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建议(精选8篇)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
一、2009年柑橘产业特点和问题
2009年我国柑橘产业呈现整体平稳发展趋势,面积发展放缓,总产量稳步增长,价格整体回升等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品种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尽管近几年加大了极早和极晚熟品种的推广力度,但多数新推品种尚未进入丰产期,导致生产中中晚熟品种比例偏高,成熟期过度集中,季节性销售压力较大。
各主产区缺素问题日益普遍,针对缺素症的施肥措施在部分产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实验证明新型砧木研究与利用依然是解决柑橘抗性和耐性的根本出路,因此,砧木品种研究亟待加强。
销售形式而言,由于受2008年的影响,今年温州蜜柑开园价格普遍偏低,后期逐步回升到2007年的水平;持续上升的脐橙价格为果农找回了柑橘种植的信心。这主要与今年脐橙整体产丰,果实外观较以前有明显改观以及今年春节在阳历2月中旬,延迟了柑橘消费高峰等因素有关。浙江、湖北等地椪柑由于受晚秋降雨和突然降温,相当一部分采收较晚的果实油斑病较严重直接影响到今年的产值与销售。
目前,柑橘新增栽培面积速度放缓,脱毒苗木比例增加。受2008年柑橘大食蝇事件的影响,部分橘农信心不足,导致果园投入减少,果实外观质量下降,少量果园失管,特别是黄龙病疫区,失管橘园促进了黄龙病的危害。延迟采收面积增加;密改稀和高接换种速度加快;农残问题普遍受到重视;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比例增加,果农和企业对采后分级、打蜡,单果包装以及保鲜处理等重视程度增加,但对采后处理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尤其是无损伤采收和销售前打蜡处理的认识不到位。安全保鲜剂开发及病害缺乏研究,柑橘加工及综合利用依然是以罐藏加工为主,对柑橘的加工特性、柑橘汁加工工艺技术、加工装备及皮渣利用缺乏系统的研究。
新成灾病虫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大病大虫在产业化集聚后防控压力加大,人员流动和商品流通缺乏监管导致检疫性病虫防控难度加大,生产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导致次要病虫为害上升,非疫区和低度流行区建成以及加强联防联控势在必行。过去一些危害程度很低的害虫例如蓟马等有形成灾害的趋势,一些新的病害造成果实表面伤害,影响外观品质。
适用于山地橘园的机械与设施不多,特别是适合于体力欠佳的果农(妇女、老人等)使用的山地橘园省力化生产机械与设施更为缺乏。果农对柑橘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认识不断提高,在湖北宜昌和广东龙门等地,有果农自发研制简易的果园运输机械。政府从单纯补贴农机,转变为既补贴农机也对设施补贴进行尝试。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研发的山地橘园运输机(单轨、双轨和链式索道)、喷雾和滴灌控制装置已在试验、示范,申请9项专利。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经费项目“山地橘园省力化栽培机械与相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已启动。
柑橘种植面积、产量保持稳步增长,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柑橘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果园标准化建设得到加强,果品品牌化经营受到重视,市场竞争激烈,大宗果品价格低迷。柑橘鲜果、罐头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但品种结构仍然不合理,宽皮橘比重过高。成熟期、上市期集中的现象未得到完全改变,病虫害状况较严重,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仍然影响产业发展,橘农承担风险较大。柑橘生产集约化、橘农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橘农劳动力老化、女性化趋势明显,橘农教育程度较低。
二、世界柑橘主产国的基本态势
过去几年世界柑橘产业发生几件大的事情,它们影响了产业的整体态势。首先是巴西和美国,进来墨西哥等国发现黄龙病导致美国柑橘产业一蹶不振,特别是盛产加工甜橙的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可以形容为谈“黄”(黄龙病)色变。产量比其高峰时期下降30%以上。巴西同样收到病害的危害,柑橘向温度较低的南方(南半球)扩展。中国柑橘大发展,产量和面积跃居世界第一。美国加州热心于发展一些杂交柑品种,以抵御西班牙的宽皮橘进入美国市场。金融危机给世界橙汁市场带来的是价格下滑。2006年世界橙汁市场由于供需矛盾导致价格上涨,目前回落到正常水平。这一变化对我国重庆柑橘加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欧洲柑橘产销基本稳定,其中地中海沿海的西班牙以及北非的摩洛哥等出口的宽皮橘增加。一方面欧盟是一个稳定而成熟的市场,需求十分稳定。特别是德国和英国等是柑橘的消费大国。随着欧盟的东扩,这些原来是自由的柑橘进口区域,变成了欧盟的市场范围,欧盟的地盘更大,对地中海沿岸的柑橘产业,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的柑橘产业十分有利。
澳大利亚连续多年的干旱导致成本上升,品质下降,加上澳元升值,出口竞争力不如以前。由于澳大利亚的柑橘产量体量只有60多万吨,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小。2003-2008年5年间,澳大利亚减少了13%的橘农,减少8%的面积,减少4%的树。南非柑橘仍然保持良好的出口势头,与北半球的国家形成产品的季节互补,出口比例达到60%以上。阿根廷盛产柠檬,由于2009年9月的干旱和晚霜冻,阿根廷2010年的柠檬产量减少20%左右,降到1百万吨。2010年预计生产84万吨的甜橙,37万吨的宽皮橘,22.5万吨的葡萄柚。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柑橘成本上升30-40%。
世界柑橘鲜果市场整体上可以认为逐步趋于稳定,变化较大的是中国在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拓展。欧盟东扩,东欧市场不利于中国进入。
近年来,柑橘品种选育的投入加大,主要原因是国际柑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年选育的品种趋势是:第一,以能够剥皮的杂交柑为主要,第二,以无籽类型为主要,第三是含有特殊的性状,例如果肉粉红色突变体。具体而言,近年,美国加州选育出来的多个品种例如Tango橘,澳大利亚的seedless Imperial橘,Nardocott橘,南非的Eureka seedless柠檬。Kirkwood红肉脐橙,Ruby Valencia甜橙。这些品种军事符合了世界柑橘鲜食品种的发展趋势及容易剥皮、无籽、有特殊的外观和内质性状如红色、风味浓等。
对比我国的柑橘产业,国际柑橘产业形式有例如于我国柑橘产业。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这样一个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而言,出口有利。第二、我国柑橘品种类型多,缓冲能力强。引进筛选和自主培育的品种并重,宽皮橘以自主选育的品种为主,脐橙、柠檬以引进的品种为主,柚子、金柑均为自主选育的品
种。第三、过去几年,我国柑橘从品种结构到区域布局均有较大的调整,成熟期拉开到7月中至翌年5月,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基地建立。经过冻害和实蝇事件以及黄龙病危害,使柑橘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集中。柑橘产后处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2010年柑橘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结合2009年柑橘产业发展状况,分别从柑橘品种、栽培、加工及采后处理、病
虫害防控、生产机械化、产业经济等方面分析2010年柑橘产业发展趋势如下。
(一)2010年柑橘产业品种方面发展趋势:在湖南、浙江等地,部分品质较差的中熟品种会被抛荒或被高接更换为优良的品种;温州蜜柑和椪柑面积会在零星栽培区明显缩减,在主栽区失管现象会继续扩大;在四川、重庆等地,晚熟柑橘的发展稳步推进,仅湖北省秭归县晚熟脐橙面积达到2万多亩,晚熟脐橙产量将逐步上升;在云南、四川及其它少数地区,柠檬品种的发展面积会增大;在品种选育上,芽变选种的重点将会放到优质(包括高糖、低酸、口感风味好、无核等)品种的选育上,杂交育种集中在晚熟、优质柑橘品种上;在生物技术方面主要是搞抗性育种包括抗溃疡病、抗衰退病、抗逆境等。
目前,我国栽培的一批自主选育的新品种具有较好的上市时间和品质,竞争力较强。即早熟的温州蜜柑,7月可以上市,比日本温室栽培的仅晚一个月,可是我们的成本不到日本的1/50,而且为自然生产。8月中下旬上市的红色琯溪蜜柚,12月下旬上市的无核沙糖橘。加上引进消化后推广的晚熟脐橙品种,即2月底开始上市的能晚脐橙、红肉脐橙,这些新品种构成了我国柑橘产业中的新面孔,效益较好,对柑橘价格起到提升作用。
(二)2010年柑橘产业栽培方面发展趋势:除优、特柑橘栽培区外,多数产区的柑橘园投入不会有明显增加;在产量和品质之间,会更加重视品质的提高;生草栽培、简易修剪、简易施肥、管网灌溉或滴灌等省力化栽培面积将扩大;将涌现一批先进栽培技术的标准果园或精品果园,但失管果园面积也将扩大;新建果园面积下降,但密改稀和高接换面积将增加;简易设施栽培和延迟采收面积扩大;绿色、有机和HACCP等栽培和相关认证将逐渐受到重视。
(三)2010年柑橘产业加工及采后处理方面发展趋势:柑橘采后处理将向安全保鲜和提升柑橘外观品质、减少腐烂损失等方向发展。柑橘加工及综合利用方面着重研究柑橘品种和榨汁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原料种类,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研制出具有一定商品价值的柑橘加工系列产品,使柑橘果实的加工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通过现代食品工程技术对原有柑橘汁生产工艺的改进,尽可能保存柑橘汁的色、香、味及其营养物质;柑橘的脱苦方法研究;柑橘加工废物的综合利用研究。
(四)2010年柑橘产业病虫害防控发展趋势:柑橘黄龙病、溃疡病和实蝇类害虫总体防控形势严峻,黄龙病随木虱北移呈扩散蔓延趋势;螨类、粉虱、蓟马、蚧类和蚜虫为害将趋重;真菌性病害发生为害总体将趋重;非虫传性嫁接传染类病害为害总体趋轻。
(五)2010年柑橘生产机械化方面发展趋势:随着2009年柑橘销售形势好转,果农对柑橘生产的信心加强,对柑橘生产机械与设施的需求增加;经济回暖将吸引更多的青壮年往城市工作,农村劳动力的缺乏对柑橘生产机械与设施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农机具补贴力度加大和范围拓宽,将进一步推动柑橘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即一方面橘园机械与设施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会刺激机械与设施生产企业增加投入和扩大生产);柑橘机械与设施方面科技项目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将对柑橘生产机械化发展起辐射与带动作用。
(六)2010年柑橘产业经济方面发展趋势:集中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布局格局将得到强化;品种结构和成熟期结构进一步改善;精品果园建设、标准化管理将全面展开;栽培及生产过程的省力化、机械化进一步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精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升;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继续提高;鲜销比例过大,柑橘鲜果销售仍然困难。
四、2010年柑橘产业发展建议
为了更进一步促进2010年柑橘产业发展,参考2009年柑橘产业特点、问题,结合2010年柑橘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抓好柑橘砧木品种的系统选育,组织行业攻关,集中力量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忽视砧木育种带来的种种问题,建议建立国家的砧木供种机制,选择一些重量高、种子力量高、没有检疫性病害的的地方建立砧木采种园,解决枳橙等主要砧木种子基本上依靠进口的问题。
(二)调减中熟品种的规模,淘汰劣质品种,同时实施育苗准入制度,限制无资质的苗木商生产,从源头上解决苗木质量问题。
(三)启动我国品种资源无毒化工作,以期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无毒遗传资源,同时实施良种补贴,引导果农购买更换优质无毒苗。
(四)稳定现有栽培面积,增加特早熟、早熟和晚熟品种的栽培,控制新增面积,限制非优势区域的盲目发展,加快老果园改造,抑制非适宜区新建果园,加强对失管果园的处置,防止危险病虫害扩散,以标准果园创建为契机,带动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栽培技术的推广。
(五)完善柑橘无病毒繁育体系建设,将种苗财政直补项目实施范围扩至各优势区域,示范实施片区、大区和全国检疫性病虫联防联控,扩大非疫区建设实施范围。
(六)进一步将柑橘育种、栽培、橘园田间管理等农艺技术和方法,与橘园机械和设施有机结合,进一步研发和生产先进适用的山地橘园省力化生产机械;把橘园生产机械与设施的内容纳入标准化果园规划与建设及老果园改造中,为今后橘园生产机械化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扩大政府对果园机械与设施的农机具补贴范围和提高补贴力度,加强对果农的培训,提高果农对果园机械与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技能。
(七)突破原料“瓶颈”,加强鲜果汁消费宣传,推广保鲜和储运技术,开发并推广家用橙汁加工机器,增加柑橘消费需求。
(八)发展柑橘产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柑橘专业合作社,使更多的果农通过合作机制进入市场。
(九)加强信息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冷冻、保鲜、分级、包装、配送等),塑造柑橘品牌,拓宽营销渠道;密切监测异常价格信息,异常天气情况,异常市场波动,并及时有效地发布,建立柑橘产销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十)建议国家在柑橘的销售上作一个宏观指导,降低各产区在销售上的盲目性与重复性,探索与示范国家柑橘产业政策性保险。
(十一)建立果实等鲜活农产品的“异常滞销”缓冲机制。根据2008年柑橘以及2009年香蕉销售难的问题分析,建议国家加大投入,从机制上解决鲜活农产品销售中的“异常滞销”问题。所谓异常滞销就是由于特殊的天气或传言导致鲜活农产品突然销售不畅,导致价格非正常下跌,农民急于销售,市场出现混乱的情况。从过去的两个案例均看到,滞销的量本身不大,但后面的价格跌到成本以下。因此,国家可以考虑在主产区,通过政策性投入带动一批企业去建立冷库,并建立国家的鲜活农产品的风险基金。但出现异常滞销时,启动收购,解决滞销问题,但正常时再销售出去。如果出现销售不出去导致损失,风险基金给予补贴。如果建立了这样一个滞销的缓冲机制,我国果农的收入将得到保障,供需会出现比较稳定的状况。具体的运行机制和制约机制,当然还需要细化。
五、结论
中国柑橘产业在连续不断的增产过程中,2008年出现一点波折,2009年销售还算顺利。尽管2009年的价格前期比较低,但后期恢复到正常,对明年的柑橘产业投入有了心理保障。
2009年尽管价格较低,但效益相比2007年应该没有下降,主要是2009年橘农投入较少。后期价格的升高容易导致明年农民惜价,前期可能出现价格高于预期的情况。
我国柑橘产业正从自发性到组织性生产的转变,生产向优势区转变,分散生产向连片集中转变。技术上近年有较大投入,有比较好的对路产品的带动,总体上明年柑橘销售不会有大的问题。如果出现滞销主要是在10月中到11月下旬的温州蜜柑成熟期。
黄龙病危害加重的情况不会得到缓解,在福建等地甚至加重,原因是价格下降后,果园失管的面积增多。
此次会议由赵国祥常务副校长主持。庞丽娟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宗旨与概况, 指出河南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 研究扎实, 政策院作为“集智聚力、强教兴国”的高水平教育政策智库, 希望加强与河南相关专家学者的合作, 共同提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与会专家围绕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录取方式变革、职业教育改革、教育督导评估制度改革及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提出了一些具有政策咨询价值的建议。
一、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政策建议
赵国祥常务副校长指出, 当前我国各省区之间、经济区之间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中西部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总体较少, 高层次人才招生数量少, 地区间、学科间的科研经费差别非常显著, 毕业生就业、考研会受到“学校身份”的歧视。为此, 他建议:建立“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动态进出机制, 施行申请、考评制度, 在推动教育公平的同时激活高校的有序竞争, 进而避免高校分类标签化、固化及其引发的一系列身份歧视问题;改革招生指标分配办法, 考虑地区之间人口与学生数量的差异性, 让考生获得公平的入学机会;从国家战略的高度, 在重点科研机构布局上倾斜, 优先支持中西部经济后发省区, 将省部共建高校上升为中央直属高校;从公平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 调整和完善“一省一校”政策, 有力支持与促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李申申教授进一步指出, 世界一流高校中的绝大多数是拥有百年以上校龄的老校, 她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中西部的崛起和可持续发展及教育公平发展的角度, 建议将中西部几所百年老校纳入中央直属高校。
二、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改革问题与政策建议
为了解决“高分考生落榜”的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曾进行过由“顺序志愿”向“平行志愿”转变的改革,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刘志军副校长认为, 27个省市区的高校现行的“平行志愿”录取办法, 强化了社会对高考分数的过分重视, 导致提高教育质量面临深层次的问题:对高校而言, 降低了高校招生自主权, 进一步固化了学校等级, 淡化了高校的志愿选择, 增加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难度;对高中来说, 加剧了对分数的追逐, 导致了综合评价形式化、走过场情况的出现;对学生而言, “无志愿录取”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兴趣爱好被忽视, 进而出现退学及其他一系列问题。由此, 他建议, 要对现行“平行志愿”招录办法进行评估, 吸收“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优点和政策经验, 实行“综合录取”的方式, 即以“顺序志愿”的办法在第一志愿录完后, 留出一定比例让各高校自主进行“平行志愿”录取;设立招生录取委员会;严格实施程序化操作, 可以采取匿名录取办法。
三、教育督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李帅军教授认为,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有效地推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但也存在着督导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督导主客体地位不平等、督导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为此, 他建议:建立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教育督导机构, 改变教育督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代管的体制, 推行教育督导委派制度, 教育督导部门直接对同级政府负责, 同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并在政府主管教育的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同工作;合理划分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 教育督导机构专门负责监控任务, 行使国家督导教育的权力, 教育行政机构专门负责决策和执行任务, 行使国家管理教育的权力;尽快建立教育督导资格证书制度, 设立教育督导职务系列;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提高教育督导的专业水平, 形成并实施科学适宜的教育督导方式。
四、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普职比”问题与建议
基于对基层实践的深入调研, 李桂荣教授探究了当前职业教育中“普职比”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 指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变成了战略性问题, 但现实表明, “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需要优化调整, 不能继续作为政策评价的标准并进行问责。1985年, 我国首次提出了“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 当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91%, 然而, 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6.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了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达到40%, 现在仍然坚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显然违背了高等教育规模与中职教育规模之间此消彼长的发展变化规律。此外, 按照“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原则进行考核存在政策失真的问题, 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或者限制学生的选择权, 虽然达到招收中职学生的目的, 但是不符合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为此, 她建议, 调整“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目标, 低调宣传中职免费的政策;加强统筹规划, 厘清管理体制, 优化结构, 突出中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大资源投入, 严格企业用工制度, 把中职教育办成优质教育, 推动中职教育科学发展。
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汪基德教授指出,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区域发展不平衡;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 专业化水平低;学前教师信息素养不高, 缺乏有效的培训机制。他建议: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软件与资源的评价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采用不同的补贴标准, 消除学前教育存在的“数字鸿沟”;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学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 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岳亚平教授指出, 我国学前教师群体处于严重失衡与失序的流动状态, 学前教师流动主要集中在中青年教师群体, 教龄在3~5年的幼儿教师流动次数较多, 无职称的教师流动比例大, 拥有本科学历的学前教师想要离开教师队伍的比重最大。为此, 她建议:高度重视学前教师的失衡流动, 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 改善学前教师的生存状态;建立健全教师职业身份专业性的认定制度, 完善学前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增加学前教师入编机会;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水平。
此外, 刘济良教授针对青少年生命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 提出了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生命教育的政策建议;李麦收教授针对大学教育国际化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海外交流资金保障机制, 探索施行中国高校与海外高校的学分、学位互认制度, 为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就业创造机会等建议;董保民教授针对大学学术评价问题, 提出了建立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内涵式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议。王峥副教授针对当前早期教育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0~3岁儿童教育服务网络的建议。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要将数字技术转变为经济增长,中国需要营造物联网拉动增长的必要条件,并将这些技术整合到各个行业中去。然而,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受到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和限制,在其发展的不同层面上出现了各种制约因素,为此,下文针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从政府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
首先,针对物联网发展顶层设计缺位,各地各自为战的局面,相关部门应推出物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制定出各省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及其相关子规划,避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其次要缩小物联网发展地区差距。通过比对发达国家物联网发展经验,我国物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仍是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应全力在最短时间内使物联网达到全国范围内平衡发展,解决因地区差距过大导致的物联网无法稳定发展问题。中国物联网产业要扩大发展,必须破除行业壁垒,使区域内物联网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快整合,促使区域间物联网产业分工协作格局逐步建立起来。最后,在政府的政策方面,要明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出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措施,进一步健全物联网发展相关的政策支持,建立物联网企业技术中心和交流平台,提供资金扶持和研发成本。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核心技术开发项目、标准制定等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环节应重点予以资金支持。
在厘清政府定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形成物联网自循环的内生发展动力。依托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物联网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协作,推动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商业模式的发展应顾全到产业链中的多方需求,加强对设备商、集成商等积极性的充分挖掘,与此同时还应考虑到客户的潜在互动价值。
二、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开放性的物联网标准体系。
标准化将是物联网挑战下一个阶段的重要议题。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随着物联网信息的推进,我国要不断认识到物联网产业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的力量,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物联网技术的标准,构建起具有开放性的物联网的标准体系。在国际上的发展中,要不断呈现自身的竞争力,重视核心技术的开发,积极扩大国际领域,让我国融入到其他国家物联网发展中。还需要主导制定物联网的国际标准,把握住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以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话语权和在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三、建立物联网监管的法律法规框架,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
在中国,制定新兴领域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是相对滞后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将会造成相应的外部成本。在应用物联网技术过程中,如保障个人的隐私权、信息采集的合法性等问题,对物联网推行的通畅设置了障碍。因为物联网系统将会产生的数据爆炸,可能会引起隐私以及数据使用方式方面的担忧。有许多采集数据的形式,如车牌扫描仪捕捉超速者,无需征得同意就可直接运行,那么谁有权访问和控制数据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安全性的问题不仅要在技术上提供保障,同时也需要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信息的使用权限,让用户的隐私得到保障,从而在不同方面保证和维护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四、重视“产学研”体系建设,加快核心技术的研发。
对物联网产业来说最大的竞争就是高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掌握了核心技术就具备了市场上的重要竞争力。这需要政府把握国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研发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不断引进或者借鉴国际上物联网的先进技术,并根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实际需要,对技术进行再创新。
首先是要积极鼓励相关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加大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提升安全性能,参与标准制定;其次要进一步加大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加强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节点操作系统、产品的第三方测试认证以及传感器共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最后,需要通过实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对重点领域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五、大力推动物联网示范产业的应用。
一是选择在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和示范效应、产业化进程快、附加值高、环保的重点领域开展物联网先导应用示范,通过重点行业的成功范例来提升社会认知度,在物流、农业、医疗和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典型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行业龙头企业等措施,推广物联网应用技术;二是聚合当前我国拥有的各项优势,谋划突破重点,把国家、区域级计算中心、下一代互联网示范项目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户到有发展潜力和竞争力优势的地区,逐步推动定位清晰、发展前景好的地方项目向国家级布局的升级。
六、完善物联网人才培育体系。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积极引进国内外业界先进技术、创意甚至创业团队;加大针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施行各种优惠措施实现优秀产业技术带头人以及产业化高端人才的引进,颁布股权激励等类似扶持政策,实现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人才和研发机构的集聚。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支持企业通过海外市场购买技术、挖掘人才甚至并购等方式,助推企业技术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成长为全球物联网发展的核心地区。企业层面的变革
nlc202309081406
伴随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启,物联网已经成为引爆IT变革的新导火索。然而持续扩大的物联网设备却为今天企业的网络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企业亟需在以下几个领域采取进行变革:
一、积极探索全新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将改变用户和供应商公司竞争的基础,并为他们发展新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将启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强制使用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可以在客户的网站上监控机械的使用,工业设备的制造商可以从销售产品货物转向将其产品作为服务来销售。传感器数据将告诉制造商要使用多少机械,使制造商按使用程度收费。
在物联网潮流的冲击下,企业需要努力改善重要技术性与非技术性部门,加速数字化转型。首先,企业有必要对其组织机构、合作伙伴和运营业务重新规划设计。例如,农用化学品企业与软件供应商、气候数据提供商和卫星运营商合作,提高特定地点和条件下的作物产量;制造商的运营也可能需要去中心化,因为诸如3D打印等技术能快速生产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其次,为了在物联网市场上建立竞争优势,技术供应商将需要打造独特的技术能力,特殊的数据、软件平台或终端到终端的解决方案。没有这样做的供应商会遭受风险和商业损失;而物联网技术的企业用户则需要改变他们的系统和组织,他们需要在能力、文化、工艺和技术上进行投资。没有这样做的企业很有可能落后于已经着手去做的竞争对手。
二、物联网迫使企业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
为了从新的、基于云计算的新机遇中获得竞争优势,物联网时代的企业需要从根本上反思他们传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的方式。在大多数制造型企业,价值获取就是简单地合理定价,以从零散的产品销售中获得最大化利润。而在越来越互联的产业中,差异化、成本领先及聚焦之间不再互相独立,相反,它们在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过程中可能是互补的。在物联网时代,你不能再孤立地思考一个企业,市场的层次比传统产品要丰富而复杂,你需要考虑如何将产品市场化,以及产品如何帮助他人产生与汇聚价值。
三、充分挖掘数据信息的价值
基于海量的数据,如何将物联网的大数据实力发挥出来,将会成为考察物联网部署成功与否的一大指标。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今天收集的大部分物联网数据尚没有被使用,而正使用的数据又尚未被完全开发。例如,目前30000个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上的传感器产生的数据中,只有不到1%的数据被用作制定决策的依据。实际被使用的数据——如来自车间自动化制造系统的数据,大部分仅仅用于实时控制或异常检测。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大量的数据价值有待收集并有效利用。因为通过科学性的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具洞察力的商业战略指导。如果这些收集到的数据不能为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价值,那么在企业中部署物联网就变得毫无意义。
四、构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
据统计,现在每天全球有550万个新的可连网设备会要求接入企业网络中,这就为企业网络的带宽和安全带来了挑战。而为了缓解带宽方面的压力,物联网的部署将成为企业将其IT基础架构向云计算迁移的主要推动力。同时,虽然云端的物联网平台能够支持部分应用,但一些具体的应用程序仍然可能需要访问企业的内网数据和服务。而为了安全地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企业网络具备一个强大的访问和权限管理,来确保其网络的安全性。
五、企业人力管理体系的变革
与其他提高生产力的技术一样,物联网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员工。因为物联网将为人类判断和决策创造新的需求,某些类型的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很可能会增加,而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将更为严格。但在当下中国,许多传统产业一线从业人员大量存在着知识结构低下,新生代补充不足的现状。而计算机软件应用人才毕业后汇集纯互联网公司,甚少进入传统制造业。高学历人才无法了解工厂工序及技术要求、设备性能及行业尖端技术,而实体经济体恰恰最需要制造业与计算机技术高度融合的人才。因此,如何培育符合物联网时代要求的人才,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此外,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体系方面,随着更多数据的涌入,企业还需要建立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把决策权下放给一线员工。企业需建立新的组织结构,支持员工与伙伴企业的对等部门开展更富创造性的合作。
为进一步增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有效解决低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提升社会救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必须大力度逐步规范城乡低保公示制度。统一制作固定宣传栏。为行政村和城市社区统一制作了户外固定宣传栏和室内宣传牌18内容要涵盖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救灾救济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申请程序、办理流程等。坚持“三榜”公示制度。社会救助对象的申报审批过程,实行“三榜”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即第一次公示村(居)委会调查评议后的情况,第二次公示街道(乡镇)审核后的情况,第三次公示民政部门审批情况。并将公示后的享受救助人员名单,以照片和文字形式进行存档,以备检查。公示内容齐全。内容主要包括低保对象姓名、致贫原因、保障人口、保障类别、保障标准等。公示地点范围广。要在所有行政村交通便利、环境开阔、人口集中、易于聚集、停留、观看的地方设立低保固定公示栏,除在村委会设立外,还在有条件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选择醒目位置进行长期固定公示。公示管理严。在公示期间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公示内容全面完整,对因天气、人为等原因造成公示内容损毁丢失或模糊不清的,工作人员及时按原公示内容重新进行公示。同时,对每次的公示情况都要保留存档,作为档案永久保存。举报电话公开。在各项工作内容公示时,直接公开县区民政局、乡镇及村级负责人的举报电话,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举报。
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城乡低保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和产生重要影响事件,实施责任追究。
按照城乡低保人员的初审、调查、审批和重要信息呈报的管理操作流程依次确定责任人,视情节给予相应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分为责令书面检查、在适当范围内通报批评、建议行政告诫、行政处分、离岗培训,移交纪检、监察、司法部门处理。
对城乡低保人员采取虚报、隐瞒、伪造、骗取保障待遇的;以及家庭收入情况好转,不按规定告知管理机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回保障金,并处以罚款。对拒不服从、情节严重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对有高度责任感的举报人,可以给予褒扬和奖励。
对因不作为、乱作为、玩忽职守,给低保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对保障资金流
失、工作资料损毁,以及利用工作之便贪污、挤占、扣压、截留、克扣保障金、向他人索要财物的;对符合城乡低保条件家庭拒不签署同意意见的;对不符合条件家庭擅自签署同意意见的,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责任。
对因申请人出据伪证产生错误认定以及非主体连带责任的,情节轻微的要及时纠正,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免于追究责任。
对产生重大影响的责任事件,要追究领导责任。
三、建立家庭财产核算系统
对居民家庭财产状况进行核查,缘起于完善低保对象认定标准的目的,但不能止步于此,这项工作不但要做实,还要追求做“大”。为了得出真实可靠的数据,需要对社保、房管、工商、税务、金融等不同部门的居民经济状况调查和个人征信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整合,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避免部门之间信息垄断(如房管部门掌握的信息不与社保部门共享)、信息管理失范和重复建设。从长远看,应将居民家庭财产核查的工作主体从部门层面提高到政府层面,通过更规范、更权威的操作手段,推动建立统一的居民经济状况调查制度,形成覆盖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企事业单位信息、社会组织信息的社会信用体系。在低保评定中推行低保“五不入”制度,这五条标准是,家庭成员中有县财政供养人员;非财政供养人员,但有工作单位,工资能够正常发放且工资水平较高;经商办企业的家庭;房产较多或拥有豪宅者;拥有并使用私家车等非生活必需的高档消费品。
四、建立健全低保户动态管理长效机制
1.健全低保户档案。对其家庭收入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对于家庭收入无变化或者变化不大的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于家庭收入处于经常变动状态的,每半年复核一次,实施动态管理,一旦不符合低保条件,则停止低保待遇。
各位领导:
销售政策从09年至今,目前已经延续3年的时间。但是我个人认为销售政策以8%提成结算,有几个地方不合理,如下:
1、客户来厂考察、验收的费用包含在提成款中不合理,应该在合同净值中扣除。
2、售后服务费用,其中包含差旅费,工资等不合理,应该公司承担此项费用,毕竟此项费用的多少和公司产品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3、运费在提成款中扣除更不合理,应该在合同净值中扣除此项费用。
4、发货缺少的配件,多次产生运费,还有很多设备现场安装后发现问题,需要整改产生的费用,这些直接影响我们销售的回款时间,把此费用计到销售个人帐中,风险都让销售来承担是不合理的。销售的职责就是产品售出,而售出的产品必须应该是合格的,所以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因此请领导考虑到这一点。
5、以上是针对目前销售政策个人觉得不合理的地方,也可能是个人的理解不明确,希望各位领导能够对以上做以解释说明或修改销售政策。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
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特此提出如下建议:
1.重视基础研究,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自然科学奖的奖励项目数,充分调动甘肃基础研究雄
厚的优势;
2.鼓励企业对技术应用和创新的积极性,促使企业引导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和应用。甘肃是
一个传统产业较发达的省份,吸收先进技术、技术改造较多,主要靠这样的技术进步来取得效益,所有这些,企业注重的是引进技术的实现和过程中的具体细化,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明带来的效益目前仍显得不足,甚至有些技术转化都无法完成,还需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3.科技资金立项审批要集中在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机构,避免多投入、分散投入,有些机构
连科技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都不了解,就靠拍脑袋和印象盲目立项,造成资金浪费,不能有效利用科研经费投入;
4.每次申报科技奖都需要成果登记号,人为设置了障碍,建议取消这个程序;
5.对科研成果,建议管理部门要亲自组织专家实地考察,以证明其真实性;
6.建议对于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科技信息平台实行全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7.科技工作人员全社会流通,打通单位限制,实施聘任制;
8.给企业产学研结合项目予以减免税收;
9.减少科技奖励数量,评价体系与国际接轨,成果水平与国际水平比较,改变物化倾向。科
一、江苏动漫产业发展优势
江苏动漫产业发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 江苏动漫产业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 积累了一定优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基础良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江苏动漫产业在技术、人才、产业运营等方面都积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技术方面, 与欧美、日本、韩国等动漫业发达国家的动漫企业开展广泛合作, 使企业能够学习并掌握代表动漫发展的高端水平技术, 了解动漫文化发展的最新理念;在人才方面, 优质的动漫人才除了需要有优秀的专业能力, 还需要有广泛充分的实践经验, 所以人才的培养周期长、难度大, 而长期的动漫生产制作实践为江苏的动漫产业积累了较多的人才储备。在产业运营方面, 衍生产品产业发达、发育完善的市场机制又使得江苏在产业运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 江苏影视动漫产业的资本大多存在于民营企业, 他们拥有雄厚的资金, 积累了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
2、多元化的投资环境。从动漫企业的注册主体来看, 既有民营资本, 也有台资企业和港资企业, 还有中外合资企业。从企业的经营方向来看, 江苏动漫企业以国外动漫项目外包加工为主, 同时与海外动漫企业的版权项目合作也有相当的发展。也就是说, 江苏的动漫业具有国际化特征能够从国内外优势产业资源中借力, 提升产业发展的能力。
3、众多的人才储备。目前, 全国动漫产业的从业人员约2万多人, 江苏就占了其中的1/3。而且, 许多人都是国内动漫产业中的策划、制作精英, 为快速发展江苏国产影视动漫产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另外, 江苏省内各大高校也相继开设影视动漫相关专业, 有40多所院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 在校学生9000多人, 为产业的后续人才提供了有利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几年, 随着全国其他地区相继出台各项扶持动漫产业的优惠政策, 江苏省的动漫创意人才有向外地流失的迹象。
4、发达的衍生产品产业。动漫产业70%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衍生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据不完全统计, 我省已有15部原创动漫片在央视或已确定在央视播出, “东方神娃”、“哈皮父子”、“吉娃娃”、“恐龙奇奇颗颗”等一批动漫形象已初具品牌效益, 引起海内外市场的关注。《哈皮父子》、《秦汉英杰》等7部原创动漫片已向欧美、中东、东南亚、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出售了播映版权和品牌授权, 有10余部动漫作品已在图书、音像、玩具、文具、日用品、家具装饰、教育、主题公园等领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衍生开发能力, 无锡动漫基地生产的原创动漫片《东方神娃》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原创动漫精品。
5、庞大的动漫迷群体。江苏省的动漫爱好者群体基础雄厚, 动漫社团成员主要来自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以及年轻一代的上班族。2006年4月江苏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动漫艺术协会, 目前光南京市各种动漫社团已达200多个, 大专院校大部分都已经成立了动漫协会, 甚至同时存在多个动漫协会, 而院校间的动漫交流也非常繁密, 2007年, 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Ring动漫协会获“江苏省优秀学生社团”。此外, 不少走出社会的上班族也是动漫发烧友, 他们自发组成动漫社, 共同创作动漫作品。由此可见, 在江苏省, 动漫不再是学生的专利, 上了年纪的动漫发烧友同样大批存在,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一直在推动江苏动漫产业的健康发展。
6、丰富的原创资源。江苏省漫画在整个动漫产业发展中带来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主要体现在:漫画原创资源比较丰厚, 是动漫产业的内容支撑;渠道比较成熟, 是动漫产业的市场先驱;商业模式比较成功, 是动漫产业的运作典范。如:漫友文化机构的观念比较前沿, 其依靠原创源头加上成功的商业运作, 使得本土动漫不断成长实现转型;长期与国外名漫画家签订合约合作或版权合作等形式集中原创作品资源;漫友文化原创资源的源头力量使得江苏省动漫产业可以借鉴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模式。
苏锡常地区动漫企业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原创意向, 有实力的动漫企业已经投入原创动漫作品的制作。2007年我省已经被批准立项的11部国产动漫片中, 7部来自苏锡常;2008年申报待批的17部国产动漫片中, 14部来自苏锡常。如苏州宏鹰动漫公司与广西接力出版社合作制作的《小小律师》已制作完成, 并被列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首批推荐播出的电视动漫片。
7、省内蓬勃发展之势。南京市委宣传部与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台了《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十一五”期间, 每年设立1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对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依据《南京市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凡在南京申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原创动漫片, 在本市电视台首播的, 按二维动漫片每分钟1000元、三维动漫片每分钟2000元标准奖励企业, 奖励上限为100万元;在中央台播出的, 按照每分钟二维2000元、三维3000元标准, 给予原创企业一次性奖励, 奖励上限为200万元。政策出台之前, 南京只有一两家公司在做原创, 而政策出台后, 不少企业开始做原创。目前正在做或打算做原创的企业达10多家。如鸿鹰公司的代表作《功夫学园》《象棋王》;华威时代动漫的《龙生九子》;合谷科技信息技术公司制作的《中国诸子百家》《中国文化故事》也将于年内完成;网巨软件 (南京) 有限公司与北京外语教研社合作生产的《英语学习》;南京欧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生产长达104集的《谁是大傻瓜》等。在去年8月份召开的全市文化产业工作推进会上, 508万元用于扶持动漫企业, 所占比例达36%。其中, 三个动漫企业获得308万元的奖励, 包括南京欧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山里的红小鬼》获得17.6万元的奖励;南京阿法贝多媒体有限公司的《阿法贝乐园———魔幻时空》获得176万元的奖励;南京红鹰动漫娱乐有限公司的《饮茶之功夫学园》获得114.4万元的奖励。2007年, 南京市46家动漫企业实现产值2.5亿元, 带动相关产业收入50亿元;动漫产业直接从业人员2800多人。南京原创动漫作品总产量名列全国第七。
苏州国际科技园是国家广电总局授牌的15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之一, 共聚集了17家以神游科技、蜗牛电子等为代表的游戏研发骨干企业和以泰山动漫为代表的动漫设计骨干企业。在园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国际科技园设立了1亿元动漫产业发展基金, 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动漫基地创造动漫游戏产值近4亿元, 比上年翻了一番。上报原创动漫作品18部, 时长13180分钟, 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20%、50%和60%。目前, 虽然代工还占了基地十几家动漫公司业务的大部分, 但原创作品正在强劲起步。苏州国际科技园动漫游戏产业异军突起,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神游掌上游戏、电视游戏销售额将突破2亿元, 蜗牛游戏销售额达5000万元。
无锡市进一步完善动漫产业政策体系, 围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的目标, 开展试点示范企业工程, 实行项目攻关和衍生产品计划, 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培育重大项目, 一批作品在全国已具有知名度并逐渐形成自主品牌的产业链。无锡动漫基地原创动漫片数量达到12部7158分钟, 名列江苏省第一, 跃居全国第四。无锡电视台完成6116分钟, 全国排名第三。自2005年6月1日无锡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挂牌两年半来, 全市动漫企业已有70家, 动漫相关产值总额突破13亿元, 各项工作指标年增长均达到300%以上, 无锡市政府下拨给动漫企业的政策奖励及扶持资金累计2000万元。作为无锡动漫产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内容, 广新影视动漫技术公司结合广播电视集团强大的技术实力, 建成了无锡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服务于无锡中小动漫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集群发展。截止2007年底, 无锡市已形成“一个基地, 四个园区”的大格局, 载体面积达到17.1万平方米, 为未来无锡动漫产业的集聚式、规模化、健康高速发展夯实了基础。
常州市动漫基地在国家广电总局立项的动漫片共90部, 其中:31部正在制作, 18部已经制作完成, 7部在省级电视台播出;2部正在制作中的动漫片被境外媒体收购;8部动漫片在国内外评比中获奖。2月份, 常州国家动漫基地企业常州视金石动漫与好莱坞制片商将联合制片的《森林卫士》、《超级青蛙战士》正式开镜。来自美国好莱坞的独立制片人塞姆.班东尼, 《成长的烦恼》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丹.刚索曼斯, 《星际迷航》的导演杰姆.康维等著名导演和制片人与常州动漫界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和沟通。随着好莱坞正式投资并参与常州动漫作品的制片, 常州动漫产业与国际创意、投融资、营销发行和产业市场的对接更加紧密。常州视金石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将在常州建立200亩规模的产学研一体基地, 形成每年2部动漫电影、4部电视动漫片的生产规模, 使常州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动漫基地。
省内其他城市也对发展动漫产业高度关注, 不少地市都在制定规划, 出台或正在研究扶持政策, 把发展动漫这一新兴产业作为当地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江苏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分析
江苏动漫产业虽然发展较快, 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与江苏省建设“科教大省”、“文化大省”的目标还有差距, 我省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总体上看, 原创不足, 题材单一, 品牌意识差、缺乏竞争力;专业人才缺乏, 更无在全国有影响的领军人物与强大的原创团队, 形不成规模优势;企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扶持和资助, 缺少良性循环的“造血”功能等等。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1、是急功近利、忽视了产业链的培育。
不少地方将动漫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抓手来大力培植, 这本无可厚非。但忽视了动漫产业链的培育, 导致动漫产业链断裂。动漫影视片的制作需要较长的周期, 如无锡天龙公司制作的动漫片《东方神娃》从创意到播出用了近8年时间, 而卖给央视两年的播映权价格为1200元/分钟。制作成本很高而回报率却很低 (动漫片的制作成本全国平均为1.2万元/分钟;我省动漫企业最低成本即工资加房租也不低于1万元/分钟。三维动漫片的成本则更高) 。动漫制作企业以为片子在电视台播出就完事了, 忽视了衍生产品的开发。于是, 动漫片在中国市场形成了一个怪圈:投资人担心动漫节目不能盈利而不愿投资;电视台异口同声抱怨动漫片数量少、质量次, 更不情愿出合理价钱收购、播出国产片;企业怕亏本, 不敢贸然参与动漫衍生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2、动漫产业的适用人才匮乏。
尽管江苏拥有众多知名高校, 尽管江苏拥有占全国1/3动漫产业的从业人员, 但真正开设动漫游戏专业的高校并不多, 真正动漫产业的适用人才并不多。目前江苏只有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少数本科院校真正开设动漫专业, 另还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20所高职院校通过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与苹果公司刚开始合作。尽管如此, 但这些院校动漫专业的开设普遍存在下列问题:高校对国际上先进的动漫高新制作技术缺乏了解, 更缺少师资力量和适合的教材, 培养的学生在企业不适用:有一定文学艺术素养的却不会电脑制作;擅长电脑制作的, 艺术功底又薄弱。大学教师也存在知识更新问题, 讲授文化产业课程的教师, 不少是学中文的出身, 讲产业理论还马马虎虎, 动手就不在行了。如讲创意和编剧的, 擅长创意、编剧的似乎不多;学校又舍不得投资购买国际上最先进的动漫教学和制作设备。于是, 师生只能“纸上谈兵”。
3、原创和衍生开发能力相对较弱。
江苏动漫企业虽有进行原创开发的意愿, 但实际进行原创开发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较低, 而衍生商品的开发更是处在尚未起步的阶段。与突出的加工能力相比, 前期原创和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对不足, 产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结构。动漫产业缺少原创和衍生产品开发, 发展空间就被极大压缩。
4、动漫产业链下游企业固守现有的既得利益, 不愿扶持制作公司。
由于缺乏共同的发展愿景, 处在产业链上不同位置的企业各自为战, 利益分配不合理。这最终将导致国内动漫企业不能形成稳定的制作群体, 也无法生产出高品质的动漫产品, 目前甚至开始出现粗制滥造现象。
5、产业链协作机制缺乏。
按国际惯例, 动漫市场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节目本身的播出市场;第二层次是卡通图书的音像制品市场;第三层次是卡通形象所衍生的产品, 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等。然而, 目前江苏动漫业通常都停留在第一、二个层次上, 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一条完整通畅的产业价值链需要产业内各环节间有效的协作机制推动, 即构成同一产业内各环节所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所构成的价值链之间, 可以分享协作生产利益的动力机制。再加上与突出的加工能力相比, 前期原创和后期衍生产品的开发能力相对不足, 产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不合理结构。动漫产业缺少原创和衍生产品开发, 发展空间就被极大压缩。
6、资金短缺。
资本对一个产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动漫企业, 绝大部分依赖自筹资金, 而且动漫产业是高投入、高报酬与高风险的行业;然而, 金融机构、民间资金、风险投资等资本形式均对动漫产业支持度不够, 江苏目前动漫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贷款难、融资难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参与, 产业难以获得高速的发展。
(二) 形成原因分析
形成江苏动漫产业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动漫市场内忧外困。
国外的动漫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杀入中国市场, 他们在本土已获取了利润, 在中国大陆采取几乎免费赠送播出的手段, 通过衍生产品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溢 (如今年暑期《变形金刚》的上映就带动了玩具变形金刚价格的上涨和热销) 。国外企业的低价竞争战略让原本就弱不禁风的中国动漫业步履艰难、无招架还手之力。美国、日本的动漫企业在本国电视台可收回三分之一左右的制作成本;而目前全国电视播出机构对动漫片的播出渠道是垄断的, 图书出版行业对动漫作品刊载出版渠道也不畅, 动漫产品出版发行成本增加, 赢利能力下降。目前中央电视台对动漫片的收购价格在1000元/分钟-2000元/分钟, 很多地方电视台对动漫片的收购价格仅为一分钟几十元甚至几元, 有些电视台甚至不付钱、只给一定时段的随片广告, 很难和动漫片一分钟上万元的制作成本相匹配。投入产出的严重失衡意味着投入越大风险越大。
2、审批程序繁琐, 准入门槛过高。
日本一个岛国的漫画杂志就达270多种, 占该国杂志发行量的31%;漫画单行本发行量7亿多册, 占全国书刊发行量近70%。我国香港年销售漫画书5亿多港币。目前, 我国对期刊的审批实行总量控制, 一些动漫企业早就计划出版漫画期刊, 争取了好长时间也没拿到批文。至今, 江苏这么一个文化大省仅有一份漫画刊物《动漫界》。而对动漫片、漫画书实行立项许可和审查准印制度, 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动漫产业的发展速度。
3、产业投、融资渠道不畅。
表现为:一是金融界缺乏对创意、形象、软件等无形资产的评估标准和机构, 银行的贷款条件是要用固定资产做抵押, 而动漫企业有的只是著作权和版权;二是由于动漫行业生长周期长, 风险投资基金也不愿投资;三是民间投资对品牌非常看重, 而目前江苏省内动漫产业并没有形成优秀的品牌, 很多衍生产品的企业宁愿购买国外的动漫片来播放, 也不愿投资国内的动漫片;四是现有的投资方式也存在问题:投资企业都是等动漫片制作出来后, 才设计相关的衍生产品, 而不像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那样, 投资企业在动漫片制作初期就参与卡通形象的设计, 将自己的延伸产品贯穿在整个动漫片之中。
4、长期缺乏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
多年来, 江苏, 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动漫企业形成的人才和加工制作能力, 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而且成为国际重要的加工中心之一。国务院在2006年6月份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2号) , 江苏省人民政府也于2006年11月10日转发了江苏省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 但没有系统的产业规划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少数从事国产原创动漫制作的企业处于“孤军奋斗”、“孤立无助”的状态。
三、进一步发展江苏动漫产业的政策建议
毋容置疑江苏省现有的扶持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对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形成, 产业链的完善有着显著的成效, 但如上所述, 江苏省也存在着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在未来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3G融合动漫、玩具融合动漫、服装融合动漫、文具融合动漫、资本融合动漫等方式不断发展、创新。而动漫企业也将通过与其他行业 (企业) 资源的融合合作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因此, 在未来三五年内, 省内动漫产业除了通过自身发展,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对塑造清晰、科学、合理的商业运营赢利模式、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 发展江苏动漫产业应该做到:
1、依靠政府行政力量推进。加强对动漫产业的研究和宣传, 培育新的产业观念和创新意识。科学制定动漫产业发展的近期、长远规划, 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 在动漫影视作品的播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税收等方面对动漫产业给予政策倾斜。鼓励省市电视台以合理价格收购和播出国产动漫片;扶持、培育一批上规模的动漫龙头企业, 打造江苏动漫产业品牌;建设动漫产业园区, 使其具备集研究、生产、交流、教学、培训等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功能, 为动漫企业服务。如苏州市政府在国际科技园于2006年底开始2008年7月投入使用的“创意泵站”的建设。“创意泵站”吸引了动漫游戏、数码艺术、会展广告、产品设计、时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和工作室在此创业和发展。“泵站”泵出的是鲜活的创意, 是新鲜的理念, 是飞动的灵感。“创意泵站”将成为一个聚集创新型、艺术型、时尚型企业的新空间, 也将成为苏州文化的新地标。
2、加大招商引资步伐。应逐步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一是要引进一批总体质量好的上规模的全国知名企业;二是要实现从引进动漫原创企业为主向加工型服务外包企业、应用型动漫企业转变, 改善动漫产业结构;三是要引进单一的动漫企业向引进覆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转变。常州市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进行招商引资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和积极推广。常州目前已经实现了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今年以来, 常州动漫基地管委会引进了宏远、麦雨红樱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 正在洽谈并达成初步意向的有水晶石头、小樱桃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 引进企业的总体质量越来越好。与此同时, 实现从引进动漫原创企业为主向加工型服务外包企业、应用型动漫企业转变, 引进了网路神、中科天瑞等一批以动漫技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应用型动漫企业, 产业结构越来越合理。该市还从引进单一的动漫企业向引进覆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转变, 引进了龙人文化传播、鼎科文化创意公司等中介机构, 为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以来常州动漫产业基地共引进企业30家, 到目前共有动漫企业80多家。
3、大力提高企业原创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既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国家发展战略, 也是江苏在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必然要求。“知识就是力量”。动漫产业是典型的智慧产业, 贵在原创, 重在研发。它通过各种文化创意模式, 将创造性的艺术灵感转化到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之中, 凝聚成特有的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动漫业, 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有效途径。大力扶持和鼓励动漫企业提高原创能力, 可开辟江苏新的经济增长道路, 造就我省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动力, 保持江苏在全国的经济强省与文化大省地位。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是动漫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香港动漫界人士普遍对大陆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颇多微辞, 认为:“大陆的盗版太厉害!”因此, 香港的动漫企业都将原创基地留在香港, 来大陆发展也仅仅是考虑内地的画工工资低廉而寻找“代工”罢了。因此, 要加快建立健全江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和保护原创的法治环境。依法采取措施, 积极鼓励原创作品著作权登记, 重点保护我省创意产业原创产品的知识产权, 加强版权市场的监管, 严厉打击各种走私、侵权和盗版行为。
5、加快完善动漫产业链。一部动漫片, 一个名叫“笛莎”的卡通女孩, 使得原来的玩具企业销量猛增:扬州笛莎卡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的动漫片《笛莎娃娃》, 使“笛莎”变成了玩具、卡通女童、卡通服饰的一个品牌。2006年, 扬州钟艺玩具公司借助“笛莎”动漫片的播映, 新增产值3000万元、利税600万元。据行家预测:“笛莎”衍生产品潜在市场需求将突破10亿元。江苏境内的服装、鞋帽、文具、玩具、旅游用品加工企业众多, 适合动漫衍生产品的产销。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如熊猫集团、小天鹅、桂花鸭、无锡泥人等, 本身就具有动漫品牌形象。如果借鉴青岛海尔制作《海尔兄弟》的经验, 依托这些企业将动漫制作与打造企业品牌相结合, 既能迅速树立品牌又可以解决动漫制作的资金来源, 同时还可以通过衍生产品的品牌授权将知名品牌效益扩张增值。各地要引导动漫企业与这些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合作, 合力开发动漫衍生产品, 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共同打造江苏成熟的动漫产业链。
6、发掘江苏文化资源, 形成动漫产品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包括富有历史人文、科学与美学信息的有形的物质载体如文化遗产、古遗址、名人故居等, 以及神话、民间故事、传说及民歌、民舞、民乐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民间文化是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独具个性的区域特色文化。民间文化永远不会贬值, 反而会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不断升值。如南京的秦淮文化, 淮安、连云港“西游记”原型遗迹, 流传大江南北的“白蛇传”、“天仙配”、“梁山泊与祝英台”民间传说遗迹等等。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省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创作素材。应充分发掘江苏文化资源蕴藏着的巨大潜力, 对江苏地域内的历史人物、传说、民俗、手工技艺、诗词歌赋、地方戏曲等文化资源加以整合, 为这些资源注入当代元素, 最终形成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动漫产品。
7、扶持动漫产业基地建设, 拓展动漫产业海外市场。积极支持建设集人才教育与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龙头企业集约发展、中小型企业孵化以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省级动漫产业基地。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动漫产业基地和动漫教研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实行优胜劣汰机制, 每三年进行一次评估和调整。除此之外, 可建立健全动漫产业海外服务支撑体系。鼓励支持优秀动漫原创作品和产品到海外参展, 适当补助动漫产品出口译制经费。对动漫企业在境外提供劳务获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 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款可按规定予以抵扣等等。
8、加快动漫人才培养。把动漫人才培养纳入全省教育发展规划和文化艺术类人才培养计划并给予适当支持。应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开设动漫专业, 鼓励其与动漫企业联合办学, 引导和支持企业为学校动漫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项资金应可用于培养和引进省前沿动漫技术领域和动漫产业化急需的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及优秀企业家;应积极吸引海内外优秀动漫人才,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我省工作不受用人单位编制、工资总额和出国前户籍所在地限制;动漫企业和研发机构聘用的外籍专家, 其薪金应可在成本中列支, 其工作许可、在华永久居留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在居留证件有效期内应可办理多次入境有效签证等等。
摘要:江苏动漫产业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 积累了一定优势, 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如不及时加以解决, 势必影响江苏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将对江苏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就更好更快地发展江苏动漫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发展趋势 建议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是增强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形成的房地产热吸引着众多投资,房地产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冒出来,急速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多引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寻找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对企业、行业进行分析。
1.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1 投资方面
房地产投资的总体规模逐年增大。由1997年的3178亿元,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25289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1997年12.74%增长为2007年的18.42%,增长5.7个百分点。从商品房投资类型结构看,普通住宅比重稍有上升,从1997年87.3%上升为2007年的90.7%;经济适用房所占比重直降,从1997年的13.4%下降为4.5%,尤其是2000-2007年的七年间,更是下降达15.7%;办公楼所占比重稍有下降,而商业用房所占比重趋于稳定,基本维持不变。
信贷比重有所降低,但对银行的依赖度依然过高。从1997年起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从1997年的23.9%下降为2007年的18.7%;自筹及其他来源资金的比重从1997年的63.61%增长为2007年的79.56%,资金结构有所调整。但国内贷款额自1997年以来持续增大,2007年超过7000亿元,为1997年的近8倍,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
1.2 销售方面
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996年销售面积的近10倍,达到773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量从1996年的6898万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70136万平方米,增长了10倍。2007年商品房销售额接近3万亿元,为1996年商品房销售额的21倍。
房价大幅攀升。1997-2007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187元。2004年、2005年全国商品房平均房价大幅攀升,1年增长400元/平方米左右。商品房价格从1997年到2005年增长了1171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增长了809元/平方米,占69%。2007年较2006年增长了497元/平方米,占1997年以来商品房价格增长的27%。商品房价上涨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土地价格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新建住宅品质提升、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比重下降、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拉动、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等。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三十年,属于新兴起的产业,存在较高的利润,同时宏观调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推动了价格增长。由于我国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造成房地产进入壁垒和房地产产品完全差别的内在特性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形成垄断竞争市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房地产产品的差别性,加强了房地产商的市场力量,提高了他们进行垄断定价的能力,进行产品定价时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而攫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1.3 开发方面
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7年的44985万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36318万平方米,增加了19133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
1.4 区域发展
东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资金相对宽裕,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东部的房地产业在起步阶段就走在中西部房地产业的前面。2007年施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5.6%,竣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4.3%,均占有一半以上比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和竞争加剧,一些房地产商投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投资的最优区域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在享受着高速增长的回报。
2.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2.1我国未来的房地产价格是稳中有升,上升和下降幅度都不会太大
从前面的房地产周期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且不同的地区存在着周期时间的差距。以及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数据特征,我们可以判断,2009年是本次周期的低谷点,2010年宏观经济开始复苏。预计2010年住宅价格有可能稳中有升,但大部分地区将趋于理性,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同时,由于未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会使大量农村的人员进入城市,促进城市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使得房地产的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的可能。
2.2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2006年和2007年商品房屋新开工面积都保持了将近20%的较大增幅,,2009年商品房屋竣工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2008和2009年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决定了2010年商品房屋空置面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2.3房地产开发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一些小房地产企业打击较大,企业资金链条日益紧张,部分中小企业将会面临资金困境,未来企业并购重组将会增加。而且一些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地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在激烈的土地竞拍过程中,小企业自然失去了优势和机会,最终会走向优胜劣汰和并购重组的道路。
3.对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加强房地产开发商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只有更多的认知才能更大效用地合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应加强了解。建议房地产开发商在季报中加入空置率、建筑面积、销售面积和各项成本等房地產数据。使房地产市场透明化。
3.2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规模和质量
现在的商品房价格过高,城镇的消费水平的上涨还跟不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大多数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属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范围,应该加大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这个方面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建设已经正在进行。
同时,还要加强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房的售租制度建设,加强监管。在前几年一些地区出现一些中低收入者买不到,反而都是一些高收入者凭借关系买到经济适用房。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3.3国家对房价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针对开发商不愿降价的情况,地方政府应帮助指导房价。应对低价房减免税费或贴现补偿;对高价房追加税费。同时对一些故意抬高价格进行房价炒作的企业和个人进行查处。对一些房价偏离市场价值过大的地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降价。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过高。房价收入比是被世界广泛使用的判断房地产价格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世界银行的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美国目前的比例是3:1,日本则是4:1。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大约是10:1~15:1。香港房地产在1997年跌落之前,房价收入比大约是14:1。我国的房价存在明显的虚高。
参考文献:
[1]谭刚.房地产周期波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转
[2]王重润,崔玉平.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A.集团经济研究,2007.
【产业政策建议】推荐阅读:
环保产业政策06-24
文化产业政策09-21
产业政策认定请示07-28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政策06-27
产业园区相关扶持政策09-30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10-25
符合产业政策的声明09-25
环境保护产业优惠政策11-11
创业产业园优惠政策11-28
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贷款政策10-03