高效评估技术和方法开发,结合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在短期内获取准确有效的毒性信息。利用细胞培养和驯养的动物建立简单高效的危险评估方法,探索重要的代谢动力学参数及毒性效应模型和毒性效应分子生物标志物和环境激素污染物毒性分析模式,确定健康和环境安全限量标准,为危险化学品健康与环境安全指标数据库建立提供相关技术数据和理论指导,进而完善国际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健康和环境安全评价方法体系。

4.3 危险化学品安全性质检测技术

瞄准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开展必要的化学品预防性原则所需要的前瞻性研究:化学品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影响、评价技术;履行PIC、POPs、GHS公约中会遇到的技术;应对欧盟REACH法规所应该解决的核心技术。当前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的核心是准确提供危险品的基础物理化学数据,实现化学品物理危害、健康与环境危害的判定和识别。一方面,根据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确定其在包装、储藏和运输中的关键控制技术,杜绝危险化学品爆炸、泄漏、污染环境事故发生;另一方面,根据化学品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隐蔽性、滞后性,提供危害检测技术及装备,为化学品人类健康和环境持续性危害数据获取提供技术服务。

目前,国际上建立了一整套用于化学品危害分类的技术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目标对象要求的不断变化,危害识别技术与装备必将呈现敏捷、快速、高通量等特点而取代原有,如在识别有毒有害物质源时,利用现代机器人和各种检测设备组装识别危险源等。同时,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9]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预测系统,利用现存数据对化学品特性进行预测。我国应针对联合国GHS和TDG法规及欧盟的REACH制度所规定的危险特性分类方法中至关重要的理化性质、健康和环境毒理学指标,运用QSAR方法分别建立各项危害数据的人工智能推演模式,实现新型危险化学品毒性数据的快速、准确预测。

4.4 危险化学品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在利用和处理信息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集中表现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危险化学品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机遇,将提高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围绕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体系,研究化学品信息网等信息技术系统,建设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研究中心信息共享平台,整合集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科学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平台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相关科学数据、科技文献和自然科学资源等共享,推动面向危险化学品安全科学的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形成具有权威性、实用性、及时性、互动性、信息丰富等特点的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技术平台。

欧盟、美国已经建立了化学品安全信息体系,如欧盟REACH制度和美国的立法提案(Gore Initiative),主要针对化学品的理化安全、健康安全和生态安全完成信息登记。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关于化学联合会国际理事会高产量化学品(HPV/ICCA)和高产量化学品筛选信息数据集(SIDS)项目的试验结果也将被采纳,以减少相关试验数量[9,10]。所有这些现有工作显示,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本国化学品安全信息的整合,并正在建立化学品安全信息国际数据的相互认可合作。

5 结束语

扭转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落后局面需要完善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保障体系,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是该体系建立的基本保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事业迅速发展的奠基石。只有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才能建立符合国际贸易要求的技术标准与法规体系,在促进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同时,将外来危险化学品对人、动植物及生态环境的威胁降低到可接受程度,保护我国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安全。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应综合各学科先进技术,重点完善危险化学品风险评价及安全性质检测技术研究,最终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和管理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建国,胡建信,唐孝炎.化学品环境管理全球治理格局与中国管理体制的完善[J].环境科学研究,2006,(6):121~126

[2]叶从胜,郭秀云,李运才.浅谈欧盟化学品新法规及其对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7,(1):31~32

[3]刘建国,胡建信,唐孝炎.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原理与制度的框架思考[J].环境保护,2005,(4):7~10,22

[4]菅小东,周红,高映新.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7~9

[5]李政禹,国际互联网上的化学品安全信息资源[J].现代化工,2000,20(6):55~57

[6]Boelsma E.Anderson C.Karlsson AMJ,et al.Microdialysis techniqueas a methodto studythe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of methylnicotinate through excised human skin.reconstructed epidermis,and human skin in vivo[J].Pharm Res.2000,17:141~147

[7]Abeliovich A,Paylor R,Chen C,et al.PKCgamma mutant mice exhibit mild deficits in spatial and contextual learning[J].Cell,1993,75(7):1263~1271

[8]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第一修订版)[M].北京,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6~7

[9]苏志明,朱虹.欧盟REACH法规进展近况[DB/OL].http://www.cqn.com.cn/news/2007329/16-39-55-109725.shtml,2007-3-29

医用化学复习要点 2 篇7

1.第二章:把我补充的习题(PPT上)、PPT上的例题、我布置的课后习题好好做一下。

2.第三章:

1)σ键和π键的对比(形成过程、稳定性、是否可以单独存在)

2)会判断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共价键断裂的两种方式

4)系统命名法(选主链、编号、配基)

5)会判断有机分子中各个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6)卤代反应中烷烃氢原子被取代的相对活性

7)是否具有顺反异构的判断

8)烯烃加成反应(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正碳离子稳定性的判断)

9)苯环的结构特点

10)烃基苯的氧化

11)诱导效应中,哪些是吸(拉)电子基团,哪些是斥(供)电子基团

12)伯醇、仲醇、叔醇的鉴别(氧化反应、与氢卤酸反应)

13)醇的脱水反应(扎伊采夫规则)

14)苯酚的鉴别(显色反应、与溴水反应)

15)甲基醛或酮的鉴别(卤仿反应)

16)偏振光、偏振面、旋光性、旋光度、対映异构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8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危险化学品论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论文: 危险化学品论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论文:国内外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摘 要:长期依赖法律法规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危险化学品安全技

术的研究,使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基础薄弱,已经 严重阻碍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本文介绍了国 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结合国际研究热点 和先进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应对 措施、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关健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 1 引言 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1~4],我国 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和 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它们并未完全与国 际化学品管理接轨,在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分类和评价等方面,仍 然缺少相应的主管部门和检测机构,无法应对国外危险化学品领 域的技术法规[5]。建立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2 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1928 年,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的化学危险品和爆炸物品委员会 协同化学学会编辑了常用化学危险品表(NFPA49)。美国道化学公 司开发了火灾爆炸指数。英帝国化学公司和日本劳动省分别创立

了 Mond 法和六阶段评价法。随后,美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 《有毒 物质控制法》《职业安全卫生法》《消费产品安全法》《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危险物品运输法》《有害物质、、包装危害预防法》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联邦环境污染控制法》、《、《 和《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等法律法规。为使欧盟各国在化学品管理上保持一致, 1967 年,欧盟制定 了第一部指令 67/548/EEC。1996 年,欧盟修订了 1982 年颁布的 《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2001 年 2 月欧盟发布了《未 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2004 年 1 月欧盟向 WTO/TBT 委员 会通告了“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建立欧洲化学 品管理局并修订 1999/45/EC 指令和法规(EC)(有关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的欧州议会和理事会法规提案”的文本。2007 年 6 月 1 日, 欧洲委员会开始全面实施新的化学品管理政策———化学品注 册、评估和许可制度。此外,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泰 国和菲律宾等也相继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1954 年,根据《关于危险品运输问题的提案》,联合国召集了 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随后,该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危险货物 运输的建议书》。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联合国创立了国际有害化 学品登录制度及国际化学安全计划。此后,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 专家委员会编写了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桔 皮书)、国际海事组织制订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国际航 空组织制订了《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欧洲铁路运输中

心局制订了《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技术规则》、欧经会(ECE)制订了《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协定》和《国际内河运输危险货 物协定》,这六部规范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为解决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 定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92 年 6 月,里约地球峰会通过了《21 世纪行动计划》。1998 年 9 月,联 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 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公约》。在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七届理事会特别会议后联合国危险物品 运输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记系统专家委员会制订了 GHS 系 统,并在世界范围推广使用。2006 年, 140 多个国家采纳了《国际 化学品管理办法》,并通过了《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总之,到目前为止,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制订 了较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监控体系,各国正根据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调整化学品管理方针、政策和战略,进一步强化和完 善本国的化学品安全立法。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制定了相

应的化学 品管理法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3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 在石化工业建设初期,国内各大化工企业就相继建立了职业 病防治所,开展了化学事故的救援抢救工作。部分省市和自治区 也相继设立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994 年,原化工部颁布了 《化 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1996 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

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成立了 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 8 个化学事故 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同年,原劳动部和化工部联合颁发了《工作 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随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更 名为“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中石油、中石 化和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都各自组建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999 年 10 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 的通知》。随后,公安部、交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和国 家质量监督局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规定的通 知》。2000 年 9 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 规定》。2002 年,国务院通过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同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危险化学品 安全生产和管理进入了新阶段。此后,《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 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等相继实施。2005 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项 标准。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在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 境管理登记过程的违规行为的公告》。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发 布了《关于修订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目录的公告》。目前我国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已达 40 多 部。此外,我国也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际行动和国际公约,如 POPs

公约、PIC 公约、IFCS、全球汞评估等,并实施了农药登记、化学 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危险废物转移登记、合格 实验室(GLP)认证等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政府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制 定、安全管理政策的实施和危险化学品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初步 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4 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但是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严峻。41 基础工作薄弱,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差我国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尤其缺乏危险化学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 究能力。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滞后,至今尚未建立起全国危险化 学品及企业数据库。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缺乏;大量危险性不明 化学品及混合物急需危险性鉴别分类,确定其危险性。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体系尚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提供 足够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42 硬件条件缺乏,实验技术支撑差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规范标准,大多数科研单位的化学实 验室和环境实验室均未建立和执行合格实验室规范并通过国家 认证,无法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 性。43 应急救援标准薄弱,救援力量过于分散我国的危险化

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应急救援标准薄弱。受人 员、资源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适用性较差,无 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在各系统、各部门中,彼 此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难于协同作业,发挥整体救援优势。此外, 应急准备工作不充分,特别是应急救援的装备、物资、经费不落 实。44 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辅助技术不完善目前,国内的新

化学物质申报许可制度刚刚实施,风险评价正处于摸索险段,特别 是由于难以预测暴露数据,暴露评估难度较大,现阶段的安全评价 还主要侧重于危害评估。国内尚未建立完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评 价体系,至今仍没有一个专门的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无 法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行全面实际的安全评 价[6]。此外,相关的参数数据库、分析模型、风险表征计算系统 和不确定性分析评价系统等也尚待完善。45 法律法规不协调,监管部门协同性差《化学危险物品

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主要侧重安全生 产方面,对化学品的环境和健康安全关注远远不足。此外,原化工 部、交通部和环保总局等部门也都有相关的安全规定与标准,而 这些标准和规定间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缺乏系统性。企 业自律意识淡漠,咨询服务机构服务方式简单,加上机构改革,安 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部门行动的协同性较差,造成危化 品管理工作不到位和滞后,存在众多事故隐患。

安全监管机制薄弱,监管网络尚待整合化学品安全监

管体系存在较严重的部门分割、职能交叉和各自为政等问题。对 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仓储、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 监管存在严重的监管缝隙、漏洞,甚至是监管空白。不同省市间 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跨区域安全监管网络 尚未形成,省际间联动监管存在困难[7]。47 法规标准不健全,国际合作需加强我国虽然建立了可

持续发展的化学品安全与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但是涉及化 学品安全的法规、标准还不健全。如:尚需建立和完善新化学物 质上市前申报制度、重点管理化学品登记许可制度、重大化学危 险源报告制度等国际通用的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 [8]。此外,由于国内安全管理部门众多,在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时不能全面反映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和取得的进展,无法取 得国际组织的理解和支持。5 建议和措施 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和措施:(1)开发低风险化学品和替代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化学品理化 性质、生物系统效应、蓄积与降解、健康效应测试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化学品分类基准,完善全国危险化学品及企业 数据库;加快建立和完善 MSDS 制度。(2)我国已有部分实验室基本具备了合格实验室的条件,能为

管理中所需的测试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目前的关键是建 立并完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认证体系,促进合格实验室的建 设[1]。(3)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化学品事 故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以及应急救援、环境修复等技术储备工作, 发挥各成员单位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交流、合作与协调,建立 一套测定、分析、报警、应急措施的完善的应急体系,及时、正 确地实施现场抢险救援措施。(4)在考虑我国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安 全评价和风险管理在新化学物质申报、新农药等新化学品登记、现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等化学品管理专 项领域中的作用,制定并执行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9],建立一套完 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评价体系。(5)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彼此间的沟 通与合作,进而使管理制度协调一致,部门行动的协同。(6)快速传递和共享各种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对危险化学 品安全信息的有效管理。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 制、无缝隙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以及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整合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7],为化学品管理提供服务。(7)应该进一步系统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 系、制定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卫生要求、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同时,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建立国际通行的化学品统。

一协调系统。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 国情,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危险化学品的 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 菅小东,周红,高映新.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 2004, 17(3): 7~9 [2] 章莉娟,钱宇,冯建中.欧盟新的化学品控制体系和我国的对策[J].现代化工, 2005, 25(10): 6~11 [3] 刘建国,胡建信,唐孝炎.化学品环境管理全球治理格局

与中国管理体制的完善[J].环境科学研究, 2006,19(6): 121~126 [4] 梁韬,陈国华,张辉,等.区域战略安全管理———历史、现 状与未来[J].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2005,15(2):19~24 [5] 王利兵,于艳军,李宁涛,等.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 究现状及趋势[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 4(1): 82~85 [6] 狄建华,甄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评价方法初探[J].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22(4): 506~508 [7] 赵来军,吴萍,刘寅斌.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

合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47~52 [8] 李政禹,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J].化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9

CASST-QRA软件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开发的, 并取得了软件著作权 (登记号:2007SR09261) , 其采用的核心技术均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劳动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等。

本软件采用了先进的有毒物质泄漏扩散、火灾、爆炸和毒物影响模型, 经过了多个区域性定量风险评价项目试点应用的实际验证, 并结合了专业从事定量风险评价工作专家的宝贵经验, 是高新技术和丰富经验的结晶。

本软件可进行区域性的事故后果计算、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的计算, 是进行安全评价、应急预案编制、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等工作的必备工具, 广泛适用于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及相关科研单位的安全评价、项目设计、科研及教学工作。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复习要点 篇10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以下简称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以下简称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范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建档、备案、日常管理、应急处置、检查评价等内容。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确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有储氨罐及氨区、制氢站及罐区、柴油罐及油区。

第四条

关键名词术语解释

(一)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二)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三)临界量: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四)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五条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各项目部(以下简称各部门)。第六条

引用文件

(一)《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1‟第40号令);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

(四)《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GB26164.1-2010);

(五)《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家能源局[2014]161号);

(六)《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国能安全„2014‟328号)。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七条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并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第八条

生产副总经理协助总经理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是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直接责任人,对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运作,保证实际效果。

第九条

总工程师对公司重大危险源生产技术的应用安全性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建立公司重大危险源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技术管理体系,推动体系的有效运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十条

安全监察部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监督部门,是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建立与保存部门。

(一)明确并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责任制,负责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的制定、修订工作;

(二)负责重大危险源辨识、定期评估、登记建档、备案申报、应急管理和安全报告等工作;

(三)监督各部门开展检测监控、现场处置、应急演练工作,以及、安全规程、防范措施、安全防范措施执行情况;

(四)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五)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保证安全管控、隐患整改所需资金,督促责任部门落实整改措施;

(六)负责对责任单位检修、运行规程编制的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设备部是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责任单位,是设备管理、检修维护的执行部门。

(一)负责制定设备检修规程,建立设备技术资料台账,重大危险源及附属设备定期检修;

(二)负责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

(三)负责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设备、安全自动装置的检修维护、检测及检查,落实整改措施及反事故措施;

(四)负责对检修维护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工作;

第十二条

发电部为重大危险源运行管控措施的执行部门,是人员出入管理部门。

(一)负责制定设备运行规程、日常巡回检查制度及出入管理制度,(二)负责运行操作、日常巡检和人员出入管理,及异常工况的记录;

(三)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现场接卸的安全技术措施、接卸操作及现场监护;

(四)负责运行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个人防护用品的检查、应急处理的演练工作;

(五)负责现场应急救援器材、物资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

危险源辨识、评估、建档

第十三条

公司按照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和标准,结合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及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

第十四条

安全评估工作应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可进行专项评估,或结合安全性评价专家查评工作一同开展。

第十五条

重大危险源按单元评估提出评估报告,安全监察部要做好评估资料的存档工作。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并包括下列内容:

(一)评估的主要依据;

(二)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四)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仅适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五)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六)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七)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八)事故应急措施;

(九)评估结论与建议。

安全评价报告可代替安全评估报告,其安全评价报告中有关重大危险源的内容应当符合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要求。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按本规定及时上报。

(一)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三)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

(四)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五)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六)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第十七条 安全监察部对辨识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逐项进行登记建档。重大危险源档案应当包括下列文件、资料:

(一)辨识、分级记录;

(二)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

(三)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四)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

(七)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

(八)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

(九)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

(十)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十一)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八条 安全监察部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按照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规定的格式要求进行登记备案。

第十九条 对按照评估结论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向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报告,予以注销。

第五章

日常管理

第二十条 公司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建立完善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重大危险源中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检修维护、巡检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使其了解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熟悉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措施。

第二十二条 设备部建立重大危险源设备技术资料台账,对所属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设备、管道、阀门)及附属设备定期检修。检修周期和工期一般宜与主机同步。压力容器及管道上的压力表、测温表应每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并建立档案。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部件和有关焊接工作的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完善设备技术档案。

第二十三条 定期组织开展防雷接地、自动保护装置、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泄漏检测仪等有关设备以及安全附件的检测、试验工作,应每年在雷雨季前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静电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档案。

第二十四条 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检修操作规程,并定期审核、修订,保证其有效性。

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至少包括:运行规程、检修规程、操作票制度、工作票制度、动火制度、巡回检查制度、出入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制度等。

第二十五条 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规定进行登记签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非运行值班人员必须经过运行值班人员许可,办理有关手续,并在运行值班人员监护下方可进入;

(二)不得携带打火机等火种,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门外指定地点。进入前应先以手触摸静电消除器,消除人体静电。

(三)禁止穿着可能产生静电的衣服或带钉子的鞋。在工作时,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安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等)应定期维护并处于完好状态。

(四)未经批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必须进入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办理审批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

第二十六条 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

(一)安全自动装置应投入运行,严禁随意解除联锁和保护。确需解除的,应严格遵守规定,履行相关手续;

(二)运行人员密切监视设备系统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严格将参数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认真进行设备系统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各种缺陷。发生超温、超压时,应立即报告相关专业人员,并详细记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三)设备点检(维护)人员每天定期对设备系统进行点(巡)检和设备维护,发现并处理各类设备缺陷,按计划完成设备隐患的治理工作;

(四)相关专业人每天检查设备系统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认真组织分析,通过分析参数超标的时间、程度情况,评估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影响,及时制订检查计划;

(五)安全监察部化学、热控、金属监督主管掌握监督设备的运行、事故及缺陷情况,贯彻反事故措施;

(六)公司危险物品(化学品)购置、储存、使用人等,每月核对所管辖危险物品数量,严格控制购入及储存数量;购置新的危险物品类物资时,物资采购人员应掌握购置的危险物品理化特性,将购置情况报送安全监察部,安全监察部根据相关规定确认危险物品分类,组织对其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二十七条 在重大危险源区域从事任何检修与维护工作时,应熟知化学危险品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和风险预控制度,并依据有关规定履行动火工作票手续。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好安全交底工作。

在从事设备运行操作或检修维护作业应使用铜质等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必须使用钢制工具,应涂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

第二十八条 系统检修开工前应用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并泄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与系统的隔绝点需挂锁、加装带手柄堵板(盲板)。恢复堵板(盲板)前,需确认堵板内无压力,如出现工作间断,每次开工前应再次测量气体浓度,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九条 重大危险源半径30m范围内严禁明火和散发火花。确因工作需要动用明火或进行可能散发火花的作业,应办理“一级动火工作票”,在检测可燃气体浓度符合规定后方可动火。

严禁在运行中的管道、容器外壁进行焊接、气割等作业。第三十条 发现系统泄漏时,应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查漏,禁止明火查漏。严禁管道内带压复紧紧固螺栓和用捻打等可能产生火花、静电、温度的方法消除外漏。

第三十一条 当进入设备内部进行维修时,除应用氮气对相关设备和管道进行吹扫外,还应保证设备内氧浓度达到18~22%。

第三十二条 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系统,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并经考试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外来施工人员在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内施工前,须办理工作票,经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后,在专业人员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第六章

应急处置

第三十四条 应急处置以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当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形时,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

第三十五条 发电部负责在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写明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办法。

第三十六条 安监部负责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第三十七条 公司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

第三十八条 对存在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重大危险源,应当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空气呼吸器、化学防护服、堵漏器材等应急器材和设备;涉及易燃易爆气体或者易燃液体蒸气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设备。

第三十九条 各部门按照应急演练计划,并按照下列要求进行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一)对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二)对重大危险源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并及时修订完善。

第七章 检查、评价与反馈

第四十条 各级安全、技术监督人员每月应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及时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每月在安全环保例会上通报重大危险源的管控情况。

第四十一条 各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设备系统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建立隐患管理台帐,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上报和管控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第四十二条公司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每季度应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检查。公司季节性安全检查、节假日专项检查应将重大危险源作为重点内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

第四十三条 安全监察部每三年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对各部门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价。

第八章

第四十四条 本标准由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上一篇:感叹岁月流逝的诗句下一篇:人行道工程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